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悲剧集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莎士比亚悲剧集(精选8篇)

莎士比亚悲剧集 篇1

莎士比亚悲剧集里面包含了麦克白、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四部悲剧。

威廉·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使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得最充分,艺术性也最高。

这四大故事写的是各有千秋,平分秋色。但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通过一次宴会认识了朱丽叶并深深爱上了她,两人两情相情相悦。很快捷便结为了夫妻,可是后来两人才知道他没俩人所处的家族势同水火。虽然他们知道了这些,但他们现在应经离不开对方了。在好心神父的帮助下,罗密欧逃出了城,不久帕里斯伯爵再次前来求婚。凯普莱特(也就是朱丽叶的父亲)非常满意,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

这神父给了朱丽叶一瓶药说和了它之后就会昏迷二十四小时,昏迷的样子就像死了一般。朱丽叶喝了之后,果然婚礼变成了葬礼,罗密欧以为朱丽叶真的死了,便在她的坟前服下了毒药,醒来的朱丽叶悲痛欲绝,拔出了罗密欧的佩剑两人死在了一起。

莎士比亚悲剧集 篇2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著作, 对西方的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亚里斯多德提出的悲剧理论和悲剧规则, 对一般戏剧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对西方戏剧的复兴和繁荣,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之后众多优秀的戏剧作家们都受到他的理论的影响, 其中也包括戏剧天才——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7部剧本, 悲剧创造贯穿他创作的各个时期。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既是莎士比亚的悲剧最高峰, 同时又是世界戏剧史上的高峰作。英国戏剧理论家布拉德雷用归纳方法探讨了莎士比亚所理解和付诸实践的悲剧性质, 并推断出, 莎士比亚在创作悲剧时, 遵循了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所提出的悲剧规则。因此, 本文就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和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作一粗浅论述。

二、从情节角度比较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和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1.取材。亚里斯多德认为:“最完美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家族的故事”。少数家族, 指的是声名显赫的大家族, 而不是一般的普通百姓家族。亚里斯多德强调:“只有当亲人之间发生苦难时才行, 例如弟兄对弟兄, 儿子对父亲, 母亲对儿子或儿子对母亲施行杀害或企图杀害, 或作这类的事——这些事件才是诗人所应追求的”。也就是说, 只有发生在大家族里的苦难事件, 才是完美的悲剧题材。凡了解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读者, 就会发现, 从《哈姆雷特》到《麦克白》, 情节取材皆如此。

《哈姆雷特》、《李尔王》讲述的是发生在王族宫廷里的悲剧故事, 而奥赛罗和麦克白, 前者是国家的军队统帅, 后者是勇冠三军的将领, 也算是少数大家族的成员。此外, 四大悲剧中, 都有类似的亲属之间相互杀害的情节。哈姆雷特的叔叔为了当上国王, 杀害自己的哥哥, 而后哈姆雷特为替父报仇, 又亲手将叔叔刺死。李尔王凶残贪婪的长女、次女迫害自己的父亲, 杀害自己的亲妹妹。奥德赛由于嫉妒和猜疑, 勒死了自己心爱的妻子。《麦克白》中, 凶手与被害人虽然没有亲属关系, 但是老王对麦克白非常信任, 而且, 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超乎君子与臣子的身份。

正因为莎士比亚常取材王侯将相的事迹, 因此, 有人认为, 莎士比亚具有等级偏见。其实不然。文艺作品的本质是反映生活, 揭示社会中的善与恶。声名显赫的大家族是社会的缩影。帝王或贵族是时代命运的主要承担者。当他们遭受灾难, 前后的对比反差引起的影响, 是平民生活所望尘莫及的。

2.结构。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完美的悲剧情节应该是复杂的, 是对复杂的行动的模仿, 并伴随着突转或发现, 有时二者同时发生。发现和突转是情节中的最能打动人的两个部分。“突转”指行动按照我们所说的原则转向相反的方面, 这种“突转”并且如我们所说, 是按照我们刚才说的方式, 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而发生的。“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 使那些处于顺境或逆境的人物发现他们和对方有亲属关系或仇敌关系。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中, 同样存在着突转与发现。当哈姆雷特指导的戏剧演出结束后, 他已确信叔叔就是杀害他父亲的凶手。但当他叔叔忏悔时, 他又犹豫了。这一犹豫使他贻误了不必付出血的代价就可以完成复仇任务的最佳时机。同样, 在《李尔王》这部剧中, 直到李尔王与两个女儿决裂、出走, 他才发现他的两个女儿冷酷、残忍的真面目。同时, 他也从国王沦为乞丐。两个百般孝顺的女儿突然间成了恶魔。在这部剧中, 突转与发现同时发生。奥赛罗在杀死自己心爱的妻子之后, 才发现事实的真相。一连串的发现都表明, 他误会了妻子。他妻子从未不忠于他。这些发现使奥赛罗痛苦不已, 最终拔剑自刎。在这些剧本中, 精心编排的复杂结构, 细心设计的“突转”或“发现”不断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的期盼, 形成了具有强大诱惑力的悬念, 从而有助于自始至终吸引和征服观众。

3.悲剧效果。复杂的情节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及好奇心, 但光有复杂的结构还是不够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完美的悲剧情节不单是复杂的, 而且还应模仿能够引起观众怜悯或恐惧的事件。怜悯是对剧中人物遭受不应当遭受的厄运的一种同情。恐惧由剧中人物遭遇苦难逆境而引起的。亚里士多德指出, 苦难如果发生在仇敌之间或非亲非仇敌的人们之间, 都不能引起人们的怜悯。只有亲属之间的凶杀或做这一类的事, 才能让人产生怜悯。因此, 他从戏剧情节设计的角度分析, 认为悲剧中不应有下面三种情节。

(1) 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 因为这只能使人厌恶, 不能引起恐惧或怜悯之情; (2) 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 因为这最违背悲剧的精神, 不合悲剧的要求, 既不能打动慈善之心, 更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 (3) 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 因为这种布局虽然能打动慈悲之心, 但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

前面已经提到,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有“弑亲”的情节。弟弟对哥哥, 姐姐对妹妹, 或者丈夫对妻子的杀害。这种发生在家庭内部的悲剧更能产生强烈的悲剧效果。人人都有家庭、亲人, 人人都希望家庭幸福美满。看到本应相亲相爱的亲人们突然反目成仇, 互相杀害, 怎能不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剧中人物的不幸, 令人感到怜悯。推人及己, 当想到自己也可能是受害者时, 恐惧之情则油然而生。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至今仍然打动着无数观众、读者, 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叙述的故事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 引起他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

4.整体性。关于悲剧的情节, 亚里斯多德提出了其著名的有机整体论:作为对一种行动摹仿的情节, 它必须摹仿单一的和完整的行动。故事要有开端、中间、结尾, 整个事件应合理安排。“情节既然是行动的模仿, 它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 里面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 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 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是某一部分可有可无, 并不引起显著的差异, 那就不是整体中的有机部分。”亚里斯多德强调的是情节结构的集中性, 认为情节、时间、地点应该集中。

莎士比亚在创作时也遵循了情节结构集中性的原则。英国十八世纪重要评论家约翰逊在《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中指出:“他的计划通常总具有亚里斯多德所要求的东西:开端、中间和末尾;一个事件和另一个事件好像用链条一样连结起来, 而结尾就象自然而然的后果那样紧接着下去。”《哈姆雷特》的故事主要发生在艾尔西诺城堡里, 情节完整紧密。

情节的取材、复杂的结构、令人怜悯和恐惧的事件以及情节结构的整体性, 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实现了完美结合, 而这些也正是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阐述的完美的悲剧应该具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论

莎士比亚对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既有继承, 也有发展, 有创新。这是由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亚里士多德与莎士比亚的悲剧理论和悲剧原则, 对后来的悲剧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 对当代戏剧创作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仍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Harold Bloom.William Shakespeare:The Tragedy:Modern Critical Views[M].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85.

[2]卞之琳 (译)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3]布拉德雷.莎士比亚悲剧的实质[A].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下) [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4]王毓敏.莎士比亚悲剧的主要特征——构思完美的情节[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47-49.

[5]亚里士多德.诗学·诗艺[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形象鉴赏 篇3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人物;形象鉴赏

一、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分别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笔者认为《麦克白》是其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一个作品,主人公麦克白在整个内容中的表现以及心理的成长和变化是比较有看点的。笔者最初接触到莎士比亚的作品也都是翻译过来的,没有接触到原文,原文中的台词设计以及内容更为贴近作者的真实想法更能精准地表达主要内容和人物思想变化。

《哈姆雷特》主要是围绕哈姆雷特这个主角展开故事。父亲被父亲的弟弟篡位并且这位新的国王却娶了父亲的妻子,这对于小哈姆雷特来说是个重大的打击,他决定要报仇,在一定的精神折磨下,哈姆雷特需要通过装疯卖傻来掩饰自己,并且在这种状况下,要灭掉仇人,虽然哈姆雷特一心计划要杀死这个新国王,但是并没有想到国王诡计多端,最后也是死在了他的奸计之下,和他同归于尽。《奥赛罗》也是描写一位勇敢的将士奥赛罗好不容易和心爱的女人成婚后却被奸人所害误认为自己的妻子对自己不忠而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最后弄清事实后就后悔莫及也自杀了。《李尔王》则是描写国王李尔王想要将自己的国土分给他的三个女儿,但是却因为大女儿和二女儿诡计多端,花言巧语共同夺走了土地,但是只有小女儿对父亲是真正地尊敬和爱戴,大女儿和二女儿对自己的父亲非常刻薄,小女儿在战场中死去后,李尔王非常悲痛。《麦克白》是描写麦克白将军受到女巫的诱导和妻子的引导夺得了王位,从这之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狂暴,最后也没落得好的下场。

二、悲剧人物分析

在《哈姆雷特》中,“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哈姆雷特的心理活动表现得很好,他心里是充满愤怒的,但是他并不知道是不是要怀恨着去生活,是去复仇还是要忍受精神痛苦,“the pangs of despis’d love,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 law’s delay , the patient merit of th’unworthy takes ”心中的愤怒并不能让他安定地生活,为喜欢的女人写情书,却最后也还是失去了爱人,对新国王和母亲的愤恨怎能让他冷静下来,虽然爱情并没有成功,但是在他这里,可能爱情也就占很小的位置,可能都不存在位置,但是对于母亲和父亲的弟弟结婚这件事情,哈姆雷特的心里的伤害是很大的,他从母亲身上又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情绪,对女人的看法有了不同的认识,在心里有了一道防线,这也使他自己的爱情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错综复杂的情感交织中展现哈姆雷特的心理变化,由这些心理变化又产生了一系列的行为动作和语言。“There are more things in heaven and earth ,Horatio,than are dreamt of in your philosophy”这是莎士比亚在文中说的,哈姆雷特这个人物也是经过了巨大的思想变革才产生了一系列的复仇计划以及后来思想的挣扎与痛苦。“There‘s a special providence in the fall of sparrow”。

《奥赛罗》这篇在刻画奥赛罗的形象上也是比较矛盾的,在一些地方可能体现得很大度,而有的时候又显得很“小气”容易对别人产生怀疑,就像他不相信自己的妻子最后掐死了她,这一点就让他体现得很凶残,性格的极端性也体现得很明显,也正是由于这种性格,使他走向了悲剧的结局。“Brahantio What profane wretch art thou?”“Othello not I I must be found : My parts ,my title and my perfect soul Shall manifest me rightly Is it they?”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奥赛罗这个人,他的两面性,人格的爆发,一边有智谋,一边却显得很胆怯懦弱,时而善良,时而凶残。

《李尔王》这个故事可能是笔者较为喜欢的故事吧,就像看过的童话书,只是结局是悲剧,情节让人感到惋惜和悲痛,对李尔王的描写人物的变化不是最极致的,笔者觉得,它更多地是要反应当时的一种社会局势,李尔王这个人物的设计是在周围环境变化以及周围人物的不同中体现出人物形象价值的,开始时是在大女儿和二女儿的怂恿下变得很专制,后来由于大女儿和二女儿把他舍弃后,他又走向了不同的世界,这时候环境带给他的感触也就多了,也使得他的变化发生,激昂的台词也反映出李尔王内心的情绪变化,体会到了穷苦百姓的辛酸也明白了自己被利用被欺骗最后幡然醒悟的时候却只能看到一心一意对自己的小女儿死去,只能抱着她的尸体痛哭。

《麦克白》这个作品中让悲剧人物升华的东西就是“欲望”,这个悲剧也是对麦克白这个人物刻画得最为细致精彩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所铺垫,不是一味强调最后的悲剧结尾,麦克白这个人物本身就有一定的欲望,加上一些外在的诱惑,就造成麦克白的行为,也就是说最后的悲剧结果可以说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并没有是取决于不公平的命运枷锁之类的,开始出现的女巫就将麦克白心中的欲望之火点燃,接下来妻子也怂恿他夺权,然后又因为害怕就会要做过多的掩饰,这样就会让欲望变得更强大。

三、小结

这四部悲剧作品都是以悲剧主人公作为名字,也是围绕主人公写的悲剧故事,当然,在其中不乏有一些其他的悲剧角色,也是值得品读和分析的,就像哈姆雷特的叔叔,他其实也算是一个悲剧人物,通过自己的奸诈毒辣得到一切,却也是死在哈姆雷特的手中,并不是说死去了给他带来一定的悲剧色彩,而是整个戏剧中他都算作一个可悲的人物可恨的人物,其他几个也是,同样都有些悲剧人物的描写,也就是这些人物的作用才更凸显出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人物意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2]浅论《哈姆雷特》的悲剧艺术[J].铜陵学院学报,2001(04).

莎士比亚悲剧集 篇4

原创: 不忘生

近期读完《莎士比亚悲剧集》朱生豪译本,收录《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

先说莎剧给我的总体印象:牛逼。这些故事完全是为了娱乐群众,有打斗,有血腥,有浪漫,有幽默,有死亡,集所有热门梗于一身,并且这些“热门梗”横贯历史,不分民族。在表层的娱乐之下,角色在语言行为中表现的哲理,既体现角色思想,又引人深思。莎翁对于语言的应用也格外考究,莎剧金句频出,还为英语提供了许多新词汇。

我其实是第一次读后三部悲剧。最先读也读最多遍的是《哈姆雷特》,初读在高中时期,人教版语文课本有选段,因为“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句实在太震撼,英文原文“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也朗朗上口。

题外话,近两年我迷上加里·奥德曼,他在九十年代和蒂姆·罗斯演过《君臣人子小命呜呼》。导演是汤姆·斯托帕德,也是英国剧作家,这部偏偏是他根据《哈姆雷特》所写的荒诞剧(剧本英文名是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是《哈姆雷特》的结尾)。趁着加里刚拿了小金人,如果对《哈姆雷特》、荒诞剧和实力演技派有点兴趣,推荐去看。

这部电影的牛逼之处不再多说,说多了怕吹爆屏幕——它其实提供了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哈姆雷特》,或者说,理解(莎翁定义的)命运。

谈谈其他几部。《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我眼里简直算喜剧,恋人最后死在一处,两家父母化干戈为玉帛,高中时研究戏剧时读的。《奥瑟罗》属于我目不忍视的那类故事,看着太痛苦了,他杀了他妻子——因为深爱,因为妒忌,可他的妻子并没有背叛他;即使最后诽谤者得到惩罚,我还是为这个故事本身而痛苦,因为诽谤者利用的是人性弱点。

《李尔王》中,李尔王同样有人性的弱点,爱好花言巧语,而不是真实行动;所以他赶走了小女儿,又轻易将权利交给另两个女儿。我喜欢被两个女儿驱逐后的李尔王在暴雨中发疯,他疯癫时才看清自己,看清世界,从神坛走下,来到人间。那一段的力度与痛苦可谓震撼。

莎士比亚悲剧集 篇5

相信命运吗?相信预言吗?还是你两者都相信。

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命运的东西,还是愚昧的相信。

《麦克白》,也许就是这样的。麦克白是个曾经正直的人。但是在巫婆的预言下,杀死了肯特国王,然后诬陷给两位王子,然后登基上了王位。但是,我不理解的是,为了一个子孙后代也可以成为王,就要杀掉班柯将军和他的儿子。可见利欲熏心,到最后还是身败名裂,死的其所的下场,就为了一个他的后代不是国王而背负一时骂名,值得吗?

《李尔王》呢,讲的是老年的李尔王问三个女儿对自己的爱意,前两个女儿巧舌如簧,拿到了各自的三分之一的领土后,小女儿被赶走,却被法兰西的国王娶做皇后。两个女儿对李尔王凶相毕露,而爱德露也陷害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致使自己的哥哥成了乞丐,而父亲被挖去了双眼。但是,后来的李尔王和小女儿都死去了,虽然正义得到了伸张,但是都是喜忧半参的结局。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这样,为了爱情,却如此的仇恨和阴差阳错。哈姆雷特王子为了爱情,又为了自己的利益,一错再错,最后死亡。罗密欧和朱丽叶用了自己的死亡,来换取了本来为宿敌的两大世家的和解。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被收录在这本书中,供人瞻仰。

这里的故事主人公,都是惹人怜惜的。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但是,他们最后都死去了,死的很惨,后三者死的很高傲,让人尊敬。为了亲情,爱情。

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就是这样产生的。他们来源于人心中最悲伤地东西。

可以说是命运,因为命运告诉了麦克白他后来的命运,以及最悲惨的结局。

也可以说是昏庸。就像是李尔王,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到最后使自己和小女儿落了个悲惨的结局。

也可以说是报复。为了报复,装疯卖傻,误杀了最心爱的人的父亲,逼疯了最亲爱的人,最后又导致了她的死亡,自己最后被利刃上的毒药给毒死。

也可以说是爱情。为了爱情,一个人装死,而另一个人喝了毒酒,倒在装死人的身边,而醒来之后的装死人,看见了已经死去的爱人,拔出匕首,也自杀了。他们的爱情在现实世界上结束了,然后他们的死亡,使双方的家族成了好朋友。

也许,悲剧的背后,总是有着牺牲,但是却又有着另外的受益人。

也许,喜剧和悲剧永远都是共同的存在,悲剧了的人牺牲了自己,来让别人成就了喜剧。

再也许,莎士比亚的悲剧集也许,同时又是喜剧集,因为他们最后的结局都是美好的,并不能算完整的悲剧,只能算是悲喜半参,这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也许,他们是悲剧了,也许他们会悲伤,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这是悲剧上最后,总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喜剧,因为,接下来的日子,并不全是悲剧,又时候,也是要开心的笑笑的。

论莎士比亚悲剧的象征性 篇6

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07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莫保 20074198003

悲剧中的象征性,并不是19世纪末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神秘主义)悲剧的特殊产物,而是有悲剧产生以来便具有的审美特性。在希腊悲剧中就具有象征性的因素,中世纪的宗教剧发展了神秘的象征,莎士比亚悲剧是在古希腊、罗马(塞内加)的悲剧中和中世纪的宗教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莎士比亚悲剧中,象征性的因素渗透在他的人物性格、舞台气氛以及作为表现形式的语言之中。英国莎评家里维斯(F.R.Leavis)说,莎剧的“主题借助意象和象征而发展,而意象和象征可影响我们理解剧中人物性格、情节和结构”。(1)我们可以通过象征来更深入地理解莎士比亚悲剧的内在奥妙。

有人认为,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哈姆雷特的犹豫、奥瑟罗的嫉妒、李尔王的昏聩、麦克白的野心、泰门的慷慨和安东尼的迷乱,都是导致他们悲剧的重要因素。但是仅仅停留在这样的解释上,我们便难于真正理解莎士比亚悲剧的深刻性。我们总感到莎士比亚笔下的这些具有活生生性格的人又有一种超越于这种性格之上的东西,使我们在看他们的悲剧性结局以后会产生一种“痛苦的神秘”感(布拉德雷语)。历来的莎士比亚研究者都公认哈姆雷特是个谜,而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评价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我们以为可以沿两个方向去探讨:一是从现实的途径,一是从象征的途径。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具有现实—象征的双重涵义。威尔逊·奈特(G.W.Knight)认为,莎士比亚悲剧的人物性格是“象征性的典型”。(2)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泰门和安东尼都是一些具有个性的、有血有肉的人,但同时又是一些超越了性格之上的象征。在莎士比亚的人物画廊中,一般可以分作3类人:一类是高尚型的,如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泰门等人;一类是优美型的,如莪菲莉亚、苔丝德梦娜、考狄利娅等;还有一类是卑劣型的,如克劳迪斯、埃古、麦克白等。以奈特的观点看,这三类人物,第一类是崇高的人类的象征;第二类是可以与但丁的皮亚得丽丝相媲美的神明的象征;第三类则是类似靡菲斯特的象征。(3)将莎士比亚悲剧人物作类的划分并不是说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是类型化,以致于抹杀了他的悲剧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而是将他的悲剧人物提到一个超然的高度上,以便我们窥测到他的悲剧人物的深层意义。

在莎士比亚悲剧中,人物的象征是和其悲剧性相融合的。如果说悲剧是以人物的超越的欲求(超生物的心理需要和人格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契机的,(4)那么,象征性则是人物对超越性问题探求过程中的原始的朦胧境界,它是“表达一种重要意向的媒介”。(5)哈姆雷特的复仇过程中,为什么总是延宕、犹豫不决,这固然是他的性格使然,但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置身于更高的精神境界来观照这苦难的人生,“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性格懦弱的人,而是一个从中世纪宗教蒙昧中冲出来,重新思考人生的存在价值和终极性问题的人。他从佯狂的散漫状态来窥测这个世界的秘密,道出了无数深刻的警世箴言。所以,哈姆雷特已不是普通的丹麦王子,而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化身,是文艺复兴时代崇高的精神象征。奥瑟罗的嫉妒是个性的缺陷,但同时也是人类的缺陷。这个具有原始人气息的摩尔人,在精神恍惚中失计于人,从狂热的爱变成狂热的嫉妒,以致毁灭了一个天使般的女性。然而,当他清醒过来后,他的灵魂和宇宙合一,达到了象征的境界。李尔王的悲剧,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由于他的昏庸和听信谗言所致。其实,这个剧作的深层意义在于揭示一个国王回归自然的精神历程。当他身居王宫的时候,他似乎拥有一切,其实是失去了人的本真;只有当他流落到荒野的时候,他才显示出原来的天性。他与暴风雨的对话,是人与自然的交融,他的精神也因此而超越于自身之上了。所以,我们可以说李尔王是人类复归自然的象征。泰门是一个乐于施善的人,但他由于受到谄媚者的陷害,变得愤世嫉俗,导致了最后的悲剧。泰门的悲剧不仅仅表现了金钱对人的腐蚀作用,而且揭示了人性在外化力量面前异化的象征。莎士比亚笔下的这一类高尚型的人物,从其地位来说都是帝王贵胄,但他们都是有缺陷的人物。这种自身的弱点,加上他们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使他们陷于一种“边缘处境”之中。然而他们在精神上都超越于自身性格之上,构成了一系列的象征。

莎士比亚悲剧的第二类人物是优美型的,这便是他的人物廊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不同于古希腊悲剧中的女性,例如:美狄亚有一种疯狂的复仇心理,是复仇女神的化身。而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人类的天使,她们如此优美,没有丝毫的色彩。《哈姆雷特》中的莪菲莉亚是一首漂浮在梦幻中的甜蜜而忧伤的歌。她自然地热恋着哈姆雷特,但从哈姆雷特的狂乱的语言中,她感到一切都不可思议。她的娇弱的灵魂受不了现实的打击,她的理想幻灭了,精神因而陷入狂乱。她唱着那首古老的爱情歌曲,编织着花环,死于溪水之中。莪菲莉亚是纯洁的爱情的象征。《奥瑟罗》中苔丝德梦娜是一个美丽纯洁的女性,笔墨的赞美写不尽她的好处,她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私自嫁给了强壮的摩尔人,但是却受到了他无端的嫉妒。她死于自己心爱的人手中,但至死都没有怪罪她“仁慈的夫君”。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的天性的宽恕,这固然是坚贞和勇敢的爱情的表现,但我们却可以从中感到惨痛的象征性的启示,即纯洁的美被原始力量无缘无故地摧毁。《李尔王》中的考狄利娅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她自始至终都生活在她自己的理想的世界里,以天真善良来对待邪恶的势力。她的悲剧性的结局是令人同情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考狄里娅是纯洁与善良的象征。莎士比亚悲剧人物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属于同一范畴,和这两类人物相对应的是卑劣型人物,即莎士比亚悲剧的第三类人物。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两种合理的伦理力量的冲突,这在古希腊悲剧中可以得到印证,但在莎士比亚悲剧中却无法解释。克劳迪斯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他具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统治者的残酷性。如果说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的杀父娶母是命运的播弄,那么克劳迪斯杀兄娶嫂却是一种蓄意的阴谋,尽管他想祈求上帝的宽恕。他象征着人性的恶魔。哈姆雷特杀死他,是正义的胜利。麦克白谋害国王邓肯,篡夺王位,与其说是女巫的预言所致,不如说他自己的野心在作祟,就像布拉德雷所说的,并不是因为空中有把利刃,就去杀邓肯;而是因为他要去弑邓肯,才看见空中有把刀。(6)麦克白的犯罪是人的野心的象征。埃古是一个挑唆的小人,他没有克劳迪斯、麦克白的那种魅力,只有在人背后搬嘴弄舌的本领,这种本领是这样出色,以致使他可以说是魔鬼的象征。

当然,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并不仅仅可以从现实—象征的双重涵义得到完全的理解,他的悲剧的人物性格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只是从象征性的角度加以理解;而莎士比亚悲剧的象征性也不只是体现在他的人物之中,它还渗透在悲剧的舞台氛围里。

悲剧中的舞台气氛是由特定的悲剧情境所产生。美学家朱光潜说“大多数伟大的悲剧中,往往有一种神怪的气氛。”(7)《俄狄浦斯王》中的阿波罗神和德尔菲的神谕给这出悲剧造成了特别神秘的气氛。在中世纪的宗教剧中象征性是和神秘性相融合的。莎士比亚悲剧的舞台气氛更是显示出神秘的象征意味。我们依然沿着现实—象征的途径来探索莎士比亚悲剧的舞台气氛。这种气氛一方面是由超自然现象,如鬼魂和女巫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舞台的自然背景,如暴风雨、大海所衬托出的。保罗·里柯(Paul Ricoeur)指出,象征是与宇宙万物的交流,这种交流将使现实上升到象征的高度。(8)在《哈姆雷特》第一幕中,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出现,给人以神秘恐怖的感觉,莎士比亚凭借了这种超自然的气氛昭示了国王之死的原因,并一并激发了哈姆雷特复仇的欲望。国王鬼魂的诉说,证实了他的猜疑。“你必须替他报复那逆伦惨恶的杀身的仇恨”。但这毕竟是一种虚幻的感觉,哈姆雷特从国王的鬼魂那里得知真相以后,又在现实中演出了一场“戏中戏”加以证实,这是一个象征—现实的过程,我们可以作一个自然的逆向理解,即因为哈姆雷特猜疑国王是被谋害致死的,所以才出现了国王的鬼魂,而国王鬼魂的出现又造成了一种超自然的气氛。《麦克白》中的三个女巫的出场也是如此,女巫在第一幕出场的时候预示了麦克白的阴谋:“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这种预示可以理解是麦克白自身内在的隐秘的野心。在第二幕里,莎士比亚通过女巫和魔法总管的对话又预示了麦克白的悲剧,“我要用整夜的功夫,布置出一场悲剧的结果”。最精彩的是第四幕,麦克白斯和女巫的对话,出现了三个幽灵:第一个幽灵是戴盔之头,告诉他要留心自己的下属;第二个幽灵是流血的小儿,告诉他要残忍、勇敢、坚决;第三个幽灵是一个戴王冠的小儿,要他像狮子一样骄傲而无畏。麦克白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命运,但是却出现了被他谋杀的国王邓肯的鬼魂和班柯的鬼魂,其实这可以理解他内心的幻觉,像哈姆雷特和国王的鬼魂对话一样,麦克白斯与女巫的对话,都是人与超自然现象的交流,所不同的是前者代表了正义的复仇力量,后者代表了邪恶的野心。尽管他们都是女子悲剧性的结局,但哈姆雷特的灵魂应该上天堂,而麦克白却应该下地狱。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神秘的气氛还表现在人与自然力量的搏击之中。在古希腊悲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是人与神的关系,在悲剧人物的头上都笼罩了一层命运的色彩,而在莎士比亚悲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显示了人的力量。《李尔王》中的暴风雨具有现实—象征的双重涵义,从表面看,李尔王落到荒野,在暴风雨中疲于奔命是悲惨的,但实际上,这场暴风雨是和他内心的暴风雨相联系的。列文说,李尔内心的风暴是自然界大风暴这一宇宙现象在人的小世界中的反映。(9)这是和他内心世界相谐和的。李尔和暴风雨的对话,是人与自然的交流,“你,震撼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击平了吧!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种子遗留在世上!”李尔只有在这荒野之中才真正意识到天地间不公,才能发出这种正义的呼喊,这种呼喊使他的精神上升到了象征的境界。

我们从莎士比亚悲剧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印象,即他的自然和超自然的神秘气氛都是象征力量的一种体现,这种象征力量不仅造成了富有魅力的舞台气氛,而且大大地加强了悲剧的力度,这是莎士比亚戏剧之所以迷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象征性人物和象征性的舞台气氛是统一在一定的结构之中的。这种结构一方面通过人物来贯穿,另一方面通过舞台气氛来衬托。莎士比亚非戏剧结构并不是一个外在框架,而是一种有机的构成。如果这种构成仅仅是人物和背景的统一,那只是一种图式,要把这种图式化为可感的形象,还需要通过语言中一系列意象来完成。这种意象,用斯珀津(G.Spurgeon)的话来说,“颇像音乐中的赋格曲、奏鸣曲或瓦格纳的一出歌剧中重复出现的主题一样”。(10)莎士比亚悲剧的象征性也体现在每一出悲剧的意象之中。

莎士比亚是一位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戏剧语言不仅具有诗的韵律和节奏,而且充满了诗的意象。这种意象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是有机的、统一的。在不同的悲剧中、根据不同的主题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意象。在《哈姆雷特》中,象征性的意象表现为一种阴郁的色彩。哈姆雷特在父王死后一直感到疑虑,篡夺王位的叔父问他,“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他的母亲劝导他“抛开你阴郁的神气吧”,而哈姆雷特却回答,“我的郁结的心事却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在这里“愁云”、“阴郁”和“郁结”是统一的意象,却表达3个人不同的心理;而对哈姆雷特来说,“郁结”的心事并不只是他母亲的改嫁,乃至他父亲的被害,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怀疑和思考。“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看厌、陈腐、乏味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在第二幕里,哈姆雷特的阴郁表现为终极性问题的探求。“那么世界的末日快到了”,他把丹麦看成一个大监狱,把世界看成一个大监狱。他从克劳迪斯和他母亲的罪孽身上看到了一幅世界末日的图景,他指责他母亲的改嫁“这样一种行为,简直使盟约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神圣的婚礼变成一半谵妄的狂言,苍天的脸上也为他带上羞色,大地因为痛心这样的行为,也罩上满面的愁容。好像世界的末日就要到来一般”。他感到忧心忡忡,以致迟迟未能复仇,直到最后和这个旧世界同归于尽。我们不能只是从表面去理解“阴郁”的意象,而应该和世界的终极性问题联系起来考虑,这样,“阴郁”的意象就有了深刻的象征性。

有人说,不理解古希腊神话和希伯莱的圣经,就不能理解西方的文学和艺术,对莎士比亚来说,更多的是表现为古希腊精神的再生,而不是基督教思想的复活。我们说,《哈姆雷特》中的“阴郁”的意象是和世界性的终极性问题相联系的,但这不是表现基督教对世界末日的看法,而是表现人文主义对人类命运的探索。《李尔王》也是一样,它体现的不是《圣经》中对人的“原罪”惩罚的思想,而是揭示人性的堕落。这种堕落构成了这部悲剧的象征性意象。第一幕里,葛罗斯特说“最近这一些日蚀果然不是好兆,接踵而来的天灾人祸,却不能否认上天对人们所施的惩罚”。有人指出,这种惩罚就是人的“谪降”或者说是“失落”,(11)在基督教看来,人是有原罪的,所以从伊甸园里被“谪降”到人间。然而,在《李尔王》中,恰恰不是表现人从伊甸园里失落,而是陷入更深的罪孽之中,就像斯珀津所指出的,人类“正在退化为野兽”。(12)葛罗斯特对里根说:“我不愿看见你的凶恶的指爪挖出他(笔者按:指李尔)的可怜的老眼,也不愿看见你的残暴的姐姐用她野猪的利齿咬进他神圣的肉体。”从这种动物化的意象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人类已经堕落到何等程度。在《麦克白》中,象征性的意象表现为一种梦魇。莎士比亚的着眼点不是在麦克白如何谋杀邓肯,而在于表现他谋杀邓肯以后的内心恐惧,显示出一系列梦魇般的意象,“来,我们睡去”,麦克白说,“我的疑神疑鬼、出乖露丑、都是因为未经磨练、心怀恐惧的缘故;我们干这种事还是个雏儿”。而麦克白夫人则是自我安慰地说“睡着的人和死了的人不过和画像一样,只有小孩的眼睛才会害怕画中的魔鬼”。然而,这并不能使他们摆脱内心的恐惧,麦克白面前出现的女巫和鬼魂幻觉,便是这种恐惧的反映,它构成了全剧梦魇般的意象。

《哈姆雷特》的“阴郁”、《李尔王》的“堕落”和《麦克白》的“梦魇”,这三种意象,从现实—象征的双重意义看,一方面表现出这3个剧有不同基调、色彩和气氛;另一方面又使这3个剧具有了更深一层的象征意义。莎士比亚悲剧的意象,一般都具有这双重涵义。

比较莎士比亚与关汉卿的悲剧创作 篇7

一、生活时代特征和成长经历的不同

据元代后期戏曲家钟嗣成《录鬼簿》的记载, “关汉卿, 大都人, 太医院尹, 号已斋叟”。他比莎士比亚要早300年, 一生写剧67个, 比莎士比亚多30个。

关汉卿交游甚广, 与书会才人、青楼艺伎均有交往。同时他又多才多艺, 精通音律, 能歌善舞, 这对他的戏剧创作大有裨益。他“生而倜傥, 博学能文, 滑稽多智, 蕴藉风流, 为一时之冠”。他充分接触下层社会, 对被压迫者的不幸遭遇感同身受。在杂剧创作中寄寓平生, 借以抒发自己对于社会的不满与愤郁。而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 “英国戏剧之父”。他出生于商人家庭, 少年时就读于当地文法学校, 爱好戏剧、诗歌, 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 20岁赴伦敦谋生, 在剧院打过杂差、当过马夫。1590年, 他成为雇用演员, 开始舞台和戏剧创作生涯, 后成为剧团股东, 巡回演出。其间结识了一些青年贵族和大学生, 深受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莎士比亚则以他的剧作, 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 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 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的代表人物。因为作品的众多、编剧技巧的精熟、舞台成就的巨大, 关汉卿发挥着特殊的影响力。其剧作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并且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激情, 因而成为元杂剧中具有震撼力的黄钟大吕。而莎士比亚是倡导人文主义的先锋, 他提倡以人为本, 崇尚人类。然而他悲剧中的人物却无法逃避现实社会的矛盾。在他的笔下, 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矛盾中显得那么渺小。似乎无论如何挣扎最终还是会坠落在死亡的黑暗中。

二、两人悲剧创作的手法和思想表达的不同

1. 语言色彩和叙述风格

关汉卿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 戏剧语言抨击社会, 讥单, 潜台词较少。形成这个特点的原因除了与作者本身的写作习惯和爱好有关、与所描写的对象是社会底层人民有关之外, 和戏曲在中国属于休闲文化范畴也有极大关系。而两相对照, 我们就可以看出, 莎士比亚的语言则精致华丽得多。剧中台词有许多隐喻和象征, 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构筑语言, 词汇丰富, 句式多变, 并且以长句为主, 潜台词繁多。作者飞驰的想象力带来了优美婉转的语言, 在让人回味无穷的同时, 也造成了艰涩难懂局面, 以致戏剧不易在民众间普及。

关汉卿的悲剧是传统的中国戏曲, 讲究的是表演的程式化, 再加上戏曲的表演方式是说唱, 所以, 他在舞台提示方面做足了功夫, 有详细的曲牌、动作指示。相对而言, 莎士比亚的悲剧注重的是人物的对话和旁白, 舞台提示比较粗简。

2. 中心思想和精神表达

关汉卿的剧作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 是元代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一面镜子, 诱导人们对封建社会的秩序和道德发出质疑, 反映封建社会不同阶级, 不同民族, 不同性别, 不同身份的人民之间的不合理关系;表现了一个人民戏剧家鲜明的爱憎立场与战斗本色。而莎士比亚身处资产阶级文化与封建文化开始发生冲撞的文艺复兴时期, 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 他更加关注的是人存在的意义, 把造成戏剧矛盾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法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 探讨了人受控于命运或者命运掌握在人手里的哲学问题, 而且表现了改变社会阶级结构以及对人性本身回归的追求。如果说关汉卿的悲剧成因由社会客观因素占主导地位, 那么莎士比亚的悲剧成因则是因为人自身弱点的主观因素所造成。

将两者比较之后, 我们可以看出关汉卿和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无论从创作手法还是思想表达上, 既存在着很大的相同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两位文艺巨匠伟大的艺术成就, 是全人类共有的无价财富。

摘要:关汉卿与莎士比亚两者的艺术成就非常有代表性, 在诸剧种的创作中, 两人都有着令人感叹的艺术一致性。然而关汉卿的悲剧与莎士比亚悲剧性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关的悲剧突出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它的冲突倾向于节制、折中、调和、大团圆结局。莎剧则是对人文主义和人类内心的表现极具震撼力。本文从两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理念等方面对比分析, 思考并剖析二人在创作悲剧的因由, 并结合作品体现悲剧性质的具体手段, 探究这种悲剧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公示语翻译,翻译原则

参考文献

[1].马迅.“论哈姆雷特悲剧结局的必然性”[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7

[2].杨周瀚.《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上、下册)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

莎士比亚悲剧集 篇8

【关键词】莎士比亚 悲剧 偶然性与必然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主角间的感情发展和剧情变迁是莎士比亚作品的一个看点,莎士比亚在利用这些情节为观众展示一个活跃的文学形象时,也引起人们对于剧中背景的思考,反应出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在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故事中,往往都是在一些表面上看来碰巧和偶然的事件发生所产生的结果,但是抓住其悲剧的偶然性,揭示其中悲剧发生的必然性,正是莎士比亚想要向读者观众所表达的内涵。

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简介

1.故事内容简介。故事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意大利,在意大利的一座城市中有蒙太古和卡普雷特两大家族,两家族均为城中的贵族,并且在过去好几个世纪里均不和睦,互相视为仇敌。在一次卡普雷特家族举办的盛大化装舞会中,蒙太古家中的独生子罗密欧带着假面偷偷参加了这次舞会,在舞会中与卡普雷特家族的独生女朱丽叶相识并坠入爱河。两人互相爱慕,年轻冲动,向神父求助后,在其帮助下在教堂偷偷举办了婚礼。然而当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挑衅,罗的朋友为维护罗密欧,便和堂兄决斗,却被堂兄杀死。罗密欧大怒,为帮朋友报仇将堂兄杀死,于是罗密欧被驱逐出城。在罗密欧离开后,另一贵族便前来求婚,朱丽叶父亲非常满意,预备将朱丽叶下嫁。朱丽叶在知道父亲的打算后,不愿出嫁,依旧深深爱着罗密欧。在神父的帮助下,朱丽叶喝下神父给她的药,这种药服下去后人就会像死了一样,但四十二小时后就会苏醒过来,准备利用假死来与罗密欧私奔。然后罗密欧在神父的消息来到之前得到了错误的消息,他悲痛的赶到朱丽叶坟墓前并殉情。朱丽叶醒来发现身边已经是没有了呼吸的爱人,更是悲痛欲绝,同样为深爱的人殉情而亡。最终,两个年轻人之间深刻的爱情将两个家族所打动,两个家族约定不计前嫌,并在城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各铸了一座金像。

2.该剧的创作背景。《罗密欧与朱丽叶》与16世纪末期完成,是莎士比亚较为早期的创作作品。其由于自身的知名度,经常被误解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但《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莎士比亚第一部成熟的悲剧,在文学界内的地位举足轻重。莎士比亚在该剧中的各种描写都富含着年轻与活力,故本剧也被称为浪漫爱情悲剧。在16世纪末期的欧洲,文艺复兴活动正在萌芽阶段,英国的封建阶级统治制度正在一步步被瓦解,并且国内经济繁荣,人心统一,在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下处于飞速发展的形势。同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作为一股新的力量融入社会之中,预示着英国经济基础和阶级结构的改变,引发改革的热潮。资产阶级主义者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也融入到了社会中来,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以人问中心,反对封杀一切个人爱好和追求的行为,也反对教会主义和脱离生活实际的经济哲学。倡导以探求、认知为基础的理性认知。莎士比亚在该时期对于人文主义思想充满着信心,在其作品中,也蕴含着明朗轻快的色彩。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莎士比亚通过两个封建家族之间的矛盾来反映当时社会中两个流派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则正是实现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的根源。人文主义思想倡导的爱情自由力量狠狠冲击了封建社会的高墙,然而正是由于这两位年轻人对于封建社会高墙的冲击,证明了爱情自身的不朽,莎翁使用两个年轻人的殉情来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在精神思想上的优胜之处。

二、悲剧发生的偶然性

悲剧发生的偶然性受剧中人物性格以及情节发展所带动。由于剧中人物帕里斯的介入,使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的根深蒂固,又由于约翰在送信过程中耽误,导致了罗朱二人悲剧的发生。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在感情上对于对方的依赖性太过的性格缺陷也促进了悲剧的发展。其中,帕里斯的出现是悲剧加深的一个重要因素。帕里斯本身也是该次悲剧的受害者之一,他喜爱朱丽叶,并向朱丽叶家族求婚,朱丽叶无奈只能服下假死药,导致这一系列悲剧的发生;另外,罗密欧与朱丽叶秘密结婚太过冲动,也是由于冲动刺死了朱丽叶的堂兄,才被流放。在得知朱丽叶的死讯后,火速便感到墓地,也不多做调查,毫不犹豫地喝下了毒药,而殉情身亡;朱丽叶性格坚强独立,在目睹罗密欧的死亡后,也果断地将匕首插入自己的胸膛,进一步加深了悲剧,但也表现出了其自身的勇气,反映出了莎士比亚对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强烈支持。

三、《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形成的必然性

1.故事背景对于悲剧的影响。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所过渡。封建社会的制度严格反对资本主义所倡导的自由发展,为此资本主义者开始了反封建的斗争。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两位年轻主人公作为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其中神父对于两者爱情的极力促成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一种反映,他们一起与剧中封建思想和传统的高墙做斗争。剧本中添加了大量饱满的人文主义反封建,反神学力量,尽管在与封建制度斗争的结果是一场悲剧,但是换来了人文主义主流思想的发扬,使读者在这一悲剧中,看到了人文主义精神胜利的曙光以及莎士比亚自身饱含的激情高昂的斗争和对于人文主义思想的支持。

2.文中家族冲突对于悲剧的影响。两大家族间的巨大冲突和对立是这一悲剧发生的必然性根源。莎士比亚使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恋情和两大家族之间的冲突来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自由爱情观与封建社会之间尖锐的矛盾。在本剧故事背景中,两大家族世代积怨已久,互相仇视,然而两大家族年轻的一代竟然互相爱慕,深情不减。随着剧情的发展,罗密欧刺死朱丽叶堂兄,加深两大家族的矛盾,更是注定了罗与朱两人的爱情得不到自己家族背景的支持。剧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极力帮助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的神父,在神父的计划中,罗朱二人本可以借助毒药,在茫茫人海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却在计划实行的途中产生误会,导致罗朱悲剧的产生。通过两个年轻人的死亡,使得双方家族看到了自己因为家族仇怨所带来的惨痛代价,最后摒弃前嫌,重归于好。这两方家族势力的对峙,反映出了旧时封建思想的专制、武断以及不合理之处。

四、结束语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西方文学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是爱情悲剧中的代表之作。这一作品让观众在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悲伤的同时,也认识到在当时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建制度相对抗的种种艰难与困境。莎士比亚通过罗朱二人在故事的结尾双双殉情而死,两大家族却摒弃前嫌,相互往来,弘扬了人文主义思想深刻的影响性,表现出了旧时封建思想的专制、武断以及不合理之处。也正是由于人文主义思想这一冲击封建制度的洪流,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的必然性。通过艺术的手法将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悲剧的必然通过一系列偶然剧情发展所传达出来,充分向观众表现出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爱情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谭玉华.悲怆与伤怀——《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因素之比较[J].福建论坛,2013,15(7):133-136.

[2]张兰.《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红楼梦》中的恋爱行为[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12(11):7-8.

[3]洪忠煌.莎翁怎样点铁成金——有关《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28(3):11-15,36.

[4]胡文建.莎士比亚的文化选择——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婚姻说起[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23(4):61-64.

[5]张明鹄.古典悲剧的审美意识——对《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4,18(6):45-46.

上一篇:健身气功下一篇: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