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法治观念

2023-0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基层干部法治观念

基层干部法治思维培育研究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对于身处基层、工作在农业农村第一线的乡镇干部而言,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非常迫切。根据对武威市凉州区乡镇领导干部的调研显示,乡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正逐步提高,但依旧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如对法治核心问题认识不足、法治思维尚未形成、忽视法律程序等。针对这些问题及内在的原因,作者通过实际调研提出,从培养法治思维到运用法治方式一系列的关键环节,最终使基层干部法治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乡凉州区;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乡镇作为我国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始终处于政策执行最直接的位置,这种特殊性就要求乡镇领导干部必须更加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深刻领会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把握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养的可能性,促成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养从应然走向实然。本文以武威市凉州区乡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培育调研为依据,通过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阐述了凉州区乡镇领导干部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一、目前凉州区乡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现状

武威市凉州区目前辖19个镇18个乡,乡镇领导干部人员年龄结构较2010年以前发生较大变化,50岁以上工作人员逐步减少,30岁至45岁之间的领导干部比例逐年增加;知識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新进人员95%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而领导干部一半以上是大学学历,具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学历的占到5%。这说明乡镇领导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但许多新进人员才步入工作岗位,缺乏工作经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主要是工作中还未形成法治思维,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对现代法治的核心认识不清晰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对现代法治目标的核心的理解,大约7成受访乡镇领导干部认为是依法治理社会事务,而认为依法制约国家权力的则不足3成。在问到“你认为法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时,选择“保护公民权利”的占82%,选择“惩罚违法犯罪”、“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政府管理的工具”的分别占13%、2%和 3%;在问到“提到法,你最快、最容易想到的一个词是什么”,33.3%的领导干部选择了“公平正义”,选择“规范与制约”、“违法犯罪”、“法院”、“权利保护”、“制裁”的比例分别是21%、17%、13%、10%和5.7%。可见,多数领导干部认同法律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公民权利,少数领导干部认同法律代表着公平正义。可以看出,目前凉州区乡镇领导干部对现代法治目标的核心认识不够清晰,没有从根本上明白法治落实到领导干部自身是“依法控权”“依法治官”。

(二)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崇尚法律、敬畏法律观念不强

在遵守法律方面,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此款法条已根植于乡镇领导干部心中。可以看出,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推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普遍增强,在遵纪守法上均有较为理性的认识。但就法律在领导干部履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而言,极少数领导干部则表示有时候为了加快推进政策在本区域执行或解决实际问题时,会采取寻找法律漏洞或打法律擦边球甚至突破法律来推进工作,特别是涉及到领导打招呼的利益纠纷问题、上级制定的政策与法律相抵触时,会采取折中的办法,既不明显违法,也不得罪上级领导。可见,目前乡镇领导干部还缺乏对法律的崇尚和敬畏,由此导致在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面对各种压力时,依法办事的原则性不够强。

(三)部分乡镇领导干部不重视法律的程序性规定

调查中我们发现,偏远地区乡镇普遍存在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导致部分领导在遇到重大基础设施或重大项目建设的决策时,为推动地方发展,往往先考虑的是如何将资金争取到,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没有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社会公开并认真听取社会和专家意见,有时即便召开论证会与听证会也是流于形式。一些重大决策往往仅由乡镇领导班子拍板,甚至只由“一把手”个人拍板。

二、凉州区乡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理念存在问题

传统人治思维根深蒂固。尤其是乡镇基层干部由于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偏远乡镇消息相对闭塞,在他们潜意识中有“山高皇帝远”思想状态,轻视法律的作用,对法律没有敬畏之心,这是造成当前基层领导干部对法治认知出现偏差和实践中出现法律让位于情感、上级指示等的重要原因。这也是非法治思维向法治思维转变的主要障碍之一,甚至被认为是最大障碍。

(二)法律知识不足

虽然近几年乡镇领导干部人员年龄、学历、素质等方面有较大变化,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仅停留在条款的认知上,突出表现为:一是法律知识学习不深、不广。多数乡镇干部只想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本职工作之外的法律知识则很少学习。二是专业法律知识掌握不够准确。比如,一些乡镇干部对“行政执法”的内涵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检查、处罚这类限权或剥夺权利的行政行为认为是执法,而对为公民法人登记、发放抚恤金这类赋权的行为则不认为是行政执法。

(三)决策中不重视程序是否合法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这是法治的基本原则。但在实践中,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在许多紧急事件办理过程中,法律程序很多时候“碍手碍脚”、“效率低下”,出现先办理,再补手续的情况,忽视了法定程序对事件办理的过程是否合法的限制。例如在土地征用过程中违规征地、未批准先征地,在城市拆迁过程和决策中,未依法召开听证会、进行财产评估、公示公告等法定必经程序。尤其是乡镇基层单位,有的领导干部决策时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性文件规定的信息公开、程序公开和相关程序办事,存在严重的程序违规现象,导致决策缺乏法律依据,违反民意,最终导致重大恶性群体事件发生。

三、凉州区乡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缺失的深层原因分析

(一)缺乏法治的规则思维

作者认为,规则思维是指在决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法律规范要求的一种思维方式。树立宪法至上的思维是法治规则性思维的第一要义。法治的规则性思维即合法性思维。合法性思维需要推行“两张清单”制度:一方面,要用“正面清单”监督政府,对公权力实行“法无明文不可为,法无授权不得为”;另一方面,用“负面清单”管理市场和私人(包括企业、公民)。这就要求基层领导干部在年复一年的基层工作中,思想上要逐渐形成规则意识,使之成为办事的指导思想,让权力在法治的规则中运行,这样才不会偏离法治轨道,最终达到良法善治。

(二)缺乏法治的辩证思维

辩证的法治观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范畴、方法来认识、分析、处理法治现象及问题的一种思想观念,从而将其运用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一种工作思想的常态。目前基层乡镇干部由于知识结构不同,对法治观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别,辩证唯物史观对许多干部来讲就是一句口号,流于形式,思想尚未形成辩证的法治观,那么在工作中更可能遵循法治思维解决突发事件。乡镇基层工作时刻面临的是与普通百姓的沟通与交流,这不仅要求我们用朴实的语言,亲和的态度,更重于的是树立正确的法治观,用辩证的方法去解决日常工作问题。

(三)缺乏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目前,对某些基层领导干部的违法失职行为,存在着以党纪、政纪处分代替法律处分的情况。有的因为领导和组织部门的干预,导致违法行为无法追究。有的行政机关在发现基层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不及时移送司法机关,造成一部分基层领导干部的违法成本较低。另外,目前的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缺少權力制约,并且事前监督少,多是权力使用出了问题时才监督;权力监督效果受到权力主体之间的利益关联和它们所处层级远近的影响。这些都导致权力在法律面前失控而傲慢,“官本位”现象较为严重。

四、凉州区乡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养的路径分析

(一)深入加强法治教育培训,不断增强法治素养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形成执法理念的规则意识,在乡镇基层积极营造法治氛围。法治信仰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熏陶、耳濡目染的过程,要增强基层执政者的法治观念,特别是要改变偏远山区乡镇领导干部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就需要高度重视当地社会氛围的营造。要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与网络、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以法治新闻、法治故事、法治案例、普法歌谣等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增强民众的法治观念,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同时高度重视学校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以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为基本内容开展针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为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文化奠定坚实的法治素养基础。

2、创新学法、用法完善以考促学机制,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学法自觉。普法考试每年都在领导干部群体中开展,但就实践的效果而言,往往是流于形式。要切实提高乡镇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的自觉就需要改变目前的普法考试方式,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加考核制度,即在选拔提拔乡镇领导干部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其法律知识的考核,特别注重对其法律素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同时,建立学法用法表彰通报制度,即每年对学法用法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特别是表彰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并对学法用法不积极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二)着力完善决策程序,强化法治思维运用

1、高度重视决策程序建设,推动乡镇行政决策法治化。建设法治政府要求在行政决策过程中要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乡镇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将必须经过的程序落实到每年度的重大行政决策当中,甚至可以增加如决策启动、调查研究等程序,让重大决策程序更加完善。同时,要不断健全群众参与政府重大政策决策机制,乡镇一级更要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意见,让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意见始终贯穿于重大决策方案的规划、执行、评估、监控等各个阶段。

2、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四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明确“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这需要从市级层面建立市、区( 县) 、镇( 乡) 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体系,并将重大决策的“预防”工作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者的重点,通过审查关口的前移,将乡镇重大决策及行为导入法治化轨道,由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出台前进行法律论证,提供法律方面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三)健全依法决策,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健全乡镇行政全程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权力规范运行。法治思维的一个重要内涵要求就是公开透明,只有公开透明,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乡镇一级必须紧紧围绕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将公开的内容、范围、时限以及反馈意见的程序等纳入到制度建设的范畴,充分发挥社会群众对权力规范运行的监督作用。同时,建立依法行政监督员制度,如聘请人大、政协、法制办等具体承担监督职责的工作人员或具备一定法律素养的社会人士作为特邀监督员,每年对政府依法行政情况进行年终评议,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机制,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决策问责和纠错机制可以倒逼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决策问责和纠错机制作为决策失误后的补救性机制,能有效防止或减少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有利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参考文献:

[1]黄 诚.武陵山片区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分析[J]法制博览,2015( 1)

[2]顾和全. 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3)

[3]陈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J]法制博览,2015( 2)

[4]张萍.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路径选择[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5( 1)

[5]汪永清.法治思维及其养成[J]. 求是,2014( 12)

[6]李鸿忠.法治思维是现代治理的首要思维[N]人民日报,2015. 01

[7]董节英.法治思维: 法治时代领导干部首要的思维方式[J]科学社会主义,2014( 3)

作者:谢珲

第2篇: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施方略的进程中,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既包括素质也包括涵养,既是静态的法律知识积累也包括动态的法治能力运用。本课题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样本分析方法,编制了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量表,在地市级进行取样。在综合分析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现状基础上分别从法治文化、能力和环境等角度提出提升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建议。

〔关键词〕 领导干部;法治素养;量表;现状;建议

一、提升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意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方式,既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也要有成熟的理念;既要有良性的执行机制,也要有良好的素养支撑!本课题基于时代背景,就领导干部法治素养进行实证性的基础研究。法治素养既包括静态性的素质累积,更注重运用能力不断完善的动态提升。正如法治是一个动态流变的过程一样,主体素养的提升必将和法治进程的整体同频共振,方能适应时代性的要求。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既是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也是全面改革的现实要求,更是干部自我建设的内在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毫无疑问必须依法而行,遵法而为。在依法行政的今天,领导干部应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敏锐的法律风险意识,以及一定的风险防控和化解能力。只有领导干部真正成为法治的实践者,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才能使社会形成“法治”的良好风气[1]。

二、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样本分析

(一)问卷设计与施测

课题组在学理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等方式,就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素养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分为法治意识、法律知识、法治能力等,共75个选项。本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00份,回收率90%,有效问卷875份,有效率97.2%。受访者独立完成问卷,施测时间大约30分钟,受访对象从普通公务员到处级及以上公务员,处级及以上的干部占72.6%;科级及以下干部占比27.4%。男性占78.7%,女性占21.3%。50岁及以上的比例最高,占54.5%。学历方面本科占比最高,达79.8%。受访者在行政部门工作的占40.7%,中共党员占88.1%。本次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版本。

(二)基本特点

1.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整体水平较高

法治意识的测评。对法律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高达93.3%;在法律与权力重要性认知中,认为法律高于权力的比例达90.4%;在法律至上的观念中,高达97%的受访者表示认同或非常认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评判中,96.4%的人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在法律作用认知的中,排在首位的是保护公民权利,占比达82.5%。在守法意识的测试中70.6%的人认为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谈到对未来中国法治梦想的追求愿景方面,高达98.2%的人充满信心[2]。

2.法律知识与工作密切度高,知识结构单一

(1)在法律知识的整体了解中,选项有“很熟悉且系统学习过”、“比较熟悉且学习过”、“略知但不系统”和“不了解”,根据程度分别赋值4到1分,计算每项平均得分表示受访者对该项内容的了解程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公务员法、宪法和行政法,最后三位的分别是公司法、知识产权法和消法。在日常工作法律知识的习得与接触中,工作相关性最高的部门法最受关注,且运用水平相对较高,比例高达96.4%。在未来法律知识的获取需求中,公务员法、行政法和宪法的需求分列前三位,民法、合同法和经济法分列倒数三位。

(2)知识获取与能力评价。法律知识获取途径主要通过自学的比例高达92%;提高法律水平有效形式为培训的需求最大,占54.6%;调查显示当前针对党政领导干部普法情况不容乐观,超过59.3%的受访者认为针对性不强,形式主义明显;超过36.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最缺法律知识;认为党校法律内容培训设置不合理的比例达56.6%,因此高达59.1%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大教育培训机构的知识比值[3]。

3.学历、年龄、职级与法律知识的相关性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第一专业为法律和非法律受访者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t=4.773,P=0.000<0.05,第一专业为法律的受访者其法律知识显著比非法律专业受访者丰富。同理检验得知,不同年龄受访者法律知识存在显著差异,体现出年龄越大法律知识得分越少的趋势以及不同职级受访者法律知识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即副科级及以下与副处级及以上的法律知识显著增强,正科级层面最低。

4.性别、年龄、职级与法律意志的相关性较强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受访者法律意志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t=-3.817,P=0.000<0.05,即不同性别受访者法律意志不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受访者法律意志更強。同理检验得知,年龄大的受访者法律意志得分较低,得分最高的年龄组为31-40岁。不同职级受访者法律意志存在显著差异,体现出职级越高法律意志越弱的趋势。

调查发现,领导干部理性认识与坚持原则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人情与法律的认知中,超过45%的受访者认同在现实中人情大于国法。在测试法律与权力的关系中,仍然有15.8%的受访者认为法律不能大于权力,这种认识的偏差某种程度上表明个别受访者或个别情况下,仍然存在权大于法的价值认同和实操可能。当谈到工作中遇到非常棘手的问题是否会采用轻微违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时候,超过21.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

三、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建议

(一)塑造法治文化,培育法治素养

法治素养既有理念也有能力,既考查主体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也考查法律信仰的坚守。法治素养既有显性的知识与行为表现,也有隐性的内心认知和价值取向,既需要硬性的制度支持,也需要软性的文化支撑。法治文化的培育与形成即是法治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法治素养形成与定型的必备要素。法治文化是用理念教化公众,在日常行为之间不断熏习、感染,自觉主动地吸收内化,并转化于行为之上。法治文化就是在建立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其核心是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模式的确立,以及在此理念支配下相应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运行[4]。

(二)完善实践平台,锤炼法治能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①培育法治素养,树立法治理念,只有理论宣传显然不够,只有让基层领导干部深刻学法、懂法、知法、用法,才能促使大家产生内心认同,从而树立起法治至上的理念。法治素养的基本要求不仅要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为此建议:

1.加强法律知识培训

知识是智慧的前提,也是素养的组成部分,有了法律知识并不等同于有较高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但较高的法治素养和较强的法治能力必須以丰富完备的知识为前提和基础。在本次调查中,53.4%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大公务员人法律知识的培训教育。要加强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在法律知识内容方面的科学设置和知识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既要提升法学基本理论涵养,又要注重不同职能部门对法律知识运用的迫切需求,不要简单地以实用型的法律知识取代基本理论的传承[5]。

2. 拓宽法治实践基地,训练运用能力

通过法治实践提升锤炼法治能力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一方面通过地方立法实践不断学习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地方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从而提升地方领导干部运用能力。另一方面结合行政诉讼法实施的契机,推进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培养应诉的意识、提升应诉技巧,让领导干部习惯于在法治之下运行权力,规范权力并救济权力。此外进一步强化法律顾问制度。领导干部在决策、执行等公务施政行为中要善于借助法学专业人员的知识资源,在遇到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的疑难问题要善于请教法学专家,咨询律师团队,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应该加强专家论证特别是法治层面的论证和分析,做到依法办事,按规行事,彻底改掉“三拍”决策的陋习!

(三)健全制度建设,优化法治环境

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既需要个体的努力,也需要制度完善,更需要社会宏观改良。邓小平曾经说过“好的制度使坏人不敢横行,坏的制度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②法治环境是指存在于法治主体之外,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法治建设,法治过程与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结合十九大报告的要求,笔者认为:

1.完善党内法治机制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法律体系的两条线索,一条为国家层面的法律体系建设,另一条则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十九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特别是制度治党的理念,笔者认为应该在借鉴政府政策、法规审查基础上,构建党内法规审核备案,修、改、废等机制。

2. 加大法治考核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领导干部的考核应该添加是否能依法办事,是否遵守法律等法治考核要素。调查中,40.9%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把领导干部具备一定法律素质作为人才选拔的必要条件。在领导干部具体工作实践中可以尝试全程跟踪考察法治能力运用情况,从各个方面衡量,才能更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估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解决社会治理问题的水平,也才能真正感知其法治素养的形成与定型。

3. 深度普法,改善社会大环境

一方面改善体制内的法治环境,另一方面为改良社会大环境。习近平指出 “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法律的权威,使人们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形成全社会对法律的信仰,弘扬法律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这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提升与社会对法律的信任感和存在度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交融共同提升,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

总之,随着法治建设不断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培育也必将或主动或被动地得到全面提升和定型!

注释: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3页。

②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2] 湛中乐.法治国家与行政法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27-129,158.

[3] 孙斯坦.设计民主:论宪法的作用[M].金朝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54-58.

[4] 曹秀伟.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建设问题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2).

[5] 严书翰.建设法治体系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J].学习月刊,2015(2).

作者:庄建平

第3篇:论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生成障碍及其消解

收稿日期:2015-01-31

作者简介:满先进(1983-),男,汉族,安徽泗县人,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

吴俊明(1963-),男,汉族,安徽太湖人,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法律逻辑。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前提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生成,占有公务人员绝大多数的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升更加关键。但工具性法律思维、实质性法治思维及功利主义思维等多重因素阻碍了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生成,因此,打破思维定势,培育内功辅助外力,促进静态的法治思维转向动态的法治实践的方式是破解之道。

关键词: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律思维;思维定势

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是依法治国理论在基层社会管理模式中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冲突的破解之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决策在上层,执行在基层,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众多矛盾纠纷集中在基层,基层公权力将执行更多琐碎而繁重的社会管理行为,将面对更多的直接矛盾和现实冲突。改革能否深入,发展能否持续,社会是否稳定,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基层法治政府和基层法治环境的改善。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因此,消除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生成障碍,提升其执政能力和履职行为,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

一、法治思维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法治思维是指行为主体在良法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观察、预测、分析、判断及决策的思想认知过程。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法治思维的内涵与外延,则必须要厘清法治思维与其相近或相反的几组思维关系,其中主要包括法治思维与经济思维、政治思维、道德思维等公共决策思维;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法治思维与法制思维;法治思维与法律思维等四组思维关系。

1.法治思维与经济思维、政治思维、道德思维等公共决策思维之间关系。法治思维、经济思维、政治思维、道德思维同属于公共决策思维的分支,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及处理矛盾纠纷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事项上又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几种思维之间在价值判断上没有优劣轻重之分,在问题的处理上,几种思维并不相互排斥,在同一事件的处理上,可以综合运用,也可以有所侧重。具体如何使用,则应根据其不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经济思维推崇效率优先、政治思维侧重权衡利弊、道德思维讲究善恶美丑、而法律思维追求公平正义。”[1]

2.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之间的关系。如果说法治思维与经济思维、政治思维、道德思维等公共决策思维是一种相近思维关系的话,那么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则显然是一组相反的思维关系,不过两者并非截然分离,仍然具有相通之处,人治思维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和方式一直与法治思维并存,同时,两者都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思维现象且可以相互转化。其不同之处也较为明显,一是法律地位不同。法治思维中,坚持宪法法律至上,一切个人、单位、团体及其他组织意志必需服从于法律,权力被限制在制度的枷锁中;人治思维中,遵循领导统治者至上,当权者具有否定法律的特权,法律地位低下,权力可以不受法律约束。二是价值观念不同。法治思维总是和民主、自由、平等、人权价值观念相互联系;人治思维总是和专制集权相等同。三是政治基础不同。法治思维以民主政治作为政治基础;人治思维以专制集权作为政治基础。

3.法治思维与法制思维之间的关系。法制思维是法治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法制思维的量的积累,就不会有法治思维的质的蜕变,法制思维是相对于立法模式为中心的思维形式,而法治思维则是执法模式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两者之间的具体区别如下:一是形成存续时期不同。法治思维形成于资本主义时期,存续于资本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法制思维“形成于法律出现时期,存续于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2]二是法律至上理念不同。法治思维强调法的统治,具有法律至上理念,而法制思维不包括法律至上的含义。三是权力地位不同。法治思维要求一切权力必须服从于法律,但是法制思维没有这样要求。四是价值观念不同。法治思维必然与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相联系,而法制思维可以良法为前提追求公平正义,也可以恶法为前提,谋求专制和集权。

改革论坛每个栏目名称满先进,吴俊明:论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生成障碍及其消解4.法治思维与法律思维之间的关系。法律思维指的是职业法律人按照法律的规范、原则、精神及其逻辑来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方式。陈金钊教授也认为:“法律思维强调法律职业的具体法律方法,侧重的是法律方法论对职业思维的影响。”[3]从概念上来看,法治思维的外延和内涵均大于法律思维,法治思维包含法律思维,法律思维是法治思维里的一个分支。法律思维是法律职业人特有的思维模式,具有法律专业思维的视角,强调法律职业的具体法律方法,是针对法律实践而使用的,是法律上的用语;法治思维是所有社会人包括法律职业人都可能具有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国家治理的理念和思路,是针对法治社会实践而提出的,是社会学上的用语。

二、当前影响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生成的障碍分析

多年以来,在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以及国家在“四五”、“五五”、“六五”普法规划中,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重点普及对象的前提下,我国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日益提高,法律实践水平也逐日见长,但是,因为受到法律工具主义、官贵民贱思想及重结果轻程序等传统行政思维的影响,仍有部分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较弱,存在选择性执法、家长式执法、运动式执法、经验式执法等严重伤害人民群众感情的不良执法模式。

(一)法律工具思维的桎梏——仅治民不治官。法律工具思维是当权者认为法律是统治管理民众而不反向规制当权者的暴力工具思想。换句话说就是法律仅惩罚民众而不涉及当权者。这是用中国传统式人治思维观念来审视现代法治思维模式一个典型悖论。现实中,有部分基层领导干部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封建主义时期的法即刑罚的意识之中,长期以来都把法律当做行政行为的附属手段,当行政手段失去效力的时候,就会动用法律手段对所谓的“刁民”予以大刑伺候,保证政令通行。而提倡的依法办事会想当然地沦落到依法办人的窠臼之中,其中所办之人均指向行政相对人;而对于公权力的行使者自然是法律工具的使用者,是法律的主人,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代言人,即使其出现违法违规现象,也是内部矛盾,对于内部矛盾仅适用内部处理机制,像批评教育、训诫、警告、调离工作岗位等行政手段代为处理。对于现代的法治思维模式要求限制公权力,保障民众私权,建立有限政府的法治之路对于他们而言则形同陌路,格格不入,这种原则上认识的错误,一方面是领导干部确实不懂法、不学法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懂了装不懂,是利益驱使和权力观念扭曲的最终使然。

(二)法治程序思维的颠覆——先行政后依法。法治程序思维要求行政机关应依法行政,坚持法律在前行政在后的原则。但某些行政机关总是遵循着“先行政后依法”的颠覆路径。依法行政是依法在先,行政在后,即一方面要求行政行为权限必须在法律规定或授权的范围内行使,做到不越权、不越位,切实遵守“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的原则;另一方面要求行政行为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实施,保证行为的目的、内容、程序等都应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依法实施,不滥用职权,不徇私枉法,切实保障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而现实中,有少部分公权力的行使者对于依法行政的做法却恰恰相反,遵循“先行政后依法”的行政主义至上的逻辑模式,行政行为实施前,从不查阅法律的相关规定、法定的权利义务及违规的处罚措施等等,而是依照行政思维模式先做了再说,效率优先,公平次之,不出事倒好,出事了,像行政相对人提起了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时,再返回寻找行为的法律依据,那时候依然不是存有对法律的敬畏心理,而是通过法律的相关规定来为先前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寻求规避责任的理由。即使行为缺少法律依据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他们首先不是查摆自身存在的违法问题,而是通过行政权力或向司法部门施压而求胜或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与行政相对人私下和解而求稳。“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没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在这种歪曲政绩观的指引下,干预司法权力公正行使,肆意打压群众正常诉求,花钱买稳定,破财求平安等一系列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也便合乎情理之中了。

(三)法治统一思维的背离——趋实利避要害。趋利避害,这是一种功利主义心理的作祟,是部分基层政权者选择性执法行为的实质表现。法律政策规定对自身有利的,就趋之若鹜,不仅贯彻执行,而且会把法律的各项规定用尽用全,用到极致;如果法律政策规定对自身不利的,会退避三舍,绕道而行,要么变通执行,要么弃而不用。政府缺少担当精神,主体意识匮乏,角色定位不准,不转变思维为民服务,反而与之争利,规避法律责任,与法治政府要求背道而驰,其最终会沦落到人民的对立面。现实中,一些基层政府不惜损害群众切身利益,打着发展经济旗号,违规征地,低价卖地,甚至与房产开发商违规合作,在土地置换房的开发上,从中牟利,充当二次开发商的角色。在土地补偿款上,压低地价,扮演土地所有者的角色。同时,在一些行政复议行为中,趋利避害的心理也表现的尤为突出。有些上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复议行为时,暂且不说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就是让其站在公平公正的位置也难以实现,更多时候,是想法设法地为下级部门行政行为寻找规避责任的依据和理由,甚至与下级部门共同研究对付行政相对人的方法和避免法律处罚的对策,即使行政行为存在重大违法违规的问题,也是站在行政机关的角度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消极处理。

(四)法治传统思维的固化——重实体轻程序。中国传统的行政思维,一直以来都是重实体而轻程序,这与我们民众长期以来追求实质公平忽视形式公平的理念息息相关,这种思维模式在部分基层公权力行使者中表现更甚。其表现形式如下:在一些敏感事件的执行上,该组织专家论证的而不论证,该进行风险评估的而不评估;在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上,该组织听证的不听证,该执行分离的不分离;在政府信息公开上,该依法公开的不公开,该如实披露的不披露;在行政许可上,该一次性告知的不告知,该免费提供申请文本的不提供。

三、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障碍的消解何以可能

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冲突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双轨运行,需要基层当权者在政治思维和法律思维中做出权衡,政治思维的高效可以迅速平息当前的矛盾,而法治思维的公平似乎延缓了冲突的解决,遵循前者也许成了两者相利取其重的不二选择,但是从长远来看,矛盾的迅速平息却为二次更大的冲突埋下了伏笔。转型中的外部矛盾压力与内部功利主义的抉择成了法治思维生成的双重障碍,但现实中隐患的巴掌重新把基层当权者扇回了制度的笼子里,在传统的强权政治中,坚持抑或退守,似乎是个难题。基层领导干部重拾法律之治虽不情愿但其也是唯一正确的路径抉择,内塑法治思维,外造法治方式是破解当前基层领导干部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一)增强法律素养,由静态的法治思维转向动态的法治实践。思想上的认同需要实践的行动来对认识程度的检验,法律素养的形成是把法治思维内化于心并外化于形的由静而动的羽化过程。言必说法律只是法治思维的一种外在形式,并非是对法律的内心信仰和遵从,只有在良法的指导下把法律运用于实践并产生合法性结果的时候,法治思维才会真正地得以脱胎换骨。由静而动地增强法律素养,是形式执法走向实质执法的必然过程。一是要以“良法”作为法治思维的前提预设。“规制人们行为的法有良恶之分,即使是恶法也可能生成‘法治社会’。”[4]但基于恶法的思维必然产生恶果,这种恶果与良法之治所追求善的价值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何谓“良法”?首先要反映广大人民利益;其次要约束公权力;最后要被大多数人遵守。正如伯尔曼所说:“除非人们觉得,那是他们的法律,否则,他们就不会尊重法律。”[5]35因此,对于基层政府而言,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应充分保障良法的特征得以充分体现,从源头上保障法治思维的正确依据。二是要以法律信仰为内在保障。“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5]4对于制定出的法律规范要心悦诚服地认同,把其当成行使权力的圣经,让法律至上的理念贯穿权力行使的始终。不能把法治当成工具和手段,而要把法律当成目标和信仰,把法律自动设置为公权力的枷锁,做法律上虔诚的教徒。当然,信仰法律绝非一味地盲从,不是做法律的奴隶,而是在信仰中寻求法律之力,在敬畏中沉淀法律方式,要以权力者对法律的认识自觉而非自发为前提。三是要以法律执行为实现方式。法律素养的增强,法治思维的外化,需在法律实践中去实现和提升,从法律执行的得与失中去总结法律素养和法治思维的优劣,进而固化优点弥补缺陷。法律执行是依法执行,循法而动,遵循“法无授权即不为”的原则,不是拍脑袋决策,更不是肆意妄为。执行法律是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的统一,在注重结果公平的同时,更要把握程序公正的要求。同时执行法律并非选择性地执法,政府要有担当精神,坚持权责统一的原则,自觉接受法律的规制和监督。四是要以执法结果的合法性为评价标准。即使在良法的指导下,内心充满着法律信仰去执行法律,但是执法结果的违法性,依然不是法治思维的正确运用。法治思维是一以贯之的行为状态,蕴含于立法、执法、守法及实践检验的全过程。正是这种法治思维指导下有始有终的执法“本能”,才可能造就一个和谐稳定的法治社会。

(二)培育内部法律人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增强政府法治能力。一方面要从本单位逐步培育内部法律专业人员,为具有法律专长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还应适时借助外力,用他人法律之智来处理现有的涉法问题。像通过购买律师服务的方式,对于领导干部全面提升法治思维能力过渡阶段而言,不失为一项有利举措。通过内外结合的法律输入模式不仅是领导干部法治方式运用的辅助措施,其本身也是领导干部思维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各级基层政府及其机关部门应大力推广公职律师的普及应用,公职律师应从本单位通过司法考试的公职人员中产生,公职律师作为本单位的法律顾问,除了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涉法问题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要为领导干部决策执行等问题上提供合法性论证。二是各级基层政府及其机关部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通过公开选任、组织部门调任、内部提拔等方式,产生一名单位副职领导,进入党委(组)班子队伍,分管具体法律事务,为本单位在重大问题的决策、重大矛盾处理等方面提供法律论证。该职位应要求精通法律的人员担任,最好是法律专业,必要时需通过司法考试。在不占用单位编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一岗双责”的方式解决,由单位的纪委书记或纪检组长兼任法治副局长(副主任)一职。三是政府提供专项经费保障,购买律师法律服务,着重处理一些重大棘手的法律问题,像招标、采购、资产处理、国有企业兼并及重组等事项。同时,律师作为政府法律顾问应参加领导班子常委会,对于一些议事决策提供合法性论证,为行政行为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三)打破思维定势,实现传统思维向法治思维过渡。所谓的思维定势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问题的固定看法,它是主体进行思维活动时产生的一种心理准备,按照固定的看法对当前的对象进行认识和判断进而做出行为选择”。[6]打破传统思维定势,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用权力制约权力。一方面是通过上级机关监督下级机关。上级机关监督下级机关的前提是上下之间应当处于同一的法治思维频率,用同一的法治规则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上级机关用人治思维强调效率,下级机关就很难用法治思维追求公平,那么上下之间就无法实现同频共振。因此基层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维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上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有无;另一方面通过司法机关监督行政机关。用司法权制约行政权,防止行政权一家独大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思想的题中之义。新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把立案审查制变更为立案登记制,进一步扩大了行政受案范围。该措施倒逼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和法治方式的运用。二是用权利制约权力。权利能够制约权力的前提是公民意识的觉醒,而公民意识的觉醒是建立在公民社会的培育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推进,公民社会已具雏形,随之也出现了一批掌握大量法律知识并积极用法律维权的法律积极分子。他们一方面被民众尊称为法治建设的群众代表 ;另一方面被当地基层政府赋予“刁民”称号。从现实来看,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权力的肆意。因此,我们在制约公权权力绝对化的同时,也要适时预防私权权利绝对化的倾向。三是用形式法治思维制约实质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有两个相面,一个是形式法治思维;另一个是实质法治思维。“形式法治思维相信文本意义的相对固定性,主张法律意义的自足性、独断性,人的思维能够接受确定法律规范的约束,只不过需要较为复杂的法律方法运用。实质法治思维主张法律的开放性,认为法律应该满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要求,对法律的解释不能死板教条,而应灵活运用。”[7]前者尊重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后者倡导法的灵活性和能动性,遵循法的工具性原则。当前基层当权者喜欢用政治大局、经济大局和维稳大局来修改甚至违背法律,认为法律应当让步于各种各样的大局,殊不知,形态各异的大局本身就是法律项下的二级概念而非法律的宿主,基层领导干部只有加强法律方法的运用,坚持形式法治思维,才能在执法实践中不再犯本末倒置的错误。

参考文献:

[1]郑成良.论法治思维与法律思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6.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98.

[3]陈金钊.法律思维及其对法治的意义[J].法商研究,2003(6):65.

[4]吴俊明.论影响我国社会主体法律思维生成的因素及其消解[J].法学杂志,2010(8):32.

[5]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6]施爱民.论影响法律思维方式现代化的思维定势[J].法制与经济,2009(4):27.

[7]陈金钊.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诠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2):78.

责任编辑:邓卫红

作者:满先进 吴俊明

第4篇:法治:观念先行

检察日报2000年07月20日

法治观念是法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法治得以建立的思想基础

。法治的建立必然要求法治观念的率先确立,并且应当将法治观念内

化为相应主体的自觉意识。法治对于人们的观念的要求甚高,没有良

好的法治观念的形成,也不可能有真正法治的建立。然而,要确立法

治观念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远比一种制度的颁行或机构的

设立更为困难。

法治观念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人们头脑深处根深蒂固的非法治观

念的排斥。法治观念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非法治观念被清除的过程。

因为,在法治观念形成之前,人们的头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一无所

有的,而是为其非法治的观念占据着的。新的法治观念只有在清除旧

的非法治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在缺乏法治传统的中国,非法

治观念更为深厚,“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

人的头脑”。

法治观念的形成也可能为人们漫不经心的错误所妨碍,它需要法

治主体的理性认知。以理性的思维来对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对于具有

非法治观念的人来说,是特别难以办到的。有时,我们这些专门从事

法律教学和研究的人尚且会在有意无意之中留恋人治,表露出人治的

意识,对于社会一般的民众就更可想而知。因为一些非法治的观念会

有意无意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并在不经意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

们法治建设之中的许多错误,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产生的,是对

法治观念缺乏理性认识,在惯性思维影响和作用下非法治观念的结果。

在没有法治传统的国度建设法治,非法治的观念的存在形式往往

既是大众的,也是潜在的,这就为观念的改变构设了两个方面的困难

。观念是大众的和潜在的,也就注定了改变它的艰巨性。对于改变这

一现实,我们的法学学者往往过于迫切,我也常常处于这种状态之中

。其实,社会法治观念的形成并不会因我们心情的急切而得以加速,

只有踏踏实实地为法治鼓与呼,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眼看落后的非

法治观念而又无法改变,这可能是法治进程中法学工作者必须经历的

痛苦,但是我们还得奋力前行。法治并不因为我们的愿望而化为现实,

但一定会因我们的行动而逐步地向我们靠近。塑造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是中国法治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法治:观念先行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5篇:树立法治观念教案

第6课 做守法公民

第2框 树立法治观念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2、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用法维权的关系。

3、明确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的正确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教学重点】

明确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用法维权的关系。

【教学构思】

教师遵循学生知情意行的认知发展规律,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课本的案例进行了串联,通过具体生动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结合学案导学,中考点击,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依法治国方阵。通过方阵游行中“依法治国,和谐发展”的口号,复习“依法治国对存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引入“依法治国对公民提出什么要求?”导入第二框课题。(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探究新知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一、预习检测:是什么?(公民树立什么样的法治观念?)

含义: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就是要守法,以及用法。

二、时事感悟:为什么?(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展示2009年中国十大法制人物,分析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1)公民素质角度: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2)依法治国角度:增强公民树立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3)社会稳定角度: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4)社会主义法制角度: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代表回答,同时引导学生对应相关问题在课本中做出标记。)

三、案例探究:怎么做?(公民应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第一目:公民必须懂法

(一)案例导知

1、展示案例一:小明平时对学习缺乏兴趣,乃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时常违反校纪校规,多次旷课到无业青年马某家去赌博,欠下大量赌债无力偿还。后向同学们敲诈,受到严肃处理。

问(1)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准备帮助小明提高哪些法律知识?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①未成年不得参与赌博;②未成年应该努力学习,遵守校纪校规;③赌债不具有法律效力等。 (2)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提示:公民必须学法懂法。

过渡:那么公民如何才能做到懂法呢?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确,主要通过国家开展法治宣传和公民自觉学法,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

2、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找得快:

(1)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谁?其中重点对象有哪些? (2)为什么要将青少年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 (3)“五五普法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青少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有哪些意义呢?(从自身和国家两个角度) (设计思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目:公民必须守法

(二)案例导意

1、展示案例二:在一天放学途中,小明被不法少年勒索了十几块钱。初中刚毕业的表哥听了小明的诉说,便认定是某中学学生干的。于是,他也敲诈了该中学的几个学生,为小明补上了损失。

阅读案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法少年、小明表哥及小明三人行为的不当之处。

学生分析,教师点拨归纳:不法少年勒索他人钱财,是违法行为,该受到法律制裁;小明表哥以同样的手段违法,错上加错;小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不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对表哥的违法行为不制止,是违法的。三人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公民必须守法

2、知识链接: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及作用

(1)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体现人民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2)作用:它既是公民权利的体现和保障,又是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第三目:勇于用法维权

(三)案例导行

1、误区导航: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并分析小明和小林的观点。

小明:在我国,已形成了保护未成年的法律体系及四大保护领域,我们青少年一定能健康长大。

小林:只要公民不做违法的事情,就是法治观念强的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所学知识分析并归纳。

(1)小明的观点是片面的。未成年的合法权益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殊保护,但未成年人要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小林的观点是片面的。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公民不做违法的事情,只是严格遵守了法律,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还必须勇于用法维权。

2、漫画赏析

星期六,小明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到商场买了一 双运动鞋,可只穿了一天,鞋子就坏掉了„„ (1) 请阅读漫画,讨论并分析请你分析下小明 爸爸妈妈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

小明爸爸:行为实质是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行为后果是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使自己也触犯法律。

小明妈妈:行为实质是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行为后果是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会带来进一步的侵权行为。 启迪思维:

(2)你认为小明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提示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要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 (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教材,走出教材。学会从教材中找到所学的知识点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自己生活联系,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联系,由理导思、导行。) 【总结升华】

教师寄语: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有毒的药不能吃,违法的事不能做;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共勉:法治就像一盏灯,光线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少一些。让我们与法同行,增强法治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第6篇:社区居民法治观念

和谐社会与社区居民法治观念的养成

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目标和内容,第一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则明确地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定为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精辟阐述。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的法制。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重要价值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之一是法治观念的养成

“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社会的规矩是社会行为的准则。人生在世,无不需要制衡。这种行为规范就是法治。同时历史经验也证明,和谐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调节中实现的,实现手段之一就是法治。

中国人追求法治始于19世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直到今天,“依法治国”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和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成为了一个兴国纲领。中国人追求的法治目标应包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的体系;建立起一套依法办事、制约国家权力的运作机制;培养出一支较高法律素质的公职人员队伍;在全民族中宣传、普及、以至最终形成一种健康的法律文化观念。概括起来,应为两大方面:一是法律制度的建设,权力的制衡(形式意义上的法治);二是法律至上,保障权力的价值、原则、精神(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在这两者之中,笔者认为后者的养成意义更重大,过程更艰难。中国法治的目标不仅仅是建设一个法律的国家,不在于一年中有多少部法律出台(当然,为了较快地与国际接轨,中国应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颁布法律,加快法律制度的建设),关键在于从观念到体制的真正革命;关键在于人民大众是否拥有根深蒂固的法治观念;关键在于持续不断的道德和法律意识的教育。因为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是和谐社会的意识基础。

根据以上的论述,中国的法治建设不仅在于制度层面要加快,更需要精神、信仰、文化的指导。实现法治不仅表现在法律体系的建立,而且在深层次上表现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德国历史学派代表人卡尔·冯·萨维尼认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是至理名言。只有全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对法律的遵守从内在的信仰与外在的行为方式一致时,这个社会才能被真正称为法治社会。 就国情而言,我们的法治缺少的是像西方社会那样自下而上的法治精神的养成过程。但国际竞争的逼近,已经不给国人养成法治观念的时间和机会了。所以中国只能走一条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法治模式。显然,没有法律文化传统和法治观念,将成为中国依法治国方略、和谐社会思想在贯彻、落实中的一大症结。

二、法治观念与和谐社会的法理学粗浅分析

通过对法理学的研究,笔者将法治观念与法治状态、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概括如下:正确的法律观念→合法的法律行为→法律被遵守状态的出现→法律秩序的形成→和谐社会的实现。

社会的安定有序须法治来维护。但是法律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社会群体已经具有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们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念,心理和知识的总称。法治观念是公民守法的重要保证。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法,没有人去执行,法本身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具有了较强的法治观念,提高了守法的自觉性,积极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做出合法的行为。法治观念会潜在影响法的运行。所谓行为是受意识、思想、观念支配而表现在外部的活动。所谓合法行为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团体受其正确的法治观念支配的,而合法行为自然是在正确的法治观念指引下完成的。

从法律角度看,法律得以良好运行要有良好的守法观念。良好的守法能确保法律被严格服从。如果人们都严格遵守法制,相互之间的冲突就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或减少,因为和谐社会必然是社会矛盾最小最少的社会。法治完备状态下的社会运行机制必然是法治化的机制,对于社会和谐来说是最恒久而有效的保障。它是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监督法律实施的认识前提。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普法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稳定的保持,对于社会和谐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法的遵守是法治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只有绝大多数公民在正确的法治观念支配下,完成合法行为,中国才有可能出现法被遵守的状态。在中国大地,法律被普遍遵守了,才能形成法律秩序。所谓法律秩序,是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社会生活中依照既定的法的规则、原则行事、从而在行为上体现规则性的社会秩序状态。这种遵循法精神、法要求的社会秩序与人治形成本质区别。

和谐社会是社会各个元素有条不紊地顺利运行、良性互补与彼此互动的最佳状态,是法被遵守的状态。在有法律意识的社会中,人们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社会就能处于和谐的状态之中。法治是一种整体化的社会状态,同样要求社会的各个元素、方面、环节都能无阻碍地有规则地运行。法律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它可以保证社会在尊重差别的前提下,实现结构协调,从而建立起承认个体、元素互补的和谐社会。

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集中、集权的国度,立法与执法对公民正确法治观念养成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汉朝以后,立法依据封建正统儒家思想原则进行,儒家的精华几乎全部在封建立法中得到了确认,到了《唐律》便“一准乎礼”了。这种中华法在封建政权的推动下,有效地执行了两千多年并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民族信仰、民族思维方式,至今仍存活于大多数中国人的灵魂深处。这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模式,就现在的法治改革而言,所谓“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的经验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通过分析,可以肯定地说,法治观念的培养是和谐社会的思想前提和意识基础。法治观念的养成应是社区工作的着眼点之一,社区居民法治观念的培养更应是通往和谐社会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驿站。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更需要人与人之间和谐。坚持公平的法律准则,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法制社区的建设可以起到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环境、调节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性作用。

三、社区居民法治观念培养的若干实践问题

(一)用好社区法制讲座,促进社区居民良好习惯的养成。法具有惩戒功能,同时也有着规范和引导功能,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大多数内容是引导人们如何行为,法律仅靠公务员、法官、检察官来执行远远不够,只有广大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法律才能充分发挥功能和作用。因此,必须通过开展深入持久的普法教育,使全体公民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行为习惯。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社会秩序才能正规有序,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用好社区法制讲座,充分发挥法律祛恶扬善的预防功能和调解功能。道德是有关善与恶、是与非、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法律则用它的方式来明确道德原则,两者相辅相成,具有共同的本质。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费孝通先生曾分析过两者的区别。核心观点是,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是特定的权利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多人唾弃,是耻。笔者概括为法是强化、外化,德是优化、内化。每个社区如建立一个调解办公室(兼法律咨询室)就可以充分发挥法律祛恶扬善的预防功能和调解功能,从而强化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和相互接纳的意识,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全体公民既遵纪守法,又诚实守信,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三)用好社区法制讲座,将社区居民法治观念的培养落到实处。首先,社区法制讲座的对象应多层分类。法制讲座不搞听大课的方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我们为社区准备了十余个法律讲座。如:老年人权益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妇女权益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常见物业纠纷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思考、外来人口的法律问题、婚姻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商品房买卖中的注意事项、遗产继承中的法律纠纷、产品质量及人身损害赔偿的取证和索赔等。由社区负责人根据自身工作需要与律师协商确定法制讲座内容更有必要。

其次,社区法制讲座方式形式多样。讲座不搞一言堂,把它和咨询、座谈、演讲相结合,尤其是社区法制讲座必须采用案例教学。以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往往会抑制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丧失学习的兴趣,而案例教学的特点是自己动手做。社区居民是课堂的主人,律师是组织者。教学模式是一个案子,大家讨论,一起参与,律师点拨并鼓励社区居民思考。更为重要的是社区法制讲座所选用的案例应是贴近居民生活的,是社区干部提供的,经过律师法律思考以后的案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搁笔时,想提出这样一个口号:“把法律交给社区居民,让法治观念成长”。

创新举措是建设镜湖特色和谐社区动力所在

镜湖区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加强社区党建为核心,以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居民自治为理念,以创建各具特色的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单位和居民为主体,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镜湖和谐社区建设。

和谐从邻里开始,在和谐社区建设中,镜湖区开展形式多样的邻里共建活动,以举办“邻里节”为载体和纽带、“邻里融合”为特点搭建邻里沟通新平台。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解决民计民生问题为要务,要求部门“一把手”深入各自的挂钩联系社区,解决实际困难,以“一把手进社区”工程为引领,扎实推动一批民计民生问题的解决,形成政民互动共建和谐的新风尚。镜湖区注重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走“一居一品”特色之路,创建亮点突出品牌社区,社区党建 “三个全覆盖”扎实构建社区党建新机制,党员、公职人员创新、完善新方式服务社区,基层民主自治探索新形式,扩大居民政治参与,多元合作共谱“唱响和谐之歌”新乐章。

此外,镜湖区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国家、省市有关的和谐社区建设的要求,制定并不断完善“和谐社区建设评价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新标准,通过建设和谐社区,使社区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

第7篇:开展普法宣讲 增强法治观念

作者:刘永虎

为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法制观念,推进我镇法制进校进程,营造校园安全稳定的法治氛围,4月2日,喀尔交镇司法所在该镇牧业寄宿学校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

在讲座上,该镇司法所所长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集中宣传了严禁传播暴力恐怖音视频和防恐防暴基本常识。宣传过程中,现场师生们认真聆听,踊跃举手进行互动,积极了解什么是暴力恐怖音视频和防恐防暴基本常识、如何辨别涉恐涉爆嫌疑人、在人员密集场所遇有放火暴恐者应如何自救等知识。

通过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让该镇牧寄校师生掌握了必要的反暴力基本常识,增强了师生防恐防暴意识,提高了自我安全防范能力。

第8篇: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

自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原则的确立及法治基本方略的提出,使“依法治国”已成为中国21世纪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目标,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也逐渐增强。作为一支打击违法犯罪,保障公民权利,服务社群的公安队伍,其法治观念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公安执法水平及形象。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围绕公安队伍如何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论述了增强法治观念对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贯彻实施“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意义,进而针对当前公安队伍存在法治观念不强的现象和问题,提出了完善公安法规体系,强化法律知识学习,加强道德教育,完善公安执法监督制度,强化公安执法监督,加大对执法过错行为的惩治等增强法治观念的主要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的确立,到“依法治国,建

一、增强法治观念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根本条件古语云:“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句话说明了法令的重要,也即说明了没有较强的法治观念就不能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之目的是以人为本的,因此法治观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1.法律至上观念。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法律至上是人类法治发展进程中提出的重要口号和基本原则之一。其意在强调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它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否定法律的效力或与法律相冲突,是法治社会的主要特征,实现法治的核心要素。法律至上的核心,是宪法至上,宪法的精髓在于控制权力以保障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至上性又一重要内涵,法律不仅在老百姓之上,也在所有官员之上,在国家最高权力者之上。“国家机关对法无明文规定的行为都不能去做”,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行为准则。执政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我国在立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步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实际上,法律还未能真正成为权力产生、运行的源泉、依据和界限,法与权的较量,往往是以权代法。由此可见,中国的法治建设是一个树立法律权威的历程,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都依照法律办事,法律成为社会最重要的行为规范,尤其是执法人员,要确立和坚定法律信仰,增强法律至上观念,严格公正执法,自觉接受法律制度的约束,并承担相应的责任。2.人权保障观念。人权保障是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人权权利范围的大小与保护程度好坏是一个国家进步与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国家的进步过程,也是人权内容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国家由非法治国家向法治国家的转换,也是人权内容与保护的一次飞跃。人权保障状况的良好与否是区别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区别,不是法治国家中没有侵犯人权的事件发生,而仅是在于:法治国家侵犯人权的事件相对较少;侵犯人权的事件一旦发生,即能获得依法处理——侵权者会受到应有制裁,受害者能获得应有保护。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来源,也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公安人员所享有的一切权力源于人民授权。增强人权保障观念,要求公安人员真正树立人民权力至上,人民意志与利益高于一切,人权与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为一切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行为准则。3.依法行政观念。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行政是国家行使权力的重要方式,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基本途径。由于行政权力具有与其它权力不同的独特性质,因此,在强调制约权力的同时,有必要对依法行政予以特别的重视。行政工作内容最为丰富,涉及的社会范围最为广泛,与社会民众的联系最为密切,行政能否依法进行,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法治。制约权力是从权力之外考查权力行使而提出的要求,侧重于对权力的外在约束;依法行政是着眼于行政权力本身而对行政权力所提出的内在要求。行政的内容、形式、程序都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要求进行。依照法治原则,凡是在法律上没有根据的行政行为就是违法行政,就应当承担法律上的责任。而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重要行政执法部门之一,除依法承担刑事司法任务外,还承担了大量的治安、交通、消防、户籍、边防、出入境、计算机安全保护等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这些行政管理职权的运用,与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联系十分密切。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机关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安行政管理活动点多、面宽、量大,任务繁重,仅行政复议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总数的70%。从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看,公安机关要完成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

、警务保障法规、监督法规和国际警务合作法法规为主要门类,由公安法律、法规、规章和地方性公安法规、规章组成的比较完善的公安法规体系,基本上实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各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纳入法制轨道。当前公安立法的重点是制定和完善与人民警察法相配套的法规,力争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公安机关组织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公安立法要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遵循立法的规定,符合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决策,贯彻公开、公正、便民、利民的原则,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安法律、法规、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修改、和废止工作。地方公安法规、规章不得与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防止和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严格执行法规、规章上报备案制度。

(二)强化法律知识学习,加强道德教育1.强化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们要有做到老学到老的思想,若不学法,不懂法,就容易造成执法滞后于立法,更谈不上依法行政了。因此公安机关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民警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律学习和培训。在各种业务培训中,都应当有法律课程,保证民警的法律素质与其承担的执法任务相适应。要针对不同部门、警种和执法岗位的实际需要,实行民警执法资格考试制度。要进一步提高民警的法制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诉讼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监督意识和人权意识,养成自觉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例如针对部分民警办案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和搜集证据上存在的问题,应当经常组织民警到法院旁听法院庭审,学习如何收集有效证据的知识;到检察院观摩、学习、熟悉法律程序。2.加强道德教育。古人云:“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法律秩序也是靠人来维持的。由于法律是以强制形式规范行为的手段,只能解决“不敢”、“不准”的问题,却无法解决“不想”、“不愿”的问题,也就是说,法治难以触及人的思想问题,无法使人在内心深处形成一道防御犯罪的堤坝。一个人思想有问题,价值观出现偏差,对于违法之事,虽一时“不敢”,但难以保证其长久“不敢”。法治解决不了信仰、价值观问题,而道德教育主要通过民警内心的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来实现法律规范行为,所以只有加强道德教育才能使民警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并以其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

(三)完善公安执法监督制度,强化公安执法监督宪法和法律、法规已经规定了许多对公安机关的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要把警务公开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佛山市公安机关的警务公开工作做得非常好,例如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开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不断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但仍需继续拓展。要完善特邀监督员制度、警民联系制度、执法办案回告制度、案件回访制度和领导公开接访制度。完善外部监察机制,不断畅通外部监督渠道,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广泛监督。要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批评、投诉、申诉、控告、和举报,切实解决问题,取信于民。并以群众反映属实的情况作为民警考核、晋升、末位调整、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

(四)加大对执法过错行为的惩治1.执法过错的情节较轻,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根据《人民警察法》、《国家公务 员暂行条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及公安机关内部纪律规定给予辞退、限期调离、停止执行职务、延期晋级晋职、 扣发岗位津贴、奖金等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2.执法过错情节恶劣,后果严重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给予行政或者刑事处罚。3.执法过错造成国家赔偿的。除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外,还应依照《国家赔偿法》向责任者追偿部分或全部国家赔偿金。4.执法过错后果特别严重或影响特别恶劣的。除追究直接人员责任外,还应依照《公安机关追究领导责任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因此,只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的改善,多管齐下,切实增强民警的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才能保证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公安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神圣职责,共同把21世纪的中国建设成为更加繁荣富强、文明民主的伟大国家。主要参考文献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鸿钧主编,《清华法治论衡》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3.夏 勇主编,《中国当代宪政与人权热点》,昆仑出版社,2001年。4.罗豪才主编,《中国行政与刑事法治世纪展望》,昆仑出版社,2001年。5.石泰峰主编,《社会主义法治论纲》,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出版,1999年。6.邢书恒、徐永涛、杨国栋主编,《公安执法与公民自我保护》,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第3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9篇:大学生法治观念分析

法治是指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法治建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却并不完全尽如人意,由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更有恶性事件的偶尔发生便可略窥一二。

通过对周围同学的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查阅我发现同学们普遍认为法律是非常重要的,提高自身法治意识对自身是非常有益的,他们希望获得法律的知识技能,认为于人于己都有好处。绝大部分同学表示自己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法律途径,大多数情况下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虽然同学们普遍认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同学们课余研习法律的时间不多,获取法律知识的热情不是很高,对法治的理解也不够全面具体。这里面有学校知识结构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原因;有社会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影响的原因;当然也有学生本身价值取向和和责任意识不强的原因。

大学生法治观念还存在对对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知悉不清的问题。他们虽然普遍认同法治的重要性,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寄予厚望,坚信法治社会一定能够实现,也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好的建议,比如认为法治社会建设最先要解决的就是司法腐败,党和政府在建设法治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法治观念培养、法律知识的普及在法治社会中也不可忽视。但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知道不多,具体行动更是知之甚少。

大学生是社会上知识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承载着未来社会建设的重任,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与否关系着法治建设的推进进程、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着他们在未来社会中能否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所以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教育尤为重要。针对这些情况提出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如下建议:一是加强学校法治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充实公共课教育中的法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引导,满足学生对法律知识渴求的期待,充分体现学校在法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加强网络法治观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在学生自我学习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的载体及宣传功能,加强法治观念的教育及普及;三是加强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扼杀大学生犯罪的萌芽;四是坚定不移的反腐败,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使广大学生深刻认识我们国家反腐败的决心与力度,增强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增强其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虽然大学生的法治观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一路走来的成就与进步也是我们于目共睹的。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将得到稳步的提升。

上一篇:北京核工业研究生部下一篇:消防主题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