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组织机构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关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组织机构(通用14篇)

西关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组织机构 篇1

环境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为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扎实地开展好环境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推进我校的环境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成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王国强校长

副组长:刘高翔副校长

成员:李三宝、宋微、徐丽娜、高蓉

二、工作职责:

1、负责学校环境教育、环境建设的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组织指挥环境教育的全面实施。

2、指导学校环境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实施,如环境美化、教育渗透、教育科研、环保实践等工作。收齐有关环境教育文件、计划、总结、论文、书刊音像资料、会议记录、获奖证书等,管理妥善规范。

3、负责组织师生参与环境教育的各项活动,如参观考察、开设讲座、环境征文、街头宣传等,对全校的环境教育工作具体起联系、沟通、指导、监督、总结、评价的作用,并认真整理相关的资料。

老广州的西关 篇2

广州市荔湾区的老城区,俗称西关。旧广州西关一带富者(商贾)多,东山一带贵者(官宦)多。这西关女子似乎确实比东山女子多点儿故事: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蜚声遐迩,区梦觉解放后担任广东省委领导,还有女英雄向秀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在西关这块土地上产生了独特的西关文化。比起广州许多地方,西关并不十分古老,然而人们说,西关是广州最具魅力的地方,是广州最有“广味儿”的地方;西关也许并不轰轰烈烈,然而人们说,西关更是扑朔迷离,引人入胜的地方。

西关有一条古老又现代的商业街,被老广州爱称为上下九、第十甫,长1207米。路两边店铺林立,被誉为西关商廊。然而,有谁知道,在1000多年前,这里竟是珠江古岸,今下九路附近曾设有绣衣码头。在古代,印度高僧达摩曾在此传教。清代,这里形成了外贸中心,后逐渐繁华,一时间衣食住行尽显特色。人说,下九路是地地道道的扮靓街,而第十甫则以食肆居多,有“百步必有小食”之说。“莲蓉第一家”的“莲香楼”、百年老字号“陶陶居”、享誉港澳的“趣香饼家”、大排档上的粥粉面、各种口味的甜品点心冷饮。真是“风味在西关”了。

入夜,两关上下九、第十甫这条步行街上,游客如潮,那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的灯饰,那艳丽夺目、透亮的大红灯笼,那簇拥在鲜花丛中、装有玻璃幕墙的酒楼商厦,构成了一幅美妙的西关市井风情画。在这条街上,有广州特有的“骑楼”——在楼房前跨入行道而建,靠马路边相互联结而成的步行长廊,特别适合岭南的亚热带气候,构成了广州城独特的建筑景观。行人在此逛街,下雨不用伞,暑天无日晒。

西关大屋是清末广州富户在广州城西兴建的住房形式,是岭南传统民间建筑中很有特色的一种。在广州西关角一带最多。东起文昌桥、大观桥,两至浮塘、昌华园一带,形成于清末同治、光绪年间。

西关大屋,三开间坐北向南,砖木结构,由南而北,按大户人家生活方式而展开为多个单元。大屋的门廊前,为一、二级石阶,门前的凹人部分,可站立人避雨。门框以化岗石板建构,内镶术框,用以装上趟栊。这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坚硬的圆木条构成,一般用圆木条13或15条,大户人家用17条。旧称为笼门,横向开合,故名趟栊。外边又设矮门一道,称为脚门,既可遮掩视线,又可通风,还可防范外人冲入,这就是趟栊和脚门的功用。它们是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而产生的建筑构件。

走进一条条曲折、狭窄的麻石小巷,在一幢看上去有上百年历史的西关旧屋前驻足。这里已变得十分衰败,古老而又沉重的木趟栊要一点点费力地移开,那扇足有半尺厚的大木门甚至比防盗门还保险。庭院深深,三间两廊式的民居显得十分拥挤,那些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朝代的旧红木家具,还散发着浓郁的岭南韵味。

大屋门口,一位剪男仔头的玲珑少女,一边甩着小花伞上的水珠,一边用白话朝我喊着:“阿姨呀,雷温宾郭(你找谁)呀?”倏地,我脑海中闪过另一位少女的形象:穿着碎花白夏布短衫、白夏布宽腿长裤、绿油木屐,拖一条长辫的区桃。踏着清脆的步子,走进西关大屋,说不尽南围女子的幽静秀气,这是小说《三家巷》的女主人公。《三家巷》故事的背景地是广州的西关,在那个年代,这咀还是河涌网脉纵横交错,“一湾绿水对城东,棹歌添得荔枝红”的景象。夏令时节,游人如鲫,从荔湾漫延至沙面及白鹅潭的水面上。唱着“成水歌”的艇妹,悠然划着紫洞艇,小花晰吨m阪,将热气腾腾的艇仔粥和炒田螺送到游客手中。管弦声,叫卖声,嬉笑声交织一片。也正因为两关地价较平,吸引了诸多富户筑豪屋于此,使得商铺连绵,成为旺地。

夏津西关小学师德建设教育材料 篇3

----银城街道西关小学师德建设创建工作案例纪实

夏津银城街道西关小学,是“夏津县师德建设基地学校”和夏津县师德建设“发展星”文明单位。2013年6月,被县教育局推荐为“市级师德建设文明学校”和“市级依法治校”争创单位之一。

近年来,西关小学以“建高地,亮绝活,争先峰”活动为载体,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创建人文化和谐校园。逐步形成了以师德建设创建为基础,以制度规范为保障,以监督考核为手段的师德建设创建机制,在学校发展的道路上,脚踏实地迈好坚实的每一步,激励、激发师生爱校如家,人人争做文明人,班班争创文明班。

一、制定具体措施,深化师德建设

1.健全组织。学校制定具体的深化师德建设实施方案,成立组织,建立师德建设工作室,确定人员,明确职责、措施和目标。

2.宣传动员。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本方案,做到广泛动员,积极宣传,深入人心,明确活动目的、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措施。

3.明确目标。依法执教,发挥校长的主导地位;为人师表,提高教师的主体意识;爱岗乐业,开发教师的职业特长;严谨治学,形成教师的职业特色。团结协作,提升教师的职业境界;打造特色,催生学校教育正能量。

4.创新平台。(1)教师个人进行职业特长申报。(2)制定教 1

师职业特长成长三年发展计划书。(3)建立教师职业特长成长档案。

(4)强化教学管理,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加强家长、学校、教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5)把创建师德建设基地校活动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结合起来;与名师培养培育、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以及争创学科领军人物结合起来。(6)结合学期和学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职晋级、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之一,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二、做好自我评价,助推师德提升

西关小学针对前几次师德考评中发现的问题,在全体干部教师广泛参与、积极讨论的基础上,对《师德考评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将教师的自我评价纳入考评得分,使师德考评工作发挥出应有的引领导向作用,成为鼓励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

“学校荣誉”是学校根据工作成绩和工作表现设立的奖项,分评选类和自主申报类。评选类包括:优秀管理干部、优秀级部主任、优秀教研组长、优秀班主任、优秀备课组长、优秀教师、服务标兵、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教师喜欢的好同事等,每学期末由学校评选产生,或在各种活动中评选产生,每获一个称号得3分。

学期末,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表现,如实填写《教师师德自我评价表》及得分情况,经学校考核领导小组审议合格后,认可教师的自我评价分值,计入总分。

教师填写自我评价表的过程,是对自己一学期来师德表现的整体审视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鼓励的过程,可以

对自己形成全面、客观、正确的评价,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利于以后的工作开展和个人发展。教师的自评分数和自主申报奖项得到学校的认可,也是对教师的肯定、激励和促进,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加强师德修养,拒绝有偿办班

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争做人民满意教师,银城街道西关小学137名任课教师,向全校学生承诺:拒绝有偿办班补课活动。

任课教师向学生承诺的主要内容共有四个方面,一是不组织任何形式的有偿办班补课活动;二是不参与或变相参与任何单位和个人组织的各种形式办班补课活动;三是不动员、暗示、推荐或强迫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有偿办班补课活动 ;四是不从事有偿家教。

课外办班有损老师形象,也有损老师职业道德,该校大力提倡教师们把主要精力应该放在高效课堂上,提高学生成绩上,全心全意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向40分钟要成绩。

四、坚持学习教育,触及教师心灵

为提高广大教师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该校坚持正常的学习教育制度,学习期间不准迟到和早退,严格点名纪律,每天下午第四节课分组组织教师轮流学习有关的政治理论,《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的论述,同时观看《师德启示录》专题片。

学校注重“三个一”,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一是研读好一本教学专著。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更新观念,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学校

选择了备受教师喜爱的当代教育名家魏书生专著——《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免费发给教师,要求认真学习魏书生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艺术,做好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并自觉运用先进理念和方法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让魏书生教育思想在校园开花结果;二是结合每一次活动,在青年教师中广泛开展“爱岗敬业,崇德立志”演讲系列活动。拍摄了西关小学《清风化雨润心田》纪实教育专题片、为了把这项活动引向深入,党员干部带头 “承诺签名”;每周一次教师“励志宣誓”;每周一节教育影片进课堂;配合“创先争优,争做棉乡先锋”活动,引导教师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用先进的思想和优秀典型人物感染他们;三是举行好一次全员优质课竞赛活动。抓好听评课环节,预赛本年级同学科教师必须听课,当天评课,决赛全校同学科教师必须听课,以此促使教师互相学习,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目前,此项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

五、把虚工变实做,师德建设结硕果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实行规范管理,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获得市“德州市规范化学校”、“德州市学前教育先进集体”、“德州市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德州市激励发展教育实验基地” “夏津县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夏津县文明单位”、“夏津县师德建设基地学校”等称号。

该校师德建设创建在有效机制的推动下,虚工实做,花开满园,取得了显著成效。《课堂教学的激励》课题研究已被德州市教育局作为“激励发展教育”实验项目;2010年校长王化冰同志被评为“德州市首届科技校长”;杨秀云老师和张秀清老师分别获得“德州市优秀人民教师”和“德州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尹淑梅老师获得夏津县“百佳教师”荣誉称号;广电部教育影片《花开有声》该校六年级学生郭倾城、李媛媛两位同学光荣参演。

人文化和谐校园处处渗透在校园生活的细节里:学生见了老师主动敬礼问好,老师亲切地挥手致意;与学生交朋友,蹲下身子与孩子们谈心,已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学生成为学校的小主人,他们与老师、校长聊天,提建议,在“吹面不寒”的自然和谐氛围中,学生尽情地舒展自己鲜活的思想,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西关小学

西关小学家长学校工作制度 篇4

为进一步落实有关家庭教育的目标,落实家长学校的具体任务,为进一步落实有关家庭教育的目标,落实家长学校的具体任务,为创小学教育现代化,加强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促进家庭教育的新发展。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1、建立合理的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合理的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由德育教导全面负责家长学校的工作,制定学年工作计划,确定任 务并组织实施。明确家长学校的宗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子知识。

2、家长学校要按学生年龄特点有的放矢地对家长施教,做到认真备,上课有教案,家长学习情况有记录,严格按家长学校教学指导纲要,有计划的开展教学活动。

3、坚持考勤点名制度,有事、有病要请假,过后及时补课,保证家长每次出勤率达到 90%。

4、坚持常年办学,每年至少一次大型的家教活动,搞好《家校之桥》。

5、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根据班级民主推荐,每个班级每学年评出若干名家长学校"优秀学员,给予表扬鼓励。

西关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组织机构 篇5

本学年度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在全面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创新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西关小学校本培训制度,并以此推动我校的校本培训。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把我校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领导都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通过管理简报等形式经常汇报和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1.导师指导模式。即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我们分别给新老师配备了指导老师。对新教师的培养,学校主要采取“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在网络教研等方面,青年教师是师傅。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可以共同承担同一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2.案例培训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3.自主学习模式。这种培训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4.同课异构教学实践培训模式。每学期安排同年级教师同课异构活动,通过上课、听课、说课、评课、反思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三、校本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1.新课标培训。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学期把解读新课标作为培训的重点;同时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主要任务来抓,重点学习《走进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培训。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评选出校内各科教学新秀。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学校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2.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决定了课改的深度和广度,“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这种理论学习,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理论学习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先进行半小时的理论学习的心得交流,这样既保证了学习时间,也保证了学习质量。

传统的培训,形式上大多是讲座辅导,内容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但教师最渴望的是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之中。本学期,“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主旋律。可以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由培训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还可以请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让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在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讲座学习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再单纯讲理论,而是分析案例,在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

3.组织青年教师班主任培训。在学校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是执行校长办学思想和工作思路的基本单位,学校工作的质量如何,是和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工作经验,工作效果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因此如何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如何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是我们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这几年来,我们重视班主任的培养,重视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收到了一定效果。4.组织好学校教研月。每年的5月,11月是学校的教研月。如何让新教师走得更快,更稳,也是我们这个学期研究的主题。

5.以课题为引领,开展学困生转化的教育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三项省级课题刘爱兰《挖掘本土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培养和发展青少年健康人格的研究》,许晓花《构建多元化的小学生学习实践研究 》,冯国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活动的设计组织研究 》都已结题了。本学年由刘爱兰主持的《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吴建勋副校长主持的《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立为甘肃省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

6、校本课程的实践和探索。本学期我校根据实际编写了校本课程《德育课程》和《小学生美文诵读》。

四、2012学年可喜的成绩

萧云:张掖市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 一等奖 刘爱兰:张掖市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 三等奖 冯国梁:甘州区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二等奖 曾祥胜:甘州区小学品德与社会优质课比赛三等奖 张 英:甘州区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三等奖 本年度还有数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五、校本培训后的反思

1.教师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督促。2.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力度不够。

西关骑楼下的“打铜人” 篇6

说起铜器,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凉茶铺里的大铜壶、收藏家手里的“牛头”、拍卖行里精致的拍卖品。事实上,西关铜器曾经是广州人家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铜碗、铜筷、铜镜、铜脸盆、汤婆子,曾经在西关街坊家里随处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岭南地区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广州考古发现最早的铜器要算南越王墓中的铜器精品,历经千年仍然熠熠生辉。明清时,广东铜锡器制造多集中在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如广州、佛山、潮州等。清末到民国初期,广州在西关一带形成了“打铜街”,制造业达到鼎盛,铜锡器具主要以日用品为主,几乎遍及生活各领域,由盆、炉、盒、壶、杯、镜、锅、碗、筷子到蚊帐钩、纽扣等,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一般西关人家还保持着数件家用铜器,广州老西关的大户人家家里则有整套铜制的锅、碗、瓢、盆“镇宅”,小康人家也都有几件铜器傍身。随着时代的变迁,铜器已经退出了日用品行列,工艺品成为它最主要的价值,而铜器所承载的那份世代相传的感情及其历史底蕴,成为了现今人们的一种传统向往。

位于恩宁路的苏记“天程工艺品店”,依然谨守着昔日铜艺制作的手工工艺,老掌柜“苏哥”一直致力于古旧铜器的收藏,同时为传播西关铜器文化不遗余力地努力。跨入半敞开的铁栅栏,一股“铜腥味”扑面而来:地上、架子上、天花板上,吊满了各式各样的铜煲、铜盆、铜壶……在白炽灯的映照下,整个小小的铺面显得金灿灿、黄澄澄。“天程工艺品店”的镇店之宝是“底盘无焊接铜盆”,这是一个用纯手工一锤一锤煅成的盆子,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经常会出现的“金盘洗手”的盆子,盆子厚薄均匀,表面平整,无抛光,尤其底部是无焊接,艺术价值极高,是老掌柜时期传统铜器的代表。当你看到一粒粒铜麻将摆在柜面上时,你会瞬间觉得时光穿越了。苏哥的儿子苏英敏,人称“苏仔”,接手父亲的铜器店后,立刻对铜产品进行创新,他经过反复考察,发现只有铜麻将是没有人做过的,所以就先斥资5万元,打造了两副前所未有的铜麻将——展销会上闪亮登场,立刻艳惊四座。苏英敏推出铜麻将之后,不久他又相继推出了铜扇子,铜葫芦、铜象棋,还制作了一个2.38米高的纯手工无焊接黄铜鸟笼,让“老土”的铜器立即变得新潮起来。

与北方工艺品强调观赏价值不同的是,西关铜器即便慢慢在走向工艺之路时,也总与生活日常相关,这也许与传统岭南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相关。粤商的学者周兆晴曾经总结过粤商精神的明显特征: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就铜制品来讲,多为日常用品,生活必需。新一代铜器掌门人接手铜器营销之后,即便关注没有人制造过的“铜器”,却仍然属于生活相关实用日用品范围。比如铜扇子,有时候老苏会手持铜扇子在店铺前任人拍照;铜麻将,买不起一副也可以买个“六万”、“八万”回家压纸用——“实用主义”使铜器虽然走向艺术品却依旧富有生活气息。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铜器店的少主人“苏仔”苏英敏运用了一些创新的营销方式,例如投资网络打广告、打造特色铜器、参加展览等等。很快,“天程铜艺”迅速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开始盈利,并成功走进青年人的生活。“天程工艺店”被多家媒体采访,在全国打响了名号,进而带动“西关铜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人重新加入西关打铜的行业。2009年,“西关打铜”正式成为广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人说,苏英敏本身是不会打铜的,但是他却可以把铜器店经营得风生水起。老父亲时代的铜器店,曾经一个月也做不成几单生意,十几年来一直负债经营。自从他接手铜器店以来,依靠了创新营销模式,带动了天程铜艺店的发展。他认为,复兴西关“铜文化”的根本不在于打铜技艺本身,而在于如何运用策略去把铜器市场做活。这无疑是新生代青年人的心声,卖什么都必须营销,营销好了,就成功了一半,更何况这些本身就价值无限的手工铜器呢。他说:“广东的铜文化复兴之路,说实话,与打铜无关。”“我自己不会打铜,但是我签约了50个师傅,他们都是精英。”为了顺应市场需求,细分客户群体,苏英敏运用了一系列富有创新的营销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品牌分拆。“天程现在有五个子品牌:一个是天程铜艺,一个是铜声铜器,一个是一铜天下,一个是苏仔,一个是妙璋。”“天程铜艺”是做纯手工,这个品牌坚持用西关铜器的传统去做,这是为了保留住根基。“铜声铜器”是做量产的,因为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纯手工,但又喜欢铜产品,那就买量产吧,满足爱好又可以随时把玩。“一铜天下”是代理同行产品,一些手工价值很高但是名气还不够的铜产品可以在这里找到出路。“苏仔”是因为现在很多人都称呼他“苏仔”,所以就很多人叫他抢占先机,不要被别人用了。不过,“苏仔”这个品牌现在还未定位。“妙璋”是做高端产品的,是所有产品里面最高等级的。苏英敏的描述中,通过品牌分拆,“天程”既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又不会因为产品种类过于丰富而被认为定位不明确。他强调地表示:“天程铜艺”是所有子品牌的根基,无论其他子品牌如何创新改变,天程铜艺都一定要坚持用最传统的工艺去打造铜器,从而保证西关打铜文化的纯洁性。

任何一件工艺品的精神传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铜器是否会在现代化的营销过程中失去其原有的审美趣味呢?如果失去了其独特的审美,西关铜器会不会渐成绝响呢?对于我们的疑惑,主人则显示十足的信心:“打铜工艺是不会失传的。你现在在西关找一个打铜的人劝他不要打铜,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打铜的人会有尊严、有地位、有钱、有能力。”新生代的老板以其独特的粤商眼光告诉我们:“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因为(店家)要做宣传而被吹捧出来的,说真的打铜也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因为冶金技术大都是相同的,只是需要花时间练精。”在此,不难窥视广东人的务实精神,只要打铜的手工业者有地位、有钱,而且这个行业的市场已经打开,就不用担心从事这个行业会有生存问题。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工匠们会一心一意地去钻研打铜技巧,西关铜器就可能不断创新,更上一层楼。我们通过走访发现,在师傅的口中,打铜并非一门很难学的手艺,以前讲究手艺不外传,讲究师承,打铜的工作是十分的辛苦以及沉闷,很多年青人都不愿意做,而徒弟也十分难找,有心做的可能力气又不够,力气大的可能又没心去做。但现在,为了后继有人,打铜人也敞开心胸、放开视野,寻求有志于打铜工艺的现代年青人,比如在广州美术学院有开设打铜课,与以往的家庭传承相比,打铜人更相信只要有大学生愿意加入打铜的队伍中来,他们的行业必然会越来越兴旺。

仔细观察这些工艺品,你会发现,铜器的手信、礼品类越来越多,这也许是铜器品的发展方向,更多的时尚青年进入传统行业,带动了行业的新生,也许以后会有微定制的铜器工艺品出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呢。随着文化的发展与审美沉淀,广州西关打铜可能会进入市场,接受新的血液并获得文化传承,也有可能在新媒体时代获得市场认可成为青年们喜欢的一门手工艺,因为它蕴含着广州的文化情感,新鲜理念的注入让它重新焕发出生机,它传承着属于羊城自己的文化,传承着属于岭南的人文情怀。

责任编辑 杨 希

西关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组织机构 篇7

陇南市武都区西关小学(原名武都三小)始建于1926年。近几年来,学校曾先后获得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陇南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武都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陇南市“先进职工之家”、“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01年学校被陇南市教育局命名为陇南市基础教育示范学校,2009年又被武都区教育局评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和“教学质量二等奖”。

多年来,学校在办学育人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开展双拥工作,坚持把双拥工作当作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好评。现将学校双拥工作开展情况及成绩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着力完善机制。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校历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双拥、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在上级双拥办的直接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学校坚持以校长挂帅,副校长负责,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具体实施,师生全员参与的领导和运行机制,把双拥工作提到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结合国防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军训引路、国防育人、军地密切合作”为指导思想,把德育工作和双拥工作有机结合,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广泛宣传双拥的重要意义,深入普及和不断加强国防教育,激励广大教师以及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1、组织落实。

①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学校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挂帅,副校长负责,教导处、少先队大队为成员。双拥领导小组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重视双拥工作,要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班子成员共同抓的良好局面。

②及时通报双拥信息。学校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双拥活动,及时向上级部门通报本单位开展双拥工作情况。

③落实双拥工作职责。学校双拥领导小组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工作,确保开展双拥工作的必要经费。定期对拥军优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各项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2、宣传有力。

我校利用黑板报、校报、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等形式,积极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防法》、《国防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使学生和教师了解和掌握我国面临的挑战,理解毛泽东的“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江泽民同志的“只要国家存在,就有国防,国防教育就要长期进行下去,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来抓”等“居安思危”的至理明言,使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安与危,存与亡,治与乱,乐与忧,胜与败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狠抓规范管理,注重实际效果。1.学科渗透国防教育,树立国防意识。

在学科教学中,我校非常重视对国防教育的有机渗透,要求各学

科结合学科特点,将国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学始终,特别是在语文、自然、社会、品德、科学等科目教学中,有意识、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学校还把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图书室、教室、会议室都悬挂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领袖画像,在楼道、校园制作悬挂国防教育宣传牌,时时刻刻感召和激励学生,让他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学科渗透,小学生对国旗、党旗、军旗知识,国徽、国歌、版图知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历史,国家领土及主权,常规兵器、核武器、化学武器及高技术武器,古往今来的爱国英雄,国防法律法规等小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从小就树立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军队的伟大形象。

2.学习军事知识技能,了解光荣历史。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不仅是一项必要的工作,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学校每年都开展军训活动。军训是少年儿童学习军事知识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培养少先队员“五自”能力的主要形式之一。我校每年都聘请驻区部队的官兵为我校少年军校的教官,为少年儿童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知识、国防知识、队列队形、基本步伐等内容的军事训练。同时组织学生走进军营和战士一起生活,体验军营生活,使少年儿童在少年军校不仅学习初步的军事知识技能,而且了解解放军的光荣历史传统,体验做一名军人的光荣和自豪,从小树立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培养严格的纪律观念和热爱集体、互相关心、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培养不怕困难,勇于吃苦,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切实可行的军训计划。在军训前,我们结合学生、学校和气候的实际,制定军训计划,初步总结出一套讲解、示范、训练、会操四步教学法。我们还结合小学生特点,将国防知识等作为军事常识,通过示范、讲座、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进行一般性介绍。这样做,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其他,有效地利用时间,使学生的军训生活既严肃紧张又丰富多彩,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一个亮点。抓好军事训练的各个环节。军训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操练,而是由许多环节构成的系列活动。在军训中,我们重点抓“学、训、考、评”几个环节,学习国防知识、《队列条令》等;按照《学生军事训练大纲》重点对学生进行队列训练;每期军训我们都要对学生进行认真考勤,督促所有学员完成军训内容;采取每天一评,一记,军训结束总评,评出“优秀学员”、“优秀中队”,给予表彰并将成绩与德育考评挂钩。

3.密切联系实际,推动双拥主要内容。

①加强理论学习。学校要联系实际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党的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关于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区党委、政府关于双拥工作的指示精神,提高对新形势下双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自觉性。重视宣传报道。学校要把双拥宣传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纳入宣传计划,营造争双拥活动的舆论,及时报道本单位双拥工作的实绩,从而形成浓厚的双拥氛围。丰富双拥教育。学校要围绕促进地方和军队的改革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区双拥工作会议精神,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双拥宣传教育,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宣传和推广双拥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军民的爱国热情,形成良好的双拥氛围。抓好军训工作,开展不同层次的国防教育,组织师生参观军营,加强纪律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节日、假期组织师生与人民子弟兵开展联谊活动。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的机会发动学生为军、警、烈属送温暖,坚持国防知识进课堂,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黑板报、橱窗、广播台、进行宣传。我校按照“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总要求,因时因地对学生、教师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如: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大力学习、宣传、弘扬“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国防意识;结合学校坚持每周星期一和重大节日的升旗仪式,国旗下校长讲话和学生代表讲话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班集体、爱学校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陵园,参观革命烈士墓,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并组织开展主题中队会进行讨论,使他们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组织学生在“八一建军节”期间慰问烈军属和退伍军人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全民国防教育日为契机,积极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优秀影片,激励和培养学

生的爱国热情,大无畏革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各种活动,不断促进了少年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大激发了学生为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树立远大理想而自觉努力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

②军民共建活动。作为当今的校园,首要的任务应是“构建和谐校园,共创文明校风”。文明的校风需要大家共创,和谐的校园需要我们共建。为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校从实际出发,与陇南军分区不断加强联系与沟通,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促进了军地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开展军民共建活动过程中,双方单位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规划具体,措施落实。做到机构健全,成立了有双方单位党政领导主管的军民共建领导小组,将军民共建工作列入双方工作计划中。坚持党政领导联系制,商量新学期的共建工作,制定新方案。在开展共建活动过程中,注重突出思想共建,以思想共建提高师生和官兵的思想认识,以道德风尚共建共育“四有”新人,以文化共建共创文明、健康、安全的校园,以活动共建共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共建的新路子,扎实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做到了军民共建制度化、活动经常化,使双方在各方面工作中不断取得新成绩。

首先,加强思想道德共建。开展共建活动以来,我们始终把思想共建放在突出的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充分利用部队这个革命的大熔炉,对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也为学校培育“四有”新人提供了又一良好载体。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少先队阵地的建设与部队指战员们共创

文明之风。例如,部队指战员们来到我们少先队队室进行参观指导,双方通过召开座谈会,相互交流思想,共促事业的全面发展。

其次,以开展共建为契机,展开各项活动。活动是联系军民关系的一条重要纽带。在此期间,我们双方定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每到“儿童节”、“建军节”、“教师节”、“元旦”,我们不仅积极组织双向联谊活动,各自献上自编自演的精彩文艺节目,密切了军民鱼水情,而且注重发挥学校优势,努力解决部队的后顾之忧,免费接受官兵子女入校学习。学校还向部队开放计算机房,并安排计算机教师进行辅导,提高战士们的文化素养。

第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为了拓展双拥和国防教育的辐射面,学校有目的的设计和安排活动。如组织社会实践,访问英雄人物,参观祭扫烈士墓,慰问烈军属,举办现代军事科技知识讲座,举办国防知识竞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国防意识。

我校在创建双拥学校过程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构建双拥学校工作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为了祖国的强盛,我们将加倍努力,提高认识,切实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双拥工作、国防教育新局面。

西关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组织机构 篇8

6月3日下午,省文明办督查组一行二人来我校,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督查指导。

督查组一行深入校园,实地查看了教学楼、校园文化建设,听取了学校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汇报,并与校委会领导、部分学生家长举行了座谈。

学校负责人对督查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围绕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风学风建设以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活动等情况,向督查组进行了详细的汇报。汇报提出,学校校委历来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内部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建设活动,使师生文明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督查组表示,此次督查既是对西关小学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检查,更是对陇南市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和促进。通过督查,西关小学将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希望全校师生更加焕发精神,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最后,督查组在学校会议室对部分家长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传统西关音乐进入荔湾音教课堂 篇9

作为传承地域音乐文化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广州市荔湾区的中小学近年来尝试把能够反映荔湾西关音乐风情民俗的经典作品引入学校课堂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当中。据报道,“目前,荔湾区30所公办小学、一所特殊儿童学校(致爱学校)、一所民办小学(荔湾实验小学)全部都建构起校本课程并全部实施教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西关文化紧密联系,粤曲粤剧、西关美食、童谣、游戏等都进入小学课堂,让广州孩子重新开始认识身边的“岭南故事”。“阵阵悦耳悠扬的广东民乐和字正腔圆的粤剧演唱从荔湾区三元坊小学里传出,原来该校学生正在展示《粤曲粤剧》的校本课程内容。在该校的校本课程展台上,记者看到了该校编写的多本反映西关独特人文景观的教材:《西关风情顺口溜》收集了多首由学生自己通过社会调查等形式挖掘出来的具浓郁西关文化的顺口溜,如《摇钱树》等。《西关美食》校本教材里,及第粥、布拉肠、云吞面等名小吃的由来、特点甚至制作方法,都收录其中。”“西关小姐”炫彩南方,……3号选手陈菲一曲悦耳的“鸡公仔、尾弯弯”,让不少中年观众轻声跟唱;而21号黄顺妮颇具专业水准的《荔枝颂》,则赢得满堂喝彩。……作为广州人靓丽的文化名片,第二届“西关小姐”初赛评选更注重将时尚因素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比赛安排的压轴节目是南方生活广播著名主持人林伟栋等组成的新音乐组合“南方阿叔”闪亮登场,他们“粤味浓郁”地现场演唱了由资深音乐人、南方生活广播总监马国华专门创作的《西关小姐》主题曲,赢得台下一片掌声。与优雅的“西关小姐”相映成趣。“为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加深学生对家乡音乐文化的情感,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和广州市中小学音乐教研会,日前策划举办了一个主题为“南腔粤调”的中小学生乡土音乐演唱比赛活动。活动规定每个参赛代表队都必须演唱一首广东本地的民歌或戏曲,……”以上的新闻报道反映了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实际情况,显示着广州音乐教育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促进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1.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比较喜欢流行音乐,从情感上说对严肃音乐或民间音乐不是很感兴趣。从歌唱技巧来看歌唱时呼吸与咬字处于自然状态,节奏不够稳,音准不够佳,旋律感不够强,不能从音乐本身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但是对演唱还是比较向往和有热情的。

对策研究。以粤曲《荔枝颂》歌唱教学为例:以往的学习大多侧重于创作歌曲和较为熟悉的民歌作品或是以流行曲形式出现的带有戏曲素材的歌曲,而戏曲作品的直接演唱学习较少,主要是作为欣赏曲目,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对戏曲作品中“韵味”的学习,但这种“韵味”恰恰是戏曲作品最有价值最有美感的方面。因此,对《荔枝颂》的学习主要应从音乐最基本的要素出发,通过在学唱粤曲过程中分析旋律、节奏、音色、咬字等方法,初步学习演唱和表现作品的情感。基于生活经验和理解力,《荔枝颂》这首粤曲从演唱方法到表现的内容,学生都不可能有直接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在学唱粤曲过程中分析旋律、节奏、音色、咬字等歌唱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来理解作品演唱本身的美感与附着的情感,初步学习演唱和表现作品的情感是重点,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体现了“以音乐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音乐教育理念。

2. 教学目标分析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粤曲《荔枝颂》的演唱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粤语歌唱技巧的美感和作品的情感,能对他人和集体的演唱作简单的评价。教学目标设计清晰、合理,突出了唱歌课对学生演唱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紧扣唱歌课课型的要求,既有粤曲歌唱技巧的重点学习和体验作品情感又有感悟作品风格的要求以及评价的环节,体现培养学生参与思考过程中提高综合思考能力的教学目的,使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到了落实。

3. 学习准备分析

课前教师收集音响、音像资料:红线女演唱《荔枝颂》的MV,查阅和学习有关粤曲演唱技巧和粤语读音知识的资料,并对作品进行背诵。教师在课前充分的准备,对教学作品详细的研究,对教材的熟悉使教师本身在对演唱教学细节的过程有很明晰的安排,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习中体验粤曲之美、粤语之美、歌唱之美,提高了学生文化素养并逐步形成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在掌握学习粤曲音乐的方法与技能的过程中,真正获得情感体验,加强了全面的思维能力。教师只有以音乐为本,引导学生从音乐的本质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水平、认知规律、情感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对于零散的知识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主体性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对于距离学生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较远的教学内容要想办法找切入口,这能够高效地把学生带入课题中。教学目的以音乐作为载体,以提升审美情趣,开阔视界,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为主。学生经过以上歌唱体验、欣赏感受、分析理解几个环节后对作品的演唱方法和音乐形象已有一定的理解,这时,让学生对作品独立进行完整演唱,让学生展示个性、发散思维,进行知识的转化和运用。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既关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 西关音乐进入荔湾课堂

西关音乐进入荔湾课堂可以发挥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构建以荔湾本土文化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校本课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互动体验为活动模式,以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活动目标,逐步发展以西关文化艺术为学校特色教育。

荔湾地处广州老城区西关,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原因,产生了独特的被称为岭南文化缩影的西关文化。利用西关文化资源底蕴丰厚的优势,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编写,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内容包括荔湾历史介绍、荔湾名人风采展示、闻名遐迩的粤菜各种制作技巧以及寓教于乐的西关童谣、游戏的介绍等等充分反映西关独特的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的题材,既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西关音乐进入荔湾课堂注重情感教育和潜能开发,将民族文化与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有机融入到教材之中,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不断领略成功的喜悦中,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拓宽学校艺术教育渠道,以西关文化为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体现校本课程的多元组合、多元发展和多元应用的现代教育理念。弘扬地方文化,深化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品牌的创建,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艺术教育特色。

西关音乐进入荔湾音乐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改变传统的音教课堂授课方式,增强课程意识,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校本课程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空间,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在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和爱国情感的熏陶,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形式活泼的实践活动也促进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的提高。以荔湾独特的地方文化和学校民族艺术教育特色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为方向,开展综合体验教育、实践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建品牌特色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西关小学智慧校园汇报材料 篇10

滕州市西关小学位于城区西部,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多人,教职工106人,学历达标率为100%。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的培训和应用,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电教示范化学校”、“枣庄市信息化校园”、“枣庄市信息化校园示范校“等,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根据市局关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始终坚持“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宗旨,抓项目促建设,抓应用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现把近两年以来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进展情况及今后打算汇报如下:

西关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介绍

一、建制度,确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战略地位。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现代化建设,成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指导数字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决策包括软硬件建设。学校把智慧化校园建设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组建学校信息中心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中的各类技术保障,包括校园网络的维护,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与考核等。

二、配资源,提供教育现代化物质保障。

随着2013年我校与平行路小学合并,学校更加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对现代技术的资金投入,为实现数字化校园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我校在硬件上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建设各种功能室:多媒体教室2个,高清数字电视台与录播教室1个,3D打印室1个,计算机网络教室2个,还创建了科学探究2个实验室及数字图书室。各功能室配备了电子白板、触摸一体机等设备。

(二)是学校在2016年8月底,邀请滕州联通公司对学校网络硬件升级改造,同时接入联通100兆光纤,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功能室都有节点,100兆有线到桌面,真正实现了全校网络化,同时办公室都进行了无线覆盖。学校给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教师用机比已达到1:1,教师更方便使用学校网络资源及市局提供的教学资源平台的。录播教室校园电视台和校园服务器系统互联,资源共享,学校初步实现了班班通。

(三)是学校对1-3年级和功能室(28个教室)进行了教学多媒体终端的配备,主要包括触摸一体机,高拍仪等数字化设备。在软件设施方面重点做好四个方面:

(一)学校网站建设,学校网站内容丰富,设有新闻频道,教师频道,学生频道,家长学校,德育园地等栏目,各职能科室负责内容更新工作,完善了网络信息发布制度,信息安全防护管理措施到位。

(二)学校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滕州市西关小学)在搭建了家校通平台的基础上,每个班级都建设了微信群,方便教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进一步提升了家校互通水平。

(三)是校本资源库建设。几年来学校通过自制、收集、购置,上级配置等多种形式,拥有200G以上的教学网络资源。平时要求老师把收集或者制作好的资源传到学校服务器资源库平台,达到资源共享。

(四)教师充分利用市局提供的“精品课程、微课资源、备课大师、备授课系统”等优秀教育资源平台,借助班班通及班级教学多媒体把教学搞的有声有色。

伴随着智慧化校园、创客教育、电子书包等国家级项目的推进。滕州市西关小学在教育教学方面持续关注利用新技术创新式教学,因此学校提出“一三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若干种教学方法与信息化教学进行组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管理、环境、评价等创新建设与应用。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课堂评测、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展示交流、个体检测反馈、统计评价分析的基础功能设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谐互助和探究合作中,快乐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根据西关小学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点,本次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紧紧围绕着“硬件”和“软件平台”两个方面双轨建设。西关小学根据智慧校园建设目标和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下一步将着手进行建设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完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微课制作、课件管理、教务管理、成绩管理、课堂直播、智能考勤等”提供全面支持,全面满足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建设标准的网络中心机房,再原有的两台服务器的基础上再增加浪潮服务器两台,满足校内网络空间、各应用系统实现互通、实现数据交换共享。机房并建有防火墙系统、网络督查行为管理系统,防病毒系统、漏洞评估系统等组成网络安全体现,能满足核心数据实时备份和高速存储,全方位保证数据安全。

(三)建设网络中心机房同时学校加快搭建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步伐,该平台为学校师生们打造了云环境下的网络学习空间,以“人人通,云教学”网络空间为突破口并与电子书包班班通紧密结合,使平台能够整合各种方法与手段,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

通过平台空间网络教研、网络集备,发挥优质教师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教师合作交流;通过空间自主学习、评价反馈,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通过资源平台共享机制,加强师生家校沟通交流,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课堂网络化,教室现代化,讲授交互化,课件资源化,人人空间化”

(四)继续完善学校公众号平台的建设,通过公众号与家校通app结合,搭建多角色客户端平台,用户关注公众号即可体验学生端、家长端、教师端、校长端。公众号可以实时推送作业通知,支持图文,语音方式发布,减少教师工作量。学校充分利用大数据,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校园信息化。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师生间,科室间,家校间流程通畅,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及家长和学生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并可让家长方便快捷的了解校园动态及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有效的形成家校互通。

(五)校园无线AP网络全覆盖。学校建设无线网络覆盖校园内区域,主要是为教学、办公及学习、交流提供切实可用的、稳定的无线网络环境,由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学生学习的工具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很多学生会在学习时需要连接到网络从网络(包括校园网本身)获取资料,同时课余生活需要接入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网络的应用从原来的固定位置获取,到随时随地的移动获取信息,从有线到无线。也为来访学者,访问人员等校外访客提供临时性的网络接入服务。

(六)创建智慧教室:为能充分发挥学校提出的“一三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智慧教室是学校创建的首选。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创建和调整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在课前预习、课中自习、课后复习环境均可以使用,支持多种翻转课堂模式,教师通过直观展示分享预习收获、全员互动共享学习成果、自选资源拓展阅读等形式,实现了学生的学习路径的多样化,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教师及时查看学情反馈,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方案,真正实现“教”为“学”服务。老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并随堂解决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困惑,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

西关小学美丽校园工程汇报材料 篇11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夏津银城街道西关小学在充分尊重教师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让每位教师扬长补短,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教师个体职业特长为载体,服务教师的个性发展,形成教师的职业品质和特色,将教师个体的职业特长转化为学校发展的优势教育资源,以教师成长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德州市市级规范化学校,夏津县师德建设基地学校,德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一、加强组织建设,有序推进“四专”建设。

学校行政班子有这样一个共识:幽雅的人文环境,对教师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将文化建设上升到氛围育人的高度,学校领导对“四专”工程建设非常重视,成立了创建“四专”工程领导小组,校长王爱新同志任组长,将创建“四专”工程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创建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创建规划,细化学校四专教育内容和实践活动,做到组织、计划、人员、经费四落实;并经常行地召开行政例会,研究创建工作,避免建设的短视和盲目,形成全员共建的良好态势。

二、营建书香氛围,提升师德文化底蕴。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籍传承着文明,书籍蕴藏着力量。一直以来,“打造激情、营造书香、培养习惯,1

享受学习”坚定不移地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用阅读引领师生成长是我校不断超越的基石和梦想。

实施“富脑工程”,开展“读教育名著,做学习型教师”活动。根我校认真筹划,大力开展“读教育名著,做学习型教师”读书活动,以办公室为单位共计购买了80本书教育经典;一是教育经典书籍《一盏盏的灯》或者《万人迷教师养成宝典》;二是教师专业成长书籍《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或者《给教师的101条建议》;三是名师成长书籍《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或者《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师》;四是教师励志书籍《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五是教育管理书籍《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或者《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或者《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肯说》。

三、发挥多渠道教育功能,“四专”教育深入人心。

1、避免形式主义,走过程,紧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注重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作为教师教育生活和个人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始终如一;将阅读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提高学习成效;将专业阅读和多元化阅读统一起来,注重提高综合素养。

2、经常积极主动参与以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为单位,开展读书交流会、课题研讨会、专题讨论会等交流研讨活动,教师之间开展学术沙龙活动,让各种思想在相互碰撞中擦出火花,从而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研讨的氛围。

3、促进深刻反思。坚持撰写教育随笔、读书笔记、案例反思等。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等活动,及时消化,及时反思,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实践智慧,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

4、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坚持读书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充分理解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

5、善于把自己融入一个共同的团体中,共同研究,深度沟通,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共同发展。组建西关小学教师成长博客群组。要求各年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头建立自己的成长博客,促进教育写作。

6、以读书演讲、心得交流、文化沙龙等形式为载体,切实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读名著、讲名著、用名著读书活动的开展,丰富教师文化底蕴,引领教师在求索中收获思想、调整心态、提升教师理论和专业水平,提升教师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实践能力培训的专项培训,使教师练就“内功”

四、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状况和现象,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和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

一是规章制度执行不力。通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和一个个荣誉的取得,老师们逐渐淡化了危机意识,老师间弥漫着小富即安的意识,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逐步淡化,整个队伍的战斗力与面貌不断在走下坡路,导致工作作风浮华不实,采取的措施不能落到实处。

二是师德考核没有落到实处。师德考核指标是一项“软指

标”,不便操作;学校可能会因为过分强调人性化管理和“和谐”,尽管考核也有一套制度,但形同虚设,考核评定时,个个优秀,人人满意,师德考核分数无多大差异。

三是教师容易迷失自我。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它包括教师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学习观、评价观等。教师的劳动是用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地学习政治,不断地提升政治思想素质。可有些老师认为政治学习没必要,不认真对待,老师在改革的大潮中容易迷失方向,随波逐流,价值取向扭曲,导致教育教学行为出现偏差,不愿吃苦,教学工作马虎应付,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把个人得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丧失了教师“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基本品质。

我们将借这次创建“四专”工程为契机,继续推进“四专”创建工作,将创建“四专”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学校改革发展大计之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充满无穷活力和魅力的西关学校,必将承载着近五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工作 篇12

关键词:健康教育 工作开展 健康诠释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35-01

1 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使人民群众掌握健康知识,养成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身心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健康教育可以使人民群众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建立预防为主、自我保健的意识。医学模式的健康观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人民群众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上认识健康,了解新健康观与传统健康观的差异,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方面,既了解健康基本的要求,又认识更深层次意义上的健康——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达到身心全面健康。人们在疾病尚未出现时,自觉健康状态良好,缺乏对疾病的预防意识,一旦疾病发生,则往往会对生活、学习和工作造成影响。健康教育可以改变这种有病求医,无病不防的态度,帮助人民群众建立以防为主的思想认识。同时,还可以转变人民群众把健康交给医院和医生的依赖心理。明确健康是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不仅政府卫生部门要对之负责,而且自己也有权力和义务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进而大到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减少和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健康教育还是我们对人民群众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2 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工作

健康教育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能,医护人员作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而教育方法和本领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

医护患沟通交流,沟通是医护与患者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治疗性医疗技术,是实施患者教育并获得成效必不行少的方法。多采用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性沟通。在语言性沟通中注意积极倾听,谈话时尊重别人,语言有對准性,因势利导,应用适当的语气、音调,力求适当的时候、适度、通俗易懂。非语言性沟通即体态语言,包括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眼神、仪表等,在医护交流中医护不仅注意自身的非语言交流,又要善于观察患者的非语言信息,以增强交流效果。

健康教育需要多学科知识做基础,进行健康教育不但需要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并且还要具备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营养学、病愈学、行为学、公共卫生学、预防保健等知识。所以要激发勉励医护参加不一样形式的继续教育。

健康教育有对准性形式各式化在医护程序指导下,联合标准健康教育筹划,有对准性、分阶段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即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如岁数、性别、知识水平、心理需求,调整健康教育内容,筹划进行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时机,避免不看对象、不分时机、千篇一律、死板生硬的做法。增强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力度,特别对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及家属要变专业用语为通鄙谚言,简单明了,增加重复次数,也可以变更一此新颖的传播形式,如放录像、看图片、让其他患者现身说教等,加深患者对知识的记忆。

3 健康教育工作对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诠释

在卫生保健领域,健康教育是以消除或减少不健康的行为因素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特点的。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认知教育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行为学的研究表明,知识与行为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但不完全是因果关系。一个人的行为与知识有关,也与其价值观和信念有关,更与长期的生活环境有关。知识是基础,但知识转变成行为尚需要外界条件,而健康教育就是这种促进知识转变成行为的重要外界条件,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这样的事实,如在男医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吸烟,是他们不懂得吸烟的危害吗?不是的,而是他们的习惯已经形成,而且他们的信念和价值观也存在不健康的因素。要改变他们的行为,需得用健康教育中行为干预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戒烟。健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把健康知识转变成健康行为。这是一门知识,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科学。

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改革,市场经济的机制必将全面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工作将是有挑战性的,岗位将不再是永恒的,紧张、竞争、压力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然感受。而社会的变革必然还将影响到家庭,我国传统家庭格局也将会随社会变革而打破。家庭问题、婚姻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老人的赡养问题等等,将是许多人要面对的现实。可以预见,在今后的20—50年里,更多的心理问题将出现。而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将会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只管治疗身体疾病、不管心理健康的卫生保健服务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而心理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将是适应人民群众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重要方面。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民群众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民群众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民群众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清蓉,王静,陈启超.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探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年04期

[2] 满丽华,季春梅.社区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20期

西关小学团体操解说词 篇13

1.入场:

欢快的节奏,催人奋进,跳动的音符,荡人心弦,看,西关小学的孩子们随着优美的旋律,舞动着轻盈的身姿向广场汇集而来。他们轻松愉快的步伐传达着愉快的喜悦。这步伐,像欢快的鼓点,奏响欢乐的序曲;这步伐,像冲锋的号角,激励着西关小学的师生奋勇拼搏。近年来,学校以“培养习惯、发展个性、追求和谐、享受快乐”为办学理念。在在阳光体育精神的感召下,课间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全员参与、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快乐课间,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祖国的未来负责。我们相信,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律动的校园里,孩子们会在“健康第一”精神的指引下,走向一个姹紫嫣红的生命世界!

2.彩扇花球:

六月,微风和煦,阳光明媚,花朵,拥有最华丽的服饰,只一朵,就能让整片土地焕发光彩。在阳光的朗照下,在园丁的培育下,花瓣层层绽开,一张张绽开的笑脸,多么绚丽,多么甜美,这是生命的花季,这是美好的时光。舞动的彩扇,演绎着西关小学崭新的容貌。铿锵有力的鼓点预示着即将迎来新的征程。

3.扇子在中间舞动时

和风吹,吹来满眼金色,花球舞,舞出无限风光。看!128名手持彩扇的少年儿童,在阳光的朗照下,踏着欢快的节奏,伴着跳跃的音符,迈着坚定的步伐,步入课间活动,趣味大课间,犹如那春潮之后含苞欲放的蓓蕾,为生命注入了神奇的力量!

4.花球操:

我们愉悦的舞姿变幻成艳丽的花朵,预示我们在校园文化之中,吸吮精华,吐纳芬芳!从浩瀚的古典文化碧海,到素质教育浪潮的奔涌;从鲜花的绽放,到礼仪文明的传承„„我们用坚实的足音飞扬校园不朽的神韵!

5.课间活动: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快东课间的分组活动。分组活动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爱好特长,以自主选择为原则,让学生们在充满乐趣活动中,体验运动的快乐。此刻的操场上自由运动之花竞相开放。呼啦圈旋转如风,协调的动作舞出迷人的律动,那边跳绳的同学也不示弱,脚步翻飞,绳如长虹,少年活力都在跳跃中尽情绽放。

6.皮筋操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运动项目丰富多彩,运动之中重视情趣。瞧,孩子们将跳跃的竞技、舞蹈的优美、体操的韵律完美结合,释放出活力与精彩,他们的举手投足、跳跃之间,无不向我们昭示:快乐课间让孩子们充满活力!他们跳动的身影让校园更加美丽,他们坚实脚步丈量着西关小学追求卓越的进程!

6.三字经礼仪操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身着节日盛装的孩子们正从晨曦中走来,用整齐划一的礼仪操,展现西关少年的风采,继承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将民族灵魂的薪火代代相传。为了加强学生的传统教育,晨诵午读经典成为西关学生每天的必餐佳肴。让学生拥有积极阳光心态、良好生活习惯和科学学习方法,在学校领导及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走教师发展学校之路,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在素质教育、学校管理、课改实验、信息技术、校园文化等方面彰显特色。

结束语:太阳造型

西关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组织机构 篇14

(2010~2011学年度)

为了保证学生上下楼梯不发生拥挤,培养学生文明上下楼梯的行为习惯,进一步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日前,教导处制订了《学生上下楼梯安全制度》与《各班错时错班上下楼梯安排》,内容如下:

1.学年开学初,由政教处共同研究布置好各班学生上下楼梯行走路线。

2.学校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教师与学生利用集会及班会时间学习以下内容,内容为:知道学校设计的行走路线、开展对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教育(安排各班错时错班行走路线、政教处组织学习)、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小学生上下楼梯安全制度》,老师要认真学习并落实。

3.班主任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上下楼梯的安全教育,学习学校规定的学生上下楼梯要求。每周1次,发现问题随时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时慢步轻声靠右行,几位同学上下楼梯相遇时,自动排成一排靠右单行,上或下的一方慢行避让等。避免学生在楼梯内打闹,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以及不这样做的危险性。

4.学生下课后,应保持楼道的安静,不得在楼道内进行游戏或放松活动。

5.各位科任教师下课后,必须注意下课后楼道的安全状况。6.升旗、上课间操或遇大型活动楼梯岗老师每楼梯口一人在各楼梯口、拐角处引导、检查,避免意外发生。

7.学生集体上下楼梯(包括升旗、课间操、大型集会、到专业教室上课、上操、放学等集体活动)必须由老师接送。上楼梯时教师必须走在后面,前面班主任找一个自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押队(告知其走慢些);下楼梯时教师必须走在前面,控制学生下楼速度,随时照看队伍情况,决不允许出现踩踏事件。班主任老师带队要对学生上下楼的安全负全责。

8.间操、升旗仪式、集会等学生集中活动解散时,体育中心安排体育老师必须按上下楼道班级学生解散的秩序解散,不得一“窝蜂式”的解散,否则,发生安全事故,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9.全体师生严格遵守“不同时上下”的规定,集体上下楼偶遇时,等下完再上,或者上完再下,必须有一方先避让。

10.遇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按学校制定的紧急疏散方案路线撤离。

11.声控灯确保安装到位,总务处定期检查(每月至少一次)加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修理,确保断电后应急灯能够立即亮起来。

12.总务处负责检查楼梯、楼梯扶手的安全状况,一旦发现楼梯扶手有问题等各种楼梯区域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报修。

上一篇:品质部工作总结下一篇:农村老人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