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物理教学新模式——“引导-激发-创新”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3-0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 也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与否的关键因素。初中物理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 既有逻辑性极强的理论教导, 又有大量的动手实验课程。对于那些好奇心重、新鲜感强、正值青春期的当代初中学生们而言, 学习这样的课程仍采用十几年前的教学模式显然再也不合时宜。在新时期、新形势下,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应有科学的创新, “引导-激发-创新”型教学模式便可以适应这样的时代要求。

1“引导-激发-创新”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构想

马克思社会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物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的意识来源于学习实践又建之于实践。物理学正是这样一门实验科学, 其理论建立在生活经验、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基础上的。而初中物理教育对象又是十五六岁的青少年, 他们需要有正确而科学的引导来认识事物, 感知规律, 并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 开拓思维, 领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和实质, 最终使学生回归实践, 促成创新。这就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导-激发-创新”型教学模式产生的理论依据和实际要求。

具体来说, 该教学模式三个层次, 即引导、激发和创新。教师从对教学模式的表面模仿到掌握其实质, 再到教学模式运用的游刃有余, 必定要采用这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前一层次是后一层次的基础, 三个层次逐渐从初级走向高级。也就是说, “引导”是基础, “激发”是升华, 而“创新”则是最终的结果。三个层次缺一不可, 相互结合, 有机地构成了初中阶段“引导-激发-创新”型物理教学模式。

2“引导-激发-创新”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构建

理解了“引导-激发-创新”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内涵后, 也许有人就要问那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构建这样的一个教学模型呢。对于这个问题, 我将从该模型的三个层次分别阐述, 即分别从引导、激发和创新等三个层次进行阐述。

(1) “引导”层次的构建方法。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 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让有趣的自然现象和美妙的物理规律紧紧吸引学生, 引导他们思维, 进而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这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寻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外在内容扎实备课, 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探寻学生的所思所想, 加以积极引导。例如, 在讲授马德堡半球演示时, 可以先提出压强是否存在的问题, 来引导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让两个身体强壮的学生上来拉, 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打开活塞, 让空气进入半球中, 再让两个身体单薄的学生来拉, 却很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此时趁机, 引导学生将两种情况进行对比, 得出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

(2) “激发”层次的构建方法。

现代教学的新理念就是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充分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要构建有利于教学的“激发”模型层次, 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修改传统教材, 在新教材中适量增加更多的图例, 更生动地展现生活中物理场景使内容更加丰富, 并且生动活泼;第二, 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直观的声音、影像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使初中物理教学更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第三, 培育物理教学的校园氛围, 课上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做的生活化实验, 让学生在课下随时能再现物理场景;第四, 在日常理论教学中, 可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多种形式, 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去思考问题, 培养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创新”层次的构建方法。

要在教学中构建“创新”层次,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便是自学。众所周知, 自学是个人发自内心的一种动力和为了实现某种需要而表现出的行为, 实际上它也是一个人学习内容感兴趣的外在表现。对事物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 决定以个人创新水平的高低, 所以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 从而保障创新意识的建立和创新成果的实现。

要在教学中构建“创新”层次,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物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只有物理知识丰富, 善于想象和思考, 才能从自然界的各种生产生活中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日食的形成, 可以让学生想象宇宙中有关天体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要设奇置疑,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 创新思维大都因奇而动。

要在教学中构建“创新”层次, 求异思维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要求每个人在学习活动中要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运用该思维模式, 突破常规经验的束缚, 寻求标新立异的观点和结论。运用求异思维, 往往能够出奇制胜。例如牛顿打破常规思维, 从苹果往下掉这一平常现象出发大胆探索, 发现了万有引力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 构建“引导-激发-创新”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必须要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该模型的内涵的基础上, 分层次构建, 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学习, 主动研究, 学会创新, 并最终实现学生发展的目标。

摘要:本文首先给出了“引导-激发-创新”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内涵。然后, 结合教学实例分别从引导、激发、创新等三个层次具体阐述了该模型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教学模型,引导,激发,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立夫.课改环境下的物理教学[M].湖北:湖北日报出版社, 2009.

[2] 王小宇.教学模型演变史话[M].上海:蓝天出版社, 2005.

[3] 瞿玉亮, 周逊, 铁钟强.初中物理教学场景设置解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下一篇:刍议新时期博物馆讲解员人才储备与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