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2022-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假设1:股改前, 上市公司向下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 其中产权性质对盈余管理的程度有显著影响。

假设2:股改后, 上市公司向上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 其中产权性质对盈余管理的程度有显著影响。

盈余管理采用基于JONES模型的总体应计分离法度量。公式如下:

其中, TA为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之差, 可进一步分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和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NDA。盈余管理以可操控性利润DA度量。△REVit是i公司t和t-1期收入差额;△RECit是i公司t和t-1期净应收款项差额;PPEit是i公司t期末固定资产价值;Ait-1是i公司t-1期期末总资产;TAit是i公司t期总应计利润, ζit为误差项。

为了检验假设1和2, 本文对DA进行多元回归, 公式如下:

其中, XZ为哑变量, 国企取值为0, 否则为1。GB、GA标示相对于股改的时间。若观测样本为股改前, GB取值1否则为0;若观测样本为股改后, GA取值1否则为0。

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加入控制变量:ROA为总资产收益率;SIZE为公司规模, 等于公司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GROW为成长性, 等于公司当年销售收入的增长率;LEV为资产负债率, 等于公司年末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

二、实证分析

本文数据来自国泰安、色诺芬和万得数据库, 以2006年实施股改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 选取其2004-2008年各项财务数据, 并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和ST样本。

1. 盈余管理水平

我国股改始于2005年4月29日, 在此之前, 关于股改方案的讨论莫衷一是。上市公司在编制2004年报表时, 对本次股改方案并未得到额外信息, 从而不能对股改方案做出有针对性的盈余管理。所以以2004年数据为基准。

2. 多元回归分析

通过对股改前变量的回归, 模型 (4) 的回归结果表明:GB的系数显著小于0, 表明股改前公司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但对样本进行区分产权性质的XZ的估计系数却不显著, 表明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在盈余质量控制上没有显著差别。

通过对股改后变量的回归, 报告了模型 (5) 的回归结果:GA的估计系数显著大于0, 表明股改后公司进行了向上的盈余管理;但是对样本进行区分产权性质的XZ的估计系数仍旧不显著, 表明股改后, 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差别。

以上结果显示, 表征股改时间变量的GA和GB都正负显著, 支持本文提出的假设。但企业产权性质并没有对股改前后的盈余管理程度产生显著影响, 这与很多研究者的发现不同, 可能原因是:一、样本的选取并未对产权性质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筛选, 且未考虑样本选取的期间范围内产权性质变动因素对产权性质XZ估计系数的负面影响;二、上市公司大股东均谋求利益最大化;三、盈余管理水平衡量指标不够成熟。

三、结论与建议

无疑, 股改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意义非同一般。但是在对价格标准缺失、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 实际成效仍存在争议。股改前后, 控股股东是否会进行有利于自身的盈余管理行为, 是关系到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06年股改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 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股改进行研究, 进一步分析了不同产权性质是否有差别。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前, 股改公司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为负;而股改后, 股改公司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为正。并且, 国有和非国有公司并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

摘要:股权分置改革 (以下简称股改) 使我国资本市场不再存在流通和非流通股的界分, 大小股东利益基础趋于一致。但股改成效仍旧争议颇大, 其中一种意见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股改前后进行了有利于自身的盈余管理, 冠冕堂皇地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股改,盈余管理,产权性质

参考文献

[1] 申慧慧, 黄张凯, 吴联生.股权分置改革的盈余质量效应.会计研究, 2009.8

上一篇:大学生消费问题与对策研究下一篇:个体化饮食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