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学校和谐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的教育途径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流动人口数量近年骤增,导致流动儿童人口比例骤增。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处于青春期,是身心发展、观念和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他们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流动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够,加之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断裂,容易产生适应不良和身份认知模糊,对新的环境无所适从,形成社会融入的一些问题。流动初中生的社会融入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价值观与独立人格的形成,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目前,大部分研究以流动儿童整体为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分析社会融入问题。缺乏以流动初中生个体的成长角度,微观环境为切入点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编制了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的教育途径调查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等实证检验,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四维度”教育途径的原因变量;由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三维度”构成的社会融入结果变量的测量框架。对500名流动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具有相关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就流动初中生教育途径与社会融入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内部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1)除社会教育外,流动初中生教育途径及其他三个维度处于较好水平;教育途径在性别、年级和每天与父母相处时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及其各维度处于较好水平,在性别、年级和每天与父母相处时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流动初中生教育途径与社会融入呈现显著正相关。其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对社会融入、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教育对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有负向预测作用;对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无显著预测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对策:第一、学校层面(1)学校应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定期举办校园活动,开展公民教育,以营造和谐的学校氛围。进而提升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成长,使其良好的进行社会融入。(2)学校应注重与家庭合作,开展主题性家长会,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模式,丰富流动初中生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进而促进其社会融入。(3)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维护,营造积极和谐的学校气氛,对流动初中生进行鼓励式教学方法,激发流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社会融入。第二、家庭层面(1)流动家庭的父母应善于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2)增强教育意识,丰富家庭教育内容。第三、社区层面(1)对流动家庭进行帮扶,同时使社会机构及时了解并掌握流动家庭的情况,营造包容、温暖的氛围,促进流动初中生更好地社会融入。(2)开展活动及宣传讲座等社区工作,成立以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专门部门或机构,有助于流动初中生更好更快的融入新的环境。第四、社会层面(1)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和团体力量,争取社会工作组织,组织建立志愿服务团队,切实为流动初中生提供社会支持,促进其社会融入。(2)利用媒体引导舆论于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的支持。

关键词: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教育途径

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假设

1.6 主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教育公平理论

2.2 社会认同理论

2.3 文化适应理论

2.4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2.5 生态系统理论

第三章 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的教育途径测量工具的编制

3.1 教育途径和社会融入的维度分类

3.2 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的教育途径测量工具的设计

3.3 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的教育途径测量工具测试结果与分析

3.4 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的教育途径研究测量工具

第四章 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的教育途径调查研究

4.1 调查设计与实施

4.2 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的调查研究

4.3 流动初中生教育途径的调查研究

4.4 流动初中生的教育途径对社会融入的影响作用

4.5 教师个案访谈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现状分析与讨论

5.2 流动初中生教育途径现状分析与讨论

5.3 流动初中生教育途径对社会融入的影响作用分析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6.1 结论

6.2 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B 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的教育途径调査问卷(初测)

附录C 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的教育途径调查问卷

附录D 流动初中生社会融入的教育途径教师访谈提纲

上一篇:激励机制用于行政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法律行政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