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进行分层教学(精选8篇)

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篇1

分层教学应体现在两个方面:

1、分层授课:备课时,对于同一教学内容,我会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学习目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一般情况下,分层授课时,前十五分钟让一、二学习小组学生自学新授内容十五分钟,完成课本上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中相应的习题,完成后,同桌小声交流并相互批改练习;同时,教师给三、四学习小组的同学教学新课。接下来用十分钟给三、四学习小组的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则用这个时间听取一、二学习小组学生质疑并通过提问了解他们自学的情况。最后十五分钟,教师则给一、二学习小组的学生分别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难易不同的练习题;教师则检查三、四学习小组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以相应的辅导,再给第三学习小组的学生布置一定的习题,教师则给第四学习小组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并完成简单的练习。每个周末,每个学生在课后作业本上对本周数学方面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非常简短的书面小结,或小结自己的学习态度、取得的成绩,或介绍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方法、情感体验,或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或对教师提出教学方面的建议、要求。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书面解答学生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书面的交流、沟通,加强师生间的了解和理解,并通过采纳学生合理化的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每个月初,教师根据学生上月的学习表现,重新调整学生的组次,以激励学习态度好,进步明显的学生和警醒自觉程度低、学习退步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得到提高,得到别人的认可。

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篇2

1急诊医学科的特点和急诊医学科的教学现状

急诊医学1979年被国际上公认为第23个二级学科,2009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建立独立的急诊医学科。至今已经形成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病监护所谓“三环”医疗服务体系,成为日益趋于成熟的二级学科[3]。目前各种急救、监护和治疗设备日新月异,相应急救操作技术种类繁多,从理论到技能,再到操作,急诊医学不断向更深发展。急诊医学科的发展必然带动急诊医学教学的发展。

从2004年始,我国各个医学院校开始招收急诊医学专业本科生[4],至今急诊医学专业由原来的选修课转为了必修课,且具备急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也在逐年增加。我们国家政策要求和急诊医学的发展使急诊医学科轮转、实习、进修、规范化培训等各种学习医师资源不断增加。不同来源的学习医师具有不同的知识层次、接受能力和学习目标,应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分层教学。

2依据实习医师的自身特征对其进行分层教学

首先将所有来医院学习的医师分为五大类,分别为临床实习医师(包括五年制本科生、 国家统招临床学位研究生和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轮转医师、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急诊医学科进修医师和全科医师。为每一层次医师建立管理档案库,内容包括:学习登记、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考核安排等。

2.1临床课程实习医师

五年制本科生刚刚完成医学基础课,第一次步入临床实习,没有确定研究方向或正在选择研究方向,与硕士研究生不同,对临床实习内容没有偏向性,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均很强,动手热情高,因在第五年实习期间需轮转内、外、妇、儿、急、传等全部临床科室,因此单科轮转时间有限,一般为3周。在急诊医学科实习应当从院前急救、内外科急症的接诊处置、院内抢救全部轮流实习,学生重点在看与听,重在“认知”,带教教师教授的重点在授与教,部分可放手操作,如急诊清创缝合、气管插管和中心静脉置管等可让学生参与辅助操作,放眼不放手,或部分放手。该层次学生夜间时间比较充裕,可轮值急诊夜班,而带教教师应当以启发式带教和适当提供动手机会来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实习变为主动实习。另外,部分学生在实习的同时经历考研过程,会相互影响,如何能两者兼顾则需要带教教师统筹安排。最后,还要培养学生以救死扶伤为荣的人道主义精神。很多学生认为急诊医生过于忙碌辛苦、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存在较多纠纷隐患等, 而无意向今后从事该专业,因此,实习中带教教师应当多从正面诱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参与急危重症抢救工作,用实例培养学生从事急诊的自豪感和优越感,鼓励学生积极从事急诊医学专业。

国家统招临床学位研究生和八年制医学生进入临床可称为“第二次实习”,均已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好奇心和求知欲均明显下降,但动手能力较强,临床思维较本科生更为缜密,于急诊科轮转时间常为3周 -8周不等。与五年制本科生不同的是,他们在已具有专科知识基础上能很快进入急诊医学科学习状态,并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较为明确。在急诊医学科实习主要是扩大临床知识范围,扩大疾病视角,学会“分析”,同时掌握急危重病抢救基本技能,以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为主,带教老师重点是引导和指导,从方法学上多给予提示,在操作上可以“放手不放心”,并可组织病案讨论和查房分析,在以后从事专科后仍然具有全科思维方式,诊治全面。

对于五年制本科生、国家统招临床学位研究生和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课程实习还可以开通多媒体和网络教学[5],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补充教学内容。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课程2009年已获得陕西省精品课程,通过网上典型病例教学课件、多媒体教案和学生互动答疑等多种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操作技能如气管插管术、基础生命支持技术、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等可通过多媒体视频反复练习。

2.2临床轮转医师

临床轮转医师特点是已具有医师资格证,并具有一定的专科临床工作经历,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均较成熟,因已为本单位医师,自身约束性强,可按本科室在职医师对待值班与分管病人,但在最初值班需有本专业高年资医师带教值班,把握疏漏。同样要求扩大疾病视角,学会“分析”,同时掌握急危重病抢救基本技能。临床轮转医师已具有独立完成内、外科基本操作技能能力,可依据专科需要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学习更多操作技能,如中心静脉置管术、心脏电复律术和呼吸机使用等。

2.3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是五年 制本科毕业,因国家要求,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前进行为期三年的规范化培训[6],也是第二次进入临床,但与毕业前实习要求完全不同。这部分进入急诊科的医师分两大类,第一类是急诊医学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要求在急诊科培训15个月,其他专科培训18个月。科室应依据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方案》 及所在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师手册制定详尽的急诊科培训计划和分段考核方案。给每一位培训学生指定一名受过培训的规范化培训教师带教,按要求实时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并进行阶段考核。科室成立由高级职称医师组成的三人考核小组,严格实行出科考核。经过急诊医学科规范化培训后的医师能够全面掌握急诊医学临床工作特点,具备 “判断、处理、诊断、治疗”的临床思维模式,能独立进行基本急救操作,如初级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电复律术等。第二类是其他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到急诊科轮转者,常为2-3个月,因非急诊医学专业方向,要求掌握急诊内、外科门诊常见急症的判断处置和基本急救技能。因不同专业来源的规范化培训医师要求掌握的具体病种及技能均不相同,因此在时间安排与考核标准等方面要有所区别。需要注意的是, 同一时间可能有不同培训阶段的急诊医学科专业和非急诊医学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医师,应按时登记考核,避免疏漏混乱,同时,为全面考核,可利用高端模拟教学系统对不同专业要求培训医师进行相应考核[7],规范且客观地对每位学生进行考评。

2.4急诊医学科进修医师

进修医师包括市级以下医院的急诊科医师,以及县级以下医院的急诊科医师或诊所医师,如乡镇卫生院居多,本科学历者少,大部分是专科以下学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非常薄弱,临床经验匮乏,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均需要提升。部分来源医院无急诊病房及急诊重症监护室,仅以急诊门诊为主。因此,首先应让他们对急诊科运营全局均有一个了解,随后重点在急诊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快速处置方面加强训练,辅以浅显易懂的理论知识,强调院内床旁教学。其次,可以给他们宽松的行政约束。因进修机会不易,大部分进修医师学习态度积极,结合本医院急诊门诊季节及日时间段病源特点,利用周末和夜间急诊患者高峰时间段,安排进修医师以“辅班”性质参与急诊门诊的诊治工作,但不能独立处置病人,临床操作需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最后,对进修医师强调反馈“教学”,对自己门诊接触的重症患者跟踪诊疗过程,分析诊断与治疗用药,提高诊治能力。

2.5全科医师

全科医师是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具有独立诊治常见疾病能力,同时兼有社区健康保健医务的工作者[8]。他们已具有一定临床经验,但因工作环境及处置病种所限,对医学进展认识不足,对潜在急危重症识别能力差。这部分医师群体从事的是社区医疗工作,服务群体是社区人员,医疗内容是常见病诊治和慢性病的社区保健,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因此,对全科医师的要求一方面是能够诊治常见病,另一方面是能够及时识别潜在的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 如发热病人中,可能存在颅内感染、出血热和脓毒症等危重患者,能够做到及时识别、及时转诊即可。同时对各专业医疗进展做到更新知识,如各专业新的检查和治疗手段等,便于与社区患者沟通及加强医疗工作。 因此,对待全科医师与进修医师类似,不同的是掌握内容深度和基本操作急救技术种类均有所减少。可充分利用急诊医学科典型病案库进行自学,从实际病例中加深学习印象。对常见慢性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可加强规范化培训。

3分层教学同时需进行的共性教学特征

除上述个性教学特点外,对以上所有学习医师还应进行以下共性教学。

培养“点切入、面分析”的临床思维模式:即首先明确患者就诊的主要“矛盾”,以此“矛盾”为切入点,维持生命体征同时展开全面分析,结合典型的症状体征,缩小分析范围,短时间内得出结论。不同于其它专科的 “概念-病因与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顺向”思维模式,急诊工作是“逆向”思维。作者所在科室通过安排专题讲座,如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胸痛、眩晕、晕厥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不仅提高了带教教师的授课能力,也完善了学习医师的思维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重视急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虽然我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急诊科仍是医患纠纷的高发区。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教授给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与患者沟通,既要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也要保护医师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伤害,避免潜在的医疗冲突,将重视急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培养出现代医疗环境下的实用型急救人才。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篇3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心,使得教育界在探索分层教学方法方面,总结了更科学的经验。特别是在数学教学方面,大多数教师都已经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自主地、科学地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布置数学习题方面,大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进行习题设置。

一、分层备课

初中数学备课时,不仅必须认真考虑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等等,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充满人性关怀地自觉地以学生为主体。事实上,备课中必须要更多地研究学生,寻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从个体差异性出发来进行分层备课,才能将课堂效率提高,才能将课堂水平发挥到极致。

备课开始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以下两点:

1.学生对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水平如何,哪些掌握得比较好,哪些掌握起来困难比较多,困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看哪些知识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掌握,哪些知识需要教师进行思维引导。

了解学生学情,是一项“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工作,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帮助很大。了解学情后,我们不仅能确定哪些知识应对哪些同学进行重点辅导,哪些对全班同学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很好地把握教学的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可以将分层备课的目标落实到课堂的操练活动、教授活动中,也可以按此布置不同学习能力的课堂作业,等等,这不仅有利于课堂成效,还有利于使得各个学习能力层次的孩子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分层授课

学生在初一阶段学习差距一般不大,但进入第二学年后,学习差距开始明显。这种差距在数学学习方面尤为明显。而现行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要求是统一的。由于学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必然出现两极分化,加之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情感的倾斜,以及升学考试竞争的影响,势必导致学生分化现象逐步加剧。现在,一些学校进行的分层授课教学实验,就克服了以往快慢班的弊端。

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调整与组合,分析内容的难度和梯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正常接受度。如初二代数例题,分解多项式16(a-b)2-9(a+b)2对于A、B层次的学生而言,显然难度较大,不易理解、掌握,如果把例题分成三个问题:分解下列各式(1)x2-9y2;(2)16x2-9y2;(3)16(a-b)2-9(a+b)2,这样层次就非常分明,第一二题要求A层次的学生掌握,第三题要求B、C层次的学生掌握,同时鼓励A层次的学生也尽可能掌握。课堂提问更应该分层次,A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和智力问题,往往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太好,对A层次学生的提问应是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宜太大;对B、C层次的学生,尤其是C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强,课堂提问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内容时,设计了三个提问:(1)判定命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两个角相等”的真假;(2)说出命题的逆命题;(3)判定逆命题的真假。第一个问题是针对A层次学生设计的,而第二三个问题是对B、C层次学生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发挥他们思维活跃的优势,通过大胆的猜想和类比,主动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分层练习

分层练习在数学分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运用效果明显。但是在习题设置方面,需要教师发挥更大的主动性,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反复试验,长期积累,细心考察,为此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劳动。

数学习题分层是指经过优化设计的作业结构,它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进行分类,目的是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习题难度分层前,要进行科学的细致的学生能力分层。学生水平分层的难度最大,需要教师细致考察。作业分层根据学生分层的情况匹配每一层学生。还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适当调整个体适应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又结合中学生的特点,如何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对数学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按照如下方法对学生进行水平分层。

起飞组(C组):这组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基础薄弱,要以基础习题练习为主,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观察到他们取得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多给一些正面评语,让他们在习题练习中获得成就感,逐渐培养起兴趣。可给他们布置一些处于教学目标最基础位置的与概念定义等相关的基础内容,让学生脚踏实地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要多鼓励,常督促,让他们看得懂,学得明白。

高飞组(B组):成绩中等的学生,主要以中档习题为主,辅以基础题目,可以适当布置一些稍难的题目给他们,让他们有挫折感,不至于浅尝辄止,从而得到更多的收获。这一部分学生应该抓狠抓牢抓细,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翱翔组(A组):成绩最好,主要以中档题为主,辅以一定量灵活、综合性题目。在完成中档作业的同时,适当地布置一定量的灵活性和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最多每天两至三道。对于这部分学生,作业量不宜太大,要多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自主分析得失,自主查漏补缺,根据自己的特点有的放矢。对这一部分学生应该高要求,松严结合,争取使他们在学习上有一个新的高度。

分层练习的方法不是固定的,应进行动态考察,随时调整学生分层和习题分层。如只要起飞组同学的作业中能够达到高飞组的要求,就可以进入到高飞组。当然,如果翱翔组的学生感到跟上队伍比较吃力,可以和学生商量,将他分到高飞组。学生在如此的激励机制下,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

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篇4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新城子中学

杨永尚

内容摘要:继续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因而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所以说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策略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决定。数学教学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因此,我认为,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分层递进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教师要特别关注C层学生,通过耐心辅导,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多鼓励他们,尽量多提问简单的问题,多找闪光点进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数学课的兴趣,及时完成作业。

在编排座位时,最好四个人(1个A层、2个B层、1个C层)为一个学习小组,便于讨论、辅导、交流、提高,体现群体中的“优势互补”。注意分组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引入竞争机制,作必要的层次间的升降调整,激励学生上进,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二、做好教材的分析研究和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材处理。初中数学教材尽管较系统地叙述初中的数学知识,但其中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探索推导的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叙述出来,而学生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差异。因此,必须对数学的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对每节数学课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各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教学目标及具体教学策略,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些详讲,哪些略讲,如何设计各层次的作业、练习等等。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学生层次化

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多让 A 层和 B 层学生探究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证法,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级力,而对 C 层的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加强个别辅导。、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A层的学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B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3、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4、课堂练习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

5、作业分层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

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C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6、测试分层

测试是检验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不可能用同一把“尺”去量尽世界上的万物,同样我们也不能用同样的要求、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在试题编制中,我们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可以分基础题和分层题,其中每份测试卷中基础题占80分,层次题各20分,可完成本层次题也可完成高一层次题,若完成高一层的测试,则该部分得分加倍。

7、评价分层

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篇5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对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学生通过作业能及时巩固当天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作业可以

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那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分层作

业设计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分层作业设计

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作业合理分层布置

1、做好学困生的作业量控制,加强基础知识的布置。尊

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一些学困生,在实际的作业布置过程

中,重点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尽可能将难度相对较大的作业

量减少。在古诗学习过程中,就要要求学困生在背诵之前,将

所有的诗句以及诗意进行抄写,其次要求学困生对古诗进行背

诵,在对学生兴趣培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喜好,要求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背诵和默写,将学生的基础性

知识全面提高。教师在对学生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就要始终坚

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付出一定的耐心,做好小学数学的基础教

学。减少学优生的作业量,提升数学技能。小学数学教学

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拔尖学生,对于学优生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减少基础作业的布置,适当地增加作业

布置的技巧性和难度,进而将学优生从简单的作业中解放出

来,保证学优生有着充足的时间去做一些高智力的作业。

就古诗学习而言,就要要求学优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完成背诵和准确默写,并在原先的抄写上做好词义和诗文的理解,拓宽作业,让学生对诗文中展现的景象图进行描绘,并对诗意

进行详细的描述。中等生作业量布置的过程中,就要要求中等

生做好基础作业和技巧作业的合理联系,在古诗学习中,既要

要求中等生将诗句原文进行抄写,同时也要要求中等生有着自

由选择的空间,正确合理的掌握诗文的中心思想,并达到默写的标准。

二、把握作业难度,分层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就要正确地把握作

业的难度,做好作业的分层布置。

作业布置过程中,就要正确合理地把握作业的难度,做好

作业的分层布置,对于学困生而言,就要将作业的难度降低,保证学困生对基础数学知识完全掌握。比如说在小学数学《小

珊迪》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困生对一些生字新词以及

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抄写,保证学困生抄写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中等生而言,就要尽可能的保证中等生有一定的发展

空间,作业布置过程中,不仅仅要求中等生将一些生字新词进

行抄写,同时也要要求学困生朗读课文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

彩,并适当的减少生字新词的抄写量。对于学优生而言,要适

当地将作业难度加大,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就要实现学优生

在较高知识平台上的发展。在对《小珊迪》一文教学中,教师

就要学优生依据于课文的情节,对《我与小男孩比童年》作业

进行布置,将学优生课文的写作技巧提升,并将自己的写作能

力提升。

三、评价有针对性,鼓励学生完成作业

作业评价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基础环节,更是对学生

知识学习效果的一种综合性评价。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更

要做好分层次的评价,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作业进行不同标准的评价。

学优生作业评价过程中,尽可能的采取竞争评价的方法,对学优生采取相对严厉的评价,让学优生之间进行竞争,将写

作业的速度加快,并提高作业的质量,纠正书写过程中的不恰

当行为。对于中等生的评价而言,就要采取鼓励和批评相结合的方法,适当的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并纠正作业中存在的问

题,对同类题型进行设计,进而做好学生的加分鼓励,实现知

识技能的提升。对于学困生的作业评价,就要采取系统性的加

分模式,将学困生学习的欲望不断激发。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如何分层

一、认识了解学生的消化能力

1、知识基础

即使对于学过的知识,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会一样,如果作业布置只有一个种类,就等于揠苗助长。所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推荐是分层作业的前提。依据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把学生分成四类。

A类:对学过的生字词语掌握不了,语

言表达能力不好,学习新知识困难

B类:对已学的生字词语

掌握情况良好,理解句子的能力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情况良

好。

C类: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学过的知识,也具备非常好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在学习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学习能力

学一样的字词,有的学生很快就可以记住了,但是有的学

生花很长时间都记不住,做一样的题目,有的学生不仅自己完

成而且很快速做好,有的学生却没办法独立完成。另外,学习

能力还受限于已有知识,如果一个学生他对基础知识掌握很

好,那他就会比其他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强

一些。还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跟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

有关系。认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

去布置作业,提出的要求也会更合理,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

可以跳一跳能够得着。这样的话,学生做作业时困难就减少

了,成就感就多了,也更有兴趣,作业质量才会高一些。

3、家庭情况

孩子的启蒙老师其实是家长,家长的文化水平,其实也影

响着自己的孩子。有的文化水平高,有的家长却可能不识字,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当然会不同。家长的文化水

平不一样,他们的孩子就会有不一样的能力和习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可以使教师不会对家庭教育寄予太高的期望,教

师也能认识到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孩子也

都能进步。需要亲子互动的作业,很多孩子在家庭内不一定能

完成。但是在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后,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平

台交流。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时我布置了――和家长

谈谈自己了解到的新闻,以及自己的看法并听听家长的见解这

个作业。有的学生家长生意很忙而且受文化程度影响,并没有

办法正确判断孩子讲的情况,因此在课堂交流时我故意让这些

孩子先说,最后再让集体帮他完善。还有些孩子和家长谈得比较成功,我也让他说一说,这样一来两类学生都可以得到提

高。

像查阅资料的作业,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他们就能

够借助外在力量来完成。但是还有的学生,他们就会因为家庭的原因,导致这种作业完成不了,所以一旦老师在这方面过份

要求,就容易给孩子带来思想上负面的影响。其实可以将作业

中类似的作业定为选做题,而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查阅

知识,课上再及时进行资料补充,就弥补了那些学生的不足。

真正做到灵活对待,分层对待。

二、在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1、作业量分层

(1)A类学生控制作业量,确保基础知识

这里说的控制,不是减少,而是适当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

量,从而减少有难度知识的作业量。用古诗学习做例子,A类

学生必须在背诵之前认认真真地把诗句、诗意乃至带点词义,诗文中心抄写一遍,然后让他们逐项背诵给与自己结对的C类

学生听,最后默写检查效果。如果默写地不好,就还得重新抓

住错误重点进行第2轮背诵与默写。所以相对于C类学生而言,A类学生的作业量要多一点或多许多,教师的再批改等工作量

也要多付出一至几倍,但为了A类学生能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

识,我们老师的耐心付出也是值得的和应该的。

(2)

C类学生减少作业量

C类学生掌握知识快,做起相应的基础性作业也很快。所

以教师要适当减少他们做基础性练习的量,把他们从作业的机

械练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其他综合性、灵活性的题目。也用古诗学习做例子,C类学生,就不必

布置抄写诗句的书面作业,而是让他们自己去背诵,接着直接

默写,默写中如果有错误,那么自己再针对错误抄写和重默。

对于几首简单的小诗,C类学生还是能在短时间内较快掌握的。对于重点词义、诗句义、诗文中心的理解,教师也只要提

口头背诵的要求就行,不要再浪费时间去抄。教师们应该相信

这一层次的学生一定能掌握好基础知识。对他们而言,应当在很好地掌握了基本知识、基础技能的基础上,去练习一些有利

于智力开发的难题,比如诗句所展现景象图的描绘、诗意的详

细描述等。

C类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反映较快。在学习生

字新词时允许学生以听写代抄写,减少抄抄写写的作业。

还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比如

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对小问号一栏和资料袋一栏给予C类学生的要求会更高些,布置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答,收集有

价值的东西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谈谈预习感悟这样的可以

发挥学生特长的作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3)

至于B类学生的作业量,则介于A类学生与C类学生之

间。仍然以古诗学习举例,B类学生必须抄写诗句原文,而诗

意、带点词义及诗文中心这三项,他可以自由选择,但也要以

能完全默写出为标准。如果掌握不够理想,也是要重点纠错,直到完全掌握为止。B类学生,在巩固生字、新词的同时,通

过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布

置和课时相关的练习并要求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并能提出练习中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一类的学生思维能力居中,作业中出现的不会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允许学生通过家长或同学的帮助来解决问题。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不尽相同,这是事实。所以,我们应该

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布置出不同层次的作业。

(1)

A类学生降低难度

作业难度适当降低,让它指向于基础目标,A类学生才会

对其产生兴趣。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抄写生

字新词和摘录描写小男孩诚信的语句的作业给后进生做,这些

作业不难,A类学生通过完成这个作业,就会觉得自己完成了

任务,学习就有了一定的积极性。

(2)

B类学生保持难度

这类学生可塑性大,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孩子,努力一

下也许就可以变成优等生,但放松一些就会变成后进生。所

以,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作业应该设置一定的难度,使他们在实现完成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发展目标。也比如学习

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抄写生字新词和有感情读课

文,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的作业,其中抄写生字新词的量只要有

后进生的一半就行了。

(3)C类学生增加难度

C类学生基础稳固,领悟知识的能力强,布置作业时就必

须给他们增加难度,促使他们在较高的知识平台上发展。还比

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根据情节,写写《我与

小男孩比童年》的作业,要求他们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提高

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在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2、作业量分层

(1)A类学生控制作业量,确保基础知识

这里说的控制,不是减少,而是适当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

量,从而减少有难度知识的作业量。用古诗学习做例子,A类

学生必须在背诵之前认认真真地把诗句、诗意乃至带点词义,诗文中心抄写一遍,然后让他们逐项背诵给与自己结对的C类

学生听,最后默写检查效果。如果默写地不好,就还得重新抓

住错误重点进行第2轮背诵与默写。所以相对于C类学生而言,A类学生的作业量要多一点或多许多,教师的再批改等工作量

也要多付出一至几倍,但为了A类学生能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

识,我们老师的耐心付出也是值得的和应该的。

(4)

C类学生减少作业量

C类学生掌握知识快,做起相应的基础性作业也很快。所

以教师要适当减少他们做基础性练习的量,把他们从作业的机

械练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其他综合性、灵活性的题目。也用古诗学习做例子,C类学生,就不必

布置抄写诗句的书面作业,而是让他们自己去背诵,接着直接

默写,默写中如果有错误,那么自己再针对错误抄写和重默。

对于几首简单的小诗,C类学生还是能在短时间内较快掌握的。对于重点词义、诗句义、诗文中心的理解,教师也只要提

口头背诵的要求就行,不要再浪费时间去抄。教师们应该相信

这一层次的学生一定能掌握好基础知识。对他们而言,应当在很好地掌握了基本知识、基础技能的基础上,去练习一些有利

于智力开发的难题,比如诗句所展现景象图的描绘、诗意的详

细描述等。

C类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反映较快。在学习生

字新词时允许学生以听写代抄写,减少抄抄写写的作业。

还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比如

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对小问号一栏和资料袋一栏给予C类学生的要求会更高些,布置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答,收集有

价值的东西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谈谈预习感悟这样的可以

发挥学生特长的作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5)

至于B类学生的作业量,则介于A类学生与C类学生之

间。仍然以古诗学习举例,B类学生必须抄写诗句原文,而诗

意、带点词义及诗文中心这三项,他可以自由选择,但也要以

能完全默写出为标准。如果掌握不够理想,也是要重点纠错,直到完全掌握为止。B类学生,在巩固生字、新词的同时,通

过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布

置和课时相关的练习并要求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并能提出练习中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一类的学生思维能力居中,作业中出现的不会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允许学生通过家长或同学的帮助来解决问题。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不尽相同,这是事实。所以,我们应该

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布置出不同层次的作业。

(3)

A类学生降低难度

作业难度适当降低,让它指向于基础目标,A类学生才会

对其产生兴趣。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抄写生

字新词和摘录描写小男孩诚信的语句的作业给后进生做,这些

作业不难,A类学生通过完成这个作业,就会觉得自己完成了

任务,学习就有了一定的积极性。

(4)

B类学生保持难度

这类学生可塑性大,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孩子,努力一

下也许就可以变成优等生,但放松一些就会变成后进生。所

以,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作业应该设置一定的难度,使他们在实现完成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发展目标。也比如学习

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抄写生字新词和有感情读课

文,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的作业,其中抄写生字新词的量只要有

后进生的一半就行了。

(3)C类学生增加难度

C类学生基础稳固,领悟知识的能力强,布置作业时就必

须给他们增加难度,促使他们在较高的知识平台上发展。还比

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根据情节,写写《我与

小男孩比童年》的作业,要求他们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提高

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在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3、作业量分层

(1)A类学生控制作业量,确保基础知识

这里说的控制,不是减少,而是适当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

量,从而减少有难度知识的作业量。用古诗学习做例子,A类

学生必须在背诵之前认认真真地把诗句、诗意乃至带点词义,诗文中心抄写一遍,然后让他们逐项背诵给与自己结对的C类

学生听,最后默写检查效果。如果默写地不好,就还得重新抓

住错误重点进行第2轮背诵与默写。所以相对于C类学生而言,A类学生的作业量要多一点或多许多,教师的再批改等工作量

也要多付出一至几倍,但为了A类学生能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

识,我们老师的耐心付出也是值得的和应该的。

(6)

C类学生减少作业量

C类学生掌握知识快,做起相应的基础性作业也很快。所

以教师要适当减少他们做基础性练习的量,把他们从作业的机

械练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其他综合性、灵活性的题目。也用古诗学习做例子,C类学生,就不必

布置抄写诗句的书面作业,而是让他们自己去背诵,接着直接

默写,默写中如果有错误,那么自己再针对错误抄写和重默。

对于几首简单的小诗,C类学生还是能在短时间内较快掌握的。对于重点词义、诗句义、诗文中心的理解,教师也只要提

口头背诵的要求就行,不要再浪费时间去抄。教师们应该相信

这一层次的学生一定能掌握好基础知识。对他们而言,应当在很好地掌握了基本知识、基础技能的基础上,去练习一些有利

于智力开发的难题,比如诗句所展现景象图的描绘、诗意的详

细描述等。

C类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反映较快。在学习生

字新词时允许学生以听写代抄写,减少抄抄写写的作业。

还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比如

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对小问号一栏和资料袋一栏给予C类学生的要求会更高些,布置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答,收集有

价值的东西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谈谈预习感悟这样的可以

发挥学生特长的作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7)

至于B类学生的作业量,则介于A类学生与C类学生之

间。仍然以古诗学习举例,B类学生必须抄写诗句原文,而诗

意、带点词义及诗文中心这三项,他可以自由选择,但也要以

能完全默写出为标准。如果掌握不够理想,也是要重点纠错,直到完全掌握为止。B类学生,在巩固生字、新词的同时,通

过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布

置和课时相关的练习并要求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并能提出练习中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一类的学生思维能力居中,作业中出现的不会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允许学生通过家长或同学的帮助来解决问题。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不尽相同,这是事实。所以,我们应该

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布置出不同层次的作业。

(5)

A类学生降低难度

作业难度适当降低,让它指向于基础目标,A类学生才会

对其产生兴趣。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抄写生

字新词和摘录描写小男孩诚信的语句的作业给后进生做,这些

作业不难,A类学生通过完成这个作业,就会觉得自己完成了

任务,学习就有了一定的积极性。

(6)

B类学生保持难度

这类学生可塑性大,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孩子,努力一

下也许就可以变成优等生,但放松一些就会变成后进生。所

以,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作业应该设置一定的难度,使他们在实现完成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发展目标。也比如学习

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抄写生字新词和有感情读课

文,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的作业,其中抄写生字新词的量只要有

后进生的一半就行了。

(3)C类学生增加难度

C类学生基础稳固,领悟知识的能力强,布置作业时就必

须给他们增加难度,促使他们在较高的知识平台上发展。还比

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根据情节,写写《我与

小男孩比童年》的作业,要求他们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提高

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篇6

分层教学,多年来一直颇有争议,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探索,认为分层教学不但能让我们较好地针对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而且能较好地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分层的目的

给学生分层次,若处理不好,确实可能挫伤一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就有必要在分层之前对学生讲清楚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有利于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是为了教师能够更集中、更有效地关注、关心和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

二、分层的依据

讲清楚了分层次的目的,一般来说,学生是能接受的。但如何分?依据什么分?依据把握不好同样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我对学生分层时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1.学生的成绩。这是最基本的依据。

2.学生的学习态度。一般来说,基础相对较差,又缺乏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学生,都应该分在较低的层次,以便对其进行帮助与监督。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

根据上述依据,我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是班里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各方面都较优秀的学生,C 层次为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以及潜力各方面都相对较差的学生,其余的为B层次。各层次的人数根据班级情况而定。在我现任教的两个班里,一个班我将一半的学生分为A层次,四分之一分为B层次,另四分之一分为C层次。而在另一个班,我将一半学生分为B层次,四分之一分为A层次,另四分之一分为C层次。

分层教学,目的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的:

1.针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办法

对A层次的学生重“引”,对C层次的学生重“灌”,而对B层次的学生则根据情况采取比较折中的办法。对于A层次的学生,许多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悟”,这远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好得多。他们一旦提高了这样的悟性,会受益终身。对于C层次的学生,硬要让他去“悟”,很多时候是悟不出来的,一次次悟不出来,便是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失败。所以,对于他们,还是以“多灌少引”为好。

2.走进B、C 层次,真正关心他们

每天上课,我百分之八十以上时间是站在B、C层次之间的过道里,随时关注着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常常主动问他们有什么问题并给予解答。学生一旦感觉到老师是在真正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尽其全力去学习、去努力。

3.贯彻“成功教育”的理念

现代社会,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其思想、观念较以前任何时代都大不一样了。所谓“苦口良药”、“黄金棍下出好人”再也不实用了。他们对老师不再是百依百顺、逆来顺受。批评、打击、挖苦、讽刺只能令他们生厌,产生逆反情绪。黄金棍下他们不再屈服,他们会拿起法律的武器跟你理论。还是刘京海老师的“成功教育”的理论好,它引导我们解决了许多我们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分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施“成功教育”的先决条件。在这里,“成功”二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标准。一个对于A组学生来说也许是不屑一顾的问题,对于C组学生,只要他们解答出来就是成功;一个上次仅考25分的学生这次考了30分就是成功。教师应善于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并对其每一个小小的成功给予表扬,千万不要吝啬“Good”,“OK”,“Well

done”等话语,让他们在一次次赞扬中逐渐树起信心,从一个个小的成功慢慢走向大的成功。4.借鉴“合作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学生座位排列由过去的秧田式变成合围而坐,其实质是在学生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让组内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来说有其独到的优势。

但是,由于我们班级的人数多,一般都在五十人以上,难以以合围的方式排列座位,如何在这种大班制下借鉴和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呢?

1)我把各组内每前后两排四人编为一个小组,四人轮流当组长,每人一周,负责检查、监督组内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和统计组内同学的测试成绩。2)课堂讨论时,前一排学生向后转,四人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3)抽学生回答问题时,组内同学可以讨论、提醒和补充,回答情况代表小组成绩。

4)教学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评价,少关心个人多少分,多关心小组平均多少分;少在乎平均多少分,多在乎比上次增减多少分。这样,基础较差的学生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5.遵循“目标教学”原则

所谓“目标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和以反馈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体系。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只有老师知道,学生不知道,学生的学习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为让学生明确各单元、各课时的学习目标,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都制定出“单元目标”并分解到各课时印发给每个学生。这样,学生就能根据“目标”有目的地预习,也能根据“目标”有重点地听课,更能根据“目标”进行复习和小结。学生对每一周每一节课的学习就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

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篇7

一、主体分层——尊重差异, 表现个性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的方式区分开来, 根据他们的学习基础, 心理素质, 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分别指导, 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 还要, 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 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 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 在教学实践中, 我始终注意这些变化, 及时的进行调整。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 把它作为一种理念, 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只有尊重差异, 给每一层的学生表现的机会, 才能使每个分层, 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目标分层——激活思维, 展现个性

设计教学目标, 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 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样才能让他们“跳一跳, 摘果子”。例如5A 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一课, 知识目标:掌握句型I have…He has…单词no, leg, foot, give。技能目标:模仿课文, 练写小作文my animal friend。情感目标:关心爱护动物。以上的教学目标, 是老师充分考虑各层学生的实际, 体现目标分层的特点,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展现了学生的个性。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 只要能达到知识目标就基本可以过关了, 对于优等生和中间生, 要求能进行小作文的训练。

三、施教分层——着眼差异, 培养个性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渠道, 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 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 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可是课堂分层教学的模式是什么呢?这是每位老师所关注的问题。我想分层教学不可能是一种模式, 而是一种理念。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 不管使用什么方法, 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 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 让朗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 让同学们进行评议, 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 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

四、评价分层——增强信心, 塑造个性

我认为对多个层面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客观评价, 把评价贯穿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上由于采用了分层教学, 老师必然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回答不同的问题, 完成不同的作业, 并给予评价。在评价时, 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艺术, 是中下生的, 以鼓励为主, 并可稍降低评价标准, 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但中上生错漏一个字也要纠正, 并指出表达要准确, 不能随便。课堂上, 我还教给学生学会评价, 如果认为他是中上的学生, 那评价的要求稍高;如果认为是中下生的, 只要基本答出来就可以表扬, 给予肯定。师生评价, 生生评价, 极大促进了课堂的和谐交流。而不同层面的学生也学会了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这样, 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了评价, 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合适的评价, 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我们抓住这股力量, 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 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 这样才能塑造各类学生独特的个性, 他们的素质的也会全面提高。

五、作业分层——唤起热情, 张扬个性

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 切忌一刀切, 否则优生觉得吃不饱, 他们的智力发展就会受到抑制, 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学困生就会觉得压力太大, 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 失去学习信心。因此, 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内作业可以坚持“优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 差生少而适当降低要求”的原则。

初中英语如何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例分析

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通过有效的分层教学可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有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来谈谈实施分层教学的措施。

一、把学生进行层次划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让学生在分层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达到会学习、热爱学习的目的。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所以,我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一般用A层、B层、C层来表示。

被划分在A层里面的学生都是具备一定英语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强、有学习和发展潜力的学生;被划分在B层里面的学生都是英语基础知识掌握得一般,但是仍需要加强和巩固,在不断进行知识弥补和学习的情况下,使这个层次的学生能够变成优秀生;被划分在C层里面的学生都是英语基础很弱,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诸多不足的学生。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我是这样做的:让A层里面的所有学生都做学习组长,然后将B层和C层里的学生平均分配给A层,由A层组长来监督B层学生和C层学生的英语单词默写、背诵英语课文、解决英语难题等等。我对A层里所有的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寄予很大的希望,要求他们能够有责任心,能够帮助B层学生和C层学生共同学习和进步。通过尝试,采取这种分层教学方法之后,学生之间相处得越来越融洽,而且全班的英语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二、结合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认知及思维和学习能力都会产生差异,所以会导致不同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为了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制订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例如,我对C层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制订的教学目标是:让这层的学生熟悉并掌握英语教材中的英语词汇、简单的英语句型,同时还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练习;我对B层英语知识掌握程度还可以的学生,制订的教学目标是:除了达到C层学生的要求外,通过多做英语习题来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同时还要注重灵活应用和锻炼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我对A层英语知识水平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在达到B层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参与英语实践,锻炼他们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大胆创新和实践。在完成全课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安排A层的学生在课上编排一些英语对话节目,给其他学生唱英文歌曲,给学生讲一些英文故事等,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结合学生的学习差异,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课堂教学进行分层提问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我常常在课堂上对课堂问題进行分层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在课上长期坚持要照顾到C层学生的学习感受,进一步对A层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提升,又要调动B层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

例如,在学习情态动词may和might的用法时,我让C层的学生总结这两个单词有什么区别,然后让A层学生和B层学生一起探讨这两个情态动词在各种句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通过分层,C层学生对新知识有了新的认识,A层学生和B层学生弄清楚了这两个情态动词的肯定形式是:may/might+do(动词原形,并且与人称和单复数无关),否定形式是:may/might+not+do,疑问形式是:may/might+主语+do.之后,我将may和might的详细用法总结为:may有“猜测”的意思,用于现在和将来发生的事情,比如说:“My mother may not go to work today.”而might有“可能性小一些”的意思,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有所怀疑,比如说:“I might pass the exam tomorrow.”

总之,我认为在课上通过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不仅能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而且还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另外,我还重视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抓住和学生交流的有利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进而完善分层教学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理念,同时还能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并实现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目标,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许金红.刍议初中英语多元化分层教学[J].中学生英语:中旬刊,2014(3).

[2]张春兰.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6).

上一篇:锐意进取促发展下一篇:我们的秋游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