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与未来的关系

2022-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浅谈教育与未来的关系

浅谈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改革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摘要: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改革;存在问题;解决实施;发展需求

一、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平稳加快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革新进步,社会对技能型劳动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多,2010年国家提出《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第六章提到职业教育发展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企业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二、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介绍

1.传统观念的制约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重道轻器。现实中"重文凭,轻技能"的社会观念和思维定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国民之中,以于认为职业教育是差等生教育;对技术工人的身份、地待遇存在观念歧视,造社会忽视一线劳动者培养,也导致个体不愿选择处于薄弱况的职业教育。这一问题严重地弱了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也加剧了就业压力。

2.专业设置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

职业院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往往不重视对专业人才供需状况的调研,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各高等职业学校多从以利于招生的角度出发,盲目向综合性院校发展,争办一些"热门"专业,如动漫、会计、国际商务、数控等专业。由于课程设置缺乏系统化、科学化,使得毕业生所具备的技能基本上都是简单的操作,劳动强度大,发展后劲不足。"供不应求"与"供大于求"的双重矛盾并存,高就业率的背后隐藏着职业的不稳定性。

3.课程设置缺乏职教特色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学科化取向严重,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同时通识课程未受到重视。这种课程体系的结构性失调,必然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与素质结构的不完整,致使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弱。另外,由于受经费等的限制,大部分职业学校实验、实习的条件较差,专业课教学往往停留在课堂理论教学上,致使学生的技术素质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职教特色不明显。

4.职业教育资源匮乏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其对师资、生源及教学设備的先进性及仿真性均有很高的要求。但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分配机制不健全、不合理,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低下,造成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停留在是"低层次"的教育上,使得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师资配备上均明显低于普通高等教育,致使职业教育成为既成事实的"低水平教育"。

三、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管理制度的双重挤压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计划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废除;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另一方面是转型期产生的特定的,既非计划经济,又非市场经济的独特型态的管理制度。传统普教思维、理念和现代职教思维、理念的碰撞;新旧制度间的碰撞;制度不完善时期的制约因素与扩展需要同存,所引发的论争增添了改革的风火。

2. 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思想和市场经济思想的多重挤压

人常说"惯性是可怕的"。习惯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职校的管理人员以及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对学术型、研究型普通大学办学思想和管理模式备加推崇。他们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政府管理行为,认可传统教育的评价观、质量观、办学水平观,鄙视职业技术教育。

3. 转型期职教受同时存在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的双重挤压

内外专家认为,我国下个世纪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必须依靠引入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增值产业驱动。

4.转型期职教受传统普教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思想的挤压

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击是教育思想论争的主调。

5. 转型期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竞争"思想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视野。

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一是缺乏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紧迫感;二是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三是缺少对国际标准、规范和先进技术技能的学习、了解;四是师生缺少在国际竞争环境中体验、实习(在国外实习)的感性认识和机会。

四、我国职业职业教育发展需以就业为导向

1.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

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科学评价职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关键是要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指标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职业教育的多种因素,从学校发展的不同角度和侧面来评估就业的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该指标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起着极其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方向,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指挥棒。同时,该指标体系还应体现职业教育的产业属性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指标体系的质量保障作用,引导教育产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2.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观念上的转变。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尤其是职业教育,其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直接服务于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乃至全社会都要转变观念,逐步认识到就业是大众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与方向,通过市场选择,使以岗位准人制度为标志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的香悖悖,通过"双证书"、定单培养等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3.健全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促进就业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证。其原因一是因为我国的就业压力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二是现行的有关法律未能有效地解决就业和保障就业问题;三是制定促进就业的专门法律、法规有利于社会转变观念,加快劳动就业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将劳动就业的有关政策__匕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来加以规范。

4.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政策机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各级政府当在政策_L予以支持和保障。一要千方百计为职业教育创造条件,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门路;二要落实职业资格的确认和就业资格准人制度,促进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就业;三要积极调整教育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初中后高中后生源向职业教育的分流,构建人才立交桥,让更多的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谋生的手段和技能;四要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支持员工的在岗、离岗、转岗及再就业培训,鼓励员工创新技能的获得,提高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五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扶贫与救济制度,以技术激活就业,以就业带动脱贫致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以市场为前提的教育,建立紧跟市场、贴近行业、依托企业的职业教育体制,將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教育有效性。为此,要积极探索多种多样的联合办学模式,如中外合作、定单培养、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以及与政府合作的办学模式。同时,引进和借鉴国外成熟的办学经验,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连锁经营等办学模式,实现办学主体产权的多元化,培育生源市场,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共赢。

参考文献

[1]孙亮波.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研[J].高教研究.2007年(5)

[2]梁红梅.对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8年(2)

[3]马树超.郭扬.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8年(1)

[4]张瑶祥.关于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问题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7年(9)

[5]李晓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1)

作者:谭继喜

第2篇:博索纳罗当选巴西总统与中巴关系的未来

【内容提要】2018年10月,巴西社会自由党候选人博索纳罗以55.13%的得票率当选总统,成为自1985年巴西军人还政于民后的首位极右翼总统。作为反建制派代表人物,博索纳罗长期处于巴西政坛边缘地位,他的上台标志着巴西政党政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将对巴西乃至拉美和国际形势产生重大影响。虽然成功当选巴西总统,但是博索纳罗新政府想要顺利施政还面临诸多挑战。中国与巴西经贸往来密切,博索纳罗当选后也一改竞选时对华强硬态度,中巴关系未来前景可期。

【关键词】博索纳罗;政党政治;反建制;中巴关系

【DOI】10.19422/j.cnki.ddsj.2018.12.011

2018年10月,拉美第一大国巴西举行四年一度的大选。在总统选举中,极右翼社会自由党候选人博索纳罗以55.13%的得票率战胜左翼劳工党候选人阿达(得票率为44.87%),成为自1985年巴西军人还政于民后的首位极右翼总统。博索纳罗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就职,任期四年。在同期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巴西传统政党议席普遍减少,极右翼和中小政党议席大幅提升。在州长选举中,传统政党同样遭受重创,民主运动、社会民主党和劳工党分别丢掉四个、两个和一个州长职位,而与博索纳罗关系密切的党派一举赢得七个州长职位。[1]

近年来,巴西政局持续动荡,政坛乱象丛生,博索纳罗的当选将把巴西引向何方,引人关注。

博索纳罗其人其事

1955年3月21日,博索纳罗出生于巴西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市一个普通的牙医家庭。博索纳罗自小崇拜军人,向往军旅生活,先后就读于巴西陆军预备役学校和素有“巴西西点军校”之称的黑针军事学院。在博索纳罗求学期间,巴西正处于军政府统治时期,因而他在校期间深受军队保守思想和反共宣传熏陶。[2]1977年博索纳罗毕业后加入里约热内卢空降步兵旅,后晋升至陆军上尉。

1985年,博索纳罗在巴西知名杂志《请看》上撰文控诉军人待遇过低,被军事法庭以“不服从军队管理”为由关押15天。博索纳罗因此被巴西中下层军官视为仗义执言的英雄而广受拥戴,这激发了他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1988年,博索纳罗退出现役,作为基督教民主党候选人当选里约热内卢市议员,开启政治生涯。在担任市议员期间,博索纳罗因其右翼保守立场得到教会的支持。1990年,博索纳罗当选巴西联邦众议员,此后连续六次赢得连任。在担任众议员期间,博索纳罗主要关注提高军人福利、改善社会治安和提升宗教地位等议题。

博索纳罗在巴西政坛素以言行激烈著称,曾公开表态支持军政府统治,攻击少数族裔、女性群体、弱势族群和左翼力量,常遭各方诟病,长期处于主流政治边缘。2017年博索纳罗表明参选总统意愿时,没有人相信他能获胜,甚至将其参选看作一出闹剧。但2018年大选进入冲刺期后,博索纳罗以黑马之势迅速崛起,民调支持率持续攀升,被称为“博索纳罗现象”,使巴西传统政党和精英阶层大跌眼镜。

博索纳罗有三段婚姻,共育有四子一女,他与首任妻子所生的三个儿子均追随他步入仕途,其中长子弗拉维奥2003年当选里约热内卢州议员,次子卡洛斯2001年当选里约热内卢市议员,三子爱德华多2014年当选联邦众议员。在2018年大选中,弗拉维奥高票当选巴西联邦参议员,而爱德华多则以史上最高票连任联邦众议员。

博索纳罗从政后八度更换党派,没有强大政党依靠,重大决策主要倚重家人、朋友和军队同僚,从政的三个儿子是其主要政治顾问。

博索纳罗胜选原因

作为反建制派代表人物,博索纳罗曾长期是巴西政坛边缘人物,首次竞选总统即逆袭取胜,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民心思变,反建制思潮泛起

近年来,“洗车行动”[3]等反腐风暴持续搅动巴西政坛,传统政党政客几无幸免且都因此公信力扫地。2016年巴西前总统罗塞夫遭议会弹劾罢免;2018年前总统卢拉因腐败和洗钱罪获刑入狱;现任总统特梅尔亦两度遭检方起诉,成为巴西历史上首位在任内被起诉的总统。加之巴西经济持续低迷,发展陷入停滞,治安形势急剧恶化,民众对现行体制和传统政党政治不满,对国家前途悲观失望,反建制、反精英、反传统情绪不断上升。同时,随着民粹主义在全球兴起,拉美政治力量“左退右进”,“特朗普效应”在巴西显现,作为非传统政客且没有贪腐丑闻的博索纳罗以反体制、反腐败斗士形象示人,被不少民众视为当前政坛的唯一希望,备受推崇。

二、中间力量衰败,极右翼异军突起

巴西再民主化以来,政坛逐渐形成中左翼和中右翼两大阵营对峙并交替执政的政党格局,温和、持中、平衡的理念引领巴西政治主流思潮,极端思想和势力几无生存空间。但近年来,巴西多党政治日益演变为无序恶性竞争,相互否决,导致民意撕裂,极端思想持续发酵,极右翼势力趁势而起。在此次总统大选中,以中右翼民主运动和社会民主党为核心的中间力量推出的候选人均为老面孔,竞选纲领缺乏新意,在此次大选中全面溃败。因此,第二轮总统选举成为以劳工党为代表的左翼同以博索纳罗为代表的极右翼保守势力的对决,而劳工党领袖、前总统卢拉虽然长期领跑大选民调,但在大选前被剥夺竞选资格,这为博索纳罗胜选扫除了最大障碍。劳工党虽拥有30%来自中下阶层的铁票,但因长期执政损耗巨大,其反对率居所有参选政党之首,卢拉指定的候选人阿达影响力也远不及他本人。许多巴西选民虽不喜欢博索纳罗,但更反感劳工党,为阻止劳工党再次上台而选择了他。民调显示,在支持博索纳罗当选的选民中,有30%左右的选民主要目的是“反对劳工党”。

三、迎合选民心理,塑造独特形象

一是“政治新人”形象。博索纳罗虽已从政30年,但此前并非巴西政坛重量级人物。此次参选总统,博索纳罗抓住了选民求新求变心理,以不同于其他候选人的鲜明政策主张,将自己打造成有别于传统政客的政治新人。二是“政治强人”形象。針对巴西贪腐严重、治安长期不靖等民众深恶痛绝的问题,博索纳罗强调乱世用重典,承诺在当选后铁腕反腐、重拳打击犯罪,顺应了民众求稳求安全和重建国家秩序的心声。三是“网络红人”形象。囿于新兴小党竞选资源不足,博索纳罗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成本低和短、平、快的优势,用直白、鲜明的语言展开网上宣传攻势,与选民频繁互动,人气迅速攀升。博索纳罗还雇佣专业团队打理其个人社交媒体账户,目前已拥有近800万脸书粉丝和近200万推特粉丝,在巴西政客中排名第一,远超其他总统候选人。四是“虔诚教徒”形象。巴西民众原以信仰天主教居多,近年来基督教福音教派在巴西社会的影响日益上升,超过五分之一的民众信仰该教派。[4]博索纳罗在大选前加入福音教派,并在约旦河公开接受洗礼,表示将恪守正统宗教教义和传统价值观,得到社会保守势力的大力支持。竞选期间,博索纳罗同福音教派信众密切交流,许诺胜选后提升该教派宗教地位和遵循宗教传统,巴西福音教派领袖也因此积极为其站台助威。民调显示,支持博索纳罗当选的选票大部分来自于福音教众。五是“受害者”形象。博索纳罗在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前夕被左翼支持者刺伤,这是巴西近30年来首次出现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期间遇袭的现象。事后博索纳罗立刻成为巴西乃至世界关注焦点,其支持率也因此进一步提升。此后,博索纳罗转攻为守,减少公开露面,几乎未再直接参加竞选活动,以免言多必失和成为其他候选人的主攻对象。

博索纳罗当选巴西总统的影响

博索纳罗强调“巴西高于一切”,政治上推崇威权政治,主张军人入阁、裁撤部委、严惩腐败和推进司法改革等。经济上推崇新自由主义,主张进一步开放市场、减少管制、减轻税负、降低政府债务、推进国企私有化并扩大特许经营等。社会治理上主张以严刑峻法打击犯罪,支持公民持枪合法化,宣扬基督教传统伦理。深化劳工改革,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推动养老金资本化运作,提高卫生体系运行效率,加强基础教育和技术教育。此外,博索纳罗拟将“无地农民运动”“无居所工人运动”定性为恐怖组织。外交上积极向西方发达国家靠拢,重双边轻多边,对参与南南合作和拉美地区一体化态度消极,曾表示要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世界贸易组织、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等多边主义平台以及将巴西驻以色列使馆迁至耶路撒冷等。[5]博索纳罗上台,将对巴西乃至拉美和国际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一是加剧巴西政坛洗牌,推动政治生态演变。博索纳罗人气上升带动与其关系密切的中小政党和新兴政治团体群体性崛起,这些政党和政治团体不仅在此次大选中拿下多个地方重镇,博索纳罗所属的社会自由党也跃升为拥有52个议席的众议院第二大党。劳工党、民主运动虽然仍分别为众、参两院第一大党,但在地方州市大面積失守,特别是民主运动、社会民主党等几大中间力量议席腰斩,受到重创。传统政治家普遍陨落,如前总统罗塞夫、现任参议长奥利维拉、民主运动主席茹卡等均落选参议员。巴西政治格局新升旧降、左退右进态势更加明显。同时,此次大选中共有30个政党获得众议院席位,21个政党获得参议院席位,数量之多再创新高,巴西政治力量碎片化进一步加剧。

二是加剧巴西社会对立,增加不稳定因素。此次大选是巴西持不同意识形态群体的大对决,选举虽已结束,但对抗仍在继续。未来,巴西社会可能出现下层民众同中上阶层的阶级对立,东北部贫困州同南部、东南部富裕州的地区对立,开明进步势力同宗教保守势力的文化对立。在民粹主义思潮冲击下,巴西社会极化现象可能成为常态,不稳定因素增多。

三是推升拉美乃至全球右翼涨势,加重地区分化态势。近年来,右翼政治家在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国赢得大选上台,带动拉美政治格局右转。此次巴西劳工党最终败选,意味着21世纪初席卷拉美特别是南美的左翼运动高潮已经退去。博索纳罗的胜利进一步助推了地区右翼上升势头,将对其他拉美国家的大选产生示范效应,激励更多极右翼政党和政客参选。此外,博索纳罗有意成为拉美右翼旗手,积极呼应前美国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召开“首届右翼组织‘运动’峰会”的倡议,提升全球极右翼士气。博索纳罗领导的社会自由党将于近期在巴召开“首届拉美右翼大会”,意在对抗拉美地区左翼的“圣保罗论坛”。[6]博索纳罗当选后多次批评委内瑞拉马杜罗政府,叫停同古巴的医疗合作,拟遣返参与巴西“更多医生”计划的古巴医生,这势必激化拉美地区国家间的矛盾,使拉美一体化进程陷入困境。

博索纳罗新政府

面临的挑战

博索纳罗虽然赢得大选,但其施政将受到多方制约,面临重重考验。第一,从议会选举结果看,传统政党仍掌控议会,中左翼政党虽败犹强,建制派力量尚存,将对博索纳罗执政形成掣肘。特别是巴西劳工党不会善罢甘休,势必在议会中对博索纳罗施政进行钳制。此外,巴西法制较为健全,司法部门强大,地方政府自主性强,亦会对博索纳罗政府形成牵制。第二,博索纳罗缺乏执政经验,其执政团队多数成员都是首次进入权力中枢,施政能力将接受检验。第三,巴西已形成制度性、系统性腐败,规模巨大,牵扯面广,危害深远,动辄引发政治经济社会动荡。治安问题长期存在、积重难返,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博索纳罗虽高调宣称反腐打黑,但知易行难。第四,巴西曾于20世纪90年代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但最终引发经济危机。当前,巴西外部经济形势恶化,金融风险上升,经济复苏势头脆弱,博索纳罗重拾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能否克服巴西的结构性缺陷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还有待观察。第五,大选虽已落幕,但党争、左右之争、发展道路之争等仍在继续,社会分歧继续扩大,同时巴西社会不稳定因素积聚,均对博索纳罗施政形成较大干扰。第六,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深度调整,巴西外部形势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中美经贸摩擦、新兴国家金融动荡等均有可能对巴西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中巴关系前瞻

虽然博索纳罗在竞选期间对华十分强硬,曾宣传“中国正在买断巴西”,“中国控制巴西经济命脉”,但当选后涉华表态趋于缓和。2018年11月5日,博索纳罗会见中国驻巴西大使李金章,感谢习近平主席对其当选的祝贺,表示巴西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视中国为伟大合作伙伴,巴西新政府将积极拓展和扩大对华合作,不断提升双方合作质量。[7]

1974年,中国同巴西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12年两国又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对象国和主要投资来源国,双方利益密切交融。2017年,中巴贸易额达875.4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在中国同金砖国家双边贸易额中居首。截至2017年底,中国对巴西各类投资总额达431.5亿美元,主要涉及能源、矿产、农业、基础设施等。[8]此外,中巴同为新兴大国,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事务中经历相似、立场相近。两国民间交往日益频繁,巴西社会各界在发展对华关系上拥有广泛共识。总的来看,中巴关系具有牢固的基础、巨大的合作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相信在两国政府、政党和各界友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巴关系在未来将继续顺利发展并造福两国人民。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拉美局)

(责任编辑:甘冲)

[1] “Divulga??o dos resultados das Elei??es 2018”,http://www.tse.jus.br/eleicoes/eleicoes-2018/votacao-e-resultados/resultados-eleicoes-2018.

[2] 林被甸、董经胜:《拉丁美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36—456页。

[3] 洗车行动:2014年初,巴西警方在调查位于巴首都巴西利亚一家加油站参与洗钱等非法活动时,发现巴西最大国有公司巴西石油涉嫌贪腐的线索,自此展开大规模反腐调查,并命名为“洗车行动”。随着调查不断升级,巴35个全国性政党中有26个卷入腐败丑闻,包括5位前总统、参众议长、内阁部长在内的400多名党政高官遭司法调查,涉案人员之多、级别之高在巴史无前例。

[4] 《巴西国家概况》,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nmz_680924/1206_680974/1206x0_680976/。

[5] 博索纳罗个人主页,https://www.bolsonaro.com.br/。

[6] http://www.cupulaconservadora.com.br/.

[7] 《驻巴西大使李金章会见巴当选总统博索纳罗》,https://www.fmprc.gov.cn/web/zwbd_673032/wshd_673034/t1610527.shtml。

[8] 《中国同巴西的关系》,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nmz_680924/1206_680974/sbgx_680978/。

作者:周超

第3篇: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旅游意向的关系研究

[摘 要]旅游已逐渐成为应对老龄化的积极方法,有利于促进成功老龄化的实现。然而,现有的老年人旅游决策研究多关注外部资源、健康状况、心理因素等因素,忽略了老年人对时间概念认知的特殊意义。基于此,文章聚焦于未来时间洞察力,以1946—1963年出生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引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为中介变量,通过定性(访谈)与定量(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未来时间洞察力对老年人旅游意向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均正向影响老年人的旅游意向;(2)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老年人旅游意向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即未来时间洞察力通过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老年人旅游意向。文章揭示了未来时间洞察力对老年人旅游决策的内在影响机制,以期丰富老年人旅游决策机制和成功老龄化领域的相关研究,为老年旅游市场发展和实现成功老龄化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成功老龄化;老年旅游;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未来时间洞察力

[

[文献标识码]A

[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1.04.008

引言

探究老龄化社会积极效应的实现路径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成功老龄化(successful aging)关注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如何克服损失,并培育新的能力和追求新的目标,是国际上概括最全面的老龄化应对策略[1]。相关实证研究大多基于麦肯阿瑟模型(MacArthur model)而展开,局限于纯老龄学领域,对老龄者的决策行为解释力较弱[2]。旅游与休闲是提升老龄者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成功老龄化群体最重要的特征之一[3-4]。我国出生于1946—1963年的老年人群体具有强烈的旅游动机和较高的出游能力,可见,这批老年人已一定程度上具备成功老龄化群体的特征,是最有可能成为成功老龄化群体的老龄者,是实现成功老龄化的核心力量[5]。研究该群体的旅游行为可将旅游与成功老龄化领域进行创新结合,从跨学科视角探究老龄化问题。

目前,老年旅游领域中所用的主要理论有连续性理论、代际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动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等[6]。其中,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在个体及决策方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常被用于预测旅游者的旅游决策[7-12]。该理论通过行为意向预测决策行为并试图解决决策过程,分析影响决策行为的因素,为老年人旅游决策机制提供普适性的基本指导框架。同时,该模型还有大量空间允许融入原始变量以外的与特定行为情境相关的变量[13]。众多研究表明,老年人对个体时间的感知对其旅游决策具有重要影响[14-17]。因此,社会情绪选择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SST)中所强调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已逐渐成为学者们探索老年人个体社会行为决策时的关键因素。该理论是老龄化领域中的主要理论框架,以此指导老年人的旅游行为决策将更具有针对性[14,18]。然而,通过回顾文献可以发现,未来时间洞察力在老年人旅游决策中的作用及其路径仍不清晰[14,19]。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问题:老年人对未来时间的感知究竟会如何影响其旅游决策?其内在作用路径如何?本研究以未来时间洞察力为契合点,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进一步深化了未来时间洞察力在老年旅游领域的研究内容,丰富了老年旅游决策的作用机制研究,为老年旅游决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1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老年人旅游意向

成功老龄化是指在老龄化过程中,外在因素只起中性作用甚至抵消内在老龄化进程,从而使老年人的各方面功能没有下降或只有很少下降[20]。这一理念关注老龄化的乐观走向,是老年人未来发展的目标。如何推进成功老龄化的实现已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21]。学者们认为,未来的成功老龄化研究应摆脱单纯的老龄学领域,结合具体文化背景、特定研究问题进行[2]。研究表明,旅游与休闲可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有利于成功老龄化的实现[22-23]。可见,成功老龄化群体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核心力量,其旅游行为应得到关注。而在老年人旅游决策研究中,学者们多集中于探索其内在动机、促进或阻碍因素等,如年龄、健康状况、追求自我实现、好奇、寻求社会交往等[16-17,24-28]。其中,尽管时间因素已被证明在老年人旅游决策中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对老年旅游决策的内在影响机制尚未明确,只有少数学者对此展开研究[14-17]。因此,研究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核心概念——未来时间洞察力(future time perspective,FTP)对老年人旅游决策的影响十分必要。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主要阐述了个体对未来时间感知的差异与其社会目标选择优先性及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它用个体对时间界限的感知而不是其实际年龄来解释个体对社会目标的选择差异[29]。其核心概念未来时间洞察力是个体对未来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倾向,是现在时刻个体计划组织未来目标,预期、解释和构造未来的一种人格特质,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及看法。它可表现为开放的(open-ended time),即未来所剩时间充裕,更关注机会;或有限的(limited time),即未来所剩时间有限,未来不会有太大的改变[19,30-32]。进一步地,依据计划行为理论,行为意向是預测行为的中心因素,如果能准确地衡量行为意向,那它将会为行为发生提供最佳预测[33-34]。因此,旅游意向(travel intention,TI)指个体对进行旅游行为的主观判断,反映了个体愿意进行旅游行为的程度,表达了个体进行旅游行为的倾向[35-36]。通过测量老年人旅游意向,可为其旅游决策行为提供预测。既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对未来时间的自我感知会影响其旅游动机及旅行频率[14-15]。据此可以推测,老年人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其旅游意向存在影响关系。

基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社会目标分为知识获取目标(acquisition of knowledge)和情绪调节目标(regulation of emotions)两类[37-39]。知识获取目标以获得知识、习得社会生存技能为目的,是关于社会和物理世界的知识获得性行为,重视信息的获取及能力的提升,关注远期价值。情绪调节目标则更关注生命本真与亲密情感,避免消极状态,旨在拥有更积极的情绪状态与更高的幸福感,关注生命的意义,获得积极情感体验与社会嵌入感[34]。该理论指出,未来时间洞察力是联系个体与行为的动因,在社会目标选择中起着基础性的核心作用,它使人们通过对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平衡以更好地适应环境[40]。具有不同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个体对社会目标的优先选择会有所差别[19]。但这两种目标的选择并不互斥,而是两条并列的启动路径。当老年人个体具有不同时间观时,由于对社会目标的优先选择不同,他会通过启动不同的路径影响其旅游意向。当个体感知时间是开放的,其社会目标则倾向于知识获取目标,优先考虑信息的获取,关注“未来”。已有研究提出,追求知识和好奇是老年人出游的重要推动因子,且旅游可促进其个人发展和学习新鲜事物[14,41-42]。因此,对于具有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的老年人而言,对知识的追求会成为其出游的主要动机,从而促进其旅游意向。而当个体感知时间是有限的,其会优先选择满足情绪调节目标,注重“现在”,关注幸福感的培育和提高生活的质量[30-32]。旅游一直都被视为是追求幸福的活动,对个体的精神和幸福有益,老年人可以从旅游中获得自我满足感[43]。因而,当老年人具有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时,其更关注情绪调节目标,积极情绪的获得成为其出游的主要动机,从而也会更愿意出游。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a: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正向影响老年人的旅游意向

H1b: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正向影响老年人的旅游意向

1.2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的中介效应

行为态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AT)、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N)和感知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PBC)是计划行为理论的核心概念,这三者会引发行为意向的生成,一般而言,行为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的支持越大、感知行为控制越强,行为意向就越大[44]。作为计划行为理论的核心概念,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被放在一起探讨,但三者间的影响关系存在差异,并不总是由单一路径影响[8]。另外,亦有学者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探寻其前因及三者在其中的作用机制[11]。

行为态度是一个人对执行相关行为的总体评价,会受到个体对未来时间感知的影响[45-47]。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其涵盖两个部分,一是工具性成分,是对价值的评估,如有益的;二是情感性成分,是对体验的评估,如令人愉快的,总体评估越正面,则态度越积极[33-34,44]。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指出,个体对未来时间的感知会影响其情绪调节。当个体意识到未来时间“终点”的临近,他会在老化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效应”,体现为信息加工的积极偏好,在情绪管理上回避消极情绪状态,趋向积极情绪状态,如陈俊霖等发现,当决策者认为自己所拥有的时间有限时,在自然灾害情境下对风险表现为弱化风险规避的态度[45,48]。因而,时间观与行为态度间的影响关系得以建立。进一步地,已有研究提出,具有未来时间观的老人会具有更积极的情绪[49]。Bal等研究发现,具有高未来时间洞察力的退休老年人会更关注其雇主对为未来工作发展的承诺,关注经济效益[50]。可以推测,当老年人认为未来时间是开放的,对知识目标的优先选择会使他们更关注旅游的有用性、工具性评价,旅游的工具性成分评价使得他们对旅游持积极态度;当老年人认为未来时间是有限的,对情绪目标的优先选择会使他们更关注旅游的情感性、体验性评价,旅游的情感性成分评价也会使得老年人对旅游持积极态度。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2a: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正向影响老年人的行为态度

H2b: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正向影响老年人的行为态度

主观规范是个体在决策是否执行某特定行为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反映重要他人或团体,如亲人、朋友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7]。通常社会距离越近的他者,对个人主观规范感知的影响越大[51]。同时,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提出,个体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差异会影响其社会网络的构建,表现为不同生命周期中社会网络结构及其感知社会压力的差异,其中,包括个体与他人相处时的满意度、被要求的程度、感知到他人对自我的阻碍及被支持需求的满足程度等[30,32,37,39,45]。老年人与青年人的未来时间感知存在显著差异[38]。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常把他们的未来描绘为有限的。由于关注“现在”,老年人会更希望获得当下的幸福与满足,希望生命终端应该实现高质量的生活[29]。因此,在社会交往选择上,处于生命周期后期的老年人会减少与非亲密性伙伴的社会接触,更关注与家人或重要朋友等亲密伙伴的交往,从而获得最多的积极情绪,此时老年人所感受的社会压力较小[38]。而年轻人则相反,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相对较大,且包含较大比例的生疏同伴[39]。Platt等研究表明,社交圈子越大,其包含的成员数量越多,個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也就越大[52]。现有研究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与主观规范存在影响关系[53]。据此推测,当老年人个体认为未来所剩时间开放时,他会更愿意扩大社交网络,进而感受到更多社会支持,同时,近距离、强关系的网络影响亦仍然存在;而当老年人个体认为未来所剩时间有限时,他会更注重与亲密伙伴的交往,所感受社会压力下降,但其近距离、强关系的社交网络会加强重要他人对个体执行特定行为的影响力[52]。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3a:開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正向影响老年人的主观规范

H3b: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正向影响老年人的主观规范

感知行为控制反映了个体对促进或阻碍执行行为因素的知觉,是人们对执行特定行为的难易程度的感知,是对自身执行能力的信心[7,54]。现有研究证实了时间因素与感知行为控制之间的关系[55-57]。根据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个体对未来剩余时间感知的差异会影响其对自身可控资源的评估过程[29]。当个体意识到未来时间受限时,其感知储备资源减少,则个体会确定可以弥补损失和将对功能的消极影响减至最小的策略,以获得最大化的积极效应。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偏好信息的积极加工,趋向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也呈现出对复杂情况更好的掌控力[37-39,58]。Barber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具有开放时间洞察力的老年人对自己记忆能力更具信心,认为自己可以有效地使用策略来改善自身记忆和抵消记忆能力的下降[59]。据此可以推测,当老年人认为未来所剩时间开放时,其感受到时间限制减弱,从而对进行旅游这一活动的信心和执行力评估会相应提高;当老年人认为未来所剩时间是有限的,其感受到时间限制增强,可控资源减少,但因其对信息的积极加工偏向、对积极情感的趋向及追求旅游带来的有益情感体验,会促进其行为执行力的增强。据此提出假设:

H4a: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正向影响老年人的感知行为控制

H4b: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正向影响老年人的感知行为控制

计划行为理论为个体决策机制提供了一般指导,即执行特定行为的行为意向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行为决策中已具有一定的解释力[9,60-61]。而老年人作为旅游行为决策个体,其旅游决策亦遵循计划行为理论的一般指导[62]。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5:老年人的行为态度正向影响其旅游意向

H6:老年人的主观规范正向影响其旅游意向

H7:老年人的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其旅游意向

基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可知,未来时间洞察力会影响个体的情绪管理及社会网络建构[37-39,63]。即当个体感知未来时间受限时,会展现更积极的行为态度,重视亲密关系的维护。除此之外,个体对未来时间的认知还会影响其对自身可控资源的评估过程[29]。综合以上推论,可得未来时间洞察力会对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产生影响。进一步地,在计划行为理论中,个体关于执行某一行为的信念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的认知和情绪基础,它会通过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最终影响个体的行为意向和行为[7]。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8a:老年人的行为态度在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其旅游意向的关系中有中介作用

H8b:老年人的行为态度在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其旅游意向的关系中有中介作用

H9a:老年人的主观规范在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其旅游意向的关系中有中介作用

H9b:老年人的主观规范在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其旅游意向的关系中有中介作用

H10a:老年人的感知行为控制在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其旅游意向的关系中有中介作用

H10b:老年人的感知行为控制在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其旅游意向的关系中有中介作用

1.3 研究模型

本研究模型的自变量为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因变量为旅游意向,中介变量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图1)。

2 研究设计与方法

通过回顾文献可以发现,时间相关因素是影响老年人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14,16],但现有研究对时间相关因素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还较为缺乏,同其他因素相比,其在老年人旅游决策中的相对重要性并无详实证据。因而,通过定性研究进一步探索时间相关因素实有必要。因此,本研究先通过定性的预调研证实时间因素在老年人旅游决策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后再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以进一步探索时间相关因素如何影响老年人的旅游决策,在定量研究中通过层次回归和Bootstrap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研究假设,确定变量间的影响关系及路径[64]。

2.1 预调研

本次预调研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进行,获得13位有效受访者支持,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0对资料逐次进行了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核心编码3个层次的分析(表1)。本研究得出18个开放性编码范畴及8个主轴编码范畴。结合原始文本资料及相关文献,确立了“老年人旅游决策影响因素”这一核心范畴来统领开放性编码和主轴编码中的所有范畴。从表1可知,尽管老年人旅游决策影响因素多样,但时间因素以39个节点及覆盖率11.57%居于前列,表明老年人对时间的感知是影响其旅游意向的重要因素。然而,时间感知对老年人旅游意向的具体影响机制尚未明晰,其内在作用路径需进一步深入探索[13]。

2.2 正式调研

2.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调查问卷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主要变量的测量,包含5个分量表,分别是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行为态度量表、主观规范量表、感知行为控制量表及旅游意向量表,共计24个题项。第二部分为人口统计学变量,包含年龄、性别、学历、月收入、居住情况、工作情况及过去的旅游经历。

本研究采用Carstensen等编制的10题项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包含了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测量[65]。旅游意向量表参考Mao等的3题项量表[66]。行为态度量表参考Ajzen的5题项量表编制而成[44]。尽管Ajzen的原始量表为语义差异量表,但已有学者在引用该量表时采用只测量正向态度的Likert量表来进行研究,这表明正向态度的Likert量表已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60-61,67]。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行为态度量表只测量正向态度。主观规范量表参考Bianchi等的3题项量表[68]。感知行为控制量表参考Goh等3题项量表[69]。本研究对英文量表进行了双盲回译以减少在翻译中出现的主观偏差,并通过对15名老年人发放问卷及进行深度访谈,根据其反馈建议对量表进行修正和调整。最后,经过焦点小组讨论形成了本研究的最终问卷。研究采用Likert 5点计量法进行测量,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本研究将老年人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进行测度,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月收入、居住情况、工作情况和旅游经历。

2.2.2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Rowe和Kahn从生理和认知功能出发,认为成功老龄化的概念核心包含患病概率低、维持较高的身体和认知功能以及持续参与社会和生产活动[70]。然而,随着研究推进,这一传统评价标准因为老年人群体的异质性而存在诸多限制。学者们普遍认同健康是成功老龄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成功是一个拥有客观标准的主观价值判断,会受到社会建构、文化等影响。基于此,本文认为,成功老龄化群体指这一群体老人符合成功老龄化关注的注重终身发展与幸福感提升,他们一部分人可能伴有老年慢性病症,但他们具有对生活的控制感、自我效能感、有效的应对策略、适应及主观幸福感等,在健康与功能衰减的情况下实现成功老龄化。同时,从国内外老年旅游的研究对象来看,出生于1946—1963年的老年群体因其总量大、经济条件好、旅游意愿强而受到了广泛关注[71]。在我国,这一代已逐步进入合法退休年龄,相比于前一代老年人,其具有一定的受教育水平,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金钱,追求幸福感与生活质量,与成功老龄化的内涵相一致[5,20,72]。同时,老年人旅游消费占比逐步提升,其旅游消费意愿强烈1。出生于1946—1963年的老年群体形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旅游银发市场,他们愿意体验更长时间的旅游,甚至老龄阶段都是处于旅游状态;他们旅游范围更广,对旅游产品的选择和旅游目的的选择具有更高的期望,以期获得新的旅游体验。而旅游正是成功老龄化群体最重要的特征之一[3-4]。综上可见,这批老年人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一定的旅游条件及旅游意愿,已一定程度上具备成功老龄化群体的重要特征,他们极有可能成为成功老龄化群体,是促进成功老龄化实现的中坚力量,是未来老年旅游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深入研究这批老年群体的旅游行为对促进我国实现成功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研究对象为1946—1963年出生(55~75岁)、且具备成功老龄化群体特征的老年人,通过方便抽样寻访符合研究所界定年龄范围的老年人,并邀请填答问卷。

本研究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一手数据。线上问卷发放采取社交网络扩散的方式,共收集网络问卷162份,此后对网络问卷进行筛选,将网络问卷中填答时间未超过5分钟2、具有明显填答规律的问卷剔除,最终共收集有效网络问卷134份。线下问卷发放采取实地调研方式,通过面对面形式于2018年11月1日至12月15日分别在广州老年大学晓园校区、天河公园、体育中心广场、大学校园及其他居民社区等老年人活动频繁的地区发放,共计发放250份,全部回收,剔除漏填、错填及信息不完整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28份。线上线下回收问卷共计412份,其中,有效问卷362份,问卷有效率为87.9%。

3 数据分析与检验

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的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详见表2。样本的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在研究所界定的老年人范围内,55岁至65岁老年人占比较大(71.8%)。所得样本中大专/本科学历水平的老年人占比最高(45%),高中/中专学历水平的老年人次之(32.3%)。样本月收入水平多集中在2001~4000元(30.7%)和4001~6000元(29.3%)。多数老年人与配偶一起居住(51.4%),与配偶及子女一起居住的老年人占比次之(32.9%),由此可看出老年人日常相处对象多为伴侣及子女等近距离社会关系者。从工作情况上看,退休人员占比最高(59.7%),在岗人数占比次之(30.7%),表明多数老年人都拥有或曾经拥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大部分老年人都有过旅游经历(96.4%),这与中国老年人是高频次旅行人群的特征相符,体现出老年旅游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从上述分析可知,样本基本符合战后婴儿潮一代的特征,其接受了广泛的现代教育,具備一定的学历水平,并具有较多的金钱收入2,拥有大量稳定的就业机会,多与配偶同住,具有旅游经历,极大可能会成为成功老龄化群体[5,20,72-73]。

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各变量相关系数及描述性统计详情如表3所示。各量表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7,表明本研究采用的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所选用量表均为成熟量表,并已经过学者们在中国情境下的进一步验证与使用,因而本研究量表具备较好的内容效度。各量表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大于0.5,并且都在p<0.001的水平上达到显著,各量表的CR值均大于临界值0.6;感知行为控制量表的AVE值为0.496,接近临界值0.5,其余量表的AVE值均大于0.5,说明本研究的聚合效度较为理想。各潜变量交叉相关系数均小于0.80,且都在p<0.05的水平上达到显著,均小于其AVE的平方根,表明测量模型的区分效度较为理想。

本研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检验模型的拟合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模型拟合程度较好(χ2 = 477.32,df =233,χ2/df=2.05,RMSEA =0.05,CFI =0.95,AGFI=0.90),本研究的测量模型建构效度理想。

3.3 假设检验

3.3.1 直接效应检验

本研究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对直接效应进行假设检验(图2、表4)[74]。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两个维度对老年人的旅游意向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开放的:β1=0.33, p<0.05;有限的:β2=0.13, p<0.001),H1a和H1b成立。这与Losada等的研究一致[15]。根据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当老年人个体感知未来时间开放时,知识获取目标将会成为他的优先社会目标,对于知识的追求将促进他的出游意向。当老年人个体感知未来时间有限时,他会更关注情绪调节目标,为了获得当下的幸福感,其旅游意向会有所增加[39]。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两个维度对行为态度(开放的:β3=0.34, p<0.001;有限的:β4=0.13, p<0.05)、主观规范(开放的:β5=0.31, p<0.001;有限的:β6=0.21, p<0.001)和感知行为控制(开放的:β7=0.50, p<0.001;有限的:β8=0.20, p<0.001)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2a、H2b、H3a、H3b、H4a和H4b成立。进一步地,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对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均大于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这与前人研究一致[37,75]。首先,开放时间观的老年人更关注旅游的工具性态度成分,而有限时间观的老年人更关注旅游的情感性态度成分,但从旅游的直接获得角度而言,知识性获得比情感性获得更加直接与快速。其次,在主观规范方面,相较于有限时间观的老年人,开放时间观的老年人具有更广阔的社交圈,因而除去亲密伙伴之外,其扩大的社交圈子也会影响其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与压力。最后,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老年人感受到时间限制,执行控制力被消耗,可控资源减少[76]。因而,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对于这三者的影响更强。

行为态度(β9=0.45, p<0.001)、主观规范(β10=0.12, p<0.05)和感知行为控制(β11=0.21, p<0.001)对旅游意向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H5、H6和H7成立。这表明老年人对于旅游的态度越积极,对旅游的总体评价越高,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大,对自身外出旅游的掌控力和执行能力越有信心,其旅游意向就越强烈。这与前人的相关研究一致,符合计划行为理论的一般指导[10,77-78]。

3.3.2 中介效应检验

为增加分析结果的稳健性以及减少样本量大小对分布的要求,本研究通过Mplus采取Bootstrap法进行假设检验,根据样本分布特征来估计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当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时,中介效应显著,反之,则中介效应不显著。

本研究对6个中介效应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H8a、H8b、H10a、H10b通过假设检验,即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在开放的和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旅游意向之间都具有中介作用。结合上述分析及直接效应分析结果可知,在加入中介变量后,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均不再显著,因此,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旅游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而,当存在多个中介变量时,可进行特定中介效应的相对大小。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旅游意向的总间接效应(γ=0.46)大于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旅游意向的总间接效应(γ=0.20)。另外,在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旅游意向的间接影响关系中,感知行为控制的中介作用大于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行为态度中介效应所占比例:0.21/0.46×100%=45.7%;感知行为控制中介作用所占比例:0.23/0.46×100%=50.0%)。然而,在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旅游意向的间接影响关系中,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大于感知行为控制的中介作用(行为态度中介效应所占比例:0.10/0.20×100%=50.0%;感知行为控制中介作用所占比例:0.09/0.20×100%=45.0%),这与前人的研究相一致[14]。

如表5所示,H9a、H9b没有通过假设检验,即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这呼应了前人研究中的争论。在规范聚焦理论中,Cialdini等认为主观规范含有命令性规范(injunctive norm)、示范性规范(descriptive norm)和个人规范(personal norm)3个维度,分别对应“重要他人或团体认为个体应该如何做”“重要他人或团体本身如何做”和“个体认为自身应该如何做”3个简易描述[79]。而在计划行为理论中,主观规范更多对应命令性规范这一层面,这可能导致了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相较于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来说解释力较低,因此,主观规范是否能较好反映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及主观规范内涵是否需要修正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追问[7,80-81]。Ajzen认为个人因素(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才是影响个体行为意向及行为的主要因素[82]。

为了进一步探讨具有不同时间观的老年人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通过用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均值减去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均值后所得值的正负进行分组,将样本划分为具有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组(正值)和具有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组(负值)。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得,具有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组中的老年人在行为态度(M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4.36, SD開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0.53; M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4.20, SD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0.55, t=2.66, p<0.05)和感知行为控制(M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4.07, SD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0.62; M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3.83, SD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0.73, t=3.25, p<0.05)上都显著高于具有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组的老年人。说明具有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的老年人具有更积极的态度,对自身的执行能力也更具信心,对旅游的执行力评估相应更高。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从未来时间洞察力角度探索了1946—1963年出生的老年群体的旅游意向关键影响因素,为老年旅游决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丰富了旅游领域中成功老龄化群体的研究成果。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这一群体旅游意向的形成机制,证实了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的中介作用,进一步体现了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理论联系。研究假设检验结果显示:

(1)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两个维度——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均对老年人的旅游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证实了未来时间洞察力这一时间因素在老年人旅游决策中的重要性。

(2)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老年人的旅游意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揭示了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老年人旅游意向影响关系之间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即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会通过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老年人的旅游意向产生影响,其中,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的间接效应大于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的间接效应。而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4.2 理论启示

第一,本文从微观层面进一步探讨了具备成功老龄化群体特征的老年人旅游决策的心理机制。本研究不再局限于具体影响因素的罗列,而是进一步分析了时间因素在老年人旅游决策中的内在机制及作用路径,辨析并比较了各中介因素对老年人旅游决策的相对重要性,构建了老年人旅游决策机制。同时,本研究建立了某一老年群体与旅游领域之间的联系,完善和深化了成功老龄化的相关研究,让其不再局限于纯老龄学领域,为实现我国的成功老龄化战略提供更实际的指导,是让旅游业发展研究融入我国“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尝试。

第二,相较于过去有关研究多数仅将未来时间洞察力作为单维构念进行整体测量并测度相关影响,本研究将其分为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二维结构进行探索。分析结果表明,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旅游意向的间接影响强于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旅游意向的间接影响,说明老年人在这两个维度上旅游决策机制存在差异。因而,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应该关注其多维结构,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其相关影响机制。

第三,本文证实了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的契合性。尽管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是老龄化领域的主要理论,但在旅游领域中以该理论作为指导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本研究以未来时间洞察力为契合点,结合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共同探索老年人旅游决策的内在机制,既呼应了前人研究所述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开放性,又拓展了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使用,同时还进一步增添了两个理论在旅游研究领域的实证证据,并为两者在未来研究加深联系建立了基础[66]。

4.3 实践启示

首先,老年人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个体差异可作为市场细分的参考依据。本研究表明,年龄、受教育水平这类常用的细分指标无法充分反映老年人的个体特征差异,因此,关注年龄背后所反映的老年人对所剩时间及未来的预期和认知十分必要。老年人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二维划分所显示的老年人个体差异性应在老年旅游市场细分中作为参考依据和思考方向,从个体人格特征差异角度所进行的市场细分将更加贴合旅游消费决策的执行个体,使得市场细分更加科学并行之有效。

其次,着重开发“知识获取型”与“休闲体验型”的旅游线路或产品。本研究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通过旅游行为态度正向影响老年人旅游意向。而行为态度包含工具性成分评估和情感性成分评估。具体而言,“知识获取型”旅游产品的工具性更加吸引具有开放时间观的老年人,“休闲体验型”旅游产品的情感性更加吸引具有有限时间观的老年人。但当前老年旅游产品基本属于“休闲体验型”,忽略了老年人的求知动机。因此,未来老年旅游线路或产品的开发设计可以更多思考“知识获取型”,并在“知识获取型”与“休闲体验型”两大模块下进一步填充和细化旅游产品,从而更好满足老年旅游者的需求。

最后,老年旅游营销应着重于旅游产品内容展现及旅游的易得性与可控性宣传。本研究表明,老年人对自身外出旅游能力的信心会影响其是否进行旅游的决断。对于具有开放时间观的老年人,其信心较强,应注重旅游线路或产品内容本身的宣传。而对于具有有限时间观的老年人,其信心评估相对较弱,在营销时应针对项目易得性和可执行性进行宣传。但企业难以广泛测量并划分老年人的时间观类型,因此,同时宣传产品内容和旅游易得性及可控性有利于涵盖全部的老年群体,吸引更多的老年旅游者。此外,本研究表明,主观规范对老年人旅游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即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和看法对老年人自我决策的影响并不大,因此,旅游广告应包含更多的积极信息,这不仅迎合了老年人对信息加工的积极偏好,还鼓励了老年人尊崇内心想法,从个体主观角度出发刺激其旅游决策行为的产生会更加有效。

4.4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本研究主要以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以研究对象在同一时点采取自我报告的形式收集对各变量的测量结果。在未来研究中可以考虑采用纵向数据来深化研究,进一步探讨时间因素对老年人旅游决策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第二,由于现实条件限制,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样方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随机抽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樣本的系统性偏差。尽管本研究试图通过网络及实地调研两种途径获取问卷,并在分析时通过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以保证结果的稳健性,但系统性偏差依然某种程度上会有所影响。未来研究可以采取更多渠道获取数据,扩大数据范围,以获得更全面的老年人数据,减少系统性偏差。第三,本研究主要关注出生于1946—1963年的老年人群体,他们具有良好身心条件、旅游意愿及消费能力,具备成功老龄化群体特征,未来极有可能成为成功老龄化群体,针对他们的研究对实现成功老龄化更具意义。所以,本研究主要在城市地区发放线下问卷,且部分抽样地点为老年大学。未来研究可扩大年龄范围及收集范围,探索更多样化的老年人群体。第四,现有的大型老年人调查数据库中一般用自评预期寿命表示其对时间的感知,在未来研究中可考虑以此来测量老年人的时间观。第五,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包含的情绪调节、社会交往及其他相关的评估过程还存在大量的可能变量,因而,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旅游意向之间是否存在其他中介变量还有待深入探讨。未来研究可对老年人旅游决策的限制因素和推动因素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并对老年人旅游决策的内在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穆光宗. 成功老龄化: 中国老龄治理的战略构想[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3): 55-61. [MU Guangzong. Successful aging: The strategic conception of aging governance in China[J]. Journal of Chinese Academy of Governance,2015(3):55-61.]

[2] AL?N E, LOSADA N, DOM?NGUEZ T. The impact of ageing on the tourism industry: An approach to the senior tourist profile[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16, 127(1): 303-322.

[3] 曹芙蓉. 旅游银发族的世界格局及其需求特征[J]. 旅游学刊,2008, 23(6): 36-42. [CAO Furong. The world pattern and requirement features of tourism for the senior citizens[J]. Tourism Tribune, 2008, 23(6): 36-42.]

[4] 龙江智, 王苏. 深度休闲与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老年群体的本土化研究[J]. 旅游学刊, 2013, 28(2): 77-85. [LONG Jiangzhi, WANG Su. Serious leisure and happy life: A localization study based on Chinese senior group[J]. Tourism Tribune, 2013,28(2):77-85.]

[5] 周晓波, 杨华磊. 中日美人口世代的界定与对宏观经济的启示[J]. 国际经济评论, 2017(6): 5; 34-44. [ZHOU Xiaobo, YANG Hualei. Definition and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generation group in China, Japan and the US[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17(6): 5; 34-44.]

[6] 姚延波, 侯平平. 近十年国外老年旅游研究述评与展望[J]. 旅游論坛, 2019, 12(2): 82-94. [YAO Yanbo, HOU Pingping. Overseas senior tourism research in the past decade: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spects[J]. Tourism Forum, 2019, 12(2): 82-94.]

[7] 段文婷, 江光荣.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16(2): 315-320. [DUAN Wenting, JIANG Guangrong. A review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 16(2): 315-320.]

[8] 谢婷. 顾客选择入住绿色饭店的行为意向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角度[J]. 旅游学刊, 2016, 31(6): 94-103. [XIE Ting. Consumers intention to visit green hotels: Based on TPB perspective[J]. Tourism Tribune, 2016, 31(6): 94-103.]

[9] 邱宏亮. 基于TPB拓展模型的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研究[J]. 旅游学刊, 2017, 32(6):75-85. [QIU Hongliang. Developing an extend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model to predict outbound tourists civilization tourism behavioral intention[J]. Tourism Tribune, 2017, 32(6): 75-85.]

[10] SPARKS B. Planning a wine tourism vacation? Factors that help to predict tourist behavioural intention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7, 28(5): 1180-1192.

[11] QUINTAL V A, LEE J A, SOUTAR G N. Risk, uncertainty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tourism example[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 31(6): 797-805.

[12] HAN H S, HSU L T, SHEU C.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green hotel choice: Testing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ctiviti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 31(3): 325-334.

[13] MANSTEAD A S R, PARKER D. Evaluating and extend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J].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5, 6(1): 69-95.

[14] LU J Y, HUNG K, WANG L, et al. Do perceptions of time affect outbound-travel motivations and intention? An investigation among Chinese senior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6, 53: 1-12.

[15] LOSADA N, AL?N E, DOM?NGUEZ T, et al. Travel frequency of seniors tourist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6, 53: 88-95.

[16] MCGUIRE F A. A factor analytic study of leisure constraints in advanced adulthood[J]. Leisure Sciences, 1984, 6(3): 313-326.

[17] HUBER D, MILNE S, HYDE K F. Constraints and facilitators for senior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8, 27: 55-67.

[18] GR?HN D, SHARIFIAN N, CHU Q. The limits of a limited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in explaining age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functioning[J]. Psychology and Aging, 2016, 31(6): 583-593.

[19] 陈永进, 黄希庭.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目标作用[J]. 心理科学, 2005, 28(5):1096-1099. [CHEN Yongjin, HUANG Xiting. The goal function of the future time perspective[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 28(5): 1096-1099.]

[20] 杜鹏, 加里·安德鲁斯. 成功老龄化研究——以北京老年人为例[J]. 人口研究, 2003(3): 4-11. [DU Peng, ANDREWS G. Successful ageing: A case study on Beijing old persons[J]. Population Research, 2003(3): 4-11.]

[21] 郭爱妹, 顾大男. 成功老龄化: 理论、研究与未来展望[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3): 102-110. [GUO Aimei, GU Danan. Successful aging: Theories, research and prospects[J].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8(3): 102-110.]

[22] KIM H, WOO E, UYSAL M. Tourism experience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elderly tourist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5, 46:465-476.

[23] 韓央迪, 陈琳, 刘艳霞. 休闲与成功老龄化——基于北京市X社区城市老年人的调查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4):12-20. [HAN Yangdi, CHEN Lin, LIU Yanxia. Leisure and successful ageing of the urban elderly: Findings from X community in Beij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geriatric social work in China[J]. Social Work and Management, 2017, 17(4): 12-20.]

[24] ULVOAS G M, TAYLOR V A. The spiritual benefits of travel for senior tourists[J].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 2014, 13(16): 453-462.

[25] HUBER D. A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ing senior tourism patterns and preferen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19, 21(3): 372-387.

[26] CASADO-D?AZ M A, KAISER C, WARNES A M. Northern European retired residents in nine southern European areas: Characteristics, motivations and adjustment[J]. Ageing & Society, 2004, 24(3): 353-381.

[27] JANG S C, BAI B, HU C, et al. Affect, travel motivation and travel intention: A senior market[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 2009, 33 (1): 51-73.

[28] HSU C H C, CAI L A, WONG K K F. A model of senior tourism—Anecdotes from Beijing and Shanghai[J]. Tourism Management, 2007, 28 (5): 1262-1237.

[29] 伍麟, 邢小莉. 人的老化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9): 48-50. [WU Lin, XING Xiaoli. Aging and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J]. Medicine & Philosophy(Humanistic & Social Medicine Edition), 2008(9): 48-50.]

[30] CARSTENSEN L L. Social and emotional patterns in adulthood: Support for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J]. Psychology & Aging, 1992, 7(3): 331-338.

[31] CARSTENSEN L L. Motivation for social contact across the life span: A theory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C]// Jacobs J E. Current Theory and Research in Motivation.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2, 40: 209-254.

[32] CARSTENSEN L L. Evidence for a life-span theory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5, 4(5): 151-156.

[33] FISHBEIN M, AJZEN I.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u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1975: 425-452.

[34] AJZEN I.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M]. Berlin: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1985: 11-39.

[35] 胡向紅, 张高军. 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对旅游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5, 31(4): 116-120. [Hu Xianghong, ZHANG Gaoju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ocial relationship to tourism intention in virtual community[J].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15, 31(4): 116-120.]

[36] ZHANG H, GURSOY D, XU H. The effects of associative slogans on tourists attitudes and travel intention: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need for cognition and familiarity[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7, 56(2): 206-220.

[37] CARSTENSEN L L. The influence of a sense of time on human development[J]. Science, 2006, 312(5782): 1913-1915.

[38] CARSTENSEN L L, ISAACOWITZ D M, CHARLES S T. Taking time seriously: A theory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9, 54(3): 165-181.

[39] 敖玲敏, 吕厚超, 黄希庭.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概述[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2):217-223. [AO Lingmin, LYU Houchao, HUANG Xiting. An overview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1, 19(2): 217-223.]

[40] 刘晓燕, 陈国鹏.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发展回顾[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29(1): 47-53. [LIU Xiaoyan, CHEN Guopeng.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29(1): 47-53.]

[41] 包亞芳. 基于“推-拉”理论的杭州老年人出游动机研究[J]. 旅游学刊, 2009, 24(11): 47-52. [BAO Yafang. A study on seniors travel motivation in Hangzhou based on “Push-Pull” theory[J]. Tourism Tribune, 2009, 24(11): 47-52.]

[42] LI M, CAI L A. The effects of personal values on travel motiva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2, 51(4): 473-487.

[43] BIMONTE S, FARALLA V. Happiness and outdoor vacations appreciative versus consumptive tourist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5, 54(2): 179-192.

[44] AJZEN I. Constructing a TPB questionnair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EB/OL]. http://www.unix.oit.umass.edu/tpb.measurement.pdf, 2006.

[45] 伍麟, 邢小莉. 注意与记忆中的“积极效应”——“老化悖论”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2): 362-369. [WU Lin, XING Xiaoli. Positivity effect in attention and memory: Paradox of aging and the perspective from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 17(2): 362-369.]

[46] PEGAN G, DE Luca P. Can 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 predict green product choice under time pressure?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 & World Business Research, 2012, 9(1): 21-36.

[47] 陈雪峰, 时勘. 时间变量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人际支持的中介作用[J]. 管理评论, 2009, 21(11): 59-65; 73. [CHEN Xuefeng, SHI Kan. The effect of temporal variables on employe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support[J]. Management Review, 2009, 21(11): 59-65; 73.]

[48] 陈俊霖, 李沁雪, 张春萍, 等. 应急环境下时间压力和决策者风险态度对决策行为的影响实验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15, 23(S1): 349-358. [CHEN Junlin, LI Qinxue, ZHANG Chunping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risk preferences and time constraint on emergency decision makings[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15, 23(S1): 349-358.]

[49] DESMYTER F, DE RAEDT R. The relations hip between time perspectiv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older adults[J]. Psychologica Belgica, 2012, 52(1): 19-38.

[50] BAL P M, JANSEN P G W, Van Der Velde M E G, et al. The role of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in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 study among older worker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0, 76(3): 474-486.

[51] 闫岩. 计划行为理论的产生、发展和评述[J]. 国际新闻界, 2014, 36(7): 113-129. [YAN Yan. A review on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Chinese Journa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2014, 36(7): 113-129.]

[52] PLATT J, KEYES K M, KOENEN K C. Size of the social network versus quality of social support: Which is more protective against PTSD?[J]. Social Psychiatry &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2014, 49(8): 1279-1286.

[53] LI K K. Negotiations between health and social goals over the lifespan: The role of future time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9, 24(9): 1233-1244.

[54] BANDURA A.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M]. New York: Freeman, 1997: 133-134.

[55] JUNG H, PARK I J, RIE J.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and career decisions: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affect spin[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5, 89: 46-55.

[56] 李爱梅, 颜亮, 王笑天, 等. 时间压力的双刃效应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9): 1627-1636. [LI Aimei, YAN Lian, WANG Xiaotian, et al. The double-edged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ime pressure[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5, 23(9): 1627-1636.]

[57] 王佳名, 张野, 张珊珊. 师范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 2014, 29(5): 24-28. [WANG Jiaming, ZHANG Ye, ZHANG Shanshan.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learning burnout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J]. Science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4, 29(5): 24-28.]

[58] ISAACOWITZ D M, L?CKENHOFF C E, LANE R D, et al. Age differences in recognition of emotion in lexical stimuli and facial expressions[J]. Psychology and Aging, 2007, 22(1): 147-159.

[59] BARBER S J, STRICKLAND-HUGHES C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and memory control beliefs in older adults[J]. Research in Human Development, 2019, 16(2): 156-174.

[60] 张圆刚, 余向洋, 程静静, 等. 基于TPB和TSR模型构建的乡村旅游者行为意向研究[J]. 地理研究, 2017, 36(9): 1725-1741. [ZHANG Yuangang, YU Xiangyang, CHENG Jingjing, et al. Recreational behavior and intention of tourists to rural scenic spots based on TPB and TSR Models[J]. Geographical Research,2017, 36(9): 1725-1741.]

[61] HSU C H C, HUANG S. An extens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model for tourists[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 2012, 36(3): 390-417.

[62] 徐飛雄, 吴潇, 王金凤.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养老旅游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长沙市银龄居民的调查[J]. 湘南学院学报, 2019, 40(3): 23-29. [XU Feixiong, WU Xiao, WANG Jinfeng.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ntention of elderly long-stay tourism from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Based on a survey of silver ageresidents in Changsha[J]. 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 2019, 40(3): 23-29.]

[63] BANDURA A. Self-regulation of motivation through anticipatory and self-reactive mechanisms[J].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1991, 38(38):69-164.

[64] 刘松, 陈立夫, 游旭群. 感恩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多重中介探究[J]. 心理科学, 2017, 40(4): 954-960. [LIU Song, CHEN Lifu, YOU Xuqun. The relation of gratitude and life satisfaction: An exploration of multiple mediation[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7, 40(4): 954-960.]

[65] LANG F R, CARSTENSEN L L. Time counts: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goal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J]. Psychology and Aging, 2002, 17(1): 125-139.

[66] MAO Z, LYU J. Why travelers use Airbnb again?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ravelers repurchase inten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7, 29(9): 2464-2482.

[67] LAM T, HSU C H C. Predicting behavioral intention of choosing a travel destination[J]. Tourism Management, 2006, 27(4): 589-599.

[68] BIANCHI C, MILBERG S, C?NEO A. Understanding travelers intentions to visit a short versus long-haul emerging vacation destination: The case of Chile[J]. Tourism Management, 2017, 59: 312-324.

[69] GOH E, RITCHIE B, WANG J. Non-compliance in national parks: An extens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model with pro-environmental valu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7, 59: 123-127.

[70] ROWE J W, KAHN R L. Human aging: Usual and successful[J]. Science, 1987, 237(4811): 143-149.

[71] 黄群芳, 陆玉麒, 陈晓艳. 旅游研究中的代际理论及其应用述评[J]. 热带地理, 2018, 38(1): 25-33 [.HUANG Qunfang, LU Yuqu, CHEN Xiaoyan. Generatio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of tourism research[J]. Tropical Geography, 2018, 38(1): 25-33.]

[72] 童佩, 李婷, 周静静, 等. 广州市常住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公共卫生, 2020, 36(9):1 350-1354. [TONG Pei, LI Ting, ZHOU Jingjing, et al. Successful aging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permanent residents in Guangzhou city[J].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20, 36(9): 1350-1354.]

[73] 曹炎, 朱金鳳. 中外婴儿潮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沈阳市人民政府. 规划60年: 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住房建设规划).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553-565. [CAO Yan, ZHU Jinfeng.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baby boom on the development of estate market[C]//Urban Planning Society of China, Shenyang Municipal Government. Planning 60 Years: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Proceedings of 2016 China Urban Planning Annual Meeting(17 Housing Construction Plan).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Publishing & Media Co., Ltd., 2016: 553-565.]

[74] 瞿小敏.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基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分析[J]. 人口学刊, 2016, 38(02): 49-60. [QU Xiaomi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social support on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Introduce physic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as mediation[J]. Population Journal, 2016, 38(02): 49-60.]

[75] RABINOVICH A, MORTON T, POSTMES T. Time perspective and attitude-behaviour consistency in future-oriented behaviours[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0, 49(1): 69-89.

[76] 李愛梅, 孙海龙, 熊冠星, 等. “时间贫穷”对跨期决策和前瞻行为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6): 874-884. [LI Aimei, SUN Hailong, XIONG Guanxing et al. The effect and cognitive mechanism of “time poverty” on intertemporal choice and proactive behavior[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6, 24(6): 874-884.]

[77] WU J, LI S H, SUNG W Y. The study of perceived environment and its relation to senior citizen's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inten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 69(6): 2259-2264.

[78] 周玲强, 李秋成, 朱琳. 行为效能、人地情感与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意愿:一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改进模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2): 88-98. [ZHOU Lingqiang, LI Qiucheng, ZHU Lin. Outcome efficacy, people-destination affect, and tourist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intention: A revised mode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44(2): 88-98.]

[79] CIALDINI R B, RENO R R, KALLGREN C A. A focus theory of normative conduct: Recycling the concept of norms to reduce littering in public plac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58(6): 1015-1026.

[80] RIVIS A, SHEERAN P. Descriptive norms as an additional predictor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 meta-analysis[J]. Current Psychology, 2003, 22(3): 218-233.

[81] SHEERAN P, ORBELL S. Augment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Roles for anticipated regret and descriptive norms[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29(10): 2107-2142.

[82] 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2): 179-21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and Travel Intention:

A Case Study of a Successful Aging Group

HU Huiyu1, WEN Ji1, LIN Shanshan2, ZHENG Limin3

(1. School of Management,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2.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3. Hotel and Tourism Faculty,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Hotel Management, Dongguan 523946, China)

This study makes the following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First, 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inherent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on senior tourism decision-making, as well as extending previous research on senior tourism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s and successful aging. The current study also provided a new perspective for senior tourism decision-making research, helping to fill the gap in knowledge regarding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in the context of senior tourism. Second, this study divides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into a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expanded on previous studies, most of which used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as a single-dimensional construct. Third, this study confirmed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theory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terms of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the current findings may be useful for inform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nior tourism market and the achievement of successful aging strategies. In addition, these findings could be helpful for tourism enterprises developing effec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責任编辑:宋志伟;责任校对:吴巧红]

作者:胡卉宇 文吉 林珊珊 郑丽敏

第4篇:浅谈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近日,中日关系日趋紧张,钓鱼岛问题,撞船事件,引起国内人民的高度关注。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应如何看待当前中日关系,理性抒发爱国热情,也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形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关键词:人民 关系 历史 合作 日本 发展 问题

中国,是五千年的泱泱大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国土面积大,与许多国家接壤,其中包括日本、朝鲜、泰国等。自古以来,我国与各国相处融洽,关系友好,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与日本的关系一直十分复杂。 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主要就是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1、中日关系面临的问题

第一,领土争议存在。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纠纷牵扯到海洋界线划分、海洋资源分配等复杂间题中方已开发了属于大陆架延伸海底的油气资源,日方提出吸管效应并要求共同开发。双方领导人恢复互访和确立战略互惠关系后,日方在此问题上更是志在必得。共同开发问题涉及许多复杂敏感因素,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来运筹。

第二,台湾问题。日本把防守范围扩大至台湾,在美对台协防时将可能提供后勤保障,在台独问题上态度暖昧。福田访华时公开表明不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独”,不支持台湾加人联合国,不支持“人联公投”。这是迄今日本领导人对台的最鲜明态度,但同时福田又强调说是“不支持”而非“反对”,其原因在于日国内亲台势力的掣肘。

第三,历史问题仍未解决。参拜靖国神社,由于福田政权的运作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为缓和党内矛盾,福田虽不主张立即修改宪法、不赞成参拜靖国神社,但在自民党大会通过的《2008年自民党运动方针》里仍保留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和“制定新宪法”的内容。而自民党内部历来鼓动“参靖”和“修宪”的势力仍伺机而动,一些把缓和与中国关系当作权宜之计的战略派政治家也显示出故态复萌的苗头。同时日本国内出现反对在外国压力下停止参拜靖国神社的民族主义情绪。停止参拜靖国神社是权宜之计还是要彻底解决问题成为发展中日关系的潜在障碍。还有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的问题也阻碍着中日关系向良好方向发展,甚至会恶化!

2、为了缓解紧张的中日关系,增强两国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我们必须提高对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内涵的认识。

“战略互惠关系”是由日方提出、而为中方接受的提法。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日本的“融冰之旅”后,中日两国确认根据2006年10月安倍晋三访华时双方达成的一直,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胡锦涛主席在“暖春之旅”的第二天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内容上主要包括:

一、强调长期和平友好合作是双方唯一选择;

二、在重申恪守中日关系三文件的同时,将此联合声明定位为“第四份政治文件”;

三、正如它的正式名称《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开创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框架和新局面;

四、重申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并在共同对应全球性课题上进行合作。按照联合声明里不仅会扩大双边合作关系,还会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构筑两国关系的新框架。

自此,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正式确立,中日关系也进入新的时期。“战略互惠”关系的主要着眼点在于:

第一,拓宽两国视野。“战略”一词强调整体和全局,构筑战略互惠关系。中日两国必须拓宽视野,依托亚洲、立足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中日两国亦是如此。我们这个世界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我们加强合作共同解决。中日两国作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国家,有责任和能力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深化相互合作。“战略互惠”关系突出强调的是两国在多领域、多层次“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在《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中日双方确定在以下领域开展合作:加强互利合作,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开展合作,在贸易、投资、信息通讯技术、金融、食品及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商务环境、农林水产业、交通运输及旅游、水、医疗等广泛领域开展互利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本着开放、透明和包容的原则,促进东亚区域合作,共同推动建设和平、繁荣、稳定和开放的亚洲;共同应对全球性课题,双方确认能源安全、环境保护、贫困、传染病等全球性问题是双方面临的共同挑战,双方将从战略高度开展有效合作,共同为推动解决上述问题作出应有贡献。

第三,加强两国交流。在共同发表的联合公报中明确写道中日两国增进政治互信,建立两国领导人定期互访机制,加强政府、议会、政党间的交流和战略对话机制,就双边关系和各自内外政策及国际形势加强沟通,努力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安全保障领域的高层互访,促进多层次对话与交流,进一步加深相互理解和信任。为进一步理解和追求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和普遍价值进行紧密合作,不断加深对在长期交流中共同培育、共同拥有的文化的理解。

3、我们了解了中日关系的现状,为了我国将来的发展,为了中日之间关系走向正常化,我们必须提出可行的解决途径。.

第一,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具战略性的视角寻求两国共同利益。不可否认,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中日力量对比的变化会产生一些利益冲突,但我们应看到,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并且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趋势,两国经济地位逐渐趋于平等共同获益,这成为中日维护改善双边关系的国家利益需求底线。日本应理智面对中国的崛起,不应只看到对日本不利的一面,更不应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日本经营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其文章中批评希望中国经济发展减速的声音,“最可怕的事情是:中国遇到挫折,其经济出现危机。那些宣扬„中国威胁论‟的人们似乎期待着中国经济在北京奥运会后减速。但如果那样,出乱子的会是日本。究其原因,如今钢铁、造船、运输和工程机械等日本的传统产业有所复苏,这才好不容易维持了日本经济的增长,而其复苏的原因都是由于中国的需求。如果这些产业由于中国需求的结束转而面向国内,就会很快沦入过去的那种衰落中去。”

第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致力于实现地区稳定和繁荣。目前,在东亚的主要的合作机制“10+3”、“10+1”、东盟地区论坛中,可以看出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东亚,似乎是小国引导着大国的合作脚步。在东盟主导的合作机制中,中国和日本在与东南亚国家的互动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中国与日本更多的把这些地区合作机制看作是追求自己更大权力和国家力量的平台。中国是区域政治大国,日本是区域经济大国,两国都没有单独主导区域合作的能力,因此东亚区域合作需以中日合作为基础。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告诉我们“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同时处于崛起背景下的中日两个大国间的战略竞争在短期内难以完全避免。但从长远看,中日两国实现战略和解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中日之间近两年的频繁互访也正

是这一趋势下的产物。

第三,正视历史问题,冷静处理领土争议。历史遗留问题包括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等。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目的,是要克服双边关系的脆弱性,稳定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集中力量解决互利合作的现实问题,维护和发展战略互惠的长远利益,实现中日两国永久和平友好合作的大目标。从战略层面看,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有利于双方的国家利益。就日本而言,历史认识问题关系到日本和平发展形象。如能够正确认识历史问题,遵守政教分离法规,禁止首相、阁员、议员等政要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制定相应法规禁止美化侵略战争言论、禁止编印歪曲侵略战争历史教科书等,将有利于日本得到国际社会赞许和认同,成为政治大国。

作为一个中国人,当然不会忘了那段黑暗的历史,当然希望中国打败日本。但,作为一个理智的中国人,我更希望中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希望与周边的国家能和睦相处,所以我希望我们国家和人民能与日本把关系处理好。当然,国际关系是无法预测,也是瞬息万变的。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应该果断抓住时机,积极面对,积极处理好复杂的中日关系,把这阻碍我国发展的制约因素转化为推动我过发展的积极因素!

参考文献:1.徐之先:《中日关系三十年(1972-2002)》,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2. 王勇:《中日关系史料与研究》,书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 蒋立峰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 金熙德:《中日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展望--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思考》,《世界经济评论》,2002年第5—6期

5. 王屏:《历史与回顾――中日相互认识的轨迹》,《》,2004年7月2日

第5篇:浅谈小学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姓名:张长荣

单位:山东省利津县陈庄镇集贤小学 邮编:257400 联系电话:0546-5758212

1 浅谈小学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张长荣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已为社会所深刻认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等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就明确了体育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有效手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体育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小学体育、素质教育

研究对象:小学1——5年级全体小学生。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数据统计法。

3、调查访问法。 研究成果与分析:

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真正做到以体促质、以体辅德、以体益智、以体育美、以体娱乐的目的,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这样的认识,我在自己多年的体育课教学的思考和实践中,对学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

2 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我们党一贯强调的教育方针是一致的。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承认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确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定义,对我们加深认识体育改革大有帮助。那么,什么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导下,按照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以体育运动的形式,有计划、有组识地对受教育者的身体方面施加一定的影响,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的一种教育过程,简言之,是通过影响学生身体,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过程。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为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教育才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办事,教会学生健体‛ 。

3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搞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注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第一,体育教学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根本途径。学生大量身体活动和教师适时知识点拨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弄清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有利于加深认识学校体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互相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促进,都有着‚育人‛的共性。从外延来看,素质教育比学校体育广,包含统领着学校教育,而内涵则学校体育要深。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素质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提高和升华,反过来加深各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它们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反映着学校教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学科教学。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体育教学:抓体育常规教学管理,检查督促学校体育工作;抓师资队伍建设,选送年轻教师学习深造;抓科研能力培养,倡导向‚科研型"教师转轨;抓课堂教学改革,增加教学资源投入。总之,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充分发挥体育教研组的职能。

学校体育工作不仅是强身健体的途径,更是学生终身体育形成的重要环节,是开启学生健康之门的金钥匙,对提高学生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学是开放式的教学,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大,受外界干扰的机会也较多,这就需

4 要学生增强抗干扰的能力,注意力要集中。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规范的行为习惯;特别是体育常规教学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在教师整队、讲解示范时,学生知道应该认真听讲、不做无关的事、不随意说笑、不乱走动等;养成尊敬师长,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在学习期间各小组的每一个人都要互相协作;爱护使用好器材等;在组织游戏和竞赛时,要遵守规则、尊重裁判,胜不骄败不馁,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全面深入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持续发展而努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导下形成的。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体育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育除了具有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播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功能之外,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

5 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在实现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可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体育运动具有不同形式的对抗性,不论是个人或集体。

第一,体育教学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根本途径。学生大量身体活动和教师适时知识点拨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第二,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你必须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相得益彰与和谐发展。

第三,体育教学能够增强意志品质、培养竞争意识。体育运动总是与克服各种困难相联系的,不能克服困难,便不能掌握任何一项运动技术。同时体育运动中又充满了竞争,每一个参与体育运动的人都想在竞争中获胜,于是竞争意识在体育锻炼中得到了培养。为以后走向激烈竞争的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体育教学蕴含着强大的德育功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毛泽

6 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几十年前的这句话,形象地指明德育和体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和体育的重要性。

结论与建议:

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提升学生的个人魅力。通过体育教学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就等于多了一种与他人交往的手段,这将极大地提升你的人格魅力。

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8.. (2) 顾渊彦.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J].体育教学,2006(3):12-13.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 作者简介:

张长荣,女,1997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任教小学语文、体育学科的教学,曾撰写有关的学科论文数篇,多次参加省市县组织的优质课,公开课等,并多次获得奖项。

第6篇:浅谈数学教育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密切联系。自然辩证法为数学理论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而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有 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 应掌握自然辩证法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这样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发展规律, 加深对数学知识

的透彻理解, 掌握数学学科的精髓,更能激起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数学教育;辩证法;思维方式;创新能力

【Abstract】Asnatural science,mathematicsiscloselyrelatedtonatural dialectics. Natural dialecticsprovidesmathematicswithworldoutlookand methodology. Andmathematicscanhelppromotethedevelopment ofnatural dialectics.Asateacher ofmathematics,heshouldmaster natural dialectics andapplyit toteaching.It canhelpstudents tounderstandthedevelopment regulationof mathematics,get anindepthunderstandingof mathematics, masterthesoul ofmathematics.It alsocanmakestudentstakinglivelyinterestsinmathematics. 【Keywords】mathematics;mathematicseducation;dialectics;modeofthinking;innovationabilit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数学这门自然科学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计算机出现以后, 数学方法正日益深入地渗透到各门科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已经成为研究现代科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数学是基础教育中最受重视的学科, 也是各级各类学校最广泛的学习科目之一。而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其理论及数学教育中处处都蕴含着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它以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关系为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为数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数学科学则遵循自然辩证法规律而产生、变化和发展, 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2.数学中的辩证法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事物的质变和量变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所以, 对任何事物进行研究, 都必须注意作量的考察和分析, 以便更被确地认识事物的质。而数学是研究事物的量、量的关系和变化的科学, 因此, 要研究事物量的规定性, 就必然要运用数学。恩格斯曾指出:“数学:辨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这意味着,数学中充满了辨证法的内容。尤其是微积分建立以后, 辩证法在数学中表现得就更为突出了。他还指出: “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 运动进入了数学, 有了变数, 辩证法进入了数学, 有了变数, 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由此可见数学与自然辩证法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数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辨证法。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认为:科学认识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因素, “无例外地总是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确的因素多得多”。科学史就是把各种谬论逐渐消除的历史。每一个数学理论的发展都符合否证式规律。在理论最初形成时,该理论得到肯定;随着实践的需要,研究的深入,该理论的不完善、不精确之处逐渐暴露出来并被否定; 进而数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使该理论更完善、更精确,最终得出新的结论,达到新的肯定。例如,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刚问世时,得到当时数学界的认可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后来学者们注意到《原本》中有许多缺陷,例如,用图形的重合来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不完善的, 对有些概念的定义含糊其辞而另一些无关宏旨等。这些有缺陷的部分被否定之后,数学家们对这部分内容作了深入研究,弥补了《原本》的不足,使几何学的理论更完善,论证更严谨,同时也促进了新的数学分支—— —射影几何的产生。每一门数学理论都有结构严密的公理系统。这种理论体系的叙述在逻辑上就是一个系统。因此, 许多不同的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过渡和相互转化的。诸如函数论与微分方程、代数方程与群论、数理逻辑与拓扑学等。甚至当数学家们把两种表面上看似无关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时,会产生奇迹,形成一门崭新的数学学科。例如,当数学家们把微积分理论与几何问题联系起来,即用微积分理论去研究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曲率,曲线族的包络,曲面上的测地线等问题时就产生了新的数学分支—— —微分几何。另外,数学的运算结果体现着否定之否定规律,例如,正数取两次 相反数(两次否定)仍是正数:命题逻辑中,一个命题的两次否定仍是原命题。因此, 数学中充满了辨证法的内容。反过来, 辩证法也为数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古今中外,许多学者既是数学家又是哲学家。而数学家的自然辩证法观点决定着他们研究的深度和方向。例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本着“万物皆数”的观点去研究数学、解释自然;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高举“唯理主义”大旗,创建了能够解释自然的几何—— —解析几何;英国数学家牛顿写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等。 3.辨证的数学教育方法

而今随着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等横向学科的兴起,数学研究、数学教学更需要自然辩证法理论的指导。因此, 作为数学教学的教师主体, 应掌握自然辩证法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在数学教育中若合理运用自然辩证法及其基本规律, 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发 展规律,掌握数学学科的精髓,发现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透彻理解。还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辩证地看待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辩证的思维方法。

3.1注重培养学生用辩证法的观点认识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恩格斯曾指出“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 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 所以由正确的辨证观点才能够得到正确的方法论。例如在历史上公理是被当作“显然的真理”, 它具有“不证自明”的特点。但唯心主义者对这种来自现实物体的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公理的“不证自明性”作了歪曲, 如康德认为数学公理就是“普遍的、先天知识的实例”。这显然是十分错误的。因此我们应该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数学的产生与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理解数学概念的发展:例如数集由自然数, 经过整数、有理数、实数, 最后扩展到复数, 它的每一次扩张, 都体现了变化发展, 体现了质的飞跃。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适当地介绍相关的数学史,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 启发学生的人格成长, 预见学生的认知发展, 同 时也可以指导并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构筑数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

3.2注重培养学生辨证的思维方式 从古至今许多前人总结的法则、公式、结论都是按照“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或遵循“由特殊到一般, 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而产生、归纳、概括、发展、应用的。在数学教学中, 应通过丰富的辨证方法, 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比如, 建立数学模型正是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科学抽象过程, 是一个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过程。因而学习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 突出主要因素和关系而撇开那些次要因素和关系的能力。任 何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动力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数学所反映的数目关系和空间形式同样也充满着矛盾, 充满着“对立统一”的内容。如:正数与负数, 实数与虚数, 乘法与除法, 微分与积分, 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 是数学整体性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强调数学的整体性, 可以使学生把客观的东西逐步地变成主观的东西, 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全面地看问题, 对外界事物能够有正确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 使他们能够用丰富的想象能力, 高度的概括能力, 发挥智力的独创性, 形成思维的完整结构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3.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当今理论界大力倡导 素质教育, 而素质教育的四大基本要求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和谐共处, 其核心、实质和关键是学会创新。在信息时代, 人类所面对的知识和信息是无限的, 教学内容无论如何丰富和完善, 也不可能穷尽本门学科中的所有知识。科学的本质就在于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突破, 不断创造新方法、揭示新规律、增加新知识、建立新理论。只有敢于提出问题, 大胆怀疑, 才能有所创新。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而数学的基本概念及定理, 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是枯燥无味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 不但要强调科学性、知识性, 更要强调趣味性、竞争性。以趣味性、竞争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乐学情趣, 使学生主动地开动脑筋, 追求新知识, 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教师可以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 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4.结论

总之,数学内部处处蕴含着自然辩证法思想,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应善于将辩证法的原理应用于教学。在讲解数学理论或方法之前,先介绍它如何源于实践而产生,又是怎样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得以完善的,为讲解具体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论证及求解的过程中,要善于从辩证法的角度去介绍数学思维方法,使学生的思路更开阔、方法更灵活;讲解理论知识之后,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周围的问题,使他们体会数学的作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变抽象枯燥为具体生动,才能将教学内容安排得精细周密,使自己的语言丰富而充满哲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顺基.陈其荣.曾国屏《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M.克莱因(美国)著.江泽涵译《古今数学思想》(第一册),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 年. [3]高隆昌《数学及其认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4]郑隆忻.毛鄂涴《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概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 作者简介:程娴(1981—),女,安徽淮北市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 数学。

第7篇:大学生活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如果说,中小学阶段的价值是人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全面学习和积累,那么大学阶段则是人们根据自身的条件有选择地进行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准备的阶段。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以往学习阶段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它的实践性,。在这个阶段里,强调的是主动地学习,有选择地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

大学是个人才聚集、知识密集、精神营养丰富的地方,这个阶段是每个大学生人生中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阶段,是人生获取能量、积累资源最重要的时期。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兼收并蓄,广泛寻求与老师、同学、校友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从而既获得一面面立体的镜子,清晰地认清自己;又获得各类精神营养的滋润;更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奠定一个极富价值的关系网络基础。有些大学生的大学四年,连本班的同学的熟悉程度都很不足,更不要说与本年级、本校其他专业同学之间的相识与相知了。这种状况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茫茫人海之中,能够彼此在一个大学、一个专业、一个年级共同学习生活了四年,这是多么难得的缘分啊。毕业之后大家各奔东西、志在四方,彼此又有着怎样的互补互助的资源关系可以相互借助啊。

大学生活对人生的价值,还非常鲜明地体现在它为我们赋予了可以终生受用的再学习能力。以往曾经简单的以为,大学是通常教育的最高阶段了,上了大学在教育的问题上似乎就到顶了。后来慢慢地才知道了这样一个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因为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因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学习将贯穿人整个生命的始终。大学生活是人在进入社会职场前的最后一个准备阶段,学习更多地是靠自我把握,没有人看着你、强迫你。尤其是当你将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社会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样的学习更体现为一种自觉地学习,一种对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习规律的掌握与感悟。

作为高等教育的神圣殿堂,在大学的特定环境中,有着太多的学习机会可供你选择。如果你今后的职业目标不够明确,仅凭一时的兴趣或被动地随和别人,那些富有很大价值的图书馆、讲座等学习机会,都会大为贬值。因此,面对大学这样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只有自己心中的定位清晰,你才可能有效作出正确的个性化选择,大学阶段在专业学习和职业准备的价值才会得以充分实现。

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明确未来方向,珍惜今天大学生活

第8篇:大学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

济管理学院 工商1092班 杨学鹏 200911551229 13726903121(62)

大学学习与未来职业的发展

看到这个课题,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十几年漫长的学习历程,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我青春年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的学习中度过,这一路上走来,始终有一个问题伴随困扰着我,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学习呢?”小学时我觉得学习好可以得到父母、老师的赞扬;中学时我困惑,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为什么一定要在学校学习这条路上艰难跋涉呢?那时候身边有好多人都有了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归宿,有些人去部队当兵了,有些人去搞艺术了,有些人直接进了技术学校,有些人去混社会,而自己仍然在学习这条路上跋涉,我困惑,我的未来是怎样呢?但是因为我不知道所以我无从选择,只是听老师、听父母话“好好学习。”顺其自然的我进入了大学,完成了父母、老师的心愿,他们都很高兴,我也高兴。现在是大学生了,突然觉得很茫然,以前再怎么困惑也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要去努力,那就是考大学,现在父母没有给我定下下一个明确的目标,因此接下来的路要我自己去找,接下来的每一个选择和放弃都是自己做出的,为了成就自己,为了找到自己的路,为了赢得大家的认可,我找到了新的学习的动力。

很有幸我考到了广大海洋大学工商管理这个专业,虽然这个专业在我们学校也是刚刚建立几年,不是我们学校的金牌专业,但是我们学校的校风和我所接触的社会环境,我觉得这些都是很合我专业的需求的,比如学校的各种各样的兼职,学生投资做生意,学校不定期的举办一些关于企业家的讲座论坛会,还有广东这种开放的社会经济文

化氛围,这些都让我这个从北方农村出来的学生受益匪浅,不断冲击着我原先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让我有了新的思考,而且工商管理这个专业是当今这个社会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从我对专业课的认识和学习,我从内心里已经接受了这个专业,专业的确定一定程度的解决了接下来发展的大的方向,然而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往细了讲有公务员,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等,可以说大部分的管理层级的工作都是其发展方向,所以讲大学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我觉得一个主线就是认识自己,认识专业,探索适合我们的发展目标。 为了寻找到适合我们的发展目标,那我应该怎样度过我们宝贵而有限的大学时光呢,怎样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铺垫呢?

首先,建立自己的学习观、价值观观。

一、在我认为学习就是要让自我意识觉醒,以前总觉得学习的动力不足,那是因为我们的学习主要都是外因影响推动的,现在我以完全自我的心态来学习,学习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所以学习的信心就源源不断的来了。

二、要着重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树立每时每刻都是学习之时,何时何地都是学习之所的学习意识。在这种强烈的学习念头的推动下,我们一定会不断进步的。基于上述两种认识,当下的我们要做到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加强理论修养,甚至可以延展出自己的创造性思想。只有让自己的理论知识达到一定的成熟度,那么我们在社会实践方面也会更加容易取得突破性的成绩。

其次,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

理论和实践就像鸟儿的一双翅膀,只有两者同时扇动鸟儿才能够飞起来,我们才能真正知行合一,成就自我。所以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大学的社会实践,存在着这样的两种观念,有人觉得大学里的实践机会太少了,甚至没有,有人觉得大学处处是实践的机会。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认识呢?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人的能力,自信度的差异,另一方面我觉得是前者缺乏发现的眼睛,缺乏学习的意识。其实在我们周围不到处都洋溢着大学生兼职创业的朝气蓬勃的气息吗?比如做音响、做打印、做衣服、做体育生意、电子产品等等这些关于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只要你去认真了解你会发现这些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海大的学子们搞的。

经过大一一年的历练,我在实践方面树立了一个自己的认识,我认为要想从实践中获得到本质的东西,坚持很重要。比如我申请到勤工助学的岗位,刚开始做的时候总觉得心里有障碍,尤其是当着众人的面拉车,总觉得这是一件不太光荣的事情,总觉得别人会因此而贬低自己什么的。但是经过一年的历练,我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勤工助学的岗位是有限的,能够在这里工作,我不仅能够解决一餐的问题,还能够每天有八元钱的收入,那么我就能够大大减轻家里的负担,既然我工作是为了独立自主,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这样崇高的目的,那我还有什么心里负担呢!那些因为我的工作而看低我的人,只能说明他们的肤浅,而且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想法,不过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想法罢了!还有工作中的技巧,这两天和新生一起工作,从新生的工

作适应能力,我也有很多启发。学习在初期就是模仿,只有模仿才会让你犯更少的错误,而且让那些老资格的员工更欣赏,那接下来就是记住工作的程序,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来修改那些不是很合理的工作方式,比如把洗干净的碗扔进清水池子,怎样才能使水不会溅起很远,溅到人的身上去呢?我觉得从一份坚守的工作中你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只有坚守它,你才会慢慢明白他的本质。在社会实践的学习上,有些同学三天两头的换花样,今天去发传单,明天去搞家教,没有一份坚持做下去的,这样的浅尝辄止我觉得很难真正学到本质性的东西。所以学习,高质量的学习就是在至少一个目标上去坚守,并获得深刻的体会。

最后,建立学社间的桥梁。

学社间的桥梁就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大学是亚社会,可以说大学学习就是为了在进入社会后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只有我们尽早的建立这种桥梁的关系,我们才能相对比其他人在进入社会时有更多的优势。我所认为的桥梁是两方面的,其一,在学校我们要积极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的总的趋势,了解自己专业在社会中的走向,即意识形态的桥梁;其二,我们要抓住寒暑假的机会,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历练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到自己发展方向的岗位去学习,即社会实践形态的桥梁。

总之,大学的学习的出路就是未来的职业发展,我们的学习就是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充分发挥自主的意识去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前进。

第9篇:浅析应如何看待大陆与台湾未来关系的发展

学习中心:_______ 分

数:_______

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摘要:和平与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代主题。目前,海峡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但祖国统一之路依然漫长。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他的产生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共内战的产物;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反华势力插手,干涉中国内政,阻碍中国统一的结果。2008年3月,台湾地区大选结束,马英九当选“总统”,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台湾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台湾地区而言,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对两岸关系而言,是一个新契机的来临。尽管如此,两岸关系仍然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双方主权之争仍无共识,两岸和平协议至今尚未签订,台湾人民对大陆疑虑仍存,岛内“台独”势力仍有市场,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阻碍因素仍有很多,祖国统一之路依然漫长。

关键词:发展、两岸关系、政局、和平

《一》台湾方面

2012年1月14日,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以超过民进党候选人近80万票的优势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也在立法机构中获得超半数的64 个民意代表席次。这次选举是两岸关系在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后经受的一次严峻考验,选举结果不仅会影响到未来台湾岛内政治版图的塑造和政局的走向,也会对两岸关系可持续和平发展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在第一任期内,马英九基本完成了对两岸关系的铺轨任务,初步走出了一条对外关系的“活路”;预计在第二任期内,马英九将会更加强调经营台湾的安全环境,包括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当然,这是否有利于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还未可知。

此次马英九的连任再次表明:2008年以来,中国致力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两岸所签署的十几项协议给台湾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以“九二共识”为基础的两岸协商是得到台湾多数民众支持和认同的。今后4年甚至更长时间,如何深化两岸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寻求新的突破,为两岸关系的长久稳定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直接关系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

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不会改变。马英九连任后,影响两岸关系格局的一些基本因素不会有根本性改变,大陆主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格局将会更加巩固。两岸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不会改变和动摇,两岸制度化协商会持续进行,两岸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和平稳定发展是可以期待的。“台独”分裂势力再次遭受打击,进行“台独”分裂活动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国共两党和台湾其他主张发展两岸关系政党之间会继续保持密切关系, 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恪守“一个中国” 的架构不会改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也难以被国际势力所破坏。

2、两岸经济合作将会持续深化、经济互赖的态势将会不断加深。在过去二十多年两岸关系的发展中,经济因素始终是最为活跃和最为积极的因素,成为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和促进两岸共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两岸协商过程中,经济关系也是两岸之间共识最多、分歧最少、最容易达成一致、最容易取得进展的领域。“三通”的实现和ECFA的实施不仅给两岸人员往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给两岸工商业者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好处,还会带来两岸经贸关系的结构性变革。马英九连任后,两岸经济关系也迎来了进一步的发展机遇。随着两岸ECFA 后续协商的推进、陆资入岛的扩大,两岸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只会更加深入,两岸经济互赖的态势只会更加明显,两岸从经济合作中的获益只会更多。

3、两岸民间往来将会持续频繁热络,两岸人民之间的直接了解和理解会更加深入。两岸民间往来是沟通两岸同胞情感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四年来,两岸在民间往来方面的便捷性大大增强,两岸直航、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教育合作等等,都将两岸民间往来推向一个新的平台。但整体来说,两岸的人民之间依然了解不够、互信不足,需要更多的交流沟通。今后两岸各领域各界人士的交流会更加频繁,两岸社会融合会进一步加深,逐渐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落实到两岸交流交往的方方面面,让两岸同胞从日常生活中就切实感受到我们是命运共同体,生活在属于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家园之中。

4、两岸政治互信的深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政治难题的突破并非不可能。2008年以来,两岸已经建立起初步的互信,但尚未达到可以促使两岸协商谈判政治议题的程度。两岸通过对话处理政治难题是一个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非常复杂性的议题,两岸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政治议题势必会浮上台面,但也不能操之过急。马英九连任后,只要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双方依然有可能依据“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就某些紧迫性、低敏感度的政治议题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接触,最终争取有所突破。

5、美国的亚太战略让两岸关系的外部形势更为复杂微妙,但不会造成逆转性影响。美国是对台湾问题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在此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的角色非常微妙。虽然当前两岸关系改善, 但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并没有改变,只是紧迫性与危险性有所下降,我们不能排除在美国在“回归亚洲”的大战略下“以台制华”,出手干扰或影响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但是,台湾问题毕竟是两岸的内部事务,美日等国际势力的影响是间接和有限的,只要两岸自身努力,这些外部势力就难以逆转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

不过,由于以下一些因素,两岸关系的改善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仍令人忧心。

第一,中国军方长期反对美国与其他国家向台湾军售,但是台湾依旧打着“增强国防”的幌子对外进行军购。

第二,台始终坚持参与具有主权象征意义的国际组织。因此,两岸谈判很可能在“两岸共同市场”与台湾融入东亚经济整合过程的问题,更不用说两岸谈判有关“互不否认”、台湾参与国际社会以及其他政治敏感度更高的问题。 第三,两岸谈判需要美国的表态与支持。自蒋介石败退至台湾后,美国就成为台湾唯一的安全保障。美国事实上也在台湾事务上享有一言九鼎的地位。然而,迄今为止,美方对于加强两岸交流和接近的态度显然令人失望。

第四,我们还要提前考虑一旦四年后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民进党会不会利用已经得到的国际空间平台大搞“一边一国”或“两国论”等分裂活动?

尽管存在着众多问题,而且无论是从连任后的政策宣示内容上看,还是从两岸和国际情势上看,其政策方针都没有重大变化。

但是,马英九成功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避免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形势的逆转与倒退,也为下一步两岸关系发展、规划创造了重要条件与难得的历史机遇。但马英九连任后,能否开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局面、深化经济合作、促进两岸真正和解与社会融合?可以预期,未来四年,两岸在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方面会有重大发展,但要打破两岸政治僵局,讨论或协商敏感的政治议题仍面临许多困难,签署两岸“和平协议”可能仍只是一种愿望。但愿会新的策略会对两岸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大陆方面

201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承前启后的十八大,顺利完成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平稳交接,中国大陆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主张和新论述。未来大陆对台政策基本上会呈现出连续性与创新性并存的特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总体将朝向不断深化与逐步突破方向发展。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提出以来,截至2012年,对台工作与两岸关系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总结起来,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五方面:

一. 思想方面: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迄今已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完整的思想体系与政策框架。其标志是自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发表“四点意见”以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调整了十六大报告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的表述重点,并正式提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工作目标。经过2008年底的胡总书记“六点意见”,到2012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和总体思路,即:“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二. 政治方面:确立两岸关系政治基础,两岸的党际交流和两会交流实现制度化和机制化,两岸协商谈判不断取得成果。(1).党际交流方面:国共两党有关方面自2006年以来连续举办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成为两党和两岸各界进行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2).两会交流方面:海协会与海基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相继签署了18项协议。 三. 经济方面:初步实现了两岸经济关系的正常化与制度化,开创了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空前紧密与繁荣的局面。(1) 正常化方面:由以前的局部间接单向的经济往来,实现了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2) 制度化方面: 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并成立了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创办了两岸产业合作论坛和以两岸企业家为主体的紫金山峰会,丰富了两岸经济交流平台。

四. 文化方面:建立和拓宽了两岸文化交流渠道,两岸文化交流正在向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方向发展。(1)制度平台方面:2010年两岸在台北共同举办首届“两岸文化论坛”,两岸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均出席论坛并进行了互动。(2)交流渠道方面:创办了海峡两岸文博会、两岸城市艺术节、两岸汉字艺术节、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一系列的交流品牌。

五. 社会方面:两岸各界大交流蓬勃发展,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态势。(1)制度化平台方面,开创了面向两岸基层民众的海峡论坛,规模空前,领域广泛。(2)人员往来方面,大陆居民赴台团队和个人旅游相继启动,大陆游客迅速成为台湾旅游业第一大客源。

《三》两岸关系发展趋势总体展望

未来一段时期的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大陆方面将会沿着十八大提出的“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的总体思路开展对台工作,因此两岸关系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发展和突破:

(一)政治方面,扩大两岸互信与共识基础,形成以“九二共识”为主体的共识群。在两岸展开政治对话和进行政策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两岸政治互信,为争取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创造有利条件。

(二)经济方面,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重点完成ECFA后续协商和相关协议的签署,打造两岸产业整合链条,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自由化进程。

(三)文化方面,讨论商谈签署《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的可行性,明确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方向,互设民间文化办事机构,扶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更多文化交易与展示平台。

(四)社会方面,台湾方面需要进一步放宽大陆民众赴台限制,共同扩大包括旅游和经商在内的两岸人员交往,同时两岸双方尽快推动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建立和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并放宽媒体互设驻点。

从推进顺序看,两岸既不会放弃“先经后政”的有效经验和路径,也不会拘泥于此,而是会“经中有政、政中有经”,在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同时,文化、社会、政治的合作也将同步推动。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寄希望于两岸人民,对大陆方面来说,尤其要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体察他们的意愿,了解他们的诉求,民意对两岸融合的要求是任何岛内政党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更长期看,笔者曾经将研究两岸统一的主要思路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下图):第一种是完全同色的圆圈,第二种是黑白各半的圆圈,第三种是太极图。

第一种是一体趋同,两岸统一后制度完全一致,“你就是我”,这种模式包括台湾提出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以及大陆曾经提出的“解放台湾”。第二种是黑白分明,“你是你,我是我”,包括台湾提出的“一国两区”以及大陆提出的“一国两制”等可看作这种模式。第三种是太极图,阴中有阳,负阴抱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思维方式。未来两岸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不断融合,有可能发展出一条崭新的具有两岸特色的国家统一之路。

参考文献:

[1]马英九当选后的美中台关系,《台湾周刊》2008年第16期。 [2]三条件齐备两岸可望政治对话,台湾《中国时报》2009年10月17日。 [3]《两岸加强沟通减少不必要误会》,台湾《中央日报》2010年4月4日。 [4]马总统罕见谈钓鱼台: 地理地质都属台湾[ N]. 联合报, 2010-10-22. [5]钓鱼台问题 马总统: 不会轻启争端[ N].中央社, 2010-09- 29. [6]马英九连任,破解两岸政治难题? 《台海关注》,2012-06 [7]马英九连任后的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走向,《学习月刊》,2012年第3期上半月·总第501期 。

上一篇:武汉长江大桥简介下一篇:物流信息技术课程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