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验工作总结

2023-0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的流逝很快,我们在季节的变化中,也积累了众多工作佳绩。回首看不同阶段的工作,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有着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工作水平,可以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校实验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学校实验工作总结

中职学校实验员工作绩效量化考核探究

【摘 要】以河池市卫生学校为例,分析实行效绩量化考核的积极作用,从实验员工作绩效量化考核的主要内容及考核结果计算等方面对中职学校实验员工作绩效量化考核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职学校 实验员管理 工作绩效 量化考核

中职学校实验员是实验教学的主力军,他们的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对实验员工作进行绩效量化考核是评价实验员工作的重要措施,是中职学校实验员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在取得实验员对工作绩效量化考核的认同的基础上,从实验仪器设备用物管理、实验准备、实验教学及学生实验技能训练的提升等方面展开工作,通过量化考核目标,实施公正客观的考核,以实现实验员工作绩效与学校各方面工作绩效考核的共同提高。本文试以河池市卫生学校为例,分析实行效绩量化考核的积极作用,并从实验员工作绩效量化考核的主要内容及考核结果计算等方面对中职学校实验员工作绩效量化考核进行探究。

一、实行效绩量化考核的积极作用

中职学校以往实施的主要是主观考核,其责任集中在管理者,这种考核往往比较主观,难以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被考核人,从而影响考核工作质量。实行效绩量化考核则体现了实验员考核工作的客观、公正、合理。效绩量化考核将考核指标数量化,由于指标的直观性和易比较性,因而大家能够对被考核人各方面均形成一个数量明确的认识,易于横向比较,增强考核的透明度。由于数量面前人人平等,这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很大程度上克服考核过程的主观随意性,增强评价的客观、公正、合理。考核结果也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让准确、真实的数据说话,能够使考核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同时,实行效绩量化考核可以打破行政上班“大锅饭”,不再是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差一个样,体现了多劳多得。这样也可以充分调动实验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实行效绩量化考核还可以为实验员评优、评先、晋升提供客观依据。

二、量化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表现

思想表现的考核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政治思想:贯彻执行党的卫生职业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参加政治学习和社会活动的态度及表现。

2.职业道德:忠诚于党的卫生教育事业,治学态度,关心集体,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的情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度的情况。

3.工作态度:服从学校及教研室安排,接受工作任务及其交临时任务。

4.勤奋敬业:工作勤奋,脚踏实地,参加集体活动的情况。

(二)实验实训教学工作的考核

实验实训教学的考核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制订计划考核,根据任课教师的授课计划及时制订实验实训计划、实验用物及动物购置计划。

2.实验前考核,充分做好每次实验实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实验按计划顺利开展。

3.实验中考核:实验中协助配合解决仪器设备用物使用上的技术问题,并对学生使用设备进行安全教育。

4.实验后考核:及时认真做好实验室及用物卫生、废物处理等工作,并及时将用物清洁、验收、整理、归位好。

(三)实验仪器设备用物等财产管理及实验室管理的考核

实验仪器设备用物等财产管理及实验室管理的考核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卫生状况考核:保持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用物的整洁。

2.财产管理考核:建立实验室财产的各项台账,做到账、物、卡相符。

3.安全措施考核:做好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工作,熟知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发生事故后采取的紧急措施。

4.仪器设备的维护考核:掌握仪器设备用物的性能、操作技术、一般维修、保养等。

5.收集信息考核:负责收集整理实验实训的各种信息材料及实验室基本信息材料和档案资料。

(四)教研教改活动的考核

教研教改活动的考核主要从参加教务科组织的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听课、实验教学总结情况等方面进行。

(五)论文论著的考核

开展实验教学及实验管理研究,撰写发表论文论著,按论文论著发表的刊物分别确定其相应的分数,进行量化考核。

三、量化考核结果计算

实验员工作主要有定性工作和定量工作两种,工作绩效量化考核结果可从定性和定量这两种分别加以计算。

(一)实验员工作定性部分考核结果的计算方法

1.实验员实行行政坐班制度。

2.实验员工作评分方式采用各级领导的随时检查抽查与每周的定时检查相结合。其中,各项领导的随时检查战总分数的20%;而每周的定时检查占分数的80%,每周由实训中心主任与一名实验员共同检查考核。

3.考核的结果与实验室管理工作绩效挂钩,并存入个人业务档案。

(二)实验员工作定量部分考核结果的计算方法

1.制定全学期基础工作量标准。全学期基础工作量包括两部分:一是准备实验工作量;二是实验室管理工作量。准备实验的工作量:全学期按18周计算,每周10节(10节/周),总学时180节。实验室管理工作量:全学期按20周计算,以管理10大间实验室为标准,每间每周0.5学时,即5节/周,全学期100节。

2.全学期实际工作量的计算统计。一是准备整理实验实际工作量的计算。由实训中心主任每周定时核算实验员工作日志记录的工作量。计算依据为:根据各实验学科所属的教研室实验员和教师共同讨论得出的每个实验内容准备整理实验用物所用的时间,折算成学时数。二是实际管理实验室工作量的计算。根据管理实验室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考核两方面进行计算。管理实验室工作量折算法:两小间实验室相当于1大间实验室,如该实验室当学期每增加一门新学科实验,则按0.5大间实验室计算,大间实验室直接计算工作量。实验室管理质量好坏的考核以抽查和定期检查记录为考核依据。三是额外工作量的计算。安排到其他行政科室协助工作的及学校外派工作或学习的,按每天3节工作量计算。具体如下:学期基础工作量=准备实验工作量+实验管理工作量-额外工作量=180+100-额外工作量。四是超基础工作量的计算。全学期工作量等于基础工作量的,拿满同岗位行政课时费。如果高于基础工作量的,每增加2.8节相当于增加1%行政工作量。而低于基础工作量的,每减少2.8节相当于减少1%行政工作量。其中,将280节基础工作量看作满工作量100%,2.8节相当一个百分点。

3.上课时数折合为工作量的计算方法。正常每上一节理论课或实验课相当于一节准备实验的工作量。基础工作量不饱和的专职实验教师可用理论或实验课替代基础工作量。上课课时计算(理论或实验课):先要达到基础工作量饱和,然后超出部分,按行政兼课计算课时(学期学时在76节内,上一节得一节;超过76节的,多出的课时2节得一节),每节课时费与相应技术职称一样。

总之,实验员的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质量。中职学校应在推行教师效绩量化考核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建立一套实验员工作绩效量化考核体系,对实验员工作进行绩效量化考核,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仲理峰,时勘.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J].南开管理评论,2013(3)

[2]张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3)

[3]林晓璐.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的若干思考[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作者:文凤菊

第2篇: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 要]高校实验室安全与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文章在介绍实验室安全事故理论基础、高校实验室安全基本情况、安全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做好的几项重点工作,以期为广大高校实验室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安全管理

[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践教学和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是科技发展的源泉,也是高校对外开放服务的窗口,其在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验室的建设水平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近几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广大高校实验室管理者值得思考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基本情况

我国有近6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高校建设,80%以上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80%以上的SCI论文都来自高校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据统计,2018年全国本科学校有29964个实验室,近十年全国高校共发生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14543起,死亡29人(2019年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电话会议)[1]。2015—2017年,教育部对75所直属高校进行安全现场检查,对7所学校进行“回头看”;2018年启动第二轮安全检查工作,除了对15所直属高校进行检查,还增加了2所省属地方高校;2019年为第二轮第2年,检查了40所高校,其中有29所教育部高校、1所部属院校、5所共建高校、5所地方院校。2019年1月至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度高校科研实验室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科技司于4月至5月连续下发《关于开展2019年科研实驗室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教育部科技司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研实验室安全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分别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结合2018—2019年教育部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检查情况,安全工作检查内容及存在主要问题,如表1-3所示。

针对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可以将其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组织体系尚需完善;二是实验室安全制度不健全,院系层面缺乏学科特色;三是检查流于形式,安全隐患整改不够彻底;四是实验室设计施工不合理,有的实验室房间是由办公室改造而来的,不适合做实验室用房;五是危险品仓库、气体库房、化学废弃物中转站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六是化学试剂存放不规范、易制毒与易制爆化学试剂台账不清楚、化学废弃物暂存隐患大;七是病原微生物的安全管理规则缺乏,实验动物场所操作未获得相应许可证,生物垃圾未分类收集与处理,动物实验未进行伦理审查;八是特种设备报备不全,未在管理部门备案,操作许可证超过检验期,未定期检验,没有警示标识和操作规程;九是辐射装置管理不到位,射线装置未备案登记,台账不清楚,辐射许可证过期,危险操作区域未进行标识和隔离;辐射设备无声音和灯光警示;十是安全教育及演练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教授—学生这一重要层级的安全意识须增强。

二、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

根据功能、性质、隶属关系、开设实验内容的不同,我国高校实验室可以分为教学型(本科教学为主)、科研型(科研项目研究为主)、服务型(社会服务为主)实验室,国家级实验室、省部共建实验室、校级实验室、学院(系、所)实验室等,以及专业实验室、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无论高校实验室属于哪种类型,总体来说,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一)实验室人员的不确定性

高校实验室是广大师生进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的人员既有教师,又有研究生、本科生,甚至还有外单位人员,这些人员的身份复杂,流动性大,配合度低,管理难度大,给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二)实验室空间不足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实验室数量也出现井喷式增长。但是由于高校基础条件的限制,实验室的工作环境一般不太理想。如:有的高校实验室由老旧办公室改造后直接作为实验室使用;有的高校实验室设计施工不合理,分散在不同的教学楼中;还有部分高校由于用房紧张,直接将实验室仪器设备放置在过道、走廊中。高校实验室基础条件的缺失,导致其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三)实验室工作时间不规律

高校实验室工作主要是为广大师生进行教学、科学研究服务,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时间常常不固定、不规律,晚上加班多,同时很多高校实验室是实行24小时全天候开放制,甚至有的实验室实行全年开放制,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年限久、工作时间长,容易发生电、火、水、气等事故。

(四)实验室研究课题的多变性、探索性

我国高校的学科门类越来越齐全,学科之间的交融越来越紧密,实验室的研究课题覆盖面广、数量多,有的实验项目还处于探索阶段,经常变换研究内容、步骤等,具有不确定性,导致高校实验室无法实施科研项目立项安全风险评估,难以控制风险。

三、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科研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重科研,轻学习”的观念在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是一种普遍现象。由于科研产出一般与安全知识学习并非突出矛盾,因此常被人忽视,只有当发生事故以后才会引起大家的反思。这种对安全本质缺乏足够认识的现象最终造成高校科研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也为高校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工作推广、落实增加了难度。当然,高校科研人员不主动进行风险辨识的学习、不主动进行风险控制的实施、不主动尽到风险告知义务,都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埋下了隐患。

(二)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知识,控制风险能力弱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主要依靠实验室管理人员,其管理、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直接影响着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如:有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存在不会使用实验室基本的工程控制设施、不理解实验室过程安全的重要性等现象,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与风险控制能力。

(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法规制定不够完善,执行不够到位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别于科研院所、工业企业实验室,具有其自身特点。由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不够完善,出现了如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无实施细则,职业卫生健康相关法律法规不适用于教育系统等问题,导致国家制定的一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不相适应,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

四、做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建立架构管治体系

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架构管治体系是各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有利于可持续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水平。高校在建立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系构架过程中,应根据本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特点,结合国际通行的EH&S体系现状,抓住高校安全即为培养人这一核心,从本质安全理论出发研究普适性的实验室安全架构[2]。例如:清华大学根据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的理论,执行使用PDCA闭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

(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多采用学校—学院(系)—实验室的三级管理模式[3],其存在管理制度责任不明确、操作性不强、院系特色不明显等问题。高校应围绕管理制度、检查制度、责任制度三个方面制定适合本校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院系级则应注重管理制度(责任体系)、自检自查、准入制度、分级制度等;实验室应注重管理制度(责任体系)构建、检查、实验室标准SOP(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说明)制度等。当然,还应充分考虑其他制度的制定,如技术规范、标准、实验室环境卫生、生物安全、危化品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废弃物处置环境等制度。

(三)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实验室准入制度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获得准入证的实验人员而言是一种专业资格的体现,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实验室安全的基本保障之一[4]。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准入管理流于形式,主要是对新进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网络在线学习后进行上机考试等。实行实验室安全准入管理,应从学习者的需求考虑,侧重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技能训练、安全素质培养、学习全过程管理,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传统模式,配合使用线上教育+线下教育、虚拟现实+真实场景、网络平台+教师监管等手段,让学习者及时掌握安全知识与安全操作技能。同时,实验室可以实行一对一面试制度,以达到彻底改变网络学习和单一考核方式的目的。

(四)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

安全文化水平反映了实验室安全状况,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途径[5]。在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好安全组织、安全制度、安全培训、安全考核、安全预案、日常管理六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师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熟练掌握安全技能,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推进公共治理工作,保障实验室安全健康

高校实验室公共治理工作是直接反映实验室整体水平的标志,公共治理是从管到治的分水岭,是安全的未来发展方向。高校实验室的公共治理内容主要包括危化品安全、生物安全、特种设备、辐射安全、气路改造、通风设施等。高校实验室通过健康防护、应急演练、定期巡查等方式,可实现专业安全、安全提升、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的目的。

(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工作,确保整改工作到位

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手段,对有效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伤亡事故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实验室应建立多层次安全监察体系,制定定期检查制度,采用专项检查、日常巡查、日常自查的方式,对检查内容及时记录,形成整改通知书及整改反馈意见,进行网上公示,并将检查整改的工作纳入部门、个人的年度考核中,以確保整改工作及时到位。

五、结语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精细化管理和专业治理是其发展方向。在国务院加强高校“双一流”建设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应主动改变、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可控安全方案的动态台账,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 艾德生.清华大学,实验室安全管治发展路线的核心问题PPT[Z].拉萨,2019-08-24.

[2] 黄开胜,艾德生.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架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9):11-15,33.

[3] 贾历程,刘幽燕,张晶晶,等.“双一流”背景下西部地方院校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11): 9-12,28.

[4] 杜奕,陈定江,杨睿,等.化学实验室准入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0):221-223,231.

[5] 彭华松,谢亚萍,刘闯,等. 基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9):335-338,342.

[责任编辑:刘凤华]

[收稿时间]2020-07-2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湖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新时期提高院级实验室管理水平与农科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湘农教发〔2019〕68号)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余政军(1982-),男,湖南平江人,硕士,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实验室技术与管理。通信作者:傅志强(1968-),男,湖南涟源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作制度及生态种养、实验室管理。

作者:余政军 李海林 吴安军 王亮君 傅志强

第3篇: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管理工作的研究

摘 要:就实践操作而言,作为科研与教学重要基地的中等职业学校实验室,不但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物质设备保证,还能够直观反映学校的整体综合素质。在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仪器设备的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否具有合理的仪器设备质量、数量和结构直接关系到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与否。本文将对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后续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实验室建设;仪器管理

一、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管理的现状

1.实验室结构设置不合理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实验室设置不合理,依据课程状况设置实验室,这种现象往往会导致实验室的单一性和封闭性。此外,学校在采购实验室设备设施过程中,常常将教学需求作为采购前提,这很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性的仪器设备建设,导致设备利用状况和更换程度低下,进而不利于开放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堂的建设。而且,这也很难实现不同学科的互相联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

2.实验室管理人员水平较低

现阶段,中职学校在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备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实验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人员配备不足,特别是有些学校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并非相关专业出身,只能从事基本的开门、关门和基础整理性工作,无法胜任实验员的整体工作。而当前国内的很多高水平的中职学校都建有各种有关的实训基地,甚至是国家级的教学实验中心,据国家有关要求,此类实验室建设需要相当大的配套资金。因而,一些中职学习为让自身实验硬件“高、大、上”,不分主次地花重金采购一些贵重的、高端的仪器设备设施,而在采购前却很少对相关仪器技术参数、适应范围、仪器性能等进行论证与评估,导致采购回来的设备常常处于闲置状态,很难真正发挥出设备设施的效能。这类问题都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下、实验室效能比不高、资金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3.实验室体系管理薄弱

不可否认,中职学校实验室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学校不够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仅仅将实验技术作为辅助性的教学内容,定位于教学活动的附属位置,很难保证实验室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还有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但待遇较低,而且鲜有晋升机会,这必然会影响其工作主动性与积极自主性的发挥,很少有人乐意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十分缺乏。

二、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管理措施

1.强化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

一个合格、高效的中职学校实验室,不但需要拥有优异的实验设备设施,更需要有高层次、专业性的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而实验室工作人员则既需要从事管理工作又需要做好服务工作,具有很强的双重性。

2.完善考核机制与职称评聘机制

在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评优和评聘中,要特别注重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的并重原则,评价工作要尽可能公平、客观地反映被考核人的实际工作状况。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明确各实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对其具体工作考核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要包含仪器设备的完好情况和利用情况、大型设备的开发和维护情况、仪器的管理服务情况等。在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仪器的作用,仪器功能的使用率与开发率越高越好。而后依据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客观工作进行独立评聘,设定相对较高端的工作岗位,完善考核机制和职称评聘机制。另外,还可以积极吸收一些综合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从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3.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科研课题相结合

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工作很难具有独立性的工作成果呈现,他们的工作通常只是各种科研工作的融合部分,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型的科研项目来说,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往往需要对相关仪器进行对应的数据评价,因而,可以将科研课题与相关大型仪器的管理进行相互结合,这不但有助于提升仪器设备的利用,还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便利。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将实验室管理人员加入到一些课题研究团队中,让其了解课题研究的目的,辅助阐述结果产生过程并加以分析,强化他们与科研人员的交流与沟通,两者相互启发以更科学、有效地制定实验技术路线。这一过程有利于实验室管理人员获得职业认同感,产生较强的自我成就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团队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状况。当前阶段就各中职学校来讲,实验室建设和仪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需要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傅毅.高校实验室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建设[J].衡水学院学报,2011(1).

[2]汪丽,赖瑢,余小岚,陈六平,曾锋.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 提高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

[3]朱磊,朱佳丹.浅谈职业院校虚拟仪器实验室的建设[J].硅谷,2010(11).

作者:金莹

第4篇:学校实验工作汇报

建设书香校园 构建理想课堂

杨家河小学工作汇报

为积极响应教育局的号召,推行素质教育,打造理想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学期以来我校新教育实验工作坚持“让师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以“六大行动”为基础、重点抓书香校园建设、师生共同写随笔、晨诵课程,并深入推行“1236”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倾力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效益。

一、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倾力打造高效课堂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们认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必须真正走进学生心灵,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师生交流的窗口、活动的乐园,让课堂充满魅力,即教师点拨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引人入胜。学生学得开心,灵活,主动,其乐融融,乐在其中,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为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我校镇教育改革年的东风,决心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当时,依据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和厉山三中“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我校课堂教学的“1236”模式,即:一个学科助教、二人结为师徒,三个基本板块、六个基本环节。伴随着课改两年来,我们对新课改历经了激情澎湃、困惑疑虑、艰难实践、不断反思等过程。面对无处不在的困惑和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坚持学习着、探索着、实践着,伴随着课改一路前行。

(一)、进行新教育实验,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加强领导是保障 学校进行新教育实验、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能否顺利开展,领导有力是保障,是否落实有成效,学校管理是关键。

1、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挂帅、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由教务处专门负责课改工作。

2、实行校级领导包教研组制度。为加大课改力度,今年春,学校把各教研组整合成语文、数学、英语,由学校五位校级干部每人包一个,要求包组干部全程参与教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并对本教研组的教育教学质量负责到底。

3、线块结合,实行教学网络管理,明确责任。目前我校对课改的管理形成了三条脉络,让包教研组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各位教师等做到层层权责分明、人人赏罚分明: 年级组长―――→班主任――→学 生

↑ ↑

学 校――――→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 ↓ ↓ ↓ ↓ 包教研组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 师

(二)“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树立正确教学理念。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要有主体意识、启发意识、民主意识,只有在先进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策划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被新的形势淘汰. 1.聆听窗外声音

一是分期分批组织教师们到课改先进学校进行现场观摩、研讨。一学习观摩。二是凡是教研室有通知的教研会,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我校都会派教师去学习,我校每年外派教师学习观摩达三十余人次,每次考察回来后,学校要求考察教师人人写出三千字左右的考察汇报材料,并召开考察学习交流、研讨会,让每一次外出考察学习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四是请专家、交通部门、法制部门、校知名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报告会活动,我校先后举办了“感恩励志报告会”、“法制报告会”、“法制安全报告会”“交通安全报告会”“知心姐姐专场报告会”“青春期生理、心理讲座”等。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其多元价值观的形成。

2.加强培训,促师生成长

(1)、首先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领会《小林镇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草案),重点学习“1236”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及有关要求。再者利用暑假集中培训时间及每周的教师例会,组织教师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课改理论及经验,观看他们的课堂实录。

(2)、相互学习,集体提高

、设立教科研办公室,为教师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提供平台。今春开学后,为了方便集体备课,让教师相互交流,课改领导小组决定,设立教科研办公室,并对办公室进行美化布置,要求各教研组每周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以规定的方式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以此促进我校的教研教改活动常态化,有效化。 、观摩研讨式培训:观摩研讨式培训旨在从操作层面上,引导广大教师将静态的文本恢复到鲜活的课堂教学状态,促使师生在教学情境中不断生成活生生的经验。我们围绕新课改理念,发挥课改骨干的引领作用,确定了一般教师讲“入门课”“达标课”, 骨干教师讲“示范课”、“研讨课”,开展了每学期每人至少讲一节公开课活动。本学期我校讲公开课的教师已达十余人次,每次公开课听课教师达二十人。教师们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逐步深入地理解新课改理念,提升自我认识水平。大家在评课、议课中,互换角色,质疑问难,就课堂教学中折射出来的问题,如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最有效、为什么这么教等问题,结合新课改理念,展开讨论,集思广益,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共同提高。

、参与互动式培训:围绕高效课堂涉及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教师自己的困惑,展开平等的、坦诚的心灵对话与思想碰撞,借助群体反思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3)、对学生进行培训。课改初期,教务处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一个月的宣传鼓动,培训学习:让学生知道课改课的课堂结构及教师教学的六个基本环节;让学科助教、小组长、师傅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让学生们掌握如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学校和教师的课改意图以及师生间如何配合,课堂上如何互动。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小组长”“优秀学生”“优秀展示标兵”等,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课堂形态,为打造高效课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改革课堂形态,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改变座位,由秧式变成条块式;二是转变教师角色,教师由高高在上变成学案的精心编写者,课堂教学的总导演,总设计师,课堂上老师只是欣赏者、评判者、激励者、参与者、指导者;三是改变黑板数量,由一块变成一圈;四是改变小组构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五是改变教室的文化氛围。这些变化,使教学的关注点更多,指导更有针对性、师生间互动的点、线、面更广泛,更深入,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覆盖面与真实性更可靠,指导与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而“条块式”座位的设置,同质异构小组的建立,更加方便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交流、合作与探索,不仅弥补了教师个别指导受环境时间限制带来的不足,使面向全体的教学真正建立在针对个别的基础之上,同时,由于它是“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也使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全面实现成为可能,为打造高效课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师生共写随笔 “师生共写随笔”就是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超越自我。我校定期召开课改总结反思交流会,让教师把课改中的收获、感悟、困惑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营造对话情景,促成教师快速成长。同时要求教师积极撰写培训学习体会、论文、教学反思笔记。当然,写只是形式,但写带动的却是阅读,是思考,是实践。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而我们强调师生共同去做的原因是,学生也需要记录成长的履痕,反思自己的行为,倾诉心中的秘密。而倾诉是心灵最大的释放。因为,可以说这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在淡化作文概念的同时,学生也在随笔中培养作文的兴趣,无疑也会掌握做人的道理。

1、引领教师撰写教育随笔,为发展提供原始资料。

最初开展教学反思撰写活动的时候,教师们不知道反思哪些内容,“记”的无绪,“思”的盲目。我们适时向教师们推出了“课后十思”:一思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二思有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三思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有什么收获?四思教师是否投入了教育激情?五思课堂有没有发生意外情况,是否处理得当?六思本节课最骄傲或最懊悔的地方在哪里?七思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哪里?八思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九思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十思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及时记下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每节课后教师可以从中选取一个内容,作为反思点。既可记成功,也可录失败;既要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既可长谈,也可短议。长年坚持,形成制度。“课后十思”的经常化与持久性,使我校教师的教学反思成为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教师的“每日三省其身”,也为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

2、引领教师撰写生活随笔,以成功激发成功。 鼓励青年教师自加压力,正所谓:“退一步,山穷水尽;逼一逼,柳暗花明。”逐步增加随笔篇数,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写两篇以上论文、每周一篇优秀导学案。两年来我校教师已在随县教育、随州报上发表论文、随笔十余篇,有二十余篇论文、优秀教案获省、市、县级奖。教师们写出培训体会及教学反思、论文、600余篇、优秀导学案100余课,目前已装订成三个专辑,供老师们学习交流。为了便于教师及时反思,我校每学期给每位教师发一个反思笔记本,本学期我校每位教师已写教学反思十余篇,不少老师们亦开设自己的教育博客。

3、引领学生撰写读后随笔,夯实文化底蕴。

学校为每班配了一个书柜,发动学生自带课外书,学校又出资购买了部分图书,充实书柜,尝试着“晨诵、午读、暮省”的读书方式,以此扩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每天开放学校图书室,供学生借阅。同时,要求学生每周阅读两篇以上优秀文章,摘抄其优秀文句,写一篇读后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4、引领学生随想之笔,记录成长足迹。

我校在级开展多姿的随笔实验研究,指导学生敞开童真的心灵,睁开童趣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快乐,用稚嫩而真实的笔触记录成长的足迹,体会写随笔的自由和快乐。指导学生撰写随笔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语文组教师要求学生每周写1-2篇随想,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5、体验成功,获得满足

学期末学校汇编最优秀的的学生习作《心语》,同时,汇编教师优秀作品《教师随笔集》,供师生相互学习。学校创办了小林教育,为师生展示个人才华提供舞台。小林教育每月出刊一期,分别分发到小林各学校,供全镇师生阅读、学习。

三、营造书香校园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权力。为配合新教育实验的落实,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高效课堂奠基。

1、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才华的活动平台。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有计划的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如全国英语能力竞赛、物理、化学奥林区克竞赛、田径运动会、唱红歌大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书信征文、作文比赛、游艺晚会、手抄报比赛、书画比赛、校园集体舞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使学生愿说、敢说、会说,愿动、敢动、会动,从而培养其自信心,形成终身受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2、发挥环境文化的陶冶功能。我们层层构建了走廊文化、美文诵读文化、墙体文化、校园宣传专栏文化、班级特色文化等体系。校园文化突出了“时代性、现代性、世界性”的特点,发挥图片的视觉震憾效应,赋予其现代与未来气息。如:我校饭堂外、教学楼上有两幅醒目的课改标语、校园各处墙壁都有各式各样的标语、“天天美文诵读”则是利用早操后排队离开时、排队就餐时,集体诵读一些琅琅上口、语言精美、节奏感强、富于教育意义的古文和诗词、英语短文,学生们在这每日的10分钟的经典诵读中,加强了记忆,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校园宣传专栏长达8米,还有2个4平方的玻璃橱窗,定期将学生自己的作品、师生获得的荣誉予以展示。“班级特色文化”注重了各班级的特色文化引领,将班徽、班级宣言、班级目标等各自的特色予以展示,用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走廊文化主要张贴的是各班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出的手抄报,方便学生课余欣赏。如今,整个校园,从古今中外,楼内楼外,“听视说思”不同的角度,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文化的海洋中,情操得以陶冶,思想得以净化。人文化、和谐化的氛围在文化的传承中得以继承。

四、建设数码社区

为了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我校与联通公司签订协议,开通了校园网,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每天更新一次。建立了小林中心学校QQ群,小林教育QQ群,各班也建立了班级QQ群,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加入这些群,方便师生进行学习和交流。

总之,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有成功的体验和收获的喜悦,近两年来,我校被市教研室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被县教育局评为“课改先进单位 ”,我们坚信:我们践行新教育的理念没有错,打造高效课堂的行动没有错。相信有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的关心指导 ,有你们与我们一路同行,小林镇中心学校的深化新教育实验,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之路一定会越走越长,越走越宽,越走越精彩。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体会与理解,不当之处,再次恳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第5篇:学校实验工作总结

学校实验工作计划庄皋小学 200

6、2

实验教学在现代教育中有重要作用,我们要积极引导有关学科和实验教师,主动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使实验室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在实验教学管理上,我们制订和完善各科实验的规章制度,并做到始终一贯,严格落实。与此同时,我们还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尽量修旧利废,既满足教学需要又为学校节约大量资金。

一、改革挖潜,强化实验在学科课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学科课堂教学必然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开足上好实验课,是自然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尽量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演示实验通常只是老师做,学生看。而有些演示实验可见度差或现象不明显,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为了增加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促进思考,发挥所有感官的功能,我们积极创造条件把许多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2.尽量变分组实验为单人实验。按一般规定,学生实验是二人一组,我们努力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把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改成单人来做,大大扩展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利于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掌握实验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克服了过去二人实验时时间浪费,争抢仪器等现象。这样做虽然使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同时也给仪器设备的管理增加了难度,但学生十分满意。

3、尽量变封闭型实验为开放型实验。凡是课上没有完成或效果不佳的实验,学生均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再到实验室重做。,实验室都应予以满足,

并且允许学生挑选仪器,设计独特的实验项目。

二、发挥优势,体现实验在活动课程中的主导作用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两大课程系列;改革优化学科课程,开足上好活动课程,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我们认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在落实教育方针中互相补充,互为作用,又各有侧重。学科课程侧重在“知”, 活动课程侧重在“行”;学科课程侧重在理性,活动课程侧重在感性;学科课程侧重在共性培养,活动课程侧重在发展个性。 两个课程系列紧密结合,德、智、体、美、劳各育才能珠连璧合,才能造就学生完整的智能体系和健全的人格,才能使不同智能类型和发展层次的学生,既能全面打好基础,又能发展其个性特长。而实验教学,因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在活动课程的教学中就处于十分重要的主导地位。

今后,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仪器、设备和教学档案要尽快实现微机管理。同时,要努力开拓实验教学的新途径,构建实验、录像、投影、微机有机联系的大实验网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第6篇: 崇仁实验学校创建文明学校工作总结

近三年来,学校坚持“办规范学校 铸健康人生”的办学理念,始终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做好文明校园的巩固提高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我校在创建“文明校园”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一、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工作组织领导建设,形成德育教育网络。 学校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全面负责创建工作,工会、团总支、办公室、总务处、政教处、教务处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创建工作。工会主要做好教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团总支做好团组织建设,抓好团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负责升国旗仪式;政教处做好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法纪教育,做好环境卫生工作,负责文明班级、宿舍、三好、优干的评选表彰工作;总务处做好创建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教务处主要抓好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办公室负责基础性资料整理收集及各方协调工作。在创建工作中,各处室积极配合,认真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在对学生教育活动中,学校形成了德育教育网络。一是领导包年级,科任教师帮教后进生,班主任定期家访,警校共建,形成全员教育模式;二是定期分层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三是争取社会各界对学生教育及学校工作的关怀和支持,使“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形成良好互动关系,充分发挥好教育的活力。德育教育网的建立,形成了学生思想教育的全方位管理机制,拓宽了教育空间。

二、丰富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科研力度,增强育人功效 学校以“学会做人、学会求智、学会健美、学会生活”为育人目标,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突出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育人功效。

1、突出一个主题──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一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升国旗制度,搞好国旗下演讲教育活动。每周一个主题。这些主题紧扣时代特点,关注社会热点,使国旗下的演讲都成为对师生进行教育的大课堂。二是搞好重大节日的庆典活动和班团队活动。

2、狠抓一个教育──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建设良好的校风。我们以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始终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一是对学生的一日常要求和仪容仪表,坚持日查、周评、期末汇总评比制度;班主任坚持上好班会、晨会,通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答卷,成立文明监督岗,办专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文明意识、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二是狠抓校园环境卫生净化,坚持“两打扫一保持”,购置了漂亮的垃圾桶置于校园,学生养成了垃圾归桶的好习惯,校园干净整洁。

3、抓好一个实验---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培养人格健全的中学生。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为龙头,走德育科研化路子,培养人格健全的中学生。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各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工作中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充分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教育专题讲座。另外,还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信箱,进行个别帮助和指导,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多渠道、多途径,全面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了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的潜能,不断走向成熟。

三、加强安全法纪教育,搞好治安综合治理

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校长全盘负责学校综治工作;工会具体抓好综治措施的落实、督查工作;总务处负责校舍安全和门卫管理,清除一切安全隐患;政教处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教务处负责抓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依法执教意识。在综治方面,我们采取了4条措施:一是坚持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全班学生,科任教师帮教后进生的安全管理责任制;二是定期召开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发放安全教育《告家长书》,落实了学生校外安全责任;三是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来校作法制教育报告,进行法制教育;四是对严重违纪学生进行校纪处分、跟踪帮教,杜绝了重大违纪事件的发生,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四、以“爱岗敬业”为主题,不断强化师德教育,着力塑造“敬业、爱生、博学、创新”的教师形象

一是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采用大会专题辅导,分组逐条学习,个人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开展学生及家长评教活动。三是执行师德目标量化考核制度,开展“师德标兵”评选奖励活动。四是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全校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搞好党建工作 学校领导班子带头抓好自身建设,廉洁自律,坚持“以学习促进步、以团结求发展”的原则,召开支委会和民主生活会,对全体党员进行党的基础知识学习培训,按计划发展党员、培养积极分子。

党支部充分发挥监督保证作用,为校长保驾护航,支持校长独立的办好学校,团结全体教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在支部领导下,每年召开教职工大会,征求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将收到的教工提案件,转有关处室处理,使教职工提案基本得到了落实。学校支部和行政组织廉洁勤政,依法治校,学校无乱收费、乱订滥发教辅资料行为;学校实行了校务公开。

六、加大硬件投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营造优美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三年来,学校相继完成塑胶跑道、学生宿舍楼的建设,使全体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极大改善。

总之,几年来,学校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校风正、学风浓、教风严谨的良好局面,师生无违法乱纪行为,学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教育质量逐年上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内增素质,外树形象,发挥学校的优势,努力把学校办成精神文明的窗口,素质教育的典范,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崇仁实验学校 2014年10月

第7篇:学校课改实验工作总结

2006-06-27 08:53, 罗刚朝, 13534 字, 0/663, 原创 | 引用

经过四年来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现把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学校课改实验工作总结 教科室

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几年来,课程改革实验给我校的教育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校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扎实的培训、考察学习,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新课程;优秀观摩课展示、论文评比、专题研讨,为我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成长记录、教学反思,引导教师走上一条研究之路。课改实验,带动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校教师具有了研究意识,养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不仅重视授课前的设计,而且重视课后的总结和反思。研究方式的改变带动了我们工作方式的改变,走出封闭的教室,打破学科壁垒,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

经过四年来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现把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制度管理。

开展课程改革实验,首先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增强课改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转变教育观念上下功夫,取得实效。课改之初,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程改革核心的观念。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确立了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并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决定》和《纲要》上来。定期召开家长会、学生座谈会,有计划地、不断地向社会、家长宣传,使其理解、参与并支持学校的课改工作。 为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强化课程改革管理,学校成立了相应的各种组织。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课程改革实施组由教学校长任组长,主任为副组长,成员是课改年级所有任课教师。教学校长、教科室主任、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年级组长成立了课程改革培训组。做到组织机构健全,人员结构合理,并且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在挑选课改年级任课教师上,学校也是谨慎行事,选派的是工作热情高、有教研和科研能力、肯于吃苦、敢于创新、有奉献精神的各级骨干教师为实验教师。为保证课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学校还健全了各项制度。首先制定了例会制度,除了在组内及时交流外,我们每月还安排课改年级的交流活动,监督新课程实施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学校还制定了实施新课程学习制度、奖惩制度。明确规定了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有突出成绩的给予奖励,对违反各项制度的,视情节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在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又组织教师学习《决定》、《纲要》,熟悉新课程的内容框架,明确改革的目标,制定出本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立足校本,潜心实验,落实课改精神。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我校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课程改革的内容纳入到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使全校教师尽快了解并认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基本理念,充分认识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功能、结构、内容及评价等重大变革,改进传统的教学行为,增强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

1、加强通识培训,做好师资准备。 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我校的新课程师资培训以“校本培训”、“研训一体”的组织模式为主,在“自修——反思”培训方式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亲验式、强调案例分析、强调参与——分享、强调合作交流,使教师在“做中学”,在教学实践中领悟。 在课改初期,学校派出领导、骨干教师、一年级教师参加了上级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开学后,学校就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加强培训,由教学校长主持讲座、辅导,学习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解读等,使教师深入了解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地讨论,全身心参与到培训中来,推动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聘请有关教研部门的专业理论研究教师和学科专家,做专题讲座,与教师对话交流,提升研训规格,我们多次请宁煤第一教育中心教研室主任高士文以及石嘴山市教研室主任李元功、王少元和支爱玲、马秀珍等老师来我校讲座,和老师们互动交流。高仕文主任先后为教师们做了“如何开展校本课程研究”专题讲座,李元功主任为教师做了“如何写教学案例”专题讲座,李主任举了很多鲜活的案例,如《圆锥的体积》、《分数的认识》,给老师留下了回味无穷的联想,使老师们基本掌握了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的方法。支爱玲老师多次来我校,引导教师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作以指导,起到点石化金的作用。并于2004年5月20日到我校查看课题研究记录资料,于课题组成员、参研教师进行了一次深层次的对话,用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提高了我校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教研组这个教学研究、教学培训的主阵地作用,通过教研活动时间,利用学校的文本资料,音像资料,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提升教师知识水平,我们先后组织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新课程教学设计》等著作,对教师进行了课题研究方法的培训,开展了课题研究讲座《如何创设学习情境》、《学习方式的转变靠什么》等,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师的集中学习时间有限,最主要的还是靠教师自学。每位教师都订购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根据所学内容,对重点章节,教师都要做好学习笔记,要求保质保量,学校定期检查。对重点内容,学校还通过试卷的形式,检测教师的学习情况。对教师的心得、案例分析、教学反思、论文等成果,我们编纂成册,作为学校新课程师资培训的校本教材。

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促进专业发展。⑴是在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的行动中,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努力把学校改造成为学习型组织;⑵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让年青教师根据专业等级目标确定自己达到的标准和时间;⑶加大对骨干教师的使用力度,加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论修养。

通过学习,我们感到,教师们的各项业务作业不再是应付了事,而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学校有目的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培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组织全校教师去灵武课改实验区听课学习,安排部分教师到银川,内蒙的乌海,北京,大连和成都去学习接受最新的课程理念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利用网络,围绕自身的问题,搜索、查询文献资料,积累有效信息,倡导同伴互助,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与骨干教师,校内名师结对子,实现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学习和研究中不断提升,形成学校校本研究的风格,同时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的安排,学校教科室及时按照上级学习的要求对教师进行三级培训,多年来我校的继续教育培训率,及格率均达到100%。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中最前卫的教学组织,教育思想,以更新教师观念,使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到走适应二十一世纪学生要求上来

为了推进课改工作的扎实进行,加大课改的宣传力度,积累信息材料,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制作了《教师成长集》,设计了“走进新课程”、“探索园地”、“教学设计”、“教师论坛”、“案例与反思”等栏目,每位教师写的都是自己的实例,并把课改方面的信息采编过来。在互相借阅、学习,取长补短中,共同进步,使课改工作越来越明朗。 为普及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必备的课程资源,学校购置了现代化教育媒体,我校还多次利用校本学习时间,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由两位微机教师分别辅导。现在,全校教师都能自制课件,40岁以下青年教师都学会了动画制作技术。每学期学校要求教师至少在多媒体教室上一节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到目前为止,除几名教师外,我校大部分教师都已取得了计算机各级合格证书,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2005年十一月我校教科室在中国教育网上建立了“成长历程

小学天地”的博客,发表教师的随笔、教学案例、反思、论文和学校的计划、总结等,短短数月时间就有一万六千多人次访问浏览,扩大了我校的影响。

2、强化教研培训,确保实验效果。

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最终看教学。我们加强了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的落实工作,坚持“五项标准”认真进行教学研讨,落实课改精神,向课堂要质量。学校的全体领导重点深入到课改年级,组织并参加集体备课。备课时,共同研究教学目标的三维统一,确定教学重、难点,研讨教学方式等。教师们各抒已见,在意见和想法不同时,大家再分析,试想哪种方法更好,最后找出适合自己、适合本班学生的最佳方法。对于一年级教师,领导跟踪指导做到了经常化,点滴细节都进行指导。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实施新课程,对一年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是每位教师应考虑的首要问题。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方式,尤其是一年级的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情境图,教师在课上的创设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做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

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领导重点听一年级课,而且教者互相听课,下午放学后就研讨,找毛病,说建议,领导、骨干教师示范、重新设计,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教者就能很自然地创设情境,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尤其是很枯燥的拼音教学,也变得有趣而生动了。 在学习方式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不仅参与学,也参与教,还参与课程的创生,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它

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激发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认识和理解,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推动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水平,解决复杂问题,并促进差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差生更有价值。起初,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我们都有些抱怀疑的态度,怕出现“热热闹闹走过场”的现象,使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感觉效果非常好,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突破教师教授、学生自学的一些局限,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不尽相同,而且有分工,有合作,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组长还特别负责任,对本组差生从不放过,挖掘了他们的潜能,这样全班同学的学习水平都能稳步提高。

课堂上我们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学习方式还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课堂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学生思维活跃,闪光点频频,他们已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一节课40分钟,往往觉得太短了,下课后还围着教师讨论问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还注意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各传媒、电子网络延伸,使之与社会发展、知识巨增相适应。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要求教师互相听课,尤其是新一任领导班子成立后开展的组内研究课,同学科教师听完当天就进行评议、研讨。评出优点,鼓励教师充满自信,继续发扬;议出不足,使教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就改进,研讨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一天改一点,提高一步。我们的教研记录本上,记载了一页又一页,仿佛那是教者成长的脚印。到现在为止,教师教学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在他们都充满自信,要使尽浑身解数,把学习新教材的学生教个明白、教得灵活。使学生学得痛快,真正得到发展。 在教学上,我们要求教师记反思和写案例。这种反思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只流于形式的课后记。要求教者及时、认真回想整节课上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以后同类课型的借鉴;记学生中好的思维方法,用于再教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反思教学中的明显不足,认真总结,确定弥补的有效途径;反思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错例,用于以错为戒,以错促思,增强再教时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这样的课后反思,教者们先是觉得有些麻烦,经过一段时间后,认识到反思的作用非同寻常,便很积极地进行反思,使自己不断进步,教学能力再登一个台阶。

3、重视科学研究,以课题牵动课改。 课程实验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过程。我们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科学研究的态度认识和解决在实验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校的自治区级课题是《小学生在多元互动中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研究》,教科室的《小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研究》课题,以及教师个人的校本研究课题。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以及教师论坛,掌握了原始材料,有的放矢,加强过程管理,注重研究实效。本学期根据各年级的实际,我们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基础上,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实施课题研究,我们的原则是从实际出发,坚持课题牵动,以研促教,以研促改,研改教一体,形成人人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教科研氛围,促进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地发展。

4、完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功能。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是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评价,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待学生侧重赏识性的评价,找寻学生的闪光之处,优势所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课改年级各班还为每位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记录袋里已经装有学生基本情况记录表,从思维特点、态度与习惯、知识与技能三方面记录学生的基本情况。还装有学生最满意的拼音、口算、绘画、朗读等一些作品,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学生、家长定期浏览。通过这些材料,反映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成就及其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 对教师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确认教师是否“达标”,重要的是帮助教师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要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使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结合实际,通过认真组织的研究“工程”评价标准,⑴先后编制了“二期”质量工程教师等级评价表,随堂听课课堂教学评价表以及“二期”质量工程达标等级统计表,教研人员对“评价标准”进行解读,使教师的教学以评价标准为依据,达到转变教学行为,关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目的。⑵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以自学为主,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评价为辅,突出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形成宽松、民主、开放的评价氛围。⑶对新调入我校“一期”工程未取得达标证书的教师进行评定,对已达标的教师进行复评,上学期学校在自愿申请的原则下对37人进行了复评,均达到了“标准”要求。⑷利用教研活动对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师的课,进行诊断、研究,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质量。⑸创新评价,我校在实践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准,进行了语文评价改革,先后制定了“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语文学科评价表”、“口语交际评价表”、“朗读、背诵评价表”和“识字和写字评价表”,并在自治区进行了成果展示、交流。

在对教师一节课的评价上,更多的关注的是教学的组织形式、课堂环境、学习方式、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等,而不是凭借学生的一纸试卷评价教师。

三、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

课改实验四年多来,我们真切地感到新课改的春风已吹进了校园,吹进了课堂。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数学教学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实验教学法。特别是在练习的环节上,我们采取了“兵练兵”的训练方法,好带差,学生之间互相训练,在三年级中开展了写数学日记活动,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作文采取了尝试“三步”教学法,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动手写作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然后进入课文的学习(带着自己碰到的问题),最后可模仿借鉴所学课文内容修改自己的习作。同时增加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绘画文学》的开发与学习,丰富了语文的知识。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英语课教学,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我们每周四利用广播在早晨进行全校性的语感教育,安排英语教师走入早读课堂进行口语训练,在今年举办的“希望之星”英语大赛上我校80%多的参赛选手进入了市上的复赛。其他学科,根据学科特点,采取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谁走进学校都会感到,领导研究课改、教师谈论课改、学生参与课改、家长支持课改的浓厚氛围。传统的教师泛泛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被生动活泼的讨论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代替,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课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我校教师能走出课堂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秋天的景色,冬天的雪景、带领学生亲自放风筝、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眼观之、以耳闻之、以鼻嗅之、以身触之、更要以心思之,产生联想,增加学生的社会体验。数学课,老师在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三棱锥等实物摆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总结出概念,再让学生到前面闭上眼睛用手摸之,通过感觉说出是哪一种立方体,最后让学生不看实物画出立方体,再组合成美丽的图案。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就非常好了。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思想品德的塑造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3)、教学手段的转变,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转变为学生利用学习工具自己学习,多媒体教学走入新课堂。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挖掘他们的自身的潜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不断总结经验,做到以美引趣、以奇诱趣、设疑激趣、以动唤趣、练中增趣,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去学习。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思维活跃了,学习兴趣浓了,学习信心增加了,情感态度、健康个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道德情操、人生价值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要知道“授之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的道理,要研究学法,加强学法指导,要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教会学生会学习、会求知,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有好奇心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只要我们教师注意尊重他们的个性,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想象,创新的潜能就能被开发出来。由于我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2004年在韩国多国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中我校学生在多个级别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荣获小学组第一名,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我校由于规模较大,学生数多,特别是近几年外来人口转入我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学中教师们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多参与、勤动手、合作交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思想上引导,方法上指导,知识上辅导,对学习有余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例如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就设计了“作业超市”,不同水平的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选择不同的作业,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制订五种评价办法。 (1)、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由过去重结果轻过程转为结果过程并重。建立“小学生成长记录袋”,在学生之间进行评比交流,家长和学校进行评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带领学生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体现新课改的精神。例如我校从上学期开展的年级组评价课活动,采用当面评价,各学科教师都参与,家长参与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很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2)、把评课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发展上。

课上的好坏由过去只听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发展,转为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 (3)、注重开放性评价

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教学开放日,倾听社会各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评价。 (4)、提倡自我评价,学期结束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工作、表现做出书面形式的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他们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5)、领导评价:根据每位教师学期的工作,表现过程、考核结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发展。 面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新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看到自己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课程标准,精研教材的同时,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深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吸收专业推出的新成果;与此同时,一方面还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借鉴教育同行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新经验,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以此从全方位、多角度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形成能适应新教材教学要求的过硬的业务功底。

四、多渠道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开发、设立校本课程。

备课时,我们鼓励教师有效地利用各种书刊文献资料,学校为教师提供大量的教辅用书,学校的图书馆全天为教师开放,每周为各班学生开放一次。教学所需电教设备,也基本齐全,实现了资源共享。校园网、电子备课室的建立,为每位教师提供了最快捷的方式查找资料,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令孩子们感到新奇、有趣,令家长们感到满意、放心。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把理论上属于课程资源的资源要素发掘出来,真正为学校教育服务。但一提到资源、开发,往往会感到与教师很遥远,可望而不可及,那是专家的事。我们通过学习,对课程资源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到课程资源包括的范围很广,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学生工具书、学具、课件、标本、照片、图片、网络资源等,只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就能够优化课堂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不但是课改年级,其他年级我们也都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其潜力。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我校根据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2004年自行编写了《绘画文学》这套校本教程。该教材共六册,

适应于全校各阶段学生,本书注重把学生从各学科学来的理论和学生所面临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各学科知识和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课堂教学从教学延伸到家庭、社会,体现课前、课上、课后、学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不但给学生的学习、思考留下很大的空间,也给教师的探索操作带来一定的灵活性。从日常的养成教育到美的熏陶,从自然风景到人文景观,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提升真实自我,启迪智慧,丰富道德情感,升华文学、绘画修养。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分段试验,边完善边修改,探索教学思路,广泛征集班主任、学生对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反馈以确保课程不流于形式真正受到学生欢迎,为发展他们的个性起到积极的作用。经过近一年的试点,教材逐步得到改进,,并完善了校本课的评价标准,实施纲要,2005年3月正式试行,编入课表,正式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一年多来,学生、老师收益非浅,成功作品300多幅,艺术节上组织全校学生进行观看,受到了各级领导、家长、社会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开设《绘画文学》的同时,我校还确定2004年的四年级(现在的六年级)为实验年级,开设了以“书法”、“形体”、“编织”等辅助的校本实验课进行实施,其中的花卉种植、编织、朗读与欣赏、变废为宝、少儿形体健美等教学内容,既涉及学校、家庭、自然、社会各个领域,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息息相关;学校打破班级界限,根据学生的喜好编班上课,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校本课程点燃了学生心中炽热的火花,促进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挖掘了创新潜能,实践能力得到普遍提高,自课程开设以来,学生的动手操作成果达100多件。我们为全校每班都设立一节读书课,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读书量。根据学校特色,我们在全校还成立了艺术类,学科类,器乐,乒乓球,篮球,足球等兴趣班,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我们感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大有裨益。 经过四年的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检查活动中,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领导的好评,被评为“质量工程”先进单位。青年教师王秀珍和吕英杰的录象课先后获得全国大奖,艾影老师获得市级教改能手称号并代表我市在全区数学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蔡永霞老师的课被自治区教研室刻录成光盘成为教师培训教材。体育教师赵建彬多次在全区和石嘴山市做观摩示范课,以其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赢得了各级领导、老师和学生们的好评。几年来我校教师先后在《宁夏教育》上发表论文4篇,在《宁夏教科研》上发表论文5篇,《大武口教育通讯》上发表3篇,获得国家级,省市级论文评比奖励名次上百篇,去年我校美术和音乐教师在市技能大赛上均获得第一名,荣获自治区音乐和美术“十佳教师”的称号。赵建斌老师成为自治区骨干教师,雍翠琴等六名教师成为自治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邸彦秀等四名教师成为市级骨干教师。由于学校课改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2003年银川教育局组织银川几所学校到我校听课、参观,大武口地区多所学校先后到我校参观学习。扩大了十六小学在本地区的影响。

五、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1、

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已迫在眉睫。

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进修,业务培训或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自我训练。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

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4、 学校、教师们更注重了通过开展校内外、课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5、强调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六、几点体会

1、教师培训是关键。教师的才能和智慧决定着课改的质量和深度;

2、教育理念是基础。教师的观念决定着课改的方向和性质;

3、方法改革是重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学定教。

4、评价改革是动力。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七、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2、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

3、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

4、如何缩小由于新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而造成的教师之间的差异?如何加强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才能的专业化发展?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既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重要契机。课程改革决不是更换教科书,更不是课程内容的修修补补,而是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应该在不断反思和调整中,推进新课程发展。我们作为实验的学校,将以十足的信心,百倍的热情,落实二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方案,以跟上新形势下的新课改步伐,投身到课改工作之中。我们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基础教育改革,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8篇:实验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新汶街道实验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确立了“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德育工作思路,拓宽了德育工作渠道,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把德育工作回顾如下: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组织班主任培训班,学习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内容,通过学习,更新了教育理念。今年开展了 “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学生牢记学校文明礼仪要求并按要求做好,学校、班级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活动。九月份,每位班主任都结合文明礼仪记录,撰写了符合班级年龄特点的经验论文。学校还要求各班每周开展一次有质量的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按时检查《班主任工作手册》,通过学期两次检查,班主任都能按要求填写各栏目,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二、把课堂教学工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明确德育教学目标。坚持以思品课为德育主要课程,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坚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三、创设活动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1、本年度继续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防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等。

2、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9月10日感恩教师主体教育活动,学生通过自制的感恩卡、手抄报向老师表达了感恩之情; 中秋节组织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召开主题班会交流中秋节的感受,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重阳节组织尊老、敬老活动;“十一”国庆节组织爱国主义手抄报竞赛、“ 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十月十三日举行入队仪式对学生进行少先队队史教育及爱党爱国教育实践活动。

3、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上好《环境教育》课。我们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组织开展美化家乡环境,爱护大自然和生态资源的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清扫卫生死角,同时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各项活动,使学生树立了良好的环保意识。

4、继续发挥小记者站、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橱窗的作用。宣传法律知识、自救自护知识、先进人物事迹等每月进行一次黑板报评比,通过评比活动,使板报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多样化,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5、抓好养成教育,以创建平安校园为契机,全方位,多渠道,强化了养成教育,本学期,为突出我校的德育主题,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养成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开展“行为规范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文明值勤队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继续强化了“文明班集体”的创建评比活动,通过卫生、守纪、两操、礼貌、好人好事及爱护公物等内容,每周公布各班得分情况,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为创建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扎扎实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制定了各项应急预案,并组织学生进行了火灾逃生演练、防拥挤、防踩踏疏散演练。结合119组织了消防知识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7、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做到全员、全程、全覆盖。

四、切实发挥学校、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功能

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据,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教育活动。校讯通的安装使用,大大加强了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班主任通过校讯通方式与家庭经常联系,互相反映学生表现情况和提出教育建议。十一月各年级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情况,倾听家长意见,大大地增加教育效益。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学校家长委员会、德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今后,我校要结合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新汶街道实验学校政教处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政教处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和德育工作总体要求。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扎实推进行为规范教育,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积极推进了学校校风和学风的建设。现对本学期政教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加强师德建设,优化过程管理。

1、构建一支政治素质高,能力修养强,作风朴实、道德高尚的、稳定的德育工作队伍。每月召开一次政教处工作会议,安排好周工作任务,利用班主任例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组织班主任理论培训,提高素质,增强责任感。

2、严格考核班主任工作,实行班级检查评比制度,包括班级卫生、学生出勤、纪律、两操评比、黑板报宣传、班会情况、各种上交资料等,每周一汇总评比,颁发流动红旗。

(二)加强学生常规教育,做好育人工作。

1、坚持抓好国旗下讲话这一重要的德育基地,树优秀学生榜样,激励学生自我成长,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懂得成人是成才,规范升旗制度,实行班级、旗手、国旗下讲话轮流责任制。

2、开展多种途径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政教处利用班会黑板报、宣传框窗栏、校园广播、多媒体等多种途径,定内容、定专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活动,努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3、开学初,分别进行“校园之星”、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树立学生努力拼搏、奋发向上、勇争第一的求学意识。

(三)加强校园治安保卫工作,共建和谐校园。

学生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事关社会—学校—家庭安定稳定问题,因此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这项工作,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确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继续落实学校安全工作管理责任,按照安全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的基本原则,采取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1、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构建学校规范化的安全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对各级部、班级及任课教师的安全教育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

2、丰富安全教育内容,积极开展防火、防震、防校园暴力、交通、防拥挤防踩踏等安全教育。

3、通过各种形式,把日常安全教育与阶段性安全教育结合起来。把开学第一节课定为安全专题教育课,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学校专门设立安全教育专栏、班级黑板报安全专刊、广播和升旗仪式的安全教育讲话、发放致家长一封信组织学习等。

4、通过开展全体师生火灾逃生演练,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

5、充分利用校讯通,加强了家校联系,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努力提高家长的安全教育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共同构建家校安全教育平台,合力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四)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学校活动,“寓教于乐、寓赏识教育于学生的活动之中”。

1.以升国旗仪式、晨会、主题班会为平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节约、诚信、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以老人节、教师节、老人节、国庆节等节日为契机,通过演讲赛、手抄报、制作爱心卡与感恩卡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

感恩、奉献等方面的教育。

2、创新机制,确保创新成果的巩固。先后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 “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活动”、建立帮扶小组等多种极具特色的教育形式,既配合了学校总体工作,又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总之,政教处工作虽然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我们的不足,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力争使各项工作都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9篇:洋浦实验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自查报告(精选)

附件

2洋浦实验学校高中新课程开设计划表

高一年级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一学段第二学段

课程课时课程课时课程课时课程课时

选1-54语文

4选1-54

数学数学14数学24数学344数学344

化学

化学14

化学24

政治政治12政治12政治22政治22

地理地理24

地理14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2技术与设计12

音乐音乐鉴赏2音乐鉴赏2

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2研究性学习2研究性学习2研究性学习2

周课时数

34

34

3

333

附件3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选修课开设情况

领域或科目模块名称学时

数学矩阵与变换18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探索历史的奥秘36

体育第一学段(篮球、武术、乒乓球、健美操);

第二学段(篮球、乒乓球、体操、艺术体操)36

语文悬念小说探秘(由朱涛老师自选材料开出,属于选修ⅱ36

艺术领域国画、水彩与水粉、歌唱、音乐与舞蹈18

上一篇:中班幼儿剪纸活动教案下一篇: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