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年来, 随着多元化文化的渗透, 医学生存在对传统文化认可度偏低、理想信念不清晰、文明礼仪观念薄弱、个人行为举止有失风雅等现象, 出现“失礼失仪”的文明修养问题, 医学生因文明礼仪素养缺乏导致的医患问题和社会问题频频出现。若不加以端正, 势必违背医学院校育人的培养目标。医学生礼仪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 做好医学生礼仪教育, 目的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 更好为患者提供服务, 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教育的资源, 在医学人才的培育上发挥重要价值和作用, 怎样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需要众多研究者关注。

一、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一) 完成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设置主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为主, 标志着优秀传统文化汇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以及精神财富,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扎实基础, 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依据, 这些对于人们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产生积极影响。医学生作为新时期的国家栋梁, 呈现义务和责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也就是说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开展是完成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二) 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表现

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需要以服务人们为核心, 站在集体主义的视角上, 通过诚实守信设置社会思想和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的教育活动, 组织学生爱国诚信、勤俭节约和团结友善等, 这些需求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中涉及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和自强不息等思想相互符合。优秀传统文化存有的民族内涵以及文化韵味, 展现出深邃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针对医学生克服个体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的影响, 明确集体主义, 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全方位的掌握我国发展国情都具备较大的影响价值, 加快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

(三) 社会长久发展的基本保障

医学教育主要是基于人类的健康生活, 站在以人为本的视角上, 时刻围绕救死扶伤的原则履行自己本职工作, 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注重生命和注重道德相对应。“医乃仁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给予医学领域的认知, 严格的要求医者自身的素质和行为, 儒家文化思想中涉及的“仁爱”与“兼爱”等思想, 强调医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作用。依据传统文化教育, 能够强化医学生对于人类生存与死亡的阐述吗, 便于树立医学生人文关怀情感, 促使其在今后的实践中可以更好的维护病患尊严, 抵制社会上不良的风气, 缩小社会上医患之间的距离, 增加患者对医者的信任。

二、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效途径

(一) 将政府认知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推动者

1. 制定教育计划, 执行全程教育方案

优秀传统文化中存有浓厚的道德思想和民族精神, 对于医学生自身的世界观念和人生观念等角度的教育彰显导向价值。政府应该被优秀传统文化引进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计划中, 贯穿在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在医学生文明教育的每一个流程中。

2. 完善医学生的培养和考核形式

政府需要进一步明确理工与人文医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保证医学生自身的理工知识和人文医学知识科学均衡, 进一步给予今后从事医疗工作的学生提供文化基础。与此同时调整和完善现有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已有的内容和标准, 已经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培育思想, 一方面可以加强执业医师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医学教育现有的水平, 健全现有的医学教育体系。

3.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宣传环境, 政府可以借助网络或者书刊等媒介, 做好舆论引导,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

落实博物馆以及文化遗址的建设, 尽力营造社会文化环境, 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将医学院校认同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基地

1. 关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发展医学生人文素质

医学院校应该给予课程设置和人才教育的角度上高度重视,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和医学人才教育的分析, 以正确的方式组织医学生吸取传统文化精神, 加深学生对文化的领会, 巧妙的把优秀文化中存在的人文精神转变为医学生自身的修养和人格, 针对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情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强化专业课程和师资的组建

首先是开展医学教材编写工作, 针对性的编写满足医学生成长需求的教材内容。其次是创新课程教育体系, 适当引进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 促使更多的医学生积极学习和参与,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创建优秀文化医学科研室。最后是加快师资团队的建设, 教师充当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者, 和医学生的接触最为频繁。所以院校要着手于高素质的传统文化师资团队, 不断加强教师教育能力。除此之外, 教师要转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模式, 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 调动学生给予传统文化的兴趣, 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或者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传统文化书籍, 加深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3. 组织优秀传统文化生涯规划教育活动

医学院校应该号召学生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生涯规划教育活动, 现阶段五年制的本科院校主要是三年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两年进行实习以及见习。医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 即使毕业之后仍需要大约十五年的时间发展为优秀的人才。若培养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医生, 需要更长时间的教育和培养。所以院校应该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在医学生生涯发展规划中, 树立医学生自身的生涯规划目标, 主动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

4. 完善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部分, 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基地, 院校中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可以快速的发展医学生职业道德。所以医院院校可以把传统文化的教育和院校文化建设进行结合, 通过文化类型教育的主题活动, 包括论坛和博客或者沙龙等, 充分引进社会资源, 全方位的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环境, 潜移默化的提升医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效果。

(三) 医学生充当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

1. 科学认知优秀传统文化

医学生应该意识到继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增加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 提升自身对教育的质量和成效。民族发展的信心, 间接性的发展医学生自身素质, 创设良好的医患关系。针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要适当的取舍, 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医学生作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 有责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依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学习方案, 或者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以及讲座等进行针对性学习。此外依据书籍以及网络等媒体积累文化知识, 在背诵、记录或者解读的情况下强化对文化的认知, 深入的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染, 净化医学生自身的心灵, 逐步发展医学生职业精神。

3. 践行传统文化

医学生应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明礼修身, 积极践行传统文化。包括礼貌待人或者谨慎谦虚, 时刻管理自己的一言一行, 友好的与其他学生相处, 强化医学生自身爱心和孝心的培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 医学院校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教育活动的环节, 健全现有的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强化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 提高医学院校

摘要:本文主要以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 结合当下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首先分析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包括完成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表现、社会长久发展的基本保障, 其次将政府认知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推动者、将医学院校认同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基地、医学生充当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几个方面深入说明, 并探讨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效措施, 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谢飞, 李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J].吉林教育, 2017 (47) :21-22.

[2] 肖建国, 周飞虎, 赵美娟.传统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意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 16 (7) :9-10.

[3] 金德楠.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建构逻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2) :179-183.

[4] 邵茜, 李芳.“双创”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路径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18 (12) :13-15.

[5] 徐友龙.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现代文明礼仪——浙江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礼仪与文明"论坛综述[J].观察与思考, 2017 (9) :108-112.

[6] 谭德礼.培育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思考[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 (3) :106-111.

上一篇:胆汁反流性胃炎与HP感染的关系探讨下一篇:优质护理服务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