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建设考察报告

2023-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实验室建设考察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实验室建设考察报告

郁南信用体系建设考察报告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和城乡均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09年以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结合强化县支行履职效能,狠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郁南信用体系模式概况

郁南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前列与其深入推进信用体系“生长工程”建设密不可分。郁南县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采取“政府统筹、人行指导、部门联动、多方参与、共建共用”的模式,全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和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概括说来,就是“成立一个中心,开发两套系统,构建四项机制”:一是成立县级征信中心,构建强有力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组织保障机制;二是开发企业和农户非银行信用信息查询系统,构建农村信用信息跨部门采集和共享机制三是扎实开展信用村和信用户创建工作,构建切合农村实际的农户信用评价机制;四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构建农村信用正向激励机制

二、从郁南模式中借鉴的经验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

郁南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得以顺利推进,关键在于地方政府与人民银行分支行密切配合,形成了政府统筹、人行推动、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进一步提升基层人民银行履职能力的重要抓手

在县域经济中,人民银行作为唯一的金融管理部门,具有谋划县域金融改革发展、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提供高效金融服务的内在职责,结合地方实际抓实、抓细、抓好征信服务和管理工作,从根本上促进农村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的对接,有效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通过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基层人民银行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要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郁南县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把信用村和信用户创建工作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社会管理有效衔接、相互促进。

三、结合晋宁实际,看郁南经验

晋宁县自2007年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以来,努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基础、信用档案库、信息管理制度、信用评价体系以及失信惩戒机制的建设。2011年已为全县322户中小企业建立了企业信息档案。逐步建立起了“征信+信贷+公司”的模式,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信用体系的不断健全,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工作安排,我县又在今年5月开展了以“统一部署、健全机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改革创新、支农惠农”为原则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真正为我国创建和谐社会以及在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带来良性的贸易投资氛围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一)用郁南经验,促进晋宁县信用体系建设

1.建立由政府主导的信用体系建设平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起步和初始阶段,需要政府的推动和协调,发挥整合作用,实现全面的信用信息互通和共享。地方党政要发展领导作用,组织当地人民银行,会同各金融机构等信用信息相关部门,扩大信用体系建设参与主体,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统一部署、健全机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改革创新、支农惠农”为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由政府组织领导,人民银行推动,构建组织保障体系,做到组织到位、推动有力、管理有序、各负其责。同时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供相应资金保障。

二是多方参与、多方受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县政府主导下,由人行和县级有关部门联合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各镇街、农户、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参与,上下联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本着多方受益的原则,既有利于金融机构控制风险,又有利于缓解“三农”融资难的问题,切实使农户得到实惠,农村及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得到发展,确保工作开展的持续性。

三是统一标准。制订统一的农户信用信息档案标准和信用评价标准基本框架与运行机制。

四是重点突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建立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为突破口,以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用农户的创建活动为抓手,结合区域实际,由浅入深,由点到面,有序推进。

2.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农户信用评级工作。农户信用评级工作是信用体系的基础性工作,要在信用评定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加强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并根据政府主导、银农联动、各方配合的要求,共同构建“乡镇政府、村委会、涉农银行机构、农户”四位一体的农村信用服务体系。做好职责分工,明确各主要涉农银行机构和乡镇政府、村民委的职责划分。农信社作为评级工作的主体,要切实抓好评级的具体工作,努力完成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目标。

3.加大宣传力度,推行诚信教育。在广大农村推行诚信教育,培养信用观念。要把强化诚信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要广泛宣传道德规范,大力提倡诚实守信,培养人们的诚信美德。大力营造以讲诚信为荣,以不守诚信为耻的浓厚的舆论环境。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标语、报纸等公共舆论工具,进行长期和固定的大量的宣传,建立信用及金融知识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农村金融机构、基层政府组织等各方资源,形成宣传合力;要采用符合农村地区特点和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比如组织山歌队,宣传队,文艺队,如结合家电下乡,文化、法律、科技、卫生下乡等活动,到返乡农民工较多的车站宣传,在乡镇集市、在民间大小节日进行宣传。使诚信、信用意识深入人心,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

4.借鉴郁南经验,探索建立统一的具有农村特色的信用评价体系。完善的诚信信息系统是金融信用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立金融市场信用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采用统一标准开展信用信息采集,避免出现多套体系、多头采集、重复建设的情况,能够确保诚信信息搜集整理及时准确和实现共享;同时,要完善征信系统工程建设,加快对工商、税务、公安、银行业金融机构等部门的信用信息资源联网建设步伐,推进企业和农户征信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农村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5.建立信用奖惩制度。信用奖惩机制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守信者进行保护,对失信者进行惩罚,发挥社会监督和约束的制度保障。金融行政主管部门或金融机构要通过建立信用奖惩机制,加强与有关行政司法管理部门如法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的横向联系,对于失信者进行经济和名誉处罚;对诚实守信的企业和农户给予鼓励的政策和措施,并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使金融信贷市场形成诚实光荣和守信受益的良好环境。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建立跨部门的不良贷款清收联席会,依法查处和打击农村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加强建立信用奖惩制度的实施力度。

6.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有效解决农村经济融资抵押难的问题。一是政府应出台鼓励支持信用担保业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大力发展信用担保机构的同时,建议政府坚持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设立农业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如:郁南使用扶贫资金作为担保的模式就可以借鉴。二是地方政府应出资设立相应的涉农贷款担保公司积极开展涉农贷款担保业务,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并通过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引导担保机构进入农村,为农业贷款提供担保。三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村经济特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扩大农户和农村企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抵押的财产范围,探索发展林权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型农用设备等担保方式,规范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力质押方式。五是允许鼓励保险公司介入,按照合理负担的原则,为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提供风险保险。县政府结合自身财力实际,适时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和奖励机制。

7.扩充担保资源渠道。俗话说“穷在山上,难在路上,缺在钱上”农民贷不到款,就意味着缺少创业资金,农村经济发展必定受到限制。目前根据昆明中支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就是为了重点解决“缺在钱上”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实行资产评估、信用等级评价、授信额度评定“三联评”,信用贷款、抵押贷款、联保贷款“三联动”,政府、银行、农户“三联手”,银行敢于把钱贷给农民。并通过晋宁县委、县政府和金融部门的强力推进,把晋宁打造成为第一个所有行政村都通过信用等级评价的县,九成农户都有信用等级。农民家的东西值钱了。经过权威的信用认证,山林、房子、花圃都可以变为受认可的抵押担保,盘活了农民最大的资源,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作为晋宁县而言,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重心仍然应该放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政府主导的组织格局;二是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主,非农信用体系为辅。先农户,后非农;三是及时、到位的资金和建设资源,以此三个方面,开创信用体系建设的新局面。

1.要明确政府主导的组织格局。晋宁县人民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直管的支行,在政策、业务、内控等方面受昆明中心支行的全权领导和管理。要在晋宁县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并筹建征信中心,需要昆明中心支行的支持。同时,人行晋宁县支行将作为晋宁县信用体系建设的业务和技术指导部门,发挥人民银行职能范围的积极作用,并作为政府筹建部门的智囊团,提供决策依据、政策指导、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

2.鉴于目前信用化的社会环境,在晋宁县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是要筹建相应的信用程序平台。目前人民银行总行正全面推广浙江丽水农户信用系统的上线,这对于晋宁县开展信用体系建设时一个契机,从目前的程序平台看:已经基本具备企业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农户信用系统,所欠缺的仅是农户非银信用系统。所以,在程序平台的搭建上,首先要圈定信用系统覆盖的范畴,其次要尽快完成程序的平台的初期建设工作,尽快将系统完善,之后的信息采集、录入才能够顺利开展。

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银发[2009]129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云政办发[2009]243号)、省金融办会同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起草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1]191号)等文件精神和2011年4月21日全省金融服务“三农”“一个创新两个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晋宁县首要工作还是要建设农村信用体系,非农信用体系可以适当延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同时上马,但先农户,后非农还是一个大原则。

4.纵观郁南模式,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县域特色、县域招商引资的名片,还是需要政府部门、各金融机构在政策、资金上的适当倾斜,这才能够保证信用体系建设不至于成为“半拉子”工程,一拖再拖,能够实现短期效益,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营造和谋求整个晋宁县经济、金融、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

作者:杨云光

第2篇:中国学术生态考察报告

基金项目:本文为李士金教授指导的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2014届毕业生石涛同学学士学位论文,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

[

[

一、学术生态细节考察缘起:从封建社会到现代中国学术生态一瞥

中国的学术生态环境历来复杂,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时代敢于讲真话的不说罕见,倘若真有那勇敢无比的讲了,必死无疑。文字狱是中国封建社会著名的历史问题。一般人写文章都歌功颂德,尤其是写进士考试的八股文更是以代圣贤立言的名义倡导帝王独裁,宣传独裁的好处。比如明太祖时代的进士黄子澄写的八股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云:“治道隆于一世,政柄统于一人。” 1这是破题,最后说:“信乎,非天下有道之世,孰能为此哉!” 2这是大结,中间承题、起讲直到中股、后股,都是反复陈说“政柄统于一人”之重要意义,所谓“天开日朗,万国仰一人”,“一生杀,一予夺”,“皆仰一王之制度”是也。说来说去毫无新意,只是个“天下之尊,实无二上”的意思。

封建帝制被推翻后,新文化运动彻底抛弃了这些陈词滥调,不但语言现代化口语化了,思想内容也焕然一新,所以中國学术生态在1911年以后到1949年期间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局面,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包括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典籍的出版,都取得重大成果。这个时期许多研究者功底深厚,学贯中西,在哲学、文学、历史、宗教、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有可观的成果,奠定了现代学术研究的坚实基础。如果我们联系这几十年人民还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学者的生活并不安定,那就更加惊叹他们的研究成果了。何以如此?只是因为那时候没有统一的权威的政府,又是从帝制推翻的兴奋中走来,学者没有受到专制的压迫,精神相对自由。那时候的精英知识分子,可以各行其是,各论其非。李大钊可以信仰马克思主义,胡适可以说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鲁迅可以做左翼作家的表率,林语堂则可以写自己闲适的小品文,甚至在抗战时期,他都可以悠然自得,把香烟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情调”3 。

从1949年到1978年近30年的时间,中国学术生态进入十分单调的局面,从1978年到1980年代末期,出现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文章和著述,这是值得关注的中国学术思潮。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以扭曲的形式影响社会各界,教育学术亦渐渐发生变化,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教育学术管理更使得学术生态环境发生极大变化,大跃进式的论文发表,导致新的八股文的产生。

2006年朱子文学研究论文仍然体现出这样一个特色:以前研究得多的议题论文数量最多。比如朱子诗学,从古至今研究者最多,研究成果最多,本年仍然是数量最多的。这从具体发表的论文可一目了然。朱子是大思想家,其诗经学博大精深,要真正理解诚非易事4,但若是态度认真,谦虚谨慎,把前贤的思想加以普及传播,还是很有意义的。从现实生活之文章文学之复杂性而论,朱子正是“重道轻文”的理学家5!有些学者立论错误,如《朱熹文学思想述论》中便反复论述朱子重视三苏文章风格的“雄健”“雄浑”6,不可说“未能给予足够的注意”。学者立论不可不慎,不能因为自己不了解学界的研究状况即以为某一个方面,某一个点未被研究和重视。

二、从2006年朱子文学研究论文摘要考察中国学术生态细节

大量的泡沫论文导致人们真假难辨,学术批评又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尤其在中国社会,得罪人的事情很少人愿意去做。这样的社会心理背景加重了中国学术生态的危机,使得越来越多的水文可以冠冕堂皇地获得自己的声誉和好处。

王倩的《也谈朱熹“诗教”旨趣》摘要:

从教育学的立场来说,朱熹“诗教”的核心目标在于“导性情之正”; 实施的具体途径,则是根据诗歌的特点令受教育者在《诗经》的阅读和学习中感发志意,将正性情内化为自觉的言行规范和精神追求。7

只要功夫扎实,即使是老话题,亦可谈论,让读者受到一定启发,即使是重复的意思,但仍然有传播圣贤之道的功劳和价值。

李智会的《从〈诗集传〉看朱熹之妇女观》一文摘要:

《诗集传》是朱熹对《诗经》的注释, 其中贯穿着他的“劝善惩恶”的诗教观,而其劝善惩恶之对象尤其针对女性。通过他在《詩集传》中对妇女的或褒或刺,朱熹阐明了他的妇女观: 女性美的评判标准在于有德、重理、务家;妇女的地位应该低于男子; 妇女应遵从的道德规范是贞静纯一、不嫉妒、守礼守节。这些观念与他所倡导的“明天理, 灭人欲”的理学思想是密切相关的。8

所云“其劝善惩恶之对象尤其针对女性”,误解歪曲了圣贤思想,劝善惩恶怎么能“尤其针对女性”呢?文理不通,却自以为是,男女固然要讲平等,但那是追求道德人格的平等,而不是说男女什么都一样,男女不同乃是天然如此,其可强求乎!这样的文章往往是综合二手资料的凑合物,对于学术生态环境之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耿纪平的《朱熹〈诗集传〉征引宋人〈诗〉说考论》摘要:

在朱熹以前, 宋人《诗经》学著述, 无虑数十百家, 然见存者少而散佚者多, 其尚为人道及者尤稀。朱熹《诗集传》固为宋人《诗经》学之翘楚,今人屡喜称道其书。朱氏于《诗》 学勇于反古, 创获颇多, 而《集传》引本朝人《诗》说则有二十余家,可知朱子非不重视学术传统者。然此书所引宋人之《诗》说究出何种著述, 其传播、 存佚, 以对朱氏之引述目的如何认识与评价诸问题,皆探讨《诗经》学史与读《诗集传》者所不可忽视。9

这样的文字具体切实有根有据,让我们知道朱子的《诗集传》征引宋人《诗》说有二十余家,可见朱子对于前人研究成果的高度重视。其实朱子多次对学生说他研究《诗经》,几十家注都包在肚里,深思熟虑,选择审慎,精益求精10。但具体情况如何一般人并不清楚,本文对此加以考证论述,当然具有学术意义。

张进的《朱熹与苏轼出处态度之比较》摘要:

朱熹曾激烈地批评过苏轼,但他接受与认同苏轼对于士君子出处问题的论述,其人生履践也与苏轼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表现在:他们都具有狷介之个性与独立之人格,关注个体的自由自主,而本无意于仕宦;又不忘社会责任,出而从仕后,忠君忧国,直言敢谏,勤政爱民,惠民一方;内心既充满矛盾,渴望归隐与闲适;但又能坦然面对政治打击,独立不惧,气节不改。而相异之处,则主要为政治境遇的不同与事业追求的不同。他们的出处态度,兼顾个人与社会,表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对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矛盾的清醒思考,显示了他们作为哲人的睿智深邃与人格魅力。11

前人写过关于朱子与东坡比较的文章,但具体论二者出处态度则罕见,所以本文论题之学术价值可观无疑。严格地讲这不属于朱子文学研究的范围,但有助于理解朱子的思想人格,理解他对于苏轼文学的批评,进而理解他的文学思想。不过,本文与王倩之文类似,有些语言似是而非,存在不少问题,如云朱熹、苏轼的“人生履践”惊人相似,表现在“都具有狷介之个性与独立之人格,关注个体的自由自主,而本无意于仕宦”云云,都是一些大而空的话,并不符合二人的生平实际情况,比如朱熹与苏轼对“个体的自由自主”的态度差异很大,为人处世的“履践”情况也有很大不同,本文作者却高谈阔论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显示作者并未真正研究过朱子的生平学术。

张进《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摘要: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有“朱文公论诗”一节,所录朱熹论诗推宗陶、 柳之诗, 尚真澹自然。近年来学术界对朱熹平淡美理想, 亦有较多的关注和研究。而对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则未能给予足够的注意。其实“ 雄健”与“平淡”,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构成了朱熹的审美理想与批评标准,体现了其作为理学大师与文学批评大家的不凡气度与卓越识见。本文着重论述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 并对其成因及意义作一些探讨。12

本文着重论述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 并对其成因及意义作一些探讨。学界早就有朱子很重视雄健的论述13,此文说学界不够重视不妥。但本文若能真正从原著资料出发,实实在在地专门论述这个问题,则不无意义。

郝桂敏《试论朱熹〈诗集传〉对诗旨的说解》摘要:

朱熹用了50余年的时间注释《 诗经》,主要是因为他解释《诗经》诗旨时思想是充满矛盾的。朱熹既想从文学角度解《诗》,又不能摆脱《小序》的政教说和宋代理学思想的影响。由于朱熹从多维角度看待《诗经》,《诗集传》的诗旨便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14

从上述文字可见作者对于朱子《诗集传》不可能有深切的理解,圣贤立言均是为整个社会人民利益着想,“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15,朱子阐释《诗经》目的明确,怎可说是“充满矛盾”呢!朱子本人就是理学家,以追求社会理想为己任,为何要摆脱宋代理学家之影响?从文学角度解《诗》难道必然与为社会政治服务矛盾?这样的论文代表一种自高自大的学术研究心态,一知半解便高谈阔论,其实文不对题,多为凑合影响之词也。

俞樟华、林怡《尽涤旧说 诗意方活——论朱熹的散传》摘要:

朱熹是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对于他思想及作品的研究层出不穷, 但尚无人涉足散传的专题研究。本文立足于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总结了朱熹散传创作在篇幅、人物和选材上的特色, 并试图揭示出其创作中出现的写作体例变化和思想强化的原因。16

从上文可知,本文在朱熹文学创作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这其实并非要作者有什么惊人的智慧和天才,只要认真严谨做学问,找出前人没有讨论研究的某一方面,阅读原著,搜集资料,细心考察,深入分析,总是能够获得新的成果。然而,这毕竟要花费不少时日,并非凑合前人成果、词语翻新的论文可比,所以,许多论文作者都不愿做这样扎实功夫,于是学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甚至出现了劣币淘汰良币之现象。你花费几年功夫才写出一篇两篇文章,他几天或者个把月就可以凑合出来两篇所谓论文,时间精力成本很低,正合乎科研量化管理的体制要求,其结果是这些论文作者耀武扬威,掌握了更多的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

李士金的《朱熹〈诗集传·国风〉思想研究的深刻政治意蕴》摘要:

朱熹《诗集传·国风》的思想研究体现出深刻的政治意蕴。朱熹认为,只有圣贤之道的德化、仁政才能感召人民、化育万类,使天人和谐一致,使人人团结奋斗,追求人类社会的最大的整体利益。这也是朱熹在《诗集传·国风》思想研究中一再强调和深入分析的圣賢政治之根本原则。17

圣贤思想目的乃是为国家民族社会人民长治久安服务,这从朱子的著述字里行间可一目了然,然而,后世研究者却往往视而不见。本文对此加以揭示阐释,传承圣贤思想精髓,以期提高整体社会管理水平,体现作者“追求社会的整体利益”18的仁人志士之心。

從以上考察和分析可知,在学术生态复杂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具体的研究者所体现之学术研究质量差异很大,但由于缺乏正常的学术批评,真假优劣实难辨别,大量的劣质产品继续涌现,增加了学术生态的混乱状况,使得学术论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大众往往远离学术论文,学术杂志的生存完全靠行政性的拨款支助,也使得很有价值的可读性强的论文无法及时发表,社会良知被故作高深实则浅陋庸俗新八股论文之滚滚洪流所淹没,此决非国家民族人民之福也。

参考文献:

[1] 章明寿著《古代文学类谈》,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2]章明寿著《古代文学类谈》,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3]林语堂《秋天的况味》,周建忠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27页。

[4]参见李士金著《朱熹文学思想述论》第一章《朱熹的诗经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78-108 页。

[5]参见李士金著《朱熹文学思想述论》《朱熹关于文道关系的论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283页。

[6]参见李士金著《朱熹文学思想述论》《朱熹论三苏的创作》,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248页。

[7]王倩《也谈朱熹“诗教”旨趣》,《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8]李智会《从〈诗集传〉看朱熹之妇女观》,《文史博览》,2006年第2期。

[9]耿纪平《朱熹〈诗集传〉征引宋人〈诗〉说考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

[10]参见《朱子语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7页。

[11]张进《朱熹与苏轼出处态度之比较》,福建论坛,2006年第4期。

[12]张进《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13]参见李士金著《朱熹文学思想述论》《朱熹论三苏的创作》,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248页。

[14]郝桂敏《试论朱熹〈诗集传〉对诗旨的说解》,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5]参见李士金著《程朱言论精神分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16]俞樟华、林怡《尽涤旧说 诗意方活——论朱熹的散传》,《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7]李士金《朱熹〈诗集传·国风〉思想研究的深刻政治意蕴》,《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18]李士金著《圣贤传统与文化传承》,《朱一玄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作者:石涛 李士金

第3篇: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报告

基金项目:本文为李士金教授指导的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2014届毕业生黄冰同学学士学位论文,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

[

[

一、从宏观角度考察中国社会历史之学术生态环境

中国学术生态极为复杂,儒家圣贤之道最可贵最难理解[1](P81),却又是最容易被统治者所利用的。圣贤之道被人误解最多,以为是空头理论,不切实用。实际上是因为个体生命病态造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同,对于中庸之道无法理解的缘故。仁义礼智信这几个字,谁人不说,谁人不晓?但真正做到却比登天还难。学者学习研究孔孟思想,多是人云亦云,多是为了现实需要,并非有自己的真知。因为生命遗传病态与社会教育环境之复杂性,百家学说各有偏胜,各有针对性,各有喜好者。中国历朝历代的最高统治者,许多是愚蠢的,只是因为家族皇权的继承才获得那样的职位,又因为读书人的议论许多也是胡说的病态表现,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有所谓文字狱,其具体时代不同亦有很大差异,比如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诸家学说,纷纭复杂,甚至异端邪说横行,因为当时诸侯独立性很强,中央政权渐渐失去权威,战争连连不断,政治说客各为其主,不存在文字狱的问题。秦朝统一中国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焚书坑儒”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学术生态悲剧,秦始皇狂傲无知的程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其结果是二世而亡。汉武帝独尊儒术只是表面现象,因为真正的孔孟圣贤思想他根本不理解,比较懂得圣贤之道的董仲舒的议论并未被真正重视。东汉有所谓清议名流,其实也與圣贤内圣外王迥异,结果是互相残杀[2](P149),国家衰败,人民流离失所。诸葛亮说先帝痛惜于桓、灵,因为这两个最高领导人实在太昏庸了,宦官外戚交替专政,学术生态不用说是极糟糕的。鲁迅先生曾经说,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做史的是本朝的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异朝的人物。这对于我们研究中国的学术生态状况有参考意义。比如曹操建基的魏,时间较短,他本人“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确实,曹操这个人很复杂,为了现实政治,阳谋阴谋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对于他的贬低的评价也并非都是因他的朝代时间短。比如鲁迅自己对曹操的态度,一方面说总是非常敬佩他,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曹操征求人才时说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这样的观念当然会受到质疑和批判,不是朝代长短的问题。鲁迅还说,曹操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这又是别人不敢说的。这就说明,当权者的意志左右着学术思想之生态状况,掌握最高权力者的曹操可以赞成不忠不孝的“人才”,因为我需要把你作为工具使用,然而,又可以不忠不孝的罪名把孔融杀了!这可以代表中国历史上具有规律性的学术生态危机与权力之关联。

回到现实,回到我们的21世纪初期,我们不能不痛苦地看到,学术生态环境仍然是一如既往的极其复杂,学者因时代背景的特殊氛围、体制文化的特殊要求而不得不把学术作为自己的谋生工具。目今的各级各类学校,从老师到学生,常有每年发表多少文章的规定,没有兴趣的也因形势所迫硬着头皮写,学术生态遭到极大破坏,污染严重,真假难辨,学术论文于是乎遭到大众的吐弃。今以2003年朱熹文学研究论文为例,考察中国学术生态之细节,对于后世了解今日之所谓论文或许不无参考价值。

二、从2003年朱熹文学研究论文标题分析看中国学术生态细节

考察中国学术生态的细节,需要理解宏观的学术生态背景:这些年来,发表论文成为老师和大学生研究生的头等大事[3],没有论文就没有职称、没有奖金、没有毕业、没有政绩,形成了天下人人写论文的热潮。杂志社编辑部门庭若市,老师学生为文章愁眉苦脸,大众对于八股式论文毫无兴趣,戏称为文化垃圾。当然这只是总体情况,个别的例外的好文章也有,但被淹没在陈陈相因的垃圾论文的汪洋大海之中,大众很难有时间心情精力去沙里淘金。

老实说,大众读者的选择已经足以证明学术论文的危机到了何等程度,学术论文的存在完全是因为体制经费的支持、体制内工作人员的需要、没有参与市场竞争的所谓事业单位的政绩工程要求。从公平竞争、自由选择的市场经济社会读者评判看,早已宣布了所谓学术论文的整体性的失败。

我们随机选择2003年朱熹文学研究的9篇论文加以分析探讨,只是希望我们的大学毕业论文不再重蹈陈陈相因的论文覆辙,具体切实思考这关系国计民生的学术问题,利己利人而已。最有学术性是刘晓南先生的《论朱熹诗骚叶音的语音根据及其价值》[4],这是文化积累的需要,作者必须有深厚的古代文化学养,大众未必有兴趣阅读,无关政治经济大旨,但为语言文化传承积累所必须。这样的作者可以称之为专家,是研究古汉语的专门学者,要以一生心力为之,他们对学术研究之艰辛深有体会,但能乐在其中。

最实用性的故事性强的是邓富华的《朱熹赠诗》[5],这个故事历来传说,作者仅仅是用现代汉语把它通俗地表达出来,这样实实在在传播圣贤为人处世的事迹,只要表达准确,有实用意义,很好。文章体现的是圣贤心迹[2](P35),所以,这样的文章似乎没有什么创见,却能传播圣贤事迹,影响大众心态。

原新梅的“朱熹《诗集传》注释的修辞特色”[6]是现代学界前所未有的话题,当然有学术意义。朱熹诗学几百年来古今学者探讨最多最广最深,真正写好并非易事。檀作文的“朱熹对《诗经》文学性的深刻体认”[7]是前人常常探讨的课题,要有新见,或者更加具体深入之论述,亦诚非易事。研究朱熹《诗经》学最难,前人成果最多[8](P1-2),把前人成果吃透就很难做到,要抛开前人论说独辟蹊径更难,这些都非数十年之功不能。作为学者整体的历史文化素养那是几十年积累的结果。现在年轻人都拼命发文章、争课题,时间都花在了奔波功名上,二十年后更无充足的积累,即使极少数人再想沉下心来读书研究困难已经更多。所以,中国学术生态之危机在未来数十年会更加凸显。本年有的论文题目有一种故作高深的風气,不切实际,词语翻新,一看令人头痛。不一一列举。

三、从2003年朱熹文学研究论文引文错误看中国学术生态细节

关于引文错误,完全避免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有的错误实在离奇,不是不可避免。

比如石明庆 《朱熹诗学思想的渊源与诗歌创作》[9]

引《朱子语类》卷140:

作诗间以数句适怀亦不妨,但不用多作,盖便是溺尔。

“盖便是溺尔”明显为“盖便是陷溺尔”之误。文有文理文气,只要认真阅读,就不难发现这样的错误。即使注明页码的引文,由于写作者和编辑的水平所限,也会有错,如文章引朱熹《书李巽伯所跋石鼓文后》,题目少了一个“所”字成为《书李巽伯跋石鼓文后》,这还不影响对文意的理解,而引文中有:

二公皆一时名胜,挥尘论文,意象超逸……

“挥尘论文”是什么意思?朱熹會说出这样的话来?实际上“揮尘论文”应为“挥麈论文”之误。“麈”,在古文中是鹿一类的动物,尾巴可以用来拂尘,“挥麈论文”就是形容古人论文时的潇洒姿态。“挥尘论文”就不但没有潇洒可言,而且也是不利于健康的。所以正确的原文是:

二公皆一时名胜,挥麈论文,意象超逸……[10](P4982)

研究朱子学必须把朱熹的全部著作认真阅读,然后把前人的研究成果好好博览翻阅,研究朱子学还必须有丰富深刻的历史文化素养。因为朱子学的内容博大精深,基本上蕴含了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容精华,研究者必须对于百家各派多所阅历,于孔孟儒家之学更需要精心钻研。否则,研究朱子学很可能是糟蹋了前贤,害了读者。也给后世研究者带来很大的麻烦。

张体云的《论朱熹的山林情趣与他的诗歌创作》[11]引朱熹《晚步》诗:

东原郁己秀。

“己”为“已”之误。原文应为

东原郁已秀,

嘉树霭初绿。

“霭”为“蔼”之误,原文应为:

嘉树蔼初绿。

吾生岂幽独。

“岂”为“讵”之误。原文应为:

吾生讵幽独。[12](P241)

这样的论文徒然造成学术研究的混乱,造成大众对于学术论文的反感,增加了学术生态的危机。可是,她的文章发出来毕竟完成了某种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十分理解其现实价值和作用的。予欲无言,何足道哉!

周秉高《朱熹反王逸功过论》[13]

引朱熹《楚辞集注序》文:

流于跌宕怪神……

没有错,后面却写成了“跃宕怪神”。

引文“而不能己也”明显是“而不能已也”之误。

文章中的“参考资料(4)”是这样写的:“《史记·屈原则列传》”。都是令人不可思议的错误。吴建辉“朱熹对《诗经·郑风》训释的突破及其意义”[14],文章引朱熹《读吕氏诗记桑中篇》,在标题上就错成了:《读吕氏诗记桑中高》。其中:

今必曰彼虽以有邪之思作之,而我以无邪之思读之,则彼之自状其丑者乃所以为吾警惧惩创之资耶?

“今必曰彼”后面多了一个“虽”字;“有邪之思”应为“无邪之思”,一“无”一“有”,意思正好相反!在“之思”与“作之”之间漏了29个字,使引文意思驴头不对马嘴!正确的原文是:

今必曰彼以无邪之思铺陈淫乱之事,而悯惜惩创之意自见于言外,则曷若曰彼虽以有邪之思作之,而我以无邪之思读之,则彼之自状其丑者乃所以为吾警惧惩创之资耶?[10](P3371-3372)

我们所考察的论文作者大概都是极其聪明、才华杰出的人,按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原理,他们很可能是优胜者,但是,当一个社会学术风气越来越败坏的时候,必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分崩离析,结果是人人受到不可预测的损害,任何优胜者也必受惩罚。本来,文字错误难免,写文章训练培养的正是谨慎严密的心态和能力。封建社会工人农民之所以羡慕读书人就是因为读书不容易,要有细密的大脑,树立一种严谨的为人处世作风,带动社会道德风尚趋于和谐和善。所以,有士农工商的说法,知识分子被排在第一位。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有很多不争气的,无耻无行,廉耻丧尽,看看《儒林外史》的描写可知矣。正直睿智的知识分子无一世不有,但因所占比例较少而无法形成气候。朱熹对“现实人性”很失望,认为以“政刑德礼兼治也不能彻底解决”[2](P85)问题。读书人的堕落无耻积累到一定的历史时期,竟至于被当做臭老九成为被改造的对象。考察21世纪初期的学术论文令人恐惧不安,不但农民工人不喜欢看,即使是写论文的人也不喜欢看论文,甚至不喜欢看自己写的论文。论文被僵化成为奴役个体生命的工具,它是一具僵尸,谁也不喜欢,却让许多人年复一年地展览一番。若是农民工人有权,一定会把这些僵尸打入十八层地狱的。这就是我们以2003年朱熹文学研究论文为例所得出的一点心得体会。不当之处还请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互联网时代之到来,给民主体制提供了极大的人才基础和便利。人才与学术思想直接关联,“膏泽未下于民”,乃是因为“圣人无尊位与有尊位而无一德之臣为助”。[15](P407)任人唯贤,无比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士金著《理学思想内涵精神分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2]李士金著《程朱言论精神分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3]李士金:《要加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新闻大学》,1999年冬季号。

[4]刘晓南. 论朱熹诗骚叶音的语音根据及其价值[J].古汉语研究, 2003(4)。

[5]邓富华. 朱熹赠诗[J].现代语文, 2003(12)。

[6]原新梅. 朱熹《诗集传》注释的修辞特色[J].修辞学习, 2003(6)。

[7]檀作文. 朱熹对《诗经》文学性的深刻体认[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5)。

[8]李士金著《朱熹文学思想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9]石明庆. 朱熹诗学思想的渊源与诗歌创作[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1)。

[10]《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1]张体云. 论朱熹的山林情趣与他的诗歌创作[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2003(3)

[12]《朱子全书》第二十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3]周秉高. 朱熹反王逸功过论[J].职大学报, 2003(1)。

[14]吴建辉. 朱熹对《诗经·郑风》训释的突破及其意义[J].中国韵文学刊, 2003(2)。

[15]宋郑刚中《周易窥余》卷一,《钦定四库全书》经部易类11册。

作者:黄冰 李士金

第4篇:实验考察报告

化学实验考查报告

化学实验室基本规章制度:

1, 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注意防火、防盗,学期结束要对仪器、药品进行清查核对,保证物品相符。

2 、分组实验要提前一周,演示实验要提前一天通知实验教师准备,以保证实验按时进 行。

3 、教师领取的实验仪器、药品用完后应立即归还,不得带到办公室,以免损坏和丢失,对实验时损坏的仪器要如实登记。

4 、教学仪器不得借给私人使用,外单位借用,须经学校分管领导批准方可借出,并要按时归还,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5 、教师和实验人员都要提高警惕,防火、防盗、防毒。 6 、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实验室。

7 、严格执行危险药品和贵重仪器保管、使用制度,如发现危险药品散失,必须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8 、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和饮食。

9 、 实验室内应备有砂箱、灭火设备,不得移作他用。 10 、易燃、易爆废液应倒入指定容器中集中处理。 11 、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得大声喧哗,要保持安静。 12 、做实验前要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13 、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特别是实验说明里有关预防发生事故的规定。

14 、要爱护公共财物和仪器设备,要注意节约药品,损坏仪器要如实登记,酌情赔偿。

15 、做完实验要求学生把废液倒入废液缸里,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桌面收拾干净,地面要清扫干净,方可离开实验室。

对本学期所做实验的归纳总结和心得体会:

化学实验室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理论是对大量实验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形成的,实验又为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依据。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一门独立课程,其目的不仅是传授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优良素质,通过化学实验课学生应受到下列训练:掌握基本操作,正确使用仪器,取得正确实验数据,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以及表达实验结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进而分析判断、逻辑推理和得出结论;正确设计(包括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所需仪器、设备和试剂等) 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和其他信息源获得信息。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相互协作的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应始终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中。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实验前理论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资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实验现象等等. 否则,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做实验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就拿材料学基础实验来说吧,做实验前只知道实验原理,而没分析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我们做实验过程中发现液体太稠,搅拌子不能发挥作用而不知所措,还好及时询问了老师,才顺利的完成实验。在这次试验当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并且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前做实验的时候,我都是大部分丢给同伴做的,现在自己也跟着一起做,感觉真的很不错,在实验过程中看着那些自己做的实验感觉很满足,也很有成就感,里面有一些实验现象也很有趣。还有就是我觉得不管什么事还是多动动手好,你只会说不会做那不就等同于纸上谈兵吗。所以,我觉得这次实验非常有作用,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认真吃透实验步骤,忙着连接实验仪器、添加药品,结果实验失败,最后只好找其他同学帮忙。 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实验现象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对于思考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请教老师。就拿金属有机实验来说吧,由于没仔细看实验讲义,等到做实验时才发现我们是需要一步一步做的,而不是像分工的那样没人做一项。接下来在做实验时,由于没准备全实验药品,而盲目连接仪器,从而使我们耽搁了很久,以至于最后比其他人晚了很久才做好实验。所以说提前做好准备是相当重要的。

心得体会:

首先,做化学实验最重要的就是细心了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足够地仔细,足够地认真,因为化学实验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稍微一不留神,这个实验就可能会失败的,你就得重新做了,而且就算实验做好了,万一你的数据又不小心抄错了,那你的实验不也就白做了吗?

其次,在做化学实验时,我们也要非常的小心,在化学中,有的药品有毒性,有的药品的腐蚀性又很强,所以在做化学实验时,要有高度的警惕性,而这一点有可以归结与上面的细心了,的确,你细心了,你就会完全的投入于实验中,就会好好的把握好做实验的步骤,此时你的失误也就会尽可能的少了,这样安全事故就可以达到最小甚至没有了。

最后通过化学实验使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化学实验最后所得的结果往往不是直接测量的到的,而是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一系列理论公式,再由直接测量到的物理量运算而得到的。因此,要求我们在实验中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断提高思维的逻辑性;自学能力的提高。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课程,因此有条件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自学教材和实验仪器说明书的能力和习惯,整理、归纳、综合和评价知识的能力,查找文献资料以及使用多种工具书和手册获取所需的新知识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科研实践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化学实验加强了这方面的初步训练,包括包括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实验研究方法的比较,实验要求方面的选择,实验数据的正确记录和处理,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实验研究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归纳,实验研究报告的书写等基本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为毕业论文和科研实践打下基础;其实我认为,在做实验时,最重要的还是合作了,可以这么说实验的成功是离不开合作,靠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候是很难以完成实验任务的,而且还非常的需要时间,况且,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两个人或者三个人,这样,如果任务多,我们可以每人分派一些任务,而且,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实验是要做几次的,所以我们不必担心自己没有机会做。在合作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一人做实验,一人记数据或者帮忙配药或递药品。由此可见,在实验中,合作精神是有多么的重要。而这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扬合作精神

总之通过化学实验探究,不仅可以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历实验的成功与失败,自己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升华,比死记硬背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探究能力和科学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独立思考、实验前沿信息的捕获能力等;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本学期实验课程表现打分(总分100):

1.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15 2.实验前预习,按时完成实验 13 3.和小组成员团结合作,互相讨论 12 4.遇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或查阅相关文献 12 5.老师讲解时,认真听讲 13 6.独立处理实验数据 12 7.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10 总得分 : 87

第5篇:幼儿园实验考察报告

在胡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对人民幼儿园进行了全面考察,参观了园所环境,聆听了领导的介绍,让我们受益菲浅。

走进幼儿园,园长都会将自己幼儿园的一些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应园长的思路非常清晰,很清楚自己幼儿园的发展方向,管理模式,而且也都朝着自己的目标方向不不断的努力着。应园长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园长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非常重要。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最大限度的拓展视野,才能更好地去管理幼儿园。

一:考察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1.通过参加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走廊的展板。幼儿作品琳琅满目,他们幼儿园室内,外都充分利用的很好。

2.观察幼儿园老师的观摩课特色展示,孩子们的精神面貌,知识理解,体现着幼儿园教育的成功,同时看到了幼儿园的整合教育观,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园教师动手区,探索区,阅读区,益智区等,看到老师的教育是富教于乐,丰富多彩,显现出幼儿园教育的开发性,自主性,形象性,愉悦性,也看到他们养成性教育良好,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从娃娃做起。正如应园长所说:“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教师的职责就是建立常规和排除儿童自然发展的障碍,观察儿童的表现和了解儿童的需要,以更好的承认,培育和

保护儿童自身能力并给予间接的帮助。

3:在人民幼儿园一日的考察也让我看到教师能很好的安排好一日的生活。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感到温和,安全。

(2):创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环境。

(3):活动要适合发展,使幼儿感到学习愉快。

(4):注意幼儿自选活动与教师组织活动之间的平衡。

(5):一日生活的安排应具有稳定性,规则性,灵活性。

(6):幼儿园的生活具有多样性,要动静交替。

(7):幼儿学习必须建立在真实的经验和参与的基础上

(8):游戏是幼儿学习不可或缺的形式和方法。

(9):提供家长参与与幼儿园生活的机会。

二:给我启示和思考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作补助”我们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经验,就是让我们的保教工作更上一层楼,使我园的教育教学与时俱进。通过这次参观,我想对我今后的工作改进,有如下思考:

1:加强学习,强化师德建设,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息息相关,并直接对孩子和家长会产生莫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思想。

2:教师确凿实施教育目标,选择正确教学方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单单注重教学内容进度的成果,而是要用内容拓展

孩子各种能力,因此使幼儿得到健全人格成长。

3:提高教师素质一是有素养,包括道德感,责任心,大爱精神。二是有品位,有实力有魅力;三是有三会:教师会爱孩子,会支持孩子,会成全孩子。

考察虽然结束了,但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却很多很多。及时对照我园具体情况进行发思和梳理,努力做到: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转化考察结果,在学习反思中不断创新幼儿园管理。实现教师素养的提高,使幼儿园各项工作更加有效深入的开展

陈玲雅

2012年5月20日

第6篇:上海中远实验学校考察报告

莆田市“十一五”第三期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 翁俊鹏 在怡人融洽的气氛中,莆田市“十一五”第三期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学员在祁淑莺副主任和左晓荣老师带领下到上海中远实验学校进行教育实地考察,受到了上海中远实验学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我们的参观学习,得到了该校领导大力支持,学校有关领导陪同我们参观学习,并作了具体的经验介绍,友好地回答了我们提出问题,宾主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坦城交流,实地观摩了上海中远实验学校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这次考察活动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也给我带来了思想上一次洗礼,对于自己未来在学校治理方面也会带来产生积极而又深远影响。

一、教育优势明显,校园环境怡人

在去上海中远实验学校之前,华师大的老师已经给了极大的肯定,但真应了那句老话,耳闻不如一见,上海中远实验学校整体校园坏境还是给我不小的震憾。学校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卫生保洁工作做得很到位,地面干净无一杂物。美观大方的宣传栏,构建了温馨曼妙的育人环境,营造了花园式学校氛围。上海中远实验学校育人环境功能不言而喻,陶冶情操作用明显。校园设计尽显现代人文风貌,处处展现其魅力。每一处都能实现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心与心的交流,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智慧,引起心灵的震撼。

上海中远实验学校是由中远两湾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斥资1.7亿元建造的一所现代化、国际化、优质化的学校。学校座落于普陀区中远两湾城内,苏州河畔。现有学生一千二百多名,教职员工130多名。学校正、副校长,均是上海市首批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喜悦中获得成功,在夯实基础上得到卓越发展”。学校所培养的是:人格健全,学力坚实,身心健康,德美双馨,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教学的要求是“夯实基础,激发潜能,培养特长”,以双语、数学、计算机、科技、钢琴、美术为特色,为每一个学

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让每一个孩子从这里扬帆起航。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管理严格,教风严谨,校风和谐,以英语、数学、计算机、科技、钢琴、美术等为特色,办学质量高业已初步形成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优秀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市名师后备培养人员一名,区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培养对象2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2人,自然、劳技学科被推荐为区特色教研组,科学学科教师1人被推荐为区特色教师,获市园丁奖1人,获市级教学竞赛

一、二等奖8人,获区教学竞赛、教师专业能力评优

一、二等奖近20人次。有1位老师在市教育科研骨干班结业。

二、班子结构合理,制度措施完善

上海中远实验学校领导班子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在喜悦中获得成功,在夯实基础上得到卓越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科研为动力,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能较好地适应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有较成功的整体教育改革成果、有较高的文明层次和文化品位,并为在上海继续享有盛誉的品牌学校而不懈努力。

学校管理是具体的管理,需要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落实好管理责任制。学校管理必须做到精细化。保证既有科学的制度,明确的职责和奖惩,又有高质量的执行过程。学校领导管理水平,决定学校总体发展水平,也影响着教师专业成长与能力提高。我们在上海中远实验学校就感受到了学校管理良好局面。

上海中远实验学校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校级领导年富力强,行政管理经验丰富,整个学校党政工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班子成员十分注重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师生中形成较高的威望。他们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自觉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创新学校的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了科学的管理体制目标,以师生为主体,努力构建人文见长的学校管理文化。学校通过体制创新寻求发展契机,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学校优化管理改革的实施方

案,大大提高了各职能部门工作质量和效率,使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突出的成绩。

三、办学理念先进,教育成果一流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提出学校“零距离”科研的工作理念,并藉此构建适应二期课改推进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具有信息时代特征,能发挥科研实效的学校科研运作机制和操作规程,以切实提升全校教师的科研实力,推进学校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多元化形态选择,使教师充分领略开放、民主、互动、协作、支持所带来的专业化成长的愉悦,进而引导教师能动、高效、持久地投入于创造性地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为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服务,形成极具建设性与创造性的学习型组群活动学校坚持质量意识,狠抓教育教学工作。办学思想相当清晰,就是办成人民满意教育,学校着眼于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促进发展的管理方式,切实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出发,课堂上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情感、念度、价值观等,构建师生平等快乐,教学相长新型课堂。我们感受较深的是学校服务意识和开拓精神。进入上海中远实验学校学生就感觉就像是走进自己的家。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那么地热情。正是他们的这种服务精神才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这里的老师之间,团结合作,以主人翁的精神,爱护着这所学校。这里教师都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时刻关注着学生一切,师生十分融洽。

在日常教学中,上海中远实验学校坚决实施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对必修课、选修课进行合理配比,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利用上海中远实验学校强势的多媒体组合资源,构建了一系列新型教学模式。上海中远实验学校特别重视开展学生参与性高、体验性深、趣味性浓的特色课程体系,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特长打造提供了有力保障,凸显了活动育人、课程育人的学校文化特色,做到优质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最大限

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学校依托深厚历史文化积淀,集聚优厚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学校个性化的校本选修课程系列,形成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新课程体系。坚持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学校先后获上海市安全文明学校、普陀区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教师在市、区教学评优中获得近百项等第奖。学生在国际国内学科、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竞赛中获1300多项奖励,个性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校在社会上赢得很高的声誉,赢得了家长广泛的信任。

四、师资阵容强大,专业成长喜人

学校发展壮大,固然离不开学校的良好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素质过硬,作风精良的教职工队伍。一流名校,必然有一支卓越的师资队伍。为培养能够在各级各类创新大赛中获奖的人才,培养能够在各级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才。学校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小班授课,在教学计划、课程内容等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安排,存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突出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注重实践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同时,选任素质优秀、认真负责、富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五、德育工作鲜活,文化氛围浓厚

上海中远实验学校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形成以校长为核心,分管领导、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年段为基本框架的德育工作网络,并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环保知识教育,同时把德育校本课程纳入学校校本总课程开展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增强了的德育的实效性。设立的心理研究审,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学生心理调控能力,自我满意度均较理想。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上海中远实验学校德育工作成绩斐然。

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发展必不可少的土壤,良好的校园文化会增强师生的品味,提高师生的素养。校园文化应该是一种生产力,正是这种校园文化生生不息的脉搏,给学校的师生注入了积极向上的不竭动力,上海中远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会极大地促进学校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他们对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和习惯培养上不遗余力,常抓不懈。上海中远实验学校不仅奋力成为素质教育的沃土,更是着力打造精神文明的摇能。上海中远实验学校用关爱来启动师生的热情,浓郁而又深厚学校文化建设思想,彰显上海中远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独到之处,成为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感召力量和改造人品格气质强大教育力量。

总之,我们通过考察学习的机会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办学理念,增长了具体治校经验,可以讲是收获满满的,体会多多的,对于今后我自己的治校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今后我也一定会把感受和领悟到的治校管理经验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7篇:成都双流县实验小学与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学习考察报告

银杏树下的思考

四川省双流实验小学、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学习考察报告

樊庆红

2012年10月10日上午8时,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一行三十余人组成的考察团,来到四川省双流县实验小学参观考察。双流县实验小学毛凤鸣校长热情洋溢地接待了我们并召开了座谈会,教科室主任林琳介绍了学校的整体情况。

双流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36年,是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艺术特色学校、四川省武术特色学校、成都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双流县科研型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61个,学生近3000人,教职员工189人。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学校有一流的硬件设备。安装了校园电视系统,卫星地面接收站,建立了校园电视台,装备了现代化的语音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电子琴室、多功能室、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开发中心、有标准的塑胶运动场和足球场。

双流实验小学以“一个都不能少”为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整合发展”的育人思想和“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形成特色,争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形成了 “爱国、守纪、团结、勤奋”的校风,“爱、细、严、活”的教风,“乐学、勤思、刻苦、好问”的学风。

80年代中期,实验小学在全县率先实施“理念办学”,确立了“育人为本,整合发展”的先进办学思想,走科研兴校、文化养校之路,抓住了影响师生成长的关键——非智力因素,于1988年开始,以课题形式从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入手,对非智力因素进行专题研究。20年的坚守,学校将非智力因素研究从学生学习过程研究辐射、渗透到了学校的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德育活动等领域,逐步形成了

以“情感”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文化(尊重、关心、激励);

以“需要”为导向的教师自主发展文化(主动、生动、互动);

以“兴趣”为特征的学生学习文化(想学、会学、乐学);

以“养德、砺志”为价值取向的师生活动文化(参与、养习、成长);

20年研究历程中,非智力因素教育成果曾13次获得了全国非智力因素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与专著评选一等奖;有190多篇相关的教师论文获

一、

二、三等奖,先后出版编辑了7本关于非智力因素教育研究的专著,课题研究成果2006年获中央教科所课题评选一等奖,丰富了国内对非智力因素研究的成果,为国内非智力因素研究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一手材料。2004年,学校获准承办了全国非智力因素研究第四届年会,将我校非智力因素研究成果在全国广泛推广,受到来自全国心理学研究专家及代表的高度称赞。2008年,学校又结合师生发展需要,申报了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非智力因素与学生发展》,现正在研究之中。

20年的研究之路,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学校也在科研兴校,文化养校的探索之路上成就了一大批教师的发展:学校校长被中央教科所评选为全国科研型校长;有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科研型教师;有9位教师先后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25人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70多人次获县以上表彰奖励;名师团队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先后选送了7位教师到校外主持工作,推动了双流教育的发展,学校也受到社会各界信任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使双流实小真正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在过程管理中,学校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依法治校,认真贯彻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及省、市有关规定。任何重大事件,都经行政会 、教代会、全体教师会议讨论通过,充分发挥教职员工主人翁精神,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相结合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确保了依法治校的落实。建设了特有的学校文化体系,滋养着实小每一名师生,形成了“管理人本、教学智慧、生命精彩”的办学特色。其中有全国科研型校长1人,全国科研型教师2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5人 ,成都市、双流县各类优秀教师38人,成都市优秀班主任2人,成都市师德标兵1人,双流县名校长2人,双流县名教师4人,双流县学科带头人25人。

学校艺术教育本质是审美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做为人的生活情趣,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素质。

通过实施双语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双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引导学生初步具有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建立初步语感,感受语言美,开阔视野,了解文化差异。形成活泼开朗、大方自信的良好个性,初步形成多元、开放的思维态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模式:坚持学校教育向社会拓展,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教育观,以凸显英语课堂教学特色为基础,以双语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以提高学生双语能力,培养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人才为目标,深入开展双语特色教育.

2012年10月10日上午8时许,双流县实验小学第三次迎来了福建省教育考察团30余人的参观考察。

此次教育考察活动由福建省三民市教师进修校的校长带队,由学科教研员、小学校长组成。

在交流环节,和从学校的基本情况说起,介绍了办学理念“一个都不能少”的提出及具体阐释,让考察团员对学校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随后,从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教师发展、课程文化、课堂教学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交流,让考察团员深刻感受到学校文化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渗透和诠释。

交流活动结束后,考察团的团员们来到校园进行参观:教室外墙上的学生作品展台让他们赞叹不已;全家福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一个都不能少”;课堂上的学生合作学习让他们也想参与其中„„

学校处处彰显出的人文情怀让考察团的团员们感慨万千,正如一位老师所说:“你们学校是以人为本,关注到的是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而学校处处张扬的生命之美,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理念对于学校发展至关重要!

活动结束后,福建省三民市教师进修校的校长指出,双流县实验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校园环境优美、校长老师优秀、办学理念新颖的学校。双流县实验小学校园环境创设、学校管理文化、教师管理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教学文化中的做法值得学习!

双流县实验小学将继续以“一个都不能少”办学理念为指引,并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践行,彰显学校特色的同时,关注师生全面发展,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成都市双流县实验小学座落在双流国际机场西南之隅,是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之一。学校现有6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3000名,教职工197人。

学校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自1936年建校至今,70余年的风雨兼程,一代代实小人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终于赢得双流实小的名校地位。

新一代实小人以“一个都不能少”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一个都不能少”理念诠释:第一:必须树立全员教育观,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一个都不能少!第二:必须树立全程教育观,关注师生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在生命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都不能抛弃任何一个人,每一个生命成长所经历的过程无论得失对个体而言都是有价值的。一个都不能少!第三:必须树立全面育人观,关注师生全面素质发展。一个都不能少!关注并研究影响学生成长的所有因素,力求这些因素的最优化。一个都不能少!第四:必须树立差异发展观,关注并尊重生命个体的差异,实施差异教育,实现差异发展。一个都不能少!第五:必须树立和谐发展观,无论是全员、全面还是全程以及个体差异的发展,都必须追求和谐。学校内各方面的整体和谐(理念、思想、文化、管理、教与学、师生关系、人际交往等),个体内部发展各因素的和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自我心境等)所有教育因素的和谐,一个都不能少!),建构了以“尊重差异,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异彩”的学校核心价值文化体系,确立了以“彰显实验学校特质,突出示范性形象,创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全国素质教育示范性学校”的办学目标,明确了“让每一位员工成为岗位上的专家,让每一个孩子如花儿般尽情绽放”的学校发展愿景,进一步凸显了四大办学特色:一是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强师”之路,坚持教育科研特色;二是大力实施“三体艺术教育”,坚持艺术教育特色;三是积极开展“小学校大社会”德育实践体验活动,坚持德育工作特色;四是注重母语基础,强化英语教学,激发学生双语学习兴趣,坚持双语教育特色。

学校有较好的硬件设施、设备。200米塑胶环形跑道,标准化的体育运动场,现代化的学生图书馆,温馨雅致的教师休息吧和教师书吧,以及具有浓郁学科特色的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网络等近30个功能教室且设施设备完善。一流的办学条件和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

学校有一支优秀的名师团队。四川省优秀校长1名,语文特级教师1名,全国科研型教师5名,成都市优秀教育科研人员1名,四川省优秀教师1名,成都市学科教学带头人5名,成都市优秀班主任2名,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5名,成都市师德标兵1名,双流县名教师3名,双流县学科教学带头人25名,双流县优秀青年教师32名(含优秀教师)。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少先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科研“

九、五”、“

十、五”规划课题实验基地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家庭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成都市首批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示范家长学校、成都市红领巾示范学校、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成都市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等各项殊荣数十个。近几年,教师撰写论文有100余篇获得全国

一、

二、三奖,有近200篇文章分别发表在各级刊物上。学生参加国际、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有2000余人次获奖。

沐浴着春晖,睿智、勤奋的实小人正阔步迈上新征程,迎接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第8篇:试验室赴云南省考察学习报告

为了充分学习借鉴外地公路系统试验检测领域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切实将“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落到实处,促进总段试验检测工作的长足发展,2010年11月中旬试验室组织技术人员去云南省考察学习。这次考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外省公路系统试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借鉴他们良好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我们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于我们总段试验室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计划,为试验室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此次学习考察时间短,任务重,但是通过认真学习,使我们受益非浅,感触颇深,可以说,使我们更新了理念、转变了思维、扩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切实认识到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感受到了自身的压力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考察印象

这次云南之行,昆明公路试验检测中心的建设、管理模式和发展势头,都给我们留下了至深的印象。

一是昆明公路试验检测中心的建设。该中心是一家交通部综合甲级试验检测机构,拥有独立的办公基地,一座功能较齐全、完善的现代化办公楼,各类试验设备、设施除能满足全市业务的办公、外出试验检测等需求外,还预留了许多今后的发展的空间,为试验检测中心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台。

二是规范、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近年来,昆明公路试验检测中心从试验检测事业的基础工作做起,加强质量管理,按照“统

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审查、统一考核”的监督运行机制,对各个项目的技术规范、检验细则和人员的职、权、责、利都做了明确细化和量化,所出具的检验报告均实行三级审核,对中心内部日常试验检测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使检测报告做到了科学、严谨、及时、可靠。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用人制度改革。昆明公路试验检测中心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鼓励各类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强化团队整体素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此外,还树立“能者上、庸者汰”的用人理念,实现了队伍的优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臵,充分调动了全体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是加大设备投入,购臵先进的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近年来,昆明公路试验检测中心不断加大技术装备的投入,共购臵先进试验检测仪器共计56台,总值735.8万元,为检测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准确化和及时化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考察启示

外出学习考察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进行纵横比较,找出差距和不足,并分析评价出差距、不足的因素,为我室今后发展确定思路、摆正位臵,实现试验检测各项工作的飞跃。诚然,昆明比之我市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从发展的角度而言,近几年我市各项事业、经济指标的发展速度也不逊色,但差距仍然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外在因素、基础差、底

子薄、设备少、经济落后、发展空间小、相差距离悬殊,既有内因、也有外因,过去总认为导致发展滞后通过学习考察,我们认识到内因、外因都很重要,这是不辩的事实。分析评价主要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落后导致的差距。创新意识、超越意识滞后,墨守成规、瞻前顾后的思想严重。相比昆明公路检测中心“边实践、边探索”的超前意识,我们往往是“探索成熟之后才实践”思想理念已经远不适合跨越式发展的新理念。

(二)人才培养不足导致的差距。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室现有职工19人,其中大专以上人员9人,专业技术人员12人;而昆明公路检测中心现有职工46人,大专以上人员42人,专业技术人员40人,差距显而易见。

(三)设备投入不够产生的差距。我室现有试验检测设备 181台,其中较先进设备不足3台,仅仅能满足我总段最基本的、日常的试验检测需求。而昆明公路检测中心现有试验检测设备410台,包括综合检测车、雷达测厚仪,自动弯沉仪、摩擦系数测定仪、车辙试验仪、超声波检测仪等,完全能满足各等级公路基建工程和养护维修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需求。

三、考察深思

面对差距和不足,应当认为是不可言代的压力,也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从昆明公路检测中心的工作情况看,他们始终坚持“质量兴路”的指导思想,尽全力,倾全神,围绕本地区

公路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树立质量意识,拓宽改革视野,创新工作思路,务求工作实效,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学习考察,客观总结先进经验,认真分析评价产生的差距和不足,我们认为,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明确思路,锁定目标,尽职尽责地发挥好公路试验检测部门的职能作用,为我总段公路事业的跨跃式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强有力的保障。因此,面对差距和不足,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抓好质量检测求实效

作为试验检测部门,以我省公路建设和“国检”的大好时机为契机,立足于总段公路事业的发展,切实将“试验检测指导于工程、服务于工程”的理念参透到工作的每一环节。要从服务总段公路建、管、养事业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管理和服务关系,更新服务观念,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建设服务型试验检测机构。对总段管辖的基建工程和养护维修工程实施全面质量检测管理,实行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跟踪检测管理,使总段工程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二)注重抓好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强素质

抓好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是开展好各项工作的第一要素,因此,我室在队伍建设上,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机制。一是注重强化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创新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制度。二是抓实抓细队伍的规范管理,提高队伍战斗力。严格实施“从小事抓起、从小事管起、

从小事严起”的“三小机制”。同时,要加大队伍的学习教育培训力度,尽量做到集中学习与自学结合起来,学习研讨与理论培训相结合起来的学习氛围。

(三)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实现试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公路试验检测工作不断趋于科学化和精细化,试验室必须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引进和培养具有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相对较高的、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并且配备科技含量较高的试验检测设备,如综合检测车、雷达测厚仪、超声波无损探测仪等。这些检测仪器的配备能较好的为高速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的试验检测任务提供科学、严谨、准确、及时的试验检测数据,从而大大发挥试验检测工作在公路建设管理中的指导和服务作用。

总之,这次外出考察学习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它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而且使我们找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从而为我试验室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9篇: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高三年级赴云南腾冲考察报告

高考结束后,学校领导为了让高三的老师从紧张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投入到大自然之中,放松下紧绷的神经。6月12日至16日,由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高三年级组成的考察团一行18人在叶勇主任的率领下,赴腾冲旅游考察,陶冶情操。现将考察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腾冲旅游印象

我们刚下飞机,踏上腾冲的土地,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我们贪婪的呼吸着,生怕随游人增多这清新的空气会被污染,明媚的阳光照在身上,我们不管不顾高原强烈的紫外线,恣意的进行日光浴。导游林小姐不适时机的给我们介绍说,腾冲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是一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2008年11月2日,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授予腾冲“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体”,文化是旅游的“魂”,两者相得益彰。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注入有助于提升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反之,就会失去吸引力和生命力。

1. 崇文重教的儒家文化

我们到腾冲的第一站——和顺古镇,我们就被那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氛围所震撼和感动。历史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凭借。腾冲历来崇文重教,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修建的孔庙存留至今,还有在中国乡村堪称第一的和顺图书馆。古往今来,腾冲人才辈出,涌现了云南辛亥革命首个领袖张文光、民国元老李根源、抗日县长张问德、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等一批知名人士。

2.抗战文化

1942年5月,日军侵入缅甸,切断滇缅公路,占领了怒江以西包括腾冲在内的大片国土。此后,中国远征军两度入缅,为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这两条“生命线”而战,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这一时期,腾冲成为滇西抗战的主战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1944年9月14日,远征军经过127天的血战,全歼日军,腾冲成为全国沦陷区中第一个光复的县城。收复腾冲战役共歼灭日军6000多人,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人,盟军官兵阵亡19人,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历经500多年风雨的腾冲县城全部被毁。为了缅怀英烈,1945年7月7日腾冲人民修建了国殇墓园,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段光荣的抗战历史及其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一直激励腾冲人民奋发图强。在烈士墓前,我们心中没有党派之争,只有对日寇之恨,怀着对民族英雄的深深敬意,我们默默地敬献鲜花,缅怀

为民族安危而牺牲的所有先烈,包括国外友人。

3.翡翠文化

翡翠是玉中之极品,是吉祥如意的化身。腾冲是我国最靠近缅甸翡翠原产地的地区,是一座有着600年翡翠加工历史的“翡翠城”。腾冲人发现了翡翠,并首开翡翠加工贸易先河,成为了东南亚珠宝玉石集散地,造就了腾冲的商贸繁荣。腾冲人曾用玉石铺筑巷道,镶砌走廊客堂,有“琥珀牌坊玉石桥”之说。腾冲被日军占领以前,翡翠加工盛极一时。仅腾冲县城内一条街就有上百家店铺,工匠超过3000人,被称为“百宝街”。从古到今,腾冲诞生了不计其数与翡翠相关的财富传奇,走出了多位蜚声海内外的翡翠大王。腾冲在数百年绵延不断的翡翠加工贸易中,树立了“腾越翡翠无假货”的口碑,2005年还被亚洲珠宝联合会授予“中国翡翠第一城”称号。现在,腾冲已形成6个较大规模的以经营翡翠为主的旅游商品专业市场,翡翠经营户有1000多家,交易旺盛。腾冲市场上的翡翠,上至千万下至几百元,全是A货,真正是翡翠购物的天堂。到腾冲,在那摆满翡翠玉器的橱柜前,人人都变得大方,沉湎与玉的海洋而流连忘返。翡翠文化打动了一批批游客,就是在返程时的机场内,我们还常看见一些爱玉之士仍在为玉而慷慨解囊。

4.边贸文化

腾冲区位优势突出,县城距缅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是中国走向南亚的“桥头堡”。2400多年前中国先民开辟的南方丝绸之路,就经腾冲进入缅甸抵达印度、阿富汗等南亚国家。依托这条古道,腾冲得以较早开放和开发,一度贸易兴盛、经济繁荣,被誉为“极边第一城”。 1899年英国在腾冲设立领事馆,1902年清政府在腾冲设立腾越海关。二战期间,又开辟了著名的“驼峰航线”,打通了“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架设了输油管道,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树立了不朽的功勋。

总之,腾冲将文化与旅游的紧密结合,极大地发挥了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也许这就是腾冲感动无数游客,吸引无数游客,让无数游客自愿为其宣传和介绍的根源所在。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

1.一座世界名山

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的明珠,她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激烈碰撞中生成。“高黎贡”在景颇族语言里是母亲的意思,因此,高黎贡山是腾冲人民的“母亲山”。高黎贡山被比作人类的双面书架,因为她一面记载着自然,一面记载着人文历史。就自然而言,她是物种基因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圈”,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列为A级保护区,有5000多种动植物。1919年,英国生物学家傅礼士将高黎贡山里一株有280年树龄、周长2.6米的杜鹃树锯做标本,转运英国,陈列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称作“大树杜鹃王标本”。后经考察确认,那算不上大树杜鹃王,真正的大树杜鹃王在高黎贡山中,其基部直径达 3.07米。高黎贡山还与腾冲的历史密切相关,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二战期间修筑的史迪威公路都穿越高黎贡山,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悲壮的故事。历史的沉淀让人震撼,美国前

国务卿基辛格曾说:“天坛的建筑很美,我们可以照样修一个,但是这美丽的古柏,我们就无能为力了。”

2.一个独特的地质奇观

腾冲99座火山雄峙苍穹、88处温泉喷珠溅玉,是中国大陆唯一的火山地热并存地区,并且规模宏大、景观神奇、世界罕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腾冲不但造就了蔚为壮观的火山群、地热群,还生成了诸如火山奇观——神柱谷、火山堰塞湖湿地——北海湿地、全国唯一的城市瀑布——迭水河瀑布、低温温泉暗河——黑鱼河等一系列地质奇观。

(三)导游优秀,服务周到

旅游者外出旅游时,最先和全程自始至终接触的是导游。导游在旅游者旅游活动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每一位旅游者都愿意在自己的路途中,有一位美的使者陪伴自己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所幸的是,我们在腾冲旅游考察时,就遇到了一位虽然年轻但是特别优秀的小林导游。特别是在旅游节奏方面,小林导游安排得特别恰当,不管是在安排整个旅程的节奏,还是在一个景区景点中的游览节奏,她都安排得恰到好处,让我们既感到充实而意犹未尽,但是又不感到疲惫。俗语云:江山无限美,全凭导游一张嘴。小林导游在解说方面可以说无可挑剔,即便是公路沿线的烟叶、果树,她也能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腾冲的“三棵树、两片叶、一朵花”的农业产业格局。

旅行中的食、住、行,哪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旅客的心情。不知是我们幸运,还是他们的服务水平本身有那样高,在整个旅程中,腾冲的服务我们无可挑剔,反到在我们江津,不管是出去时,还是回来时,都遇到一些小小的不愉快,但愿这只是偶然。

总之,这次旅行,给我们的感觉是轻松的、愉快的、满意的、意犹未尽的、不枉此行的!这些就是腾冲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上一篇:公司业务招待费下一篇:青岛市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