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承载的价值探析

2022-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0 引言

今天, 建筑无处不在, 有古代建筑, 也有现代建筑, 有民用建筑, 也有工业建筑。建筑因人类的需要而存在, 它们尊重、点缀和融合着大自然, 承载着过去、现在和将来, 承载着各种文化和精神, 承载着各种有形和无形的价值。

1 建筑承载着与自然环境融合的价值

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 (1949~) 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秩序一样, 也是庞大秩序中的一个。”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环境观——天人合一, 即在尊重大自然的前提下改造和适应大自然, 创造和谐环境。建筑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是人工创造的环境, 包括内外空间、外在形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 是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与之共生共存, 和谐统一。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和孟子的“上下与天地同流”都把天地万物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都把天地万物与人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的建筑紧密联系在一起。

人类最原始的住所是天然洞穴, 然后是稍加改造的人工洞穴和在树林里就地取材搭建的巢穴——“庇护所”, 即遮风避雨、抵御自然侵害的场所。随着生产力发展, 经过漫长岁月, 建筑从单一的庇护功能发展到包括居住、生活、学习、工作等在内的多种基本功能, 既隔离又沟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唐代王勃《滕王阁赋》、贾岛《黄鹤楼》、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历代文人墨客描写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 赋予了多少建筑构思和建筑美学的灵感与创作激情, 表现了多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深情与和谐, 从这个意义上讲, 建筑不仅是一种环境, 而且是一种生命, 是一幅作品, 是一种艺术。世界著名建筑师赖特设计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流水别墅正是这样的一种生命, 一幅作品、一种艺术。流水别墅的主人考夫曼评价说:“流水别墅的美依然像它所配合的自然那样新鲜, 它曾是一所绝妙的栖身之处, 但又不仅如此, 它是一件艺术品, 超越了一般含义, 住宅和基地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类所希望的与自然结合、对等和融合的形象。这是一件人类为自身所作的作品, 不是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所作的, 由于这样一种强烈的含义, 它是一笔公众的财富, 而不是私人拥有的珍品。”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堪称典范, 室内空间自由延伸, 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 浑然一体。流水别墅在空间处理、体量组合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大成功, 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 在现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任何建筑都是其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建筑与人、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建筑的设计、营造、存在、发展必须充分尊重和利用大自然, 使建筑承载与自然环境融合的价值。

纵观现代的一些建筑, 绝大多数都是将原来的地貌削平后再建起来的, 山、池塘、梯田、树木、小桥、古墓、古道、典型民居都不见了, 一切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建筑群和人工的自然, 值得深思。

2 建筑承载着地域、民族或城市的精神价值

中国民族众多、地大物博, 不同地域或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各有差异, 反映了各民族地区最具本质和代表性的东西。由于各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人文条件、审美观念的不同, 也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 各民族地区建筑的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和细部特征也就不同, 呈现出淳朴自然的不同风格和特色。特别是在民居中, 各族人民常把自己的心愿、信仰和审美观念, 把自己所最希望、最喜爱的东西, 用现实的或象征的手法, 反映到民居的装饰、花纹、色彩和样式等结构中去。

围龙屋是广东一带客家人最典型、最成熟、最具特质的常见民居建筑, 始于唐宋, 盛于明清。其围楼结构和堂、横屋纵横交织的综合性大型建筑形制, 具有极强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及风水意识, 它承袭并发展了华夏民居建筑的人文精神和营造艺术传统, 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 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 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

天下闻名的北京四合院是一种汉族传统合院式建筑。旧时的北京, 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外, 便是“云开闾阖三千丈, 雾暗楼台百万家”的百姓四合院住宅, 它是一座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殿堂。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始, 四合院就与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 都严格按风水理论来进行营建, 它蕴含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 充满浓郁的精神文化气息, 是中华传统民俗民风和传统精神文化的载体, 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美学, 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精神追求。

自新石器时代至现代均有流行的广西干栏式建筑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 此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 四品三间, 可以防震, 上下两层, 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 上层住人, 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 地方潮湿的地区, 现主要流行于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等地方, 国外如越南、日本等也有类似建筑。它是世界著名的一种民族传统建筑精神文化, 表现了河姆渡人的原始宗教信仰, 在中外建筑史上写下了光彩的一页。

陕西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汉族民居形式, 或依山而建、或平地而箍、或沉入地下筑成大井式院落的窑洞, 一孔孔, 一排排, 在天然土壁上水平向里凿土挖洞, 施工简便、造价低廉, 冬暖夏凉。窑洞的载体是院落, 院落的载体是村落, 村落的载体是黄土高原。从宏观的窑洞组合美到微观的细部装饰美, 无不打上“窑”字号的印记, 表现了窑洞人的建筑造型艺术特色。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鼎丞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 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 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抗日斗争”, 因此, 陕西窑洞承载了窑洞人的革命精神。

在云南中部地区的一颗印居民建筑, 正房三间, 左右各两间耳房, 前面临街, 一面是倒座, 中间为住宅大门。四周房屋都是两层, 天井围在中央, 住宅外面是很少开窗的高墙, 外观方整, 如一枚印章。一颗印建筑丰富了民间传统建筑艺术, 是历史的记忆, 表现了当地人的文化、宗教、传统、社会习俗和精神追求。

无论是客家围龙屋、北京四合院, 还是陕西窑洞、广西杆栏式建筑、云南一颗印建筑, 区别于西方, 享誉全球, 都承载着地域或民族的精神价值。

苏联美学家鲍列夫说:“人们习惯于把建筑称作世界的编年史;当歌曲和传说都已沉寂, 已无任何东西能使人们回想一去不返的古代民族时, 只有建筑还在说话。在‘石书’的篇页上记载着人类历史的时代。”

从某种程度上讲, 城市建筑是一种文化符号, 是一座城市凝固的历史。说起水城, 你会想到苏州;说起石头城, 你会想到南京;说起酒城, 你会想到泸州;说起山城, 你会想到重庆;说起瓷都, 你会想到景德镇……无不彰显城市的个性与特征。建筑虽不会说话, 但它在承载各个历史时期文明的同时, 包含了人性的关怀与尊重, 表达了人性化的价值空间和一个城市的涵养与胸襟, 或现实, 或超越, 或现代、或古朴, 通过一系列标志建筑来体现一个城市的格调与气息。或许, 在城市化初期, 对于建筑而言更多的是经济价值, 但在人的城市化背景下, 它却承载着一个城市的精神价值、旅游形象和个性特征。

3 建筑承载着使用人的需求价值

建筑里有乡愁和思念, 有忘却和记忆, 有回味和寄托, 有依恋和祝福, 有古朴和典雅, 它可能激起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甚至数代人的情感。

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说:“我相信有情感的建筑。建筑的生命, 就在于它的美——这对人类很重要。对一个问题如果有许多解决方法, 其中的那种给使用者传达美和情感的就是建筑。”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类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能够最大化将人类的情感融入到自然和建筑之中, 使建筑承载使用人的需求, 让人舒适生活, 精神得到放松, 是建筑工作者努力的一个方向。建筑发展的成果不断改变和影响着人本身, 也在改造着周围的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等,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环境。在人类发展的漫长进程中, 环境对人类不断提出要求, 建筑也在对环境的改造与适应中影响着人们的各种行为, 而人类行为又始终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环境。人、建筑、环境需要很好融合, 它们是三位一体的大系统,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马克思说过:“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仅五官感觉, 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 (意志、爱等等) , 一句话, 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 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 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类在创造音乐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感觉, 培养自己的乐感、美感。在不同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的支配下, 人们会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追求, 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建筑成果。可以说, 一个民族的共同建筑文化不仅表现该民族的共同心理, 也创造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不同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欣赏这一首首美妙音乐的同时, 也在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审美趣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来评价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形式和自然。

4 建筑承载着地方的文化价值

美国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 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 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任何一个地区的建筑, 都会因当地风俗习惯、历史原因而逐渐形成独有的建筑风格,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所在环境的地理区位、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 影射了当地的地方文化。北京四合院、江南民居、岭南派建筑、徽派建筑、海派建筑、川西民居、川西邛笼建筑、书院建筑……无不体现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

建筑具有双重性, 它既是物质财富, 又是精神产品;既是技术产物, 又是艺术创作。一座优秀建筑, 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本身, 并将表达一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味。

任何一个历史时代, 都会产生一批不朽的建筑作品, 其艺术价值、文化意义以及感染力, 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标志、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

当今社会, 许多地方的建筑已逐渐从功能建筑转变为更高一级的文化建筑, 现代建筑已不仅仅作为具有住房功能的房子, 而更像一件艺术品。

地方或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 是地方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之一, 是对传统的延续, 使建筑有特色, 形成地方独有的亲切感。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希望从地方文化中找到建筑设计的灵感, 通过建筑传承地方文化。美籍华人、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说:“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 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 它既是我们有限的物理之所能及的, 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因此, 地方建筑理应推陈出新, 使建筑在传承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 又拥有体现现代文明的建筑形态和功能特色。保持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 绝不是从历史的碎片中寻找一些表面的地方建筑风格、形式和符号。要尊重历史, 致力现在, 放眼未来, 让地方文化特色与现代建筑恰当融合, 让每个地方都有不同时期的建筑作品, 都有足够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 使建筑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烙印。

广东的东莞文化中心, 考虑该区域是一个文化很强的一个民居区, 设计者应用城市设计理念, 结合地方文化特色, 拆了之后重新建一个文化广场 (旁边是一个市民广场) , 把具有5万平方米文化内容的文化中心作为广场的延伸, 每一层都可以上到屋顶花园, 作为南方地区人们活动的一个场所, 充分承载了地方文化的价值。

5 建筑承载着一定时期的历史价值

建筑是一部浓缩的历史, 它可能纪录了一个时代, 承载着一定时期的历史价值, 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不论是中国的建筑, 还是世界的建筑, 莫不如此。

当代艺术史家杰克逊说:“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 我们有一种习惯, 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

建筑师、建筑史家及评论家肯尼斯弗兰普敦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说:“在我看来, 现代建筑史既涉及建筑本身, 也同样涉及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实质。”

古建筑是古代建筑活动的成果, 是古代建筑技术、艺术的结晶, 是全方位反映古代乃至近代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精品, 是历史的遗存, 展现着历史的风景, 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是特殊的不动产, 是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象征, 具有代表性强、分布广、价值高、时间跨度大、类型多样的特点, 它既能启迪智慧, 陶冶情操, 传授知识, 还能弘扬民族文化, 延续历史文脉。

中国成都的宽窄巷是成都的一张名片, 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始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每一砖, 每一瓦, 都能让你触摸到历史在这里留下的痕迹, 都能让你体会到老成都最原滋原味的风土人情和休闲生活方式。它承载了古老成都的建筑艺术和悠久的建筑历史, 它是这座城市的记忆, 纪录了消失的时空和逝去的信息。

今天, 如何在历史建筑环境中建造新建筑, 需要认真融洽和协调。可以考虑将历史建筑形态上的一些特征元素有机地组织到新建筑形态中去, 创造与周围建筑有共同点的新建筑。新老建筑之间时代差异性很大, 不能机械拼装, 否则毫无美感可言。只有寻找到共同点, 有机地将它们联系到一个场景之中, 才能使“新”与“旧”、“现代”与“历史”有机结合, 历史的还在, 现代的也活了。

6 建筑承载着艺术价值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说:“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空间与形式的关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的本质。”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先生于2007年为家乡量身定做的艺术作品, 既有先秦的古拙, 也有晋朝乌衣子弟的飘逸之风。作品完全融入了他的设计理念——“中而新, 苏而新”。这个建筑奇葩既是苏州的, 也是世界的, 既是传统的, 又是现代的, 既是自然的, 又是有机的, 这也是贝聿铭先生对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定位。贝聿铭先生在设计中尊重苏州建筑园林的历史文脉, 尊重自然, 勇于在传统中创新, 虽然他强调博物馆只属于苏州, 强调它与苏州的关系、与藏品的关系, 但从世界的角度看, 它是时代的, 在材料和形式的运用上都留下了不可掩饰的时代浓墨。苏州博物馆完全承载了“中而新, 苏而新”的艺术价值, 是现代版园林的诠释。

法国作家雨果说:“人民的思想就像宗教的一切法则一样, 也有它们自己的纪念碑, 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巨大的体量, 久远的时空, 组织结构的复杂性, 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都使它表达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可能, 都使它拥有不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建筑之所以留存下来, 因为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因为它有思想, 因为它是艺术, 因为它超越了实用。建筑不仅是一种功能性场所, 更是一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方、不同文化的精神载体, 是一种了不起的艺术形式。

人们关注建筑的历史延续、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当建筑转化为一种历史时, 在时间和空间上就形成了人们对事物的共同记忆, 并通过建筑语言被抽象化出来, 使共同记忆与建筑语言一起构成一种精神, 一种文化、一门艺术, 并成为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积淀成为需要后人加以善待的历史文脉和艺术。历史文脉是根, 艺术是魂, 是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

7 结束语

建筑承载的价值可能不是单一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北京颐和园, 古老而壮丽。碧波涟漪的昆明湖, 苍翠如黛的万寿山, 辉煌壮观的建筑群, 自然美和人工美的“虽有人作, 宛自天开”“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的天然巧成, 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精妙绝伦的具有中国鲜明文化特色的山水画卷, 在园林史上成就了自己独特的营造理念和建筑风格, 代表了中国皇家园林最高的造园艺术成就, 代表了中国传统工艺与技术的创造水平,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颐和园将中国古代封建秩序、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渗透于其中, 反映了中国皇家园林特有的精神追求, 承载了皇家的奢侈和需要, 表现了皇家园林的雄伟气魄和中国封建时代的皇权至尊, 表现了皇家文化和宫廷园林文化, 承载了一个东方帝国的强大和辉煌, 承载了“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的外交屈辱, 承载了国人对侵略者“玉泉悲咽昆明塞, 惟有铜犀守荆棘”的控诉。想到或看到颐和园, 不能不使人想起江南水乡、“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繁华景致之下的颐和园掩盖不住大清王朝的风雨飘摇。可以说, 颐和园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

建筑需要发展, 人类也正在发展着建筑, 但不论怎样发展, 都不能忘记它的历史, 不能忘记赋予它特定的内涵, 不能忘记它应该承载的价值。

建筑是否有价值, 如同自然界深埋在泥土之中的石头, 等待那些发现它的人们的评价, 或升化, 或落幕。

摘要:建筑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的需要,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它承载着与自然环境融合的价值, 承载着地域、民族或城市的精神价值, 承载着使用人的需求价值, 承载着地方的文化价值, 承载着一定时期的历史价值, 承载着艺术价值。

关键词:建筑,价值,承载

参考文献

[1] 《建筑师》编辑部.外国名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3] 沈福煦.建筑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4]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5]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6] 湖南大学,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南京工学院.建筑材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上一篇:乌石化公司加氢裂化尾油综合利用探讨下一篇: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在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临床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