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环境教育备课(精选8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获得生态学知识,初步知道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认识环境。即会分析环境质量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资料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对环境负责的意识。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录像片,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图片、表格、文字材料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师:请同学们大屏幕,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几个片断(播放课文中的图片课件,环境污染带来一系列危害。)
师:同学们,看到刚才播放的几个镜头,你们有哪些感受?想到那些问题?
师: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
增加,导致世界各国都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等遭受严重的破坏,大面积砍伐树木、滥杀生灵,扰乱了生态平衡……人类生存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环境污染(板书课题)
所以,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问题。
二、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中央电视台有一栏节目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挑战无处不在”。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真是到处充满挑战。今天上课,咱们就以挑战的方式进行,叫“智者为王”。全班同学共分成四个小队即:梅队、兰队、竹队、菊队。(教师介绍挑战的方式)
师:挑战无处不在,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回答按要求做答:
1、请把你们能够想到的与环境有关的5个词语写出来,先独立写,然后小组讨论,每一位学生向小组成员讲解自己认为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环境污染”?
师:环境污染——指人类在生产与生活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主要是废气、废水、废渣)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危害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发展。
2、砍伐森林、水污染、白色污染、空气污染有什么害处?
三、分析问题,探究明理师:同学们,请结合书、录像片及生活实际,我们开始“智者为王”
第二轮挑战(教师介绍挑战规则:组与组之间是必答,组内是抢答)挑战题如下:
1、你还知道哪些污染情况?
2、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环境问题,对环境污染
进行分类(不要求全部说出)师:A、空气污染B、水污染C土壤污染D全球变
暧E臭氧层空洞F噪声污染G光化学污染H、大气污染
3、各小组分析产生这些
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4、这些污染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5、探究如何查找这些污
染源的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情况做必要的补充,完善下图。附:关于环境污 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图
四、师:(读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人类在发展进程中,需要“三思而后行”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以小组为单位,在下面两个活动中任选一个进行调查,也可以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并讨论污染的原因。
活动一:调查水污染
1、确定一条被污染的河流。
2、取一瓶水带回家沉淀并观察。
3、填写调查报告。
活动二:调查学校或家周围的空气状况。
1、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分工合作,观察主要路段一小时内驶过多少辆汽车。
2、在学校或家庭附近数一数有多少个工厂的烟囱,看一看冒出的烟是什么颜色的。
3、在窗台上放一张白纸,观察一天后白纸上落了多少灰尘。
第二课时《环境污染的危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环境质量现状,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2.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其自学能力,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课堂讨论和自主发言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与实践,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开放式、探索式、研究性的自主学习。通过实践、社会调查、查询环保网站等相关资料,从不同角度去体会,感知环境污染的危害,从现象的感知中升华知识。
教学流程
第一步:创设情景:发放学习目标及有关讨论题,提供实验的材料及查询的网站。自主探究:指导学生确立自主探索的子课题
1.通过调查法调查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2.通过实验法验证重金属Hg对生物的危害。3.通过讨论法让学生区分水华和赤潮,水体富营养化和生物的富集作用。
4.通过网络查询法指导学生自主探讨环境污染方面的实例,并归纳总结环境污染的危害。
5.通过查询法查询化学、物理学科书籍,弄清酸雨的PH值,声音的度量单位分贝等学科间的知识。分成五个小组,分别就老师确立的五个子课题展开实际探究性操作。
第二步:激兴导学
以唐诗人李白赞美大自然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为导入语大屏幕展示以下文稿系列图片
(1)大自然美好风光——蓝天、白云,花、鸟、虫、鱼
(2)受污染后的恶果图片——美国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的图片,秃山荒岭、浓烟滚滚、以及水污染等的图片和解说资料(来源于网络下载资料)。
观看大屏幕演示文稿,身心颤动,体验污染危害,涌动环保激情。
归纳整理:组织学生,让各小组汇报调查结果、实验结果,当地污染状况,并提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展示他们所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各小组围绕不同侧面的情景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分享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1组:空气质量调查组:从当地冬季煤炭燃烧引入大气污染问题,介绍:(1)什么是大气污染?(2)我国大气污染属于什么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什么?(3)目前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4)当地大气污染源有哪些?(5)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2组:水质调查组:从水的重要性谈起,汇报当地水质情况,分析水污染的原因。汇报验证被Hg污染的水对水蚤生命活动的影响的实验结果。(1)水污染包括哪几个方面?当地水污染情况如何?(2)讨论为什么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3组:固体废弃物调查组:从当地生活垃圾已成为污染城市环境的隐患归纳出(1)什么是固体废弃物?其污染的危害有哪些?(2)讨论为什么说固体废弃物是“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
4组:土壤污染小组:从绿色食品引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栏目有关土壤污染的报道。
5组:噪音污染调查组:首先结合物理知识介绍声音的度量单位分贝,随后,用所找资料很有说服力地解释了为什么说噪音污染是一种“隐形杀手”?
启发引导,发散思维
再次鼓励学生自由畅谈,培养其发散思维。“搭起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自由发言,凸现出了学生极强的表现欲望。
出示问题:(1)归纳自己周围存在哪些环境污染?有什么治理方法?(2)请预测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积极发言,各抒己见,都热切地表示从自身做起,倡导同学及家人都立即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和责任感。
课后强化:鼓励学生利用校园网络资料在网上发布以“保护环境,拯救自己”为题的倡议书。
一、主题规划
试卷讲评是常态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也是当前各学科、各年级的共性疑难问题。“如何命题”“如何进行试卷分析”“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是与“试卷讲评教学”这一主题紧密相关的三个子问题。为此, 我们科学教研组分三个备课组分别有侧重地承担三个子问题的研究任务, 并以“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为中心展开教研组、备课组滚动式课例研究。
二、研究流程
(一) 一度研究
备课组针对子问题开设研究课, 找出常见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预设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初三备课组就“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由一教师执教试卷讲评研讨课, 初步提出了“有准备、有鼓励、有侧重、有互动、有拓展、有总结、有反思”七方面的策略。
(二) 二度研究
教研组开设研究课, 备课组针对子问题分角度进行课堂观察, 教研组内筛选、增设解决问题的策略。
1. 研究课教学预设
(1) 组内纠错 (5分钟) , 意在通过个人的分析、小组的交流纠正部分错解, 强化自主纠错、合作纠错的意识; (2) 典型剖析 (20分钟) , 这是落实教学任务的黄金时段, 意在针对典型错题进行剖析, 帮助学生突破解题难点; (3) 释疑归类 (10分钟) , 意在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转化教学方式, 同时将分散在不同试题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4) 体系再现 (5分钟) , 意在展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再建知识体系; (5) 自我反思 (5分钟) , 意在留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学会整理、学会学习, 养成自我管理的学习习惯。
2. 课堂观察视角设计
三个备课组分别从“试卷讲评课对学生学习的指导”“由试卷讲评课看命题的有效性”“从试卷讲评课看试卷分析的科学性”三个视角进行课堂观察。为了使课堂观察更具有针对性, 我们又设计了五个观察量表:课堂教学环节时间安排观察表、教师典型试题剖析观察表、师生纠错行为统计表、教师评价类型观察表和学生自我反思统计表。
3. 观察交流
一位教师进行试卷讲评公开教学, 教研组组织各备课组运用观察量表进行有主题、分视角的观课。课后, 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组内自主交流、整理记录、数据分析、及时诊断;然后, 先由各备课组结合量表观察分视角评析———再由总评组全方位点评;最后, 每位教师进行教学 (或观课) 反思, 上传到博客交流共享。如《科学》 (八年级下) 第三章的试卷讲评教学, 最后的评析和建议如下。
(1) 试卷讲评课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评析】教师共分析了2道典型试题, 较好地体现了6个评析点 (如表1所示) ……
【建议】对于试卷讲评课的任何一个教学环节, 教师要始终将课堂研究的重点落实在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上。 (1) 评错解。教师在讲评中要指导学生进行考点分析, 即思考试题都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在理解时有哪些注意点, 本题是怎么考的, 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 解题的最佳途径如何, 即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规范。 (2) 评优解。既要肯定常规性的基本思路与正确解法, 更要赞扬那些简捷明快的优解, 及时讲评其巧妙的构思, 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重反思。教师要注重运用错题订正、变式练习等形式获得试卷讲评的反馈信息, 用以指导后续的教学。同时, 积极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归因, 促进其在平时学习中有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2) 由试卷讲评课看命题的有效性
【评析】原预设20分钟的“典型剖析”, 教师花去22分钟却仅讲评了两道题, 主要原因是第二道题难度过大。这是一道中考题, 也是一道公认的好题目, 但是初二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都远不如毕业班学生, 所以命题时应该对原题进行修改以降低难度。试卷中知识点的覆盖面合适, 为此在“释疑归类”环节, 教师能契合学生自主提问, 通过点拨释疑以点带面地对知识进行归类, 较好地展示了本章的知识体系。
【建议】新课程理念下的测试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式, 我们的命题工作也应该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起点, 以学生的后续发展为目标。 (1) 诊断型。要基于对学生错因的预设去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 从而根据答题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诊断。 (2) 训练型。要针对自己学生的知识缺陷进行选题, 做到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导向型。要经常研读学业考试中的知识、能力的考查要求, 确保试卷的题型、试题的难度能对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3) 从试卷讲评课看试卷分析的科学性
【评析】教学中, 生生互动纠错15次, 指导性评价11次, 均达到了师生纠错总数和教师评价总数次的1/2以上 (统计结果如表2、表3所示) ,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能通过“再读一次题目, 找一找有哪些关键词”指导学生仔细审题, 引导学生在生生纠错中“解析命题意图、问题的设置、问题的陷阱, 分析思考试题与知识切入的整合点”。值得大家学习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能脱口而出:“××同学, 你的卷面是这样回答的……你觉得自己错在哪里?哪位同学能帮他找找出错的原因?”这不但显示了教师组织学生自我纠错、生生纠错的教学艺术, 更可见教师课前的试卷分析已经深入到每一位同学。可想而知, 当学生深深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学习如此关注时, 他们的学习动力是巨大的。不足之处是, 当学生提出独特见解时, 教师评价语稍显吝啬。
【建议】为了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们在试卷分析时要注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1) 分析错因。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错误原因, 如审题不细、概念模糊、规律不清、不能顺畅地运用数学工具、解答问题不规范等, 还要分析自身教学环节上出现的问题, 如知识点的复习遗漏、题目的类型没讲过、关键之处强调不够等。 (2) 统计错面。教师要明确学生的错误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是偶然性错误还是典型性错误。 (3) 关注新题。教师要摸清试题的新颖之处 (新知识、新情景、新构思、新题型) , 把握其中的解题步骤, 体会解题的切入点, 预感可能出现卡壳而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 做到心中有数。
(三) 三度研究
备课组针对子问题在常态课上实施、检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初三备课组各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中实施了五步教学策略后认为:“组内纠错”与“自我反思”环节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很有必要, 在初一年级初期有必要在课内进行, 教师指导可重在方法与习惯的养成, 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判断和调控能力;在初二、初三可改为在课前和课后由学习小组组织实施, 以便留下更多的课内时间保证另三个环节的有效实施。
(四) 四度研究
教研组内开设试卷讲评展示课, 专家教师结合本系列课例进行“试卷教学”专题讲座, 组内教师共享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命题策略、试卷分析策略、试卷讲评策略。
三、研究启示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特殊的复习课, 它是以命题测试为途径、以试卷分析为手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客观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的一种更有针对性的复习教学形式。提高试卷讲评课的实效, 要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开展命题、试卷分析等工作, 并且注重评后反思与教学跟进。
一、 我们为什么要备课
所谓备课,是指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查阅资料,设计方法,形成教案几个方面。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教学工作也是这样,不备课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常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知识丰富,也学过教学法,但是,备课马虎,草率,敷衍了事,结果,教学效果不好;也有的教师虽然知识掌握得一般,教学经验也还不够,可是,备课却很认真,下了功夫,结果,教学效果很好,并且能够“一遍拆洗一遍新”,教一遍就有一遍提高,使自己教学不断臻于成熟。在这里,备课工作不但是弥补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方面不足的手段,而且是教师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业务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孔子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认真备课。
二、如今的备课有哪些形式
在思考如何备课这个问题时,让我们首先来看看目前有哪些备课形式。从备课内容来看分为详案和简案。从编写者和使用者的关系来看,可分为:
1、 独立备课,为我所用
一个人备完整册教案,自己备,自己用。这是最传统的备课方式。这种备课方式和优点是能让老师深入理解整册教材的内容,了解教材的整体编排,有助于老师把握教材在不同年段的走向。我校在2005年曾在全校做过一次问卷,经过综合分析后我们发现,老师们花了很多时间撰写的教案,有76%的老师只是“部分使用”,5%的老师甚至很少使用,可谓劳心劳力,事倍功半。这种传统的“自己理解、自己写、自己用”的教案编写方式,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存在以下局限:是一方面会占据老师太多的时间,尤其是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频繁的今天,时间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另一方面“为我所用”的方式也阻碍了老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由于个人认识的局限将导致教案相应产生很大的局限性。由于缺乏交流,一些片面狭隘甚至错误的观点可能会在很多年之后仍然传授于学生;而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也没能得到及时的交流与共享。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作法在课改的今天,在信息技术发达提倡资源共享的今天,显得极不协调。由于缺乏合作,老师之间相互启发、思维碰撞、共同钻研、合作提高的机会非常有限。在评价机制不健全或者不普及的情况下,将造成教师们对自己教案缺乏清醒的认识与正确的评价。“十年如一日”成了这类型备课形式的反面写照。
2、 合作备课,资源共享
由同时任相同教材的几位老师分割教材内容,先分头备好之后再互通有无。这种备课方式的优点一是将让老师们把时间用在对某些单元或某些课文的深度钻研上,尽量减少教师在备课中的无效劳动与低效劳动,为老师们节省了时间,因为要给别人看,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老师更好的备课;二是为同学科、同年级的老师之间的借鉴与学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当老师们在拿着别人教案考虑自己的教学时,对教案的取舍无形中促进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这是第三个优点。它的不足是会降低老师对整册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其次在监督检查机制不落实的情况下,极可能造成不备课就去上课了。
3、0教案的尝试
“0教案”是课改的产物,“0教案”不是把教案终结为“0”。“0教案”不是笼统地否定一切教案,只是不再要那些工工整整写在备课本上的形式主义的教案。只要能备好课,教案怎么写都可以,“写”在脑海中也可以。“0教案”不是“0备课”,该做的工作仍然要做,而且要用更多的时间来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设计教学、与同伴交流学习,只是不再毫无意义地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而已。这才是“0教案”改革的真正实质。
三、我们应该如何备课
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备课,它都既要反映教育教学规律的共性。同时又是教师的一种个性化行为。同时它蕴含着个性化的因素,所以,我们在选择备课形式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因人而异呢?对于这一点,我们在备课改革中有深切的体会。目前我校运行的是“合作备课,资源共享”的备课形式。试行一年来以来有这样一些尖锐的问题推到我们面前:
1、才工作的年轻教师只备教材的一小部分内容,对于他们的专业成长有没有影响?
2、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他即使不借鉴同事的教案,同样可以把课上得很好,他是否可以不在别人的教案旁边写或者少写思考与批注。因为这样反倒浪费了时间。
3、教学反思具有实效性,如果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匆忙赶制的话就完全失去应有的意义,也违背了改革的初衷。而目前我们的教案评价形式依然没变。要提前通知,“一声令下”,这对那些有反思习惯的教师而言无可厚非,但对那些正在养成自主反思习惯的教师而言,这种评价形式是否有拖后腿之嫌?
这些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年龄的教师的备课要求是否应该不同;二是对教案的评价机制提出质疑。当这些问题纷至沓来的时候,我幡然醒悟:在提倡“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对于极富个性、极富创造的备课而言,“一刀切”是不恰当的。
既然如此,今天的教师应该如何备课呢?在这里抛出仅只代表我个人意见的思考。愿能抛砖引玉,以期褒贬。
搞“一刀切”不好,学校主观地把教师分类指定备课形式显然也很被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的尝试呢?那就是,由老师根据自身实际,有的放矢地在“独立备课”、“合作备课”、“0教案备课”三种形式中进行选择,或者自己另行设计备课形式。学校原则上尊重教师的意愿,但是学校仍保留对个别教师调整备课形式的权利。学校对不同的备课形式进行不同的考核评价,满足不同教师的群体成长要求。
以上是我的一孔之见,是否可行,或者有多大的可行度,有待商榷。其实,无论是书面教案还是非书面教案,都是备课成果的体现,其质量高低主要是看实用与否、是否符合教学实际、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不在于具体的表现形式。教案写得再好,教学中没有体现出来,不行;教案写得再好,学生不喜欢或者不适应,也不行;教案写得再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从这样的教学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更不行。因此,教师需要备课,而且必须高质量备课,但备课成果的体现形式却完全可以随实际需要、个人喜好来确定。 “实践出真知”,我期待着在实践中我们能摸索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备课之路。
一位教师在成功执教了一堂课之后,当别人问及他准备了多久时,他是这样回答的:我用我的一生来准备我的教学,而就这一堂课而言,我只花了15分钟。寥寥数语,道出了备课的真谛。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要使这40分钟真正发挥作用,需要老师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时间和精力。
教学目的
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饮食与防视的关系,并能合理搭配,有利于防近的饮食结构。教学重点 合理饮食,预防近视。教学难点 饮食与防视的关系 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
*近视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眼球伸展和眼轴变长,这种改变与眼白(巩膜)的坚韧性有关。
* 巩膜是一层纤维组织,含蛋白质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当食物中营养过高或不足时,都可能改变巩膜的正常生理功能。* 铬—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铬元素的需要比成年更多,而铬在糙米、玉米、全麦、瘦肉和蔬菜中含量较丰富,如不注意食物搭配,造成铬元素不足,血浆渗透压升高,眼晶状体和房水渗透压上升,屈光度增加,产生近视。
* 儿童青少年喜欢吃甜食,由于糖代谢的需要消耗大量维生素B,并影响体内钙的含量,而维生素B1缺乏,会促使近视发生或近视加深,钙质含量的减少使眼球壁失去弹性。
* 更好的防止青少年近视,必须要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多吃粗粮、蔬菜,纠正偏食,适当限制高蛋白、动物脂肪及含糖高的食品。课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 2 课题:预防―红眼病‖ 教学目的
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红眼病‖即―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性,并能掌握其预防的方法。教学重点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红眼病‖。教学难点 ―红眼病‖的特点及预防。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
* ―红眼病‖——医学术语称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与肠道病毒相类似的微小DNA病毒引起的结膜炎症,属丙类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通过眼-手-眼接触性传播。
* ―红眼病‖的特点是传染极快、潜伏期短,潜伏时间2 – 48小时,起病急,症状剧烈、异物感重、畏光、流泪、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和球结膜点状片状出血,水样浆液性分泌物,伴有角膜病变,耳前压痛、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
* ―红眼病‖无特效治疗药,一旦发生,给社会、单位(学校)、家庭和个人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一般抗病毒与抗菌素眼药水交替滴眼,一小时一次,以预防混合感染。病程5 – 7天,对视力无
影响。极少数病人在结膜炎症消退后一周左右发生下肢麻痹。* 由于本病传染性及强,预防―红眼病‖尤为重要。对病人应预防隔离,保持眼部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脏手揉眼睛。毛巾、手帕等不要公用,并要常洗晒。发生眼睛红肿及时到医院眼科诊治和自我隔离,以防―红眼病‖的流行。课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课题:保护牙齿预防口腔疾病
教学目的
要求使学生了解龋齿及牙周病发生过程,理解保持口腔卫生的意义,掌握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掌握预防牙周病的方法。教学重点 龋齿的发生过程,保持口腔卫生的意义。教学难点 龋齿形成的原因,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 * 预防龋齿、牙周病,可引起牙周病,关节炎、心脏病、肾炎、风湿病等。
* 保持口腔卫生的意义,预防龋齿、牙周病。* 预防龋齿、牙周病: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睡前不吃零食。
3.饮食要多样化,不挑食,不偏食
4.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课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课题: 肥胖与节食 教学目的
要求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懂得暴饮暴食,多饮多食的危害性。强化体育锻炼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肥胖的原因,阐明过食的危害。教学难点 分清节食与合理营养的区别。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 * 肥胖是又一种营养不良的表现。*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防止肥胖的有效措施。* 掌握维持摄入能量与消耗热能的平衡。* 肥胖所致的疾病种类:
代谢混乱,血脂增加,动脉硬化,血压升高,糖尿病,免疫力降低。
* 节食与体锻是治疗肥胖的良方。课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课题: 青春期心理卫生
教学目的
要求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学习和掌握青春期的心理卫生知识的六点具体要求。顺利通过青春期,使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学重点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教育。
教学难点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特征和具体要求。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
一、青春期心理特征:好兴奋,易激动,情感多变等。
二、青春期心理卫生的具体要求。1. 独立自主的需要 2. 尊重与理解的需要 3. 同情与支持的需要 4. 学习求知的需要 5. 课余时间的需要 6. 友谊与爱的需要 课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 6 课题: 影响身材高矮的因素
教学目的
要求使学生了解影响个体身材高矮的各种因素,掌握营养,体能
锻炼,生活制度是否有规律,各种急慢性疾病。家庭环境对身高的影响。
教学重点 影响身材高矮的各种因素。
教学难点 遗传和环境影响个体身高二者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
一、影响个体身高的因素有两大类:遗传与环境。
二、环境因素又分为营养,体育锻炼,有规律的生活制度,急慢性疾病,家庭,地理气候等。
三、只有通过合理的营养,积极的体育锻炼,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减少污染。增强体制,才能增加你的身高,当然不能排除遗传因素。课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 7 课题: 环境与健康
教学目的
要 求 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掌握环境一词的组成因素。
教学重点 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不良环境对人类健康的侵害 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
*环境包括:内环境—一般指个人肌体内部的生理状况。外环境—包括大环境(土地、空气、水等。)和微小环境(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等。)
*水:化学污染的水—引起急、慢性中毒,甚至诱发癌症。细菌、病毒污染的水—引起病毒性肝炎、菌痢、霍乱等肠道传染病。
*空气:空气污染引起眼病、鼻病、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及心脏疾病。
吸入铅超过一定范围,易发生―儿童多动症‖。
*噪声:噪声污染不仅影响听力,还引起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减退,并使人的神经、心血管、胃肠内分泌及心理受影响。*看电视距离:14寸-1.6米、16寸-1.8米、18寸-2.0米、20寸-2.2米、22寸-2.4米、25寸-2.7米、29寸-3.2米。荧屏中心相当于或稍低于眼睛的视平线。看好电视要用温水洗脸。
*植树绿化在环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它为保护环境必须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审美观,强化法制观念 课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 8 课题:科学的作息制度
教学目的
要求使学生懂得只有保护脑的健康,才能使脑更好地发挥协调作用。掌握用脑的卫生保健方法和原理即科学的作息制度。教学重点 用脑的卫生保健、科学的作息制度。教学难点 大脑活动的特点及用脑卫生的关系。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 科学的作息制度
*课业学习:每日学习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大学不超过10小时。其中自习时间:小学为1-2小时,初中和高中为2-3小时。
*课外活动:每天2-3小时的户外活动;每天至少有1小时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锻炼)。
*休息:每学习1小时,休息10分钟;午间最好有0.5-1小时的午睡;课间休息应采用活动性休息,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散步等。
*睡眠:小学生每天睡足10小时,中学生每天睡足9小时;睡前避免精神刺激(不喝浓茶、咖啡、看电视不宜太晚等),并养成定时睡觉定时起床的习惯。向右侧卧为好。
*膳食:每餐相隔5-6小时,一般采用一日三餐即:早25-30%,中35-40%,晚25-30%。
课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课题:吸烟酗酒危害健康
教学目的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吸烟危害健康
1.香烟中含有毒物质二十余种。
(其中尼古丁— 使人成瘾、烟焦油 — 致癌、一氧化碳 — 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血管意外等。)
2.吸烟不仅使自己受害,同时也危害了周围广大不吸烟的人。被动吸烟会感到头痛、咳嗽、食欲不振;加重哮喘等呼吸道疾病。3.青少年吸烟比成人危害更大。4.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酗酒的危害
1.青少年酗酒易导致胃炎或胃溃疡。
2.酒精进入人体后靠肝脏来解毒,而青少年的肝脏分化尚不完全,会破坏肝的功能,引起肝肿大、肝硬化等。
3.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酒精对脑细胞损害也相当
大,对大脑的发育不利。饮酒造成头晕、头痛、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等。课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 10 课题: 预防食物中毒
教学目的
要 求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食物中毒及细菌性食物中毒。让学生掌握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细菌对食物的污染及其预防的方法。教学难点 食物中毒的概念。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 1.误食有毒食物所引起的急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
* 2.有毒食物:被细菌毒素,农药等化学物污染的食物、有毒的动植物。
* 3.食物中毒的症状:发病急,上吐下泻,腹痛,有集体发病倾向,发热,脱水,休克等。
* 4.预防:做好个人饮食卫生,不吃不洁或变质食物,不吃马路上小摊贩出售的食品,绿叶菜要浸泡一小时。课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 11 日期 11/27 周次 13 教学时间 20分钟 任课教师
课题: 艾滋病
教学目的
要求使学生知道艾滋病的概念、致病因子、传播途径、知道艾滋病的危害性、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关爱艾滋病病人。教学重点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相互关爱,共享生命。教学难点 艾滋病的概念及传播途径 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
1、艾滋病的概念:它的全名叫获得性免疫性缺陷综合症。
2、艾滋病的致病因子:是获得性免疫性缺陷病毒。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4、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因素: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5、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严禁吸毒,性生活严肃,不滥用血制品
6、艾滋病的危害:目前还没有特殊的办法治愈艾滋病。a.艾滋病在全球流行快、范围广。
b.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它不仅对个人家庭造成极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经济也造成极大影响。因此预防艾滋病是每个公民的职责。
课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 12 课题: 情绪与健康
教学目的
要求鼓励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理解情绪与健康的影响作用。
教学重点 保持健康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自己心理状态自测,适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调适 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
一、情绪的概念:
是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可以被周围人觉察到的心理状态。
二、什么是健康的情绪:
1、乐朗、乐观、热情而富有朝气。
2、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3、爱学习、热爱生活,对前途充满信心。
4、人宽厚、主动与人交往,遇事不斤斤计较。
5、初步掌握自我克制的方法,成不骄败不馁,相信自己尊重别人。
6、承受欢乐与忧伤的考验,并具有一定的幽默感。
三、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影响:
不良的情绪会通过人的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而影响健康。
四、保持健康情绪的方法:
1、有自知自明和自爱之心。
2、学会排遣和转移烦恼。
3、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4、提高对生活的兴趣。
5、建立健康有规律的生活方式。
五、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或心理医生的治疗 课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 13 课题: 神经衰弱
教学目的
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了解并掌握神经衰弱的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并能掌握有效预防方法及治疗方法。
教学重点 神经衰弱的概念、病因、预防方法及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 神经衰弱病因、预防方法 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常由于长期的思想矛盾和精神负担过重,脑力劳动者劳逸结合处理不当,病后体弱等原因引起。
一、病因
(一)精神因素:由于工作和学习过度紧张,休息和睡眠长期不规律,遇到问题思想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情绪紧张等。
(二)体质因素:体质瘦弱,全身无力,植物神经易兴奋,内分泌障碍,严重外伤,长期消耗性疾病等。
二、临床表现
(一)精神疲劳: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力不易集中,感到头昏脑胀,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
(二)情绪障碍:表现急躁易怒,情绪紧张或易激惹,难以松驰。
(三)失眠:通常为入睡困难,多恶梦,易惊醒,白天常感疲乏或思睡。
(四)神经过敏:病人情绪不稳,烦燥易怒,缺乏耐心,常有头痛,头胀,周身酸痛等。
三、诊断
根据发病有精神因素和上述临床表现,并且症状轻重可有波动,但从未消失。但由于相似症状可见于其他疾病,应注意鉴别。首先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其次还要考虑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四、防治
(一)预防神经衰弱的重要措施是:有规律的生活制度,避免学习负担过重,注意劳逸结合,增加学生的文体活动。培养儿童青少年乐观,愉快的性格,加强心理卫生教育。
(二)治疗应采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措施。必要时给服镇静、催眠药。其他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都有一定疗效。课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14 课题:脊柱弯曲
教学目的
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了解并掌握脊柱弯曲的主要原因及有效预防方法,并能适当了解脊柱弯曲异常的分类及诊断方法。教学重点 脊柱弯曲的主要原因及有效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 预防方法 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脊柱弯曲异常是中、小学生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脊柱侧弯可影响儿童少年体态、体力和体内脏器的正常发育,并使服兵役和报考某些专业受到一定影响。
一、造成脊柱弯曲异常的主要原因有:
(一)姿势不正:
(二)缺乏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三)营养不良和疾病:
二、脊柱弯曲异常的分类
(一)按方向分
1、脊柱侧弯。
2、脊柱后凸。
3、鞍背及直背。
(二)按性质分
1、姿势性脊柱弯曲。
2、病理性脊柱弯曲异常。
三、诊断
脊柱弯曲异常可根据X线检查或体表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四、防治措施
(一)预防:防止脊柱弯曲异常应从小做起,注意培养儿童少年正确读、写姿势;学校和家庭都要配备适宜的课桌椅,写字时要求左侧采光。用双肩背书包;加强体锻炼和体力劳动,促进肌肉发育;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及现矫正。
(二)矫治:脊柱弯曲矫正操的基本原则是伸展脊柱,使脊柱经常向变形的相反方向做弯曲运动,矫正操动作要缓和而有弹性。除做矫正操外,还要配合肋木、单杠、双杠、平衡木、体操棒等及其他运动项止的锻炼。要持之以恒。习惯性脊柱弯曲经矫治2~3个月后,多数可以恢复正常,固定性脊柱弯曲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正常以后,仍坚持锻炼,使矫治效果得到巩固。课后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15
课题: 青春期
教学目的
要求使学生了解青春期是人生快速发育期,理解和掌握青春期人体的形态发育和功能发育都经历着各种明显的变化。青春期大脑兴奋性较强,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好时期。教学重点 青春期的形态发育和功能发育的特点。教学难点 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特点 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
一、青春期是人生快速发育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青春期的形态发育特点及功能发育特点。
1、身高增长,体重增加。
2、心肺功能增强,运动功能增强。
3、生殖系统发育,出现了性功能及第二性征。
三、青春期大脑兴奋性增强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好时期,要好好把握。
(三)梧桐雨 发表于 2005-11-19 18:30:551、常想一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霍金的事迹,感受他自强不息的精神。
3、理解“常想一二”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练习
心灵上的疾病比身体上的疾病更危险——西塞罗·M·T(听写内容)
二、导入
1、谁能来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2、有这么一个人,因为生病,他一身都被禁锢在一张轮椅上。然而,他身残志不残,成为了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解开了宇宙之迹。想不想听听他的故事?
3、板书课题:常想一二
三、通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通课文,遇到新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轮流读文。
(2)、还有不理解的字词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3、讨论: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4、你认为霍金及许多像霍金一样的人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霍金身上,你得到什么启发?
5、“常想一二”是什么意思?
6、为什么说要“常想一二”?
四、总结
1、欣赏歌曲《活着便精彩》。
2、说说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的收获。
五、实践活动
1、收集有关自立自强的名人事迹,准备开一个交流会。
2、收集有关自立自强的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2、最年轻的博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最年轻的博士——李劲奋斗的经历,感受他拼搏的精神和勇气。
3、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而奋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起李劲这个名字,也许你会觉得陌生。但是,读了这个故事你也许就会永远记住他的名字——他16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后又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博士。他本科的毕业论文竟然可以作硕士论文用来答辩。
2、他是怎么飞跃的呢?是如何成为人们眼中的“神童”、“幸运儿”的呢?今天的学习,会为你解开心中的谜。
3、板书课题:最年轻的博士
二、读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通过练习,达到正确地把课文读出来的程度,不添字、不漏字,不把句子读错、读破。
(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3、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释疑。
4、你觉得李劲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5、读了李劲总结出的学习“秘诀”,你有什么想法?
6、为了争一朝一夕、一分一秒,李劲就像上满了弦的钟似的运转个不停。从李劲为学习而付出的艰辛劳动中,你懂得了什么?
三、拓展
1、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像这样勤学苦读而成才的人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一些来吗?
2、观看《中华勤学故事》
四、实践
1、写一篇《中华勤学故事》观后感。
3、双百分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杜伟伟勇于竞争,敢为人先,不断追求,光明磊落的精神品质。
3、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班上有好几对结对的同学,大家也都互帮互助。如果有一天,你帮助的对象考试考了双百分,超过了自己,你会怎么办呢?
2、有的同学直摇头,说不可能。你可别不信,有个叫朱小威的同学,在同桌杜伟伟的辅导下,硬是得了双百分,成了第一名。这下子,倒掀起了一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3、板书课题:双百分的**。
二、读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通过练习,达到正确地把课文读出来的程度,不添字、不漏字,不把句子读错、读破。
(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3、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释疑。
4、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从杜伟伟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
三、实践
1、案例:一个周日,小红傍晚回来,发现寝室里多了一个鞋架,室友告诉她四人共用,一人一层,并问她想用哪一层,言下之意,鞋架的费用要平摊。小红一听不高兴了,买鞋架前没有询问过她,而买来后却让她出钱,她们三个还当她存在吗?她没多想就随口说道:“这鞋架我不用!”她们三个听后很难堪,一句话也没讲。
2、讨论:小红的做法对吗?她应该怎么做?
四、小结
经常能听到有的同学抱怨:与自己推心置腹的好朋友越来越不多见了。其实这个同学可能忽略了一点:“爱人者人恒爱之。”真心爱别人,别人就会真心爱你,这叫以心换心。试着真诚地对待周围的第一个人,交几个推心置腹的朋友。
4、绿染黄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治沙的壮举。
3、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愚公移山般不懈奋斗的精神,也投入到这环保的队伍中来。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近些年扬沙天气和沙尘暴天气的记录,看看有什么变化,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2、板书课题:绿染黄沙。
二、读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通过练习,达到正确地把课文读出来的程度,不添字、不漏字,不把句子读错、读破。
(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3、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释疑。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结合具体的词句谈一谈,科学家们的那些举动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三、拓展
1、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要遵循其内规律。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黄河就要保持水土,植树造林,绿化山川。我国政府提出要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这是保护黄河的根本措施。想一想,我们能为黄河做点什么?
2、2008年,我国首都北京也要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也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能为“绿色奥运”做点什么?
四、总结
科学家们治沙的壮举令我们感动,但要彻底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仅靠科学家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每个人都应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来。种出绿色来,让我们用自己的汗水拯救自己!
第一章认识周围的世界
【教材说明】
本章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我们的家乡和我们的学校。教学这部分内容,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他们讨论、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和学校。
2.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建议】
建议本章教学用4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我们的学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你对我们的学校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发言,讲自己对学校的了解)
二、组织课堂活动一,认识学校的位置以及自己家与学校之间的位置关系。
三、组织课堂活动二,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四、想一想,自己每天在学校做哪些事情?
五、布置课外活动,了解更多有关学校的情况。
六、安排时间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
第二章在大家庭中生活
【教材说明】
本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和怎样与同龄人交往。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班集体,知道应该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得应该与
同龄人友好相处。
2.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热爱集体生活。
【教学建议】
教学本章内容可用5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热爱集体》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班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都要热爱这个集体。
二、看图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
你认为热爱集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后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发言)
四、想一想
1.你做过那些有意集体的事情?
2.见到有损集体的现象应该怎么做?
五、课堂小结
第三章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教材说明】
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在劳动中锻炼自己。
【教学目的】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
2.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建议】
本章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设计】
《劳动创造财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人要生活,就必须劳动,因为劳动可以创造财富。
二、看图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对图片进行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一
同学们,农民为什么要种田?工人生产机器干什么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可指几名学生发言,教师在旁适当点拨。
四、组织课堂活动二
认识其他的劳动方式。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课外活动
了解周围的人,看他们分别从事什么职业。
第四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材说明】
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积极参与,形成能力和兴趣伴我成功。
【教学目的】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兴趣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成功意识。
【教学建议】
本章内容的教学可用4课时完成。
【课堂教学设计】
《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问:同学们请看,图上的同学正在干什么?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后回答。教师再问:你喜欢参加哪些活动?
二、组织课堂活动一
同学之间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交流结束后,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组织课堂活动二
认识兴趣爱好对学习的帮助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高邮市教育局教仪站 柏永志
[摘要]: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而电子备课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也走进了农村各校教师的工作当中。本文主要对农村教师如何来认识电子备课,以及利用“数字平台”怎样进行电子备课作一粗浅探究。[关键词]:电子备课 网络 数字平台 [正文]: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被邀到全国各地上课,但他总结为什么能上好课时说:“功夫在备课。”可见备课是多么重要。新课标出台后,教学中突出强调了教师把握“课堂生成”,但这并不是表示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可以放弃课前预设,相反,在新课程背景的“预设”更重要了,只有精心的“预设”,课堂鲜活灵动的“生成”才有可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电脑已走进农村学校,走进农村各校教师的日常生活。优秀的教师早在自觉地运用电脑收集有关教学资料,精心备课,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自身教学水平。但全面引导教师运用电脑进行电子备课在大部分乡村学校并不多见。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学校,校内大部分教师都非常年轻,90%以上的教师都自购了家用电脑,但平时却很少在家用电脑上自主研究教学。老师们备课时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手写式,养成了不爱思考的习惯。08年,我校借建设数字化园之机,利用“数字平台”开始在能力较强且有上进心的教师中推行电子备课,以提高备课效率,提升教学质量。这一举措,得到了大部分教师的响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随之也衍生出一些新的问题。
一、引导全体教师正确认识电子备课
网络发展普及,尤其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然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教育部提出“探索面向现代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教学问题,为我国未来教学工作探讨和创造出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新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开拓性事业,是一项创造未来,保持教学体系生机活力的事业”。当前,传统的书写备课方式逐渐地被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师自觉地改革或抛弃了,实行了网络电子备课。如何规范运作,教师备课方式、备课管理办法如何与时俱进,适合形势的发展值得研究。但电子备课也遇到了“复制——粘贴——打印”的尴尬。
如果我们随便输入一篇课文,在百渡搜索引擎中查找,能找到20多页的相关备课资料,而且不乏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或实录)。如搜索“《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可以有王崧舟的、有窦桂梅的、有于永正的。
网络是双刃剑,利用网络电子备课也是同样如此,教师开始过分的依赖网络教案,完全省略了自己与文本,与教材对话的过程,使得教学备课面临了新的考验。做得好,的确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做得不好,会出现相当于不备课的现象,甚至教师的备课功能也会弱化直至消失。
二、引导教师认识电子备课的优点
网络电子备课方式,一开始也曾遇到个别老师的抵阻,这就需要学校引导教师认识电子备课的优点。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备课,使教师备课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也对教师业务水平有了 极大的促进作用。
(1)深度把握价值,拓展教学思路。教师看阅网上教案、选择优与劣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深入解读文本的过程。教师原本在头脑中已经对文本有了自己的认识,当再次阅读到不同“版本”同课教案时,他人的设计与自己的设计(包括设计过程、文本价值的把握等)在头脑中相互碰状撞,在对碰中又容易产生自己的新见解。这个过程使得教师对文本本身又有更深刻的理解,对预设自己教学过程是十分有帮助的。
(2)参考不同设计,整合自我特色。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网络资源远远不止这三个臭皮匠,因而更有使得教师把课备好的、备出特色的潜力。
(3)实现教师互动,提供思考余地。以往备课就是教师个人的工作,教师对着一本或多本的教参,没有合作、也无法合作;但如今借鉴网络资源就不同了,它赋予了我们的备课过程是一个可以将校内外教师相互连接,间接的、直接的实现相互对话、合作的过程。可以说实行网络电子备课后,坐在电脑前参考他人教案设计的同时,就是在与多个人进行间接的对话交流。
(4)学校检查备课 优于传统检查方式
教务处只要打开校网站相应栏目内,教师上传到校网站上的教案课题,备课数量多少、是否及时、教师的复备和课后反思等情况就显得一清二楚。
三、网络环境下的备课步骤
网络环境下的备课,结合学校的校园网,实施步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制定计划
每学期初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制定好网络备课计划,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和定研讨主题。每次确定中心备课人和发言人,围绕备课内容,结合新课程理念,比较详细地交流自己的备课心得和实施反思。
2.素材搜集
在备课之前,必须搜集相关的备课资料,可以上网查找,可以翻阅书籍,可以请教同事,也可以自己制作。图像、录像、声音素材等都是必备的。凡是跟本备课内容关系密切的都应该在搜集范围之列。现在的学生问题意识强,我们惟一能够做的就是将素材尽量准备充分。但不能包办代替,要给学生留下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但教师最起码应该知道如何利用自己搜集的素材为学生服务。
3.备好教案
这是很重要的工作。教师通过分析教材、研究学情,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备出教案雏形。所备的课必须要具有可操作性、有实用价值、能紧跟时代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精神。
4.提前上传
备课者将所备的教学方案上传至学校资源中心,由教导处检查督促、备案。5.个性修改
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将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取长补短,最大程度地发挥该教案的作用。修改时可以采取点评、批注、修改等方法,当然也可以“推翻重来”。
6.执行教案 教师将自己进行个性化修改的教案付诸实施,通过教学检验所备课的质量。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僵化地执行教案,必须根据学情适时调控和修改。虽然教案是固定的,但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所以,我们执行教案绝不能被教案“框死”,需要有一定的动态生成的意识和应变能力。
7.反馈评价
上完课后,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实行经验分享,一起研讨教学中的得与失,写好课后反思,这也是经验资本的积累。
8.再度上传
教师再将写好“课后反思”的教案直接上传至学校个人主页,以备查阅。
集体备课已经是当前基础教育所普遍采用的教研活动形式,成为实现反思性教学的根本途径。伴随着集体备课的全面开展,它所发挥的绩效并不一样,有些学校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案合并,缺少个性
部分学校和教研组,为了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益,将各部分的章节和课时分给不同的教师,然后在集体备课时,大家把各自的教案本合并起来,组成了一个所谓的“集体备课材料册”。这样的集体备课,价值是有限的。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没有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更是缺少教师个性化的设计,有其形而无其实。
2.复制教案,缺少钻研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学科各册的教案越来越多地集中在网络上。于是一些学校的一些教师,把学校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变成了网上搜索、下载、复制的时间。更多的是把别人的教学设计复制过来直接用于教学,而自己本身却缺少对教材的深入研读,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3.观念陈旧,缺少创新
(1)重教法,轻课程。
课程是教学的客观存在依据,教学是课程的实施过程。如果说教学是前台,那么课程就是后台。但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更小的范围的前台,关注的是某一课时、某一章节如何引入、如何讲解、什么时候出示范例等一系列的教法问题,忽视对具体的课程及课程的其他方面的探讨。
(2)重理念,轻绩效。
我们常说理念指导实践,但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这个活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那个设计展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等一系列所谓的新观念、新方法的讨论与设计,却不太关注学生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后到底有什么收获、是否真正达到了我们所期望的目标等问题,以致许多教师“公开课”一套做法,“常规课”又一套做法。
在以前的集体备课中,我校也出现了上述问题,学校一直在为如何解决集体备课所面临的困境寻找出路。在浙江省课程管理系统Moodle使用培训中,让我们认识到了Moodle平台功能的强大。在培训后的不断应用中,我们发现Moodle教学平台对进一步深化、补充和丰富集体备课的内涵,从而全面参与和管理课程实施过程有着显著的作用,于是,学校开始了应用Moodle进行集体备课的尝试。
Moodle应用于集体备课的优势
首先,Moodle的设计不是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管理与呈现上,而是更加关注对教学过程中各种“活动”的支持。它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一个学习社团中有影响力的榜样,是各种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是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组织者。
其次,Moodle具备了任何eLearning平台具有的功能,如内容管理、论坛、测验、作业、聊天、选项表、日志、标签和调查等。并且,它还拥有诸如任务分配、联系、对话、签到、日历和文件管理等功能。
再次,Moodle的操作十分简单。教师经过短期培训,就能掌握它的使用方法。此外,由于Moodle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所以很容易创建新的功能模块。
另外,Moodle模块化的结构设计使得系统的灵活性格外突出,修改和扩充十分方便。
Moodle环境下实施集体备课的策略和途径
经过实践,我们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出了在Moodle环境下实施集体备课的策略和途径,大致有四点。
1.开设课程,设定集体备课
要借助Moodle平台实施集体备课,首先要架设Moodle平台并在上面注册账户。然后填写登录窗口,登录后向平台管理员申请需要集体备课的一门课程。在申请课程过程中,需要填写一些相关的信息表单,主要内容为课程概述和申请原因。
申请课程待管理员审核通过之后,需要进一步对该课程进行详细的设置与管理,填写或选择相关课程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按默认即可,如图1。具体每个选项的意义可点击旁边的“?”进行查阅。当设置好课程的相关信息后,还需要将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添加到“课程创建者”的角色中来,以便大家对同一课程进行集体备课。如图2,是把夏建生和曹建明二位教师设置为六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课程的共同创建者。
2.设计课程,实施集体备课
在实施集体备课过程中,参与的教师首先要在相互探讨的基础上,根据信息化课程设计模板完成课程设计。信息化课堂设计模板一般包含:设计者姓名、学校、班级、课题、学科、教时、日期、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部分,其中教学过程可分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思等若干模块。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主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具体包括设计的目的、内容的选择、组织等内容。在实施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对课程设计,以及课程设计评价、学习和讨论,逐步完善信息化课程设计的模板,充分展示自己的课程设计思路,在与大家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
图3是我们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将六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课程按课时进行分类。每个课时里包涵了教学范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要求和目标、教学探讨、学生作业上传等内容。参与备课的每一位教师,都可以通过右边的“添加一个资源”或“添加一个活动”来上传相对应的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
对于集体备课的课程框架也不一定要按课时,有时根据某一堂课的时间顺序,经过共同商讨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几个阶段或环节来设计调整。
在Moodle环境下的集体备课过程中,参与备课的教师可以设计互动评价、投票、目标、讨论区、问卷调查等与课堂教学活动相关的模块插件,这既是一个集体备课的过程,也是一个课程设计的过程,更是一个教学平台内容的搭建过程。对于其中每一个教学插件的使用,教师首先要对其有所了解和认识,并在教学应用中逐步提高针对性。那些在课堂教学中根本不会用到的活动模块,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也不需要去创建和设计。
3.实施课程,深化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并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教研活动,对于几位教师共同创建的课程,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来应用进行验证是否科学合理。以往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并不一定会使用共同设计或商讨的内容,但在Moodle平台上,你必须要去实践才能真正体验到集体备课的优势和价值所在。Moodle平台是基于项目学习和网络探究学习的平台,有着非常强大的功能,几乎包含了教师教学活动的所有功能。那么,如何来实施集体备课过程中共同创建的课程呢?笔者认为当前Moodle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课堂中实施课程的形式至少有以下几种类型。
(1)教师演示型。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讲台上已有的电脑,登录Moodle平台,运用其中的部分模块和功能,服务于课堂教学。这种实施课程的形式,并不是最理想的形式,但却适用于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特别是我国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学校,师师通和室室通已基本实现,多媒体进课堂也逐步成为教师教学的习惯,但离Moodle教学还有一定的距离。
(2)小组合作型。
Moodle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是目前采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登录Moodle教学平台相互协作进行若干功能模块的学习。既丰富了我们现有的教学形式,也可较好地体现Moodle的教学功能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3)全员参与型。
依托Moodle平台进行课程教学,最理想的状态是生均一台电脑,但我们现在大多数的学校教学离这个理想的状态还有一定的距离。既有教师无法适应完全的网络教学形式的原因,也有学生不能从传统的课堂学习中一下子转型到完全的网络学习的因素。但这样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应该是未来的主流。笔者认为,各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率先进行研究和实践这种全员参与型的网络教学方式。
4.管理课程,提炼集体备课
我们传统的集体备课方式,只关注备课的过程与方式,却不太关注集体备课后的实施、评价和管理。Moodle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技术支持,很好地解决了过程管理的难点。依托Moodle,我们可以跟踪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在Moodle的“报表”功能中,我们选择相关查询的条件就能很方便地了解到有关信息,如学生参与Moodle平台进行学习的情况,参与活动的情况,在活动中进行了哪些操作。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调控教学。
利用Moodle平台的“成绩”模块,还可以及时查看学生在整个课程中的参与和学习情况,它是各个活动参与情况的集中反映,既方便了教师及时查看教学效果,又体现了过程性评价的精髓,更是对前期集体备课的管理与延伸。如在图4的界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学生在参与每一项活动中所获得的成绩以及每个学生的总分。系统提供了Excel和文本文件样式的下载,同时对于表中项目和加权指数都可根据需要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自主设定。
数学课的教学,既讲科学,又讲艺术。要上好一堂数学课,备好课是关键。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优质课的设计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例如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否生动活泼地发展了学生的能力等等。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来谈一些肤浅的体会。
一、备目标——构建素质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使整個教案设计的灵魂。因此,课堂教学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学目标问题。素质教育观下的教学目标,首先必须体现它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其次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强调内化过程,最终实现教师的教授目标和学生的目标协调统一。
1.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就是明确指出本节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按大纲要求,明确表述对这些知识点应达到了解、掌握、运用的三个不同的层次,该记的要记、该练得要练、该强化的要强化。能力目标则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识记、阅读、模仿的能力,更要注意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和创造能力。而情感目标的设置,是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到一个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要重要的高度。
2.整体把握目标
数学学习的过程的是一个“链式”前进的过程,因而每一课的目标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是循环反复、螺旋式上升的。因此,我们除了要设计课时目标,还必须在设计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和年段目标,使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具体目标和一般目标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体系。
二、备观点——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素质教育的立足点是面向21世纪、让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素质教育不仅要把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还要特别重视自我修养、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备课活动中,教师应考虑如何把这种观点传递给学生,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观点与教材的统一。
观点从教材中来。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题材。以高中数学为例,体积这一节的“祖暅原理”,二项式展开式中的“杨辉三角形”,极限这一节的“割圆术”等等,这些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贡献,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比西方早数百年乃至上千年),足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数学家为科学顽强奋斗的进取精神,实事求是的谨慎态度,坚韧不拔的非凡毅力等事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谨慎品格的素养。
三、备教材——以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能力
1.宏观把握
教师首先要钻研吃透大纲,在此基础上有机地全方位地把握教材。具体做法是,先泛读再精读教材。泛读就是通览教材,在读的过程中了解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揣摸编写者的意图,体验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前后呼应,基本做到胸中有数。精读则要求教师明确每一单元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形成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并对教材的整体和局部、知识的转乘和延续都需要分析清楚,做到高瞻远瞩,驾驭自如。
2.微观设计
具体到每一节课,教师必须牢固地树立将知识作为发展能力的载体的观念,改变只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倾向。比如对概念、定理的教学,要注重揭示其内涵和外延,重视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和过程。解题教学中要尽可能的通过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求异探索的意识,提高他们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四、备学生——脚踏实地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应该承认,要达到这一目标,再现行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是有一定难度的。当前,课堂教学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探索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具有深刻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大量的实验研究和课堂观察表明;“优等生”和“后进生”没有严格的界限,每一个学生身上潜藏着很多有待开发的智能。因此,只要教师真诚的关怀每一个施教对象,就完全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备学生的落脚点放在何处呢?我认为分层教学是个好办法,具体做法是:
1.目标分层
大纲和教材的基本目标力争使全体学生掌握(特差的学生允许他们分几步到达目标)。在此基础上,设置选择性的发展目标,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达到,并积极鼓励学生在达到本层目标后向更高层目标迈进。
2.施教分层
教师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贯彻因材施教的意图。比如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独立练,中等学生点拨练,基础较差的学生扶着练。进行分层施教、分层训练。
3.作业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备好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
4.评价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评语,让他们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五、备教法——让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教无定法,但是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近年来,在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一些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的自学指导法;变单向传授为多向传输的讨论评议法;以暴漏思维过程为特点的探索发现法;以因材施教为目标的分层教学法等等,这些成功的方法为广大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
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结果的教学与重视过程的教学并重。
2.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
3.知识的形成与品质的培养并重。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
5.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并重。
6.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并重。
7.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会学习并重。
8.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并重。
大量的实践表明:素质教育观下的课堂教学方法,能为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各种能力与素质提供广阔的空间。
六、备学法指导——使学生终身受益
备课中还必须突出学法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教案中不仅要备教师的课堂活动,也要备学生的课堂活动计划,在活动中学会方法(阅读自学、边听边记、学思结合、归纳共性、辨别差异、质疑解难、勤思善问、自我检验、自我校正、科学用脑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变“学会”为“会学”,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互动式环境教育备课】推荐阅读:
主题教育互动模章12-13
让家园互动起来教育随笔09-18
互动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教育论文07-22
家园互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10-19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11-15
互动式教学法下高职化学教学论论文06-30
顾客互动06-10
互动云教学09-20
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比较研究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