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对中国悲剧意识的制约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人说中国的悲剧意识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西方的悲剧意识, 其实不然, 中国的悲剧意识有其独有的内涵, 只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心理定势而已, 只是表现有所不同罢了。那么中国悲剧意识为何缺少西方悲剧意识那样的表现呢?只有从中国文化独有的发展特征来加以探讨了。

1 何谓中国悲剧意识

1.1 美学范畴的中国悲剧意识

美学范畴的悲剧意识有两层含义:一是挑战, 即人类、文化困境的暴露;二是弥合, 即把人类、文化的困境从形式上和情感上弥合起来。这种弥合也意味着对挑战的应战。这种挑战往往来自整个宇宙与人类独立意志的分裂和对立, 在这种对立中, 强弱一见分晓。然而人的独立意志, 作为人的本能, 决定了人将永远反抗宇宙的意志, 这种反抗永远没有取得胜利的一天。当人的理想无法实现时, 就趋向于形成悲剧意识。质言之, 悲剧意识就是对挑战的正面应战、正面冲突和正面反抗。若按照西方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意识来看中国悲剧意识, 那种面对挑战的反抗精神并非无。中国古代神话“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女娲补天”, 亦可以折射出中华文明亦是在这种挑战与应战中产生的。在“精卫填海”中, 我们看到了精卫与浩瀚东海的较量。“夸父逐日”也是一样, 我们看到了他不受挫折阻挠的英雄主义精神。所以无论是古代神话, 还是中国人本身, 都从未停止过抗争。窦娥“地也,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惊天动地的嘶喊, 正是中国人对苦难现实的强烈抗议的悲剧意识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 这种悲剧意识一直在我们民族的心灵中搏动着。这就是美学范畴的中国悲剧意识。

1.2 中国悲剧意识的独有内涵

我们说中国不缺少西方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意识, 只是表现有所不同罢了。中国悲剧意识按其表现形式来说主要是一种消极的、无声的悲剧。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其特征, 并以伦理为文化导向。尽管有诸子百家争鸣, 最后仍独尊儒术, 呈现出一种内在的持久力。正是这种一元化的儒学为中国人编织了一层温情但不具穿透性的面纱, “正心, 诚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通过不断的内在灌输与外在强化, 逐渐成为中国志士仁人的一条理想的人生道路, 内化程度之深已触及每一位古代中国人的骨髓, 这种温情面纱的网罗造成中国人在政治上和生活中独有的悲剧意识。

在政治上, 屈原是在这种面纱笼罩下的典型的悲剧代表人物, 儒家的忠君思想使他必然要忠于而不可能怀疑楚王的统治权力, 在《涉江》中, 屈原列举了前世的桑扈、比干等忠臣的不幸遭遇, 认为这一切是整个社会环境和时代造成的, 并不是哪个君主的个别过错。这样, 屈原的悲剧意识的反抗对象被转移了。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在日常生活中, 仅以表现爱情的悲剧意识的《孔雀东南飞》为例。主人公刘兰芝就是这样一个在道德、人格和才能上都很完美的女性, 她理应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 却遭到了较之一般人更悲惨的结局, 表面看起来, 她没有一丝的反抗精神, 但无声的死恰是中国悲剧意识的另一种表现。从这一意义上说, 《孔雀东南飞》仍是一种悲剧的美学形态。但是, 为什么屈原有那么多的选择而要选择投江?为什么刘兰芝只有以死来获得爱和同情?为什么这些悲剧人物普遍缺乏自觉意志的悲壮选择和斗争精神?又为什么中国具有这么多不同表现形式的悲剧意识, 而没有最终走向辉煌的美学范畴的悲剧意识的殿堂呢?别无他因, 只一个“礼”字使然。

2 产生中国悲剧意识的根源——礼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基本, “仁”是儒学的核心, 而“礼”是达到“仁”的方式和手段。荀子认为, 礼乃“强国之本”, 他说:“礼者, 贵贱有等, 长幼有差, 贫富轻重皆有称者矣。”对于解决人们因欲望不能满足而引起的斗争, 根本办法是“分”, 分出个等级秩序来。所以“礼”的基本含义是反映等级秩序的名分。具体说来, “礼”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政治层面。即“礼”对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作用。荀子把“礼”看作是最高的政治标准, 认为“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礼义者, 治之始也”。没有礼的范导, 政治就无法推行。二是生活层面, 即“礼”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作用。荀子同样把“礼”视为最高的道德, 最高的人道。也就是说无论是君臣, 还是农商百姓都各有各的职分, 任何人不得越“礼”而行, 正是这些不可逾越的“礼”, 造成中国独有的、进行无声反抗的悲剧意识。由于“礼”的强大, 使屈原陷入了政治悲剧, 不可挽救的钻进“礼”网罗。当有了由于君王的昏聩而产生怨君的情绪时, 屈原产生了一种心理的置换, 认为所以阻碍他, 是因为有奸佞。因此, 这种置换使屈原的矛盾心理得到了安慰。可见, “礼”在屈原心中的根深蒂固, 中国的政治悲剧之所以没有强烈的冲突, 就是因为它们被置换、转移了。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的悲剧意识都陷入了“发乎情, 止乎礼”的文化思维模式, 企图超越“礼”的追求者是永远无法战胜“礼”的维护者的。《雷峰塔》中的白娘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 敢于反抗代表“礼”的法海, 但最终失败在“礼”的秩序化的世界里, 而许仙也终于带着内心矛盾的痛苦在“礼”的压制下站到了法海的一边。窦娥为了婆婆免于受刑, 而甘愿承认罪过, 这是孝之礼。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被迫分离更是源于“礼”的不可超越性。人的情感就是这样被压抑在生活伦理道德的禁锢中。中国人的自由意志也就是这样在“礼”的压制下被磨灭掉了。用泪和悲换来了相对的和谐。这就是中国悲剧的文化精神, 也是中国悲剧意识不能走向美学殿堂的根源。

3 礼对中国悲剧意识的化解

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意识, 碰到“礼”而陷入困境。但礼本身是抽象的, 无形的。而且“礼”从现实中抽象出来, 有天道和圣人支撑, 具有一种权威性和正义性。面对权威、正义而又无形的“礼”, 悲剧主人公只能吞咽一切苦果, 这就决定了这种道德化解只能是柔性的, 是一种生的悲愤、痛苦和哀伤的深厚沉郁的悲剧意识, 使心灵担负起整个生存的重量。所以中国的悲剧意识总是呈现出这样一种基调:无论造成悲剧主人公多么大的痛苦, 最终也总是因或者被转移或者被消解而柔性化了。因此“礼”无时无刻不再履行它的职责, 消解人们的悲剧意识, 抚平人们的反抗意志, 所以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悲剧意识由于礼的消解而很难产生真正的痛苦, 即“哀而不伤, 怨而不怒”的中和特性。这也是中国古典悲剧特有的结尾规律。由于“礼”的影响和制约, 传统中国人虽有悲剧体验, 抗争精神, 但他们的悲剧意识不是建立在强烈的冲突基础上的, 而且传统悲剧意识所具有的消解性很难产生真正的悲剧, 所以虽有反抗, 但力量是及其微弱的, 这使中国悲剧意识走了与西方美学范畴的悲剧意识不同的道路。

摘要:中国的悲剧意识有其独有的丰富内涵, 而没有必要以西方意义上的悲剧意识为标准, 这不过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心理定势而已。中国悲剧意识中并不缺少西方美学范畴的悲剧意识, 只是表现有所不同罢了, 而“礼”正是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由于“礼”的强大“, 礼”的阻碍, 最终使中国悲剧意识消解了。

关键词:中国悲剧文化,礼,道德化解

参考文献

[1] 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2] 荀子.礼论.

[3] 荀子.富国.

[4] 荀子.王制.

上一篇:适时调控兴趣,优化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教学拾零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