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分析

2023-0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竞争和就业问题的严峻, 在校大学生不论是个人目标、家庭期望, 还是自我定位, 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很容易影响其心理健康[1]。大量研究显示, 人格特征与心理问题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2]。本研究拟调查和分析湖北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诱发因素, 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本校大学生1年级和3年级共324人症状自评量表 (简称SCL-90) 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324份, 有效回收问卷312份, 有效回收率为96.3%。

1.2 调查方法

采用国际公认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即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作为测量工具, 该量表实行5级评分制 (1~5分) , 从1分代表无症状到5分代表症状严重, 依次递进。症状自评量表 (SCL-90量表) 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共10个因子90个项目。SCL-90各因子中只要有一个因子的得分≥3分为可能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整个实施过程全部在研究者的统一指导下, 全部明确解释填写量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尽量减少学生的顾虑, 问卷采取匿名的方式, 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真实性。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 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思。

2 结果

本研究发现, 大一男生和大一女生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大三男生和大三女生 (P<0.05) ;在焦虑评分的比较中, 各分组之问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大一男生得分最低, 而大三女生焦虑评分最高;在恐怖项得分上, 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P<0.05) , 但是一年级和三年级同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说明大一男生和大一女生抑郁问题多于大三男生和大三女生 (P<0.05) ;随着学龄的增加, 焦虑情绪变得更明显, 而且在校女大学生的焦虑问题多于男生 (P<0.05) ;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女生的恐怖问题多于男生 (P<0.05) 。

3 讨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的心理正经历着从青少年的不成熟向成年人的成熟心理过渡。入学后首先是人际关系和外界环境的适应, 毕业前又面临选择工作和继续学习深造的烦恼, 而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 学生心理的负担更为显著, 由此导致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屡见不鲜。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应的干预方法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 大一男生和大一女生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大三男生和大三女生 (P<0.05) ;在焦虑评分的比较中, 各分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大一男生得分最低, 而大三女生焦虑评分最高;在恐怖项得分上, 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P<0.05) , 但是一年级和三年级同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说明大一男生和大一女生抑郁问题多于大三男生和大三女生 (P<0.05) 。上述结果提示大一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时候, 不可避免地出现抑郁情绪[3], 这可能与社会支持减少导致的主观幸福感缺失有关[4]。这就需要在新生入学后做好心理辅导, 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尽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大三学生已经比较适应学校生活了, 但是却面临着就业或者继续深造的选择, 对他们心理造成很大压力。同时, 我们还发现女生的心理问题较男生更突出, 说明不同性别大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有差异[5]。提示我们在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时, 也需要注意性别差异。

因此, 作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应该重点考虑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克服抑郁等心理障碍, 寻找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此外根据大学生的性别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女大学生应着重考虑焦虑恐怖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明确的心理教育方向, 可以有助于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好教学工作。

摘要:目的 调查和分析湖北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诱发因素, 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324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SCL-90结果显示, 大一学生在抑郁评分上显著高于大三学生 (P<0.05) ;焦虑评分随着学龄的增长而增加, 而且男生和女生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在恐怖项得分上, 男生和女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应根据各自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 刘兵, 陈建红, 李媛, 等.高校新生心理卫生状况及其主动心理干预模式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8 (40) :16~17.

[2] 谭雪晴.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人格的相关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 2009, 22 (2) :100~101.

[3] 李少英, 石福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10, (9) :1178~1179.

[4] 李志勇, 吴明证.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我和谐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3) :346~348.

[5] 宋迎秋, 曾雅丽, 赵慧琴, 等.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心理状况现状探析[J].精神医学杂志, 2008, 21 (3) :185~187.

上一篇:肿瘤靶向治疗的现状与思考下一篇:陕北榆神府矿区开采沉陷损害定量化评价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