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藤山自然保护区赤壁片区为例
摘要:随着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调整,我国自然保护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学界更多的关注。经过六十多年的保护和发展,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其全民公益性服务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随着全球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科研教育、文化美学、健康娱乐方面的潜力亟待挖掘。环境教育通过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引导大众与自然深度接触,建立人与自然的友好联系,是自然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功能。自然保护区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价值也使自然保护区成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但我国自然保护区对环境教育的重视不够,环境教育质量亟待提升。国外丰富的环境教育经验表明,环境教育质量的提升与环境教育的规划设计、人才培养、运营管理有着密切地联系。其中环境教育规划设计是自然保护区开展环境教育的基础和总纲领,对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关键性作用,并有利于挖掘其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潜力、有效提升自然保护区的全民公益性、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逻辑,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的研究框架。本文通过运用对比分析、实地调研、实践验证的研究方法,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的体系进行研究,明晰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体系,理清了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的流程,并对藤山自然保护区赤壁片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展开了实践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通过文献阅读总结了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及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环境教育的研究内容和进展,并利用文献计量软件研究了我国自然保护区规划的趋势和热点。第二章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的现状及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文本,并结合自然保护区实地调研及其官方网站中的环境教育内容、访客到访评价,总结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第三章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体系的构建。基于理论研究,总结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的原则与价值取向,并立足于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的需求与特征,得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体系可以从价值、受众、空间、场所、设施、信息六个维度进行构建。第四章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策略研究。在理论研究以及国内外优秀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可以从三个阶段依次展开。首先,基于自然保护区价值和受众特征进行环境教育体验项目规划。而后,深入自然保护区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分别从空间、场所、设施三个维度切入。将环境教育融入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规划环境教育路径、营造室内外交融的环境教育场所、完善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设施。最后,通过自然保护区信息网络的规划,整合自然保护区资源。通过虚拟端和实体端信息传播网络的构建,结合环境教育体验项目规划和空间规划设计,形成自然保护区全周期环境教育体系。第五章为案例实践,以福建藤山自然保护区赤壁片区为例进行实践研究,将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理论在实际项目中予以应用。总体而言,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政策梳理、案例剖析、实践验证,得出我国自然保护区存在环境教育内容浅层化、环境教育环节缺失、环境教育活动单一以及规划设计风格与环境教育理念错位等问题。通过问题分析,得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可围绕规划体系的六个维度和规划设计的三个阶段展开。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成果与不足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风景园林;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福建藤山;赤壁片区
学科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环境教育逐步兴起
1.1.2 自然保护区亟待转型升级
1.1.3 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环境教育场所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自然保护地
1.3.2 自然保护区
1.3.3 环境教育
1.3.4 环境教育与自然保护区关系的辨析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自然保护区规划研究趋势
1.4.2 自然保护区规划研究热点分析
1.4.3 国内外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综述
1.4.4 国内外环境教育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我国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2.1 我国自然保护区规划的现状与问题
2.1.1 我国自然保护区规划的现状
2.1.2 我国自然保护区规存在的问题
2.2 我国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现状
2.2.1 环境教育的对象
2.2.2 环境教育的内容
2.2.3 环境教育的形式
2.3 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3.1 环境教育内容浅层化
2.3.2 环境教育环节不完整
2.3.3 环境教育活动单一
2.3.4 规划设计风格与环境教育理念错位
2.4 本章小结
3 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体系的构建
3.1 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的原则
3.1.1 节约资源,保护第一
3.1.2 功能结构与保护管理相协调
3.1.3 规划设计融入自然环境
3.2 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的价值取向
3.2.1 可持续发展
3.2.2 多样化
3.2.3 本土化
3.3 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的需求与特征分析
3.3.1 深层次环境教育内容体系的需求分析
3.3.2 全周期环境教育体系的需求分析
3.3.3 多样化环境教育活动的需求分析
3.3.4 规划设计风格特征的分析
3.4 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维度的构建
3.4.1 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维度
3.4.2 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维度的关系辨析
3.5 案例研究
3.5.1 三江源国家公园
3.5.2 关渡自然公园
3.5.3 荷兰乡土环境教育公园
3.6 本章小结
4 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4.1 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过程
4.2 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原则
4.2.1 整体协调的原则
4.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2.3 多方利益平衡的原则
4.2.4 多重感知体验的原则
4.2.5 彰显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域性原则
4.3 环境教育体验项目规划
4.3.1 价值维度—以价值为基础构建环境教育内容体系
4.3.2 受众维度—构建年龄递进式环境教育实现路径
4.4 环境教育空间规划设计
4.4.1 空间维度—将环境教育融入自然保护区空间
4.4.2 场所维度—营造室内外交互的环境教育空间
4.4.3 设施维度—构建自主性环境教育体系
4.5 信息网络规划
4.5.1 信息维度—广泛合理共享信息
4.5.2 信息维度—构建全周期环境教育体系
4.6 本章小结
5 案例实证——福建藤山自然保护区赤壁片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上位规划解读
5.1.3 区位交通及周边环境分析
5.2 环境教育体验项目规划
5.2.1 价值维度—以价值为基础构建环境教育内容体系
5.2.2 受众维度——构建年龄递进式环境教育实现路径
5.3 环境教育空间规划设计
5.3.1 空间维度—将环境教育融入自然保护区空间
5.3.2 场所维度—营造室内外交互的环境教育空间
5.3.3 设施维度—构建自主性环境教育体系
5.4 信息网络规划
5.4.1 信息维度—广泛合理共享信息
5.4.2 信息维度—构建全周期环境教育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推荐阅读:
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10-09
简单说说环境道德和环境道德教育10-02
初中环境教育教案10-18
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06-17
三年级环境教育试卷06-27
5上环境教育教案07-21
施工环境保护安全教育09-07
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09-27
教师环境教育事迹材料10-17
五年级环境教育计划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