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热现象的教学教案
温度计(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具
三个烧杯、冷水和热水、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温度计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我们在学习过简单的机械运动和声音现象后,今天再来学习一种新的物理现象——热现象。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二、进行新课
1.温度
教师: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越热的物体温度越高,越冷的物体温度越低。
温度跟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农作物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生长、成熟。各种食品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才能制成并供我们食用。
2.温度计
教师: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凭感觉。现在请大家看这个实验。这三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在请一位同学将左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请他说说两个手指有什么感觉。
(请一位同学操作,并说明感觉)
教师:对于同一杯温水,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从热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凉,从冷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热。可见,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
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
(向学生出示以上温度计)
我们现在重点学习实验用温度计。
教师利用挂图讲解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1)实验用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所以,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摄氏温度
教师: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摄氏温度。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C,它表示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写作1℃。例如,人体正常温度为37℃,读作37摄氏度。
教师: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请大家看课本图4—3,回答教师的提问。
(练习正确读温度,同时也可以丰富知识,提高兴趣)
水的凝固点和沸点各是多少?
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和内焰温度各是多少?
鸽子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是多少?
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是多少?
3.绝对零度和热力学温度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教师: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大约是负273摄氏度,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科学家们提出了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用K表示。
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零度即负273摄氏度为起点。-273℃=0K,0℃=273K,100℃=373K。所以,摄氏温度的数值加上273就等于热力学温度。
练习:
(1)水的沸点=_____℃=_____K
(2)沸水的温度=_____℃=_____K
(3)绝对零度是______K=_____℃
(4)人体正常体温是_____℃=_____K
4.体温计
学生阅读课文“体温计”,回答以下问题。
(1)体温计是用什么液体的什么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它的刻度范围是从多少度到多少度?(刻度范围是从35℃到42℃)刻度范围为什么是这样?
(3)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最小一格表示0.1℃)
(4)测体温时,为什么要把体温计夹在腋下近10分钟?(因为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使体温计中水银的温度跟人体温度相等)
(5)测体温前,为什么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水银收缩时,水银从缩口处断开,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测量的温度,所以再用时必须向下甩。)
三、归纳总结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3.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四、练习
学生完成本节的练习。
五、作业
1.复习课文。知道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掌握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知道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2.章后习题1.
(四)说明
1.本节内容知识面宽,但是难度不大,又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教学方法宜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本节的重点应放在温度的物理意义,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写法和读法方面。
一、注重形式多于追求实效
现状:《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对每个学段写字教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在第一、第二学段的基础上, 第三学段在“识字与写字”中要求:“硬笔书写楷书, 行款整齐, 力求美观, 有一定的速度。”但在102节课中, 有的教师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还是认识不够, 没有认真钻研课标相关学段的写字要求, 于是就出现了每个学段的写字教学都一样的现象。
如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教材 (文中所涉及课例均选自苏教版教材) 六年级下册《山谷中的谜底》一课, 在课接近尾声时, 教师重点指导“魁”字和“贞”字的写法, 将写字教学的重点仍然定位在单个字的指导上。“贞”字一共6画, 是一个笔画相对简单的独体字。对于这个字而言, 写好“贝”就相当于写好一大半了。而“贝”作为“贞”字的部首和主要构成部分, 在小学的每册教材中, 都以偏旁或部首的形式在各种结构中出现过, 学生也多次练习过, 而且这些字中“贝”的占位都比在“贞”字中复杂, 实在不应该将“贞”字作为重点、难点进行指导。在与课本配套的《钢笔习字册》中, 在一年级上册《识字5》中, 学生练习的第一个字就是“贝”字, 并强调了“‘帽子’宜小, 两边均分”的写字要领。在教学“贞”字前, “贝”作为常用基本字, 在小学各册教材一类字中共计出现了15次, 如二上12课《要好好学字》中的“贵”字, 二下11课《沉香救母 (二) 》中的“败”字, 三上18课《小稻秧脱险记》中的“负”字, 三下24课中的“则”字, 四上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中的“购”字、24课《春联》中的“贴”字, 四下13课《第一次抱母亲》中的“责”字、19课《云雀的心愿》中的“贫”字, 五上10课《嫦娥奔月》中的“贪”字、12课《伊索寓言》中的“贯”字、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中的“贩”字, 五下11课《郑和远航》中的“赠”字、23课《大江保卫战》中的“赛”字, 六上19课《钱学森》中的“贡”字, 六下8课《三打白骨精》中的“责”字。另在“页”字中作为偏旁出现了11次。这位教师在单个字如“贞”这样简单的独体字的书写上还花这么大力气, 将课标对第三学段“识字与写字”中“速度”和“行款”的要求丢到一边, 显然没有关注到课标的学段要求和学情。
还有一位教师在执教《这儿真好》时, 在对课文进行细致的分析后, 课堂第35分钟出示“连”“忙”这两个本课重点生字, 接着指导学生认读, 指名说笔顺等, 到第38分钟时才开始让学生书写。“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来说, 要提高学生写字的质量, 首先教师必须始终把识字写字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必须保证充分的课堂识字写字教学时间。”[1]
思考:“写字是一种技能, 必须花时间练习, 否则, 提高识字写字的质量就是空谈”。[1]《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对写字教学的教学和评价建议也表明, 每个学段的写字教学都应有相应的侧重点, 教师应明确相应学段的写字要求,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 不能走入形式化误区, 为写字而写字。
二、纸上谈兵多于自主操练
现状:写字教学有指导无练习。2011年版课标颁布实施以来, 写字教学环节成为语文课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安排。在这个环节中, 多了许多对汉字文化的探究, 多了许多对汉字如何书写的口头指导。当然, 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过”了, 则会使写字指导成为纸上谈兵。
笔者对102节课进行了统计, 真正能够做到安排课堂教学各环节写字时间总和达到10分钟的, 一节课也没有;集中在课尾时安排5分钟左右教师指导加上学生练字的有38节, 约占37豫;安排3分钟左右教师指导加上学生练字的有45节, 约占44豫;做做样子简单指导一下, 学生当堂练习时间严重不足, 教师要求到课外练习的有19节, 约占19豫。如一位女教师在执教《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时, 40分钟的课堂, 这位教师直到第36分钟时才开始指导写字。教师在指导写“魁”和“贞”字时又大费周折, 在出示这两个字的古体字后讲解了其演变历史, 接着又讲解了写字要领, 最后范写了两个字, 一番折腾下来, 已经是课堂第39分钟, 只剩最后1分钟用来让学生写字, 教师的口头指导严重挤占了学生练习的时间。
写字教学中“只练不讲”或“讲多练少”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于课堂的, 像上述案例中的那位教师一样的教师不在少数。如, 有的教师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来讨论字怎么写, 纸上谈兵, 就是迟迟不让学生动手写;有的教师采用“出示范字—讲解要点—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帖—展示点评”的模式进行写字指导;有的教师写字总喜欢“追根溯源”, 动辄就谈汉字文化、汉字发展史, 耗时许多, 但对于一两个字的“写”来说真正有效的指导往往不多;有的教师一看教学时间不够了, 指导写字环节草草收场, 要求学生将“写”的时间留到课外……总之, 一番折腾下来, 课堂上属于学生自主练字的时间十分有限, 寄希望于课外学生反复抄写, 将“练字”变成了“抄字”, 学生写字的态度渐渐倾向于应付了事, 写字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思考:“写字教学要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 就是要精讲多练, ‘真枪实弹’, 且反复练, 直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2]教师重视写字教学, 重视指导没有错, 可是, 注重写字教学中的指导, 重在书写行为, 而不是写字知识的繁琐分析、讲解。“写字的规律是什么?是描红、仿影、临帖。而且要天天描红、仿影、临帖。无论是硬笔字、软笔字, 概莫能外。”[3]
三、注重“先写”“他写”多于教师范写
现状:一是教师范写勉为其难。叶圣陶先生说:“惟有教师善读善写, 乃能引导学生渐进入善读善写。”写字也是如此, 惟有教师善书, 学生才能善书。102节课的执教者中, 有81名女教师, 21位男教师, 其中大家公认的字称得上工整、美观的有15人, 绝大多数基本能称得上“工整”但称不上“美观”。其中95位教师都能当堂带着学生一起写课题, 但许多教师的范写是勉为其难的。如一位女教师执教《山谷中的谜底》一课, 课题只有6个字, 她在上课伊始板书课题时一笔一画地范写, 非常认真, 她一丝不苟的写字态度一定给学生做出了榜样。但是, 她的写字速度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短短的6个字, 足足用了1分钟, 占了课堂时间的1/40。《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硬笔书写楷书, 行款整齐, 力求美观, 有一定速度”, 那我们的教师在范写时, 除了有字形、笔顺上的示范, 还应当有书写速度上的示范。很难想象以这样的书写速度, 在平时的课堂上, 这位教师还能这么气定神闲地书写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样长的课题, 或像《螳螂捕蝉》那样字形复杂的课题。虽然有关部门及学校并没有对教师的书写速度提出具体要求, 但写一个只有6个字的课题 (其中有3个书写简单的独体字) 就占用课堂时间的1/40, 可能还是太奢侈了。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教师范写是一种传统、古老、有效的教学方法, 能有效引导学生观察、模仿、练习, 使学生真切而深刻地领悟书写要领, 所以一定不能忽视。同时教师在范写时, 字要靠上写, 否则教师在范写时身体会严严实实地挡住学生的视线, 学生根本看不见教师动态的书写过程。
二是静态出示过于频繁。在102节课中, 有83位教师喜欢在课堂上“挂”字、“贴”字, 即在课前将范字写在小黑板上, 或写在磁性田字格黑板贴上, 上课时“挂”或“贴”在黑板上, 或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出示, 让学生临写。现在的课堂上, 教师范写甚至板书内容越来越少, 都“惜墨如金”了。这样做虽可以节约一些课堂时间, 使课堂容量增大, 但因为是静态出示, 呈现给学生的是写字的“结果”, 而非“过程”。因为教师当堂范写, 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动态的示范过程, 其中有正确的握笔姿势、书写姿势、行笔、笔顺、间架结构以及速度的直观示范等。而如果将事先写好的字用“挂”字等方法直接出示, 学生就看不到这些过程, 失去了观察写字的机会, 不利于把字写好。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这样的当堂示范过程尤为重要。
一位教师执教《槐乡五月》一文, 写好课题后, 在带领学生精读感悟课文内容时, 相机将写有“多、白、美、香”这四个字的磁性田字格黑板贴依次张贴。其实笔者认为大可不必。这几个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简单, 完全可以当堂书写, 更没必要各个都写在田字格中。田字格作为写字的一种辅助手段, 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要渐渐摆脱对它的依赖。另外, 对于多媒体的使用也要适宜,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多媒体的使用作为教学手段的发展、创新标志之一, 有很多好处。但是许多多媒体课件在出示范字时, 是连贯演示, 笔画之间的断开也不是很明显。结果造成学生绕一个圈一笔写成一个“口”字, 一笔写成“弓”字等, 这样, 对于学生掌握笔顺、写好字是不利的。多媒体课件演示效果再好, 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范写的作用。《教育学》告诉我们:教育者的语言指导、直观示范对受教育者在感知、理解、巩固的过程中, 是很重要的。
思考:“汉字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一种技能, 有它自身的规律、原则、要求和方法, 作为教师应当对此有一些了解, 并掌握一定的书写技能。”[4]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特点,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写的字是学生最好的字帖, 所以教师要重视先练好自己的字, 才能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范写。教师范写如不到位, 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字水平。课堂上要多一些动态的范写, 少一些静态的“先写”“他写”。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全民素质和学生个人素质提升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因此, 语文教师要将写字教学作为课程来对待, 依据新课标的新要求, 抓住年段特点, 将指导与学生自主练字结合起来, 并重视发挥教师有效范写的作用, 切实重视和改进写字教学, 帮助学生尽快提高书写水平, 化解他们的“书写危机”。[5]
参考文献
[1]杨永彬.低段语文教学的尴尬与突围[J].小学教学设计 (语文) , 2012, (4) :6耀7.
[2]许发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写字课堂[J].小学语文教学 (会刊) , 2012, (3) :18耀20.
[3]于永正.我看小学语文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 (人物) , 2012, (5) :7耀11.
[4]于永正.于永正文集[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2.12.
[5]施燕红.加强写字教学重拾汉字之美[J].教学月刊 (小学版) , 2012, (4) :9耀11.
“生活教育”是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著名教育理论,他主张生活就是教育。初中的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性很强。通过对生活中很多物理现象的描述就能对一些物理概念及原理做出很好的解释,所以如果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到初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中,让同学们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探究来进一步掌握物理知识,同时也能帮助同学们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生活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中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研究。希望能对物理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生活现象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中的意义
1。1活跃课堂气氛,培养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大多是被动地学习,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教师要想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物理,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中去,为此,教师可以设定一些有特性的研究话题,让学生在不断地研究中发展自己的潜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现代个性化如此之强的学生,教师们不能继续采用传统的“喂养式”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物理学科,仅仅对课本理论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要结合生活中人们熟悉的物理现象来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抽象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生活现象的应用能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现象的引入,设计一些思考性问题,进而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把物理知识带入到生活中、情境模拟和现场实验中。这样,对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和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
1。2促进学生深入探究与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感觉到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很大,其实并不是由于初中物理涉及的知识有多么深奥,而是学生们没有养成深入探究的学习习惯,对课本知识只是简单的记忆,并不能拿到实际生活中加以理解。既然学生们的自主性较差,就需要教师们加以引导,在上课过程中引入相关的生活现象,让同学们深入理解,并设置一些情境问题,通过他们自主讨论和学习,促使他们养成深入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学习习惯。
2生活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中的应用
[JP2]2。1引入生活现象构建问题情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JP]
在教学目标中,初中物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原理,还要让他们学会灵活运用,所以,这就要求初中的物理教师要进行创新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问题情境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会有所提高,但是不能充分引发学生的兴趣,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笔者希望通过运用生活现象来构建问题情境,将抽象的物理原理拿到现实生活中去,一方面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生活现象的引导,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例如在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提出一个像“冬天手凉时,我们的取暖方式是什么呢?”这样的情景问题,同学们就会主动给出一些答案:两只手搓搓、用暖手宝、往手上呼热气等,针对学生们给出的这些答案进而提出一个更深入的问题:这几种方式让手增温的同时,内能的增加量是一样的吗?并通过课堂实验,同学们就会很容易发现是不一样的,然后对这几种方式的能量转化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让同学们掌握其中的物理原理。这样同学们就能很快地掌握这部分物理知识,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2。2运用生活现象构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新课标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物理学科从属于科学范畴,对于科学的探究,有其基本步骤,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内容,实施实验、记录数据、论证分析、评价与反思等,其中问题的提出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运用生活现象来设置问题,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然后通过实验加以论证,提高其科学探究的能力。如在对“牛顿第一定律”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踢足球时,踢一脚,足球就会运动,当脚停止对球施力时,为什么球还会继续运动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后球为什么就会自动停止?是什么力让球滚动的速度越来越慢呢?通过系列问题的设置,让他们进行大胆猜想,深入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HJ1。46mm]
2。3运用生活现象构建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师们的讲课效率,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核心,积极利用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其获得知识的欲望。加强对生活现象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在对“阿基米德原理”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提出这样的生活问题:为什么木块能漂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却不能呢?学生们可能会给出这样的答案:因为铁块比木块重。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将两块同等质量的铁块和木块同时放在盛有水的水盆中,仍然会出现那种现象。进而同学们就会继续猜想,并肯定了物体的浮力与质量没有关系,应该是与其自身的性质有关系,然后进行深入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带领着同学们进行一步一步的深入思考,让同学们自己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增强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演示实验1:教师打开一盒香皂,让附近的学生闻一下。
问题:能不能闻到香味?为什么?
演示实验2:我们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 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
观察并思考:上面空瓶有红色现象说明了什么?将空瓶与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颠倒放置,重做这个实验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
结论:上面空瓶有红色,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到了上面空瓶中,分子是运动的。这个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颠倒放置时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因为二氧化氮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运动,无法证明分子是运动的。
讲述: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请你试着 举出几个例子?到医院闻到消毒液味;烧菜时有香味传出;到花园里会闻到花香……
提出问题:气体可以发生扩散,那么液体和固体是否可以发生扩散呢?
演示实验3:向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滴管注入两滴红墨水。
观察并思考:发生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对照课本第124页图16.1-3讲述实验过程。
①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开始时及静放10天、20天、30天的对比图片。
②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 1 mm深。
观察并思考:固体、液体、气体都有扩散现象,在以上几个扩散实验中,扩散快慢为何不同?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演示实验4: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冷水。用滴管先向冷水、再向热水中分别注入两滴红墨水。
观察并思考:装热水的烧杯很快变红了说明了什么?扩散现象与什么因素有关?
结论:扩散 现象与温度有 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小组讨论:讨论“想想议议”中三个问题,1.以上几个实验是否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2.分子的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系吗?3.对分子的运动你能做出哪些推测?
得出结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拿一个铅块,用力拉,为什么拉不断?用力捏,为什么捏不扁?
演示实验5: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教师在下面逐个加挂钩码,挂很多个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观察并思考: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教师分析: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所以,用力拉铅块时,分子间的引力使得铅块拉不断;用力捏时,由于斥力的存在而捏不扁。
类比:让学生取一根弹簧,感受拉和压时作用于手的力。然后教师拿两个乒乓球,中间放一根弹簧,告诉学生用这个模型来比拟两个连着的分子,教师操作,让学生来回答。当弹簧拉长,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弹簧压缩,分子间的距离缩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弹簧不用力时,引力=斥力。
关键词:物理学史;初中物理;物理教学
所谓“物理学史”,是指人类探索、认识物理学现象与规律的历史。每一个物理学概念的背后都凝聚着人类的“生命实践”智慧。某种意义上,物理学史是物理教学的指南。“历史相似性”原理告诉我们,学生在物理学学习过程中,必然要重蹈人类探索物理学知识的关键步子,必然要遭遇人类探索物理学的相关困惑、障碍。那么,物理学史该以怎样的姿态启发物理教学?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基于学生物理学“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物理学知识的发生视角、过程视角,再现物理学概念的发生史、发展史,让学生与物理智慧相遇。
1展现背景性知识,在文化中凸显历史
任何抽象的物理学知识都产生于实践的土壤,都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展现物理学概念的背景性知识,让学生在物理学境脉中理解物理学概念,许多物理学知识,学生感到高深莫测,究其根本而言在于物理学知识从其产生的文化境脉、文化土壤中分离了出来。从根本上说,没有一种物理学概念,也没有一种物理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物理学概念产生出来,结果将它赖以生成的背景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物理学思考”变成了“冰冷美丽的物理学概念”,这是物理学教学法的一种颠倒。因此,只有将物理学知识放置于相关的文化背景之中,才能彰显出其本质和意义,才能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教师必须丰富知识背景,借鉴历史上四位科学家对力的认识和探究,深化学生的认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直观看到,在平路上人推车,车才能运动,人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因此他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摩擦力,他认为,水平面上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摩擦的作用,如果没有摩擦,水平面上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一速度运动下去。法国思想家笛卡儿发现,物体运动速度的改变是有原因的,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认为,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背景知识的丰富、完善,让学生形成“力对运动的作用”的科学认识。教学中,学生展开深度思考: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撤去外力后,是否立即停下来?物体运动得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什么?经过交流,学生才能理解“物体固有的维持运动状态的特性,力的作用只是改变运动状态。”背景知识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了物理学概念,掌握了研究物理学现象的一般方法。学生在背景知识的丰富中主动展开物理学思考,主动建构物理学概念。不仅如此,这种贯通物理学历史背景知识的教学,更让学生感受到研究物理学要不迷信权威,要不唯书、不唯上,要有追根究底、超越现象看本质的研究精神和研究品格等。
2展现过程性知识,在回望中再现历史
物理学知识的发展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历史过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展现物理学知识的诞生历程,让学生在回望中再现历史。发生重演教学法认为,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认知过程是人类对物理知识的探索过程的微观缩影。物理学史到底以怎样的姿态走进物理教学?笔者认为,对于不同的物理学概念,运用物理学史引导学生建构物理学概念的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主要有“复制式”、“链接式”和“融入式”。对于物理学知识的关键节点,教师可以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物理学思维,让学生像物理学知识发生过程一样,去经历物理学思维、物理学探究,去经历物理学知识的系统发育,从而引发学生物理学学习兴趣,盘活学生物理学研究动力,促进学生物理学理解。如可以让学生对经典物理学问题展开思考,对经典的物理学故事进行阅读,通过思考、阅读,让学生对物理学知识形成亲近感、认同感。例如《电现象》,笔者循着人类对电现象、电性质的认识足迹,用问题导引学生认知。
认识电现象,了解电性质。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雷雨闪电时高压输电线和机械在电力驱动下运行的录像,引导学生思考“电现象的特点”,思考“人类是怎样认识电的?”然后引用西汉典籍《淮南子》中的说法,“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电是是阴阳两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东汉王充的《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即琥珀,“芥”即芥菜子,其意是“带有静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实验演示“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和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吸引纸片”,介绍“吉尔伯特研究带电体和不带电体、制作验电器的故事”,以及“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在雷电下进行的风筝实验故事”。最后演示“用起电机起电”,得出天电和摩擦起的电具有相同性质。物理学史不仅是历史的知识,更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物理现象、物理问题的厚实背景。在历史故事、历史轶事、历史事件等的背景知识回望中再现历史,可以触及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情感、引发学生深度的物理学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物理学知识的无处不在,能够经历着物理学史的曼妙之旅。如此,对于学生来说,物理学学习不仅变得有意义,而且变得有意思。
3展现生成性知识,在创造中重蹈历史
将物理学史运用于数学教学,除了上述的链接式、再现式,更为重要的还有融入式。融入式教学顺应物理学知识的生发顺序和学生学习物理学知识的心里规律,悄无声息地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物理化”过程,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里,学生主动地重构知识,主动地经历知识的诞生过程。因此,物理学教学中的“物理学史”不仅仅是为历史而历史、为物理而历史,更为重要的是为教育而历史。因此,“物理学史”不是让学生创造新的物理学知识、物理学规律,而是让学生在自我原有物理学知识基础上,通过自主建构,获得物理学活动经验、物理学思想方法和物理学文化精神。例如“电场线”是一种用形象的线来描述电场的特征的手段。许多学生由于不理解电场线的物理学意义,要么误解为电场线真正存在,要么被电场线搞得眼花缭乱。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还原,让学生体验“电场线”的概念的诞生过程。首先从“点电荷电场”入手,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点电荷电场中不同位置,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场的特征,由此引导学生表示不同地方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显然,这样的方法尽管直观,但比较复杂。
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然想到对电场线进行简化处理。面对密密麻麻的箭头,如何简化呢?学生发现:如果以“点电荷”为圆心,它周围各点场强的方向都是沿半径向外的,于是就可以运用辐射状的射线来反映其方向。并且学生还发现,各点场强大小随着点电荷距离增加而减少,这种特质契合射线的“近密远疏”特点,于是用射线来描述点电荷电场的性质就水到渠成了。物理知识的产生是有着天然的逻辑顺序的,教师的教学要契合这样的顺序。理想的物理学教学应该是:以浓缩的时空和必然的形式,重演人类探索物理学知识的鲜活历程,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感受到科学的启迪。教学中,引导学生追溯物理学家的思考、研究物理概念的源头,领略科学家们对科学实验的精巧设计、独特方法和深刻分析,从中体会物理思想。顺着物理学知识诞生的逻辑事理和走向,不仅能让学生领悟物理学知识“是什么”,更能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知识的“为什么”,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展现物理学背景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和生成性知识,可以有效地链接历史、回望历史、融通历史。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领略物理学“被规定”、“被定义”背后的独特风景,能够促进学生的物理学理解,让枯燥的物理学教学变得温情脉脉。由此,物理学教学将多一份厚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份自然、少一些做作。因此,物理教学不妨让“物理学史”在课堂中多飞一会儿,多停留一会儿,让学生细细品味、领略。
参考文献:
[1]王珏。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J]。教育,(17)。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 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预学内容】
仔细研读教材,完成下列任务
1、扩散现象是指
2、举例说面扩散现 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3、扩散现象说明了
4、教材第6页实验图7.2- 4是在用 观察
5、图7.2-5反映的是在 (显微镜还是肉眼)下看到的 ,
从这个结果看 出
6、关于这种运动的原因,布朗起初的猜想是 ,后来呢?
7、布朗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是
8、什么是布朗运动?
9、布朗运动时怎样产生的?
10、我们虽然无法直接看见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悬浮微粒的无 规则运动并不是 ,但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 的无规则性。
【议论与思考】教材图7.2-5是法国物理学家佩兰在19研究布朗运动时对三个运动微粒位置变化的真实记录。根据这个事 实,你能否定布朗运动时由外界 因素(例如振动、对流)引起的说法吗11、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
12、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是
高二物理选修3-3 7.2分子的热运动
编写人:杨晋丰,田久武 审稿人:田久武 编号:201424032 使用日期: 5月
探究案
【探究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 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探究内容】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
(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小组长蒋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
二、合作探究:
【典例1】关于布朗运动的正确说法是( )
A、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 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可以叫做热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的热运动.
C、在室内看到的尘埃不停地运动是布朗运动
D、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小碳粒,小碳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导练1】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 )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典例2】下列有关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是分子的运动
B、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C、扩散现象突出说明了物质的迁移规律,布朗运动突出说明了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规律.
D、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
【导练2】对以下物理现象的正确分析是( )
①从射来的阳光中,可以看到空气中的微粒在上下飞舞②上升的水蒸气的运动
③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小碳粒,小碳粒不停地做无规则
④向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红墨水向周围运动
关键词:DIS系统;声学演示实验
一、DIS数字信息化实验室简介
朗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 Laboratory系统,以下简称DIS系统)是由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立足新课改的具体要求研究开发的。该系统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实验软件包(教材专用软件、通用扩展软件)+计算机”构成的新型实验系统。DIS系统成功地克服了传统物理实验仪器的诸多弊端,有力地支持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全面整合。
我校配置的DIS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专用软件构成。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以串行方式通信,与传感器采用并行输入方式,可一并接入最多4个传感器。它同时具备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示波器、数字毫秒计、温度计和气压计等多种仪器设备的功能,可以实现动态测量的高精度和数字化。它能够完成高初中阶段绝大部分定性、定量测量的物理实验,大幅提高实验精确度和实验效率。DIS系统不仅可以完成传统的物理实验,还可以完成一些传统实验很难完成的实验并且现象明显。
二、声现象演示实验
(一)实验装置
将数据采集器通过专用数据线连接到计算机,连接电源,将声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到数据采集器,打开数据采集器开关,在计算机上启动DIS系统软件,选择“通用软件”即可开始实验。如图1。
(二)声音的产生
敲击音叉,可动态显示声音波形,振幅逐渐减小,用手触摸音叉,停止发声,波形变成一条细水平线,显示物体振动发声(如图2)。
(三)声音的特性
1.频率:音调。
①比较256HZ/512HZ音叉的音调和频率,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直观地看到不同音调的声音波形,音叉振动的频率不同(相同时间内,音调高的完整波形的个数多,也就是频率较高)如图3、4。
②比较63HZ、100HZ、315HZ、630HZ、1000HZ、2000HZ、4000HZ不同频率的声音波形可以由课件通过音箱播放声音,由系统测量(将声传感器对准音箱喇叭)并显示波形,让学生观察、比较(因采样频率最高10KHZ,所以高频信号的波形显示需要较高配置的计算机,采样频率选择10K,4000KZ以上频率的声音一般配置的计算机系统不能显示波形)也可以由教师事先整理成图片依次展示,如图5、6。
注意:软件中“采样频率”选最大的10K;该实验对计算机配置要求高,否则不能正常显示波形。
2.振幅:响度。
调整好系统,敲击音叉显示波形,调整“X缩放”可显示如图7、图8,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就是声音“大”,反之声音“小”。
3.音色。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波形不一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现场演奏,或者播放乐器演奏的录音、音频文件,由DIS系统采集数据,调整后可以直接在大屏幕上展示。也可以由男生女生分别上讲台,对准声传感器发声,即时显示波形并分析。
(四)观察噪声的波形
注意:采集数据完点击停止后,要点击“X平移”才能显示刚才噪声的波形。教师可根据情况选取合适的频率、振幅都不规则的部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也可以展示事先做实验的波形图像以节省时间。
三、利用DIS系统做演示实验与传统实验的优劣分析
(一)可视度高
传统实验使用教学示波器或大屏幕示波器,后排学生很难观察到波形的动态变化。而DIS系统通过投影仪将整个图形投影在大屏幕,大大提高可视度,使得全班学生都能非常清晰地观察到波形的动态和静态显示。发声结束后,波形依然显示在大屏幕上,学生可以继续观察,教师也可以对显示的波形仔细分析,非常方便。
(二)即时动态显示
无论敲击音叉还是通过计算机所带音箱发声,DIS系统都可以即时动态显示声音的波形,使学生能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波形、声音的特性以及噪声的理解。
(三)装置组装容易,调整方便
系统组装非常容易,只需连接声传感器、电源、计算机数据线,即可开始实验,而传统教学示波器或大屏幕示波器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调整才能显示正常波形。另一方面,DIS系统通过专用软件可以很方便地通过鼠标点击分别调节波形X、Y轴的放大比例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并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四)如有需要,可对各种声源做定量分析
DIS系统显示的波形X轴为时间,可以定量计算声音的频率;不改变Y轴比例,可以直观地定量比较不同响度的振幅。
(五)可利用系统开展多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四、几点注意和反思
(一)DIS系统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不能完全替代学生自主的动手探究。
(二)教师应有针对性地介绍波形图像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比如频率、振幅等。
(三)对配套使用的计算机要求配置高,否则波形显示不正常或无法显示。
(四)教师在课前应主动试做实验,熟悉DIS系统,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朗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V5.0DISLab用户手册.
关键词:生活物理现象;高中物理;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2-084-010
物理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其学习内容较为难以理解,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都是照着课本进行教学,然后让学生做联系题,这种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枯燥无味,教学效果极不理想。我们可以尝试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从生活物理现象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价值展开论述。
一、如何將生活物理现象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
(1)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和高中物理学习内容有关,但往往学生不善于去发现。倘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物理课堂将会枯燥无味,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不能理解,因此听课的兴致骤降,导致教学效果特别差。教师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发学生对生活物理现象的深度思考,进而对其中的物理原理产生兴趣,教师再抓住契机对此进行讲解,解开学生的疑惑。此时,教师便可引入更深层次的物理知识,最后,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内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将整个知识点都消化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结合生活物理现象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一些内容是难度较大的,若不结合实际中的具体现象,很难让学生理解得透彻。比如《动量守恒》一课的讲解,单靠语言文字让学生对动量守恒的原理充分理解是不可能的,可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例如“鸡蛋碰石头”,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鸡蛋碰到石头或者木板等坚硬的东西就会碎,但是碰到海绵却不会碎呢?当学生的好奇心被点燃之后,便运用动量守恒的原理为学生进行讲解,此时学生会听得很入迷,教学效果自然被提升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本中重点难点内容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对知识更快地消化和吸收。
(3)将知识点应用到生活中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教师可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启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当然,也可运用逆向思维,让学生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对于知识点在生活中运用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各种线路的连接、飞机小模型的制作、利用放大镜在太阳光下将纸张点燃等,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奥妙。同时,还可鼓励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制作一些小发明,举办类似于“我是发明家”等的比赛。将知识点应用到生活中,不仅能增添学生课余生活的乐趣,还能增加对物理学科的喜爱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生活物理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个事物充满了兴趣,他便会有很强的求知欲,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学习才会事半功倍。高中物理的很多理论知识原本枯燥无味,当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会严重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向“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转变,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课本相结合,将会增添学习的乐趣,使课堂更加活跃,使枯燥无味的课本变得生动和形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
(2)能够降低物理学习的难度
运用生活中的现象来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进行解释,会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对于课本中一些抽象难懂的理论,可以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首先会让学生感到亲切和接地气,其次,可以让抽象广泛的知识点形象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去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让学生亲手进行操作,亲身其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非常重要。但在让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让学生对于所发生的现象进行思考。将生活现象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能让学生对于该知识点更加容易理解,降低知识点的学习难度,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3)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上让学生将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如,让学生就知识点做一些小发明,对玩具汽车的拆卸和重装等,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完成一些小发明以及玩具的组装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会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去学习鼓励。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在课本中所学到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创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 核心素养 声现象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的热络,源自于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发布。显然,这是一个宏观指导性意见,但其所带来的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却方兴未艾,不少综合性的或专业性的杂志展开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即是有力的证明。从一个普通一线教师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知识作为铺垫,而这与课程改革当中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辨析极为类似。笔者在教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的时候,即带着强烈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意识实施教学,取得了一些认识。本文对此作一说明。
一、核心素养的经验理解
从一线教学的视角来理解核心素养,显然与专家所理解的核心素养有所区别。检阅相关研究文献可以发现,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物理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科学责任等。但是在课堂上我们必须承认,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的,那就是学生在具体的物理知识建构过程中生成的相关认识,这些认识有的与核心素养相近,有的则距离较远。教师努力在此过程中缩短距离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一般要依赖于具体的物理知识来进行,脱离了知识的构建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可能是没有太大的价值的。
以“声现象”一章的教学为例,在苏教版及其它版本的教材中,声现象常常都出现在第一章,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简单,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且相关概念的构建并没有太大的难度。面对这种简单的知识,笔者以为更是物理核心素养教育的良机。比如说“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在这个理解的过程中,常常有“振动”与“震动”的理解差异,而通常情况下,教师也只是强调应当是“振动”而不是“震动”,至于原因是不太愿意解释,或者说是感觉没有解释的价值的。但在笔者看来,这是不符合经验理解的,因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恰恰应当是以这种简单的概念辨析为基础的,如果遇到复杂的概念,概念本身的构建就有很大的困难,怎么谈得上核心素养呢。即使谈核心素养,恐怕也只是不同级别的公开课上的一点点缀,没有太多的实质性意义。
因此,核心素养可以视作一株树苗,而其成长的土壤,正是教师与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围绕某个概念展开的讨论,及其产生的各种各样的认识。一句话,经验是核心素养赖以生成的关键因素。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
通过上述理解,去实施核心素养的教学,是很有收获的。现以“声现象”中的几个教学片段来说明。
首先要说的就是“振动”与“震动”的辨析。这个概念辨析与物理核心素养有关吗?如果有关,那岂不是每一个概念的学习都与物理核心素养有关,那核心素养的概念也太滥了吧?即使不滥,也没有特别拿出来强调的必要吧。笔者也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实施教学的,结果发现还真的能够影响学生对物理的认识——这应当是核心素养的朴素理解!
在学生的思维中,“振动”与“震动”是可以通用的,但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显然不是如此。但初中物理又不宜将简谐振动的说法拿出来给学生,怎么办?笔者尝试让学生自己去比較、辨析,什么时候进行这个事呢?知道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之后,由于经过数个例子的分析,学生对振动已经产生了基本的认识,这个时候重提此前的话题,学生还是有兴趣的。在比较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振动应当是一种“左右”的运动——学生用手比划出一种振动,意思是对的,可惜“左右”用词太狭隘;还有学生说“震动”是一种心理现象,听到不好的信息,心理有震动,但也有学生表示反对,说地震的时候地面就在震动……基于这样的经验,笔者告诉学生“振动是一种在某个固定位置附近循环往复的运动,是具有规律性的;而震动通常是自然导致的具有明显效应的运动”。其实,辨析概念并得出概念概念的精确理解并不是目的,而将生活认识与物理认识进行比较,才是本教学环节的目的,才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
事实上,在“声现象”的教学中,还有很多可以挖掘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内容,限于篇幅,这里不赘述了。
三、核心素养与经验契合
在探究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过程中,笔者有一个强烈的认识,那就是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经验,当两者有效契合的时候,就是核心素养生成的时候。
也因此笔者以为,物理核心素养不能视作一个高大上的概念,认为其在普通物理课堂上就是不存在的。事实上,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还就得在物理课堂上生成,而日常的物理课堂既是基于学生经验的,也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物理经验的,离开了经验谈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没有意义的。笔者以为,如果学生能够在走出物理课堂之后,用更睿智的目光看身边的事物,用更逻辑的推理判断身边的事物,这就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当然也是经验的一种体现。因此,核心素养意味着经验的丰富与准确。初中物理课堂上的核心素养培养,必须从这个基点出发!
【参考文献】
[1] 林钦、陈峰、宋静. 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15(12):90-95.
【初中物理热现象的教学教案】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力热综合题11-09
初中物理《-功》教学教案11-27
初中物理教学——透镜教案 (2000字)11-14
初中的物理教学计划10-05
初中物理老师的教学反思12-04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对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探讨与思索12-10
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策略09-13
初中物理功率教案07-18
初中物理学科全息教学的运用论文10-28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