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试题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试题(推荐8篇)

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试题 篇1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面。每小题1分,共15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极点”现象主要出现的运动项目是()A、短跑 B、中长跑 C、马拉松

3、在篮球比赛中,一个队员从后场控制活球开始,必须在()内使球进入前场。A、5秒 B、10秒 C、15秒

4、在篮球比赛中,发动快攻成功率最高的是()A、抢断球后 B、跳球 C、抢获后场篮板球

5、足球比赛中,队员阻挡犯规判罚()A、直接任意球 B、点球 C、间接任意球

6、体操队形练习的内容包括()A、直线行进、绕场行进、斜线行进 B、分队走,并队走,一路纵队变多路纵队走 C、图形行进,队形变化,靠拢和散开

7、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叫做()A、纵深 B、距离 C、间隔

8、武术的基本步型步法有()A、三种 B、四种 C、五种

9、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的作用为()

A、大会工作的依据 B、竞赛工作的依据 C、各单位参加比赛的依据

10、在田径比赛中,遇到计时员计取的成绩和终点裁判员判定的名次不一致,一般以()A、计时员计取的成绩为准 B、计时长计取的成绩为准 C、终点裁判员的判定为准 11、5队参加单循环比赛,其比赛轮数是()A、5 B、6 C、10

12、在肌肉收缩过程中,其直接消耗的能量来源是()A、葡萄糖 B、脂肪 C、ATP

13、运动训练在贯彻区别对待原则时,要求制订训练计划应充分反映全队和()A、个人特点 B、思想特点 C、生理特点

14、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是()

A我国的教育方针 B体育法 C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15、执行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主要负责人是()A、校长 B、体育教研组长 C、体育教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新课程目标体系中的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

2、教师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方案时,应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和设计。

3、课程标准力求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而强调其发展、功能。

4、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单一的接受学习方法,倡导、、。

5、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 能力,能力和应用能力。

6、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的反应出现得越,症状表现得越,消灭得越。

7、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对学生进行 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主要方法有、说服法、、表扬批评法。

8、持球突破是持球队员运用 和 相结合的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进攻技术。

9、体育科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和。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表格的相应栏内写“对”,错误的写“错”。每题1分,共10分)1、1894年建议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是法国教育家顾拜旦()

2、上体育课,教师也可以做错误的示范动作。()

3、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口令都是由预令和动令组成。()

4、早操、课间操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徒手操、韵律操、健美操等。()

5、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要求,中学生需要完成五项测试,分别是身高、体重、台阶试验或耐久跑、50米跑或立定跳远、握力或仰卧起坐(女)或坐位体前屈。()

6、在体操的保护帮助下,运用限制物属于自我保护。()

7、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8、学校和县、市举办的各种球类竞赛项目,常称为运动会。()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高,比赛的成绩好,说明这所学校的体育工作好。()

四、简答题(共15分)

1、凭你的教学经验,在每次上体育实践课前,体育场地、器材的设计安排,应充分考虑到哪几方面的要求?(7分)

2、新课程提出“教学活动的拟订应突出主体、尊重个性”,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8分)

五、教学案例分析(考生只须在以下二道题中任选一题完成,共10分)

1、《投掷》教学片段

(1)某初中教师进行了铅球技术教学。教师首先进行了关节热身活动,随后对铅球技术进行了讲解示范,并精心安排了如下练习:基本站立、手部动作、推球用力顺序的练习,然后只是出手的动作练习。最后进行了持球练习(拉开一定距离后的对阵练习)。

(2)又一位教师在投掷教学中,安排体力强、力量大的同学,选择实心球,在一号场地上练习;体力弱、力量小的同学,可选择小沙包、降落伞、纸飞机等,在二号场地上练习;喜欢投掷的学生可选择配有目标装置的三号场地上练习。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都可以自由变换练习器材和场地,也可以自由组合练习的伙伴。

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2、《婚礼集体舞》授课过程介绍

有一节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的德国体育课,课题是《婚礼集体舞》,授课过程是这样的: 那天的体育课是一堂四年级的体育课,在室内运动场进行,执教的是艾默特女士。10分钟的热身操以后,她开始了本堂课的课题教学:教学一个德国乡村婚礼上的集体舞。这个舞蹈共分四个动作:向左移三步,向右移三步,右手脱帽弯腰行礼,将礼帽抛向空中并捡回。20分钟的教学真是“惨不忍睹”:四年级的学生左右不分,有的左手执帽,有的右手摘帽,有的先移左脚,有的先动右脚,伴着音乐有的弯腰,有的挺身。于是,胳膊碰胳膊,屁股撞头,混乱不堪。只有一个动作是一致的,那就是将手中的帽子扔向空中,再满场奔跑着捡回来。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分析。

六、教材分析(30分)

根据提供的教材——“技巧--前滚翻”,按七年级新授课第一课时设计,完成下列各项:

1、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9分)

2、指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6分)

3、阐述突出重点、难点的主要练习方法与手段。(10分)

4、设计一份“技巧”学习评价方案。(5分)

2006年暑期教材教法考试初中体育与健康试卷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题号 答案 A 2 B3 C4 C5 C6 C7 B8 C9 B10 C11 A12 C13 A14 C15 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2、教学内容。

3、选拔、激励。

4、自主、探究、合作。

5、实践、创新。

6、早、明显、慢。

7、榜样法、评比法。

8、运球技术、脚步动作。

9、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题号 答案 对2 对3 错4 错5 错6 错7 错8 错9

四、简答题(共15分)

对10 错 6

1、(7分)

(1)要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4分)(2)要有利于组织调动,练习安全(3分)(3)要有利于组织活动,提高效率(3分)

2、(8分)

答: <<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体育活动中确保全体学生参与(2分)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自性、参与性,突出每一个学生的能动性.(2)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由空间(2分)

教师首先要重视教学设计,使活动富有吸引力,有思维的空间和创造的余地,其次把学生个体与集体活动结合起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由权,是实现学生由被动向主动学习跨越的前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同时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权利与责任相结合:其次要给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最后教学难度的设计要有梯度,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学习内容.(3)发扬教学民主(2分)

民主的教学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理解和配合.这就要求教师重塑形象,具有亲和力;其次,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型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尊重,共同分享;同时教师要真诚的信任与鼓励学生.(4)满足学生的需要(2分)

需要是个体或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个学生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需要.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学习动机,从而形成不同的学习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具体的教学策略:第一, 教师与没有明确需要的学生多进行个别交流,帮助他们明确目标,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需求:第二,要了解学生的需要类型,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第三,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的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提升.7

五、教学案例分析(共10分)

1、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2分)

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消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学习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2分)

新课程要求改革陈旧的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号学生实际,给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灵活多变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2分)第二种是教学过程创新的教学方法。(2分)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其创设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展现自己的独立个性,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展现自己实践中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现又推动着学生不断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2分)

2、教学中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促进学生良好的兴趣品质的形成。(3分)

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我们就应该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3分)主要体现在:

(1)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互动、合作的关系。(1分)(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1分)(3)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1分)

(4)评价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努力地学习。(1分)

六、教材分析(30分)

1、学习目标:(略)(目标的制定不少于3条,每条3分,共9分)要求:目标明确、具体,体现新课程理念。

2、以前滚翻为主教材为例(参见江苏版教参p244,):学习重点是依次团身(3分);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3分)。

3、主要教法:学生尝试练习(做深蹲、低头、含胸、抱腿团身动作;团身滚动)、体会练习(仰卧收腹做抱腿团身动作、前滚翻练习)、挑战练习(在斜面上由上而下做前滚翻;两腿间夹手帕做前滚翻等)。(列举5种以上练习方法,每种方法2分,共10分)。

4、评价内容:(参见华师大版教参p124)

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试题 篇2

1. 转换教师角色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强化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提高其英语综合素质, 教师要转变旧意识, 找准新角色, 更新教育观念,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转移到以“研究”学生为重心, 做好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英语教学改革, 归根结底就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师无论教什么内容, 都总要首先对教学进行一番认真细致的构想和设计, 然后通过加工整理, 把这种构想的轨迹、设计的思路用文字符号记载下来, 形成教案。也就是说, 英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to teachour students English”, 而且应是“to teach our students how to learnEnglish”。要明白学生需要学什么, 怎样学, 就必须反复钻研教材, 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重点和难点, 通过研究教材, 科学处理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教案, 使教师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

2. 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 倡导合作学习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 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的过程, 学生学习语言必须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通过一定的任务进行相应的语言交流, 从而提高语言的能力。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必要的。新课程适应形式的发展, 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学会与他人合作。我们可以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 要求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为本小组的成功而努力, 人人认真准备, 出谋划策, 从而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学生们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组织比赛的同时能增强竞争意识, 你争我赶, 互不相让, 锻炼他们的能力, 团队协作精神也能得到培养。特别是一些学困生, 在团队合作中, 他们可能会对一个小组的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也可能会想出比其他成员更优秀的点子, 这样可以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打消他们自卑的心理。

3.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后进生转化工作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老师只注重好生的教学, 那么我敢断定他的教学是失败的。好的教师应是通过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达到班级语言水平的平衡、和谐发展。认识到这一点后, 我经常利用课间和放学后的课余时间给后进生补课。每次重点选择两个学生, 根据课堂里发现的不足给他们“加餐”。这样反复地重复所学知识, 大部分学生能对本学期的内容很熟练地运用。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 我还组织了英语兴趣小组, 采取互帮互助的活动形式, 使他们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

初中英语的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教学应面向全体同学, 争取做到人人基本达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出现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 就应该及时找学生谈, 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 耐心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对于一些有可能掉队的学生, 及早指出, 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 做到防患于未然。

4. 词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4.1 重示范。

在教单词时, 教师要示范到位, 发音清晰, 讲解发音要点。培养学生认真听、专心看、积极模仿的好习惯, 听清后再跟说。确定学生大都听清、模仿正确后, 再出示单词卡片, 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直观的单词配以图片、体态语帮助学生理解, 顺利完成音—形—义的逐步过渡。

4.2 重情景。

单词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思想的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 应在特定的语境中引出, 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 印象又深刻。

4.3 重迁移。

在教学中我们应提倡“新旧贯通”或“相互迁移”的理念。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如:pen—pencil—pencil-box, day—today—Monday—Tuesday—yesterday, all—tall—ball—small, 等等。

4.4 重趣味。

英国著名语言家C.E.埃克斯利说:“教英语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那种方法。”我们在单词教学中不能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 而应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巧记, 如采用儿歌、猜谜语、简笔画等形式。

4.5 坚持复习词汇表 (每天扫一遍, 划去已经认识的单词) , 并辅以大量练习。

此时, 你可以仔细研究单词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可以看一些英汉双解、例句、同义词、反义词、同类属的词, 可以阅读与词汇表相配的材料。

5. 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与学生沟通, 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 只有对英语感兴趣, 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 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 而且会让他们厌恶学习英语, 因此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

5.1 尊重每个学生, 积极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仅停留在创设教学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 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尊重学生个体, 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

5.2

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背诵, 使自己听得见自己的声音, 渐渐做到流利, 顺畅, 促进学生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体验成就感。

5.3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法探究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材 教法

现在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得到的信息也很广泛。而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求知欲望较强,对新生事物接受特别快,但不喜欢数学中抽象乏味的东西,所以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感觉只有乏味的计算、抽象的概念,难于理解的严密推理过程,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而现代数学教材內容可谓丰富多彩,教学方法五花八门,教学对象个性差异大,教学观念也层出不穷。因此,我就新教材在教学方法上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知识,并能够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在课前要认真设计好学生的课堂(做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或联系实际等)活动,在上课开始时作为创设情境、积累经验和提出问题之用,从实际问题中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并要带有刺激性和挑战性。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通过做一做、摸一摸、摆一摆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每堂课的开始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2.借助教具、学具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3.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增加学生的兴趣。

二、建立师生互动关系,激活课堂学习氛围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依赖模仿与记忆,要打破传统的由教师一味讲授,强求学生理解记忆的方式,应把握教材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提出问题,分小组探讨,教师指导,培养学习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摆、做等活动,使学生在感性基础上自主获取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从而发现和创新。作为教师应立足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寻找活动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反思教法和促进学生的学法,正确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给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带来成功的愉悦,以获得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方向,让学生明确目标进行定向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质疑问难,学习讨论等环节,使得课本上枯燥的规则和抽象的概念向自身内化,同时要进行目标检测掌握学生达标情况。此外,教师要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师生互动、平等参与、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

三、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技能

数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前提且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认真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听课技能,使学生能在课堂活动中抓住重点,明确目标,提高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益。“说”就是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并能参与同学之间的讨论探究,且能向老师提出问题。“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养成一种自学的好习惯,从而增强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让学生发挥独立想象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数学知识不断探索加深理解,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因此,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就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数学能力提高的条件,并不断探索出新的有规律的教学方法。

总之,我们教师面对新课程,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变化,打破传统师生关系的模式,放下“架子”,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能力发展为宗旨,这才是探究新教材教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倬.探索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方法[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高中物理衔接与教材教法改革探析 篇4

提要:从初中到高中物理的几大变化为切入点,同时与数学学科的课程知识结构安排对比分析,运用现代课程理论揭示造成普遍认为高中物理难学的症结,探索了一些降低初、高中之间台阶的办法,特别对课程、教材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物理课程 数学课程 知识衔接 教材教法

分类号:O4 O12 或G423.3

物理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物理是高中最难学的一门课”也已经成为多年来师生们的共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不好物理而放弃物理,进而放弃理科选择文科。但对几届学生的调查得知,这些反映高中物理不好学的同学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初中其实很喜欢物理,并且成绩也不错。

为什么那么多初中物理学得很好的同学到高中后就掉队了,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带着这个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认真研读两个学段的教材,同时对比数学等相关学科的情况,学习课程理论专著,终于得出了一些结论:

一、造成学生升入高中后学习困难的原因探析

(一),教学内容方面,从初中到高中存在很多台阶,并且跨度比较大。主要表现在:

1,从简单到复杂。初中物理知识比较简单,通常被理想化,高中则要复杂很多,比如从光滑平面的匀速直线运动到考虑外力作用的变速运动,从单个物体到连接体问题,从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

2,从现象到本质。初中的物理知识多是以有趣和有用为出发点,主要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观察分析,如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等;而在高中则要深入到本质和规律层次,如力的概念,光波,分子运动论等。

3,从具体到抽象。初中的研究对象都是一些具体形象的东西,如平面镜和透镜成像,物态变化等;高中则要引入很多抽象的概念,如质点等理想模型、瞬时速度、力的相互作用和受力分析,电磁场,电磁波,波粒二象性等。

4,从状态到过程。初中物理更多地研究密度、熔点、沸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常量,而高中物理则要研究很多变量的规律,如变速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等。初中以研究状态为主,高中则要更多地注重过程分析。

5,从标量到矢量。高中引入了初中所没有的矢量概念,物理量的方向成为分析研究问题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是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的一个知识点。

6,从一维到多维。研究范围从直线扩展到了平面,从只有直线运动发展到曲线运动,数轴已经不够用,要在直角坐标系中进行讨论,甚至在分子运动论中要渗透三维空间的概念。

7,从定性到定量,对数学知识的依赖逐渐增强。必要数学工具的支持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条件,初中知识大多数是定性描述分析,在高中更多的要进行定量计算研究,如摩擦力的大小,磁场的强度(磁感应强度)等。初中物理用的数学知识少而浅显,而高中物理要用到更多更深的数学知识,如极限和导数用于瞬时速度的概念,向量代数用于力等矢量的分析。

8,从演绎到归纳。高中不再局限于演绎规律,出现了归纳统计规律,而且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相应经验积累,好在现在的新课程中数学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新的数学课程改革在配合物理教学方面确实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9,从零散到系统。初中物理知识比较零散,高中开始系统化,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开始出现大量综合题,难度大幅度提升。而数学在初中就开始比较系统,因此学生也没有反映初、高中数学存在明显的跨度。

10,从宏观到微观和宇观。高中研究对象的线度向两方延伸,在高中万有引力把研究对象扩展到天体运动,还开始探讨分子运动理论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和规律。

(二)、学生方面也存在着心智发展水平的不同步和方法不适应的问题。对照现行教材不难发现,高中生在第一学期就要面对前述中的七、八个台阶的跳跃,而仅仅经过2个月的发育,他们的思维和智力水平不可能相应发生那么快的发展来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巨大转变。所以很多学生在接踵而至的一大堆变化面前感到无所适从,难以应付,有的很快就被绊倒,进而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甚至不得不选择放弃,这对老师、学生乃至社会都是很大的遗憾。

(三),教师方面:受高考指挥棒影响,老师在教学中有高估学生的认知水平、盲目拔高的现象。

毋庸质疑,高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高考,而高考作为综合的选拔性考试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同时,很多人都信奉“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的理念,所以很多老师追求一步到位,从高一开始就按照高考要求授课,到高三复习的时候再进行拔高,这样就人为地再次增加了前述台阶的高度。特别是有的老师没有意识到上述台阶的存在,不是站在学生角度考虑,而是拿自 2 己的理解水平要求学生,带着学生硬往上冲,这就难免不摔跤或者碰壁,使更多的学生从一开始就遭受挫折。

二、对改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探析

很多学生放弃继续学习物理是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非常不愿看到的,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失败和耻辱。同时,这种结果的出现对高中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获得更好的发展,提高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也非常不利;对于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更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违背的。因此非常有必要探求初高中物理衔接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升入高中后继续爱学并能学好物理,让物理知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对改进中学物理课程体系的探讨

作为对照,我们看到与物理最为密切的数学学科在课程改革后就不存在类似问题,虽然数学比较抽象和枯燥而物理更有趣、有用,但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数学学科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比物理少很多。我们发现这并非因为数学教材删减了内容,相反还增加了不少,如视图、概率统计、算法初步、向量代数、极限和微积分等。同时知识点下移现象也很明显,如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学习视图和概率统计等。这些知识中有不少是物理学习中需要用到的内容,而这在旧的中学数学教学计划中是没有的。可见,数学学科的新课程设计不仅衔接良好,丰富完整了自身知识体系,还充分考虑了相关学科的需要,体现了其工具学科的特点,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改革。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材料中新内容太多或太少的效果都不好。新东西太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少,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同化起来难度就大,学起来自然吃力;如果已经熟悉的东西比例太高,缺少新鲜刺激,学生的思维就难以兴奋,就会学起来索然无味,产生倦怠情绪,学习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现在的高、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特点基本上就分别倾向于前者和后者,因此应该分别对初高中教材做出调整。

根据物理学知识体系的结构特点,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到大学各个学段的物理教材编写普遍采用了螺旋式结构,这种模式已经得到物理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实践也证明这是物理教材所能采用的最好结构。但相对于数学等学科采用的直线式,前者内容选择组织的要求比后者要高很多,如果“螺距”设置不合理就会出现问题,如果跨度太小,就会形成简单重复,使后续学习枯燥无味,跨度太大就会出现目前这种现象。

综上所述,造成目前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困境的根本原因就是整个初中段过多重复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小学自然课程已经学过的东西,这一螺旋的“螺距”升的太低,甚至给学生造成了物理不过如此的误解。而从初中到高中,学生需要跨越的 台阶又太高,超出了大多数高一学生的智力发展速度和水平。因此我们应该想法适当增加初中教学内容,并在高一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授课,不要盲目拔高,从而缩小二者之间的跨度,使其衔接得更好,以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主要以我们本地现行教材为例做一简要论述,就教于各位专家和同仁

1、适当增加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

可能为了义务教育阶段引导更多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近几年的初中物理教材越编越浅,不少知识点甚至是小学自然课或数学课的简单重复。对比数学教材,我们发现后者却开始把一些以前的大学才能学到的知识拿到中小学来讲授,如三视图、概率统计、向量代数、导数等,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并没有对这些新知识产生很大的困惑,初、高中间的数学学习也没有出现像物理这样强大的反差,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不能像赞科夫那样片面追求“高速度、高难度”,但也不能走上另外一个极端。不能低估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在初中过于轻松的学习不仅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还可能造成他们思维的惰性,产生物理知识很简单,很容易学好的错觉,这对他们的后续学习也是非常不利的;而多学习一些他们在这个年龄段完全可以接受的知识,则可以与高中衔接起来更容易,而且对于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毕业走上社会也是很有好处的。从教学引导发展的角度也应该为初中生创造一定的“最近发展区”,促进他们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适当增加初中物理内容并适当提高难度。所增加内容的选择和难度提高的幅度需要提前调查研究,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下面仅举几例:

首先让学生在初中就更多地熟悉定量计算,可以降低甚至铺平这个初、高中的台阶。经过七、八年的数学课程的学习,初中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数学知识铺垫,所以首先应该在初中物理中再多引入一些并不深奥的定量计算问题。比如胡克定律公式F=-kx、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等20多年前在七年级就学习的知识,完全可以作为现在九年级的教学内容。还有动能Ek=1/2mv、重力势能Ep=mgh、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θ如果能在初中就告诉学生,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也为学生以后适应定量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如运动学,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上就已经非常熟悉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再过多地简单重复实在没意思,因此不妨在初中引入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的概念,尤其在现行课本中运动学已经被安排在九年级,其智力水平完全可以接受。另外,语文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可以增加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探究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一安排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变速运动,从而减小初、高中教学内容从常量到变量这个台阶的坡度。另外,这里也可以引入变速运动速

2度的计算,但可以暂不涉及更复杂变速运动位移(路程)的计算,因为学生对平方可能还比较陌生。

如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编排,高中电学、热学等部分中的一些知识也是可以放在初中讲授的,在此不一一列举。

2、通过合理编排高中物理教材顺序,分散一部分难点

现代课程论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的选取,更重视对这些内容组织结构的研究。因为相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次序组织教学,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课程”中的“程”字本身就有过程、程序之意。因此,应该结合物理学史的发展过程和人类的认知规律,按照先易后难,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先宏观再微观,先演绎后归纳的顺序来组织教材,而不能简单地只是按照力、热、电、磁、光、原的体系和顺序编写,毕竟教材的主要功能是供教学使用的。

以前的高一物理教材很多先讲力学后讲运动学的安排就不如现在这种先学习运动学后学习力学更符合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运动学是以现象的描述为主,相对比较形象直观,而力是人们对物体运动原因的进一步探索,其中有很多抽象的东西,理解起来也有相当的难度。

同理,运动的合成比力的合成也更容易理解,因此我建议在高中第一章末或者加速度之前安排一节“运动的合成”,以小船匀速渡河为例引入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力学部分再加以巩固提高,这样要比直接在力学部分集中讲解效果好得多。

另外,功和能及机械能守恒定律这部分知识比曲线运动要容易理解得多,完全可以提前讲述,再在讲解曲线运动的时候再分析其中的能量变化规律来进行总结和拓展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安排。还有,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无论在现代科技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都非常广泛,这么重要的内容安排在选修修部分,对此很不理解。另外,从物理发展史的角度看,前人对动量的研究和掌握早于动能,说明这部分知识理解起来并不难,因此,应该把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作为必修内容放在动能之前讲授。

还有波动与电磁场相比,前者要更具体形象一些,后者则更抽象,因此在选修三系列当中也应该把二者的顺序颠倒过来更好。

三、改进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探索

对于目前教材客观存在的初高中知识梯度过高问题,学生显然是无法预知也难以应对的,而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就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安排教学。在教材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调整和弥补:

一、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了解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有哪些,分别达到了什么水平,要以他们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为出发点进行拓展和引申,创造“近发展区”,进而过渡到新的知识点。初中教师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能够理解并对学好初中知识有帮助的内容,如动能、重力势能公式。高中教师则不要在高一新授课就开始拔高。

二、如果可能,在服从上级教学进度大框架的前提下,以更多的学生易于接受为目标,对一些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进行微调,达到分散台阶,减缓坡度,降低梯度的目的。在这方面教研员应该更有作为。

三,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多做实验增加形象直观性,改善教学效果。四,重视学法指导,做好引领,减少学生的迷茫。

事实上,由于教师水平的差异很大,主要靠教师解决初高中物理学习难度的反差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教研员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作为上级指导部门制定一套更符合实际的物理课程标准,编写一套更适合学生的教材才是上策。应该看到近几年的课程改革和教材编写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功,但是改革是无止境的,我们必须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本文可以把一线工作的经验反馈给有关专家,抛砖引玉,引起广大同行的重视,在各方努力下编写出一套更好的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从而改进中学物理教学,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5,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6,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7,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

8,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

9,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10,王恒友《对一种新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的探索》.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6月

11,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6月 1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年4月

1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8月

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试题 篇5

(教育硕士专业适用)

一、力学(40%)

1、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2、机械能守恒定律

质心运动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3、振动与波

简谐振动;一维简谐振动的合成。

4、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万有引力

二.电磁学(35%)

1、静电场 导体和电介质

库仑定律、电场、电势(差)、电势迭加原理;电势与场强的微分关系;空腔导体的静电平衡、静电屏蔽;电容器的储能;电介质的极化强度和电位移矢量;电场的能量密度

2、稳恒磁场

磁感应强度;洛伦兹力和安培力

3、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场

4、电磁波谱;电磁场的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

5、光的电磁波性质、波动性和粒子性

三.中学物理教材分析(25%)

初中英语教材教法学习心得 篇6

(一)进步学生的学习爱好。

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最少与熟悉技能同等重要,乃至更重要些。情感与性情是启动认知技能发生作用必不可少的发动机。爱好的培养和发展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爱好不但能转化为学习动机,而且也能增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到达进步学习效果的目的。反之,学生若失去了学习爱好,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之事,而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爱好的条件,环境和气氛。

1、明确学习目的,在应用中增强学习爱好。

中学生年龄小,经历少,对学习英语的目的经常不十分清楚。他们把英语只看做升学考试中要通过的一个考试科目,对难记的单词、语法和发音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爱好,除从道理上宣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让他们在应用中尝到乐趣。如展开一些情形对话,值日生天天用英语汇报情况,在学习中组织一些英语游戏等。还要尽可能组织好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朗诵会,各种英语比赛,学唱英文歌曲,浏览简易英文书报。辨认平常生活用品上持有的英语说明等。

2、轻松愉快的学习惯氛和环境有益于培养学习爱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惯氛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思考并取得知识,它有益于培养学生 的学习爱好。

创造轻松愉快氛围的关键是使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教学不但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的感情 和思想的交换。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为学生所喜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爱好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要以自己真挚的爱唤 起学生的共鸣,不以权威监视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眼前,而应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勇于开口讲英语。

3、不断变换教学情势有益于保持学习爱好。

初中物理教法探微 篇7

一、必须注意转变旧的教学思想

走向新课程的教科书, 具有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 实验量大, 紧密结合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发展, 突出培养学生“三个能力”的特点。因此, 新课程的教学, 必须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进行教学, 破除以往的“以教师为课堂中心, 以满堂灌为教学手段, 以搞题海战术为提高方法, 以升学率为教学目的”的陈旧物理教学观念。

那么, 如何吸收以往的教学精华, 剔除教学中那些陈旧的东西呢?我采取了如下做法:第一, 组织新课程培训, 学习新课程, 领会教材。第二, 组织骨干教师钻研教材, 搞好示教。为了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在新教材使用前, 我便带领基层骨干教师一起研究新教材, 逐章归纳新教材特点, 提出教法建议。第四, 更新教学观念, 摆正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两者间的关系,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和亲自动手做实验, 通过自己的观察研究归纳出实验的结论, 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 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必须着眼于实施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特点之一, 就是“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于素质教育”。从这点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它在没有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 减少了一些物理概念, 淡化了某些物理概念的严谨程度 (如电流的概念) , 降低了一些物理内容的理论高度, 知识编排由浅入深, 并适度提高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教育方面的要求。因此, 我在教学实践和指导物理教师的教学中, 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 立足于做到使用教材“深不超纲”, “浅不低纲”, 以“纲”为“纲”。除了对属于考试范畴的内容要深入浅出, 讲深讲透外, 即使是不做为考试内容的知识, 同样要向学生交待清楚,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里仅以新教材中新增加的“阅读材料”为例, 纵观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它不仅能使学生从中积累知识, 收集信息, 开阔眼界, 广收博采, 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情感受到熏陶, 意志品格得到培养, 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得到陶冶。

三、必须注意改革教学方法

新教材在“新课引入”“想想议议”中都注意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启发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在内容叙述上采用“边实验边叙述”的办法,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因此, 必须进行教法改革, 变“注入式”为“启发式”。两年多来,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变化, 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教法改革。

1. 变“教师讲, 学生听”为“学生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

例如, 在介绍托盘天平的构造时, 先让学生对照实物, 阅读课文, 然后分别请几位学生上讲台, 结合实物, 向大家介绍托盘天平的结构。

2. 变“教师演示加讲述”为“教师边教学生边实验”。

在教学中许多枯燥无味的讲述, 我都尽可能地改为“边教边实验”的做法, 而且积极创造条件, 让学生也参与课堂实验。

3.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知识。

例如, 在上《音调、响度、音色》课时, 教师先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不同音调的实例:放一段音乐, 让学生自己辨别是哪种乐器在演奏;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 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室附近噪声的来源, 并说出减弱这些噪声可采取的措施。

四、必须注意发挥教材本身的优势

1. 充分发挥新教材中插图的功效。

新教材共有插图599幅, 比旧教材增加了219幅, 插图已成为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 教学中如能根据插图内容, 灵活应用适当的教法, 就能发挥插图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如在进行类似第一册图4~13“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正确和错误方法”以及第二册图5~9“安培表测电流强度‘+’、‘-’接线柱的正确和错误接法”的教学中, 我常常采用正误对比的方法, 弄清错的原因, 加深对正确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而对于类似于第一册图10~24“船经过船闸从上游开往下游的过程”, 第二册图6~33“投影器的原理”等用来说明课文内容或以介绍工作原理为主的插图, 我常常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 引导学生边看课文边看插图, 使学生理解掌握图中所表达的内容和物理知识。对用来反映课堂演示实验、随堂小实验、生活实例的插图, 如第二册“土电话”的制作等, 可借助实验器材或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完成。这样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发挥新教材中“想想议议”的功效。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材及教法探讨 篇8

一、把准课程标准的学科要求指向 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过程,英语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这为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能力培养指向。

新课程标准在确认英语作为工具性学科的同时,还强调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因此,英语课堂的文化应体现在由原来的“一元性”文化(工具性学习)向“二元性”文化(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转变,体现了语言课程价值完整性的回归。

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学生学到什么”和“学生怎么学”。 学生学到什么也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即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目标的达成度。“学生怎么学”即学生达成以上目标的过程和方法,是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明确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科的定性和学生培养的能力导向,是使英语教学走出困境,实现全面改观的根本。

二、有效强化对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 

现行的初中英语新课程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编排,有一定的创新度。整套的教材渗透着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对使用英语的各个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初步涉猎和介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好英语,同时可以帮助他们扩大视野,开阔胸怀,包容文化,拓宽思维,并为将来更好地传播本民族文化提供有益的帮助。但是,课文中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自己精心编排,充实内容,拓展知识。

要当好一名英语教师,尤其是要教好新教材,教师本身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文化的体现恰恰与教师的专业水平相关,而教师专业化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英语学科专业水平的高低,同时包括对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掌握程度的高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因此,作为一名新型的英语教师,必须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充实自己。

三、注重教材教法的改进与优化 

“学生学到什么”和“学生怎么学”是新课改要致力解决的两个重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创设情境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初中一年级教学动词的现在进行时的时候,我先用学生最熟悉的动作一边开门,一边说道: I’m opening the door. 然后,接着又边做边说:I’m cleaning the blackboard ...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强化理解和运用。学生理解进行时的用法及构成后,我把讲台让给了他们,我平静地说:谁今天能用英语正确地表达现在进行时的句子,我就做相应的动作。话音刚落,有个学生就问:老师,你说的是真话吗?我说:说话算数。接着,全班同学一拥而上,讲台上及教室前面挤满了学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黑板上开始写句子了,我站在后面,只见黑板上写着:Our English teacher is singing/dancing/crying/laughing ... 我被眼前的这一情景惊呆了,也可以说是从未有过的兴奋,以至于按照同学们的描述一一做了各种动作,并且精彩极了。因为我不但擅长唱歌,而且还会跳舞,全班一片掌声,久久不能平静。出乎我意料的是,有些平时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今天都表现得很出色,句型写得非常正确,而使学生们感到惊喜的是,他们的英语老师真棒,竟然多才多艺。接下来,我规定下一轮的操作中,主语必须是我们班的He或She,并且句子一完成,主语是谁,就由谁来表演具体动作,没想到这一回更是热闹,一个接一个:“He” is dancing ... 整整一节课,讲台上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了。

通过对这节课的反思,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景,启发引导,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这节课我完全融入了学生中间。课后学生们都把我看作是他们中的一员,是他们最好的朋友,不但教学内容完成得好,氛围轻松又愉快,而且学生心中有什么就跟我讲什么。其实这节课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一篇:陈情表文言知识点归纳下一篇:金融监管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