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土地》教案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的土地》教案(精选8篇)

《中国的土地》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了解诗人刘湛秋,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感

2.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诗歌的意象

教学重点:品味诗中具有表现力的诗句,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

教学方法:朗读—想象—品味—创造

时安排:一时

教学过程:

一、询问上世纪80年代的背景,导入新:

记得有一个笑话,有个学生历史考试不及格,回家后,他委屈地对父亲说:“老师尽考一些我出生以前的事,我怎么知道呢?”同学们,你们都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那么,有谁能说说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吗?(要求能答出“改革开放”)是啊!20世纪80年代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祖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人生的征途上,历经了坎坷的诗人焕发了青春,写下了这首赞美祖国,赞美人民的诗篇。

二、简介写作背景和诗人生平

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正从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中醒来,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刘湛秋(193——)当代诗人。中学时代就在《进步青年》杂志上发表过诗作。他曾当过工人、编辑、翻译。0年代末60年代初曾在报刊发表过诗、散文、评论、小说及报告文学等。现为《诗刊》社副编审。

三、反复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四、寻英咀华,品味诗中的意境美

(1)诗人通过哪些具体的形象表现“中国的土地”是“神奇”的?

(明确:诗人通过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等意象,从山川的壮丽、沃土的广阔、文化的悠久、物产的富饶等方面来表现。)

(2)诗歌的第二节,怎样写出了中国人民的“美丽”?

(明确:先写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之美,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美。)

五、寻找美词、美句,体味诗歌的人格美

(1)如何理解“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

(明确:“黄金”,色彩鲜艳,分量沉重,永不褪色,不易改变。用“黄金”修饰“相思情”,形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

(2)如何理解“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的含义?

(明确:这里诗人将人文景观融合到自然景观中,“跃动的欢乐”、“复兴的契机”不仅饱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更是对充满希望的未来的热烈欢呼。一个伟大的转型期的到来,“中国的土地”因此会更加神奇,更加美丽,更加充满生机。)

六、诗歌特色赏析

.注重意象,感人至深

诗人把对“中国的土地”的讴歌和礼赞都具体化了。花美、山美、水美、土美,再加上那“黄金般的相思”,这样就避免了空泛抽象,大而无当。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

“中国的土地”在诗人的眼里之所以“神奇”、“美丽”,一是因为自然景观:山川河流,土地鲜花,树木海浪,这些景观无不透着“奇”;一是因为人文景观: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有着敦厚的性格,顽强的毅力,宽广的心胸,解放的思想,这有机的结合,更是作者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

七、诗歌诵读比赛,看谁朗读得最好,评出“今日朗读明星”

八、仿写训练:

请你仿照例句,以“人生”和“人格”为写作对象,写一句与例句结构相同、感情相同的句子,相信自己,大胆尝试,定能成功。

例句: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的品质如长江一泻千里。

九、作业

.背诵《中国的土地》

《中国的土地》教案 篇2

1 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土地产权不清晰

目前农村土地所有权主题呈现多样性。就我国的现行法律来说,尽管规定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但各级管理处置权却由国家掌握,集体所有名不符实,再加上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中,家庭经营层次日益强大扩大,农村集体机构对土地使用方面的监督管理和调控能力也就非常有限了[1]。如在征地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滥用征地权,动用行政手段圈占耕地,“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现象大量存在。

1.2 土地资源零碎化

土地制度改革后,我们采取的是人均分配土地的办法。由于中国人多地少,使得农地经营规模小加之实行好坏搭配以及定期调整等,形成了分散,细碎,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模式不利于合理利用农业机械和采用先进技术,这样就减少了农户对土地的投入,必然造成农业的粗放经营和低效益,并且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大规模,集约化经营相违背。

1.3 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相关的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政策,造成了集体土地管理相当薄弱。有关法规对农村承包地的流转也只是抽象规定,对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流转中各方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流转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地方利益和意志倾向。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也存在着盲目随意、操作无序,一旦发生纠纷则处理难度很大。同时,流转农地的用途也缺乏有效管理,一些农户随意改变土地用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秩序。

1.4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过强

我国现在仍有大约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在土地日渐升值的情况下,放弃承包地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利益。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土地的依赖性更强。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全民的视线聚焦到中国农村,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轨迹现在又转到了农村,这个举动是不同凡响的。中国乃至世界,能否从当前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尤其是农村。可以说,农村的改革发展与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三大问题——内需问题、粮食问题、社会稳定问题息息相关。

首先是内需问题。三十年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也为中国创造了惊人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由于受到土地不能流转的限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效应越来越弱,再加上城乡二元壁垒,阻碍了农民平等分享改革的成果,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从而造成农村内需长期不足。市场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开发农村市场,如果七亿多农民的消费能力很弱,那么这个市场是难以做起来的。

其次是粮食安全问题。作为人口大国,中国不能把粮食供给完全甚至大部分交给国际市场,否则,不仅会造成国内粮食短缺,还会加剧世界粮食供应紧张。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并且还将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更要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而要保证粮食安全,首先是要有足够的耕地用于粮食种植,并且农民具有种粮的积极性。由于土地制度问题,我们在这两点上都很欠缺。

再次是社会稳定问题。中国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农村的稳定发展,当前土地制度存在的弊端是农民未能与土地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从而为一些不法官商勾结、利用建设征地牟取暴利提供了可乘之机,造成了“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对农村的稳定发展构成隐患。所以,对农村土地的改革迫在眉睫。

而最近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把农村的改革发展作为主题。全会做出的《决定》在土地制度方面指出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要完善土地流转办法,确保农户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而胡锦涛主席在安徽农村考察时也表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规模经营。

2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意义

2.1 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使得现代化的耕作方式很难大面积推广,土地粗放式经营、大量闲置、撂荒严重等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成本的高昂和农产品商品率的低下。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增强农业的盈利能力,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实现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2]。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建立起有偿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让土地向一些有种田技术、经营有方、愿意继续扩大经营规模的大户集中,才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现代农业耕作方式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2.2 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优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土地向大户手中集中,同时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和配置土地资源,会有利于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搞效益农业,而效益农业首先就要按照效益原则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同时,土地的相对集中,便于新品种的推广和高效经济作物的开发,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这样农业效益和效率的提高使得务农农民的收入也随之提高,而另外一些农民转出了土地使用权,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得在非农产业打工的农民收入也增加[3]。

2.3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镇化进程

农村中人地关系紧张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凸显出来,土地逐渐失去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成为对农民的“最后的保障”,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4]。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我国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如果限制其自由流转,必将会束缚农民,即使有更好的出路,他们也会担心土地的处置问题。如能建立起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让农民从市场上有偿地转让土地使用权,就能够解放农民,使那些无心从事农业经营的农民更好的利用这一资本放心地进城务工,在城镇安家落户,从而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

3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流转不规范

目前的土地流转大多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小规模流转占主导地位,多为亲戚朋友和农户间的流转,并且大都采用口头协议的形式,这样双方利益缺乏法律保护,使得承包方缺乏长期经营的打算,产业投入积极性不高,也为以后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留下隐患,并且解决纠纷时无法可依。

3.2 土地承包的社会保障功能过强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土地承担着农民就业保障和伤病养老的保险功能。虽然农民就业范围越来越广,农民收入中农业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但大多数农民宁可粗放经营,甚至荒芜弃耕,也不愿意转包。

3.3 畸形行政干预阻碍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必要的行政干预和监督指导,但有的地方政府不顾农民利益强制干预或无端干预,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后果,还有些基层政府借招商引资之名,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等等。这些都对土地流转产生不利的影响,也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引发消极因素。

3.4 土地流转的市场配套服务跟不上

土地流转手续复杂,需遵循许多法律制度。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不健全。同时,流转服务质量差,流转程序复杂,信息不畅通,因此阻碍了流转的积极性。特别是产权界限不清导致土地流转的责权利关系不明。土地流转中,虽然存在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等,但各项权利的界限没有具体规定,权责利关系很不明确,这是市场经济最大的阻碍。

3.5 缺乏金融信贷支持

农村金融信贷管理制度与农村土地流转资金借贷需求不匹配,无法满足土地流转的需要。另外,农业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都很大,很多农业企业在争取资金和立项的过程中,由于在农村信用社或其他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中,没有建立农户直接信贷担保机制,金融机构对农户不肯或不愿给予资金支持,这就制约了土地健康流转。

4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建议

4.1 延长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进行创新。现实生活中存在土地频繁调整的现象,因而土地对农民而言缺乏归属感、稳定感。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延长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只有在土地产权关系恒定的前提下,农民才会自觉地协调好与土地的关系,从而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

4.2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离开土地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因此必须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障体系,包括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安抚、社会互助,以及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等,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4.3 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法规

一是在民法中确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二是在有关财产法中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或使用权是一种财产权、他物权,并明确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是一种物权行为;三是制定格式合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的使用权转让行为。

4.4 确立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农户自愿原则,并辅之以政府调控与服务的原则

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农户转让[5]。同时,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离不开政府的调控和服务,要明确政府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职责,强化政府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管理、调控和服务职能。

4.5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都需要足够的农村信贷支持和资金投入,因此建议,要充分发挥既存的农村金融组织资源的作用,加强信贷资源的支持力度,为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能提供“催化剂”。另外,还可以以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的办法,使农民较为方便的获得信贷资金,以发展农业或农村二、三产业,以此促进农村土地流转[1]。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自由流转前景广阔,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个过程需要结合中国农村的特定情况,提前考虑到这一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循序渐进,谨慎操作。正如一些学者所说,中国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农村的稳定进步,如果给予农民平等的权利和自由的准入市场,他们会像30年前那次改革所释放的能量一样,创作出新的人间奇迹。

摘要: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不仅影响农业而且影响全局。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在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农地经营的零碎化,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坚持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明确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独立性、利益性和转移性,允许农民在遵守有关法规政策的情况下流转,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改革,土地制度,使用权流转

参考文献

[1]曹明贵,盛正国.新农村的制度建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77-83.

[2]胡映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2-33.

[3]郑景骥.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1-93.

[4]郑黎芳.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247.

中国土地变革的症结 篇3

但每一步改革,都正面对难以解开的症结,能否对症下药?

近日,国土资源部对黑龙江省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调研。在“稳增长”再次被强调的大背景下,此番调研预示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可能会加速推进。那么,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我们从三个着力点来看。

农村建设用地的症结

可能大家最关注的还是农村的建设用地。主流观点是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进入市场流通,即允许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直接入市。这一顶层设计一方面给农民大幅增加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给未来的城市房地产拓展,甚至是农村房地产市场的启动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典型案例是2013年12月20日,深圳市敲响了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的第一槌,一块1.45万平方米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1.16亿元的挂牌底价成功转化为工业用地。虽然此举被誉为是继1987年深圳首创国有土地拍卖后的又一次历史性改革破冰之举,但距离大家预想中的农地“直接入市”、“同地同价”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第一,“直接入市”的仅限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也就是早先的乡镇企业用地,宅基地和农村其他非农土地并不包括在内;第二,“入市”后仅转化为工业用地,想一步到位直接转为商业或住宅用地基本没有可能;第三,“涨价要归公”,收益的70%归政府,仅有30%归村集体。因此,从短期来看此举仍会只停留在个案层面。

宅基地症结

农村宅基地的最大问题是土地浪费,比如“建新不拆旧”问题、农村老旧住房闲置引发的“空心村”问题。其改革重点应该是保障农户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但现实的困境是,其住房和宅基地都不能转让给城镇居民,甚至不能转让给外村村民,这就使得农村宅基地缺乏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

解决这一问题的政府思路是宅基地置换,将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的闲置宅基地货币化。但是,这很容易带来一个新问题,就是在“土地财政”的压力下,面对日渐枯竭的城市用地建设指标,各地方政府明里暗里与民争利,导致很多农村“被转移”、“被集中”,城镇化有了保障,而农民的利益却受到侵害。

农用地流转症结

政府最关心的还是农用地的流转问题,希望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土地确权赋能,给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和担保权能。这样,承包制就演化为了永佃制,而且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离,使得土地流转成为可能。政府希望通过土地流转把耕地向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以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种植的技术投入。

但是,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如下四个问题:第一,我国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集体”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出于政绩的需要,政府部门和少数村干部往往就代表了集体;第二,当前把农地集中起来搞种植业、养殖业,甚至是旅游农业的现象也很普遍,直接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第三,从世界经验看,未来应该还是以家庭农场为主,而资本下乡组建的专业公司动不动就集中几千甚至上万亩的土地,其经济合理性和社会合理性还有待验证;第四,进城农民工缺乏有效的农地“退出权”和合理的退出补偿机制,想种地的真农民只能从“假农民”手中高价租用土地。

与此同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讨论更多只停留在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之间,其改革的最大利益相关者却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和发言权,这是土地制度改革当中最不应该忽视的问题。

土地问题,既涉及效率,又涉及公平。土地问题解决不好,中国现代化的问题就解决不好。中国,仍然在艰难摸索的进程中。

《中国的土地》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材主要安排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三个内容,其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土地

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和分布以及人类面临的诸多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人类合理利用土地

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并

从自身做起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在接受知识上

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所以在处理

教材内容上,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实际生活,展开讨论,使其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理解

人类所面临的土地资源问题以及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 初步学会阅读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

2 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审美标准,从而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审美观,并以此来衡量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及善恶美丑。

2 通过我国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祖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1)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含义。

《土地的誓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精读课文,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4.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精彩的段落和语句。教学难点

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流程

一、歌曲导入,创设氛围

首先请大家听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同学们听过歌曲有何感受?(学生可随意发言,之后教师总结导入)是的听过歌曲后,歌声中那段令人悲痛的历史再现眼前,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家乡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流离失所的东北人作家端木蕻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情感写下了这篇散文《土地的誓言》。

二、走近作者,简介背景

(学生介绍后教师补充)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人,现代作家,散文作品有《默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小说《曹雪芹》、《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在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说说你听完本文后有何感受?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

/ 4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此点一下文章的结构。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 课文的标题是“土地的誓言”,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吗?如果不是,该如何解释?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这一标题比较独特,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

四、研读课文,揣摩语句

1.朗读课文,划出文中最精彩的段落品读揣摩

此处学生答案可能不一,说得有道理即可,重点揣摩“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

小组间反复品读讨论分析本段的精彩之处,可结合练习一,讨论后派代表回答,对答得好的同学要予以表扬。

教师对此作以补充总结(参考答案)

(1)本段在列举东北景物时选择了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2)本段在形容景物、物产时用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形容词。

(3)本段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感情表达更充沛,使景物描绘更形象、生动。

(4)文章从听觉、视觉、嗅觉等多角度来描绘东北景物、物产,给人以耐人寻味的感觉。

2.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找出文中最富有感情和最精彩的语句,联系文章的背景,理解、揣摩这些句子。

让学生将划出的语句反复品读加以揣摩,以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参考例子如下: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 4

“泛滥”一词是贬义褒用,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

(2)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使我不得不回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爱,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3)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表达了作者与故乡密不可分的亲密之情,须臾不可分割。(4)这时我起来„„乃是我的家乡。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5)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洗去她的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表达了作者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及甘愿为故乡解放而奉献一切的决心。(6)在故乡的土地上„„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在句中没有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语句,因为埋藏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作者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所以用“埋藏”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谁埋藏了我们的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藏他们!让埋藏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藏侵略者的墓地!这正是作者发出铮铮誓言的原因之一。

文中还有很多,学生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五、回顾课文,归纳总结

1.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

人称的变化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

/ 4

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文章正是运用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才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共鸣,这一点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借鉴。

2.谈谈学过本文后你有何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同学们谈得都很好,希望同学们在学过这篇文章后真正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沿着前辈们奋斗过的足迹发奋图强,用生命来热爱我们的家乡,用生命来捍卫我们的祖国。

六、拓展与延伸

1.作者端木蕻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之情,家乡永远是一个人灵寄宿之地,那么请你用一句五言古诗概括家乡在一个人生命旅途中的无可替代。

教师小结:“月是故乡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补充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感受两篇文章异曲同工的爱国情。3.听歌曲《希望的田野》,感受今日的繁荣富强。

七、板书设计

不忘国耻 赞美 依恋

土地的誓言 振我中华 悲愤 战斗

土地的誓言教案 篇6

揣摩、品味语言

教法:

点拨法、情感感染法、谈话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一、素材准备

1、交待主题:围绕“外敌入侵、人民流离失所”的主题来收集相关资料

2、活动布置:

教师准备:影视歌曲《松花江上》、“九一八”历史事件的视频录像、东北的相关相片

学生准备:作者相关资料;中国近代史上国破家亡的事例;美国“九一一”事件的相关信息

二、教学过程:

(一)屏气凝神听誓言

学生交流准备的素材,教师出示媒体素材,由“九一八”及歌曲《松花江上》引出对本文作者和背景的介绍,之后让学生谈初步感受,教师激情过渡――--听誓言:

录音播放课文朗读,同时提出要求:

a、整理字词积累卡;

b、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本文:作者对着的土地发出的誓言。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二)酣畅淋漓品誓言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感受作者发出的誓言,并提出具体要求:

(1)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东北的了解,自由交流“东北印象”,然后教师课件展示以“东北印象”为主题的图片。借此进一步把握作者对故土的激情所产生的基础,同时为自主学习创设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气氛。

(1)划出自己深受触动的词语和句子。

(2)划出文中饱含深情的句子。

(3)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句子。

学生交流上述问题,师适时点拨,并提出学生未能提出和解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文章开始用“关东大地”,后来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来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等。

(三)声情并茂读誓言

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学生结合朗读磁带总结朗读提示,可以从“语速、语气、语调、感情、停顿”等方面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悟,选择相应的段落进行朗读。

(1)学生朗读体验。

(2)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老师结合特殊句式:排比句式、断句进行朗读指导。

(四)荡气回肠宣誓言

在学生激情朗读后,师与生面对面会谈:

(1)作者对土地持一种什么态度、情怀?

(2)角色转换:假如你是作者,请用一举富于激情的话表示对心中热土、对祖国的情怀。

(3)从本篇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土地深刻的眷恋,源于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在文坛上不乏许多表达对祖国热爱之情的章篇,同学们的资料库中还有那些名家名篇。

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 篇7

1. 城乡土地利用混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土地利用自主权扩大, 对于长期存在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农业劳动报酬低的反思,农村经济自发地向非农经济领域扩展,乡镇企业蓬勃发展。随着农村工业化,建设用地的扩展,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农业、城市———工、商业的空间经济格局,改变了集体土地农业利用、国有土地建设使用的土地所有制用地结构。我国城乡土地利用景观也呈现出了“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

2. 国有土地市场垄断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基本上只有国有土地才能进入市场,形成了政府对于土地市场的垄断。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土地市场交易,依法必须先通过征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由于征地具有强制性,补偿标准由政府制定,容易造成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实际上,在城市化过程中,政府低价征地,高价出让,土地进入非农建设使用的进出通道完全由政府控制,低价进,高价出的土地差价,成为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主要来源。

我国土地出让制度规定,土地出让的最高法定年期是40~70年,而我国干部的法定任期是4~5年,半价卖地对于本届政府“稳赚不赔”,只是“子吃卯粮”,以后的政府日子难过,那是别人的事情。由于缺乏严格的土地资产核算制度,我国地方政府多卖地,就意味着多收益。薄利多销,低价卖地,成为地方政府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和政府可用资金的有效途径。这就造成了一方面我国各地建设用地供应指标紧张,地方政府都希望增加建设用地供应;另一方面各地低价出让土地,开发商或土地使用者大量囤地,城市土地低效利用,闲置土地的现象屡见不鲜。

3. 集体土地灰色交易

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城市居民享有相对丰裕的社会保障,而农村居民则占有较多的土地。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家庭只能够一户一宅,宅基地面积各地也制定了比较严格的用地标准。而我国城市居民住房困难户,政府提供住房补贴,通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切实保证“住有所居”。我国限定了农村居民的住房用地标准,没有限制农村居民到城市购买住房;而城市居民虽然没有住房的面积限制,却规定不得到农村建房或购房。我国城乡居民对于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能不一样,市场交易规则很不相同。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由于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建设用地供给需要用地指标,审批手续比较复杂,而且也必须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也使得建设用地指标具有了稀缺性和商品性。集体农用地不办理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直接转变为集体建设用地,虽然属于违法行为,但在我国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可以增加土地所有者的收益,并能够给土地使用者节省开发成本的情况下,容易为土地交易双方所接受。它造成了我国不少地方集体建设用地扩展缺乏自我制约机制,灰色交易泛滥,大量城市居民不顾政策限制购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建住房,“小产权房”问题在大城市郊区尤为普遍。

4. 外向型经济占有土地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设用地供给由无偿、无限期、无流动使用转变为有偿、有限期、有流动使用,各地城市和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以地生财,筑巢引凤,以地招商,外向型经济发达。外向型经济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增长迅速,有效地提高了国民收入,同时,也形成了外商凭借经济实力对于我国土地使用权的占有。实际上,由于土地具有位置和面积的固定性,外商投资加快了土地资源开发速度,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客观上也减少了我国国民的土地利用空间,加剧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增加了土地环境的压力。

5. 土地城市化超前于人口城市化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大量的农民离土离乡,外出打工,成为城市的“外来人口”。由于我国目前户籍制度限制,进城农民无法享受所在城市居民的平等待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民的辛苦打工收入的很大部分又用于家乡农村建房,造成了在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迅速的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没有因为农村居住人口减少而减少,出现了城乡建设用地竞相增长的局面,不但加剧了耕地保护的压力,也是我国土地资源的最大浪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版图不断向农村延伸,许多原有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了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城中村”。我国大量农民进城,居住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依靠“城中村”的低租农民房,形成了“城中村”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这使得“城中村”居民的土地资产意识日益增强,对于政府征地和拆迁补偿标准的提高形成巨大压力。征地和拆迁补偿标准的提高,使得政府对于“城中村”改造望而却步,进展缓慢;即使完成改造,也使得一些人凭借占有的土地和房屋,一夜暴富,成为了不劳而获的“食利者”。由于“城中村”房屋出租能够产生收益,“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必须进行房屋拆迁补偿,房屋面积大,意味着收益多。所以,“城中村”房屋违章搭建,高密度建房,也愈演愈烈。

由于“城中村”改造、城市旧城改造,市民维权力量比征地农民大,城市房屋拆迁安置成本往往远大于征地费用,许多地方城市政府宁愿多征地,也不愿利用存量土地。“城中村”和城市旧城改造的利益矛盾,也加剧了城市扩张。

6. 城市土地持续扩展难以为继

我国人多地少,山区和难利用土地面积比例大,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有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建设用地需求刚性上升,土地资源刚性约束进一步显现,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未来用地形势更加严峻,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城市化依靠“投资拉动“资源投入、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城市化蔓延已经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水源供应紧张等一系列“城市病”,城市过度消耗和低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我国目前许多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已经过高。例如,2010年深圳市建设用地893.85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的45%,建设用地比例全国最高(北京只有20%,上海为30%,香港也只有24%),深圳建市30年来,年均建设用地增长超过30平方公里。深圳市未来陆域地表生态控制线外新增建设用地极限潜力约142平方公里。如果以年均十几平方公里的速度消耗,在10年内即可消耗殆尽。我国城市建设中, 由于规划、管理和土地利用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城市土地利用粗放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土地利用结构不适应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人居环境不适应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需求,建筑物寿命短,城市土地二次开发的要求日益迫切。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城中村”和旧城改造方兴未艾,具有较大潜力。

二、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困惑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一般认为是为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利用矛盾和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困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问题的复杂性

由于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它具有生态系统、生存空间和环境景观等多重功能,也是同资金、劳动力相提并论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因土地的归属和利用问题而产生的所有土地关系的总称,直接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人与人、人与地之间的关系,是构成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使得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政治上比较敏感,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很多,问题复杂,实施非常不容易。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有时只能够就事论事。

2. 认识的局限性

应该指出,上述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只是指出了客观存在问题的表面现象。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很多时候是“病急求医”,缺乏深入的科学研究。土地科学研究,在某种情况下过于强调实用性,容易受到行政部门的影响,往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政策研究有时成为了政策解释和政策宣传。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时也因为政治因素,上纲上线,举步不前;学术研究缺乏百家争鸣,难以深入。例如,关于我国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很多人把它解释成为了维护粮食安全。当有的经济学者指出,由于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国际贸易等因素,不保护耕地,也可能不会出现粮食安全时,部分人就把这位经济学者的言论上升为替外国代言,忽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大量减少,粮食产量连年增加的事实。很少有人认真思考保护耕地是不是真的只是为了粮食安全。世界上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多人少,绝对不存在粮食安全的国家,为什么也保护耕地?保护耕地,实际上是因为耕地资源稀缺,耕地是最优质的、可替代性小、难替代的农业用地,它具有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文化功能,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现状土地利用是历史上人们长期根据经济规律对于自然环境适应性的选择,现有的耕地,实际上是区域自然环境中最适宜耕种的土地,它凝聚了历史上大量的土地资本投入。占用耕地,实际上是巨大的资源浪费,也是对于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破坏。

3. 研究的艰巨性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问题研究属于应用科学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难有发言权。然而,这也往往是最费力,很多学者最不愿意做的事情。个别学者对于土地问题的研究,很多是凭主观臆断,以偏概全,许多结论似是而非。

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主张私有化的学者强调农村土地私有,可以增加征地限制,使圈地比现在更困难,能够减少对于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侵害。而反对私有化的学者则强调农民是社会弱势群体,农村土地私有会使农民维护自己土地财产权益的能力更加降低。对于土地产权问题的学术探讨,上升到意识形态上的“自由派”和“左派”的对立,也阻碍了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实际上,土地公有制和私有制作为所有权,存在的实际意义并没有学者们认为的那样重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完全是土地私有制,美国目前联邦政府所有的土地约占国土面积的30%。在近现代,国外的土地所有权制度经历了从个人所有权绝对性向社会所有权,再向社会和个人协调发展的过程,土地产权关系从以归属为中心转向以利用为中心,从以地表的平面利用为主转向重视土地空间的立体开发。明晰土地产权,实际上是土地资产经营的前提条件。在我国虽然土地属于国家或者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而每一块已经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归谁拥有基本上是明确的,国家或者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对于土地利用的干预实际上也是越来越少。

我国征地侵害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主要是由于征地补偿标准低,而不是因为土地产权不明确。征地标准低,不是因为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而是因为农民属于弱势群体,没有充分的发言权。有人认为土地私有会导致土地兼并、导致社会危机,甚至说会导致农民战争,却忽视了土地公有制,实际上已经废除了私有制的宗地边界,完成了土地兼并的事实。土地兼并不可怕,土地规模经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可怕的是土地兼并过程中有大量的失地农民不能再就业,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

4. 目标的难选性

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以问题导向,目标的选择非常重要,但是,其目标的确定也不容易。例如,明晰土地产权作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很多人认为非常必要。实际上,明晰土地产权是很容易根据目前土地占有和实际利用状况,通过办理土地登记手续和土地产权证发放来完成的。难的是明晰土地产权的目标是什么?改革的愿望是希望通过明晰土地产权,使土地利用权益能够更好地得到法律的保护,土地利用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充分发挥土地产权在土地合理利用过程中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协调功能,土地资源通过市场配置,能够实现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获取最佳的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由于目前土地占有和实际利用状况存在许多不合理性,明晰土地产权,是在法律上通过土地登记发证将这种不合理性进行合法化和对个别人历史上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社会认同,土地不合理利用和土地利用权益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因此会得到了长期固化。例如,对于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确权,首先必须弄清集体建设用地的来源,理论上只有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依规取得的建设用地才是合法的,在土地权属没有异议时,才能够确权。由于新增加建设用地合法来源的依据,只是有土地利用规划以后才能够以此为据。对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以前就存在的集体建设用地,通过遗产继承而获得的农村宅基地,土地利用规划实际上只能够被动地承认既有的事实。实际上,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在着巨大的资源分配不均。企业用地经济发达地区多,经济落后地区少。即使是农村宅基地,同一个村庄富裕农户的人均占有面积是贫困农户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明晰土地产权不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可能难以解决土地不合理利用和土地利用权益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反而把农村土地占有现状存在的利益矛盾显化,不利于农村的安定团结。

5. 行动的逆反性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如果对于土地利用和管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改革目标只能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科学性和长远目标,改革措施也容易出现徘徊反复,改革措施出台后的实际效果和改变初衷有时出现南辕北辙。例如,我国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观上是希望把肥沃的高产农田作为基本农田进行长期保护,但是,实际上由于土地非农开发比较效益大,现状高产田,往往也是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建设用地条件好的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尽量降低土地开发成本。建设用地和耕地的空间竞争结果,出现了基本农田上山下海,新垦耕地构成比例增加,土地质量和生产力下降。我国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从理论上讲,由于需要进行土地成本核算,应该可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实际上却出现了大量圈地,土地粗放利用,甚至土地闲置和浪费。避免这种现象,要求在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同时,必须要保证城市土地保值和增值。要求土地出让金收入根据土地出让时期分期合理使用,城市现任官员只能够使用任期以内的土地收入(租金),使用任期以外的土地收入(租金),必须还本付息。

6. 普适的不易性

我国各地开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其最终目标是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模式。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和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政策制定习惯于追求中央政令统一,在土地管理政策上,大量存在一刀切的现象。这样做,表面上看公平公正,实施阻力小,效果很明显。但是,我国地域辽阔,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土地资源质量和利用条件也存在着巨大的地域差异,土地的现状人口承载量,土地利用需求和土地利用潜力很不一样。要制定一个普遍适用于所有地区的全国性政策非常不容易。

例如,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目前基本上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耕地占补平衡已经成为法律规定的义务。仔细分析,这个政策也有很多不合理性。首先各地垦殖指数不一样,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不同。对于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地区,耕地占补平衡很容易实现,但是,由于这些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建设用地大量供应无市场需求。相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投资环境好,外来投资活跃,建设用地需求大,却因为土地利用率高和现状垦殖指数高,实际上依靠本地资源根本无法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我国一些地区实行耕地补充指标跨地区交易,却因为考虑到其他地区东施效颦,影响国家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落实,也被国家有关部门叫停。

我国土地管理,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合理供给,土地市场调控等方面,常出现“一放就活,一收就死”的问题,土地利用和管理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及其科学合理地维护区域公平,促进区域竞争和合作,如何维护中央政令统一,进而维护国家发展大局,成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越来越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

1. 坚持正确的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价值取向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应坚持正确的土地利用和管理价值趋向,直接影响着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选择,是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走向成功的保证。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重视土地和资本同经济发展的关系,要看到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对于国民经济供给和需求调整的巨大作用,在保障土地使用者合法土地财产权益与维护土地市场的合理公平竞争环境的同时,也要防止任何人凭借资本优势对于土地利用的垄断,多占土地,剥夺他人的合法土地资源使用权和发展权。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也要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引导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按照公共政府的职能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努力营造投资环境为发展服务、市场服务,防止公共政府的土地管理职能被市场化改革异化。

2. 注意总结土地管理的实践经验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对于土地管理实践中自发产生行为进行认真研究,即使是按照常理属于非理性的行为也不例外,注意总结土地管理的实践经验。对于城市化过程的各地出现的土地利用行为和管理措施,要认真研究其形成机制,重点评价其是否公平。例如,浙江省在耕地保护中出现的建设用地折抵指标跨县交易,它既是耕地保护,补充耕地的激励机制,也在经济发达、建设用地需求旺盛、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土地开发投资不足、建设用地需要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丰富地区形成了区域合作、协同发展的关系。它比通过规划进行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更加具有区域公平性。建设用地折抵指标跨县交易,耕地易地保护,个别地方有可能出现耕地质量下降,耕地补充地区因为过度垦殖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这只说明它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不应该完全否定。同理,我国城市郊区大量出现“小产权房”的建设,它应该是推动我国建设用地管理改革的重要动力,应该积极思考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同地同价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不能凭借政府拥有的强制性权力,拆除了之。政府的首要职责是为社会的自我成长提供基础性保障,而不是社会的主宰。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也需要积极借鉴海内外土地管理的成功经验。著名华裔经济学者杨小凯认为,对法制尚不成熟的国家来说,有意的制度模仿有时比自发的制度试验更有成效。例如,韩国城市土地开发,政府部门主要致力于土地开发政策的制定,研究机构提供规划和技术支持,土地公社或住宅公社负责具体实施。这种管理、规划和执行部门比较系统和科学的分工,非常值得学习。我国一些政府部门有时把精力放在了事务性工作方面,而忽视了对于政策的研究,对于主管的事务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而一些研究机构、执行机构又常常乐于成为管理者,变成为了行政机关;研究机构不进行科学研究,成为行政机构的代言工具;执行机构,不做具体工作,成为了行政机构的代理人。这种功能错位,也使得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

3. 努力健全和完善土地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土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该正确认识土地垂直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利弊和相互作用关系,必须认识到土地利用和管理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土地利用和收益分配问题,主要是地方政府的问题,有利于避免“看得到,管不到”。各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可以说也是土地财政,土地收益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我国不同的是,它们不是依靠卖地财政,而是依靠管地财政。土地财政收入是依靠土地管理,主要来源于税收,而不是土地出让收入。

土地管理需要科学和合理地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我国土地管理,中央政府主要管理土地立法和跨区域土地利用;省级土地管理部门主要管理城市体系规划和建设,作为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负责区域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地(市)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区域中心城市规划和建设;县(市)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和实施;乡镇土地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土地权籍管理,土地利用监测。我国土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垂直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减少条块矛盾冲突,最根本的方法是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正确履行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能,还权于民、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市场。

参考文献

[1].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2.26

[2].丁声俊.评茅于轼的“耕地观”.粮食科技与经济.2009.5

[3].秦晖.十字路口的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南方都市报.2008.10.8

[4].林善浪.国外土地产权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1

关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 篇8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作出了关乎国家发展的重要决定。但十八届三中全会不同于以往,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等6个方面。

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的很大一个部分为要素市场,而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要素市场尚未完全建立。要素市场中的土地市场由政府独家垄断土地的供给,矿产资源领域,尤其是石油等战略能源也尚未向民间开放。

消除“二律背反”是理顺土地相关法规的关键

目前的土地制度和政策,不是限制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转让,就是规定无偿退出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土地流转和退出机制,两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大都在农村保留着宅基地和承包地,农村土地的流转额不足10%。这不仅使农民工难以获得在城里安家落户和创业发展的资金,而且难以斩断与农地千丝万缕的联系,阻碍了农地向种粮大户的集中,使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难以推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383改革方案”中提到:以权利平等、放开准入、公平分享为重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现行土地制度存在权利二元、市场进入不平等、价格扭曲和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等弊端。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两种所有制土地权利平等、市场统一的土地制度,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意味着我们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而5年前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该提法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5年间,该项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在于土地的征收条例、补偿条例要以《土地管理法》作为依据,直到去年国务院法制办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的修改意见只有一条,即“取消对征地农民补偿最高为30年农业收入”的上限。《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之所以如此艰难,在于上位法《宪法》的约束。

我国的《宪法》中有两条相互矛盾的规定:一方面,《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这就意味着凡是城市化和工业化新增的土地需求,无论是公共利益的需要,还是非公共利益的需要,都必须通过国家的征地行为(即把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来满足;另一方面,《宪法》又强调,国家只有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对农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很明显,要满足前一种要求,就会违反后一种规定;而遵守后一种规定,又不能满足前一种要求。所以说消除《宪法》中有关土地制度的二律背反是理顺一系列土地法规的关键。

建议修改相关法规内容

根据上述宪法精神,建议将《土地管理法》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第8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改为“城市市区的土地可以属于国家所有,也可以实行集体所有”。

取消《土地管理法》第43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的规定,赋予农村集体在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的条件下自行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利。

取消《土地管理法》第63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增加相应条款,赋予农村集体在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的条件下自行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利,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自主平等地进入市场;赋予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自主处分(出租、转让、抵押)其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

取消第48条“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取消第26条第2款:“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交回发包方。”

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8条修改为“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或集体将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或集体支付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城中村改造与小产权房的治本之策的基本原则是赋予农村居民宅基地与城市居民宅基地同等的权利;允许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在不同集体所有制成员之间以及城乡居民之间转让;农民的宅基地可以抵押;在确保耕地面积不减的情况下,允许农民通过旧村合并整治在节省出的建设用地上兴建改善性或商品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保持集体土地所有制性质不变。

此外,国有宅基地使用权应无偿续期。主要理由有三:第一,当初交易发生时并没有向买房者明确70年后土地会无偿收回,续期还需交费;第二,在一般的土地交易市场中,土地使用费如逐年逐月交付属于“租”的性质,一次性付清则具有“买断”的性质,而当初买房者都是把70年土地使用费一次性缴清的,买房者主观上认为买的就是土地所有权;第三,在买房者支付的房价里,房子本身的价格比如建筑成本和利润,只占不到50%,而50%以上的房价都和土地的各种费用有关,花了很多钱只买了土地的使用权难以服众。

(作者系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

上一篇:神奇的海底世界四年级作文下一篇:七年级《大洲和大洋》的优秀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