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分层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在落实素质教育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各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隐性分层教学理论备受关注,这一教学理论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释放学生的个性,保障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因此,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之前以隐性分层教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分析这一教学模式践行的实质要求,主动将理论分析有实践研究落到实处,营造一个更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未来成长发展的实质需求,更好地体现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本质内涵和作用。但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教学策略,隐性分层教学的系统性以及实践性比较明显,对教师和同学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注重不同细节元素的分析及解读,掌握隐性分层教学的实践要求以及技巧,以此来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完美融合。

二、隐性分层教学

(一)教育背景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教育实力有了较大的改善,高等教育开始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有效过渡,其中高校的而学生人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尽管这种发展态势能够提高国民素质,但是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越来越突出。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感觉困难重重,教学效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这一点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呈现的尤为明显。

从目前来看,在落实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之中,大部分高校主要以大班教学为主体,严格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另外有的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智库,按照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落实不同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导致大量的教学资源被浪费,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学习能力有所区别,在此基础之上所产生的发展要求差异较大,对此,教师需要主动践行个性化教学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以分级教学为主体,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有所获。

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分层教学的实践要求非常的复杂,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不利影响因素,如果教师无法掌握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要求,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态度,导致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往往面临着较大的期望值,学习压力偏大;相比之下,学习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学生也会因为较低的层次划分而导致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往往会产生破罐破摔的现象。这一点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还严重违背了分级教育的初衷,对此,英语教师需要重新调整前期的教学方向,深入分析和解读分级教学的实质条件及具体内容,营造一个自由协作以及相互进步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保障学生能够在共同进步、相互帮助以及互相影响的过程之中实现各自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隐性分层教学备受关注。

(二)理论依据

隐性分层教学与显性分层教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中前者能够有效的避免后者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隐性分层教学进行研究时强调,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尽量的减轻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其中实质的分层结果只有任课教师知道,学生之间并不知道,教师采取简单干预和影响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不断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中隐性分层教学与我国因材施教教学思想非常的相似,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理念的重要依据和前提,这一教学理念能够充分的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界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并认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有所差异,属于不同的智力组合,其中隐性分层教学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意义重大。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了解这一动态过程的核心发展要求,尽量避免对学生的简单引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采取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保证学生能够意识到个人的主体价值。其中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发展要求有所区别,教师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在适当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不断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分层教学对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之前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以及学习兴趣和爱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导。

(一)划分层次

层次划分是隐性分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需要以不同的学期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英语综合能力的测试,关注学生听说读写以及翻译能力的检测,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其中题目难易程度的控制和分析尤为关键。为了充分地发挥一些分层教学的作用及价值,教师需要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英语学习能力进行检测的过程之中适当的调整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专业发展方向,保障难易程度与学生专业发展的完美匹配。其中好、中、差三个基本层次的划分使用得最为普遍,教师可以直接记录学生的相关信息,保障层次划分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为后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依据。

(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在完成前期的层次划分之后,教师应该根据最终的划分结果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保障层次目标与主体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隐性分层教学的实质作用及优势。其中教学大纲要求的分析及解读尤为关键,教师应该尽量避免简单的罗列以及直接的知识分析,而是需要紧扣教材内容设置不同的基础性目标,深入分析和解读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要求以及学习水平。

基础性目标对低层次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意义重大,教师需要以最低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依据,分析这一层级学生学习的实质要求,体现学生学习能力与层次划分之间的一致性。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适当的提高学习任务的难度,设置较高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发展性目标的引导之下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和要求,真正的实现事半功倍。相比之下,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高层次学生来说,教师则需要以一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体目标,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态,适当的拔高难度,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积累丰富英语词汇量的同时全面的提高个人的英语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实现良性成长和发展。

(三)课堂教学隐性分层

课堂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之中的重要环节,对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意义重大,教师在前期备课的过程之中需要充分的解读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设置对应的教学内容。其中中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好,教师需要在传授基础英语知识的前提之上将更多拓展性的知识内容融入其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来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角色。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足,但是个人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在对这一层次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之中,教师应该以鼓励和肯定为主体,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落到实处,只要学生能够说出别人的真实意见和看法,教师都需要提出公开的表扬,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真正的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四)分层测试

分层测试是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的最后环节,这一环节对体现教师的教学实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意义重大,为了调整后期的教学方向,保障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合理性,顺利实现前期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测试,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对试卷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调节,采取加分题的形式来保障学生实现个人的优势。其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区别,为了体现整个分层测试的公平性以及公正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尽量避免统一的试卷测试,适当的调整试卷的考察内容和难度,以动态的形式来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其中良性竞争机制与分层测试之间的结合尤为关键,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断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充分体现分层测试的作用及优势,为隐性分层教学实践活动能正常开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之中隐性分层教学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英语教师需要关注这一教学形式的实践要求以及具体内容,在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给予学生相应的辅导和帮助,保障学生能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和精髓,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相关链接】

广义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而狭义则专指教的策略,属于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式和行为。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题材及儿童的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指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等。

(2)全套教学活动,每一种教学活动都要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只要目标不变,一种策略可以以基本稳定的形式,广泛地用于教师、年级、学生及教学内容。这一术语由希尔德·泰伯 (Hilda Taba) 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推广,当时她提出了儿童思维技能发展的教学策略。她的基本策略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套先后有序的具体问题 (问题形式由泰伯规定) 。当学习者在形成概念、进行推理和概括,或把这些概念应用于新环境时,这些问题就为学习者的反应提供了一个聚焦中心。其他的例子有引起注意的策略或评估学习概念的策略等。

(3)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和。它具有指导性而不具有规定性。对教学来说,没有任何单一策略能适用于所有情况,有效的教学需要有可供选择的策略,最好的策略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论体系。教学设计只有掌握了不同的策略,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良好的教学方案。

(4)教学系统论或教育工艺学术语之一。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

摘要:为了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大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之前围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创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革新教学策略,保障学生能够获得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其中隐性分层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倍受教师的关注,这一创造性的教学策略能够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教师必须要着眼于目前教育教学的现实条件,分析隐性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以及具体要求,将课堂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在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隐性分层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强兆红.隐性分层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科技信息, 2011 (22) :605.

[2] 舒海英.隐性分层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探索, 2014 (3) :53-54.

[3] 魏璐.隐性分层环境下的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艺术生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4.

[4] 赵开语.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实证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 2016.

上一篇:皖西地区居民网络消费的影响因素及空间特征分析下一篇:柴油尾气净化液生产设施的工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