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要注重实验教学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要注重实验教学(通用14篇)

初中物理要注重实验教学 篇1

初中英语教学要注重朗读与背诵

文 江玉碧 尹平

摘 要:为克服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哑巴英语”现象,英语教师应在初一学生学英语入门时,就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习惯,使学生对英语语言材料进行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关键词:英语教学;朗读;背诵

我认为,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对朗读和背诵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呢?

一、明确朗读和背诵实施的有利条件

1.朗读和背诵几乎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依赖较小,容易得到保证及满足,我们只要给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读背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在课外时间一个人完成。

2.朗读和背诵同样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它不需要学生专门用集中的大块的时间来完成,它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朗读和背诵的时间。

3.朗读和背诵实施的难度也不大。只要量合适,学生用一定的时间,注意一下节奏,朗读就没什么问题;对于背诵,根据对象适量调整,大多也能完成。

二、明确朗读与背诵的作用与效果

1.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可以扩大视野和拓宽知识面;可以动员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

2.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比如,一些填空题,你甚至不知道句子的具体意义,你却能说出应该填什么词,这就是你的语感。

3.通过朗读和背诵也是训练语言、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改进语音。通过朗读,尤其是模仿正确、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可以纠正和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

4.通过朗读和背诵,也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成绩的助推器。朗读和背诵能够培养学生的听力素养和写作能力。

三、明确朗读与背诵的操作方法

在学生刚进入初一时,教师一定要督促学生正确发音。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发音方法后才能将单词、句子读准确,那么学生的自信心才能逐渐提高。

1.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抽查学生朗读和背诵。课堂上抽查学生朗读和背诵时要讲技巧,要根据难易程度分别抽查不同的学生,一般来说,任务难一点儿就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做示范,让成绩最差的`学生完成最简单的任务。特别注意,教师在让学生完成任务时一定不要吝啬对学生的美言,表扬会让学生有信心,用更大的声音来朗读和背诵。

2.采用晋级的方式鼓励学生朗读和背诵。在英语入门教学中,英语教师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我在实际操作中就告诉学生背诵一篇课文得一分,每背诵十篇就晋一级。每个月评比一次,在评比中背诵任务完成得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并在平时成绩积分中加分。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方式,为了晋级就挤时间背诵课文、句子、对话。

3.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推动朗读与背诵。按照学生的基础与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员在组长处背,组长到科代表处背,教师督促科代表抽查各组,然后定时进行小组评比与奖励。

4.教师要精选。随着内容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教师一定要有所筛选,哪些朗读熟就行了,哪些一定要背诵,对经典范文、短语一定要定时巩固。

初一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教学,学生刚接触英语,对英语的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常用的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习惯用语,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基础,对以后的教与学将十分有益。有些初二、初三的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与在初一没有打好朗读和背诵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导致语感不佳,逐渐对英语望而却步。现在的初二、初三的学生,很多学生都有学好英语的愿望,实际上教师还是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一旦学生从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后,还是能够培养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的。

虽然在高考中已开始了英语改革之风,但这并不能说明英语学科不重要,这只是时代变化所需。作为中学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英语朗读与背诵新的内涵和活力。

初中物理要注重实验教学 篇2

课堂是学生的学习载体也是教师的教学平台, 向课堂要效益, 充分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密切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态,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在课堂上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 只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如在讲到日食和月食时, 采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日食和月食的动画, 发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 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调动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的注意力真正被吸引到教学中去, 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从而主动地去学习, 课堂的有效性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在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学习。“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现在的新教材给我们学生留下了不少的悬念和空白, 因此教师传授新知识时不要讲得过多, 如我在讲静摩擦力的方向时, 我特地找来了一辆自行车, 针对自行车我提了一个问题:自行车的后轮受到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大多数学生认为是与自行车运动方向相反即向后, 随即我提问:自行车的动力来自地面对前轮还是后轮的静摩擦力呢?把自行车后轮撑起来, 自行车还会前进吗?学生在我的问题引导下围绕着自行车,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问题和实验中得到提高, 更好地体现了合作探究精神, 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能力以达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必须确立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创设探究学习的氛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能力。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 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合作学习的问题。如“探究正在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开始时学生感到茫然, 学生通过思考觉得探究无从下手, 接着我就说:如果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细线和一杯水, 你能用这些器材来判定小石块在水中下沉时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 制定实验方案, 最终将问题圆满解决了。

2.加强实验教学,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加强实验教学, 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其次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使学生在实验中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当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要重视学习后进生的转化以达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转化物理学习上的后进生, 是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学工作者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我们只有转化了物理学习上的后进生, 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教师要积极做好物理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首先要及时消除后进生的厌学情绪。教师乏味的课堂满堂灌和无休止地题海设置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为此教师要在课堂上精讲多练, 重视物理规律的总结, 同时又要重视方法指导, 让学生熟悉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真正做到向课堂要质量。例如:在区别熔化和升华时, 要让学生从所处的温度来考虑;凡遇到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的, 则是升华现象, 如“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气温下冰冻的衣服能晾开”。而在零摄氏度以上的气温下冰冻的衣服要先经过熔化然后经过汽化才能被晾开。掌握这一规律后, 物态变化就很容易被区分。

其次要培养物理学习后进生的刻苦钻研精神。不仅能有效地进行现在的学习, 而且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物理要注重实验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354-01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重在理解,通过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初中物理教学产生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物理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在初中物理启蒙教育学习过程中也会发现很多的问题。

一、应建立起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求知的动力,也是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在从事一件感兴趣的活动时,身心都需要得到不断的满足和发展,同时就会产生愉快、满意,富有生机的情绪,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现象还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核心因素。

1、加强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手段。当前,有很多学校并不重视物理实验课的发展,其实初中学生普遍对实验课都很感兴趣。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课也是学好物理课的必备条件之一,它可以用来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感知、思考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对学习物理知识所产生的浓厚兴趣。在实验教学课上要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充满想像,然后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观察、来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归纳和总结。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向往。在实践中,兴趣对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兴趣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就要优化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给学生广阔的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的发挥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也是有效培养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接受新知识,理解新内容。同时,学习物理知识也不能脱离事物而随意的推理,要从具体事物所体现出的现象中去探寻其背后的规律,只有弄清了现象与规律间的必然联系,才能正确理解所学的物理规律。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有效的知识点,还可以对开拓思维和提高学习能力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物理学科中的启蒙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观察得出的结论,在进行物理学习中要从实验出发,在第一个实验开始就要把学生的观察引向正确的联想当中,在提高观察的正确性,还要指导学生重视实验操作,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步骤怎样进行等,最后得出什幺样结论,这样会使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更加深刻,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1、要培养学生有预习的习惯。学习物理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前做好预习,它对学习物理非常重要。学生在阅读能力较弱的一项中,教师就要进行了充分的训练和指导,让学生有步骤的在阅读和思考这两方面加以提高,阅读时要熟悉教材,了解内容,对内容产生疑问,边读边思考,思考不懂的问题,向教师提出疑问。

2、加强有效的练习。学生在思考时所提出的问题,结合归纳所学的知识可以养成动脑分析的良好习惯,教师加强学生练习的过程也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水平的重要环节。在初中课堂上,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练习题时,还要做好科学思维方法的示范教程,体现出导向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有分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有效的练习,是培养他们学好物理的方法之一。

3、提高学生课后总结的习惯。初中学生对于课后总结归纳的能力较单薄,主要还是依靠教师来帮助学生揭示知识的有效规律,总结各章结的知识要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必须提高总结课堂知识的能力,增强理解和认识。

三、结合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

学好物理是对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发展和从事工业化生产,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和影响,所以物理教材就是学生手中最有效的武器。

(1)现代物理教材安排得科学严谨,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内容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编排形式及内容的安排很贴切于学生实际的要求,课题的引入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也较容易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教材中每讲到一个概念和规律都会注重把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起来,这个效果也是很明显的。教师易传授,学生也易懂。

(3)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教材大纲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并应用于物理知识。

四、物理思想教学的方法

物理思想教学是物理学的灵魂所在。能把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解决好,仅靠扎实的物理知识,过硬的分析综合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科学的、丰富的物理思想,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知道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理想化的科学假想推理思想的理论等,都是有利于对今后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跨进物理大门的第一步,教师也应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便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厚文.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教育2008(9)

[2] 杨仲红.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12)

初中物理要注重实验教学 篇4

1、会看

物理观察的就是各种现象,有时候一些物理实验过程和结果都是需要重点研究的,所以没要培养一双会发现问题的眼睛,从生活或实验中用眼睛去观察物理,用最直观的感觉去了解物理。

2、会想

学习物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打开你的脑洞,敢于去思考,比较物理也是一门理科,对于一些物理实验现象或者生活中的现象,我们要大胆的去假设,要心怀刨根问底的决心,对待这些问题一定想着却解决,这个过程就是锻炼你思维能力的过程。

3、会说

说总的来说就是归纳,将老师讲的知识和自己学的知识通过思考分析归纳为自己的东西,通过实验的对比来得出实验结论,还有我们归纳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精炼,注意结论的完整性。

4、重视基础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 篇5

江氨学校周薇

提要:《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为学生创设好“自我感悟”的情境,引导学生“自我感悟”,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发现、自己理解、获得成功的愉悦。

关键词:自我感悟

语文学习中的“自我感悟”是指学生对客观对象(语文课本)有目的地自我意识的过程,是通过理性分析与思考,理清关系,认识事物,掌握规律,并从中得到鼓舞和启迪的一种自我体验。

一、学生“自我感悟”的重要性

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就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对所学的一切知识,学生总要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整理后才能消化、理解。他们对于外部的教育和影响不是无条件接受,而是有选择的。教师一味地把自己的认识结果告诉学生,替代学生的认识过程,必将抹煞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我感悟”是学生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每个学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都希望自己的发现和体验得到认可,从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自我感悟”,努力满足学生这种内在的学习需求,并使之不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

引导学生“自我感悟”是我国历代教育家倡导的教学思想。孔子大力提倡“引而不发”。孟子亦曾说过:“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宋代教育家朱熹则把“默识心通”、“学不言而自得”作为基本的读书要领。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更是把学生能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更应注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感悟”,不断获得“自然得之于己”的愉悦,从而达到 “欲罢不能”的乐学境界。

二、引导学生自悟自得

1、加强诵读,取得真切感受。

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品味文章,才能获得语文学习经验的领悟与积累。我们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睛的视线。用它准确接收课文的书面信号;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的视线。用它能“看”到一个个意义单位。我们还要教会学生掌握两种操作方法:一是外显的,运用语言和声调,再现作者的言语气势;二是内隐的,运用思维和心智,重构课文中的生活原型。即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过电影”。通过目视、口诵、耳闻、心惟,多种器官联合加工,使符号、语音、意义、表象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机地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述的人、事物、事实、现象等融合成一个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动起来。这样,他们才能对语言文字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触摸与感受,才能逐步感悟到语言文字的内涵,领会文章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如教学古诗《夜宿山寺》时,倘若只是一味地分析、串讲,那学生根本就领悟不到诗人孤寂的心情。只有诵读,反复地诵读,在诵读中进行想象,才能使学生产生与作者比较一致的心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2、自主学习,领悟读写规律。

注重学生“自我感悟”,应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要注意三个“给予”。第一,给予时间,只有足够的时间,才能保证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确有所悟。第二,要给予任务。任务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也使学生的思维不致远离教学目标。第三,给予指导。教师应根据反馈的信息认真抓好“强化”“引路”“矫正”。“强化”是肯定学生学习成果,以使其产生成功的愉悦。“矫正是当学生理解不正确、训练不到位时加以纠正或补充,促使达到目标。读写规律不能由教师授与,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需要领悟的规律很多,大致有这两个方面:领悟课文遣词造句的规律,如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造句的生动、形象等;领悟作者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如体会文章段落结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围绕文章主旨来选材的等。

体会遣词造句的规律,可采用比较、揣摩、赏析的方法,经过增删字词、调换顺序的规律等,学生自会领悟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所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梋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作者的意图和思路。如《火烧云》一文,有多处值得学生揣摩、领悟。在学习了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一段后,老师让学生把有关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都找

出来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发现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分别属于三种类型:一是单色,二是两种颜色夹杂,三是以事物名称来命名的。在这基础上,再让学生想象形容中还有哪些謻给描绘描绘。这样,学生不但领悟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而且也积累了不少的词语。在学习了写火烧云形态变化的三段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归纳出相同的表达方式:先写天空中出现什么,再写它们怎么样,最后写如何变化。在领悟了这个规律后,学生就能迁移运用,借助多媒体动态画面,进行大胆的想象,写结构相同的一段话。这个过程是学生”自我感悟“的过程。方法是自己归纳的,规律是自己发现的,这就有利于学生在课外得以运用,使之巩固。

以学生”自我感悟“为主的教学过程,可以避免教学中的不良倾向:如为追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片面追求教学气氛,掺杂不必要的教学内容,淡化教学目标等。它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让教师能及时捕捉到来自学生的种种学习信息,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实话有效课堂调控,避免教学盲目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高学生“自我感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引导贴近生活,丰富生活经验。

贴近生活是学生“自我感悟”的重要前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丰富而独特的人生感受是能够与文章产生共鸣的重要因素。要引导学生从课外直接获得生活体验,要努力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广泛体验不同的生活如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进行采访活动及社会调查活动。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有悟有得。

2、开展课外阅读,增加语言积累。

感悟是一个思维过程,思维活动要依赖于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面。因此,扩大阅读、增加积累是学生自我感悟的关键语言积累越丰富,“自我感悟”的能力就越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仅靠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高度重视课外阅读。巴金谈自己的写作体会照直说:“有200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海里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能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空间是怎么一回事。”显然,大量的语言材料使他感悟到了写作的真谛。

要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必须把课堂精读与课外泛读结合起来课堂精读是基础,知其要领,悟其方法;课外泛读是发展,是化为技能,养成习惯。扩大了阅读量,语言的积累也必然丰富了,学生“自我感悟”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3、尊重独特体验,重视情感激励。

初中物理要注重实验教学 篇6

心理学告诉我们,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特征,它包括动机、态度、情绪、性格等诸因素。作为引路人的教师,如何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并在小班化教学中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赞可夫认为:“兴趣是智力开发的催化剂”。的确,对孩子们来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游戏性学习。我班学生对具有游戏因素的学习形式很感兴趣,他们往往会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学习氛围很好,大家你追我赶。在活动中他们相互牵制,又相互促进。六和冲关活动,主要以学习为主,以纪律、卫生等为辅。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通过一个月的游戏学习,班风、学风有所好转,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应该说这个活动很有成效。既寓教于乐,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做到人人参与,各显神通。

其次,我在教学中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尤其可以“新、奇”激发兴趣。我提倡:“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们纷纷提出了很多疑问,立即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情绪高涨。学习文言文时,实行探究性学习。经过阅读、质疑、解答三步骤,由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避免了老师唱独角戏的弊端。除此之外,变序讲读课文,创设意境,制造悬念,小组讨论、比赛,均可激发孩子的兴趣。

二、质疑问难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途径

由于学生年龄小,接触社会时间少,有许多大人看来不必解释的问题,在孩子们心中却是难以理解的,他们想说、想问。作为教师则不能因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压抑学生的各种个性。在小班化教学的今天,教师更应发挥小班人数少的优势,仔细耐心地倾听学生到底提出了什么问题,并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题目,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得到圆满解决。只要教师不厌其烦,适时点拨,让学生无拘束地质疑问难,定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保证成功的教学。

三、鼓励表扬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感人者,莫先于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教育学生必须动之以情。教师应尊重理解学生,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应善于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和赞扬。处处留意,时时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共同学习、共同游戏,教师的微笑、教师的一句鼓励表扬会让学生志高气昂。以心交心,以情传情,学生积极向上的个性会成倍地予以发展。

由此可见,小班化教学中尤其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它能推动孩子们攀高涉险,催开他们智慧的蓓蕾,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是小班化教学注重的是实质,而不是形式(位置的摆放不必强求,我觉得传统的摆放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班级公约 :

学风严谨 奋勇拼搏

优雅大方 文明守信

心胸宽广 表里如一

尊师爱友 团结互助

自立自强 知恩图报

静净敬竞 永不言弃

班级口号: 七(5)七(5),永不落伍

班风:做最好的班级,做最好的自己

学风:务实、求真、勤奋、创新

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实践 篇7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都是比较单调死板的, 其采用的都是黑板加粉笔的形式, 主要靠的是老师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 会使课堂气氛十分沉闷、课堂效率低下, 同时也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长此以往, 很多同学便会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与热情。笔者认为, 若能在教学中, 融入课堂实践元素, 便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起对该门学科学习的信心。

一、课堂实践之真实语言情境的设立

英语是一种交际语言,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所以笔者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图片、视频、实物等, 结合课文的内容, 设立真实的语言情境, 进行课堂实践, 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英语环境中, 这样的环境更加生动直观, 更加活泼形象, 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教授句型“Howmuch is it”时, 教师可以避开传统枯燥的数字, 而是结合当时的节日, 模拟购物的场景, 并引导学生进入该情境。购物买东西这一场景的设立, 使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形象, 同时也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泼有趣起来。这个时候, 视频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有关购物的视频, 将这些视频播放给学生, 让学生真实去感受购物时这个语句的用法, 让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更贴近生活。除此, 我们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进对话练习, 但是这种练习最好不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这样效果不是很明显, 而且不能起到教学实践的作用。记得在讲这一句型时, 笔者首先准备了苹果、梨、橘子等水果放在讲台上。在讲该知识点的时候, 笔者对学生说:“今天, 我想充当一位卖水果的营业员, 而你们作为顾客, 现在需要购买水果, 请大家用英语与我交流购买水果这一过程。”随即, 将准备好的水果摆放到讲台上, 让学生分别上前模拟这一过程。

例如, 在教授“job”这个单词后, 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抢答比赛, 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进来。比赛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自由谈论的环节, 学生可以通过谈论自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朋友的职业, 进而引出和职业有关的环节;第二部分为幻灯片展示的环节, 通过播放视频短片或者是图片等, 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所提到的职业特点;第三部分为抢答环节, 每说出一个职业, 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来描述其特点。诸如此类的课堂实践, 可以使原本传统单调的课堂, 变得更加流光溢彩。

二、课堂实践之梯度教学

语言的学习,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应该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犹如阶梯一样, 彼此依存, 节节升高。笔者也相信, 这样的教学模式, 会使学生的英语水平随着阶梯模式一样层层递进, 通过努力, 逐步发展, 点滴提高。同时, 在这种阶梯式的教学模式下, 有效地进行课堂实践, 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在讲解句型“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喜欢的颜色以及喜欢该颜色的原因, 进而引导学生谈论父母、朋友喜欢的颜色以及喜欢该颜色的原因, 这样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的转变,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该句。同时还可以进行拓展, 可以再谈谈自己或者他人的喜欢的食物、衣服等等, 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 在教授“Signs around us”的时候, 课本上存在的只有20个标志, 教师可以结合图标, 在列出相对应的20个句子, 让学生将图标和句子进行配对。若一节课的时间, 让学生掌握着20个标志, 对学生来讲, 无疑是很有难度的。笔者认为, 可以根据使用情态动词的不同, 对这20个标志进行分类, 这样学生可以先对每组情态动词有个良好的掌握, 通过情境的设立, 对这20个标志更好地理解。

除了这些, 课堂进行随堂造句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实践环节。英语毕竟是语言交流的手段, 学会单词或者语法的充要条件就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单词与语法。作为英语教师, 应该注重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造句联系。造句的过程可以循序渐进,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 可以先由教师在黑板上写, 让学生跟着念, 但是随着学生的词汇量的增加, 应该在课堂上加大让学生进行英语运用的练习。对于初中生而言, 就是汉译英的练习。通过练习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通过加深印象, 达到灵活运用的水平。笔者认为, 这也应该是一种注重课堂教学实践的行为之一。

三、课堂实践之设立竞赛游戏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老师讲解的教学模式已经少有人接受, 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单一、死板, 死气沉沉使课堂效率极低。与此相比, 若能在其中融入竞赛游戏之类的元素, 就会使课堂变得活泼起来,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课堂变得高效。

每个学生都有或强或弱的荣誉感以及进取心, 初中学生更是十分活泼好动, 喜欢展示自己, 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会十分喜爱竞赛或者游戏活动。因此, 让其进入英语教学的课堂实践中, 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十分受用。

例如, 在教师教授单词之后, 可以将单词接龙的游戏引入。游戏规则为教师说出第一个单词, 如red, 之后从第一个学生开始接龙, 接龙单词可以是任何一个以d开头的单词, 如date, 之后第二个学生接着再说出一个以e开头的单词。整个游戏过程中, 不能说重复的单词。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活动, 努力回忆所学过的单词, 让大家在轻松中学习。

又如, 教师在教授语法知识后, 也可以采取分组合作的竞争方式, 通过提问回答的竞赛, 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让学生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笔者认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合理的课堂实践, 一直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课堂实践会将单薄的知识点变得更加丰满, 会将原本不高的课堂学习效率变得更加高效。让莘莘学子, 在英语的海洋里, 扬帆远航。

物理教学要注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篇8

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学习好坏的关键在于学生本身,如果他有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将会事半功倍。此外,如果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他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责任感,学习兴趣,只是让他学一会儿,不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的物理教师,我对此深有感触。我班的学生就是这样的。当一件事触动他之后,他就会努力学习一阵子,过了这一阵子,他就会机械的跟着老师学习,从不主动学习。有的学生甚至根本不学习,你讲你的,我玩我的。我在批评学生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要明白,你来学习不是为老师学,不是为父母学,而是为你自己学,学习是成材的必经之路,你不学习就不会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你的一生只会一事无成。”我说这句话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认识到学习重要性的学生能明白,并能改变自己的“奴隶性”,能够主动的学习,希望整日不学的学生能转变学习态度,好好学习。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所以探究性学习注重知识,更注重能力,注重知识,更注重情感体验,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对学习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而且鼓励学生独辟蹊径。

下面我以一个案例来阐明我对这种学习方式的认识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案例内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中的例题。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用投影仪打出例题,一个滑雪的人,从85m长的山坡上匀变速滑下,初速度是1.8m/s,末速度是5.0m/s,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2、学生们在自己座位前、后、左、右自由组合进行讨论,我在教室巡视,辅导和回答学生的提问。

3、大致统一解题进度,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这些解法。

4、启发思考其他解法,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发散性思维。对“巧用平均速度”和用“图象法”解题等“转换一个角度”的新颖解法予以肯定和表扬。

5、归纳。

解法1:由vt2-v02=2as知a,在由vt=v0+at得t。 解法2:由vt=v0+at 知 at=vt-v0 再由(巧妙的轉换a,加快解题速度) 。解法3: 由和联立求出t(巧用平均速度,既简单又快速)。解法4:作v-t图。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就是位移来求解。根据面积 解得 t=25s (用图象法求解,既直观又简单)

6、反馈训练 求他在10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要求用多种方法求解)由于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围绕一个例题,充分挖掘,提升价值,寻求不同的思维途径,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是以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遇到抽象的知识点不易讲解时,我一般经过物理实验,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下面我以案例,阐述在教学中各种学习方式的实践。

案例的课题是“导体和绝缘体”

现将教学片段实况简录评述如下:

教学过程:教师出示一段导线并让学生回答由什么材料组成?学生观察并回答,然后教师接着问:你们想到什么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外壳用塑料?教师:很好!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以学生熟悉实物为背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请一位学生在接线板上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并请学生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运用旧知识动手,自行评价,印象深刻。教师将电路稍作改变为课本的实验电路,问学生:若将铜线,塑料等材料接入电路,怎样判断该材料容易导电或不容易导电?有学生提出观察,灯亮与不亮的方法,教师充分肯定。 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讲授方法。教师:现在每个桌上有不同的材料,请同学们先想一下,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议论纷纷。教师:怎样证明你的猜想?学生齐答:实验。同桌学生合作进行实验研究 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学生争先恐后自由到黑板上书写实验结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不直接评判,而是让学生讨论去评价,学生自行交流,评价学习成果。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知识学习是一种探究的活动,反映了把新的课程理论具体化为操作的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要注重实验教学 篇9

教学素养是教师准确、科学实施教学行为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它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

教学技术和艺术。教学规范、课堂设计、作业设计和处理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现阶段,这种技术和艺术的形成和水平高低又跟下列因素密切相关:对新课程核心理念的把握和理解,对学科课程标准认识和整体领会的水平,对学科教材体系的认识和教学中的准确执行程度等。实际上,教学素养就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操作和实践能力。

通常我们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主要就是看这一方面。这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有这

样几点。

一是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的认识有偏差、误解,对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的整体把

握不准确、不到位。比如说,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认识和运用上,有的教师,一有公开教学就必用所谓“合作”——见了问题就分小组。其结果是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小组中少数“学科精英”显露才华的平台,两极分化由此逐渐产生。实际上,没有“自主”学习、个体的独立学习作前提,多数的合作学习都将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过场”。比如在某些理科的教学中,明明是一个科学知识的问题,为了实现所谓的思想性和文化味,有的教师一味联

系,片面引申,课堂上热闹非凡,往往导致简单的知识目标没有落实或者落实基本不到位。

二是教学的设计能力明显不足。根据大量的随堂课,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青年教师独

立设计教学的能力有明显模仿倾向。依据教学参考书,照搬名师的教案,全选全用教辅用书中的练习,已经成为现实课堂教学的一道景观。有些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程序、教学语言、教学内容安排,几乎全在学生的掌控之中。为什么?倒不是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打破神秘,而是学生手中也有教师用书。于是,学生对老师的钦佩、信任和尊崇便都大打折扣。再如作业,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的练习,几乎是将教辅的内容照单搬用,连稍做筛选、加工改造的工作都很少了。这里不禁要问:现在我们还有多少教师能够独立设计作业、命制试卷?

三是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方面有明显缺陷,教师在调控课堂、组织真实活动、解决“生成”

初中物理要注重实验教学 篇10

一、创新的含义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了解创新的含义。那么什么事创新呢?创新一般是指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及其成果具有或者不同于前人的,或者超越自我的独特的有实质性的进步。从个人活动与成果的角度考察,个人从事的活动或取得的成果只要相对于自己的过去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具有进步或者突破性的,即使不具有原创意义,我们都应当积极肯定其中的创新成分和价值,即“不以善小而不为之”。一个人的成长恰恰是这样的“小善”积累而成,从小处、局部创新的积累方能孕育出创新的原创性意义。从这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有可能取得创新。

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唤起学生自信

传统教学迫于应试的压力,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往往比较淡漠和僵化,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产生对老师的不信任感,有话不敢说,想做又不敢做,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极为不利。实践证明,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决策意识,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包容学生的错误与失败,让学生大胆质疑,自信地想、勇敢地说、大胆地做。那么教师怎样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呢?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在学生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他们才会投入、才会自信。例如:在《精彩极了和槽糕透了》这一课的教学中,同学们就有了不同的想法和意见,有的同学们认为妈妈的做法好,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会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有的同学认为爸爸的做法好,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就应该严格,实事求是,这样孩子才会进步,双方各抒己见,那我因势利导,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后来,我干脆利用一节自读课让他们开了一节辩论课,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所以为了说服对方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辩论会也进行的很热烈,由此可见,老师的信任,积极肯定的态度,活跃的气氛,会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另外,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们进行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例如:在执教《冀中的地道战》一课时,我设计这样的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出你心中的地道结构图。学生一下子高兴极了,纷纷动手画起来,几分钟后,他们跃跃欲试,老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画以“设计师”的身份给同学们讲解,学生先是一阵吃惊,后来觉得新鲜都抢着举手,于是班上涌现出了“陈设计师”、“李设计师”……甚至连平时不敢举手的同学也自豪地说自己是未来的设计师,虽然学生的绘画水平不高,比例结构不恰当,但听到他们有条有理地讲解,绘声绘色地介绍,相信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能力,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让学生充分述说自己读文的感受,有多少说多少。教师则要大力表扬、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个个跃跃欲试,让他们自信地发表意见。

2、转变观念,重塑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严重束缚,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持续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诱导者和辅导者。角色角色的改变,要求角色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首先要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地对待课程改革;其次要更新观念,要准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再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广泛涉猎以求“博”,学习业务以求“专”,加强教研以求“精”,科研开路以求“新”。还要向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应当准确定位,从讲台走向学生,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尊重独特见解,启发学生异众

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答案,允许学生个性张扬,让学生充分思考,各抒己见,进行创新。《司马光》中的司马光之所以能在紧要关头用“砸缸”的办法救出落水儿童;《田忌赛马》中的孙膑之所以能帮田忌在弱势中反败为胜,正是由于他们的思维有异于普通人,即异众,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为此,教师一定要抓住求异点,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求异中创新。如:在学习《龟兔赛跑》这一课时,读完课文,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同学们的回答可以说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同学说:“乌龟怎么能跟白兔去赛跑呢,这样比赛时不公平的。”有的说:“白兔怎么会睡得那么死呢,半路上怎么睡得着呢,等他醒来时乌龟已经爬到了,这不大可能呀!”有的说:“我想乌龟准是事先已经知道白兔半路上要睡一觉的,要不,他再傻一不会去跟白兔比赛跑步呀!”还有的说:“说不定,乌龟先跟白兔商量好了,白兔是假装睡觉,有意输给它的。”等等,同学们说了很多很奇特很有创意的想法,我认为他们能提出这样的看法,都是符合他们这个年龄的思维水平的,也是他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后的答案,我都给予肯定,尊重他们的独特见解。

4、发挥榜样作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

现在许多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愿意付出努力,但兴趣受到客观原因﹙困难、挫折﹚的阻挠时,就半途而废了,这种没有持恒心,没有坚强意志的学生是不会攀登科学辉煌顶点的。创新人才之所以会取得杰出成就,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老师要依据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给学生树立典型,培养他们的这种品质。例如:在总结《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我问:“假如小时候的张衡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会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发明地动仪吗?”同学们都各抒己见,于是老师总结:“同学们,愿意以张衡为榜样吗?”﹙生:愿意﹚

⑴、用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化为我们学习的动力。比如学习绘画、舞蹈、书法等,说不定未来的绘画家、舞蹈家、书法家等等就在我们班上呢!

⑵、张衡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才会让他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证明,最终取得杰出成就。那么,同学们在课上就要做到不轻易动摇自己的意见,坚持己见。由此可见,老师要善于抓住课本中典型榜样,找到“结合点”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持恒心,树立他们远大理想。课文中的榜样有很多: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等等,这就需要老师善于把握,及时渗透。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是无所不在的。教师要做有心人,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组织学生进行读、写、听、说等实践活动中,使语文学科成为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一片沃土,让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早日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初中体育教学要注重安全教育 篇11

关键词:初中体育 安全教育 具体策略

学生的安全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对体育课的安全措施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但是不少教师和学生没有意识到新增加的某些运动项目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一些细节问题,然而有可能正是这些细节问题会带来一些危害,或者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初中体育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使广大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给学生、学校、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对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的安全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教师自己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更大的任务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识。中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容易张扬个性,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警示,要充分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有的学生调皮贪玩、不遵守课堂纪律,站队列时故意推撞其他同学,把握不好力度和分寸,再加上有的学生的身体平衡、协调能力较差,被推撞后很容易摔倒,进而使身体受到伤害。针对课堂上这种常见现象,体育教师不能因为是学生的打闹而忽略不管,而应当迅速制止他们这种行为,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批评,使他们认识到这种行为不仅是错误的,还会引起不良的后果,进而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安全的行为,要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加上教师的随时提醒,学生就会时时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他们认识到位了,自然会和老师积极配合,也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体育教师,要把安全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要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除了一些一般性的准备活动,还要做一些专项的准备活动,适当地加大上肢、肩部、腰部等大关节部位活动。在安排教学步骤时,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动作知识、技能、技巧,采用科学的教法,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动作要领,明确动作规范。另外,体育课中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但是,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将对体育课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负荷过小学生得不到锻炼,而负荷过大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能及时观察课上学生的状况,做到张驰有度,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不能伤害学生身体,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切不可随意地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

三、注意场地、器材安全使用及布置

(一)场地的设置,加强安全预防

场地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环境。在上课前,体育教师要仔细认真地做好运动场地的安全检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待排除后再组织教学。比如,在进行篮球、足球、排球训练时要保证场地的平整,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学生踩到后扭伤脚踝,或者摔倒后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再如,在跳远训练之前,教师要先翻松沙土,拣出沙坑中的石块、砖头等。

(二)对体育器材的检查与管理

器材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若不注意,体育器材也会危及学生的安全。比如,学校的单杠、双杠、篮球架等常年在室外放置,受雨淋日晒,时间长了就会生锈、腐烂,如果学校平时不注意保养和维护,体育器材很有可能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发生断裂,进而导致学生受伤。因此,我们体育教师一定要在上课前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再如,有些体育器材是需要搬运的,如标枪、铅球、铁饼、跳高杆等,若学生在搬运中不注意,导致器材不慎跌落,很有可能砸到他们。另外,如果这些器材随便摆放在操场上,且无人看管,学生可能会随意玩耍,很容易引起一些安全事故。所以,体育教师要教导学生,在搬运器材的过程中不能打闹嬉戏,而且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器材也不能随意摆放在操场上,更不能随意玩耍,使用完毕后要及时送还保管室。

四、教师要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正确对待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

虽然防患于未然是体育安全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教师不应该只把精力放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上,因为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难免会出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伤病进行救治,防止伤情的进一步恶化,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掌握学生出现扭伤、脱臼、抽筋、骨折等状况的一些急救方法。倘若学生发生的安全事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施救能力范围,教师应当沉稳冷静,尽快通知学校,联系医院,采取有效合理的处理措施,切忌手忙脚乱。另外,教师还要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以正确的态度来参与事故的善后处理,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是,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并且要以积极的方式进行反思,探索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策略。相信只要广大师生树立了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我们的体育教学就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就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顺利、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进而获得强健的体魄。

参考文献:

[1]吴顺魁.对体育课安全隐患的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9).

[2]陈娟.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及建议[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

初中物理要注重实验教学 篇12

一、深入农村生活, 挖掘化学素材

与城市相比, 农村的化学素材有着更加丰富的储备。这些化学素材不仅交织于农村的日常生活, 还存在于农村的工农业生产中。农村的孩子不仅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学校活动, 还经常参加生产劳动, 这些活动与劳动中蕴藏着大量与化学教材相联系的内容。例如, 农村用的沼气池中沼气的使用原理;氮肥不能和草木灰共同施用的原因;冬天使用炉子取暖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粮食为什么要晒干后存放;堆放煤球的墙角为什么会发黑而且清洗不掉;夏天坟地里为什么会有“鬼火”的现象;食物酸碱度与人体健康关系;水垢的使用, 井水为什么要烧开喝等。

首先, 看生活中的化学素材。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 农村的生活越来越接进城里, 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 天然气的使用, 机动车辆普及等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亚于城市环境化学问题, 给我们化学教师提供了大量生活中的化学素材。加酶洗衣粉为什么用温水洗效果更好, 不能用开水烫, 农田里收完的秸秆为什么不能随意焚烧, 而要回收;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铅等污染物, 小孩为什么不能在公路边玩耍;为什么家用冰箱内要放入几块木炭。在农村生活中化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应该注意搜集与个人或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其次, 看生产中的化学素材。农村学生参与的生产活动面也在扩大, 其一是参与现代农业生产。这些活动中包括如农药、化肥、农间地膜、土壤检测、养殖业中的杀菌消毒、水产养殖中的供氧等。

再次, 看农村工业中的化学素材。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农村工业也迅速崛起, 使农村大部分劳动力进入当地工厂, 而农村学生则由原来帮父母种田变为帮父母到工厂做工, 了解了大量工业知识, 如本地硅产业的迅速发展, 水泥制造业、建筑材料业也都飞速前进, 都充斥着大量化学知识。

与农村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还有很多。比如农村地理、耕作技术、养殖技术、生态旅游、矿产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二、利用生活素材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必须依靠教材, 生活中化学素材的选取与应用必须与课标紧密结合, 不论书本知识点的应用与练习, 还是补充的实验式探究性实验等, 都可以找到相关联的素材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的改进。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节中, 制取氧气中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选用的是二氧化锰, 但是二氧化锰对学生来说非常陌生,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动物肝脏都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于是补做铁锈和新鲜猪肝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 这样就能将化学拉近我们的生活, 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而且通过实验还可以进一步说明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不止一种, 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化学走进生活, 感受化学用途

教育学认为, 兴趣是可以迁移的。化学课外活动、化学竞赛等化学第二课堂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并且这种兴趣能迁移到知识的学习中去。

农村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现象与化学相关, 学生经常接触又缺乏理解。开辟生活课堂,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时时感受到社会中的化学, 生活中的化学, 历史上的化学和未来社会的化学。使学生学有所思, 思有所得, 学以致用, 对化学学习产生的强烈的向心力, 促进学生努力学好化学。如:让学生测定自家土地土壤的PH值, 举行农药、化肥、除草剂的应用知识抢答竞赛等。

初中物理要注重实验教学 篇13

1、身体素质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和性别差异。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1987年通过对学生进行50米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位体前屈、50米X 8往返跑,800米跑和1000米跑的测试与研究表明,男女学生身体素质的发育速度不同,表现出明显的波浪性和阶段性。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增长速度的特点和增长速度的基本趋势,可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分为快速增长期、慢速增长期、稳定增长期。男生各项素质指标的高峰,除速度(50米跑)7—8岁出现外,其它指标均在12--16岁期间出现;女生各项素质指标,除城市女生的柔韧性外,其它素质高峰期出现在7—9岁。柔韧和耐力素质到18—19岁又出现高峰。一般说,到19岁后,无论男生,还是女生的各项身体素质都进入下降期。

2、在身体素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存在一个连续的增长速度较的快时期,而且还有一个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一般说来,在身体形态突增期1—2年后,即出现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由于男女学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所以身体素质的敏感期也不相同。

3、各种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出现高峰的时间也有早有晚,因此各种身体素质发展的顺序也有先有后。在不受外界教学刀训练因素影响的自然增长情况下*、男生从小学大学的全过程中,速度、灵敏、速度耐力和腰腹力量增长领先;其下肢爆发力;增长稍缓慢的是臂肌静力性力量耐

初中物理要注重实验教学 篇14

教育管理专业(成高)遵义县沙湾镇教学班学员

吴**200808 【内容提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小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桥梁,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在支持和促进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方面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本文着眼于小学识字教学这一重要内容,从识字能力培养、识字方法选择、识字成果的巩固运用,以及写字习惯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希望通过此文,对个人及同仁们的识字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 识字

教学

能力

培养

方法

习惯

【正文】识字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小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但是,识字教学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基础部分,本课程还有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内容。因此,应从第一学段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让他们能够逐步、循序而又尽快地实现“独立识字”的目标。

一、识字能力的培养

识字能力是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必须着眼于识字能力的培养。

(一)在教识字的过程中培养识字能力

老师要结合学生所识的字,有计划的教给汉字的基础知识,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把教识字和培养识字能力统一起来,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来学习生字。

(二)教学生掌握识字工具,培养识字能力 1.教学生掌握识字工具。

汉语拼音、汉字的基础知识、查字典的知识是识字的三套工具,汉语拼音,一般是学生入学后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在以后的识字过程中巩固、运用。汉字的基础知识,如笔画笔顺、偏旁、间架结构以及浅显的汉字构字方法等,都是结合识字一点一滴地教给学生的,这就要及时归纳小结,使分散学到的汉字知识系统化,使学生逐步掌握汉字本身的规律和识字的规律。字典是独立识字的工具书,可以根据需要解决字音、字义或字形的问题,是形成识字能力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要教会学生查字典并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2.培养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的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的能力重要标志是,能独立运用识字工具,学习并掌握字的音、形、义。教师在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形成方面,应做好以下的工作:

(1)培养学生读准字音的能力。

在教学汉语拼音阶段,重点要放在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拼读音节上,特别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 地准确地拼读音节的能力。一般地说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容易混淆;复韵母ou容易读错,拼音字母字形相近的,也能导致读音的混淆,特别是b与d,p与q等,方言地区要注意纠正方音。

(2)培养学生识记字形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独体字和一些合体字的过程中,掌握了汉字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偏旁、间架结构等知识,老师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观察、分析、记忆字形;并结合所学的字,从笔画从析逐步过渡到部件分析、结构分析,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形近字在字形上的细微差别,要鼓励学生用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分析、记忆字形。如用熟字加一笔(万-方)、熟字减一笔(令-今)、熟字换一笔(用--甩)等方法,使学生掌握这样的思维模式,简化识字的心理过程,提高学生掌握字形的能力。

(3)培养学生理解字义的能力。

学生识了字,理解了字义才能在读写过程中运用,理解字义对字音、字形的掌握也有重要作用。教会学生查字典,并训练他们结合语言环境正确选择义项,是最根本的理解字义的方法,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利用图画,实物或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这些理解字义方法也应使学生逐步掌握。如学习“井”字,现在的学生很少有人见过水井,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画告诉学生水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途,帮助学生建立起字的音与义的联系。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识字。1.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在识字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能力,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教学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中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为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教师就要了解学生在各个时期的“最近发展区”,对他们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其经过努力达到要求。

2.鼓励学生独立识字

教师就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识字要求,鼓励他们在课内外主动识字,对课文中的生字,一般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交流是怎样识记字形,理解字义的,教师相机指导,对在课外遇到的生字,鼓励学生独立识字。

二、明确教学重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一)准确确定教学重点

识字教学重点的确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字的特点出发,一年级学生识字要以字形教学为重点,着重建立音、义、和形之间的联系,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字义教学成了教学的重点,但就每一个字来说,还要具体分析,比如“谁shui”字在口语中常读为“shei”,字音易错,教学时就应该把字音作为教学的重点。总之,音、形、义的教学不能平均用力,要根据识字教学的阶段性和所识生字的难点,确定教学的重点。

(二)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1.灵活运用几种识字方式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汉字本身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规律,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一课书的识字教学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边读课文边识字;二是先识字后读课文;三是两者相结合,就是把一部分字先提出来学,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再学另一部分。

(1)边读课文边识字。一篇课文的生字不多,字词的意思又宜于结合语句来理解,就可以边识字边读书。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反复感知字形,结合课文里的语句理解字词的意思。

(2)学习生字,再讲读课文。一篇课文生字较多,课文又长,就可以先集中学习生字,再读课文。常识性课文,生字多含在科学术语之中,一般也宜于先学生字,初步理解科学术语,再讲读课文。

(3)一部分生字先学,另一部分生字随课文学。如果一篇课文中生字较多,有些字词在讲读课文之前集中学习,并不影响对词义的理解,就可以先学;另一部分字词结合课文的语句学习,更容易理解,就可以边理解课文边学习。

2.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媒体如:投影、电脑等,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也有利于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

三、识字的巩固和应用

(一)依据学生识字心理教识字

学生最常出现的错字与别字的类型有:减少笔画,增加笔画,左右颠倒,形近相混,同音相混,结构错乱,改变部分变形。为防止错别字的产生,教师应从教每一个字做起,使每个字的音、形、义都给学生留下正确、清晰的第一印象,对常见的几种类型的错别字,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1)要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字的比较隐蔽的笔画或者容易混淆的部分。例如:“武”字不要多加一撇。

(2)为防止熟字对生字学习的干扰,要特别指出熟的结构单位在生字中的新位置。例如:“木字旁”与“木”的最后一笔不同,应变为一“点”。

(3)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形近字字形上的异同,要作分析比较,并且要联系字音、字义。例如:“渴”字和“喝”字字形相近,口渴要找水和水有关,喝水用嘴与口有关,这样从意思和偏旁来区分形近字字形。

(4)加强学生对同音字字义的理解。例如:“做”和“作”通过组词、造句来区分,如“做工”、“工作”、“做作业”,避免同音替代的错误。

(二)科学地组织复习

学习汉字要需要记忆的。汉字本身是有规律的,对汉字的规律,应当辩证地应用,用其仍有生命力的部分,帮助学生识记和复习巩固生字。例如,弄字底,表示人的两只手,“开”字从造字的角度来分析,表示人用双手打开门闩的意思。复习是为了防止由于记忆痕迹逐渐消退而产生遗忘。复习应及时,复习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认读卡片之外,还应用分析比较、书写等形式复习、巩固。复习的方式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三)引导学生在读写中应用 教师要创造条件,把学过的字词在阅读中经常出现,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反复运用,把学与用结合起来,有些词语,学生不仅理解,而且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这些是积极词汇;有些词语,学生只是大致了解意思或者不很理解,更不会运用,这些是消极词汇。老师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词语的理解和积累,尽可能地使学生学过的词成为积极词汇。还应运用各种方法启发诱导,使学生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运用学过的词语。总之,启发引导学生将学过的词语恰当地适用于口头语言和书语言之中,是识字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四、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就能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基础;写字对提高文化素养也有重要作用,长期认认真真地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受到美的感染,养成一丝苟、爱好整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益于提高文化素质。因此上好写字课,是非常必要的。

(一)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写好字的重要性,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字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就要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书写方法是最根本的写字方法,要由简入繁地教学生掌握。学生开始用铅笔写字时,要先结合学习独体字,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了解每种笔画的形态特点和写法。写字前,要认识田字格,学会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里位置,是由哪起笔,在哪收笔的;并严格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来书写。学生学习合体字时,要学习偏旁的写法,了解某些独体字作偏旁时笔画、笔顺的变化,还要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偏旁的位置、比例,学生升入中年级以后,要练习用毛笔写字。教师要教学生各种笔画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方法,逐步接着学生用毛笔的写字的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正确写字姿势、正确的执笔方法、爱惜写字用具以及认真的写字态度等。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发育的措施之一。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写好字的前提条件。执笔不正确,不仅影响指力、腕力运用的灵活性,还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发育,甚至影响视力。写字用具是写字的物质条件。要教给学生使用和保管各种写字用具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态度。要求一笔一画地认真书写,一丝不苟。

上一篇:消防安保事迹下一篇:保洁部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