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精选14篇)
两峪乡中心学校 李云诗
实验名称:气球爆破试验 实验目的: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改进原因: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大气压强这节课的重要实验,老师们常做的试验是有一个覆杯实验(小学自然里也有),其目的是想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此实验有两方面的缺陷:第一,有同学认为是水把硬纸片弄湿后沾在杯口了,不能很好的证明是大气压的原因;第二,硬纸片和杯口密封不好,容易掉下来。为此,我做了如下创新:用一个在常温大气压下鼓起的小气球,然后借鉴第二章声现象中讲到的真空铃试验,利用该装置可以建立一个局部的真空环境,然后通过气球被变化来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设计思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教材的改版,要我们改革传统的实验设计理念,通过全新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创新能力。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四节大气压强中,有一些小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由于大气压强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巧妙地设计实验,对一些实验进行细微的改进与创新,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想到气球爆炸试验,为我们物理课堂增光添彩。
实验器材:小气球(气球不可过大,不然气球可能不会胀破,气球最好带有颜色,如红色、蓝色等)、钟罩、抽气机,导管。
实验操作步骤:
1、在常温下给有颜色的小气球充入适量空气,让气球膨胀。
2、将鼓起的小气球放入钟罩中,然后打开抽气机的开关,对钟罩内空气进行抽取。)
3、观察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
4、可以看到小气球逐渐变大,当抽气机工作一定时间后可以看到气球在里面爆炸了,由此可以证明我们生活中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创新点:
1、利用气球爆炸:学生小时候都玩过气球,也有气球在自己嘴中被吹爆的经历,而这个试验却能用大自然地力量——压强来使气球自己胀破,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比较它们爆炸的不同原因,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更能让学生快速的接受新知识。
实验注意事项:
1、试验中用到抽气机,试验指导老师一定要提醒学生安全操作。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所谓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是以直接传授知识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物理知识, 而是以实验的方式, 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实践、观察的过程中, 总结出相应的物理知识、结论, 获取相应的实验经验, 从而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物理实验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 不仅能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还能够形成观察和研究科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促进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全方位发展。在目前初中物理实验中,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来,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不断创新物理实验方式, 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
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 一) 增加实验项目
前面我们谈到,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 主要有课外小实验、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但在实际物理教学中, 很多教师往往只采用两种实验方式, 那就是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且演示实验占据了实践教学的绝大部分。这样的实验方式, 往往只是停留在教材中的几个典型实验上, 其实很多实验, 学生通过预习就已经知道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加以适当的创新, 将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 应当增加实验教学项目,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加实验项目, 可以通过增加课外小实验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介, 搜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比较容易操作的小实验,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 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来完成课外小实验。通过课外小实验, 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研究能力, 为学生日后学习物理知识奠定基础。
( 二) 强调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性
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中,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实验教学主要是采取演示实验的方式来进行。演示实验虽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但是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仅仅是充当观察者的角色, 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实验中来。因此, 想要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 教师应当改变实验教学的方式, 变演示型为探究性实验, 在实验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自己动手设置实验目标、实验流程, 并自己动手操作完成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 不仅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还可以提高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
( 三) 设置实验情境, 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目的, 无非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初中物理实验中, 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 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例如,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 设置一定的悬念, 引导学生站在科学的高度思考相关的物理现象, 并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教学, 完全突破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学生在大胆尝试的过程中, 又可以发现很多新鲜的物理现象,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技能。
( 四) 完善物理实验考评方式
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只有通过教学考评, 才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是否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教学还存在哪些不足。因此, 教师要不断完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方式, 故考核评价环节必不可少。教师在教学中,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严谨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 并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应当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 初中物理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 应当不断创新实验教学,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实现高效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不断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和实验精神,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建峰.通过物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设计[J].物理教师, 2005 (04) .
[2]孙宜峰.优化实验教学, 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 (19) .
[3]韩会一.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 2009 (07) .
[4]陈宏亮.初中物理实验高效教学的策略与实践[J].现代交际, 2014 (11) .
关键词:实验教学;探究;实验技能;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88-01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教材非常重视实验,力求通过实验探究引入概念,得出规律,通过实验检验猜想,通过实验培养兴趣和能力,体现初中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落实《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浅谈以下几点。
一、把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源于他的手指头。”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作用。学生一旦感知到他从未见到或意想不到的物理现象时,一般都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积极和冲动,希望寻求原因,形成探究行为的意向。因此要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应鼓励学生自己亲手实验,特别是演示实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协助和点拨。例如:“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演示实验时,我改为学生动手实验:①将矿泉水瓶去掉底,用橡皮膜将底扎起来并绷平,把适量水倒入瓶中,橡皮膜向下凸出;②把瓶中倒满水,橡皮膜向下凸出更多;③把瓶中倒满酒精,橡皮膜向下凸出比②少;④取一矿泉水瓶倒满水,然后用针在瓶的侧壁上下不同的位置扎几个孔,水向外喷出。实验完毕后师生讨论并总结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使学生在“动中思”,“思中探”,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二、刻意营造互动的氛围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反映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三种学习方法的优势。可以首先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如果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个体开展探究性学习;如果个体研究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或集体合作的探究学习,直至问题的解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合作学习中,可以通过先让学习小组内各成员间相互质疑,并通过采取或小组、或个人、或竞赛、或强化、或辩论等丰富多彩的释疑方式,达到合作达标的目的。例如,“电磁振荡”一节,既是“电磁波”一章的核心内容,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振荡电流的产生普遍感到难以想象,加之振荡电路内与电流相关的磁场、磁场能及与电荷相关的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电场和电场能等物理量在不断地变化与转换,许多学生都有一种如坠雾里的感觉。因此,教师在授课中,既要适时地通过实验、动画等手段给学生提供表象,也要对这些物理量进行归类,并抓住能量转化这条主线,帮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为学生顺利突破难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环节奠定基础。
三、增加实验教学的探究性
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能从中获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的认识活动。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都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展,在实验教学时采用分组探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发现”的主人,让他们充分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以及科学发现的喜悦,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例如: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时,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然后小组讨论有两种方法,最后全班交流,确定一种最好的测量方法;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树立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主的思想,为学生做每一个小组探究实验,当好助理者和服务者。通过小组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四、给学生多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及“+”、“一”接线柱的接法,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而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就能自主的探究其它电学实验。例如,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规律等,这样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估计大米的密度”一题,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估计大米的密度大约是多大?接着让学生想出几种测大米密度的方法,然后实际做一做,最后做出评价,哪一种方法既简便易行而且误差又小。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这样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而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炳生等《八年级物理教学参考资料》,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王丹东《中学物理教学通讯》国际展望出版社,1991.
根据教育科学技术局《关于举办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大赛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镇中学实际,特拟定本活动方案:
1.参赛对象
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均可报名参加。
2.比赛内容
根据初中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标准,教师为完成初中实验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实验准备及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内容选择沪科版初中物理、化学、生物教材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内容,选择一个来完成其实验步骤。
3、评委:潘厚明 何育洪 张 云 冯建波 冷兴旺 冯小杰
4、原则:评委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积分。5.比赛时间:2011年6月2日—6月4日
6、地点:物理实验室
7、比赛流程:
①当天第三节课选手进行实验技能操作知识题的比赛,时间为40分钟,几位选手同时进行;
②第四节课进行实验技能操作比赛,时间为20分钟,由选手抽签决定先后顺序,一个一个选手进行,当一个选手在进行操作时,其余选手不能在场。
8、积分方式: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由其他评委积分相加的平均分,实验知识竞赛题按40%计入总分,实验操作按60%计入总分,两项相加的最后积分。
9.比赛奖项的设置
本次比赛设奖,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根据参赛选手的比赛成绩排名来确定一名参加县级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活动。
平模镇中心校 2011年5月31日
参赛选手:
实验原理:
一、课题名称:初中物理教学的尝试教学法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尝试教学法”问世至今20余年,以其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传统教学法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重知识的传授,重知识的结果,忽视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处于消极应付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意识。现代教育理论注重在尝试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强调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强调智商与情商相结合,提倡发展个性,强调综合素质。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法的不足,探索一种能适用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教学法,我们成立了教改研究课题组,进行“运用尝试教学法,实施分层次教学”的课题研究。
三、理论依据
“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是邱学华的尝试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教师先提出尝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思维的束缚,学生可以这样试也可以那样试,为学生留下了自我探索和创新的空间;为学生获取知识、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实现学习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先练后讲,先试后导”是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先练”即教师不讲,让学生先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地对客体发出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分析、判断,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成功动机,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同学间的竞争活动,对数学问题兴趣浓厚,积极探索新知。“后讲”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解决又不能解决还差一口气的时候,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讲解突出重点、难点、关键和易错点及反例,以此来引导学生,使学生获取深刻、全面的知识。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对于不同的学生,在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同一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感知也可能存在很大不同。因而在教学中,应当承认学生与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分层教学,整体优化。
其次,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尝试教学法应用于物理教学是可行的、必要的。
物理学学科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根基在实验,一切理论都要以实验作为唯一的检验者,物理教学(或学习)往往都从观察实验或实验操作开始,先获得感性认识,再进行分析研究、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本身就与“先试后导”不谋而合。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它以物理概念为基石,以物理学定律为主干,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中学物理的内容,从逻辑关系来看,知识与知识之间多为下位关系和上位关系,其欠是并列关系。这就决定了学生进行尝试学习时,能够按照一定的思维程序对新问题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和类比,有助于学生依据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尝试探索与思考,实现对新问题的同化或顺应,使尝试成功。
3、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科学。从物理概念转变为物理量开始,它利用种种数学表述手段为理论与实践(实验)开辟道路,使物理学的结论可随时加以严格检验。象数学一样,物理问题多数都能依据公式或定理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这样就能使尝试的问题便于设计和操作,使学习过程中“以练为主”成为可能;另外,解决问题的途径可能有多种,但结果是唯一的,因此尝试是否成功的尺度和标准易于掌握,容易进行信息的反馈和评介。
4、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形式最一般规律和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学科。它是其它自然科学和各种工程技术、社会生产各部门特别是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基础。物理学科的重要性、问题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常见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举,激发尝试动机,从而实现真正的学习。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
5、物理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物理学从它的早期萌芽到近代发展,都以它丰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等充满哲理的物理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影响着社会思潮和社会生活,因此物理学曾被称为“自然的学”、“科学方法论的典范”、“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科学基础”、“现代科学哲学的支柱”等等。方法总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并经过多次反复形成观点,方法的掌握和 2 观点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尝试教学法能很好的实现物理教学的上述功能。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亲口尝一尝梨子的滋味,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认知规律,多一点困难,多一些思考,多几次反馈、矫正,且长此以往,才能真正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尝试教学法应用于物理教学是必要的。
四、实验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尝试教学法教学,改变学生在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确立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弘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处于一种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五、实验的方法:
(一)初中物理教学大多都是让学生对一些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进行观察,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通过实验得到一些物理规律,然后应有这些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尝试教学法可广泛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之中。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设计的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程序可分成七步进行:
提出尝试题——尝试练习——自学课本——尝试操作——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引伸尝试
1、提出尝试题
初中物理课中的尝试题的编拟一定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针对要学 的新知识而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奇心,当然还要便于学生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后去解答。如讲“蒸发”时可提出①液态水能结成冰,水能否变成气态?②同样的衣服洗后晾干有时需要几天,有时半天就干了。这是为什么?③打针时在皮肤上擦点酒精为啥有凉的感觉?对于有的教材,可先展示一些有趣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出尝试题。
尝试题的提出一定要紧扣教材重点,要注意适当的深度。2、尝试练习
初中学生与小学生不同,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尝试问题提 出后,由于有趣的现象已经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思维敏捷的学生已跃跃欲试,3 教师可让学生回答,答错了没关系,更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学生能积极回答问题,这说明他在积极思考,主体正在发挥作用。
通过练习,学生的答案往往会五花八门,到底谁答的对,可以转入第三步看看课本是怎么说。
3、自学课本
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还无法断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迫切需要从课本上找 到依据。自学时教师可作一些适当的启发式指导。
4、尝试操作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学生通过自学只是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自学过程中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但那毕竟是书本上说的,俗话说:眼见为实。学生心理仍有疑团,为了解这些疑团可转入尝试操作。实验说了算。
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或让学生实验尝试操作,进一步验证答案是否正确,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操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及时纠正学生中不规范的方法,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学生讨论
通过上述练习、自学、操作,学生的结果仍然有不同的,有对有错,教师可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对的对在何处,错的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共同讨论找出原因,在讨论中使认识达到统一。
6、教师讲解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归纳,使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了些什么东西,哪些是重要的,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7、引伸尝试
为了巩固新知识,教师可以再试探一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第二次 尝试练习。如“光的折射”一课中可提出光的同一种物质中能不能发生折射? 以上七步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适当变化,但以学生为主体“先练后讲”的精神不能变。
(二)初中物理哪些知识适合用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的优越性在于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有利于 提高课堂效率。它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大有帮助的。但是也并不是每节课都适合用尝试教学法。
1、对于有旧的关联知识作铺垫的后续知识适合用尝试教学法。
尝度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学生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此外还必须要有旧的关联 知识作铺垫,后续新知识才能顺利获取,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和操作时不会太棘手。例如:学了“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后面的“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都可用尝试法进行教学。
2、当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发生迁移时可用尝试法教学。
如讲了“光的反射”后学习“光的折射”时会想到折射是否有反射相似 的规律?知识发生自然迁移,学生可由折射联想到反射,进行尝试练习就不难了。
3、复习课教学可用尝试法
在进行复习课教学时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有一个新的认识,学生有 一定的基础,进行尝试练习时可由浅入深地进行。在无旧知识作铺垫的全新内容不适合用尝试教学,否则会增加新授难度,完不成教学任务。如讲“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就不太适用尝试法讲授,虽然不能整节照搬那七个步骤,但以学生为主,“先练后讲”的思想是可以用的。
应用尝试教学法仅仅是“进行新课”时使用,一堂完整的课可同时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尝试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结合起来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应用尝试教学不仅仅是学习尝试教学法的本身,而是要发扬那种大胆尝试的精神。
六、实验课堂教学原则
在教研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运用尝试教学法实施分层教学时,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
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判定出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一教学目标编拟尝试问题,让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学生讨论等教学环节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2、启迪思维原则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启迪学生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编拟准备题和尝试题时,应注意创设良好的思维情景,有意识的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而通过学生讨论或教师的提问诱导,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3、层次性原则
在编拟尝试题时,要注意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用准备题、尝试题、再次尝试练习让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得到发展,由“以旧引新”到“步步释疑”再“螺旋上升”;在尝试练习中,根据个体差异,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都能通过努力,掌握好有关知识,达到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的目的。
4、暴露过程原则
在尝试教学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在教学过程中,揭露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这一过程从学生尝试练习、相互讨论及教师讲解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一改传统教学法把现成的结果告诉学生,而让学生在尝试中探索思维方式、在讨论中提示思维过程,构建知识体系。
5、自主活动原则
所谓自主活动,指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实践活动。在尝试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不讲学生先练,因而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解答准备题到尝试练习,并积极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原则。
七、课题实验组人员
王一鹏: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协调工作
林金亮:具体负责课题的实施,材料的收集、整理,构建尝试教学法的课堂模式。
黄奇德、张书文:侧重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践,为进一步实践提供经验
八、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6.5-2006.10):学习动员制定实施方案,确定研究内容及具体分工,搜集有关资料,提出实验设想,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做各项准备 6 工作。
2、实施阶段(2006.10-2007.12)
第一阶段(2006.10-2007.6):(1)参观学习(2)进行课堂实验(3)召开研讨会(4)修订实验方案(5)撰写有关论文、教案,积累实验资料。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杨石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及运动规律的科学,从物理学的发展以及物理学自身的研究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是判断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是联系实践的形式之一。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教育改革已深入到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阶段,要求广大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学会合作,其核心是21世纪的学生要具有创新精神,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更,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和做好实验教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建立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验可开发学生智力,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的初步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个人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加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教材中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的有关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即从实验直接推出结论的正确与否。在这些实验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往往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探索性实验的主体是学生,由学生自己动手,在实验过程中认识到这些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它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 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将演示实验与学生操作实验,有机结合进行,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例如:以电磁感应课堂教学设计为例,说明一下设计思想。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节课都要把启动顺序、知识结构等写在教学材料上。从表面看有点像程序教学,实质上它有更多的灵活性。其中操作上有分有合,时间上可长可短,运行中有序交替。总之,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训练要求,避免一刀切。
二、加强实验方案和方法的改进,培养学生实验的设计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据取数,得出结论,而且还应培养学生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独立地设计实验方案的本领,即培养学生实验的设计能力。要变学生实验为设计实验,教师对实验设计只进行一般性的原则指导,教师只讲述基本方法,不做示范操作,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实验操作可在实验室内巡视启发指导,给学生创造独立实验操作的环境。对学生实验中的错误、实验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多角度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在“做”中逐步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形成学习物理的比较稳定的动机、情感,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在“做”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实验方法多样性,活跃学生思维
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是要求在既定目标的过程中,有全局观点和善于妥协,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四、重视演示实验中设计思想的展示和创新,注重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物理实验现象本身就具有鲜明、直观的特点,能够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但在教学实践中,不能片面追求实验中强烈的视觉感受,却忽视了对实验过程中重复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新课程标准中,将科学研究列入标准,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强的毅力和积极的心态,否则,只能是半途而废,无功而返。在物理实验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分析研究学生分组实验中发现的发生的异常现象;二是注意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三是做好课外小实验;四是留心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物理实验,不但要达到教材对每一个实验提出的实验目的,进行常规的验证性的实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展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的应用现代教学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在学生的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实验活动中,也可以发展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创造。
总之,由于学生在实验教育中要么观看教师做演示实验,或按部就班地按书上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课堂实验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这种被动性的意识程度与意识到指导性作用发挥的程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验中去,而不是仅仅在于实验的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通过做实验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一、物理实验中的验证性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中大都是验证性实验, 如自由落体运动、串并联转换等,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 这些实验却已经失去了新颖性。因此, 如何改进当前的实验教学现状,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中学阶段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最多的一个阶段, 更是他们思维逻辑形成的最重要阶段。而初中物理是对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作用。为什么如此讲, 是因为物理学习中有很多需要学生去自己独立思考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实验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工具。物理实验中有很多内容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的, 而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 学生们就会难免产生一些奇怪的问题。他们可能会想象改变实验, 尝试是否可以达到一种惊喜的效果。但是这些在教学中往往是被严肃批评的, 因为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 同时还要兼顾课堂内容等。所以, 在这样的情况下, 很多学生就失去了真正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例如惯性实验中, 小球的撞击实验, 这部分基本是由教师演示给学生来完成实验教学的。而学生们并没有参与到里面, 所以他们对这一部分实验是非常陌生的。但是对于电路部分, 教师会允许学生自己去动手组装电路, 学生们是非常喜欢参与这种课程的, 这也是学生们为什么电学部分学得比较好的原因。可能十年之后, 他们依然还会记得这部分内容, 因为他们曾经动手完成了这些实验。
二、从验证性实验到创新性实验
学校开办验证性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辅助学生们学习教材内容, 同时也为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提供一个动手锻炼的机会。创新性实验是建立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 把自己的独特想法掺杂进来, 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 适当开展创新性实验,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有很大的意义。当然这是在一定的前提下, 学生们必须熟练掌握验证性实验的操作, 并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例如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实验中, 有些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他们可能会把电流表和电压表弄混, 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安全意识培养。而部分学生, 他们对电学内容掌握非常好, 所以一些实验就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在这种条件下, 他们就会想自己独立创造一个实验, 从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种想法是非常好的, 这也就意识着他们对知识的追求, 我们不能够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所以, 在对他们进行安全培训之后, 在教师的监护下, 他们可以适当完成自己想做的实验。而对于实验的审核工作必须由教师来完成, 教师应该考虑到这些实验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在实验审核通过之后, 教师应该按照学生实验所需要的原材料进行安排, 这部分内容也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因为学生没有独立的行动能力, 所以, 教师必须要对他们进行全程的监控。在实验结束之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验的成败情况, 对他们进行指导。如果实验的效果好, 还可以扩展到其他的学生,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创新性实验中来。有些学生是非常喜欢动脑筋的, 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够忽视他们安全意识的培养。有些学生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过程中, 想独立完成一些内容, 他们会偷偷做实验, 甚至有的学生把药品偷偷带出实验室, 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的开展是一种必然, 因为传统的严重性实验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 合理开展创新性实验, 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又可以对他们的理论知识学习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安全的前提下, 让学生尽量多的参与进来, 能从总体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范瑞秋.让初中物理实验从根本改变[J].广东教育, 2008 (7) .
关键词:初中物理;动手能力;自制道具;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起步阶段,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而其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设置。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一直以来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在物理教学中所应起到的重要作用,物理实验教学在方法创新、挖掘学生思维潜力方面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使得物理实验教学流于形式。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大多占据主导位置,学生按照教师所设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进行“复制式”或“效仿式”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局限于观察和测量,对实验仪器的构造、安装、调试以及材料和实验方法选择方面都缺少系统的认知。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观的要求,因此,我们要革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从实践教学来探索其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放部分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观念。一方面,改变被动式和纯演示性的实验教学方法,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一大弊端是为了迎合应试教育的试题设置,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思维能力的开发。要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教师需要在备课的基础上创新实验教学开展步骤,以问题式引导和增设探索式延伸问题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器材及其组装方式的深刻认知,在探索式问题设置上从多个视角来解决实验问题,灵活地运用物理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改革中教师通过开放部分物理实验内容,让学生自主操作物理实验,包括自主选择小组成员、实验内容、实验器材等,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案和实验操作步骤。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应该要求针对同一实验课题进行多种实验方式的探索。如:在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这个实验课程时,教师可以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理理论的理解和自主选择实验材料,通过学生对实验目的的自我理解来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要求学生自行选择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从而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研究的成就感和实验成功后的成就感,这对提高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极有帮助。
二、适当增加趣味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初中学生对于物理实验课堂的认知大多为无趣和枯燥,这表现为其兴趣度不高,对待物理实验大多流于敷衍。教师针对此现象要从增加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来着手,在实验教学中加入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知识因素,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讲大气压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演示水在导管中自动上升这一趣味实验来引入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在掌握大气压强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设置要求学生自主探索的实验题目,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常识自主选择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来演示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物理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
三、自制实验道具,提高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所需要的大多实验仪器简单和操作精细度不高,多数物理实验为定性内容,这为自制实验道具提供了较大的可发挥空间。且自制实验道具可以解决学校缺少部分实验仪器的问题。最主要的是,通过结合教學内容自制实验道具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如何有效利用实验道具验证物理知识的内在方法,这对学生物理素养的提高以及日常的自我研究和发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自主实验道具培养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教学。
教师在学生自制实验道具时要积极引导并进行方法纠正,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制作道具的物理原理,并结合物理教学的需要,与学生共同参与制作实验道具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龙薇.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物理教学探讨,2005(9).
[2]李正山,张家浪.探索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J].学校管理,2009(1).
一、课前教学设计及实验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课的设计,比其他类型课的要求更高、设计更精、考虑更全。
1.在备课时要对本次实验有全面、彻底的了解。包括实验目的、器材、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论,了解仪器的规格性能以及课堂上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等方面。
2.在课前对分组实验的组织工作进行周密的考虑与布置。根据实验室器材尽可能地多分几个实验小组,设置小组组长,明确组长职责,提高小组活动的有序性,以使分组实验迅速、有序地进行。
3.课前向学生介绍实验课的流程。要求学生按照流程并听从教师指挥行动,以免课堂秩序混乱。
4.课前向学生介绍本次实验的目的、器材、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5.课前教师还应深入实验室,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整、齐全。对个别较难的实验还要亲自动手做2~3次,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有些实验还应配备相应的维修工具。如,在测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安培表、伏特表的接线柱底脚螺丝易脱落,就应准备螺丝刀、尖嘴钳、小扳手之类的工具。导线线头容易断掉,应准备剥线钳或火柴等。此外,有些导线外层绝缘皮完好而内部金属线断路,个别小灯泡因质量问题灯丝也易熔断等,就必须备有万用表,及时予以检查、更换,以确保实验的成功。否则,学生在实验时会因缺少某一器件而无法进行,从而影响课堂秩序。
二、进行学生分组实验
对初中生来说,听、看与动手操作是有距离的,因而教师的指导要勤,观察学生操作要细,才能保证各组实验顺利进行。
把握好指导的内容:
(1)知识性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过程和结论以及仪器的性能、工作原理等。
(2)技能性内容,包括实验基本操作要求等。
如测固体密度的实验:
①调节天平平衡前将游码调零;
②用镊子取放砝码;
③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课题: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探索
题目的界定:物理实验改进、案例内容:水沸腾实验的改进活动方案
形式:实验探究
预计效果:第一阶段通过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
第二阶段讨论并设计改进方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三阶段推广实施,并做好总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具有创造性思考能力
案例:水沸腾实验的改进过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器材是: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钟表。如果根据课本上的这些实验器材,安装并进行实验,弊端有三个:
时间比较长
沸腾的剧烈程度不够
气泡变化不明显。
针对以上情况,我校对此实验做如下改进
实验器材
大试管(长约25cm 直径4cm)、水、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钟表。探究实验步骤
提出问题: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按照如图所示装置安装器材。
进行试验:用酒精灯给盛水的大试管加热至沸腾,在水温达到80 ℃时,每隔5s记录一下水的温度,同时观察水中气泡,把记录的温度示数和气泡变化情况填入下表。
描绘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解决前面的问题总结沸腾沸点的定义
教后小结
改进后的试管的容积比烧杯的容积小的多,加热时间短,沸腾特别剧烈。再有试管比较长,沸腾前试管上下的温差比较大,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由于经过的路径长,水蒸气遇冷液化的越多,气泡变小越明显。沸腾时试管内水的温度相同,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吸入水蒸气,由于经过的路径长,吸入的水蒸气就多,气泡就越大。此实验弥补了以上三大缺点。
成果展示:论文、阶段总结资料、试验教具展示、学生获奖证书等
初中物理研究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
组织课外探究活动教学时,深感课外探究的话题难找,究其原因,课外探究不同与课内探究,既不是课内探究的重温,又没有前人的经验借鉴,必须有教师的创造性思考。其实,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切入课外活动并不难。下面例子简要说明我校的物理学科课外探究学习的设计方案。
地点:物理实验室
时间:每月两次学生课外活动
参加人员:部分物理教师及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
四、程序:第一阶段通过操作、观察书中试验,分析试验失败原因。
第二阶段讨论并设计改进方案,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收集资料
第三阶段做好总结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推广实施
案例:
(一)物理的实验很多,往往因实验前疏于考虑,试验中重视不足,导致实验的失败率很高,不妨将“实验失败的原因”作为课外探究的话题.“水的沸腾”实验简单易做,然而实验课上,接近下课时都不能达到水的沸点,有的小组水的温度超出沸点,仍不出现沸腾现象;以探究实验失败为话题:
(1)成功的小组、失败的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探究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构成猜想于假设”
(2)选择实验、查阅、询问中某种途径,收集证据,验证“猜想于假设”的正确性。
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方法、过程、操作、结果的分析、评估,优化实验方案,在探究中学到物理知识,增进探究能力,培养实践意识,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家庭生活为切入口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生活中含有很多的物理知识,物理是生活的一部分,以家庭生活实践为探究学习的切口,不仅消除学生对物理的神秘感,且能帮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问题。
在“水的沸腾实验失败现象中”,又提出新的问题,水的沸点与气压有生么关系?
以“高压锅”为话题提出课外探究的任务:“水的沸点变化与高压锅”
(1)实际使用“高压锅”,煮饭或烧菜一次。
(2)观察高压锅,阅读说明书,弄清各个部件的功能,以及使用注意点。
成果:阶段总结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一项关键内容,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素质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楚、直观的了解物理知识,把握实验探究的方法,形成物理知识探索规律。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是教学发展的必然需求,通过探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指导实践教学,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概述
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指的是利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动手操作,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获取实验经验和体验,形成系统化的物理知识结构,分析物理实验的本质。从教学方式上来看,物理实验也属于一种教学手段,丰富了物理教学内容,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是体现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情感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进行物理实验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能纠正学生错误的认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形势的变化,应转变和更新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只是发挥引导者和辅导者的作用,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过程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物理实验学习经验。
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路
(一)添加教材外的物理实验,增加实验项目
物理实验教学通常涉及的都是教材中典型的实验,而开展实验教学仅仅停留在教材实验的层面上,根本无法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增加物理实验教学的项目。从物理教学课程出发,根据教学大纲,合理的选取一些课外物理实验,尽量贴近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在进行课外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实验室器材,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自制实验器材,丰富实验用具,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实验精神。锻炼学生的感性认知是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目标,通过完成多种物理实验,有利于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研究和观察,为学生终身物理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应用探索式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一定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对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新,应用探索式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在实验目标、流程设置方面,应由学生自主完成,使学生围绕自己的猜想,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完成实验,使学生对物理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通过物理实验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及实践应用能力均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主要考虑的因素,其中创新能力是实验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在实际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设置一定的实验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站在科学的角度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让学生自发地利用实验去证实自己的猜想。教师在辅导时,要突破传统教学实验的束缚,设置一些新颖的实验,大胆尝试不同形式的实验方式,探索出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实验途径。
(四)突出实验教学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充足的学习和思考空间是保障学生高效完成物理实验教学任务的前提,在实验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实验学习中,而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支持,为学生的自主实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对象,从实验目标设计、实验器材选取、实验流程设定、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展示实验成果等多个环节中,应由学生独立完成,或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实现,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建议
(一)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考核制度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就是评价考核,可以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使教学评价的功能得以发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在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也要极大对评价考核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做好评价设计工作,从思想上改变对评价的认识,提高对教学评价的重视度。应将学生的能力、综合素质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把握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并评估学生实践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系统的考察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分析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适当延长实验教学课时。考核过程中还要尽量考虑每位学生的状况,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学生在积极性的评价下能够更好地投入到中学物理实验学习中,熟练的掌握物理知识。
(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决定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针对学生整体知识水平,采取灵活的课堂形式,分层次进行教学,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能力都得到提升,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形成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物理实验,让学生意识到进行实验的重要性,才能使学生自觉参与实验教学活动。
四、结语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同学生实验素质和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高效的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形成良好的物理实验探究学习习惯,锻炼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要想达到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必须要从根本上提高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添加教材外的物理实验,应用探索式物理实验教学方式,通过物理实验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突出实验教学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并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考核制度,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物理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峰.通过物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设计[J].物理教师,2005,(04).
[2]孙宜峰.优化实验教学,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9).
[3]韩会一.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2009,(07).
[4]陈宏亮.初中物理实验高效教学的策略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4,(11).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我国教育体系已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向素质教育, 而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实验教学也越发的显得重要。传统的实验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地位, 教师主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教学方式, 这种传统的主导实验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顺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因此, 物理作为初中教学过程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 无论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来说, 都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一、目前普遍存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1. 实际实验开出率低, 学生缺乏动手机会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不少教师并未真正理解课改目的与要求, 只是一味的追求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在物理教学中, 很多物理教师由于受到教学任务的限制, 或是曲解了新课标要求, 都在大幅度地将学生的实验课程时间缩短, 降低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时间与空间, 把较多的实验时间用在了课堂讲解与课堂示教上。这样的实验教学虽然完成了课标要求, 却忽略了实验课程的目的, 大大降低学生动手实验与思考的机会, 对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新思维能力带来了较大的不利。
2. 实验设施缺乏, 设备跟不上教学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教育的不断改革, 实验过程中所需的实验教学器材也在发生着转变, 不断更新, 其科学性、精密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加强。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 实验器材往往受到资金的影响而有所缺乏或是更新换代的滞后。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其不仅缺乏实验器材, 甚至还会缺乏实验室, 这不仅严重影响到物理实验教学的课程进展, 还限制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与创新能力的发展。除资金短缺之外, 一些初中学校对物理实验教学的不重视也是造成设备跟不上教学需求的一大原因。物理实验仪器的更新是时代的需要, 是教学的需要, 是有效培养学生动手思考能力, 创新能力的关键, 但仍然有不少的学校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 所使用的实验设备比较陈旧, 质量与规格都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 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 甚至会因为实验器材数量的限制, 很多学生不能亲身体验操作过程。
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1. 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 改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而教育体制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措施的实施, 只有将素质教育体制不断的完善, 真正的确立起来, 才能更大程度的使相关教育教学理念得以实施。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广泛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导致实验课程的开展不能达到最初的教学目的, 所以, 只有将传统的应试教育彻底摆脱, 打破其对实验教学发展的制度限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素质培养措施才能得到更好的落实。其次, 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具有较大影响, 实验教学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需要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才能有效的落实于每一位学生的手中, 所以, 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实际课程设计对学生培养学生的物理动手实验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教师在进行实验课程设计时,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物理理论知识的限定, 改变以往传统苍白的教学观念, 进行趣味性的实验课程讲解, 让每一位学生有动手思考的机会, 提高学生动实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创新思维能力。
2. 加强实验器材的投入, 确保实验设备满足实验的需求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所以实验器材是作为实验课程的最大支撑部分, 只有拥有足量先进的实验器材, 实验课程的有效进行才能得到保障, 最终才能保证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验操作的以展现。因此, 学校应当加强物理实验操作器材设备的投入, 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实验器材的规范管理, 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建一个良好的场所。此外, 学校更要重视实验设备对实验的需求, 让物理实验顺利的进行不仅要有相应的实验器材, 还要让实验设备的质量与规格符合实验需求, 为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初中生来说, 其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都处于关键时期, 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具有很大的价值意义, 所以学校在购买物理实验操作设备时要保证这些设备的能够在实验室发挥作用, 避免因实验器材不合格而导致学生的操作失误, 造成严重的影响, 或是因实验设备质量问题使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实验, 达不到实验教学目的, 难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这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正视存在于实验课程中的问题,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勤于思考, 勇于探索, 积极的配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成长中具备解决问题、科学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淑红.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 2015, (07) :197.
[2]范钦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 2015, (29) :25.
[3]欧林阳.师生共翻转, 疑义相与析——问题驱动下的物理翻转课堂[J].教育科学论坛, 2015, (11) :12-13.
学校名称:滦南县方各庄镇三甲庄完全小学实验题目:光的直线传播
参评教师姓名:杨香敬
光的直线传播
一、实验目的:
1.科学概念:知道光沿直线传播这一属性;2.过程与方法:能用实验方法研究光沿直线传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能知道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物体的特点,体会到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二、实验材料:激光笔,直尺,打好孔的卡纸2张,卡纸1张,夹子,吸管2根。
三、实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1、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试验,寻找证据,整个实验过程充满新奇和挑战,漂亮的卡纸和吸管可以增强小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同时综合了知识的运用。
2、笔直的空管管径能够形象地体现出光线的直线路径;
3、实验过程所需器材简单,制作方便,容易操作。从多个角度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学生理解更为透彻。既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把课堂延伸到了课余。
四、实验原理:
1、实验
(一)设计思路:当空管未受力时,它的管径是笔直的,我们通过空管的管径能够看到蜡烛的火光,这表明蜡烛的火光能够沿着笔直的管径传播到我们的眼睛里,而被我们所看见。如果用手给空管施加一点力,使空管发生弯曲,那么我们就看不到蜡烛的火光,这是因为蜡烛的火光不能够通过弯曲的管径传播到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就看不见了。
2、实验
(二)设计思路:当我们将手电光正对着空管照射时,手电光可以沿直线管径穿过,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如果是斜对着空管照射,由于手电光没有与空管管径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会在光屏上形成明亮的光斑。
五、实验过程
第一个实验:点燃蚊香,用一支激光笔对着烟射过去,空中出现了笔直的红色光线。形象地说明了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二个实验:。另1张纸板用夹子夹住也横立在桌上。用手电筒正对第1张纸板的小孔照射空管,就会在卡纸屏上观察到红色的光斑。
把另1张带孔的卡纸让空管穿过这张卡纸板上的小孔,将卡纸打开一定角度,放在桌子上如果用手电筒斜对空管,则不能在白纸屏上形成明亮的光斑。由于手电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线不能转弯通过空管而照射到白纸屏上。老师又相机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要学生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七、实验效果与自我评价
1、实验操作更顺利,学生能更清楚、直观的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2、学生更容易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3、实验器材简单易得,既节省了实验准备时间,又满足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两类物品各自的共同特点,最终得出结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是铁制的,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制的。
四、实验创新点:
五、实验步骤:
1、填写实验记录表“猜测”栏。
2、用磁铁靠近不同材料,观察现象,然后填写实验记录表“验证”栏。
3、利用实验记录表格,引导学生思考: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根据实验结果,磁铁可以吸引什么样的物体?实验结果与我们原来的观点是一致的吗?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一个个具体的测试结果中抽离出一个具有概括性的抽象的结论:磁铁可以吸铁,并且适时的告诉学生,磁铁的这一性质叫做磁性。
附:实验记录表格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学校:班第()组试验步骤:
1、猜测:用打“√”的方法表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2、验证:领取一块条形磁铁,依次验证各种物体,记录实验结果。
3、观察、讨论:
(1)仔细观察这些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2)结论:磁铁能吸引什么材料做的物体?()板书:磁铁能吸引铁制物品的性质叫做磁性。
(设计意图:这个试验的魅力就在于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去感悟,让学生切身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关键环节。在讨论过程中紧紧抓住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这个问题,促进
原帖地址:bbs.ruiwen.com/thread-19637-1-1.html
发几瑁
自由设计8
将创新思维融入作文教学
【设计思路】
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本设计,将从联想和想像能力的培养、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力求把教师的讲解点拨与学生的感悟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作文训练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导写过程】
一、联想和想像能力的培养
1.教师讲解。
联想和想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形式,培养同学们的联想和想像力,对发展同学们的创造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人说,联想和想像力是科学的翅膀,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少不了它。如何在作文时培养同学们的联想和想像力,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在在作文命题方式上,实行开放性作文,尽量给同学们营造一种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向同学们敞开一片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我们在作文时要冲破命题作文的桎梏,这样才会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焕发出满腔的激情,有了激情的驱使,我们就会自觉地走进那色彩斑斓的社会“大超市”,去光顾那琳琅满目的“开价生活大书橱”,尽情浏览,用我们宽广的大视野去审视海阔天空的大世界,体验复杂而有序的生活真谛。我们应大胆去写,不拘泥于内容和体裁,甚至可以写一些散文和诗歌,因为这两种文体最能提高我们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2.学生练习。
用“高原”、“啤酒”、“海豹”三个词语,在30秒内构思一个能讲述2分钟的故事。三个词语的顺序自定,标题自拟,体裁不限。
教师通过点拨使学生意识到:“高原”、“啤酒”、“海豹”原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要把它们组成一篇文章,用一般的思维模式是不行的,必须用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使这三个词语串成一个彼此相及的整体。
二、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讲解
1.教师讲解。
叶圣陶指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举。因此,在作文时,我们要有目的地进行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这样才能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
(1)逆向思维的训练。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某个问题的认识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例如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的哲理性,旷日持久,人们习以为常后,往往产生一种“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但不少成语警句往往是就某一点、某一角度而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思维角度的不同,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名言警句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
(2)学生练习。
请看以下几个题目:
①有人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③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对于①,有的人认为:有人拿“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作为挡箭牌,固执己见,我行我素,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对于②,有的人认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般批评得过且过混天度日的人,但既然做和尚就要干好本职工作--撞好钟,也就是要在其位谋其职,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
对于③,有的人认为:良药裹上糖衣人们更爱吃,忠言也不一定非要逆耳,推心置腹,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犹如春风化雨,更能让人心悦诚服。
所以,创新思维的精髓就在于打破思维定势,标新立异,平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这样,对于写出创新作文是一条有效途径。
(3)发散思维的训练。
虽说逆向思维的训练对我们写出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有个性特征的文章有一定的功效,但在求异的同时,不能只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忽视事物的多面性。其实,任何事物都有着多方面的属性,就拿人们最简单的哭和笑来说,哭和笑本是痛苦和欢愉的表现,但有时哭却是笑,笑却是哭,不是有“出嫁女子哭是笑,落地秀才笑是哭”之说吗?再比如,对于某事某人,我们可以歌颂其“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也可以嘲弄其作茧自缚的愚蠢,因为我们遇事善于从多角度、多方向进行思维,而不能一条路走到黑。这就是创新思维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
(4)学生练习。
①“万绿丛中一点红”,运用发散思维想像多幅画面,然后用语言描述画面。
②以《雪》为题,运用发散思维,写出至少三个不同的立意。
③以《鹅卵石》为题,运用发散思维,写出至少三个不同的立意。
教师可准备如下答案。
绘画:A.在一片葱郁树林的映衬下,一轮红日冉冉升起。B.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有一个项戴红领巾的小姑娘。C.一池芦苇丛中有一只红蜻蜓在点水。D.苍松翠柏之间,有一只丹顶鹤在休憩……
《雪》:A.赞美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B.人往高处走,可雪却从高空落下,拥抱大地,赞美它滋润万物的精神。C.批评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物萧条。D.鞭挞雪的虚伪怯弱,以洁白的外衣掩盖世间的罪恶。
《鹅卵石》:A.没有棱角,给人以圆滑的感觉。B.识时务者为俊杰。虽没有棱角,但本质不改。C.彩色的鹅卵石有着美丽的外表,但不过是石头而已,正如有的人空有一副好的皮囊,腹内却一无所有。
通过以上几个题目我们认识到客观事物有着多方面的属性,不同的写作主体由于经历、认识、素质、修养的不同,面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有差异。同样面对春景,有人高歌“春色满园关不住”,也有人低吟“流水落花春去也”;同样面对秋景,有人看到的是“秋天万里净,山暮澄江空”的明丽,有人却只见“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婉,这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指导学生看问题时,要考虑多种因素,想像各种可能,甚至包括某些人以为可笑的想法,而发散思维的过程,就是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因素的过程,就是创新过程。
此外,还应注重学生横向思维、纵向思维等其他思维方式的训练,以提高其思维质量,激发其写作欲望,启开其心扉,从而使其在作文中敢于用我手写我心,放言高论,大胆创新,而不至于千人一面,万人一腔。
三、写作练习
1:老师将一支粉笔折成两截,而后丢到地上。
要求:根据老师的动作,充分发挥想像,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推荐阅读:
电路创新设计初中物理06-23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09-20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课05-3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资源06-27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反思12-01
初中物理要注重实验教学09-16
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策略09-13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体会07-05
初中物理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路径论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