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内控关键点探讨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前言

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内部控制,一方面是为了发挥财政资金最优效果,提高事业单位完成社会事业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财务现象,保证事业单位财政持续发展。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内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难点,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同时迫切需要建立、完善一套科学的财政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事业整体发展进步,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1]。

一、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设计不完善

虽然已经出台了部分关于事业单位财政内控的文件规定,但是在现实的情况下,多数事业单位内控设计仍然存在漏洞,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面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甚至资金流失的风险,有限的资金的不到充分利用,阻碍了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当前多数的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内控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责缺乏明确的分工,其中对于内控的各项职责并没有落实到位,部分权责并没有进行细分,导致部分职责实施的时候缺乏牵制,容易出现失误以及腐败现象。第二,在事业单位内控中,关于审批以及授权方面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会出现越权现象,甚至会出现不经授权,私自动用事业单位财政的现象,对内部的管理来说,上述情况一旦出现,就会导致内部资金管理混乱,影响内控工作顺利进行。第三,在基层事业单位内部财政资金控制中,岗位设置不够合理,很多事业单位中由于人数的限制,很多岗位会出现兼任的情况,这样存在一定的隐患,不利于内控体系的形成与财政资金内控监督工作的进行。

(二)财政资金内控制度不完善

尽管事业单位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但是依旧存在部分缺陷。第一,财务制度不够明确,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制度条例在实施的时候会产生冲突,有些条例之间会存在相近但处理方式截然不同的情况,工作人员处理时,一旦对条例掌握不清楚,工作实施难度较大。第二,部门职责不够明确,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由于部分工作需要牵扯到多个部门,这就造成了在执行内部控制时,一项事务由多个部门负责,主次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工作效率难以保证。第三,绩效管理和内部控制融合度较低,绩效管理的主要作用是约束工作人员、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内部控制尤其是其中的资金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财产财务的安全、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但是从内部控制角度看,更多关注管理活动漏洞的弥补,好的内控措施得不到发展、优秀的内控人才得不到奖励,单位内部实施内控的积极性不高。从绩效管理角度看方面,没有将内控作为计分项,忽视了内部控制在单位资金使用效益中的重要作用,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三)内控监督不足

监督机制是内部控制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主要为了防止在内部控制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阳奉阴违、滥竽充数的现象,目前事业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事业单位内控监督体系缺失,内部监督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到位,或者监督机构独立性较差,限制了内部控制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无法及时获取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信息,出现问题也无法及时进行反馈,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第二,内控监督落实不到位,各部门单位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在观念认识上存在偏颇,认为内部控制只是审计部门等少数部门的工作,部门之间未能发挥协同效应形成联动的内部监督模式。第三,外部监督发展缓慢,事业单位性质的特殊性,以及大部分人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的事情,使得外部审计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

(四)缺乏风险评估体系

内部控制的实际工作是要将资金风险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并且保持较低的风险水平,但是目前,确定资金风险可控范围的风险评估体系并不完善,其中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事业单位缺乏风险评估机制,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与企业资金相比面临的风险问题较少,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对风险问题不够重视,在风险发生之前,没有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评估造成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风险加大;第二,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员敏锐性不足,不能及时发现外部环境的变动,导致出现风险的变动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对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应对,这样容易出现错误的判断,进而导致财政流失。

二、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内控的关键点的把握

(一)组织规划控制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第一是建立独立的内控部门,将内控部门与其他部门进行分离,设置相关的岗位、明确相应的职责。第二是事业单位要明确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权力和责任,保证权责分配科学合理,不相容的业务相分离,降低舞弊现象发生的概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第三,建立领导责任制,由事业单位的领导带头,管理层牵头,提高各部门对财政资金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为实现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内部氛围。第四,加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内控政策和制度的宣传普及,加强内控知识的学习并及时更新,建立财政系统内部的优秀案例库,增强财政资金内控组织规划控制的能力[2]。

(二)强化财政资金内控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财政资金管理专业性较强,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应该加强财政资金方面的专业人才引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完成财政资金方面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事业单位招收工作人员的方式多是通过考试进行选取,因此,可以优先选择经验丰富的人员,并且注重其专业知识的考核,确保能够吸纳高素质资金内控人才。第二,在新员工入职之后,事业单位可以让老员工带领新员工,不仅能促进新员工融入到具体工作当中,还能让新员工对单位资金内控有全面认识,提升其工作效率。第三,对于老员工,事业单位可以定期举行宣讲会、培训等工作,加强财政资金内控方面的知识的宣传,丰富其知识构架,组建起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

(三)发挥内外部监督作用

充分发挥内外部监督独有的作用,有利于财政资金内控效率的提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内部监督体系,事业单位内部从各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审计部门,并且有单位领导直接管理,保证其权威性,这样才能够有效对单位内进行监督。第二,保证单位内部监督制度的落实以及内部监督体系的完善,以此来促进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充分利用外部监督,事业单位将财政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公示,并且在相关的网站上张贴,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公众的监督能力,从而对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监督。

(四)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事业单位由于编制稳定,且主要提供社会服务,因此在风险方面较为迟钝,因此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中,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历史进行追溯,最好能够建立档案,通过对档案的分析,找出事业单位经常遇到的风险。第二,通过对以往风险规避案例的风险,制定风险预案,在发生风险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控制,防止风险扩大。第三,强化事业单位整体的财务建设,让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从而保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内控面临一定的挑战,事业单位各部门工作者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集合全单位的力量,从组织规划、授权控制、预算管理、内控报告等多个方面入手,建设一套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全面的、科学的、高效的内控体系,实现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内部控制是单位或部门保证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资金资产安全完整的一项控制活动,尤其是具有特殊单位性质的事业单位,如何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内控体系是当前各级事业单位非常重视的问题,只有解决好此类问题才能够保证其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当前很多的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内控问题主要集中在内控设计、内控制度、风险评估以及内控监督等多方面,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内控,关键点

参考文献

[1] 孙雪,韩学挥.探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内控关键点[J].财经界(学术版),2019(13):7-9.

[2] 宋晗,所娜.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内控关键点研究[J].现代交际,2018(18):169-170.

[3] 刘春玲.探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内控关键点[J].财会学习,2017(12):251.

上一篇:浅析电气设备中使用维护误区与接地装置的运行下一篇:浅谈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