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

2023-0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浅析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对物理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者不应只是信息的被动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物理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现,物理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教育方法 能力

物理教学方法探析

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大纲、教材的内容教学,不超纲要求,不任意加深、加难教学内容,贪多求全,不加快进度,不频繁考试,不制造人为分化。针对这部分学生,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同时,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艺术性,使学生时时有新发现的感觉,从而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因为,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解疑心,而且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对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引发学生好奇的物理问题情境、时空情境等等。例如,在引入新知识时,教师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故意留下空白。如在学习点电荷的相互作用时,设下为什么人站在绝缘板上手扶起电机,头发会竖起来,而站在地面上就不会有此现象的悬念,然后再引入新知识;在讲课当中,讲到兴趣正浓时,有意嘎然而止,留下空白;在某一物理知识的教学结束时,提出一个或几个以后学习的有关悬念,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对某一知识的学习,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要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以一些新奇实例引起学生共鸣,以所学内容与身边的一些具体实例紧密结合,使学生真实的感到所学物理知识确实有用,从而激发兴趣;发挥实验的作用,采用投影模型等先进直观的教学手段,引起差生的好奇心。同时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按学生实际水平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给予他们同样的施展才能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与补充,教师的点拨和总结,使这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思考,动手表述,使兴趣由分析问题得到强化,由解决问题得到稳定。鼓励勤学好问,质疑讨论,积极思考。他们常迫使自己顺从老师的思路,很少敢反问和参加讨论,从而造成思路狭隘。故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鼓励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并有意识地多创造机会让同学们多发言,多上台表演,多参与讨论;要求同学们课后对遇到的困难,及时通过问老师、同学等办法求得解决;为了养成想问题、提问题的习惯,对于学习中出现的想法、问题,可以当面向老师请教,也可以把问题写在作业本里让老师解答。为了培养他们敢于讨论问题的习惯,可先让他们与同桌就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有了结论以后让他们与前后坐位交换意见,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变得喜欢思考,敢于当面提问了。

实验是物理教学方法中的重要一环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思索并加以总结得到的。因此实验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所以初中新教材非常重视实验。在新教材中,有些物理定律、重要结论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去探索、去总结得到的。但教材中的实验,有些受到条件限制,不一定都做得了;有些知识点教材没有安排实验;有些知识点虽然安排了实验,但效果不一定好。针对以上情况,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实验对学生的启发作用,让学生在实验中更深刻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

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随堂实验和课外实验。

1.演示实验 所谓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为配合教学内容而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因此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一定的示范作用。为了确保演示实验成功,并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课堂演示实验要首先做好准备,力求演示的现象清楚,并配合必要的说明和讲解。

2.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掌握实验技能,使学生受到物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的初步训练的主要措施。进行学生实验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努力创造条件,开出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所有实验。

第二、关于实验能力的培养要具体落实,要明确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

第三、实验中要及时给学生以具体指导,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的问题,纠正实验上的错误。

3. 随堂实验 这种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补充形式,可作为实验作业布置给学生,也可作为建议,由有兴趣的学生自愿进行。

重视知识教学课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

1. 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

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而选用的事例和实验事实,必须是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例如,在进行“杠杆”教学中,关键在于弄清“力臂”的概念。教师在选择事例时,必须包含力的作用点不垂直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联线这一情况。

2. 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其关键是通过对由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一本质。但是这一本质却被许多非本质联系所掩盖着,如,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停止;恒定“外力”作用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原因,等等。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才能顺利建立牛顿第一定律。

双线教学法的引入

教学是目标既定,按照知识内涵不同所划分的章节教学顺序向前推进的系统工程。如果忽略其整体属性,仅着眼于各章节目标教学,逐一发挥个体功能来提高教学质量是很不够的。研究各章节教学在教学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联系,以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促进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对提高教学效果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双线教学法是根据教学整体属性和教育心理学原理,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一条教学副线,把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分划,使之在教学中得以加强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事实表明,这是一种对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双线教学分主线教学和副线教学两部分。主线教学是完成教学期间所规定的正常教学任务的常规教学,教师可以按照自己以往经验组织教学。副线教学是教学的辅助成份,其主要任务是为主线扫清外围知识障碍,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是教师在实施主线教学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复习以往知识,把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形成两个分立的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程序。为促进新旧知识融汇贯通,加速知识运用过渡和智能迁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线教学一般可按正常的教学程序向前推进,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正常教学任务。同时,也借助选定的适当的教学副线将刚刚学到的新知识顺利转入运用。一般来说,若是副线知识与主线知识性质相近,则会产生对学生学习主线新授知识的干扰。所以双线教学不能依靠教材的知识性质相近,或学习方法相似,使用借鉴模仿的方法来带动主线教学。在章节教学初始阶段,如果主副双线教材知识性质迥然不同,则能有效地降低前摄抑制作用,而有利于主线知识概念的建立。随着教学程序推进,副线教学对主线教学的协从作用便日益明显起来,原先分立的双线则逐渐融为一体,副线教学为主线教学扫清外围知识障碍,并及时为新知识的运用排忧解难;反过来,以后的主线知识的学习运用又成为对副线知识技能的复习巩固和新景下的再次运用。这是双线教学法的“双向”功能。但是,在主线知识已相当巩固的情况下,教师选定与其知识相近的章节作为副线教材,在主线章节教学的后期展开,发挥其对比功能,使知识更加巩固,也是双线教学模式之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才的竞争,这些都对新世纪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被摆在了显眼而又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时的引导,启发。提问法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技巧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有着很强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光的反射》一课时,可以提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电灯?学生回答:因为电灯是光源,发出光,所以我们能看到。教师接着抓住时机追问:人不是光源,也不会发光,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呢?由此引发学生对为什么能看到物体这个问题的反思,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再有就是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中学时期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核心是必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要求要重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只有学生充分掌握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才能够自如的发挥,在此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引导。适当的物理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讲《光的传播》后,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见过的最大的影子是什么呢?”使学生大胆的想象,猜测,从而思维围绕知识点中心向外扩展。而物理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有效的途径。给学生一些实验仪器,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最能锻炼和体现的方法。比如,在学完力学后,给学生一支筷子,一杯米,要学生设计一个方案,使得用筷子可以直接将米提起来。中学生好奇心强,好胜心也强,如此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会很强烈,从而,也能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得到好的训练。这种实验有别于课程内的实验,它并不受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的约束,学生经过大胆假设,细心求证,可以更好的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深入探究的精神。

小结

综上所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结合教育实际,探索更加新颖、有效的教育方法;形成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黄正军

第2篇:如何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摘要: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与新人才的创造密不可分,正在成为教育界更大的挑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探索性教学法是新课程标准付诸实践的实践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探讨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法,优化创新

引言

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物理教育应以动手实践为主,教授学生探索、验证和应用物理知识,通过优化中学物理课程教学方法,不断推动创新,结合课程教授的具体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各种探索,为学生打造优质课堂,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和培训课程。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教师需要设计多种教学模式,从具体知识入手。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课程能力,既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又要加强对学生知识应用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训练。这样,学生的学科技能将不断得到加强,学习到更好的问题分析和解读方法,提高技能和素养,实现课程综合培养目标。

1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中学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的早期阶段,需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自己全面的物理学习思维和意识。未来。然而,在目前的中学物理课堂课程中,由于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以成绩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衡量标准,更注重物理注入,对学生的发展和运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态度,疏離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不敢挑战,逐步灌输知识,引导学生继续实践物理。即使老师在这些课上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识,也会给学生带来非常大的学习负担,学生在物理课上学习消极,情绪会严重影响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师应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促进物理学习的可持续未来发展。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合理优化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现有物理教授对高成本、低效率教学的误区,实现创高效的中学物理教育。

2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加强使用微课教学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互联网+教育迅猛发展,微课融入中学课堂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微课是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独立播放的视频内容。在我国发达国家,很多中学物理课堂已经融入了微课的方式,取得了显着的效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利用微课进行自我准备。指导学生课前做小班预习。例如,老师在中学物理课本《汽化和液化》讲课时,可以先选择一个适合学生观看的精品讲课视频,第二天上课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就微课中的问题内容进行15分钟的独立讨论。此时,教师必须深入学生,收集学生的一般和核心问题,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教学、现实世界教学方法和情境实践来确定学习水平的学生。如何加强和吸收新知识。在这堂课结束时,将PPT上传到微课平台,为这堂课安排一个课后测试,然后上传到微课平台让学生回答问题。

2.2提高学生物理课堂讲授的动手能力

学生的实践技能在现代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加快物理学习速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物理教学发展机会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教师必须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实验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个人发展能力。例如,在讲授光的折射部分时,教师应让学生根据中学8 年级物理课本中光现象的经验得出结论。它为光折射和物理学的未来探索打开了新的大门。

2.3营造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环境

在教学情境中为学生适当设计几个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在真正想了解内容的特定部分时积极探索和学习物理知识。

例如,在《电磁铁的自我探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电源、开关、电线、电位器、电流表、钉子、电磁铁”等设备进行情景教学。如果老师把设备串联起来,然后在不改变线圈匝数的情况下改变电流的大小,中学生可以观察到“电流越大,钉子吸引电磁铁越多”的现象。老师也可以在不改变电流大小的情况下改变线圈的匝数,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学生“线圈匝数越多,它拉的钉子就越多”。中学生看到老师用物理设备做“电磁铁”情景实验,说:“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通过的电流有较大的电流强,当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通过改变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极性。

结束语

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这种刚性知识的原理必须有效地融入实际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深入研究和理解。有效提高自我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中学物理学科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代物理学科的重要目标,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物理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当前物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并基于这些问题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晶晶:如何学好初中物理课初探,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

[2]张小红:王晓宇.吴宣仪.吴晓燕.谭俊杰.中学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科技创新导报,2007.

[3] 朱长华. 李丽丽.刘佳佳.王元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宿州学院学报, 2005,(04) .

作者:周树权

第3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浅谈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却没有一种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一、各种教学方法简介

(一)基本教学方法

1.观察法

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通过眼看、耳闻、鼻嗅、舌尝、手摸,有目的地了解有关物理现象,然后通过思考,获得正确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叫观察教学法,简称观察法。应该指出,这里所指的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而是广义的观察。

观察法的模式是:①创设情景,提出问题。②明确观察的内容。③观察和记录。④分析观察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观察法的特点是:观察对象直观鲜明,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观察获得的感性材料,需要经过思维加工,才能形成概念、规律。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实验法

实验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取得实验数据,通过验证和探索,获得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从广义来说,除学生分组实验外,还包括课外科技活动、科技小制作等。

实验法的模式是:①提出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②选择实验仪器,掌握仪器使用方法。③设计实验方案,了解实验步骤。④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法的特点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的感性材料丰富、深刻,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进行解释、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当然,讲授与启发并非对立,讲授不一定就是注入式的。只要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抓住重点,突破关键,不要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样的讲授法就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模式是设疑→释疑→解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讲授法的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物理教学的各种形式及各种方法,都必须辅以讲授法,使其相互配合。

4.自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独立地进行学习以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叫自学法。

自学法的模式是:提出提纲→阅读教材→解疑析难。

自学法的特点是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能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但是,中学生往往不善于自学,不喜欢阅读自然科学的教材。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地给予具体指导,如编写自学提纲、编拟思考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增强自学能力。

5.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讨论,并加以总结,从而获得知识、训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叫讨论法。

讨论法的模式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讨论法的特点是:通过对教师布置问题的讨论,可以分清是非、纠正错误、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讨论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主体的地位。

(二)国外流行的教学方法

1.发现法

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首先提出来的,其理论基础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在教帅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的习惯和能力。发现法的模式是由四个阶段组成的:①自觉阶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②探索阶段:提出问题,明确要求,使问题具体化。③整理阶段:理解感知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提出假设。④发展阶段:运用探索所得的结论,加以巩固、深化和创新。

发现法的特点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但是,发现法忽视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知识这一教学特点,把科学研究中的发现方法移植到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按照“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势必加重师生负担,削弱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影响教学的进度。

2.掌握学习法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法”,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广为使用,也被我国广大中学物理教师所关注。这一教学方法的基本精神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制定教学目标,并按此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测试、评价和矫正。

掌握学习法的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

①制定教学目标;②测试;③评价;④矫正。

掌握学习法的特点是教学目的具体、明确、重视反馈和调控,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

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根据下列两个原则。

(一)择优性原则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亦有它的不足之处。教学实践表明,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相同的。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初中“物体的沉浮条件”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下列三种:

1.讲授法

因为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二力平衡条件”知识密切相关,是属于派生性的知识,可以运用讲授法。通过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2.观察法

教师通过下列几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步步深入,从而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①把铁块、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铁块沉入水底,而木块浮在水面。

②把一枚大头针和木块(大头针的重量小于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大头针仍然沉入水底,木块浮在水面。

③把一个小铁盒竖着放入水中,则沉入水底,而平放时却浮于水面。

3.实验法

把上述三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分析实验所提供的物理情景,从而认识物体的沉浮条件。

这三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点,可根据学校实验设备条件和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教师本身的擅长加以选择。

(二)综合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只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博采众法之长,加以综合运用。一般来说,一节课应以一至二种教学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的方法,发挥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扬长补短、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如“物体的沉浮条件”这节课的教学,往往是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观察法,或者以观察法为主,辅以讨论法和讲授法,或者以实验法为主,用讲授法加以配合,边讲边实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何彩静

第4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总结

王美燕

科学方法是连接知识和能力的纽带。“掌握一种科学方法胜过解答十个问题。”对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考查体现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同学们只有真正掌握了研究方法,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推理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像法、累积法等,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成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题最多的方法。

【典例探究1】小明在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大小可能和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大小可能和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 针对猜想一,设计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把大小和形状相同的钢尺和塑料尺弯曲相同的程度,并弹开同一个纸团,观察到纸团被弹开的远近不同。请回答:

(1)小明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中“弯曲相同程度”其目的是:

;

【答

案】弹性势能大小可能和物体的材料有关, 控制变量,使之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

1、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 的关系。( 声学)

2、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热)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力)

4.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电)

二.等效替代法

在物理实验中有许多物理特征、过程和物理量要想直接观察和测量很困难,这时往往把所需观测的变量换成其它间接的可观察和测量的变量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

等效替代法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例如我们学过的等效电路、等效电阻、分力与合力等效……

【典例探究2】 (2003陕西)如图所示,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面出现蜡烛的像。要想研究玻璃板成像特点,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仔细想想,实验时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__。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_________的科学方法。

解析:虚像是无法用光屏承接的,因此虚像特点的研究成了实验的一个难题;为了准确的探究平面镜所成虚像的特点,实验中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和可透视的平面玻璃板采用等效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答案:另外拿一只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等效替代。

三.转换法

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而是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1.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的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

2.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3.我们在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将电功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

4.在我们回答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将动能转化为小木块在平面上被推动的距离,距离越远则动能越大。

注意:等效法与转换法很相似,有什么区别呢?

请观察:

转换法:

电流大小 ----à

灯泡亮度;

磁场----à

小磁针偏转

等效替代法:

分力

----à

合力

小石块体积----à

排开水的体积;

小结: “等效替代法” 中相互替代的两个量种类 相同,大小相等

, 而“转换法”中的两个物理量有因果关系,并且性质往往发生了改变。

四.理想模型法

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涉及到众多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可起到简化和纯化的作用.忽略次要因素,从复杂事物中抽象出理想模型,合理近似的反应所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

1.光线(光线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就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

2.磁感线

3.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

4.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5.实验室常用手摇交流发电机及挂图来研究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6.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典例探究3】以下是物理学习中的几个研究实例:(1)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2)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时,引人合力;(3)在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4)在研究光时,引入光线。前面几个实例中,采用“建立理想模型法”的是(

)

A.(l)(3)

B.(2)(3)

C.(1)(4)

D.(3)(4)

【名师点拨】把某一个类具体事物抽象为某个物理概念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如把路灯看成一个点光源等。本题中从磁场中抽象出磁感线,从光中抽象出光线,用的都是“建立理想模型法”。

【标准答案】C

五.科学推理法

推理法是根据已知物理现象和规律,通过想象和推理对未知的现象做出科学的推理和预见.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的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形,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 图1

【典例探究4】人们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时,伽利略通过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结论: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推理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如图1(乙)所示的实验中,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的?

【名师点拨】伽利略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发现当阻力越小时,小车速度减小得就越慢,由此推理出,如果阻力为零,小车的速度将不减小,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乙这个实验中,虽不能把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但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减少,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由此可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标准答案】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可以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由此可以推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六.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将两个相似的事物做对比,从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性质的方法.类比法在物理中有广泛的应用。所谓类比,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类比方法可以帮助理解较复杂的实验和较难的物理知识。

【典例探究5】19世纪末,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了原子的内部,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的是

A.西红柿

B.西瓜

C.面包

D.太阳系

解析:大家首先要在头脑中再现学习过的原子结构的模型,再与所给的四个选项比较,确定结构最接近的事物是太阳系。这里原子核可以类比于太阳,核外电子类比于行星,它们在空间结构和运动方式上都是相似的。

七..图象法

利用图象这种特殊且形象的数学语言工具,来表达各种物理现象的过程和规律,这种方法叫图像法.

物理图象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明确,还能表示出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内涵。

八、观察比较法

在对各种物理现象、物理实验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和认定的标准(或对象)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的方法叫观察比较法。

【典例探究7】 下面是小宇同学在物理学习中的几个研究实例:(1)在学习汽化现象时,研究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2)根据熔化过程的不同,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3)比较电流表与电压表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对磁场进行描述。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是“比较法”的为()

A.(1)(3)

B.(3)(4)

C.(2)(3)

D.(2)(4)

答案:A

小结:物理中涉及这种方法的内容很多,例如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等等。

九、积累法

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积累法。

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

第5篇:小议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摘 要:

新课改的实施向我们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科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物理这种偏抽象的学科,若一味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进而无法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教学目标。因此,本文将对初中阶段,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展物理教学进行探究,以期从根本上实现新课改要求的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我国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

一、 引言

初中阶段的物理,有别于其他学科,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但又充满抽象知识的新学科,而针对这一学科的教学,大多数教师都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灌输式教学”“题海战术”等,很少会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而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成绩无法提高,因此,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是初中物理教学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 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虽然提倡已有几年时间,且已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根深蒂固,因此,很多教师依然无法从传统教学中走出来,创新教学方法教导学生。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导地位,经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课程,但是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故而将一些实验取消,造成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学到理论知识,使学生无法真正地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种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 创新教学模式

(一) 自主式教学

自主教学是新型教学模式之一,要想发挥自主教学的作用,其一,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的了解,包括性格、爱好等,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的教学新方案;其二,必须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从旁协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将学习热情转化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其三,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物理课本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而为今后更加深入的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基础。

(二)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新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阶段,运用探究法,不但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及主体地位,也能使其成绩得到稳步提升,故而,施展探究式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其一,教??要结合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撰写适合班级教学的新方案,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其二,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三,教师作为引导者,一定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四、 创新教学方法

(一) 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标,而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充满趣味的课程,教师可以巧妙的设置各类具有教育意义的小型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上台操作,并由教师从旁协助,对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趣味、气氛和谐的良好学习环境。

(二) 引入生活实例,加深学生理解

知识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很多物理知识,更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运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引发学生对问题的猜想,让学生感觉到身边处处都充满了物理知识,例如,在“光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产生好奇,再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当再次提及这一知识点后,学生便会想到“雷声”与“闪电”的现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三) 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成绩

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包含了许多小型的实验,而很多教师为了教学进度,往往会通过口述的方式,将实验内容表述完毕,然后继续讲解下一知识点,殊不知实验教学这一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光学实验中,将一枚硬币置于透明水杯的底部,再加入一些水,把杯子抬到眼睛的高度,调整位置,便能看到两枚硬币,而这两枚硬币均为虚像,一枚是水面折射形成的,一枚是杯子侧面水折射形成的,这种小而简单的实验,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种无聊的事情,而是非常有趣的,进而会主动加入学习中去,使自己的成绩有所提升。

(四) 运用多媒体,实现科学教学

初中物理所涉及的知识,有很多知识用语言描述,会难以被学生所接受,要通过实验加以证明,而这些实验又相对复杂,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本堂课要讲解的知识点的视频、图片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这种声形并茂的方式,既让学生能直观地看懂课本上的物理实验现象,也能节省很多课堂时间,能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归纳、理解,如“吹不出的小球”实验,可以通过视频与语音讲解,让学生明白小球之所以会在漏斗中出不来,是因为大气压力的作用,这种简洁的教学方式,不但为学生更好地展现了实验的内容,也为教师提高知识讲解能力提供帮助,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阶段我国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依然有一些小的问题,但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新课改的要求与方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加大物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力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方式授课,初中物理教学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学生成绩也会因之而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琦.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8(7).

[2] 邱新渤.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18).

作者简介:

杨小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达勒特中心学校。

第6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仪陇县义门小学校 张光友

物理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浸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如何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爱好,引导他们学好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每个从教人员的热门话题,下面,总结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和广大同仁交流,浅谈一些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巧妙应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灵感的源泉,通过诱导以及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具,提高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习的心理需求,变 “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例如实验:在烧瓶里装些凉水,在水中放一条小鱼,给烧瓶颈上端加热,上面的水烧开了了而下面的鱼依然在游动,中必教师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兴趣去观察、思考,去寻找答案。

教师要善于通过演示实验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起学生不洞悉其中真谛不肯罢休的求知欲。

2、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物理世界丰富感性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观察物理现象的条件,指导他们的观察方法,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的兴趣和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敏锐性、深刻性、精确性,逐步形成较强的观察能力。如:在讲杠杆、支点、力臂,并从实物中找出杠杆,分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这部分知识时,学生感到有很大的难度,根据这种情况,我

- 123 -

第7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

孙 超

山东省济阳县实验中学,山东 济阳 251400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于理论、概念等知识教学,实验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能够提高物理的教学水平,本文分析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思路

新课改对各科的教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科都在进行改革,初中物理教学也是如此,要想实现新课标的要求,物理中的实验教学也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就是通过实验将书中的物理概念转化成可见的现象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实践去验证物理知识,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1、通过多次进行实验巩固学生的物理理论知识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观察和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其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满足其科学性和实验性,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就需要使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并且进行多次实验,以此来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的学习。比如在“力的作用效果”这节内容的教学中,在开始讲授概念知识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两个知识点上有所混淆,以往教师都会通过概念的角度来进行对比、讲解,想要让学生能够分清这两个概念,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好,还有的教师会对学生这样解释:“生活中物体运动需要力才能够运动”,这个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区分这两个知识点,就需要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知识,能够分清二者之间的区别,做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实验,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能够自己观察到其中的物理现象,加深体验。在实验中会有这样一个情景,都是将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同一高度进行释放,只是不同的是放置在水平面上的东西不一样,分别是棉布、毛巾和木板,通过对这三种实验情况的比较,在限定的时间内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长短,来分析物体运动受力的情况,可以让学生知道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正确的应该是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区分,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做几次实验,来增强学生的体验,加深记忆,通过不断的动手实验和观察,让学生能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

2、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虚拟实验

[3]

[2]

[1]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通过利用多媒体独特的优势辅助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直观、生动的展现到学生面前,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能够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磁场”时,由于这是一种肉眼不可见的现象,磁分子和磁场形状学生是无法看到的,因此在对知识的理解上就会存在难度,对于磁场的实验,用小磁针和通电导体的作用等实验,如果仅靠教师通过语言进行表达的话,学生是很难吸收和理解的,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将磁场、实验的过程和效果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准备三维图形或者视频资料,再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上教师的课堂讲解、重点知识板书、交互和反思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将物理知识由抽象化转为具体的、可见的,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虽然多媒体教学可以为教学带来很多的便利,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但是在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上,教师还需要进行正确的判断,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要明确其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切不可彻底的将传统的进行方法抛弃掉,通过演示也并不能代替所有实验,有些实验还是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实践的,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印象也会更深刻。

3、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都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在教学中老师一个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习惯也是最佳时机,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方法。学生在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有新的想法时,教师应该先肯定这种表现,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鼓励学生多提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要具备创新意识。大胆的猜想就是一个有效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在教学中只要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的结果等进行大胆的猜想,对学习内容、实验结果等进行合理的假设,这样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是毕竟学生的知识水平等方面有限,因此他们提出的假设可能不合理,这时教师应该先鼓励学生,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学习。比如学习“大气压强”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先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盒装的饮料,让学生用吸管喝饮料,会发现盒子也变瘪了,再让学生用手捏盒子,盒子也瘪了。这说明盒子受力会产生变形。老师可以提问:“是什么让盒子瘪了?”,学生会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现象,得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有的学生会说是吸管吸饮料的力量,有的学生会认为是手的压力,不管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老师都应该先鼓励。对于那些不敢提问的学生,老师也要鼓励他们多提问,对于能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好的问题的同学,教师应该要充分地肯定,树立榜样作用,让其他的学生效仿,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学生也可以课下通过各种方式自己查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让现有的知识得到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 结束语:

[4]综上所述,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将抽象的物理知识通过实验展示给学生具体的物理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安举.初中物理兴趣教学的趣引策略探讨[J].科技信息.2011(26) [2]李兴旺,李霞.新课标改革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学研究.2011(11) [3]樊建安.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 [4]刘海连.初中物理实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1(2)

第8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提高课堂质量的方法

【摘 要】物理是初中才开设的一个科目,在这之前很多学生都没有接触过物理,这个陌生的科目让很多学生觉得恐惧。但其实初中物理教学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学生是很容易学懂并且学好的。那么教学里首先得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再进一步的运用一些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质量提高;教学心理;初中物理

其实在新课改的宣传下,学生对于初中物理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陌生,但是对于这个新的科目任然会有一点害怕。初中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物理,而初中物理课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科目,所以教师必须得先从心理上让学生接受这一科目,再来进行教育。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在知道物理的情况下更进一步的认识物理。那么初中物理教学是为高中物理学习打好基础,而且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物理基础尤其重要。

(下转第189页)

(上接第188页)

1.为什么要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多少知识,而不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讲解多少知识。即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高效课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堂效率要达到最大。强调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量;另一方面是课堂成果最优化。

2.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意义

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不仅是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同时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第二,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第三,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有利于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样对学生快速掌握物理知识也有一定的帮助。

3.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

3.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而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首先就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老师的角色往往是严厉、权威的代名词。老师总是高高在上,不允许学生质疑。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心理发育不成熟,性格比较敏感,情绪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应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一些问题,真正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此外,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问题,要采取一定的技巧来指明,不要直接批评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影响高效课堂的开展。总之,应让学生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学习。

3.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对于这些刚开始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生而言,物理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畏难情绪,不愿意继续深入学习物理或者彻底对物理学习失去信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手段。

3.3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体现,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工作,优化教学设计,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师应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结合具体的教学工作内容,从课堂体系构建、师生关系处理、学生学习方法研究等几方面入手,逐步优化教学设计,最终做到整体最优化。

4.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核心环节。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个人觉得物理学习太难,产生畏难心理,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物理课堂教学太过于枯燥乏味,学生觉得无趣。因此,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十分必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情景教学、提问式教学或案例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多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入手,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学习。

4.1应用多媒体课件使课堂40分钟得到有效利用

由于学生物理学习的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大量时间给学生讲课,学习新课程的进度也比较慢,课时安排又有限,一节课40分钟,讲课的内容就很被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知识面更广。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学到物理的基础知识,对物理有一定的认知。它对学生未来的物理学习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初中物理的教学,并且让学生在心理上也把初中物理重视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学好初中物理。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实际行动上教师都应该以自己为榜样,让学生看到物理教学和物理学习的希望,让学生正真参与到课堂里,这样才能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质量。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受益。

【参考文献】

[1]梁在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高[J].科技视界,2013.01(36)33:312-377

[2]吕琦玫.浅议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3]王小言.新课改下高效的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0

第9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论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是在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下对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改造,是在教育创新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新方法教学的表现形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通过实验的方式对物理现象和形态的变化做出总结和认识,是一种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现象教学方式,是它在教学过程中将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发现式教育。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对物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可以看出,初中物理对初中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开展实验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物理素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为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一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经验,分析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简单地提出了几点关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理解知识能力得到提高,增加物理知识储备,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而言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平台,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物理实验可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但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知,强化了学生对物理的主体印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调动学习热情。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扮演的是主体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由传统课堂上的主导者变成了现在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改变了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传统模式。初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枯燥无味的教学活动转变成吸引学生兴趣和专注力的物理趣味实验,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物理现象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路

1.探索式实验的教学方法。我国的教育深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束缚,形成了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并占据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配合者,常常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因此,长期以来,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弱,学不会自己动用大脑进行独立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目前学生们理解能力和学习特点,如果教师将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转化为通过实验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那么就会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时,根据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相关联的因素这一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定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分组探讨的时间,提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深度、密度、形状相关联的猜想,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或小组内提出的猜想进行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2.做教材中没有的实验。现在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物理课本上,有些物理实验甚至都没有在物理教材中涉及到。因此,教师可在教堂上增加一些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物理实验。拓展实验教学主题。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要懂得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慢慢地将整个物理学体系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物理知识。实验教学用到的物理器材非常多,教师可以用学校中实验室内的教学器材,也可以自备一些小的器材,更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品巧妙地用来进行实验活动。事实证明,优秀的学生并不是靠自己的死记硬背来获得好成绩的,而是他们都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学习物理,是具有很强的突破性的;而部分学生物理成绩差的原因并不在于智力水平上的高低,而是在于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缺少了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和认知。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展示一些比较奇特的物理实验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3.提高实验教学的自主性,突出教学的“新颖”。在初中物理试验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物理现象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独立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只要在一旁不时地加以指导或者给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己选择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和实验成功的成就感,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就物理现象会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的一些新颖的问题,更能体现出实验教学的自主性。

4.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根据初中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特点,教师不光要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更要在提高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是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占据首要地位的一大方面,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求新求异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了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的事业,鼓励学生换个角度对物理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可以适当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对物理实验现象从一种非常规的角度进行思考,探究出物理现象的多面性,从而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创造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善于思考和乐于思考的催化剂。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试着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新策略

1.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方面必须改变以往的用传统思想和传统教学模式教授学生的教学方法,而是转变成更为开放、自由的新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制定,通过使学生在全面地了解教学活动的环节和教学目标后,让学生对物理教学有了深刻的把握,并且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方便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

我国沉重的课外作业负担也是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教师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外作业,将部分课外作业转化为课堂上的物理实验。同样是巩固学习过的物理知识,但在本质上却大不相同:课外作业多了,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而且会造成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并不好,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物理成绩。但是如果完全放弃布置课外作业,则会使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同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将部分课外作业当作物理实验课上的实验直接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不失为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2. 保证物理实验设备满足物理实验课上的需要。实验设备和工具是保证物理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但是只有符合数量、质量和规格的实验设备才能够用于物理实验,一方面是处于对学生安全的保护,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提高实验质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初中生正是处于接受和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所以,为了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物理知识,学校一定要在物理设备的购买和维护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保证所有的设备能够随时正常投入使用,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3.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的实验模式。学校的实验室能够实行开放式的实验模式,就表明学生能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虽然传统的实验室模式是由教师带领进行物理实验并且保持了实验室内的卫生整洁和实验设备的安全性,但是却阻碍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脚步,对于学生中的一些创新性想法和实验,传统的实验室模式并不能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削弱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日积月累会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造成很大的阻碍。相反,开放式的实验模式恰恰能弥补传统实验室模式的不足,所以,开放式的实验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有良好的帮助作用的。

4.对实验过程中的方法进行创新。教师可以转变自己的思想习惯,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的束缚,对实验中的方法进行创新,敢于对实验设计进行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在进行气体压强的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易拉罐中的水,等到罐口出现白雾,再用面团堵住罐口,让易拉罐冷却,会发现易拉罐会出现变形的现象。这是理想中的实验,但是在实际上在进行气体压强实验时常常会发生易拉罐漏气等问题,针对这一实验,我们就可以换一种角度来进行这个实验,并不一定非要在这一种方法上反复实验。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创新、敢于尝试,在不断创新和尝试中完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上一篇: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下一篇:书记培训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