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自我管理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尤其是现代学徒制的提出,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是当前形势的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诉求。通过对某技工院校受处分学生违纪情况的研究分析,从德育和管理的角度提出技工院校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建议。

第一篇:自我管理论文

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理论与实践探究途径

【摘 要】改革开放,新思潮大量涌入,学生教育也面临新挑战,特别是提出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三大自我教育新要求。这要求学生教育中也必须探索新的教育思路和模式,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以实现原有教育模式或者载体的推陈出新,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教育工作。本文主要就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具体探讨,以明确其具有有效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践

引言

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问题与当前倡导的三全育人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全体教职工必须承担起德育工作职责,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落地实现三全育人目标。但是就当前各大高校学生三自教育实施情况看,力度明显不够,也缺乏理论与实践相关的指导,因此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与时代紧迫性。

1.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意义

1.1带动学生可持续发展

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能力的强化奠定其健康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基础,指导其顺利完成学业、积极主动地就业,更好地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自觉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自觉追求人生理想,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其成为综合发展、创新发展的个体。

1.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重任,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能力的提升将使得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国家事务、积极地完善自我,处理好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的关系,个体与集体之间相互融通,激发其民族建设的自觉性,带动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发展等。

1.3深化素质教育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素质教育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而不仅仅是追求学生成绩的拔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能力的强化将带来全方位的育人培养,人才教育培养从知识灌输转移到侧重能力和素养上,实现了人才的根源式与基础性培养,让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取得理想教育预期,实现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教育策略

2.1重视三观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十分重要,而其也处于三观培养的关键期,三观教育落实到位将带动其三自我教育,在遇到事情时能沉着冷静,目标清晰、内心坚定,有思想有主见,能辨别是非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与判断。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中渗透价值观教育,突出大学生发展中的主体价值,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让自我教育、管理与服务成为大学生自觉自愿的活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也能关注成功人士的示范作用,了解到自己的性格特征,关注大局意识,将个体成长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自觉实现自我价值。

2.2重视职业规划

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需要其自主处理财务问题、生活问题、學习问题、情感问题等,而这也可以熔铸到学生的自我职业规划指导中,让其发展目标更清晰,价值判断标准更明确,做好大学学习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相结合,在创业教育课程中引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借助社会实践锻炼和志愿活动等,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端正职业态度,目标明确地稳步向前。如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初期就在教师的指导下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规划,制定了明确的学习成长目标,阅读书籍多少本,考取专业证书几个,参与实践项目几个等,在职业规划的引导下实现了大学学习全过程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2.3重视就业教育

就业教育与职业规划、三自我培养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就业教育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有效渠道。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了解学生的就业期待,以指导在校学生的培养,形成创业教育的特色经验。如鉴于有的学生希望考取公务员、选调生等,可以在现有的课程中增加公选课,为其提供公务员考试相关的培训等。如有的学生希望出国发展,可以增设雅思课程,韩语日语语种教学等,为学生走入职场打下基础。也可以组织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创业项目的尝试,增设基金课程、理财课程讲座等,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获得多元的就业指导与帮扶,获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锻炼。

2.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这也关系到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实效。在大学生教育指导中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强化,让学生跳出被动接受教育的局限,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会情绪的合理控制,使得其心理更健康更强大,能自觉面对自我教育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提高自我服务能力。也可以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学生良好精神品质的培育,以学生心理认同感的强化实现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自我服务能动性的发挥,让其将三自我融入到学习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也应致力于推行民主的管理模式,如班级自治、社团自治、学生服务组织自治等,打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切实尊重和保障学生的民主权益,严禁侵害学生的权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精准的帮扶与引导,一举两得。

3.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是指导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备能力基础。虽然我们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及自我服务的实践中总结了部分经验,但依然要不断地探索,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密切融合,让三自我教育管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孙磊.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模式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02):166-167.

[2]宋娜娜.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探析[J].黑河学刊,2018(06):155-156.

作者:王博洋 徐晓燕

第二篇:基于“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理念的大学新生适应教育

【摘要】新生适应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新生从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换的重要工作,文章从遵循一个原则、解决两个问题、找准与“三自”理念的契合点入手,探讨如何基于“三自”理念把握好“公转自转”、“他律自律”、“集体个体”、“有形无形”这四个方面的关系,从而使新生适应教育收到实效。

【关键词】新生适应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从中学时代走来,每一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习方法,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社会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环境的变化,知音难觅的孤独、中心地位的失落和强烈的自卑心理是导致大学新生适应困难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尽快地适应新环境,使新生的大学生活有一个良好开端,顺利地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所谓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是指大学根据大学新生、大学与社会的变化,对大学新生在自身、社会和他人等方面进行的维持性、动态性、改造性和前瞻性适应与超越的教育[1]。而在教育和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原则,把主动服务学生与学生自我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收到实效。

本文从积极促进个体“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视角,进行了一些新生适应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沉淀出一些全新的感悟和收获。

一、遵循“一个原则”——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2]是指在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建构过程中,教育者在充分发挥自身主导性的同时,要将教育对象视为教育过程的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性。主体性原则主要是在“主体—主体”(主要包括师—生、师—学生群体、生—生、生—学生群体等)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在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大学新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即通过大学新生的主体性活动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在主体性活动中,教育者是控制者、引导者和支援者。

要充分尊重新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新生是适应教育工作的对象,调动新生参与适应教育的主动性,能够使适应教育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学校在开展适应教育的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尊重新生在适应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在适应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如何发挥学生在适应教育中的自主性、能动性,体现在适应教育的全过程中。

二、解决“两个问题”——不适症状和成因分析

1.角色转变不适应。当他们进人大学后,发现身边学习成绩比自己优异的同学比比皆是,过去的那种优越感逐渐消失。这种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的转变,会让有的新生始料不及,无法接受,从而使其自我评价受到冲击,产生失落感。

2.生活习惯不适应。中学时代,缺乏现实的生活、实践磨练,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自控能力较差,自我服务意识淡薄,对他人的依赖过重。进人大学后,生活上的事都必须由处理。这对于一个没有过独立生活经历的学生来讲会感到无所适从。另外,在集体生活中同学之间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都会有所不同,由此可能导致与同学间矛盾的产生。

3.人际交往不适应。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习惯,人际关系难以很快建立。有的新生因不善交际、表达能力不强,致使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感到压力很大从而产生孤独、压抑、自卑的心理;另一方面,人际交往圈子宽了,也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冲突,甚至是感情伤害。

4.管理模式不适应。大学的管理,主要是一种基于学生自律基础上的管理。教室不固定,时间很充裕,老师除了上课,学生自主时间很多。大多数学生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生活没有规律,常常晚睡晚起,出现“无人管反而不习惯”的感觉。

5.教学模式不适应。大学的教学特点是一门课程的学时少、进度较快;课堂讲授时间少信息量大;作业少、自主学习要求高;老师授课方式以启发式讲解为主等。学生不会记笔记、不会处理课堂内外的关系、不会查资料自主学习。

鉴于以上不适症状,综合前人的研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家庭的过度保护使90后抗压力较差。(二)地域改变和经历不同引发心理应激。(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和理想的“间断”产生迷茫。很多学生把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美好、自由,当看到实际情况与预期不符及遇到困难时会非常失望甚至灰心。(四)学习和人际交往不适导致焦虑。(五)竞争压力的增大产生心理偏差。

三、找准“三自”理念与新生适应教育的契合点

初入大学这个小社会,进入初步社会化这个关键期的大学生,其自我意识已趋成熟,独立意向十分强烈,观察力、理解力、意志力、理智感也都迅速提高,受此影响,大学生反感成人和社会的控制,希望能自主地在自我控制的状态下选择初步社会化的途径、内容和过程。因此,大学生初步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以自己独特的风格,通过内在控制,去主动适应和吸收社会化模式的过程,这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意识越趋强烈。

因此转变要教育观念,坚持在新生适应教育过程中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很好尝试。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创设一种能保证人人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速度、深度去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环境,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应对诸多不适症状的智慧潜力。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是根据自身的素质,把社会的人才需求转化为自己的努力目标,并据此计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规划自己的行动方案,谋划自己的目标导向。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越来越重视对主体精神、自我价值的追求,这是他们自主意识的体现。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心理发展程度等因素,这种自主意识容易形成自我主客体的分裂,进而表现为渴望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与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目标障碍并存的现象。为此,积极开展各种思想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笔者做了以下实践探索。

四、把握“四个关系”

1.公转自转的关系

从大学生的培养上看,公转就是学校代表国家意志,履行国家育人方针,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的培养与服务,这是学校的统一要求,所有大学生必须按照这个公共的方向,切实遵从并践行。自转则是大学生根据国家培养的要求,自觉调整发展方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始终保持严格的内控及自律,它是一般原则指导下的个体内在标准与行动准绳。

因此在新生适应教育中过程中,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既要主动服务学生,把握好人才培养的总体方向,体现公转的方向性和规范性,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动机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超越。

在2010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天,笔者作了题为《适应大学 梦想起飞》的新生适应讲座,分正确认识角色改变、有效进行自我评价、主动适应全新环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几个章节对学生进行了适应性引导,分别就不同章节给出了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异同之处,提出学生在初入大学可能遇到的问题,留出给学生思考对策的空间,并点评其解决建议。这种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从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早日将学生送上自转轨道铺平了道路。

2.他律自律的关系

自律和他律,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体现着辩证的统一。在学生自我服务中,突出自律,就是要求学生,善于把人才培养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从而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新生适应教育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就要求学生强化自律意识,以此发展自主意识自立能力,实现自律和他律的紧密结合,使大学生在个人发展与社会要求中找到一个良好的结合点,不但是接受社会规范约束适应现实环境的人,也是拥有自我拥有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人。

从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这个视角出发,对于“自律”的内化和养成,笔者主要是通过《适应自由 学会管理》这个主题班会来进行。华罗庚说过:“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但时间管理上的自觉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引导、培育。通过让学生自己做时间掌控量表、分组做时间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对压力人、从容人、无用人、无聊人四类人的坐标标定和辩论,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自律养成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3.集体个体的关系

引入集体机制,构建年级与年级间导向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模式。依靠集体力量进行自我服务,人人成为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管理的主体是这种模式的根本任务和核心思想。

坚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始终把学生集体当作一个模拟社会,使每个学生都深刻认识到自身作为该社会的公民应履行的义务及可以享有的权利,进而通过集体的导向作用,发挥共性与个性的辨证统一功能,达到培养学生自立、自识、自律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是该模式实行的中心内容和最终目的。

笔者采用的做法是,依托学院保险理论研究会(简称保研会)这一学术型社团集体,通过“保联登”,即保险学子联合攀登高峰这一学长助推计划来形成学生传承集体优良传统,发挥个体主体意识的格局,通过保研会、“保联登”学长助推计划的正向导向作用,推动学生“三自”积极性,主动解决适应性问题。

4.有形无形的关系

有形教育即教人,无形教育即化人。有形教育重在言辞,教人知识;无形教育重在行为的言传身教,化人性格,它更多地要求教育者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以自己的品行和习惯去影响同化教育对象,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教育,也就是辅导员常说的“以人格影响人格”。

通过学生的自律、自治、自理,最终达到自觉,无形教育寓于有形管理之中,有形管理的功效通过无形教育得以发挥和体现,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形。事实上,大学新生在接受适应教育之后在认识水平、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归根结底是大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有形变化与无形变化的辩证统一。

综上所述,基于“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理念的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开展前,笔者将所有的教育活动按主题编排了日程表,由学生按需选择,在参与教育的选择上,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在适应教育开展过程中,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互动环节,给学生创造了参与的机会,让学生针对学习的内容,结合自身的体会,发表意见,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在适应教育开展的形式上,笔者也充分听取学生的建议,并会选取某个主题,让学生策划和组织,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最终使适应教育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段志光.学新生适应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

[2]杨新宇.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4

[3]肖玮,肖琼.大一学生适应性差异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2006(1).

[4]王华容.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李晶.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6]刘宇.基于个体主体建构的大学新生适应教育[J].北京教育高教,2009.

[7]石萌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新生学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J].中国研究生,2009(9).

作者简介:刘宁静(1984—),女,瑶族,硕士研究生,助教,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团总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刘宁静

第三篇:技工院校如何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摘 要]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尤其是现代学徒制的提出,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是当前形势的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诉求。通过对某技工院校受处分学生违纪情况的研究分析,从德育和管理的角度提出技工院校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建议。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

一、技工院校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技工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对于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最头痛的就是感到学生难教育、难管理,这让很多教师困惑。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曾在1972年发表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职业培训等工作作出部署,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技工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毫无疑问成为学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四)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2014年12月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推进技工教育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施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共同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鼓励技工院校与企業共同合作开展学徒培训,加快培养企业青年技能人才。这也就要求在新形势下,技工院校的学生能够跟上时代要求,通过在校期间尽快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努力地学习,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打开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最终实现终身发展。

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内涵

(一)自我教育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教育现象,自我教育就开始出现了。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出了“自省”等自我修养的方法。

程文晉、付华在《管理视域的自我教育论》中指出:“自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我教育是指个人有意识地影响自己身心发展的活动;狭义的自我教育是自我德育和自我修养。它既包含接受教育的自觉状态,又包括自我修养的自为状态;既包含个体的自我教育,又包含群体的自我教育。”[1]由此可见,自我教育是不同的人在任何地点和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需要,都可以灵活地、自主地开展,它既可以是道德的修养,也可以是行为的反省。

在技工院校,学生的自我教育既包括个体的自我教育,也包括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一方面,个体进行自我教育是为了认识和促进自己综合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个体通过集体,在相互比较中,鉴别和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为自我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的个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自我教育效果的好坏,标志着人的素质的高低。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活动都是外因,而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自觉性才是内因,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达到不教育,即自我教育。只有引发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二)自我管理

许湘岳、吴强在《自我管理教程》中认为,“所谓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2]朱合理在《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研究》中也谈到,个体对自身的管理,我们称之为自我管理。其主要特征是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3]技工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是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活动,是展开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活动。

(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关系

自我教育本身是一种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管理的灵魂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管理。因此可以说,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自我管理则能促进自我教育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激发学生能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要想形成与教育者的要求一致的品德,必须发挥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作用。

三、对深圳某技工院校受处分学生违纪情况的研究分析

为了开展技工院校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笔者以深圳某技工院校(以下简称该校)为个案研究对象,对该校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以来学生违纪处分通报做了详细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表1、表2所示:

表1 初中起点学生违纪情况

表2 初中起点、高中起点学生违纪情况比较分析

从表中不难看出,两年来,该校共处分了96名违纪学生。其中,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技学生共82人,占该校违纪受处分学生人数的85.42%;高中起点的三年制高技学生共14人,占该校违纪受处分学生人数的14.58%。其中因违纪受处分的实习生共11人,占违纪受处分学生人数的11.46%;其中,高中起点毕业实习生3人,占违纪受处分学生人数的3.13%;初中起点毕业实习生8人,占违纪受处分学生人数的8.33%。

男生违纪受处分人数明显高于女生,初中起点五年制高技学生违纪受处分人数明显多于高中起点三年制高技学生违纪受处分人数。如图1、图2所示:

初中起点男生违纪行为主要表现在:饮酒、旷宿、旷课、偷盗、打架、辱骂老师、吸烟、迟归、考试作弊等方面;初中起点女生违纪行为主要表现在:饮酒、旷宿、迟归、考试作弊等方面;高中起点学生违纪行为主要表现在:旷宿、旷课、辱骂老师等方面。如图3、图4、图5所示:

四、技工院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特点

1.成人感特别强烈,渴望自我发展

在违纪受处分学生的行为中,初中起点五年制的学生,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均有饮酒行为:有的是和同学在KTV唱歌并喝酒;有的是携带酒到校和同学聚众饮酒;有的是为了给同学过生日。表现出他们开始用成人的眼光打量社会,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来处理人际关系。

2.缺乏规则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薄弱

在违纪受處分的学生中旷课、旷宿、迟归的行为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自我管理意识,行为自由、散漫,不能及时告知老师,履行请假手续。这种行为由于在校期不能得到及时纠正,继而带到实习单位中,突出表现在,该校被处分的实习生主要原因是:实习期间无故迟到、无故不上班、擅离工作岗位、上班睡觉、违反实习企业劳动纪律等。

3.缺乏自我教育意识,学习目标不清晰

在违纪受处分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考试作弊行为。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学生缺乏自我教育意识,对技能成才和技能就业认识不足,没有明确的成就目标,学习上得过且过,甚至抱着“混”的思想。

4.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情感不成熟

技工院校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受生理限制,加之社会生活阅历不足,看问题容易片面、主观。虽然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又常常易冲动,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激动,甚至做出过激行为。突出表现在违纪受处分的学生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存在打架、辱骂老师等行为。

(二)家庭教育方面

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深圳作为特区所具有高效率、快节奏的特点,使得许多父母忙于工作和生计,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或者部分家庭过度关爱,导致学生行为的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或者家长本身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家庭生活作息不规律,存在通宵打麻将等不良生活习惯,对学生的生活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这一点在学生旷宿、旷课、迟归等不良行为中得以体现。

(三)学校教育方面

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突出表现为主要依靠各项规章制度,强调和依靠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过多强调学生的技能教育,对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培养不足。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和现象不能及时进行制止、批评教育,从而导致学生违纪程度越来越严重,最后受到学校的处分。在该校受处分的学生中,旷宿最长达3天,连续旷课最多达26节,累积旷课最多达44节之多。

五、技工院校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德育,更新管理理念

技工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顺应形势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德技双馨、身心双健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就要求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以管理者为中心,管理中过多地采取强制式、命令式为手段的管理方法,重视学生内在发展的需要,更多地采取“引导”和“疏导”为主的方式,培养和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科学论述为自我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自我教育强调的是个体的主动性,自己教育自己,是“自我说服、自我命令、自我强制、自我限制”,是唤醒“自我”的觉醒和对“自我”的理性认知,有利于激发个体的内在动因,促进个体不断进步。

在该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王某,该校2002级一年级新生,经常从上铺往地面扔垃圾,不仅影响了宿舍的卫生,也影响了全班宿舍卫生的评比,同学们对他意见很大,成为宿舍不受欢迎的人。当班主任老师找其谈心时,王某还振振有词,以自己住上铺不方便为理由替自己辩解。最后,大家一致要求把他从宿舍中调走,而且班级中其他宿舍的学生也不愿意接受他的到来,为此王某觉得很没面子。班主任老师通过让其担任宿舍长的方法,使王某认识到自己以前想法和行为的不当,通过手机给班主任老师发了下面一段话:

老师经过我这两天的反思,想了很多,我意识到了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以及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老师,我在这里想说一声“对不起”,自己的心态、性格不成熟,给您添麻烦了。老师,唉,怎么说呢,现在有点迷茫,很多时候很纠结,分不清对和错。或许还要经历更多的事吧!老师,如果以后有什么做错的地方,请您一定要告诉我。我想做好人,很好的人!你的学生:王某。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的自我教育能力越强,就越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社会,越能按社会要求去發展,越能提高自我修养,辨别是非,矫正行为,加速“三观”的改造。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者的指导,但更重要的还有赖于学生个人意识的觉醒,这才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原动力。在技工院校学生的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更多地注重对学生自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锻炼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律能力,真正地做到自治、自理和自律。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加强规则意识教育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和社会都会有各种规则、制度、法律,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受到纪律的约束,突出表现在学生的违纪行为中,这对于一个人今后步入社会是非常不利的。对于个体而言,生命是最重要的,但对于社会而言,制度和法纪比生命更重要。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应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入手,本着对学生、对学校、对家长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加强学生的法制、纪律观念,加强学生规则意识教育。

2.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

马克思曾提出,人生来没有带镜子,因此甚至难以认识自己的外貌,但人可以借助外部对象折射自己,克服自我认识的困难。个人要发展自己,必须从事相应的活动。学生会、团支部、社团等都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学生培养、锻炼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第二课堂。通过开展一系列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平台。既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组织、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收获,在参与中得到锻炼。

3.开展劳动实践

班级值周是该校“育人为本”办学理念的创新,学校本着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仅注重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更注重学生的“三观”教育和培养。每年新生入校后,该校都会安排一周时间给每个班级值周,有意识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实现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4.重视情商培养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它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挫折承受力等五个因素。情商对一个人一生都产生重要影响,技工院校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发生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是青春期发育的高峰,个性和人格都处于成熟的关键期,有其独特的特点。

技工院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教给学生管理情绪、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反省的能力,并将其运用到个人的发展中,使学生有效地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自我,从而真正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提高教师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个良心活,肩负“教书育人”神圣使命的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不仅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技能,更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让学生明了做人的道理;不仅教会学生专业技能,更应教会学生生活智慧,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意义和尊严。

(五)加强家校联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与孩子特殊的血缘关系,是无人能取代的,家庭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想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养成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技工院校应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庭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形成教育的合力。

从前面所述该校学生违纪行为来看,如果学校教师能在第一时间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及时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在与家长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发挥家庭在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学校教师如果能在家长的配合下,及时获取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情况,认识和了解,适时地为其提供指导和帮助,那么,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都会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程文晋,付华.管理视域的自我教育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许湘岳,吴强.自我管理教程[M].人民出版社,2011.

[3]朱合理.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4]李向妃.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4).

作者:张虹

第四篇:图书馆对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作用

[摘要]文章就图书馆对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问题进行探索,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现状进行了跟踪调查,列举了大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图书馆员在服务工作中对大学生的指导和帮助,最后得出结论大学生应珍惜学习机会,从保姆式教育模式转化到自我教育模式,完成学业并走向社会。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图书馆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引言

查阅中外文献,图书馆对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作用研究很多,结论是国外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较强,国内学生应试能力较强。中国学生大多性格内向,善于思考,能独立完成作业;而国外的学生善于交流、团结协作、团队意识较强,教学模式多以四人小组共同完成。

1. 研究现状

通过发放500份调查表分别对985工程、211工程、普通本科等师范类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回收有效调查表435份,汇总出了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生活方面、情绪方面、动机归因方面、意志力方面、行动力方面、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方面,显露出诸多特点,总的来讲,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现状不甚理想,具体有如下几个研究现状及趋势和特点:

⑴学业方面的能力和行動不足,具体表现在: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不够;学习态度不积极,个别有逃课现象。从紧张的高中生活到松散的大学生活有些无所适从,从在家里的“保姆式生活模式”到“自我管理模式”有一个发展适应的过程。

⑵生活方面略显混乱。如作息时间,绝大多数习惯晚睡不能早起;在对生活的规划方面,每个学期结束不会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做总结,若被老师给予学习和职业准备计划的建议指导,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接受。

⑶在价值观方面,大学生普遍认为价值体现在个人价值上,小部分认为大学生的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上。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⑷自我认知方面,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有差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产生差距的原因是主观的努力不够。

⑸在自我评价方面,用来评价自己的词语多是消极的负性评价,而评价别人多是积极的正向评价,两者并不一致,未能达到自我的真正融合。

⑹在情绪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在情绪的控制程度上,有的学生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情绪不佳时,部分的大学生则无法像往常一样学习和工作。在情绪调节的方式上,大学生多会寻求家长和老师、同学的帮助。

⑺大学生在动机归因方面表现较好。在学业归因方面,学生将学业成绩不理想归于内部原因,并认为当事者本人应该为此负责。在成就归因方面,绝大多数的被试将成功归于内部和外部原因的综合条件。

⑻大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表现喜忧参半。意志品质的坚定性方面稍好;面对意志行动中的挫折时表现较差;意志品质的独立性方面稍差,大学生在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行动力方面表现较好。

⑼案件分析:2014年2月18日“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审理也为我们的大学教育提出警示,追溯几年前的“药家鑫案”再次引起了社会对大学教育的广泛关注。此案的判决虽然引起争议,但给我们留下的反思才刚刚开始,究其案件发生的原因,杀人动机,我们惊醒:在本案中家庭教育有缺失,社会教育有缺失,学校教育也有严重的不足。从该案可以看出,我们的学校教育是不平衡的,都偏重于智力教育和能力培养,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大学时期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阶段,高校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林森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把室友黄洋送上了不归路,本该治病救人的准医生却杀人于无形,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人的素质却没有提高,这就证明素质教育在家庭、社会和大中小学教育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严重缺失,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也没有能起到很好的矫正和引导作用。我们的大学将怎样培养学生才能对社会有用?怎样做才是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重点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复旦大学培养的两个将近而立之年的硕士研究生,由于一些生活琐事、不善于沟通和交流就导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导致两个家庭的不幸、更是教育的失败、父母双亲的无奈……也成为我们反思的关键问题:学校、社会、家庭应该如何教育一个人,才能使大学生们茁壮成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高校图书馆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以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如何引导学生增加挫折教育,抗压能力,吃亏精神,如何提高大学生们情商的有效手段,将高校图书馆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大学生通过阅读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终极目的,完善自我成长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青年。

2.图书馆员的服务工作

在大学受教育阶段是人生经历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走向社会的最后驿站,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人才成长的丰富资源,高校图书馆通过提供良好的服务、系统的文献资源,充分发挥着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由图书馆员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好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把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在阅读中感受由高校图书馆员提供的心理暗示作用,图书馆员给大学生推荐自己曾经阅读过的,有过心理共鸣的优秀作品,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既是一本心理健康辅导书,又是一本成功励志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阅读才能使自己心理的包袱卸下来,自己安慰自己,自己从不愉快中走出来,忘记过去,展望未来,真正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成长起来,发展起来。

刚离开父母到外地求学的莘莘学子,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愉快事情,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会询问父母如何解决,有时也会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如果问题解决的彻底他们就很顺利;如果没有解决好,比如求学过程中的专业问题、与室友如何交往的问题、恋爱择偶问题、毕业前等多种问题出现时,可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不能及时疏导和很好的解决。台湾女教授陈书梅的书目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的辅助方法,高校图书馆员可以推荐读者利用阅读书籍作为心理治疗的媒介,其原理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书中的内容及相关的角色与自身经验类似,产生同情共感之认同作用;而后读者释放个人的情感,产生同情共感之后的解脱,并达到一种情绪上的净化作用;最后读者更可产生顿悟作用,将书中相关角色行为内化,进而能成熟理性地调整个人的态度与行为,并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1]

针对不同阶段的读者图书馆员将采取不同的阅读指导,其主要指导方法主要有:

⑴配合学校搞好“两课”(思想品德课、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育资源的辅导与参考资料,建设好人文选修课的教育信息资源;

⑵联合教务处规定大学生对中外文化与文学优秀作品“以课带读”的方式加强指导,以人为书,聘请专家学者开办专题讲座活动,准备充足的中外文学名著以备大学生到馆借阅;

⑶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生动、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增加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以激发他们相互团结协作、团结友爱的良好人际关系;

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了解国情、社会、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的实践活动,教育学生拥有危机意识可能是我们避免危机的一个最佳良方;

⑸日常业务学习服务渠道,善于引导学生把做学问与做人结合起来,掌握读者群的特点,做好导读服务工作,导读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工作之一;

⑹做好阅读指导工作。作为高校图书馆员阅读指导是职责所在,当好图书馆员首先就要多读书,读好书,向毛泽东同志学习、向李大钊同志学习,他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工作经历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教育学生要做复合型人才,我们就要全面武装自己,多阅读多思考,怎样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如何创新服务手段,把导读工作做得更人性化,更受学生喜爱才是根本。换句话讲就是学生为了做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发展人才,更愿意接受润物细无声的服务方式,更愿意寻求师长的鼓励和帮助。

3.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大學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问题研究是对人的全面教育:应根据学生的现状、特点和需求来进行研究,内容包括学业方面、生活方面、与人交往方面、自我意识方面、情绪管理方面等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方面等。重点也将放在这些问题上,教育工作要贯穿大学的整个阶段。

⑴针对学业方面的能力和行动不足的特点,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开展对大学生学业方面的指导工作。可以采用传统的思想教育和现代的网络教育相结合的途径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明确的学业目标,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正确对待就业。具体内容包括,如何做好学业规划、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探索学习方法等。方法如:讲座报告、校内媒体宣传、榜样示范等。

⑵针对大学生在生活方面的混乱现状。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律组织引导和模范作用,学生自律组织的每一个触角都可以触及到每个学生,同时保证学生个体在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活动中的独立性,不受消极个体的影响。学生辅导员可以教育学生克服自己生活中的惰性,列出修正计划,一个月内改掉生活中的一个小毛病,一个学期下来,就能改掉4到5个不良嗜好,一年下来就能改掉将近10个毛病,放假回到家中父母发现孩子突然长大成熟了。

⑶针对大学生自我意识方面体现的现状,可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控制行为。方法如,开设心理学相关课程、系列讲座,切实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自我认知、科学的自我评价,减少自我妨碍,拥有高自我效能感,以推动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行动中的积极作用。学生辅导员可以和学生交友谈心,及时提醒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保全学生面子,用QQ聊天、短音形式,或是单独谈心方式,学生较容易接受。

⑷针对大学生情绪的现状,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行为训练、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情绪的控制力,获得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从而减少大学生消极情绪的阻碍。学生辅导员可以定期到宿舍和教室与学生见面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是开学和放假时,是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高发期,如学生家庭变故,学费筹集等问题。

⑸针对大学生在意志品质的独立性方面稍差的特点,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意志品质独立性的培养尤为重要。可使用的方法如:心理行为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班会、心理沙龙等。最佳途径为心理训练,如冲突解决训练、耐挫折训练等,同时要注意最关键的是引导学生将训练中习得的能力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图书馆优质服务是基于现实问题展开的反思与研究,指导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具有应用价值和长期实践的教育意义。图书馆员的工作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关于素质教育向前推进了一步,扩大了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问题研究的范围,使其更加全面,在普通高校更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⑺大学教育只是生命旅程的一个阶段。有的家长认为送孩子到大学就算完成了任务,其实这只是孩子离开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时期,学业完成进入社会,开始工作才能算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学生高考考得好只是这个时期是努力的,是幸运的,到大学期间的学习更多的是靠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结果。这时候学生接触最多的可能就是图书馆员,因为他们会不定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在日常工作中善于观察学生的细微表现,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要求和心理需求,适时给予阅读指导和帮助。

历史会时常披着华丽的外衣重演过去的故事。多读传记文学作品,了解别人在痛苦时是如何经历人生低谷的,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经常形容人生变化无常,一个人不可能终生一帆风顺,那只是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美好祝愿,真正的人生是充满变数的。读懂历史,了解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把握历史发展的轨迹,端正为人处事的态度,站稳立场,适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处事哲学和实践才干以及生存法则。孩子们成功成才为社会多做贡献,也是母亲最大的安慰和成功所在。在调查表回收过程中发现女生参与的人数多于男生,师范类大学生各专业也是女生较多,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社会家庭教育也是母亲担负教育孩子的任务可能会更重些,纵观中国家庭教育也是母亲付出的较多,再观察一下高校图书馆八成以上的女性图书馆员战斗在一线服务窗口,女图书馆员更具有亲和性和母亲慈爱的表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愿意到图书馆与馆员进行交流,寻求帮助。由此看来图书馆员的工作充满了爱的传播,充满知识和信息的传播。

4. 结论

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大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到图书馆由馆员指导阅读,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具有现实意义。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将有所为,有所不为,能适应未来社会的优胜劣汰,能坚守作为人的道德底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珍惜今天的学习环境,能肩负起和平时期的重担和任务。图书馆员将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跟踪加强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指导,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图书馆员的服务创新将有助于大学生从“保姆式教育模式”转化为“自我式教育模式”,促使大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陈书梅. 从台湾阅读推广活动之现况谈公共图书馆之阅读指导服务[J]. 图书馆建设,2006(5):78-81

[2]岳修志.当代大学生阅读问卷调查分析[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4):81-85

[3]刘学平.功利性读书的文化报复[J]. 图书馆建设,2004(5):117-119

[4]邹婉芬.构建阅读社会:图书馆的使命与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07(3):113-116,86

[5]杨叔子.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他自己[J]中国高教研究,2013(4)1-4,20

[6]管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图书馆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06(8)

※本文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3-MYB-088)

[作者简介]侯爱花,女,(1964.06- ),河南安阳人,安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员,正科级秘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王维堃,女,(1992.12-),河南安阳人,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在读学生。

作者:侯爱花 王维堃

第五篇:如何培养职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摘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呢,首先,要充分相信和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能力;其次,要开展多方面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再次,要构建职校自我管理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最后,要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类竞赛,在比赛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学会怎样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这对于推进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职业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或存在某些缺点、不良习惯等,长期生活在批评指责甚至歧视当中,因而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部分学生过分强调自我的感情,渴望表现自我价值,但又缺乏集体观念,在集体中往往表现为自私自利、我行我素,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充分发展的阶段,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变被动教育为自觉接受教育、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能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从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让学生在师长的教育引导下,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心理、人格特征正常、健康地发展,智慧潜能和才干才会在有计划、有步骤的挖掘下得以发挥,各方面的素质才能得到逐步提高,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自我教育的实施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收到了较好的实效。

一、充分相信和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能力。

我校全面推行干部竞聘制,候选团委、学生会干部由各班推选产生。他们要认真准备竞选演讲稿,向政教处教务处领导公开述职,最后由学校任命,因而选拔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选拔出的学生干部素质也普遍较高。我们大胆放手让他们分工负责各项管理工作,并对五项常规(出勤、纪律、卫生、午间操、晚休)情况记录、张榜公布开展班级竞赛,且将各类材料及时上报政教处、教务处。我们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考察他们工作的得失,并且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及时进行褒扬,表扬有物质奖励,更注重精神激励。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也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做好教学工作。实践证明,他们逐渐形成了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能力。具体到各班,班主任同样通过竞聘在本班学生中产生班委会,由学生自我选择、竞选参加,班委会在班主任指导下、在校团委、学生会带动下开展相应的工作。这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热情,形成了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的局面。

同样,激励教育也适用于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其实,“优等生”和“后进生”没有严格的界限,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一些智慧和才能有待开发。在转化“后进生”方面,我们首先肯定他们的优点或进步,让他们真诚感受老师的关心。由他们自己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肯定他们的潜在智慧和能力,激励他们改正缺点弥补不足,用行动关心他们,对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及时进行表扬。其次,大胆重用他们,让他们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学生感到老师既尊重他们,又信任他们,明白了老师是在尽力塑造他们,他们就会加强对自我的约束,逐渐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形成一些好习惯。“自我教育”,使“后进生”找到了自信,体验到了被人认可、被人尊重的感觉,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于是积极主动改过,从而最终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变。

二、开展主题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班级主题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现自己各种才能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的交流架起了桥梁,使他们能很好地相容、互助,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积极进取的劲头。在自主活动中,他们的人格受到了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活动本身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可以极大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实现教育者所设定的教育目标。我们指导学生开展《自信心的重要性》、《青春畅想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爱我学校爱我专业》、《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活动,通过“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学生受到了教育,提升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构建职校自我管理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依法加强对学校工作的管理,严格校风校纪,使自律和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是活生生的、独具个性的,我们的教育和管理必须把制度和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才能激发学生自觉的行为。能力再强的教育工作者,如果只是单枪匹马,想把独具个性的学生管理好,是很困难的,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学校自我管理模式。任何教育和管理的成败,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相对轻松,不需要事必躬亲;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能力和积极性,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和实施。

我们已经制定了《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管理制度》、《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借书制度》、《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胸卡佩戴方案》、《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公寓卫生检查及奖励条例》、《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会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条例》、《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奖罚条例》、《南郑县职教中心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德育量化考评细则》等规章制度。这使许多方面的工作有章可循,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学生自觉地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四、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类竞赛,在比赛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

我校每年都要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十佳歌手选拔赛、“五四”文艺汇演、秋季田径运动会、元旦书画展、专业技能展示等大型竞赛活动,同时,广泛开展学生单项体育竞赛、百科知识竞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专业技能比武等各类比赛活动,并且,把各项竞赛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让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强化校纪观念和规范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持续开展的“活动”,赋予了学生强大的、持久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力与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达到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预防、自我矫治的目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得到增强,自我教育达到了目的。

通过实践,我校常规管理逐渐显现出自己的特色,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学会怎样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养成了自我教育的习惯,培养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在终生教育的历程中迈出了可喜可贺的一步,这对于推进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胜斌 李海琳

上一篇:发电技术论文下一篇:儿童心理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