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投资经理述职报告

2022-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根据自身的需求,编写出格式正确、逻辑合理的报告,已经成为生活与学习的常见流程。该怎么样写出适合自身工作实际的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项目投资经理述职报告》,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项目投资经理述职报告

福建省森林经理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摘要]该文回顾总结了建国后森林经理学科发展历程,评价森林经理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和海西现代林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森林经理学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当前林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森林经理学科发展方向、理论框架和森林经理工作急需在若干重大理论和实用技术问题上取得突破的建议,以推动我省森林经理学科发展。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科 发展历程 发展方向 福建省

森林经理学(ForestManagement)是一门研究森林区划、调查、评价、森林生长、收获、经营决策和控制调整等理论、方法及技术的学科,是林学的核心专业。该学科的产生是以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为目的,它在林业中起到协调生态、技术和经济,制定经营目标,科学组织经营等重大作用。台湾地区学者认为,该学科是以满足人类对森林需要并持续不断给予人民最高福祉,讨论森林生产在时间空间的部署,善用蓄积的生长,以制定森林经理计划,达到持续作业的学科。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学科定义上有所差异,但森林经理学研究的方向、理念是一致的。森林经理学不仅是一门研究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而且又是一门涉及到生物、技术、经济的综合性学科。其基本任务有:林业区划;森林资源清查;森林计测;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检查与修订。森林经理通过调查建立起森林资源信息系统;通过规划功能制定森林经营方案,通过森林计测和区划系统使森林资源管理形成体系,对生产力进行合理布局;通过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建立起森林资源管理监测体系,对森林经营的效益进行评估,从而推动森林的科学经营。

1森林经理学科发展概述

1.1 国外森林经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森林经理学产生于18世纪后半叶,最早在西欧一些国家中形成,德国是发源地,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1826年,J.C.洪德斯哈根创立了著名的“法正林”学说(Normalula ldqednke),强调对同龄林实行均衡、永续利用。1963年,日本铃木太七提出“广义法正林”,即按减反率的原则进行采伐。1966年美国K.P.大卫斯提出“完全调整林”的经营思想,即每年或定期的采伐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体一致,在林龄结构上保持不变下,以追求纯经济利益。

国外的森林经理学发展注重理论方面的研究,并不断深入。19世纪中叶,森林分工论开始提出。1867年,哈根的“森林效益永续经营理论”首先提出森林的多效益问题。其后,恩特雷斯于1905年进一步发展了森林效益永续经营理论。到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M ·克劳森提出“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的经营思想,森林功能不同不是走向森林三大效益一体化,而是采取不同的森林经营方针和具体管理措施,分类经营。

而到了上世纪60年代,德国提出“协同论”,美国提出“生态经济偶合理论”,许多国家采用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综合经营的林业发展战略。1985年,美国J·F·富兰克林提出“新林业理论”,提倡“多种效益森林永续经营”。近年来中欧出现“接近自然的林业”经营思想,尽可能使经营的林分同潜在的天然森林植被的自然关系接近。80年代后方兴未艾的“森林可持续发展”经营思想,更是在林业界引起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这些理论都是在经历了复杂而反复的森林经理的经验和教训后,认识到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生态是自然界中生命有机体生存空间的平衡态势,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度的重要标志。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是森林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以及生物生态学价值等多重价值和谐统一的经营思想。

1.2 国内森林经理学科发展的现状

我国森林经理学科始建于1952年,为林学最早成立的两个学科之一。对当时的林业生产及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作用。但是,由于长期林业执行指令性计划,森林经理方案无法得到执行,重采伐轻营林,采育失调,不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致使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国有林区表现为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严重局面。学术界面对这个局面开始反思,于1980年12月召开了“森林合理

* 第一执笔人:高兆蔚,曾任福建省林学会副理事长,森林经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林业系统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福建省优秀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学科博士生导师。

经营永续利用学术讨论会”,决心建立我国森林科学经营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按照生态系统和经济因素,综合运用现代林业科学和管理科学技术,清查森林资源,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设计经营措施,科学计算采伐量和制订采伐更新造林方式,调整森林结构,监督资源变化,检查经营效果,使林业方针政策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为进一步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内外因素全面分析奠定了基础。基于这样的基础,森林经理学科的研究和实践在各个院校、研究所、规划设计以及资源管理部门广泛开展起来,森林经理学科的组织体系开始恢复和建立。一批高等院校和研究所中,设置了森林经理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有的还设立了博士研究生学位点,相应学术活动得到了加强。全国及省、市、县林业主管部门对各级森林经理的实践组织――林业调查、规划和设计单位得到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我国森林经理学科得出了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森林经理理论方面

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以培育为中心的思想,一方面以生长量控制采伐量经营现有林,另一方面,积极造林,调整森林时空结构,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发展森林。80年代末,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林业分工论”,主要思想是按“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分工。90年代初形成了以它为基础的森林分类经营思想,明确将森林划分为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这种分类是林业资源的管理方式分类,但是它只能作为森林经营的分类的基础,因为早在50年代就提出了5大林种的森林经营分类。90年代末期,学术界提出可持续多功能生态系统经营应该是森林经理的基本理论。

1.2.2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基本模式是以两类调查为基础,一个经理期为周期的阶段性静态管理模式。90年代初,中国林科院提出了由信息反馈、实施反馈和决策反馈等三个反馈环构成的森林资源动态管理模式,把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看成是以资源信息为基础的科学组织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目的是引导资源可持续发展。

1.2.3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方面

70年代引入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系统,建立了国家、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80年代以后开始加强了一些新技术的应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等。本世纪初开始筹划建立我国森林资源及生态综合监测体系。在调查分析仪器方面,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的野外调查仪器和室内分析系统。

1.2.4 森林生长模拟方法和技术方面

从80年代开始,我国许多单位开始了森林生长模拟和预测两方面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开展了与立地相关的生长模型研究;中国林科院开展了与收获相关的模型研究,提出了全林整体生长模型的体系和方法,解决了模型的相容性问题,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得到了国外同行的认可。

1.2.5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方面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研制了很多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北京林业大学完成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系统”,中国林科院研制的“广西国营林场资源经营管理辅助决策信息系统”,中国林科院研制的“林业局(场)森林资源现代化经营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实现了图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和同步更新。

1.3 福建省森林经理学科发展历程

福建省森林经理学科创建起步较迟。20世纪30年代初期,李先才先生留美回国后,在福州闽侯南屿和南平莱舟,创办了2个省立教育团公有林场。20世纪40年代中期,福建省立协和大学(后更名为福建农学院)林学系创建,每年仅招收数名大学本科学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森林经理学科教学得到加强,1953年成立了林业部属福州林业中等专业学校,1958年在南平西芹成立福建林学院,招收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在林学系设森林经理教研室。“文革”期间,林业院校停教多年,拔乱反正后复办。

这一阶段我省的森林经理工作,于1949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农业厅林垦科,1952年2月,设立省农林厅林业局,1954年设立省林业厅,内设森林经理科,“文革”期间撤省林业厅,1975年恢复成立福建省林业局。主要森林经理工作是部署重点林区县的二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一次全省性的县级森林资源山林普查,采用方格网资源调查和小班调查方法,摸清我省的大部分县(市)和全省森林资源状况,起到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开展国营林场和国营伐木场建场的规划设计,进行木材生产的采伐设计,以及各类林业调查经营数表编制。由省林业调查队(现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具体承担森林经理工作任务。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上世纪末。即我国“文革”结束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林业院校恢复高考,扩大招生,继续在林学系内培养森林经理专业人才。福建林校设置森林调查规划专业,培养一线实用调查规划人才。

这一阶段全省森林经理工作,由省林业厅统一部署。1986年省林业厅设置林政资源管理处,1987年12月又成立了福建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负责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设置国有林管理机构对国有林场和林业采伐场进行经营管理。本阶段森林经理主要任务:建立三级森林资源清查监测体系,完成连续清查任务;开展了全省性林业区划,树种区域规划,调整我省林种结构与生产分布;编制与实施森林经营规划与方案,提高森林资源科学经营和管理水平;研究森林资产评估与资产化管理;实施森林资产转让价值评估。完成我省主要用材树种地位指数表和森林立地分类与质量等级评价标准研究;联合开展沿海防护林体系调查与规划工作。进行森林年合理采伐量测算,编制和实施森林采伐限额。主要森林经理任务落实在省、设区市、县(市、区)林业调查规划院队。1982年成立福建省森林经理研究会(后改为省林学会森林经理专业委员会)。由福建林学院林学系主任担任第一任理事长。由福建省林业厅林政资源管理处处长担任第二任理事长。开展学术活动较为正常。交流和发表学术论文1200多篇。

21世纪开始,森林经理学科发展不断创新,林业高等院校和林业专科学校面临教育改革。院校合并,学生扩招,但所设专业分散化。福建林学院与福建农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迁移到福州金山。福建林校改为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中,在职中青年森林经理教师力量显著增强。森林经理学科列为省重点学科。福建农林大学获得了博士生和硕士生学位授予权。

这一阶段森林经理任务:继续开展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开展林业分类经营;完成全省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任务; 3S技术体系在我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中应用;配合新一轮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采伐限额、森林采伐管理等进行了创新改革;研究在新形势下集体林区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本阶段森林经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站长担任。

2森林经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福建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林业是一项具有特殊功能的公益事业和重要的基础产业,在维护生态经济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福建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林业是我省一大优势、一大潜力、一大支撑,发展林业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山区与沿海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必须把林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海峡西岸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海峡西岸经济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在海峡西岸应对气候变化中,要赋予林业以特殊地位。

2.2 森林经理学科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社会对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认识正逐步深化,人类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开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 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面对当今林业的形势和任务,经历了200多年历史的森林经理学,经过许多世界林业先进国家和国内森林经理工作实践,在其发展的道路上也不断汲取新的成果,扩展内涵,把数理统计、运筹学、系统工程、预测决策理论、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知识不断应用和充实于学科建设,一方面使森林资源管理手段和方法更加先进,另一方面也为管理对象由单纯以木材生产为唯一内容扩展到多效用领域,并兼顾为多种效益的森林资源永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2.2.1 森林经理工作是维护林业科学决策的基础

森林经理工作是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对森林经营活动依法进行决策、规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森林经理工作,通过自上而下界定森林功能、划分区域范围,进行资源数量调查、监测资源动态变化、审核林业经营效果,为各级领导调整产业结构、林种比例、树种组成或龄组构成,制订林业方针政策、研究宏观发展战略、合理布局林业生产力、考核各级领导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提供重要的服务和依据。

2.2.2 森林经理工作是规划森林空间、时间布局,组织林业合理布局的手段

森林具有多种特殊功能、多种效益,是一种集自然性、社会性、经济性为一体,分布面积广,生产周期长,属于脆弱型的基础产业。福建省具有900多万公顷林业用地。如何经营好这么广阔,而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状态又各有不同,区域差异性大的林地,需要对区域林地进行统筹协调、合理布局、科学管理。即通过林业发展区划、规划措施进行林地发展区域划分,调整林业生产结构和地域布局。研究区划林业发展战略,提高区域森林整体性的最佳效益,为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服务。

2.2.3森林经理工作是科学指导森林经营和各种生产活动的措施

森林经理工作通过森林经营单位编制森林经营规划、森林经营方案,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反馈、修订,贯穿于森林经营和林业各项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对于一个具体森林经营单位而言也只有通过编制与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具体进行作业设计,从造林更新、抚育新间伐、培育管护、采伐利用等各项林业生产活动环节进行集约经营和科学管理。由于全省森林资源在所有制、使用权、经营权方面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在确定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联系实际、具体确定。不搞“一刀切”和统一模式。对于国有林场,林业采育场,要坚持以场定居、以场轮伐、以场编案的方针。而编案模式,内容要因场而异。集体林编案,要在县(市)级森林经营规划指导下,从乡(镇)村林场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尊重林农意愿,组织家庭承包经营者,联合编案。

2.2.4 森林经理工作是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和管理利用森林的保障

根据森林分类经营和分区施策原则,一个区域的森林资源,既要考虑到生产林副产品(商品林)需要,又要考虑生态服务功能(公益林)的需要。对于商品林,特别是用材林,坚持科学经营管理和合理利用,按照用材林的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的要求,对用材林的主伐量通过合理采伐量测算与论证。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森林经理工作,通过执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促进森林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扭转了森林资源过量消耗问题。1983年清查,全省1979年~1983年年均森林赤字670万立方米,1993年以后连续清查,全省森林赤字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超限额采伐消耗问题总体上也呈波动式趋势。

3福建省森林经理工作主要成效

福建省森林经理工作,建国后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森林经营管理总体运行良好,这是森林经理学理论与技术对我省森林经理指导的结果。福建省是我国南方重点的林区省之一,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08.0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764.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活立木蓄积量4.967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在森林资源中,生态公益林286.3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0.7%;竹林面积88.52万公顷,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竹林面积的五分之一,建瓯、顺昌两县(市)进入全国十大“竹子之乡”行列;经济林面积112.53万公顷,有12个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经济林之乡。闽西北的南平、三明、龙岩是我省主要林区,其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分别占全省的66.4%和81.6%。在3752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基本连成一线的沿海防护林成为沿海人民安居乐业的绿色屏障。城乡绿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1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98%。全省铁路、公路、江河堤岸已绿化长度分别占可绿化里程的77.9%、71.8%、82.9%。全省现有国有林场和林业采育场225个,经营林地面积79.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8335万立方米,乡镇村庄林场和股份合作林场4618个,经营林地157.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7173万立方米,全省建立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32处(其中国家级10处),全省自然保护区(包括保护小区、点)面积达80.5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6%。全省已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83个(其中国家级25个),公园面积达17.5万公顷,年森林旅游人数约900万人次。全省年商品木材产量620多万立方米,毛竹2.6亿根。全省以木竹资源为基础的人造板、制浆造纸、林产化工初具规模。商品木竹产量和人造板、纸浆、松香等主要林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林业产业已经由原来单一的木材生产发展成为营林、生产、加工、销售门类比较齐全,一、二、三产业比较协调的产业体系。全省有规模以上的林业工业企业2373家,其中全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9家。全省林业产值1324亿元。

3.1 建立健全了各级森林经营管理机构和技术队伍,为实践森林经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为适应森林经理实践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需要。到上世纪末期,全省除了省、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成立林政资源管理机构外,还相应成立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机构56个,其中省级管理总站1个、地区(市)级管理中心站7个,重点林区县(市)区级管理站48个,配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人员200多人。配合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林政资源管理机构,做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

全省设立林业调查设计院队78个,其中省级院2个(已把林业勘察设计院分离出去),林业高等院校和林业科研部门的院队3个,地(市)级院队6个,县(市)区级队65个,其它2个。调查规划设计专业人员889人,正式编制人数962人,其中具备高、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占23.7%,获得甲级(A)认证资格院队1个,乙级(A)1个,乙级(B)2个,丙级(A)16个,丙级(B)36个,丁级22个。

全省998个乡(镇),除平原和域区乡镇外,建立林业工作站970个,并实行县(市)区林业局派出机构,局乡级双重领导,编制人员497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393人,中专学历1944人,高中学历1195人,初中学历444人。林业站中获得技术职称7人,中级职称522人,初级职称2743人。重点林区林业站还设立不脱产的林政资源信息员,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多层次的森林经理机构,全省国有林场,林业采育场“以场定居,以场轮伐,以场经营”,每一个国有林场,配备3~5名森林经理人员(包括1名业务场长),国有林场管理体制“省办地管”,省厅设国有林场管理局,地(市)林业局设立国有林场管理处。林业采育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体制下放到县,隶属县(市)林业局管理。

我省历史经验教训充分证明,森林经理工作发展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部门机构来保障,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机构自上而下得到加强,技术力量有一定提高,森林经理工作就会发展和回升。稳定权威的机构和专业技术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2 组织开展了林业区划工作,合理调整林种结构与林业生产力布局

全省性开展林业区划工作,第一次是1979年,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决定,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部署,由林业部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林业区划工作。首先在莆田县开展试点,在试点取得经验后,编写省级林业区划初稿。1982年举办全省培训班,以省级林业区划初稿为依据,全省开展县(市)级林业区划。县级区划报告在1986年~1987年完成。在提交的县级林业区划报告与汇总的基础,1988年全省完成省级林业区划修改定稿。这一次林业区划工作,全省一共提交区划报告、调查研究、专题论证文章520多篇,完成图件856幅,调查林地土壤剖面30756个,调查森林植被样方20234个,采集植物标本10万多份,完成土壤、植被分布图900多幅。

第二次福建省林业发展区划,开始于2007年,国家林业局在全国自上而下,根据大地貌、气候带的差异性,划分全国林业发展区划一级区和二级区。省级根据生态区位重要性与敏感性、森林生产力等级、非木材林业资源状况等指标体系再划分三级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宏观地确定各级分区单元的林业发展方向、功能与生产力布局,更加贴近当代我国林业发展的需求。2008年一季度,经国家林业局派专家验收,我省第二次林业发展区划成果、质量优良。

林业区划的社会实践及其研究成果,把森林经理的实践,推向完整的、充实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其方法论方面的发展。第一次我省林业区划,获得1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省级林业区划获得林业部调查设计优秀成果二等奖;地市级林业区划6项,获得林业部调查设计三等奖,3项获得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农业部优秀成果三等奖,省厅林业区划办公室2次获得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先进单位称号。

3.3 构建了全省三级森林资源地方清查体系,及时准确地掌握现状与动态变化趋势

森林资源调查的分类:一类调查,又称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它以系统抽样方法,布设固定样地,以省(区)为总体进行调查。其特点是:科学性、准确性,连续性、可比性,但调查结果落实不到山头地块。二类调查,又称小班调查或规划设计调查,调查以小班为基础,从下而上统计汇总到县(市)级或场级(林场,采育场)。它属于森林资源现状的一次性调查。其特点是:森林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上。三类调查,又称作业设计调查,或伐区调查,也是从小班为基础,局部统计到小班或若干小班,调查精度多数要求较高。福建省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开展的3次森林资源调查与普查都是森林规划设计调查。1978年按照统一部署,开展了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初查,以公里网(4×6公里),全省布设5059个固定样地,保障清查的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总体精度达到要求。一类调查每5年复查一次,到目前为止,已开展了7次清查。总体效果可比性比较好,清查成果一方面为国家对外公布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的依据,另一方面又是以省公开发布森林资源调查的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县(市)和场级开展森林资源现状调查,为基层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服务。福建省二类调查每10年进行一次。为了与一类清查间的兼容性,达到县(场)级森林资源调查的连续性、可比性。福建省建立了地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以原省级(区)清查为总体,在一类清查的5059个固定样地基础上,对地(市)级和重点林区县级的固定样地,在公里网上加密布设,全省增设固定样地4.9万个,控制县(市)场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保证对森林资源的变化动态连续性和可比性精度。

福建省在森林经理工作实践中,不断对森林资源的调查方法进行创新与研究,其中连续清查第一次复查成果、县级森林资源调查沙县试点、电子计算机在(林场)森林资源调查应用、省(市)级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处理系统和福建省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技术方法等5项研究成果分别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优秀成果三等奖二等奖,其中监测体系技术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德国福莱堡大学森林经理学科的佩尔兹教授,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研讨会后,专程来福建林区,考察我省地方森林资源监测技术方法,并建议全国推广福建的地方监测方法。嗣后,福建省又将一类调查方法利用到闽江流域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监测,得到国家林业局资源司领导与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福建省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灰色预测1991年被林业部推荐为林业调查规划实用技术推广项目。

3.4 全省性编制与实施森林经营规划与方案,努力提高森林集约经营水平

编制与实施森林经营规划与方案,是森林经理的中心内容。1989年初,根据统一部署,福建全省性地开展森林经营规划与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国有林场、林业采育场、以场定居、以场轮伐、以场经营,采用小班经营法。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与档案卡片相结合。集体林(包括家庭承包的森林),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森林经营规划,重点林区县(市),以龄级法组织经营类型,编制经营方案到村民小组。一般少林县(市),仅要求编制简明的森林经营方案,新一轮林改后,集体林多小块分散、林种多,在地块上相嵌,很难纳入正规的森林经营内涵中去衡量。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联合编案。第一期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全省集中了骨干力量,选择在省属洋口林场,邵武二都采育场,建阳水吉集体林场和邵武市集体林等4个单位编案试点摸索经验,结合县(市)、场级森林规划设计调查(与抽样固定样的复查),并以省(区)级编制森林立地分类与质量等级表、森林经营类型表、造林类型表和森林经营措施类型表,以便为全面开展森林经营规划与编案工作做好技术准备。

福建省森林经营规划与编案,始终在国家统一严格的技术规程指导下进行,1990年,福建省国营林场、伐木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及实施办法研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福建省集体林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与实施研究1991年在四川温江林业部实用技术会议上,推荐为全国林业规划调查实用技术,1992年获得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及质量评价标准,获得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3.5 进行森林资产评估与资产化管理工作

森林资产评价和资产化管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由注重森林的实物数量、质量,向森林资源的价值量管理转变的趋势。1992年10月,根据在北京召开的专家研讨会上部署,要求建立南方省(区)森林资产评估机构,探讨森林资产评估方法。福建省最早在南方森林经理(福建永安)理论与实践座谈会上,提出了建立森林资产评估机构与评估方法的探讨,重点对于用材林,分别龄组,采用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和重置成本法方法。林地评估采用土地期望价法和林地地租法评估。这些方法在1994年全国森林经理(广东始兴)学术研讨会上,继续作了宣读和交流,而且被国家林业部选入森林规划调查参考资料。目前福建省森林资产核查与评估方法,经过十多年的社会实践,已趋向成熟。1998年,2项森林资源源资产评估技术成果分别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3.6 编制森林分类经营规划,开展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

1998年5月,省林业厅在永安市召开了林业分类经营座谈调查会,1999年8月,省林学会森林经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全省林业分类经营研讨会,会上宣读交流论文42篇。为2001年全省开展林业分类经营,进行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打下技术准备与理论基础。

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实质上是推进林业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森林的生态和经济的两大需求,通过公益林与商品林的分类区划、分别按各自持点和运营规律,以构筑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建设的基本框架,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林业经营和管理体制的发展模式。福建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全省抽调500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1200个现场工作组,400多个质量检查组,完成签订界定15万本,界定全省重点公益林286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88万公顷。2001年8月汇总后由省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批准。

福建省分类经营分类管理工作虽然取得完满结果,但界定过程争议也较多,主要有:分二类还是三类林,中间过渡林;区划界定是在区位上划大片,还是零散地落实小班上,是划国家的林场,还是划集体林:国家财政支持是管护费用,还是法律上所讲的补偿基金等。这些问题都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统一认识。

2005年,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技术应用研究,获得福建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3.7 加强森林采伐利用管理,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

森林采伐限额总量是以森林经理中森林经营方案确定的年合理采伐量为基础。为了保护和有计划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福建省从1987年开始,实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七五”期间,森林年采伐限额编制,从1986年开始,对国有林以场为单位,集体林以县(市)为单位编制,利用当时最新的森林资源调查资料,测算与编制采伐限额建议指标。“七五”期间批准的指标(1135.3万立方米),属用材林采伐指标,并未包括森林消耗(薪材消耗)的全部,存在着“管一块、漏一块”的现象。“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采伐限额编制,实行全额编制,分项管理,经过国务院批准后,每期森林采伐限额指标,按原上报汇总,返回编限单位,不搞编限申报与批准下达指标两本账。从“七五”到“十一五”期间,全省森林采伐限额总量都在2300~2600万m3之间,长期以来,我省实施森林限额采伐,总体效果良好。但是超限额采伐消耗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1995年,我省森林年合理采伐量分期平衡法研究,获得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3.8 重视计算机软件开发与3S技术应用,实现森林经营管理科学化、制度化

为提高森林经理工作水平,福建从1984年开始在全省林业系统配备电子计算机,开发相应软件。国营林场、采育场全面配备了电脑,9个地(市)和36个重点林区县(市),配备了各类微型计算机 332台,培训应用人员422人,但软件简单、单一。

21世纪之后,福建省林业计算机应用发展较为迅速,特别是2006年3月省林业信息中心成立后,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3S技术,与林政资源管理业务工作相结合,全省林政资源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列入了我省“数字林业”工程项目(一期)建设内容。系统包括:采伐限额与计划管理、伐区规划、伐区调查设计、森林采伐管理、木材运输管理、木材经营加工管理、林地征占用管理等模块。系统具有严格的业务控制能力,保证各类数据的一致性。还开发了全省森林资源监测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包括:森林连续清查子系统、二类调查子系统、年度变化档案调查子系统、生态公益林管理子系统、森林资源数据管理维护子系统、空间数据处理子系统、林业站管理子系统。以上两个应用系统技术比较成熟,已在省内全覆盖推广。

通过林业信息化建设,大大提高了林业部门应急指挥能力。福建省森林防火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通过卫星自动接收林火信息,并及时准确发布火点信息,为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提供火灾信息。全省林业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实现了林业系统视频会商到乡、视听到村的功能,解决了我省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案件查处等重大公共事件的应急指挥问题。

在3S技术应用方面,卫星遥感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林业部在我省进行森林调查林地区划应用试点,取得应用实破。进入21世纪以来,卫星遥感系统全覆盖用于我省森林防火的火点定位与火灾监测;利用卫星遥感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监测地表森林植被动态变化;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监测;沿海防护林林地分类与动态调查的应用,都出现了实践应用的实破性进展,有的项目应用推广,已达到生产应用的精度要求。地理信息技术,21世纪后也取得实质性进展。采用VIEWGIS软件进行林业基本图数字化,在1:1万地形图的基础上,对全省217万小班和森林区划的各级边界进行了矢量化叠加,实现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同步。全球定位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上,强化了一体化技术研究,提高林地测量精度。

我省在计算机应用和3S技术应用方面,森林资源数据处理系统研究、3S技术在沙化监测应用研究,基于3S技术的闽江流域森林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研究等项目,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或二等奖。

4当前我省森林经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还着重探讨了在森林经理理论和技术体系建设中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例举如下:

4.1 重微观、轻宏观。长期缺乏明确的经营思想和长远的规划,忽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协调和控制,而是形成各自为政、分兵把口,把林业部门的职责与权力,片面地集中在人、财、物的分配权限上。在重大林业决策上违背科学民主,经营方案规划、作业设计变更随意性大,没有行政的检查监督。现有资源经营比较粗放,长期采伐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造成天然阔叶林锐减、林分质量下降和林地生产力衰退,实质性问题往往被掩盖。近几年来各地又盲目发展各类食用菌、人造板、地板木加工和毁林烧炭等,也造成大量的天然阔叶树林被采伐利用,全省天然林分蓄积量,平均每年减少218万立方米。全省林分质量,从20年前的每公顷平均蓄积量82.77立方米,到1998年时,每公顷平均蓄积量68.79立方米,下降20.35%,其中天然林林分,从20年前每公顷平均99.59立方米,到1998年时,每公顷平均蓄积量77.91立方米,下降27.83%。

4.2森林经营重经济效益,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重视不够。首先是森林经营长期被忽视。生态环境建设没有放在首要地位。全省森林区划主要集中在用材林,经济林和竹林方面,忽视了特用林、防护林和薪炭林的发展。由于森林过度采伐,植被过度破坏,天然林分质量不断下降,林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能力减退,森林的防灾减灾功能衰退。

4.3 基础工作薄弱,教材比较陈旧,长期没有形成完整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战略战术体系和业务技术体系。首先,福建省森林经理学教学课本,原采用苏联版本为主,苏联1950年主张否定永续均衡原则和法正林理论、否认森林经理学对社会主义林业的指导作用。后采用1961年北京林学院主编的森林经理学教学课本,1982年的修订本编写中,福建林学院、东北林学院参加。近年来采用2001北京林业大学的修订本。这些课本内容枯燥、缺乏活力,一直沿用,没有实践总结提高,主要理论更新和新方法应用跟不上。其次,森林经理工作没有完全纳入国家和地方的林业发展规划体系以及科学技术管理体系。森林经理的基础研究、实用技术比较落后,边缘交叉学科联合攻关不够。森林经理学科科研项目在国家和地方的政府中,长期出现零计划、零指标、零得奖、零机构、零专职研究人员的状况。国家重点学科,长期缺乏真正意义的学术研究,缺少有自主创新和原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和实用成果。

4.4 人才断层严重,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更加匮乏。福建省森林经理人才青黄不接比较严重,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从地(市)县级到基层的森林经理人员,基本上没有招聘新人。现有林业调查规划队伍中,普遍年龄较大,许多县(市)场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要请林业院校学生和外省的林业调查规划院队完成。

4.5 林业数表已经过时。目前我省使用的林业基础数表,全部是上世纪50~60年代编制的,比较陈旧,基本上不能满足当前林业生产需要。主要用材树种一、二元材积表,当时制表时,多数使用天然林或扦插树种样本或林分调查材料,现在大量被应用于人工林的材积测算,变化很大,没有系统检验,盲目性很大,也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5福建省森林经理学科发展展望与对策措施

新世纪以来,福建林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在全国领先,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比较脆弱,林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林业改革尚需完善,林业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生态问题依然是我省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生态产品已成为我省最需要的产品之一。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加快林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加快海西现代林业发展。

5.1 发展目标

21世纪我省要建立完善的、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森林经理理论和技术实践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传统的森林经理学科理论框架下,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改革创新。要以现代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

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以及现代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充实森林经理学科的理论体系。要重视学科前沿,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战略战术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总结建国60周年森林经理实践的经验,提升为理论,再反过来对林业的经营管理实践的指导。福建省林业在建国60年发展中,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和不同所有制经营主体需要森林经理工作提供不同森林经营规划方案和经营模式。21世纪,福建省森林经理学科,要在体制、机制和实施运行方面,深层次矛盾得到改革和创新。解决根本性问题是坚持森林经理的实践性原则,回避教条式和脱离国情空谈的理论。建立我国自己完整的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体系和调查规划实施的技术运行机制。

5.2 技术体系总体框架设置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需要,21世纪我省森林经理技术体系的总体框架:在宏观上进行整体协调控制,从区域森林资源清查开始(配套专业调查),在林业发展区划和林业发展战略研究指导下,谋划森林时空布局,编制林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围绕着系统的整体性,遵循自然、社会经济有机复合规律,实施综合森林经营科学措施,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在局部上,实施分而治之;从森林规划设计调查入手,通过森林分类经营、分类区划、分林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进行分区施策、分类经营、分类管理,配套一系列林学技术措施,要保护林地土壤肥力,提高林地生产力,各自发挥森林主导功能和效益。而且要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做好森林资产价值评估工作。

对于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管理体系,21世纪要实行行政区域范围与江河流域资源调查相结合,通过公里网的固定样地加密方法,建立完善的地方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并利用现在固定样地落在江河流域汇水区,作为流域森林资源清查的基础,监测江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规律。连续清查固定样地走向综合监测利用,但怎么建立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方面,还有争议。

对于林业发展区划技术管理体系,21世纪林业发展区划是林业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以森林生长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依据。分区划片,在省级区域范围内,划分出一级、二级和三级区。要根据林业发展区划,调整林业生产布局和规模。要重新思考林种、树种结构,特别是重点公益林的保障体系网络化布局问题和生态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要以现代系统工程方法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检验区划分区科学性、客观性的重要手段。

对于森林经营规划,经营方案(施业案)与作业设计的技术体系;森林经营规划与方案是森林经理工作的中心。福建省3个森林经理期进行了3次森林经营规划与方案的编制与实施,编制规划与方案,经过实践条件逐步成熟。国有林场以场轮伐、以场编案,结合小班经营法,组织经营类型与建立小班经营卡片,并通过作业设计,落实到山头地块(或小班),这种方法是成功的,要继续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经营主体分散,要探讨联合体到村民小组联合编案。重点林区县(市)以县(市)编制森林经营规划,各项经营指标分解到乡镇,落实到村民小组。21世纪,福建省第3期编案,公益林与商品林分开编案,统一在一个森林经营规划内。

5.3 若干建议

5.3.1要加大科技进步和实用技术的支撑力度。总结建国60周年来,我省的森林经理工作,在技术层面上看,方法、手段、设备都比较落后。因此,21世纪我省的森林经理工作,要加大基础性研究和实用技术,边缘交叉学科技术研究的推广应用。要继续推进现代科学技术(如电子计算机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的系统整合,集成创新。将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技术体系和方法优化,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各类资源调查,规划与管理的森林生长模型、未来发展动态预测、数学仿真预测模型,进行发展过程模拟仿真。要重点总结和研究本区域中关键生态区位,典型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经营目标,多功能经营均衡利用的模式和技术措施的途径问题,不断提升我省森林经营管理科学的水平,为实现森林经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保障。

5.3.2 抓紧森林经理学科教材编写工作,形成完整的、符合国情、省情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森林经理学理论体系。首先要组织森林经理学的退休老教授、老专家,集思广益,编写出森林经理学的章节框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和现代的电子计算机技术、3S技术,集成组合新版森林经理学教材的理论框架。教科书编写要吸收原德国的经典森林经理学中的永续均衡利用原则和法正林理论,增加林业分工论,近自然林业论和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中精髓与科学合理的成分,结合建国60年来森林经理工作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总结,不断提升,上升为理论。同时建议增加林业发展区划技术体系和森林资产评估技术体系等两方面内容。

5.3.3 要做好森林经营规划与方案编制和实施的技术示范和样板工作。重点突出对国有林、集体林编制森林经营规划,经营方案,分别不同林种,组织经营类型,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经营类型表、造林类型表、经营措施类型表、立地类型质量等级表等。要坚持用材林以工艺成熟、防护林以自然成熟,确定其主伐年龄和更新采伐年龄,科学确定森林轮伐期,并规范森林年合理采伐量的测算方法。全省在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都要有典型样板,总结报告,实施效果监测,检查、评价、反馈、修订的过程。做好全国省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示范推广工作。

5.3.4 要做好森林经理人才后备培养工作。上世纪中期,到现在的全国林业院校教育改革,将森林经理学科作为改革对象。森林经理学科,走了回头路,从撤消到恢复为重点学科。但森林经理人才,省内严重断层,高层次和创新型人才更加匮乏。许多县级林业调查规划队人员45岁以上者占六七成,院校毕业生已经10多年没有进入林业部门了。应对森林经理人才断层的对策,是让森林经理毕业生在基层场、站、队贮备充足。今后各级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人才招考,要优先从林业基层场、站、队中有实践经验和锻炼的毕业生中选择。

5.3.5 要组织一批森林经理技术人员,对各类林业数表,进行科学性、适用性的实践检验工作。全省的林业调查与经营数表,要根据当地的区域实际,进行检验修订。各地在编制经营方案前,也要对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等级表、森林类型表、造林类型表和森林经营措施类型表等进行检验。全省各地对主要用材林种的材种出材表编制工作,要扎实、尽快地开展。目前,我省现有森林中主要树种的大径木、大龄样木越来越少,大径木在活立木中已经很难寻找到。如果都是以中小径木的调查,作为编制森林经营数表,在使用时会产生较大误差,还要重新再编表。因此,现在要抓紧进行补救性调查。珍贵乡土用材树种的数表编制问题,也要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要重视编表样本数量、区域、径阶分布合理性,削度方程和树皮率方程选择的科学性,编表精度与检验样本要进行双重F值检验。

有条件的地(区)市,要根据省林业厅的统一部署,抓紧做好修编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测定数表问题,要提前筹备和谋划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理论和技术储备中,要注意选择一批近原生性天然林作为建立生态系统定位观察站的样地。

参考文献:

[1] 北京林学院森林经理教研组.森林经理学[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1.

[2] 程霖生, 程伯贤, 郝文康, 孙玉军等译. 森林经理学[M].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经理教研室, 1991.

[3] 周桢. 台湾森林经理学[M]. 台湾大学用书,1967.

[4] 高兆蔚.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研究[M]. 福州: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2004.

[5] 陈平留. 森林资产评估[M].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

[6] 刘于鹤. 新形势下森林经理工作的侧重[C]. 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 2008.

[7] 中国林学会. 2006-2007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森林经理学发展.

[8] 高兆蔚. 我国60年森林经理工作的系统思考[A]. 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 中国老科协林业分会,中国老教授协会林业专委会, 2008.

[9] 潘辉, 江训强. 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森林资源综合管理――面向21世纪的森林经理学发展动向分析[J]. 世界林业研究, 1999, 12(1): 7-11.

[10] 詹昭宁. 中国森林经理探讨[J]. 林业经济问题,2007, 27(1):89-96.

[11] 高兆蔚. 福建省林改后森林经营编案技术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 2007, 21(4): 1-5.

[12] 洪端芳. 福建省林改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形势及其对策[J]. 林业勘察设计, 2007, (2): 34-37.

[13] 邓华锋. 南方集体林经理改革[J]. 林业资源管理, 2001-增刊.

[14] 洪菊生. 关于森林经理学发展的几点建议[J]. 林业资源管理, 2001-增刊.

[15] 张建国. 关于森林经营问题的探讨[A]. 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研究会论文集[C]. 中国老科协林业分会,中国老教授协会林业专委会,2008.

[16] 林杰.福建林业分类经营的构想与建议[J].林业经济问题,1999-增刊.

[17] 王永安. 南方森林经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林业资源管理,2009-增刊.

[18] 高兆蔚. 福建20年森林经理理论实践回顾与前瞻[M]//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研究——高光蔚学术论文选集, 福州: 福建地图出版社, 2004.

[19] 高兆蔚. 21世纪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战略战术问题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04-增刊.

[20] 高兆蔚. 福建省林业分类经营总体设想与采伐管理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 1998-增刊.

[21] 高兆蔚.林业分类经营现状与总体思路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1999-增刊.

[22] 李宝银. 福建省林业分类经营模式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 1999-增刊.

[23] 李世清. 关于森林分类经营思考[J]. 林业经济问题, 1999-增刊.

[24] 洪端芳. 对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几个制约因素的探讨[J]. 林业经济问题, 1999-增刊.

[25] 庞闽志. 林业分类经营的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 1999-增刊.

[26] 吴满元. 对分类经营条件下森林采伐管理思考[J]. 林业经济问题,1999-增刊.

[27] 张志雄. 关于生态林经营管理的思考[J]. 林业经济, 1999-增刊.

[28] 高兆蔚. 福建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的研究[J]. 林业勘查设计,2000, (3): 27-33.

[29] 高兆蔚. 福建省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0,(1).

[30] 高兆蔚. 福建省森林资产化管理问题初探[J]. 林业资源管理, 1994, (1).

[31] 高兆蔚. 福建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与资产化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参考资料, 1995, (2): 63-72.

[32] 陈伯贤. 关于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几个问题[J]. 林业资源管理, 1994, (1): 8-11.

[33] 刘伟平. 森林价格评估方案初探[J]. 林业经济, 1995, (3): 17-22.

[34] 杨大起, 黎聪. 对搞好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的探讨[J]. 林业经济 , 1994, (4): 19-22.

[35] 洪端芳. 福建省林政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林业资源管理, 2007, (4): 84-87.

[36] 高兆蔚. 闽江流域林业生态建设区域规划总体布局的研究[C]. 福建省科协环保2003年会论文集. 福建省环境保护, 2004-专刊.

[37] 高兆蔚. 闽江流域森林资源现状动态监测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 2001-增刊.

[38] 李贞猷. 福建省主要用材树种(杉松阔二元材种)出材率表编制的研究[A]. 森林可持续经营探索与实践[C]. 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39] 林如青, 郑少玲.人工林生长与收获预测模型应用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 2001, (2): 48-50.

[40] 林如青. 巨尾桉树皮率估测模型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 2006, (1): 47-50.

附件: 福建省森林经理学科研究主要成果名单

[1] 1987年. 福建省林业区划. 林业部林业调查优秀成果二等奖 (郑元锜、王题瑛、陈起鹏).

[2] 1992年. 福建省按树树种区划. 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兆蔚、陈存及、蔡元晃 、李宝银).

[3] 1992年. 福建省毛竹生态经济区划与发展战略. 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陈存及、高兆蔚、黄克福、蔡元晃、李宝银).

[4] 1996年. 福建省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技术方法和实施的研究. 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兆蔚、李宝银、王文斌、王题瑛、郑广元).

[5] 1987年. 福建省森林资源连续第一次复查. 林业部调查林业优秀成果三等奖(郑元锜、杨尔恩).

[6] 1995年. 福建土壤. 农业部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范金顺、高兆蔚、施天锡、蔡元晃).

[7] 1986年. 福建林业土壤调查方法及林业土壤.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范金顺、陈伙法、刘步铨、施天锡、高兆蔚).

[8] 1987年. 福建省国有林场伐木场森林资源清查报告. 林业部优秀成果三等奖(兰灿堂、蔡元晃、叶荫材、周 敏).

[9] 1987年. 福建省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预报方法. 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李兆明、高兆蔚).

[10] 1989年. 福建省林木马尾松树种区划. 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林杰 何智英、黄克福、陈存及、陈平留).

[11] 1982年. 福建省集体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上实施研究. 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蔡元晃、兰思仁、高兆蔚、张顺恒、林德根、罗家基).

[12] 1993年. 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标准. 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范金顺、高兆蔚、蔡元晃、兰思仁、林如青).

[13] 1993年. 福建省森林防火区划与防范战略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兆蔚、李兆明、李宝银、陈诚和).

[14] 1987年. 福建省林业区划报告. 林业部优秀成果三等奖(江啟瑞等).

[15] 1987年. 三明市林业区划. 林业部优秀成果三等奖(郑金波等).

[16] 1985年. 沙县林业区划.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优秀成果三等奖(陈善冶、陈章正、林金土、郑金波、刘步铨).

[17] 1987年. 永泰县林业区划. 林业部优秀成果三等奖(吴尚卿等).

[18] 1989年. 福建省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处理系统. 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杨廷奎、陈士俊、黄志雄、王题瑛、洪端芳).

[19] 1987年. 福建省县级森林资源调查与检查管理(沙县试点). 林业部优秀成果二等奖(郑元錡、王文斌、陈善冶、洪端芳).

[20] 1998年. 森林资源资产核查与评估技术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徐益良、陈平留、陈新兴 洪跃华、洪端芳).

[21] 1998年.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编制与应用研究. 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陈平留、陈新兴等).

[22] 1990年. 福建省国营林场伐木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及实施办法研究. 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卢衍功、周敏、王光玉 、熊超、 陈慈璋).

[23] 1986年. 福建闽北杉木林分密度控制图编制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王笃冶、吴敬、范仁善、林星华).

[24] 1986年. 电子计算机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林场森林数据处理系统. 福建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洪伟、陈平留、林杰).

[25] 2000年. 福建省主要森林病虫害灾区区划及其应用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魏初奖、庄晨辉、李闽丽、蔡国贵、谢大洋).

[26] 1995年. 森林年合社采伐量的分期平衍研究(王文斌、江正铨、李宝银).

[27] 2007年. 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技术应用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刘健、余坤勇、涂传进、赖白文、庞闽志等).

[28] 2000年. 闽江流域森林资源现场与动态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省科委2000 363号成果)(高兆蔚等).

[29] 2007年.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动态监测及功能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宝银、吴承桢、洪伟、蔡敏、林琴琴等).

[30] 2007年. 闽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叶功富、洪伟、吴承桢、万泉、潭芳林等).

[31] 2008年. 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创新与经营技术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李宝银、高友多、朱玉文、梁文英、裘晓雯).

[32] 2008年. 柳杉人工林产量及货币收获值技术与应用的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希佃、黄烺增、翁玉臻、黄信全、陈希英).

[33] 2008年. 用材林林地资产动态评估的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刘健、郑德祥、陈平留、 郭进辉、陈昌雄).

[34] 2008年. 3S技术在沙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庄晨辉、陈铭潮、陈信旺、李峥、潘俊忠).

[35] 2008年. 基于3S技术闽江流域森林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刘健、赖日文 、钟兆全、余坤勇、陈平留).

[36] 林业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 2005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福建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庄晨辉、陈铭潮、陈信旺、潘俊忠、李峥、张珍珠).

[37] 福建柏人工林测树经营系列数表及生长模型的研究. 2005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庄晨辉、江希钿、陈信旺、张惠光、程朝阳).

[38] 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软件. 2001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庄晨辉、陈铭潮、张惠光、陈国瑞、陈绍玲).

[39]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软件. 1999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庄晨辉、陈铭潮、张惠光、陈绍玲、施恭明).

[40] 福建省海岛林业资源调查规划研究. 1994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庄晨辉、陈国瑞、刘步铨、郑文源、许珠华).

[41] 福建省主要森林病虫害灾区区划及应用研究. 2000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魏初奖、庄晨辉、李闽丽、蔡国贵、谢大洋).

[42] 世行贷款福建省森林资源发展与保护工程设计. 全国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铜奖(2002年)(庄晨辉、陈国瑞、钱国钦、陈信旺、兰灿堂、林德根、谢芳).

[43] 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 2003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庄晨辉、陈国瑞、许少洪、庄奇、吕家云).

[44] 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 2006年度全国林业系统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庄晨辉、陈信旺、张惠光、余希、陈国瑞、陈绍玲、潘俊忠、陈铭潮、杨忠兰、林銮勇).

[45] 林木良种繁育及农林生物质资源利用(厦门基地)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2005年度国家林业局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陈国瑞、庄晨辉、庄奇、叶卢宗、刘斌、刘福辉、余希).

[46] 泉美园艺工程设计. 2003年度国家林业局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庄晨辉、李闽丽、刘斌、苏文艺、陈绍玲、陈信旺、黄传煌).

[47] 福建省南纸股份有限公司建设75万亩造纸原料林基地可行性研究. 2002年度全国林业系统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庄晨辉、陈国瑞、关玉贤、陈跃、林良钟).

[48] 中国龙岩梅花山华南虎园设计. 2001年度国家林业局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庄晨辉、李闽丽、吴文豪、刘斌、陈绍玲、简文光、张盛钟).

[49] 厦门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2006年度全国林业系统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陈国瑞、庄晨辉、关玉贤、徐文辉、陈铭潮、陈信旺、翁友恒).

[50] 福建腾荣达制浆有限公司建设绒毛浆工业原料林基地(将乐)可行性研究. 2003年度福建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庄奇、庄晨辉、陈国瑞、陈之标、叶卢宗).

[51] 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1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第三期工程(60万亩)暨林板一体化项目可行性研究. 全国林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2007年.

[52] 福建省林业发展区划三级区区划报告. 全国林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 2009年(徐文辉、陈国瑞、陈信旺、刘友多、刘福辉、潘俊忠、郑淑娟、张旭英、翁友恒、关玉贤、郑丁团、黄骐、梁文惠).

[53] 福建省国有林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全国林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 2009年(翁友恒、陈信旺、陈国瑞、梁文英、陈绍玲、施恭明、刘福辉、严洪、黄朝法、卓立新)

[54] 土地沙化监测技术规程. 福建省地方标准.2006年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庄晨辉、陈铭潮、陈信旺、徐文辉、李峥、罗家基、潘俊忠、张珍珠).

[55] 数字林业——森林经营区划代码与用户命名规则.福建省地方标准.2006年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陈星、庄晨辉、兰樟仁、肖胜、陈铭潮、朱勤东、罗家基、陈信旺、卢毅敏、潘俊忠、李峥、张珍珠、景林、阮娜、施友连、欧阳楠、黄炘).

[56] 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程. 福建省地方标准.2005年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庄晨辉、张惠光、林銮勇、梁文惠、李岱一、罗家基).

[57]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的编制规则. 福建省地方标准.2004年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庄晨辉、张惠光、陈绍玲、林秋妹、李祖贻、洪端芳、叶光辉、陈平留、郑德祥).

课题组成员:

1、高兆蔚,福建省林业厅原林政资源管理处处长,教授级高工。

2、李宝银,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3、陈国瑞,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副院长、总工、教授级高工。

4、叶功富,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教授级高工。

5、林杰,福建省农林大学原林学系主任、教授。

6、陈平留,福建省农林大学教授。

7、洪端芳,福建省林业信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作者:福建省林学会

第2篇: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摘 要:农业职业经理人作为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力量,满足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人才需求。但由于农业职业经理人团队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仍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本文以对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专业人才调查所得的问卷结果为依据,分析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发展现状及培育过程中所存在的特点和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发展壮大农业职业经理人团队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农业职业经理人; 发展现状; 人才培育; 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基本都是分散的“小农经营”,在这种经营方式下很多农户只具备生产技能,而缺少市场化经营的能力,再加上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的因素,很难实现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农业无法走上现代化的经营轨道。而随着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出台和土地流转机制的不断健全,逐步让农业走上了产业化、企业化的轨道。2019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13个新职业,农业职业经理人位居其列。通知中,农业职业经理人被定义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从事农业生产组织、设备工作、技术支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管理服务人员,这一定义将农业职业经理人与传统农民区别开来。农业职业经理人具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生产技能、较强管理能力和较高经营水平,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川省成都市是全国最早提出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地区,早在2014年9月4日,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明确了农业职业经理人的选拔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服务机制,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发展与培训工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催生了大量高素质农业职业经理人,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市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已达12000名以上,农业规模用地适度经营率达60%以上。但是在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不断扩大的同时,仍存在体系建设不完善、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发展仍需要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如何探索到更高效率的发展模式、如何将农业职业经理人人才队伍建设得更完善是本文所追求的目标。

为全面了解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发展现状,本文作者在2018年6月至2018年7月在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进行了内部调查,此次调查研究选取在线上发放并回收问卷形式,最终收集到167份有效问卷,从问卷数据中更直观地了解了其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现状。

一、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发展现状

1.年轻人占多数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新农人群体以“70后”“80后”为主,占总数的84.2%。其中,“80后”占44.9%,“70后”占39.5%,“90 后”占12%。农业职业经理人中年轻人占大多数,这与目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低文化程度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照,为农业生产经营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更多活跃思维。

2.农业职业经理人高学历占比高,所学专业相关度高

根据问卷结果,新型农业职业经理人学历普遍较高,其中拥有本科学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占13.17%,硕士和博士学历的占1.80%,本科以下学历,其中初中学历的占22.75%,高中学歷的占31.34%,中专学历的占10.18%,大专学历的占20.96%。新型农业职业经理人学历接受高等教育的占比远远高于2018年调查部分全国高素质农民本科教育的5.94%,这表明当前农业职业经理人团队中,其高学历人群所占比例与同类型团队相比较高,且所学专业为农学类专业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占51.5%,基础农学知识的普及,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3.从业年限普遍较长,在农业领域从业经历丰富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农业职业经理人大多从业年限较长,经验丰富。其中,从业年限11-20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占比31.74%,6-10年的占比27.54%,21-30年的占比20.96%,0-5年和30年以上的人数占比19.76%。大多数农业职业经理人在农业领域都有了一定工作阅历、创业经验和资金积累,其中,在农业领域有从业经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占比69.5%,在农业领域没有从业经历的人数仅占30.5%。

4.农业职业经理人管理产业面积以中小型为主,产值可观

问卷结果显示,农业职业经理人管理区域面积以中小型为主,79.65%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农业区域面积在500亩以下,其中0-100亩的占44.11%,100-500亩的占35.54%,500-1000亩的占12.57%,1000亩以上的占7.78%。农业职业经理人所管理的农业产业产值可观,但所经营农业产业产值在500万以上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相对较少,产值50万元以下的占41.32%、50万-100万元占19.16%、100万-500万元占22.75%、500万-1000万元占8.38%、1000万元以上占8.39%。目前来看,小中型管理产业区域面积更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农民问题,可观的产值也利于农业职业经理人团体的扩大。

5.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意愿积极

问卷结果显示,农业职业经理人对于把自己产业区域作为培训基地的提议是普遍支持的,愿意人数占86.83%,不愿意的人数占13.17%。其中,82%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愿意让他人参观自己的培训基地,69.5%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能够提供详细的讲解,为大家讲解自己在农业领域所了解到的农业知识以及与自己的农业产业有关的农业知识。根据描述性统计结果,农业职业经理人对自己产业作为培训示范基地按照参观、讲解、体验、餐饮、其他、住宿的顺序意愿递减。其中,64.1%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愿意让他人到自己的农业基地亲身体验,69.5%的农业基地能够提供餐饮服务,82.6%的农业基地能够提供住宿条件。85.03%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愿意成为技术培训老师,不愿意的人数占14.97%。大多数农业职业经理人乐于将自己产业作为培训基地,愿意将自己的农业基地成果公开展示,并且有一定的条件提供培训的相关方面的服务,愿意把自己所拥有的技术知识传授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使得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发展有精神力量的支撑。

二、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主要特点

1.热情高

新型农业职业经理人乐于分享和交流。新型农业职业经理人不吝啬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参与技能培训,提供培训基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83%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愿意把自己产业区域作为培训基地,85.03%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愿意成为技术培训老师。农业职业经理人们高涨的热情不仅可以使专业技能得到交流补充,组织团队凝聚力也随之增强。

2.领域广

农业职业经理人从业类型多、接触面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86%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在非农业领域有从业经历,31.14%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一直在农业领域从事。农业职业经理人从业领域中有药材种植、水果种植、禽畜养殖、树木栽培等数十个不同类型。其中,63%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从事作物水果类的种植,15%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从事禽畜类的养殖,还有少许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从事渔业以及其他领域。农业职业经理人从事的往往不止是单一的农业产业,60%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所涉及的农业产业达到了两个及其以上,还有少数的农业产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态产业链。通过多个的农业产业结合能够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同时也能够增加农产品的产值。除了主要从事的农业产业,62%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还有其他的副产业,包含了电商经营、开理发店、讲师、货运、规划设计等多个方面。在多种领域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使他们在自己职业经理人的工作过程中更全面的看待问题,从多个方面考虑最终做出最优决策。

3.技能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2.81%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获得了农业培训、农业技术资格相关的证书,只有7.19%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未获得相关证书。农业职业经理人担任职务大多为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理事长、总经理等管理层,担任管理层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占92.22%,没有担任职务或其他类型的占7.78%。在履行管理类职务实践中所得到的实战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使得农业职业经理人所需的实践技能和理论都得到了保障。

三、存在问题

当前,农业职业经理的培育还存在体系建设不完善、培训能力较低,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发展还需要农业合作社、相关机构的大力扶持和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1.培训能力较低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农业职业经理人有着高涨的教导培训热情,但涉及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化教学方式时,农业职业经理人却表示自己不愿意接受,其中79.64%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不接受远程教学方式,60.48%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不愿意接受召开研讨会进行交流,85.03%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不愿意接受其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能力方面,农业职业经理人们认为自己口头表达能力、使用PPT熟练程度等能力较差或完全不会的人数占40%以上。但农业职业经理人表示自己在这些方面会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培训能力。

2.专业人才匮乏

随着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农业职业经理人团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团队中缺乏顶尖专业性人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只占1.80%,大多数只是普通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专业人才是凤毛麟角。顶尖的专业性人才在一个团队中起着领导、组织的作用,专业人才的匮乏无疑是发展农业职业经理人路上必须清除的一个障碍。

3.培训基地相关服务提供度不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83%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愿意自己的产业成为培训示范基地,但基地中體验、餐饮、住宿等服务的提供率不高,其中64.07%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可以提供体验服务,30.54%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可以提供餐饮服务,住宿服务仅有17.36%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愿意提供。培训示范基地的相关服务如果不进行完善,会导致培训对象体验不佳,参训学员大量减少,最终阻碍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发展。

四、对策建议

1.改进培训方法

培训效率的高低,往往对完成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团队整体技能水平的提高所需时长起决定性作用。应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寻求被大多数农业职业经理人接受的模式,定期对农业职业经理人进行培训方法的重点培训,着重加强提升培训效率,使得农业职业经理人对培训方式更加适应,对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排斥性下降,运用高效率的教学方式完成培训。

2.培养专业性人才

专业性人才的数量决定着团队的技能上限水平。在从现有的农业职业经理人选择专业人才培训对象时要按照“自我举荐+审查”的原则选取,对入选的农业职业经理人重点进行生产技能、市场意识、行业认知等方面的培育。专业性人才的培育有利于协调合作社内部工作,促进农业职业经理人大力发展。

3.完善培训示范基地相关服务

相关机构应了解学习国家政策、尽可能地寻求机会,为愿意将自己产业作为培训示范基地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提供相应资源,补贴资金,鼓励农业职业经理人提高培训基地相应服务水平。地方政府也可以为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示范基地进行适当补贴,通过个人、政府两方面共同解决培训示范基地存在的问题,建立好每一个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示范基地,发挥好领头人的示范作用。

基金项目: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19L11)“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统计专项(SC18TJ019)“新型职业农民‘导师制’创业培训模式统计研究”和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RKX0342)“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翁宗源,阎鹏宇,王新悦.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成长困境和发展对策探讨——以成都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1):45-48

[2]阎鹏宇,翁宗源,周嫄,曾雪婷,王雨林.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情况及意愿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12):127-131

[3].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摘编)[J]农民科技培训,2019(12):15-18

[4]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课题组,张红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新农人发展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6(04):2-11

作者:王雨林 张茹悦

第3篇: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述 职 报 告

本人于二○○一年三月一日至二○○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在中建三局深圳装饰设计工程公司(北京)职工之家酒店改扩建工程项目担任项目经理期间,遵纪守法,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及规定,认真履行项目经理的职责和义务,贯彻执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政策和标准,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维护企业整体利益和经济利益。在公司的正确领导、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及项目全体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公司要求的各项指标,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现将工作情况进行述职报告,请予以审核。 中国职工之家酒店改扩建工程项目,位于西城区真武庙路1号,地处繁华的长安街边,是由全国总工会投资兴建的集住宿、餐饮、娱乐、会议等为一体的高档四星级酒店,我司主要负责五层会议室、17-21层标准客房精装修及C区办公室的普通装修。

本工程标准层客房为汕头振桥公司设计,五层会议室及C区办公室都是由我司负责设计施工。由于时间紧,部分图纸未能完善,给项目施工造成一定难度。 进入现场后,项目部积极与业主、监理进行协调、沟通,配合完善施工图纸,及时解决现场各种问题。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项目对进入现场的生产要素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和动态管理,使工程能够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体现了我司的综合实力,赢得了业主及监理的好评和信任。

项目以施工合同约定的交工日期为最终目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进度控制体系,全体管理人员及班组长都是主要成员,制定进度

控制目标,对工程进度负全责。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根据进度计划编制劳动力计划、主要材料计划、机械设备计划、资金收支预测计划及其它保证计划。以月计划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改总计划,以周计划安排分项的作业顺序、搭接关系和持续时间。对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发现进度计划受到干扰时,积极采取调整措施。在计划图上进行实际进度记录,并记载每个施工过程的开始日期、完成日期、每日完成。做好形象进度、工程量、总产值、耗用的人工、材料等数量统计与分析,为进度提供反馈信息,编制统计报表。

项目质量的控制按照公司质量体系的要求运行,在全过程中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实现合同承诺,满足业主要求。坚持“PDCA”循环的工作方法,持续改进过程控制。项目编制了质量计划作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度依据文件,建立了项目质量责任制和考核评价体系,项目经理是施工阶段项目质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层层落实到项目的每一个人,坚持施工项目质量一票否决制度。对每个分部和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书面质量和技术交底,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样板认可后才可大面积施工,对样板进行妥善保护,大面积内部验收时按样板和国家、地方及公司的要求进行验收,以便提高整体质量。采购材料时在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册中选出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进行招标采购,按产品标识可追溯性要求对材料进行标识,对已施工好的成品和半成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成品保护。

项目在安全生产上贯彻国家、地方和公司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

生产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各个岗位,落实到每一个人,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编制了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建立了安全生产教育制度,配备了专职的安全员。施工前公司先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书面交底,要求项目履行公司的安全目标,项目签定安全目标责任状;工地开工时对工人进行入场教育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全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每天坚持开展班前安全活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了解安全生产状态,加强安全检查力度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安全施工。

坚持按照增收节支、全面控制、责权利结合的原则和公司给定的成本目标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使实际成本的发生处于受控状态。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坚强质量检查,及时发现不良施工倾向,避免施工质量缺陷和不合格工序产生。加强计划管理,避免造成窝工损失、机械利用率降低、材料积压等,减少二次搬运。每月进行成本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编制月度项目成本报告给公司财务部门进行检查、考核和指导。对工程量的增减、主材的变更和设计的变更及时收集整理,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备案。

加强对劳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施工人员的素质,对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对资金管理编制了月度资金使用计划,按合同及时收回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后及时的递交工程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结算资料,配合公司经营部及时办理了竣工结算,收回工程结算价款。

本人在此期间以公司利益为重,务实诚信,为业主着想,服务好业主为宗旨,严格履行合同,通过对各项目标的控制和实施,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可能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和严格要求自己。

第4篇: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述 职 报 告

尊敬的公司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我是济南分公司第十四项目部执行经理XXX,担任聊城蓝海国际大饭店工程的项目负责人。聊城蓝海国际大饭店项目自2012年6月开工,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经过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现阶段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封顶,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暂未施工。项目部从组建之初的几个人配置到现在二十二人的配置,全体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努力奉献,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及济南分公司下达的各项指令和要求进行项目管理工作,让项目的发展逐步向前推进。我本人作为项目执行经理,在分公司是第一次担任项目负责人,工作这一年多以来,认真履行项目经理的职责和义务,贯彻执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政策和标准,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维护企业利益。这一年多的任职,积累了一些微薄的经验,工作上有成功之处,也有很多不足。现将自己在工作中一些情况向大家做一下汇报,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工程概况:

聊城蓝海项目为一家五星级酒店工程,有一座主楼、两座裙楼组成,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70226㎡。

本工程功能布局新颖多样,娱乐消遣以及餐饮住宿等设施一应俱全,其中包括餐饮、宴会、KTV、游泳池、健身房、多功能厅、客房等。蓝海酒店工程新颖多样的功能性能决定了工程的结构形式复杂多样,千变万化。工程一至七层均为非标准层,结构层高大且每层层高也不相同,结构平面布置也均不相同。其中,六层(游泳池)和七层均附带设备夹层,结构施工难度较大。由于上述的工程特点,做好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部人员组成:

1 本项目组建之初从聊城新东方龙湾项目抽调了部分管理人员,去年8月份项目部又迎来了大学毕业生员工,充实了项目部人员配置。现在项目共有在编员工二十二人。项目部总体情况是年轻人居多,并且工作经验3年以内的大学生占很大比例。项目部管理人员能吃苦,年轻有闯劲有激情,但是缺乏管理经验。跟随着项目这一年多的发展,项目的青年职工成长很快,现在都已经具备独立工作能力。

三、工作情况

1、对项目管理的理解和项目经理作用的认识 (1)对项目管理的理解

“管理”二字,我个人认为,要想一个项目有好的发展,不在于“管”,而在于“理”。理清了问题的头绪,理清了工作的思路,理出来一套切实有效的制度,让制度去约束人,不必去人管人,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里我想的说大禹治水的故事,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最终战胜了洪水的泛滥。如果在项目的管理中,采取“管”的方式,仅凭一味的人管人,只能造成越管越“堵”,导致问题如洪水般到处决口。相反,把问题理顺了,制定出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就像顺着本来流水的方向,疏导出通畅的河道。

这里简单说一下我项目部的一个例子。开工之初,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现场施工质量一直不理想。项目部质检人员每天泡在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工程质量问题,有时候经常不得不亲自与单个工人重复性的交代问题。然而效果不甚理想,经常还会被某些工人误认为项目部的现场质检人员就是在故意挑刺、找茬。随之产生的矛盾就会让现场的管理工作更加困难。后来我专门为此召开了一次项目部管理人员与施工队管理人员及班组长的沟通交流会。通过这次会议,项目部制定了一份现场质量管理奖惩制度,并且制度上的每一条都经过劳 2 务队的认可,认为是合情合理的条款。经过一段时间奖惩制度的执行,项目质检人员在现场的管理工作游刃有余,比起以前身心轻松不少,而且工程质量有很大进步。在这段时间内,由项目总工主抓的QC小组活动“提高墙柱混凝土外观质量”课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2013年度集团公司QC小组活动评比中获得“集团公司二等奖”。

(2)对项目经理作用的认识

“一头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敌不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一个组织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组织的领导,领袖的魅力、魄力、预见力指引组织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而领袖的一个错误决断很可能就将组织带入困境,举步惟艰。项目经理在一个项目中的作用就相当于一头“领头羊”。项目经理个人发现问题与决断问题的能力,决定了一个项目发展的大方向是否正确。作为项目经理,最重要的就是带领整个项目团队一起战斗,做好团队建设,必须要有“头羊”的威信和能力,才能激发整个团队成员的士气,提高团队成员的绩效。每个项目都是独特的,因此做项目一定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与问题,作为项目经理,就必须具备应对这些风险与问题的素质。项目经理是一个风向标,所有的项目成员都看着这个风向标航行。当项目出现问题了,风向标因为自己的情绪问题,随风乱舞,项目成员会看得很清楚。造成的恶果,轻者是让成员看轻你,降低了项目经理在团队中的威信,重者就是项目失败,成员离开项目团队。

2、我的管理理念和项目管理目标

我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抓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项目管理目标:工程建设与团队建设双丰收,即要通过建设一个合

3 格工程,打造一支优秀团队;要通过工程的管理和实践,使项目人员事业上有进步、能力上有提升。

3、对目前项目管理效果的自我评价及员工满意度

项目在这一年的发展中,总体管理效果不错,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与分公司的较高期望值有不少差距。总体来说,项目部员工都能较好的在自己的岗位各尽其责,实现自我价值。项目部每周定期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和项目领导班子会,对上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对下周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项目部要求每位员工每月至少主动向项目领导汇报一次工作,对自身工作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后续工作思路进行汇报,对项目部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同时对自己在生活的一些观点和想法进行交流。从项目员工的每月工作汇报可以看出,项目部九成以上的员工对自己在项目部中的价值体现与个人回报较为满意。

4、项目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与不足之处

项目在这一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小点成绩,积累了一些微薄的经验,在此简单跟大家交流一下。

(1)明确任务,有计划、有组织的抓好施工质量生产

工程在正式开工前,根据公司下发的项目管理措施和实施办法,项目部组织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召开多次专项会议,研究制定了项目管理策划和项目质量管理制度。随着工程的进展,面对出现的琐碎质量问题,由项目总工牵头,组织项目技术质检人员,多次对工程质量创优计划进行优化,对现场施工管理中难以实现的措施摒弃,加入一些在现场施工中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突出制度约束在管理中的作用。此外,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对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的编制和落实等工作都严格要求,细心做好。由于本工程的设计图纸

4 出图较为仓促,存在不少问题,在工程开工前期项目部将图纸上的多数问题通过图纸会审予以解决。在每月中旬,项目总工通过组织技术人员与劳务队技术人员召开碰头会,二次会审下月进度计划中施工节点的图纸设计,查找一次会审中的漏网之鱼,统一整理,集中报予甲方和设计单位寻求答复。自开工至今没有因图纸或设计问题的识别错误而造成返工或做错问题的发生,在甲方及监理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工程开工以后,从钢筋、模板、混凝土各个分部分项的施工方案着手,首先项目编制各施工方案然后经分公司审批,在方案确定后项目部安排施工熟练的班组进行样板施工,然后给工人现场进行交底,使各参建员工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的标准及做法。在保证工程进展顺利的前提下,本工程做到了每一道工序实施前都要得到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批准(含施工图、材料、施工方案以及技术负责人认为需要批准的事项等),批准后方可施工。

(2)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生产无事故

公司给项目部提出的安全目标是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0.5‰以内,无死亡、重伤、火灾和坍塌以及重大设备安全事故,为了完成目标,项目安排了专人负责安全管理,从职工进场的安全教育到给每位职工进行安全交底、班前安全教育等每一项工作逐步落实。

根据本工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少的特点,项目部要求所有管理人员参与安全管理,所有管理人员特别是主管工长要做到跟踪管理,只要有工人在现场作业就必须有管理人员现场监控,并且每天安排值班人员,以确保夜间施工、吃饭间隙、休息时间内无安全事故发生。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对施工人员、施工机具操作人员、起重机械驾驶人员等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了本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平 5 稳运行。

(3)精打细算、控制成本

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一个项目运转的宗旨就是为了盈利。聊城蓝海项目在成本管理中,对内项目部在大中型材料、辅材、周转材料租赁、机械租赁、人工、分包等各方面计划使用、严格控制,对外在甲方处积极经营,努力争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简单来说,项目要取得效益,必须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开源”与“节流”并举。项目部成本管理人员较少,仅有一名专职预算员兼任成本主管,我本人对项目部成本管理的关注度最高。在项目建设中,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执行要效益。我个人感觉,目前集团及分公司的各项制度已非常健全,其管理效果的好与坏最终都体现在执行上,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桥梁”就是执行,再具体的目标与构想,再完美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强有力的执行,也最终跨不过这座“桥梁”,目的地也最终无法到达。

蓝海工程在过去的一年多了时间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尚存在诸多不足和待改进之处,项目现场管理效果时常会出现一些波动。由于甲方在资金方面的问题,导致现场施工人员损失较大,一些好的施工班组流失,一部分在去年已经执行比较完善的制度在年后没有坚持下来。另外,质量管理在一些细节做法上不够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正是我们项目部下一步工作的动力,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5、目前施工进展情况、责任指标完成情况

现阶段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封顶,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暂未施工。项目到截止到19层已确认累计完成产值7351万元,其中甲供材2164万元,现金收款3006万元,欠款1142万元。20层至结构封顶完成产值约为700万元(正在审核中)。项目进入5月份以来,已经遭遇严重的资金断链。

6 由于甲方资金不到位,造成项目在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施工人员大量流失。由于甲方进行功能布局优化设计,二次结构施工图纸至今未到位,项目暂未展开二次结构砌筑施工。

6.对分公司在管理上有何建议或意见? (补充)

7.需要分公司协助解决的事项等。 (补充)

结束语:

集团公司的战略引领、分公司班子的正确决策以及项目部全体全员的不懈努力,共同驮负着聊城蓝海项目向前发展的道路。一年多的时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路途中的艰难险阻,在今后的工作中,项目部全体将更加脚踏实地地努力进取、深挖潜力、克服困难、不断突破,为实现济南分公司及聊城项目的发展壮大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第5篇: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一、安全生产情况

1、报告期内本部分未发生人身、设备安全事故。

2、本人积极参加安委会活动,及时传达安委会有关精神,根据工程各阶段、各时期的不同特点,及时提醒科内职员到施工现场要做到“三不伤害”,要留意防滑、防坠落、防落物伤人、防触电等。

3、深刻吸取南京电视台工地脚手架坍塌事故的教训,针对21ugs施工,要求质检职员在认真做好工程质量检验的同时,要留意检查脚手架的支设情况,严防脚手或模板支撑体系失隐。

二、工作绩效情况

1、“华电施工新法”实施情况----“零缺陷”目标

根据“华电施工新法”,在wp-qc001《土建工程质量控制大纲》中明确了“过程控制一次成功,实现‘零缺陷’”的质量目标。为保证实现这一目标,在本部分编制的程序中,分别融进了有关要求,例如,在工程质量计划中,已经基本明确规定了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什么时候检验,谁检验等要求。为了体现“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指导把关”的要求,从9月底起,在科内实施了“质检职员工作纪律”,明确了工作依据,明确了“检验纪律”、“监视纪律”和“工艺纪律”,规定质检职员进进施工现场要带好“质检三宝”(施工依据、工具包、记录本),大大强化了质检部分的把关职能,有力促进了对外交验工程项目一次合格率的进步。

2、工程质量情况

①截止到12月12,田湾核电站2#常规岛土建工程共打开工程质量计划133个,封闭15个,完成分项工程15项,优良率100%,检验评定工序80个,合格率100%,优良率96.3%,验收隐蔽工程81项次,一次合格率98.8%;

②未出现不符合项;发生的几起质量题目都暴露在内部,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说明质量控制检查监视机制已经发挥作用

③施工质量较稳定,外部检查验收一次合格率较高;

④从历次征求业主、监理和俄设计代表等现场治理职员的意见来看,各方面对本公司质量治理和施工质量的评价都不错,初步树立起了电建三质量要求较严格的形象。

3、服务意识

质检工作实质上是一项技术保障和技术服务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防止重大技术失误,②保证对外接口通畅,③按标准检查、签证。为了当好技术后援和配角,我们经常超前预备和猜测,系统治理,严格把关,服务于现场,服务于工程,确保核电建设万无一失,不仅随时随地配合现场,还积极主动协调处理系统性的障碍和题目,与业主、监理和俄设计代表及江苏电建一公司建立起了十分融洽的协作关系,保证了对外接口的通畅。

4、本部分工作开展情况

1)施工前预备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

①认真学习业主程序、kks编码规则,积极参与或接受培训,本部分共举办了10次质保培训,本部分职员累计接受培训96课时,有2人被评为“优秀学员”;

②4月份编制完成了3个大纲程序,7月份完成了本部分的《土建工程质量检查大纲》等17个a版cfc状态的工作程序;

③6月份完成了20件检验用具的申购和计量;初步建立了qc检查/监视职员个人档案;

④7月份认真学习俄罗斯标准及申购到位的中国标准、规程、规范,完成了相关质量验评表格的预备,对首批qc检查/监视职员进行了考评、授权,配合分公司接受了首次外部质保监查;

⑤一开始就做好文件资料的分类治理,保证各类文件资料在科内登记清楚、传递保管有序、方便查阅;

2)过渡试运作阶段不断总结、改进

①为了把科内工作系统地、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6月、7月、8月几次对科内职员的职责和分工进行了调整细化,基本保证了工作忙而稳定;

②从6月起每月科内主要工作基本做到了“月初有计划、月底有书面汇报”,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和超前性;

③根据实际提出建议,在业主、监理的支持下,改进了《土建工程质量验评项目划分表》,使之转动编制,沟通了工程质量计划和质量验评的关系,大幅度减少了工程质量计划的编制数目;

④为了使质量验评与工程质量计划协调可操纵,通过业主、监理重新定义和界定了土建“分项工程”,调整了质量检验评定方法,为使质量记录有更好的可追溯性,补充完善了俄设计方编制、业主发布的文件编码规则;

3)配合工程进展及时完成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地“开好头,起好步”抓好对外交验一次合格率,努力实现“零缺陷”目标

①8月8日,编制完成的《2#常规岛土建单位工程划分表》通过监理审查,发布实施;

②8月13日,根据业主的新程序,及时编制的wp-qc004《质量计划治理》程序通过监理审查;

③8月18日,本部分首次接受了内部质保监查,得到了“满足”的评价,对质保部分提出的一个观察意见第二天就进行了整改封闭;

④8月23日按新版程序完成了“基坑清理”、“替换砼”首批工程质量计划的编审和内外部选点;

⑤9月25日完成了《2#常规岛电气单位工程划分表》和《验评项目划分表》并通过监理审查;

⑥9月份,在科内实施了“质检职员工作纪律”,明确了工作依据,明确了“检验纪律”、“监视纪律”和“工艺纪律”,规定质检职员进进施工现场要带好“质检三宝”(施工依据、工具包、记录本),大大强化了质检部分的把关职能,有力促进了对外交验工程项目一次合格率的进步。

⑦为了促进工程质量计划的治理及时回并有关质量记录,编制了适合本工程的《文件包治理》程序,为了促进质量责任到位,酝酿起草了《质量奖励办法》;

⑧在网上建立起了内容较丰富的共享栏目,通过月、周、日检查验收项目的统计工作和透明登记,有效地促进了科内工作的到位。

5、对照工程公司《关于失职错误责任追究的规定》,经检查本部分及本人无符合该规定所列举的十三条错误或错误倾向。

三、勤政廉政情况

本年度内本人及本部分所有职员,未发现有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在工作交往中,从无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钱物馈赠和宴请;平常留意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本人从无涉足娱乐休闲场所,本部分职员未发现有违违纪现象;公平、公正、公然地处理质量题目和科内各项事务,就事论事从不欺瞒、叼难任何人,与科内大部分职员同室办公,科内事务完全透明,涉及大家的事大家一起讨论,涉及个别人的事首先征求意见,难断的事才断,若仍有较大的分歧或不同意见则请示领导决断。

四、学习情况

1、坚持学习《邓--经济理论研究》,领会党的十五大精神,接受“三讲教育”,理解“三个代表”;

2、关注三公司的发展动态、改革举措、***导向,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工程公司的方针政策,如孙经理的“新千年思路”、华电施工新法、“处理好几个关系”、“五个调整”等;

3、积极参加“中心组学习”,认真做好笔记,结合月学习内容,按时完成了“建‘四有’职工队伍,树良好qc职员形象”、“假如任****蔓延,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和“心底无私天地宽”等学习心得体会;

4、结合工作实践研究“jit准时化生产”和“etf”治理、工程质量计划治理,学习核电大模板施工、埋件制作的新工艺、新方法等。

第6篇: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述 职 报 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从我做项目经理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下面对这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汇报,请评议。

我是天铁工程项目经理,我的职责是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和履行合同义务,监督合同执行,处理合同变更,把项目各方统一到项目目标和合同条款上来,主要负责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等项目管理。在公司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下,我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突出施工生产管理,以提高队伍素质为重点,以强化管理为手段,抓好项目管理工作,支持党组织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使我项目部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管理工作不断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各阶段施工生产任务。

天铁项目是公司在建的重点工程,我作为项目负责人面对重重困难,施工迎难而上,克服了等诸多困难(如资金紧张,物资,人员较少等等)施工进度按项目部制定计划完成。首先我来汇报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

(1)工程质量完成情况:

天铁集团焦炉工程是公司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我作为项目经理被公司批准后,立即开始了项目部的组建工作。首先根据焦炉工程的工作要求,从公司抽调了工作人员,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天铁集团焦炉工程的质量目标为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建筑部分单位工程合格率100%,机、电安装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90%以上,工程质量达到国优标准,为此公司下发了许多预防措施和实施办法。为保证整个目标的实现,我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工程的特点,编制了项目部质量预防措施。工程开工以后,我们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从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模板工程重点控制结构尺寸和支撑牢固性,确保设计尺寸的准确和观感的质量。钢筋工程重点控制绑扎质量,尤其是钢筋实物的间距和位置。在施工过程中,我要求坚决落实公司预防措施内容,并且坚持进行样板引路,同时组织管理人员对其他项目部在建工程进行参观学习,作到扬长避短,提高了项目部人员的质量争先意识。砼工程重点控制了砼的浇注和养护工作。规范浇注、及时养护是保证砼质量的根本途径。在整个主体施工期间,我们认真进行了落实。迄今为止,未发现砼裂缝现象。整个主体工程的施工,经过项目的认真控制,全部施工内容符合设计要求,主体质量较好,受到了金屋地产的奖励,达到了预期的质量目标。

(2)工程生产及进度控制:

天铁焦炉开工以后,我按照公司要求工期,组织制定了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以及劳动力计划。并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与各个施工班组签定了质量、进度、安

全控制协议书。对其具体进度、生产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我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对整个工程生产进行了控制管理。施工初期,因为项目开工较晚,劳动力出现不足。对此,项目部多方召集人员,经过努力,基本上保证了施工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到砼浇筑数量较大,我采取了现场浇注和使用商品砼的方法,提高了施工进度。在分包队伍进场施工后,根据金屋地产的要求,及时调整了施工部署,为分包方施工创造了施工条件。到2010年终,整个工程完成了主体工程,外装修工程完成40%,内装修工程完成30%。从整个工程进度来看,与原计划工期相比有滞后。为此,我在场区冬季回填土、项目停工的一段时间内,抓紧时间组织进行了下房砌体和回填土等的施工。为2011年春季施工减轻了工作量,确保了整个工程的顺利交付。

(3)安全、设备管理:

施工进场的准备期间,我组织项目部按照省级文明工地的目标对全场的施工作业区进行了规划布置。同时着重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检查工作,在安全教育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对参加施工的职工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不违章作业、不违章生产,工人变换工种,须进行新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同时认真进行安全检查,项目经理部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对重点和危险部位跟踪检查,安全检查有记录,对查出的问题能立即改的要立即改,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危险性较大的下发整改通知单,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下发停工令,整改合格后方准复工。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主要通道口都必须挂有安全宣传标语或安全警告牌。另一方面,对现场的全部设备实行了专人专机管理。设备进场时项目部统一进行检查,合格后进行接受。施工中,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修理更换。整个施工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一般安全事故控制在1.5%以内,保证了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达到预期安全生产目标的要求。

(4)材料、成本和人工费的管理:

材料管理中,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全部进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复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涉及结构安全的混凝土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材料检试验工作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并执行当地有关质量检验方面的规定。

整个施工期间,项目及时返还了各种材料和器具,没有发生积压现象。材料使用中,我要求大家坚持限额领料制度,根据施工预算,安排项目管理人员及时统计各个班组的施工内容和数量,并且及时与预算量进行对比分析,控制各个分

项工程的材料使用以及人工费的发放。各个班组使用的机具和材料,均要求由各个班组集中领用,耗损材料按照预算量进行考核,每层进行统计,发现浪费时及时纠正整改。周转材料使用完毕后由各个班组统一返还,数量不足则由各班组负责赔偿。

然后在项目团队建设情况方面,项目人员分工在施工准备期经过一次调整,使每个人的职责更加具体明确化,既在条线方面发挥了个人专业和特长方面,又在区域方面体现了各自的协调范围,作到了条线清晰,区域明确。

项目团队建设在公司领导的多次指导和培训下,项目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每周的项目例会制度,项目团队每位员工都有发言机会,既体现民主又体现了团结意识。并且通过周例会及时传达公司精神,通过不断加压和鼓励,不断提高项目团队士气,振奋精神。通过这一年多的磨合项目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达到了空前的高涨。

在工程进行中,我严格遵守公司相关规定,始终能够牢记肩头的责任,在千头万绪的实际工作中,时刻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始终把廉洁自律作为要求自己的一条重要标准来对待,严格管理自己,积极听取项目人员对自身的建议和批评。同时,严格要求项目上的其他人员,使他们认识到廉洁自律对自身,对工程的重要性,从而在廉政建设方面,我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觉得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1、项目部作为项目工程载体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一些层面上处理问题缺乏更高层次的全局观和项目推进的主导意识不强。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整个项目人员的共同不断提高,只有这样工程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发展和提高,最终更大限度地发挥出项目部的更大作用。

2、语言表达、沟通协调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自身发展和项目管理的需要,需要通过自身积极主动不断地锻炼和学习快速提升自己,以满足团队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3、工作过于严肃,项目部内部,紧张有余,活泼不足,下一阶段,将努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做到有松有弛,在项目部内部建立和谐宽松的人文环境。

以下是我的个人心得与体会

在做项目经理的这一年多中,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了很多知识。首先我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工作的过程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积累的过程,在工作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特别自己的薄弱方面,加强工程管理知识的学习,加强沟通协调交际能力的学习,加强性格培养方面的学习。

作为项目领导,我应该更多的加强自身的领导水平,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

的团队中积极树立模范带头作用。还记得在当初焦炉签订合同时,工期特别紧,各方面条件都十分困难,而我自身也背负着特别大的压力,怕工程完成不好,辜负了领导们对自己的一番苦心,那段时间,我每天在工地上待十多个小时,我的这一做法也鼓舞了项目上每个人的士气,最终,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我们提前十天完成了工程,这使我深深认识到自身的带头作用是多么的重要。作为项目经理在工作中要树立全局观,要有项目的主导意识,不仅要狠抓工程管理,同时要关注营销,关注市场,在工作中积累,在工作中成长,尽最大可能的为项目的管理和建设做出做大贡献。

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一是人的管理。人是管理的组织者和执行者,项目管理人员不能松懈,只有全体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各负其责,才能作到施工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整体工作才能井然有序。

二是施工进度的管理。时时跟踪现场施工进度,发现问题,即时与施工单位沟通,确保周进度、月进度、年进度计划按时完成。

三是成本控制管理。真正的做到开源节流,在材料供应方面,在保证工程完成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得降低成本。同时在材料使用上,降低消耗,物尽其用,使工程成本降到最低。

总之,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我将进一步提高自己,研究和改进项目管理办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利润,为公司的发展作出贡献。

述职人:邓浩2012-8-12

第7篇: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述 职 报 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2013年的钟声马上到来,下面对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汇报,请评议。

我是建筑设备租赁项目部经理,我的职责是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和履行合同义务,监督合同执行,处理合同变更,把项目各方统一到项目目标和合同条款上来,主要负责塔吊租赁,质量,安全等项目管理。在公司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下,我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突出施工生产管理,以提高队伍素质为重点,以强化管理为手段,抓好项目管理工作,支持党组织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使我项目部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管理工作不断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各阶段施工生产任务。

塔吊租赁是公司的单体项目,我作为项目负责人面对重重困难,施工迎难而上,克服了等诸多困难(如资金紧张,物资,人员较少等等)施工进度按项目部制定计划完成。

1、积极采取的措施,精心组织、精心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质量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通过塔吊租赁两年来的施工生产实际,进一步完善安全、质量等管理体系,建立安全质量月检、旬检、日检制度及整改制度。项目部设立一名专职安全员,将安全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质量方面,绝不放松,强化施工过程控制,坚持施工质量检查制度,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使质量问题在每道工序作业中都能得以有效控制。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合理安排人员,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施工质量不断提高,效率不断提升。

3、精打细算、控制成本

成本是项目管理的根本。建筑设备租赁项目部在成本管理中,对内项目部在机械租赁、人工、分包等各方面计划使用、严格控制,对外在甲方处积极经营,努力争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材料采购上:项目部配合分公司材料部积极询价,多方比较,坚持“优质低价”的原则,对进场的材料严把数量关,多方控制,严把漏洞。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还不定期的派不同人员到建材市场了解价格动向,严格控制材料的价格。必须先由管理人员计划申请并报项目经理签字确认后,项目材料部门才予以采购;采购进场的辅材由申请使用的管理人员和项目材料人员共同确认后才能办理验收。

项目部在人工费的控制方面:项目部在公司的帮助下,积极寻找合适的施工队伍,报经公司批准签定合同后进场。班组进场后,对于合同规定的内容,项目部坚决按照合同规定执行,以保证工程量的准确;对于合同以外的工作内容,本着不超出预算工程量或签证工程量的原则,用工人员在经理同意才能使用,并且要求当天发生的计时工当天进行签字确认,有效地杜绝了人工的浪费。

4、及时总结,及时调整

项目部定期组织进行安全、质量、环保等有关方面的检查与总结,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成功的加以推广,不足的采取措施防止再犯,使工作在一个良好的循环状态中前进。以质量保安全、以安全保进度,全面细致,人性化的管理,以人为本,有制度、有落实,人人重视安全质量,人人实施安全质量。

5、注重自身修养,努力做好表率。

领导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其身正,不令而行”。因此,我把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做好表率,做为实现领导的重要方法。不断丰富知识,提高工作能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精心做好本职工作。严格约束自己,力求做到公平公正。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搞特殊化,注意勤俭节约,办公条件因陋就简,控制奢侈浪费。工作中实行“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自己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领导的的要求和岗位职责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分析其原因(1)进度压力大,造成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投入过大。

(2)面对的塔机业主比较苛刻,项目管理需不断完善。

(3)资金紧张、环境恶劣、造成材料成本加大。

以上说明我的工作力度还不够,这些需要在今后工作中改正。

建筑设备租赁项目部

于东标

2012-12-28

第8篇: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项 目 经 理 述 职 报 告

第五项目部:曹建国 2008-12-28

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

根据《关于项目经理述职的通知》的安排,现就本人一年来的学习、工作、项目班子等情况向大会作述职报告,请各位领导评议:

一年来,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突出技术管理是龙头,施工生产管理是关键,提高项目人员素质为重点,加强项目组织管理工作,支持党组织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使我项目部员工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加强,组织管理工作不断进步,基本完成了北京西行包库改扩建工程施工生产任务。

一、学习方面

身处北京,切实感觉到北京事事无小事,施工环境复杂,在尽力协调各方的情况努力学习公司文件和组织管理及专业知识。

1.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始终注重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积极参加党委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的同时注重自学,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政治素质,保证自己在思想上和党保持一致性,强化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努力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通过这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

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想,更好地为基层服务,

2.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学习“四新”技术等有关业务知识,并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学习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和新材料等相关业务知识,逐步提高每个员工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3.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不断提高组织能力和领导艺术水平。

二、生产组织管理方面

经过项目部人员一年的辛苦努力,北京西行包库改扩建工程装修工程、室外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基本完成,初步达到验收条件。在坚持技术是龙头,科技求发展,创优保质量的同时,克服项目资金紧、位置显要等一系列问题,和项目班子成员一道带领项目部人员在技术上敢于创新,管理上强化组织实施,质量上严格把关,安全文明上认真落实,为工程的顺利交工做积极准备,同时也提高了项目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

1、克服困难,坚持技术创新

在技术上始终坚持技术是龙头,强化技术管理,组织项目技术人员认真编制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室外工程技术方案、各专项技术措施和各项技术交底,并要求切实落实到位,在装修阶段项目技术人员、现场领工员、施工队技术员共同研究施工现场,根据施工实际不断修改施工组织方案,认真落实技术交底,做到技术到位,质量合格,严格执行公司“三检制”原则,做到监理满意、业主放心,依靠技术和质量赢信市场。

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项目技术人员认真贯彻学习公司“四新”技术的学习应用,并在工程施工中敢于创新运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在对地下二层新增人防墙、梁、顶板及柱改造施工中,部分梁、柱、墙、顶板的截面尺寸仅加大10-15cm左右,植筋后所剩有效间距很小,且层高较高(层高5.2m,局部7.1m),对于仅加大10-15cm的截面靠浇注混凝土很难操作,难以保证与原结构砼的结合。通过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广泛研究讨论,并积极和设计院沟通集思广益,大胆采用新型材料GGM高强灌浆料,仅用了2天时间,两个工人拌和,三个工人灌浆,就完成了以上技术难题,且第二天就可以拆模,为后面各工序的施工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且很好的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浇筑普通C35混凝土,不仅难以浇筑、振捣,还要搭设固定的脚手架,使用两个振捣棒,在人工投入上需要10个人,浇筑砼、拆模时间需要20天,相比来说采用GGM高强灌浆料不仅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而且工期提前了17天,人工少投入5人,经综合考虑计算分析人工费、机械费、窝工费等成本降低650元/天×17天×5=55250元,施工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观感质量明显。

(2)在-0.400m结构层框架梁加固中,采用新工艺混凝土结构构件外部粘钢技术,不仅免去了加压支撑和抹灰工序,有效避免了交叉施工,而且充分体现了加固工程所要求的短、平、快、省的特点,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质量效果,避免工序交叉提前完成15天,人工机械节省费:150元/天×15天=2250元;

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减少抹灰工序:36元/m2²×300.88 m2=10831.68元;免加压支撑系统费用:10000元;三项合计成本共降低2.3万余元,在有效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在地下二层A—F轴人防施工中,将原砌筑的砖墙改为钢筋混凝土墙体,主要分为新增墙体、拆改墙体和对原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墙、梁、板)加固三部分,新增墙体分为Q

1、Q

2、Q3三种,其中Q1厚度为400mm,Q2厚度为300mm,Q3厚度为500mm,所有后加结构钢筋通过采用后锚固植筋方式与既有结构相连接,施工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验收标准,使施工周期缩短15d,人工、机械等节约成本:180元/天.人×15天×20人=54000元,在贯彻公司“四新”技术科技创新的同时,也使项目技术人员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施工过程中中铁快运、北京铁路局、指挥部、设计、监理单位等领导多次到施工现场,对我项目部敢于大胆创新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出了表扬。

2、深入贯彻科技领先,科技成果显著

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始终将坚持“科技领先”的原则贯穿于生产实践中,持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广泛开展QC小组攻关和科技研发,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

通过在技术上的创新应用,我项目技术人员经过认真总结,科研论文《GGM高强灌浆料在加固和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混凝土结构外部粘钢施工技术》先后在《科

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学之友》上发表;2008年7月《后锚固植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获得全国QC“金川”杯二等奖,为公司赢得了荣誉;《后锚固植筋施工工艺》、《混凝土结构粘钢施工工艺》、《GGM高强灌浆料施工工艺》三个工法也初步通过了太原铁建的审核并进行了立项,通过这些技术创新和新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我项目部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也提高了项目部的整体技术水平,为今后技术难题的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经营管理,努力实现盈利最大化

项目部把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三”管理要求,作为经营管理的重点。我们始终坚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重点抓好项目管理费用控制和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强化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

北京西行包库08年建安计价1447万,开累计价5444万,设备08年计价971万,开累计价971万,现场实物工作量已全部完成,由于天擎公司施工通信自动化尚未完工,整个工程尚未交验,由于业主方没有及时召开结算工作会议,使得合同内风险包干费164万没有向业主计回,还有25万的设备没有计回,按照有限公司北京指挥部暂收取3%管理费计算,北京指挥部保留我项目部计价156万,连未形成计价部分的风险费,我项目部预计还有未计310万,在进行概算清理调差之前,预计总计价5754万,预计合同总收入为5754万,预计总成本5670万,税金186万,上缴公司2%管理费115万后,项目部亏损217万。核减项目部代公司解决问题140万以后,项目部亏损77万。公司给项

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目部下达的利润率为0.5%,在上缴公司后实现利润29万。项目部还有106万的最低创收目标,项目部外包供电段电力提取管理费业主尚未批复,按照最低5%计算可以增加收入20万,缩回一跨800平米引起的新增粘钢加固增加收入40万。中铁快运公司以快运计工函[2008]152号文向铁三院下达了工程概算清理的委托函,该项工作在09年全面推进,我们项目部根据铁建设[2008]182号文粗略计算,预计调材差420万,不含工费差,扣减800平米未施工部分约200万,有望调增200万左右。盯紧设计院和建设单位进行概算清理是我们项目部09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项目部外欠款约700多万,指挥部欠我部约700万左右,债权债务基本平衡。

4、紧抓质量、安全文明不放松

虽然我项目部由于前期业主资金不到位和全国人民办奥运等影响工期一系列问题,但在施工质量上却毫不放松,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完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把贯彻“三标一体”标准与日常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严格过程控制,切实执行“三检制”原则,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避免不必要的返工,积极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质量通病治理和工程创优为推动,确保工程质量有效提升。 在施工生产中要求项目部围绕工程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在主要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及管理,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控制,加强对工程劳务分包方的管理和控制,重大环境、危险因素的管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

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护等方面也严格按照各项具体要求进行了管理。 截止到2008年底,在北京市建委、北京市西站地区爱国运动委员会、丰台区建委、街道办等单位的多次安全文明施工检查中, 项目部全年无重大责任伤亡事故,无机械设备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事故,无重大及以上火灾责任事故,对我项目工程提出了表扬。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三、2008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作为一名老项目经理,自身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

1、在装修阶段各专业未协调好,在抢工期保进度的同时出现了一些窝工返工现象,增加了成本。

2、项目部技术人员不足,竣工资料、前期预算和后期索赔相对滞后。

3、加强项目内部管理,落实精细化办公。

四、2009年需要公司帮助解决的事宜

工程已基本达到竣工验收条件,后期主要工作是清理概算、索赔工作和资料的竣工交验。由于行包库前期地下部分和后期主体施工间隔时间过长,前期地下基础施工由三处进行,前期资料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很多未整理存档,这对整体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交验极为不利,同时也给整体索赔工作也带来了很大困难,目前正组织项目人员积极整理后期竣工验收资料和索赔文件的收集整理。在09年的工作中,我项目重点工作将放在清概和索赔两方面,争取

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在索赔工作上做足文章,做到有理有据,积极和设计院、业主、监理单位协调,搞好关系,从而实现索赔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也希望公司联系各职能部门配合解决,为工程的顺利竣工结算做好准备。

五、总结回顾

回顾一年的工作,有成绩也有失误,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改进失误,才能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实提高自已,从而为公司的更强更大更快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一)统筹组织,超前安排 坚信事在人为,把握主动,主动出击,创造条件,强化施工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实现现场的有序衔接,从而顺利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二)实现过程精品,抓好进度控制 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搞好对进度的控制,通过协调施工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对进度的驾驭能力和突击能力来达到项目部施工进度的要求。

(三)协调好各种关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施工生产中主动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北京市建委、丰台区建委和街道办事处进行沟通和交流,努力营造良好的施工生产外部环境。做到进度要赶,质量要抓,安全文明要保,努力创收经济效益,同时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规范项目部管理,夯实管理基础 通过有效的项目部人员分工和与施工队伍的联合管理,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对施工生产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使每项工作都认

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真落实到位,为公司的产值计划和项目部员工的效益提供有力保证。

第五项目部:曹建国 2008-12-28

上一篇:音乐舞蹈教室工作总结下一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