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提纲

2023-0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公文写作提纲

提纲辅助策略在小学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小学语文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当前小学中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作文内容散漫、写作思路不清晰等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推广,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学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然而,国内各类小学作文辅助应用软件均通过为学生提供素材来辅助写作,而忽略了对构思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对当前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写作现状进行调研,提出一种提纲辅助策略,即将提纲以问题线索的形式向学生提问,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提升写作前的构思能力。进而根据该策略开发出一套基于Android的应用软件,并将该系统应用于课程教学之中,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写作;提纲辅助;教学辅助;小学作文

在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强调了小学作文写作的重要性,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1]。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当前小学生的写作现状堪忧。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逻辑性,内容散漫似记流水账,究其原因是对写作思维的训练不足[2]。

相关研究指出,优秀的作文在写作开始前会花较多的时间用于构思、转译与修改[3]。优秀的作文离不开构思,而构思的外在表达形式即是列提纲。如何帮助学生制定写作计划、提升组织谋篇能力,尤其是让学生在写作开始前可以通过列提纲来制定文章结构,从而提高写作的组织谋篇能力?

随着移动终端的逐渐普及,移动学习因其学习时间和内容上的碎片性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4]。各类语文写作辅助系统也被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但仅仅局限于为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并没有对学生的构思能力进行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启发式提纲辅助策略,通过问题线索的形式,启发式引导学生完善写作前的构思环节,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提高谋篇布局能力。同时,开发设计出一套基于Android系统的提纲辅助应用系统,并利用该系统验证启发式提纲辅助策略的有效性。

文章分析了小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了调查问卷以明确问题的根源;详细介绍了提纲辅助策略的实现方式,并进行了教学设计,将此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并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验证。
二、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生写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如有些学生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胡编乱造、东拼西凑;还有些学生照搬例文,依葫芦画瓢[5]。刘亚卿指出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想到哪写到哪,写作成了“记流水账”,原因就在于在写作前没有进行谋篇布局[6]。林小平指出小学生在写作时条理不清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思维能力的训练,针对这一情况可使用提纲辅助来开拓思路[7]。

为了更好地明确当前小学生的写作现状,本文面向某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某班学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参考何世冰[8]在《3-6年级小学生写作能力测评量表的编制》中对写作能力的划分,问卷将写作能力划分为5个维度,如表1所示。

在问题设置上,笔者依据写作能力各维度的具体要求以及对应的提纲写作习惯建立问题来源,同时遵循李克特5分量表设计标准,确定了问卷的9个问题。本次调研发出问卷53份,回收50份,无效问卷3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94.3%。问卷数据经SPSS软件分析后得到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

对表2的分析发现,前四个能力维度的均值较高,表明学生对自己的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审题能力以及修改习作能力比较认同,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组织谋篇能力的不足。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启发式提纲辅助策略,通过对大量优质作文素材进行收集,抽取其中的提纲结构,通过提纲对应的问题线索,一步步引导学生完成提纲,丰富写作前的构思环节,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谋篇能力。
三、策略研究

1.提纲辅助策略

作文提纲即作文计划,列提纲即制定作文计划,是构思和布置篇章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本文在大量素材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大纲要求,将小学语文作文划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及事件描写。不同类型作文所需提纲不尽相同,但在所需要的核心内容上具有一致性。提纲抽取的一般性方法如图1所示。

首先,对优秀作文素材进行收集。其主要来源为可信度较高的互联网优质资源。其次,从写作对象、写作顺序和具体内容三个方面分析写作结构。最后,从写作对象中形成写作常用对象,从写作顺序中抽取提纲结构,从具体内容中形成提纲参考素材。

针对不同的作文类型,抽取的提纲也不相同。本文结合小学作文分类情况,决定抽取写人、写景和写物三类作文提纲。通过提纲对应的问题线索,一步步引导学生完成提纲,丰富写作前的构思环节,提高学生的组织谋篇能力。

鉴于篇幅限制及代表性考虑,下面我们将以写人提纲的抽取策略为例进行探究。在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中,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即通过对一件事或几件事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一种或多种品质[9]。本文从优质互联网资源中收集了大量写人作文,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的内容构成来获取优质素材常见行文结构,并对每一篇作文从写作对象、写作顺序和具体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以人教社三年级同步作文《我的爷爷》为例,该素材在写作顺序上,首先对人物外貌进行了相关描述,再借助事件说明展现人物品格及性格,最后表达了对人物的情感。其写作结构如表3所示。

在对大量同类型作文的分析中,笔者发现写人作文中主要的写作对象通常是爸爸、妈妈等熟悉的人,而在写作顺序方面则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循。在写作内容上,主要包括主觀内容和客观内容两个部分。主观内容包括写作者对具体事件的描写及其对事件的主观感受;客观内容包括围绕事件的客观性描述信息。客观性描述性通常由信息本身和一组与其密切相关的属性及属性值所构成,这种描述数据的数据通常被称为元数据。

如《我的爷爷》中所述“爷爷的身材高高瘦瘦的”。其中,爷爷归属于人物分类,而人物为元数据概念定义中被描述的数据,身材即为需要提供的属性,高高瘦瘦则是属性的值。属性的值由文章作者根据主观印象给出。在辅助过程中,将被描述的数据所需属性作为核心关键词构成提问内容并推送给使用者,由使用者根据主观印象反馈答案,所得到的答案即为生成提纲所需要的属性值。

在提纲辅助过程中,为尽量避免发生小学生受限于知识积累,无法准确地描述提纲所需要的属性值,本文将在部分提问环节提供参考素材辅助。参考素材仅作为知识扩展提供,而不直接提供优秀的词句内容。

基于上述内容,本文研究综合分析大量人物描写作文素材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人物描写提纲结构。

人物描写提纲由基础信息、关键事件及外貌描写构成。基础信息包含了文章主要描写的对象、姓名及情感倾向三个部分,主要针对文章主体基本信息进行描述。关键事件为人物描写类型文章中与主要描写对象相关的事件信息。通过参与者、事件内容、对话信息、写作者主观感受、事件所体现的人物性格等维度进行询问。人物的外貌描写则主要通过五官描写、身材描写及神态描写等内容,对主要描写对象的外貌信息进行收集。提纲中所包含内容并无严格顺序,本文以“基础信息-关键事件-外貌描写”对提纲生成流程进行模拟,其过程如图3所示。

在开始提纲信息采集后,首先获取文章的基础信息,如写作对象等。紧接着围绕关键事件进行信息采集。值得注意的是,关键事件并不唯一,系统根据已抽取的提纲库随机化提供基础信息、关键事件的不同选项以最大化地避免千篇一律。在完成上一轮关键事件信息采集后,需要向写作者询问,是否再次添加关键事件,若确认则继续进行关键事件获取流程,否则进入外貌描写。外貌描写的过程与关键事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在获取到所有需要的信息后,將生成提纲并支持二次编辑。

2.教学策略

将此策略应用于教学之中,需要研究人员、语文学科专业教师以及小学在校生共同参与。本研究选取某小学四年级60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对教学活动流程的设计,来获取学生在本文策略的实施下作文能力水平的变化情况。

本研究参考了有关学者对“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结果,采取了“三段十步”结构模型[10],将课程教学分为课前阶段、课中阶段和课后阶段。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如下:

(1)课前阶段

①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方式的转变时期,由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向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转变。此外,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正处于由口述向笔述过渡、阅读向写作过渡以及开始独立思考、构思布局的阶段,在此阶段加强对其构思能力的培养,将为后续写作能力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11]。

②教学目标的设计

首先,笔者考虑此策略主要研究的作文类型,结合语文学科专业教师的工作实际,确定本次课堂教学写作类型为人物描写。一方面,人物描写包含范围较广,包括对人物的外貌、与人物之间发生的事件描写等,能较好地体现四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人物描写作文要求符合专业教师的课程实际,并没有额外加重教师与学生的负担。

其次,根据新课改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描写人物外貌,掌握通过观察人物的语言举止来体会人物的个性与品质;学会通过典型事例来分析人物形象等。

过程与方法:构造写作情景,让学生进入写作课程的状态;通过对人物外貌描写的举例说明,让学生掌握其方法。通过带领学生阅读由具体事例反映人物形象的文章,使学生了解此类描写的方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写作前构思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写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通过写作能力的提升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2)课中阶段

①情景引入

教师提问1: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XXX一文,文章中作者是怎样描写主人公的外貌神态的呢?

目的:通过带领学生回忆课文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给学生提供思路。

教师提问2:通过发生在主人公身边的事情,可以得出主人公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呢?主人公身边的小伙伴认可这些品质吗?

目的:使学生了解,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写可以体现出人物的品格,丰富人物形象。

②审题与选材

作为一篇半命题作文,标题应确定为“我的XX”,并紧紧围绕所选择的人物进行描写,避免偏题。通过对该人物某些方面的描写能体现我的哪些情感态度。确定主题后,根据主题选择典型事例,要能突出人物性格,详略得当。

③正式写作

实验组学生依照提纲辅助策略完成写作,对照组学生直接开始写作。在写作过程中笔者现场支持并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3)课后阶段

由语文学科专业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打分,主要从作文写作水平和作文构思两方面进行评估。得到的打分数据将为后续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并将最终分析结论反馈给教师与学生。
四、实验与分析

对采集数据评分的策略,主要从作文写作水平得分与作文构思得分两方面进行评估。作文写作水平得分指的是针对作文遣词用句水准的分数评估。作文构思得分指的是针对作文写作顺序、逻辑结构进行打分。具体实验开展过程如下:

1.实验前数据分析

本文选取了某小学四年级60名学生参与测试,现场利用华为Pad运行此应用软件,App界面如图4所示。

选取20名作文水平较好的学生组成A组,该组学生的作文成绩集中在85分以上;选取20名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组成B组,该组学生的作文成绩集中在70至85分之间;选取20名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组成C组,该组学生的作文成绩集中在70分以下。

为了保证同一组学生作文成绩水平的一致性,本研究获取了每位学生的5篇前测作文得分情况,采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测试其数据可靠性为0.756(依据标准>0.6即为有效),测试结果见表4。

其次,获取每位学生的作文平均值,再得到同组20名学生的作文成绩标准差,将每组标准差控制在2.0以内,保证同一组学生作文水平的一致性。测试结果见表5。

分组完成后,将每一组的20名学生进行随机编号,共1-20号。选取奇数号码的学生共10人作为实验组,偶数号码的学生共10人作为对照组。各组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标准差和平均值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

2.实验后数据分析

最终,收集到学生的作文得分以及构思得分数据,通过SPSS数据处理软件测试两组数据,得到数据可靠性系数值为0.942,说明教师打分数据具有一定可靠性,该评价指标较为合理。具体的测试结果见表7。

分别对A组、B组和C组学生的作文得分与构思得分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标准差以及平均值的计算,得到A组作文得分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

由A组的作文得分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数据范围波动情况略大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得分均值大于对照组,但差距不大。A组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构思得分结果如表9所示。

由A组的构思得分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构思平均得分更高,且数据波动幅度更小。说明对于作文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使用系统对于作文成绩的提升较明显,并且是整体提高,不存在个别差异明显的情况。

对B组作文得分的标准差以及平均值的分析结果如表10所示。

由B组的作文得分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整体作文得分平均值有所提高。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数据波动更小,且平均值得分更高。说明相对于A组而言,提纲辅助策略在中等作文水平的学生的写作能力上有着更加显著的提升效果。

B组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构思得分如表11所示。

通过对B组的构思得分的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构思分数均值更高,且波动范围更小,说明提纲辅助策略在B组中效果显著。相比之下,对照组的学生构思得分更低,数据波动幅度更大。说明对于中等写作水平的学生而言,提纲辅助策略对于构思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C组作文得分情况的分析结果如表12所示。

通过对C组的作文得分的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得分均值都有较大的提升,且实验组的平均值提升更大,标准差更小,说明C组实验组的作文水平呈现整体提升的情况,同时也可进一步说明,提纲辅助策略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作用。

相比之下,对照组学生的作文平均值也有一定的提升,可能的原因是电子工具的使用,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效果明显,表现出一定的上升空间。

C组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构思得分如表13所示。

由C组学生的构思成绩得分可以看出,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平均得分较高,说明C组实验组学生的构思能力提升幅度更大,效果更明显。但是C组实验组学生构思得分的标准差更大,说明该组学生构思得分数据波动幅度更大,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得分差距。

通过对C组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构思能力水平的分析,可以得出提纲辅助策略对于提升学生写作构思能力,进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通过对学生写作构思能力的提升,增强其写作时的整体组织布局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写作时明确掌握文章邏辑,做到写作有条理,逻辑清晰,对于在小学阶段写作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实验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果中不难发现,本文所述提纲写作辅助策略对写作能力中低层级的学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作文构思得分上,B、C组的提升较A组更为明显。一方面,B、C组学生整体欠缺写作的内容构思能力,因此得到有效引导后能够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在实验过程中发现,A组学生在进行作文创作时,普遍具有一定提炼文章逻辑顺序能力,较好的写作基础也体现在了A组构思得分分差较小的结果上。而在作文得分上,三组的提升显然没有构思得分高。

众所周知,作文的创作并非仅由思路构成,优秀的遣词用句能力、精炼的内容组织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本文所述提纲辅助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在内容组织上的能力,但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提升遣词用句能力的目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五、总结

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对当前小学生写作现状进行了了解,发现小学中年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写作内容散漫、逻辑不清,写作似“记流水账”等问题。同时,对某小学的四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得到学生对于自己写作时组织谋篇能力不足这一问题认识清楚,但无法找到合适的办法克服这一客观现象。

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小学作文辅助应用软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信息化手段下,以提纲辅助、线索导航的形式来辅助小学生写作的策略。此策略以问题向导的可视化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学生对客观问题的回答,主观地编辑自己有意愿写的内容,个性化地为其提供相应素材以及下一步思路,对于帮助其理清思路,提高对文章的组织布局能力有一定作用。最后,通过对60名四年级小学生的使用测试,验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本文在对策略进行实验设计时,主要针对学生熟知的人物描写题材进行写作。在后续的研究以及对系统的进一步完善过程中,还将针对动物描写、景物描写等其他作文类型加以更深入的研究,以使得此策略的适用性更加广泛。同时,借助对学生用户的信息挖掘以提升策略与应用的个性化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于芳.小学作文评语现状调查及分析[J].语文建设,2010(2):29-31.

[3]戴健林,许尚侠,莫雷.作文前构思时间分配及其对写作成绩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17(2):36-40.

[4]党保生.探析移动学习的优势和发展中存在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1(17):169+195.

[5]何捷.小学生作文修改应从失当走向有效[J].教学与管理,2016(17):26-28.

[6]刘亚卿.小学高段作文谋篇布局的写作指导[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5):105.

[7]林小平.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编写提纲能力的培养[J].教育评论,1998(1):60-61.

[8]何世冰. 3-6年级小学生写作能力测评量表的编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9]郑桂华.让人物的个性在语言描写中鲜明起来[J].中学语文教学,2014(8):27-32.

[10]刘邦奇. “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73.

[11]何凤茵.小学作文起步阶段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编辑:李晓萍)

作者:朱晓亮 殷姿 吴逸尘 李丽 石昀东

第2篇:学生提纲作文与作文批改异步刍谈

摘 要:提纲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纲领式”的,一种是“细目式”的。笔者引导学生提纲作文,最初便是从“纲领式”入手的。在经过多次训练后,学生可逐步尝试“细目式”的提纲作文。此项训练不宜一刀切,应遵循学生个性差异,尊重个人习惯。同时,为使学生学会改作文,笔者摸索出“三阶段训练法”,即提纲引领阶段(训练一般化)→典型引路阶段(训练个性化)→目标批改阶段(训练规范化)。

关键词:写作导引;纲领式;细目式;作文批改异步法

一、学生提纲式作文实践与所得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训练板块中,教材对学生作文提出建议:先列提纲。即在整体构思好写作的内容后,需将其以提纲的形式预先明确下来。理由是這样既有助于行文时保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也便于写成初稿后修改完善。这条建议,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得如何呢?事实上,由于教师在这方面一贯缺位,学生并没有得到多少尝试、训练的机会。因专业素养不足,一部分语文教师对这方面的教学并不在行,在面对教材时只能手足无措。

思路是文章的胚胎。有条理的思路,写到纸上,成为文章,一方面满足了作者的要求,一方面又满足了读者的要求,这样的文章总该是最理想的[1]。提纲作文有助于使思路条理明晰,使文章渐臻于完善。那为什么大家都一致认可的办法,在实践中却得不到普遍的采纳应用呢?笔者分析有四个原因:一是教师习惯了从前的“放羊式作文训练法”,以至于对教材编排好的写作课程漠然视之;二是语文教师职业素养不足,直接导致他们对作文辅导兴味索然;三是对新教材缺乏敬畏之心,也是从业者不尽职的表现;四是教师不了解学情,在教学上缺乏挑战的勇气,更无探索的精神。此外,笔者认为相关教材可操作性不强也是大多数教师弃之不用的主因。

如何列提纲?方法其实也简单。张中行先生在《条理与提纲》一文中论述得十分具体。“写提纲,可详可略,大致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纲领式’的,只写内容的要点,连文章的安排,哪些先说,哪些后说,都留待动笔的时候相机处理。一种是‘细目式’的,不只写明内容的要点,还写明表述此内容的篇章结构的具体安排,如由哪里说起,中间怎样转折、过渡、联系,最后怎样收束等。”[1]笔者引导学生提纲作文,最初便是从“纲领式”入手的。“纲领式”简明扼要,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把握住要点,瞄准行文的主方向下笔;可避免轻重失宜、层次混乱等缺点。“纲领式”提纲作文训练能反作用于语文的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有明显的辅助效果,能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把握全篇或很快厘清课文层次。在经过多次训练后,实验者觉得学生普遍上手后,便可逐步尝试“细目式”。而“细目式”的提纲作文,能使学生于动笔前即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如果时间充裕,学生可以将课内外所积累的写作技巧适宜地移植到构思谋篇中。与“纲领式”的训练相比,“细目式”提纲作文的训练对学生课堂阅读的助效更大,会使学生在课堂阅读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细节、内容的起伏过渡、相关联系等要素。

2007至2008年,笔者就对学生提出特别要求,凡大作文,必列提纲,这比教材要早行五年。以下是笔者常用的“纲领式”作文提纲模版。

以上模版在格式上对学生作文已有明确的要求:①命题要确切;②主旨要鲜明;③段落要有序;④材料要典型;⑤方法要适当。

【学生案例呈现】如田学伟的一份提纲:

第一段:介绍老师的出场。

第二段:引起好感,上课认真。

第三段:误会,好感消失。

第四段:教育,重新引起好感。

第五段:老师的教诲,我永远记在心里。

这件案例是笔者在查阅《记忆中的语文老师》的实验作文时遴选的,学生没有严格按照给定格式拟提纲,采用的形式更简略化,不过我们从中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思路及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列提纲确实是完善作文思路的一种好的办法。笔者曾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完全支持写作文列提纲。他们还说出不少理由:①写作文列提纲能先把握文章的主题与思路,保证心中有数,接下来写作文时就不会偏题。②写作文先列提纲也能使读者先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的题材,帮助读者有效阅读。有同学建议:每个人所列的提纲都应该至少一页。还有同学提出:应在每个人的提纲旁多写一些评语,鼓励一下。反对者的看法则是不习惯,需要改进。

今年,笔者的班上仅有28名学生,笔者按教材要求尝试引导他们进行了“细目式”提纲作文训练。以下是笔者和学生共商的“细目式”作文提纲试用模版。

六、详略

(主:详,能强化中心。次:略,与中心关系较远,或不太典型的内容。)

七、写法、手法

(对比烘托、伏笔照应、悬念铺垫、想象联想、欲扬先抑、借景抒情、象征等等。)

【学生案例呈现】

一、我的作文:《我送妈妈一本书》

二、我的提纲:

作文题目:《我送妈妈一本书》

内容:我考完英语去富迪超市选一本书。

材料:①我去富迪超市看书。②我看到了一本书《我爱你,妈妈》。③我翻看了这本书的内容。④我回想起了往事。⑤我把书买下带回家包装好送给我最亲爱的妈妈。

线索:文章以“爱”为线索贯穿全篇。

结构:

开头:那日,考完英语,……于是,我们便向附近的富迪超市走去。

结尾:“妈妈,你是如此美丽,……在这春的季节,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愿它随着飘舞的花瓣,深深地珍藏在你我的心里,我爱你,妈妈!”

详:我考完英语去富迪超市看到了一本书,封面是粉红的背景中站着一只可爱的熊,五个醒目的大字印在书皮上:我爱你,妈妈。

略:我回想起一件件往事,想起了妈妈对我的关爱,想到这里,我感动了。

写作手法:作者因《我爱你,妈妈》这本书引发对妈妈的情感,情感借此传达,显得含蓄而耐人咀嚼。作者表达爱的方式独特而深沉。文章以对妈妈的倾诉结尾,意味深长,情感在高峰处戛然而止,更使人回味无穷。

三、正文(略)。

这是班上一名身体有残疾的学生的作业,她长年戴着助听器,而且有严重的口吃,与人交流十分困难,常常靠书写交流。起初,笔者误以为这是她的原创,后来询问才得知是她根据作文书改写的,不管怎样文字间所蕴含的真情感动了笔者。这份特殊的作业使笔者对提纲作文、提纲作文与语文阅读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以下细致深入的思考:

(1)提纲作文是可逆的,有些同学习惯于完成草稿后呈现提纲,其实这样也有利于发现不足,有利于在“升格训练”中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更多的删补调整。

(2)笔者在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摘抄上产生新的创意:预习课文,可尝试要求学生先列列提纲,并写读后感;课外摘抄,也可让学生在阅读后写提纲,并多从写法的可取处谈体会。

(3)教师要注重探究学生提纲作文与课内外阅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三者间的迁移影响,积极引导学生从中领悟更好的学法、写法。

(4)学生提纲作文,原则上要先写提纲后作文,最好是将腹稿形成提纲后再作文,以免盲人摸瞎,多走弯路,而且应遵循由粗放到精细、从简单到繁复慢慢过渡地渐进渐变规律。此项训练不宜一刀切,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尊重个人习惯才好。

二、学生作文批改异步的实践与所得

相同的目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实现。同样是为了使学生学会改作文,笔者摸索出“三阶段训练法”,即提纲引领阶段(训练一般化)→典型引路阶段(训练个性化)→目标批改阶段(训练规范化)。

1.提纲引领阶段(训练一般化)

这是训练的起始阶段,拟定好训练提纲是其关键。提纲的内容要尽可能覆盖批改一篇作文的基本项目(包括修改作文提纲、改错别字、改标点符号、改病句、发现精美句段、互评、自评等),并附带一套批改作文的符号。提纲的拟定还要从80%左右学生的基础情况出发。这一阶段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表现为:独学(自改)、对学(互改)、请教教师;教师的主要指导方式: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全体指导。

那么,这样缺乏系统训练的方式,学生一下子能接受吗?其实,这个顾虑是多余的,“不怕学生基础差,只怕脱离学生的基础进行教学”[2]。对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环节的知识只要教师略加提示,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况且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又是学生稍作努力就能理解的。即使有困难、有障碍,在异步教学中仍属正常,因为有三先三后的原则(先易后难、先慢后快、先简单后复杂)作保障。在教师指导、学生互改的过程中,通过“互补”“互启”“互仿”的多项互动,大多数问题会迎刃而解。

“学生之间互改作业是异步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2]它是“六因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笔者在实验中还发觉作文批改不是简单的“改错”问题,自始至终它都是一个“学生阅读文章→思考问题→提高写作”的思维过程。如果单纯只说成“改错”,这是不了解作文批改的意义的表现。“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是隐含于批阅的全过程的。作文批改有别于普通的改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活动。

2.典型引路阶段(训练个性化)

“异步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五种学习形式与教师的三种指导形式交织在一起的,为了共同的教学目标协调进行的一个教学过程。”[2]其实,在提纲引领阶段,典型引路已相应展开。这里所谓“引路”包括两个层面:①师→生。可以是教师对个别学生的单项或多项引路,也可以是教师对两个或多个学生的分类引路,还可以是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单项或多项引路。②生→生。包括学生在互改过程中两个学生之间的相互引路,或群改时学生之间的交叉引路。对于典型引路,笔者判定它从第二篇作文起,在作文批改的课堂上渐次活跃,可以说学生在克服难点、解除障碍上对它具有依赖性。师生、生生之间典型引路发生的频率是促成学生尽快掌握批改方法,形成批阅能力的有效催化剂。以后,学生对提纲的依赖性则会减弱,批阅提纲随之失去作用。此时,学生亟须做的是根据课内外的阅读、积累、训练情况,在脑子里筹划改编符合自身学情的新提纲。

个性化在这一阶段应得到充分体现。首先,要重视教师引领的个性化。在个别引路时,教师要认准“突破口”,认定的问题是学生自己努力也无法攻克的,才加以引路,否则既剥夺了学生互学的机会,也助长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在分类引路时,教师要能迅速把握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共病”学情,仅限于少数学生,提高指导效率;在全体引路时,一是要抓住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示范要适时,这样的引路既扫除了学生学习的障碍,又为学生的学习开辟了道路,对学生批改水平的整体提高起到显著作用。其次是生生之间的引路,同样不容忽视个性化的处理。它包括改错性引路和模范性引路。改错是纠正对方错误;模范,不仅要为对方指点迷津,更须树立一个榜样。生生引路要注重实际,针对错误,点击问题,切忌盲目浮夸。无论师生引路,还是生生引路,都得建立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

3.目标批改阶段(训练规范化)

典型引路是作文批改的核心阶段,要历经相当长时间,不能急躁冒进,欲速则不达。随之而来的是教师要在收集大量资料,掌握根本学情的前提下,为学生确定一个相对统一的批改目标,使批改逐步走向规范化。根据教学实情,笔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四个字:改→赏→析→评。并且目标是逐渐达成的。四字目标浓缩了批改作文的基本项目,学生可以依据个人作文实情和批阅能力的高低差异,自觉调整,不拘一格。笔者认为这一目标的提出最大限度地适应了学情,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

(1)改:主要是通常批改(作文提纲、文题、错别字、遣词、病句、标点、语序)等,也有对内容在表达方式上的改动。它是认错性的批改,此步要强调在改动时,能加辨析处要尽力加上,提议的语气也应适宜。

(2)赏:主要是对好的构思、材料、词语、句子、开头、结尾、手法、写法等方面的欣赏,它是欣赏性的批改,能赏析的地方尽量附加赏析话语。

(3)析:是对作文的得与失作综合分析,意在为作自我小结或给他人评议时铺设探究之路。

(4)评:是通过分析、处理,针对具体问题,从正反两面阐述个人观点,既论优势,也谈劣势,强化可取之处,彰显其不足。

当教师的指点,学生的自改、互改循着自身规律,发展到第三阶段后,你会惊喜地发现学生在完成基本目标后,批阅作文的个性也会更加突出。而且,教师在批改上的引领作用在慢慢退化,而学生之间的引路却在强化,少数学生明显表现出“超个性”的批阅方式。几年来,经过从事对学生作文批阅指导的潜心研究,筆者领悟到:“导”而有法并无“定”法,“改”而有法全在“得”法。

作文自改提纲可参照文献[3].

参考文献

[1]张中行.读书学文碎语[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2]黎世法.异步教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万鹏.作文批改异步[J].语文学刊,2005(2):85-87.

作者:万鹏

第3篇:松原市农业委员会发言提纲

松原市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为目标,充分发挥农业转型发展引导资金作用,加强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和组织推动,努力在结构调整、品牌创建、规模经营、农技服务和农业产业化上取得新突破,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上迈出新步伐,助推松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以调减籽粒玉米面积为重点,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全市调减籽粒玉米120万亩,对调减籽粒玉米的生产者,在良种购买以及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等方面由市、县两级财政给予补贴。重点打造水稻、花生、马铃薯、葵花、谷子、红辣椒、两瓜、杂豆、饲料作物、温室大棚十大优质农产品基地,种植面积达到662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6%,推动粮经饲协调发展。

二、以培育和建设绿色农业基地为重点,提升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

在原有的16个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60个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2个区域公用品牌的基础上,今年市、县两级财政再投入8000万元,完善贷款贴息、农机补贴、物化补助、“三品”认证、科技服务、免费参展等扶持政策,全市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将发展到48个,核心区面积20万亩,带动“三品”种植面积达到300 万亩。同时,构建绿色农产品营销网络,进一步明确西部生态经济区发展定位,着力打造绿色产业城市。

三、以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为重点,深化农村改革

在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同时,发挥松原农业投资集团、棚膜经济投资公司的平台作用,扩大蔬菜大棚确权颁证、抵押贷款范围,积极探索草原和畜禽圈舍确权颁证工作,缓解农业发展的融资“瓶颈”问题。把秸稈收储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发挥市秸秆收储公司的主体作用,在165个贫困村率先开展秸秆收储业务,推动环境治理和农民增收。稳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20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500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30万亩,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10万亩。

四、以建设海峡两岸生态农业合作先行实验区为重点,提高农业外向度

抓住“善德”大米入选G20峰会的有利契机,加大政策引导和科技扶持力度,全面完善海峡两岸生态农业先行实验区的规划制定、投入机制和保障措施,做好良种培育、有机肥生产、水稻存贮保鲜和精深加工,引进台湾农业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提升松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强与以色列、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促进外向型农业再上新台阶。

五、以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为重点,强化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在今年7月之前完成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的组建工作,为加强农业执法、维护农民利益提供保障。二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组建和运营,加强农残检测,全力保障食品安全。三是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控,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四是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完成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建设任务,让农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

第4篇:《公文写作》提纲

公文写作提纲

1.公文定义: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党

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施行政措施,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2.公文作用:

一、发布政令,传达决策

二、指导、推动工作

三、工作依据,检查凭证

四、沟通信息,联系公务

五、宣传教育,统一思想

3.公文特点:

一、鲜明的政治内容

二、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功能

三、一定范围和使用时间

四、规范的文体形式

五、准确庄重的文风

4.公文种类:

一、按行文关系和方向分:

①:上行公文,如报告、请示。

②:平行公文,如函、通知。

③:下行公文,如命令、决定、指示、

通告、批复、通报。

二、按保密要求分:绝密、机密、秘密、普通

三、按缓急程度分:特急、急、常规

四、按名称分13种:命令、议案、决定、意见、公告、

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

批复、函、会议纪要。

5.行政公文的格式及格式的详细说明

6.公文的行文规则

7.公文的基本处理程序

8.行政公文的写作及示例:1.命令; 2.议案; 3.决定;4.指示;5.通知;

7.函;8.批复; 9.报告;10.请示;11.意见;

13.会议纪要;

通告;通报;6.12.

第5篇:公文写作培训提纲

第一部分 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定义

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行政机关公文的定义为: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中央办公厅对党的公文的定义与国务院办公厅对公文的定义表述基本一致。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到 3 点:第一,行政公文的制作主体(作者) 是行政机关,一般公文可以扩大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第二,行政公文的形成环境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其他活动被排除在外。第三,行政公文具有特定的性质——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我们平常所发的公文就属于这个范畴。

二、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种类简称文种。行政机关的公文共有 13 类 13 种。这些公文是:1.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例如“国家主席令”、嘉奖令) 2.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比如关于表彰先进的决定等)3.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发布的规格最高,一般得省级以上权力机关发布,现在公告有用滥的情况) 4.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公安机关经常发布通告) 5.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 6.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7.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提请审议事项。(不同于提案,提案是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审议事项,议案是政 府向同级人大提请审议事项,程序) 8.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9.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批准。 10 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1.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12.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3.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如果按照行文方向则分为三种:上级→下级(下行文)包括命令(令) 决定 公告 通告 通知 通报 批复。下级→上级(上行文)包括请示 报告。平级、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平行文)包括函 议案。不明去向:会议纪要 意见。公文的种类和 1 体式取决于公文的性质和公务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不同的文种反映着公文不同的内容与作用。因此,在拟制公文时,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本机关的职权范围,所处地位与发文目的,正确使用文种。

三、公文的特点

行政公文写作同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学术写作等虽有共同之处,即都要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但区别又是相当明显的。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性,只有准确的认识它的特点,把握它的规律,才能较好的掌握写作要领和方法,写出高质量的行政公文。行政公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

1.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行政公文是社会政治的产物,是发文者意志的表现,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政党和国家,有着不同的为政治服务地公文。在我国,行政公文具有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处理机关行政公务的重要职能,这就决定了它的基本内容是国家政权机关的指挥意图,行政意向,是公务往来活动情况的系统记录。因此,任何公文的内容不能由个人意志决定,必须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否则,公文将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

2.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束力。行政公文的权威性是由公文法定作者的权威性决定的。公文的法定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担当义务的组织。由于公文是法定作者制发,代表一定机关的法定职能,凡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制发的公文,就代表制发机关的发言,具有法规和行政的强制性,受文机关必须严肃对待,认真理解,严格遵照执行。

3.规范的格式和处理程序。为了维护公文的权威性、确保公文的强制性、充分发挥公文效用,国家对公文从文种名称到行文关系、从制发程序到文体格式都作了严格规定。任何机关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统一规定,不能随心所欲的拟写印发。因此,行政公文比起其他文体来,无论制作还是处理,都更严格、更规范。公文的这个特点,是保证公文正常运转,保证国家机关之间按照一定组织关系有秩序进行活动的需要,也是公文适应现代社会发发展,走向国际化、自动化、标准化办公的需要。

4.一定范围和使用时间。一份公文对应某一方面的工作、发给一定的受文对象,这就限定了公文的空间范围,超出该范围,公文便失去其效能。此外,公文的效能还受一定时间的限制。公文皆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制发,一般要求限期传达执行,紧急公文更强调了它的现实执行性。公文总是在规定的空间范围内和时间效力范围内生效,一旦工作完成了,问题解决了,或新的有关公文制发出来了,原公文的效用也结束了。

5.准确庄重的文风。撰制公文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公文要维护其政治性和权威性,就必须保持准确、严肃、庄重的文体特点。这就要求反映事物客观实际,表达意见态度明朗,选词用语严谨准确,从而形成理正辞严、简练明达、庄重有力的公文风格。

四、公文的作用

2 公文的具体作用,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领导和指导作用。上级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和规定等公文,必然要对下属机关产生领导作用。而批复等公文,则对具体工作产生指导作用。二是行为规范作用。相当一部分公文,体现了政府机关对人们行为的要求,要求人们坚决执行。通过公文发布的一些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等,同样对所辖成员起着规范和准绳作用。三是联系知照作用。有关机关之间的许多工作是通过公文进行联系、协调的,许多具体问题也是因此而得到及时处理的,还有许多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资料也是这样获得的。公文在保证各机关正常而有秩序地开展工作上,起着极大的作用。与联系作用紧密相联的是知照作用,如公告、通告、通知、通报等知照性的公文,主要是告知对方有关事项。四是依据和凭证作用。各种公文都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图,都具有法定的效力,受文机关则以此作为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依据。因此,公文都具有依据作用。有些公文,如会议纪要等,还具有某项活动的凭证作用。事实上,应该说所有的公文都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凭证作用。因此,公文不仅仅是传达了发文机关的意图,同时也是证实这一意图的最好凭证。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要求

一、总体要求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因此,在撰拟文稿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特有的规律,达到特有的质量标准。《条例》第十六条对起草公文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办法》第二十五条对起草公文提出了九个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既有内容上的,也有形式上的,归纳起来包括几方面:合法、属实、 (内容)准确、规范、有序(表达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公文要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符合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能够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和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提出的政策、措施切实可行,文种使用和行文结构合乎规范,文字表述准确严密、精炼得当。

二、内容和结构要求

从公文内容要求来看,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要干什么、二是这样干的依据、三是怎样干。这就是公文内容的三要素:主旨、依据、分旨。主旨是指一篇公文最主要的意义和目的。回答公文要“干什么”的问题。任何一篇公文,无论篇幅长短,总应该有它的某种目的和意图,这就是公文的主旨。依据是指一篇公文主旨提出和成立的理由及根据。回答公文中“为什么”的问题,包括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理论依据可细分为

1、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2、文件会议精神,

3、领导指示,

4、发文主体自发的议论等;事实依据,可细分为

1、现实状况,

2、过去事实等。其中来文来函、会议通过等是经常使用的事实依据。分旨是指一篇公文中为实现主旨而制定的具体办法、要求或补充详述的具体事项,它回答的是一篇公文中“怎么样”的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 (1963 年 3 月 30 日公布) 根据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的决定(依据),对于确实改 3 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伪满洲国和伪蒙疆自治政府的战争罪犯,实行特赦。(主旨)具体如下:

一、蒋介石集团、伪满洲国和伪蒙疆自治政府的战争罪犯,关押已满十年,确实改恶从善的,予以释放。

一、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战争罪犯,缓刑时间已满一年、确实有改恶从善表现的可以减为无期徒刑和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战争罪犯,服刑时间已满七年,确实有改恶从善的表现的,可以减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个命令,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分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刘少奇。明确了公文内容的三个要素,还要明确三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与主旨之间是因果关系,依据是主旨提出和成立的理由和根据,主旨是依据产生的结果。主旨与分旨之间也是因果关系,分旨是为实现主旨而制定的具体办法或分述的具体事项,分旨是产生于主旨的结果,按照前因后果的逻辑,自然应当主旨在前分旨在后。了解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公文的结构安排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无非是要么三要素齐全,依据—主旨—分旨,要么省略依据或分旨,要么由主旨单一组成。当然,具体来讲还要明了行文过程中公文结构的一些基本要求。一是完整连贯,首尾圆合。所谓完整是指文章的结构布局有头有尾,首尾对应,通篇一体。要求文章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片断与片断之间,前言与后语之间,都要紧密连接,以一贯之,结构严谨、完美。二是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我们在安排层次和段落时,长短要适当搭配,要根据公文主题表达的需要,有详密、有疏落,使全篇布局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三是波澜起伏,曲折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布局应该崇曲忌直。谋篇布局的波澜起伏和曲折变化,反映了客观事物的错综复杂和发展变化,同时,也能满足读者、听者的审美要求。但是,必须合乎法度,要使开合、起落、曲直、伸缩等等,恰到好处。四是要有一缕贯穿的线索和脉络。作为我们行政机关,平时处理的公文主要是说理性质的文体,基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形态,它自身必须要具有条理性、贯通性和严谨性,即:分清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表达思想;合乎逻辑,合乎人们的思维形式,使文章流畅贯通;思想脉络细密周严,没有缝隙,没有漏洞。

三、语言和表述要求

准确、简练、严谨、庄重、生动,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所谓准确,是说公文在语言表达上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明确无误。公文代表着领导机关或领导集体的声音和意见,不准确,含糊不清,摸棱两可,执行的标准就不好把握,就不好执行。

简炼。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其语言应简练到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也不可的程度。长而无物是写作大忌。能把一件小事写成“万言书”未必是真功夫,而把一件大事写成“千字文”、“百字文”才是真功夫。

例文:A:“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我们处里还没有取暖电器,希望你们资产处尽量调拨给我们,好用来满足紧急需要。是不是可以,等待你们迅速答复。”

B:“严冬在即,我处尚无取暖电器。请速调拨配给,以应急需。可否,盼复。”

4 A和B两篇例文,谁更简练,一目了然。 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稿简练呢?

一是要善于概括、归纳、提炼。二是要开门见山,少穿靴戴帽。有些文稿,开头总是“在什么什么形势下”,“在什么什么领导下”,“下”了半天 才是我们如何如何,这样的文稿看上去郑重其事,实际上废话连篇。三是少说空话套话假话。公文是施行行政措施,指导和布臵工作的重要工具,施行行政措施,指导和布臵工作,归根到底是一个干什么、什么时候干、怎么干、干成什么样子的问题,和这个问题无关联或关联不大的话都是没用的话,都不应写入文稿。当然,语言精炼和用语苟简是两回事,随意苟且简略是无助于语言精炼的,而且容易产生歧义。(讲一玩笑)

严谨。所谓严谨,指的是态度严肃,交代清楚,行文自然,结构严密。在写作时只有做到叙事周全,说理透彻,要求精当,用词选句贴切无误,才能使公文符合实际,合乎逻辑。

庄重。所谓庄重,是指公文的语言端庄、持重、严肃。这是由公文具有行政约束力和法定强制力这一特点决定的。公文在语言的运用上要达到庄重,起码要做到两点:一是要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公文的用词造句,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求。一般不要使用口语、方言、土语。如“改革开放后,农民的钱包一年比一年胀,日子越过越好,就像吃甘蔗由尾吃到头越吃越甜”。这是口语,要把这样的意思写入公文,得改为:“改革开放后,农民的收入年年增加,生活越过越幸福。”这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意思虽然没有什么差别,但后者要比前者来得端庄、郑重。二是恰当地使用专用语。在长期的公务实践中,由于行文关系和处理程序的需要,公文逐渐形成了一套常用的专用语,即公文特定用语。如,常用的开头词:根据、最近、为了、按照、遵照、当前、目前等等;常用的称谓词:本(我)办、贵(你)处、该单位;常用的表态词:应、应当、责成、同意、拟同意、请即试行、遵照执行、即将下达、现予公布等;常用的询问词:妥否、是否妥当、是否可行、如无不当、如无不妥;常用的结尾词:特此报告、现予公布、为盼、贯彻执行、将...报告给我们等等。

生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写公文比写文艺作品更需要生动。但公文语言的生动和文艺作品的生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文艺作品的生动主要通过情节的发展、细节的渲染、场面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来实现,而公文语言的生动则主要借助于观点新颖和材料新颖来实现。做到观点新颖,就要学会科学的概括,准确的提炼,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提出不落俗套的概念和判断来。做到材料新颖,关键要选择出最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来。如:某系在《关于本系课程改革情况的报告》中,在谈到改革之初一些干部教师对课程改革认识模糊时说:“一些同志认为,正常上课是“硬任务”,课程改革是“软指标”,“软”的要服从“硬”的;还有同志认为,“好汉难敲三面鼓,双手难捉两条鱼”。担心抓了课程改革,影响了正常教学。”这段公文选取的事例比较典型,语言比较形象,自然就增强了公文的生动性。

四、行文格式要求(具体不讲,可参看相关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专门谈公文的格式要求包括公文用纸都有明确的规定。

第三部分 机关常见公文的写作

一、通知的写作 (一)通知的基本格式

标题、收文单位 、发文缘由、通知事项、执行要求、结束语、发文日期 (二) 通知的一般写法

1、通知标题的写作。通知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在实际工作中,因文件版头已印明发文机关,故有一些单位省略了发文机关,直接写发文事由和通知。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突出和强调所发通知的某种性质,往往需对标题中的通知加以点注和说明。“××联合通知”、“×××紧急通知”、“××重要通知”、“××补充通知”

转发通知,事由自拟。转发上级机关文件,如其标题过长,可以自拟题目摘要转发。 在通知标题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修饰事由的定性用语。如“印发”、“转发”、“批转”等。

2、通知正文的写作。一般来讲,通知正文的写作内容主要由拟发缘由、通知事项和通知要求三项内容组成。

拟发缘由。要写明拟发通知的起因或背景,阐述拟发通知的目的或依据。在写作拟发缘由时,一定要言简意赅,简明扼要,点到为止,切忌拖泥带水。

通知事项。通知事项是通知的主体内容,是通知的核心。通知拟发缘由和通知要求都必须紧紧围绕通知事项来写,为通知事项服务。书写通知事项,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用词用语要准确达意。

通知要求。通知要求表明了发文机关对下级执行通知事项的态度,并以此作为通知的结语,结束全文。

以上是通知正文的一般写法,根据通知种类的不同,写法上要有所区别。通知的种类包括:会议通知、发布性通知、部署工作的通知、政策性通知、解释性通知、任免聘用通知。不再一一叙述。

二、请示的写作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直属上级机关或其他领导机关报送的一种请示性公文。是下级机关用来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的上行公文。

(一)请示的分类。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与写作意图,可将其分为三类:

1、政策性请示

这类请示,一般是因政策问题而制发。如:襄樊学院关于建华路校区部分土地转让有关

6 问题的请示

2、核准重大问题的请示

这类请示多涉及人事、机构等方面的问题。如:关于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的请示

3、事务性请示

这类请示,大多涉及机关日常工作中一些具体事项,如请求上级机关增拨业务经费、基建投资、救补助费用、变更机构名称、新建改建办公设施等。例:关于补助学生工作经费的请示

(二)请示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请示缘由 请示事项 结束语

发文日期

(三)撰写请示注意的事项

1、撰写请示的注意事项

(1)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要在同一公文中请示两个或几个互不相关的问题,以免拖延处理时间,贻误工作。

(2)下级机关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如重大灾害、重大案件、重大事故或者下级机关反映其直接上级机关和领导人的问题等)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3)不要搞多头请示。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

(4)请示不得抄送下级机关。请示中的意见在末被批准之前并不生效,所请示的事项有时不被批准,如果抄送下级机关,会使下级工作人员思想混乱,不利于工作。

(5)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6)请示与报告要严格分开,不得混用。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在请示标题中,也不许用两个公文名称。

2、请示写作中的常见病误--请示与报告混用

(1)把“请示”与报告混用,在标题中出现两个公文文种。

出现“请示”与“报告”混用的原因,是起草公文的同志没有搞清楚“请示”与“报告”的不同之处:

第一,“请示”是下级机关主动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批示或解答问题;而“报告”是下级机 7 关根据上级机关要求和安排必须做出的书面汇报。

第二,“请示”是事前行文;“报告”是事后或事情进行中行文。

第三,“请示”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批复;“报告”上级不予批复。只有一些反映情况和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意见的报告,上级才予批转。

因此,不能把“请示”与“报告”两个文种混用。不能搞约定俗成,习惯成自然。

三、报告的写作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上行文。报告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频率相当高,它同“通知”一起成为党政机关一上一下两大基础文种。

(一)报告的分类

工作报告。在某项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工作已经完成时,下级机关需要将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等项内容,向上级机关汇报时使用。如:关于***试点工作的报告,可以写成: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意见等几个部分。

情况报告。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近期出现或发生的某种情况,某一问题,或工作中某些方面的状况。

建议报告。是指工作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本机关的处理建议,向上级机关汇报时使用的一种。上级机关如果认为这些建议比较好,有推广参考价值,也可批转所属下级各机关参照执行。

回复报告。对上级机关查询、查办、催办的事项,作出专门回答时使用。

报送报告。指下级机关经常向上级机关报送各种材料,包括下级机关主动呈送的,或者上级机关要求报送的。例:

襄樊学院关于报送二OO七党政工作要点的报告

(二)报告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概述情况 详述情况 结束语

发文日期

(三)报告正文的一般写法

报告的正文一般包括三项内容:概述情况、详述情况和结束语。 概述情况。用概括性语言简要介绍报告事项的整体情况。

详述情况。详述情况一般从五个方面入手:工作过程、工作做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 8 问题、今后打算(意见或建议)

结束语。报告一般要有结束语。报告结束语的位臵是在正文之后,另起一行空两格的位臵。常用的结束语是:“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请指正”“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予批转”。

(四)撰写报告的注意事项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合理想象、任意拨高,以偏概全,也不能只报喜不报忧。 二是要突出中心。根据报告主旨选择材料,不要面面俱到,把报告写成流水帐。 三是要注意在报告中不要夹带请示事项。上级机关对报告一般是只阅不答复。

四、工作总结的写作

(一)总结的概念及分类。

总结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对前一阶段社会实践活动或某一特定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和评价时使用的文体。总结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回顾,目的是从中发现和归纳规律性的东西,明确经验和不足,以期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通过总结,可以把获得的感性认识,经过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掌握规律,获得经验,指导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事实上,很多规律的东西都是通过总结活动来发现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总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业务总结、学习总结、生产总结等;按范围分,有单位总结、部门总结、个人总结;按时间分,有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阶段总结等;按性质分,有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

(二)总结的基本结构图示及写法 标题

开头(前言部分)

成绩和做法(主体部分)

取得的主要经验或教训或存在的不足

结尾:今后工作努力方向或打算或整改措施

开头部分即前言部分。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作出基本评价。包括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开门见山,文字不可过多。

主体部分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总结的主体部分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当然,总结不是文学作品,无需刻意追求个性特色,但千篇一律的文章是不会总结出本单位的特色工作的。要写出个性,总结就要有独到的发现、独到的体会、新鲜的角度、新颖的材 9 料。

结尾部分。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今后方向。也有的总结将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写在正文中的有关部分,结尾针对存在问题,明确提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的写作

各单位工作总结就是综合性总结。开展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宣传月活动的总结就是专题性总结。

(四)总结写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1、不能总结单位开展的特色工作,千篇一律,综合性总结年年一个样,专题性总结放之四海而皆准。

2、采取工作项目列举式,记流水帐,不概括,不拨高。

3、只讲成绩,不讲不足,不分析存在的问题,也不归纳经验和教训。报喜不报忧。 下面来讲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的具体写法

1、综合性总结。综合性总结,要求比较全面地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在某一时期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和评析的总结。这种总结内容比较全面,涉及问题也较多。但全面总结不是面面俱到,报流水账,而要把工作中主要成就和问题以及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经验和体会反映出来,以展现所总结的单位工作的全貌。

综合性总结的基本内容大致是:(1)概述基本情况,包括介绍工作过程、环境和基础,必要时交代一些背景情况;简要叙述工作进程、基本成绩、收获和总的认识等,给读者以总体认识。(2)叙述主要成绩、做法和经验,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所在。叙述成绩表现在哪些方面,收获有多大,列出确切的数据和典型事例;概括基本做法,阐述成绩是如何取得的;也可归纳为若干条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提到政策与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3)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在陈述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工作中的矛盾和差距,对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引出教训。(4)提出改进意见和今后打算。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意见,并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提出今后的工作打算和努力方向。

2、专题性总结。专题性总结,是就某一项工作的情况或某个对象在某个时期的或某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门反映和评析的总结。它内容集中、单纯、可以写得具体、深刻,针对性也较强,因而更能发挥指导作用。它的内容要求着重写某项工作的主要成绩,介绍做法和经验;有的还简要提出今后工作改革的思路。

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各有不同的胜任,前者内容要求全,后者内容要求专。要根据总结的内容和目的来确定采取哪种总结为宜;但不论哪种总结都需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使总结内容具体扎实,富有新意。

信息写作

政务信息基本上有四个定位。一是下情上达、上情下达。二是宣传工作,展示自我。三是争取上级领导支持,推动难点问题解决。四是展现单位面貌,树立单位形象。

一、写作的要求

第一是时效。信息写作一般要求短平快,没有时间观念,再好的素材也是昙花一现,再好的写作也只能成为马后炮。必须要做到:不过夜,就是当天发生、发现的工作和素材,必须当天写好,不能推到明天;不转移,就是这项写作任务在完成之前,要一直停留于自己的脑海,不能闪转腾挪;不跟后,不要等到别人相同的题材都发表了、见报了,你还在写作之中。第二是思考。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写这篇材料,领导通过这个材料最想反映什么问题或者传递什么信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形形色色的资料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要在资料信息与实际情况的结合上、在领导要求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上进行思考,力求有真知灼见。第三是不断修改。就是针对通读时发现的问题实施初步设想的修改方案,包括对原稿的内容、文字结构、标题进行修改;对原稿中不准确的内容核实后进行更正;对原稿中残缺的内容经调查了解之后予以补充。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信息写作也是如此。

二、信息类型

从主体各部分反映的内容看,信息基本类型有四种:

(1)动态信息。包括下级贯彻落实上级某一重要指示精神的情况,机关的重要活动、重大部署、工作动态、敌情、社情、灾情、突发事件等,其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做法—效果”,或“情况—处理结果”。

(2)经验信息。即介绍可资借鉴、有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的信息,其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成果—做法—经验”或“做法—经验—成果”。也可把“经验”和“做法”揉在一起,使主体成为成果—做法(经验)两个部分,或是把“成果”写进导语中,主体就是“经验”或“做法”介绍。

(3)问题信息。即反映领导机关需要关注或加以解决的各种问题的信息。这类信息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问题—原因—建议(意见)”,或“问题—原因”,或“问题—建议(意见)”。

(4)意见信息。是指某地(单位)或某人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和见解的信息,其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意见—理由”或“事由—意见”等。

三、具体工作中要抓好“五点”:

一是抓重点。所谓重点,是指党委、机关某个阶段举足轻重、影响大局的工作。二是抓难点。所谓难点,是指长期难以解决而又影响整个工作的主要问题。三是抓热点。所谓热点,是指社会各界比较关注、单位领导又想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四是抓新点。信息跟新闻一样,不新就不能称之为新闻,不新就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1 不但事实要新,观点要新,分析问题角度要新,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新,站的角度更要新。角度很重要,一部《红楼梦》古典名著,养活了方方面面的人。红学研究会中的文学家们从中看到了诗词的韵味;社会学家们读到晚清的兴衰史;医学家们从中发现了不少的民间秘方;青年学者从中发现了爱情原理;管理学家总结出了均衡管理的法则等等。这也给我们写作信息带来了很多启迪。五是抓高点。就是立意要高,层次要高,能对具体工作起指导作用。

四、信息采编

一是定期报送法。就是对一些相对固定的题材定期向上级部门反馈报送。

二是文件提炼法。就是从本单位所发文件中寻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一个单位无论是下发还是上报的文件,一般情况下,不是对全局和业务部门的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就是一个时作总结。这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是横向沟通法。就是经常与业务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掌握信息线索。

四是由点到面法。就是发现点上有价值的信息后,进一步了解面上的情况。

五是会议快报法。就是快速地将本单位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的情况反馈上去。一般来说,哪里信息报送的早、报送的快,哪里的信息就容易被采用。

六是连续反馈法。就是对比较有影响的、重大的突发事故、上级挂号的重要事件进行不间断地连续反馈。不仅要反馈初始的情况,而且也反馈各个阶段具体进展情况和最后的结果。

七是政策跟踪法。就是一项新的政策出台后,及时将政策实际执行情况及时反馈上去。这些信息的反馈有利于上级对新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也容易被采用。

八是借鉴参考法。就是每月根据上级部门的信息通报,并参考信息反馈要点,借鉴其他兄弟单位上报信息的经验,从中受到启发,得到灵感。

九是重点调研法。就是围绕中心工作和局领导关心的问题,确定调研重点,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

第6篇:党建公文写作提纲

1.

写好“德”与“才”的用人文章

政治忠诚是首要品德。

能力素质是必要才能。

清正廉洁是根本底线。

2.

以党建为引领夯实社区治理之基

注重建强组织,筑牢社区治理“主阵地”。

注重健全机制,突出社区治理“指挥棒”。

注重服务保障,搭建社区治理“连心桥”。

3.

砥砺“四心”激活战汛“雁阵效应”

激活“雁阵效应”,要砥砺“坚如磐石”的必胜之心。

激活“雁阵效应”,要砥砺“如履薄冰”的谨慎之心。

激活“雁阵效应”,要砥砺“重于泰山”的责任之心。

激活“雁阵效应”,要砥砺“立身为旗”的务实之心。

4.

党员干部“三伏”必备“三味”药方

第一味药:“当归”,回归初心、干有方向。

第二味药:“熟地”,熟稔情况,匠心施策。

第三味药:“厚朴”,厚实朴素,脚踏实地。

5.

“四力”合璧提升干部治理能力

夯实思想政治的深厚根基,增强“脑力”。

强化专业实践的摔打锤炼,提升“战力”。

提振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迸发“动力”。

延伸群众路线的根须触角,练强“脚力”。

6.

争做乘风破浪的“逆行者”

党员干部要做身先士卒的“引领者”。

党员干部要做迎难而上的“奋进者”。

党员干部要做群众安危的“守护者”。

7.

产业扶贫要“准”“扶”“新”

抓产业扶贫,根本要选对方向。

抓产业扶贫,关键要加大扶持。

抓产业扶贫,核心要创新思路。

8.

脱贫攻坚要“视而可识”也要“察而可见”

目及“群众诉求”,体察“民之所想”,不断增强干部战斗力。

聚焦“帮扶短板”,明察“力之所聚”,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力。

正视“发展瓶颈”,精察“振兴动能”,不断激发人才创造力。

9.

“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

不慕虚荣,映照共产党人的权力观。

不务虚功,标注共产党人的政绩观。

不图虚名,检验共产党人的事业观。

10.

党员干部要自喻为“舟”勇奋进

自喻“依水之舟”,筑牢干群深情。

自喻“逆水之舟”,为民攻坚克难。

自喻“定舵之舟”,坚定服务信念。

11.

筑牢守初心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做科学理论的辛勤“悟道者”,以理论清醒守初心

做科学理论的忠实“追随者”,以理论自信砺初心

做科学理论的忠诚“鉴照者”,以修身齐家护初心

做科学理论的无畏“布道者”,以不懈奋斗践初心

12.

“过硬组织”激发“过硬担当”

以组织淬炼,促思想解放。

以组织活力,促作风转变。

以组织考核,促效能提升。

以组织纪律,促合规作为。

13.

强化“肌体经络”永葆党的活力

环绕“心脉”,顾大局、强引领。

调息“脏腑”,识大体、促凝聚。

畅通“末梢”,明大义、重执行。

在“炼”与“练”中

14.

提高党员干部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

加强思想淬炼,筑牢思想根基。

加强政治历练,涵养忠诚品质。

加强实践锻炼,掌握过硬本领。

加强专业训练,提升综合素质。

15.

九九初心久久红

久久红源于保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雄心壮志。

久久红需要保持“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心定力。

久久红仍需保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求情怀。

16.

初心使命是党员干部的人生航标

要用信仰熔铸“忠诚初心”的高度。

要用行动延伸“为民初心”的长度。

要用言行凸显“廉洁初心”的深度。

17.

基层干部抓落实的“三重境界”

“久久为功”真落实。

“临事不避”敢落实。

“抽丝剥茧”善落实。

18.

答好“战贫三问”决胜脱贫攻坚

答好“责任题”,拉紧思想“防滑链”,压实帮扶职责。

答好“政策题”,转动扶持“驱动轮”,防止政策“刹车”。

答好“帮扶题”,拧紧致富“增压阀”,鼓足发展后劲。

19.

脱贫攻坚路上需选好“带头人”

“带头人”要有能抗“千斤担”的硬气。

“带头人”要有能造“金刚钻”的专攻。

“带头人”要有能铸“千斤顶”的担当。

20.

战贫一线炼“真金”

鲜明“有为者有位”的识人底线。

延伸“埋头者出头”的选人触角。

筑牢“吃苦者吃香”的用人导向。

21.

脱贫攻坚党员干部需做好三件事

需做以民为重的暖心事。

需做以民为先的勤快事。

需做以民为本的实在事。

22.

年轻干部应打磨好“底色”亮出“本色”

年轻干部应有坚如磐石的政治品格。

年轻干部应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

年轻干部应有越挫越勇的斗争精神。

年轻干部应有担当作为的实干本领。

23.

牢牢守住共产党员“红”的底色

“红”最厚重的本色是忠诚,就是要筑牢信仰之基。

“红”最质朴的纯色是干净,就是要坚守自律之心。

“红”最靓丽的原色是担当,就是要践行为民之本。

24.

书写“人民至上”的永恒答卷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5.

常忧“德之不建”

始终心怀国之大者。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始终做到心底无私。

26.

实现“最大政策效应”要“握指成拳”

实现“最大政策效应”,要坚持“人民至上”。

实现“最大政策效应”,要抓通“最后一米”。

实现“最大政策效应”,要科学研判形势。

27.

勿将“自以为”当成“就应该”

恪守“以民为本”之根基。

践行“实事求是”之路线。

涵养“就事论势”之格局。

28.

修好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必修课

要以理想信念点亮心中明灯。

要用哲学方法提升思维层次。

要常反观自省沉淀党性气质。

29.

基层减负职责不能“卸担子”

基层减负,重在提质增效。

基层减负,需要深化职责。

基层减负,需要强化责任。

30.

攻克贫困堡垒要“注力”不“注水”

注入最后一搏“洪荒之力”,不在“实干”注水。

注入勇夺胜利“攻坚之力”,不在“成效”注水。

注入各司其责“合战之力”,不在“责任”注水。

第7篇:公文写作培训提纲

公文写作培训讲座提纲 熊华山

第一部分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定义

从广义角度说,为了工作需要而写作的各种文体都可以被称作公文。我国现行公文,主要取狭义角度,大致分为两大块:中国共产党的公文,中国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及国家各部委机关的公文。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行政机关公文的定义为: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中央办公厅对党的公文的定义与国务院办公厅对公文的定义表述基本一致,

二、学校机关常用公文种类及适用范围

我校常用较多的公文文种有8种: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

1、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2、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3、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4、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5、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议案。

6、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7、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8、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三、行文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2、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3、学校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4、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

5、机关各部门行文,应由部门领导签署明确意见后,报校办呈校领导审批。

6、“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部门,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部门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下级。

7、“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8、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

1、”,第四层为“(1)”。

9、公文复印件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

10、“意见”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11、提取主题词。(工作大类具体工作文种)

四、如何写好公文

1、要写好公文,就要有正确态度和奉献精神。

2、要写好公文,就要较好地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注意学好上级文件,吃透上级精神。对于政治理论学习,别人可以当作软任务,而公文写作人员则必须当作硬指标,因为公文写作人员是为学校党政代言、替领导说话的人。

3、要写好公文,就要熟悉情况,全面准确地掌握第一手材料。

4、要写好公文,就要研究和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规律。学校机关公文的规律性、固定性很强,它与党委、政府办公厅(室)的公文相比,写作难度要小得多。因此,只要肯下苦功,谁人都可以掌握、都可以写好。 (1)学习和研究公文写作专著。

(2)要分门别类地收集别人、别部门的优秀公文。 (3)抓住“一个中心”和“三个基本点”。每份公文一般都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多中心难以成文。这就要求我们在提笔写文之前,首先要确定中心,明确思路,然后据此去收集观点和材料。中心思想从哪里来?从上级精神、领导意图和客观实际中来,而不要从我们个人的兴趣喜好中来。如果在中心不明、思路不清时即着笔,公文就会越写越难写,最后只好废掉重来。在明确了中心思想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抓好三个基本点,或是“三部曲”。对下布置工作的公文,在一般情况下,一要写明“为什么要做”,即目的、意义或原因;二是“怎么做”,即方法、措施及注意事项;三是“做成什么样”,即标准、要求以及附带的考核、验收、奖惩等。对上汇报工作的公文,一要写明“我们做了什么”或“我们为什么要做”,二要写明“怎样做的”,三要写明“做得怎么样”及体会、效果和经验。第一部曲的“我们做了什么”,多用于上级有布置,有要求的汇报,写这样的汇报,要少写或不写目的、意义和原因;“我们为什么要做”,则常常是自发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主动地对上汇报或对下发动,这就需要把开展工作和活动的目的、意义、原因叙述清楚。在《讲话》写作上,若是综合性的,又是例行性,其第一部曲为截至目前的基本情况和经验体会,第二部曲为下一步的目标和任务,第三部曲为完成任务、做好工作的主要措施。若是专题讲话,其“三部曲”一般为意义、目标和措施。

5、要写好公文就要了解领导意图。领导意图必须不能与法律、政策相违背,领导意图排在法律、政策之后。(教代会例证)

6、写好公文,要注意“悟”,道理是悟出来的,要把别人讲的道理变成自己的东西,听和看不可少,个人“悟”更重要,传说古人王羲之写字曾有一段时间在水平上停滞不前,在无意中观看了女子舞剑之后,引起了联想和思考结果开了“悟”,从而使自己在书法和诗词上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飞跃。

五、怎样写公文(重点) 公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业务性工作。一个称职的机关干部(不仅仅是文书、秘书、档案工作者,而且包括全体机关干部),应当具有较高的文书处理能力和公文写作水平。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写作水平,是公文写作者理论水平、文化水平、业务水平、技术水平、知识水平和文字水平的综合反映。

1、公文的形式与要求

文艺写作是一门艺术,公文写作也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就是正确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具体讲有以下五部分:导语要提笔入题、正文要主题突出、表述要正确无误、篇章要条理清楚、结尾要当断即断。 (1) 导语要提笔入题。“头好半篇文”、“开门见山,起笔入题”,是公文开头的基本写法。由于公文的文种、行文对象、所谈问题有所不同,公文导语的写法也有所不同。比较常用的有: 根据式。用“根据”、“遵照”、“按照”等介词组成的介词结构的句式。例文: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加强****管理,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目的式。用“为”、“为了”等介词组成的介词结构的句式,直接交代发文的目的。例文:为了深入开展****工作,促进****任务的圆满完成,现将***工作安排如下:

原因式。用叙述句陈述制发公文的原因。例文:加强对****的管理,对于促进****发展,保证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本学期以来教师科研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原因加目的式。(今年“五一”放假通知)

根据加目的式。为全面做好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目的),根据**通知精神(根据)...... (2)正文要主题突出。公文的中心就是公文所谈的问题和事由。无论什么文种的公文,从头至尾,通篇内容都要围绕问题和事由来写。与主题和事由无关的,即使再“重要”也不能写。请看例文:引进外事工作高级管理人才这个材料。

(3)表述要准确无误。在上行文中,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情况,反映问题,请示工作,都必须真实、客观、全面,不可弄虚作假。在平行文中,与有关部门商洽工作,求得支持和帮助,需要真实、准确地通报情况,不允许相互欺瞒。在下行文中,上级向下级发出指示或批复,也要切合实际,不能盲目指挥。衡量一件公文在文字上是否准确无误,有这样一些标准: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不走样;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不片面;立场、态度、观点不含糊其辞;前后文不自相矛盾;语言合乎逻辑,不致产生歧意;引文与引文出处,具体数字、人名、地名、时间、地点不出现错误。

(4)篇章要条理清楚。条理清楚主要是指公文篇章结构严密,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公文的结构形式比较常用的有四种:

一段式。通篇只有一段文字。内容比较单一的通告、请示、批复、函,结构形式往往是一段式。

分段式。大多数公文采用分段式结构。

分条式。一些规定、条例、章程等,往往采用分条式结构。

章节式。一些内容丰富、篇幅较长的公文,往往采用章节式结构。

(5)结尾要当断即断。所谓当断即断,是指当所讲的事由或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要求、办法都已交代清楚,就果断地结束全文,不拖泥带水,不画蛇添足。

2、公文的语言与修辞

(1)公文语言的特点:准确、简练、严谨、庄重、生动。

准确。所谓准确,是说公文在语言表达上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明确无误。

简炼。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其语言应简练到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也不可的程度。长而无物是写作大忌。能把一件小事写成“万言书”未必是真功夫,而把一件大事写成“千字文”、“百字文”才是真功夫。 例文:A:“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我们处里还没有取暖电器,希望你们资产处尽量调拨给我们,好用来满足紧急需要。是不是可以,等待你们迅速答复。” B:“严冬在即,我处尚无取暖电器。请速调拨配给,以应急需。可否,盼复。” A和B两篇例文,谁更简练,一目了然。 怎样才能使文稿简练呢?

一是要善于概括、归纳、提炼。二是要开门见山,少穿靴戴帽。有些文稿,开头总是“在什么什么形势下”,“在什么什么领导下”,“下”了半天才是我们如何如何,这样的文稿看上去郑重其事,实际上废话连篇。这种写法和“文革”期间那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开头法毫无区别。三是少说空话套话假话。公文是施行行政措施,指导和布置工作的重要工具,施行行政措施,指导和布置工作,归根到底是一个干什么、什么时候干、怎么干、干成什么样子的问题,和这个问题无关联或关联不大的话都是没用的话,都不应写入文稿。四是少用数概修辞法。许多同志在起草文稿时,都热衷于什么“一个中心,两个面向,三条措施,四个结合”一类的语言,并自以为是,洋洋自得。认真推敲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一二三四”也好,“四三二一”也好,十之八九都是“数字游戏”,总给人一种生拉硬扯、拼拼凑凑的感觉,这样就使本来很有特色的数概修辞法庸俗化、形式化,也使本来能写得很精短的文稿变得又臭又长。

当然,语言精炼和用语苟简是两回事,随意苟且简略是无助于语言精炼的,而且容易产生歧义。(讲一玩笑)

严谨。所谓严谨,指的是态度严肃,交代清楚,行文自然,结构严密。在写作时只有做到叙事周全,说理透彻,要求精当,用词选句贴切无误,才能使公文符合实际,合乎逻辑。 庄重。所谓庄重,是指公文的语言端庄、持重、严肃。这是由公文具有行政约束力和法定强制力这一特点决定的。我们讲公文语言庄重的特点,还包括写作时必须经常使用公文专用语。这类专用语通常有:

A、常用的开头词:根据、据、近查、最近、自、自从、为、为了、由于、关于、按照、遵照、随着、现将、当前、目前;

B、常用的引叙词:前接、近接、现接、当经、前经、现经、并经、悉、敬悉、惊悉、近悉、喜悉、欣悉、特(现)通知(通报、批示、批复、报告)如下; C、常用的称谓词:本(我)办、贵(你)处、该单位;

D、常用的表态词:应、应当、似应、责成、同意、拟同意、拟不同意、准予备案、请即试行、遵照执行、即将下达、现予公布;

E、常用的询问词:妥否、是否妥当、是否可行、如无不当、如无不妥; F、常用的综合词:为此、据此、综上所述、鉴此、总之、总而言之;

G、常用的表达目的词:批示、批复、示复、函复、函告、告知、周知、批转、下达、遵照办理、参照执行;

H、常用的结尾词:特此报告、现予公布、为荷、为要、为盼、是荷、贯彻执行、将...报告给我们。

生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写公文比写文艺作品更需要生动。但公文语言的生动和文艺作品的生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文艺作品的生动主要通过情节的发展、细节的渲染、场面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来实现,而公文语言的生动则主要借助于观点新颖和材料新颖来实现。

做到观点新颖,就要学会科学的概括,准确的提炼,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提出不落俗套的概念和判断来。做到材料新颖,关键要选择出最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来。如:某系在《关于本系课程改革情况的报告》中,在谈到改革之初一些干部教师对课程改革认识模糊时说:“一些同志认为,正常上课是“硬任务”,课程改革是“软指标”,“软”的要服从“硬”的;还有同志认为,“好汉难敲三面鼓,双手难捉两条鱼”。担心抓了课程改革,影响了正常教学。”这段公文选取的事例比较典型,语言比较形象,自然就增强了公文的生动性。

(2)公文用字用词的常见错误(略)。 (3)正确使用称谓 公文常用的称谓词:

第一人称:我(本)办(、部、所、院、校、委、站...) 第二人称:你(贵)处(馆、委、处、办...) 第三人称:该单位(部门、系、院、所、局...)、他、他们; 特指人称:收文单位直书其名,使用全称(与公章一致);发文单位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使用全称。

为使公文在表述上比较简练,在不致引起歧意的情况下,公文的称谓可以使用规范化简称。如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发改委、发规处、校办、计财处、学工处等等 同一公文中,对同一单位的称谓应保持上下文一致。例文:

一般情况下,第三人称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全称,以后再出现时用“该单位”、“他们”等词代替。例文:

有些情况下,公文的称谓可以省略。例文: 各单位、各部门:

根据国家房改有关规定,经学校研究,就加强校内公有住房管理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你单位)遵照执行。

(4)公文的修辞。原则:主要使用消极修辞方式、适当运用积极修辞方式。

消极修辞方式。公文具有规范作用。公文的规范作用也就是公文的控制作用。公文的控制作用要求公文的评议也不可缺少控制性。这种语言修辞正是公文用语的消极修辞。消极修辞要求语言有所控制,文理通顺,结构妥帖,繁简适当,通俗易懂,语言明确。

例文1:在建立平安文明校园的过程中,从重从快治理狗患,是摆在各校区保卫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定向型控制用语)

例文2:少数教师对违纪学生的舞弊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这是完全错误的。(定性型控制用语)

积极修辞方式。在公文写作中,恰当运用某些修辞格,如:比喻、借代、夸张、设问、象征、感叹、警句、顶真、排比、对偶等),把所陈述、表达、反映、部署、要求的问题准确、鲜明、生动地写出来,可以给人以深刻的感染。这就是公文写作中的积极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要恰当运用,不可多作,否则公文容易让人误认为是“文艺作品”。

第二部分学校机关常见公文写作

一、通知的写作 (一)通知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发文缘由

通知事项

执行要求

结束语

发文日期

(二) 通知的一般写法

1、通知标题的写作。通知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在实际工作中,因文件版头已印明发文机关,故有一些单位省略了发文机关,直接写发文事由和通知。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突出和强调所发通知的某种性质,往往需对标题中的通知加以点注和说明。“××联合通知”、“×××紧急通知”、“××重要通知”、“××补充通知” 转发通知,事由自拟。转发上级机关文件,如其标题过长,可以自拟题目摘要转发。 在通知标题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修饰事由的定性用语。如“印发”、“转发”、“批转”等。

2、通知正文的写作。一般来讲,通知正文的写作内容主要由拟发缘由、通知事项和通知要求三项内容组成。 拟发缘由。要写明拟发通知的起因或背景,阐述拟发通知的目的或依据。在写作拟发缘由时,一定要言简意赅,简明扼要,点到为止,切忌拖泥带水。

通知事项。通知事项是通知的主体内容,是通知的核心。通知拟发缘由和通知要求都必须紧紧围绕通知事项来写,为通知事项服务。书写通知事项,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用词用语要准确达意。

通知要求。通知要求表明了发文机关对下级执行通知事项的态度,并以此作为通知的结语,结束全文。

以上是通知正文的一般写法,根据通知种类的不同,写法上要有所区别。通知的种类包括:会议通知、发布性通知、部署工作的通知、政策性通知、解释性通知、任免聘用通知。不再一一叙述。

二、请示的写作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直属上级机关或其他领导机关报送的一种请示性公文。是下级机关用来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的上行公文。

(一)请示的分类。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与写作意图,可将其分为三类:

1、政策性请示

这类请示,一般是因政策问题而制发。如:襄樊学院关于建华路校区部分土地转让有关问题的请示

2、核准重大问题的请示

这类请示多涉及人事、机构等方面的问题。如:关于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的请示

3、事务性请示

这类请示,大多涉及机关日常工作中一些具体事项,如请求上级机关增拨业务经费、基建投资、救补助费用、变更机构名称、新建改建办公设施等。例:关于补助学生工作经费的请示

(二)请示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请示缘由

请示事项

结束语

发文日期

(三)撰写请示注意的事项

1、撰写请示的注意事项

(1)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要在同一公文中请示两个或几个互不相关的问题,以免拖延处理时间,贻误工作。

(2)下级机关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如重大灾害、重大案件、重大事故或者下级机关反映其直接上级机关和领导人的问题等)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3)不要搞多头请示。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 (4)请示不得抄送下级机关。请示中的意见在末被批准之前并不生效,所请示的事项有时不被批准,如果抄送下级机关,会使下级工作人员思想混乱,不利于工作。 (5)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6)请示与报告要严格分开,不得混用。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在请示标题中,也不许用两个公文名称。

2、请示写作中的常见病误--请示与报告混用

(1)把“请示”与报告混用,在标题中出现两个公文文种。

出现“请示”与“报告”混用的原因,是起草公文的同志没有搞清楚“请示”与“报告”的不同之处: 第一,“请示”是下级机关主动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批示或解答问题;而“报告”是下级机关根据上级机关要求和安排必须做出的书面汇报。 第二,“请示”是事前行文;“报告”是事后或事情进行中行文。 第三,“请示”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批复;“报告”上级不予批复。只有一些反映情况和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意见的报告,上级才予批转。

因此,不能把“请示”与“报告”两个文种混用。不能搞约定俗成,习惯成自然。

三、报告的写作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上行文。报告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频率相当高,它同“通知”一起成为党政机关一上一下两大基础文种。

(一)报告的分类

工作报告。在某项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工作已经完成时,下级机关需要将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等项内容,向上级机关汇报时使用。如:关于***试点工作的报告,可以写成: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意见等几个部分。

情况报告。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近期出现或发生的某种情况,某一问题,或工作中某些方面的状况。

建议报告。是指工作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本机关的处理建议,向上级机关汇报时使用的一种。上级机关如果认为这些建议比较好,有推广参考价值,也可批转所属下级各机关参照执行。

回复报告。对上级机关查询、查办、催办的事项,作出专门回答时使用。

报送报告。指下级机关经常向上级机关报送各种材料,包括下级机关主动呈送的,或者上级机关要求报送的。例:

襄樊学院关于报送二OO七党政工作要点的报告

(二)报告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概述情况

详述情况

结束语

发文日期

(三)报告正文的一般写法

报告的正文一般包括三项内容:概述情况、详述情况和结束语。 概述情况。用概括性语言简要介绍报告事项的整体情况。 详述情况。详述情况一般从五个方面入手:工作过程、工作做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今后打算(意见或建议)

结束语。报告一般要有结束语。报告结束语的位置是在正文之后,另起一行空两格的位置。常用的结束语是:“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请指正”“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予批转”。

(四)撰写报告的注意事项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合理想象、任意拨高,以偏概全,也不能只报喜不报忧。 二是要突出中心。根据报告主旨选择材料,不要面面俱到,把报告写成流水帐。 三是要注意在报告中不要夹带请示事项。上级机关对报告一般是只阅不答复。

四、通报的写作

通报是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公文。通报可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三类。

通报是最难写的公文之一。说它难,主要是难在其正文内容和正文语言两个方面。一般的公文,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而通报的正文内容,要包括发文事由、主要事实、分析评论、通报决定、希望要求五个方面。从通报的语言表达方面,一般公文的正文,只需要一种或两种语言表达就够了,而通报的语言,却是将公文写作的三种语言(说明、叙述、议论)都用上了:介绍情况时一般要用叙述的语言;分析情况时一般要用议论的语言;表达通报所作出的具体决定,一般要用说明的语言。

(一)通报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发文缘由

主要事实

分析评论

通报决定

希望要求

发文日期

五、工作总结的写作

(一)总结的概念及分类。

总结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对前一阶段社会实践活动或某一特定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和评价时使用的文体。总结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回顾,目的是从中发现和归纳规律性的东西,明确经验和不足,以期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通过总结,可以把获得的感性认识,经过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掌握规律,获得经验,指导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事实上,很多规律的东西都是通过总结活动来发现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总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业务总结、学习总结、生产总结等;按范围分,有单位总结、部门总结、个人总结;按时间分,有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阶段总结等;按性质分,有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

(二)总结的基本结构图示及写法 标题

开头(前言部分)

成绩和做法(主体部分)

取得的主要经验或教训或存在的不足

结尾:今后工作努力方向或打算或整改措施

开头部分即前言部分。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作出基本评价。包括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开门见山,文字不可过多。

主体部分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总结的主体部分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当然,总结不是文学作品,无需刻意追求个性特色,但千篇一律的文章是不会总结出本单位的特色工作的。要写出个性,总结就要有独到的发现、独到的体会、新鲜的角度、新颖的材料。

结尾部分。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今后方向。也有的总结将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写在正文中的有关部分,结尾针对存在问题,明确提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的写作 各单位工作总结就是综合性总结。开展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宣传月活动的总结就是专题性总结。

(四)总结写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1、不能总结单位开展的特色工作,千篇一律,综合性总结年年一个样,专题性总结放之四海而皆准。

2、采取工作项目列举式,记流水帐,不概括,不拨高。

3、只讲成绩,不讲不足,不分析存在的问题,也不归纳经验和教训。报喜不报忧。 下面来讲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的具体写法

1、综合性总结。综合性总结,要求比较全面地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在某一时期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和评析的总结。这种总结内容比较全面,涉及问题也较多。但全面总结不是面面俱到,报流水账,而要把工作中主要成就和问题以及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经验和体会反映出来,以展现所总结的单位工作的全貌。 综合性总结的基本内容大致是:(1)概述基本情况,包括介绍工作过程、环境和基础,必要时交代一些背景情况;简要叙述工作进程、基本成绩、收获和总的认识等,给读者以总体认识。(2)叙述主要成绩、做法和经验,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所在。叙述成绩表现在哪些方面,收获有多大,列出确切的数据和典型事例;概括基本做法,阐述成绩是如何取得的;也可归纳为若干条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提到政策与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3)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在陈述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工作中的矛盾和差距,对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引出教训。(4)提出改进意见和今后打算。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意见,并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提出今后的工作打算和努力方向。

2、专题性总结。专题性总结,是就某一项工作的情况或某个对象在某个时期的或某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门反映和评析的总结。它内容集中、单纯、可以写得具体、深刻,针对性也较强,因而更能发挥指导作用。它的内容要求着重写某项工作的主要成绩,介绍做法和经验;有的还简要提出今后工作改革的思路。

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各有不同的胜任,前者内容要求全,后者内容要求专。要根据总结的内容和目的来确定采取哪种总结为宜;但不论哪种总结都需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使总结内容具体扎实,富有新意。

六、工作计划的写作

(一)计划的结构环节和格式

写计划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一份计划,一般是由标题、正文、文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即计划的名称,写在第一行的居中位置。标题通常有以下几种写法: 第一种是由制定计划的单位名称、计划期限、计划内容和文种构成。例如:《招生就业处二OO七年工作计划》。

第二种是由计划期限、计划内容和文种构成。例如:《关于二OO七年学校基本建设工作计划》。

第三种是由单位名称、计划内容和文种构成。例如:《机关总支工作作风整改计划》。 第四种是由计划内容和文种两项构成。倒如:《关于普通话测试工作计划》。

另外,如果计划尚不成熟或还未讨论通过,就需要在标题后面加括号注明“初稿”、“草案”、“讨论稿”、“征求意见稿”等字样。

2、正文

正文,即计划的具体内容。正文通常由前言、主体、结语构成。

前言:它是全文的导语。要求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计划的指导思想,即有关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实际工作发展的要求;二是计划的总目标、总任务,即开展什么工作,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等;三是对基本情况的总分析,即分析计划单位的各种主客观条件,有关的经验教训等。这部分是计划的总纲,具有统率全文的作用。语言文字力求准确鲜明,简洁凝炼,以使人们清楚明白地了解执行计划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完成计划的可能性。这部分的内容,并不是每份计划都必须全部包括,而是要根据计划的目的、范围等情况的不同,酌情取舍,灵活掌握,适当安排。因此,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应分别予以不同处理。 主体:它是计划的核心部分。它应明确提出任务、指标和具体要求,主要步骤、方法、措施、分工及注意事项等,体现计划的三要素:目标、措施、步骤。

目标,它是制定计划的导因,首先要写明总任务是什么,达到什么指标。下面还可以有分任务,应尽可能明确具体地写出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写作时可以分条分项,也可以列成表格,或将部分列成表格,作为附件处理。

措施,它是指落实计划的过程与做法。这部分内容关系到计划目标的实现。因此,制定计划者~一定要做到胸中有全局,将措施和办法考虑周到、详尽、具体,不得自相矛盾。为了保证完成任务,应职责分明,由哪位领导人主管,什么单位负责,哪些单位既合都要清楚明白。以便执行和检查。

步骤,它是实现计划的重要保证。为了达到目标,每一程序都应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以使执行者既产生紧迫感,又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如期完成预定目标。这部分应写得有条有理,各个环节要互相衔接,环环相扣,切实可行。 主体部分是计划写作的重点,每份计划都要将以上三个要素的内容写清楚,不过详略重点可有所不同。主体部分要力求具体明白,逻辑性强,语言要简洁洗炼,干净利落。

结语:它是计划的辅助、补充部分。根据实际情况,有的用一段简要的文字,进一步强调计划的重点;有的在最后强调一下注意事项;有的写一段希望和号召,以鼓舞士气。如计划不长,主体部分写完全文就结束,不再加结语部分,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3、文尾

文尾部分,应在正文的右下方,写明制定计划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如果标题中已注明单位名称,此处只写年、月、日即可。有的计划,在落款后面还要写出报、送单位以及有关人员。

此外,凡是与计划有关的材料,在正文表述不便时,可用附表和附图,如基建和财务计划中的指标和数字等,都可作为附件,放在最后。这些附表、附图及有关说明文字,同样应视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计划的写作要求 一要把握方向,贯彻政策。计划是政策的具体落实,是人们工作的指南和努力的方向。因此,制定计划必须遵循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符合法律、法令和上级的决定、指示等要求。只有把握方向,贯彻大政方针,并将其体现在计划当中,才能指导本单位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和发展。

二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计划的制定,只有通过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向有关人员和专家征询意见,集思广益,才能使计划有根有据,有群众基础,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不致于半途而废。陈云同志曾经说过:“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制定政策需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制定计划同样也是如此。因此,制定计划时,必须尊重群众,搞好调研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分析各种有利因素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群策群力,使计划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

三要积极稳妥,切实可行。计划的制定,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考虑到客观条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本着积极稳妥的指导思想去确定所要达到的目标,以保证计划的付诸实施。因而,在预定时间内计划要达到的目标或需要完成的指标,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过高或过低,应切实可行。否则,主观动机虽好,头脑发热赶浪头,盲目追求高指标,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这样就会大大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失去信心。如果目标定的太低,忽视客观条件,目标轻易就可以达到,这也难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力,反而会使工作松松散散,组织纪律涣散,阻止前进的步伐。

四要全面兼顾,突出中心。计划的制定,既要能统筹兼顾,又要能突出中心。每个单位或每个时期,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总有其工作重点。因而,制定的计划必须反映当前工作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做到中心工作与一般工作相结合,既能发扬优势,又能克服薄弱环节,对各方面工作既有适当安排,又能使“优势兵力”用在刀口上。这样,全面兼顾,突出中心,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五要分工落实,留有余地。计划是行动的指南,计划中的各项任务都要落实到人,使所有人员都能各在其位,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计划还要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计划虽然制定前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但在执行中,仍然会遇到意料不到的不利因素,必要时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补充或调整有关内容。可见,计划的制定必须灵活机动,分工落实,留有适当余地,不能过于死板和机械。

六要明确要求,便于检查。计划中提出的任务、指标、措施、责任、时限等内容必须具体明确,以便于具体执行和检查。切忌写得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产生歧义,以免造成责任不明、互相推诿,难以落实,难以检查的现象。

第8篇:公文写作讲座提纲

公文格式规范与怎样写好公文

( 陈 心 颖 )

讲座题目:公文格式规范与怎样写好公文 主讲人介绍:青岛电大教授、副校长

讲授内容:简要介绍公文的概念、种类和格式规范;重点说明公文写作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个基本要素的特点要求;结合实际案例讲述怎样写好公文,以更宽广的视野从更高层面指导公文写作。

一、什么是公文(概念)

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1)广义的公务文书(含狭义的公务文书) (2)狭义的公务文书:(国发[2000]23号文件《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二、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种类是由国家发文颁布明确规定的。党、政、人大、解放军机关、最高人民法院都有自己的公文处理规定和使用的文种种类。

行政法定公文: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文件。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列有13种公文: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三、公文的规范体式(公文格式的16个要素)

行政公文格式(如图示)共三大部分:眉首(6要素)、主体(7要素)、版记(3要素),共计16个要素。

1、眉首部分。又称文头部分(6个要素的含义及其正确的标示) (1)公文份数序号。(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3)紧急程度。(4)发文机关标识。 1 (5)发文字号。(6)签发人。

(以上部分格式固定,只需在相应的位置填写。以下主体部分由撰稿人完成。这部分是公文的主体)

2、主体部分(7个要素的含义及其写法) (1)标题。(2)主送机关。(3)正文(开头、主体、结尾的写法介绍)。(4)附件。(5)成文日期。(6)公文生效标识。(7)附注。

3、版记部分(3要素)。(1)主题词。(2)抄送机关。(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四、公文写作要素的基本特点

1、主旨(单

一、集中、明确、正确) (1)涵义:(2)特点:

① 单一。——确定主旨时(开始)。 ② 集中。——表现主旨时(过程)。 ③ 明确。——所表达的主旨(结果)。

④ 正确。——公文的金科玉律(始终遵循)。 另外,公文写作的主旨还有一些特点: ① 主旨的产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② 主旨形成的过程比较短。

③ 主旨的表达受客观现实和文体的制约。

2、材料(多样、真实、有力) (1)涵义: (2)特点:

① 多样: 公文写作所使用的材料主要分为事实与理论两大类型。 ② 真实:真实是公文的生命。 ③ 有力:首先;其次;最后。 材料获取的途径与方法:

3、结构(合理、谨严、固定) (1)涵义:(2)特点:(合理、谨严、固定) ① 合理: ② 谨严: ③ 固定:

公文写作中常见的结构模式介绍:

4、语言(准确、简明、平易、庄重) (1)语言的重要性 (2)公文语言的特点 ① 准确。

● 准确无误,与客观实际完全相符。 ● 符合国家语言规范。

● 语言得体。应符合公文写作的语体要求和文体要求。 ② 简明。 ③ 平易。 ④ 庄重。

2

五、公文的写作要求和步骤方法

1、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特别强调要遵守各项行文规则: (1) 文种的选用要正确。 (2) 行文关系的确定要妥当。 (3) 拟稿要符合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要求公文拟稿应当做到: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有关规定;

2、情况确实、表述准确;

3、观点明确、直述不曲;

4、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5、字词规范、文字精炼;

6、标点正确。

2、公文写作的步骤方法

一、领会意图,明确目的。搞清弄懂领导者的意图,主要指四个方面: 以给领导写大会报告或讲话稿为例,谈应注意的问题:

二、调查研究,获取材料。

三、拟写提纲,安排结构

四、紧扣主旨,起草文稿。

五、反复检查,推敲修改。

六、定稿送审,核稿签发。

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方法途径

第一、要研究问题,掌握情况。 第

二、要领会政策,熟悉规定。

第三、要锤炼思维能力,加强语言修养。 第

四、要掌握写作规律,勤于实践。 第

五、要善于学习,积累知识。(强调从三个方面加强学习)

(2010-06-17)

第9篇:公文写作讲课提纲

公文写作讲课提纲 襄阳纪委程元银

开场白

先说一声对不起,本人讲不好普通话,是道地的河南方言,但是能够听懂。

今天讲的内容只是一家之言,是本人对写作问题的一些理解,同别人的观点不完全一样。因为讲学历来是有争论的,但是那些基本的东西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写作是个大题目,既有专门教材,网上也有不少资料,更是大学文科的一门课程。有书,但我绝对不是背教材,来糊弄大家。今天不可能全面讲,也不可能讲得很透彻,只就有关方面有关知识做些介绍。有的地方点到为止,有的地方稍微详细一点。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吧!讲四大内容,再加一个有关话题和个人体会。

一、公文定位

我把所有的文字作品分为两个大类,一是文章,二是文学。当然,这只是麻子照镜子——自我观点。这两个概念有交叉之处,犹如妇女、儿童的概念一样。

1、文学四大类: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指的剧本,是综合文学)。

2、文章四大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公文应该属于应用文一类。

3、公文释义:从事公务的文章,又可以叫做文书、文件,是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或者说是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文书。

4、公文的作用: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处理公务、沟通信息、联系事务、传达上级决策服务。一有上传下达、互通情报的作用,二有工作依据和凭证的作用,三有宣传教育的作用,四有规定人们行为的作用。

5、公文的特点:一是法定的权威性,二是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三是有规范的格式,四是履行法定的程序。

二、公文类别

说到公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红头文件。其实公文不仅仅是红头文件,有不少种类,大约有一二百种之多。我把它归纳为8个大类,有的分了9个或者10个大类。198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将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归纳为9类15种。当然,不同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归纳法。

1、红头文件:带有机关名称的红色印刷体的公文,如××××委员会文件。包括通知、通报、命令、议案、布告、公告、通告、请示、批复、条例、意见、决定、会议纪要、请示、批复、意见、函件等等。

2、领导讲话:内容分综合性的和单一的。

3、工作报告:有专题报告、综合报告、总结报告、工作进程报告。一是对领导、对上级所交办的任务、所布置的工作的完成情况的汇报;二是反映本地本部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工作总结:

5、经验材料:正面的。

6、新闻通讯:二者区别——时间差异、长短差异、容量大小之别。 介于新闻与通讯之间的最常见的是工作简报:信息、动态、简讯、要情、摘报、工作通讯、情况反映、内部参考等。在一定范围内发行,不是完全公开的。特点是简、精、快、新、实、活和连续性。

7、公函便函:一是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一是事务工作的处理。便函不要字号,不要标题。包括工作督办、介绍信、合同书、便条等一般应用文。函就是信,公函就是公务信件。它是上下级和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在商洽和联系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时所使用的文体。函的特点是不受公文规定的严格限制,如不用正式文件头,也可不编文件号,有时还可不拟标题,因此用起来极为简便。

8、其他文体: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启事、开幕词、闭幕词、证明信等。

还有几种分类是:上行文、下行文、平行公文;通用公文、专用公文;平件、急件、特急件;或者对外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等等。

三、公文写作一般要领

公文属于特殊文种,一般写作课的理论或者要求对公文也是适应的。就是说公文写作的步骤与方法大体同一般文章的写作方式相似,只在某些方面有些特殊规定。

今天只讲四个问题,一是写作过程,二是对公文格式的要求,三是对公文结构的要求,四是对部分公文内容的要求。写作书上有句话,叫做“文无定法”,还有一句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这是关于写作的辩证法。

1、写作过程 ①明确写作意图

任何一份公文都是根据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来撰写的。因此在动笔之前,首先要弄清写作意图,即文章的主题与目的,一是文件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或者说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二是根据文件内容,准备采用什么文种。三是文件的发送范围和阅读对象是什么。比如,向上级汇报工作,还是向有关单位推广、介绍经验;是给领导、有关部门人员阅读,还是向全体人员进行传达,如此等等。

②收集写作素材

发文的目的和主题明确之后,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搜集材料和进行调查研究。这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对那些内容简单、篇幅短小的通知、公告,一般来说不需要专门做搜集材料和调查研究工作,在明确写作意图之后,稍加考虑就可以提笔写作了。但对于问题复杂,内容较多的文稿,如拟订篇幅较长的文件,拟订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起草规章、条例、拟写工作指示等,往往需要搜集材料和开展调研。

③列出写作提纲(结构)

在收集素材的基础上,草拟一个写作提纲。提纲是所要拟写的文件的内容要点,把它的主要框架勾画出来,对全篇做到通盘安排、胸有成竹,使写作进展顺利,尽量避免半途返工。篇幅不长的文件,可以大致安排一下文件的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主要分几层意思等。篇幅较长、比较重要的文件,往往需要拟出比较详细的提纲,包括文件共分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分作几个问题,各个大小问题的题目和要点及使用什么具体材料说明等。

④动笔写作 ⑤检查修改

2、公文格式要求

公文的格式指的公文的书面表现形式。关于这个问题,1996年5月,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公文处理条例》,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后来省政府、市政府分别制定了《实施细则》,都讲得很详细。特别是对红头文件的格式规定了20多个标准:文种、文号、字体、字号、份号、标题、排头称呼、落款、盖印、主题词、密级、紧急程度、附注、附件、编号、印制份数、印制版记、传达范围、主送单位、抄报单位、签发人、成文日期、纸张……

现在常见的公文格式还包括:B5的纸,或者是16开的,正文是3号仿宋字,主标题用小2号宋体字,标题居中排列,二级标题可以居中也可以不居中,三级标题不居中,这些标题文字要使用不同的字体,或者加粗,以示区别,每页20行,每行25个字,共计500个字,落款用机关全称,日期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果是红头文件并且有排头的,排头的字一定要顶格,如此等等。

3、公文结构要求

①层次分明,用序号表示,一目了然。

公文的结构讲的是公文的层次,它的表现非常突出。公文不像小说、散文那样,顺着情节发展一直写下去,而是层次特别分明,线条异常清晰,结构非常严密。用大一二三四小一二三四甲乙丙丁ABCD等,毛泽东同志曾经把它们叫做“开中药铺”,把各种不同内容严格区分开来。

②逻辑严谨,不得交叉、重复和遗漏。 ③标题文字紧扣文义,高度概括文章内容。

结构或者说层次是通过标题反映出来的。公文的标题有突出的意义,一个标题就是一段,就说明一个观点或者叫做论点。一看标题就一目了然,就知道了整篇文章的内容,或者说掌握了文章的精髓。大块文章的标题,还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

④基本格局为三块以上,分量上大体均匀。

三点决定一个平面,三具有稳定的作用,而两块构不成一篇文章。三块可以是递进式,开头中间结尾;也可以是并列式。详略得当,大体均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4、部分公文的内容要求

对内容的有关要求,只讲6个文种。 ①通知

红头文件中最常见的是通知.通知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文体。凡需要特定机关和人员知道、办理的事宜,都可以用通知。要是把通知学会了,别的公文都可以照葫芦画瓢。通知又分指示性、知照性(发布性)、事务性、批转(转发、印发)性及会议通知、任免通知等。

今天只讲解一般性的常见的通知。上级机关有关事宜需要使下级机关知道或办理时,就要制发通知。比如庆祝某个节日,成立、调整、合并、撤销某个机构,启用印章,更正文件差错,请下级机关报送有关材料等,都要使用通知。写作通知,一是交待清楚所通知的事项,二是办理的方式方法,三是有关要求,比如时间要求、参会人员要求,食宿要求等等。以会议通知为例,要交待清楚会议名称、主持单位、会议内容、起止时间、参加人员、会议地点、报到地点、携带材料、食宿及费用以及其他有关事宜。如果这些事项交待不清,丢三拉四,就可能影响会议的按时召开和正常进行。

通知的标题一般包括三大要素,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使人一看标题就知道是那个部门通知的,通知什么事情或要求做什么事情。比如《中共襄樊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文件的通知》。

②工作总结 按时间分:每月小结,季度总结,半年总结,年度总结;或者单项工作结束后的总结。

工作总结主要有7项内容,就是干了哪些工作,是怎么做的,成效如何,有哪些不足,原因是什么,怎样改进,下一步工作计划等。简称为干了啥、咋干的、啥效果、哪不足、啥原因、咋改进、还干啥。对这7个啥啥啥……外语中叫做5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re(何处)、Why(何故)、When(何时)。了解这五个W,然后再解决一个H(How如何)。用随州话说就是——么人么事么场,再加几个——么时么因么果。如果是单项工作,就只有前面3个内容。重点是要写好怎么做的,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要总结出几条经验来,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③经验材料

经验材料是从正面反映工作成效的公文,和工作总结有些相似,区别在于:一是单项,不像总结那样面面俱到;二是只从正面写,只突出你的经验,就是做法,不谈问题或者不足,这样能给别的单位以启发,以教益;三是经验材料虽然是单项的,但是比工作总结的要求高,总结只交给领导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而经验材料是用来交流的,要让别人认为你的做法有独特之处,经验确实好,的确值得借鉴。那么写经验,就是要提炼出几个观点来,并且上升到理性,有一定的理论性。在写法上,基本上是一条经验就是一个自然段,或者就是一部分。

2005年,市委党校有一个培训班,培训结束后要求写篇经验材料,反映学员们学习与生活情况,该怎么写呢?有个学员概括了这么几条经验——学习特点,我觉得很好:一是学习刻苦,二是方法创新,三是遵守纪律,四是团结互助,五是生动活泼,六是收获很大等等。 ④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属于常见的工作报告,主要用于反映问题揭露矛盾。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是最典型的。写调查报告重在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求情况真实,数字准确,事例典型。一是综合性,有面上的情况,要不然,容易以偏概全;二是典型性,就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要生动,能够打动人;三是对比性,正反对比,前后对比,优劣对比等等。用事实说话,材料和观点要统一起来。

调查报告的写法,一般分为四大快,就是一写存在的问题,二写这些问题的危害性,三写出现问题的根源,第四谈整治措施。我在《楚天风纪》上有一篇调查报告,其格式可供大家参考。(略)

⑤领导讲话

特点:指示性、指导性、总结性或者号召性,所发表的意见体现领导机关的意图或者旨意。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针对糊涂认识和错误认识;二是提高思想认识,比前面的要求更高;三是安排工作任务;四是告知工作方法;五是点出存在的问题,六是对完成任务提出要求。大致上六个方面,但不是都写,而有所取舍。还有的讲一讲会议的重要性,对有关问题重点阐发;有的把工作总结也安排在领导讲话里面;有的会议有好几个领导讲话,注意分工,而不要都去讲同一个话题。

⑥竞争上岗演讲稿

现在这是挺时兴的。演讲要有激情,能够打动听众;文字要华美,听起来清新悦耳。一是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得三五百字,对自己的形象、爱好、特长、性格等做一描述。开头第一句话非常重要,有的引经据典,有的背一句古诗。

例一:拿破仑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例二: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二是工作成绩。工作成绩包括近几年的工作表现、受表彰情况、领导肯定或者赞赏的事迹,其他感人事迹等。三是岗位设想。岗位设想既要有新意,又要使人觉得目标不是太空。四是表明态度。表态就是对竞争上和竞争不上怎么办。这是结束语,也要有激情。可以看一看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自我介绍和总结。

四、公文语言有关要求

对外语的翻译,清朝人林抒讲了三个原则,叫做信、达、雅,信就是准确真实,达就是通顺,雅就是有文采。后来翻译古文,人们也使用这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对于写作公文也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完全套用。

1、公文语言特点

公文语言要求的是准确、通俗、严谨。准确讲的真实性,要正确,要简洁明了;通俗指的语言流畅,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能有病句,不能使用生僻的字词,一般不得使用文言,不得使用方言土语,不得用欧化的语言;严谨说的是逻辑性强,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不能含糊其词。公文语言的特点是庄严郑重,朴实无华,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做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

说两个反面例子(略):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中王小丫的“完全正确”,调查材料中出现“公尺”一词。

2、语言表达方式

写作有五种基本的表达方法,即叙述、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公文对抒情和描写用得较少。其中叙述有的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有的按逻辑排列顺序;说明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特征;议论要有论题、论点、论据,要讲论证方式等,这都是大家熟悉的,就不重复了。

3、专业术语 公文中除了通用语之外,也还使用不少专业术语,或者叫做职业用语,也就是行话。比如纪检监察部门、组织部门、新闻宣传部门等,都有各自的专业术语。再比如法律文书用“之”不用“的”,红头文件不能有比喻、拟人、拟物、反问等修辞手法。这些基本知识都应该有所了解。

4、语言美

这里我要专门谈一谈公文中的“雅”,雅就是讲的文采问题。公文不是文学作品,对文采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要有可读性,就必须讲文采,不然的话,味同嚼蜡,是没有读者的。一般来说,除了红头文件,其他公文都还是要有文采的。

所谓文采也应该叫做语言美,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较多地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拟物等;二是使用典故,比如成语、故事、古诗、俗语、名人名言,三是对语言的精雕细刻,咬文嚼字,用些华美的辞藻。

下面举例说明公文中的语言美。

一是红头文件多用排比句,对偶句,以增添气势,增加说理的分量。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有大量的排比句。我给大家读几段:使党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成为执行三个代表、经受考验、保持先进性的执政党。一连4个动宾结构的排比句,每个排比句里又用几个四字短语,很有气势,有说服力。再读一段:全党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这段排比文字用了4个“新“字,4个副词“更加”,读起来不仅工整严谨,同时给人美的享受。

二是领导讲话。一不要刻板地板着脸在那儿教训人,二不要搞老一套,千篇一律,什么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力度等。有时候也需要风趣幽默,这才能调动听众的积极性。毛泽东的一些讲话就引用了很多民间故事、对联等。在《整顿党的作风》中用解缙的对联:墙上芦苇,头轻脚重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讽刺华而不实、不学无术人员。江泽民有个讲话,用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雨,……。告诫各级领导要关心群众疾苦。这比那些干巴巴的政治说教更能打动听众。

三是经验材料、调查报告或者新闻通讯要有好标题。俗话说,看书看皮儿,看报看题儿。好标题对眼球是有吸引力的。

举几个例子。去年的《襄樊日报》登了我一篇文章,题目是《公开公务公正务公》,共8个字,就有4个“公”字,两个“务”字。文章的几个小标题也是精雕细刻:该公开的就公开,公开之后好办事,办事之中好监督,监督之下好执法。像是修辞中的连珠。《襄樊日报内参》有一篇反映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文章,指出存在的问题时其小标题用了“十个不”:姓公姓私不清,发展环境不优,职能定位不明,专业素质不高,自律意识不强,政府扶持不够,行业竞争不公,规模发展不足,开展活动不多,行政事业不分等。作者使用语言精雕细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襄樊晚报》1997年刹吃喝风时有一篇通讯,《既生瑜必生亮——我市出重招惩治违纪吃请受礼者》,几个小标题是:违纪者捣鬼有术,众市民举报有勇,监督岗拒礼有道,“刹风办”惩处有力。2007年10月19日《中国日报》关于法国总统撒克齐离婚的新闻,那个副标题很有意思:无可奈何花落去,多情总被无情恼。新华社有一篇庆祝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的消息,题目是:一桥飞架杭州湾,沪甬不再杭州弯。还有,中央电视台抗震消息标题: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湖北日报文章:主标题——《南修武当还看今朝》;副标题——山上妙似仙景 山下湖光水景 满眼文化胜景;二级标题——1融合内力:勾勒辉煌愿景2积聚财力:还原仙山古景3依托国力:打造武当水景4倾尽全力:织就文化胜景5凭借外力:展望美好前景。

五、写作有关话题

主要是扩大知识面。

1、灵感问题:爱因斯坦谈自己成功的名句,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才等于成功。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汗水,就是说勤劳就是说付出的重要性;二是说汗水是灵感的前提,是灵感的基础。写作是需要灵感的,但是灵感才百分之一,所以不好捉摸,有些神秘,叫做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我只说一个观点,那就是长期寻觅,一朝迸发(8个字)。有时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时候“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灵感就像捉迷藏一样,不好把握。

2、咬文嚼字:古诗文中最讲咬文嚼字,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还有贾岛的“推敲”诗……说一个咬文嚼字的例子:“可以清心也” (写作故事,略)。

3、文章四要素:主题——思想,题材(内容)——肌肉,结构——骨骼,语言——血液。这是打比方。

4、写作四步曲:就是解决四个问题,谁来写,写什么,怎么写,为谁写。还有一说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卖苹果者演讲词(写作故事,略):写论文,其一般形式是:总-分-总。

6、凤头熊腰(猪肚)豹尾说:开头要精彩,中间要饱满,结尾要干脆。有个好的开头,马上抓住了读者的心。中间是文章的骨干部分,一定要内容充实,下大力气把它写好。结尾应该干脆有力,不拖泥带水。有的是言尽意不尽,不把话说满,给读者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

下面举一个文章开头的例子。题目是《我是个大学生》(略)。

7、要有画龙点睛的观点、语言或者细节,就像电影或者电视中的看点、亮点,给人一个震撼,使人们很快把它记住。讲几个例子:开国大典毛泽东语、莫里哀写胖子(不用大腹便便、肥头大耳、肠肥脑满、一脸横肉)、《儒林外史》中写严监生的死、《卖柑者言》中的金玉其外……(以上例子均省略)。鲁迅致许广平《两地书》:眼泪鼻涕,胡同四条。四条小巷子,新颖、别致而有趣。某人打麻将时开头光输别人光赢,后来他光赢别人光输,由是套用了范仲淹的一句名言“先天下之输而输,后天下之赢而赢”。某人包饺子,将冰箱里的冻肉拿出来,一点一点地切成片儿,切成条儿,再剁碎,他说他这是“反几何法”,不是点线面体,而是由体到面再到线最后到点。

8、数字缩略语—―一组相关概念被压缩后的数字表述语。合并同类成分,压缩枝叶,保留主干。一是语言简练,二是节奏协调,三是便于记忆。如“五讲四美三热爱”,“中纪委书记五六七和六七八”(事例略)……

9、语序问题

语序问题。汉语习惯,两句话中,后面一句是重点,类似于语法中的“虽然……但是”句型。比较这样几组:屡败屡战与屡战屡败,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与风韵犹存徐娘半老,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与查无实据事出有因,辉煌的十三年与十三年的辉煌。

10、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要有特别长的句子,不要一句话几十个字才有一个标点,不要有错别字、有不通的语言、有逻辑错误,不要意思不明确。下面点几个常见的错误:

“同志”的使用,如市委书记某某某同志。

“进行”的使用,进行学习、落实等,这个宾语带的不好。例如:我们对党的十六大文件进行了深入学习。有些欧化的痕迹。

“关于”的使用,多用做标题,文字一多容易出问题,后面带有动词,再就是烂用,“关于某某某同志的考核材料”。

时间的使用:知道阴历阳历,晓得月大月小,明白初一和一号的区别等等。

再补充一例:某乡村医生为妇女刘某开药后告诉她怎样服用,并且在药包上写了个2×3。刘某后来忘记了用法用量,不知道是每天两次每次服三颗,还是每天三次每次服两颗,便询问当数学教师的丈夫。她丈夫说根据数学上被乘数与积的名数一致的道理,2×3应该是每次喝两颗,。

六、个人体会

1、第一个体会是:重要的是熟悉情况,包括文字材料和听来记来的情况,烂熟于心后形成几个观点,也就是先弄几个标题,然后来填空。我的体会是三个词,叫做咀嚼、吸收和释放。

2、我的第二个体会是“四多”。一是多学习,看看别人怎么写的,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有如神。二是多练笔,熟能生巧,光说不练,永远也学不会;谚语:“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三是多请教,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时候冥思苦索多少天,还搞不懂的问题,经别人一点就通了。四是多修改,文章是改出来的。有时写不下去了,就放一放再说;有时写好了,有意地放一段时间。“干饭炒三遍,拿肉也不换”吗!放在电脑里,今天改个词,明天换个句子,有个五六次七八次,文章就改好了。

今天听课的肯定有很多文坛高手,我在这里是班门弄斧。谢谢!

上一篇:被劳务派遣的利与弊下一篇: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