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接地气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层干部接地气(共9篇)

基层干部接地气 篇1

践行群众路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的基础,是维护稳定、构建和谐、推动发展的必然选择。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干部、人才的干部,就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全面履职尽责,心系党员干部群众,积极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脚踏实地地“接地气”,担当重任,有所作为。

必须树立群众观念。心中装着群众,随时想着群众,是组工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前提。组工干部必须随时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自觉以满足群众利益和需求为工作立足点和着力点,以群众满意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以此激发出自觉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要将学习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人物的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学习他们心中始终装着群众,始终将群众放在第一位,真心为群众谋利益、解难事。

必须贴近关心群众。只有贴近群众,才能解民意,听民声,察民情,才会知道群众所想所需所盼所求。组工干部要放低姿态,不能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走进群众,就是要走进基层,走进联系点,走进田间地头,走进邻里之间,通过闻一闻泥土香、住一住农家炕,体察群众的生活。在走访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了解群众意愿,让群众从内心接受组工干部,消除群众对干部总是高高在上的误解,使自己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的服务使者。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愿意接受你,才会把情况摸上来,才会把你当亲人。

必须融入了解群众。走进群众“接地气”,必须放下架子,摆正位置。组工干部要认准自己的定位,融入群众中,让群众接纳我们、欢迎我们、配合我们做好各项工作。要把自己视同群众,说话、做事都应入群众之“流”。尤其是在与群众交谈,了解情况过程中,少说官话套话,多用群众语言,要耐心倾听基层党员群众呼声,紧紧围绕组织工作热点难点和党员群众的各种诉求开展调查研究,通过与群众“实打实”接触交流,及时挖掘提炼总结基层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继而启发思维、服务决策,推动面上工作开展。

必须积极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好事、谋好利,既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出发点,也是做好组织工作的立足点。组工干部无论在下基层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要将服务贯穿始终,要在服务方式上更加人性化,在服务内容上更加符合不同类别群众的需求,想方设法帮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排忧解难、答疑解惑。要蹲点一线、贴近一线,深入摸排、分类定级,从最薄弱的地方抓起,从党员群众呼声最高的地方做起,帮助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和活力。特别是要切实查清找准制约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瓶颈,制定工作规划,抓好整改落实,推动组织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基层干部接地气 篇2

一、电视新闻记者走基层接地气采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闻媒体是我国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同时又是联系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间的桥梁和纽带,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经济文明以及政治文明建设有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记者同样肩负着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传递、社情民意和百姓心声反映的重任。因此, 电视新闻记者应当走基层接地气, 切实将党和政府相关政策传递到传递到基层, 传达到百姓心中, 给百姓暖民心, 同时将百姓诉求、群众疾苦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 保证百姓诉求、群众疾苦得到及时解决。并且还应当深入到群众基础, 挖掘基层群众蕴含的代表先进生产力以及先进文化的闪光人物和新闻热点。

二、电视新闻记者走基层接地气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一) 切忌走马观花

基层是党和政府的执政之基, 广大人民群众都在基层, 基层是落实好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战场, 同时也是新闻的原产地。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时, 应当身沉基层、心系群众, 切忌走马观花, 只单纯地认识问题、发现问题, 应当与基层群众面对面, 扎根基层, 在立场上、态度上以及情感上贴近基层群众, 才能接触群众和宣传群众以及有效发动群众, 保证基层群众接受走基层接地气电视新闻记者的宣传。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时若走马观花, 会使得采访脱落基层群众, 失去走基层接地气的意义和作用。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时, 应当将基层作为采访的重点工作, 在基础上下功夫, 始终坚持“基层有所想我必有所感”“基层有所呼我必有所应”“基层有所盼我必有所办”“基层有所求我必有所助”以及“基层有所需我必有所为”的理念, 保证走基层接地气采访听到更多真话和看到更多实情, 切实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以及联系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间的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

(二) 切忌转弯抹角

新闻采访和编辑作风既是党风问题和当政问题, 同时是一个人们评价党风、政风以及民风的重要标尺。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实践中, 形成了优良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三大优良作风, 然而目前一些地方的党员干部存在着理论联系实际异化成联系“实惠”, 密切联系群众蜕化为联系“领导”等不良作风, 同时难以看到批评和自我批评, 展现给基层群众更多的是变样和自我表扬。如一些地方在换届前夕很多新闻都头条便是“歌功颂德”;一些机关单位进行作风评议时媒体上大量刊登“政绩广告”等不良现象。因此, 电视新闻记者走基层接地气采访应当切忌转弯抹角, 同时杜绝“里应外合”, 坚持实事求是地弘扬真善美, 同时也要对不正之风拿起新闻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切实保证新闻采访走基层接地气。电视新闻记者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时, 应当彻底转变观念, 将基层人民群众作为受众群体, 工作时扎根基层, 切实站在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立场上, 关心百姓利益、反映百姓需求。

三、如何做一个走基层接地气的电视新闻记者

电视新闻记者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效果直接关系到采访新闻的资料和群众对该采访的反馈信息, 因此, 做一个走基层接地气的电视新闻记者应当采用平等和温和的采访态度、注重采用走基层接地气时的采访用语以及选择正确的采访内容, 及时反映基层群众诉求和百姓疾苦, 充分发挥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以及联系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间的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

(一) 采用平等和温和的采访态度

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 会直接影响到采访效果走基层接地气采访的效果, 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公众对媒体的看法。因此, 电视新闻记者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时, 应当采用平等和温和的采访态度, 既保证采访时不谄媚、敷衍了事, 同时也应当与采访的基层群众进行真诚地沟通和交流, 使被采访的基层群众积极、主动地回答采访问题, 保证走基层接地气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时, 应当根据受采访者的具体身份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和内容, 同时采用平等、温和的采访态度与受访者进行沟通交流, 及时反映基层群众诉求和百姓疾苦。

(二) 注重走基层接地气时的采访用语

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时, 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采访时, 往往会发生一些受访者语言与新闻工作者用语不一致的现象, 导致受采访者无法理解新闻工作者的意思, 使得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无法顺利进行, 因此, 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时, 应当注重采访用语, 电视新闻记者应当了解受访地区的基本用语, 并在采访前联好当地相关领导干部协助采访, 保证与受访者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 确保基层接地气采访听到更多真话、看到更多实情。

(三) 选择正确的采访内容

民生、民情、民怨在哪里, 走基层接地气采访就在那里, 只有插根基层, 选择正确的采访内容才能真正了解民需、民想和民愿。因此, 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时, 应当选择正确的采访内容。由于基础群众的性格、学历以及知识文化素养存在差异, 能够为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时反馈的信息也各不相同, 因此, 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时, 应当对不同采访对象采用正确的提问内容, 确保基层接地气采访听到更多真话、看到更多实情。

四、结语

媒体走基层接地气采访肩负着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传递、社情民意和百姓心声反映的重任, 因此, 电视新闻记者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时, 应当将基层人民群众作为受众群体, 工作时扎根基层, 切实站在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立场上, 关心百姓利益、反映百姓需求, 切忌走马观花和切忌转弯抹角, 同时在走基层接地气采访过程中采用平等和温和的采访态度和注重采访用语, 并选择正确的采访内容, 切实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以及联系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间的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 推动我国走基层接地气采访的不断发展。

摘要:分析了电视新闻记者走基层接地气采访必要性和重要性, 研究了切忌走马观花和切忌转弯抹角等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时注意问题, 分享了采用平等和温和的采访态度、注重走基层接地气时的采访用语以及选择正确的采访内容等做一个走基层接地气的电视新闻记者相关经验, 以期为我国广大电视新闻记者走基层接地气采访提供一些参考, 推动我国走基层接地气采访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基层,电视新闻记者,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妍.浅谈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综合素质[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4) :182-183.

[2]姜旭琰.浅论如何提升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J].科技传播, 2010 (24) :8-9.

基层党建如何接地气 篇3

正视问题 追根溯源

作为施工企业,各项目、各基层党支部是企业党委的前沿阵地,其鲜明的特点就是围绕中心、发挥作用,做到接地气、有的放矢。但是长期以来,究竟如何服务于施工生产存在诸多分歧,甚至有人认为项目党建没有起到促进施工生产这一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认识呢?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项目党支部经常被边缘化,组织效能不明显。从表面上看,符合成立党支部条件的项目都成立了党支部,但实际中常因党员人数较少以及项目经理部的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厚,致使项目党支部即使成立了也没有独立地位,常常只能扮演项目行政和施工附庸者的角色。在这样的情况下,党组织开展活动以及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常常“屈从”于项目行政、让步于施工生产,长此以往,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项目党支部不开展活动或者少开展活动就是为施工生产着想,就是服从和服务于施工生产的具体体现。

二是项目党支部缺乏一套成熟有效的工作机制。实际工作中,项目党组织的运行效果常常跟以项目书记为首的各支部委员的能力和兴趣偏好紧密相关,有的党支部甚至以施工任务繁忙或党员分散为由,连最基本的“三会一课”制度都没有坚持;同是规模相当的项目部,其党支部的工作成效相去甚远,有的搞得有声有色,而有的却无波无澜。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党组织的负责人心思不在党建工作上,即使偶尔把心思用在党建上来,开展的本来能够做出亮点的活动也因为“心不在焉”而失去了“颜色”,使党支部凝聚员工斗志、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的功能失去了应该有的生机和活力。

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如果说企业党委是树的枝干,那么各基层项目党支部就是那密密的根,根深力强,枝干才能强大。因而,唯有不断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补充养分,才能使企业党委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百年长青。

强化载体 创新党建

党建工作,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都要依托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要做好项目党支部党建工作,就必须全面深刻地认识这些载体,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与内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促进施工生产。

强化组织载体的引领作用。成立项目党支部是项目开展一切党建工作的前提,没有党组织的领导与指挥,一切党建工作都无从谈起。必须要让党支部成为项目部的“主心骨”。一方面,要让党支部坚强有力,把全体员工紧密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形成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党支部的执行力,切实把上级党组织的意志和理念变成全体党员的共同思想基础,把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变成全体党员的自觉行为,并通过党员的言传身教、模范作用、正面引领,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战斗集体。

强化队伍载体的凝聚作用。队伍建设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队伍载体的核心是人,而人是党建工作的主体。要吸纳优秀人员进班子、进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立足岗位做贡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作为群团组织的工会和团支部,也要积极吸收优秀员工,特别是团支部,要尽可能多地吸取一切优秀青年特别是优秀大学毕业生参与到团组织及党组织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光和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工作,使项目党支部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有力的帮手和后备军,使项目党建产生无限动力和生机。

加强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这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工作。要加强党员干部的“三会一课”学习,经常进行党性教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尤其要认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指示要求。“三严三实”体现了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针对的是自身修养,要求做到慎独慎微,才能抵住诱惑,守住底线,打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针对的是工作作风,要求作风上体现一个“实”字。“三严三实”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立身处世的基准,其蕴藏着深厚的人生法则。项目党支部要重点开展好对“三严三实”的教育实践活动,使该活动不断深化、纵深发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强化制度载体的考核作用。制度是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有效支撑。作为基层党支部,要有好的健全的制度,如:用人管人制度、公示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党员活动日等。好的制度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其激励和约束作用,将有力地促进队伍建设,增强队伍的战斗力。笔者所在的公司党委今年推出的项目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绩效考核就是一种有效的载体,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以量化指标的形式对项目党支部整体工作进行考核,以日常检查和年终检查并举的形式进行,无疑大大地促进和推动了项目党建工作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强化活动载体的创新作用。党建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活动,任何党的理论和决定都要转化为实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借助一定的形式,即活动载体,如:会议的形式,包括讨论会、工作会等;教育的形式,包括报告会、培训班等;比赛的形式,包括技能比武、知识竞赛等。这些都是传播党建工作理念、交流党建工作信息、落实党建工作要求和展示党建工作魅力的有效载体。灵活运用这些形式和活动,就能使党建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这些形式与载体不是唯一的一成不变的,平时可积极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如:网络、视频、QQ群、微信等,还可结合传统的文化、现有的资源进行最佳配置,不断创新,寻求好的“点子”,优化工作方法,激发党建工作的活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公司党委为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以落实“铺架美丽江山、创造企业财富、铺架员工幸福、担当央企业责任”的企业使命,开展了“铺架王牌党旗红、安全生产当先锋”的党内主题活动,与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与“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与谈心活动、结对帮扶活动相结合,丰富完善了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强化工作载体的特色作用。党建工作丰富多彩,这就要求项目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使党建工作内容多样化、特色化,僵化和固化不是党建工作的目的,更不是党建工作的倡导。当然,强调党建工作内容多样化、特色化,并不是说党建内容越奇特越好、越标新立异越好,而是说党建工作在紧紧抓住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核心内容和现实关键,紧紧联系项目和项目党支部的实际状况,将党建目标、任务和工作有机地融入其中,把握好各项内容之间的层次性、关联性和整体性,并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不断更新和充实载体内容。

总之,项目党支部只有抓住施工生产和项目员工两大实际,以党组织为基础,以项目工会和团支部为辅助,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促进项目施工生产贡献一切力量。要明白一个道理: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项目党组织只有积极行动起来,用“日常工作看得见、关键时刻顶得上”“舍我其谁”的率先垂范,真正让全体员工相信项目党支部不是可有可无的组织、项目党建作用不是“多此一举”的形式,真正树立“一旦党旗飘扬,胜利就在前头”的必胜信念,自觉地坚信党组织的作用,自觉地维护党组织的形象,自觉地服从党组织的领导,携手并肩地为企业的发展、为项目的各项工程努力作为,争做贡献。

(责任编辑:李万全)

下基层接地气心得体会 篇4

导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下基层“接地气”。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基层接地气心得体会文章,仅供参考!

下基层接地气心得体会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密切党群关系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建设经济强省、和谐XX目标的现实要求。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下基层“接地气”。什么是“接地气”?“地”就是基层,就是群众;“地气”就是基层实情,就是群众的意志和智慧。所谓“接地气”,就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体察民情,顺应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和维护稳定的无穷力量。

然而,下了基层,见了群众,是不是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地气”?当然不是。“接地气”不仅要身到,更要心到。只有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耐心、虚心、诚心、真心对待群众,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受到人民群众拥戴,才能说“接地气”,否则只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

下基层“接地气”,应该耐心对待群众。我们下基层的过程,是掌握群众思想动态、了解群众期望的过程,也是宣传党的政策、增进群众感情的过程。这就需要耐心听取群众对改善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呼声,听取群众对工作的批评意见;耐心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细致地剖析社会热点问题,化解群众的疑虑困惑。对群众的不满情绪,不急躁,不生气,冷静理性对待,多走、多看、多听、多讲,多总结、多交流、多思考、多研究。通过耐心听取意见、了解实情,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实现对群众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使他们心情舒畅地投身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实践。

下基层“接地气”,应该虚心对待群众。毛泽东同志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生活在基层,对实际情况最了解;人民群众进行着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实践活动,创造并积累了丰富而鲜活的实践经验,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智慧,人民群众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因此,干部下到基层要甘当小学生,虚心学习人民群众的优秀品质,总结他们创造的新鲜经验,听取他们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真知灼见和妙计良策。

下基层“接地气”,应该诚心对待群众。现在有一些现象非常值得反思:交通方便了,一些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反而远了;通讯发达了,一些干部和群众交流反而减少了。事实证明,对人民不能以诚相待,就不可能与群众心连心,更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接地气”,必须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以平等的姿态接触群众,以真诚的态度尊重群众,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诚心诚意与群众交流思想,真真正正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这样才能成为群众的知心朋友,获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

下基层“接地气”,应该真心对待群众。“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真心才能换来真情。“接地气”,最重要的是以真心对待群众,以真情感动群众,把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真心帮助群众、关心群众。要在了解实情,倾听群众呼声的基础上,出实招,下功夫。

千方百计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千方百计寻求改变落后面貌的新思路。对涉及多数群众切身利益、反映比较集中的事,有条件的要马上办,有困难的也要千方百计去办;对情况复杂、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要加强协调,做好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办,使群众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解决,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总之,如果我们真的以耐心、虚心、诚心和真心下基层“接地气”,真正把群众当做亲人,就必然会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XX提供强劲动力。

下基层接地气心得体会

按照区委以及教育局的安排部署,我校认真开展了干部“下基层,接地气”活动。我们首先召开了班子会,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分工,然后按照分工,深入走访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师生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塌下心来解决广大师生的诉求,一门心思地为大家服务,通过这样的走访活动,加强了与师生的沟通,搭建起了干群之间的桥梁,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工作。当我们到教研组走访的时候,大家感到非常新鲜,认为这样的走访活动是真正的新鲜事,这也体现出大家对这项活动的兴趣非常浓厚,我们坐下来的时候,大家非常认真地倾听我们的来意,然后认真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我们认真记录,然后及时汇总,汇报,及时地解决一些问题,能够解释的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让大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感受到这次活动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感受到活动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走访活动,我们了解了基层职工的辛酸苦辣。大家的心更近了,沟通起来也方便多了,我们及时为基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取得了信任和支持,受到了普遍欢迎。经过走访,体会很深:

首先我们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勇气与决心,有一种奉献精神。要认识到这样的“下基层、接地气”是凝聚人心,改进党的作风的重大举措,我们虽然只是基层的领导,是普通的党员,但是我们的责任同样重大。因此工作起来既不能走过场,也不能一阵风。不然的话,后果会非常严重。要真正地深入人民群众中间,要到一线去,要克服一切困难,了解到最鲜活的信息,与基层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其次要有宰相一般的胸襟与气魄,调整心态,认真倾听大家的呼声。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就要有容人之量,群众的呼声难免出现一定的过激语言,有时还可能情绪比较激动,这样的时候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让群众说话,让他们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好认真记录,并根据法律法规,及时做好解释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和化解潜在的矛盾。同时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就地解决的就地解决。拿不准的不盲目发表意见。

再次,针对调研出现的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体现活动的效果。通过走访活动,我们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坐下来,认真研究,马上能够解决的马上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也要做好解释工作,给大家吃定心丸,对于其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意见也要做好说明,目的就是疏通交流的渠道,让大家敢说话,会说话。说真话,说实话。切实做到有利于我们的事业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

基层干部接地气 篇5

古语有云:水能载船,亦能覆船。历史证明,只有执政者真正聆听民声,顺***,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戴。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机遇期,国家显现政治安定、经济富足的局面,这一局面的首创是全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面临这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劳动就业难、贫富差距社会治安堪忧等突出题目。这些矛盾和困难不解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走基层活动的展开,重在化解矛盾,做好维护稳定工作。走基层,就要为基层和老百姓办实事、解困难,为群众排难解纷。惠民生是根本目的。切实做好关心帮助群众的工作,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走基层活动才算获得成效。走基层、解困难、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的这四点,走基层是条件、解困难是重点、办实事是基础、惠民生是目的,四者构成辩证同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走基层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转变转念,主动走下往,弯腰深进基层。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干部就是坐在办公室的,对民生、民情了解甚少,更是由于政府内外的那扇门把干部和群众遮挡住了,群众进不往或畏惧进往,那末干部就应当有主动走出衙门,把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那层阻隔消灭与无形。

走基层活动的重点是解群众的困难,基础就是要为群众真正做实事,不弄情势主义,深入理解党员干部下基层不是一场秀,而是一场真心为民的行动,要深进到群众中往,用眼睛往官场民情,用耳朵往聆听民声,专心往感受***,这样才能了解群众的情况,才能为找准源头为民解难事、办实事,才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更多惠及民生的好事。只有真真地为群众,把群众放在心上,才能赢得百姓的掌声和信任。

梦想需要接地气美文 篇6

同那个15岁的少年一样,这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心中始终都埋藏着一个瑰丽的音乐梦。所不同的是,这一路走来,他的音乐梦融化成血液,流淌在琐碎平凡的日子里。而那个少年的音乐梦,却很可能要被个人的固执和莽撞所毁灭。

更大的不同还在于,中年男人的音乐梦只是为歌而歌。而那个少年,他的终极目的怕不是音乐,而是舞台上炫目的灯光、舞台下沸腾的粉丝和无边的名利。

一个15岁的少年尚有机会从白日梦中醒过来,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因为中白日梦的毒太深,等到迷途知返的时候才知道,积重已然难返。

我认识一个流浪歌手,年过三十,一直矢志不渝地在皇城根下做着北漂,全部的生活来源皆出自女友拮据的工资和寡居妈妈那点可怜的退休金。女友想结婚,哪怕裸婚,只要他有个正常的职业即可。妈妈想看到儿孙绕膝,哪怕他一事无成,只要他能够懂得脚踏实地是幸福。女友与母亲的这几点最简单、最基本的要求,流浪歌手都不能满足。他一再叫嚣:“我距离成功只有半步之遥了,为什么你们就没有耐心等待?”

在所有梦想狂人的眼里,只要他愿意等,梦想总有一天会施予怜悯和恩宠。可梦想不是慈善家,永远不会因为哪个表现得过分可怜就悲天悯人地给予关怀,它需要的是板上钉钉的成功份额,比如才华,比如勤奋。

在奢谈梦想的同时,首先应该区分梦想和渴望的不同。世间很多人都渴望名利,可名利并不是梦想。真正的梦想是无关名利的美好,当事人从中能得到的,不只是形式上的愉悦,更有灵魂上的满足。

还记得多年以前,央视报道过一个来自西安某山区的女人的故事。那个30岁的女人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像个职业女子那样生活。可当时的她,有需要照顾的老公,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大片需要打理的农田。走出大山的梦,对于一个没有受过很多教育的山里女人来说,不仅遥不可及,而且不现实。

10年之后,我再次看到了这个女人。此刻的她,满脸都是满足。她没有走出大山,却在距离村子几十公里远的县城做了一名售货员。成为都市白领的梦醒了,取而代之的,是更贴近生活的现状——她终于看到了与大山不同的风景,也终于有了自强自立的平台。

申论备考要“接地气” 篇7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在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公务员热持续升温的背景下, 势必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投入到公务员考试的大军当中去。历年考生中, 很多人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有些人为了一考成“公”, 不惜“背水一战”, 辞职在家潜心备考。然而由于忽视了申论备考的特殊性, 很多考生在片面追求所谓技巧的同时, 忽视自身素质的提升, 结果往往是“年年岁岁‘分’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连续多次考试都没有很大的进步。考生要想在申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备考过程中必须尽量抛弃纯功利主义, 夯实基础“接地气”。

“接地气”重在平时点滴积累

所谓申论备考要“接地气”是指,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要单纯把其当做一场考试, 脱离生活、脱离实际, 而是把申论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结合起来, 多思考, 多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去提高思考、分析、概括的能力。

如果是这样, 在备考过程中就会感觉到个人的进步, 甚至享受这一过程。申论考试是对机关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一种模拟, 这种模拟强调考生应该站在政府公务员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社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它来源于生活实际, 又要求考生注意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分析。

譬如, 媒体报道中经常提到的摊贩问题,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 但是我们是否思考过小摊小贩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是否探究过这些小摊小贩产生哪些问题?是否又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考虑过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如果我们去阅读2007年北京市招录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材料, 就会发现命题者也就是用材料来回答这几个问题。

再比如, 食品安全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媒体报道中也经常提到黑作坊的问题。如果我们是管理者, 又应该如何处理?2012年国考副省级的申论考试第一题, 就是让考生根据材料中提到的黑作坊问题写出非常具体的对策。这种考查, 不但反映了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而且反映了考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和在具体工作中的贯彻执行能力。

用申论的思维分析热点

在申论备考的过程中要做到“接地气”, 平时就应该注重分析能力的培养。“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能力的培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如果过于功利, 只是把申论考试单纯看成是一场考试, 指望短时间题海战术提高分数, 平时不注重能力的培养, 那么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

具体来说, 就是对平时接触到的热点, 用申论思维进行分析, 按照“是什么、怎么了、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进行整理。这些热点可以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如环境污染、城市市容管理和食品安全问题等, 也可以通过比较权威的媒体进行积累, 如《半月谈》杂志、《瞭望》杂志人民日报社论, 以及人民网评、新华网评等。这些媒体对当前热点有比较系统的整理和非常全面的分析不仅有利于考生把握正确的观点而且有利于积累写作时的参考语言。

在收集热点的过程中, 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不要“押题”, 刻意去猜当年申论考试的主题, 而是在收集热点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考试的主题往往是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即使是同一主题, 也有不同的出题角度。

譬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 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明显, 这是热点话题, 2013年的国考和2012年下半年的多省联考都涉及这一主题, 但是出题角度却有明显差异。2013年国考省部级和地市级的申论材料, 都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考查, 而2012年的多省联考, 却是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一角度来考查。

其次,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收集热点的过程中, 准备一个资料本, 记录下收集到的热点以及对这个热点的分析, 后面复习时随时翻看, 不断完善。

从历年真题中发掘好素材

在申论备考的过程中要做到“接地气”, 还要善于发掘历年真题, 从中积累自己的素材和规范性语言, 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而不是简单做题。

公务员考试作为一种全国性的考试, 受到各界关注, 出题也是相当严谨。历年的申论材料, 看似凌乱, 却都是从几十万字的素材里反复筛选打磨的结果。这些申论材料,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 往往对某一问题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这些积累对于提高考生的素质和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比如, 2012年下半年的多省联考申论材料谈到的“孔子学院”问题, 在网上曾有很大争议。很多人质疑在国内教育投入还不足的情况下, 建孔子学院是否合适?材料其实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孔子学院的建立目前确实有一些困境, 但建立是必要的, 因为文化的传播是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我们不仅要“修内功”, 还要“走出去”。

最后, 在申论备考过程中要做到“接地气”, 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因为申论阅卷具有时间短、强度大的特点, 阅卷人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分数, 所以在阅卷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卷面分”的情况。备考申论的过程就应该注意卷面, 练练字, 不一定要写得很好看, 但是一定要清晰、整齐。现在大家使用电脑手机过多, 使用的往往是拼音输入法, 很多人都存在提笔忘字的情况如果在考试时出现这样的问题, 势必会影响得分。所以平时就要注意克服这个问题。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天能做到的。每个有志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青年学子, 现在就应该着手准备。每天不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申论备考上面, 但每天都必须积累。

刘云山: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篇8

2012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到北京市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如何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听取基层意见建议。

这是十八大以来,又一次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的座谈会。会上,再次体现了中共新一届最高领导层倡导的清新的作风、会风。

在2012年11月15日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65岁的刘云山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

从北疆边陲到首都北京,从新华社记者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始终给人谦和务实稳健的印象。“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这既是他常用来要求下属的话,也是他多年主管中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工作的心得写照。

历经基层磨练 保持深厚百姓情怀

祖籍山西忻州的刘云山,出生在古称敕勒川的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学习、成长都在内蒙古自治区这个边疆省份。参加工作之初,他在农村学校做过教师,在农村参加劳动锻炼。1975年至1982年,刘云山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当了7年“农牧口”记者。

7年间,他走遍内蒙古农牧区,走近农牧民,采写了大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报道。他31年前采写的《夜宿车马店》,至今仍被中国新闻界视为范文。这篇不足千字的通讯,生动记录了他夜宿车马店的所见所闻,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牧民“丰收的喜悦”。这篇报道的写作手法被当时的新闻界争相模仿,此文还被作为名篇收入新闻院校教材。

改革开放之初,中共提倡选拔任用年轻干部,1982年刘云山离开记者岗位,调任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之后担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在1985年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年仅38岁的刘云山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此后,历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赤峰市委书记,区党委副书记等职。1993年,刘云山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2002年出任中宣部部长。随后,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从记者到官员,几十年间,刘云山不变的是他对百姓、对基层的深厚情感。

1986年,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时,为调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刘云山独自一人坐火车、乘汽车、搭拖拉机,进农家、住帐篷,与农牧民群众促膝谈心。他说:和群众在一起,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和群众在一起,本身也是一件快事。人民日报著名记者陈勇进到河套地区采访听到刘云山的故事写了“部长下乡”的报道,引起不小反响。

在中央部门履职多年,刘云山仍每年都坚持深入基层,每个省区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他看来,亲眼看到的情况,亲身体验的事情,最具说服力。针对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官话、套话、大话”现象,刘云山认为“新闻记者应该经常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说短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他还常写一些“豆腐干”的短文,为的是反对“假长空”的文风。他倡导和推动全国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记者“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心坎上”。

刘云山认为,只有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他对“我是谁”有独到的见解,他说一个人有了权、有了钱、有了名,往往会头脑发昏,不知道我是谁,摆不正与老百姓的关系,其实不管有多大权力和名望,在老百姓面前都应该是学生,是公仆。搞清“我是谁”,才能解决“为了谁”、“依靠谁”。

“走转改”活动中,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负责人带头下基层、去一线,给新闻宣传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不仅在国内备受赞誉,也受到海外同行的好评。

不久前,根据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系列报道改编的“中国——在现场”节目在德国连续播出后,德国的编导说,片子让他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尊重”。有德国观众写信说,节目让他们“了解到中国官员关心民众的一面”。

倡导重在建设 增强宣传工作实效

宣传工作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到宣传工作的特点,刘云山曾说,宣传工作就是坚持重在建设,中宣部实际上是个“建设部”,主要负责精神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理论建设。

作为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刘云山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项中国思想理论界的标志性工程于2004年启动,共设有160多个课题组,吸引了3000多名专家直接参与和数万名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关注。这项工程的实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透明度决定公信度”——这句中国媒体人耳熟能详的话语就出自刘云山。国内外新闻界公认,过去十年中国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进步最大。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仅十几分钟,刘云山就亲自给中央电视台台长打电话,要求央视进行不间断直播,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抗震救灾情况。在这次报道基础上提出的“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二十字方针成为中国媒体公共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原则。此后,“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成为中国新闻界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准则,这种进步也被海内外各界称道。

舆论监督也在透明的传媒生态中得到加强。刘云山一直提倡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为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创造条件,同时强调媒体的监督应当是客观真实基础上的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近年来,中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食品安全等问题都因为媒体报道而为公众所了解,进而得到处理,公众利益得到维护。

全球传播事业近年来的最大改变,当推互联网的兴起。对于这个革命性的媒体业态,刘云山始终持开放态度。他说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包容,中国不拒绝任何先进的东西。对互联网首先是大胆积极利用,为了健康发展当然也要依法管理,管理是为了促进网络信息自由、有序、安全流动。如今,刘云山每天都要打开电脑浏览网络,查看最新资讯,了解舆情民意。

nlc202309011409

推进改革创新 着力改善文化民生

如何走出一条建设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无疑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课题。刘云山提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观点得到了中国文化界、理论界的高度认同,一些网友用“卓越的战略眼光”给予评价。

文化体制改革是十年来中国宣传文化战线又一项成果卓著的重要工作。中共十六大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强调以新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在新形势下得到大力度深入推进。刘云山作为分管这项工作的领导,被誉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操盘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规划了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海外有媒体称,这场文化体制改革所涉及的矛盾不亚于改革开放之初的经济改革,其成效甚至影响到其他领域。

10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中国人对文化消费品的选择更加丰富多样,初步形成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

改善文化民生、满足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刘云山反复强调文化建设要面向基层、服务大众,努力降低文化消费门槛。这些年,他每到一个地方调研,都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听取普通群众的意见,认真研究文化服务基层、服务百姓的具体举措。近年来,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让许多偏远地区的群众都享受到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

作为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领导人,刘云山几乎没有节假日,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偶有闲暇,读书是他的最大爱好。在繁忙公务之余,笔耕不辍,经常撰写颇有人文特色的散文、随笔,不少文章受到读者的好评。前年出访非洲回来写的《文化的非洲》,以文化的角度解读非洲,以非洲的文化折射中国文化,发表后曾引起文化界的热议。

刘云山和中国文化艺术界、新闻界、理论界的许多名人,都保持着很好的私人友谊,经常交流探讨一些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刘云山都会为他们送上问候和祝福。

(文章由本刊记者李菡丹根据新华社公开资料整理)

刘云山,男,汉族,1947年7月生,山西忻州人,1966年9月参加工作,197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电视新闻采编怎样接地气 篇9

[摘要]本文基于接地气内涵,探讨了电视新闻接地气重要性,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实践策略。对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形象,优化采编水平,使其更加贴近受众,赢得全面认可,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电视新闻 ;采编 ;接地气

1、接地气内涵

由表面层次来讲,接地气也就是应广泛联系群众,同他们打成一片,进而反应百姓人民诉求与愿望,体现他们的切身利益。因此不应高高在上,这样只会与群众渐行渐远。同时也不应停留在表面形式,而应踏实细致,全面深入人心,把握自然规律,避免盲从进行。

接地气始终是衡量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是否优秀的核心标志,为获取受众的全面认可,其中一个重要标准便是接地气。如果电视节目没有接地气,而是与现实距离较远,则会备受观众指责。这只能说明采编人员没有深入生活,而是闭门造车,报道的节目毫无生气,将无法体现人文关怀,势必无法受到观众的喜爱。

2、新闻采编接地气必要性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积极下基层才能做到接地气,并快速的找到灵感。当前,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均积极鼓励采编工作人员脱离演播台,同百姓人民进行深入交流,参与至现场采访之中,这样不但可提升节目亲和力,还利于采编人员以及自身节目能够接上线,成为真正的新闻人。接地气也就是应走进生活生产的第一线,方能够增加感受,不断的学习实践,把握新闻源头,了解百姓日常的困苦以及艰辛,使得节目反映出真实的生活,最终赢得受众的全面认可。

一个具有感染力的新闻节目,同新闻人对于整个事件的了解程度息息相关,因而,采编工作人员应以新闻眼看待周遭事物、把握社会习惯以及时代脉搏,形成战略意识,方能够夯实基础。众多优秀的电视节目无一不对我们形成了深刻的启示,即创作节目应脱离虚假以及戏谑,摆脱空中楼阁,踏实从现实生活入手,通过独特的观点视角、热点话题对受众形成有效引导,同他们共同面对日常生活之中的课题,并积极探讨如何解决困难。应通过亲情、充满爱情、建立友情真正的温暖受众内心,构成大众传播以及同观众公平对话的良好环境,进而真正的拉拢人心、争取到更多的观众。

3、新闻采编怎样接地气3、1积极发觉真善美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积极深入群众之中发觉真善美。例如,一位工作人员在采访精神病院这一较易被大众忽视的特殊环境时,体会到了医护人员这一特殊工种在常年点滴工作之中付出的辛苦。其对病人进行细心照顾,经常被病人抓伤。而他们朴实的话语却深深感染了我们。完成采访,此工作人员感慨万千,倘若并非亲身采访,将永远无法体会这些常年工作医护人员的艰辛,他们所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坚守着何其重要的责任。

一些新闻采编的新人,在负责纪实栏目的过程中,深入大山深处对普通工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天天暴露在尘土飞扬之中,空气中充斥着机器轰鸣的声音。这些场景无一不说明,只有真正的走基层、接地气,方能令新闻采编人员全面打开思路,真正的在群众之中体会到他们的感受、想法以及生活体验,并快速的察觉问题。在该过程之中,新闻采编人员不仅应转变身份,还应更新审视的角度以及具体的思维方法。在接地气之后,新闻采编人员在剪辑中心进行工作时,将明显的体会到对自身带来的变化,即我到达这里、我看见了并知道了要怎样说、具体说什么、还要进行什么工作等。通过接地气,将真正的挖掘出来那些不同行业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人们在经历着怎样默默付出的过程。只有在路途之中用勇于发掘真善美,方能使节目展现新的亮点、体现勃勃生机,进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效果。

3、2与百姓闲话家常

家常话始终为百姓熟悉并喜爱的用语,这是由于寻常话语通常能渗透出最真实的情感。与百姓闲话家常,便不会高高在上,渐渐变成百姓心目之中的朋友、兄弟。而受众在与你成为朋友之时,其观看的早已不是节目本身,而是同新闻采编人员实现了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该类表达情感的方式方能够成为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最终制胜的法宝。当然,该过程之中,我们应把握的问题是,并非单纯的唠家常磕。我们所说的家常话,通常应是受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源自真实生活之中的鲜活词语。该类话语凸显百姓心中情、充满了爱意、反映了现实生活。虽然词语并不华丽亦不做做,却能够反映出活泼生动的一面,真正的体现朴实无华性,因此渗透着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针对受众?o予的全面理解以及真诚挚爱。

目前,新型媒体环境之中,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积极尝试创建家常社群。利用同百姓深入的情感交流,使他们对于电视新闻节目?o予更多的情感投入。该层面之上,传统电视新闻树立的品牌形象以及具备的传播理念均需要不断更新升级。也就是应承担更高的价值信誉度,还应确保节目的质量,方能令电视新闻节目适应新型环境,体现新媒体时代特征,在激烈的环境之中长久生存。这不但是灵魂、同时也是一类品牌与信誉,承担着较大的责任,架设起了受众同电视媒体之间的稳固桥梁,形成了电视新闻节目贴近民生的良好形象。3、3体会百姓情

当前,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并非简单的在制作中心之中从事粘贴以及复制任务,而是应掌握更为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争取成为一名记者型采编人员,真正的深入生活、靠近百姓。该过程之中应体会百姓人民的情与爱。采编工作人员就好比浸润于现实生活内的海绵,仅有持续的由生活之中吸满水分,方能确保自身有足够的弹性以及强大的实力。走进生活之中绝非单纯的停留在表面形式或是走过场,而应持久的坚持,做到同百姓交心、成为他们的朋友,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表达百姓意愿,这样才能使老百姓更有盼头。针对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来讲,在负责党与政府单位口舌工作的基础之上应深入生活之中,通过镜头更好的对准百姓群众,贴近他们。通过多维度的思维、大众接受的语言、他们习惯的视角编辑制作新闻节目,报道采访相关人物、播出有关事迹,进而映射百姓人群心声,对他们的期盼与需求进行有效的回应。只有如此,电视新闻节目才能更具真实性、提升影响力,充满吸引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及明显的亲和力,凸显核心价值。

4、结语

总之,众多新闻采编人员之中,一些人虽然外表并不华丽、且没有通过夸张的言论搏出位,却能够令大众深刻的记住其制作的新闻节目。例如,白岩松、杨澜等。从中不难看出,其节目接地气、充满了爱与情感,才是成功的关键。只有真正接地气方能使受众产生愉悦之感,并心怀感动,内心愉悦。因此,电视新闻采编应合理的接地气、回归大众、体现本真、深入生活,积极发觉真善美、与百姓闲话家常、体会百姓情,方能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企业日常核算业务的会计处理下一篇:家风家教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