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的悲剧美学价值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窦娥冤》的悲剧美学价值(推荐9篇)

《窦娥冤》的悲剧美学价值 篇1

Aesthetic Value of the Tragedy D u-e Wronged

向双全

Abstract:《D u-e Wronged》 w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GuanHanqing’s variety play creation.It has already come into category of world-class tragedy and produced cultural and aesthetic value that classical tragedy owned.The drama has passed on that ethic culture showed the decisive meaning to individual subsistence through tragic field of vision, expressed 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of GuanHanqing’s to the Chinese ancient tragedy.In order to understand its aesthetic value, we should start from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摘 要]:《窦娥冤》作为关汉卿杂剧创作的代表,已进入了世界经典悲剧的范畴,产生了经典悲剧所具有的文化和美学价值。剧本以悲剧的视野传达出了伦理文化对个体生存的决定意义,表现了关汉卿对中国古代悲剧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认识其悲剧美学价值,宜从主体和客体出发。

Key Words :D u-e Wronged;Aesthetic value ;Tragedy;The spirit of fighting 关键词:《窦娥冤》、美学价值、悲剧性、抗争精神 正文:

《窦娥冤》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它被认为是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剧作。王国维(《元剧之文章》)。同时《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据统计,中国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窦娥冤》是其中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朝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且坚强并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自晚清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第十二章有云:“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1]

由此可以看出,《窦娥冤》中的悲剧主角窦娥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著名的悲剧典型,她善良敦厚又坚毅刚强,敢于向黑暗社会作斗争。作品通过善恶的斗争,以善良的窦娥毁灭告终,表现了作者对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与抗议,使得窦娥这一形象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价值和意义。

对于“悲剧”的定义,前哲时贤多有探讨。美学上真正意义的悲剧性在于:悲剧冲突是正面主人公与暂时强大的邪恶势力之间不可避免的斗争冲突,结果是以主人公的受难、失败乃至死亡形成的悲剧结局,来唤醒人们的悲痛、怜悯、同情以至崇敬的感情,从而激发起人们那股潜流在灵魂深处的良知。在戏剧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第一部探讨古希腊悲剧艺术的总结性著作。其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2]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

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文中指出: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

[3] 因此,先生着重强调:其一,悲剧应当表现的是“人生有价值的”;其二:这种人生价值的终极是“毁灭”。《窦娥冤》这一古典悲剧精品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有价值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感到悲愤的。它是中国戏剧史上典型的一幕善的毁灭的悲剧。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其中,窦娥的坚强不屈、勇敢执着是美的象征,而官场和社会的黑暗腐朽、丑陋病态则是丑的象征,这一强烈鲜明的对比手法,使得窦娥这个受压迫而不妥协的人物形象立刻变得饱满起来,变得生动具体。

对于《窦娥冤》的悲剧审美价值,应该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出发。

一、从主体(主观方面)而言:

(一)窦娥她善良、孝顺。自身所恪守的信念是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具体成因。这种信念主要体现在对守贞、业报轮回、善恶相报、天人感应等观念虔诚的信奉。清代学者王国维说:”最有悲剧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剧中虽有恶人交构期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宋元戏曲考》)由此可见,造成窦娥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窦娥的个人原因。窦娥恪守伦常,自觉把封建伦理纲常作为信奉理念和行为准则,迷信以守贞尽孝修得美满来世,乃是导致其泯灭自我,扭曲人性,酿成人生悲剧的最直接因素。窦娥固守的“贞节”、“孝道”是导致其悲剧的直接原因。“贞节”“孝道”是悲剧主人公窦娥所认为的“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她的这种追求与现实(一是恶霸横行无忌,一是官吏贪暴枉法)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4]她的期望违背了“历史的必然要求”而无法实现,并且窦娥价值观念中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无情地“毁灭人看”。

(二)窦娥坚强不屈,勇于反抗。就是对这样一个恪守封建伦理的柔弱女子,万恶的社会也不肯放过。流氓张驴儿父子的凌辱迫害,昏官的严刑拷打以致被判死刑,重重的压迫锻炼了窦娥的性格。她在种种压迫下走向成熟,在正直善良之外又闪现着她敢于向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反抗暴虐的斗争光芒。面对贪官污吏、地痞流氓,窦娥一弱女子,以坚强不屈、视死如归、不屈不挠的崇高精神与人格去捍卫自己所追求的“有价值的东西”。面对如此强大的挑战,却没有退缩,让读者深感一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因此窦娥的价值在于她面对邪恶势力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天地,在古代人的思想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界万物的,包括人的命运。他们认为天地应该能够分清浊、辨善恶。窦娥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只想安安稳稳地做个顺民,可竟不能做到,蒙受冤屈。然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却无动于衷。天地失职,当然要指斥。一曲[滚绣球]矛头指向天地,指向贵为天子的最高统治者。“三桩誓愿”是第三折中的重点,“雪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应验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空间越来越广,监斩官的反应越来越强烈。窦娥不仅希望人们知其冤,还希望通过感动天地来惩治邪恶。作者巧妙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突显出窦娥冤情之冤。窦娥被毁灭的过程同时也是她强烈反抗的过程,由此可见一个弱女子性格中刚烈的一面。

(三)窦娥的特殊身世,让读者产生无限的怜悯和同情,是造成窦娥悲剧的基础。作品一开始,即笼罩着浓郁的悲凉气氛“窦娥三岁丧母,七岁作童养媳,十七岁成婚,十九岁成了寡妇”“撇的俺婆妇每天都把空房守,端的个有谁问,有谁秋!”(第一折)在封建礼教盛行的社会里,“母以子贵,妻以夫荣”像窦娥这样一个无夫无子的年轻寡妇,在日常生活中无依无靠,更何况在中国历来是“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就为造成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在加上她的坚贞和孝顺这两大品质,这使悲剧的发生成为必然。黑格尔认为:“一件仅仅作为厄运而出现的不幸事件,真正悲剧的灾难,却完全作为本人的行动后果,落在积极参与者的头上”。[5]例如由偶然机遇而遭到的不幸或死亡,不能算作悲剧。因此,悲剧主人悲剧的身世加上固守的信仰,最终表现在他的行动及其后果的必然联系之中,窦娥的悲剧由此生成。

(四)悲剧主人公在戏剧冲突中的精彩展现。通过戏剧冲突的学习,结合窦娥形象的塑造,运用悲剧审美的一般知识,感受悲剧之美,在对悲剧的审美体验中唤醒和激发了我们心中的崇高感。

赛卢医与蔡婆婆的冲突只是主要冲突的导火索,是全剧冲突的序幕,其主要作用是铺垫,引出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是全剧冲突的展开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张驴儿父子强逼蔡婆婆及窦娥成亲,窦娥坚决不从,与张驴儿发生激烈的言语和肢体冲突;第二层次是张驴儿设计谋杀蔡婆婆,却不料弄巧成拙,反误杀了自己的父亲,随即反诬窦娥毒杀张父,借此逼勒窦娥顺从,但窦娥仍不服从,情愿见官;第三层次是张驴儿强行拖窦娥见官,诬告窦娥杀人,自己扮演成受害者,在昏官审案时从旁撺掇毒打窦娥,窦娥被冤判斩刑。然后,窦娥与“无名氏”的冲突是全剧冲突的高潮部,是全剧的精华。这个冲突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的关键,窦娥的反抗精神在此冲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窦娥在法场上临刑前突然迸发出生命的激情,冤愤一泄而出。“无名氏”看上去没有具体的对象,作者却巧妙地用“天”、“地”代指了它,而他们的背后还有“鬼”、“神”,这就把抽象的冲突对象具体化了。在这个冲突中,窦娥饱含满腔愤怒,毫不畏惧,指天斥地,这实际上是对堂皇的天理、公道、王法、官府的责骂,更是对封建秩序的责骂。掌握不了自己命运的窦娥最后发下三桩誓愿,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和亢旱三年,以彰显自己的冤情。这一设计成为了冲突的高潮部分最具奇异色彩和思想张力的浪漫情节,显示出关汉卿高超的创作智慧。同时读者能感受到窦娥这一悲剧形象带给我们的崇高感、悲壮感。

二、从客体(客观方面)而言:

(一)窦娥所处的现实环境和地位。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穷凶极恶的坏人的悲剧,如查理三世;第二种是盲目的命运的悲剧,如俄狄浦斯王被不可掌控的偶然性所玩弄;第三种是既不需要悲剧人物的过错,又不需要偶然性的机会,而是由悲剧人物所处的地位必然造成的。[6]叔本华从悲观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第三种类型的悲剧是最深刻的。在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是叔本华笔下的第三种悲剧人物。作者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下层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是《窦娥冤》具有巨大艺术感染力的主要原因。因为悲剧主人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所在的社会地位,即使她大声呐喊: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然而,这种无奈的呐喊,最终是白费力气。可是这是一种抗争,一种悲剧力量的震撼。

(二)作者成功塑造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审美情景,是《窦娥冤》获得巨大感染力的重要原因。一个悲剧作品,其悲剧情景的成功与否往往同时也决定着一个悲剧作品的成功与失败。悲剧情景可以有力地烘托悲剧氛围,增强感染力和艺术表达效果。因为悲剧是美的毁灭,窦娥是美的,同时也是被毁灭的。关汉卿不曾使用大量笔墨来描绘窦娥之美,但是他通过各种手法着力突出的是窦娥的心灵之美。当窦娥面对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太守的酷刑时,她宁死不招,毫不畏惧。但是当她看见衙役对她的婆婆施刑时,她的心顿时变得软起来,因为她怕婆婆成为杖下亡魂或者屈打成招。于是忙叫道:“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是我药死公公来。”那颗善良、高尚的心灵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文本的第三折中写道: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 〔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

〔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啊„„

这个悲剧的情景环境,彰显了年轻的生命,稚嫩的肩膀,勇敢地承担起了千斤重担,歌颂了窦娥那高尚的心灵之美,加强了文本所营造的悲剧氛围,凸显了故事情节的悲剧感染力。

(三)窦娥的悲剧,客观地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启示。正如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所说:“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7] 从美学的悲剧理论出发,我们可以认为窦娥就是用自身的毁灭来肯定和张扬了有价值的东西。窦娥悲剧形象的价值,不在于提出了新的社会理想,而在于对旧的现存社会提出了怀疑。为正义和理想而斗争而进取,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她胆敢以个人之力,勇敢地向顽固腐朽的封建制度宣战,虽然结局悲催,但是窦娥向我们证实了人生的价值。因此,“悲剧精神的实质是悲壮不是悲惨,是悲愤不是悲凉,是雄伟而不是哀愁,是鼓舞斗志而不是意气消沉。悲剧的美,属于崇高和阳刚;正因为这样,悲剧才是战斗的艺术。”[8]这就是美学意义上的悲剧。

从主客体总的来说,“窦娥作为封建社会培养出来的伦理道德典型反而被培育她的社会所销毁,她的生存环境和她的不幸遭遇,是她悲剧性格形成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她想尽孝道,遵守封建礼教,这就是她性格悲剧额深层意蕴。”[9] 这就是窦娥的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环境铸就了她的品格,时代决定了她的命运。因此,一方面,她注定了会是捍卫封建礼教所倡导的“孝道”、“贞节”的牺牲者,她也以自己的悲剧诠释了她的思想理念,彰显了她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另一方面,窦娥是值得表扬的。她的身上展现出了一种悲剧美,一种崇高美。其不畏强权,大胆抗争,对后世封建女子影响巨大,激励她们的斗志,引导她们深思,同时也表达了对腐朽的封建礼制的控诉。《窦娥冤》是中国古典悲剧之祖,它让读者看到了善良人们的痛苦和不幸,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勇于反抗、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貌。这是历史进步和人类自身向前发展的综合表现。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A]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86.[2]亚里士多德.诗学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3]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A].鲁迅全集(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97.[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 卷.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王诚、曾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6]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窦娥冤》的悲剧美学价值 篇2

窦娥善良敦厚、刚强贞烈,却一生凄苦无依。她三岁亡了母亲,七岁时父亲窦天章要进京赶考,无力偿还高利贷,遂将她抵押给蔡婆婆作童养媳。十七岁窦娥与蔡婆婆儿子成亲,不足二年,丈夫害弱症死去,婆媳两代寡妇相守过日。窦娥在丈夫亡故后,秉承一女不嫁二夫的封建教条,一心侍奉婆婆。但独守空房的日子是难熬的,窦娥“长则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尖皱,越觉的情怀冗冗,心绪悠悠”,感叹命运凄苦,忧愁无尽头。窦娥认为此生的灾祸源于前世烧香不到头,盼望通过今世的苦修换取来世的平安顺遂。孤独、寂寞、心酸、苦痛,这是封建社会中的寡妇注定了的命运,窦娥的不幸是千千万万人的不幸。她的愿望很简单,悉心侍候婆婆,然后度过自己残缺的余生。饱受苦痛的窦娥没有料到,即使这样的心愿竟也是奢想,更大的祸患还在后面。

蔡婆婆向赛卢医讨要高利贷,赛卢医起了歹心要勒死蔡婆婆,这时张驴儿父子救下蔡婆婆,并威胁她要让婆媳两人分别嫁给张驴儿父子二人。蔡婆婆半推半就,窦娥先是劝婆婆“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到中年万事休,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教人笑破口”,后来看婆婆心意已决,便告诉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蔡婆让张驴儿父子住在家里,窦娥仍旧不肯随顺张驴儿。

张驴儿为霸占窦娥,看到蔡婆生病便向赛卢医买毒药要毒死蔡婆婆,逼迫窦娥委身于他。不料蔡婆打呕,将有毒药的羊肚儿汤让予张驴儿父亲喝下,张驴儿父亲因此丢了性命。张驴儿问他官休还是私休,其实他想通过私休占有窦娥。窦娥严词拒绝张驴儿,并相信官府执法公正,自有公道,情愿和他见官。张驴儿恼羞成怒,诬告窦娥杀人,楚州太守桃杌是个“做官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的贪财昏庸之徒,他说:“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将窦娥打得皮开肉绽,魄散魂飞:“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仗下,一道血,一层皮”。窦娥仍不屈服,但是当桃杌提出要打蔡婆时,窦娥为保护婆婆免受毒打,忍受着屈辱和不公,招认自己杀了人,被判死刑。梼杌作为一方父母官,竟然敲诈勒索、欺上瞒下、昏聩愚昧至此。剧中有“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由此可见当时元朝官吏的残暴腐朽,这是窦娥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在被押赴刑场时,窦娥怕在前街披枷带锁被婆婆撞见,让婆婆伤心,央求刽子手绕道后街走。这样一个善良温存、贤德孝顺的贞洁烈女,成为黑暗的封建社会牺牲品,不由得不让人唏嘘。

窦娥负屈衔冤,官府的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粉碎了她对现实的一切幻想,她对一向以为公正无私的天地鬼神也进行了控诉:“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延年。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被行刑之时窦娥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

“耍孩儿”: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锦,免得我尸骸现!

“一煞”:你倒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什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怨;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血溅白练,表现出窦娥有和苌弘、望帝杜宇一样的冲天冤气;六月降雪,这本是不可能出现的天象,因了窦娥的冤屈上天也会现出凄然变色;大旱三年,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她希望借助天地力量来惩治人间的邪恶与不公。窦娥的三桩誓愿都得到了应验,另一方面,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一举及第,做了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窦娥死去后冤魂不散,引导父亲发现自己的冤案,最后窦娥沉冤昭雪,张驴儿、赛卢医、楚州太守分别受到应有的惩罚。

鲁迅将悲剧定义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虽然最后窦娥的冤案被平反,但她在短暂的一生中,势单力薄、孤立无援、受尽磨难,作为正义、真善美的化身,窦娥的苦难和死亡正是最具悲剧性的体现。

摘要: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窦娥冤》讲述了身世凄惨的窦娥被无赖张驴儿诬告,被贪官错判问斩的冤案,剧中女主人公窦娥的悲剧命运,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关键词:《窦娥冤》,窦娥,悲剧性

参考文献

[1]关汉卿.窦娥冤[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浅谈 篇3

关键词:女性的脆弱;善恶斗争;封建社会道德观;劳动人民的美学观

中图分类号:J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48-01

一、引言

《窦娥冤》是中国元代元曲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学术界公认的、特征鲜明的悲剧杰作,历来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剧中女主人公窦娥自幼家境贫寒,7岁便卖给他人做童养媳,稍大时丈夫又不幸身亡。在和婆婆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她极尽孝心来照料婆婆。后来婆媳二人遇上了一个叫张驴儿的恶棍,逼婚不成,反咬一口,污蔑窦娥毒死了他的父亲。昏庸腐败的官吏不调查实情,竟将窦娥判为死刑。随着错综复杂、曲折离奇的戏剧情节的展开,悲剧主角窦娥被黑暗的封建社会推向了毁灭。作品向读者传递了在黑暗社会中女性的脆弱、善恶斗争中善者的不幸、封建社会道德观和劳动人民的美学观这一系列文学主题,树立了窦娥这一形象震撼人心的悲剧价值和意义。

二、《窦娥冤》文学主题

(一)女性的脆弱。

随着戏剧情节的展开,在黑暗社会中女性的脆弱这一主题随着窦娥的悲剧人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窦娥先是被自己的父亲当做一件商品出售给蔡婆婆做童养媳来换取自己进京赶考的路费,然后因为丈夫的早逝而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寡妇,后在张驴儿父子俩逼婚的计谋中被控谋杀而被处以死刑。她短暂而又悲剧的一生向读者传递了在黑暗社会中女性的脆弱的这一面。在封建男权社会,窦娥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面对自身的不幸,除了安于天命,她别无选择,默默忍受着所有的不幸,她深信是自己的命数决定了她所有的不幸。她对自己不幸的人生显得冷静从容,在丈夫去世后她一心一意伺候婆婆,与婆婆相依为命,然而张驴儿父子俩逼婚的阴谋打破了她的生活。面对张驴儿的逼婚她深信一女不嫁二夫,努力挣扎,然而在邪恶势力面前她显得太过脆弱,她本以为官府是个是非分明,执法公正的地方,她曾期望官府能还她清白,可是,窦娥的这个愿望也被官府粉碎了,她最终被昏庸腐败的官吏判以死刑,从而引起了读者对封建社会女性的无助与无奈的同情。

(二)善恶斗争。

善与恶的交锋是部分文学作品的主题之一。在《窦娥冤》这部作品中,窦娥尽管在现代人眼中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在元代封建社会她绝对是一位善良、忠孝的女子。她和其他万千元代妇女一样普通而又渺小,她对父亲服从,对丈夫和婚姻忠诚,对婆婆孝顺。为了捍卫对丈夫的忠诚,窦娥选择和恶棍张驴儿抗争,为了让婆婆免受刑杖的折磨,她只得承认是自己毒杀了张驴儿的父亲。在颂扬窦娥的同时,《窦娥冤》也深度刻画了为了逼婚而实施了谋杀又嫁祸给窦娥的流氓张驴儿、为了逃避还债而企图杀害蔡婆婆的赛卢医和只认钱而不认真理的楚州太守。在窦娥与一众恶人的争斗中,最终窦娥被邪恶势力推向了毁灭,《窦娥冤》用在善恶斗争中善者的不幸加深了读者对封建社会黑暗势力的厌恶,表现了作者对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与抗议,使得窦娥这一形象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价值和意义。

(三)封建社会道德观。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的民族精神和美德可以被归纳为八个字,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周仪,2003)。这八个字在封建社会以“三从四德”得以彰显,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事翁姑,敬夫主,和妯娌,睦街坊”。在窦娥身上以忠和孝最为触动心灵,在家庭伦理关系中,窦娥是贞节、贤孝的化身,具有苦己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长久形成的美德。她对丈夫和婚姻忠诚,她深信“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侍二夫”,面对张驴儿的逼婚,她愤然拒绝,最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窦娥对婆婆极尽孝顺,为了让婆婆免受刑杖的折磨,她只得承认是自己毒杀了张驴儿的父亲。在去往刑场的路上,她祈求官差带她走后巷以免婆婆看到她会伤心难过。在她死后,父亲替她昭雪冤情后,她的魂魄祈求父亲替她好好照顾年迈的婆婆。窦娥这样一位忠孝的女子是封建社会女子的楷模,也是关汉卿极力颂扬的人物,关汉卿把这些被民众认可的美德赋予窦娥,使之与窦娥的美好品德出现共鸣,激发起人们反抗邪恶的自觉和勇气,这正是悲剧价值的体现。

(四)劳动人民的美学观。

世世代代以来,中国劳动人民都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积福”,这是中国劳动人民长久以来形成的美学观。周仪(2003)也指出“中国悲剧中尽管充满了痛苦与不幸,但它们往往都以邪恶者的失败和善良者的胜利结束,从而令读者满意和产生共鸣”。窦娥在行刑之前向苍天发下三桩誓愿:“一愿三尺白练高杆悬,一腔鲜血红天帘。二愿天公怜我泪哭干,山阳无雨旱三年;三愿上天念我窦娥有冤,天降三尺大雪掩埋我窦娥的尸体。”她的冤情借助苍天和她的父亲窦天章得以昭雪。果然她死之后,三桩誓愿都应现了:她的鲜血都飞溅到白练上,六月飞雪裹住她的尸体,楚州大旱三年。这一结局彰显了中国劳动人民传统的美学观念,即善良终究会战胜邪恶,所有的冤情终将昭雪,这也是《窦娥冤》悲剧价值的体现。

三、结语

关汉卿作品《窦娥冤 》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脆弱与无奈,斥责了官场的黑暗腐败和流氓恶棍卑鄙下流的行径,颂扬了主人公窦娥的善良与忠孝,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对善良的向往、对弱者的同情,以及对邪恶的唾弃。历经时代的变迁,窦娥这一形象仍为读者津津乐道和报以同情。作品最终的沉冤昭雪大快人心,是中国劳动人民长久以来形成的美学观的完美呈现,也是《窦娥冤》悲剧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杨宪益,戴乃迭.关汉卿杂剧选.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窦娥冤》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知识、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元杂剧的结构及其舞台语言。

2.赏析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明确课文的主题。

3.体会尖锐的戏剧冲突与浓郁的抒情性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有风格。

2.激趣并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背诵经典段落。

★教学难点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读讲法,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戏曲知识。

2.分角色朗读法,抓住重点曲词,引导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其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介绍中国古代戏剧的常识,把握剧情,初步感知课文。

一、导课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王国维)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1838年以法文传至欧洲)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要被毁灭呢?

二、戏剧知识PPT

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的交代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的提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特点: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5.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6.戏剧的种类: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 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

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

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三、元杂剧与关汉卿简介PPT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楔子演一完整的故事,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2.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戏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每套曲子,是用不同的曲调组成的、曲调的多少不一)。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 1

调D调等。我国古代音乐以宫(相当于简谱1)、商(相当于简谱2)、角(相当于简谱3)、徵(相当于简谱5)、羽(相当于简谱6)、变宫(相当于简谱4)、变徵(相当于简谱7)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3.角色:扮演的角色主要有生、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外旦、贴旦、老旦、花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次要人物。此外还有以剧中人物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

4.剧本构成: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即曲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科(即科范):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动作、表情、舞台效果)。也称“介”。

白(即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是剧中人物的说白部分,分别为对白、独白、旁白、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5.作者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附:《南吕.一枝花·不服老》PPT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予我这几般儿的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幽冥,天啊!那其间缠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四、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阅读剧本,疏通疑难字词,略。

2.复述剧情。

楔子:贫寒秀才窦天章上京求取功名,向寡妇蔡婆借贷盘缠,蔡婆早就看上了他的女儿瑞云,乘机提出索要瑞云做童养媳。端云3岁丧母,7岁便到蔡婆家,改名窦娥。

第一折:17岁时窦娥与蔡婆儿子成婚,一年后丈夫病故,婆媳相依为命。一天,蔡婆去向赛卢医索讨银钱,赛卢医赚她到僻静处,想勒死她,幸亏张驴儿父子把她救下。因这救命之恩,张驴儿父子想霸占婆媳二人。

第二折:窦娥执意不从。张驴儿在羊肚汤里放了毒药,想害死蔡婆,强占窦娥。不料其父喝下了那碗羊肚汤,呜呼身亡。张驴儿反诬窦娥毒死公公,并威胁窦娥嫁给他为妻,不然要去公堂告发。窦娥问心无愧,与张驴儿去见官评理。太守桃杌是一个昏官,严刑逼供,窦娥坚不屈从。桃杌转对蔡婆用刑,窦娥为救婆婆,含冤承招,被判死罪。

第三折:临刑时窦娥满腔悲愤,呼天抢地,奔赴法场,死前发出“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

补充(第四折):窦天章官拜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来到楚州地面。窦娥鬼魂托梦父亲,诉说冤情。窦天章重新审理此案,杀了张驴儿。窦娥冤情得以伸雪。

3.再读课文,以窦娥为主语列出结构提纲。

⑴窦娥被抵作童养媳。

⑵窦娥拒绝改嫁。

⑶窦娥蒙冤入狱。

⑷窦娥含冤被斩。

五、作业

消化字词,完成《创》预习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教学步骤:

一、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一)窦娥形象

1.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

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强欺弱、恶欺善的社会现实。

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贪赃枉法。

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孝顺和善良。

2.善良孝顺的窦娥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命运,她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

①窦天章典卖女儿;②蔡婆婆放高利贷和买她作童养媳;③丈夫的夭折;④蔡婆的引狼入室 ;⑤张驴儿的陷害;⑥桃杌的贪赃枉法,屈打成招,滥施刑罚,草菅人命—→是黑暗的封建社会。

3.探究一: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

明确: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婆婆也会被屈打成招,到那时,杀头的虽不是窦娥,却会是其婆婆,仍旧是一件大冤案。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牺牲自己来救助无辜的他人,是无法阻止冤案的发生的,因为制造冤案的是当时社会上强大的黑暗势力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腐朽昏聩。这样,我们就会深刻地体会出窦娥所唱的[滚绣球]这曲子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揭露是那样的入木三分,以及深刻地感受到窦娥对黑暗现实彻底失望而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是那样的震撼心灵。

探究二:窦娥为什么不肯嫁给张驴儿?

贞烈正派。人格尊严的维护,倔强个性的闪光;封建妇女的贞烈观“我一马难将两鞍间”“一女不嫁二夫”的戒律。

4.面对坎坷人生遭遇,窦娥持什么思想观念?

相信天命。幼年失母、少年离父、青春丧偶。“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对遭遇归结为“莫不是八字该载着一世忧”“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典型的“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思想,所以才有“劝今人早将来世修”对天命小心敬畏的神态。

5.总结

善良,孝顺;刚毅,坚强,不甘屈辱,不畏强暴,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对亲人细致体贴,对多舛命运勇敢抗争。在窦娥身上,既有封建思想的烙印,又有反抗性格的影子。

对联概括: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

(二)张驴儿:无赖狠毒、卑劣可憎的恶人。

(三)桃杌:贪婪成性、圆滑老练、自以为是、主观武断的昏官。

(四)蔡婆:胆小、糊涂。作用:映衬、铺垫。

二、理解主题

问:到底是谁毁灭了窦娥?那些人该为窦娥的死负责?

张驴儿,贪财好色,厚颜无耻,是无赖地痞流氓,悲剧的直接责任者。

滁州太守桃杌: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悲剧的主要责任者。

庸医赛卢医:“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欠债不还,要勒死婆婆;卖毒药给张驴儿,是造恶者和助恶者。

窦天章:为索功名,典押骨肉,悲剧的间接责任者。

明确:“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是主人公认识的结晶,是剧本的点睛之笔,一语道破造成窦娥冤案的社会根源——以强欺弱、以恶欺善;官吏昏聩;科举毒害人心。窦娥的悲剧是社会悲剧。

主题:通过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三、拓展探究

1.窦娥非死不可吗?设想:窦娥打死也不承认,即使打婆婆也不承认,结局会怎样?桃杌是一个明如镜、清如水的包拯似的为民做主的官又怎样?

2.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的被送上了刑场,这样的结局着实让人痛心、惋惜、愤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希望窦娥能幸福的生活着。

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叶宪祖这样一改,真正符合了大家的愿望,不知大家有何感想。请讨论一下: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如此一改,虽然符合了人们的愿望,但削弱了原剧的战斗性,而流于一般戏曲的大团圆结局的俗套。

这样改,说明叶宪祖老先生并没有读懂原剧的意思,或者是他有意篡改原意,拍封建统治者的马屁,把一出控诉封建统治者迫害无辜百姓的悲剧,蜕变成一出歌颂神明、歌颂清官的庸俗喜剧。

3.解读刘兰芝、祥林嫂、窦娥几位女性形象。谁更有反抗精神?

刘兰芝: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要求也无济于事,事情无法挽回时,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而是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遣归”早早起来“严妆”把自己打扮的美艳动人。刘兰芝变被动为主动,表现了极强的自尊心、积极维护自己的人格、个性坚强的特点。

祥林嫂和窦娥都不同程度地受着宗教思想的影响,但从她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各异。在窦娥的身上,表现出百折不回、生死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这是祥林嫂无法企及的。

四、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课文的艺术特色。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艺术特色赏析

教学步骤:

一、导入本课

从关汉卿的创作特色谈起。

二、鉴赏关汉卿本色的戏曲语言

戏曲作为表演艺术,语言通俗,才能宜于演员演唱,听众容易接受,做到雅俗共赏。明代戏曲作家和评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强调“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要“手则握笔,口却登场”。

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被称道为“字字本色”,尊为“本色派”之首。即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1.指斥天地的场面高亢激越,冤气冲天,紧张急促;诀别婆婆的场面如泣如诉,哀婉凄惨,徐缓低回;三桩誓愿的场面感情激荡如潮,慷慨激昂;这三个场面的描写,以质朴无华而富于韵味的浯言,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逐层深人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2.课文中的曲词,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见深邃。

例如:[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令人凄怆,刻画出窦娥与婆婆死别的悲痛心情;

[滚绣球]全曲以及[一煞]中的“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突出地显示了人物的个性,语言平实,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不少古白话词语,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都表述得十分生动。

明确:呼告、对比、对偶、反复、反问等修辞,抒发悲愤之情,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最能反映反抗精神的是哪两句?

明确:“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怎样理解“滚绣球”中的责骂天地?

不幸遭遇的前世归因;统治者青天白日自喻。

3.课文中的说白,如窦娥向刽子手请求走后街不走前街的对白,以及窦娥与婆婆诀别时的对白,都是相当动人的,凝练而又明白如话,声气口吻酷似其人。

4.课文中的曲白也配合得很好,如三桩誓愿的场面,三次用“白”提出誓愿,依次讲出“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若窦娥委实冤枉”“我窦娥死得委实冤枉”;三次用“曲”强化感情,依次对以相应的四个典故来抒发胸臆。曲白相生,语言朴素而富于感情,把窦娥为其冤屈而抗争的精神表达得深切而感人。

5.语言呈其自然朴实的本色,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剧作词汇丰富,句式富于变化,充分地吸收和提炼日常生活中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同时从古典文学名著中汲取营养,把这些和人民口头语言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他“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言风格,收到了雅俗共赏的演出效果。

三、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

1.赏析“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2.窦娥希望以此达到什么目的?

第一桩: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即了解冤屈;第二桩:希望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映;第三桩:希望伸冤,上天惩治邪恶。

“官吏每无心正法”,怀着愤怒要上天来惩罚邪恶。

3.三桩誓愿真的能实现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传统文学习惯: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神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表达美好的愿望。一是符合善恶有报的民众心理,引起共鸣;二是虽违背常理,合符人情,展现人民惩恶扬善、洗雪冤屈的美好愿望;三是刻画窦娥的反抗精神;四是九路黑暗,爱憎分明。

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四、作业

1.熟读第三折,背诵《滚绣球》。

《窦娥冤》教学反思 篇5

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中的关汉卿《窦娥冤》(节选)时,首先必须注意到这是一篇中国古代戏曲,而不是一篇文言文。惟有如此定位,教学此篇课文才不会局限于字面的理解,也才不会认为对文本中用典理解的障碍与对字词理解的障碍一样,都只是表层的,借助资料就能解决的问题。作为文言课文,确乎存在一个在“字词句串讲”和“分析鉴赏”这两“极”间寻求“平衡”的问题,而作为戏曲作品的《窦娥冤》的学习目的,毫无疑问,应该是定位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而绝不可能等同于一般文言课文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目的。

戏剧这一文学样式,不少高中生原本就不大喜欢,而且这一文学样式是适宜表演与观看的,我们的阅读只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欣赏手段。尤其是中国古代戏曲,能够真正读懂的人又有几个呢,更别提喜欢并且欣赏了。就语言特征而言,元杂剧作品的典型共性(其实也是我国传统戏曲的总体特征)是“语言比较通俗,多用口语”。──不仅元杂剧中的“宾白”(人物对话)是这样,即便是剧本中的“曲词(唱词)也注意口语化”(人教社2004版高中语文第四册141页“古代戏曲鉴赏”)。虽然具有“口语化”特征,“戏曲作为表演艺术,语言通俗,才能使演员宜于演唱,听众容易接受,做到雅俗共赏。”(人教社2004版高中语文第四册141页“古代戏曲鉴赏”)可是我们今人阅读《窦娥冤》等元杂剧时,对其语言仍然感到相当陌生。面对《窦娥冤》时,同面对《促织》一样有着语言理解上的困难与障碍,但还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古代戏曲与中国古代散文(文言文)、中国古代小说在语言上有着较大区别的。中国古代散文的阅读与赏析,可以从所积累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入手,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猜测字词句的意思,而且朗读时大多是可以朗朗上口的,能够从大体上去把握其内容的。而中国古代小说即明清小说也是比较容易阅读的,因为其故事情节较强,即使是白话文言文的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相对中国古代戏曲而言,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而中国古代戏曲语言很多是当时戏剧家创作时期的特定口语,距离我们现今的口语时间太久远,并且口语有太多的变化,这是我们读者特别是高中生较难接受的。不结合下面的注释是很难确切把握其涵义的,如《窦娥冤》中的“磨旗(摇旗)”,“糊突(混淆)”等。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古代文学之形容事物,率用古语,其用俗语者绝无。又所用之字数亦不甚多。独元曲以许用衬字故,故辄以许多俗语或以自然之声音形容之。此自古文字上所未有也。”因此,在阅读中国古代戏曲时,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认为不好理解、不顺畅太拗口。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国古代戏曲时,该如何进行教学目标定位,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这些问题都将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第二,关于中国古代戏曲常识,高中学生知之甚少或者不甚熟悉。中国古代戏

曲里面的人物名称具有明显的时代口语特点,如果没有掌握相关的古代戏曲常识,是无法准确把握其人物角色变换的。同时唱词的唱曲人也是变化的,学生有时甚至弄不清楚哪些曲词是由哪个人物角色来演唱的。特别是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人物角色名称以及戏曲样式区别较大,高中生若没有把握这一方面的戏曲常识,是较难实现阅读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的心理转变。当然,戏曲所传递出来的故事也是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的。但是戏曲其情感思想可把握,而其戏曲艺术形式及唱词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却是难以驾驭与把握的。只有深入鉴赏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才能领悟其艺术魅力及深刻韵味。从总体上说,中国古代戏曲远不及中国古代小说、散文、诗歌那样容易为高中生阅读接受。

第三,高中生在接触中国古代戏曲时,除了因语言特征及戏曲样式难以接受所形成的畏难情绪外,还有着极强烈的功利目的情绪。不少高中生认为高考又不考查中国古代戏曲鉴赏,只是考查中国古代诗词及中国古代散文(文言文)的理解与鉴赏。因此对已较难阅读的中国古代戏曲就更不感兴趣了。

针对《窦娥冤》的文体特点及高中生阅读中国古代戏曲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设计《窦娥冤》的课堂教学步骤及教学目标、重难点时,我抓住文章的“单元要求”指出,“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的鉴赏”,是古代戏曲作品鉴赏的“教学重点”。另外,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中“阅读与鉴赏”的要求,“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第八页)有了这些依据,可以说,“典故运用”是《窦娥冤》这一作品解读与鉴赏的有效钥匙。典故的理解,正是学生解读《窦娥冤》的难点,而这一难点,也恰恰是这一戏剧作品鉴赏的重点所在。

典故是古典文学作品教学绕不开的话题。所谓“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辞海》),典故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运用典故是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典故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情感说服力,并使得作品语言凝练简洁。所以,在课堂内围绕着典故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富有价值的,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典故的钥匙,感受典故的精髓。《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时所涉及到的四个典故本身就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特殊言语形式,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有必要对它们做层层深入的探究,使学生从中获得文学、文化方面的滋养。同时,也可以“通过感悟、品味、理解典故,使学生的语言感受力、理解力获得一定的提升”。

在《窦娥冤》的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围绕着学生对四个典故理解的语感图式,设置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过程,将典故学习分解为“复述四个典故的具体内容──解析四个典故的相似之处──探求四个典故的时空跨越──领悟四个典故的文本作用──回顾古典诗词的典故运用”等五个步骤进行,并且以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为教学形式,让学生完成复述了解典故到探求领悟典故再到回顾使用典故的语感的层次递进。实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等教学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第九页)

窦娥冤答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分析剧情结构,感受窦娥的善良心地、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并理解主题:揭露元代吏治的腐败和当时社会的黑暗;

2.结合朗读,欣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并结合有关元杂剧体制的介绍体会其艺术特色。

重点难点: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言应验的用意。

教材分析 课文是《窦娥冤》全剧的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二:一是通过分析剧情结构,感受窦娥的善良心地、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并进而理解主题:揭露元代吏治的腐败和当时社会的黑暗——“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二是结合朗读,欣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并结合有关元杂剧体制的介绍体会其艺术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理解[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认识全剧情节的高潮。

预习案

一.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唱的情况。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人物对话; 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

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二.关于作者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卒年不详。他一生“不屑仕进”([元]朱经《青楼集•序》),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元末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明代臧晋叔说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明初贾仲明《录鬼簿》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其中有几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尚有争议;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三.学习内容

理清戏剧情节:

第一部分:(开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

第二部分:(“(刽子云)快行动些”~“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写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部分:(“(刽子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结束)写窦娥发下三大誓愿。具体分析:一

1、《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2、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提示: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3、《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它是哪一句?

提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4、背诵“滚绣球”。二

1、窦娥为什么叫走前街而不走后街?这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提示: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可见其性格的善良— 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平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

2、作者再次利用婆媳对白,叙说窦娥的冤屈,在情节上起何作用?

提示:主要用以激发人物的内心冤屈,表现人物内心愤恨,为后文发三桩毒誓作铺垫。

1、她的三桩誓愿与前面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矛盾呢?

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作家为什么要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三大誓愿”这样的情节呢? 这不仅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而且要感天动地,让人们都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每有口难言”。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们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它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斗争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三桩愿也是作家美好理想的形象体现。作者运用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于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的事在艺术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见原理,却又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却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良好愿望。

探究案

1、.总结窦娥形象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他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于严酷的腐败的封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

2.概括主题

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窦娥冤》与中国古典悲剧特征 篇7

一、善与恶的冲突——中国古典悲剧的主线

戏剧的本质在于冲突,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生命。通常人们评价一部戏的好坏所说的有“戏”没“戏”,或所谓“戏剧性”,指的就是剧中的戏剧冲突。这就要求剧情发展曲折跌宕,悬念环生。我国民众对于戏剧情节的兴趣十分浓厚,很多传统戏之所以常演不衰,是与他们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戏剧冲突紧张激烈分不开的。而中国古典悲剧主要是善与恶的斗争。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生有价值的东西”自然属于善,使其毁灭的东西自然属于恶。剧中人物的悲剧性结局皆因矛盾冲突激化所致,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是一部很好的例证。

《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一位不幸的年轻女性。幼时丧母,七岁即被父亲用以抵债,成婚不久即丧夫。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她心灰意冷,几乎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只希望“今世早将来世修”,侍奉好婆母,了此一生。可是,残酷的现实让她的这个最低层次的希望竞成为奢望。流氓张驴儿父子俩要霸占她婆媳俩为妻,窦娥不畏强暴,恪守妇德,坚决不从。而懦弱的婆婆无奈屈从,窦娥劝之无用,忍气吞声地看着张驴儿父子住进家里,而这种忍气吞声是不可能持久的,人能忍一时,不能忍一世。张驴儿想用毒药毒死蔡婆婆,留下窦娥一人好得手。不料,张驴儿的父亲误食毒药而死,张驴儿遂嫁祸窦娥并告到官府。面对人命官司,能给孤弱的窦娥主持正义的,只能代表社会正义又有审判权力的机关——官府,这也是古代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唯一选择。如果官府中的官是清官倒也是民之大兴,若是昏官也只能是民之不幸。可恨那楚州太守桃杌是一昏官,他面对一个善良柔弱、孤立无援的小女子和一个横行霸道、死缠烂打的流氓,只能选择强奸正义,姑息邪恶。因而,那窦娥一上公堂便无缘无故地被殴打也就不足为怪了。俗话说:小鬼难缠。

一桩明白简单的命案,掺杂着如此污浊的人情世态,而窦娥的无辜含冤竟缘于她的善良、弱小与孤立!而善良、弱小与孤立是最该受到官府与法律保护的,不料却成了官府与法律戕害的对象!窦娥痛心疾首,怒斥官府,指天发誓。最终惨遭枉杀。

善与恶的冲突,是中国古典悲剧的一条主干。善的付出。总是以血为代价的,冲突的结果常常使善成为失败者,恶成为胜利者。究其原因,与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有关。正如窦娥所处的时代,国家虽然也有所谓的“王法”,但很不健全,特别是那些执法者,他们昏庸无能,贪赃枉法,不但不能保护弱小、善良、惩罚奸诈、邪恶,而且欺辱弱小、鱼肉百姓。这是造成窦娥含冤而死的主要原因,是造成“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诞”的黑暗世道的主要原因。代表正义善良的主要人物,在善与恶的冲突中明显缺乏主动性、攻击性。而且,她的抗争与斗争面对强权与恶行是软弱的、无力的。对善的张扬不是通过善对恶的主动进攻与消灭来完成。让善的化身在备受恶的摧残与欺凌时才奋起反抗,甚至不惜以死相拚,使其人格在最后一搏中得以升华。善在被恶毁灭的过程中不断散发出美丽的光彩、动人的力量。永恒的正义在悲剧人物的痛苦和毁灭中得以保存和升华。其悲剧之悲的魅力和价值也就在这里。

二、百善孝为先——中国古典悲剧的弘扬重点

在第一折里,窦娥虽遭年幼失母、少年离父、青年丧偶等一连串的打击,但她想的是“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孝服守,我言词须应口。”她活着仿佛就是为了尽孝。她劝阻婆婆再嫁,既是出于封建礼教的立场,也是出于对婆婆的关心:“我替你细细愁,愁则愁兴阑珊咽不下交欢酒。”在公堂上,她被打得皮开肉绽也不屈服,当昏官要打她婆婆时,她忙说“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宁可被冤,也要尽力保护婆婆。再被押往刑场的路上,她顾及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顾念婆婆,请求绕道走后街,以免被婆婆看到,心中痛苦。不仅如此,关汉卿还对“孝”的境界进行了美的升华,剧本的最后,窦娥冤案得以平反,她想的不是自己,不是官居要职的父亲,而是那个曾和自己相依为命,年老身衰、无依无靠的婆婆。窦娥要求父亲收养蔡婆婆,代她给婆婆养老送终。

窦娥的这种孝,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孝。她的善良、孝顺,令人动容。但这样一个至孝的人却无端地被社会邪恶势力蹂躏而死,不能不引起欣赏者的悲悯之情。孝是美德,然而过分的孝也是一种人性的悲哀,窦娥所体现的牺牲精神便是如此,此剧也因此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圆满大结局——中国古典悲剧的理想追求

崇尚文明,尊重人性,追求和谐,向往美好,这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有些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做到的。人们幻想扬善惩恶,让痛苦的心灵能得到一点慰藉,中国古典悲剧往往在结局时,设计成大团圆,给人以“梁祝化蝶式”的弥补,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这是中国古典悲剧的理想追求。

窦娥冤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和关汉卿的基本知识;理解古白话跟现代汉语在词法上的一些异同

2.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和结构

3.理清《窦娥冤》的戏剧冲突

【学习重难点】

1.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3.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学法点睛】诵读、探究。

【知识积累】

(一)有关元杂剧:

1.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

2.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

宾白:即说白。曲词为主,所以说白为宾。

科介: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3.元杂剧的主角:

旦:女主角。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主角)、小旦(少年女主角)四类。

末:男主角。也包括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四类。

净:俗称“大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

丑:俗称“小花脸”。多扮次要主角。

此外,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主角。

4.其他:元杂剧多一人主唱,因而又可分为“旦本戏”(女主角主唱)、和“末本戏”(男主角主唱)两类。

(二)有关作者,吴汉卿号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仅写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我的社会梦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杯具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三)东海孝妇的故事: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婆婆)甚谨。姑欲嫁之,最终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劳,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汉书·于定国传》)

(四)写作背景: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并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能够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楔子窦娥()嫡亲()亲家()撇下()看觑()薄面()斟酌()隅头()孛老()勒杀()绣闼()怕不中()刬的()()亲眷()羊肚儿()知契()症候()恓惶()祗候()呕吐()孽根()亢旱()刽子手()埋怨()前合后偃()罪愆()盗跖()古陌荒阡()

2.课文中使用了不少宋元时期的白话,其中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请辨析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

(1)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

(2)这早晚窦秀才早晚使用早晚呆痴()()

(3)当骂呵,则处分几句()()

(4)你老人家放精细着()()

(5)不堤防遭刑宪()()

(6)行动些,行动些()()

(7)谁敢合毒药给你只合把清浊分辨()()

(8)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9)是什么主意()()

(10)嘱咐他几句话咱()()

(11)念窦娥尸首不完全()()

(12)尸骸上烈些纸钱()()

(13)你还有甚的说话那有这等说话不知亢旱三的说话准也不准()()

(14)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

(15)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

(16)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

3.对课文中涉及的元杂剧的有关术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外②云③净④科⑤唱⑥卜儿⑦鲍老儿⑧倘秀才⑨叨叨令⑩正旦⑾正宫⑿滚绣球

A.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⑾(12)

B.①②③④⑿⑤⑥⑦⑧⑨⑩⑾

C.①③④②⑤⑿⑥⑦⑧⑨⑾⑩

《窦娥冤》教学反思 篇9

找一个怎样的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整体的感受与分析?我在上课前突然来了灵感:《窦娥冤》不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吗?这篇文章之所以有这样恒久的魅力,不就是在于她悲剧产生的震撼力吗?所以我决定抓住一“悲”字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来感受文本,鉴赏文本。果不其然,当我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进入了深层的阅读,有些学生在课本上圈圈点点,有些学生在本子上记下自己的阅读感悟。我知道,学生与文本有了充分的对话。而紧接着学生之间的对话也让我欣喜不已,当然,有部分学生的语言还很稚嫩,但都来自于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但有些同学的发言真让我击节赞赏。

例如周同学,她的发言流畅自然:

文中窦娥三岁亡母,七岁离父,十七嫁人,十九亡夫。她的一生可谓是与幸福无缘,但她丝毫也不怨天尤人,她积极乐观,她在第一折中唱到: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本来像她这样的女子应该要活得更平安,可她碰上了张驴儿父子这样的流氓无赖,她与婆婆的冲突由此产生。而张驴儿错把自己的父亲药死,又将矛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张驴儿想借此来胁迫窦娥,可刚强的窦娥却选择了“公了”这一形式。本来以为到了官府一切都能得以澄清,可黑暗的官府无疑让苦命的窦娥雪上加霜,最终落得冤死狱中。主人公窦娥的性格与黑暗的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而陈同学的发言也让大家耳目一新:

“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被杀了,而昏庸无能的官吏与无赖的凶手却逍遥法外,这是让人悲叹的原因之一。而文章最大的悲哀之处却是当一个人有了能力,却已无法挽回悲剧的结局。当窦天章能够为女儿谋求幸福,能够为女儿伸张正义时,可能见到的只是窦娥的冤魂。”

易同学的发言则达到鉴赏的层次:

古代女子以贞洁敬孝为德,善良温顺为美。美德是这个世界上极有价值的东西,而文本中,主角窦娥便是这类女子的典型代表。她年轻守寡,恪守贞洁,敬仰婆婆,在被张驴儿逼婚后,态度坚决,不肯相从。在公堂上,为了婆婆不受罪,她含冤招供,然后血洒断头台。本文写了一个具有许多优秀品德的女子,一步步被黑暗腐朽的社会所吞没却呼告无门,无能为力。我觉得这就是本文最大最具震撼人心效果的地方。

还有熊刚成同学则把悲剧的原因归于“三卖”,他认为,就是窦天章为还债而卖掉年幼的窦娥,蔡婆婆为报救命之恩而“卖掉”想保持贞洁的`窦娥,官府因为昏庸腐朽而“卖掉”想求公正的窦娥,让窦娥最终含冤而死。他的概括精辟而独特。

就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不仅把握了人物形象,还很好地抓住戏剧的矛盾冲突,很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其中还有一位同学分析“悲”时谈到了窦娥的“三桩誓愿”的不可实现性来谈,而在点评中我顺势与学生探讨了作者之所以这样构思的原因,谈到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及其作用。教学目标就在这样一个切入点的引领下一个一个得以突破。

上一篇:校园的风景线小学生作文300字下一篇: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