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立教育学论文(精选10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践行, 小学班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生之间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种关系在小学教学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小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且心理发展不成熟, 容易受到周围事物影响, 如果在这期间, 老师可以做到细心呵护关爱学生, 认知聆听他们的想法意见, 与他们共同努力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和谐关系; 构建;
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 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是当前管理中的一个难题。通过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促进日常教学管理的有效发展。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小学班主任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作用很大。只有小学班主任发挥榜样的力量,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世界。就当前形势而言,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关键内容。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一个对集体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负全责的教师。在班级管理中, 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班主任。他们也是班上所有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对于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中明确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其基本任务是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全面发展、全面教育、管理和指导, 开展班主任工作, 使其成为理想、道德、文化、纪律、身心健康的公民。加强日常教育和规范化培训, 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小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 如果在班级管理中没有班级管理者是不能实现建立和谐关系的, 就有可能对处在思想萌芽以及世界观刚刚形成的孩子们带来不良影响, 会让学生在关键时期失去有效的研究指导, 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知识和文化素养的能力。因此, 小学班主任在小学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 影响深远, 班主任要加强班级管理, 促进班级和谐关系, 实现这一目标, 具有重大意义, 毋庸置疑。
二、班级管理中与学生产生的矛盾冲突
1. 班级管理流程不规范
许多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日常管理时往往处于主宰地位。欠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许多学生有恐惧心理,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不能及时解决, 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虽然小学老师在班级管理工作时, 事无巨细, 事必躬亲, 起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但没有完全让学生达到自我管理效果, 使学生养成依赖心理, 而且所有的事情都是老师安排, 只能被动接受, 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2. 班主任自身观点过于偏颇
班主任只注重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 忽视了对成绩较差学生的关心, 不去挖掘他们的其他闪光点, 导致了小学阶段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毫无疑问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 教师缺乏理性的评价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慢慢地会对班主任产生反感和矛盾情绪, 影响构建和谐的小学师生关系。
3.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因为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完善, 他们不知道怎样向老师提出问题, 而且很多问题都与学习无关。许多教师缺乏责任感, 对于学生的提问往往出现不耐烦地回答, 没有热情。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解, 老师没有给出详尽耐心的指导, 而是摆出一副严厉批评的态度, 毫无疑问, 这让孩子们, 产生恐惧畏怕的心理, 长此以往, 小学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嫌隙, 有效沟通将变得更加稀缺, 这可能是对今后管理工作的展开造成一定的障碍。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
1. 教师应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还不成熟。只有加强各方面的学习锻炼, 才能促进小学生的心理成熟和成长。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 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积极引导学生。
2. 教师不仅是传道受业解惑, 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小学班主任在教学中应发挥多种作用, 推动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小学班主任应努力走进学生的生活, 成为学生的倾听者和指引者。在交往过程中, 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性格特点、兴趣爱好。
3. 班主任必须有正确的思想见解
进入学校教育小学教师是好老师, 也是益友。它们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同时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小学班主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才能引导学生拥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4. 班主任要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
由于小学生缺少人生阅历, 看待问题不够全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思考, 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 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还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5. 班级管理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让学生主动地遵守纪律, 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 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要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发挥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在管理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简单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内容和习惯。班主任应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配合,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6.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
班主任在学生管理过程中, 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不仅要有意识形态的理解, 还要对学生的`行为, 性格等有所了解。学生交流过程中, 学生可以被视为自己的亲属。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亲人。让学生感受班主任的照顾。班主任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 兴趣爱好, 学生依据自己的才能。
7. 欣赏每位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要以公平,平等, 诚恳的态度对待班上的每个学生, 看到这些学生的亮点。只有学生得到老师的赞赏, 才会体会到温暖的启发, 才会激发出强烈的动力。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 老要做到以理晓之, 以情动之, 用道理使他“晓之”, 用充满感情的方式使他“动之, 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小学师生关系。然而, 小学教师日常管理中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本文在实践中提出了一些思考、探索和创新, 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系列措施, 希望能为小学教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桃英.试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 , (1) .
[2]吕亚娟.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学周刊, 2013, (35) .
[3]李华丽.浅析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9) .
[4]潘丽芳.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方法的研究探讨[J].学生之友, 2013, (10) .
[5]王慧君.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科教导刊, , (06) :59.
[6]白淑粉.小学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探究[J].学周刊, 2014, (21) :121.
[7]杨维靖.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20) :22.
[8]刘妙蛾.浅谈如何展开小学班主任工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C]...
[9]刘红娟.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12) :30.
一、指导学生学会理解
理解是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 是结束误解误判的停损点, 也是人际关系走向和谐的起始点, 理解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许多学校只在意于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记忆力、文字理解及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而忽略对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的培养。有鉴于此, 班主任就得更多地利用班会及其他课余时间, 有目的有系统地辅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指导学生学会相互理解, 注意不同学段、不同个体理解的程度和范围的差异。
1.理解的程度。
理解其实就是一种解读, 是对某一虚拟的或真实的信息进行解读, 解读者通常凭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来为某种存在进行诠释, 这样的解读通常带有主观性和倾向性, 加之解读的程度有深浅, 解读的结果也就有正误。班主任一定要充分领悟到不同学段学生对人际关系会有不同认识, 也要领悟到同一学段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也是存在差异的。班主任还必须经常提醒学生并提醒自己, 人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地域、语言、阅历、爱好, 乃至性别、年龄、信仰等等都影响着理解的程度;尤其是人们通常是由自己特定的价值观、经验、知识等做基础以决定对某一个人或某一事物的好恶、态度、印象, 此类以个人感情做基础的评价和选择, 无疑难以做到客观、合理与科学。
2.理解的范围。
如果说程度是纵向的, 是从点上深入挖掘的话, 范围则是横向的, 是从面上逐步拓展开来的。人的知识与能力是多种多样的, 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单凭一个点是不足以理解一个人或者一项事物的, 即使是对这个点有足够深度的研究。据此可以推知, 要理解一项事物, 就需要厘清各个相关的层面;要理解一个人, 就需要把握其各个层面的相互关联的各个点。同学之间需要竞争与合作, 就需要拓展理解对象的范围, 也需要拓展对某一特定个体的理解范围。作为学生的顾问和同伴, 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看到更多的人和事物, 看到人和事物更多的侧面, 为学会认识人、理解人和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二、指导学生学会配合
人际关系有突出的社会性, 它要受到所处社会、制度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约, 人际之间会牵扯到互动、遵从、越轨、群体、压力等诸多复杂问题。人际之间由于年龄、职务、资历、天赋等因素, 在交往互动中, 通常有主次、高低、攻守的区别, 难以做到理想中的平等, 由此人们多把交往互动的不平等看作是常态。有人甚至说, “两个朋友中, 必定有一个人是奴隶”, 朋友尚且如此, 遑论其他了。只要我们不把平等理想化、绝对化, 我们就能更从容地处理人际关系。班主任应让学生意识到, 没有一个人可以时时处处担当“主角”, 人际之间更多的是配合他人的“配角”。如果说理解是侧重于思想深处的话, 配合则多数是落实于行动之中的。
1.配合的意向。
人际关系就如同舞伴关系, 配合者是受邀起舞的, 虽然不是主动者, 但是舞要跳得多美、要跳多久, 这取决于配合意向。所谓意向也就是意图, 就是目标, 有意向才有责任心, 才有完成工作的时限, 才有检验衡量的尺码和校正调控的准绳, 显而易见, 意向决定着配合的时间、频率和成效。班主任应该使学生明白, 配合不仅仅是成就他人, 也是在成就他人的练习中成就自己。有些人害怕配合别人会吃亏, 有些人害怕配合别人会落下终生当配角的习惯, 有人甚至搬来“他人即地狱”或“人与人是豺狼”之类的西方的某些片面性的结论来充当拒绝配合的挡风墙, 凡此种种, 班主任应该有应对的预案, 以便减少指导的死角。
2.配合的力度。
人际间的配合是社会性的实践活动, 这是需要花力气学习的。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在多数情况下, 学习并不是在天赋上再简单‘加上’点什么, 而是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遗传的力量和在环境中取得的经验互相渗透才形成了生物的潜在能力”。人们在交往互动的实践中学习, 逐步增强了自身的能力, 学习的力度越强, 则越容易贴近自己的意向。但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 所有让人生更丰富更有意义的事情都没有急迫性, 人们通常既不会为没有急迫性的事物去设定时限, 也不会为没有急迫性的目标去加大工作力度。在很多人眼里, 做好配合虽有益于人际关系和谐却没有急迫性, 与之匹配的就是行事力度的有限, 这是很值得班主任警惕的。
三、指导学生学会支持
如果说理解和配合都相对被动的话, 支持就是主动的, 对学生而言, 这种主动也是需要教育引导的。指导学生学会支持他人, 是一个艰难的动态过程, 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到合作、交往与教育的社会性, 注意到人文、科学统整与教育的文化性, 还要注意到因为环境变化和时间推移导致学生身心出现的各种微妙变化的复杂性。班主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批评意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整合意识, 学会对“和而不同”与“和其光, 同其尘”的分辨和选择。班主任尤其要注意的是指导过了不等于指导会了, 要使学生安全生活并健康成长, 就得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使学生能够把指导过了的内容有意识有选择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班主任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学生主动和全面的支持。
1.主动支持。
主动支持亲友, 支持小群体圈子中的人, 都是相对容易的;而主动支持平时关系一般的同学, 就有相当的难度。支持首先涉及的就是非智力因素, 也就是除却智力、能力的一切非智力 (认知) 、非能力的心理因素, 它在结构上至少包括情感、意志、个性意识倾向性、气质和性格等因素。虽然它是非智力非能力的, 却是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 而心理知识又恰恰是绝大多数教师的短板, 因而这方面的引导并不比对智能的引导来得容易。大凡要“主动”, 大抵需要强烈的动机、迫切的需求、浓厚的兴趣和明确的责任感, 而这一切, 都考验着班主任的耐心、能力和创造性, 同时也考验着学生的自我开发和自我调度能力。
2.全面支持。
古人云:“大者不能致人, 小者不能至人之门者, 必困。”“致人”需要地位、能力或其他资源, 而“至人之门”只要有心就可以做。前者是改造环境的, 后者是适应环境的, 能改造环境的毕竟是少数, 而多数人是要学会适应环境的。至人之门是表达对人的敬意与支持, 它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它是必须依靠决心、用心和真心来达成的, 否则就容易像趴在玻璃窗前的苍蝇, 前途很是光明, 却又找不到出路。全面支持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动员自身全面的资源来支持他人的一点, 其二是对他人的各项工作都给予支持。班主任要有针对性、有序地指导支持者加强与被支持者的沟通互动, 让支持者体验到互动中人际关系的改善, 更重要的是掌握成功的密码和研讨失败的教训。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师生关系 和谐关系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教育界具有长期的探索价值,对增强小学阶段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小学班主任的角度出发,根据小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针对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管理和学生关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进行探讨。
一、小学班主任和学生关系和谐内涵分析
和谐主要是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配合、统一、协调。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展现民主、尊重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班主任和小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独立个体,具有不同的人格特点和尊严要求。和谐师生关系是指班主任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想法,引导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第二,建立师生之间全面交往的新型合作关系。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关爱学生的日常生活。第三,班主任要做到和学生之间的心意相通,在教学活动中彼此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小学班主任和学生和谐关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对小学班主任的岗位接纳程度较低
经过调查研究,某小学班主任不喜欢自身的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导致班主任这种思想的原因是班主任的工作辛苦、待遇优势不明显。在这种队自身岗位认可度低的情况下,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存在狭隘的发展观
农村小学班主任保持原有片面的发展观,认为在学校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最为重要的,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小学生兴趣的培养。另外,小学班主任忽视班级中等生的学习发展,这种片面的发展观导致学生对班主任印象不好,导致自身和班主任关系的疏远。
(三)不具备教学管理的耐心和爱心
小学生的学习自制力不强,在学习中很容易犯错误,且错误的出现具有反复性的特点。一些班主任对待学生的这种学习习惯缺乏耐心,往往采用不当的学习方式教育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自信心。
三、构建和谐小学班主任和学生关系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师生发展观
班主任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出现隔膜,不仅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小学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坚持以人为本,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不能对学生采用极端的方式进行管理,尊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民主、平等的观念下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树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良好的班主任形象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小学生的发展体现了很强的向师性,在学习生活上以自己的老师为基本模范。为此,班主任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政治、道德观念、文化知识等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班主任形象的良好树立包括自身的仪表、举止、言行、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在仪表上,班主任要落落大方,着装得体。在举止言行上,班主任要懂得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谈吐。
(三)加强对学生了解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前提是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的了解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等,班主任在了解学生之后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从而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四)班主任要学会和学生进行沟通
班主任的日常教学活动要放低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性,通过交流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在进行和学生沟通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积极深入班级管理,加强了学生的接触,通过沟通交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第二,在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要注意用词,不能用语言伤害学生。
(五)采用刚柔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较活跃,为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习惯,采用刚柔并济、严松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及班级管理活动,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对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改变自身传统、局限的师生观,加强和学生的日常交流,关爱学生的学习成长,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现教育教学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姜晓英.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92-93.
[2]周燕.增强岗位意识关注细微变化——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构建[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6):121-122.
盘县第四中学
杨新耀
邮编
553532
电话
***
我是一名班主任,主要任务是管理好班级,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班主任是管理班级的主要人员之一。班级管理既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义务。要管理好本班的学生,需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发挥班主任的工作职能,让学生信任教师,与教师做朋友。班主任要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关心学生,与学生沟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知道班主任不会摆“架子”,易于接近。这样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学生才会信任班主任,才会把他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告诉班主任,为此,就班主任怎样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而言,谈一点点看法:
一、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掌握知识,学以致用。为此,班主任要严格要求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由于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动作、开小差和违纪现象,这时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提醒学生,把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抛在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课后积极主动地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和关心学生
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需因材施教,不能盲目地教育学生。为此必须在课后积极主动地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与学生谈心、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要了解学生的内心是怎样想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学生喜欢学习的课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侧面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经济来源,收入情况,教育学生正确看待,不要与其他同学攀比,把学生引入正途。每堂课后,我没有立即离开教室,而是在教室里与学生交谈,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状况。这样学生有什么事情才会与班主任沟通、反映,与班主任做朋友。班里有一位学生,由于家庭贫困,父母承担他每月的生活费都很困难,为此,这位同学向我反映说:“他不想读书了,这样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我听后开导他说:首先,你的父母把你送来读书,为的就是让你多学习文化知识,只要掌握了知识,才能改变你的命运。人们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其次,如果你现在不读书了,那么父母的心血岂不是被你白白浪费了。再次,由于家庭条件的艰苦,你更应该好好的读书,掌握文化知识,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最后,如果你现在不读书,那么你回家去能做什么呢?在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你如果没有知识,你将生活得很辛苦。通过这次交谈,他知道错了,他继续留在学校上学。从此,他的学习态度很端正,学习成绩在进步。
三、随时了解班级情况
由于班主任不可能时时盯着学生,于是选好班干部特别重要,班级的常规工作可以让班干部来完成。这样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遥控”指挥,班级发生什么事情,要求班干部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以生管生。其次,在班级中找一个自己信任的学生,作为安插在班级中的“眼线”,把班级中发生的事情及时向班主任报告,这样班主任就会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学生之间的矛盾,班主任在掌握情况后及时处理,争取把将要发生的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留“后遗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2010年10月,我班的两个学生,在下课的时候嬉戏打闹,其中一个学生出手过重,导致另一个学生心里很不舒服,还扬言要找人这位学生,这位学生吓慌了,给他道歉,他不予以原谅。当天下午,班干部向我报告了此事的来龙去脉,我及时来到学校,找到这两位学生,与他们交谈,做思想工作,对他们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这件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化解了学生之间的矛盾。
四、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在一次班会课上,我以“假如我是班主任”为主题,让学生谈谈如何管理好班集体。刚开始的时候,很多都不敢发言,欲言又止。通过鼓励和引导,一会儿班上就活跃起来了,大家都争着发言,为班级管理建言献策。让学生回想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那些是不应该做的,那些是可以避免的,今后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让学生站在班主任的位置去思考,理解班主任,有利于以后班主任开展工作。每一位学生是班级中的一员,对班主任的管理有很多意见和想法。这个主题一经提出后,很多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如生甲“假如我是班主任我首先要管好班级的纪律。”生乙“我体会到班主任的辛苦,我不再做与班集体无益的事。”生丙“老师,我理解您!”生丁“您为我们付出,我们懂得回报。”等。通过学生的发言,为我管理班级提供了依据,也为我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铺设了桥梁。
五、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犯这样和那样的错误,也容易做出一些好事,把这些事情一一记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里,这样班主任可以根据情况,针对性地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习惯和错误的行为,让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同时鼓励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积极进取,朝着自己的理想奋进,实现自己的目标。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建立成长记录袋,对于行为规范的学生,则主要以鼓励学生掌握文化知识为主,把成绩和所作所为记录在成长袋里,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对于行为欠规范的学生,则要“鞭策”他们,转化他们的思想,把言行和进步拿给他们看,鼓励他们提高自身的素质。班里有一位学生,平时经常爱犯小错误,各科教师都找他谈话,起不到多大效果,自从建立成长记录袋后,把他的言行和学习都记录在里面,当他犯错的时候,我把成长袋里的内容给他看,让他分析,那些事可以控制;当他进步时,我则鼓励他,让他有成就感。经过多次教育,他改变了以往的习惯,学习更认真了。
六、鼓励和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我认为学生盲目的学习,没有学习的目标,这种学习方式是失败的。班主任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对于基础薄弱的科目,则多用一些时间,抓牢基础知识,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树立自己追求的目标,目标不能过大,目标太大,学生达不到,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目标太小,学生轻易达到,起不到预定的效果,相反学生会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因此,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把学生引入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实现目标。
一、课题的提出
1、为什么研究—目的意义
对于稚嫩天真的孩子来说,小学可以说是他们迈入社会的第一驿站,而小学老师是他们人生的重要导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从小学生群体来看: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传递的价值观念往往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身心发育提前,尤其表现为独立自主意识增强、思想更加活跃,加之“独生子女”大多“养尊处优”,很少受到委屈、遭受挫折,容易形成执拗甚至过激的性格。因此,师生之间存在的专制、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矛盾日趋明显。
新课程改革倡导重建师生关系、师生文化,强调建立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的。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养成”的,不是凭借制度的力量,而是在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知识的建构中自然形成的,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与根本。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在国外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体系。近年来,我国教育界理论界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理论的深化与发展。但目前国内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仍有不足。第一,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大多进行概念分析和理论建构,只有少数研究者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分析。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大多数研究还属比较抽象的认识论上的研究,对一般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阐述较多,很少对实践课题进行研究,也鲜有对具体情境中的师生关系如教师与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系、教师惩戒学生行为等特定师生关系进行探究。本课题研究力图不但丰富有关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3、课题名称中核心词相关概念界定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新课程实施中师生关系的构建”就是要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如何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交流与合作,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致力于建立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关系是生命与生命的沟通与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自由、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的教育。课题研究的对象是针对农村乡镇小学教师和学生关系进行的实践活动。
三、课题研究目标
1、转变观念,实现角色的转换,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的平台。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变,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对课程及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教师要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
2、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知识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和后知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看,学生与教师一样,有独立的人格,有自由意志、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学生的伙伴,出色的导演。
3、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建立尊重、理解的师生关系。即通过评价及时得到反馈,通过评价激励师生不断地促进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
4、改变教学模式,建立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其中,教师是主导性的要素,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调控着学生学习和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主体要素,是能动的个体和接受教育的对象,师生的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的整体。只有积极的师生互动,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实现这一关系,就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当教师采取更为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互动方式,并且具有很大耐心,鼓励和赞许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必然会促进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发 展,提高教学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明确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的学习和调查研究来完成。
2、研究不同身份的教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此问题涉及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两个方面。因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依赖于师生间情感的关系,依赖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研究“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从构建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构建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关系、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教学方式方法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几方面着手研究。
3、研究为学生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做些什么?主要从“小学生学习行为常规管理的培养研究”“小学生学习行为良好学习习惯”,“运用案例分析法教会学生与教师相处的实践研究”几个方面展开。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
五、课题研究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与理论学习(2014、5――2014、11)
首先开展调查问卷阶段: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活动,并利用网络进行深入细致、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对师生间的矛盾冲突、教师的有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考察,对师生对和谐师生理解和期望进行收集,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发现成功的个案,开展课题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广大教师明确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促进教育教学的重大意义,教师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层次得到了转变与提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12――2015、10)。
1、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与调查,如:学生评教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心灵对话活动、情感教育师生调查等。
2、主题班会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感恩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等实践活动,以此为抓手,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总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3、开展校级交流会,根据交流结果,上好研究示范课。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11――2015、12)
成果汇总,表彰推广,撰写课题研究终结性报告。在理论学习和学生评议的基础上,开展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等座谈会,展示了教师们的“经验交流”、“论文”“案例”等科研成果,通过汇总,推广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教师的“经验交流”、“论文”“案例”和其它检查内容纳入教师考核。此阶段我们要求课题组每位教师将自己在学习与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每人上交一篇关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方面的论文和案例,并向有关刊物推荐。
六、课题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创新点
1、构建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构建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关系、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教学方式方法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几方面着手研究;
2、小学生学习行为常规管理的培养研究,小学生学习行为良好学习习惯,运用案例分析法教会学生与教师相处的实践研究。
特色创新之处:
从教师应该怎样做和学生应该怎样做两方面展开研究,努力探索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行为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总结论文,结题报告;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案例集;
3、教师理论学习心得、学生征文汇编;
4、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相关论文集;
5、教师寄语、学生心语汇编;
6、班会活动案例集及影像资料;
八、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的组织机构 组长:黄校长
副组长:崔鸿雁 刘晓东
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刘晓东 王久兴 教师的理论培训:刘晓东 王久兴 具体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刘晓东 王久兴
本课题研究资料搜集整理:代文军 王灵红 周晓红 黄海文等 本课题研究纪实资料整理:王灵红 周晓红 隋玉花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刘晓东 王久兴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课题的研究要求管理者与实施教师具有高度的办学思想、理性思考,较高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我校重视学校整体发展,对教师培训进修,在教育教学同时,研读各类教学杂志、网上学习,每学期还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教育学习笔记等,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生特长发展。本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刘晓东毕业于大连教育学院,中学高级教师。20年来,一直从事着班主任工作,任教研组长多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曾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文章多篇,2006年参加小学语文《段篇积累与读写结合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结题;2012年7月参与国家级《小学生综合质量评价研究》立项。2009年并被认定为朝阳市骨干班主任。课题组的其他成员既有学科骨干教师,又有信息技术教师、网络管理人员等,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8人,他们业务能力好,开拓精神强,肯钻研、有耐性,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他们大多长期工作在农村基础教育第一线,能够捕捉到目前农村基础教育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其中有多数从事过课题研究,有着较强的科研和改革意识,了解学生,都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且思维敏锐、观念先进,并有充分的时间开展研究工作,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学术保证:负责人、参与者大都具有专科以上学历,都具有小学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课题负责人刘晓东是学校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参与过各级立项课题研究多次,圆满结题,研究成果获得了专家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课题组成员大都是班主任,多年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既是教学能手,又是科研骨干。他们教学改革热情高,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较深的研究潜力。他们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能够和学 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信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会更出色地完成此项课题的研究,推进学校工作的整体提升。
2.组织及时间保证:负责人和参与者把握研究方向,进行理论指导,参与实验过程及解决疑难问题,总结成果,组织推广。学校领导将全力支持,拟请专家讲学;保证每月都有集体理论学习和自主学习时间,全天开放阅览室、图书室、教师电子备课室,为开展研究提供了足够的设备资源和时间上的保证。
3.经费保证: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研究,也给予重点支持,且已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设备更新、资料订购、教师培训等。能够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九、课题研究的参考文献
1、朱全中《关于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思考》,2005年第3期
2、欧阳超《教学伦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3、陈近《这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007年第05期
4、《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漓江出版社,2008年
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曾说:“不应当把儿童在课堂上的积极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理解成连续不断地紧张状态,所谓儿童的生活并不是指让每一个人单独地去苦思冥想。孩子是在跟教师、跟同学一起交谈自己的想法,有时是相互争论。这里面有游戏的成份、有开玩笑,也有笑声……当然,儿童在课堂上的生活,毕竟是以学习为主的一种精神存在的特殊形式。可是,只要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不故意造作的生活,它就会是既自由自在,又丰富多彩的。
以往在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中总感到在教育上有缺陷的,是有深刻体会的。在一组毕业生调查中,请他们回答问题:学校在哪一点上没有教好你们?“学校很少教会我们创造性和独立性”,“我们缺少勇气替自己作主,常把自己的学习问题推给老师和家长去决定”,“学校里我们很少思考,更多的是枯燥乏味的背书”,毕业生的这些话无不触动着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心。
我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学生的极大热情去参与学习。反之,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苦学,使学生厌学,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更谈不上课堂效益的提高。
使学生乐学,教师必须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动机。通过改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育家加里指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区别于父子和母女,区别于兄弟姐妹,区别于朋友同事,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教学效果就越好,反之,教学效果就愈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建立和谐的教与愉快的学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乐学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前提,诚然建立和谐融洽,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进活动,但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的理智、情感和教育方法,第一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师要既做先生,又做学生,只要尊重学生,才能取得学生对你的信赖,此时教育教学才有可能走向自由。例如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有困难,老师此时一定要用心去点拨学生启发思维,切不可简单生硬地要求学生坐下,一定要给学生回答正确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出掌握知识后的快乐,第二要热爱学生。我们都知道,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热爱是教育的保证,教师热爱学生与学生热爱教师互为条件。没有教师的挚爱,也就不可能有学生的乐学,因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思想、情感、知识的综合载体。第三要了解学生,因为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观察与了解,我们的教育就难免是 偶然的教育目的,教学更是如此,不了解学生的学情,何以指导学生的学习,乐学也就只能是缘木求鱼,教师必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知道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分别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每个学生都要有相应的标准,让他们跳一跳,够一够,达到在原有的起点,切合自己的实际来有所
提高,否则,标准低了,学生学起来注意力不易集中,觉得不够解渴,造成兴趣提不起来;标准高了,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失去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老师在给学生设计提问时,一是要因人而异,恰到好处地去进行学习,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学,才能掌握好更多的知识。
其次,要想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必须创设好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美好的情境,可使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激发出思维的极大活力,为学生乐学创造了条件,第一,教师要在讲授课文时,巧妙构思,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挑山工》一课时,老师可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从文题入手,设计这样的问题:挑山工是干什么的?你看到这个题目会想到什么?带着学生默读,想课文先写什么?接着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学生知道了挑山工的职业,及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问题。同时理清文章的写作程序,也就是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作者是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受到激励的思路表达中心的,把段落大意连起,也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个环节是要求学生逐段去读,品味含义,深入体会其中的意思,教师可以用挂图,告诉学生挑山工的工作环境,看看挑山工的样子,用幻灯告诉学生挑山工是怎样走折尺形的路,用活动教具,使学生认识挑山工走的路比游人长的道理,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似早就与挑山工同呼吸,共命运,自然就理解并总结出挑山工说的话的真正含义,总之,问题设计的好坏既表现教师对教材驾驭和了解的程度,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二,教师一是做好学生的帮手,帮助他们扫除障碍,克服困难。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当教师像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在教学中要“学会”到“会学”转化,指导学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学习《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教师可利用文章本身结构相似的特点,采用教、扶、放的方法,最后一段是在前两段老师讲授的基础上去自学,使学生获得自学的快乐,达到乐学爱学,形成能力。第三,转变学生怕学到爱学的过程,很多学生最怕写作文,提笔便感到无话可说,简直是厌烦透了写作文。此时,教师要使学生去深入地体验生活,例如:带领学生郊游,寻找春天的脚步,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景可写,无情可抒了,有了直观的感受自然就有的可说,有的可写了。例如:要写游戏,老师可先带学生共同玩游戏;要写一件事,老师可与学生一起表演小品。
另外,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必须要优化自己所教学科的课堂结构,首先要形成活泼进取的学习气氛,变死学为活学,无论识字、造句还是说话、作文都要避免死教、死学,老师一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是课堂提问板书、练习等教学活动都要注意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丰富知识,增强智能。第二,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是一切正常人的基本需要,学生的学习既是自身的任务,又是自身的需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学生学习需要的满足。当然,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潜能和学习水平不同,其学习需要也不同,教学中就要不同对待。有的需要点泼,有的需要辅导,有的需要鼓励,有的需要补课,尤其是对学习
基础差、接受能力慢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查缺补漏,下到功夫。第三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发展个性特长,语言学科注意发展个性特长,既要学扎实,又应学得轻松,然而机械地死记硬背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如:几十遍地抄词,千篇一律地归纳段意,严重地忽视了教学理论与记忆规律。改变这种有百害而无一益的教学弊病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需要。因为它对于学生不只是一种负担,更是一种对学习发展和学习情绪的摧残。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身和心去影响孩子,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孩子的激情,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孩子,使学生和你心心相印、协调一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理论学习材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
北淮淀小学课题组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生,和谐关系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 班主任处于非常特殊又不可缺少的地位, 他们与学生的关系一直是学校、老师、学生及家长们十分关心的话题。因为学生的心理成长发育很容易受到周围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其中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长期以来, “尊师重道”的思想造成了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理解的局面, 这种阻隔既会影响教学, 又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 建立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一、什么是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从和谐关系的定义看, 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 (刘光《论和谐概念》) ”。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就是指师生双方都要努力形成一种成熟的师生关系, 主要包括:互相尊重, 相互关爱, 共同促进, 以班主任和学生心理相容为核心。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要求班主任既要立足实际, 努力地搞好实际教学工作, 又要着眼长远, 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研究。班主任的具体事务包括扎实搞好班级的管理工作, 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 还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学生也应该尊重老师, 严格要求自己, 积极主动地协助老师管理班级。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中, 那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 他就学会了自爱。”师生之间必须是一种坦诚相待的状态, 学生敢与老师交流。所以在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和教学过程中, 双方都应该感到愉快、满足。即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 相应地, 班主任也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肯定。
二、目前我国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关乎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否和谐。
(一) 班主任对自己岗位的认可度和接纳程度低。
有调查数据显示, 近几年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不满意, 甚至有厌恶的情绪, 这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态度, 间接地影响到对小学生的教育。许多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 从内心来讲, 很多事情并不是自愿的, 存在很大的被动倾向。他们只是为了服从学校的人事安排, 应付上级检查等。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 班主任的工作量很大, 很辛苦, 使他们的身心俱疲, 很难抽出时间去考虑自己工作的价值, 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第二, 待遇并没有很明显的优势。班主任虽然不辞劳苦地天天工作着, 但他们的工资待遇并不是很高, 这严重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 他们并没有明显显示出对本职位的热情和热爱, 因此, 就很难做好这项工作, 进而也就很难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 班主任片面的思想。
在我国小学学校里, 很多班主任都存在偏见, 只是看重班级的整体成绩和表现, 这种成绩至上的思想在班主任的头脑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在农村, 很多小学生都会放任自流, 老师的能力更是不敢恭维, 他们也许没有深刻认识到学生与老师之间应该存在什么样的恰当关系。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和主导,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就变得十分单一, 没有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培养发展, 随意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从而也就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大多数的班主任都忽视了对中等生的关注, 最终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由于这种片面的思想存在, 学生对老师也会出现不满, 造成与班主任的关系疏远, 师生关系紧张, 甚至出现僵化的局面。
(三) 班主任缺少爱心和耐心。
由于大多数小学生的自控力和自制力较差, 因此他们容易犯错误, 而且会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有些班主任缺乏对他们的耐心, 采取了不恰当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生, 很容易就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的班主任还会经常把家长请到学校来解决学生的小问题。同时, 还有的班主任会出现对学生的偏爱现象, 不能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使一部分学生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以上的行为一定会引起学生对班主任的不满, 会使学生对班主任有意见, 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加上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难, 双方的心理就会出现障碍, 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三、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班主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要了解学生的特点, 成为学生的朋友。
人们常说, 老师是园丁, 是知识的传授者, 是智慧的启迪者, 其实老师更应该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知心的朋友。要扮演好这种多重的角色, 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不能仅仅局限在课程的教学中, 这种问答式的交流只会让老师显得高高在上, 不利于与学生做朋友。所以班主任要主动走进学生的生活, 了解他们的个性、爱好、思想及他们对社会的看法,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在具体的工作中, 要积极看待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 及时掌握他们的一点点变化;要主动与学生聊天, 来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和困难;还有进行家访,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来了解学生的情况, 发现他们的问题。
(二) 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如果班主任的某些行为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就会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对老师的不满, 出现反抗情绪, 这就造成了师生之间的对立, 那么和谐关系就无法实现。所以只有老师尊重学生, 才能满足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闪光之处, 都是一个完整的人, 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地提供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 大胆实践。
(三) “宽管”和“严管”相结合。
在班主任工作中, 班主任必须做到“宽严”和“严管”相结合:对待学生的严肃问题要严格管理, 严格要求, 但是要注意这里说的“严”并不是严酷、严厉, 因为管理如果过严, 势必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班主任应该辩证地对待严和宽, 严不是铁面无私, 宽也不是纵容, 必须做到“严中有宽, 宽中有爱”, 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 加强引导。
无论在小学、中学还是高中, 都会有优等生和后进生, 如何使优等生更上一层楼, 使成绩较落后的同学有更大的进步, 拓宽他们的发展空间, 班主任应该进行充分的权衡。小学生因为自我控制能力不是很高, 所以很容易忽视学习, 最终导致学习水平不高, 但成绩低并不代表他们就比成绩好的同学差, 只是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 对于努力学习缺乏一定的认识, 这就需要班主任的积极引导, 如果引导好了, 相信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 要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班主任必须把学生当成是交往中的主体, 了解他们的需要和个体差异, 用微笑和真诚来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中建立起心灵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邱微.小学课堂师生言语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蒋秀琴.善待学生的错误——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J].教育博客, 2009, (12) .
[3]王桃英.试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 .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和谐关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不仅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班主任的工作要求也更高了。特别是小学班主任,他们面对的是未受过系统教育的儿童,既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又要注意呵护儿童幼小的心灵。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小学班主任管理好学生的重要方式。本文将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一、现阶段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现状
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应素质教育改革之需,已改进了自己的教育管理方法,改变了以往对学生训斥、体罚的教育方式,更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对待学生有偏差
虽然现在的小学教育已经改变了按分排位的现象,且更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式教育,但基于升学率等影响,班主任心中还是会对学生进行成绩好坏的划分,并给予那些成绩优秀、表现好的学生更多的关注。这往往导致其他学生对班主任心存不满,不利于和谐关系的建立。
2.主导班级,低估学生的能力
小学班主任往往一人独大,低估学生的能力,害怕学生不能进行自我管理,独断独行。这就造成班主任高高在上,学生对其产生畏惧心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强度过高,容易使学生产生顺从、依赖的习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班级民主之风的形成。
3.对学生关心不够,缺乏耐心
现阶段的小学班主任工作任务较为繁重,责任大,而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容易出现状况,往往给班主任带来更多需要处理的问题。部分班主任对于学生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态度冷淡,或粗暴应对,缺乏爱心和耐心,这很容易造成对学生的伤害,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完美配合,通过协调与互动,共同完善班级的管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使教师亲近学生,学生喜爱教师。
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与需求,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有利于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班级,进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班主任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方法,赢得学生的喜爱与信任。具体措施如下:
1.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阶段,对什么都喜欢问个“为什么”,且活泼好动,注意力较分散。此外,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逻辑思维要强,其对色彩和具象的敏感度高,而对是非判断的能力较弱。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充分尊重并理解学生的行为,对于学生言行上的错误,要耐心地教育并指导其改正,切不可采取粗暴的态度进行训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关照学生的自尊心,照顾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灵,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不至于受到打击。这样,班主任才能让学生与自己更亲近,而不至于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自己疏远。
2.善于沟通,做学生的朋友
教育,不仅仅是讲道理,还在于与学生真诚地交流。小学班主任要善于与学生沟通,打开学生的心扉,做学生的朋友。小学班主任要让自己保持一颗童心,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事物,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感受,深入学生的内心。
3.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培养。因此,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加强学生的自律,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激发他们对班级的热爱,增强集体意识,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班级活动中,营造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班主任要善于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才能,使他们找到合适的管理岗位,鼓励他们共同创建合作友爱的大家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创建和谐师生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班级生活的热爱,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叶小丽.当好小学班主任的体会[J].小学时代:教师,2011(4).
一、平时多与学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对于一个班,尤其是一个新班,不仅班主任对这个班不熟,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会不熟,因
为一个新班是由许多地方的学生组成的,这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来说,可以说是第一大难题,怎么办?怎样来了解这个班的整体素质?怎样来了解班上学生的情况?……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担任初一的班主任所要碰到的,但这些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如何来解决呢?
对此情况与问题本人采取了平时多与学生接触的办法,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益义的游戏活动。或者在课余时间叫学生到房里玩,边玩边询问他们在小学的情况,边玩边了解班上哪些学生在小学是“调皮王”,哪些学生在小学是教师的“钉子户”,哪些学生是“尖子生”……这样一来,一箭双雕,既可以达到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了解班上的一些学生在小学时的情况,由此,本人可以提前教育,以便防止境一些类似的情况的发生,做到防微杜渐。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倒如我班上有一位学生名叫陈兵,该学生在小学六年级读书时,曾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并且参与了偷窃自行车的事情,而且在派出所有案底,该学生的行为被本人知道后,本人并没有在班上揭他的伤疤,而是多次找他谈心,给他分析当今的形势和他的现状,让他自己明白读书是为了自己,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他人的目的。虽然,该学生的成绩提高不大,但是该学生与本人的关系是比较和谐的,虽然他现在没有读书,但还是有与本人联系,而且他自己在偷窃方面再也没有重犯,再也没有出现什么偷人家东西的事情,彻底改掉了他自己的恶习。
二、以身作则,以理服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上梁不正,下梁歪”。生活在大家庭的学生当中,班主任,就好比这个家的家长,班主任是梁子,而且是上梁。一个班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因为他的一言一动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不自觉地影响着班上的学生,他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管好自己班的学生,首先要管好自己,自己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学生面前要树立榜样,本人今年上半年担任c95的班主任时,自己班上的班规班约没有,所谓的班规班约就是以班主任的言行为班规班约,学生看班主任,跟着班主任走,本人在班上强调:如果班主任迟一次到,学生可以迟五次到,班主任规定的五到场缺一次,学生可以旷课两天,班主任上操迟一次到,学生可以缺操五次……
这样,本人处处从严要求自己,学生对班主任也会产生一种信任感,从而自己也会从严要求自己,这样一来,会不自觉地把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达到和谐的关系。
三、课堂上多些微笑。
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还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活跃气氛很难上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听课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那么,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那么,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校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目的。关于这种情况,本人在c95任教语文时,深有体会,开学初,本人较严,学生很少回答问题,而后,本人采取了课堂多微笑的方法,结果,效果完全不同,不仅师生关系得到改善,而且学生对本人的语文课越来越感兴趣。
四、遇事要有耐心,不可心急。
现在的学校教育主要是素质教育,而不是为了考试的应试教育,学生都是乘“直通车”上来的,个性多了,共性少了,这样一来,难免会出现一些违犯校纪校规的学生。怎样来对待那些经常违纪的学生呢?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耐心;千万不能过急,否则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局面。结果只有师关系越来越僵,越来越复杂。
如我班有一个学生——谭志光,该学生是个脾气较大、有点不服管的孩子,而且脾气比较强,但该学生有一个优点,就是在体育方面有特长,曾在校运会上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绩,对此,本人从几次教育失
败的教训中总结出:对待这样的学生需要根据他的特点,要拿出比别人更多的耐心,因此,本人是先叫他到房子里,跟他谈心,先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去发展自己的优势,而后把谈话的语调变得轻松自如,把讲道理变成聊天式的谈话,使他那紧张的心得到放松,使他那种厌学的情绪得到控制,并且在本人的帮助和教育下,他不仅和本人的关系变得很融洽,而且学习成绩相对
于开学时有所进步。该学生还在班上担任了体育委员,自己主动帮助本人管理班上的纪律,本人与他也成了知心朋友,他的那种强脾气以后再也没有发过。
试想,如果当时不采取持久战耐心的教育,而只是一味地强调严紧的话,那么效果可能没现在那么大的局面,师生关系也不会如此融洽。
五、对学生要多一点爱。
一个班的学生来自两乡的各个角落,现在又重新组成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好像这个“大家庭”的家长,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会牵动着班主任的心,班上的整体心情会影响到班主任的心情,再加上各个学生的家里情况不相同,“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作为班主任,就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一些特殊的学生从多方面来关心他,让他感觉到是生活在温暖的大家庭里,让他幼小的心灵受到的伤害在这里得到安慰和抚平。从而让他安心地在这个大家庭里享受温暖,让他把那些伤心的往事忘掉,重获新生,重燃心中希望。例如本班有一位女学生名叫刘舞阳,父母双亡,是个孤儿,跟着叔叔等一些长辈一起生活,因而在学费方面有点问题,学费问题几乎使她面临失学的危险,本人知道情况后,主动给她担保学费,让她想方设法把初中的学业完成,虽然那担保的学费到现在还未给本人,但本人心觉得无悔和无怨,因为本人的爱起了作用。那个女孩至今仍在学习。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如生活方面都会给班上的学生提供帮助,虽不能全部,但尽力所能,尽自己的一份职责和一颗善良的心。
正是由于本人在担任初一c95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时实行了上述一些自认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本人担任班主任工作一年来,与学生的关系极为和谐融洽,以致于到现在还有许多c95的学生到房子里谈心。正是由于本人在与学生关系处理方面较为恰当,因此,一年来该班的成绩虽不怎么突出,但在班级巩固方面却是全校最好的,本班辍学率为零,巩固率为100,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现象。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迫在眉睫。新课程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并针对师生关系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教与学实际上就是师生关系的构成,是一种新的教学关系的创造。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对传统的专制主义的师生关系的超越,是对教师绝对权威神话的突破,也是教育自身发展和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内在体现。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定义
和谐的师生关系指师生双方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双方建立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合作的关系,从而达到相宜相生、相互融洽、完美配合的最佳状态的一种师生关系,同时也是我们追求的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生活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开展教学的双边活动。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看到自己害怕或厌烦的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就会无精打采,他们的情绪好像蒙上了一层阴影,无疑就影响了教学的成效。相反,而当一位受学生尊重和爱戴的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顿时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良好的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而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需求。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习的潜能。此外,它还有利于优化校园学习环境,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这不仅导致一种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而且也会形成一种愉快,生动活跃的校园氛围。只有搞好师生关系,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将成为一句空话。
三、和谐师生关系难以建立的原因
(一)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
中国古代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不高,但对于学生倒一向讲求师道尊严。所谓“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 强令儿童像隶属于父母那样隶属于教师。西方有“ 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的古训,韩愈亦有“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师说》)之说,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都以重道为尊师的条件, 而事实上对学生来说,尊师是无条件的。韩愈有感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才愤而文《师说》之论。那是由于他把儒家之说看得过于玄乎了;其实, 就学生历来的处境而论, 那个时代师道尊严己经泛滥成灾了。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的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教师是权威,是中心,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听众。因此,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当成教育教学的中心,更多的定位为治理者和控制者,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为了维持正常的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管理,同意做什么,不同意做什么。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求自己的行为及其要求被学生接受和执行,一旦遭到拒绝会倾向于用各种方式包括消极的方式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没有得到保证,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成了单方面的,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如今,人与人之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为建立新的师生关系提供了社会基础。虽然,师生关系在一定的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旧的模式,局面有所改观,但由于封建残余未能彻底肃清,师道尊严的思想仍然存在较大的比重;教师说了算的权威地位依然难以动摇,新课改中师生关系依然存在问题:比如说,教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往往以教师的主张、决定为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独立思维受阻。它使师生之间教和学所维系的基本关系受到破坏,易发生冲突,形成对立的双方。教师以领导者自居,学生习惯采取服从的态度。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稳,无冲突。教师包揽一切活动,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路子走,明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虽然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极难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现代教育制度弊所造成的后果
在现代, 公民之间尚且至少在法律上处于平等的地位,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可谓理所当然。师生关系是否民主、是否平等, 不仅仅取决于教师个人,它实际上是由不同的教育结构所导致的。尽管现今民主制度尚有待完善, 但公民在法律上平等的权利已得到了基本的保障;相比之下,在制度化教育中, 尤其在基础教育中, 由于教师对未成年人拥有过多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权力, 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民主,平等。“爱生” 是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一, “尊师” 则是学生守则中必不可少的规范。在传统教育中, “ 尊师” 不以“ 爱生”为前提, 即不管教师是否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爱生, 也不管教师是否值得尊重, 学生总得尊师。因为“尊师” 是为了“ 重道” , 反之, “ 爱生” 常以“尊师” 为条件, 即不爱不尊师的学生, 那是一种不民主、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拿笔者刚实习结束的这一班来讲,刚接手的时候笔者与学生之间存在隔阂,经过笔者的努力,到实习结束时基本上与每一个学生都交上了朋友,而相对来说,另一科的老师跟学生关系不太融洽,致使学生对他产生厌烦情绪,对她所教学科产生厌学心理,这不就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有力证明吗?根据对小学生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对学生的影响的了解,不难看出,和谐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实习的感受让笔者对和谐师生关系深有体会,并意识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实有助于转变班级风气,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四、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初到实习学校,对于实习班级来说,不仅笔者这个班不熟,而且学生对笔者也会不熟,学生之间也存在问题,这对教师特别是对于实习的班主任来说,可以说是第一大难题,怎么办?怎样来了解这个班的整体素质?怎样来了解班上学生的情况 ?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任何一个刚参与教学工作的教师所要碰到的,但这些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如何来解决呢?对此情况与问题笔者采取了平时多与学生接触的办法,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边玩边询问他们在小学的情况,边玩边了解班上哪些学生在小学是“调皮王”,哪些学生在小学是教师的“钉子户”,哪些学生是“尖子生”……这样一来,一箭双雕,既可以达到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了解班上的一些学生在小学时的情况,由此,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以便防止一些类似的情况发生,做到防微杜渐。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例如班上有一位学生经常偷窃同学的铅笔,橡皮擦,和课外书的事情,该学生的行为被我知道后,我并没有在班上揭他的伤疤,而是多次找他谈心,给他分析当今的形势和他的现状,让他自己明白读书是为了自己,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达到教育他人的目的,虽然实习已结束笔者已离开实习学校,但那位学生还与笔者有联系,而且也没有出现偷人家东西的事情,彻底改掉了他自己的恶习。
(二)以身作则,以理服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生活在大家庭的学生当中,班主任,就好比这个家的家长,一个班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班上的学生,他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管好自己班的学生,首先要管好自己,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学生面前要树立榜样。这样,处处从严要求自己,学生对班主任也会产生一种信任感,从而自己也会从严要求自己,这样一来,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达到和谐的关系。
(三)课堂上多些微笑
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还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从而使课堂活跃气氛很难上来,教师上课感到乏味,学生听课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关于这种情况,我在上语文课时,深有体会。实习初,我较严,学生很少回答问题,而后,我采取了课堂多微笑的方法,结果,效果完全不同,不仅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而且学生对我的课越来越感兴趣。
(四)创造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
用爱心融化学生,教师必须真情付出,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理智的爱、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给予学生需要的爱。同时,要以无私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既要爱“白天鹅”更要爱“丑小鸭”,以满腔热情来迎接那些淘气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向良性方向发展。将“生命的火、赤诚的心、真挚的爱”奉献给他们,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用师爱的甘露洗去他们身上的污垢,使他们健康成长。用教学艺术魅力吸引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学生。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创造最有利于其学习的和谐氛围,真正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恰当设计教学目的,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注重用美的教学语言、好的教学节奏、完善的教学程序、有效的教学方法等吸引学生,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开启学生思维闸门,拥有和谐的情感氛围,从而建立起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创造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用个人魅力感化学生。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真正的教师首先应是人格之师,其次才是知识之师。教育者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对学生的一切评价与引导都以人格因素为重。面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教师要给予宽容和理解,“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
(五)怎样对待那些经常违纪的学生呢?
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耐心,千万不能过急,否则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局面。结果必然会导致师生关系越来越僵,越来越复杂。如笔者的班有一个学生,该学生是个脾气较大、有点不服管的孩子,脾气比较倔强,但该学生有一个优点,就是在体育方面有特长,曾在校运会上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绩,对此,我从教育失败的经验中总结出:对待这样的学生需要根据他的特点,要拿出比别人更多的耐心,因此,我先把他叫到办公室,跟他谈心,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去发展自己的优势,而后把谈话的语调变得轻松自如,把讲道理变成聊天式的谈话,使他那紧张的心得到放松,使他那种厌学的情绪得到了控制,并且在我的帮助和教育下,他不仅和我的关系变得很和谐,融洽。还让该学生在班上担任了临时体育委员,主动帮助笔者管理班上的纪律,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笔者与他成了知心朋友,他的那种强脾气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试想,如果当时不采取持久战耐心的教育,而只是一味地批评,那么效果可能没现在这么大,笔者和他的师生关系也不会如此和谐,融洽。正是由于笔者在担任实习班主任时实行了上述的一些方法,与学生的关系极为和谐融洽。正是由于笔者在与学生关系处理方面较为恰当,因此,该班的成绩虽不怎么突出,但在班级巩固方面却是最好的。当然,这只是笔者在担任实习班主任时的一点点体验,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着。在新形势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面临挑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但是,教师与学生这校园中最活跃的两大元素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可以创造性地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这就需要教师 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个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教好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能干的,什么都懂。一个好教师应该经常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自己所讲的内容被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对成绩差的学生不能一味地进行指责,而应耐心、温和地指导,使这些学生感到教师容易接近,从而感谢教师,尊敬教师,努力学习。让老师与学生一起牵手共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潇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J】.北京教育研究 2002(2)【2】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 张东娇.师生关系新走向:双向式“师道尊严”.【J】.北京教育科学.2007(1)【4】 丁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D】.上海华东师大.2001 【5】 计正荣.试论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5,(02)【6】 郑传芳.论师德【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4)
【研究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立教育学论文】推荐阅读: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高效课堂教学影响的研究》开题报告05-26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11-25
物理教学中的平衡关系研究论文10-26
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研究论文09-07
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解读06-04
劳动合同法的利弊分析与构建和劳动关系研究06-03
同等学力申硕与在职研究生进修的关系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