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毕业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教育类毕业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对当前电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结合当前“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背景,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从学生主观以及外界客观因素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第一篇:教育类毕业论文

引导林科类专业毕业生服务林业行业的教育对策

林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尤其在党的十八大强调国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后,引导林科类专业毕业生更好地服务林业行业就变得更为瞩目。基于此,本文统计并分析了南京林业大学等七所国内知名林科类高等院校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现状数据,探讨了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了加强毕业生服务林业行业的教育对策,以期帮助更多的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建设“美丽中国”出力,促进我国整个林业、生态行业实现有序发展。

林科类专业林业行业就业问题对策面对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扩招”等原因造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引人瞩目的话题之一。尤其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建设后,对林科类专业毕业生而言,他们的就业问题就变得更为瞩目。然而,林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向较为突出。众所周知,由于林业行业自身特点的限制,林业领域往往存在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用人单位往往招不到优秀人才的现象,常常出现大部分人才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如何更好地引导林科类专业毕业生服务林业行业,帮助这些毕业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出力,促進我国整个林业、生态行业的有序发展,就变得极其拥有现实意义。

一、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区域较为集中

从七所林科类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情况看,国内高校林科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都较为集中,基本都选择在学校所在地进行就业,尤其是A校和G校的毕业生,五年来的平均数据分别达到了78%及91%。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高校所在地大多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中A校和G校更是处于经济在全国都较为领先的长三角地区。由此可见,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很显然,毕业生就业区域的过于集中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流向时的不理性,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竞争的激烈性,从而造成大部分林科类毕业生只能选择与所学专业并不对口的工作岗位来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2.升学出国比例较高

2006~2010年七所林科类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流向统计结果表明:林科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流向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基本一致,依次是各类企业、升学出国、事业机关单位,这表明非公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近年来七所高校林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升学出国率一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甚至部分高校在2009年起,升学出国已成为毕业生首选的就业流向。究其原因,这与这些学校的学科优势、整个社会大背景下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的持续下降以及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等因素密切相关。

然而,较高的林科类专业升学出国率对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目前,我国的林业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林业生产一线人才极为匮乏和流失严重。一般而言,较高学历的人才由于对自身的未来期望较高,在选择就业时一般持有非机关事业单位不去的想法,因而,常常出现有业不就、难下基层、即使下去也待不住的常态,近年来出现的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就是这一现象的最好佐证。

3.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低

一般,社会上普遍认同“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这一行业从业人员的质量”这一观点。因此,文章在分析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过程中,将“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作为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将“工作与专业对口率”这一概念定义为拥有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有关的大学毕业生数与有全职工作(包括与专业有关及无关)的大学毕业生数之比,并将理想值赋为100%。七所林科类高校2006~2010年林科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整体偏低,并显现出逐年下降趋势,除部分年份突破60%外,其它各年度均维持在50%左右,甚至G校五年来的平均数据只有43%。

由此可见,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往往在进入职场的初期便与林业行业无缘,期望这部分早已流失的林科类专业人才能在后期职业发展中再走回林业行业的想法只能是无稽之谈。

二、导致林业行业就业比例低的主要原因

1.林业行业工作的艰苦性

毋庸置疑,林业一直是我国最为艰苦的行业之一。由于我国的主要林区大多分布在经济较不发达、气候较为恶劣、基础设施较不完备的地区,而林业产业又大多为资源依赖型产业,需要以林区资源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我国的大部分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就都位于交通不甚发达、信息较为闭塞、经济环境较差的林区附近。

正如笔者在上文中提及的,区域经济、环境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职业的选择。因此,林业行业在地理及环境这些因素上就很难很好地帮助林科类专业毕业生无法实现个人事业理想,甚至是导致这些毕业生连最基本的生活福利都得不到保障,从而无法获得吸引人才的优势,更不要奢望能在后续的发展中切实地留住人才。由此,我们不难断定林业行业所处的艰苦生活环境是导致林业行业就业比例低的关键要素之一。

2.毕业生求职的功利性

导致林业产业就业比例低的第二个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的求职功利性太重。根据有关的文献资料显示,薪酬待遇是否丰厚、单位所在地是否在经济发达地区、职位类别是否属于机关事业类等正成为当代林科类专业毕业生选择工作的重要考量标准。

很明显,这一标准带上了极高的求职功利性标签,但却也很好地表现出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对能在大城市有一份薪酬待遇较好、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工作渴望。然而,众所周知,林业产业具备如此优异条件的单位是很少的,很难满足大部分林科类专业毕业生的这种现实需求。而相反,薪酬待遇一般、所处地理位置较偏的单位却常常是无人问津。为此,帮助毕业生合理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减少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为提高毕业生前往林业行业基层单位就业的成功率而形成建议对策就变得极为重要。

3.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制度的约束

在2006~2010年七所林科类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流向统计情况中(见表2),我们除了发现林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升学出国比例较高外,还不难发现这七所高校林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究其原因,我们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还是由于毕业生求职的功利性过强。过强的功利性择业观使得众多毕业生只选择进入好的机关事业单位,导致这些岗位的竞争过渡,自然影响了进入这些单位部门的成功率;第二,林业行业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制度很大程度上对林科类专业毕业生成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进行了制约。“凡进必考”的设置往往使林业人才产生抵制情绪,并且这样的设计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及运气成分,使得很多优秀的人才无法进入林业行业,为我国林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引导毕业生服务林业行业的教育对策

1.优化生源结构,给予鼓励政策引导,提高工作与专业对口率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造成毕业生在畢业后将自身母校所在地作为首选就业区域的原因主要在于,招生时林科类高校就忽视了生源地的影响作用。一般情况下,家乡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仅次于母校所在地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在目前招生时,很多林科类高校却忽视了这一要素。我们以坐落于华东地区的A校为例,该校所处的省份并非我国的林业大省,但在每年招生时,该校在本省与外省的林科类专业招生比例却一般为2:1。由于非林业大省的缘故,该省的林科类企事业单位多为机关事业单位,自然每年所需的这方面人才数量就比较少,竞争激烈度本就比较高。而受到生源地和母校所在地的影响,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也倾向于选择在本省就业,意味着就业的竞争强度更大,多数学生只能选择从事与自身专业并不相关的职业。

因此,若想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在招生时就仔细考虑林科类专业的生源问题,很好地优化林科类专业的生源结构,将林科类专业的招生指标合理地投放到我国的那些林业大省中区,如广西、贵州、云南、福建等;此外,国内的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适当赋予这部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化被动为主动,给予来自林业大省并报考林科类专业的考生加分奖励政策,并在入学时提供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奖、助学金机会,帮助这些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生活。

2.加强思想引导,激励林科类专业学生爱林献林

无可非议,发展好我国林业对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林业行业专业口径窄、条件艰苦的原因,可选择的就业单位多为基层林场、林业站等基础设施较差的地方,所以往往造成多数林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实习体验过环境后,就产生了要远离林业行业的抵触心理。因此,若想很好地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专业教育时加强对学生们的思想引导,要在入学初就让学生们做好扎根林业基层、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并采用引入鲜活案例、塑造典型形象等手段,将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帮助林科类专业的学生将国家发展、社会需要和社会理想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激发林科类专业学生投林、爱林、献林的热情。

3.加强就业教育,帮助林科类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是一片重灾区,虽然受到扩招和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但与学生自身的非理性的求职择业观也是息息相关的。随着2013届本科生的毕业,我国正式迎来了首个“90后”毕业潮。而“90后”大学生因多为独生子的缘故,从小就受到家人百般的呵护,是家里的“小皇帝”或者“小公主”,所以更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他们在选择职业时更为物质和功利,对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更高,以致对真正需要人才的基层和艰苦行业不屑一顾。

因此,帮助这些“90后”学生,尤其是位于“就业重灾区”的林科类专业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就变得极为必要。我们建议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渠道加强对这些林科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一是合理地利用社团文化,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采用身边人讲故事的形式,将学校近年来的优秀基层就业典型编写成案例,帮助林科类专业学生能摆正心态、合理定位,营造出良好的基层就业氛围;二是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和心理咨询师帮助林科类专业学生治愈心病,要让这些学生看到长久、看到未来,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受益于基层”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引入竞争危机意识教学和职业规划意识教育,帮助他们从进入大学起就坚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实现不随波逐流、不盲目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孟雪,张福新,郭岩.林科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及对策与思考[J].林区教学,2012,(8).

[2]杜大鹏.浅谈当代林科大学生就业问题[J].林区教学,2011,(3).

[3]褚必海,孙学江.关于高校林科类专业招生就业问题的探讨[J].江苏社会科学,2012,(12).

[4]李成茂.林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0,(6).

本文系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高校林科类专业招生就业一体化模式探究 ”(课题编号:2011A03)研究成果。

作者:褚必海 高晓琴

第二篇:关于高师音乐类毕业生教育实习的反思

摘要:教育实习是连接高师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纽带,是音乐类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前重要的锻炼机会。对当前高师音乐类毕业生教育实习的反思,可以使我们的音乐类毕业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教师角色。

关键词:高师 中小学 音乐 教育实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如今的高考录取率越来越高,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到大学中深造,这其中,音乐类的学生人数在近几年来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这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有更高追求的规律。虽然几乎所有的高师音乐专业都安排了教育实习的内容,但在现实中,大部分音乐毕业生在刚参加工作时,还是会觉得手足无措和无从下手。

一、现阶段高师音乐类毕业生教育实习的现状

2014年1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将从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相关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

这一意见的提出,必然会推动中小学校的艺术教育。届时,各类中小学也将需要更多的音乐教师,这对于高师音乐专业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因此,在参加工作前的教育实习也比以往显得更为重要。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实习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高师学校不重视

教育实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必经之路,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实习却往往成为被忽视的对象。大部分高校虽然都开设了《音乐教学法》或《音乐学科教学论》等,但是却很少有高校设置负责教育实习的专门部门或专门的教师,这种设置的忽视反映在现实中就是教专业课的教师看不起教教法的老师,《音乐教学法》或《音乐学科教学论》等课程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

(二)音乐类实习生不重视

大部分高校都把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学期,为期一般为8周。这时,大学生有的在忙于研究生复试,有的在忙于找工作,还有的忙于考公务员,很难静下心来踏实的进行教育实习。而8周时间,也过于短暂,往往是同学们刚适应了实习学校的工作和生活,教育实习就结束了。因此,有很多同学只是把实习学校当成一个“驿站”,而把自己当成一个“过客”,很难从心理上把教育实习重视起来。

(三)当地学校不重视

当地学校对音乐类实习生的到来往往有“又爱又怕”的矛盾心理,一方面,长期以来,基层学校由于音乐类师资的匮乏,音乐课的开课率极低,他们迫切需要专门的人才把音乐课开展起来。另一方面,当地的校领导在“升学率为一切前提”的标准下,又怕开设音乐课会影响学生进行其它文化课的学习,当然他们也考虑到音乐类实习生在教学经验上的欠缺,也不敢轻易把课程交给实习生。

二、解决高师音乐类毕业生教育实习问题的对策

许多音乐类毕业生在到达实习学校后,在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意识的懈怠下,有的去教历史、地理、品德等“副科”,有的只能帮着班主任盯盯自习,还有的音乐类毕业生甚至沦为学校的“打杂”人员,干一些打扫卫生的活,这极大地打消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也为教育实习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入手:

(一)加强在校期间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

很多音乐类毕业生在到达实习学校初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这就需要高师院校更好地进行毕业生实习前的辅导工作。首先要重视《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工作,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其次,要多为毕业生提供实践的舞台和讲台,使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前就能积累一定的经验。只有加强在校期间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才能缩短音乐类毕业生教育实习的不适应阶段,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进入到实习的角色当中。

(二)使教育实习“常态化”

“常态化”的音乐教育实习是指学生在大学四年里,不间断的学习各类知识的过程中,有层次、有时间、有计划、有规律的介入中、小学校进行不同任务的教育实习。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教育实习只有短短的几周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开展工作,显然是不够的。如果高师院校能和当地的中小学达成协议,使这些中小学成为高师音乐学生的常态“实习基地”,学习音乐的大学生在高校中学习一段时间的专业知识,马上就能在中小学中得到实践的检验,并在实习结束后进行思考和总结,以便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有的放矢,那么音乐类毕业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得到调动,中小学师资紧张的状况就可以得到缓解,高师院校的《音乐教学法》课程也会上得更加切合实际。

(三)加强高师院校和中小学的联系。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高师院校和中小学都是“各自为政”。高师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埋头做研究,而不去实地调查,结果研究出来的结果往往与现实相差甚远。而中小学校却被各种“升学率“压得喘不过气来,往往无暇顾及其它,对“教育实习”的支持力度并不大,甚至有中小学的校长怕高师院校的毕业生扰乱教学秩序,而对此持反对的态度,由于长期以来的固步自封和闭门造车,使得中小学教师们的教学手段、教学意识和教学理念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如果能够做好高师院校和中小学的沟通工作,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可以使高师院校的研究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得出的结论更加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中小学校也可以得到更前沿的教育理论支持,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非常有利的一面。

三、结语

教育实习是连接高师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纽带,是音乐类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前重要的锻炼机会。成功的教育实习,可以使高师院校和中小学的工作更加便捷地开展,可以大大缩短音乐类毕业生入职前的不适应期,为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贡献更多的人才和力量。

基金项目: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3060025)。

参考文献:

[1]马晓男.探究人文主义思想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J].音乐大观,2013,(07).

作者:马晓男 武少颖 马婕

第三篇:“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摘要:对当前电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结合当前“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背景,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从学生主观以及外界客观因素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毕业设计;电类专业

作者简介:张勋才(1981-),男,河南郸城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牛莹(1982-),女,河南洛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助教。(河南郑州4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轻工业学院第九批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083)的研究成果。

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由教育部率先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该计划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加紧培养一批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工程科技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工科电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更是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是学生动手能力高低、创新精神强弱的集中体现。其不仅是对学生四年来所学知识的总结及综合应用,更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是其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预演。然而,近年来受到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以致于毕业设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以当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探讨如何提高电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切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扭转工科学生理科化的倾向,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毕业设计模式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就笔者自身近年来指导电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实际情况,对该专业在毕业设计方面的工作进行阐述和探讨。

一、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1.学生态度不积极、时间安排不合理

近年来,在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使得学生压力倍增,纷纷把考取研究生和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忽略了实践环节对于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这一矛盾对于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而言显得更加突出[2]。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导向下,不少学生工作的选择面都比较宽,倾向于到外地工作,因此学生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学校和中意的工作地之间来回奔波,这都将不同程度地干扰毕业设计的正常进行。此时,如果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就会出现选题避难就易,抱着无所谓的心态来进行毕业设计,那么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加捉襟见肘。

2.校外顶岗实习与校内毕业设计关系处理不恰当

在毕业设计环节,有些学生应用人单位要求提前到岗实习。然而到了工作岗位上,既要尽快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又要努力做好手头的工作,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学生角色到员工角色的转变,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对不少学生来说在其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难再有精力去做好毕业设计。与此同时,如果学生顶岗实习地与学校分处两地,仅仅依靠学校指导教师的力量完成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就更加鞭长莫及。因此,不少教师出于无奈只能借助于现代通讯手段对学生进行网上指导、电话指导等,这种新型的指导方式缺失了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不仅使得毕业设计的质量无法保证,而且也不利于对学生政治思想、心理状态的把握。对学生而言,孤身一人在外进行毕业设计,更是缺少了与老师同学合作完成项目设计实践的机会,从团队精神的培养角度来看,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更有甚者,部分学生顶岗实习后,由于专业不对口,工作环境根本不具备做毕业设计的条件,尤其对于电类这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而言,没有最基本的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学生又如何去做毕业设计,只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3.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工程实践机会缺失

一方面,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师生比例失调。当一位教师指导学生过多的时候,往往难以顾及到每一名学生具体毕业设计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本科院校建设教学科研型大学的目标决定了其科研任务的繁重。作为一所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中青年教师大多肩负着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双重压力,在绩效改革考核的制度下,不少中青年教师完成考核任务已属不易,难以保证随时都能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每个学生毕业设计的具体指导中。此外,由于教师常年在学校工作生活,很少能够走进企业,到企业中锻炼进修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长此以往,必然导致知识更新速度降低,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脱离实际闭门造车,难以给学生提供最新的技术。

4.过程监管不严密、考核环境单一化

一般来说,各个高校都制定有一系列的政策来监管毕业设计,但往往是虎头蛇尾。选题、开题和前期的方案论证阶段实施得有声有色,毕业设计的各项工作也都能够按照计划紧锣密鼓地执行,然而往往到了中后期就麻痹大意、得过且过,这样最终结果就是纸上谈兵,答辩时仅仅拿出一篇内容空洞的毕业论文,而一份脱离了工程实践的毕业设计注定是索然无味的,毫无价值。工科专业教育的目标是面向社会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紧紧围绕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来开展,毕业设计的考核过程也不例外。然而,目前许多工科院校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往往重命题设计、重方案论证、重论文撰写,而忽视了毕业设计答辩的考核环境。单一化的考核环境难以使学生进入角色,难以理论联系实际,不利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无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工作思路和标准要求,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与素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突出学生工程实践,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达到强化整合培养的要求,逐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以毕业设计环节为载体,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终身学习理念、工程实践能力。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题层面上的技术指导,甚至是包办代做,而要深入到价值理念培养层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培养学生批判性学习意识、激发其创新兴趣。

1.动员宣传、提前布署

良好的心境、端正的态度是成功的一半。针对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状,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可以聘请专家或者在毕业设计方面成绩突出的毕业生做专题讲座,以切身经历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使学生端正态度,明确毕业设计的目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通过召开动员大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消除畏难情绪,树立积极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正确处理考研、就业与毕业设计的关系。使得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浓厚的兴趣,从而使毕业设计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为减少就业、考研复试等因素对毕业设计的干扰,可以尝试让学生提前介入毕业设计课题[3]。把当前在第七学期末启动的毕业设计布置工作,提前到第七学期初开展,这样学生可以尽早接触到课题,建立与指导教师的沟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设计进度,以确保有充裕的时间投入到毕业设计工作中。优秀者可以申请在第八学期初提前答辩,为今后到单位顶岗实习创造便利条件,一举两得。

2.因材施教、深入企业

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指导。坚持指导教师深入企业进行锻炼,一方面可以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另一方面还能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可以带领学生就一些来源于企业的实际课题进行前期的研究和探讨。提倡和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及签订工作的方向自选课题,指导教师给予引导,帮助审核选题的性质、工作量大小及难易程度,要求毕业设计选题带有一定的工程性和创新性。挖掘学生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校方面,要为教师多提供现场参观、企业实践、进修培训的机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开发、技术改造活动,以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及技术开发能力。搞好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习基地,为毕业设计营造良好的工程实践气氛。

3.导师负责、联合指导

实施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紧密结合的模式,针对需要在校外做毕业设计的学生,同时配备校内校外两名指导教师,分工合作、相得益彰。其中,校外指导教师由实习单位安排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与校内指导教师相配合。校内指导教师负责把握毕业设计的方向,指导毕业论文的撰写;校外指导教师负责毕业设计的具体实施,对毕业设计的内容、进度、质量和学生出勤情况进行督促。

毕业设计选题来源于校外顶岗实习的企业,须经学校批准,并签订委托毕业设计协议书,明确对企业的要求,确保学生利益,防止企业只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企业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验和学习条件,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提供硬件保障。

4.加强监管、严格考核

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决不能认为学生做得“差不多”了,就放松对学生的要求。殊不知“差不多”实际上是“差得多”,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中后期一般是进行方案具体实施、论文撰写的关键阶段,此时更应该加强监管,促使学生完善电气原理图的设计,调试编写的程序软件,调试技术参数,实现实验仿真,动手完成制版布线,焊接电路板,做出实物。

实行毕业设计的外审制度。兄弟院校之间进行交流,互审毕业设计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在毕业设计的考核标准中加入创新能力评价因子,对于参加过电子设计大奖赛等竞赛、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给予肯定。

院系成立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不仅有本院系的教师,还应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兄弟院校的教师参与毕业答辩和成绩评定。此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考核环境,不局限于在校内进行。例如在教学实践基地、合作企业等场所进行毕业答辩,便于学生现场操作、演示其设计成果,专业化的考核环境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环境。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优劣[4]。在剖析当前电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之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密切配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实施。通过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工程意识,提升工程素养,使得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8):4-5.

[2]彭熙伟,王向周,郑戌华.关于提高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15-116.

[3]王声锋,李彦彬,刘增进,等.校外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144-146.

[4]高玉华,丁涛,李刚,等.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1):36-37.

(责任编辑:刘辉)

作者:张勋才 牛莹

第四篇:天津市刘宇佳问: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可参照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补贴政策吗

答:

文件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的规定,自2015年起,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可参照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补贴政策。为做好政策落实工作,经商财政部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将高校毕业生享受的就业见习补贴和求职创业补贴政策扩大到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

二、现行促进包括符合条件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劳动者就业创业各类政策措施,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均可按規定参照享受。”

“具体包括: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做好技师学院、特殊教育院校部分毕业生同等享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3号

第五篇:高校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心理探析及职业教育对策研究

摘 要: 高校毕业生职业教育与培养是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课题,关系着毕业生对职业素质要求的真正理解,有利于毕业生尽快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与职业目标。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心理具有特殊性,影响和决定着他们的就业行为和结果。因此,分析其职业心理特征,研究高校对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心理辅导和职业教育对策,对提高美术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质量,促进美术类毕业生成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美术类毕业生 职业心理 职业教育

研究毕业生职业教育及培养问题,关键是分析毕业生职业心理特征和倾向。作为毕业生中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群体,美术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对来说较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更为严峻。从理论上探析美术类毕业生的心理特征和就业心理,有利于对美术类毕业生进行更有针对性,方法更科学,作用更显著的就业指导服务,从根本上提高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在此,通过对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心理分析,研究对他们的职业教育与培养的对策。

一、美术类毕业生特殊的职业心理特征

美术类毕业生的个性内涵和特征是决定他们思想行为和就业心理的主导因素。主要表现在:追求个性化发展,自我意识十分突出,讲求个性表现;性格感性,对现实和未来充满理想化,考虑问题容易忽视现实,不切实际,思想和行为开放自由,具有浪漫色彩;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专业情结浓厚,专业时耗大;注重社会实践,能力较强,但易受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不能够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发展,思想深度不够;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不能正确地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组织纪律性不强。

特殊的个性心理特征使美术类毕业生具有特殊的就业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

1.美术类毕业生对就业的物质回报期望值较高。

美术类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学习过程中的投入较高,包括经济、时间、精力。这种高投入势必导致他们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个高回报的工作,以弥补学习的高支出。这种思想影响着美术类毕业生,择业时首先考虑条件好,待遇高的用人单位,但社会的用人成本大环境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报酬限定,美术类毕业生的这种愿望很难实现。

2.美术类毕业生的精神期望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创作的自我实现难以适应现实情况。

美术类毕业生从事艺术学习研究,从精神上对现实存在理想化,主观意识很强的倾向。艺术是人们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是高于物质层面的,因此,美术类学生往往认为精神的东西高于一切,把理想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而当他们面对社会,选择就业,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保障的时候,看到的社会需求并非如他们想象,他们的艺术创作精神和思想必须迎合社会的需要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才能得以生存。这样精神与现实产生的矛盾就会更加强烈,甚至会在一段时间里变成痛苦。因而,美术类毕业生在就业心理方面,精神与现实所产生的矛盾较其他类别、专业的毕业生更为明显,就业的压力较之更重。

3.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心理调适的矛盾。

美术类毕业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个性,对就业乐观,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专业并且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职位。但当他们受到来自社会各种就业竞争的挑战时,较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更为情绪化,因为他们的个性更为细腻、感性。他们往往不能及时调整心理,消极面对择业,就业心理调适能力较差。

二、影响美术类毕业生职业心理的主要因素

1.美术类专业招生规模巨扩,社会需求增长缓慢,供大于求。

近年来,美术类专业招生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以江苏省美术类考生人数为例,2008年4.4万人,2009年激增至5万人,2010年4.8万人,如此规模的毕业生数势必形成一支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大军。

社会对美术专业的需求增长缓慢,能从事美术专业类职业的无非是广告业、装饰业或设计业,但这类岗位的需求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对毕业生的美术专业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注重毕业生的基础专业水平,更注重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除了一部分家庭背景较优越拥有强大的社会关系的学生外,多数毕业生必须凭借自身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2.美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地域选择性明显。

用人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是美术类毕业生择业时重要考虑因素。艺术产业是高层次精神产业,艺术专业市场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着密切联系,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越旺盛,对艺术产业的质量要求也越高。因此,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是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区或其他大中型城市,这就决定了美术毕业生的择业定位有很明显的地域性,从而使就业竞争更为激烈。

3.美术类毕业生的生源专业素质逐年下降,就业竞争力较弱。

连续多年的“艺考热”使得潜藏的就业风险和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美术类专业最大的特点是技能性强,高考文化素质分数要求不高,导致美术类成为艺术招生报考大户。许多学生因中学文化成绩不高,经过考前强化突击专业基础训练即成为艺考中的一员。或是为了寻找一个上大学的跳板而遵循父母之命“半路出家”。很多美术类学生对学业应付了事,专业素养得不到提高和发展。在高校美术教育过程中明显暴露出,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修养一年比一年薄弱,可教育性和可塑性越来越低,教育难度越来越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较弱,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4.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适应,就业指导不到位。

如今社会对美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方向在改变,一些传统的美术专业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如企业文化师,家用纺织品设计师,游戏美术设计师,玩具设计师等涉及美术专业领域的职业,目前与之对口的相关专业在高校中才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高校对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往往停留在普通的就业政策法规、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既没有根据美术类学生的职业心理特征进行辅导和教育,又没有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用人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导致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要求概念模糊,职业无规划,就业无方向,使他们形成特殊的职业心理。

三、高校对美术类毕业生职业教育与培养的对策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拓美术类毕业生就业新领域。

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艺术市场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例如,在生活中,人们对商品和工业产品等的美观程度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质量的要求之外,外观的要求已经从实用为主的观念转变为具有各种品味。媒体宣传、娱乐活动等,对美术的需求更高更迫切,可以说,美的理念和艺术设计体现于人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因此,高校应首先掌握市场对美术人才的需求动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行业及岗位的需求为参照设置专业和课程,了解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准入门槛,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贴近经济、社会、生活。同时,进一步拓展新的学科领域,发展新专业,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实现艺术与人文科学的融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认真地做市场调研,对历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使用情况跟踪调查,确保专业设置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及科学性。

2.以美术类毕业生职业心理的调适辅导为支持,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心理比较特殊,对他们的职业教育应该有的放矢。一要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自我,树立积极正确的职业观,这样才能有一个恰当的自我定位;二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明白职业的具体内涵和对人才的要求,端正社会现实中职业的认识和判断;三要帮助学生客观认识竞争,保持良好心态。要明白,美术类毕业生是具有特殊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社会经济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高,对美术类人才的需求量就会越大,一定会有用武之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每个人最终都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都会有自己相应的位置。失败和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自卑,应把失败当做锻炼的机会,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扬长避短,突出优势,最终达到成功就业的目的。

3.以培养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为立足点,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服务。

高校应该在彻底掌握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前提下,进行全程式的职业素养教育。从大一新生开始,帮助学生明确学业与职业方向,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高校老师应该及时指导他们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二、大三的学习中,根据职业规划的完成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目的是不断审视自身与市场需求的差异,提高基本素质和综合实力,缩短与市场接轨的时间。大四要注重更进一步了解掌握就业形势,老师要帮助美术类毕业生正视现实,发挥自身优势,熟练掌握就业技能,及时针对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进行就业心理调适。高校应该最大限度地为美术类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推荐就业,发挥每位老师的作用,形成人人关心就业,人人为就业出力的积极意识。

4.以培养美术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入手,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美术类毕业生个性鲜明,追求时尚、自由、纯粹,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思想活跃,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却不愿意受到用人单位的约束和管制,不愿固定在一个单位里墨守成规,对未来进入用人单位就业的前景不乐观,比较担忧,甚至逃避就业。他们更愿意发挥自身专业技能和个性优势,进行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用他们的一技之长在社会赢得一席之地。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扶持。因此,高校应尽早为美术类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引导和知识培训,为有志投身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出谋划策,协调关系,创造良好的创业条件和环境,帮助其成功创业。

5.以提高美术类毕业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重点,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就业。

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实践创造能力,具有较高动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社会对绘画、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装潢装饰、舞台美术等专业的人才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高校美术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测重于强化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进行艺术实践,提高学生电脑设计应用水平,学习熟练运用电脑美术类软件,提高数字化设计技能,促进学生尽快就业。高校要尽量安排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进广告公司,走进设计院,利用社会大学堂中丰富的实际经验和时尚前沿信息完善课堂所学,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做到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

6.以提高高校美术类教师及就业工作人员素质为前提,保证教学教育质量。

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美术类专业教师队伍是培养优秀美术类人才,提高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的关键。美术类行业的技能日新月异,高校美术类教师必须时刻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将市场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素质,建立较为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做好美术类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形成稳定的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同时,利用美术类专业教师与市场有较深入对接关系的优势,动员一切可利用的关系网资源,介绍推荐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赵书红.高校美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9.3,(133).

[2]秦菊英.高校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美与时代,2006,(4).

[3]李华平.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及对策.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VOL24,(1).

[4]于翊平.艺术类毕业生择业心理特点及辅导——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6).

作者:陈新

上一篇:教育专科论文下一篇:金融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