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共8篇)
据介绍,“建规”要求,燃烧性能等级方面,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从B2级起步,禁止使用B3级。B1、B2保温材料制备的系统要按照要求设置防火隔离带,如果没有防火隔离带但是能够通过模型火实验也能够应用在非A级要求的建筑中。据了解,B2级聚氨酯硬泡材料不用防火隔离带,B1级EPS材料的需要防火隔离带。
关于标准内容,当前还存在一些分歧。住建部门希望,B级保温材料可以应用在高度在100米以下的住宅和50米以下的公共建筑。但主要城市的消防能力在50米以下,消防部门希望可燃材料只能在50米以下的建筑中使用。专家认为,最终住建部门的意见得到认可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超过50米的建筑使用不可燃的无机材料意味着会妨碍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来源
1 塔式高层住宅与单元式高层住宅设计比较
现有规范中高层住宅19层是一类和二类建筑的分界线, 一类建筑比二类建筑耐火等级、消防设施、安全疏散等要求都高得多, 无论是塔式住宅还是单元式住宅, 只要高于19层均属一类高层建筑, 消防要求有很大区别, 在这里主要讨论应用较多的18层及18层以下高层住宅的设计要求。
先从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的规定看18层及18层以下塔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的要求。《高规》6.1.1指出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18层及18层以下, 每层不超过8户, 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 且设有一座防烟楼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疏散楼梯, 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从上面的规定可以看出塔式住宅的要求高于单元式住宅, 因为塔式住宅要求的是防烟楼梯间而单元住宅不要求防烟楼梯间, 只不过在单元式住宅中增加连通阳台或凹廊。
从防烟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的设置看18层及18层以下塔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的要求, 《高规》6.2.1条规定:“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 均应设防烟楼梯间”。在条文解释中进一步说明18层及18层以下的塔式住宅仅有一座疏散楼梯的要求。
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应该防止烟气进入楼梯间。6.2.2规定群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对于单元式住宅在6.2.3中规定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 其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 条件是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12层及18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从上述要求来看, 对于18层及18层以下塔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 如果发生火灾塔式住宅要比单元式住宅危险性大, 这也合乎情理。
2 塔式高层住宅与单元式高层住宅消防水量要求比较
当建筑物内设有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幕系统等数种消防设备时, 应根据内部某个部位或区域着火后同时开启灭火设备的用水量之和计算。例如, 百货楼内的营业厅设有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幕系统, 而百货楼地下室的库房内设有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则应选用营业厅或地下室两者之中的用水总量较大者, 作为设计用水量。总之, 凡着火后需要同时开启的消防设施的用水量, 应叠加起来作为消防设计流量。
设计时应使进水管具有充分的供水能力, 即任一进水管损坏时, 其余进水管仍应能供应全部消防用水量。生产、生活和消防合并的给水管道的进水管, 应保证在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小时流量时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若为消防专用的进水管, 应仍能保证100%的消防用水量。
另外, 在实际中还存在进水管考虑了消防用水, 但水表仅考虑了生产、生活用水, 当设计对象的消防用水较大时, 难以保证火灾时的消防流量和消防水压的现象。因此, 进水管上的计量设备 (即水表结点) 不应降低进水管的进水能力。
《高规》7.2.2给出了高层建筑室内高度、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用水量。从用水量看, 对于≤50m的普通住宅,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 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为10L/s, 每只水枪最小流量为5L/s。在条文解释中对单元住宅和塔式住宅分别作了解释, 笔者认为其解释和建筑部分的规定是一致的。《高规》条文解释为单元住宅的每个单元之间有耐火性能较好的分隔墙体进行分割, 火灾在单元之间不易蔓延。每个单元的每层面积较小, 一般为200~300m2, 可燃物较少。住户对建筑物内情况比较熟悉, 且火源容易控制。塔式住宅的解释为, 每层住户不超过8户, 每层面积不超过650m2, 燃烧面积虽比单元住宅大, 但总的每层面积还是较小的。因此可以看到, 塔式与单元式的住宅相比较, 相同的面积设置的防水量较多。
3 塔式高层住宅与单元式高层住宅消防栓配置要求比较
在塔式住宅狭小局促的公共空间里, 既要将各种管道井、消防设备设置完全, 又要保证平时的正常使用和美观, 的确不容易,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消防设备的布置和日常的正常使用功能往往会成为一对矛盾, 让设计人员难以两全。因此, 设计人员都迫切希望能从规范里找到明确的依据, 让自己的设计既安全又合理并能说服甲方和业主。
按说规范对第一个问题是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高规》7.4.6.8条规定:“消防电梯间前室应设消火栓”, 其条文说明中写道:“消防电梯是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物内进行扑救的重要设施, 为便于消防人员尽快使用消火栓扑救火灾并开辟通路, 故规定在消防电梯间前室设有消火栓。”《建规》8.4.3条也规定:“消防电梯间前室应设置消火栓”, 其条文说明也明确规定:“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消火栓与室内其他的消火栓一样, 无特殊要求, 但不计入消火栓总数内。”许多设计及审批人员据此认为, 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消火栓是专为消防人员预备的, 住户不得自行使用, 火灾时如果自行使用, 不仅影响了消防队员的扑救工作, 而且水龙带还会卡住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防火门, 使其无法关闭, 势必导致烟气、火焰窜入消防电梯间前室, 影响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 因此, 主张不应将该消火栓计入布置数量之内。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和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要求在《高规》7.4.2中给出规定, 消防竖管的布置应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每根消防竖管的直径应按通过的流量经计算确定, 但不应小于100mm。同时规定, 18层及18层以下, 每层不超过8户, 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的塔式住宅, 当设两根消防竖管有困难时, 可设一根竖管, 但必须采用双阀双栓出口型消火栓。在条文解释中说明该条款的原因是消防竖管往往布置在唯一的公用面积———电梯和楼梯间的小厅处, 此时设置两条消防竖管研究有困难, 容许只设置一条竖管。
对于单元式住宅, 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 现在的作法是在电梯间和楼梯间各设一根消防竖管, 普遍的解释是电梯间的消火栓是消防人员扑火并开辟通道的, 楼梯间的消火栓是用来救火的。事实上, 在不足10m2的电梯间内, 一是, 可燃物很少, 火灾应是发生在住户的房间内, 采用双阀双栓出口型消火栓完全可以满足要求;二是, 12层以上的单元住宅楼梯是封闭楼梯, 电梯间是防烟设计, 如果使用楼梯间的消火栓进行灭火, 楼梯间和电梯间的门势必要完全敞开, 电梯间的防烟措施正压, 对正压的维持将带来影响, 其效果还不如采用双阀双栓出口型消火栓的效果好。另外, 在单元式住宅楼的电梯间同样存在塔式住宅存在的问题即公用面积很小, 因为电梯间内塔式住宅要求的内容在单元式住宅中均要求, 即按防烟设计要有正压送风, 要有供热和给水的管道井和计量仪表, 现在单元式住宅每单元每层的住户数量少, 一般为2户, 当达到3户时, 以单元组合成单元式住宅, 消火栓布置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而在楼梯间布置消火栓。一是, 存在前面提到的问题;二是, 单元式住宅楼梯间大于等于十二层时由于要采用封闭楼梯, 应设置前室, 消火栓一般布置在前室, 对前室的空间使用影响也较大。
4 结束语
在《高规》中如果从安全疏散看, 单元式住宅要比塔式住宅的要求低, 从消火栓的设置要求看, 塔式住宅给出了明确的设置方法, 而由于单元式没有给出, 在设计中, 单元式的疏散口均应出屋面, 屋面与单元之间连通设置要求比塔式的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难题, 究竟基于什么考虑, 我们将可以在工作中不断探索, 并希望能在将来的规范中找到答案, 让规范更明确地指导我们的设计, 让建筑消防能越来越安全、经济、合理, 越来越完善。●
摘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文中简称《高规》) 对高层建筑消防规定是面面俱到。文章为了简单明了的阐述, 选取目前常用的塔式与单元式类型为角度对《高规》关于防火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单元式高层住宅,塔式高层住宅,防火设计
参考文献
[1]陈芬.建筑室内消火栓设计探讨[J].给水排水, 2000, (05)
[2]王参德.谈商业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J].山西建筑, 2006, (02) .
[3]张靖岩, 霍然, 王浩波, 冯瑞.高层建筑安全核区域防排烟技术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01)
摘要:本人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工作有着较深的认识。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对建筑设计防火的认识和研究等问题。本人在执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认识,旨与同行进行共同探究。
关键词:探究;建议;设计
建筑的日益复杂化给消防工作带来了更大困难,为了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防火规范的设计都需要紧随时代发展下建筑物的变化形式进行不断修正与完善,保证建筑物的消防水平,降低建筑物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亮点和积极性
工艺设备的火灾危险性判定更加人性化
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生产以及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做出了定量以及定性规定,设置了针对同一座厂房或者厂房中的同一个防火区域的火灾危险性判定原则。当属于甲类生产或者可能引起燃烧以及爆炸危险的情况,坚决用更高的标准来执行防火规范。但是如果有设置相对应的工艺保护措施以及是分隔措施,则可以按照较低的标准来执行。
1.层次更加清晰
比如在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第二章中,“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作为一个整体章节。而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其归入到了仓库、厂房以及民用建筑章节中。但与旧版的建筑耐火性能来相比之下,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建筑耐火等级的分类更加规范。另外,在内容的层次上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显得更加具体清晰,层次分明。
2.内容更加全面规范
在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附录二以及附录三的内容主要是以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火灾危险的分类。而在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几部分内容已经归入到了条文说明中,另外,还要对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等来制定进行细化,内容更加全面。
(二).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思考和研究
1.注意对商业建筑疏散距离的控制
大型商业建筑不断增加,其建筑的规模增加就意味着疏散距离的延长。假如在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其中疏散的距离就可以增加四分之一的长度,也可以实现50m的距离。不过这个观点是一个误导性概念,要执行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是:假如规定无论采用任何一种形式的楼梯间,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距离不能超过走道两侧或者端口房间从房门到外部出口或者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其实际长度为22m,如果增加喷淋系统作为辅助,其长度延长则也仅为27m左右。因此从房门到外面出口就是楼梯间的最大距离,所以在设计中应充分优先考虑疏散距离适应性调整,尽可以缩短安全出口与卖场中心的距离,同样,也要拓宽疏散通道的宽度。
2.地下建筑的正压送风系统设置
地下室是建筑组合的一部分,具备车库的功用。相对于地上建筑的外窗排烟系统,地下室缺乏这些可以开启的窗户,缺少排烟条件。因此在半地下室或者是地下室可以采取正压送风系统。地下室在这些部位是最需要配置独立的正压送风系统来供给这一层的使用,因此在设计施工时会遇到送风机位置的配置和风口位置安排等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倡在地下室的正压送风系统建设中要与火灾的报警系统有效结合。通过手动或者自动的方式来得到控制,关于半地下室来讲,具有设置可开启外窗的可能性。但在规范中提到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不应与地上建筑共用楼梯间,必须共用时则使用隔墙和防火门将上下两部分隔开,通常情况下半地下室利用不了地上建筑的外窗,只能设置正压送风系统。
(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需要注意的要点
1.公共娱乐场所的设计
在高层或者公共建筑中娱乐的进入也给防火和疏散带来了困难,在设计中应控制娱乐设施的位置,才能确保其通道和出入口的安全。通常设计时应考虑娱乐设施应在建筑的一层至三层,不适合设置得过高。同时应靠近外墙设置不应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以及尽头,必要时应设置不低于乙级标准的防火门。还需要注意的是,假如娱乐设施在其他楼层时应注意一下要求,首先要考虑不能设置在地下二层,假如设置在地下一层则应确保出口的高度与地坪之间落差小于10m。
2.高層民用建筑的中庭设计
设计中应将贯通的中庭的各层设计为一个防火分区,如果面积大于一个防火分区是应采用以下措施进行火灾防控与疏散措施满足。首先,房间和中庭应设计通道和安全门,按照乙级防火标准设计门窗等;其次,与中庭相通的厅室、过道等也应按照乙级标准设置防火门,其极限应在3小时以上,控制火灾通过中庭发生扩散。最后,中庭通向每层的回廊应设置喷淋设施,且在中庭回廊上设置报警器以及烟雾排除装置。
(四)关于解决建筑防火规范的对策分析
设计便捷高效能的建筑防火系统 设计建筑防火系统,首先就得明确有关消防通道和设备的设置及注意事项。下面将从疏散通道,排烟通道装置两个方面着手,分别谈谈其注意事项及安置的必要性,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落实到实处。
1.疏散通道 在火灾发生时,如何快速进行人员疏散,杜绝火灾伤亡的发生,其安全通道的科学设计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员安全疏散的问题。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地,需通过计算,设计安全逃生出口数量。而楼梯作为楼层唯一的安全出口,在设计时也应该着重考虑其安全疏散问题。在进行建筑的楼梯间设计时,注意楼梯的踏步和门之间距离不能太近,要留有足够的空间,避免在火灾来临时,楼层交接处,这人流最集中的地方和场所,出现挤压、混乱等危急情况。
2.排烟通道装置 对排烟通道设计能挡住烟气进入的楼梯间和门的设计也有讲究,对于公共场所,门应该是朝着疏散方向开启,当然关闭后,也可以从任何一方进行手动开启,而对于多楼层的门,应该是采用双向弹簧门的形式,接着是要设置有效的排烟设施。因为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燃烧物会产生大量浓烟,这不仅不利于人员疏散甚者还会造成逃生人员出现烟雾中毒乃至死亡的严重后果。所以不管房间面积的大还是小,不管是高层、地下建筑的走道、消防电梯以及楼梯间,都应该按照情况安排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的有利设施。总之,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各个因素,对防火灭火设备的设置一定不能有任何疏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防火体系的安全性,也是对国家建筑防火标准精神的一次深入贯彻。
(五)对有关建筑设计防火的意见和建议
1.在商业步行街或相邻公共建筑之间的人行道上方,遇到有加设防雨采光屋顶的情况,对于自然通风口面积以及影响通道两侧建筑物的消防扑救因素等问题,应有明确规定。
2.按建筑功能布局,疏散距离即可以是22m也可以是30 m不等,因此从使用功能分析而言,商业网点要比商场的火灾危险性出现的可能性小。但如果疏散距离超长,是否应该考虑双出口,希望能给予明确的答复。
3.新“建规”缺少建筑物底层或地下设置汽车库的规定。由于设计中经常遇到建筑物的底层或是地下设置停车库的情况,自然涉及到不同功能区的水平或者防火间距、地上建筑的电梯底部出口连接车库及疏散通道设置等技术问题。此缺项建议给予补充。
结语
由于人们对规范理解的不同,常常使设计者、业主以及消防审批部门存在有意见分歧。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建议规范修订时注重确保条款更清晰,更明确。所以需同时进一步加快传统规范的研究步伐,从而不断的除旧迎新,期待更好地为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引。
参考文献:
[1]陈晓林,王胜利.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及节能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
[2]张志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 年版)问题探讨[J].建筑创作,2010(9):160 -165.
第一节 加油站的分级及站址选择
第3.1.1条 汽车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
注:①本表油罐总容量系指汽油储量。当兼营柴油时,汽油、柴油的储量,可按1∶2的比例折算。
②城市市区内不宜建设一级加油站,且宜采用直埋地下卧式油罐。
第3.1.2条 汽车加油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城市市区的汽车加油站,应靠近城市交通干道或设在出入方便的次要干道上。郊区汽车加油站,应靠近公路或设在靠近市区的交通出入口附近。企业附属汽车加油站由企业统一规划,宜靠近车库或车辆进出口。
第3.1.3条 当汽车加油站选在城市市区的交叉路口附近时,不应影响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
第3.1.4条 汽车加油站的加油机、油罐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3.1.4的规定。
表3.1.4 汽车加油站的加油机、油罐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m)
注:①三级汽车加油站相邻的民用或其它建筑为一、二级耐火等级,且与加油站相邻一面无门窗时,其与加油站的安全距离可不限。
②设有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站,与周围建筑物、交通线的安全距离,可按本表减少50%。
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
第3.2.1条 汽车加油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加油站的进、出口,应分开设置。
二、加油站进、出口道路的坡度,不得大于6%。
三、当油泵房、消防器材间与站房合建时,应单独设门,且应向外开启。
第3.2.2条 汽车加油站内的各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
表3.2.2 汽车加油站内的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m)
注:①站房包括:营业室、值班休息室、卫生间、储藏间等。
②其它建筑物、构筑物系指根据需要设置的汽车洗车房、加润滑油间和零售油品间等。
③直埋地下卧式油罐与站房无门窗的实体墙一侧的安全距离,可不限。
④加油机或油泵房与非实体围墙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m,与实体围墙的安全距离可不限。
第3.2.3条 站房与独立锅炉房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5m。
第3.2.4条 加油站的停车场及道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停车场内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5m。
二、停车场地坪及道路路面,不得采用沥青路面。
第3.2.5条 一、二级加油站与建筑物相邻的一侧,应建筑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体实体围墙,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侧,宜建造非实体围墙。
第三节 站房与加油岛
第3.3.1条 加油站站房室内地坪的标高,应高出室外汽车加油场地地坪的标高0.2m。
第3.3.2条 加油岛及汽车加油场地宜设罩棚,罩棚的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专供小轿车用的加油站的罩棚高度,不应小于3.6m。
第3.3.3条 加油岛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加油岛应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2m;
二、加油岛的宽度不应小于1.2m。
三、加油岛上的罩棚支柱距加油岛的端部,不应小于0.6m。
第四节 油罐
第3.4.1条 加油站的汽油和柴油储罐应采用卧式钢罐。
第3.4.2条 加油站油罐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加油站的汽油、柴油储罐应直埋成地下式,严禁设在建筑物内或地下室内。建在郊区的加油站,当油罐直埋有困难时可设在地上。
二、当油罐埋设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防止油罐上浮的措施。
三、当油罐在行车道下面埋设时,应采取保护盖板等措施。人孔操作井宜设在行车道以外。
第3.4.3条 地上油罐应设防火堤,防火堤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防火堤应用非燃烧材料建造,防火堤的净高不应小于0.5m。
二、卧式油罐罐壁至防火堤内坡脚底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
三、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堤内一个最大油罐的容积。
四、管线穿过防火堤处,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填实。
第3.4.4条 直埋地下油罐的周围,应回填干净的砂子或细土,其厚度不应小于0.3m。
第3.4.5条 直埋地下油罐的外表面,应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蚀保护层。
第3.4.6条 直埋地下油罐的进油管、出油管、量油孔、通气管等的接合管,宜设在人孔盖上。
第3.4.7条 直埋地下油罐的进油管应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0.2m处。地上油罐的进油管应在油罐下部设接合管。
第3.4.8条 当罐底低于加油机油泵中心时,加油机的吸油管应设底阀,吸油管管口距罐底不宜小于0.15m。
第3.4.9条 直埋地下汽油、柴油储罐的通气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每个油罐的通气管,宜单独设置。
二、通气管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50mm。
三、通气管的管口,应高出地面至少4m。
四、沿建筑物的墙(柱)向上敷设的通气管的管口,应高出建筑物的顶面或屋脊1m,其与门窗的距离,不应小于3.5m。
五、通气管管口与加油站围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六、通气管管口必须安装阻火器,但不得安装呼吸阀。
第3.4.10条 设在地上的汽油、柴油储罐,应安装呼吸阀、阻火器、量油孔、人孔、进出油接合管、排污管、梯子平台等附件。梯子应采用斜梯。
第3.4.11条 直埋地下油罐的人孔,应设操作井。
第3.4.12条 汽车油罐车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卸油管与油罐进油管的连接,应采用快速接头。
第五节 管 线
第3.5.1条 加油站的油品管线,宜采用无缝钢管。埋地管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第3.5.2条 直埋地下油罐的进油管、出油管、通气管,应坡向油罐,其坡度不应小于2‰。
第3.5.3条 加油站的油品管线应埋地敷设。当需要管沟敷设时,管沟应用砂子填实。管沟进入建筑物、构筑物或防火堤处,必须设置密封隔断墙。通气管线地下部分的敷设要求与油品管线相同。
第3.5.4条 埋地管线的外表面,应设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蚀保护层。
第3.5.5条 当一个油罐向多台加油机供油时,每台加油机应单独设置进油管。
第3.5.6条 汽油加油枪的流量,不应大于60L/min。加油枪宜采用自封式加油枪。
第六节 消防设施
第3.6.1条 消防给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埋地卧式油罐,可不设消防给水。
二、地上卧式油罐,消防冷却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的冷却水,应设一座50m3消防水池或1h能供50m3水量的水源。
2.消防的给水,宜利用加油站周围200m范围内的自然水源。
3.消防水泵宜采用手抬机动泵,可不设备用泵。
4.缺水地区设消防冷却水有困难时,经消防部门同意,可不设消防冷却水。
第3.6.2条 加油站灭火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每座加油岛应设置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只。
二、每台加油机应设一只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6L手提式高效化学泡沫灭火器。但加油机总数超过6台时,仍按6台设置。这些灭火器应集中存放在站房前。
三、埋地或地上卧式油罐应设置70kg推车式干粉灭火机1只和100L推车式高效化学泡沫灭火机一只。
第3.6.3条 一、二级加油站应备有灭火毯5块、砂子2m3。三级加油站应备有灭火毯2块。
第七节 给水排水
第3.7.1条 加油站应就近利用城镇或企(事)业已建供水设施作为水源。无可利用条件时,可就近使用地下水或地表水。
第3.7.2条 加油站的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管道,宜合并设置。
第3.7.3条 排出建筑物或围墙的污水,在建筑物墙外和围墙内应设水封井。站内地面雨水可散流排出站外。
第3.7.4条 水封井的水封高度不应小于0.25m。水封井应设沉泥段。沉泥段深度从最低管底算起,不应小于0.25m。
第3.7.5条 油罐区的雨水排水管穿越防火堤处,应设置封闭装置,封闭装置应能在堤外操纵。
第3.7.6条 清洗油罐的含油污水,必须在站内经过处理,达到现行国家排放标准时,方可排出站外。
第八节 电气装置
第3.8.1条 加油站供电负荷等级应为三级。
第3.8.2条 加油站的供电电源,宜采用380/220V外接电源。
第3.8.3条 在缺电少电地区,可设置小型内燃发电机组。内燃机的排烟管口,应安装排气阻火器。排烟管口到各油气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为:排烟口高度低于4.5m时应为15m;排烟口高于4.5m时应为7.5m。
第3.8.4条 低压配电盘可设在站房内。配电盘所在房间的门、窗与加油机、油罐通气管口、密闭卸油口等的距离,不应小于5m。
第3.8.5条 加油站内的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并直埋敷设。穿越行车道部分,电缆应穿钢管保护。当电缆较多时,可采用电缆敷设。但电缆不得与油品、热力管线敷设在同一沟内,且电缆沟内必须充砂。
第3.8.6条 加油站的防雷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钢油罐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二、装有阻火器的地上钢油罐,可不装设避雷针(线)。
三、埋地油罐的罐体、量油孔、阻火器等金属附件,应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四、储存可燃油品的地上钢罐,可只进行防雷接地。
五、当站房及罩棚需要防止直击雷时,应采用避雷带保护。
第3.8.7条 加油站的防静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储存甲、乙、丙A类油品的钢罐,应作防静电接地装置。钢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可兼作防静电接地装置。
二、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线的始端、末端,应设置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三、加油站的汽车油罐车卸油场地,应设用于汽车油罐车卸油时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四、加油站的防静电接地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3.8.8条 加油站电气设备的规格型号,应按爆炸危险场所划分确定。罩棚下的照明灯具,应选防护型。
第3.8.9条 汽车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易燃油品室外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应符合图3.8.9的规定。
图3.8.9 易燃油品室外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范围
1.加油机壳体内部空间及危险区域内地坪以下的坑或沟,划为1区。
2.以加油机中线为中心,上面半径为3m、下面半径为4.5m,高度为从地坪向上至加油机顶上0.15m的圆锥形空间,划为2区。
二、油罐、油泵房等处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第2.8.6条的有关规定。
第九节 采暖通风
第3.9.1条 加油站设计集中采暖时,各类房间的采暖室内计算温度,应符合表3.9.1的规定。
表3.9.1 各类房间的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第3.9.2条 加油站的供暖,应首先利用城市、小区或邻近单位的热源。当无上述条件,需要在加油站内设置独立锅炉房时,宜选用小型热水锅炉。当仅向建筑面积不大于150m3的站房供暖时,小型热水锅炉宜设在站房内。
第3.9.3条 设置在站房内的热水锅炉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锅炉间应设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与其它房间隔开。
二、锅炉间的门窗不得朝向加油机、卸油口、油罐人孔及呼吸管口,且门窗距其路径不应小于12m。对于地上甲类油品储罐,锅炉间门窗距油罐人孔的路径不应小于17.5m。
三、锅炉烟囱出口应高出屋顶2m,与无罩棚加油机、卸油口、油罐人孔及呼吸管口的距离,不应小于12m,且应采取防止火星外逸的有效措施。
四、锅炉宜选用具有消烟除尘功能的自然通风型,额定供热量不得大于50×10-4kJ/h.注:柴油加油机及卸油口、柴油罐人孔及通气管口,距锅炉间门窗的路径或烟囱出口的距离可减少25%。
第3.9.4条 当站房内设置小型热水锅炉供暖时,宜采用自然循环采暖系统。锅炉安装部位地坪,可低于室内地坪0.3~0.75m。
第3.9.5条 加油站各类建筑物,应采用自然通风进行全面换气,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机械通风。
一、装修材料分类
A级:不燃材料;B1级:难燃材料;B2级:可燃材料;B3级:易燃材料
1、特殊:
(1)可充当A级材料:安装在钢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B1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可作为A级材料使用。
(2)可充当B1级材料:胶合板用于顶棚和墙面装修且不含电器、电线等物体时,应在胶合板表面覆盖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
当胶合板用于顶棚和墙面装修并且内含有电器、电线等物体时,胶合板的内、外表面以及相应的木龙骨应涂覆防火涂料,或采用阻燃浸泡处理达到B1级。
① 单位重量小于300g/㎡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黏贴在A级(不燃材料)基质上时,可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
二、普通民用建筑装修规定
(一)一般规定
1、使用多孔或泡沫状塑料装修顶棚和墙面表面时,其厚度不应大于1.5厘米,且面积不得超过该房间顶棚和墙面面积的10%
2、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和存放文件的房间(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中空室、电话总机房),顶棚和墙面采用A级材料,地面采用不低于B1级材料
3、墙面、顶棚、地面均使用A级材料装修的场所:(1)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固定灭火系统钢瓶间、配电室、变压器室、通风和空调机房;
(2)无自然采光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3)建筑物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中庭、走马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时,其连通部位的顶棚、墙面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采用B1级装修材料
4、配电箱安装要求
建筑物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上
5、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
其顶棚装饰材料使用A级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6、建筑物内的厨房
其顶棚、墙面、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7、重要(娱乐场所)
3.1.18规定,当歌舞厅、卡拉OK厅等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室内装修的顶棚材料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采用不低于B1级材料
(二)具体规定
1、候机楼的相关建筑(候机大厅、商店、餐厅、售票厅等):顶棚A级材料,墙面A级材料,地面B1级材料,隔断B1级材料
2、汽车站、火车站的相关建筑:顶棚A级、墙面A级、地面B1级、隔断B2级
3、影院、会堂、礼堂、剧院、音乐厅:顶棚A级、墙面A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4、体育馆:顶棚A级、墙面A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5、商场:
(1)单层面积大于30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9000㎡的商场
顶棚A级、墙面A级、地面A级、隔断A级
(2)单层面积小于3000㎡或总建筑面积小于9000㎡的商场
顶棚A级、墙面B1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6、酒店、旅馆的客房及公共活动用房
顶棚A级、墙面B1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7、歌舞厅、餐厅、餐饮娱乐场所
顶棚A级、墙面B1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8、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病房楼、疗养院、养老院
顶棚A级、墙面B1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9、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资料馆
顶棚A级、墙面B1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10、办公楼、综合楼
顶棚A级、墙面B1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11、住宅
顶棚A级、墙面B1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三、高层民用建筑
1、高层宾馆、酒店 顶棚A级、墙面B1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2、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商住楼、医院病房楼 顶棚A级、墙面B1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3、电信楼、财贸金融楼、邮政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防灾指挥调度楼
顶棚A级、墙面A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4、教学楼、办公楼、科研楼、档案馆、图书馆 顶棚A级、墙面B1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5、住宅、普通旅馆
顶棚A级、墙面B1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四、地下民用建筑
顶棚A级、墙面A级、地面A级、隔断A级
五、工业厂房
1、甲、乙类厂房,有明火的丁类厂房 顶棚A级、墙面A级、地面A级、隔断A级
2、丙类厂房(1)地下丙类厂房
顶棚A级、墙面A级、地面A级、隔断A级(2)其他厂房
顶棚A级、墙面B1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3、无明火的丁类厂房、戊类厂房
顶棚A级、墙面A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
六、装修材料分类
(一)A类材料(不燃)
石材、钢铁、铝、铜合金、玻璃、瓷砖、马赛克等
(二)B1级材料(难燃)
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吸音板、玻璃棉吸音板、难燃木料、铝箔复合材料、难燃双面刨花板、难燃胶合板、难燃玻璃钢平板、PVC塑料护墙板、轻质高强度复合墙板
(三)B2级材料(易燃)
根据多年的设计经验和社会观察, 本人认为消防设计有以下特点。
基本投资大。据粗略估计, 消防设施比较齐全的公共建筑, 消防设备的投资约占总投资的10%左右。一个3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 总投资约1亿元左右, 则消防设备的投资在1千万元左右。按我国的建设规模, 每年用于消防设备的投资约有几百亿元。
火灾发生频率低。据2001年版高规条文说明, 所举4项案例均发生在1985-1992年, 案例总损失为800多万元。除新疆特大火灾损失700万元以外, 其它案例共为131万元。当然造成人员伤亡影响巨大, 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但据多年观察, 一个城市一年之内造成重大损失的火灾次数很少。
由于火灾发生频率低, 消防设备经常处于闭置状态, 相当一部分由于年久失修, 需要时往往不起作用。提高消防设备的完好率也应当成为消防规范的一条重要内容。
由于火灾发生频率低, 许多设计人员所承担过的项目一生都很难遇到一次火灾, 很难看到实际效果。尤其对于一些特殊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自动消防炮等) 更是心中无数。应当在这方面做些调查, 进行总结, 提出改进措施, 做出更合理有效的方案。可出标准图, 并在规范条文中图文并茂。
2 消防规范制定应科学化统计化
2000年洛阳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 是近年来一次较为严重的火灾。发生的原因是电焊火花溅落在地下室可燃物上, 造成烟气上升, 使四层歌舞厅人来不及疏散, 最终造成309人被烟熏死的悲剧。分析设计施工问题, 主要是在地下室和地上层之间没有按规范5.3.6条规定进行有效的分隔。如果按当进规范进行施工, 加之对管理人员、电焊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这场灾害是可以避免的。
总之, 消防规范的制定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而不是愈严愈好。规范的修订应有数量统计作指导, 要以成功的经验, 失败的教训为根据。要贯彻预防为主, 对消防重点部位实施有效监控, 防患于未然。
3 几点具体意见
鉴于多层建筑消防以消防车消防为主, 高层建筑消防以自救为主的特点, 本人从给排水设计角度对消防给水各类规范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3.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部分
建议取消多层建筑中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办公楼、教学楼等的室内消火栓系统, 而代之消防软管卷盘。消防软管卷盘应和生活给水系统相连。它构造简单, 价格便宜, 一般人员完全可以利用它扑救初期火灾。火灾时, 使用消防车灭火。据大连市消防队介绍, 多层建筑内的室内消火栓, 消防队救火时从来没有用过, 许多城市也均是如此。因此使用消防软管卷盘, 不但使用可靠, 还可以节约许多基本建设投资。
消防用水应取自市政给水管道。由于近年来各城市基础设施的断完善, 市政管道管径变大, 一般均能满足室内消防水量要求。不压不足时, 应设消防泵从室外给水管网吸水。因多层建筑室内消防水量不大 (一般为15L/s左右) , 水压一般只需增加0.1MPa左右。直接从市政管道取水影响周围环境用水不会太大, 且概率很小。事实上我国一些大城市早已实行。如上海、沈阳等。这样可以节约大量消防水池, 节约了城市用地, 节约大量宝贵水资源。“建规”中已不引人注意地讲了这一条, 希望把这一条放到重要的位置上。
市政给水管道首先应当满足规范的要求, 设置足够的室外消火栓。不足的应予以补上, 并应当有明显的标记。因为室外消火栓是消防用水的重要来源, 满足规范要求首先应当从政府部门做起。
消火栓10min用水量可以来自高位消防水箱, 也可以用10L/s流量的气压给水设备供给。当有同高度的多层建筑群或设计屋顶水箱有困难时, 就可以用气压给水设备来代替了, 气压罐调节水容量300L即可。
对于不设消防水池和屋顶水箱的建筑, 消防系统应当与生产、生活系统合并。
发电机房、锅炉房、计算机房采用何种特殊消防系统, 应当有成熟的经验借鉴, 应确保消防的可靠性、合理性、最好由专业设计院设计。
3.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部分
应取消10.2.1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当设独立供水泵的强制性条文.许多建筑在地下一层、地下二层设置车库, 需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而地上部分则不需设置。此时, 一般城市自来水流量、压力即可满足要求, 并不需要设独立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泵。
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 应和高层消火栓位置一致, 0.07MPa即可。因为一般电梯机房上部水箱即可满足其要求, 不要为了几个喷头的压力要求, 将水箱抬高或设置稳压设施。可适当把顶层配水支管放大来解决最不利点喷头压力的问题。当然如果消防水箱放到屋面上, 则需加增压设施了。
3.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部分
高规7.4.2条中双阀双出口消防栓设置条件应当适当放宽, 建议改为每层不超过10户, 建筑面积不超过850m2的塔式住宅可采用双阀双出品消火栓, 取消层数限制。
4 结语
1.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
在进行消防监督检查的工作里,对受检查的建筑物进行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是相当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对建筑放火进行监督和检查的工作中需要对于危险性的化学品进行准确的评定。在《建规》中,考虑到很多化学品具有危险性,因此将对有关的生产和储存的建筑进行等级划分,从甲级到戊级共有五级,有数千种带有危险性的化学品受到评定和划分。在对建筑物进行火灾危险性的判断时,可以根据此规范进行对比,应当通过检查使工程能够符合国家制定的规范。
按照在《建规》中显示的内容,在社会中属于重要用途的公共性质的建筑,像是治病救人的医院和负责后代教育的学校等,以及民用性质的建筑物都属于是一类建筑防火。那么如何评判建筑物具有多大的火灾危险性并且怎样以此进行分级用来区别和管理,主要是看如果建筑物发生火灾会造成多大的损害,发生火灾的难易程度,以及火灾形势扩大能力等,具有多楼层的民用性质的建筑物在规定中按照居住用途和公共用途分成两种,相对高楼层的民用性质的建筑物在规定中有一类和二类的区别。从事生产的厂房可以根据此分成五种类别,其中甲类表示最容易发生火灾以及火灾发生的损害最大,戊类在各级别中属于对于火灾来讲相对最安全可靠的级别。《建规》里面所表示的级别划分,是按照在厂房中使用或者生产的材料和成品所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闪电和爆炸下限两个属性的数值可以比较有效的评定化学品的危险性。对于液体来说,如果闪点比28℃还要低的话,那么在正常环境就会很容易闪燃而造成火灾,对于气体来说,如果爆炸下限比18%还要小的话,那么在厂房中使用就会很危险,另外一些化学物质在常温环境中(意味着被使用的工作环境)可以遇水形成可能会爆炸的物质,涉及到这些因素的建筑物就属于甲类,在常温环境里,非燃烧性物质不会造成或者扩大火灾,所以只是使用这种物质的建筑物就属于为戊类。
2.安全疏散与防排烟的要求
在对建筑进行安全疏散以及防排烟方面的检查中应当把《建规》作为可靠依据,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检查结果可靠。《建规》的内容里,如果在楼梯间的前室具有自然排烟,那么楼梯间没有排烟设置是可以的。但是根据相关的规定,对此按照建筑高度不同有所差别。防排烟的规定于建筑的高度有关系,五十米是一个限度。在实际情况中考虑建筑的防排烟效果就可以明白,自然排烟的效果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受到相当大程度的影响,如果建筑物的楼层高度相对而言要比较高一些,由于室外的风所形成的风压大小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内外的空气流动效果会发生变化,那么其自然排烟所预期能够达到的效果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这样一来就有应当在楼梯间使用必要的防排烟设计。在对建筑的排烟能力进行检查的时候,依照相关规定,除开窗面积需要严格符合要求外,窗户型式必须设计为能够开启的外窗,考虑到相邻建筑物防火间距的问题,应选择甲级防火窗。
在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疏散的消防检查中,对于公共场所,应当先计算需要疏散的人数,如果该建筑物不是有确定座位数的,可以使用面积相乘与相对应的换算系数,或者考虑在室内每人在相应活动的时候所需要占有的面积,疏散宽度在规范里有条文可以作为检查时的依据,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有一些建筑的功能比较重要和常用,建筑中的人数相对比较多比如学校和大商店,这时要参考耐火等级。有一些区域和建筑通常其中会有比较密集的人群,比如电影院或者剧院,耐火等级被评定为一二级的,同时设置的座位数少于两千五百个的建筑物,它的门和走道数值取为0.65,楼梯安全疏散距离数值取为0.75,在观众厅设置的座位数如果达到了五千至一万个,并且耐火等级评定为为一二级,楼梯疏散距离数值取为0.43。楼层数相对比较多的高层并且是公共性质的建筑,安全疏散距离依照每100人增加1.00m计算。
建筑物设置的安全疏散口应当多于两个,从医院的病房房门到近处的安全出口相差的距离不能够超过24米,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应当不超过5米。针对安全疏散的检查工作中,在竖方向上要求楼梯间能够上下直通,在首层楼梯的地方需要有能够直通室外的出口,在地下室需要有防火分隔的措施。一类建筑物以及高于32米的二类公共建筑在每层如果面积不足1500平方米的可以设置一台消防电梯,超过1500平方米的应当有两台,消防电梯的载重量应当超过800千克。
3.消防给水设施要求
《建规》的内容表示,如果选择天然水源作为所使用的消防用水的水源,那么为了保证在需要用水的时候能够及时供应上,保证率需要超过97%,在选择消防水源的时候应当按照实际所具备的条件进行考虑,如果建筑确实具备合适的条件,那么建筑自然可以选择应用天然水源在消防灭火时来提供用水。消防栓是一种很有作用的消防设施,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以及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如果在建筑内设置该设施,那么在各个楼层应当都进行设置,事情能够有效发挥其所具备的作用,消防栓在进行设置的时候应该将其设置在公共性质的区域,比如设置在走廊处或者是楼内大厅处等,应当有比较显眼的标识方便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同时其附近不应有其它类型的东西避免变成障碍,妨碍使用。充实水柱在喷射的时候应该能够达到室内的所有位置,确保覆盖能力,消防栓静水压力应超过800kPa,在同一个建筑物中要求使用的消防栓、水龙带是同一种。
针对一类高层建筑物,在安装水箱的时候可以在其中增设气压罐以及稳压泵等,对于一类住宅以及二类公共建筑按照要求在最高处的消火栓应使静水压力低过70kpa,消防泵应该设置有独立的吸水管,备用泵应该具有不小于主泵的性能。低层建筑物充实水柱小于70kPa,针对甲、乙类厂房和高于6层的常用民宅按照要求应当小于100kPa,高层建筑物要求小于130kPa。针对具有严重危险性的生产建筑和储存建筑物,消防用水量应当大于50L/s,设计的喷水强度超过10.0L/m2·min,作用的面积超过300平方米,喷头作用压力超过9.8×104Pa。
新汽车库防火规范与高层建筑地下车库通风排烟设计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吴时晶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林其昌引言
地下汽车库作为高层建筑的一部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愈加普及),其面积很少则一层,多则数层,由于地下汽车库在高层建筑中处于半封闭状态,流动或停泊的汽车排出废气且带有可燃物,因此如何解决其通风与排烟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高规与新汽车库防火规范主要异同点
高规: 新汽车库防火规范:
4.1.8 设在高层建筑内的汽车停车库、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原为 GBJ67-84 现改为GB50067-97)。1.0.2 本规范适合于新建、改建的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防火设计(采文说明中明确规范适用于高层民用建筑所属的汽车库)
8.4.1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8.2.1 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
5.1.6 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8.2.2 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m2。
8.4.2 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其排烟风机的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担负一个防
烟分区应按不小于60m3/h·m2计算,担负二个或二个以上防烟分区排为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不小于120m3/h·m2计算。8.2.4 排烟风机的排烟量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8.4.11 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8.2.7 汽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进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风量的50%。
对比知道二规范主要差别在于:地下汽车库应设排烟系统的条件从200m2放松到2000m2放到2000m2;排烟分区从500m2扩大到2000m2;排烟量从60m3/h·m2减少到6次/h。高层建筑地下汽车库通风与排烟系统的形式
对排烟系统而言,虽排烟分区扩大了了,但排烟量与平时排风量相差无几,这样以前平时排风与火灾排烟二合一系统之间存在的不少难以协调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3.1平时排风和火灾排烟均使用一台风机。
防烟分区内(通常在1000m2以内)设风机一台,平进排风与火灾排烟均运行,系统风量按火灾时排风量确定,风机前设一常开,280°C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3.2平时排风和火灾排烟风机分别独立设置。
在同一防烟分区平时排风与火灾排烟分别设置风机,普通风机平时常开,70°C关闭防火阀;高温风同设70°C开启,280°C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普通风机平时常开,火灾时改为排烟风机运行。
3.3 采用双速风机,平时排风低速运行,火灾排烟高速运行。
这种系统形式主要适用于排风量与排烟量悬殊的车库(如车库平面特殊,层高大,汽车出入库频度低,每辆汽车占面积特别大),今后出现频率可能已不太高。新汽车库防火规范引发的思考和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新汽车库防火规范规定排烟量按换气次数确定,其值虽与汽车库排风量相近,但它们目的却不一样。前者是为迅速排出烟气,保证人员车辆安全疏散和控制火灾蔓延;而后者是为了控制库内废气浓度,确保人员健康。
4.2 汽车库的气流组织
地下汽车库通风与排烟系统还应重视送风、排风与排烟系统的气流组织。合理的气流组织可以迅速地排除汽车库内废气与烟气。要使气流组织合理设计者应认真研究、确定送风、排负与排烟系统形式与布置,使疏散方向正好是烟气与污染浓度降低方向,排风口、排烟口要尽可能均匀,靠近汽车附近,送风口应布置在疏散口的方向。
4.3 挡烟梁的认定
防烟分区划分高规规定采用档烟垂壁、档烟梁或挡烟隔墙等措施,这里档烟梁高规中指“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0的梁”。新汽车库防火规范使排烟量明显减少,笔者认为在新情况下,防烟分区的认定应相对规范、严格,即挡烟梁的认定应认真、从严。建议以板下大于800梁或主、次梁差大于500的主梁认定为挡烟梁。
4.4 风机的选择
按新汽车库防火规范设计的排风与排烟系统,对应管路阻力则相差不大。呼吁有
关厂家应紧跟市场,尽快开发出与普通风机工况相近、动力性能良好、压头适中(比普通风机压头略高些),高效、噪声低、平时排风与火灾排烟均适合的混流工风机,以满足市场需求。
【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推荐阅读:
超高层建筑防火规范11-20
高层建筑防火规范95版07-23
防火建筑设计论文07-09
石油库防火设计规范07-02
人民防空设计防火规范10-22
新的实验--教案设计11-20
建筑施工防火安全要点有哪些?07-06
建筑防雷验收规范06-30
建筑法规对建筑市场的规范作用05-26
建筑工程试验规范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