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规划

2023-0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重庆市发展规划

重庆市校园足球发展研究

2015年是重庆市校园足球的关键一年,重庆市市委市政府按照全国校园足球工作的总体部署提出了“重基础、强保障、调机制、顺体制、稳起步”的工作思路,使得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十分顺利,但是,校园足球的发展瓶颈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推动校园足球活动更好的开展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因此了解重庆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结合重庆市已采取的措施,总结重庆校园足球发展的优劣势,才能促进重庆市校园足球的发展。

1 重庆市校园足球优劣势分析

1.1优势分析

1.1.1 足球历史悠远,足球氛围浓厚。重庆足球已经有100年的发展史,1903年重庆第一只足球队建立,1993年,我国开始足球职业化改革,重庆出现一大批职业队,重庆足球达到鼎盛时期。重庆足球历史悠远,足球氛围浓厚,在这片沃土上发展校园足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1.2管理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健全。2015年9月,由重庆教育委员会牵头,会同市8部门,成立重庆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在市教委设立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校园足球工作的日常管理。与传统的管理制度相比,重庆市真正的将校园足球的指挥棒移交给教育系统,实现了责权统一,杜绝了管理上越位、缺位现象发生,确保了校园足球健康有序的发展。

1.1.3建成重庆校园足球管理云平台,高效监督指导校园足球发展。 在2015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建设了重庆校园足球管理云平台,重庆校园足球管理云平台包括信息云平台、系统云平台和考核云平台。重庆校园足球管理云平台,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校园足球管理云平台,“重庆校园足球管理”云平台的建成,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校园足球科学管理模式,包括学生、教练、学校和主管部门,充分实现资源互动,管理衔接、线上线下结合。而“重庆校园足球管理”云平台的正式启用,也进一步帮助了重庆校园体育大数据应用的管理,进而全面呈现出重庆学生体育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

1.1.4初步建立四级联赛制度,并不断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初步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机制,形成了以大学为引领,高中、初中、小学为主体的四级联赛体系。建立校、区县、片区、市层层选拔、逐级比赛、一以贯之的竞赛机制,切实推进了校园足球竞赛规范化建设。经过一年校园足球联赛的实践后,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不断完善,形成赛事丰富、赛制稳定和赛纪严明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1.1.5校园足球迎来发展契机,上升国家战略。 随着校园足球上升为国家战略,校园足球迎来了发展契机。以往校园足球发展面临的问题如资金缺乏、管理混乱、政策保障不足,均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在一系列强有力政策保障下,校园足球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1.2劣势分析

1.2.1传统观念的制约。 由于近些年来中国足球假、赌、黑等负面新闻的增多和中国足球水平不高现状,社会舆论环境对于中国普遍持以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使得很多家长不愿让子女从事足球运动。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因素,学校只关心升学率,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对于校园足球的开展有一定抵触。

1.2.2宣传途径有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是通过学校老师、同学或者通过网络媒体了解校园足球,而通过另外两种途径的学生寥寥无几,宣传途径较为单一。随着时代发展,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在校园足球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通过网络途径的学生不及50%。

1.2.3,师资匮乏。在分别对家长、大学生、中学生进行校园足球保障体系的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发现,师资保障满意度普遍较低,通过加权平均后,师资保障的满意度最低,低于50%。目前重庆各校园足球教练多为有业余球队经历的体育老师,或体校足球专业出身的退役球员或教练,真正有过职业比赛经历的球员或教练员非常稀缺。虽然,重庆市鼓励有足球特长和爱好的其他学科教师,经过培训后兼任足球课教学,鼓励足球教练员、裁判员、优秀足球退役运动员担任校园足球兼职教师,充实校园足球师资队伍,短暂性地补充了教师数量缺口,但由于缺乏专业教育理论学习,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1.2.4场地不足。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只有45%的教师表示场地可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而有55%的教师认为场地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由于重庆市地理位置特殊,土地资源稀缺,场地不足问题更为突出。场地数量上难以满足日常的教学、训练需求,随着校园足球的普及和参加人数的增加,场地数量匮乏的问题会日益严峻。

1.2.5资金缺乏。2015年重庆市有5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校园足球开展,但分配到300所特色足球学校后,每个学校至多也只有20万,只能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如需开展更多的足球活动、建设场地、购买器材、招聘教练,则需要更多的资金,单一地从财政中划出专项资金,难以维持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

2 建议

2.1以普及为核心,以普及带动足球水平的提高。将足球作为教育手段,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塑造全面发展的人。随着校园足球的不断普及,足球人口也会不断增加,通过进一步的专业培养,我国足球水平会逐渐提升。

2.2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校园足球活动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同时实施校园足球文化传播计划,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摄影、书法、绘画、演讲、海报设计、口号征集、啦啦操评选等校园足球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全社会关注校园足球的浓厚氛围。

2.3设立校园足球发展基金,构建校园足球的融资平台,引导其他基金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足球俱乐部和个人资助校园足球发展。除此之外,可以创新校园足球利用外资方式,有效利用境外直接投资、国际组织、外国政府以及其他组织的支持。

2.4开拓创新,鼓励社会足球资源进入校园,有效利用国内足球俱乐部资源为教师提供足球理论和实践教学培训,积极地与国外俱乐部交流合作,组织教练员团队去国外俱乐部学习先进的足球理论、教学方式,培养专业的教练员。

2.5结合重庆地形因素,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场地建设规模。校园足球首先大力发展五人制、七人制足球比赛,场地建设上可以小场地建设优先,再逐步改善、新建、改建或扩建场地。

参考文献:

[1]高慧林,齐效成,黄笃健.重庆渝东北地区青少年足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社会体育学.2015,(8):182-185

[2]张洪瑞.探析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足球的重要性 [D].山东大学.2013

[3]董众鸣,龚波,颜中杰. 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35( 2) : 91 - 94

作者:李智 孙戈 娄心国

第2篇:重庆市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 要: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以2012年《重庆市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对重庆市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发展;产业结构;产业布局

直辖以来,重庆市工业得到飞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5%以上,其中制造业的产出贡献率在全市工业中的份额为80%以上,是全市工业的主体。基本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优质铝材和优质钢材为代表的冶金工业三大产业为支柱的,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三大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工业体系。产业布局日趋合理,重工业和污染较大的产业逐渐向主城区外转移,工业发展集聚效应显著。

一、重庆市工业发展现状

(一)工业总量增长迅速

由表1和下页图1可以看出,重庆市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0 011.13亿元,年增长16.4%。工业增加值4 690.46亿元,年增长22.2%。工业在产业构成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8%。

从区域来看,一小时经济圈工业增加值达到3 769.53亿元,渝东北翼712.66亿元,渝东南翼208.27亿元。当年区县工业增加值最高的区县前三名是渝北区392.88亿元,涪陵区310.72亿元,九龙坡区300.46亿元;当年最低的区县后三名是巫溪县8.66亿元,巫山县14.04亿元,武隆县16.59亿元。2011年全市工业投资达到2 531.21亿元,年增长33.4%,工业发展后劲较强。从全国格局看,2011年重庆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 542.8亿元,居全国第二十二位,年增长速度达到21.8%,居全国第一位。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发展良好

近年来,重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上页表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稳步上升。2011年重庆第一产业增加值844.52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 542.8亿元,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3 623.81亿元,增长10.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4%,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目前重庆市产业结构现状呈现如下特征:三次产业按占GDP比重和对GDP增长贡献大小依次排列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即目前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为“二三一”;重庆市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且依赖性呈增强趋势;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快,对重庆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总之,从经济发展阶段上看,目前重庆市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仍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与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50%~60%比重相比还太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实现三次产业结构向更合理的比例转移。

重庆市提出“6+1”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即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工业、装备制造业、化学工业、材料工业、能源工业、消费品工业成为门类较齐全、产品种类较多、技术水平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同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工业协调发展。

(三)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重庆直辖市由原重庆市和四川省辖的万县、涪陵、黔江三个地级区市构成。因受四川盆地东南边缘的丘陵、山地长江、嘉陵江、乌江的分割地貌影响,其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仍具有直辖市成立前留下的按行政区划和地形地貌分治布局的特征,即除以涪陵、万州、黔江三个次级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中心分别布局了一部分工业企业外,多数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在特大中心城市的主城区、郊区和沿成渝、川黔、襄渝铁路及长江、嘉陵江、乌江流域而分布,使重庆工业企业形成了分片布点、有机展开、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结构体系。

重庆工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基础更加壮大,产业聚集与扩散效应更为显著。一方面对原主城区传统的机械加工、军工、冶金、电力等重工业进行调整,有序地向主城区郊区转移和扩散。另一方面,在主城工业企业向近郊区扩散的同时,近郊的工业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集聚了市区外的许多新建企业和部分“三线建设”调整企业。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二郎工业园区、南岸的茶园工业园区和北部新区,从而形成在主城核心区内以都市型工业为主,主城都市圈内外两侧以汽车、摩托车、医药、电力、仪器、仪表出口加工为主,高新技术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两翼地区以资源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工业布局。

二、重庆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链短,企业创新能力较弱

重庆虽然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大,具有调整产业结构的先天优势。但是产业链条是因计划经济时期嵌入式发展而形成的,研发与生产相分离,导致企业创新能力较弱。近年(2009年以来)发展起来的产业大多为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入的新兴产业。比如,IT产业中的笔记本电脑生产企业,目前是代工组装,很难实现“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并面临物流、关键零部件和人力资源等问题。

(二)工业发展集群效应不明显

重庆工业企业虽然相对集中,但产业集群不明显,资源要素未得到有效配置。近年来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如微电子企业向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集中,化工企业向长寿化工园区集中等,但纵向集中度不高,产业集群规模不大。区县层面的产业雷同现象严重,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不明确,导致资源难以有效组合,劳动力和资本向优势产业布局的区县集聚力弱。产业利润率和R&D 研发投入强度偏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此外,重庆产业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合作有待加强。直辖以来,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与渝东南、渝东北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两翼地区的发展,增强了内部区域合作,但合作的层次较浅,深层次合作比较艰难并有减缓趋势,地区各自为政的经济发展现象较为严重。

三、重庆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总体来看,重庆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有一定的工业发展基础和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重庆工业发展急需顺应时代潮流,走科技化、集约化道路。

(一)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国各地区的工业发展,只有不断追求产品创新、企业进步和产业升级,才能在世界竞争中免遭淘汰。重庆应在其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工业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低层次,要推进深加工、科技研发,走出重庆自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注重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完善

产业集聚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龙头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区域内扎堆发展的现象。产业链则是指一个复杂产品从基本资源材料采集,到各种零、部、配件加工,一直到最终产品组装进入市场的全部生产企业和中间环节。产业集聚现象的产生和产业链的延长和完善的需求都与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需要集聚发展以加强系统创新和降低产业的配套成本有关。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完善也有利于在某个区域内与该特定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此外,产业集聚和不断追求产业链完善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东部地区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化进程的成功经验。重庆应将产业集聚和不断延长和完善主导产业的产业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

(三)协调区域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重庆应利用各区县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提出适应当地发展的产业和模式,同时把这一模式纳入重庆市整体产业规划,在大力发展中心区域的同时,一方面带动周边区域的产业发展,同时又反过来又可以为中心区域的发展提供产业支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利用其独有的政策和资源条件优势,既要协调好直辖市内各区县的工业发展和市场衔接,更要加强与西部其他省市的合作,形成西部经济发展增长极。

参考文献:

[1] 范德成,王晓辉.基于多元回归与灰色关联分析的中国产业投资结构优化研究[J].现代管理科版,2008,(3):7-8.

[2]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9-190.

[3] 赵晓瑛.区域投资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4] 陈培文,曹恒轩.三次产业划分理论评析[J].山西统计,2000,(1):20-22.

[5] 蒲艳萍,李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产业投资分析——以重庆产业优化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18.

[6] 丁忠明.安徽省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6)[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7] 周萍.重庆工业发展状况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3,(3).

[8] 魏后凯.21世纪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9] 罗文.湖南工业结构及及其工业化水平研究[J].经济地理,2001,(3).

[10] 肖丽,陈浩.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重庆市宏观投资效率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5-46.

[11] 张鹏,陈杰.重庆市产业投资结构灰色关联分析与优化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147-150.

[责任编辑 王玉妹]

作者:毛琳 吴江

第3篇:重庆市大足区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摘 要:该文在通过对大足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大足旅游在旅游资源、旅游商品,特别是营销宣传上的不足之处。进而结合时代变化与当下消费需求,从加强资源整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树立宣传新旅游品牌形象等方面提出了大足旅游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足 大足石刻 旅游 困境 对策

大足因大足而丰得名,是著名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1],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就坐落于此地。大足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迟迟不能取得质的飞跃,如何把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是大足旅游发展的主要任务。近些年来,许多学者也对大足的旅游发展进行了研究,但是大多数都停留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很少有人涉及到旅游资源的包装和宣传,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信息化的加快、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大量新媒体的出现,绝大多数人了解信息都来源于移动互联网。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需对大足的旅游资源进行重新包装与宣传,以适应当下信息时代的步伐。

1 大足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1.1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大足的自然景观别具特色,被誉为“中国养生第一地”和“约会之都”的龙水湖、以及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是大足自然景观的代表。龙水湖位于重庆西部,因地处“小五金之乡”龙水镇,故名龙水湖,人称“大足西湖”。玉龙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1.5%,于2004年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大足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如大足石刻、宝顶圣寿寺、昌州古城、荷花山庄等。其中尤以大足石刻最为出名,大足石刻始于晚唐,历经五代而盛于两宋,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石窟多达76处,共有造像6万余躯,石刻铭文10万余字,总称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载,无不备列”,在艺术上达到“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的高度统一[2],于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重庆地区唯一的世界遗产,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是国内外游客川渝之行的必游之处。

1.2 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

大足位于成渝之间的中心地带,连接成都与重庆两大都市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除了现有的成渝高速公路与成渝铁路都从大足境内穿过,近年来新开通的成安渝高速和成渝客专成为大足旅游交通大动脉,在大足区内也修建了县城通往旅游景区的快速通道,两者之间有大量的旅游巴士,乘车极其方便。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修建,为大足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1.3 政府对大足旅游的大力支持

大足区政府积极鼓励推动大足旅游的发展,根据当地实情,提出“123”的旅游开发思路:“1”即一个中心,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旅游区为中心;“2”即两个重点,以玉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龙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为重点;“3”即三大板块,打造宝顶山—化龙湖、龙水湖—玉龙山、县城—南北山三大旅游区。开发建设以“石刻王国、影视基地、温泉故里、万国风情”为特色的旅游大项目。同时,大足政府还积极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如交通运输业与交通服务、旅游商品与旅游购物服务、旅行社业与导游服务、饭店业与住宿服务、餐饮业与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业与娱乐服务等,以保障旅游业全面发展的需求。

2 大足旅游发展困境

2.1 营销宣传不到位,知名度不高

现代旅游的发展不仅要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更要注重旅游的市场营销,要做到“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先导”,仅仅去做资源开发,而不做市场营销,一个地方的旅游业的发展绝对是不健全的。大足近年来旅游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注重对旅游资源的宣传与营销,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以及80后和90后消费群体日渐成为主力军,传统的宣传模式很难接触到这些年轻的消费群体,所以导致大足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不高。

2.2 现行旅游资源存在问题

大足现行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以体现石刻佛教文化,但是大多数旅游者对佛教文化并不是很了解,对于佛教文化的理解存在存在,而且佛教文化对于旅游者的素质要求较高,所以旅游者的文化素养就限制了他们对于石刻文化的理解,导致大足旅游的主导产品吸引力减弱,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游客在一地方停留时间较短,间接消费较少,不利于当地收入的增长,呈现出“一张票、一顿饭、一日游”的尴尬局面。

2.3 旅游商品严重缺乏

旅游商品是旅游六大要素之一,但是大足目前对此还没引起高度的重视,主要问题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3]。大足石刻景区的旅游商品开发基本上还处于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全面的旅游商品开发的长远规划[4]。二是旅游商品缺乏创新和特色,而且实用性和观赏性都较差,外形与包装丑陋,难以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三是旅游商品销售网点不足,缺乏规范管理。在大足的许多景区可见旅游商品店的分布比较零散且较少,缺乏一个集中的且管理规范的旅游商品销售地点,不便游客的挑选与比较,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3 大足旅游发展对策

3.1 树立大足旅游新形象,加强品牌建设与宣传

“石刻之乡”是大足固有的品牌形象,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固有的旅游形象已经老化,不再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对于大足旅游新形象,在对大足的人文、受众和竞争者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品牌形象,新的旅游品牌形象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突出变化与升级,如杭州从“上游天堂、下有苏杭”转变为“休闲之都”“爱情之都”,桂林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形象转变为“山水甲天下、魅力新桂林”[5]。

大足的旅游品牌形象确立以后,品牌的营销与宣传就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电视广告营销,拍摄大足旅游形象宣传片,在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上投放广告宣传;第二,平面广告投放,诸如杂志、报纸、海报、室外巨型广告等;第三,完善电子商务网站,加强海外宣传[6];第四,举办旅游节或文化节之类的旅游产品,如龙水湖音乐节,让龙水湖的知名度就大大提升;第五,选择合适的旅游形象代言人;第六,借助新媒体宣传;第七,借助电影和电视剧进行宣传。

3.2 扩展核心景区,加强大足全区旅游资源整合

大足旅游的核心资源是大足石刻,而宝顶山又是大足石刻的核心,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宝顶山的景区容量相当有限。故可增加宝顶山景区的面积,增加可参与性项目,如在化龙镇和宝顶山之间可打造许多可参与性的项目,或者利用大足海棠的优势打造海棠主题公园等。

大足石刻虽是旅游的必去之处,但是大足同样有许多其他的景区值得一看,如龙水湖、昌州古城、荷花山庄、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如何让参观完大足石刻的游客们停留脚步去往其他地方参观,这是大足旅游应该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各景区之间建立一个旅游环线,把整个旅游环线包装成一个整体,进行整体宣传,最后达到完成旅游资源整合的目的。

3.3 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提高经济效应

购物是旅游六大要素之一,旅游者都想买点当地的特色旅游产品作为纪念,所以旅游商品的开发就要注意发挥旅游地的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传统优势与高科技含量的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把商品的开发与宣传相结合,做到良性循环。在制定大足旅游商品的开发策略时,需要重点关注青年和中青年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兼顾商务旅游者和中老年旅游者的需求[7]。如制作仿古文物的垄断性产品、利用旅游景物风光装饰商品、利用旅游景物风光装饰地方商品、建立商店管理机构和完善商店网点等。

3.4 提高景区从业者的素质和服务

大足旅游景区的重点是人文景观,对于从业者特别是导游的文化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对导游和工作人员需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大足旅游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把复杂深刻的文化内涵用通俗简单的语言讲述给游客听,才能更好地让游客理解大足文化的深刻内涵。

旅游业属于服 务性行业,所以服务质量也关系到大足旅游的发展,旅游服务包括导游、景区工作人员、电话网络客服人员,最重要的是吃、住、行、购、娱的服务质量,虽然他们是景区之外的服务,但是他们才是老百姓真正衡量一个景区综合服务质量的标准,所以政府应加大对这些行业服務标准的规定,同时设立服务监督与投诉机制。良好的游客服务,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良好的口碑,才能更好地促进大足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大勇.关于大足旅游商品开发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5):25-26.

[2] 李薇娜.大足石刻旅游商品开发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08(3):190-191.

[3] 李丹.浅谈大足旅游的困境与对策[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87-90.

[4] 田哩.重庆大足石刻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2010(8):169-170.

[5] 樊信友.对大足旅游发展的深度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4):37-39.

[6] 郑治伟.大足旅游发展的突破口:旅游电子商务系统[J].江苏论坛,2002(11):15-17.

[7] 李瑱.重庆大足旅游商品购物市场调查和旅游者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6,33(3):94-101.

作者:蒋景龙

第4篇:重庆市农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是全市经济社会提速发展、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问题的关键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实现“三百”促“三化”、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新阶段、新形势和新任务,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为加快农业发展,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决定》,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成就和面临形势

深刻分析重庆市农业发展现实基础和潜力,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着眼未来发展,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十五”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

“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农业工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紧紧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以农民增收为主题,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农业“三百”工程,有效地推进了“三百”促“三化”、“三化”促“三农”进程,全市农业持续稳步全面发展。

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市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农业总产值、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农产品产量、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全市农产品供应短缺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并开始进入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发展时期。2005年,全市农村经济总量1100亿元,农业总产值662.2亿元(现价,下同),农业增加值463.4亿元,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15.1%,土地综合生产率达每亩1701.4元;粮食总产量1168.2万吨、肉类总产量178.4万吨、禽蛋总产量39.2万吨、奶类总产量8.6万吨、蔬菜总产量890.5万吨、水果总产量154.6万吨、茶叶总产量1.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25.1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3.2%、23.9%、35.6%、53.6%、13.9%、89.2%、13.8%、25.3%;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370公斤、56.3公斤、12.4公斤、2.7公斤、281公斤、48.8公斤、0.5公斤、8.0公斤,比2000年分别增长0.8%、21.3%、37.8%、50%、11.1%、84.8%、6.3%和23.6%。

农业结构明显优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快。“十五”期间,全市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启动实施了11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百个经济强镇建设工程和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市农林牧渔业结构由2000年的63.9:2.7:30.9:2.5调整为2005年的53.6:4.8:38.1:3.5,粮经结构由80.6:19.4调整为72.9:27.1;农村从事

一、

二、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由75:9:16调整为59:15:26;建成各类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000万亩;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突破230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9家,市级159家,带动264万农户增收。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54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6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26家,绿色食品70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3家,有机食品11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60个。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0%,优质率达到50.8%,分别比200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产品出口贸易总额1.8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4倍。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十五”期间,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向纵深发展,农村耕地质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能源和公路建设加速推进,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到2005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927.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55.7万亩,分别比2000年增加10%和20%;渠道水利用系数由0.38提高到0.49,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8提高到0.42。“十五”全市累计整治中低产田土100万亩,比“九五”增加20万亩。2005年主要粮食作物“两杂”良种覆盖率达到95%,常规良种覆盖率达到70%。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的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覆盖31个区县,其中核心区27个区县;已建成农作物有害生物重点测报站28个;建成重庆市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测报站,并形成市、县、乡三级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测报网络。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完善了2个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6个市级检测机构,新建了涪陵、万州、黔江、永川4个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19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明显增强。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展顺利,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十五”期间,生态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市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区县达到16个,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2个,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面积达2000万亩;其中,发展“猪-沼-果”、稻田生态养殖、庭院生态-观光休闲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十大”生态农业技术模式91.2万亩,建立了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示范园区。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23.1%提高到2005年的30%。对20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基本农田、渔业养殖水域等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评价;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调查与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稳步推进,全市建立了6个不同水平的农业面源监测点,对库区的农田土壤、农灌水、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监测。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有害生物防治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查出全市入侵外来生物53种,占国家已公布明令严控的主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70%;200亩野生金荞麦原生境保护区已经建成,正在建设野生大豆、野生莼菜原生境保护区;开展“十县百镇”以紫茎泽兰为主的外来入侵生物的灭毒除害防治行动,清除紫茎泽兰3.5万亩。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成沼气池57.5万口。全市完成退耕还草20万亩。

科教兴农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农业科研机构,全市有农业科研人员2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市级学术带头人47人、高级职称1746人、农技推广人员4.9万人。每万名农村人口拥有农村科技人员数在西部处于先进水平。“十五”期间,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围绕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创造和推广应用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每年涌现出农业科技成果60余项,其中新荣昌猪I系、渝糯系列菜用玉米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水稻特殊遗传材料CYAR02的研究及特殊水稻育种、两系法杂交小麦研究、芥菜雄不育杂种优势的利用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油菜、甘蓝、番茄、辣椒及杂交玉米育种等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全面实施“丰收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科技兴粮”战略,大力推广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新品种和适用新技术,以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共培训农民2000万人次,科技贡献率由2000年的38%上升到2005年的45%左右。

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五”期间,全市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土地流转有序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和农民专业化发展。农村税费改革由禁止乱收费到取消提留、统筹等到全部免征农业税,极大地惠及于农民。特别是2004年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政策,2005年起全面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让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权益得到了更大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9元,比2000年增长917元。

第二节 “十一五”农业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十一五”时期,对于全市农业发展,既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转折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攻坚期。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迎来了重大机遇。“三农”工作的政策环境和物质条件发生了可喜变化,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和条件。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历史阶段,农业发展的政策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央作出了“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明确“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基本方针,强调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对“三农”工作将更加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扶持,加上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和移民后期扶持等政策实施,重庆市已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条件,为加快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步伐奠定了基础,全市农业发展将迎来一个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加强薄弱环节、解决“三农”瓶颈的转折关头,农业发展的动力将发生重大变化。当前,重庆市已从整体上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财政实力逐步增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跨上新的台阶、三峡百万移民取得阶段性成果,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业农村发展的主战场,努力消除“三农”问题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把破解“三农”难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将集中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加强“三农”工作,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十一五”期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全市将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将进一步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将进一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提高机械化水平,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同时,新农村建设将会使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进一步改善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将会促进“三百”工程更加深入推进,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将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经济技术合作的不断升温,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水平;将会使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旧的传统格局被逐步被打破,战略性结构调整跨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农产品有效需求持续增长,为农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重庆在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的逐步确立,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的不断拓展,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潜力越来越大,对农产品的消费将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安全型的转变。预计到2010年,重庆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将下降到3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将下降到48%,全市人均每日摄入能量为2300千卡,蛋白质77克(其中30%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70克。因此,“十一五”期间,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将呈平稳增长和结构不断优化的态势,粮食需求中口粮消费将会减少,饲料粮、加工专用粮的消费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对畜产品和水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消费水平也将逐步提高,逐步从初级的原料产品向精包装、精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对蔬菜、水果、花卉等需求量将呈持续增加的趋势。新阶段农业的发展,应当在注重农产品产量增长的同时,重点追求品种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同时,随着重庆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将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增长,促进全市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和农业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农村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必将强有力推进农业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全市农村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科技事业得到加强,农村文体事业取得新进展,创建文明区县、文明乡镇、文明家庭等多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村民自治、“一事一议”不断完善。建立了以区县为中心,乡镇为纽带的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体系,推广了先进适用科技成果800多项,有500多项科研成果应用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广泛开展了“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95%,既为“十一五”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农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

——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过多,生态环境脆弱,防灾抗灾能力弱,严重制约全市农业发展。一是耕地资源量少质差。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的推进,预计到2010年全市人均耕地面积将从2005年1.03亩减至0.89亩,人地矛盾突出。耕地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度在15-25度的占32.5%,25度以上的陡坡地占16.3%;全市中低产田土占耕地总面积的80%左右,耕地单位产出水平较低。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资源开发不合理,一些地方农村面源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48.6%,石漠化面积占幅员面积的11.6%,土地酸化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5.1%。三是防灾抗灾能力不强。人均旱涝保收面积仅有0.2亩,比全国平均水平0.5亩低60%,靠天吃饭的困境依然没有得到改变。自然灾害常年发生面积达2500万亩次。重大疫病和虫害的监测预警体系不健全,应急防控能力差。生物灾害频繁,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约9000万亩次,每年损失粮食40~60万吨。四是我市耕地资源紧缺。2005年全市户均耕地面积仅3亩,为全国的1/2,难以适应农业生产规模化、品种专业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

——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传统产业层次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水平仅29%,农产品优质率50.8%,柑橘的优质果率仅35%左右。同时,农副产品市场体系辐射力不强,新型现代营销体系不尽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规模小,服务单一,组织化程度低、带动力弱,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弱,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

——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不高。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严重不足,高层次农业创新人才匮乏,科技基础条件薄弱。农业科技投资主体不多,农业科研和推广经费不足,2004年全市农业科研投入仅占农业GDP的0.09%,远远低于全国0.44%的平均水平。农业新技术研发推广缓慢。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主体素质不高,推广手段陈旧,技术到位率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

——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政府投入增长缓慢,金融支持乏力,农业农村资金外流,社会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变。2003年全市财政用于农业等涉农部门事业费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5%,列西部地区第九位;2005年末,全市农业短期贷款占比5.6%,比四川、云南、贵州分别低2.3、1.4和1.4个百分点。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资金多头管理,政策之间缺乏应有的有机联系,不能发挥整体效益。农业利用外资的份额太小,且资金到位率低,累计利用外资仅为2亿多美元。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全市农村人口多,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增收致富的有效技能。全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1年,农村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的比重达58.8%;每百名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职称的不足1人,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只有全国平均数的1/6,且具有技术职称的农民中近85%的人员已转移就业,留守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2005年,一产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4962元,非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26397元,二者之比由2000年的4.6∶1扩大到2005年的5.3∶1。“十五”期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收160.5元,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按照2020年全面小康收入指标,重庆农民年增收应达220元以上,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稳定增收面临很大压力。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确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第三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中心,以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为抓手,以优质肉猪、优质柑桔、优质粮油和榨菜、茶叶、草食牲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八大体系”为支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山地型生态农业、浅丘型高效农业等“复合农业”战略高地,推进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以认识定思路,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增收入,坚持“七个不动摇”:

——坚持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动摇。立足市情,科学规划,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总结经验,探索出适宜于重庆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定势,充分发挥各级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把农业产业发展放到整个农业农村经济的大格局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山、水、田、林、路、气等综合整治,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构建和谐新农村。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

——坚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动摇。以力保“口粮”供给为粮食生产策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构建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支撑,加大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保护水稻生产基地和种粮农民积极性,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确保全市粮食安全。

——坚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动摇。按照“适应市场、各具特色、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效益”的原则,大力发展畜牧业、积极发展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和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业以及精品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全面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形成合理的优势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坚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动摇。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加快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强化农业创新人才培养,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农业设施化、产品科技化、品种优良化、农民知识化和农村信息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坚持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动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构建循环经济社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态保护,构建绿色环境社会;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与旱作节水农业、集约生态养殖、沼气综合利用、户用高效炉灶、秸秆综合利用、农机与渔船节能等“十大节约型技术”,控制和降低资源消费增长,建设节约型农业。

——坚持不断创新农业增长方式不动摇。由单纯注重产量增长向产量和质量并重转变,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由注重传统投入向传统投入与资本、技术投入相结合转变,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由注重原料生产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转变,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收入。

——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不动摇。抓好农企对接(农民增收与龙头企业发展对接)、农商对接(农民增收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接)、农金对接(农民增收与金融信贷对接)、农科对接(农民增收与科技创新对接)、农检对接(农民增收与农产品检疫检验对接)和农基对接(农民增收与基层组织建设对接)等“六个对接”,助农增收。积极发展劳务产业。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支持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迈出坚实的一步。

到2010年,全市实现10大重点目标:

——建设1000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60万吨,保证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需要;

——建设全国领先、面向世界的三峡库区92万亩标准化柑橘产业带,形成稳固的柑橘生产、加工、营销产业化体系;

——建设100万亩三峡库区高效生态榨菜产业带,进一步拓展重庆榨菜的国内外市场;

——打造500万头优质肉猪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肉猪产业化出口创汇基地;

——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五年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0万口,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建成有较强影响和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国柑橘城、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重庆农业科技城和重庆食品加工交易城;

——重点扶持培育100个国家和市级重点骨干龙头企业,打造全国知名农业品牌30个;

——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农业增长的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示范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万人;

——农业总产值达到945亿元,年均递增7.4%;农业增加值达到540亿元,年均递增3%。

第三章 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突出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逐步优化“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优良、效益突出的种植业新格局。做大做强优质粮油和柑橘产业,主攻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总量。到2010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160万吨,水果产量达到205万吨,蔬菜产量995万吨。

第五节 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稳定的大局,粮食生产能力是决定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到201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510万亩以上,单产达到321-328公斤/亩,确保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160万吨左右,实现城乡居民口粮总体自给,饲料用粮和加工用粮以自产与市场调剂相结合的粮食安全目标。全市粮食自给率达到90%左右,优质率达到65%左右,商品率达到40%以上。

整合资源,增加投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提高良种供应保障、科技支撑、基础设施、应急救灾、物质装备、粮食加工转化和农民自我发展等“七大能力”,使粮食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品质、效益和竞争能力明显提升。建设优质粮油生产重点县20个,主产粮食特色乡200个,优质粮食生产基地1000万亩。建成市级种子市场1个,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发展经营性基层农技服务组织200家,发展粮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个,培育壮大农作物种子企业年经营额上亿元的1个、上千万元的10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优质和专用品种70%以上。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和超高产综合技术,建立科技兴粮综合试验基地10个,扶持发展科技兴粮示范户和产粮大户1万户,带动2万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覆盖率达80%以上。改造中低产田土200万亩,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500万亩,高产稳产良田达到基本农田的60%。

调整种植结构,实施粮饲分种战略。重点发展水稻为主的口粮,玉米、红苕为主的饲料粮,高粱和加工薯类为主的加工用粮,洋芋、甜糯玉米及豆类为主的粮菜(饲)兼用作物生产。将“粮经”二元种植模式调整为“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推行种饲养畜,逐步把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到2010年,“粮经饲”比例达到50∶30∶20。

坚持“三个结合”,实现“三个转变”。保持粮食用地资源与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相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与提高单产相结合,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与调整农业结构相结合,实现由抓生产向抓产业转变、由抓大面积向抓优势区域转变,由抓籽粒产量向抓综合产量转变。

优化区域布局,明确主攻方向。按照“发展渝西,提高库区,开发渝东南,保护城郊”思路,分商品粮-饲料粮区、饲料-口粮区、都市农业区(粮食生产调控区)。

商品粮-饲料区:建成潼南、铜梁、大足、双桥、合川、荣昌、永川、璧山、巴南、江津、渝北、綦江、万盛、南川、长寿、垫江、梁平等优质商品稻谷生产、加工基地,建立形成以綦江、巴南、南川为重点的绿色精品稻米生产基地,海拔350米以下丘陵区优质再生稻生产基地,优质高粱、绿豆、大豆、鲜食菜用粮食基地等。推进耕制改革,发展冬季绿肥,探索种草养畜、青贮玉米高效利用模式。

饲料-口粮区:涪陵、丰都、忠县、万州、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城口、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以解决基本口粮为首要任务,实现区域口粮自给。提高玉米生产水平,建立脱毒种薯基地和专用商品薯基地,大力发展薯类生产。长江河谷地区发展菜用马铃薯,山区发展荞麦、芸豆、红小豆等,形成小杂粮特色产业。

都市农业区(粮食生产调控区):江北、沙坪坝、南岸、九龙坡、大渡口、北碚。发展高效都市农业,切实保护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用地的储备。

充分发挥水稻、洋芋、红苕、高粱、豆类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调整优化品种品质,提高小麦、玉米竞争力。

水稻:主攻优质高产,发展加工,创立品牌,增加效益,着重抓好优质中稻、绿色精品稻、优质再生稻。潼南、铜梁、大足、荣昌、永川、合川、江津、长寿、忠县、开县等重点发展优质中稻再生稻;巴南、涪陵、南川、綦江等西南部和东部海拔550-900米的倒置低山区重点发展绿色精品稻米;渝东渝南水稻生产区稳定面积,主攻单产。

玉米:提高单产,优化品质,发展鲜食玉米、加工玉米、秋玉米等专用特色玉米。城郊海拔600米以下的低山发展早市玉米及秋玉米;海拔较高地区发展反季节鲜食玉米;海拔600-1200米的玉米主产区,以饲料玉米为主,适当发展高油、高淀粉等加工玉米或加工饲料兼用玉米。海拔1200米以上地区,种植耐瘠的食饲兼用玉米。

红苕:发展专用,提高单产,加工增值,开发特用。中远郊区推广高产高淀粉品种,建立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近郊区适当发展蔓尖菜用型、水果型、色素型等特色品种。

马铃薯:推广优质专用抗病脱毒种薯,发展稻草覆盖秋洋芋,集中规模定向建立口粮型、菜用型、加工型等专用薯生产基地。巫溪、万州、巫山、开县、云阳、奉节、酉阳、秀山、彭水、武隆、丰都等发展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渝西和主城近郊区发展菜用型马铃薯。

高粱:万州、江津、永川、大足、荣昌、合川、忠县等重点发展酿酒专用再生高粱,扩大面积,提高单产。

豆类:渝中、渝西低海拨水稻、玉米产区,实行轮间套种发展大豆,近郊区发展春、秋菜用优质大豆,潼南、铜梁、大足等地发展优质绿豆、豌豆,三峡库区等高海拔地带发展优质芸豆和红小豆。

小麦:优质小麦基地重点布局在渝西地区,着力推广重庆面包麦等优质高产专用品种。

油菜:逐步扩大面积,加快发展“双低”油菜,建立秀山、酉阳、黔江、南川、彭水、石柱等6个县为核心的东南部油菜产业带,潼南、铜梁、合川、荣昌、江津、大足、璧山等7个区县为核心的西部油菜产业带,开县、梁平、云阳、万州、忠县、长寿、丰都、巴南等8个区县为核心的中部油菜产业带。

第六节 做大做强柑橘产业

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优质柑橘产业发展,把柑橘产业培育成库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鲜食加工并举和三大片布局的思路,建设奉节、巫山片区鲜食脐橙基地,江津及周边片区鲜食为主、兼顾加工类柑橘生产基地,以忠县、万州区、长寿为中心的加工类柑橘生产基地,辐射丰都、开县、垫江、梁平、涪陵等区县。建立以江津、长寿、开县、忠县、万州、奉节、巫山、巫溪、云阳、梁平、垫江、涪陵、丰都、渝北、巴南、合川、铜梁、永川等18个区县为核心的长江沿岸柑橘优势产业带,形成特色鲜明的优质柑橘产业带。在忠县打造中国柑橘城,建设柑橘培训中心、工程中心、苗木繁育基地、品种展示园、柑橘博览馆和4500亩柑橘高标准示范园。突出扶持江津、长寿、忠县、万州、开县、奉节和其他“6+1”的柑橘主产区高标准柑桔示范园建设,新发展柑橘75万亩,全面投产后柑桔总产量达到173万吨。到“十一五”末,建成三峡库区高标准化柑橘生产基地92万亩,形成稳固的柑橘生产、加工、营销产业化体系。

进一步抓好名柚、柠檬、杂柑生产,建成特色产业带或产业区。重点在长寿、丰都、梁平、垫江、巴南、忠县等6个区县分别发展长寿沙田柚、丰都红心柚、梁平虎蜜柚、垫江白柚、巴南五步柚、忠县真龙柚等名柚;重点在万州、潼南、江津、合川等4个区县发展柠檬;重点在江津、万州、永川、涪陵、长寿、南岸等6个区县发展杂柑。到2010年,建成名柚生产基地50万亩,柠檬生产基地6万亩,杂柑生产基地15万亩。

第七节 优化壮大蔬菜产业

按“1234”总体思路,围绕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一条主线,建设鲜销菜生产和加工原料生产两大基地,着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特色蔬菜、加工蔬菜三个重点,增强加工增值、科技支撑、市场拓展、服务保障四个能力。到2010年,无公害蔬菜基地达到60万亩,主要商品菜产区实现无害化生产,基本解决高毒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进一步做大做强榨菜产业。新建榨菜良种扩繁基地250亩,总规模达到1450亩。新发展榨菜原料生产基地15万亩,总规模达到100万亩。扩大榨菜原料加工能力28万吨,半成品生产能力15万吨,精品榨菜生产能力8万吨。继续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副产物的开发利用。建成以三峡库区高效生态为核心的全国最大的榨菜产业带,创世界著名榨菜品牌。

构建优质特色蔬菜产业带。适应全国和区域农产品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在交通改善和技术普及的基础上,按照蔬菜生产的自然地理分区,重新布局蔬菜生产格局,把蔬菜作为一个产业来做。近郊发展优质叶类蔬菜和精细菜,中远郊发展大宗品种蔬菜和特色蔬菜,低海拔沿江河谷地带发展春季早熟蔬菜,中高海拔地区发展破季蔬菜、反季节蔬菜,南部山区建设加工辣椒产业带,渝东山区、三峡库区建设魔芋产业带。

第八节 提档升级茶叶产业

建设渝西、渝南特早名优绿茶产业带、渝西南外向型出口红茶产业带、三峡库区无公害和有机茶产业带。实施名优茶加工工艺设备技术引进与改造,实现名优茶生产标准化、加工机械化、产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构建以重庆茶业集团为龙头的茶叶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出全国知名的重庆名优茶叶品牌,提高渝产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建立以荣昌、永川、南川、江津、巴南、万盛等6个区县为核心的渝西渝南名优茶优势产业带,在万州、奉节、城口等3个区县发展无公害茶叶。

第九节 推进特色经果业

立足资源优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抓好南方早熟梨、枇杷、猕猴桃、李、晚熟龙眼、木瓜等伏淡季水果和花椒、花卉、苎麻、蚕桑、烟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生产。

专栏2 种植业发展重点项目

☆优质粮油基地建设及加工转化工程。建设优质粮食重点县20个,建立水稻、薯类、玉米、高粱、豆类、油菜等优质粮油专用生产基地1000万亩。

☆优质“双低”油菜产业带建设。建设重点县21个,建成基地200万亩。

☆重庆市柑橘非疫区建设。建立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检测市级中心1个、县级监测防控站22个、检疫检查站50个。

☆柑橘城综合建设及示范园建设。建成集柑橘培训中心、工程中心、苗木繁育基地、品种展示园和柑橘博览馆等于一体的中国柑橘城,建设高标准示范园4500亩。

☆重庆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示范基地建设。建设30个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

☆城郊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建设基地20个,推广保护性设施栽培和工厂化生产无公害蔬菜。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优质粮油、水果、蔬菜、多经、畜禽、水产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及相应的储藏加工设施。

☆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16个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

☆茶树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示范、推广及名优茶加工工艺设备技术引进与改造。“巴渝特早”等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400亩;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5万亩;引进名优茶生产线20条;引进日本精制绿茶生产线1条。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培育优质高产抗逆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2-3个通过省级审定;选育适宜重庆的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2-3个;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多抗鲜食糯玉米多抗工业用糯玉米、广适玉米新品种、糯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研究;创制短日高温可育基因新材料等;选育专用薯类良种2个。

☆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提出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土壤、不同耕作制度的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示范推广500万亩。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提出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土壤上各主要农作物的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主要农作物推广测-配-产-供-施的测土配方施肥3000万亩。

☆主要农作物超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研究制定水稻、玉米、油菜、薯类等超高产技术规程,示范推广1000万亩。

☆优质粮油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建立杂交水稻、玉米和油菜育种中心,薯类脱毒快繁中心与良种生产繁殖基地。打造梁平5万亩水稻种子产业高地。

☆农作物品种区试展示站建设。在全市不同生态区建设10个农作物品种区试展示站。

☆柑橘良种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及推广。建原种网室、一级采穗圃、二级采穗圃和观察圃。

☆市级种子专业市场建设。

建立以大足、铜梁、永川、江津、璧山、涪陵、渝北等7个区县为核心的优质南方早熟梨及枇杷优势产业带。建立以武隆、万盛、黔江、江津、南川、綦江等6个区县为核心的出口猕猴桃产区。重点在江津、巴南、璧山、綦江等4个区县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发展花椒产业。在涪陵、铜梁、合川、丰都、垫江、巫溪、云阳、江津等区县的丘陵、低山区,建设年产10万担优质茧生产基地。重点在酉阳、梁平、万州、巫山、巫溪、彭水、秀山、忠县等8个区县发展青蒿,在武陵山区和大巴山区发展党参、薯芋、黄连、杜仲等中药材生产。在荣昌、涪陵、南川、渝北、忠县、开县、梁平等7个区县发展苎麻。到2010年,花椒产量达到22万吨,建成蚕桑生产基地150万亩,青蒿生产基地20万亩,苎麻生产基地13万亩。

第四章 大力发展畜牧业

着力打造生猪支柱产业、草食牲畜优势产业、家禽特色产业和饲料饲草配套产业,实现“四轮驱动”,全面发展。建成以渝西和三峡库区、渝东南部分地区为重点的生猪优势产区、以三峡库区和渝东南部分地区为重点的草食牲畜优势产业带、以都市经济圈和渝西部分地区为重点的肉禽、肉兔、禽蛋特色产业群。开发和推广生态安全优质型饲料添加剂和浓缩料、预混料,加快工业饲料发展。到2010年,出栏生猪2300万头,肉牛70万头,肉羊600万只,家禽2.5亿只,肉兔250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继续提升,力争占据“半壁河山”。全市工业饲料产量达到400万吨。

第十节 稳定发展生猪

以建成全国肉猪优势产区及出口外调重要基地为目标,以深入推进优质肉猪产业化百万工程为载体,以突出抓好优质肉猪养殖小区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巩固发展良种猪繁育推广体系,发展养猪大户和规模化养猪场,推广应用优质肉猪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大中型肉猪屠宰加工企业,开拓优质肉猪和猪肉出口外销市场。建设优质肉猪生产基地区县30个(其中以合川、涪陵、武隆、垫江、开县、万州、巴南、荣昌、大足、南川、江津、铜梁、永川、綦江、梁平等15个区县为核心区县)、重点基地乡镇300个,建设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优质肉猪标准化养殖小区500个,发展年出栏100头以上的优质肉猪养殖大户1万户,打造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国家级生猪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到“十一五”末,全市猪出栏总量达到2300万头,其中瘦肉率60%左右的优质肉猪1000万头,培植猪肉及制品知名品牌5~10个,生猪产值达到280亿元,农民纯收入增加30亿元。

第十一节 积极发展草食牲畜

以实施草食牲畜产业化百万工程为载体,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发展重点基地,建设示范养殖小区,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优势产区建设。到2010年,建成年出栏山羊50万只以上的重点基地县5个,30万只以上的基地县5个,年出栏肉兔300万只以上的重点基地县5个,100万只以上的基地县5个,年出栏肉牛5万头以上的重点基地县5个,3万头以上的基地县5个。全市出栏肉牛70万头,山羊600万只,肉兔2500万只,存栏毛兔500万只(产毛350万公斤),草食畜牧业产值达到70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15%左右。

草食牲畜重点布局在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和渝西部分区县市,其中丰都、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等5个区县发展肉牛,酉阳、云阳、奉节、巫溪、巫山、城口、武隆、开县、万州、黔江等10个区县发展山羊,璧山、江津、铜梁、永川、大足等5个区县发展肉兔,石柱、丰都、万州等3个区县发展毛兔。奶牛重点布局在万州、江北、渝北、沙坪坝、北碚、涪陵、长寿、垫江、丰都、武隆、云阳、开县、南川、江津、铜梁、永川、荣昌等17个区县。

第十二节 加快发展家禽

重点引导发展优质土杂肉鸡、蛋鸡和水禽产业大县,重点建设一批家禽良种场和种禽专业大户、孵抱户,推行“公司+农户”肉鸡产业化模式,引进培育3~5家禽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基地区域化、经销产业化、品种特色化、数量规模化的家禽产业。到2010年,发展1000万只肉鸡大县10个,1000万只水禽大县5个,200万肉鹅大县5个,100万只蛋鸡大县5个,主产区县出栏家禽达到1.6亿只,全市出栏达到2.5亿只,禽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家禽特色产业重点布局在渝西、三峡库区和主城近郊部分区县,肉鸡重点布局在璧山、铜梁、大足、合川、永川、渝北、九龙坡、巴南、万州、奉节等10个区县,蛋鸡重点布局在长寿、荣昌、巴南、江津、潼南、梁平等6个区县,肉鸭重点布局在铜梁、梁平、永川、合川、南川5个区县,肉鹅重点布局在涪陵、荣昌、永川、江津、梁平等5个区县。

第十三节 稳步发展草业

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草资源,加强天然草原恢复建设与保护利用,大力开展闲置土地季节性种草养畜,是支持草食牲畜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条件的重要举措。要稳步推进草种繁育体系、草原监理体系、草业科技教育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工程,积极推进人工草基地、商品草基地、家庭小草园建设,加强草地病虫害防治,探索发展草业旅游,推动全市草种业、草坪业、草地畜牧业、草产品加工业和草地旅游业的发展。

加快引进和培养草业技术人才,壮大草业科技队伍,增强草业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草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高扁穗牛鞭草、巫溪红三叶、涪陵十字马唐等地方优良牧草品种的资源保护和繁育推广力度。重点在三峡库区及武陵山区开展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和保护利用,建立草原生态监测站,保护建设和改良利用草山草坡40万亩,使七曜山脉、巫山山脉等草山草坡退化区和三峡库区等生态脆弱区的草原植被继续得到恢复。重点在渝西经济走廊推行草田轮作制,建设家庭小草园和商品草生产基地。库区消落带及江河沿岸以生态保护为主,种植生态草和耐水淹植物20万亩。到2010年,全市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面积达到255万亩,人工饲草饲料基地300万亩,牧草种子基地8万亩,建成牧草品种资源保护区2万亩;建成市级草原生态监理站1个,县级监理站15个;发展草业加工企业10个,加工草产品1000万吨。

专栏3 畜牧业发展重点项目

☆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建设优质肉猪标准化养殖小区500个,其它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000个。

☆畜禽良种场建设。新(扩)建140个畜禽原种及祖代(扩繁和杂交制种)场,新增供种能力1600万头只。

☆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新(扩)建20个畜禽资源保种场和保护区,活体保种基因库1个。

☆市级种畜禽性能检测中心。建种畜禽舍和种畜禽性能测定中心。

☆重庆市草业工程建设。建牧草种子繁育基地8万亩,地方优良牧草资源保护区2万亩,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255万亩,人工饲草饲料基地300万亩,建设市级草原监理站1个和县级草原监理站15个,发展草业加工企业10个。配套建设牧草育种中心、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种子精选加工厂、草种区域试验站等。

第五章 积极发展水产业

大力发展水产增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适度发展休闲渔业,稳步发展池塘养殖,积极发展稻田养殖,强化水库生态养殖,优先发展特色养殖,适度发展冷热水养殖、咸水养殖及河沟养殖,积极探索工厂化养殖。建立都市高效休闲渔业区、渝西高产优质渔业区、三峡库区生态渔业区、武陵山区特色渔业区等“四大渔业区”。到201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0万吨,其中名优产品10万吨,养殖产量28万吨,捕捞产量1.8万吨,全行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增加值达到20亿元。

都市高效休闲渔业区。以渝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大渡口、南岸、北碚、巴南、渝北、长寿等10个区为核心,以观赏鱼养殖、休闲观光渔业和设施渔业为主。

渝西高产优质渔业区。以合川、潼南、铜梁、大足、双桥、荣昌、永川、璧山、江津、綦江、万盛等11个区县为核心,大力发展池塘养殖。

三峡库区生态渔业区。以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万州、忠县、丰都、涪陵、垫江、梁平、城口等12个区县为核心,大力发展池塘、稻田和其它生态渔业,适度发展水库渔业,控制水库过度养殖。

武陵山区特色渔业区。以黔江、酉阳、秀山、彭水、武隆、石柱、南川等8区县为核心,发展特色养殖。

第十四节 重点发展名优水产

重点发展胭脂鱼、南方大口鲶、长吻鮠、鳜鱼、中华倒刺鲃、岩原鲤、白甲、华鲮、裂腹鱼和鲟鱼、优质鲫鱼等品种,扩大规模,占领周边及国内市场,通过加工或直接出口,促进外向型渔业发展。到2010年,年产胭脂鱼2000吨,岩原鲤4000吨,中华倒刺鲃10000吨,鲟鱼5000吨,大口鲶5000吨,优质鲫鱼5万吨。

第十五节 加快培育特色渔业

积极引导休闲渔业和观赏鱼产业等特色渔业发展。休闲渔业是集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与渔业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利用城郊江河、水库、池塘发展休闲渔业,坚持与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与现代化渔业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相结合,与三产业建设相结合,实现旅游观光、水族观赏与现代渔业有机衔接,优化配置

一、三产业,实现渔业增效,提高渔民收入。

专栏4 水产业发展重点项目

☆县级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建设。在10个渔业重点区县建设水生动物防疫站。

☆特色鱼类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胭脂鱼、中华倒刺鲃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各1个。

☆原种场建设。建中华倒刺鲃等三个原种场。

☆良种场建设。建5个名优水产良种场。

☆水产亲本换代工程。统一从国家级原、良种场引进后备亲鱼,对全市各水产繁殖场不符合要求的亲本进行换代。

☆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推广万亩吨鱼池塘无公害养殖成套技术,引进推广2-3个国内外优良新品种。

☆渔政渔港建设。建嘉陵江重庆渔政码头,建渔港3座;建设渔政管理自动化指挥系统,购置水、陆渔政执法交通工具。

☆渔业资源及环境监测站建设。在长江和嘉陵江流域建4个渔业资源及环境监测站。

观赏鱼产业是我市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产业,是水产养殖业的新亮点。要科学确定观赏鱼养殖区域,规范观赏鱼批发市场,提高观赏鱼的商品价值。“十一五”期间,扶持发展1家观赏鱼养殖龙头企业,建设1个观赏鱼批发交易市场。

第六章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统筹城乡“一条龙”,建立“培训-输出-服务”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提高转移质量。突出技能培训,强化订单培训,拓展输出渠道,强化集团式大规模输出,以人为本,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以实现联网互动、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劳务市场为主要内容,构建完善劳动力资源信息、技能培训、输出就业等“三大系统”,建立统筹城乡、平等就业的劳动力市场。

第十六节 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

进一步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坚持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相结合、长中短期培训结合、初中高级培训结合,突出抓好新增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培训方式,广泛推行“订单培训”,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金,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十一五”期间,培育10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重点基地,打造10个区域性综合培训示范学校,新转移劳动力培训率达到90%以上。

第十七节 推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

切实抓好农村劳务输出,形成劳务经济和劳务产业。大力发展城乡二三产业,增加农村劳动力市内就业岗位。继续鼓励农村劳动力自组织、自管理的自主输出就业。开拓建立市外劳务输出基地,强化订单输出和季节性、集团式输出。规范发展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形成各类培训机构、输出中介机构和各类社团组织共同推进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机制。构建劳务信息交流平台,强化输出跟踪服务,建立服务档案,提高输出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就业。“十一五”期间,扶持发展10个劳务输出基地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万人,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稳定在865万人左右。

第十八节 构建农民工服务管理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和服务管理,坚持城乡统筹,以人为本,亲情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人性化执法,促进城乡融合,构建农民工服务管理高效、长效工作机制。健全机构,建立市、区县、街镇、社区四级联动的工作管理体系,形成高效管理工作平台。建立完善服务管理工作制度,推行流动人口“一证通”制度,对进城务工农民免费办理居住证,“十一五”期间,进城务工农民居住登记率达到95%以上,办证率90%以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强化劳动合同监察,扩大工资保证金制度覆盖面,进一步开放城市公共资源,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善农民就业和生活环境。

第七章 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实现农业市场化、国际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力争到“十一五”末,将重庆农业打造成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以农工贸一体化为典型,经营方式多元化,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为中心,效益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实现或基本实现农业主体组织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模式生态化、农业耕作机械化。

第十九节 明确现代农业主攻方向

发展高效农业。加快实现农业设施化、产品科技化、品种优良化、农民知识化和农村信息化;创新信息服务新方式,探索和推进具有重庆特色的“移动农网”和“农网广播”等“三电合一”服务新方式的应用;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发展外向农业。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农业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进程,扩大农业创汇;加强农业企业的质量、环境等国际认证,提高农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能力;完善农业对外开放支持保护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农产品出口;加大农业项目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内外资水平;加强与港、澳、台农业合作与交流;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强化农产品出口支持与服务。

发展生态农业。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建成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良性循环机制,多级转化利用资源,实现“蓝天、碧水、沃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发展观光农业。突出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科教功能、载体功能的开发,以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农展节庆为载体,展示现代农业,传播农业文化,体验乡村风情,释怀农民情结。

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集成农业技术、连接市场与农户、辐射农业科技信息和技术培训的作用,选择典型区域,建设基地成规模、示范内容多、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第二十节 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山地型生态农业、浅丘型高效农业等“复合农业”,实现优势互补、区域平衡和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53.6∶38.1∶3.5调整到2010年的48∶43∶5。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促进种养加全面协调发展。一是建设农产品生产重点基地。按照“生产基地重点化、重点基地区域化、区域发展优势化”的思路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均衡上市”的原则,采取整合项目建基地、引进业主建基地、发展大户建基地、“一事一议”建基地等办法,建设区域性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区县有区域、乡镇有特色、村有专业、户有规模的产业格局。到2010年,优质中稻、优质豆类、优质玉米、专用马铃薯等生产基地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0%以上;建成优质肉猪、草食牲畜、家禽生产基地区县70个。二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坚持“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原则,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有经济实力、带动力强的农产品流通型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经营机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到市外、国外开发种养业基地,发展外延农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市国家和市级骨干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00个。三是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围绕榨菜、水果、肉类等建设10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发展以粮食、油料、肉类的精深加工,扩大蔬菜、水果和奶类等产品的加工规模,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重点扶持发展4家水稻加工企业、2家高粱加工企业、1家薯类加工企业、4家外向型肉类加工企业、2家奶类加工企业发展壮大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四是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开放、统

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鼓励农业生产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事农产品运销,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强农村集贸市场改造,改进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工作,建立健全统

一、规范、高效的“绿色通道”。到2010年,建成以市级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中心,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架,连接乡镇、村的农产品市场网络。

第二十一节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建立都市发达经济区、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协调发展机制,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统筹三大经济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都市发达经济圈。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二三产业开发区。重点推广城市郊区的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等重点发展花卉业;在缙云山、中梁山、歌乐山、铁山坪、南山等自然风景区重点打造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发展都市农业功能从单纯生产功能向生态、文化功能拓展。加快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着力培育农业高科技优质品牌,努力形成科技农业孵化器。加快建立鲜活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发展农业储运包装业,搞好鲜活农产品的供应和流通。

渝西经济走廊。依托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发展优质粮油、优质肉猪、优质蔬菜、优质水果等,建成鱼米之乡和主要农副产品供给地,形成区域化连片、专业化特色的基地型集约高效农业模式。承接主城区“退二进三”的战略转移,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成现代农业展示区。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绿色果品、草食牲畜、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发展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等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加工业,建成高效生态农业区。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重点发展现代山区农业,构建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高地,形成沿渝怀铁路线的高山生态农业生产区。

第二十二节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引导、扶持和发展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纵向相通、横向相联、产加销衔接、农工贸一体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网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导和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统一供应、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到201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000个,辐射带动农户达到300万户以上,农民组织化率达到40%以上,4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和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

专栏5 现代农业发展重点项目

☆移动农网和农网广播建设。建立和完善市级发布系统、市区县专家库和各乡镇村社大户连接网络与互通系统。

☆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建土肥新技术研发中试基地、国家级农化监测中心和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等。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新转移劳动力培训率达到90%以上;实现新增劳动力转移160万人;实施“技能工程”和“引导性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和促进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进程。同时重点扶持10个农村劳务输出基地区县、20个农村劳务培训基地单位和10个重点劳务中介机构。

第八章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

农业科技生产力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建立科技教育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构筑高新技术创新平台,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转化应用能力。

第二十三节 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建成一批国家农业重点实验室,在不同农业生态区域选建农业野外科研观测站,在农产品优势区域内选建技术创新中心、农业投入品创制中心和农业加工品创制中心,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具备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主体,以农技推广机构、企业、中介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的技术推广主体,以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的农民科技培训主体。在动植物品种改良、生物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批突破。

第二十四节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大力推广先进实用、节本增效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农产品优势区域内选建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到2010年,良种覆盖率明显提高,缩短良种更新时间,农业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由45%提高到60%。

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职能由国家农业服务机构承担,所需经费由财政全额供给,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推广条件,充分发挥其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灾害防治等多方面的服务作用。改革分配办法,按岗定酬、按绩取酬。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改革科技推广立项与委托制度,实行招投标制。科技推广项目立项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择优扶持。增加农业科技推广投入,制定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政策与法规,加强对农业科技推广的领导,形成强有力的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的保障体系。

第二十五节 造就大量农业科技人才

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和队伍建设,建设壮大市农科院、市畜科院和一批区域性农业科研、技术中心,组建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改良中心和工程中心,加快中国柑桔城、中国重庆西部畜牧科技城、重庆农业科技城和重庆食品加工交易城等“四大城”的建设,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创新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与引进并举,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人才队伍。实施人才计划,加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选拔和培养。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营造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激励机制,为大批创新型农业科研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人员队伍建设。从体制改革入手,在人员编制、入学深造、职务评聘等方面制定政策,稳定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队伍中的业务骨干。坚持选贤任能原则,形成竞争机制,调动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积极引导、鼓励和推动农业高中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普及、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第二十六节 培养新型农民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构建政府部门项目引导、主管部门统筹、培训机构实施、农民自主参与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依托大中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农民科技培训机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及其办学体系和有关职业院校,以区县、乡镇为重点,分类建设一批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和农民科技培训资源服务中心。以农民职称评定工作为龙头,结合“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的实施,造就一大批“田状元”、“土秀才”和种养加大户,带动和调动农民科学种田积极性。实施“县乡村实用人才工程”,培养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各行业、各领域,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各类实用型科技骨干人才和管理人才。

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强农民的科普教育,普及农业科技、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和政策法规知识,增强农民吸纳、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劳动者。

第二十七节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形成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乡镇农技、畜牧兽医、农经站建设和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实行推广队伍多元化,稳定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大力发展农民、企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实行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机构承担公益性、共性关键技术的推广示范,鼓励和支持企业、农民推广有市场前景的开发类技术。实行推广形式多样化,鼓励开展农业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等,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参与技术服务、转让和承包。加强经营性推广机构建设,强化公益性推广机构的考核管理。

第二十八节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全面实施“金农”工程、农业遥感监测工程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程。以农业信息采集传输、储存、开发、发布服务为重点,建立与农业部对接的重庆市农业数据中心,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网络,选建遥感监测地面样方县,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新型流通方式,建设和完善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平台。

专栏6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重点项目

☆重庆市农科院建设。建农业重点实验室科研实验大楼、技术创新中心农机中试基地和农业加工品创制中心各交流培训中心等。

☆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科技孵化基地建设。

☆农牧检测检验大楼建设。

☆农牧科技大楼建设。

☆部级种子质量检测分中心。

☆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建立种质资源繁殖更新与引种基地1个,种质资源保存分中心1个,种质资源圃1个。

☆科技入户工程。

☆国家级山地农业示范区建设。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示范区。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生物农业高技术产业化。农作物新品种、良种畜禽高技术产业化,优势生物资源增值转化,高效种植养殖技术及设施农业产业化。

☆兽药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厂房和兽药生产线。

☆农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农产品营销信息系统、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系统,推进农情信息网络覆盖。

完善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与农业部对接的重庆市农业数据中心。加快推进县级平台和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建设并完善100%的区县级信息平台和90%的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加快发展区县级“110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粮食、油料等大宗农产品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100个农产品信息采集点和50个动物疫情信息监测点。优先建设农业遥感地面样方县。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包括中央扶持的7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到2010年,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覆盖90%以上的乡镇。

第九章 提高农业安全水平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强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减灾防灾能力,强化产品和投入品监管,建成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实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监管,全面提高农业安全水平。

第二十九节 提升农业安全保障能力

完善动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检验监督、控制扑灭、技术支撑以及物资保障系统,建成覆盖全市、规模适度、功能齐全、高效精干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动植物保护体系。动植物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20-30%。

建设完善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植物检疫防疫、农药安全使用与监管三大系统,提高重大病虫害和植物疫情监测预警、应急控制及农药安全使用与监管等综合能力。到2010年,实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国外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的全面监控,初步建成柑橘非疫区200万亩;有效阻止和控制紫茎泽兰、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蔓延。明显提高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种类和预报准确率。全市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平均每1500万亩达到20个,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对象由25种扩大到60余种,重大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由75%提高到80%以上,中期预报由80%提高到90%以上,短期预报由85%提高到95%以上。化学农药使用数量减少30%,剧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一般发生区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左右,重发生区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左右。开展生物防治100万亩,建成3个50万亩规模的以安全用药为主的标准化重大病虫害治理综合示范基地。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5%以下,年农药质量样品检测能力达到250个,其中生物农药50个,农药残留检测样品能力达到500项。

建设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和畜产品卫生安全追溯三大系统,实现动物疫病快速诊断监测,动物疫情快速监测预报、突发重大疫情紧急处理,动物疫病和产品质量快速追踪。到2010年,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基本实现全面控制;在35个区县建成达到国际标准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有效控制口蹄疫、禽流感、猪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把猪、禽、大牲畜死亡率控制在5%、13%和1%以下。

基本建成市、县两级水生动植物疫病监测、重大疫病控制和渔用药检验与药残监控三大系统,全面提高水生动植物疫病的防治水平。到2010年,鱼、虾养殖因病害造成的死亡率下降5个百分点,基本控制水生动物重大病害。

协同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完善自然灾害综合协调机制,完善防洪抗旱体系、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气象灾害防控体系、森林防火防灾体系,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三十节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

把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统

一、简化、选优”的原则,建立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轨道。实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方法标准、投入品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到2010年,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00项,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30个),建立起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科学适用、国际接轨、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基本满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基本满足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需要,基本满足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优质稻、马铃薯、“双低”油菜、柑橘、南方早熟梨、茶叶、榨菜、蚕桑、优质肉猪、草食牲畜、家禽、水产品等12种优势农产品和辣椒、长毛兔等重点特色农产品,建设一批与国际标准对接的出口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与国家标准对接的生产示范基地和相对集中的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到2010年,建立50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00万亩柑橘非疫区;优质稻比重提高到80%以上,“双低”油菜的比重提高到70%,优质瘦肉型猪的比例提高到50%,主要畜禽产品检疫合格率达到l00%,主要水产品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农产品优质率达到70%以上。

第三十一节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认证

实施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程,着力提升检测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部级中心2个、区域性中心4个、市级中心1个,建设并完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40个,建立基地和市场快速检测点200个,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实时控制手段。

实施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及其原产地认定制度,制定认定认证行为规范,加强标识管理,大力培育名牌和品牌农产品。通过5年努力,培训认定认证检查员2500人;认证名牌农产品200个,累计达到300个;认证绿色食品200个、有机食品50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800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00个;建设和完善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3个市级质量安全检测中心、4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区域分中心、35个县级检测站和200个基地市场检测点。

第三十二节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40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5000人。建立认证产品产地、大宗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监控系统。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承诺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品牌战略,加大优质农产品的推介宣传。

专栏7 农业安全重点项目

☆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部级质检中心快速应急检测中心3个,市级质检中心6个,区域性中心4个,县级快速检测站20个,生产基地及主要批发市场速测点400个。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市级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县级实验室和乡镇级诊断站的动物防疫体系动物检验监督设施建设,改造公路动物检疫监督检查消毒站67个。

☆农作物有害生物应急防灾体系建设工程。在23个县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购置监测、实验等仪器设备。

☆农业执法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市县两级农业执法取证、办案、培训等执法设施设备。

实施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工程,强化流通领域标准化管理,新建、扩建和完善2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30个专业市场。培育30个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培育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中心10个。在商品集中区域,建立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专销区200个。建立安全优质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推进现代流通方式,鼓励采用连锁经营等形式销售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加强农产品公共营销促销服务系统的基础设施和组织建设,开展国内外安全优质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

第十章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分析重庆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坚持资源保护与利用相结合,远近结合,生产、生态、生活相结合,保障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努力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强化系统整合,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十三节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配合实施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和西部生态建设地区农田整治工程,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整治开发和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通过基本农田整理、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建设等工程,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十一五”期间,改造中低产田220万亩,到2010年,全市农村土地产出能力达到每亩2000元,年均递增4%。

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在三峡库区各区县建设一批“沃土工程”示范基地、旱涝保收基本农田。以实施三峡水库重庆库区周边绿化带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为契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先进农耕农艺技术优质高效景观示范片,提高项目建设的科技水平和示范带动效应。“十一五”完成45.9万亩基本农田建设,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20万吨。

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建设保护性耕作示范区,推行免耕、少耕、秸秆覆盖还田等技术。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200万亩。到201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达到3555.8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067.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545万亩。

实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在三峡库区选建一批旱作节水农业重点示范区县,推广农耕技术、节水生物技术和信息管理手段等10项先进实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调整农作物结构,变对抗性为适应性。“十一五”完成旱作节水农业示范5万亩。

第三十四节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资源化利用,减少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减少畜禽粪便、废旧农膜等农业废物污染。重点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农村环境清洁工程项目,以及农业环境污染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农村面源污染档案。“十一五”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100万亩。到2010年,初步实现“三转变”、“四提高”和“五化”,即耕地利用与保护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农用化学品投入从经验型向精准高效转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导与信息化处理从模糊型向数控超前型转变;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优质有机肥料施用量,提高农村沼气使用率;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化,作物平衡配套施肥科学化,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化,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产业化,农业生态环境综合管理法制化。

第三十五节 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工程,重点在三峡库区以农户为单位,实施户用沼气池“一池三改”建设,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40万口。实施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建设工程,“十一五”期间完成90%规模化养殖场(户)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

第三十六节 保护农业生物资源安全

建设一批野生植物原生境、渔业自然保护区,使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和特有鱼类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实施农业生物资源安全保护与利用工程,选建农业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野生和珍稀植物资源原生地保护点,以及外来有害生物治理示范基地,建设和完善重庆市农业生物资源监测预警站,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中心。实施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在长江、嘉陵江等水域开展渔业资源和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增殖放流设施建设,在三峡库区建立资源环境监测站。

专栏8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重点项目

☆节水农业技术示范工程。建立示范区2000亩,扩展示范5万亩,完善田间水系、拦蓄池、补灌管道等基础设施和监测点,推广农耕技术、节水生物技术和信息管理手段,提高全市旱作农业生产水平。

☆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修建沼气池、发酵池和氧化处理粪污。按一个规模户修建100立方米,一个养殖小区修建400立方米,共需修建20万立方米的沼气池或发酵池和氧化处理池等;在条件成熟的小区可以结合有机肥厂建设促进粪污无害化。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到2010年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20处。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40万户。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实施基本农田建设44.5万亩。

☆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与沃土工程。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100万亩低产田土改造、50万亩农田基础设施建设、50万亩平衡施肥、30万亩改土聚土垄作等。

第十一章 实现规划的保障措施

有效实施本规划,对今后五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保持既快又好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规划实施的协调保障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第三十七节 增加农业投入

农业是弱质产业,需要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和有力财政支持。党中央在新时期确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效的支农促农惠农政策,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争取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保证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力争财政安排农业事业费和支农资金保持在财政支出的25%以上。在投入机制上,主要建立无偿投入与有偿投入相结合,政府行为与利益相促进的新机制,保证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实施,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调整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财政投入重点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农业标准化和扶持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农业现代化园区等。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建立政府、农民、外资、民间资本等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的力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方筹集发展农业资金,带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外资投资农业,建立“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建立国家、集体、个人和外资等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集资金的投资体系。研究制定鼓励投资农业的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环境,健全创业投资体系,大力吸引民间和社会资本,着力扶持现代种、养殖业生产、加工、营销、畜禽粪便治理等专业公司。鼓励和引导大中型企业投资农业,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投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外资。一是积极争取中央项目支持;二是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拨款;三是积极利用信贷资金;四是广泛吸纳民间资本;五是大力引进外资;六是鼓励农民自筹投入。

第三十八节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抵御和化解风险的必然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十一五”重点培育10个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示范区县,重点加强农业良种保障能力、科技推广能力、基础建设能力、三农培训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农业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能力等“六大能力”建设,明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加强良种保障能力建设。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完善种养业良种引进、培育、选育系统,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构建良种繁育体系和新型种业体系。

加强科技推广能力建设。以关键技术攻关为突破口,以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为重点,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基础实力、创新能力和转化运用效力。

加强基础建设能力建设。实施“沃土工程”、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信息服务能力,提高动植物病虫灾害有效预防、快速扑灭能力。

加强三农培训能力建设。以种养加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为主要任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实施百校培训设备设施建设工程、万名农业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工程、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百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科技素养,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乃至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产业发展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坚持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积极扶持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比较优势和市场前景的重点产业,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产业带和优势产业区,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加强农业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改革农业执法体制,加强执法体系建设、接报与指挥系统建设、执法队伍素质建设,完善运行保障机制,提高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开展农业公共支持政策研究,加强农业行业能力建设,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效率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第三十九节 增强农业行业能力

着力加强全行业能力建设,提高依法治农水平,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业部门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

正确把握农业发展规律。认真领会“两个趋向”精神实质,正确把握形势,紧紧抓住农业发展新的时机与机遇,加快农业发展。遵循农业发展规律,从体制上切实解决影响农业发展全局的关键性问题,着力推进农业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工作机制。强化科学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坚持专家咨询、集体决策和决策责任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强化务实的执行机制。加强重大事项督查、一般工作督办的措施,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强化严格的监督机制,突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创新监督形式,完善监督方法,提升监督水平。

加强农业部门思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为“三农”服务的思想,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风,加强农业调查研究工作,增强研究思考问题的能力。

加强农业法制建设。继续抓好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实现由提高农业系统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推进农业系统各项事业依法治理,进一步加强农业执法,强化农业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装备水平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促进公正执法和严格执法。

第四十节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是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权利的重要力量,有利于增强农民进入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有利于农村的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立足资源优势,提升规模基地,育强企业龙头,创新经营机制,培育市场体系,构建销售网络,发展专业合作,注重自我服务,实现基地组织化、企业组织化、流通组织化和合作组织化。

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引导功能。优化配置农村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提高综合生产率和规模效益,组织农民进入市场,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提供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的吸引力、凝聚力。

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民自愿组成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手段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分工分业,提供产供销服务,以增强合作社组织对农民的吸引力、凝聚力。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指导力度,项目引导,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建立契约组织、中介组织、市场组织。

第十二章 农业环境评价

本规划实施后,由于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推广畜牧养殖小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利于农业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但是,由于产业发展需要,推广一些高新技术,对环境造成小影响不可避免。因此,总体评价是利大于弊。

第四十一节 农业环境现状

“十五”末,我市农业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基本农田土壤质量良好,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渔业水质质量良好,嘉陵江、乌江渔业水质质量进一步改善;农产品基地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以监测为重点的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展开。“十五”期间,对35个区县的20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基本农田、渔业养殖水域等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评价,对粮食、蔬菜进行定期检测和监督性检测,抽检样品7590个,获得监测数据45000多个。

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取得新进展。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50个,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0.7%。建成了野生金荞麦原生境保护区200亩。查清了53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情况,清除紫茎泽兰3.5万亩,有效地遏制了恶草的传播速度和危害势头。

农业面源污染和养殖污染防治开始起步。建立了农村面源污染档案,编制了全市生态保护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开展了农业面源和养殖污染治理以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57.5万口,建成沼气工程103处,有机复合肥生产厂7家,建立了6个不同水平的农业面源监测点。

生态农业和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猪-沼-果”生态模式、稻田生态养殖、庭院生态观光休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十大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推广应用面积91.2万亩,直接经济效益3.7亿元,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区县达到16个,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2个,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面积达2000万亩。

生态建设初见成效。重点实施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以及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完成“长治”五期工程,落实天然林资源管护3582万亩,完成工程造林任务1236万亩,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但是,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总体上看,农业资源衰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一是有害生物增多,生物多样性下降。国家公布的74种有害生物中,全市发现53种。部分有害生物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二是农田土壤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污染,菜地土壤酸化严重。重金属汞样本超标率6.7%,菜地普遍酸化严重,农田土壤酸化较为严重。三是渔业水质量较差,次级河流污染严重。嘉陵江北碚水域、乌江涪陵水域重金属铜样本超标率分别为61.1%和50.0%,龙溪河、綦江河、小安溪河等污染较重,巴南五步河、合川渠江、潼南琼江重金属铜样本超标率分别为66.6%、66.6%、100%。四是农业面源污染逐年加重。大量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畜禽粪便、废旧农膜等农业废物污染,造成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加重。五是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5.2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63.2%。全市已有石漠化土地290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3.5%。

第四十二节 农业环境趋势预测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将快速发展,养殖业规模化步伐加快,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使用不可逆转。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染加速由城镇向农村蔓延,加剧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农业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据预测,2010年我市农业面源污染(含农村生活和种养殖业)负荷为COD48.9万吨、NH3-N4.8万吨、TP2.9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加37%、34%和44%。这给我市农业环境综合治理提出了严峻考验。

第四十三节 农业环境控制措施

农业环境保护的关键,一是治理,二是控制。一方面,对现有污染进行治理,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有效抑制和减缓农业环境污染。本规划坚持把环境保护同产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项目一律不纳入规划。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严格审批农业建设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对每一个农业建设项目的选址、工艺、规模、环境治理措施等进行充分论证,严格把关。

建设农业环保工程。“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八大工程”,有效控制和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一是农业生物资源安全保护与利用工程。重点在经济条件较好、能源紧缺的地区发展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减少农作物焚烧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到2010年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20处,基本实现农作物废弃物有效利用,减少污染,开辟新能源;二是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减少农村人畜粪便污染,建设生态家园。到2010年建设35个生态农业示范县,“一池三改”生态家园示范户发展到103.3万户,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40万户;三是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粪污前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好氧水处理系统、沼气利用系统、固体有机肥料生产系统、沼液无害化处理及商品化液体肥料加工系统,减少粪便污染。计划到2010年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20处;四是渔业资源保护及环境监测工程。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及环境监测,减少水体污染。建市级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站1个和鱼类资源保护中心1个,建3个县级渔业环境监测站;五是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发展生态固土蓄水与高效保护性耕作旱作农业,完善田间水系、拦蓄池、补灌管道等基础设施和监测点,建立示范区2000亩,扩展示范5万亩;六是“沃土工程”。开展生态能源与土壤改良,完善农田监测及土壤改良技术管理系统,建立有机肥处理加工与配制示范展示基地、实验室及“3S”农田诊断系统;七是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在全市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0万亩;八是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建设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及草原监理站,其中市级草原监理站1个,区县级草原监理站16个,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40万亩,建设人工饲草饲料基地40万亩,建设牧草品种资源保护区2万亩。

通过以上措施,到“十一五”末期,全市农业环境将得到较好改善,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5篇: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

编制说明

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具有发展特色农产品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为加快我市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培植特色产业,全面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根据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关于编制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精神,本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求实创新、加速发展的原则,结合我市农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依据我市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农产品布局现状,选择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优势或潜在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确定优势产区,明确主攻方向、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实施扶优扶强战略,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集聚,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区或产业带,从整体上提升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本规划在《重庆市优势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优先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16个特色农产品,进行优势区域布局,建立标准化示范区,为我市特色农产品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及加工销售一体化运作起支撑性和示范性作用,对特色农业发展起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通过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与重点产品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特色名牌产品,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本规划的编制,得到了农业部、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得到了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自治县、市)及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色农产品是指具有特定的生产区域、特殊的产品品质、独特的市场优势,并具有一定生产传统和产业基础,经过扶持和培育能够尽快形成适度生产规模,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性农产品。我市光热水土资源区域性特点明显,物种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独特优势和潜力。通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特色农产品已有一定发展,并逐步成为深化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善人们生活、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同时,日益融合的国内外市场对发挥比较优势和做大做强区域特色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为全面推进我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战略地位

实施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突破口”,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来源”,对提高全市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统筹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

整合资源,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适应新阶段农产品优质化、专用化和多样化需求和农业提效增值的需要,科学发展特色产品和产业,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在发展优势农产品的同时,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开发,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

(二)是区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 我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多样,孕育了大量的名、优、稀、珍品种资源,具有发展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和潜力。按照“调高、调优和调出效益”的原则,充分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培育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群,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保护和提高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发展特色农产品,建立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增强特色农业发展后劲,有利于提高区域土地产出能力,有利于提升我市农产品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发展特色农业,建成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加工、储藏、保鲜、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

(五)是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推进的有力保障

发展特色农产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走节约、清洁、安全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发展现状

(一)资源概况

我市地处四川盆地向盆边山地过渡地带,幅员面积823万平方公里。地质构造分属川中纬向构造带、川黔南北构造带、川鄂湘黔隆褶带、大巴山弧构造带,农业资源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产品。 1气候资源适宜

重庆位于北纬28°10′~32°13′之间,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降水充沛、水热同季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7~18℃,无霜期325~345天。海拔350米以下的丘陵地区10月上旬至中旬的气温可保持在18℃左右,秋季气候资源有利于许多作物生长。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平均每亩耕地拥有降水资源600~2000立方米,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 2土壤肥沃出产丰富

全市拥有315885万亩耕地(市国土局2004年末),空间分布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区占5563%(其中水田和旱地分别占全市水田和旱地总面积的6596%和4724%);500~800米的低山区占259%。901%的水田集中分布在8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区,254%的旱地分布在800米以上的山区。全市耕地土壤共有8类,其中水稻土占448%;紫色土占309%;黄壤占143%。水稻土肥力水平高,且多分布于水热条件良好的丘陵低山区。紫色土多分布于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区,是饲料(麦、玉、苕)、油料、果树、桑树、蔬菜等作物的主产区。黄壤集中分布在海拔800~1500米的中低山地区。 3立体农业特征明显

全市山地面积占幅员面积的7284%,丘陵占2003%,缓丘平坝占713%。山地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和东部,丘陵集中在西部,中部则为山丘交错地带,缓丘平坝零星分布于各次级河流沿岸的阶地及石灰岩地区的溶蚀盆地。地势呈现东南高而西北低的特征。长江流经的地区为全市的低地,海拔73~180米,与东部、东南部山地的顶峰相差2000米左右。显著的立体地貌特征,为特色农产品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 4草资源富集

全市草地资源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的秦巴山、武陵山和大娄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为草食牲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市草山草坡面积3237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2874万亩,占幅员面积的233%。全市人工种草面积达1608万亩,年产草量400万吨以上。各种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达1400万吨。全市各类草资源理论载畜量达1545万个羊单位。 5水资源丰富

全市水域面积3812万亩,占幅员的31%。境内除长江、嘉陵江、乌江三大河流外,尚有涪江、渠江、綦河、大宁河等流域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次级河流10条,辖区总水量达到4005亿立方米。在水域面积中,河流占56%,湖泊、水库、坑塘共9695万亩,占254%。三峡水库形成后,重庆境内将增加60多万亩水面。 6生物资源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动物资源有800多种,其中,国家

一、二级保护动物30多种,比较名贵的水产有10多种,畜禽类有猪、牛、羊、鸡等40余种。植物资源有4000多种,其中,有维管植物2000多种,栽培植物近千种。

(二)现实基础

我市特色农产品丰富,生产初具规模,产业化步伐加快,近年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品种品质结构,特色农产品向区域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

一是生产初具规模。特色蔬菜种植面积达150万亩,产量140万吨,其中,榨菜面积48万亩占30%,产量84万吨约占60%,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2;加工辣椒近两年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占16%,2000年全市种植加工辣椒25万亩,2004年达到18万亩,2005年发展到25万亩;魔芋、藠头、花椒、食用菌、姜、莼菜、草食蚕等特色蔬菜也有一定发展。特色水果种植达137万亩,产量35万吨,其中,南方早熟梨面积占493%,产量占60%;名柚面积占292%,产量占263%;柠檬、杂柑、猕猴桃、晚熟龙眼、枇杷、木瓜等特色水果在一些地区也有较快发展。特色粮食种植面积达250多万亩,主要括加工马铃薯、酿酒高粱、菜用玉米、绿豆、荞麦、白豆、赤豆、葛、能源甘薯,其中,加工马铃薯达162万亩,酿酒高粱405万亩。名优茶叶62万亩,产量32万吨。名优中药材种植面积29万亩,产量4万吨,主要包括青蒿、黄连、党参、八角、薯芋。特色纺织材料种植面积145万亩,产量33万吨,主要是蚕桑、苎麻、黄红麻。名优花卉15万亩,以牡丹、腊梅、红掌为主。特种畜牧产品主要包括荣昌猪、四川白鹅、肉兔、长毛兔、重庆黑山羊、酉州乌羊、麻旺麻鸭、渝西乌鸡、南川土鸡、蜜蜂等,目前四川白鹅存栏680万只,年出栏170万只,肉兔和长毛兔各存栏1000万只和250万只,年出栏肉兔1500万只,兔肉产量15万吨,年产兔毛1200多吨。特色淡水产品包括胭脂鱼、岩原鲤、中华倒刺鲃、鲟鱼、大口鲶、优质鲫鱼,现有养殖规模13万亩,产量47万吨,其中,优质鲫鱼养殖面积86万亩,产量43万吨。

二是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全市拥有以重庆市渝兴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华牧集团、涪陵榨菜集团、鱼泉榨菜集团、重庆市长德淀粉开发有限公司、渝东珍优水产品有限公司、重庆市东江水产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200个,其中国家级10个,产值达40亿元,惠及农户110万户,平均每户从中增收300元,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万州宏远批发市场、石柱黄水黄连产地批发市场为农业部定点市场。一大批特色农产品走出重庆,逐步占领国内外市场。

三是品牌效应初显。全市有各类特色农产品品牌125个,“涪陵榨菜”、“鱼泉榨菜”、“垫江牡丹”等知名品牌享誉全国,“九叶青”花椒为全国四大花椒品牌之冠,“骄王”牌花椒粉、保鲜花椒、花椒精等花椒系列产品被评为绿色食品,“石柱黄连”驰名中外,“荣昌冻乳猪”和“荣昌烤乳猪”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稳步上升,“万州柠檬”畅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

四是带动农民增收效果突出。特色农产品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市种植榨菜的农民达100万人以上,人均增收达371元,石柱县加工辣椒年产值达16亿元,人均增收200元,江津市农民种植花椒人均收入达到787元。

同时,我市特色农产品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区域优化布局尚未形成。各地农业结构雷同现状突出,生产规模小型化,结构调整行政区域化,区域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二是整体竞争力不强。特色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发展缓慢,传统特色品牌不够响亮,商品化处理水平低,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业链延续不够,龙头企业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三是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平不高。原有特色品种培育更新滞后,新的品种引进嫁接不足,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管理粗放,成本高,效益差。

(三)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优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和山区立体农业,分区域搞好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布局。《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指出: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目标。 2资源条件良好

独特资源优势是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前提,我市适宜的气候条件,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丰富的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具有较大的优势。 3市场前景广阔

特色农业是充分利用特定区域内的农业资源优势,开发出经济价值高,相对效益高,品质上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试图寻找一种更自然有特色的食品,味道更鲜美、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的特色农产品显然迎合了这一趋势,农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市场需求是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只有发展特色农产品,才具备市场竞争力,因此特色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大。同时,许多特色农产品都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加工原料,随着食品加工业、化工业和医药保健业的发展,特色农产品需求量将大大增加。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立足资源优势,坚持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实施政策倾斜和项目推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统筹规划,扶优扶强,优化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重点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区,形成与资源优势相适应的区域发展格局,保护和提高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为导向,瞄准现实需求,着眼潜在需求,统筹规划,重点发展商品率高、开发前景广的特色农产品,用产业化的理念谋划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产业带。

优化布局与适度规模发展相结合。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带、产业区和产业链,树立“量大不如质优,做大不如做强”的思想,在适宜区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确保产品特性。

科技支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加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绿色化,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突出重点与整体开发相结合。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优先发展优势比较突出的特色产品,重点建设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分期分批择扰扶持示范区建设,立足开发整个产业,打造名牌,构建特色产业群体,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三)发展目标

1特色农产品的确定

我市特色农产品品种多、分布广,按照特色农产品“两特一广”(特定区域、特定品质和广泛市场)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坚持“经济价值高、产业链长、市场竞争力强、开发增值潜力明显、技术成熟、规模相对较大、对农民增收贡献率高、见效快”的原则,本规划确定了加工辣椒、魔芋、藠头、花椒、食用菌、名柚、柠檬、杂柑、猕猴桃、枇杷、木瓜、酿酒高粱、四川白鹅、兔(肉兔、长毛兔)、胭脂鱼、中华倒刺鲃等16个优先发展的特色农产品。 2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目标

到2010年,实现“五个一批”和“两个提高”,在全市培育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具有重庆乃至西部区域特点、知名度高的特色产品品牌,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带或产业区,建成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农民致富,推动我市特色农产品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发展,显著提高特色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提高我市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建设16个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壮大16个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

——建成50万亩加工辣椒、15万亩魔芋和年产10万吨食用菌为代表的特色蔬菜产业带区。

——建成45万亩名柚、13万亩枇杷、10万亩杂柑、6万亩柠檬和4万亩猕猴桃等特色水果产业带区。

——建成100万亩酿酒高粱等特色粮食产业带区。

——形成年出栏2000万只四川白鹅、2000万只兔等特种畜牧产品产业带或养殖小区。 ——建成年产2000吨胭脂鱼和年产5000吨中华倒刺鲃等特色淡水产品产业带或养殖小区。

四、区域布局

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整体布局,重点建设”的思路,对全市优先发展的16种特色农产品进行规划布局。布局的原则: 一是自然资源优越。资源富集,具有一定的生产传统、良好的生产基础和技术条件,原产地和适宜区优先;

二是生态环境良好。环境质量佳,具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条件;

三是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地域性竞争优势,产地市场初具规模,流通渠道畅通,交通便捷;

四是生产规模较大。集中连片生产,产品商品率高,市场份额较大,竞争优势明显;五是龙头带动性强。龙头企业服务半径能覆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好,与农户有实质性联系。 1加工辣椒

重庆历来是辣椒的主产区和主要消费区,干辣椒曾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2005年加工辣椒种植面积25万亩,加工辣椒总产值在35亿元,生产加工辣椒农民收入216亿元。

优势区域:石柱、綦江、南川、武隆、巴南、酉阳等6个区县,最适种植条件为海拔400米以上,温度18-28℃,光照充足,水源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壤土、粘土的微酸性土壤的区域。

发展目标:重点开展加工辣椒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创品牌。到2010年,建成加工辣椒生产基地50万亩,产量达到42万吨,面积和产量均比2005年翻一番。 2魔芋

魔芋粉作为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石油、纺织印染及轻工等领域。在三峡库区、武陵山区海拔600米以上山区大量种植,为全国魔芋主产地之一,产量占全国的1/5。全市魔芋生产面积达10万亩,年产鲜芋3万吨,普通魔芋精粉02万吨,产值约1亿元。魔芋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200米,排水良好的平坝、缓坡、阴坡,适宜的土壤为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微酸的轻质砂土。我市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部分地方是魔芋的最适宜地区。

优势区域:主要布局在三峡库区的开县、奉节、城口、巫溪、巫山、云阳等6个县,武陵山区的黔江、酉阳、彭水、武隆等4个区县。

发展目标:到2010年,建成魔芋生产基地15万亩,鲜魔芋产量达到4万吨。重点开展无病毒魔芋良种繁育,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扶持一批优质魔芋生产、加工企业。 3藠头

三峡库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种植藠头历史悠久,全市现有种植面积5万亩,产量约10万吨。国际市场藠头罐头的需求量很大,开发前景十分看好。

优势区域:垫江、丰都、忠县、万州、奉节等5个区县。

发展目标:到2010年,建成藠头生产基地20万亩,鲜藠头产量40万吨。 4花椒

我市种植花椒历史悠久,面积达50万亩,为全国三大花椒基地之首。江津花椒基地被誉为“中国花椒之乡”,“九叶青”花椒为全国四大花椒品牌之冠,“骄王”牌花椒粉、保鲜花椒、花椒精等花椒系列产品已评为绿色食品。

优势区域:江津、巴南、璧山、綦江等4个区县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 发展目标:到2010年,建成花椒生产基地100万亩,产量达到22万吨。重点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主攻精深加工增值,创建特色花椒品牌,开拓市场。 5食用菌

食用菌菌丝生长最低温度为2℃,最高温度为40℃。我市立体气候优势明显,可以终年生产;同时,我市食用菌生产原料资源充足,品种多样,拥有平菇、金针菇、香菇、蘑菇、鸡腿菇、草菇、茶菇、猴头菇、灰树花、大球盖菇、灵芝等十几个品种,技术力量雄厚。2005年全市食用菌产量达到5万吨,创产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支柱产业。

优势区域:武陵山区和东北部山区重点发展高档真姬菇、白苓菇、滑菇、香菇等,保护性开发野生菌类资源,主城为中心的近郊区重点发展金针菇、蘑菇、平菇、香菇等鲜销品种,其余区县重点发展以作坊式菌种生产和庭院为中心的开放式生产,建成食用菌生产和加工的新型基地。重点在石柱、璧山、万州、涪陵、巴南、北碚等6个区县发展。

发展目标:培育名优高产品种,改进生产、加工工艺,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到2010年,食用菌总产量、产值均翻一番,分别达到10万吨、4亿元。 6名柚

我市柚种植历史悠久,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全市海拔400m以下的平坝河谷地区,年均温17~19℃,年日照时数1200~1600小时,无霜期长达341天,少霜冻,年降雨量1100~1300mm,相对湿度65~80%,土壤以紫色土为主,矿质养分丰富,是我国名柚最适宜生态区之一。我市地方名柚品种多、产量大,以长寿沙田柚、垫江白柚、梁平柚、丰都红心柚、巴南五步柚、忠县真龙柚等为代表的名柚种植面积334万亩,产量72万吨,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三位。

优势区域:长寿、丰都、梁平、垫江、巴南、忠县等6个区县。

发展目标:到2010年,建成名柚生产基地50万亩,产量14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50%。重点是梁平虎蜜柚、丰都红心柚、忠县真龙柚的壮大扩充,加大果大质优长寿沙田柚、优质耐储垫江柚的选育力度,推广优质高产栽培管理综合技术。 7柠檬

我市柠檬有60多年的栽培历史,万州出产的柠檬果实在四川全省评比中多次获奖,万州区白羊镇为“柠檬之乡”。我市的生态条件特别适合种植柠檬,尤其是三峡水库区建成后,冬季变暖夏季转凉更适合柠檬生长。

优势区域:万州、潼南、江津、合川等4个区县。

发展目标:到2010年,建成柠檬生产基地6万亩,产量3万吨。重点实施品种改良,以尤力克、菲罗两个品系中的优良品种为主,亩产量由05吨提高到2吨,优质果率由30%提高到80%。 8杂柑

我市柑橘种植条件好,是全世界柑桔最适宜生态区之一。优质杂柑即桔橙、桔柚、橙柚天然或人工杂交,既具桔或柚的剥皮性状,又有橙、柚特殊风味,鲜果供应期长,具有保健功能,被誉为“2l世纪柑桔的新星”。

优势区域:江津、万州、永川、涪陵、长寿、南岸等6个区县海拔400m以下的长江河谷地区。

发展目标:到2010年,建成杂柑生产基地10万亩,产量10万吨。重点进行品种改良,推广天香、诺瓦桔柚、兴津44号、胜山伊予柑等良种,产量提高30%以上。 9猕猴桃

武陵山区、大巴山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优越,是猕猴桃生长的适生区,武隆、万盛、黔江、南川、奉节等山区猕猴桃种植初具规模,是山区农村的主要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目前全市猕猴桃面积2万余亩,产量1500吨以上,产值450万元。意大利元老猕猴桃公司与重庆恒河果业公司联手在重庆开发猕猴桃产业,给我市猕猴桃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优势区域:武隆、黔江、万盛、南川、綦江等5个区县。

发展目标:到2010年,建成猕猴桃生产基地4万亩,产量65万吨。重点推广红阳、海沃特、川猕1号、米良1号等良种,引进意大利的无病毒海沃特新品系,产量提高40%以上。 10枇杷

我市是全国枇杷主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大足、永川、合川、铜梁等地,面积10万多亩,常年产量25万吨以上。重庆地区枇杷成熟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正值水果短缺期,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

优势区域:大足、永川、合川、铜梁等4个区县。

发展目标:到2010年,建成枇杷生产基地13万亩,产量6万吨。重点推广大五星、龙泉1号、早钟6号、金圣等良种,产量提高30%以上。 11木瓜

綦江县是木瓜主产区,农民具有长期种植木瓜的经验和习惯。全市现有木瓜面积3万亩,产量3万吨。

优势区域:綦江、城口等2个县海拔800~1500米的区域。

发展目标:到2010年,建成木瓜生产基地8万亩,产量5万吨。重点推广大罗木瓜,提高单产。 12酿酒高粱

酿酒高粱商品率高,高粱籽用于酿酒,秸秆可用于架材、建材、造纸、板材等。我市海拔700米以下的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特有的地理、气候、生态环境,适宜生育期短、见效快的高粱生长,生产出品质独特的重庆酿酒高粱。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重庆高粱支链淀粉含量高、单宁低,酿酒品质好,出酒率高,特别是优质酒率高。目前我市酿酒高粱种植面积405万亩,产量67万吨,居全国第8位。近年来通过品种引进和技术创新,推广高粱再生栽培技术,再生高粱亩产量提高到700公斤以上,最高可达1000公斤以上,成为我市所有的粮食作物中商品率最高、种植效益最好、生产优势明显的大春作物。我市旱地资源以及高塝望天田等易旱地资源丰富,为发展酿酒高粱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三峡库区和西部丘陵区的江津、万州、合川、永川、大足、南川、忠县、丰都、云阳、垫江、开县、綦江、荣昌、潼南、渝北、铜梁等16个区县(市)。

发展目标:主攻单产,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创建加工品牌。到2010年,建成酿酒高粱生产基地100万亩,产量30万吨。 13四川白鹅

四川白鹅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鹅种之一,产蛋性能好,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杂交配合力好,是我国鹅类一大优质基因库,是培育配套系中母系的理想品种,已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主要分布在重庆市荣昌、永川、涪陵等地区和四川部分地区。现存栏达680万只,其中核心种群5万只,年出栏商品鹅170万只。

优势区域:荣昌、涪陵、秀山、南川、永川等5个区县。

发展目标:加强四川白鹅种质资源保护,提纯复壮,到2010年,四川白鹅核心群发展到10万只,年出栏商品鹅2000万只。 14兔

我市是全国著名兔毛产地,石柱县是我国长毛兔养殖第一大县。全市常年存栏长毛兔250万只,年产兔毛1200多吨,产值125亿元。兔肉以其高营养、低脂肪、肉质细腻的特性深受消费者青睐。肉兔在我市农村广泛养殖,存栏1000万只,年出栏1500万只,兔肉产量15万吨。

优势区域:毛兔布局在石柱、万州、忠县、奉节、丰都、开县等6个区县,肉兔布局在璧山、江津、永川、铜梁、荣昌、大足、綦江、潼南等8个区县。

发展目标:到2010年,存栏长毛兔500万只,年出栏肉兔2000万只。 15胭脂鱼

胭脂鱼是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为我国乃至亚洲特有。我市在全国最早开展胭脂鱼人工驯养和繁育,并率先取得人工子二代繁育成功,我市拥有全国唯一的胭脂鱼原种场,是全国最大的胭脂鱼繁育基地,年产胭脂鱼占全国一半以上。驯化后的胭脂鱼适于池塘和水库放养,个体大,生长快,而其幼鱼体态奇特、色彩鲜明、斑纹醒目、游姿优美而文静,有很高的观赏性,曾经在世界观赏鱼大会稀有品种大赛中获得第二名。现有养殖面积1000亩,年产商品鱼50万吨。

优势区域:万州、梁平、长寿、璧山、巴南、合川、北碚、潼南、铜梁等9个区县(市)。

发展目标:到2010年,年产胭脂鱼2000吨,较2005年增长40倍以上。 16中华倒刺鲃

中华倒刺鲃分布于长江上游水系,属广温、杂食、底栖性鱼类,是嘉陵江主要经济鱼类,我市可常年养殖。中华倒刺鲃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名贵鱼类。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水体污染严重等因素影响,野生资源日益枯竭,现市场售价不扉,仍供不应求,具有巨大的养殖开发前景。近年来,我市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成功,为该品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现有养殖面积5000亩,年产商品鱼2000吨。

优势区域:合川、铜梁、江津为中心,璧山、巴南、长寿、涪陵、梁平、万州、北碚、沙坪坝、渝北、万盛、潼南、永川、大足、开县、荣昌、黔江为重点,辐射和带动全市发展。

发展目标:到2010年,年产中华倒刺鲃10000吨,较2005年增长2倍以上。

五、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根据特色农产品的资源条件、区位优势、现实产业基础、辐射带动农户增收能力以及地方经济增长能力等条件,“十一五”期间,建设16个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

(一)建设内容

1加工辣椒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石柱县、綦江县。 建设内容:①良种(苗)繁育、供应体系建设。建种质资源圃、原原种、原种圃,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场、繁育基地,扶持加工辣椒新品种的选育;②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加工辣椒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50万亩;③加工辣椒加工产品开发。扶持企业研发新产品、新工艺。 2魔芋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开县、酉阳县。 建设内容:①无病毒良种魔芋繁育体系建设;②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0万亩;③扶持魔芋加工企业发展。 3藠头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垫江县、丰都县。

建设内容:①良种繁育及推广;②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0万亩,③推行标准化种植技术;④开展藠头深加工,加工出口藠头成品5万吨。 4花椒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江津市、巴南区。

建设内容:①改良品种;②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0万亩,推广高产栽培技术。③加工增值。重点开发保鲜花椒、微囊花椒粉、鲜花椒油、花椒籽油、花椒精、花椒芳香精油、花椒麻精、花椒调味液、花椒香水、花椒祛痘乳等产品。 5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石柱县。

建设内容:①高档食用菌。发展高档真姬菇、白苓菇、滑菇、香菇等;②食用菌基地。发展市民日常生活需要的鲜销品种,如金针菇、蘑菇、平菇、香菇等;③菌种生产。作坊式菌种生产以及庭院为中心的开放式生产,并把各类食用菌生产融入生态农业诸多模式之中。其中以农作物秸杆生物循环利用为中心环节。 6名柚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长寿区、梁平县。

建设内容:①建名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万亩重点是梁平虎蜜柚、丰都红心柚的壮大扩充,加大果大质优长寿沙田柚、优质耐储垫江柚的选育力度;②研究优质高产栽培管理综合技术,提高效益。 7柠檬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万州区、潼南县。

建设内容:①推广良种,主要品种是尤力克、维尔拉和菲诺柠檬;②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万亩;③改建北京柠檬1万亩,亩产由032吨提高到15~25吨。

8杂柑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江津市。

建设内容:①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万亩,采取综合的农业技术措施,使特甲级果由现在的20%提高到60%,亩产由现在的800公斤提高到2500公斤;②推广良种,以天香、诺瓦桔柚、青见、胜山伊予柑等为主。 9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武隆县、黔江区。

建设内容:引进意大利猕猴桃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手段,在武隆和万盛建立高标准的全部采用意大利技术实施的猕猴桃出口优质果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园500亩。

10枇杷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大足县、永川市。

建设内容:①推广良种,以大五星、早钟6号、白茂木、金圣、解放钟等为主;②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万亩;③开展枇杷深加工。 11木瓜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及规模:綦江县。

建设内容:①单株选育1万株,栽植母本园100亩;②建苗圃场70亩;③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 12酿酒高粱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江津市、万州区。

建设内容:①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万亩;②建设高粱品种改良中心;③建设亲本园扩繁基地;④良种制(繁)种基地。 13四川白鹅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荣昌县、涪陵区。

建设内容:①建年出栏20万只的标准化示范场2个;②建立四川白鹅良种繁育基地;③白鹅加工。搞好鹅产品深加工,推进白鹅产业化发展。 14兔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璧山县、石柱县。 建设内容:①建年出栏20万只肉兔的标准化示范场1个和年出栏20万只长毛兔的标准化示范场1个;③建长毛兔原种场和肉兔原种场各1个;④建兔毛专业市场1个,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组织形式,健全自己的销售网络,促进大量兔毛就地加工增值。 15胭脂鱼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万州区、梁平县。 建设内容:①建胭脂鱼良种繁育场1个;②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生产示范基地1个。

16中华倒刺鲃标准化示范区

地点:合川市、铜梁县,建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个(由合川、铜梁等2个养殖小区组成)。

建设内容:①建良种繁育场1个②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生产示范基地1个,年生产中华倒刺鲃商品鱼200~400吨。

(二)投资与效益估算

总投资10800万元,其中需要中央投资2700万元,地方投资2700万元,业主自筹5400万元。

通过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培育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具有重庆乃至西部区域特点、知名度高的特色产品品牌,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带或产业区,建成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农民致富,推动我市特色农产品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发展,特色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将显著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显著提高。据测算,16个标准化示范区建成后,年新增效益5亿元以上,带动54万户农民增收。

六、特色农产品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制度

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垄断性,是保证特色农产品质量的前提。尽快研究制定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法规和政策,组织开展原产地区域划定、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实行依法保护,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保证质量和特色。

(二)建立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筛选繁育体系

建立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保护制度,制订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的长远规划,保护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建立特色农产品原种保护、良种选育、苗种繁育的技术体系,创新原、良种质量检测方法。开展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研究,摸清其野生近缘种基础情况,建立和完善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原生态地的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库。

(三)建立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标准化生产是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选择一批产业发展基础好的重点区域,建设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农产品生产布局,扩大专业化生产规模。重点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良种供应设施、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机械化作业服务体系等建设。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实行全程标准化管理或HACCP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创立特色名牌产品。加强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的培训,逐步推动标准入户。

(四)扶龙头促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载体。依托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培植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的加工型和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在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方面的作用,形成“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新机制,促使特色农产品生产从分散的小农经济向法人农户经济转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建立特色农产品品质监控体系

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是增强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措施之一。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生产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的监控、监测,全面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完善特色产区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非疫病生产区,提高对危险性疫病虫害的防范和控制能力;二是强化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业环境质量、药物残留等综合性监督检测机构建设,提高检测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加快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第6篇:重庆市茶叶商会关于发展

个人会员及相关单位会员的决议

(重庆市茶叶商第四届第9次常务理事会通过)

重茶商字第[2009]第5号

为了加强重庆市茶叶商会组织建设,保证各项工作的良好运转,将热心和支持茶叶事业的知名人士和单位吸纳入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本会在原有企业团体会员的基础上,发展个人会员、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会员。单位会员入会的管理办法同团体会员管理办法,个人会员管理办法如下:

一、会员类别:个人会员

二、申请加入本会的个人会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拥护本会的章程;

(2)关心并支持茶叶事业,有加入本会的意愿;

(3)在茶业及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

三、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1)提交入会申请书及相关资料;

(2)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3)缴纳会费;

(4)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发给会员证。

四、个人会员的权利:

(1)本商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对本商会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监督权;

(3)参加商会各种活动的权利;

(4)有权要求本商会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5)有获得本商会优先推荐权;

(6)有申请成为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会长的权利;

(7)及时免费获得政策信息,国内外行业资讯;

(8)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五、个人会员的义务:

(1)遵守本商会章程;

(2)维护本商会的合法权益和声誉;

(3)积极参与和商助本商会组织各项活动,积极向本商会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

(4)按商会规定缴纳会费;

(5)完成本商会交办的各项事宜;

(6)执行本商会的各项决议。

六、个人会员会费标准:100元/人.届。

七、个人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逾换届不交纳会费,视为自动退会。

八、个人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会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2009年8月11日

第7篇:重庆市生猪产业发展的思考

QQ:871050286

完成时间:

重庆市生猪产业发展的思考

摘要:重庆市是全国生猪生产大市,养猪业是全市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型骨干支柱产业,生猪生产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生猪业的发展,生猪生产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百万头优质瘦肉猪出口创汇产业化工程为依托,主推“洋三元”和PIC配套系等优质肉猪,狠抓了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生产基地建设及兽医防疫体系建设,积极推广了优质肉猪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无公害生产,初步建成了优质、高效、卫生、安全的优质瘦肉猪产业基地,大大提高了生猪产品质量,增加了农民养猪效益,生猪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生猪尤其是优质肉猪存、出栏量稳定增长、猪肉产量及出口量不断增加、生猪优势产业带逐步形成,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已起步,生产加工龙头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生猪业继续作为我市畜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亮点,将继续为加快农业及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振兴农村经济,加速农村小康进程,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做出新贡献。

前言:重庆是一个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典型二元结构直辖市,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粮猪型经济结构突出,尽管畜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稳定发展生猪,大力发展牛羊草食动物,积极发展小家畜家禽”方针,但在当前以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生猪生产仍然是全市畜牧业中的最大支柱,仍然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据较大比重,仍然是我市农村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重庆市养猪业发展面临市场相对饱和、外销不畅、效益下降等诸多矛盾和问题,潜伏着我国加入WTO而带来的挑战等诸多危机和隐忧。综合国内国际形势和因素来看,养猪业走产业化道路是重庆市养猪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关键词:生猪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一、产业化现状调查

重庆市生猪产业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在产加销、贸科农一体化经营基础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完善而逐步发展起来。从横纵向分析来看,有发展,但发展不快,有力度,但发展不均,有探索,但效果不佳。

(一) 专业经营发展迅速,但规模不够。

2000年,全市养猪专业大户发展到2814户,与1990年同比,增长56 %。但专业户规模较小,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见表

1表11998年重庆与全国生猪规模饲养情况对比表 年出栏100-499年出栏年出栏年出栏1万-5年出栏5万头年出栏50-99头 头 500-2999头 3000-9999头 万头 以上 地点年出栏 年出栏 年出栏 年出栏 户场年出栏 年出栏 户场数 户场数 户场数 户场数 户场数 万头 万头 万头 万头 数 万头 万头

2 0.65重庆 4130 26.57 690 11.19 37 3.2

25.01 北京 7044 49.81 3359 57.00 577 80.72 203 85.82 93 93.27 1

湖北 33330 217.52 7959 108.22 443 39.39 59 31.59 25 36.3

45.44四川 9469 72.19 1765 47.93 139 22.93 10

广东 35072 247.12 12559 349.45 1636 211.50 302 169.89 111 152.88 3 22.12

1733.32468 1187.29 614 853.97 11 73.73 全国 697930 4586.22 156325 3213.37 16069 7

(二)产业龙头开始崛起,但影响不够。

调查统计,全市共建立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个(以年出栏500~50000头计),带动农户62000多户,2000年总产值约3亿多元。但从全市来看,养猪业产业化龙头总量不够。就现有

龙头来看,也还存在竞争力不强、效益不好、影响力不大、牵引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且主要集中在产前、产中,尤其缺乏产品精深加工的规模企业。

(三) 产业体系框架已有雏形,但组织程度较差。

有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西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有国家级重点种猪场——重庆市种畜场和重庆市种猪场,有市品改站、市畜牧兽医站等市级业务管理部门,乡镇场有畜牧兽医站,大多数区、市、县还专设了畜牧局管理机构。围绕养猪业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监察管理等政府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已有雏形。全市确立了21个县(市、区)作为生猪发展主产县或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各地均有生猪交易专业市场或农业综合市场,一批生猪贩运大户、经济人或信息中介组织也迅速涌现。但是,尽管产业组织建有框架,组织程度却是很低,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链条,产、加、销、科研、服务、管理等方面缺乏有机结合。已有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单一,联结松散,利益机制不当。从而导致了养猪业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信息不灵不畅,普遍仍旧存在养猪农户自打天下,逢贱则衰、逢贵就赶,无序竞争,形不成合力,增不了效益。

二、 影响重庆市养猪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普遍认识不够,缺乏规划,缺少措施

对养猪业作为产业化发展战略缺乏足够的认识。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养猪产业化区域布局政策和跨区域间分工与协作的宏观调控政策,地区封锁严重,生产要素难以在更大范围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二是缺乏促进养猪业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发展的行业、部门配合政策,受行政管理体制分割(管农业的不管加工和流通、管工业和商业的不管农业生产),农、工、贸、科脱节,难以协调,同时受利益分配分割,导致各部门、各环节各自为政,相互争利;三是缺乏推动养猪业产业化的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其中主要是缺乏金融、财政、税收配套政策,导致养猪业产业化积极性不高。

(二) 加工业不发达是制约我市养猪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造成原因:一是思想忽视,认识偏差。长期以来,养猪业生产定位为以生产鲜活商品为主的经济部门,规划畜牧业发展时,往往只考虑产前、产中,很少考虑产后。二是缺乏科学研究支撑,工艺及硬件落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食品工业和包装工业均有所发展,但从整体上看,至少比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落后20年。这些导致了我国畜产品加工产品出口呈萎缩趋势,而国外畜产品加工产品不断挤占我国国内市场。三是加工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少。计划经济体制下乡镇均设食品站,县、市建有肉联厂,但停留在粗加工阶段,也主要是屠宰活畜或生产白条肉、冻肉。进入市场经济后,这些本身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工艺简单、产品低级的站厂,由于自身体制不活,机制不顺,难以适应新形势,已经扼杀其生命力,在较短的时期内,或苟延残喘,或搁浅闲置,或转为他用,大部分已经倒闭破产。新兴的股份制或个体私营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规模甚小,转化消化力弱。四是产品缺乏品牌效应,市场拓展不够。我市猪肉及副产物的加工产品种类稀少,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真正上档次、上规模、有品牌的几乎没有。有的产品几十年不变已经跟不上潮流,有的产品纯粹落后应当淘汰,例如猪鬃、皮革加工产品不同程度存在层次低、质量差现象;有的则并未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且不与市场对路;

有的散落民间,虽有名气难成大器,例如城口农村的老腊肉味道鲜美,但却没有按照商品理念进行生产、包装和销售;有的缺乏科学的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没有采取国际标准而不能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信息短缺,市场开拓不力,闭门造车,守株待兔。

(三) 专业化、市场化不够是影响我市养猪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

产业化是农业由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化的重要步骤,现代化经营模式的特征之一就是专业化、市场化。调查表明,我市养猪的基本组织是散养农户。课题组在荣昌县开展的万人养猪科技问卷表明,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妇女、老人和体弱病残者,其文化水平大多为小学或文盲,他们大多连产业化的名词都没有听说过。这些导致了农户并没有把养猪作为一种专业来思考、学习和生产,专业技能得不到培训和提高,从而使我市养猪专业大户较少和规模化程度不够。产业化的前提是市场化,市场化不够不能诱致养猪业产业化蓬勃发展。

三、重庆市养猪产业化发展思路

(一)搞好生产定位——三种模式(农户散养、专业大户、工厂饲养。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避免结构单一,防止产品趋同。我市养猪生产,不可能完全沿袭经济发达国家那种大型或超大型高度集约化、工厂化的养猪模式,而是大、中、小、散并存,并以中小规模为发展方向的劳动密集型生猪生产模式,这是我市在今后一个较长历史时期内发展养猪生产的主要特点。

1、我市广大农村农户散养生猪据全市总量的多数,户平饲养3—5头,以生产偏脂肪型猪肉为主要产品,市场主要是市内小城镇和农村,应加强引导促进发展,因而提高散养农户的养猪水平和提高生产组织程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2、大力扶持一批养猪专业大户,通过他们示范,带动散养农户提高养殖水平。以家庭为基本饲养单位的专业养猪户以年出栏50—200头肥猪的规模为宜,以生产偏瘦肉型猪肉为主要产品,市场主要在国内。

3、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发展工厂化养猪业和推行小区养殖。加快培育、组建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供加销一体化的新型龙头企业,以之推动工厂化养猪生产和小区养殖,并依靠他们来带动养猪专业大户,牵引散养农户,推进我市生猪业产业化进程。工厂化饲养生产瘦肉型猪,并由龙头企业进行精加工,打造名牌产品,抢占国内大城市消费市场和出口国外创汇。农业部提出了大力推行饲养小区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种、统一用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以使分散的家庭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从而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利用饲养小区这个载体将龙头企业、饲养小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户联结起来,建立起有效的产销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使农户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养殖,龙头企业按照标准化生产,形成产销加一体化,使分散无序的生产向产业化生产转变,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充分发挥饲养小区的技术、安全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保证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按照市场细分和产品分类,三种生产组织模式饲养品种也应适当区别:

●农户散养重点推广荣昌猪及其与杜洛克、长白等外种猪杂交猪。

●养殖专业大户重点推广CRP配套系。

●工厂饲养重点推广DLY、PIC配套系猪,其系世界广泛推广的高效杂交组合,瘦肉率高、生产性能好、杂交优势明显。

(二)坚持技术创新——三项技术(繁育技术、饲养技术、防疫技术)。

高新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基石,是养猪业产业化的支撑。中国猪肉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主要是非价格竞争力弱。在充分发挥已有的成本和价格竞争优势的同时,必需加强和提高

非价格竞争力。因此生猪生产产前、产中、产后都需要高新科技支持,目的在于提高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降低成本,提升产品非价格竞争力,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我市养猪尤其农户养猪基础设施较差,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必需努力改变这一状况。在技术研究和推广方面,重点抓好繁育技术、饲养技术、防疫技术三大技术。

1、繁育技术方面,进行品种改良,不断提高品质。

2、饲养技术方面,合理选择场地,采用合理生产工艺;采用优质饲料,保障猪群安全;大力发展和使用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停药期、安全高效的微生态制剂。

3、防疫技术方面,严格各种防疫制度,确保猪群健康和肉品安全;实施养猪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强化可持续发展方针。

同时,建立生猪业技术创新体系应当考虑以下方面:

●技术的来源方面,发挥市内大学、科研院所的优势,支持其结合本地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组装养猪实用技术;还可根据本市实际需要,引进适宜的市外、国外养猪高新科技成果。

●在科技推广载体方面,必需稳定区县(市、区)乡(镇)两级畜牧推广队伍,通过试验、示范,推进良种良法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发挥市级种猪种畜场以及各地良种场作用,进行技术示范,尤其提倡以项目形式组建科技示范园区(场、户),带动养猪农户提高科技水平。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利用市内专业院校培养养猪业实用人才、专业人才、高级人才,利用乡镇农校、成人学校进行农民养猪技术培训,提高养猪农民技术水平和科技素质。

(三)尽快健全体系——三大体系(标准体系、流通体系、服务体系)。

1、标准体系建设与落实是应对入世挑战、生猪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根本保证,包括生产标准(生产技术规程)、质量标准、卫生标准等的制订、实施与监测。应以破除绿色壁垒为重点,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全面建立健全各类标准体系,指导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带动广大养猪农户提高生产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对于种源选用、饲养环境、饲养管理、饲料、用药、商品猪出栏等产前、产中过程都要实施标准化。同时尤其需要加强的是产后标准,包括对生猪屠宰加工各个环节的检验顺序、项目、内容、方法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等。根据现有条件,可以分“放心猪肉”、“安全猪肉”、“绿色猪肉”等三个终级产品标准。只有制订与实施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使猪肉质量达到国际标准,我市猪肉才能稳住现有以至扩大出口。

2、流通体系是保证生猪产品顺利进入市场的重要条件。一是建立市场体系,在相对集中、口岸较好的地方建设集散交易市场,在生猪产业化基地集中地方建立产地批发市场;二是完善流通网络,积极发展各种销售实体、购销组织、贩运大户以及经纪人等中间组织,从而加快产品流通;三是在农贸市场和超市设立猪肉定点摊位和专柜。

3、服务体系是生猪产业发展及其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围绕养猪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领域,建立既有社会公益性质又有有偿性质的服务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加强信息建设,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生猪生产的预警研究,对猪肉供需状况提前进行监测和预先发出警报;充分发挥现有基础,办好信息网站;还可创建和扶植以生猪交易市场预测为目标的企业化信息公司,进行信息采集和传输,建立有效、有用、真实的信息网络,为养猪业产业化及其对外开放服务。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钟刚琼,盛德贤,滕建勋,等.魔芋食品的开发利用与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1):106—108.

【3】杨代 明 ,刘 佩瑛.中 国魔 芋种植 区划fJ].西南农业 大学学报 ,1990,12(1)1-7.

第8篇: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背景资料

微型企业是一种企业雇员人数少,产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服务品种单

一、经营规模小的企业组织,具有行业成本低、就业弹性空间大、成果见效快等特点。据有关国际资料和去国外考察过的人士介绍,世界上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都曾经或正在扶持发展“微型企业”,当年比尔盖茨就是凭800美元起家,创办微软变成了今天世界的500强企业之一。我国过去对此有所忽视,不论是在经济学辞典里还是在政府的文件中,都没有微型企业这一词。

2010年上半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在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微型企业是介于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它有别中小企业,也有别于个体工商户;它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一个发展连环,可以使企业从微小到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涉及民生和就业,虽然投资不大,是“草根企业”,但意义重大,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重庆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践行以民生为导向的重庆发展之路。在组织建设“森林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的同时,2010年6月25日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作出了《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将大力发展微型企业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市政府出台了《关

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若干意见》等文件。市政府文件的界定是:“雇员(含投资者)20人以下,创业者投资金额10万元以下的企业为微型企业,组织形式可采取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多种形式”。

第9篇:重庆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问题探析

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城乡产业的现状以及城乡产业分割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以政府为主体、以深化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推动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城乡统筹 产业融合 城乡产业分割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传统农业与工业同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的特殊直辖市,是中国国情的缩影。2007年6月,重庆被获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重庆市政府提出了七项重要举措,其中之一就是要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结构,城乡产业配置得当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二者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

1、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因此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城乡产业统筹发展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城镇化,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重庆市城乡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城乡产业发展失衡

由于特殊的体制原因和城市产业倾斜政策,重庆市长期实施“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在产业政策上,强调工业优先;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强调把工业主要放在城市;在资金流向上,政府通过税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等方式,把农业剩余积累由农村大量转入城市。这种城乡脱节的产业发展政策,致使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严重分割对立、非良性互动的城乡产业关系,主要表现在:

农村经济结构仍以传统型为主,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产品仍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为主,未形成规模经济。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农产品市场规划建设滞后,流通主体培育不够,产品流通不畅。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带动面窄,市场流通中介组织发育不充分,市场专业化服务滞后,销售服务体系不配套。

(二)城乡产业脱节

2007年末,重庆市人均gdp已突破2000美元,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产业结构的标准模式,我市已进入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但是,该阶段我市城乡产业发展仍出现比较大的脱节,主要表现在:

1、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较差。直辖以来,全市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上看产业结构层次已越过“

一、

二、三”和“

二、

一、三"”的低级状态,形成了“

二、

三、一”的格局,到2007年第二产业占gdp的45.9%,第三产业占gdp的42.4%,第一产业占gdp的11.7%,但整个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仍然较差、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农业粮食、生猪两大传统产业仍然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工业传统产业比重偏大;三是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贸、餐饮、运输服务业为主,新兴产业如中介服务业、第三方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发育不足。

2、城乡产业投资失调,政策支农不足。财政对“三农”的有效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高。2004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9.9亿元,农业投资额仅占2.2%,而2007年全年所完成的3161.51亿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为59.74亿元,仅占1.9%,比起2004年还有所下降。二是金融信贷支农力度不高,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缺位现象严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布局调整、收缩,农村信用社规模、实力有限且历史包袱沉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机构减少,降低了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部分农村地区因无法获取正规信贷,民间借贷现象突出。

(三)城乡产业结构同构

我市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在行业和产业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构。从产值构成上讲,我市乡村工业与建筑业、交通等第三产业在乡村总产值中的比重与城市基本持平,这一方面使城乡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产品生产上的简单重复和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低水平的市场竞争,使消费品市场结构性过剩不断加剧。在产业布局上,目前已呈现出过度分散化现象,突出表现在县级支柱产业缺位及市县间产业链的缺失。城乡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布局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全市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的提升。

三、重庆市城乡产业分割的原因分析

1、国家初始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因素导致城乡产业分割。建国初期,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实行赶超型的工业发展战略,跨越以轻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不得不通过强化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政策的超经济手段,靠牺牲农业利益来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重庆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采取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优先发展工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这直接导致了城乡产业分割。改革开放以后,又由于工农、城乡发展不同步,使城乡产业结

构的矛盾更加尖锐。

2、国家推行的有关政策和制度框架继续加剧城乡产业的分割。建国以来,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实施了“城市偏向”的分割式发展战略,在政策和制度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歧视,如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使城乡交换关系长期处于不平等状态;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过度向城市倾斜,对农村投入太少,使农村资金长期处于“贫血”状态;严格的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市民与农民的天生不平等;对农民的歧视性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农民享受不到国民待遇等等,这些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做法,人为地造成了严重的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壁垒,阻止了正常的城乡交流。

3、特殊的历史因素导致城乡产业结构矛盾突出。重庆是个重工业城市,建国建市之初所实行的服从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一系列强制性制度安排分割了工农和城乡关系,导致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现代经济学表明:在工业行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相对最高,但我市长期走的却是重工业发展路子,农业、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国民经济重型化,使之连接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十分薄弱。客观上滞缓了我市城乡产业结构矛盾的化解。

四、重庆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以政府为主体、以深化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推动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由于我市城乡产业分割的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历史的政策、体制因素所致,因此,现阶段的统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不是市场能够解决的,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制度创新,构建城乡平等的政策和制度框架,从而逐渐改变城乡差距的扩大。具体如下:

1、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采用倾斜的资源配置政策,对农村发展给予扶持。

2、完善农业投融资管理体制。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增加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3、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通过向农户、企业、信用社职工进行增资扩股,建立股份合作制带社区性的地方金融机构,增大向农村贷款的资金量。建立政府财政与金融机构贷款坏账分担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向“三农”提供贷款,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新的贷款担保形式,推进诚信管理,探索建立各种类型的小额信贷组织。

(二)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

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具体措施为:

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使城市的产业布局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合理分工,形成紧密的产业互动链条,由城市二三产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由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产业层次的提升。

2、充分利用我市人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促使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3、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拉长农业产业链,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带动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一体化发展。

4、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是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这一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城乡产业协调既包括城乡产业的空间布局,又涉及城乡功能配置问题。要在空间布局确立的基础上,在市场范围内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城乡功能结构。要按照大市场原则建立统一的城乡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功能互补与最优配置,进而构筑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1、加速城乡第二产业对接。目前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在两个不同的范畴里构筑起两个工业体系,各自相对封闭运行,重复建设产品同构、资源浪费低水平竞争愈演愈烈。为此,当务之急是推动城乡工业一体化。

2、新建产业要以城乡关联度高的产业为主。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要着眼于城乡统筹,大力发展城乡关联产业。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城乡关联产业。特别应引导城镇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在新建产业上,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用生产资料业等城乡关联产业为主。

3、推动城市科技、信息等产业下乡,对下乡产业给予政策支持。目前,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急需的科技、信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明显供给不足,而这些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与农村联系松散。所以应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协调配置城市资源,大力鼓励和引导城市相关产业下乡,开拓农村市场,带动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1]单鹏举,邢海晶.城乡统筹发展视角的产业支撑体系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黄蔚.直辖市重庆城乡和谐之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城市发展研究,2007,(3).

[3]张丽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探讨[j].农村经济,2006,(11).

[4]李青柏.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5]杨立新,蔡玉胜.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梳理和深入探讨[j].税务与经济,2007,(3).

上一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措施下一篇:主任安全生产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