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篇1

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主观努力程度和基础等的不同,各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那么我们该怎样更好地实施教育,从而使学生面对差异同样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呢?一位教育人士说过:“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最后的无层。”我认为我们在承认差异的同时要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有差异的分层教学。以下是本人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教学的一点经验和体会。

一、教学目标分层

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编排上一般都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到综合的。教师在分解教学目标时,就应特别注意“了解”、“掌握”、“理解”、“应用”等用语的不同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当然在确定二维目标时,也应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力争较高目标。

比如掌握细胞结构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方案:针对少数学习较好的同学提出列表区别动植物细胞的异同;面对学习较差些的同学要求在植物细胞结构图上标出各结构的名称。这样同样是掌握细胞的知识点,每个学生都在原有能力上获取了新知识,并得到提高。

二、课堂教学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对未知进行探索,从而真正进入主动思维状态,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课堂中设置疑问时,所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例如,在学习蛋白质代谢过程可提出以下问题:动物细胞内氨基酸有几方面来源?新的氨基酸在组织细胞中大部分转变成什么?一部分氨基酸通过什么作用转变成新的氨基酸?少数部分氨基酸是如何转化为尿素的? 上述设问,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既顺利的完成了教学内容,又让学习较差的学生不至于望题兴叹,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同时又让学习较好的学生不感觉到过于简单。

再例如,学习“性状”这一段内容时,可以这样来设计:要求低层次的学生,在了解性状的定义的基础上,记住性状的概念,而对于相对性状的概念,只要求记忆,并能在给出的例子中找出相对性状即可;要求中等层次的学生,不仅做到以上要求,还要自己能举例说明相对性状的概念;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还要从基因控制性状这一方面全面的理解性状和相对性状。虽然全班学生素质层次不相 1 同,但实行这样的教学目标分层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一同发展。

三、练习方式分层

练习是学生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对不同层次学生练习方式应该是不同的。对极其个别学生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学习;对一些较普通级学生主要是新旧知识易混点采用对比练习,做到举一反三;对重点、难点知识采用反复练习作到常练常新。这样才能使尖子生吃饱,差生吃好,从而在教学中促使全体学生进步。

四、课外辅导分层

通过辅导可以查漏补缺、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对个别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对于普通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归类辅导和心理状态调整辅导,帮助他们分析知识结构,归纳要点,并着重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之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明晰的认识、系统的了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较好的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给他们一些开发性的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去实践,鼓励他们想象,发散、求异,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内作业分层

学生的作业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形式。同样分量,同样难度的作业很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步完成。若老师统一要求,会使“优生吃不饱”“差生受不了”。长期下去,会造成优生感到简单而课内无所事事,学习兴趣降低;差生则感到负担过重不能按时完成,留下作业的尾巴,逐步导致厌学情绪。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内作业可以坚持“优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差生少而适当降低要求”的原则。

如学完课文后,课内作业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完成作业量的二分之一,即完成大部分基础知识题;中等生完成优生作业量的三分之二,即完成全部基础知识题和部分综合题;优生则完成所有基础知识题、综合题和提高题。

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篇2

一、“上课”, 要自觉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实践环节就是“上课”。在这个关键环节中教师主要应做到:

1. 明确分层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分层达标。

采用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 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学校要明确规定分层教学的目标, 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实际上, “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 首先, 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 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 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略, 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讲解“氧气的成分和性质”时, 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同:第三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要求掌握氧气的成分, 理解其性质。第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不但要求掌握氧气的成分, 还要能够分析在不同的反应中所体现出的不同微粒的性质。第一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在达到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 还要求会设计实验验证各微粒的性质。

2. 分层组织教学内容, 加大学生参与积极性。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握教学要求, 确定与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以达到教学目标。一方面降低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难度, 另一方面扩大成绩优秀学生知识需求。如, 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 教师可以多提出一些智力运用性的问题, 要求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 多提出一些需认真思索的问题, 要求他们通过实验来归纳总结问题;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 要求他们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问题, 鼓励他们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 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分层把握教学要求, 力求人人学有所得。

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组织教学内容, 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 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 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如, 让A层次的学生, 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 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让B层次的学生, 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 通过实验来归纳总结问题;让C层次的学生, 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 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提高学习兴趣。

二、“练习设计与批改”, 应体现分层目标教学法

练习设计与批改, 是了解分层目标教学法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要注意:

1. 练习设计要因层制宜。

课堂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应该在紧扣教材的同时, 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 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

生物课堂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篇3

【关键词】生物课程 分层教学 素质教育

在新课改及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生物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但由于现代教育要求实施分层教学,全面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好生物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教学。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学习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套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发挥出指导作用,实现学习高效性。那么,在生物课程中,应该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

一、学生基础的分层

教师要实施分层教育,首先要对学生的基础进行分层。可将学生的基础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层、中间层、能力层。那么,在将学生划分的时候应该以什么为依据呢?很多教师都是单一的以学生的成绩和分数来划分层次的。这种分层并不合理,且太过简单化。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能作为其中的一个参考标准,教师在将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学习态度、思维特征、性格特征等情况,要通过对学生这些方面的全方位的衡量,将学生合理的分配到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层次。同时,在对学生的分层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一点,学生的基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态度和兴趣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随时对其进行调整,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变化适时的对学生重新分层,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最有利的发展层次。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目标分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依据。因为一切教学计划、教学策略的运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在生物教学中,要想有效地开展分层教学模式,首先要从目标开始分层。在我国的教学中,虽然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实行课程的分层教学,但是由于教学目标分层上的不合理,使得分层教育的效果没有得到更大的提高。在教学目标上缺乏有效分层,长期的不合理教学就会让学生处于一个对于生物知识无法及时消化的状态,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在不同的范围之内,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细胞结构”时,对于学生的目标分层教学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对于能力层的学生而言,在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用列表的形式区别出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对于基础层的学生而言,就要放低要求,只需要他们能够认清动植物细胞的各个结构就可以;对于中间层的学生而言,可以将教学目标置于两者之间。通过这种目标分层,让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更大限度的发展。

三、问题设置的分层

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思考,是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动力。但是,在生物分层教学中,对于问题的设置也要实行分层。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多半是为了中间层的学生设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生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在设置问题时考虑到学生不同的需求层次,设置出有梯度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教学“人的体温调节”时,可以这样来设置问题: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为什么这个体温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人可以保持这个体温范围的恒定吗?人体通过什么来调节体温?在课堂中设置出这种难度层层递进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都能在生物课堂上积极思考,让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在思考问题中得到有效发挥。

四、练习的分层

要在生物教学中实现分层教育,对于学生的练习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这里的“层次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设置好练习题的难易程度。可以将巩固基础知识的题目放在前面部分,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和综合运用综合知识的题目放在后面部分。第二,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作业的难度和数量,实现布置作业的个性化。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题目的难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适当减轻题目的难度。例如:对于能力层的学生要求他们除了完成课本习题之外,可以给他们设置一些有关解题和生物竞赛的课外习题,而对于其他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课本习题。这样一来,这种层次性的练习设置不仅能够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又能让学生的思维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促进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总之,分层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性而存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生物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不仅是由于生物学科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要在生物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就要对学生的基础、教学的目标、问题设置、练习等方面都进行有效的分层,这是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杨光英. 分层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估[J]. 卫生职业教育,2006(01).

[2]于宏,宋延敏. 初中生物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策略[J]. 当代教育科学,2004(06).

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篇4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高中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每年招收的高一新生的文化课分数普遍较低。很多学生甚至高一两个学期没有读完,就因学习的压力而中途退学,实在是件令人心痛的事。

多年来,有很多的学生随我学习美术课程。而他们也的确因不懈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高校。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我是非常有体会而且是一直身体力行的执行者。

学生个体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进展并不一致。所以在每年新学期的第一节美术课上,我会和我的学生共同完成一张美术问卷。它包括:1,你以前的美术课上的程度(是否正常开设,多少学期,美术课业等);2,新学期了,你希望老师所教的美术课应该教哪些内容你喜欢;3完成一张线描,内容可以是:同位肖像,我的文具,手机,书包,想象的也可以。目的是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美术素养。这样,在我以后的教学中,我就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素养的差异,实时调整我的教学内容,保护好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我觉得这是最为重要的。

在教学中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会使学生很容易进入你设计的教学模式,从而循序渐进,掌握知识。譬如在我所上的《美术鉴赏》第七课:是什么是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这一课中,这样来渐进授课:讲述罗丹铲掉完美手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学生朗读罗丹雕刻《巴尔扎克》的经过;师生共同探讨1,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2,影响因素。结合作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在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这一问题上,结合三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在同学们讲述后再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总结。

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篇5

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广大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生源差,基础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严重阻碍了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满足新世纪需求的合格人才,实施英语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学生分层

运用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实现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学有所得和个性发展。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从七年级入学开始,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把学生划分为 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学习主动,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并有超前的学习愿望。B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差,基础不扎实。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层次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而且思维反映慢,在学习上有障碍,缺少家庭辅导条件,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但这样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发展情况随时调整,采用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根据学生的综合评定可随时变更,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发展,一旦有同学上升为高一层,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而对于下滑到低层次的学生则采取鼓励为主的方法,希望他们不要灰心失望,加倍努力,力争下次上升到高一层次。让A层次的优生感到有压力而不是停滞不前;B层次的中等生看到希望,只要努力就可以迈入A层生的行列;C层次的学困生觉得只要通过努力,逐渐缩小差距,有希望向B层次甚至A层次迈进。通过这样的分层,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二)、教学目标分层

研究发现,设定了学习目标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比较优异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精神。反之则成绩较差,而且行动迟缓,缺乏学习兴趣。因此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形成实现目标的动力是很有必要的。长期以来,多数教师惯用传统的组织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对全体学生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优生容易滋生骄傲自满情绪,学困生却因觉得难以达到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局面。最终造成两级分化现象愈演愈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应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次学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B层次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力争不存在缺、漏、忘、记忆混乱等现象,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层次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提高学习信心,激发潜能。

(三)、教学内容分层 根据新课程难易度的差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如每课的新单词、短语、日常交际用语,这部分内容要求每层学生都能掌握;第二类是重点知识、语言点的运用,如每课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要求 A、B层学生掌握、消化、巩固和提高,C层学生作一般理解;第三类是难点知识,对 C层不作要求;B层作一般理解;A层要求能突破难点,为以后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用小黑板出示各层学生的目标及任务,对各单元的单词、词组、课文以及练习进行了目标分解,对于A层的优生每节课要求熟练地理解和掌握所有的所学内容,能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灵活地进行会话、复述课文,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非常规问题,每天的单词听写必须 100分。对 B层学生,要求识记常用单词和习惯用语,掌握基本语法,初步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相应程度的阅读材料,单词听写必须 80分以上。而 C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识记最常用的单词和习惯用语,对课文的理解只要求见其文了解其大意。能听懂和进行最常见的日常会话,单词听写只要能写出一半就可以过关了。这样避免了许多负面影响,更好地保护了 A、B、C三个层次学生的自尊心,从而调动了所有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作业分层

由于每个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教师分层布置作业的必要性。如果布置的作业对每个学生都一样,那就会出现A层次的学生“吃不饱”;B层次的学生“吃不了”;而C层次的学生不知如何“下口”的情况。要解决上述问题,在布置作业时采用作业分层的方法,便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平时,根据A、B、C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在布置作业时都各有侧重点。对于A层生要求做到免做一些常规的抄写作业,而重词汇、听说、阅读及作文方面的提高训练,这样他们做起来也很具挑战性,更适合他们的“口味”,使得优生更优。对于B层生,主要是要求他们尽量掌握好当天所学的知识,适当练习听力和写作以及一些少量的扩展练习。C层生,则要求他们重“双基”,对当天单词、词组力争“过关”,所以布置的作业主要是以一些简单的抄写为主,这样也助于他们强化记忆所学知识,达到复习、巩固、消化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教师有的放矢地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巩固发展。

(五)﹑课内辅导的分层:

①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掌握英语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必须把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去操练听、说、读、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合理进行呢?那就是把课堂操练也分层。以口头对话练习为例,鼓励A层学生脱离课本,自由交谈,进行自编对话;对于B层学生,教师可对他们进行口语训练,给他们足够的表演的机会;对于C层次的学困生,则要侧重于鼓励他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让他们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②在课堂提问上,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特点,有步骤、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调动学生兴奋、好奇的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其中对C层学困生的提问以识记单词和阅读课文为主。③在教师讲解方面应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对B层学生精讲精练;对C层学生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六)、考核分层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力求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相对应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按照不同标准考核,而且还将记入期末考试总分。在填通知书时,按照英语总分=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的计分办法。这就使每一位学生都必须认真对待平时的测验和任务完成,尤其使一些B、C层生看到了希望,避免了以前那种单纯看期末成绩评定一个学生的弊端,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

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篇6

【摘要】近年来分层教学成为高中新课改中热门的教学方法,而作为分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分层作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阶段高中的生源中学生的成绩差距较大,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学习的兴趣、原有知识的基础也有所不同,如果对学生全部布置相同的作业,必定会导致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差异越来越大,甚至压制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所以优化作业设置,是当前分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分层作业的必要性、实施现状和实施策略进行一定的探讨,希望可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分层作业实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分层作业;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分层作业,是指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M行分类,目的是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我国新课标教育的要求,老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大幅度地提升教学水平。老师在教学后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作业分层理论的指导下,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要实施有效的策略和途径,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以及语文作业的实效性。经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作业分层实施的必要性的认识,以及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分层作业实施的现状的调查,笔者将从作业设计、学生分层、作业要求、作业批改四个方面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分层作业的实施策略。

一、实施分层作业的必要性

对实施分层作业的必要性,笔者将从学生学情、学生发展这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个方面,虽然一个班的学生在一起上学,但是学生的智力因素、接受知识的能力、学习的态度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按照传统布置作业的方法,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导致学生心理、能力诸多方面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存在自身的发展空间,采用分层作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内容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分层作业教学,可以给学生一个弹性的伸缩空间,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平台,在学校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成长。

二、分层作业实施的现状

虽然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但是分层作业在现实的实施中仍存在一定的发展阻力。在家长的眼中,学校这是在给学生划分等级,对学生的成绩有歧视;在学生的眼中,他们会认为这样的分层作业给他们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造成了心理上的创伤。老师在实施分层作业的策略中,也难以顾及每个学生的感受,使得有些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另外老师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掌握了解不够全面,对学生的发展水平很难掌控,难以做到对症下药。

三、分层作业的实施策略

(一)作业设计方面

在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浩如烟海的题目,老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的选择出符合学生发展的题目,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状况,老师要甄选出合适的题目传授给学生。分层作业不是说每个同学做不同的作业,而是老师在作业中应该将题目进行分类,大体可以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探究题,对于必做题,是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检测,而选做题是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稍微增加难度,探究题就是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对题目的探究过程中独自完成的作业,这样既可以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对于作业的要求,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

(二)学生分层方面

对于学生的分层不能太过固定死板,不然容易导致学习成绩不够优异的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应该安排月测试,根据学生的月测试成绩以及平常的学习表现进行分组,在分组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充分地参考学生自己的建议,以及周围同学的参考意见,而不是机械地给学生下标签。同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组:帮助组、基础组和发展组,老师要通过合理的手段,让学生有一种适度的压力感,在日常的生活中这种充满压力的氛围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去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作业要求方面

对于分层作业中的必做题,是对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其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并简单的题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选做题,是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于学到的知识进行再升级,尽管稍微提升了难度,但还是适宜大多数学生去做,让学生在解决较难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对于探究题,仅要求对于语文学习达到了一定高度的学生去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让这类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在学习中挑战自我。

(四)作业批改方面

对作业的批改是老师为完成分层作业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老师必须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老师在进行批改作业时一定要及时,随时跟进学生的动态并及时下发作业,让学生及时更正作业的错误,以免因为过长的时间间隔形成不良的累计效应。对于作业做得好的同学,老师要给予表扬,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热情;对于作业较差的同学,老师则要给予鼓励。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潜力,关注学生成绩的进退情况,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为高中的语文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三、结语

当今社会下,新课标教育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学校的教学设备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分层作业作为分层教学中重要的一点,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业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整体提高,必须为学生实施科学的发展策略。对于现在分层作业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阻力,我们要积极面对并且学会解决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分层作业实施策略,让分层作业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常规化操作,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为国家的发展奉献青春的力量。

数学教学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篇7

一低层次导入, 循序渐进

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 讲课前先要复习旧知识, 在导入新知识之前, 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情境, 消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例如, 在讲授立体几何起始课时, 为了说明什么是立体几何, 它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等问题, 教师可举这些例子:学生课桌的高低、桌面的大小、教室的大小、教室的高度、门窗的大小等, 该怎样设计才能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 又能满足学生的审美要求。再如学生们穿的各式各样的服装, 都是设计师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和实际生活需要, 并结合人体这一“空间几何体”形状的实例而设计的。这样低层次地导入新课, 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生活化、直观化、形象化, 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 学生认识到数学并非高深莫测, 它是存在我们身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客观事实。只要我们细致观察生活并勤于思考, 就会发现学好数学并不难。

二教学内容分开层次

为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在低层次导入的基础上, 让教学内容按不同层次从易到难成阶梯状分布, 不断地延伸、迁移基础知识,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应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要求。对于数学基础好的学生, 实施大容量教学, 从而保证学生从每节课中获取较多的知识。这样, 既照顾了后进生, 也满足了优等生, 兼顾各层次学生。

三精讲精练, 强化能力

精讲即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认识、思考、发现, 最终得出结论, 解决问题。精讲重点、难点及反馈中的共性问题。同时我认为要掌握知识, 必须多练, 让学生多做题, 做经典题型等, 即精练。练习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过程, 只有通过练习才能暴露出学生的问题。因此, 精选例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对比归纳, 进而要求学生自己多思考、多体会、多总结,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 建议学生为自己的学习与复习建立档案, 目的是让他们更扎实地掌握更多的知识, 同时为复习节省大量时间,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就是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组织教学, 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发展。可用以下措施: (1) 要深挖困难生的学习潜力。在教学评价中对困难生多一点关怀, 多一份爱心, 采取优先提问, 优先演板, 优先批改作业, 优先反馈教学信息等方法, 使后进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指导和解决。 (2) 要确定相应的教学起点和恰当的教学目标层次。因人定标, 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 分步落实, 分层推进。 (3) 归纳和提炼教材, 在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难为易的教学过程中接受学习的知识, 进而吃透教材, 扫除学习中的障碍。

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已经进入了教室, 对于教师来说,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其鲜明的特点: (1) 能有效增大课堂容量。 (2) 减少教师板书时间, 使教师集中精力把知识讲透讲深。 (3) 直观性强,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使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状况的不同而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 为分层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板书量大的内容可用多媒体演示, 这样就为根据学生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习题提供了足够时间, 可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设置成两类题目, 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六鞭策优秀生, 鼓励基础较差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 让学生复述, 讲完一个例题后, 将解答擦掉, 请学生回顾解答过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可以对他们多提问, 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 及时鼓励,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 可提出更高的要求, 引导他们进一步挖掘、探讨, 及时鼓励, 及时鞭策, 增强信心。

通过分层次教学, 学生由原来的听不懂发展到听得懂, 由原来的不愿学发展到主动学, 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何实施初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 篇8

一、分层阅读的必要性

学生进入初中后,其英语水平的差异就越来越大。以译林版初中牛津英语教材为例,教材中的reading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分为两个课时,很多学生在第一课时阅读课文时就出现了大量的词汇盲区,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阅读时感到了很大的困難,如果教师无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就会直接导致这部分学生无法提升学习兴趣,学习信心被摧毁,这种情况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而班级中还有少部分阅读能力较强、词汇储备量较大的学生,教师在进行reading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时,通常是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梳理文章大意,理解生词的意思、进行拼读,这个教学任务对于班级中的部分优等生来说却是非常容易的,因此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下的现状。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也是基于学生之间存在多方面因素的差异性而产生的。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际出发,我们的初中英语阅读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分层教学才能有效地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能力和收获知识。

二、分层阅读的方法

在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主要靠两个途径。一个是教师引导下的课堂阅读,另一个是学生自我选择的课外英语阅读。而无论是课堂阅读还是课后阅读,作为教师都必须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那么就初中英语阅读,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有效分层。教师要进行分层就必须全面了解分层对象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学生原有学习英语的习惯、已掌握英语词汇的容量,英语阅读能力、英语学习兴趣等,切忌只凭借某次英语考试的分数作为分层的界限。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教师在心目中将学生大体地分为优等生、基础生、学困生,而这三种分层绝对不能透露给任何一个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学生锁定到相应的教学分类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分类对待的,但是这三层并不是绝对固定的,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习惯、学习状态等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教师在心目中的分层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二步,目标分层。对于三种层次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就以阅读课堂英语的教学为例,在每个课时的reading部分,学困生的阅读目标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引领下,能读懂整篇文章的大意,能掌握新学单词的读音和词义,并能大体回答出what? where? or who?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基础生和优等生也应该有他们的阅读目标,这些目标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隐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比如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可以单独和他们交流并予以鼓励,对他们提出相应的阅读目标,通过提问等方式来促使学生完成相应层面的阅读目标,提升自己的成长价值,从而促使分层目标的有效达成。

第三步,教学分层。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兴趣点、需求量,而如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和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站在学生的层面对阅读的内容认真阅读,无论是课堂阅读还是课后阅读都必须如此,然后预设各个层面的学生可能达到的阅读深度,考虑每个层面学生的阅读难点和提升点,实施分层教学。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首先创设有趣的情景、如问题情景,视听效果等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维转移到课堂阅读内容中来,然后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推进课堂教学活动。

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篇9

闫朝照

“将学生差异当作教育资源”的现代教育观要求教师“承认差异,关注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分层教学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学生需要,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本人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它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学生之间,既有知识结构上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将会使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第三,从新教材的理念上看,高中生物教学要求教师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1.学生兴趣分层

学生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对学习的兴趣必然是不同的。将学生依据兴趣的需要分为若干小组,对不同需要、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使学生在原有层次上逐步提高。

例如我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教学时,我首先下发一个调查表,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按知识结构、实验操作能力的不同,分成2个实验小组来进行准备。实验开始前每个小组选择代表进行交流,如知识结构小组讲解本节的知识要点,实验小组进行具体实验示范。然后再由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在取材、制片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学生制作精美的装片进行现场展示。然后由每个小组讨论归纳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的原因。最后由每个组选派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进行串讲和归纳总结。通过这一分层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沉浸在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知识的喜悦之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习目标分层

学习目标分层即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的学习目标分成由低到高的层次目标,提前下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在充分预习新课的基础上自愿选取学习的层次目标,然后按层分组,进行探究和学习。

《减数分裂》一节中,我将学生按成绩分为A、B、C三个层次,由A层次的学生概括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DNA的变化规律,B层次的学生概括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在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结构变化特点及其图像。再由C层次的学生讲解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不同的变化异同点以及如何识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这样既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又强调了协作学习,使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3.学习活动分层

素质教育要求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造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生物的进化》一课中,我将有关教学内容制作成一个自主学习的学案提前印发到学生手中,另外还为同学们提供了有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学生在上课时,根据自身学习能力首先自学,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决定学习的进度。如果遇到了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咨询、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层指导。通过分层设置目标,组织学生主动探究,既关注了个性差异,又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课堂气氛浓烈,学生活动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4.训练习题分层

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目标时,应适当准备一些不同层级的课堂练习进行适时训练,在训练中起到巩固知识、复习方法、启发思维的目的。所以分层训练也是实施分层教学目标和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环节,这种训练习题要以中等学生水平为主,鼓励低层次同学敢于挑战高层次的训练习题。

学生可以通过测试的形式进行分层训练。我们按章节编入了不同梯度的各类习题,印发给学生,但根据学生以前的成绩制订了不同的目标,A层次的学生要求做完基础题,重点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欢迎做好提高题。B层次的学生要求做完基础题和提高题,欢迎挑战拔高题,C层次的学生必须做完全部的提高题和拔高题,且将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解决。这种解题形式,不但可以变枯燥的作业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控能力都能得到了提高。

5.学习评价分层

我们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那么在学习评价时就应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情感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例如在探究性课题《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新技术发展的报道》实施过程中,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和分层评价设计:

课前准备:

(1)分组调查:A 报纸杂志B 书籍论著C 互联网络

(2)分类调查:a 医药卫生b 生物工程c 生态环境d 农业生产e 其它

(3)分组原则:根据学生能力特长自愿分组,提倡组间互助,提高工作效率。

(4)交流形式:报告、小论文、简报、图片注解、模型、自制课件、汇报表演等。

(5)知识要求:对所选资料内容作简单分析,找出与所学生物学知识相关联之处。

(6)格式要求:简明、准确、生动。

(7)综合评价:分小组对以上几项内容做综合评价,每组选派2个同学组成评价组,展开小组竞赛。

实施过程:

(1)每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公布研究成果(可多人配合,共同完成);本组内其他组员也可进行补充;

(2)说明资料来源、发表时间、资料内容与已有生物学知识的联系性。

(3)介绍本组分工情况,资料的收集过程、处理方式及所遇问题。

(4)其他组进行质疑、讨论,由发言的小组进行解答。

(5)教师进行即时点评。

(6)由选派出的评价组对每个发言组资料的权威性、时效性、艺术性和情感态度做综合评估,分三个星级。且公布综合评价结果,为优胜组颁奖。

(7)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教师进行总结发言。

评价体系:

分层教学的教学评价就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要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分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竞争与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和必然趋势,在实施分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在同一层次内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

另外,分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能力不同程度提高,要求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将教学分层适时的作出调整,以便更好的发挥分层教学优势,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分层教学的反思

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篇10

教务处:

通过对我院2010级学生问卷调查后可得出:在所有同意采取分级教学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约95%)认为分级教学针对性强,浪费时间少,教学效果好,个别同学(约5%)同意的原因是本身英语基础太差,上课听不懂,希望学习一些更为简单的内容。对分级教学持反对意见的学生提出的理由是:(1)会造成更严重的两极分化;(2)把学生按成绩分成三、六、九等,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

分析以上结果,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1)分层教学势在必行。这样可以使英语教学更加人性化,因人的接受能力施教,因人的意愿需要施教;(2)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分级给学生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如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我们认为通过合理控制分层比例和分层的升降级制度既可以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可以激励学生好学上进,不断提高。

针对这样的情况,拟提出2011级英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一、划分依据

1、根据高考英语单科成绩进行划分;

2、或入学后进行水平测试

水平测试在新生入学后马上进行。作为高职高专学校英语基础阶段的一种水平测试,英语分级教学入学测试应在贯彻《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前提下,以《要求》内容为基本依据。但由于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生源英语水平普遍下降,因此我们的分级测试应把重点放在考查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音标。48个英语音标犹如60个汉语拼音,只要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它们,对学习英语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第二方面是词汇。词汇是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种语言依靠它的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有意义的语篇。词汇的重要性,正如语言学家McCarthy(1990)指出,不管一个人的语法学得多好,不管他的语音有多漂亮,但是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或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想法,就无法用

这门语言同别人交流。不少学生因词汇量小,看不懂句子和文章,因而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语音和语法知识后,英语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量的多少。据调查,我们的一年级新生平均词汇量在700词左右,有大约15%的学生具备1000以上的词汇量,符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因此我们的水平测试应把词汇难度定在《要求》的词汇表中未做标记的1000个词,占全部考试内容70%。

第三方面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是关于词的形态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语法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无法形成语言交际能力。是否具有扎实的语法功底是区分学生是否接受过系统的英语教育、是否具备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也是我们分级水平考试的重要内容。

阅读材料的长度大概在250-300左右,如果阅读材料较简单,可以适当加大长度。

在测试题型上,选材和设计题项十分重要,正确答案应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正确的阅读技能,而不能靠常识和背景知识或猜测而得,干扰项应当起到干扰作用。适当地增加填空题、简短回答、完型填空。

二.划分层次

根据调查2010级显示的学生总体英语水平,拟划分为A、B、C 三个层次,具体如下:

A层:(高职英语A),占年级人数的15%。要求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及涉外工作能力。使用高职英语教材,毕业时应达到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水平。

B层:(高职英语B),占据年级人数的绝大部分,避免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要求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有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同样使用高职英语教材,毕业时达到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水平(或公共英语考试2级水平)。

C层:(兴趣英语),即针对几乎没有高中英语基础的学生,几乎是零起点的高职英语教学,而且与其专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因此使用教师编写的讲义,教

师讲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我院高职专业划分为几大块有针对性的编写,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升降级考核

根据每学期成绩测试,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以及成绩的变化,对A、B 两个层次学生进行动态调整,以激励学生好学上进、刻苦攻读、不断提高、学有所得。每学期期末英语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实行末位淘汰制,进入下一层次,如成绩全部合格则不淘汰。升级则由学生本人申请,英语教师推荐,并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可顺利升级。

外语系

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篇11

【关键词】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现行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中,依照课程标准,着眼优等生、中等生、学习困难生学习实际,设定层次要求进行层次教学、层次辅导、层次检测,力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收获,圆满完成语文学习任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更好地发挥了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克服了一律化教学的弊端,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前提,我根据学生的认知与心理水平,将学生进行分层,结成学习小组,当然,学生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依据学生的发展可以灵活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小组要相对集中,并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展讨论与学习。

二、初中语文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目标、内容

1.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目标

在新课程试行的今天,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达成如下目标:使学生能够使用普通话准确地认读汉字、书写端正正确;具有一定的我国古典诗文的积累;能根据一定的情绪,正确得体地进行汉语言交际;能阅读一般的政治、文艺、科技等相关读物;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见的应用文,并具有一定的文字修改能力;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的能力,更应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

2.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内容

以语文阅读训练为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统计资料表明,中考阅读题的比重在逐年增长,考题在注意全面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占了比较突出的地位。阅读材料的选择兼顾各种文体。记叙、议论、说明以及实用文,至少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的文体,且注意材料的文化价值取向,表现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读物、反映高新科技知识和社会发展的读物及优秀文学作品,都是阅读的首选材料。注意因体设题,能较好反映阅读的本质。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以课内为次。这使阅读能力的考查有了广阔的天地,课文只是例子,能力要向课外迁移,这个道理不容置疑。开放性的试题已经步人阅读测试领域,所谓“开放”,是指解题思路的多元化和试题答案的多元化,不追求一种解题思路和唯一答案,注重肯定学生的创见,使答案的界定有一个合理的自由度,鼓励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作文教学实施分层递进,努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3.分层递进作文教学的科学依据

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有差异的,如果忽视或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按同一要求、同一尺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统一的作文教学,就可能使一部分学生因作业过于轻松而抑制了个性发展,另一部分学生则难以甚至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分层递进作文教学,就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作文教学。

三、教学内容分层

语文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最难便是对教学内容的分层,我在对教学内容分层是主要从内容的深浅程度和数量多少两方面入手。首选,在分析学生基础、学习潜力、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设定不同难度的学习目标,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达到最基本的目标即可,对于学有余力的则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探讨提高性问题。做到“上不封顶,下有保底”。其次,对于所需掌握的知识点也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同样针对全体学生,此类知识数量最多,属于基础知识;第二层针对大多数学生,数量适当,属于应用型知识;第三层针对少数尖子学生,属于提高型、发散型知识,知识点数量较少。对教学内容如此分层,将知识的难易与多少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达到了供与需的平衡,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分层,也可以按学习的基础不同分层;既可以按平时表现分层,也可以按具体学习任务调整。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各层人数的多寡、课堂教学的结构,作业和考查的尺度、辅导与评价方法,使学生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达到最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奎燕.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摭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周路.适应性教学尝试分层教学[J].科技信息,2009.10(7).

[3]石宪.尝试分层次教学[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略论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篇12

1. 实施分层教学能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习主动性

由于学生接受教育是以自己的需要、情感、态度为中介的,因而在分层递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让学生在平等中体会到爱,然后逐渐内化为对教师的尊敬,进而学会重视别人,积极进取,主动练习。分层递进教学以不断练习的形式开展,好的学生达到要求后逐渐被“升级”出去,这样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训练中,变被动为主动,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达标的速度明显加快,为自己在训练中的成功而喜悦,上课气氛和谐融洽。

2. 实施分层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技术、技能的提高是要通过学习、练习、实践来实现的。由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因而在教学中,学生的技术、技能便得到优化,积极主动地向教师提问,或向同伴求助,从要我学、要我练转变为我要学、我要练。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具备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的优良品德,而且提高了运动的技术和技能,身体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掌握某一技术后,都会有一种成功感,这种心理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应用分层教学可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实施分层教学能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各层次的练习中,大家都能互帮互学,即先掌握动作的同学作示范、谈体会,积极辅导暂时还没有掌握技术的同学,而暂时还没有掌握技术的同学也能积极主动地向已掌握技术的同学请教学习,改变以前的被动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取得教学效果的根源,采用分层教学可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主动感知、思维、实践,对知识、技术、技能反复练习,加工消化。

4. 实施分层教学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便于尽快掌握技术动作

体育教学大多数是班级授课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长期以来“吃不饱”和“吃不了”一直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矛盾,阻碍学生兴趣的激发,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在分层教学中,当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升级”出去后,教师就可以集中精力去指导训练“差生”。同时,对被“升级”的学生,老师又提出新的目标、新的要求。这样,由于层次的要求不同,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都得到进步,形成良性循环,解决体育课上“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另外,对身体素质和基础好的同学来说,由于掌握技术后可参加最高层次的教学比赛,因而他们会尽力完成教学内容,争取尽快“升级”,而且通过教学比赛又可以使他们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技能,培养特长。另外,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由于已掌握技术的同学逐渐被“升级”出去,教师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他们练习,同时也增加练习次数,从而尽快掌握技术动作。

5. 实施分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观念是思想的先导,思想又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观念,开放的思想,创新的意识,可以使我们视野开阔,思路宽广,勇于开拓出课堂教学的新天地。教师要达到的基本课堂教学要求是: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会学;增强课堂活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培养求知的强烈愿望;加强体育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沟通。

(2)要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性发展,努力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帮助指导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这就增加了教师讲课的跨度和深度,使备课层面拉宽、难度加大、工作量增多。因此,教师要开拓知识的更大空间,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吃透大纲,驾驭课堂,以渊博的知识和教学艺术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适应教学的需要。

(3)要特别关注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分层教学,要求对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给予不同层次的目标和不同要求的指导,从而使长者增长、短者补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关注优等生的潜力挖掘和后进生的弱项补缺,让中等生在优等生的拉动和后进生的推动下不断进步,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4)要注意发挥合作小组的协作精神。按分层教学的要求,班级要组成多个含有不同层次学生的合作小组。在课堂上要以合作小组的学习为基木形式,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组内互帮互学,组外相互竞争。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向上、集体协作的精神。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发展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层面、小组的搭配,要动态地进行把握,视发展情况及时调整,以激励学生不断地竞争向上,但又不可调整过频。

综上所述,因为每位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所以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了解和发现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样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就应因材施教。分层只是手段,递进才是目标,根据各人不同的素质基础,以不同的要求来实施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及理论的教学,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充分教育和训练,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体育教育, 2002, (4) .

[2]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施分层教学优化学习状态 篇13

摘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保证学习效率的前提。对于小学体育课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我们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文章从摸清学情制定层次性目标、把握侧重采取突破性方略、注重实战进行科学性考核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同行有所启迪。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习状态;分层教学

在小学体育课上,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相同动作,有的同学不费劲就能做得很到位,而有的学生,无论你怎样去启发,他还是不能够令你满意。这是为何呢?笔者认为,这主要因为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素质、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异。同时,我们教师用一个标准去衡量他们,所以才出现了上文我们所碰到的情形。那么,就小学体育课来说,我们该怎样去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采取分层教学,就是一条可行性举措。

一、摸清学情,制定层次性目标

我们知道,分层教学,是基于对学生个体的差异的尊重,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或者衡量。谈到检测或者衡量,离不开一定的标准、标尺。对于教学活动而言,一般都是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谈到这里,我们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制定适切目标的重要性了。

一般说来,课堂目标的制定,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根据学情来制定。这里所说的“学情”不是指个别或者一部分学生,而是学生的整体。当然,这里的整体也不是指学生的全部。明白了学情的意思,我们所要制定的目标,就应该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全力,都能达得到、都能实现得了。当然,我们所制定的目标,还要做到“区别”对待。比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可以增加一些难度;对于接受能力稍微欠缺的,那就可以适当地降低一些难度。这样做,就可以很好的破解这个矛盾问题了。

比如,教学“单杠:跳上后摆下或前翻、挺身出杠”这一知识点,我们制定的目标就要力争做到符合这样的一些原则:(1)在技能方面,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有关动作技术,这一点可以允许部分学生在时间上迟后完成。但是,对于掌握保护和帮助方法,需要每个学生都必须做到;(2)在情感方面,要想让每位学生都能克服畏惧心理,显然很难也不可能。因此,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做到能够区别对待。而在培养学生团体协作、互帮互助精神方面,特别是在帮会与帮助当中体会动作这一点上,我们就要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做到。

二、把握侧重,采取突破性方略

对于小学体育课来说,我们在制定完目标之后,还要用心确定好重难点。还以教学单杠这一知识点为例。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教师个性理解等方面,将重难点确定如下:(1)对教学重点要进行细化:①对于手臂,要做到伸直,顶及肩部;②对于双手,要明白如何握杠;③对于怎样保护和如何帮助方面也要逐条明晰。(2)对于难点要突出动作层面的要求。比如,在前翻过程当中,腹部应该怎样去放。

定下重点和难点之后,作为教师,在备课环节,一定要多花一些心思想一想该如何去实现教学上的突破:比如,我们引导学生掌握单杠跳上成支撑前翻下动作技术,事实上,无论你怎样去启发、去鼓励、去安慰,很多学生还是对此心存疑虑。那么,碰到这种情形,我们该如何去做呢?笔者认为,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当中,一定要认真的教会学生保护和帮助的一些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互相体会、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具体而言,体育课离不开对一些动作要领的讲解。要引导学生掌握“跳上成支撑前翻下”这一动作要领,就必须讲清楚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做好支撑,手臂该怎样放?②头部和胸部又该如何做?③背部、臀部和腿部又该如何做呢?而对于保护和帮助的方法,更要讲得清楚落实到位:①站位上要求,一定要站在单杠前侧面;②对于手的要求,要有明确分工,一只手用来扶肩,一只手用来放在杠下托住大腿。当然,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对于保护与帮助的学生来说,一定要做到用力不能太大,同时还要注意自身安全。

三、注重实战,进行科学性考核

体育课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实战。为此,我们要给学生安排适量的练习。在设计练习时,我们要考虑到能力要求的梯度性。这也就是要做到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或者布置不同的动作要求。同时,我们还要根据教学的实际,特别是根据学生的当堂表现,适当的布置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将单纯的某一个动作,进行一定的分解或者细化,进行一定的引申或者创新。当然,无论你怎样去处理,都要做到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相结合。

当然,体育课教学也需要科学的考核。一般说来,我们对学生进行考核,可以遵照相关标准,比如教学大纲的标准来执行。但是,我们要知道,有关标准只是注重共性上的要求。而结合到实际,我们还要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这个客观情况。为此,我们要大胆地对相关标准进行调整或者修订。这样,才能保护一些学生的自尊,调动他们的活动积极性。比如,对于单杆的活动练习,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3到4种不同高度的单杠。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各自身高以及各自的学习进展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单杠进行练习。当然,为了保证教学的有序性,我们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干预,比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练习。

综上,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当中,认真的实施分层教学,确实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曹永国.“从实践主义到实践理性”[N].师资建设,2015年第1期第46页.[2]赵洁3“微观共同体:我的教学新视角”[N].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6年第3期第58页.作者简介:

分层复式教学的实施建议 篇14

教导处

一、分层复式教学的提出

由于我校地处偏远,学生外流严重,学生在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学习方法与习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如何在一个由个体差异悬殊、层次不齐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中组织教学?如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整体收益、普遍提高?这是我校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而解决教学要求整体划一与学生实际学习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就目前情况看,分层复式教学是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

布卢姆认为:“学校学习中的许多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时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因此,他指出95%以上的学生都能学得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促使人人成功。分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人人都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功,问题在于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来有效实施分层复式教学这一策略。

二、分层复式教学的意义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是实施因人而异教学策略的需要

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其立足点就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并使各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迈步。实施分层次教学,可以把班级学生动态的分成A、B两个层次,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座标,并且经过努力人人都可以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这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极大的激励性。

2、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是实施因学科而异教学策略的需要 不同学科有不同学科的特点,同一学生对不同学科又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又不能采用简单划一的办法,A、B两个层次不能一分到底,必须根据学生所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所具备的技能的实际状况,重新划分层次,一方面也为各学科在四十五分钟教学中,培优、提中、补差并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学科的教学中同样得到分层提高。

3、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情境而异教学策略的需要 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也是参差不齐的,课堂教学中往往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实际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诸如潜能开发,兴趣培养,动机激发,情感发展等等,采用何种方式对何种学生最有效,时常困扰每个教师,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就能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氛围中跃跃欲试,乐此不疲,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分层复式教学的解读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借鉴复式教学的形式,在单式班中突破全班教学的限制,对同一班级内不同层次和特点的学生进行区别施教,增加个别化施教的因素,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就是以班级学生的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讲授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教学方式,确定评估体系,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分层教学十分注重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而不是以牺牲某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去换取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它是因材施教的最好体现。

复式化课堂教学,是一种分层次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面对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考虑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在一定时间空间的限制下,设计组织教学。复式教学不仅其教学形式和方法独特,还蕴含着现代教学论的思想和教育规律。采用“复式教学”模式,对具有不同基础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做不同的讲解和引导,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效率地实现新大纲要求的任务和目标。

复式教学设计中,要特别注重教学任务的巧妙搭配、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科学设计,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成绩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复式教学,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功,人人都能在学习和成长中获得成功。

四、学生分层的原则

1、可接受性原则

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分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包括其知识基础、学习方法、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而做到这一点,首先要 充分、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此,对每一个学生,我们通过智商、非智力因素调查,把握学生智能及学习兴趣、动机等情况;通过摸底测试,了解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基础;通过个别谈话、家访、座谈等,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及家庭情况。在此基础上,比较客观、科学地确定学生的层次。

2、递进性原则

根据某些重要特征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是为了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不是为给学生贴上标签,束缚他们的思想,分层不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每层次学生获得最佳发展。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可变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分层是手段,递进是目的”的口号,要求教师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发展,特别是注重评价方法的改革,多给予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使他们不断跃上台阶,不断向高层次目标迈进。

3、隐蔽性原则

在分层教学中,如何给学生分层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把班级内学生按一定标准分为好、中、差三组,并明确告诉学生,势必会对各层次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优等生会自傲,差生会自卑。采用何种方式分层,既便于教学,又保护学生自尊心理呢?我们在实践中应采用隐性分层的方式,同时,我们根据各学科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分层形式,有些学科层次多一些,如数学,分为A、B、C三层,有些层次少一些,如语文粗略分为A、B两层。采取隐蔽性分层方式,尊重、爱护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反馈性原则

反馈是了解教学情况,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只有当教师及时通过各种手段来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才能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因此,我们采取“多次反馈,补救教学”的措施,在教学中通过练习、测试、提问、讨论等方式,教师及时把握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层次,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进步。

五、分层复式教学的内涵

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的依据:一是根据学生的调研成绩,二是对学生的能力素质鉴定,三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体验为依据。把班内学生分为好、中、“差”A、B、C三个群体,一般比例为:3:5:2左右,或是分为A、B两个层次比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为消除“标签效应”和“差生”的自卑心理,分层可以是显性 的(征得学生及家长同意),也可以是隐性的(只告诉学生本人,甚至连其本人也不告诉)。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分层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要通过施教,根据学生实际,有层次间的升降变迁,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

注:不同学科,层次自然不同。分班上课可以直接把班分为两层进行教学。

2、教学目标分层

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划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内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可分为:(1)最低限度的大纲,教材要求。(2)大纲、教材的全部基本要求。(3)对大纲、教材基本要求的适当提高、加深。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在达成本学习领域共同性目标后,选择高一层次的目标进行学习,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3、教学过程分层

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双有兼顾各组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层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其基本模式是“合”(激趣入题、明确目标)——“分”(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合“(反馈口授,课堂小结)——“分”(课内作业,巡视指导)。“分”学的结构,可借鉴复式教学的经验,采用动、静交替的形式进行,要注意“分”而不“离”,“合”而不“死”。

4、练习作业分层次

不同组别完成不同程度的作业,A组学生完成基本题,B组学生完成基本题加综合题,C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有利于思维发展,培养能力的提高题。对同一道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把握信息,并作个别点拨和矫正。

注:课前设计好相关笔头作业,并且分层设计这点非常重要。无论是哪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课前设计好笔头作业是关键哟。

5、评估测试分层

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考查中,学困生做 基本达纲题,中等生加试综合题,优等生再加试提高题,让各组学生在考查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许在测验中未达标的学生在一星期内再进行第二次平行性达标测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课堂上“飞的飞、跑的跑、走的走”。各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堂课、同一个班里,各取所需、学有所得,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能学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六、分层复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1、同班级学生合理分层

2、分层异步施教

A、B两个学习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如有时一个组由教师引导进行直接教学活动(动),另一个组由小助手组织或各自自动作业(静)。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两种形式轮换交替,和谐统一。也即同级复式教学。

3、分层确立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是面向全班的,没有坡度与弹性,容易造成“吃不饱”与“吃不了”。而分层教学则改变以往教学目标“一刀切”的状况,针对班内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般地把教学目标划分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

①后进生保证达到大纲、教材的最低要求;

②中等生达到大纲、教材的全部要求,鼓励超纲学习; ③优等生适当提高、加深,超纲学习。

至于每一单元、章节的教学目标,也要分层设计。教师要做到“三精心”、“两注意”,即精心钻研大纲,精心研究教材,精心了解学生;注意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相结合,注意内容要点与水平层次相统一。总之,在教学目标上,要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4、重视学法指导

由于分层教学采用动静搭配的教学形式,自学在整堂课中占了相当的比重,因此一定要提高自学的质量。分层教学除了重视自学内容的科学设计,重 视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外,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达到会读书、会思考、会合作。

七、分层复式教学的常见模式

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分层走班模式

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两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之为A、B教学班)。“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3、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

八、分层复式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复习定位

通过复习检测,了解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准确定位,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基本状况的定位,做好分层复式教学前期准备工作,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

(二)目标定向

1、上课伊始要公开教学目标,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并告诉学生,起到定向作用。

2、目标制定要求

①针对性:紧扣大纲要求,围绕单元训练重点,切合课文具体实际,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②全面性: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体现培养目标,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③层次性:必须设计两类以上不同层次的目标,使所有学生都在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内找到位臵,获得发展。④动态性:从发展变化的要求考虑目标的设臵,使制定的目标富有弹性,为学生主动学习留有时间与空间。

(三)安排预习

1、预习要求明确

2、独立思考时间保证

(四)复式教学

A组:自学并完成基础练习。

B组: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完成基础练习。A组:疑义相析完成能力拓展练习。B组:检查基础练习情况。鼓励拓展练习。A组B组:个别辅导。

(五)练习反馈

1、每堂课必须安排10-15分钟的课堂练习时间。

2、每堂课必须布臵至少两类不同层次的作业。

3、当堂练习反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六)总结深化

1、回顾总结,全面评估目标达成情况。

2、视实际情况,安排“补标”。

3、内化新知,充实原认知,为新的学习提供新的知识起点。

九、作业与评价

作业要求也分层次,对后进生一般布臵最基础部分的作业,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对作业题中出现的一些选做题和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可让中等生做。对优生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样就可以全面落实大纲的要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我们不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尖子生,但我们的教学可以力求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我们的测试就要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个学生。我的做法是:把每次测试题都设计成A、B卷,A卷为基础知识题,难度小,占120分;B卷为有些难度的题,占60分。要求B 层学生只答A卷,A层学生A、B卷均答,A卷折合为60分,加上B卷60分,满分也为120分。

十、分层复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从教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要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学余力的A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如:在“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时,只要C组学生能初步看懂线段图,能根据线段图正确列式;而A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初步学会画简单的线段图。安排教学时间,巧妙地设计教学程序,选择灵活多样,综合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时,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要以C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A组学生的求知欲。

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C组学生能回答能计算,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难题,让A组同学回答、计算,增加他们的愉悦感。

这样的教案设计,既能保证大纲要求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做到了“提优”和为“后进生”提供辅助性的学习。

2、上课之前,教师要预先设计好学生的笔头作业或自学任务。在上课前几分钟向所有学生交待学习任务时,顺便把其中一个组的自学任务公布出来,让他们不出声地进行自学。另外,带领另一个组学生学习。合理地预测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时间,并为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备有思考题。科学地调配好各组的“动”与“静”。

3、千万不要出现学生无所事事状态,时间不留空档。

4、要特别注重课堂的组织纪律,安排好小助手,设计好各项任务的检测方式。

上一篇:十位建筑设计师介绍下一篇:在教师退休欢送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