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心理素质的好与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除了学习音乐知识之外,更在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研究结果表明,音乐与儿童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音乐可以从儿童的心理、情感、行为等多方面产生审美效应,进而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第一篇:儿童心理发展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催生出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本文主要是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改善这一状况提出政策性咨询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亲子教育缺失

在我国市场经济节奏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同时,人口迁移变得日益频繁。由此社会现象而引发的社会衍生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如广东省林就万夫妇长年在深圳打工,由80岁的奶奶在家照顾三个女儿。七年之内,姐姐林文婷因蜡烛引燃大火烧成双脚残疾;小妹在帮奶奶提开水时被严重烫伤;二妹在家用柴火烧水时引起大火严重烧伤,脸和胸连在一起,眼睛因拉扯眼睑合不上,双手双脚畸形程度严重,被人称为“鬼孩”,她四年没出过家门,更没上过一天学。新浪网上还报道过这么一个案例:留守儿童小刚在梁婆婆家附近砍柴时,到梁婆婆家借刀砍柴,梁婆婆以为他来偷东西,于是骂道:“刚娃子,你又来偷东西了!”小刚听了觉得很委屈,于是随手抓起旁边的木棒朝她打去……杀死梁后,他逃离了现场。

以上虽然是个别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极端问题,但不能不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及概念界定

在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转移加大了城市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和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压力,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人口分布状况又使得这种压力转而落到流动者身上,这就造成了为城市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不能享有国家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那些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应为小学生或初中生。而那些跟随父母亲中的一方或双方进城并在城市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儿童,则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畴。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

众所周知,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其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交往更多地具有时间上的长期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离性、交往的非面对面性以及互动频率极低的特点,又由于大部分代管者(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只能施行温饱式的哺育,这种亲子教育的缺失往往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心理发展方面的异常。一项历时五年的跟踪调查表明,农村孩子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比例高达19.8%,远高于城市孩子的8%,这其中,55.5%的农村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自私、冷漠、内向和孤僻,缺乏爱心和同情心以及逆反心理严重等不良特征。在人格特征上,农村留守儿童缺乏自信,敏感、自卑,易感情用事,有较强的依赖性,遇事忧虑不安,烦恼自扰、抑郁压抑等。范方和桑标(2005)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一是乐群性低,表现为冷淡、孤独;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沉默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定。在使用SCL-90量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测验中发现,他们的总均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方面明显高于其他正常群体。

王丽芬(2002)的研究则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六个因子上的分值表现要明显高于国内中学生常模;农村留守女孩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四个因子上的分值又明显高于农村留守男孩;此外,在心理健康问题上还存在着年龄差异等。程良道(2005)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易出现逃学、厌学、学习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情感淡漠、攻击性行为、退缩性行为、任性、性格孤僻、内向、小偷小摸、无助感、被遗弃感、无价值感等问题行为。另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容易激动、焦虑,神经过敏性高,同时伴随着内向的性格特征。

周宗奎等人(2005)的研究认为,从不同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评估是不一致的。从某些极端案例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当地学校校长和教师一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有比较多的心理问题,对他们的一般印象、学习、品行、情绪等方面的评价都较差;从学生自我报告的结果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地不如父母都在家的儿童,而在孤独感、社交焦虑和学习适应方面则与其他儿童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些情况表明,留守本身对农村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

从家长与子女的接触时间上来看,从小与家长接触较多的儿童与同家长接触少的儿童比较,前者有心理行为问题的较少。换句话说,亲子关系缺失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高度相关。亲子教育缺失,儿童对父母的抚慰、关注与爱的渴求和缺失易引起一种心理压力,使儿童或是烦恼抑郁或是过于顺从、缺乏主见,或是狂放不羁、调皮捣蛋。而这种需求的缺失就可能会驱使他们去寻求补偿。有研究发现,当儿童在家庭中无法获得适当需要的满足时,就会去寻求同辈群体的补偿方式,而这种团体的很多活动又是盲目和随意的,而且易受影视暴力、色情等不良影响的倾向十分明显。因此,农村留守儿童也更易于出现行为问题。

在一系列实证研究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冷淡孤独、冒险妄为、粗心冲动、自制力差、忧虑不安、紧张焦虑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同一般儿童在适应不良方面也有显著差异,男生的强迫症状高于女生;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出现了个性发展问题,如攻击性的性格特征或畏缩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冷漠、畏惧、抑郁、自卑等)。正因为他们存在的这些行为问题,才导致目前一些青少年犯罪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的比重较大。周宗奎教授等人的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例如晚上偷偷离家外出上网,甚至去看淫秽录像,同学之间拉帮结派、打架、赌博偷盗等。

三、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以上说明,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亲子教育的缺失。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母爱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基础,缺失母爱会使孩子心理缺乏稳定感,会产生情绪和人格上的偏执或障碍;父亲的存在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权威、崇拜、勇敢和坚强等,缺失父爱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更易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适应不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会导致父母的非自然缺损,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身心发展事实上的旁观者。由于亲子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有的会表现出缺乏社会主动性和积极性,退缩、感情淡漠,甚至将熟人视为陌生人;有的则恰好相反,过度活跃,过分依赖他人的关注和喜爱,表现出一种情感饥渴的状态。相关学者还对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如王东宇等人(2005)的研究发现,父母与孩子分离时间的长短,代养人的教养方式,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年龄以及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与父母分离的时间越长,代养人的教养方式越专制或越放任,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问题就越突出。此外,农村女性留守儿童比农村男性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突出,没有和兄弟姐妹在一起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范方和桑标(2005)的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具有亲密度、情感表达性、文化知识性和娱乐性较低,而矛盾性突出和独立性相对较强的特点。

当然,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并不是由某种单一的因素引起的,而往往是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合力引发的。如林宏(2003)的研究认为,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差的原因包括亲子分离、缺乏沟通、离异家庭增多、代养人文化素质偏低和学校周边的游戏厅的存在等环境因素的干扰等。刘允明(2005)则认为,由于家庭教育的弱化、学校教育的无力和社会引导偏差等缘故,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基础教育上不但输给了城里的孩子,而且还输给了农村中的非留守儿童。付玉萍(2005)的研究认为,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农村基础教育不到位,如师资不足、办学条件差和管理体制上存在漏洞等;监护权的缺失,亲戚认为孩子应由教师管,教师认为应由亲戚管,结果两头都不管使教育和监护的责任落空;当地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亦或多停留在节假日“送温暖”等形式上;外出务工的父母有时也会对留守儿童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认为如果孩子不读书不但可以省钱,还可以挣钱等。

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叶敬忠如是说。应该说叶教授的观点代表了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抱有悲观看法的一部分教育群体,但却未必正确。事实上,我们不仅不应该放弃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所作的努力,而且应相信最终会找出妥当的解决办法来。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一)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舆论力量

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引导全社会从服务儿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角度出发,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以实际行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就是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从而营造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舆论氛围。

(二)推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政府行为

教育部门可以推动有关学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通过经常性开展农村留守儿童主题中队活动、成立家长联系热线、做好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及临时监护人的沟通联系等活动形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并把它作为考核学校和学校领导人责任达标的重要内容;综合治理办公室等有关部门要认真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及有关娱乐场所,净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政府和学校可举办家长学校、成人中心校、农村家庭教育辅导(指导)站等基层家庭教育阵地,提高农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素质和水平。

(三)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合力

农村留守儿童只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后,出现临时监护人学习辅导不力、生活照料不周、亲子接触缺失等现实困难,这些困难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得到改善和弥补:如学校应该以农村留守儿童为帮扶对象,通过师生结对、同伴结对等方式,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上不落伍。家庭临时监护人应加大对孩子品德行为教育的关注,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之不进出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文化娱乐场所,多方遏制孩子不良品行出现的苗头。教育、妇联、社会家庭教育辅导(指导)站等社会有关部门和机构要做好协同工作,积极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精诚协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编织健康的成长网络,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就感,拥有健康向上、充满亲情和友情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另外,还可以发挥退休人员的余热,共同构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体系。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注定要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的特殊群体,理所当然地应该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和关爱,这既是对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进城务工农民的一种回报,也是维系社会稳定,保证青少年一代健康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关爱,还需要从物质、精神上给予积极的投入,以推动这一阳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美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格特征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28(6).

[2]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

[3]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05,28(2).

[4]王丽芬.福清市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5]程良道.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对策.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16).

[6]田小兵,杨正伟.四川农村外出打工者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国学校卫生,2003,10(24):5.

[7]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8]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9]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0]付玉萍.民工潮引发的社会问题.经济师.2005,(7).

[11]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教育探索,2005,(5).

[12]肖正德.我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社会科学战线,2006,(1).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

编辑/于 洪 终校/舒 娟

作者:陈健芷 张艳盛

第二篇: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问题

摘 要:结合教学经验,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进一步研讨解决对策,以促使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策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是关系数千万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分析

1.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障碍,行为易出现偏差。由于长期缺失感情关怀,留守儿童大多内向、自卑、冷漠、交往能力差,表现出冲动、易怒、自私、蛮横霸道等特点,且行为控制能力较低,进而出现逆反、叛逆的心理,甚至有些儿童会发展为仇视社会。而代理监护人对这些孩子仅是在物质上给予了保障,而在精神层面的需求、道德习惯的养成则少有关怀,致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出现危机,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及孤独感强,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相对于正常家庭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与同伴交往存在一定的障碍,表现为不愿意与人交流、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并且碰到问题与困难时,不愿意向他人求助。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处于散漫的成长状态,迫使他们自身控制能力较差,而且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理及精神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促使其内心产生一定的落差,从而使他们容易患上一些心理上的疾病。

3.学习心理问题。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里,留守儿童的监护缺乏应有的家庭氛围,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代理监护人如爷爷奶奶又不会辅导孩子的学习,加之他们独立学习能力较差,他们对学习往往是应付了事,因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且极易产生厌学、逃学等不良心理。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以及社会中容易受到“另类”对待,这些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进而对他们的将来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之策略

1.重视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家庭教育与心理沟通,因而父母应该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做到每周交流一次,除了电话,还可以用书信、邮件等,为留守儿童营造出快乐的心理成长环境。

2.加强学校教育,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氛围。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应该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注重心理沟通,营造出爱的氛围,从而帮助他们对生活与学习都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同时,学校应利用假期家长回家,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形成家校合一效应。再次,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备专兼职教师,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快乐成长。

3.营造社会教育的大环境。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还与社会这个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各级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新局面。(1)加强媒体宣传,引起全社会关注。(2)建立农村社会化的未成年人教育和监护体系,建立孩子在校由学校监管,校外由农村社区督促监管。

4.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留守儿童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及时引导,树立榜样教育,激发其他留守儿童上进的信心和勇气。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和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完善自己的人格。

总之,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涉及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政府各方面,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需要各方面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应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熊磊,石庆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8(6).

[2]朱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2).

[3]郭霞年.留守儿童教方法初探[J].教育革新,2011(06).

作者简介:钟士霞,女,本科,就职学校: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传流店乡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心理。

作者:钟士霞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之思考

摘要:心理素质的好与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除了学习音乐知识之外,更在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研究结果表明,音乐与儿童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音乐可以从儿童的心理、情感、行为等多方面产生审美效应,进而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以小学音乐教育和儿童心理为准则,从音乐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寻找新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儿童;音乐教育;心理发展;健康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Children,Music education,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Health

近年,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公民基本素质的亟待提高,人们对精神和教育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一个人的素质培养则包含着非常广泛的层面。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既能陶冶人的情操,也能提升个人的艺术鉴赏力,如今正不断地被更多人所重视,这使得音乐素质方面的教育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显示,由于目前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期盼,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学生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加。譬如课后各种形式的课外班、辅导班、特长班等,皆无形地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随之,孩子的心理发展亦成为当代小学教育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将在小学音乐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两个维度间的关系展开讨论,以期探索更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音乐教育方式与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小学音乐教育使其更大程度地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概况

探寻小学音乐教育,则首先需要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与其密切相关的教育方面的问题。音乐治疗学领域的研究显示,音乐具有影响人的情感,进而调节人体生理与心理的功能。因此,我认为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本质与人体机能的关联而实现其教育的目的。

(一)音乐的本质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它不可能脱离技术肌理和感官直觉而存在,但音乐确实又远远超越技术和感官。因为美妙的音乐无论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去观察,还是从远古、近代、当代等不同历史时期来研究,我们都会感受到音乐所带给我们的快乐。美妙的音乐无处不在,而音乐与声音又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知道,声音可分为乐音和噪音;其音的本质则是由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个基本的要素而组成,这些要素的继续无序的组织和发展则会构建成我们所欣赏的节奏、旋律、和声、复调等音乐的更高级的层次。因此,音乐归属于声音的范畴,不能脱离声音而独立存在。

(二)音乐教育的阐释

音乐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包含于艺术教育之中,并融合了各种类型艺术教育的特色,对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校音乐教育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学校教育所实施的以音乐为媒介的教育活动。音乐教育是学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发展。音乐教育,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我对此的理解是,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和学习演唱或演奏某件乐器而实现自己未来专门从事某项表演技能的目的;所谓的普通音乐教育则是以学习和欣赏音乐为途径,从幼儿开始一直延续到中、高等教育阶段,而进行学习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演唱或演奏某件乐器等基本技能,进而提高人的音乐基本素养。因此,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虽同属于音乐教育体系,但是,二者又有着本质上各自的教育目的。

(三)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简况

中国音乐教育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氏族社会末期,人们就已经有了音乐教育的社会机构。到了夏、商、周时代中国古文化初盛时期,那时的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开始逐步的从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学校教育逐渐产生。总之,中国的古代,统治阶级用音乐规范道德,陶冶人格,从而达到维护统治的地步。而实施的教育对象则是些贵族皇室,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课程。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基本是师徒传承。而到了近代,随着各大学堂以及各地方学校的兴办,音乐逐渐被纳入到课堂教学的行列。

辛亥革命之后,小学的音乐教育进入到中国的教育体系当中,但当时由于师资和教学设备的不足,只有少部分学校开设了音乐课程,加之国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小学音乐教育在初级阶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自此以后,小学音乐教育才开始逐渐的被更多人所接纳,同时在教育水平以及设备方面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音乐教育事业开始被重视起来。到了音乐教育繁荣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层面也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来实现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但就目前的音樂教育水平来讲,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一定差距,这也使我国音乐教育水平的提升相对于其他国家有更大的空间,同时,也可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总之,中国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对小学生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教育阶段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因为不论是儿童的能力,还是培养其健康心理与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等,皆是最佳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音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这一时期的儿童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其行为标准以及思考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成年人,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往往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实施美育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使儿童获得一个开心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和美妙的艺术氛围。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身为音乐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把握音乐课上的轻松欢快,“以音乐为主”以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为导向,让课堂上的孩子们敢去想、敢去问、敢去做,突破老套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全力培养儿童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机,对儿童进行音乐方面的教育教学。让我们的儿童能够健康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夯实的基础,赢在起点,奔向新的挑战。

(二)提升儿童音乐领悟的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可塑性强等特点,如果在小学阶段便对其进行音乐教育,可使其从小养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使其对音乐的领悟能力有所提升,由于家长在儿童阶段就为孩子创造了一定的学习音乐的机遇,以及使其接受音乐教育。事实上,也是让孩子在其最佳的音乐学习阶段为其建立了坚实音乐素养的根基。而成年人对音乐的学习方面相对于儿童来说存则存在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音乐领悟能力的提升,还要依赖小学音乐教育。儿童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尽早开始,而且开始的越早会让孩子受益越多,因此,如果想取得一定的成就,一定是要从小就开始接触和练习的,这样在以后的发展中才能有所基础。成年人虽然理解能力较儿童强,但想在音乐方面达到一定高度的话,要较儿童付出更多的努力。

(三)我的实习体验

通过两年多的工作经历,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对儿童的音乐心理,有了深刻的体验。在这一个多月的日子,我与孩子们共同上课学习发现,孩子们很活泼、很可爱,对音乐的感知力很强。上课时不难发现,孩子们通过简单的节奏、歌唱以及舞蹈形体动作,可表达出超乎想象的小学生那种纯洁、天真的心理。每周一节音乐课可以让孩子们心中的那种紧张的学习压力得以释放,更好的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而身为教师本身的我,更是通过这短短的实习,对小学音乐教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由此可见,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多一份选择,另外对我国人民整体的音乐素质的提高来说,也可奠定坚实根基。

三、小学音乐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教育问题,对成人来说,是对自我的认识和指导;这对于儿童也一样,但是,对儿童的教育则更加重要,因其尚未成年,所以还需要成年人的指导,以避免其走弯路。

教育要从儿童开始,由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无法清楚的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因此,也就更容易受外界影响,这种特点很容易使儿童在各方面较成年人来讲处于劣势地位,但同时也决定了他们的未来有了无限种可能。作为成人,尤其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种种可能性,以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己任,这样才能使儿童的心理发展逐渐向更加健康的方向靠拢。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同时也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初的意思是“对感官的感受”。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美又是一切能够使人感到愉悦的事物,它充斥在生活中,通过方方面面来表现。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增强对美的感受,换言之,即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育本身的美存在于舞蹈、歌唱以及音乐欣赏等方方面面,而目前之所以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这其中的美,很大程度是由教学模式决定的,因此,要想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定要抛开以往固定、陈旧的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对于儿童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是漫长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所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想要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一定要在学习音乐的初期就加以努力,同时也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学习与进步。

对学生而言,少儿声乐初期的培养包括吐字、气息、发声、识简谱等很多方面,而且这些环节缺一不可,想要使学习音乐初期的效果更好,就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方面,即要掌握专业的音乐知识,同时又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只有在理解之后,才能将专业知识更好的应用;在实践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勤于练习,将所学习得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平时的练习之中,并在平时的练习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及时发现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为学习音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也就在无形之中提升了自己本身的审美能力。

从老师方面讲,身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认真负责的态度。有着一颗爱学生的心,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孩子们着想。光有这些还不够,过硬的专业技能也是必须拥有的。教师要时时刻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进程,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巧妙的将美的观念以及审美体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音乐课中获得更多关于“美”的体验,这样,即使老师不去刻意强调关于审美的知识,学生也会潜移默化的从音乐中提高审美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团队意识

1.团结的重要性

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单人的力量无法搬动巨石,但是古时候的人类就懂得运用团队的力量,来建造出世界“八大奇迹”的金字塔、长城、秦陵兵马俑等,这些都是我们祖先智慧团结的结晶。因此,团队的精神可以让我们的梦想变成现实。

团结就是力量,稳定压倒一切。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想要在社会或者世界上长期存在并发展下去,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团结,这个道理对班集体来说同样适用。

2.小学音乐教育对提高儿童的合作意识和团体意识的作用

要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就要从教育方式入手,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则作为被动的接受者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新颖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分组演唱一首歌曲,或完成一项任务。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的启发会比教师生硬的向学生灌输知识来的更加自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同时将学生组成一个团体,他们自然会在其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使本身的的合作意识和团体意识得到增长。

3.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期间应注意儿童的形象思维、活泼好动、爱模仿等,这些儿童期间的特点,我们都应该全然的接受他们,不能打破他们的天真情感。为了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应该以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小学音乐课堂通常都是集声音、想像、创造、表演于一体的音乐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求我们音乐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和创造的空间。不应该束缚小学生的思维,应让他们放飞思想。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无拘无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挖掘,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使小学生在享受音乐的时间,让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三)有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音乐首先能够健全人格,完善人的道德行为,这一点历代教育家都很重视。从小培养健全的人格能够使小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在为人处事或是行为方式方面都有一个标准,进而更容易融入到集体和社会中,同时对社会不文明行为的减少也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学期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因此本阶段是对儿童进行各项教育教学最好的时机。音乐由于其独特性,对儿童的思想品格,情感,以及意志力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这样的影响反应到心理方面,便是对儿童建立健全人格的促成。内因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虽然音乐教育本身具有这种效果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但同时老师和学生也需要一起努力、一起学习,从心理本身上接受音乐,喜欢音乐,热爱音乐,这样才能使儿童在建立健全人格的道路路上越走越顺利。

结语

音乐亦可理解为语言艺术,是以特殊的语言表情感;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存在,不分国界也不分疆域与种族,音乐教育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福祉,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能够从方方面面对其以后的人生轨迹产生影响,反应在心理方面则包括对其审美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的促进作用,当然,想要使音乐教育在这些方面的促进作用达到更好的效果,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学生本身对音乐的接纳,而学生对音乐的接纳除了对音乐与生俱来的天分、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这两点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一定要富有创新意识,积极对授课方式进行革新,以不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以及每位学生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同时也能使音乐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 常京霞、邵红红.音乐教育论丛[M].山西:三普出版社,2012.

[2] 杨燕迪.歌剧的误会[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社,2014.

[3] 尹爱青主编.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4] 李晓东主编.《小学生心理学》[M].江苏:人教云汉数媒科技有限公司,2015.

[5] 玛利亚.蒙台梭利著.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意大利: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

[6]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儿童人格教育[M].奥地利:北京明天远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4.

[7] 麦克斯维尔著.团队成就梦想[M].美国: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3.

[8] 沈致隆、齐东海著.音乐文化与音乐人生[M]. 北京: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7.

作者:刘磊

第四篇:如何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摘 要: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开展良好的学前心理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当今学前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教育工作具有复杂化,不仅要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发展生存的能力,乐于和人交往、性格良好、行为统一协调,形成一个能够协调内在需要和外部压力的良好心理。为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本文作出以下分析。

关键词:学前儿童;师资力量;发展;心理健康

教育的重视程度被不断的提高,与之对应的心理教育也在不断的被提高重视。现阶段,绝大部分的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学前儿童的身心还在发展过程中,心理素质比较脆弱,为保证学前儿童能够具有良好的心理,需要着重对学前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心理教育观念问题

学前儿童心理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知识教育为主,针对学生的学习制定了多种教学方式。然而,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学生的心理教育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前教育的重点环节,也是整体教育工程基础环节。

(二)心理教育体系问题

良好的心理教育体系,能够有效的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生心理素质,但是,部分地区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心理教育体系有待完善。良好心理教育体系需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制定教育方案,然后对学生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科学的方式,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对学前儿童开展教育活动,至关重要。

(三)心理教育师资问题

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保证学校具有专业化的教师对学生心理教育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各地区的学校不断的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重视,并且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然而,专业化的心理教书数量不足是开展学前心理教育的重要阻碍,另外,现有的心理教师队伍,对具有现代化的心理教育方式不够了解,这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同样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促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家长和学校的合作

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保证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和在家期间,同时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家长要和学校始终保持良好的共同,老师要及时、全面的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向家长转达,同时,还要将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告知,家长按照老师的方法,在家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保证学生可以不间断的得到教育。

(二)提升师资力量

1.增加教师数量

增加心理教师的数量需要学校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相关部门要在师范类院校增设心理教育课程,并且增加招生数量,以此保证专业教师的数量。学校方面要积极引进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不断增加学校内心理教师的数量。

2.提升教师质量

提升心理教师的质量,可以分两方面进行。首先,引进专业教师,直接提升心理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培训,主要针对学前儿童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以此保证从根本上提高心理教师的水平。

(三)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同样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完成。学校方面,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杜绝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老师和同学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并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家长方面,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保证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要端正自己的品性,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

科学证明,能够接受到成人正确而有理性的爱的孩子,在生活中总会表现得充满自信、乐观、积极进取。对学生的一些心理需求进行满足,学生会的身心会受到积极的影响,进而提升对老师的认可程度,能够更加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因此,老师在平时要通过各种形式向每一个孩子表达自己的爱,让孩子生活在爱的氛围之中。

(五)培养与预防的结合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将培养和预防相结合,培养是指对学生的品性进行端正,保证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进而提高血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解,针对成长环境中不利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进行预防,避免学生因此受到不利影响。

三、结语

健康的心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忽视,作为老师和家长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从外露的行为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指导和教育,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完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师资力量,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等,可以有效提升学前儿童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中琼.论幼儿文学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培养与改进[J].语文建设,2016(7X):77-78.

[2]李娟.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赢未来,2017,(02):145-146.

[3]江晖.浅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00(005):131-133

[4]李娟.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赢未来,2017,000(002):P.145-146

作者:徐佳欣

第五篇:父母行为差异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摘要]父亲和母亲在与儿童交往中表现出显著的行为差异,这些行为差异对儿童的成长起着不同的作用。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父亲和母亲行为差异的主要方面,并就这些行为差异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作了分析。

[关键词]父母;行为差异;儿童发展

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在探讨父亲和母亲的行为及作用时通常将父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或者主要关注母亲),但现实是,父亲和母亲的行为及作用通常并不完全一致。父亲与母亲具有不同的性别特征、社会特征和行为表现。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许多学者对父亲与母亲之间的行为差异作了探讨,Tamis-LeMonda等人认为,父亲在特征、行为和影响上与母亲存在差别。Paquette发现,父亲与母亲在家庭角色、抚养行为以及与儿童的关系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研究者对造成父亲和母亲抚养行为差别的原因的看法存在着一定的分歧。Hewlett认为,造成父亲与母亲行为差异的原因来自当前经济和社会结构:现代社会的父亲通常在照顾儿童上所花费时间较少,这导致他们往往只通过一种能快速吸引儿童的方式激活儿童。他比较了西方文化和非洲中部Aka部落,发现与西方社会不同,Aka部落的父亲很少与儿童游戏,而在西方社会,父亲有较多的与儿童相处的时间,能与儿童亲密接触,儿童对父亲有强烈的依恋。但Lamb等人对现代西方社会的研究并没有验证以上理论,不过,他们发现在当前西方社会,即使在父亲高度参与照看儿童的家庭里,甚至在父亲是主要照看者的家庭里,父亲与母亲的行为仍然存在巨大差别,父亲仍然比母亲有更多的游戏行为。总之,造成父亲与母亲抚养行为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尚待进一步探讨。

一、父母在儿童成长中的基本角色上的差异

在现实中,父亲与母亲具有不同的性别角色、社会角色和社会行为。在对儿童的影响上,父亲与母亲往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父亲与母亲都参与照顾儿童的家庭中,父亲和母亲与儿童的交往行为存在着巨大差异:母亲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照料孩子的生活上,父亲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一起游戏。Paquette发现,父亲倾向于与孩子玩,不喜欢承担喂养和清理等任务,而母亲倾向于进行照看或认知类的游戏。尽管母亲在照顾儿童上花更多的时间,但在与活动相关的肢体游戏上,父亲所花的时间要多得多。可以说,父亲更多的是一个玩伴,母亲则更多地承担着抚养者的角色。

父亲在与儿童游戏时能提供比兄弟姐妹更成熟和更富有变化的游戏内容。儿童父亲与儿童游戏的方式可能影响儿童的同伴交往。Kerns等人发现,如果父母经常用命令和强迫的教养方式,儿童在同伴游戏中也会更多地用命令和强迫性的方式,这会导致儿童不受同伴欢迎。同时,与父亲游戏会使儿童逐渐脱离母亲,降低儿童与母亲的紧密程度;还能诱发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使儿童获得更多直面外部世界的机会,提高面对陌生环境的勇气,提高社会胜任能力和技能。并且父亲和儿童之间的游戏促进了儿童对他人情感状态进行解释和表征的能力。使儿童学会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3~4岁时更多地与父亲进行肢体游戏且表现出积极情感的儿童具有较好的同伴接受性。研究也证实,父亲抚养的缺失或低质量的父子关系是男孩出现行为问题(包括侵犯)的重要原因,男孩具有高侵犯性的原因可以部分地用缺乏父亲监督来解释。

相对于父亲,母亲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儿童的照顾上。由于母亲的喂养者地位和对儿童行为更敏感等原因,母亲是儿童最重要的依恋对象。在母亲那里,儿童可以获得更多的舒适感和保护。儿童遇到挫折或痛苦时,最先想到的是在母亲那里寻求安慰。Lamb发现,在儿童(特别是男孩)的认识范畴中,母亲是安全和温暖的主要来源,而父亲更像一个玩伴。

二、父母在与儿童游戏的类型上的差异

父母在与儿童游戏的类型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研究表明,父亲与儿童多进行运动的、肢体的游戏,母亲与儿童多进行安静的、言语的和玩玩具的游戏。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到第十年里,父亲更高频率地与儿童进行肢体游戏,而母亲与儿童更多地进行目标中介游戏和角色游戏。Labrell等人的研究揭示,即便是在包含玩具的游戏中,父亲通常用玩具作为与儿童肢体接触的引子(pretext),而母亲倾向于让儿童掌握玩具的基本用途。Paquette认为。“打闹游戏”是父亲与儿童游戏的主要方式。打闹游戏指摔跤、抓挠、踢打和翻跟头等肢体游戏。研究证明,打闹游戏从学前阶段就已经开始并一直延续到青少年初期,大约在8到10岁时达到顶点。Paquette认为,打闹游戏能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打斗技能,使儿童熟悉自己的角色。建立和维持自己的地位等。经常与父亲进行打闹游戏的儿童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更少,在非攻击情景中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高质量的父子肢体游戏能促使儿童(特别是男孩)对父母制定的纪律产生敏感,进而促使儿童遵守纪律。

由于打闹游戏具有某些身体行为特征,因此很多人担心它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但大量研究表明,打闹游戏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来源。Carson等人研究发现,儿童与父亲的打闹游戏可能对其竞争和侵犯行为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Ross等人认为,游戏在对攻击性冲动的阻止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父亲通过打闹游戏教儿童(特别是男孩)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侵犯行为。同时,有研究发现,打闹游戏提供了儿童对他人的情绪状态和信号进行认知和解释的机会,进而提高对愤怒和强烈冲动情感的调节能力。

三、父母在教养方式上的差异

1.父亲鼓励孩子冒险且加以保护,母亲更倾向于保护

Kromelow等人发现,父亲总是鼓励儿童冒险,引导儿童主动进入陌生情景,自主探索,克服困难,并且在面对陌生人时表现得更勇敢,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母亲对儿童进入陌生情景总是怀有不安,倾向于给儿童过多的保护。父亲与母亲的这些行为差异对儿童的个性特征会产生不同的影响。Le Camus等人认为儿童有被刺激、逼迫和鼓励冒险的需要,就如他们具有寻求稳定和安全的需要一样。在教孩子游泳时,父亲倾向于站在儿童的后面,使儿童自己面对前面的环境。而母亲倾向于站在儿童前面,与儿童保持视觉接触,并不断地观察周围环境。

2.儿童与父亲的交往通常是兴奋的和肢体的,与母亲的交往更多是安静的和语言的

Dixon等人认,父亲与母亲行为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父亲倾向于使孩子兴奋,而母亲则努力教他们自制。Yogman等人发现,父亲即使在给儿童换尿布,给儿童喂食,给儿童洗澡等行为上,也与跟儿童面对面游戏时一样,以一种活跃、令人激动

的方式进行。父亲的行为更剧烈,他用摇动等方式在情感和认知上逗儿童,或通过提高打闹游戏的强度帮助儿童调节情感,并在超过儿童忍受范围时停止。而母亲的抚养行为则大多是安静的和语言的,她倾向于与儿童进行平静的言语交流而不是兴奋的游戏。无论是兴奋的还是安静的游戏,对儿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正如Labrell指出的,不论是安静的还是兴奋的游戏对儿童的认知发展都很重要,因为儿童需要学习处理预想不到的事情。

3.父亲代表着权威和纪律约束,而母亲提供体贴和温柔

在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儿童心目中的父亲和母亲的行为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父亲代表着权威和纪律约束,母亲提供体贴和温柔。尽管有调查证实父母有共同分享情感支持、监护和纪律约束的倾向,但纪律约束仍是父亲行为的重要特征。Hofferth等人认为,父亲抚养行为具有温暖和控制两个主要维度,他向儿童表达了“I love you”,但“I am stronger than you”,使儿童即便是在极度兴奋时也能体验到纪律的约束。尽管在日常的交往中,父亲较多采用平行的形式,采取鼓励和平等的态度,但是在面对儿童的行为问题时,往往采用更严厉、更权威的教育方式;而母亲往往很难把握管教的分寸,从而导致其在儿童心目中权威性的降低。

4.父亲的行为更多变,母亲的行为更有规律

父亲倾向于与孩子进行非目标性的身体的交流和充满新奇的游戏;而母亲倾向于用言语的和教诲的方式,进行常规的游戏来吸引和维持儿童的注意力。父亲在与儿童交流时倾向于用更富有变化的言语,并且要求儿童表达清晰,促使儿童阐明他们的思想,以促进儿童对社会角色的理解;父亲擅长创设与问题解决相关的情景让儿童思考,而母亲则倾向于代替儿童解决问题。父亲在对待儿童完成任务上有更多变化的与动作相关的要求,而母亲冗长的语言主要集中在与情感相关的内容上。

四、父母与儿童依恋关系上的差异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通过陌生情景程序和Q分类法发现,父亲和母亲的作用是独立的,儿童与父亲和母亲产生的依恋存在很大的区别。儿童和母亲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一般建立在母亲对儿童信号的敏感性和一贯恰当反应的基础之上,而与父亲的依恋更多是建立在游戏中;儿童与母亲的安全依恋使儿童倾向于探索外部世界,进而发展出更好的社会能力,而与父亲的交往则能更好地满足他们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母亲与儿童的依恋是相对稳定的且具有代际传递性,婴儿期依恋和20年后的成人依恋有64~75%的相关,母亲的依恋类型与她们的孩子之间有68~80%的相似性,而与父亲的依恋关系和代际之间的传递性则非常弱。

对于父亲和母亲与儿童关系的差异,很多研究者试图提出不同的概念加以区分。Paquette提出用父亲与儿童的激活关系(father-child activationrelationship)来描述父亲与儿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区分母亲与儿童的依恋关系。激活可以理解为通过展现给儿童新的经验或新异刺激而激活儿童的情感的机制,它是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步骤。父子之间通过游戏形成的激活关系依赖于儿童对母亲的依恋,只有在满足了最基本的需要(饥饿、口渴、安全等,这些需要主要从母亲那里得到满足),儿童才会从与父亲的游戏中受益。Paquette认为游戏是父子激活关系的核心内容,父亲在与孩子的打闹游戏中不断地鼓励孩子,使孩子获得更多成就感,这种激活关系是儿童能力发展的基础。

五、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发挥父母行为差异的作用

随着男性越来越多地参与抚养儿童,人们会问父母一方的行为是否可以被对方的行为所替代,研究结论倾向于否定。Stuckey等人发现,即使由于母亲外出工作而由父亲抚养儿童的家庭,他们基本的抚养风格并不会改变。Ainsworth认为父亲和母亲很难同时维持两种角色,作为儿童安全来源的母亲可能不是好的玩伴,既要抚慰儿童又能使儿童兴奋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是两个存在一定对立的过程。儿童需要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不同经验,父亲与母亲之间心理和行为的差异给儿童提供了大量经验。

同时,许多研究发现父亲和母亲行为的差异对儿童发展具有互补性。Le Camus等人研究发现,与单亲家庭的儿童相比,双亲家庭的儿童更加活跃、自主以及在合作与竞争情景中具有更恰当的社会行为。Bourcois也发现,双亲家庭中,父母都参与且两者行为有明确区分(比如照看者和玩伴的区别)的儿童表现出高度发展的社会性,并且比那些父母都参与且父母抚养行为未明确区分的儿童有更好的适应竞争和合作情景的能力。Richaud对比了父亲很少参与且父母抚养方式未明确区分的家庭与父母都参与且父母的抚养行为有区分的家庭,发现后一种家庭中的儿童与同伴的冲突更少,同伴交往中侵犯行为更少,更容易被同伴接纳;而且遇到冲突情景时,更多使用劝诫的方式而不是身体的暴力。这些研究结论提醒父母共同参与抚养儿童的重要性。

综合对父母差异研究的相关结论,我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不论父亲或母亲都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对儿童的抚养中来,充分发挥各自在家庭教育中的特长和作用,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董光恒 杨丽珠 邹 萍

上一篇:自我管理论文下一篇:装饰装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