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开展评价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程改革把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作为指针,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 它的主要特点有:实践性, 开放性, 自主性, 生成性。

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常常不自觉地受到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及原有观念的影响, 在评价内容上, 基本以书本知识为评价标准, 以纸笔考试为评价方式, 表现为重视学生活动达成的结果, 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成长极具价值的活动过程的评价;在评价结果上, 由于很多学校和教师以单一的分数等级的方式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 学生难以看到自身的成长与不足, 从而更多地去关心同学之间单一分数的比较, 而对于自身活动参与得如何, 在活动中获得怎样的感受和进步, 都没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活动获得信息, 这对评价学生的目的应该定位在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唤起并引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从而使之达到理想化的心理状态显然是不利的。

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以及形式都具有多元的特性, 而活动评价渗透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 它的评价方式也具有灵活、多元的特性, 因此, 在活动过程中不同主体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1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

在每个主题活动的评价中, 根据学生的资料、活动记录、交流成果、感受体会、收获等各种的材料搜集、整理和积累, 成果展示和交流答辩等进行评价。评价面向全体学生, 以激励为主, 公平公正, 使评价成为平等协商的过程。首先, 学生互评, 具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单个同学的评价;另一种是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对单个学生的评价, 可以从成长档案袋进行评价, 因为档案袋记录着学生在活动中每个环节的重要信息, 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学生在每次活动的个性化表现, 优点与不足, 是评价该生的重要依据。在评价时, 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给对方打分数或划分等级。另外, 对小组的评价, 主要对小组在整个活动的收获, 成果的整理, 小组成员的合作, 小组交流时的表现等内容方面进行评价。第二, 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 对人的心理来讲, 会引起学生积极的心理反应, 评价得当, 会使他们客观认识自己, 充满自信和不断上进, 使用不得当, 会使他们自负、焦虑、逃避等心里现象发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 因为学生对自己活动的过程拥有最丰富的信息。因此, 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并逐步做到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的主体都以学生为评价对象, 在评价过程中, 学生不单能做到自我调整、自我改进, 在坦言自己的不足、困难和努力的方向学会纠正自己的不足。还能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欣赏别人, 对他人的评价要客观、具体, 既要发现他人的优点, 又能提出改进的意见。另外, 同学互评, 要处理好小组和个人的关系, 进一步树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师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教师的评价要转变观念, 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的每个环节, 有效地指导和评价各项活动。作为评价者, 教师的评价应该客观、公正、公平。且能促进活动的开展。教师不仅要寻学生的活动进行全程性的评价, 要善于运用积极激励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活动, 对不同的学生能用不同的语言和行为进行评价。

首先, 教师要将学生纳入评价者的行列, 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和实施计划, 掌握整个活动的信息和资料, 对活动最有发言权。学生与到老师的互动评价, 更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和理解, 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第二, 必须重视学生参与过程、顾活动结果的评价。我们倡导在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学生与人沟通、合作和协调的能力来评价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途径、技巧评价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作品的创意、设计、制作来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 通过激励, 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 燃起自信, 增强勇气去克服困难。第三, 教师要尊重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表现, 因为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 在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参观、访问等多种活动展开过程中, 评价也伴随着这些方式出现, 再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展现出来, 可以说是评价方式不唯一。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 个性, 能力, 优点等方面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所以, 教师要尊重学生选择的表现方式, 唤起并引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从而使之达到理想化的心理状态。另外, 教师对学生要强调对“实践过程”的描述和体察, 强调关注同伴的优点和长处, 并且运用肯定、鼓励的原则、尽量去发现同学的优点、进步、并给予赞赏, 利于帮助同学建立信心, 体验成长、进步的快乐。

3 家长及社会人士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很强的开放性, 活动形式决定了学生大量的活动在校外场所进行, 家长和社会人士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活动不单只在学校进行, 有些是在家里和社会场所进行, 家长有可能就会成为直接的参与者, 他们或被访问, 或成为咨询者, 或是观察者。他们有机会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真实表现, 孩子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料, 孩子动手制作, 归纳、整理、交流的能力, 家长可根据教师所订的评价信息对学生作出适当的评价。对于同一种现象, 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观点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所以,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必定会带来多元化的评价结果, 从而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有了家长的评价,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亲人的关注关心, 更能激起学生的活动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观要求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融合为个整体, 贯彻到活动当中去。在评价工作时, 应尽量纳入新的评价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遵循评价的整体性、多元性、主体性原则。一方面, 将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另一方面, 将评价过程也当作师生共同实践、共同发展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引导和鼓励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社会、探究科学、亲近大自然, 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及良好的情感和意志, 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形式都具有多元的特性, 而活动评价渗透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 它的评价方式也具有灵活、多元的特性。本文主要从学生、教师、家长与社会人士等方面探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展评价。

关键词:评价,互评,自评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 郭元祥, 姜平, 胡良君, 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李醒夫.研究性学习可行方案探讨:课题选题与内容[J].课程与教学, 2004 (6) .

[4] 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5] 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Z].2001.

上一篇:α-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下一篇:论文写作技巧——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