小学低年级教学策略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低年级教学策略(通用8篇)

小学低年级教学策略 篇1

以兴趣为核心,多种方法相结合让学生会学、乐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应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创造多种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识字,激发识字积极性,提高识字能力,达到较好的识字效果。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结合我校教学设备与学生心理特点,摸索出了语文识字教学中了几种识字教学对策。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

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有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抓住这些特点,放下老师的架子,亲近学生、进入学生心灵,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畅游识字的海洋。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

二、巧用称赞的语言

哈佛大学的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属性是想得到别人的称赞。”小学生更是如此,只要得到老师的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让学生有你意想不到的学习热情;受到老师的批评,则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常称赞他们:“你真了不起!”“你的想法真好!”“你学习方法真棒!”……

三、以兴趣为核心,课堂上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乐学、会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去学。现将这些方法总结如下:

(一)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极大提高,相比传统教学方式而言,这种方法能让学生自己的主动的去思考,这样所获得的知识印象相对更加深刻。在教学中,先教给学生正确的学法,然后尝试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让他们自己想、自己说。

例如:在黄秀娥老师的一节识字课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是:好主意一起分享,争做“小老师”。让一个会识这个生字的“小老师”来教学生识字,让这个学生提醒其他同学注意这个生字的写法,笔画有多少,如何写,如果多一点,少一点,或多一撇,少一撇这个字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些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记住这个生字。不仅“小老师”的兴趣高,而且“学生”们的兴趣也很高,课堂上常常小手林立。再如学习“兔”这个字时,学生容易把“、”忘了,可“小老师”却能想了个好主意,“那一点是小白兔的短尾巴,小白兔没有短尾巴就不可爱了,我们千万别把它忘了!”这样的方法,既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分享习惯。

(二)情境教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多种形象的教学手段,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课堂上,经常采用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创设识字情景,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

⒈制成形象的生字卡片能引起学生兴趣。如把能表示具体形象的生字制成各种对应的卡片,把它们摆在教师的“汉字超市”中,用“逛超市,买商品”的游戏吸引学生,将自己会认会写的词语买回家,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学会词语,记忆字形。如:面包、牛奶、火腿肠、牙膏、毛巾、洗衣粉、铅笔、尺子、作业本等物品带进课堂,在这些物品的背面贴上相关的生字,在教室中充分地营造了生活中那些自选超市的情境。布置好后,可以请几个学生当营业员,给物品进行分类,使超市的摆放井然有序;然后再请几个学生当顾客,教师出具生字卡片,再让学生进行对应的挑选物品、购买物品的活动。这样,学生挑选商品的行动就变成了他们识字记字的过程,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⒉利用同类字的特点设计一个字盘。例如教学“清”时,可以将相关的 “请、晴、蜻、、情、睛”这些字一起教学,说出这几个字相同与不同的地方,请学用卡片演示偏旁部首和一个“青”字,进行组字游戏。由于课堂训练形式新颖,学生不但拥有具体生动的体验过程,而且充分认识生字形象,容易促使学生记忆定型,增强记忆的牢固度。

这两种教学识字的方法,在教学中有很大的可能行性和操作性,且教学效果也较好。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能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儿童的兴趣点出发,创设情景,就能让学生扩展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乐于识字,善于识字。

(三)直观教学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的特点,在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看图、投影、实物、多媒体、粉笔色彩等来启发学生,使汉字和事物联系起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了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

1、呈现实物,说明其变化过程。汉字是我们的祖先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每个字的构形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其主要表现就是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等。如教燕字,就会讲清上部是表示燕子的口,“廿”是由口字演变而来,与草字头无关。中部的“口”指燕的身,两边的“丬”和“匕”是燕子的两翅,下部的“灬”是燕尾的缩短。教“采”字,就分析字形是由“爪”和“木”组成,表示采摘的意思;教“妈”字,就分析字形由“女”和“马”组成,“女”表示妈属女性,“马”表示妈的读音提示(妈的读音与马的声母、韵母相同)。教学“笔”一字时,出示了一支毛笔,让他们观察毛笔是用什么做的。学生很快观察出来了:毛笔的的笔杆是竹子做的,下面写字的部分是用毛做的。再进行组合答案很快就出来了。

2、图字结合。如教“鸟”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我就出示一幅“鸟”的画,让学生观察鸟的样子与黑板上“鸟”的板书。当时就有学生说出“鸟”上的一撇好像小鸟头上的头发,一点是鸟的眼睛。根据学生的说法,我用红彩笔突出这一点,补充一句说:“如果„鸟‟没了眼睛好看吗?”“不好看!”这样学生由学生自己根据画来说出字型,就可以牢牢记住了“鸟”,不会漏写一点了。

3、多种色彩的粉笔。课堂上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汉字“跳、桃”时,将两个字的偏旁“足、木”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便强化学生对汉字“跳、桃”的记忆。

直观形象的方法,让学生“眼见为实”,加深记忆。通过对实物的认识,再认识字。进而发散迁移思维,学生看到实物就想起某个字,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游戏法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在这次课题研究中,重点的实验了游戏识字法在教学识字中的运用。从教学效果断来看,这些游戏教学法,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通过研讨汇总在教学识字时比较实用的游戏教学法有:

⒈摘果子。具体操作方法: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字的水果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第二步学生对读,读对,并组词就能摘下一个果子。错了,就不能摘到果子。

⒉送信:具体操作方法: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一一送到同学的手中。其他小朋友一起拍手唱儿歌,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

⒊换衣服。具体操作方法:给一个字连续换几个形旁,让其余同学分别读其音、释其义,讲其用(造句)。

⒋捉敌人。具体操作方法:找反义词。

⒌当医生。具体操作方法:成组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句,让学生扮医生诊治其“病”。

在游戏活动中,儿童没有心理压力,能充分释放他们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五)字谜法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一些较复杂的字让他们死记硬背,靠单纯的结构分析是很难接受的。为了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降低识字难度,在这次课题研究中几位教师自觉的或无意间用到了猜字谜这一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一教学方法效果很好,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积极的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对一个生字的识记过程。在课后的检测中发现通过这样教学的生字,错误率极低。如教学“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这种识字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

同时也可鼓励学生自己编字谜,然后在语文活动课中让学生来猜。如“赞”字,一个学生的谜语是:“两位先生在沙滩边捡贝壳。”再如学习“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这样的教学法,让一学生出字谜学生集体猜,能够让更多的学生识记参与进来,从而达到认识生字的目的。

这样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识字的难点已化解。通过这样的学习,能

大幅度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了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

(六)表演法

汉字中有很多表动作的字词,在教学这些生字时,如能直观表演出来,会不会对学生的识字效果有帮助?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实验了这一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我们发现经常采用这样的方法识字,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表演,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主动的求知,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例如在教学“摇、挤、搬、擦”等生字时,让学生做动作来认识这些字。学生的兴致很高,很快学会这些字。又例如在教学 “啄”字时,要学生表演啄木鸟“啄”树捉虫子这样一个动作。通过演示学生能快速的记住这个生字。

三、拓宽识字渠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除以上教学识字法以外,我们一至认为语文学习有着广阔的母语社会背景,作为小学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突破封闭的课堂和单一的课本,走进生活,走入社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力求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沟通。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总结如下:

⒈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如,教室的园地,校园里的告示牌、墙壁上的标语。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引导识字。如教室里的现成物品如课桌、门窗、凳子等分别贴上各自名称的卡片,随时让学生看见这些东西而联系识字。有时候也可将从校外带到学校的一些生活用品,分别贴上各自的名称的字卡,让学生说出物品的名字,然后再认识字。

⒉自制“识字课本”

学生生在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上自己认识的字,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在一本笔记本上,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教学生识字的机会和渠道,如果我们能用好这些课堂之外的资源,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那我们的识字教学将成为有趣轻松的教学。

总之,“教无定法,但有良法。”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创造多种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识字,激发识字积极性,那么,便能改变学生“苦学”、“厌学”的现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和巩固知识,在学习中体会乐趣,从而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境界。

小学低年级教学策略 篇2

1. 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大多在6至8岁之间, 他们活泼好动, 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 将计算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供学习的动力。

例如, 在教学“6的分成”时, 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小明的表妹圆圆来了, 妈妈买来了6个大苹果, 让小明和妹妹一起吃, 可以有几种分法?在教学“8-3”时讲故事:小组共有8个同学, 已经交了3本作业, 还有几个同学没有交?这样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计算教学, 能够体验到学好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益处, 同时让学生感到趣味盎然, 用积极的态度进行计算学习。

2. 动手操作, 感知算法与算理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 低年级的学生尤其如此。计算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教具、学具进行一定的动手操作, 能够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思考来感知算法, 理解算理, 逐渐实现由直观经验到抽象理论的转变。例如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十进制, 掌握满十进一的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计数器向学生直观展示加法的过程, 并让学生结合动手操作来进行竖式计算, 从而感知计算的方法。同样, 小学低年级常用的小棒和小方块也能够在计算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但是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逐渐从依靠实物进行计算逐渐过渡到口算、心算, 算理的讲解与算法的体验相结合, 提高计算教学的效果。

此外, 现在流行的一种用手指代替小棒进行100以内的动手操作计算方法也很不错。即用左手表示十位, 左手表示个位, 拇指表示5, 其他手指表示1。如23+61可以先用左手的2根手指和右手的3根手指表示23, 然后右手加1个指头为个位的4, 在左手加上大拇指和1根手指表示十位的8。这种方法建立在算盘的基础之上, 比用小棒等实物更具抽象性, 虽然有一定难度, 但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3. 精练巧练, 培养计算能力

计算教学中有一定的算理分析和算法讲解, 但是计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大量以学生为主体的计算训练。在新课改深入进行的今天, 机械枯燥的重复练习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练习设计, 做到精练巧练, 形式灵活多样,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表内乘法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如制作计算卡片让学生迅速配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比赛等将乘法口诀的背诵与计算练习、计算游戏结合起来, 使得训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增强计算教学的实效。

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也要注意考虑到习题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从中寻找规律, 例如在20以内的减法教学中, 可以设计习题:16-9=?15-9=?14-9=?聪明的学生会从中找到被减数改变、减数不变时得数的变化规律, 也有的同学会总结出一个数减9的得数规律, 从而让学生从中找到学习的自信, 培养其进行积极思考的主动性。

4. 发散思维, 鼓励多种算法

新课标强调小学数学教学的评价体系要目标多元、方法多样。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多种不同的算法, 有利于激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 也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另外, 学生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出现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在所难免, 鼓励多种算法也能保护学生的个性, 避免出现整齐划一的情况。

例如, 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时, 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会倾向于使用“凑十法”, 如6加7, 有的同学先算6+4得10, 也有的同学先算3+7得10, 或者是6+6得12, 教师应在不影响计算正确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的不同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5. 结语

计算教学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基础, 也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 将计算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精练巧练, 掌握算理和算法, 扎实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牛袆.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9加几”教学反思[J].河南教育 (基教版) , 2012 (Z1) .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篇3

一、联系生活实际,使识字教学形象化

低年级学生刚刚离开幼儿园,其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初学的生字又多与具体事物有联系。如:牛、云、河、口、目、手等,这些象形字所代表的事物是儿童熟悉并喜欢的。教学可借助图片、形象的黑板画、白板及多媒体课件,把象形生字与事物联系起来呈现给学生,学生就能把对事物的兴趣迁移到对生字的识记上来,识字速度就快多了。

二、结合游戏活动,使识字教学趣味化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相对较弱,课堂识字会“口在此而眼在彼”。如果识字方法千篇一律,他们就缺乏耐心和兴趣。所以,识字过程应结合游戏进行,巧妙设计各种有趣的识字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识字。例如:利用字谜巧妙识字、“找朋友”识字、“摘苹果”识字、“送字宝宝回家”识字、“送信”识字等。它们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应用得当,可以有效激发儿童的识字积极性,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低年级学生白控能力差,游戏识字会使课堂显得有点乱,需要教师提前精心设计,课前认真准备。

三、开展小组合作,使识字教学多元化

在课堂组织识字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负担重而学生却学得漫不经心。注意力集中的学生识字很快,但部分注意力差的学生就成了课程推进的“拦路虎”。新课标提倡和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亦可应用。例如,《黄山奇石》一文中有14个生字,识字量大,而个别生字又没有具体形象。如:区分的“区”、尤其的“尤”字。教师逐一去教,学生往往兴趣不高。这时可以开展小组合作识字,各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四人都认会了,哪个小组就是第一。得了第一的小组就可以推选出一名同学当小老师,在黑板前领读,教其他同学识字。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又发挥了团体合作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识字效果较好。除此外,还可利用小组擂台赛、词语接龙赛,提高学生自主、合作识字的兴趣。

四、结合阅读教学,使识字教学具体化

音、形、义三位一体是汉字的突出特点,理解字义是识字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对字义理解了,才能使识字教学从感性认知逐步发展到理性运用;也才能保证学生学会汉字并使用汉字,少写错别字。因而语文教学的识字教学必须依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要在课内进行,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语感,理解内容,甚至背诵课文。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用一个个字去组词、说话。还要加强课外阅读,通过大量阅读跟生字见面,强化记忆,生字出现在不同文章,运用在不同地方,学生都能认出并逐步理解,这才能说真正会认这个字了。相对于单纯的抄写,这也是读书多的孩子语文学得好的原因。加大阅读量,培养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兴趣,使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高年级的写作问题迎刃而解。因此,结合阅读可以使识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为了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促进识字教学,可给学生上五种类型的阅读指导课:1.课外读物推荐课。主要给学生推荐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针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以幼儿喜欢的简单童话为主,中年级则以《少年文艺》《学生天地》《十万个为什么》为主,循序渐进地把学生领进知识的海洋。2.阅读方法指导课。主要给孩子介绍怎样的书该精读,哪些书该略读,哪些书又该有选择地读,怎样做摘录笔记等,避免学生读书时的盲目性。3.自由阅读课。学生可以自由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4.阅读汇报课。即让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体验、感受、阅读收获等,提升阅读效果。5.阅读欣赏课。挑选一些优美的文章,让同学欣赏,体验美在哪儿,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情趣和文学爱好。通过这些阅读课,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基本上形成了,阅读能力也提高了,识字教学的难题也迎刃而解。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又促进了他们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与语文教学相得益彰。

小学低年级教学策略 篇4

别:

D

市 编 号:

02

区 编 号:

目: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

内容提要: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养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现在,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很多一线教师都认为讲古诗比讲其他课文有难度,不容忽视的是,在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各自不同的问题,不仅是老师不容易讲好,学生也不容易学好。所以我的研究从教师、学生特点出发,找到适合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主 题 词:古诗词、教师、学生、策略

作者单位:

西城区

自忠

小学 作者姓名:

刘婷婷

通讯地址:

西城区府右街1号

编:

100032

联系电话

住宅:

手机:

***

西城区第十七届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别:

D

市 编 号:

02

区 编 号:

目: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

内容提要: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养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现在,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很多一线教师都认为讲古诗比讲其他课文有难度,不容忽视的是,在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各自不同的问题,不仅是老师不容易讲好,学生也不容易学好。所以我的研究从教师、学生特点出发,找到适合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主 题 词:

古诗词、教师、学生、策略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共收录古诗词43首,由浅至深分布在12册教材内,以唐诗为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各学段学习古诗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诵读浅近的古诗,认识新字,理解词义,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认识新字,理解词义,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认识新字,理解词义,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2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好古诗词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至关重要。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读懂学会古诗词是所有老师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由于我现在从事的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所以我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低年级阶段。在前人的研究中我了解到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现状,概括说古诗词教学似乎一直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入诗词的本身,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希望能让学生与诗词的本身达到共鸣,即学术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共鸣。基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应加强重视,创建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一线的语文教师尤应身体力行,更新观念,优化教学,让这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以生命参与和证明了的古典文学精华,从学生口中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二、研究目标

1、帮助教师了解古诗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找到教师在语文素养方面的缺失,提出解决方法,帮助教师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率,为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3、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使教师能够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做到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本文研究的是基于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提出适合的教学策略,因此每一节古诗课都需要去实地观察研究,并做课堂记录。

2、访谈法。主要是用以揭示教师的爱好和知识储备量对古诗教学的影响。

3、文献查阅法。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而本文的研究将大量查阅文献,以便于是研究更深入,更有力度。

四、研究成果

(一)从教师角度出发

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加课外阅读量

文化修养是思想生成的土壤,是智慧的催化剂,有思想的教师必定是一个高素质、文化修养深厚的人,广博的文化修养可以开阔其视野,增添其理论厚度。而这些都是需要读书来实现的。

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说,增强语文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任教的首要条件。针对小学的古诗教学,教师应该多阅读一些古诗文,同时增加一些关于诗人生活时代、创作背景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有了这些知识作为支撑,教师还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一般来说语文教师既要负责语文教学,又要兼任班主任的工作,所以不仅应该只知道关于教学内容方面的知识,教师还应该了解有关小学生心理学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便更好地胜任这份职业。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途径有很多,如:阅读相关书籍、教师在职培训、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假期培训班等等。对于相关的古诗文书籍,教师可以到书店购买或是到图书馆借阅,也可以订阅一些与此有关的报刊杂志。学校方面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相关书籍或是专门为教师举办一些关于古诗词的知识竞赛,这样可以督促教师不断学习,并使其不断进步。

2、适当培养广博的兴趣

教师的兴趣可以影响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都很强,并对教师有一定的崇拜心理。所以教师应该适当的培养一下自己的正当爱好,在娱乐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间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兴趣产生于认知、需要和好奇,且它的产生常常与外界各种影响有关。因此,要培养广博的兴趣,首先要养成善于观察、勤思、广泛涉猎各类知识的习惯,在涉猎中经常反思自己,及时抓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研究下去,并不断予以自励。其次要将其与个人所长结合起来。若此爱好并不是自己的特长所在,便要及时纠正自己的方向扬长避短,设法移情于有利于发挥自己特长的领域,使兴趣和个人所长方向一致。最后就是坚持。开始时要强迫自己钻下去,待稍入门后,再确定自己热衷的知识类型,有选择地学下去。

3、不断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风度、气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做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

教师在平时首先应该重视理论的学习。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对事物认识得越彻底,进行休养的自觉性就越高。教师需要认真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方面相关的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其次是向先进人物学习。以先进人物作为楷模,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接着,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不断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同时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做到诚信待人、宽容待人,以提高修养。最后,教师应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检验修养的效果,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4、学习新科技

教师的书读多了,专业素质增强了,思想境界提高了,这些无疑会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要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教师,所要学习的还不止这些,教师还应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只有熟练地掌握最新的科学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利用好辅助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新科技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向精通信息技术的同事请教,也可以报课外班进行学习,还可以自己研读一些与此有关的书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等进行自学。学校方面也应组织教师学习新科技,利用课下时间开设一些适合他们学习的科目,或是为教师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以便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从学生角度出发

1、拉近古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1)串联古今

古诗文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差距很大,往往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将古诗词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串联古今的方式点燃学生的兴奋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现代的许多流行歌词都是引用或者改编了古文,然而学生未必知道其间的知识关联。教师在导入时可以根据具体文章讲解它们的古今演变,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古诗词的欲望。教师甚至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跨进大自然的世界,触景背诵,拓展情境。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文化场景中品味诗人的情怀,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真情、欣赏美。

(2)进行“教师、诗人、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在现实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固定的,一个始终在教,另一个必须不断地学,这样的模式很传统,学习效果十分有限。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当时的所想所悟,可以适时地进行“教师、诗人、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教师变成了“学生”,与学生所扮演的“诗人”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对话的内容很重要,需要教师在课前仔细斟酌,究竟要说什么、怎样说,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古诗《回乡偶书》一文时,我就通过这样的角色转换,让学生扮演诗人和孩子,并根据诗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进行一次对话练习,先想想诗人和儿童见面的场景,他们分别会说些什么,怎么说的,心里又在想什么。如此一来,“历史”这一距离便在诗人与学生之间逐渐缩短,古诗的意境与情境自然会溶于学生心中。

(3)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最初都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往往非常鲜明生动。”3在实际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想象力,只一味的把自己头脑中对古诗的理解和想象告诉学生,使学生产生惰性,不愿自己发挥想象。当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只靠单纯的想象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在学生想象遇到困难的时候适时适度地指导。这样利用学生的想象来理解记忆古诗的效果比教师把自己的想象生硬地告诉学生要好得多。小学生的记忆方法包括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无意识记,利用得法,可以使学生少花力气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讲故事的方式能唤起一种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按照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和嗅觉的等等。”4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配以图画、声音等资料,使学生可以利用视觉、听觉两方面进行记忆,这样即可以很好地记住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及其含义,又不会让学生花费太多精力。

很多时候教师不愿给学生讲解这些典故,一是怕耽误时间,二是怕学生只顾听故事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学习后面的知识。其实,教师不需要担心,只要1~2分钟的时间就够了,而且当学生对故事感兴趣以后,他们反而会更想知道古诗中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体会作品的内在情感。

五、研究反思

我的研究虽然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意见或建议,但由于精力与知识水平有限,涉及的方面还不是很全面,研究成果的普及性还有待考证。而学生是一个个正在发展的、富于个性的、变化着的个体,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在研究的实践阶段中越发明显地显示出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难度越来越大。并且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总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在研究时间段所处的状态也许恰恰心理或是身体上出现不适,或是由于别的种种原因,可能导致研究结果不准确。

六、参考文献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1年。4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1年。1 李德江.《

.http://wenku.baidu.com/view/e44c2351ad02de80d4d8400d.html.2014年4月2日访问

李德江.《

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策略的研究 篇5

官湖沿小学 韩海仓

一、课题的提出 ● 课题背景

1、基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要求低年级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低年级口算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不仅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基于师生对口算教学重视度的考虑

(1)学生方面。学生在口算时常出现马虎、注意力分散等问题。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把6看成9,把3看成8;注意力极易转移,把减法当成加法算,把加法当成乘法算;手脑不配合,心里想着35,写成53;运算顺序颠倒,63-19个位上3-9算成9-3,等等。(2)教师方面。不少教师认为口算易教,学生易学,则出现教学中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重速度,轻质量;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仅满足于机械练习。只注重口算结果,忽视口算能力的训练。遇到偏难一点的口算题时,学生因缺乏能力,掌握不了规律,就用笔算的程序代替口算程序。

3、基于本校数学教研状况的考虑

审视我校传统的数学教研活动,研究的主题并非来自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急需解决的现实的、真实的问题,其研究的方式也相对比较保守,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多向交往互动的有效平台。传统的教研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陈旧的且不合时宜的教研活动模式,力求以课题研究为校本教研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我校提出了《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从低年级口算教学这一小处着眼,围绕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急需解决的现实的、真实的问题,共同反思与研讨,以此建构一种互动、对话的研究平台和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和提炼,形成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成果共享。

●实践价值

本课题主要在实践层面突显出一定的价值:

1、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口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口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口算训练的重要性。通过对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的研究,探求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2、提高教师教学意识与能力

通过策略研究,寻找小学口算教学有效策略的切入点,解决教师实践中的困惑,促进教师改变自己以前“教书匠”的定位,引导教师把研究纳入到自己的行为当中来,用研究的眼光来打量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提高群体合作研究问题的能力

由于理论视野的限制,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不是以个体化的,而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从事的是合作性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合作能力,凝聚教师思想精华,打造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策略的研究,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建立一个开放性课堂,诱发出一种忘我的学习状态,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控制,自我创新。通过自主参与教学和多形式的口算训练,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懂得计算的重要性,掌握各种口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同时让教师学会反思,以自己的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寻求适合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达到超越自我,完善教学的目的。

二、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首次感知知识时,进入大脑的信息可以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是难以清除的。

课堂的口算训练可分为视算和听算两种。过去我们的教学口算训练常常以视算形式出现,忽略了听算。听,可以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大脑皮层的紧张程度,也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锻炼与培养。利用听算教学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训练强度和学生的思维密度,提高口算的能力,因此,必须把学生习惯的视算与听算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使学生耳听、眼看都能迅速口算,随时作出相应反应,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要点

本课题通过对如果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全面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计算能力,具体内容为:

1、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2、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口算方法、口算技巧等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实现口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

3、视算、听算训练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的重要作用。

4、通过本课题实验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口算正确率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促使专业化快速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1、文献法。通过专题辅导、培训学习、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习现代课堂教学有关理论,指导课题研究,为课题组成员夯实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了解教师对待口算教学固有的方式,分析成因,寻求实验的突破口。

3、个案分析法。通过课题组教师结合自身和对其他教师口算课堂教学实例的反思分析,制定解决的方法,最终形成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4、集优法。收集整理课题组数学教师及其他教师口算课堂教学的案例,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中问题,形成优秀案例集,成为提高口算课堂教学的范本。

5、经验总结法。在对口算教学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将课题研究中形成的经验,进行梳理,撰写有价值的专题论文,课题研究报告,让课题能够得以推广。

五。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⒈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论证。

⒉分析当前学生口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学生口算效率的原因。分析总结以往一些口算教学方法的优劣,便于扬长避短,提出改进对策。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

⒈根据前期的分析结果,找出症结,制定研究策略。

⒉策略实施。通过反复实践、分析、总结、改进,最后提高学生口算计算的能力和速度。

⒊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整理资料,总结阶段性成果,撰写案例和论文,检测比较,中期汇报。第三阶段:反思总结 第四阶段:再实施 第五阶段:总结结题阶段

(1)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2)结题。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篇6

看图写话练习,是提高刚刚入学儿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爱好,提高学生看图能力、写话能力,笔者进行了探索。

一、激发兴趣,轻松写话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动力,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生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

1.激发兴趣,精选题材

绚丽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小学生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为和所感。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感同他们的感受,憧憬他们的憧憬,分享他们心中的小秘密,“投其所好”,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体味、观察生活,使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例如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教师要充分利用、引导,使之为教学服务。

低年级学生还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情景,更容易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说和写的愿望。由于图片能展示一定的生活场景,比较容易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因此,利用图片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简便又有实效。

2.轻松写话,活泼讲评

教师的夸奖,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讲,就像是春天的甘霖。一句小小的夸奖可以完全改变一个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我在批改学生写话时,尽量保持孩子作品的原貌,挖掘文中的闪光点。学生在文中用了生动的形容词、比喻句等,我都会圈出来大加表扬。当有学生尝试使用课文中学过的句式或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时,我更是大加赞赏。每次批改作文后我都会挑选几篇范文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宣读。偶尔,也让学生自己批自己的作文,把自己的作品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读得最大声的就可以给自己打上“优”的成绩。写话变得轻松而愉快,讲评课更是活泼而有趣,孩子们尝到了写话的甜头,对写话兴趣盎然,常常期待着下一次的写话训练,在写话时,更是争相用上好词好句。批改完的学生作品让他们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和朋友们看,并且在作文的后面附上:请同学夸一夸,请爸爸夸一夸,请妈妈夸一夸,放大他们的成绩,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了不起。从而树立写话的信心。

二、讲究方法,教会看图

1.观察有序,抓住重点

学会观察是学会写话的基本要素。低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比较薄弱,观察时不着边际,难以抓住画面要点,从而导致写话时东拉西扯,找不着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必须教给孩子一定的观察方法,并进行有目的的训练。

教会学生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就等于交给他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如孩子在看图写话之前,首先让孩子弄清图的类型,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如果是单幅图,重在引导观察的顺序,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画面内容比较复杂时,可以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画面上的事物按顺序一个一个地记在一张纸上。接下来,可以根据事物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来分析画面内容的主次,然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确定图意。如有一幅图,画面上画着一只小鸟,一条马路,马路上有很多汽车,斑马线上有两个人,一个是小学生,另一个大人戴着墨镜,拄着拐杖。教师指导学生把画面上的这些事物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下来之后,学生会发现图画上的两个人是重点,再进一步观察画面中主要人物的外貌、衣着、表情、动作等,理清这两个人的关系,比如这个大人为什么手拄拐杖?为什么戴着墨镜?他可能是一个什么人呢?再仔细观察小学生的动作,会发现原来是小学生搀着一位盲人叔叔过马路。这样,学生就把图意理清了。

多幅图一般是由几幅有相关联的单幅图组成的。写话时,要引导孩子先观察单幅图,确定每幅图的内容。重点引导学生比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多幅图画上的内容,串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展开合理的想像,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2.注重细节,把握图意

学生掌握了观察的顺序,能把握画面的重点,但在观察中还是经常会错会图意,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细节,从细节中准确把握图意。

例如,有这样一组图片,第一幅图画着一个小男孩,一边走一边吃着苹果,小男孩的前面还画着一个果皮箱,第二幅图上,小男孩手中的苹果核丢了出去,继续往前走,前面树着一个“请保护环境”的牌子,第三幅图,小男孩弯下腰捡苹果核,果皮箱在他的身后。学生初看到这组图片,有的认为是小男孩帮别人捡起丢下的苹果核,还有的认为是小男孩把自己吃的苹果核丢进果皮箱,这和原图的意图是有出入的。于是,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几幅图中的细节部分,也是重要部分:果皮箱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后发现,原来是小男孩吃完苹果随手丢了苹果核,看到“保护环境”的牌子后感到很惭愧,赶紧回来捡起苹果核扔进果皮箱里。有一个学生写道:小明看到“请保护环境”的牌子后,脸都红了,他想:我也要当一个爱护环境的好孩子。他赶紧往回走,把苹果核捡起来扔进果皮箱。学生把图中人物的心里刻划得多生动啊!

3.发挥想像,拓展思路

图是静止的,表现的内容具有跳跃性,都有一些省略了的空白内容,需要观察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自已所经历、所了解的生活中有关的人或事,补充到画面中去,进行时间和空间的拓展。低年级的看图写话,画面中往往蕴涵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教师要根据画面中的情景,引导学生置身于其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自由又合理地联想和想象,把画面中的一个个情节展现出来。

如,有这样一幅图,画上画了一片栅栏、一丛喇叭花、一只小蜜蜂挎着一只小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像小喇叭花与小蜜蜂之间发生的故事,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

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策略点滴谈 篇7

一、在游戏中理解词义

有一些词语不一定都要给它们下定义, 比如二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 文中有“紧盯”一词, 如果教者直接说“紧盯”就是紧紧盯住看, 那样让学生接受得很枯燥。有一位老师在教这个词的时候, 课前准备了一个能发红色光的小电筒, 课上她拿着电筒快速地移动使得那电筒的红光一会儿向上, 一会儿向下, 一会儿向左, 一会儿向右, 让学生的目光紧跟着红色光点看。教者一边飞快地移动电筒, 一边对学生说:“用你们的眼睛锁住它, 别看丢了。”就这样学生也一边看一边说:“在那儿, 又到这儿了, 盯住了, 盯住了。”如此简单的表演, 但是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游戏中学会、理解了“紧盯”一词。

二、运用贴画理解词义

我在教《蜗牛的奖杯》时, 文中的“遥遥领先”一词,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 理解比较困难。我想小学生对于画面比较喜欢, 于是在课前我就画了课文中的蝴蝶、蜜蜂、蜻蜓, 还有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的蜗牛。然后在课上, 我一边讲“在一次飞行比赛中, 蝴蝶、蜜蜂、蜗牛都参加了比赛, 它们一起来到了起跑线上”, 一边把这些动物图片放到了黑板上事先画好的起跑线上。接着, 我又说:“一声枪令, 它们都奋力地扑扇着翅膀向前飞去, 可是, 不一会儿, 小蜜蜂落下了, 累了。接着, 知了也落下了, 蜻蜓也落下了, 但是, 我们的运动健儿蜗牛却好像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你们看它还在继续快速地往前飞去, 渐渐地越飞越远, 与蜻蜓、蜜蜂、知了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 (我一边说一边不断地移动图片, 让蜗牛与其他动物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 此时的蜗牛就是‘遥遥领先’ (学生异口同声说出了) 。”就这样, 学生在这种动感中理解了这个词, 这正符合了小学生的“爱动”心理, 让学生在动中集中自身的注意力。

三、运用电教手段理解词义

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 一位老师就牢牢抓住了“色彩斑斓”“五彩缤纷”这两个词语, 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意思都是表示颜色多而鲜艳, 并找出一些意思接近可以替换的词语。同时利用网络上“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这样一来不需要教师的过多讲解, 单凭这两个词语孩子就能想象出蝴蝶谷里的盛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孩子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学会合理运用。而很多词语是近义词但却不能够在句子中交替使用。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注意到词语意义上的细微区别, 孩子就不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它们。

四、巧质疑, 让学生在谈话中弄清词义

在教《小动物过冬》一课时, 我故意问学生:“你家中有哪些动物?”学生纷纷举手说了鸡、鸭、鹅、猪等。我又问:“你为什么说它们是动物?”学生说:“因为他们会叫。”我笑着问:“那蚯蚓不会叫, 是不是动物呢?”学生说:“是的, 会走会爬的都是动物。”我又问:“小鸟不会爬, 但会飞, 鱼儿不会爬, 但会游, 它们是动物吗?”学生说:“是的, 它们会活动, 能活动的就是动物。”我又问:“飞机会飞, 汽车会走, 那它们也是动物吗?”学生愣住了, 嘴里只说它们不是动物, 却说不出原因。我问:“汽车、飞机是自己会动吗?”学生大声说:“哦, 它们自己不会活动, 是人开动机器, 它们才会动的。”这时, 我说:“它们没有生命, 只有那种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叫动物。”在以上这个例子中, 我课前查了资料, 巧设疑问, 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 最后得出知识。这要比硬塞来得深刻, 但这种方法, 要求教者课前预习充分, 疑问设计巧妙, 最后, 教者还要加以总结。

五、在故事中理解词义

一年级小朋友非常喜欢听故事, 记得拼音刚学完, 就开始学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为了让学生对词语产生兴趣, 我出示了一些数字成语:七上八下, 三心二意, 十全十美, 五湖四海……这些词语我通过讲故事让他们去理解。比如在理解“三心二意”的时候我就讲了《小猫钓鱼》的故事, 不需要太多的讲解, 学生就能从故事中的小猫的行为理解该词语的意思, 进而正确地运用该词语, 联系到自身的学习行为, 不能像小猫那样“三心二意”!

总之, 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才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词语教学效率才能够达到最优化。

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篇8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路,由于我校地处农村,生源全部是农村孩子,家长文化偏低,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来过多地关注孩子的识字情况,再加上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少,阅读面窄,课内识字得不到巩固,课外识字又得不到拓展。在这种情况下,增加识字量无疑是对我们农村的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农村低年级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使得我们从事低段教学的老师在教学上要实干,又要巧干,以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出发点,以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为原则,科学地采取各种识字方法,用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客服传统的识字教学“高耗低效”的弊端,实现“识字提速”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识字教学的趣味化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在情景中识字,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识字教学如果不能让学生充分的 “ 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卷烟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感悟、体验,使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尊重。为自主识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游戏识字。教师要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使学生的大脑能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形成暂时联系,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肢体运作智慧,使学生在游戏中兴趣盎然的识字,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寓巩固于乐。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比如:学习“打、扫、拍、按、拉、”这些字时,引导学生知道这些字你都和手有关,师生一起用手演示,通过动作表演,不仅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而且让学生记住字形,加深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

通过“找朋友”识字,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学生用组合的形式尽可能的组字,不仅能组合出课本上的字,还能组合出许多课外需要认识的字。

2.故事识字。汉字本身就具有一种美,每一个汉字在学生的眼里就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如:教“困”和“囚”时,我讲了《徐智救树》的故事,徐智邻居家里有一棵大树,风水先生说院里种树不吉,因为他家院子是四四方方的,就成了困难的“困”了。聪明的徐智听了立即说,院里有人是“囚”,那院里就不能有人了?于是风水先生哑口无言。学生听了这个故事不仅学会了“困”和“囚”,也受到了讲科学,破除迷信的教育。此外,还可以引导个别优生自编生字故事识字。如“六”字,可编成两只大蚂蚁抬着一只小蚂蚁去逛街。

3.儿歌识字。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音乐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可以记住字形,而且还能创设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识字智慧。如:“夜”的歌诀:一点一横长,左下单人旁,右下有个夕,再加一点,捺拖长。

4.字谜识字。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欢。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引导学生自编,互相猜字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如:“短竖短横口中央,四只小脚在下方”,其中的“短竖短横”强调了不能写成“十”,谜底是“点”字。学习“照”字,谜面是“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钻进一个洞,流了四滴血”。

二、识字教学的直观化

孩子都喜欢生动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它符合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字画同源,表形性是汉字的主要特点之一,不少汉字的字形都是摹仿具体物象而构成的。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字的特点给他们配上一幅画、涂上颜色,引导学生们在边涂边画的过程中,记住这些抽象符号在形状上的细微区别的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慧。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汉字构形理据的理解,牢记易错字的正确字形。

1.利用实物。通过让学生看看、摸摸、认认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认字记字。这样教学,使汉字和实物紧密联系起来,贮进学生的头脑里,明显的提高识字效率。如:“尖”字,我拿一根钉子给学生看,让他们看看、摸摸钉子的两头有什么不同。钉子的一头很小是尖的,小手指稍用力摁上时,会感觉疼,钉子另一头是圆的要大一些。通过比较学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尖”就是刚开始很小很小,慢慢的越来越大,这样的形状就叫“尖”。学生不仅从实物中认识了“尖”,还同时把“尖”的字形记住了,上边“小”下边“大”,而不是上边“大”下边“小”。同时还知道在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少碰形状尖的器物。

2.利用图片。识字图像化,发展视觉空间智慧。用图来揭示汉字的意义,看图领会字义,以图画表达出字义。把图画与文字巧妙连起来,引导学生想象,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如:“飞”字,采取给字配画的教学方法,有一只鸟在空中寻觅食物,一对翅膀“扑哧扑哧”地煽动。鸟的嘴、身体、尾巴恰好似“飞”字的“横折弯钩”,而一对翅膀好似“飞”字的“撇”和“点”。学生根据这一张图,就很直观的认识了“飞”字,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利用电化教学设备。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一个个充满演变色彩的文字。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激起学生去探索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如:“竹”字,先出现实物图两片竹叶,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竹,甲骨文像两根细枝上垂下的六片叶子。金文有所变形,将甲骨文字形中连在同一结上的两枝写成平行的两枝,隶书则写成了两个“个”。叶片朝下为“竹”。 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的画面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三、识字教学的生活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即是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丰富识字积累,贴近学生生活情境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引导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去识字,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和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单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生活来丰富识字教学,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利用公共环境中的标语、挂牌识字;利用包装袋上的名称识字;制作日常用品名称卡片等,通过识、写、用三结合,强化识字成果。学生识字结束以后要及时、扎实地书写和组词。教师将教学时所教内容放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把字词句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过的生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

上一篇:高效会议管理标准版下一篇:疲倦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