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辅导材料

2022-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生作文辅导材料

基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三材料作文写作能力培养

【摘要】高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对全面提高学科能力有强烈的诉求,而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形式,在听说读写四项中最难提高。很多学生表示即使储备了大量的词汇量,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个性化的写作指导,依然无从下笔。文章以材料作文的正本部分为例,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角度谈谈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写作;逻辑思维能力;个别指导

从2014年开始,江苏英语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题目提供文字图表材料,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先概括材料大意,再表明態度给出理由,提供建议等。与高一高二的复述课文,写日记等写作练习并不相同,材料作文对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

一、高三英语写作现状

目前,英语写作教学中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时间, 教授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基本由教师自主决定。同时,教师的作文教授也主要停留在句型、词汇、模版训练和范文仿写等,忽略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见解的有效的个性化指导。结果,由于学生缺乏思维和文化方面的核心素养,常常导致学生习作空泛片面、重复冗长,得不到肯定,挫败感使学生对写作充满恐惧,也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提高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创新实践。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在思维活动中能够把握主题,准确地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符合逻辑规律,并且能够辩证地分析和论证,使思维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论证充实、条理清楚。

要改变高三学生英文写作的现状, 必须从思维能力和中西文化的培养着手。文秋芳、刘润清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了注意语言与写作技巧的训练以外, 必须结合写作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 系统训练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归类等形式逻辑思维能力,标本兼治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文秋芳、刘润清,2006:49-58)

三、培养策略

1.注意中西文化和思维差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文化意识的要求为: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领悟世界文化的丰富性。中国人比较习惯于对事物的现象进行具体的描述,“通过直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连淑能,2002);西方的思维比较注重理性,重视分析和实证。(连淑能,2002)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对语言表达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段落阐述上,中文通常有很多场景的铺垫,比较注重语境的营造;而英语在语篇中多突出主题句,直线式地展开段落进入阐述。(李向兰,2017)

作文实例:南京市2018届一模考试中一位考生阐述对“接纳生活”的观点时这样表述: “Life is like a journey which can place a stumbling block in our life, especially whe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opinions meet. Life is like a boat, which place us in an awkward situation where acceptance and embracement are of crucial significance, for they enable us to...” 点评:该生行文比较优美,词汇量比较大,但他的表达形式非常中式:没有主题句,句子过长,长句连长句的表达方式冗长不易阅读。

具体措施:1) 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高中英语》为例,在Task部分就专门有主题句的内容,建议在授课、作文点评时强调加上主题句,如;The speech highlight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of embracing diversity. 然后分点表述。2)想要更好的输出必须加强输入,必须从阅读着手,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尤其是说理类和辩论类文章。同时,在教学中辅以主题句阅读技巧,促进学生读写同时进步。

2. 重视逻辑衔接词

逻辑衔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非常重要。汉语在行文阐述上重意义衔接而轻形式, 在转换话题时往往不需要任何衔接词。然而,在英语中,转换话题时必须有适当的外显的衔接词。连接词衔接即语法意义上的连词、具有连接意义的副词或介词,用于表达语义和标志逻辑关系。(胡壮麟,1994)它是构成英文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 能够充分反映出归纳、演绎、类比、分类、例举、过程分析、因果分析和比较对照等逻辑思维模式。

作文实例:同上话题,另外一名学生这样写:“The speech highlight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of embracing diversity. First and foremost, embracing each other gives us an opportunity to learn about various cultures. Last but not least, it can help us make a good choice. ”点评:该生注意到逻辑衔接的使用,但用词不当,鉴于该生共给出两点建议,建议把衔接词改为“for one thing”和“for another”。

具体措施:1)要对逻辑衔接词意义把握准确来实现语篇连贯;逻辑衔接词应该尽量简练、自然,避免过分堆积和滥用。(胡壮麟,1994)2)日常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原版文章、高分范文的阅读,邀请学生一起寻找文章中的逻辑衔接语,体会它们在原文中的功能,分类积累一些常见的衔接表达,比如:also,yet;另一方面可以设计一些衔接词专项填空,针对性训练薄弱环节。

3.逻辑思维促进语篇构造

写作是一种“严密而有序的逻辑思维过程”(覃可霖,2004)西方人在阐述观点时往往逻辑性强而有说服力。逻辑思维作为理性把握事物的方式,要求学生具有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質,使英文写作脉络分明。语篇结构能够宏观地反映作者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对认知对象进行系统、完整的认识的能力。(张永波,由锋,2011)

具体措施:1)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强化skim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多设置文章提纲填空、绘制文章结构图等等练习。2) 通过提纲或画思维导图培养逻辑思维。鼓励学生先思考后动笔,培养学生行文之前用五分钟列提纲或画思维导图的习惯,理清思路,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促使文章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提纲内容最重要的是分析的方面和有力的动词。

提纲实例:题目:如何推广公共图书馆?

1.【government】:support policy/money ...

2.【library】: provide hardware /facilities /technique

3.【citizen/ family】:cultivate a reading habit

四、结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需要教师的意识和行动,要把文化和思维融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大量给学生阅读、分析说理类和辩论类等高逻辑文章。同时,强化学生写作训练,并及时让学生从语篇结构、逻辑思维层面反馈,必要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多鼓励学生努力和进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 李向兰.初中英语写作中逻辑性思维浅探[J] . 科教文汇,2017(3).

[3] 文秋芳,刘润清.从英语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J].外国语,2006 (2):49 - 58.

[4]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 覃可霖.论写作思维学与逻辑学的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7] 张永波,由锋.大学英语写作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

作者:古敏

第2篇:“漂泊”材料作文指导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毕飞宇在近期的《朗读者》中,接受董抑的采访,当他们谈到“漂泊”时,毕飞宇说,我们能说水中的浮萍是漂泊的,但我们不能说水中的鱼是漂泊的。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仔细审读材料,“漂泊”是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随波浮动或停泊”,对应的是浮萍在水中的状态,而与此构成对比关系的鱼儿的水中状态便难以用“漂泊”来确定,因此在两者的比较中,追寻深思两者水中不同状态的原因,便容易得出此则材料的立意。

浮萍,在水中是随波逐流,是被动应对,它不能自我主宰,不能自我选择,不能随心所欲,它的状态取决于外在的力量,比如风,比如浪,比如水中其他的东西。而鱼儿,在水中能自我掌控,能翻腾跳跃,能沉潜翔底,能逆流而上,也能顺流而下,它有思想有目标,有方向有追求,有实力有能力,是主动应对,它的状态取决于自身的力量,比如思想、意志、灵魂、能力等。如此,材料的立意可以有:我的命运我做主、有独立的思考、有高远的理想抱负、男儿当自强,等等。

注意:无论什么样的立意都必须与“主动性”“思想性”等挂钩,必须是从鱼儿与浮萍的对比状态中引出,有同学立意为“要扎下生活的根”,似乎有道理,但这是单纯从浮萍的角度出发,而脱离了鱼儿的状态。试想,浮萍随波逐流是因为没有根,是不是意味着鱼儿自在自由就是因为有根?显然这是荒诞的,何况,从生物学角度而言,浮萍种类繁多,有些浮萍竟然也有根。这就告诉我们,准确立意的确定应该着眼全体,应该统领材料,如果仅仅从只言片语出发,很有可能与命题者的用意背道而驰。

优秀的文字从来是有思辨色彩,能思人之所未思,不仅切入时代的脉搏,而且能为时代开出药方的。此文对“漂泊”的理解自然可以是现实意义上的漂泊,比如描述与思考城市打工者的生存状态,但也完全可以形而上,上升至对精神层面的剖析,这样我们发现身体的漂泊是看得见的现实,心灵的漂泊则是看不见的精神,比如切入某些思想家的灵魂世界,当然如果勾连这两者,并且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比较分析,进行深入挖掘,估计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思考。

范文例析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陈洁

我身似浮萍,漂泊无所依;我心若游鱼,悠游无所系。

廉价的合租房,蜗居的生活,四五个小时的漫漫上班路……这只是北漂一族日常辛酸的九牛一毛。你看见了池塘中的水纹,对有梦想敢拼搏的北漂一族来说,那可不是浮萍在哭泣,而是鱼儿苦中作乐吐着自得其乐的泡泡。他们明白,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把眼泪咽进肚子里化作动力,漂泊便不再是漂泊,而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漂流生活,是今后激流勇进的可能。

浮萍随波逐流,无所依靠,因为它们的身子是轻的心是空的,对自己的生活没有选择权,或自觉地放弃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正是梁鸿所说的那些走出梁庄漂在北京的人“脸上即带着一种被命运认定的属性”,他们将自己包围在有形或无形的高墙中,自己把自己定义为漂泊的浮萍。

他们在漂泊不是因为他们的流动性,而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有一种显见的匮乏,这一匮乏是属于个体生命的内向而又舒展开的东西,是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悠闲、丰富”。这种选择自己生活的强烈意愿是一条鱼所拥有的,这就是一条鱼是游动不是漂泊的最大原因。鱼游向东,不是被水流推动迫不得已,而是自己想“戏于莲叶东”,有了这种主动应对生活的认识,才不会成为梁鸿所说“脸上即贴有农民工标签”的北漂一族。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北漂一族也没有必要溺死在自己的眼泪里。

即便不得不选择“身似浮萍”的生活,至少北漂们可以选择”.。若游鱼”的态度。那些走出梁庄的北漂者们最大的问题是他们都不断重复“自己只想赚一笔钱回去,农民工永远不可能扎根在北京”,自己对自己扎根的可能完全否定了,怎么可能不感到身似浮萍无所依靠无所指望呢?

梁鸿给她的书取名《出梁庄记》,就是想到了《出埃及记》中以色列人去寻找那个流>.着奶和蜜的幸福之地,为那些北漂农民工的生活提供了一种可能。至少,一盆花一幅画,都可以看作内心的某种光亮,绝不能自我剥夺除挣钱之外人应拥有的一切,让自己过上封闭、枯燥、无聊的生活。

我身似浮萍,漂泊无所依,但我心若游鱼,悠游无所系,因为我知道,北上广不会相信我的眼泪,同时,我是一条鱼,我不流眼泪。

[点评]

文章切入了时代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的执政者都难以回答,也一时半会找不到有效的药方,小作者也不可能有能力代替当局作出解答,但是以“漂泊”视角切入,以怎样主宰自己的人生命运角度探讨,时时追问打工者自身的作为与选择,思考中始终不忘勾连浮萍与北漂,于是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自己只想赚一笔钱回去,农民工永远不可能扎根在北京”,正是这样的人生追求,才导致了相当一批北漂一族倾不尽的辛酸泪。当然,这样的药方在这个时代还是较为脆弱微弱的,解决漂泊问题的最关键因素还是执政者的作为。

“画楼”里的漂泊者

林星好

从前,大男人都爱写点闺怨诗,为什么女子不写?因为她们的生命理想都不在自己手里,闺阁画楼琐窗朱户就是她们生命的全部——她们就像水中漂泊无依的浮萍。

如今,男人们不写闺怨诗了,“命运”与“理想”之类的字眼又回到了我们自己手里。但是在肉眼可见的身邊,年轻一代中,又多了不少以享乐为终生追求,以“撸猫”为人生理想的人。看吧,这生活多像闺阁画楼。

没有追求的生活,不过是一场没有目的的漂泊。

浮萍没有根,只能随波逐流,在春天里绿了,秋天里就枯了。一切都只能循着生存的本能,我把这定义为“漂泊”。而鱼儿不一样,一尾鱼儿虽说不能一静一动尽在掌握,但其中也不乏逆着瀑布而上的佼佼者。它们离不开水,但不随着水,就像每个人都离不开生存的需求和纷繁的社会,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应随波逐流。命运在每个人自己手里,不论脚步走向何方,是被迫还是自己的选择,只要心里还有想追逐的东西,哪怕追不到,也比那些把心锁在画楼里的人好太多太多了。那么是什么锁住了我们?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愿去打开那把锁?每个人都的确会有想放弃追求的时刻,那么为什么又有人终其一生都不愿漂泊——哪怕脚步已在天涯,而且无法回头?

林贤治给萧红的定位是“漂泊者”,但我以为这种突破命运束缚的精神与古代一些有追求的女子是一脉相承的,就像李清照把闺怨的笔杆拿回到自己手里——这本身已不再是漂泊,不是浮萍,不是深锁的画楼里无从自怜自伤的小女子了。这种追求是在命运压迫下的抗争。

那么对于如今的我们,没有“生活压迫”的我们,催生追逐理想的动力又是什么呢?要实现自我价值,对有些人来说并不那么重要。前几日为了一个申请,我苦思了三日所谓“人生理想”与“人生追求”的意义。现在我想,我们是否应该回头看看历史,想想画楼里的女子和如今的我们——那种没有数学题和考试的生活的意义又何在?两相对照,也许能对漂泊者们有些帮助。

我们缺的不是自由,是逆流而上的勇气。

别把追求上了锁,否则不过是一场不知终点在何方的漂泊。

[点评]

标题相反相成,矛盾卻统一,此题的拟定,让人眼前一亮,显然小作者思考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并非物理意义上的“漂泊”,而有了超越物质层面的思考。文章从传统闺怨诗里的主人公因外力因素而成为“身世浮沉雨打萍”的状态说起,进而论述今天失去追求的无所事事的“撸猫”类群体,由古及今,由例及理,颇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告诫我们这个社会的某个群体“我们缺的不是自由,是逆流而上的勇气”,颇有发人警醒的意味,相信也会人以思索与启迪。

找到你的住所

周颢瑜

说起漂泊,人们总能想到居无定所的流浪者,褴楼的衣衫,残破的包裹。没有遮风避雨的住所和嘘寒问暖的亲人,似乎是名副其实的漂泊者。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流浪是身体的状态,但漂泊却属于心灵的范畴。

正如毕飞宇所说的那样,尽管都身处水中,浮萍和鱼儿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相较于能够自主控制游洄的鱼,只能借助:水流的浮萍才是真正的漂泊者,它们无法挣脱环境的束缚,似乎只有一味地抛弃自我,顺从环境,才能安身立命。

如此,心怀梦想的流浪者也可以成为心灵的知足者,而那些锦衣玉食的人却有可能是真正的漂泊者。

而尽管如此,漂泊者还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乐于漂泊的,一类是挣扎未果的。

萧红恐怕是挣扎未果派的典型代表,她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女性自身的独立,却仍然敌不过“男权至上”的环境。尽管内心挣扎,但她依旧还是依靠着男人生活。就像她自己所言,“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在大环境的逼迫下,面对朋友的质疑,家人的辱骂,她终是把自己的思想深埋在心里,顺从着生活,像提线木偶般在战火中漂泊着。

而相较于萧红的无奈,在当今社会风气下的人们却更多乐于顺从生活,他们从小就被灌输“跟着人群做总没错”的思想,就像《美丽新世界》中的“催眠广播”一般,使他们完全丧失了斟酌对错的能力。他们要做的,只是面对着汹涌而来的社会浪潮,顺从地浮起身子,享受着浪潮漂泊的惬意。毕竟,如此省力又休闲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的确,借力前进的漂泊很让人心动,但这样的我们又和机器人有什么分别呢?

当谈到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人类时,郝景芳坚定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那是因为她清晰地认识到人类有机器所不具备的意识和思想。而当顺着环境漂泊成为一种时尚时,人们正是在否定个人的意识和思想的价值。他们就如同机器人一般,只要接受环境编写的程序,就可以获得满足,快乐和充实。这样的想法难道不是又非常可笑吗?

所以,停下你漂泊的步伐,让你的内心深扎地下,周身狂风巨浪又何妨。

你终是能找到自己灵魂的住所。

[点评]

什么是漂泊?小作者不囿成见,以比较创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流浪是身体的状态,但漂泊却属于心灵的范畴”,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富有思辨性,由此引出“心怀梦想的流浪者也可以成为心灵的安足者,而那些尽管锦衣玉食的人却有可能是真正的漂泊者”,文章便在这样不断的对比中展开论述。本文还有一个特色是以分类法阐述,作者把漂泊分为两类“一类是乐于漂泊的,一类是挣扎未果的”,分别以当今风气下乐于顺从生活的人们和大环境逼迫下挣扎不己的萧红为例,条分缕析间让人深长思之。

作者:江雪松

第3篇:“沉潜”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中药,要经过多道炮制工序才可以入口;老汤,亦要经过长时间的熬制才可以余味悠长;写文章亦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炮制,是为了降低中药的毒性,为了增强或改变药物的性能;熬制,是为了让每一种食材的滋味一点点渗入汤水,相融相谐;删改,为了精益求精,让文章珠圆玉润。做好这些事,需要人静下心来,不急不躁,这就是沉潜。其实,做人做事都需要沉潜。

阅读上面材料,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整个材料由四句话构成,也正是材料的四个层次。第一层直接陈述,围绕“中药、老汤、写文章”来谈,简明扼要,陈述事实;第二层是在第一层的基础上来具体阐述,经过了“炮制、熬制、删改”环节,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第三层逐层推进,亮出“沉潜”话题——“人静下心来,不急不躁,这就是沉潜”。第四层是总结语,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都需要沉潜。这则材料有理有据,层次清晰,充满思辨的色彩。

立意时,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向。

1.适时沉潜会让人生更精彩。行文时,可以重点突出“做人做事都需要沉潜”这一观点:适时沉潜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前方的路,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2.沉潜要注意方式方法。沉潜不是让我们什么事情都不去做,沉潜的方式很多,需要我們在生活中不断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素材及化用

素材一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化用例段:没有重复中量的积累,就不会有颠覆后质的改变。“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若没有日复一日地孜孜以求,就不会取得成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沉潜的过程是寂寞的,要“用心一也”。当然,若没有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和与众不同的理念,没有沉潜的毅力,那么有些重复也只是“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罢了。

素材二

20世纪40年代,广州市老城区的龙津路上,中医馆云集,巷陌里飘着药香,少小的禤国维在此生活,自幼便浸泡在厚重的传统文化和浓郁的中医药氛围之中。他热衷于观察中医大夫搭脉问诊,也喜欢琢磨他们如何抓药开方。眼见着众多身受疾病之苦的病人在大夫们的调治下恢复健康,目睹了患有高热、昏厥、鼓胀等重症的病人,经由名医救治而妙手回春。渐渐地,一味味中药材于他变得熟悉起来,学中医,做中医,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念头,更是深深扎根于少年禤国维的心中,经过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一代名医。

化用例段:“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其实,做人做事的确需要沉潜。“仗起死回生志能,有拯人膏肓之力”,在不断地自我鞭策下,一代名医禤国维“悬壶济世”的理想靠着一本本厚重的医学书的助力“破土而出”。我们试想,如果禤国维不注重在平时的工作中多积累、多学习,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提高自己的医术和技能,在遇到新问题时不注意多思考,并且虚心向他人请教,就不会有今天的国医大师禤国维。

素材三

1991年的7月,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书的麦家马上要毕业了,大部分同学都开始为毕业离校奔走忙碌,他却决定坐下来,准备写个“大东西”,即《解密》。麦家创作《解密》,时间跨度11年,被退稿17次,共写了121万字,最终发表了21万字。2002年,《解密》终于出版。《解密》先后入围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提名。

化用例段:1991年,麦家开始着手创作《解密》,却没想到,一写就是11年。他说:十余年已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段光阴,一部人生。它前前后后被退稿17次,最终出版时,初稿的一百多万字硬是删减到21万字。对于麦家来说,每次退稿都是一次打击,也是一次磨砺。这本书的创作跨越11年光阴,其间麦家经历了职业变换,居住地从北京到西藏,辗转数地,结婚生子,病痛折磨。《解密》坎坷问世,麦家的十余年人生轨迹也烙印其中,他写的是密码,解的是人生。

佳作展示

为人铭记 传诵于世

余岳丹

任凭时光悠悠,却见春风吹拂盛世几千载;任凭朔风卷尘,唯见灯塔灿烂胜星辉。何也?只因心之所向,必将心静而往。

所谓心静,如喧闹乱世里的坚定报国心,如太平盛世里的漫漫求学路。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心静的起点。钱钟书先生是中国众多作家中,我最欣赏的人。他向来潜心学习,淡泊名利,为学如是,做人亦如是。在那个多事之秋,乱世之国,他潜心向学,在上海的一个拥挤房间里,虽环境脏乱不堪,然因自身忧国忧民之心,他以国仇为笔,家恨为墨,书写了《围城》《谈艺录》两部著作。有人在读了《围城》后很想了解他,他却认为:“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并未趋炎附势,也未因受不了迫害而选择以死明志,他安之若素,坦然处之。《管锥编》出版后,他声名鹊起,却始终坚信“声名一高,诽谤必随”。或许,他有着常人不可及的坚毅,但他更多的是拥有一颗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心。“提灯映山河,灯火曾映泰山”,中国悠久的文化里,谁都曾拥有满腔豪情,谁都曾想为国挣一份荣光,但人生本就需经历生活的种种磨砺,方可筑成大器。“自先沉稳,而后爱人”,不仅是一份忠告,更是芸芸众生都应坚守的初心。

不断完善,几经磨砺,这是心静的修炼。当我看到世界上第一列火车与马车赛跑的视频,火车竟远落后于马车,再想到现在的火车时速已超过300公里,我不由感叹于时代进步之快。火车并非一创造出来便时速过百里,它也是经过一次次改造与创新,才有了现在的日行千里。《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启示我们年轻人要不惧挑战,不断学习和创新,要经得住打压,要不辱使命,创造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精彩。

为人铭记,传诵于世,这是心静的终点。我钦佩钱钟书先生的一腔豁达孤勇,风雨再大,他吟啸且徐行,谪地再远,他心安念归途。望其一生,他一直乐观豁达,兼济天下。江湖从此去,一蓑烟雨任平生。哪怕竹杖芒鞋轻胜马,他也坚信此生过后,也无风雨也无晴。别怕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历史长河流淌几千载,厚积薄发的人终可成为英雄。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沉潜之道,贵在能静心。一步步迈向自己的梦想,静心装点,总有一天会得到自己的荣光。

【点评】

作者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写作时另辟蹊径,不落窠臼——沉潜需要心静。作者在文中详细分析了心静的“起点、修炼与终点”,对应的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断完善,几经磨砺;为人铭记,传诵于世”。 “一步步迈向自己的梦想,静心装点,总有一天会得到自己的荣光”,这是作者向广大高中生发出的呼告!

作者:张志先

第4篇: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材料

专题

一、如何写事情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见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四)、“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二、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

现将全文摘抄如下: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专题

二、如何写人物

一、写作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

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

一、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

二、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易丰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 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称它是“众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众星”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写一群人,比写一个人、两个人难一些,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巧妙地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应该抓住贯串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写人物群像,是不是每个人在文章中所占据的位置都一样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担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担任“配角”,谁主谁次,是根据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的。

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灵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骨架”。

因此,同学们在有了写人的材料以后,就应该进一步考虑它的结构。

写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总分总式。

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A),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B、C、D的归纳小结,又是对A的照应。

第二种,逐层进入式。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用一件事写人。它的特点是:第一层次A,写事情的起因;第二层次B,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C,写事情的高潮;第四层次D,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所在。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貌。

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

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一、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每个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总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现出内在状态。由于人们的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些在他(她)的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都能流露出来。

二、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描写外貌。

有的同学他们不分主次,不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是效果呢?罗里罗嗦,让人看半天也不会知道特征在哪里。

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好外貌描写的顺序。对于一个人的外貌,作者往往是从多方面进行的. 这些方方面面,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但是,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外貌描写的顺序也会有变化。

总之,外貌描写要有利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利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文章的外貌描写是成功的。

题:选择一张你的照片,或你和其他人的合影,然后根据

照片,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范文:

相片上的回忆

今天,我和妈妈在整理相册时,从里面掉出一张带有花边的相片,我拾起来一看,“啊!”这不是我在二里庄小学上三年级时的全班合影吗?我站在最后一排的中间,王博伟站在我的左边,袁深站在我的右边„„四年级时我转到了府学小学。我来府学小学已经快两年了,可却怎么也忘不了在二里庄小学时的生活。

记得那是三年级时的一个早自习上,袁深得意地对我说“赵晓东,虽然第二课还没学,可我已经能把课文背下来了!”我惊讶地问“真的?”他充满信心地说:“当然了,不信我给你背一个!”说着,他便摇头晃脑的开始背了。我拿起书对照检查,他快背到最后一自然段时,居然一个字也没错,我心中暗暗佩服。可他却偏偏在这关键时刻掉了链子,突然停了下来。我估计他一定是忘了,为了照顾他的面子,我故意把头扭向一边装作心不在焉的样子。这家伙见有机可乘,竟然悄悄打开书迅速的看了一眼,接着往下背。看见他那鬼鬼祟祟的样子我不禁偷偷地笑了。

“咦!”后面那个高个子不是单兆祥吗?听说他现在在东城体校踢足球,提起踢足球,还有一段趣事呢。一次,我们三

(二)版和三

(一)班踢足球,我方有单兆祥、耿昂等人。对方的人员姓名记不太清楚了,但是对方的守门员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个子矮矮的,胖胖的,特别活跃。在场上,他不时喊着自己队员的名字,看上去是个队长。当比赛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双方都还没有进球。这时我们都有些急躁,场上乱作一团,也不知什么时候,双方的守门员也参加到我们抢球的行列。这时,单兆祥想带球射门,却怎么也找不到对方的球门,急得大喊:“三

(一)半的球门在那儿?我当时抢球抢得昏天黑地,也分不清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了,一把拉起三

(一)半的小胖子跑到事先画好的球门旁,大叫一声:“在这儿!”单兆祥迫不及待地抬脚怒射,球进了!正当我们兴奋得手舞足蹈时,突然,三

(一)班的同学也欢呼雀跃起来。怎么回事?等我们回过神来细看,小胖子竟然站在了我们的球门前。我高声质问:“喂,你怎么上我们这儿守门来了?”小胖子理直气壮地说:“不是你拉我过来的吗?”同学们都笑弯了腰,我却惭愧得不行,从心里往外觉得对不起大家。

时间过得真快,如今我离开二里庄小学已经快两年了,但发生在那里的许多事还历历在目,让我永生难忘„„

题:写自己熟悉或印象深的一个人

范文:

我想您,爷爷

我想您,爷爷!虽然是人世阴间,永难相望,但孙儿对爷爷的思念,却像河里的流水,永远永远在流淌。

你还记得吗?爷爷!在我小时候,冬天的早晨,你总是用您那冻得冰凉的手和扎人的胡须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晚上,我常常坐在您的身边,听您将那永远讲不完的“古朝”,临了,您便用那结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的头,把我送入梦乡。夏天,您出门回来,总是带些我喜欢吃的、玩的,逗着我叫“爷爷”,当我奶声奶气喊爷爷时,您就会高兴得把我抱在怀里,吻着我的脸说“凤才!真乖。”

在您的“凤才”声中和抚摸下,我渐渐地长大了,上学了。您还记得吗,爷爷?你时常坐在我身边,叼着烟锅,眯着眼,一个字一个字地盯着我做作业,夸我那歪歪斜斜的字写得“真端正”,其实,您并不认识字。

你会记得吗,爷爷?那年,我上了五年级,往返二十里,走读于乡小学,遇到下雨天,常淋着雨回家,您总是絮絮叨叨问寒问暖,临走时您总要把我送出村外,直到走出好远好远,爬上了村对面的马路上,回头望,您还在村头伫立„„.

您还记得吗,爷爷?最后一次见您是您从医院回家,我去上学的路上, 看着您躺在架子车里瘦弱的、身体憔悴的面庞,我的泪直往眼眶,而您却依然那样刚强,挣扎着坐起身来,用您枯柴般的手,颤悠悠地拍着我的肩膀„„您知道吗,爷爷?孙儿跨上自行车,再没有勇气对您回望,而泪珠香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流淌„„

您知道吗,爷爷?两周后,当孙儿怀着急切而焦虑的心情再次回到您身边时,爷爷——您已静静地躺在冰凉的地上永远睡着了。我哭,我喊,我哭干了眼泪,我喊哑了喉咙,爷爷呀,为什么不再看我一眼?为什么不应我一声?!您知道吗,爷爷?那精致的纸幡扛在孙儿的肩上,是那样沉重,一步一颠,一步一晃,我的心被揉碎了。

从此,看不见您黑瘦的肩膀,看不见您爬满皱纹,却始终微笑着的脸庞,屋里屋外,消失了您昔日高亢而坚定的声响,然而您知道吗,爷爷?您一直不离手的烟锅,依然挂在炕头;您给我买的那把伞,依然伴我风来雨往;您爱摆弄的牌我也常常取出来,一张一张摊开,再一张一张合拢„„

您知道吗,爷爷?您种的麦子已经泛起麦浪,您种的南瓜已扯开了蔓秧,您走时的荒地已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草,你常常去挑水的泉水井,依然细水长流„„

您走了,爷爷。我却处处都能看到您,听到您,感到您,爷爷我想您„„

题:二十年后的——

教学要求:

1、根据要写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

3、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二十年后的我

(黑龙江省大庆市教培中心龙南学区怡园小学

田原)

“开始工作”,随着我的一声命令,所有的机器人清洁工都出发了。我坐在荧屏前看着各岗机器人都到位开始工作后,欣慰地笑了。看到这种情景,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童年。

我小时候,妈妈就是一名清洁工。那时的公共场所都是由人工清扫的。一把扫帚,一把撮子就是妈妈全部的劳动工具了。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们总是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地工作着。妈妈的脸晒得黑黝黝的,累得腰酸背痛,每天晚上回来还要给我做饭。而每天早上,当我睁开眼,却总不见妈妈的身影。从那时起,我就想,要是能有一天把清洁工的工作都换成机器人来做那该多好呀!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人只要在屋里按动电钮和开关,机器人就可以把该清扫的地方全部打扫干净。

从此,我更加努力学习,各课成绩都非常好。读完了大学、研究生后,领取了博士证。终于,在我不懈地努力下,机器人造好了。它们是全智能型机器人,只要输入信息,它们就会自我控制、自我思维。它们使用的工具是小巧轻盈的软毛笤帚,那笤帚实际是个小型的超强马力的吸尘器,那软毛是空心的,既可把灰尘扫起,又可直接吸入,经久耐用,不易损坏。撮子把儿的顶端有一按钮,一按就变成了一把中心喷水的拖布,时间不长,各工作区已清扫完毕。这就是我设计并研究的机器人。 我按了一下按钮,接通机务组长,告诉他们:该保养路面及周围环境了。这时,一架小型无人驾驶的飞机轻盈地飞上蓝天,把朵朵白云集拢到一起,进行降雨。一阵小雨过后,路面清洁,空气清新湿润,花草戴上了晶莹的珠链,多美的环境啊!我被眼前这美景深深地陶醉了。

“铃、铃、铃”,电话响起,秘书小姐报告:“田总,想引进我们环保设施的外宾在接待室等您;技术处新的科技方案以完毕,准备向您汇报。”“好吧!马上,自动玻璃净喷雾剂就要试验回来,还有油烟制氧器的试验指标完成情况,让他们过一会儿再向我汇报。”我自言自语道: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走到镜子前,整理了一下着装,向接待室走去„„

变化

题:围绕“变化”,从你或你周围的人、物、环境中,任选一个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他变了

我的表弟小涛,是个聪明又调皮的孩子,他圆圆的脸盘,浓黑而弯弯的眉毛下闪着一双机灵的大眼睛,笑起来总是露出两个酒窝。他这一笑啊,能让苦的人变小,能让怒的人变喜,谁看了都觉得逗人、可爱。虽然我和表弟在每年的假期都能见面,但是我却感到他现在比以前有很大的变化。

表弟是个贪玩的孩子,他的兜里、书包里总是像个“百货商店”一样,“日用商品”样样全,什么玻璃球、弹弓、方宝、烟盒应有尽有。以前我去舅舅家,总看见他三天两头地和别人打架,整天不是弹球、打鸟、就是玩方宝。

去年寒假,我又乘坐8路汽车去舅舅家。在汽车上,我望着车窗外茫茫的大雪,心想这时,表弟或打雪仗、滑冰、或干着什么谁都想不出来的淘气事来!下车了,我向舅舅家的院子走去,说也奇怪,院子里静得出奇,只有鹅毛般的大雪无声地落在地上。我走进院子,透过玻璃窗一看,桌前台灯下,表弟正冲着一本书和一张白纸,凝神沉思。我暗自好笑,心想:这个家伙,也装模作样地当起学者来了。我悄悄地走进屋子,到了他的背后,伸脖子一看,差点笑出声。四年级的学生,连三年级数学题也做不出来,他太笨了!我坐在床上,忽然拉长声,带着讽刺的语气说:“堂堂百战百胜的大将军,能打败比你大的孩子,怎么战胜不了这小小的数学题呢?”他忽然醒悟过来,迅速把书合上,回头见是我羞愧而惊讶地红着脸说:“哥,你来了”。我没有回答他,又看看窗外,对他说:“小涛,今天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吧!”表弟也听出话里面的意思了,拉着我的手说:“哥,别说了,现在哪儿还有开玩笑的时间,快帮我看看这道题吧,三年级学的,我全忘了。”我松开他的手说:“不行,我来是找你玩的,又不是来学习的。”这回表弟真急了,冲着我说:“现在我哪儿还有时间玩,我也要用功啦。”说到“用功”两个字时,他的脸又红了。我望着他那副样子,真是哭笑不得,于是就给他讲了一遍,讲完以后,他立刻笑逐颜开,哥哥长、哥哥短的说个没完。一个假期,他就这么拉着我给他讲啊、写啊。假期结束了,我虽然没怎么和表弟玩,但我觉得心里高兴,表弟天天向上的身影总在我眼前闪动。

时间像流水一样,飞快地过去了,转眼间烈日炎炎的盛夏来到了,我又来到的日思夜想的表弟家。表弟不在家,桌子上放着两张考试卷子。打开一看,字迹是那么清楚、整齐。数学100分,语文99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仔细一看,啊!那一行行整齐的数字和文字仿佛在向我微笑。这时,门忽然开了,表弟走进来,他戴着红领巾、拿着“三好学生”的奖状,我一下子把他抱了起来。我笑了,表弟也笑了,他笑得是那样甜。望着眼前的表弟,望着他手中的奖状,我觉得他变得更加可爱了。

小学生活二三事

教学要求:

1、从上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3、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4、40分钟完成,不少于400字。

小学生活二三事

记得在五年级的时候,有很多有趣的事,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我就说说两颗最明亮的星吧。

那是在五年级的一堂自然课上,老师对我们说:“你们谁能不用玻璃刀把玻璃很整齐地从中间段成两半呢?”我们心想:“不用玻璃刀怎能把玻璃断齐呢?”老师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一样,对我们说:“我就给你们做个实验,做完了我叫你们说这是什么道理。”我们都半信半疑地看着老师做实验。老师先端来一盆凉水,又拿来了一块长方形玻璃,一根铁丝,汽油和一盒火柴。

试验开始了,只见老师先把铁丝蘸上汽油,又把铁丝绕在玻璃的中间,用手捏着铁丝的另一端,拿起火柴擦着了,绕着铁丝烧起来,火烧了三分钟后才渐渐的熄灭,然后又见老师把玻璃和铁丝一起放在凉水盆里,过了一分钟再把玻璃提上来,把铁丝去掉,用手一掰只听见“啪”的一声,从玻璃的中间齐齐地断成了两半。我边看边想,为什么非得将铁丝围在玻璃的中间,是不是不那样就不能断呢?对了,这不是热胀冷缩的道理吗?想到这儿只听老师对我们说:“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老师话音刚落,我就举起了手。“高文相,你说这是什么道理?”老师对我说。

我就大声回答:“这是热胀冷缩的道理,铁丝受热烤着玻璃的中间,使玻璃的中间受到热,比两边热得要多,把玻璃放进凉水盆里后,因中间比两边冷得快,所以中间收缩力强,用手一掰就会从玻璃中间很齐的断开。”老师听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同学们也投来佩服的目光。

记得还有一次,我们讲古诗,老师怕我们听不懂,就给我们编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这就是《少年行》这首诗中的情景。

老师给我们讲道:“有一个很勇敢的少年,这少年骑着一匹大马,手中拿着一张弓,他的本领非常高,能左右开弓,而且还是百发百中,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一点也不慌张,沉着应战,射死很多敌人。听到这,我仿佛亲生来到了战场上,看见他们厮杀一样。

老师讲完了,我还在发呆,一个同学捅了我一下,我才醒悟过来。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真好,我长大了也要当一个教师,也用这种方法来教我的学生,让同学们更加了解诗的意识。

这两件事虽然平常,但是它却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使我懂得了学知识就应该应用的道理。

第5篇: 小学生作文材料

一、《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低年级) 要求:

1. 小朋友,教室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天地,在这里每天都有好多事发生,如:同学认真学习,互相帮助;老师耐心地教我们学知识,怎样做人;或者班上的小调皮又惹祸了……

2. 选择一件你记忆最深的事写下来。

3. 注意用准标点符号,别忘了再用上你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

1. 在我朝夕相处的教室里,曾经发生了一件让我难忘的事。

2. 教室,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同学们课间十分钟的乐园。

二、《幸福的时刻》(高年级) 提示:

可以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也可以写自己的想象。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气通顺,400字左右。 开头:

1. 幸福像糖、像蜜,虽然有些幸福不是永久的,却能让人久久回味。 2. 那一刻,我感到时间似乎也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幸福涌满心间。

三、《我的书包》(低年级) 要求:

1. 小朋友都有自己心爱的书包,向大家说一下吧。

2. 先写写书包的形状、颜色,再写写书包的结构,最后写写书包的作用。 3. 请用上比喻句和拟人句,你的文章就会很生动。 开头:

1. 我有一个陪伴我X年的书包,虽然已经旧了,我一直舍不得扔掉它。 2. 我有一个心爱的书包,这个书包不仅漂亮,而且用处可大了。

四、《班主任》(低年级) 要求:

1. 写清楚班主任老师的外貌。

2. 写一写班主任老师所做的一件事,比如:关心你的学习,怎样教育你们热爱班集体、关心同学、孝敬父母…… 3. 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开头:

1.我今年读X年纪,我的班主任老师姓___,我们都叫他(她)老师,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2.我的班主任姓X,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第一次___________》(低年级) 要求: 1.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想一想,你的哪一个第一次是你最难忘的?(第一次当升旗手,上电脑课,没完成作业,得奖,炒菜……) 2.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 开头:

1. 每个人都有自己许多的第一次,而我最忘不了的是第一次学______。

2. 哈、哈、哈,今天我特别的高兴,因为我第一次单独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且还得了“优”。

六、《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向我们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50年以后的计算机的样子及使用情况,写一篇300字以上的作文。 开头:

1. 50年后,我已是贵州省科学研究所的一名高级电子工程师,我和我的同事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使电子计算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50年以后的计算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会再是陌生的,它将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好帮手。

七、《标点符号的争吵》(高年级) 要求:

1. 大胆展开联想,注意从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去展开。 2. 用上排比、比喻、拟人等修饰手法。 3. 段落清楚,思路清晰。 开头:

1. 清晨,大公鸡喔喔喔地叫起来。感叹号伸了伸懒腰起来了,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其他的标点符号有动静,于是就大叫起来,其他标点符号也就只好起来了。

2. 一天,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他们聚在一起议论开啦,谁的本事最大。

八、《我最想说的心里话》(高年级) 提示:

可在它的下面添加小标题,把你要写的内容限制在较小的范围里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选定好材料,再根据自己所选的内容拟一个小标题。要注意小标题与大标题要求的内容相一致。 开头:

1.XX,我想对你(您)说,你(您)是我最_____的人。 我最想说的心里话就是XX你(您)原谅我吧!

九、《过生日》(低年级) 要求:

1. 可以写给自己过生日,也可以写给别人过生日。 2. 注意选择有意义的材料写。

3. 要有一定的顺序,要突出重点,注意详略得当。 开头:

1.说起过生日,我有说不完的话,下面我就把_____怎么过生日的告诉你吧! 2.每年的X年X日是我最幸福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我的生日。

十、《早晨菜市》(高年级) 要求:

1. 你一定有过到菜市场买菜的经历吧,请把你到菜市买菜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来来告诉大家。

2. 注意点面结合,有详有略。

3. 请用上好词佳句,让别人看了你的作文,有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开头:

周末的一天早晨,妈妈叫我和她一起到菜市场买菜,我可高兴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到菜市场买菜。

一、《我的妈妈》(低年级) 要求:

1.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疼爱自己的妈妈,向别人介绍你的妈妈好吗? 2. 先写写妈妈的外貌,再用一件或两件事写写妈妈的性格特征。 3. 比比看,谁的作文没有错别字。 开头:

1. 我是天下最幸福的孩子,以为我有一个特别疼爱我的妈妈。 2. 在我幸福的家里,我最喜欢的人是我的妈妈。

十二、《哦,原来我长大了》(高年级) 要求:

1. 注意写清楚你是从什么事发现自己长大了,当你感到自己长大了时,你是怎么想的,请把它写出来好吗?

2. 注意用上心理活动的描写。 开头:

1. 嘿、嘿、嘿……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开心吗?让我对着你的耳朵悄悄地告诉你一我长大了。

2. 最近,妈妈爸爸的脸上挂满了笑容,我感到家里更温馨了。(因为爸爸妈妈都觉得我长大了,懂事了。)

十三、《我终于哭了》(低年级) 要求:

1.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哭过。或伤心而哭,或感动而哭,或气愤而哭……请你选择一种为何而哭的情景写下来,请把哭的原因和经过写清楚。 2. 再写写哭后你是怎么想的。 开头:

1. 说来话长,X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我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2. 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我被妈妈狠狠地揍了一顿,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十四、《我_________》(高年级) 要求:

1.先想想你打算写什么。可写自己、可写别人,也可写动物、植物、物品、还可写景和活动等等,想好后把题目补充完整。

2.注意文章要有中心,重点部分要详写,条理清楚前不要衔接。

3.请用上你积累的好词佳句,别忘了多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饰手法,你的文章才生动。

4.字数在400字左右。

十五、《我喜欢_________》(低年级) 要求:

1. 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 注意把你喜欢的原因写清楚,特别是事情的经过要写具体。 3. 字数300字左右

十六、《被冤枉的滋味》(高年级) 要求:

1. 写清楚是一件什么事,自己为什么被冤枉,被冤枉后自己是怎么想的。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 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

1. 天阴沉沉的,我的心情就像这天一天沉重,因为我被冤枉了。

2. 放学后,我三蹦两跳地向家里进发,可刚进家门,就迎来了XX的一顿臭骂。

十七、《一件新鲜事》(低年级) 要求:

1. 选材新颖

2. 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3. 能用上你积累的好词佳句吗? 开头:

1. 嗨,说起来真有意思,今天我们班的XXX就让全班同学开了眼界。 2. 说起这件事,我有说不完的话。因为这件事太有意义了。

十八、《地球妈妈们的病历卡》(想象)(高年级) 要求:

1.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它就像人类的母亲,对人类奉献了最无私的爱。如今,地球妈妈生病了,她生了什么病,为什么会生病呢?开动你聪明的小脑筋,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当个小医生,给地球妈妈开一张病历卡,再给她医医病,好吗?

2. 注意编的故事要有头有尾,条理清楚,多用比喻句、拟人句。 3. 400字左右。 开头:

1. 有一天,我突然听到了一声声呻吟,我仔细一听,原来是地球妈妈生病了。

2. 我们人类一直生活在地球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可不知为什么,地球妈妈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了。

十九、《假如我是树叶》(想象)(低年级) 要求:

1. 在大街、在公园、在学校、在山上,都会看到各种树木和形状各异的树叶。有嫩绿的,有墨绿的,有金黄的,有火红的,多美呀。你想做树叶吗?

2.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如果你是树叶,你想做些什么呢?写下来告诉大家好吗? 3. 注意你编的故事要有头有尾,再用上你积累的好词佳句,你的故事就生动了。 开头:

1. 走在上学的路上,望着满街的大树,不知不觉,我变成了大树上的树叶。 2. 我最喜欢树叶了,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片树叶。

十、《我最喜欢的一节课》(低年级) 要求:

1. 作为学生的你,每天都要上不同内容的课,那你最感兴趣的事哪一位老师上的什么课? 2.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课写下来,注意写清楚是什么课,你为什么喜欢。 3. 文章的前后要衔接,标点要正确。 开头:

1. 我曾经上了一堂精彩的_____课,真让我收获不少。

2. XX天,我们班上课一堂_____课,从此,我喜欢上了这门课。

二十一、《我家最高兴的一件事》(高年级) 要求:

1. 想一想,哪一件事是一家人最高兴的,比如:我的期末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爸爸或妈妈在工作中表现优异,得到了表彰,家里新添了_____,……

2. 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心里活动等。特别要写出家人的高兴劲。

开头:

1. 寒风呼呼地吹着,可我的心里却暖和得很,真想变成一只小鸟赶快飞回家,告诉爸妈一个好消息,我拿到了“三好学生”的奖状。(或我再X次运动会上参加XX比赛,得了冠军。)

2. 哇!今天我的一家可高兴了!爸爸买回来一个家伙,你想知道是什么吗?让我对你的耳朵轻轻地告诉你_____。

二十二、《一件不光彩的事》(低年级) 要求:

1.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难免犯错误,关键是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吸取教训。请选择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曾做过的一件不光彩的事写下来,做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 2. 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注意运用动作、语言、心里活动等的描写把经过写具体。 开头:

1. 在我读X年级时,我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那就是_____。 2. 唉!想起这件事我就脸红。

二十三、《家长签字》(高年级) 要求:

1. 同学们,在你的学习中,经常会有家长签字的事。比如:预习、作业、考试的成绩等等。在你的家长签字时都很顺利吗?

2. 请你选择两件以上家长签字的来写下来,注意把经过写清楚。 3. 对于家长签字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开头:

1.唉!这次语文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可考试却要求我们把成绩拿给父母看,并要家长在试卷上签字。

2.今天下午放学后,老师要我的预习新课XXX,并要家长签字。

二十四、《当别人需要我时》(高年级) 要求:

1. 知道吗?你已经长大了,会想也会做许多事了。当别人需要你时,你是怎么做的呢? 2. 选一件或两件在别人最需要你时,你挺身而出,伸出援助之手的事告诉大家好吗?让大家也向你学习,做一个有用之人。

3. 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别忘了用上好词佳句。 开头:

1. 当别人需要你是,你能伸出援助之手吗?而我就能做到。

2. 有一天,我做了一件大好事,我才知道,我是一个很有用的人。

二十五、《我的后桌》(低年级) 要求:

1. 交待清楚你的后桌叫什么名字,并写写他的外貌,注意抓住特点写。 2. 可通过后桌的一件事或两件事来写出他的优点或缺点,比如:热爱劳动、劳动积极、自私、小心眼……

开头:

1. 在我的同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我的后桌XXX。 2. 我的后桌叫XXX,是一个________的人。

第6篇:辅导学生获奖材料

永兴县城关先锋小学

曹茜

本人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成绩优秀,辅导了几批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因材施教,既注重双基全面落实,又关注学生思维训练;既关心学困生学习情况,也紧抓培优生能力提高。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有计划地开展辅导工作。课堂教学时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并在课外组建提高性的兴趣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取得进步,教师抽空作一些指导。

因为长期对培优生的辅导,我的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5年冬——2010年春我所带的225班数学统考成绩10个学期中9个学期年级第一。在学校一年一度组织的“学科知识与能力竞赛”中,5年我班囊括5个总分冠军。2009年,我班王鸿杰同学参加“便江之星”数学智力竞赛中获得四年级组一等奖的好成绩,我因此获得县级指导教师一等奖的荣誉。2010年冬我的执教生涯又迎来了一群可爱的孩子——269班学生。一如既往地因材施教、关注全体和培优辅导,在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269班数学统考成绩2个第一;“学科知识与能力竞赛”2个总分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本人在研究数学教学方法的业余时间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指导水平和艺术作品指导水平。2011年我指导四年级253班的曹漫璇同学完成电脑作品《乐土》送县电教馆参评,被评为三等奖;2012年我指导邝世祥同学在永兴县第十二届中小学艺术节和第五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绘画作品荣获小学组二等奖。

虽然取得了一点小成绩,但我也认识到不足。学生的潜能无限,需要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来发现和培养。作为一名热血沸腾的青年教师,我定当不负众望,辅导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第7篇:学生“自评互改”作文反思材料

上新庄初中郭成良

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通过自改和互改作文,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叶圣陶先生在谈及这个问题时,曾说学生改文水平有多高,作文水平就有多高。一次作文互评训练课,就是对学生写作能力、语文知识等方面的一次大修炼。所以修改文章的过程,自然就是提高作文水平的过程。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写作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几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学生从写作文到评改的整个训练过程,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即充分调动发挥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浓厚兴趣。这与“学生写,老师批”的传统方法相比,在同样的时间内,加大了训练密度,增多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合作、探究是语文新课改的核心所在,而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评改活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同学们在互评作文时,共同解决评改中的难题,探究写作经验,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取长补短。通过学生互评作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第8篇:高二学生作文材料(十三) (精选)

高二学生作文材料

(十三)

一、在材料和观点之间搭建“分析”的桥梁(论据分析)

许多同学写作文有一个习惯,给我一个观点我立刻一个例子、两个例子、三个例子,并没有接下来分析说理,缺少对材料的利用和分析,没有就例说理。这样就显得思想浅薄,使文章的论证缺乏说服力。那么,如何运用事例来论述观点,把论证推向深入?笔者概括一下,一共有七种方法。它们是:逆向假设法、同类归纳法、正反对比法、由果溯因法、意义分析法、披文示意法、叙议交融法。

这次片断写作重点训练后面三种。

1.披文示意法。

即披露一段文字解释它的含义,在解释

含义过程当中,使得这一段话更有说服力,更能证明观点。当然解释意思本身也是在证明观点。

(1)实例借鉴:

示例1:

常见有这种人,遇事总是自惭形秽。我认为,做人还是不要妄自菲薄。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有大狗,有小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解释)天下人也是如此这般。“有大狗,有小狗”就如人世间存在有能力、有风度、有才华的人们,也存在各方面略有些不足的人。天下事纷繁复杂,天下人更是多种多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是的,小狗的存在自有其价值,自有

其自然选择的位置,何必因为“小”就在“大”者面前惶惑不安呢?大狗是小狗长成的,如果小狗们自轻自贱,纵使长成大狗,也会在自卑的压迫下碌碌无为。何况,小狗的娇媚,表演技能的高超,也是大狗们望尘莫及的。”

示例2: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子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2)方法点拨:

同学们写作文喜欢引用名言名句。但往往只是简单地引一下就完了,有时这样的效果不好,可作适当分析。在解释含义过程当中,使得这一段话更有说服力,更能证明观点。

2.意义分析法:

也叫例后分析评价法。就是叙述事实论据后用精炼的语言揭示、评价事物或事件的效果、价值、影响,从而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其作用在于由小见大,高度评价,深入本质,揭示危害等。意义分析法标志性词语通常为“从??中,发现??,感受到??”。

(1)实例借鉴:

示例3:观点:要正视历史

德国总理勃兰特,20世纪80年代访问波兰时,虔诚地跪在被纳粹分子杀害的人的墓碑前。这一跪,不仅显示了德国人民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和忏悔,也跪出了勃兰特高尚的人格魅力。

示例4:观点:顽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基石

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作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试问,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顽强的意志。我敢肯定说,正是贝多芬有了顽强的意志,他才有了不屈的奋斗精神,他才有了可能去征服世界音乐高峰,从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2)方法点拨:

要紧扣论点,选择恰当的角度来分析评价,语言要精炼,要言不繁,点到为止。

3.叙议交融法:

叙述交融法即叙中有议,议在叙中的一种分析方法。

(1)实例借鉴:

示例5:

人才到处都有,问题在于是否有人去发现他们。追溯历史,要是萧何不与韩信几天几夜地谈话,他哪里知道韩信是天下无双的奇才呢?要是左光斗不在大雪之夜微服出访巧遇苦读

的史可法,他怎会发现史可法是可造之才呢?要是没有伯乐深入马群调查研究,人们又怎么能鉴别出日行千里的良马呢?

(2)方法点拨:

在论证过程中,将论据的叙述融于排比兼反问的说理之中,一箭双雕。做到语言简洁有力,信息含量丰富,逻辑性强。

总之,只靠堆砌材料来诠释话题,揭示论点,决非上策,绝不能成就深刻之作。同学如在作文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把道理议深议透,就能使文章更具有真情实感,更显深刻,更富理性之美。

二、关注热点,学写时政评论

时评,就是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现象、事件发表看法,阐述观点。这种作文往往有很强的时效性、思想性,它能真实地反映现实,引导考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和思考现实生活,扣紧时代脉搏而抒发真情实感。

(一)时评的基本结构:引——议——联——结。要仔细体会这种结构的本质特点。 示例:

请就下面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老师带领学生到建筑工地参加劳动,看到脚手架上悬挂着一副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老师问学生:“这八个字有什么含义?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作文结构提纲与评点:

“述”,看到建筑工地上悬挂的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述材料),,深思之余,油然而生赞叹之情。(亮观点)

“议”,这不是一句单调的口号,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着启发人们心智的强大力量。(分析材料),它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把人们当前的工作与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挂起钩来,赋予平凡的工作以深远的意义。(稍作拓宽,为下文联系实际张本)

“联”,其实,何止建筑要质量,学校的教学,育人育本,更要讲究质量。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四化建设的未来力量。然而由于他们阅历较浅,辨别是非能力差,所以学校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不可忽视加强思想的教育,育人育本,质量第一。(联系老师、学生、学校实际来谈)??

无数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注意以小见大,由此及彼地推衍),一向都把抓好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第一位。

“结”,培育人才乃是国家之根本,而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的人才,更是千年大计万年大计。只有育人育本,讲求质量,社会主义大厦才能永远高高屹立。(小结全篇,干脆而不离题;照应材料,简洁而不重复)

范文示例: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建筑工地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么一则令人信心百倍的宣传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引述材料)

这的确是一句睿智的口号!(亮出观点)

毫无疑问,建筑,理所当然的是我们生存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建筑居室,也理所当然的是关系到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大硬件之一;它们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更是关乎百姓幸福生活的百年大计!因此,建筑工地上,绝不能允许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豆腐渣”工程横行!而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展开一:分析此料——建筑)

由此,我们联想到,作为立国根本的教育事业又何尝不是应“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呢?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条标语有两层含义。其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以“塑造人类灵魂”为己任,以“育人育本”的“思想教育”为重点,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做到“质量第一”,努力培养出“思想先进,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适合当前现代化建设需要并能与国际接轨的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且“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人才。而教育部门的领导者,更应首先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主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决不应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地只管分数靠前而不问素质质量如何。其二,作为学生,也应该以这条标语

为座右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从而做到“质量第一”。如果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不以“育人育本”的思想质量为高,不以“育人育本”的思想质量和教学质量为重,而只求分数上去了,其他则不管!那么,纵有再多的大学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也是枉然!这样不仅会使祖国兴旺发达的现代化建设成为泡影,而且和谐社会建设也必将成为一句空话!中国人民又将永陷贫穷落后的万丈深渊之中!赶欧超美也永远只能是“白日梦”!(展开二:由建筑联想到教育—先教师后学生)

由此我们进一步联想到,无论干什么事业都需要强调“质量第一”。今天已是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时代,是高科技迅猛发展使地球成为小村落的时代。小而言之,一个企业,只有讲究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站稳脚跟;大而言之,我国各方面的规划和建设只有奉行“质量第一”的原则,才能真正占领市场,击败称雄于全球的强烈竞争对手从而赢得真正的胜利。三鹿集团因质量疏忽而宣告破产的沉痛教训,再一次告诉我们: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国家的生命!哪个国家拥有高质量的人才,拥有高效率的管理,拥有高水平的领导,那么,哪个国家就一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展开三:事业—先企业后国家)

总之,没有“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精神,建筑队无法生存,教育无法发展,国家无法昌盛。(总结全文)

(二)先破后立

除了“联”,驳论与归谬也是时评中运用比较多的技巧。这种时评作文,往往在材料中有针锋相对的观点,这时采用的结构就稍有变化:先破后立。

所谓“先破”,即批驳对方错误码,可以驳观点、驳论扰、驳论证。尤其以驳对方论据的虚假、论证的可笑用得最多。

所谓“后立”,指批驳对方错误之后,再水到渠成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确立自己的观点。 示例: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更是引起疑惑: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在校园里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

范文示例:

鲁迅不能远去,更不能删去

中学生随便杜撰的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害得鲁迅先生不轻。有些人就借这句话,想删去鲁迅先生的作品,减少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分量(述材料),我看是一种轻率不理智的表现。(亮观点)

大家可以推敲一下中学生的这句顺口溜,怕文言文,我们就要把文言文给删掉?怕写作文,我们就不写作文啦?显然不能。学生所怕的,反而是最有用,最应该加强的。传统国学不要啦?文言文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难道因为学生一句不太负责任的顺口溜就轻而易举的删去?写作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难道因为学生惧怕,我们就不训练写作,就不再运用写作?就取消平日的作文训练?显然十分可笑荒唐!学生毕竟年幼无知,其意见也不定就正确,完全跟着学生感觉走,这是很明显是愚蠢不明智的。(驳对方论据与论证,推出一个荒唐的结果。从而可见,鲁迅经典是不可删的。)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文章?看看学生读的课外书籍,你就会明白个大概。学生喜欢智慧背囊式的精悍的小美文,学生喜欢有浅显道理的所谓哲理故事,学生喜欢让人心动的情感故事,喜欢《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选载的新潮时尚文章。如果你细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学生喜欢的这些快餐式的美其名曰的美文,实际价值不是很大,最多给人一时的心动,不会长久的影响你。这些文章看似美,实际经不起咀嚼,也不会被历史沉淀下来。可是,由于高考、中考大量选用这类文章作为试题,大大影响了学生,给学生严重的误导。现在的高考、中考试卷中,很难找到一篇有经典价值的文章了,大多是流行的时尚美文。这些文章,阅读难度不大,语言华丽精彩,学生乐意读。高考中考,严重误导了学生的阅读口味,所以,学生在阅读学习鲁迅先生那些有一定历史感现实感的文章时,就要费一点事,就觉得有难度。学生阅读,不想费事,不想费脑子,想的是轻松。很显然,这是有害的。快餐式文化作品,冲击了鲁迅,冲击了那些有一定难度的经典文章。(要论删鲁迅之原因,从反面找原因——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文章,这样有思维。)

鲁迅先生的文章,已经被历史证明有着很高价值的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不仅属于那个特殊的时代,也属于今天和未来,所以根本不存在过时的问题。有人说,鲁迅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可是,有谁不是时代的产物?谁能超越时代?脱离时代? (正面肯定鲁迅作品的价值)

因为鲁迅关心社会,关心广大的民众,所以文章带有时代的色彩,留下了时代的烙印。鲁迅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的,揭露现实的。可是,现在的很多中学生不关心现实,不喜欢看现实主义的作品。学生所喜欢的那些新潮的美文,往往不痛不痒,无病呻吟,和现实有很大的距离。实际上,这是很危险的。

而对鲁迅作品的畏惧和后怕,完全是学生以讹传讹的误导,是对鲁迅作品的误读。这句不负责任的顺口溜,伤害了鲁迅,也坑害了广大青少年。让学生远离鲁迅,不仅是一个天大的错误,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无知。不是鲁迅作品失去了价值,失去了应有的历史地位,失去了市场,而是我们有些人的误导和错误教育,影响了鲁迅的存在。

我们已经十分无知,我们不能再错。让鲁迅留下来,不容商量!(重申观点)

(三)先摆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本质,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示例: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00字的作文

《半月谈〃内部版》2007年第2期刊登评论说,在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市场经济年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却日益萎缩,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三大节”已经被物质化、简单化为“粽子节”“月饼节”“饺子节”,其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更是踪迹杳然。 追寻问题之源,我们不难发现,能够力挽狂澜的主体——政府并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萎缩,并非一个孤立的问题,在它背后是整个传统文化阵地的萎缩:一些传统艺术品种渐趋没落、后继无人,传统文化活动的队伍建设、场所提供、经费保障都缺乏必要的重视和供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失去了必要的载体。而当传统节日来临,需要我们表现其文化内涵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这种能力。

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标题:给传统文化一个家

第一段:由别的话题过渡到社会现象,并摆明态度。

1.这是一个好的时代。我们现在正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每一个都对中国的崛起充满了信心。这也是一个坏的时代。在享受物质财富飞速增长带来的欢愉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我们的民族文化。难道非要等到丧失了我们精神的家园才能再重视吗?

第二段:概括性地联系材料,过渡到举例摆现象证明普遍性。

1.传统节日丧失了内涵,被简化为“粽子节”“月饼节”“饺子节”,是对传统的歪曲甚至背叛。这算什么,好歹还有个形式,我们发现很多连形式都没有了。

2.传统节日丧失了内涵,被简化为“粽子节”“月饼节”“饺子节”,是对传统的歪曲甚至背叛。我发现,国人是不惮于抛弃各种文化遗产的。

3.传统节日丧失了内涵,被简化为“粽子节”“月饼节”“饺子节”,并非耸人听闻。

第三段:摆现象证明普遍性(若议论较多可以分段)(同类例子不要再举)

1.君不见,诸多的在中国召开的国际性的学术性的会议,从会议指南,到会议发言,甚至是会议提问,你听不到一句汉语。难道汉语表达起来不如英语流畅使用,我不相信!要不汉语早就消失了。难道所有参赛者没有一个人会汉语,可是我们分明看到很多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君不见,我们申报成功的世界文化遗产,却因为过度的商业开发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取消资格。我们难道需要在外国人警告之下才能意识到保护的重要性吗?

2. 四川某地一酒店制作出了重达六百斤的大月饼,还要申报吉利斯世界纪录,可是,这就代表我们有文化了吗。相反,这是文化贫瘠的表现。还有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制作大

汤圆来过元宵节,制作多大的粽子来过端午节。难道我们就是这样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吗?节日被异化只是传统文化被侵蚀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过渡到危害分析或者原因

1.我们沉浸在自己的热闹中,殊不知,我们丰厚博大的传统文化正在角落里哭泣。

2.对传统文化长期忽视,我们会遭到应有的惩罚的!

3.直面现实,冷静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个中原因。

第五段:分析危害或者原因(也需要举例)

1.你看吧,神州大地,哪里还有斗拱飞檐,红墙绿瓦,将建筑与山水进行完美结合的传统建筑,我们只看到挖掘机铲臂挥舞,尘土飞扬之中这些都拆掉了,建起了四海统一的玻璃装潢,瓷砖贴墙的高楼大厦。你看吧,英语教育已经从娃娃抓起,到了大学,英语轻松过级,却写不出一篇通顺的论文。.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文化消失了,民族就会灭亡。当我们抛弃传统节日,过着外国的节日,吃着外国的快餐,放弃中华美食,喝着外国的可乐,遗忘了我们的茶道的时候,我们还能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吗?长期只知道片面发展经济,我们怎么对得起我们的先祖,我们向后辈传授什么文化。

2.就列举的现象谈危害

我们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我们对外国友人表示了足够的尊重,长此以往,我们将越来越不能够使用好我们的民族语言,现代汉语尚且如此,若干年之后文言文还有几人去研究,那样我们浩如烟海的用文言文写的民族文化如何传承给后人?老祖宗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给我们留下了世界文化遗产,可是我们如果不能保护好,这些都无法再生的资源将会毁在我们这一人手中——我们还有多少传统可供损坏?

4.谈原因(就自己所列举现象分析)

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让一部分国人依旧不能抬起自信的头颅,面对外国,还是觉得低人一等,甚至于到觉得以讲外语为荣,以讲母语为耻。所以,母语被冷落,实际上是崇洋媚外的不自信心理在作祟。让民族文化一步步走入困境的另一原因就是片面的极端的追求商业利益。建国以来,在建设新中国的路上,我们确实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忍受了物质匮乏的苦痛,但是文化如果割舍历史就是不完整的。

民族文化不能在当代得到很好的传扬,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民族文化中的有些内容与时代不相容。当我们想踏青郊游的时候,却发现河流已被污染,恶臭阵阵,仅剩下的不可多得的绿地,都被高墙圈起,收起了门票。当我们要对月怀远的时候,只能在阳台上,很难有在槐树之下,院落之中品茶的条件了。

传统节日对于青年人缺乏吸引力,纪念主体似乎太沉重,节日本来应该是轻松的,却要沉浸在沉重之中,难免不太适应工作生活压力都需要缓解的现代年轻人。

第六段过渡到解决问题

1.土地沙化,我们可以植上绿树,文化沙化,我们如何挽救?

2.解决问题,保护传统迫在眉睫。

3.我们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我们的国家曾经走过弯路,我们应该承担起保护传统文化的重任。

4.拿什么来拯救你,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马上行动,给传统文化一个家。

第七段谈解决问题

1.我们应该自信起来,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起来。我们的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

一。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积淀。几千年以前我们就有朗朗上口韵味无穷的《诗经》,我们的每一个汉字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有各式各样的艺术,皮影,剪纸,泥人„„我们应该保护好这些。追求商业本来无可厚非,就想百家讲坛,在提高电视台收视率,捧红了大学

学者的同时,其实也很好的宣传了经典民族文化。所以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我们因应该同时把保护民族文化发展纳入考虑的范围。

2.传统节日也应该与时俱进。没有了足够的场地与空间,没有地方划龙舟,可以举办纪念屈原的flash制作大赛,在网络上过节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商家也要善于从传统节日当中挖掘商机。政府不能只是规定完传统节日之后就万事大吉了。要加大宣传力度,制作电影歌曲,让群众都能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八段:结尾扣题

真的希望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能再一次聆听屈原的心声,感受精神的力量,传承美好古老的又在发展的习俗!真的希望中秋时分,家人团聚,天下共赏一轮圆月,体味浓浓的亲情!真的希望过年的时候,锣鼓敲起来,人们动起来真正感受除旧迎新的喜悦??我还希望着。

三、实战演练:

1.用披文示意法论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观点(写一段话)。

2.用意义分析法论证“放弃,意味着新的开始”观点(写一段话)。

3.用叙议交融法论证“欲成大事者先从小事做起”观点(写一段话)。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越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越来少了。

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列出时政评论式提纲(可学《给传统文化一个家》)。

第9篇:中学生材料作文灿烂的笑容

文秘助手()之中学生材料作文范文:

灿烂的笑容

一夜细雨,天空阴得几欲滴水。

在空蒙的氤氲尽处,一缕荒烟,几点残红。那绺早樱,缓缓飘入泥淖,发出零丁的叹息。偶一寒鸦点水而过,却被风中渗出的声响惊得高飞。 我站在车站前,心烦地捋去落在发梢的雨丝,连接几天的阴雨和几场考试的失利让我不由得心浮气躁。仿佛是为了给我的坏心情应景一般,雨似乎比刚才更大了。?风把我身后的咳嗽声吹得七零八落的,仿佛满地碎金。我下意识地回过头,一个身高只到我肩膀的小男孩和一个白发零星的老人。大概是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吧,我暗想。小孩懂事地从老人手中拿过书包,背在背上,然后搀住老人。动作利落,我不由得一震。小孩没有说一句话,可他关切的心情已传递到了我这个旁观者心中。一股暖暖的亲情。

“啊,对不起。”伴随着后颈一阵冰凉的触感,一声道歉在我耳边响起。我诧异地回头,一个中年妇女正收起她那把边角有些磨损的伞,一边朝我抱歉地笑笑。她提着一个满满的菜篮,带着满足的笑脸。从她身上几乎看不到等车的焦急。再次与她目光相接,我似乎看到妈妈在油烟浓重的厨房中做菜的身影,我突然有股流泪的冲动。

我总是如此,每每遇到点挫折就满腹牢骚,却往往忽略了自己一直被温暖的亲情所环绕,餐桌上美味的饭菜,是妈妈带给我的好心情,闲谈时的一个笑话,是爸爸带给我的好心情。在亲情的培育中,这样的好心情难道不足以驱散我心中那点不如意吗?

我们的生活中,这样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心情的事俯拾即是,只是你未曾发现,当我们在风雨中忧郁时,不要忘了雨过天晴天际那抹能够带给你好心情的彩虹的美丽。当我们在失败时,更不能忘了在心中默祷我们能拥有一份好心情的亲人们。

随着人群中一阵低低的欢呼,随着最后几滴雨丝上方彩虹的浮现,公车来了。每个人都满怀笑容地上了车。我整理一下思绪,准备给等待我回家的妈妈一个灿烂的笑容,希望我的笑容,能带给她的心情。

上一篇:党校培训不忘初心下一篇:述职述廉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