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研课题申报表

2022-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陶研课题申报表

申报体育类科研课题基本问题研究

摘 要: 课题申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者所要研究的内容能否实现。为推动体育科研项目 的开展,从选题和申报书的填写两方面对体育科研课题的申报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主要研究 内容涉及体育科研课题申报的整个过程:如何进行选题;如何撰写立论依据、研究方案、研 究基础和课题研究开展条件;如何填好经费预算表等。

关键词:体育科研;课题;申报

Consideration on Project Application of Sports Scientific Resear ch

CAI Youzhi

(Scientific Research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Beijing Sport U 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

Key words: sport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application

体育科学研究在整个科学研究领域中是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在学科发展前期它受到研究人 才和研究方法、实验条件以及社会认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然而,体育科学是实现科 技现代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且能否成功申报课题,直接关系到研究者的研究能否进 行以及预期能否实现。要发展体育科研,解决经费不足的重要途径就是多渠道、多层次地去 争取各类资助的科研课题的立项,并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重新认识和整合。例如:在认真阅读 课题申报指南的前提下,如何填报好不同类型课题申报书,并对课题的选题、研究内容、研 究方法、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以及课题组成员的组成和科研能力、研究基础、前期研究成果 、实验条件、研究经费的预算等等进行翔实的论证。

当前,我国国内与体育科学研究相关的课题申报立项大多实行的是公开招投标、专家评审或 现场答辩等流程,并按照指南要求和实践需要,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确立课题立项, 这些都打破了前些年谁跑得勤,谁就能拿到课题的现象,以确保课题立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据此,在分析和总结本人多年从事科研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拟就体育科研课题的申报问题 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思考,希望对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有所帮助。

1 如何进行选题,即如何提出一个“问题”

每一位体育科技工作者都十分清楚,无论哪一类课题,选题优劣是课题能否获准的首要问题 。有人说,一个好的课题选题等于课题成功的一半。一个“确切、醒目、主题明确”的选题 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尽可能在尽量短的题目中体现或回答要“ 干什么、对象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等。英国科学家贝尔纳指出:“一般来 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 问题更重要……”。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具体到申请研究课题,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合适的选 题。选题的正确与否对申报课题能否成功有着极大的关联度。

那么,如何进行体育科研课题的选题呢?本文认为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选题应符合课题的资助范围及其学科性质;其次,要清晰该选题的科学意义与学术价值;再 次,选题要有学术上的创新性;最后,选题要发挥自己的研究基础与学术优势等。

1.1 选题应符合课题指南或资助范围

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与交叉性的新兴学科,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较为广泛,且与某些相关 学科在一些研究领域内界定并非都十分清晰,有时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所以, 确定选题首先要根据课题指南,了解选题范围和资助范围,虽然各类课题申报指南都只是一 个大概的范围,但申报者应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课题。

例如: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攻关与服务课题,它重点资助深入开展大型体育赛事的科研攻关与 科技服务的研究,主要是为提高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和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服务。国家体 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目的是为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为体育决策和繁荣发展体育社 会科学服务,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建设,促使多出优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因 此,在课题申报以前,要明确申请的课题类别,针对目标进行选题。

1.2 选题要有科学意义与学术价值

课题的科学意义与学术价值一方面是指对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这类课题往往是对学科的前 沿问题或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我国科技、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进行研究。 前者大多命名为理论基础型研究课题,后者为应用导向型研究课题。选题恰当的课题一般具 有上述两方面的意义与价值。

1) 理论基础型研究课题:一般是从现有学科理论经过研究衍生发展出新的理论,而且新理 论又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体系,并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一定推动作用。

2) 应用导向型研究课题:从应用实践中提炼出问题,升华到理论高度进行研究,反过来, 新的理论、方法能够指导、帮助解决实际中的碰到的具体问题。

因此,在实际研究中,理论要联系实际,课题选题通常具有科学意义、学术价值以及一 定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1.3 选题要有学术上的创新性

选题要有创新性,特别是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研究,课题选题及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与超前性是 在选题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体育科研选题时的创新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理解:

1) 提出新的理论、新方法或开创性的研究工作;

2) 在前人(也包括自己)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

3) 将集成国内外科学前沿理论、方法与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发展理论方法。

选题时忌讳课题名称重复,即使所提出的与以前资助题课题的研究内容有所不同,甚至有所 创新,但名称重复则很难给人以新意。为此,申报课题前应查看以前立项课题和研究成果, 如果发现课题名称重复或类同,则应尽可能从新的视角提出问题,首先在课题名称上尽可能 给人以面目全新之感。

1.4 选题要发挥自己的研究基础与学术优势

申报体育科研课题应选择自己有研究基础,并能充分发挥本人学术优势的课题。如果申请人 从未在所申报课题的研究领域发表过一篇论文或者申报书中对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不明,不 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说明申请人在这一研究领域无研究工作基础,不具备实施该课题的研 究能力。在自己没有研究基础的领域里提出研究课题,是很难有创新的,其立论也难于表述 清楚,这样对课题申报者的评价一般不会高,往往难以获得资助。反之,发挥自己学术优势 的选题,申报书一般容易写得好,获得资助的机会自然就多。

2 如何填写课题申报书

体育科研课题的选题确定之后,接下来的重要环节就是开始填写课题申报书,课题申报书填 写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课题是否被立项。课题申报书作为课题申报者与评审专家之间沟通 的依据,要准确、全面地反映申报者的申报信息以及申报者对该项目基本内容和主体框架的 理解。

因此,体育科技工作者在申报书填报时要做到下面几点:1) 必须阐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 义;2) 认真查阅和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3) 确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 问题;4) 拟定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5) 准确阐明课 题的特色、创新之处与难点;6) 预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要明确;7) 研究基础及完成课题 的工作条件要详细阐明;8) 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等。

2.1 阐明课题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是选题科学意义与学术价值的具体表述。要回答为什么要选定这个课题,有什么充分的 理由?科学意义与学术价值是什么?对学科发展将会有何贡献?所研究的科学问题是否结合 实际的需要?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或应用前景?既要进一步阐明本项研究 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必要性,具体阐述“选题要具有科学意义与学术价值”所考虑的问题, 最终解决回答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问题。

其次,要回答课题本身立论的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是什么?即要求阐明所提出的研究课题是 以已有的理论为依据,还是以提出符合哲学或逻辑的新推理为依据。通过系统地、充分地论 述立论依据,说明研究本课题是科学的,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主要涉及:要阐明拟研究 问题在科学发展链(环节)中的位置,问题的来源、形成与提出。提出新概念:要回答概念 的来源与形成?为什么旧概念不适用了?新旧概念的异同、继承与发展?是自己提出的?还 是别人已经提出或共识了?概念清楚了,后面的逻辑与推理、立论依据才能立得住。

因论述课题研究意义阐述不当而未能获得资助的课题,其中理论导向型研究课题主要 问题是申请书中对提出拟研究的新理论或新结论,论述得比较空泛、简单,没能阐述清楚科 学根据,或科学依据不足,使人感到可信度差。要让评审人感到脉络清楚。对问题导向型研 究课题则往往易陷入就事论事,对研究的理论基础及解决实践问题时的理论升华阐述不够, 人们也会问,这是否是理论性学术研究课题?是否应该资助?实际上选题时考虑的前两个问 题都应在这里加以论述。

2.2 正确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附主要参考文献

申请者应对申报体育科研课题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在申请时要 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学术前沿、进展程度、发展趋势、同行研究的新动向等加以阐述,既 要有国外的,也要有国内的,要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明晰课题的创新性问题。要具体回 答所申报课题的下列问题:

核心科学问题是什么?目前是些什么人在研究?研究解决了些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没解 决?人家怎么进行研究(研究方法)?

你所提出的问题哪些问题是别人想到了的?但没有解决或做不了的?你考虑怎么解决?怎么 做?

哪些问题是别人还没有想到的?当然尚未解决?你又是考虑怎么来解决?

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既是对立论依据的补充与完善,也是申请者在这一领域研究基础的标志, 更是同行专家判定研究创新性的重要根据。

当前,在体育科研课题申报时,存在的问题是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不能充分加以阐述,或阐述 得不具体,甚至不够正确;有些申请者不附主要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陈旧,无最新文献; 或凑合一些文献,所附文献不能反映申请者对研究现状的了解与熟知。说明申请者没有掌握 国内外学术发展趋势与动向,对申请的问题上基本无研究工作基础,或略有所知,或知之甚 少;有的甚至可以理解为从零开始研究。为此,要求参考文献较详实,对经典文献与最新文 献均有了解,甚至是最近的国际会议文献。

2.3 确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课题的选题即课题名称是紧密相关的。研究目标是选题目的具体 化,又是研究内容的提炼与概括,说明本项研究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是课题的总体表述 与概括。研究内容则是题目、研究目标的具体体现,阐明本课题到底要研究解决什么具体问 题,要突出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切忌“什么都做”,避免研究内容过多。

选题应准确地反映研究内容,所选题目又是以研究内容为基础和依托展开的,研究目标 不明确,研究内容不恰当,选题再新颖也不可能实现预期的研究结果。研究内容是申请书的 一个重要部分,其撰写要求是层次清楚,详略得当,该部分的内容一定要详细阐述,该简的 决不拖泥带水,要能体现有限目标、抓往关键、重点突破、力求创新的要求。目前,申报书 中经常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大、虚、空、泛、平”现象。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1) 层次不清,主次不分,详略不当,特别是有的是通篇不分段落,难得要领。

2) “大、空”——研究内容大而全、大而空,提出的题目很大且内容庞杂、空泛,不具体 、不深入,未论述透彻和有效的研究,即使勉强进行,也只能大题小做。课题研究一般是提 倡小题大做。

3) “空”——研究内容撰写得太简单,空洞无物,根本不能说明问题。

4) “泛”——研究内容宽而泛,近乎为一个分支学科所包含的内容,好似内容很细,实则 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也没有抓住关键,什么都要研究,其实什么都不可能深入研究。

5) “平”——单纯编书,以详尽的书目章节反映所谓研究内容,没有提出拟解决的关键问 题,内容平平,属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编纂性工作,不属于科学研究,很难有创新性。

6) 重复研究,不阅读《课题指南》,不查阅《资助课题汇编》,研究内容甚至课题名称都 与前一两年资助课题相同,无创新性。

要确定所申报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申报者要把握下列几点:

1) 有限目标——研究内容要适度。研究任何新的问题都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开展,且科学 研 究是无止境的,不可能设想在一个课题或一次研究中将所有或众多的问题都解决,研究经费 的有限性,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有限资金要解决众多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一 定抓住一两个问题为目标深入开展研究 。

2) 抓住关键——要阐明本研究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所谓关键问题应理解为研究内 容 中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中的关键点,也可理解为就是问题的核心,只要把这一两点关键问题 解决了,所涉及的各个问题及整体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而这一般恰恰正是创新点之所在。 对关键问题一定要有准确与正确的把握。

3) 重点突破——并非要求一项研究面面俱到,而是要求在一个研究课题中能在有限目标的 基 础上,围绕目标,真正地解决一个或有限的几个关键的问题,真正取得一点突破、进展和新 的研究结果,一定是有创新性的研究结果才可称为成果。

4) 力求创新——研究内容应该而且必须有学术上的创新,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有所发现、有 所 发明、有所前进;创新包括新理论、新方法、新体系、新的规律,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包 括洋为中用和集成创新,对创新不求多,但求实。从研究内容上回答好课题的创新性问题。

2.4 拟定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实验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此部分是要具体回答可行性的问题,在研究队伍、研究条件、学术思想等方面可行,也就是 回答如何开展研究,怎样逐步深入研究,直至最终获得预期成果。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必须 具体、正确、合理,同时应具有先进性或创新性。特别应说明的是回答是否具备进行科学理 论和实证研究所必须的有关课题组成员和合作的单位,有时还需要合作单位签盖章或出具证 明。

可行性分析与通常理解的概念和含义是一致的,应分析所提出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可行,能否通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与技术途径保证获得最终预期成果。

避免回答问题时写得不具体,抽象化,套话连篇。例如: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定性分析与定 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感性体验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原理与方法相结 合,思路与实例相结合,实地考察与资料调研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宏观研 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国外先进理论方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等等。用这样学科性的方法来表 达课题研究中的具体方法,谁也不会知道申请者到底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这样空洞的论 述只能说明申请者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没有具体的考虑,是很难获得批准立项的。

技术路线是表述怎样完成研究内容,使用怎样的方法,怎样去做,研究内容是“做什么”。 技术路线可用图型表述,它让人看起来更加直接明了,表述更加清晰,但也可以用文字表述 ,总之只要让人看起来更加明白即可,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最好一并表述为佳。

2.5 准确阐明课题的特色、创新之处与难点

所谓特色与创新之处,即在课题研究内容中申报者与国内外同行的不同之处,是指课题研究 在诸方面的突破。比如新的观点、理论、新的方法、新的视角等,是课题独特之处,但不一 定是难点。申报者对包括课题的立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手段、技术路线及实验方 案研究进行概括,精确提炼并集中反映。研究难点在研究过程中可能碰到的一些研究困难和 障碍的估计和正确表述。

2.6 年度研究计划和预期研究成果要明确

研究进展或进度应是各研究阶段的研究方案、阶段成果与时间进度的综合表述。预期研究成 果涉及三要素:成果内容,回答在什么问题上或哪几个问题上将取得进展并获得成果;成果 形式,说明以什么样载体来反映取得的研究结果,通常包括论文、学术专著、研究报告、政 策性建议、计算机软件甚至一些系统设计等;成果数量,要说明涉及到的成果形式的数量 。 预期成果应明确、具体,具有可检查性,最好尽量少出现在何种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篇论文 ,关键是突出达到什么水平,强调质量。

2.7 研究基础及完成课题的工作条件要详细阐明

课题申报者即主持人及主要参加者所做的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 成绩,要尽可能详尽地在申报书中反映。同时要求研究队伍的组成结构要合理,包括职称结 构、年龄结构、学科知识结构等等,并且课题组成员应具备课题研究所必需的业务水平、研 究能力和健康条件,年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所在单位能为其研究工作提供必需的条件和 时间。如果立项课题有进行案例、实证研究的配合单位,要尽可能落实,并辅以证明材料为 好。在研究基础方面,尽量表述申报人或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和积累,在填写论文和著作 目录是注意其排名和时间。而在工作条件方面,要填写出具备了完成课题的实验基本条件, 有些课题经费不支持购买大型仪器设备而只能购买一些小型仪器。因此要充分理解和掌握不 同课题的管理办法。

2.8 制定合理的研究经费预算

科研经费是保证科学研究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合理填写申报书中的经费预算对提高课 题立项率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填写课题预算之前,要以课题研究任务为依据,按照不 同类型课题经费管理办法中的具体规定执行。在当今信息社会里,预防填写科研经费预算的 不合理性,避免出现经费预算不足而造成无法完成研究任务和实现研究目标,同时也要避免 经费预算过大,给人一种“瞒天过海"之感。因此,在编制课题研究经费之时因尽量做到科 学、合理。

综上所述,在填写申报书时一定要认真、细致,特别要重视注意以下四方面:首先,选题的 优劣是课题能否获准的首要问题。因此,在申报课题之前,应首先查阅本学科国内外的有关 文献资料,了解最新学术动态,阅读、理解课题申报指南和资助范围以及鼓励研究的领域, 同时了解往年资助的课题,避免与已立项的课题题目的重复。

其次,提出问题后,就要回答“为什么?”,也就是立项的理由和必要性。所以应尽量把国 内外这一方面的现状、水平、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你的思考,清楚地做一综述和分析 ,以证明确有立项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让同行专家们有“一看即明了”之感。

再之,在回答完“为什么?”就必须回答要“做什么?”,也就是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这时 就应该清楚地说明研究的内容和拟达到的目标,注意研究内客要明确、具体、突出重点,做 到“三有”,即有价值、有特色创新、有重点。

最后,明确了“做什么”,就要确定“怎么做”,因此,撰写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时一定 注意要方法可行,手段合理,设计周密、完善,让专家和课题主管单位对课题组完成项目的 能力产生信任。

总之,在申报体育科研课题时不仅要重视选题,并在认真对待不同类型课题申报书里的每一 项内容,做到立论依据要充实;研究内容要夯实和创新;研究方法、路线要可行;研究基础 翔实;经费预算要合理。只有认真的对待申报过程的每一项工作,体育科研课题申报的命中 率才能提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耿文霞.高校科研项目:从准备到申报[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 (12):97-98.

[2] 蔡有志,王凯珍.加强科研管理提高科研项目中标率[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27(7):894-895.

[3] 俞建飞,毛卫华.新形势下高校科研项目申报质量控制探讨[J]. 高等农业教育,20 04(2):40-42.

[4] 文琪,赖秀越,鲜乔蓥.关于高校科研项目申报的几点思考[J]. 西华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5(2):50-51.

[5] 李学斌,孔斌,陈晓芳,等.高校科研课题申报及管理探讨[J]. 科技,人才,市场 ,2003(1):27-30.

[6] 罗卫东.面向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积极推进社科科研战略转型[J].思想理论教育 导刊,1998(7):31-33.

作者:蔡有志

第2篇:结合课题申报实例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同志们:

我的发言是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指正。

徐所长和曹主任以及德国专家、傅小芳教授的报告都很好,使我们了解了整个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总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以及项目教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这使我们对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搞好课题研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下一步就要看我们各子课题组怎样来进行研究了。要使研究进行得科学、规范、有效,很重要的一点是讲究研究方法。所以我想结合这次课题申报的实例,谈一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供大家参考。

在课题组长徐长发的领导和主持下,在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副秘书长特别是在秘书长刘坚的组织和协调下,大家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对劳动技术教育持有深厚的感情,理想的执著追求,因而对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来进一步推进劳动技术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在座的可以说是劳技教育界的栋梁,在以中央教科所副所长徐长发研究员负责的“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基于素质教育的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深化研究》的凝聚下,擎起了劳技教育的一片天,令人鼓舞。

因为这是一个国家课题,又因为诸位在劳技教育界肩负着重任,因此,我们的研究水平必须符合这个课题级别的要求和我们所肩负的重任的要求,我结合课题申报实例主要谈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的内容,是针对两个实际的,一是我们这个课题的实际,另一个是针对我们这个研究群体的实际。我们这个课题实际是属于应用研究(实践研究),不是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有具体的应用目标,它或者是为了验证某一理论或设想,或者是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它的成果可以直接为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所采用。从申报表来看,大部分是为了通过研究,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我们这个研究群体,绝大部分是在学校工作的,是教育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所以我讲的内容是针对这两个实际的,而不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全部内容。

在讲研究方法之前,我先简单讲一下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两个步骤。

一、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两个步骤

教育科学研究有七个步骤:选题、查阅资料、研究设计和制定研究计划,收集和整理资料、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提交结题申请。我只讲其中两个步骤:一是选题,二是研究设计。

(一)选题

大家已经立题了,为什么还要讲选题?因为有的选题要进行调整,特别是要根据徐所长的报告进行调整。教育科学研究对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来说,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选题就是选什么问题来研究,通过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从选择什么问题上可以看出研究者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价值和研究成果的可行性。选题是对科研工作规定了一定的方向和规范,所以一定要仔细慎重。这一步迈不好,课题研究就不能做好。

在总课题的题目下选择一个合适的子课题并不容易,有的选得好,有的选得差一些。要选好课题,必须在选题以前,先考虑清楚以下一些问题:第一,这个课题有没有意义?问题的解决能不能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有所改变?第二,这个课题通过研究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吗?能够回答我们正在思考的问题吗?第三,这个课题是个新课题吗?它是不是已经有人研究过或者自己已经研究过,并且已经有了答案,值不值得重新研究或在哪些方面需要重新研究?第四,课题的研究可行吗?有条件保证吗?有没有相应的研究力量、研究资料、研究时间和精力甚至研究的勇气?这四个问题,不能只考虑其中一个,而是要四个联系起来考虑。为什么要思考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要使自己的选题符合准确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原则。

在这次申报的材料中有少数课题显然在选题以前对以上几个问题考虑得还不够完整。所以还需要进行调整。比如:《中学劳动技术课程比较研究》课题,研究这个课题是很有意义的,但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这个课题已有很多人研究过,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那么这个课题要从哪个新角度去研究以避免与前人的重复呢,不很明确;另一方面,这个课题的研究目标定得很大,目标是要对不同国家与我国不同历史阶段和区域的中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进行比较研究,比较的内容有中外课程总体发展背景,教育目标、教学实施方法,课程组织形式、教师培养、课程评价等等。显然,这样的庞大内容,绝非一所中学为主所能承担的,也绝非在不长的时间内能够研究完成的。还有一些不合适的题目或没有新意的题目,我不一一列举。希望大家回去以后根据总课题组长的开题报告,根据我以上讲的4点值得思考的问题,再审视一下自己的选题。

(二)研究设计和制定研究工作计划

研究设计是一项课题能否达到真正目标的重要保证,是课题成果具有效度(正确性,真实性)和信度(可靠性,稳定性)的重要保证。在研究设计以前,照理应该先查阅资料,对课题做一些初步的调查了解,了解别人已经做过哪些研究,我自己或我这个单位已经做过哪些研究(因为申报单位中有许多老典型,过去都有很多研究成果),有哪些成果,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分歧等等,但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很多研究者往往忽略做这一点。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时间进度等等。这些内容在申报表的论证栏内已经初步体现出来,但详细的应该在子课题的开题报告中阐述清楚,这关系到研究的成败。在研究设计之下,还可以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

从已有的申报表可以看出,设计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没有设计或设计不完整,使人看后不知道这个课题要研究什么、怎么研究:二是有的设计与课题研究的题目脱离,就像做一篇作文,写的内容没有紧扣题目,离题了。比如,《区域劳动技术教育发展模式研究》,设计中没有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设计得不完整。又如:《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劳技中心校本教材开发与建设的研究》,设计得不明确,究竟是要开发EPD教材还是劳技教材,教材的对象是学生还是教师还是居民,还是都是。再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与可行性研究》课题,有4个这样的相同课题。按这个课题的题目来看,是研究课程的,研究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可行性两个方面。但有的研究设计,只涉及研究劳技课的教学模式,不是指整个课程的,有的只研究劳技课中的研究性学习的课型,而不是研究整个课程的。关于课程的可行性方面,多数研究设计中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要研究课程的可行性涉及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师资、设备,评价等等多个方面,不研究这些,怎么能对这门课程的可行与不可行得出结论呢?所以,要研究这个课题,要么重新设计,要么改题目,把题目改小、改具体,使研究内容与研究题目相符。在另外4个相同题目的课题设计中也存在上述问题,这4个课题的题目

是:《高中阶段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研究》。其中有的设计中,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之间是相互脱节的,如在研究目标中提出要“通过调查研究,用大量的数据,分析、验证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可行性”,但是在研究思路和研究计划中都没有调查研究这一项。至于课程的可行性研究,涉及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师资,设备、评价等等方面,如果在研究中没有这些方面的内容,那么是得不出可行或不可行的结论的。有的虽然立的课题是《高中阶段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研究》,但对这个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都没有设计,在题目的大帽子底下实际是研究通用技术的校本课程。如果设计不明确,是很难达到一定的研究效果的。所以,这个课题的研究,也应该像上面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题一样,要么题目不变,进行重新设计,把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都研究到:要么把研究题目缩小,着重研究课程实施中的某个方面。例如有一个题目立得很好,名称是《提高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实效性的实验研究》,这样的题目可以使人感到有取得科研成果的前景。但是,这个课题在设计中也有问题,那就是题目中有实验两字,但在研究方法中没有实验法。

为什么在设计中会出现上述这些问题呢,关键在于没有对课题研究的题目作出界定。在研究设计中界定是第一关。所谓界定就是根据研究的题目对研究的界限作出规定,具体做法是对题目中的几个容易引起不同理解的概念作出规定。比如,课题题目是《高中阶段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研究》。在这个题目中有三个容易引起不同理解的概念第一个,高中阶段。要规定你研究的高中阶段是研究从高一到高三整个高中阶段,还是研究高中阶段中的一个年级或两个年级。第二个,通用技术课程。要规定你研究的通用技术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课程还是省内的地方课程。第三个,实施。课程的实施涉及教育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师资、设备,评价等等方面,你是全面研究有关实施的所有环节,还是研究其中的某个或若干个环节?只有作出这样的界定以后,才能对整个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界定是关系到研究的整个走向和研究成果的成败的。千万不要出现大帽子戴在小脑袋上的问题。叶澜教授曾经举过一个大帽子戴小脑袋的例子:有个课题名字叫“当代中国青少年兴趣爱好调查”,题目很大。要研究这个课题,首先要对四个概念作出界定,一是当代,是指哪个年代到哪个年代;二是中国,包括不包括台湾在内:三是青少年,是指哪个年龄段的;四是兴趣爱好,是指哪个方面的兴趣爱好。结果这个课题实际研究的是一个中学的初一学生的兴趣爱好。正确的题目应该是某某中学初一学生的兴趣爱好调查。这是典型的大帽子戴小脑袋的例子。

虽然研究设计,研究工作计划的制订是很重要的,但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是常有的事,特别是运用行动研究法,必须要根据研究反馈的情况对研究进行合理的调整。

二、几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根据课题申报表中大家涉及的以及虽未涉及但很适合有的课题来运用的研究方法,我选择了6种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在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思路等确定以后,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它是决定研究成败和研究成果可信度的关键一环。

在讲研究方法以前,我想简单讲一下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工作研究有什么不同。我认为有5点不同:1.教育科学研究是运用教育科学知识,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的探索客观规律的研究,而一般工作研究往往缺乏教育理论作指导或者理论指导不明显。2.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其采用的方法比一般工作方法更具有严格的规范性。3教育科学研究的结果产生新的科学知识,一般的工作研究不一定都产生新的科学知识。4.教育科学研究的时间一般比工作研究的周期长。5.教育科学研究的领域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或称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大类,工作研究一般为应用性研究。以上5点的区别的关键在科学两个字。科学是什么7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理性知识体系。对教育科学研究来讲,研究既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又要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还要求研究结果产生新的科学知识。但是,对于我们不是专业教育科学研究人员的广大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来讲,在理论上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是应该的,但在实践中对科学两字的要求上应该作适当的调整,降低一些要求。比如:有些研究可以只要求有一点理论作指导,不要求有严密深厚的理论作指导;研究的方法基本科学,不过分要求严谨;研究结果在要求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要求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上的提高,不要求有新的理论知识的产出等等。这些要求是应该达到的,否则就不成为科学研究了。目前,在对待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方面,存在着两种偏向,一是按专业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要求那样要求校长和教师,一是泛化教育科学研究,把校长和教师的所有工作研究都称为教育科学研究,这两种偏向都是不可取的。总之,我们至少要记住一句话:教育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方法的更为正规、系统和严密的过程。

现在讲几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研究的对象包括研究的人、事物和现象,并把观察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作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大家知道,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生撰写了很多著作,著作中的许多资料是靠长期观察得来的,所以他的著作非常生动、具体、实际。他为了研究道德教育问题,观察记录了3700个左右的学生的心理状态,行为表现,他甚至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曲折成长的过程。虽然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做几十年的观察记录,但这种研究方法对于研究3年至5年的课题,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利用上课,班主任工作、听课、参观、出席各种会议和集体活动等途径进行。观察的方法通常采用抽样观察法和追踪观察法。抽样观察法包括时间抽样观察(在特定的时间内观察,如课堂提问时的观察),场面抽样观察(如在学生技术操作场面的观察)和阶段抽样观察(如在期中、期末的观察)。在今天技术发达的情况下,观察还可以采用技术手段。要注意的一点是,科学研究的观察是根据预定的研究计划,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的,这是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的不同之点。

观察法有它的不足之处,一是只能观察到现象,二是大规模的研究不适宜用。所以观察法还需与其他的方法结合起来用。

(二)文献法

文献法就是对文献资料进行查阅、收集、分析、综合、加工整理,从而找出研究所需要的重要材料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特别在研究教育历史的时候。也可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前期研究,大量的是作为前期研究。一

般来说,在研究一个问题之前,都应该先采用文献法,查阅,收集有关所要研究问题的文献资料,进行信息动态的分析,了解前人对这个问题已经做了哪些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和困难。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研究:另一方面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新的进展。目前,在基础教育研究领域,在群众性教育科研中往往缺少文献研究,这是一个明显的弱点。我上面列举的一些选题和设计中的问题,其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事先的文献研究。当然文献法不仅在研究前期要用,很多课题在研究计划开始后也是需要用的。运用这个方法的步骤是:查阅和收集,鉴别,通过分析、综合研究后加工整理。

(三)调查法

我们这次申报的课题中有几个课题是需要用调查法的,但在课题设计中没有明确如何调查,什么时候调查,用什么具体的调查方法,涉及哪个种类的调查等。所以开题会回去后,要补这个计划。

调查方法的作用有三点 一为研究的课题收集第一手材料;二为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改革措施提供事实依据;三是为了了解教育现状,发现先进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推广经验或解决问题的意见。如果课题的研究结果想起到上述作用之一的,可以用调查法。

作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与日常工作中的调查法有所不同。主要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调查法,强调调查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同时注意数据的收集,注意调查资料的数量化,并要用统计、测量等手段对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在调查开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比如,要确定调查的问题,选取调查对象,起草调查提纲,制定调查计划,组织好调查班子。调查的具体方法有开调查会、访谈(访问)、发问卷、填调查表等。采用哪种具体调查方法,要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而定。如要了解全省的情况,只采用到学校访问和开座谈会等可能还不够,还要同时采用发问卷等方法。问卷编制的问题可以有简单答案式、是非式,选择式、排列式和评判式等多种。调查的种类很多。有常模调查,比较调查、事实调查,征求意见调查,口头调查、书面调查,综合调查、专题调查,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等。调查结束时要写出调查报告。

调查法要与别的方法配合使用。因为,调查统计有局限性,如资料来源是否有代表性,可靠性,统计者是否对数学模型真正理解等。另外,一般的调查只能反映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无法解释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四)经验总结法

这个方法大家比较熟悉,这次申报的课题中很多课题都提到要用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作为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一般工作方法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理论要求上。作为科研方法的经验总结,要以理论素养为背景,并通过总结,概括产生出新的理论或新的理性认识。经验来源于实践,理论也来源于实践,通过总结教育教学实践,把对经验的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层次,把经验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这种经验是带有普遍规律性的,不是随意的,是能在更广的范围内予以推广的,是能进一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的概念必须要由大规模积累的实际经验来完成。”优秀的经验总结必须理解先进的教育理论,把握总结的逻辑思路,具有认识上的敏锐性,理论上的一定深度和说服力。教育经验总结法的意义与价值也就在于此,否则,将停留在一般工作总结水平上。

总结经验的方法实际上是几种方法综合构成的,比如,收集有关经验材料时,要用文献法、调查法和观察法;在把经验的事实上升到理论层次认识时,要运用形成理论的基本方法:要验证这个经验的可靠性、要去推广这个经验时,可能要用实验法。所以,经验总结法虽然作为独立的研究方法提出来,但实际上它需要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五)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就是:课题出自实际工作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队伍有实际工作者参加,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为为目的。我认为,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更是一种与基础理论研究等相并列的一种研究类型。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可以综合运用其他不同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的特点是具有动态性,强调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考察——反思——调整,随时根据实践情况和评估的结果对研究的方案,假设、方法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行动研究的精髓在于其过程呈螺旋式上升,即: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反馈)与调整,含有反思(反馈)的环节,才称得上行动研究。目前,不少行动研究的课题缺少这一环节。

(六)教育实验法

这次报的许多课题中都提到要采用教育实验法。

对教育实验法的论述很多,原西北师范大学李秉德教授的论述比较通俗。他认为,教育实验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或设想或假设(称为实验因子),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到一定时间后,就实践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有关实验因子的科学结论来。一项大的实验需要几种方法组合,如,实验前要了解情况,就要用调查法;了解实验起点,就要用测验法;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用观察法,实验终了要测验、比较,就要用分析法等等。学校教育的实验,关键是实验的设计要能解决问题。科学实验是由一定的规划和结构组织起来的过程,共有七个过程:1.认识问题存在:2.剔除非本质成分;3.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4.概括出假设,假设就是研究者对认为是事实但尚未证实的内容的陈述;5.推测实验结果;6.实验检验;7.得出结论。如果假设得到证实,便可能成为规律。其中过程1至5称为实验总体设计,教育实验优劣的分野也在于是否有好的设计,这是实验的核心与灵魂。比如:一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它的设计的5个过程第一,认识问题的存在,就是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是不好操作:第二,剔除非本质成分,就是抓住问题的本质,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该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不便于可能整合成整体课程形态;第三,收集有关的信息和数据,看看人家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第四,在收集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假设,假设的内容是:以劳动技术教育为平台,可以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领域整合成一个整体的课程形态:第五,推测实验结果是否有利于该课程的实际操作和提高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以上五个过程的完成,就是实验的总体设计完成了,接着的工作就是按照总体设计进行实验。

为了便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易于掌握实验法,我们主张实验法在自然情境中进行,也就是在日常的班级、年级和学校中进行。但这也需要有实验设计。

在总体实验设计下还有具体的实验设计,这里只讲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和循环实验法。

1.单组实验法,是指一组实验对象,实验前先测试

一下,叫前测,实验后再测试一下,叫后测,前后两次测试比较得出实验结果。单组实验也可以同时进行两种不同的实验,比如,在一个班级里进行两种教学方法的实验,在进行完一种实验得出结果后,再进行另一种实验并得出结果,两种结果的比较就可以判断哪种方法好。

其公式表示是:

S实验对象——(IT前测——EF,实验因子1——FT后测——C实验结果)——(IT——EF2——FT--C2)

C产生的变化=FT-IT

实验结果=c 比较C。

2.等组实验法,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基本相同的组,进行不同的实验。如,有的组进行以劳动技术教育为平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有的进行别的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其公式表示是:

S——(IT——EFl——FT——C1)

S——(lT——EF2——FT——CP)

实验结果C比较C

3.循环实验法(轮组实验法),是指不管几个实验组,不必条件相等,轮流进行几个不同的实验,然后根据每个实验所发生变化的总和来确定实验的结果。

其公式表示是:

S——(IT——EF——FT--C)——(IT——EF。——FT——C)

S——(IT——EF——FT——C)——(IT——EF——FT——C)

EFI=C+C EF2=C2+C

实验结果=(C+Ct) 比较(C+Ca)

结合申报实例讲以上一些内容,总的是为了使我们的研究更规范些、更严谨些,更多些科学研究的因素,不断提高我们的科学研究水平。

由于以下三种客观原因,使大家回去以后对申报的课题还要作适当的调整:一是由于大家申报课题是在总课题的开题报告之前进行的,当时还不完全清楚总课题明确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等,二是由于申报表的篇幅有限,不可能把大家要说的话和要做的事都写清楚:三是有很多课题是以省为单位申报的,还没有来得及召开全省有关人员的会来共同研究课题的设计等事项。因此,在总课题开题报告后对原申报的课题进行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是很自然的事。

我自己长期搞的是行政工作,搞教育科学研究的时间也不长,定有许多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卓晴君

第3篇:例谈教科研课题选题及申报书填写

教科研课题研究是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及教师的重视。在申报教科研项目上,选题及申报书的填写最为重要。

一、课题的选题

对于基层学校和教师而言,开展教科研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总结成功经验,探寻经验背后的教育原理,以便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

教科研课题从内容上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教育类,二是教学类。两大类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如,教育类课题可以分为学校发展类、学生发展类、教师发展类等;教学类,主要包括课程建构、实施,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

1.选题要有价值、可行、新颖

(1)有价值。有价值,即看是否有用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研究的必要。如,小学生作文互批自改的实践研究、初中数学问题链导学的实践研究、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感的实践研究、学校体验式德育活动的案例研究、在语言实践中体验情感的阅读教学研究、以道德银行培养学生良好德育品质的实践研究等,就有研究的价值。而小学生扫地习惯的养成研究、语文教学中背景资料出示时机把握的研究、小学数学试卷评讲课的实践研究、学生订正使用橡皮与胶带纸的比较研究等,只能作为微型课题,其研究周期过短,一般不需要向上级科研部门申报立项,申报了,批准立项的可能性也不大。

(2)可行。可行,即遵循量力原则,学校或教师有能力做。如,建构“三味”校园文化的校本实践研究、小学尚美理想课堂的实践研究、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科教学有机衔接的实践研究等,是贴近学校实际的有意义的课题,学校是有能力做的。而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儿童观、学习观的研究,营养与儿童身心发展问题的研究,小学课程建设的研究,基于课程文化转型的教师课程能力的建构研究等,这些课题因其理论性较强,很宏观,基层学校及教师研究就很有困难。

(3)新颖。新颖,即有新意,与别人研究的项目有所区别,或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如,下列课题就不够新颖:小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研究、小学生分层教学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矫治策略的研究、自主参与的课堂教学研究,先学后教的实践研究、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而下列课题就较为新颖:区域民间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学语文读写交互作用的实践研究、“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实践研究、儿童文化视野下言语实践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以“能仁”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的深度建构研究、“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小班化教育实践研究、构建“儿童本位”课堂的实践研究,农村小学晨间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2.将大众化课题变成有特色的课题

学校和教师申报课题,“撞车”现象较为常见。大家共同研究一个课题,从某种层面上讲是好现象,但相同的课题一般只能批给一个单位,这就无法满足大家都想拥有自己课题的需要。因此,申报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特色。

(1)选取独特的视角。如,生活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就是大众化的,特色并不鲜明。可以变为:社会即学校理念下“发生式生活教育”的实践研究。其独特之处就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再如,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就可以变为:“幸福每一个”的小班化教学实践研究。这样,就突出了小班化教育教学中的某个方面,课题组也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方向。

(2)突出某种教育教学理念。如,农村初中人格塑造的实践研究,就是较为泛化的课题,可以变为:农村初中“超我”人格的实践研究。这就是基于教育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人的三重境界”理念下的研究。再如,润文化主题教育实践研究,可以变为:润体,润智,润心:无痕教育的校本实践。一方面抓住了校园文化的影响是不留痕迹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使润文化有了实在的支撑。

(3)在某种特定背景下研究。如,信息技术刚刚在教学中应用的时候,学校可以申报: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就可以申报: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精教活学”的实践研究。再如,快乐课堂的实践研究,可以变为:王艮“乐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这就具有了地域背景,因为王艮是姜堰历史文化名人,在现代研究“乐学”,就具有特殊意义。

3.关注当前热点话题

(1)校园文化。如,泰州大浦小学: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智慧教育的校本实践研究;南京成贤街小学:儿童文化视野下立贤教育的校本研究。这些都已立项成为了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课堂观察。如,基于“个性充分发展的”课堂教学观察研究、基于生成式教学的课堂教学观察、基于“疑”为支点的课堂教学观察等。

(3)个性化的教学改革实践。如,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儿童自由创作中想象力的开发研究、用童话创造幸福教育———普通小学童话教育的校本研究、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目标导航”新学习方式研究、“情理语文”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小学“智趣课堂”实践与研究等。

这些课题着力于个性地解决当前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因为,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进展。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医治;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存在。围绕个性化解决这样的问题所形成的课题就是有价值的,也是有意义的。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江苏东庐中学的“教学案合一”,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

(4)德育方式的改变。如,基于幸福关爱的童年真性教育实践研究、以“关键事件”促成儿童积极情感觉醒的德育实践研究、当代小学生平民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这些课题都是努力改变当前教育说教式、形式化的问题。

二、课题名称的确定

课题名称最忌含混不清。如,绿色课堂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绿色课堂”与“有效教学”一般不要出现在同一题目中,因为两者概念有交叉。下面是该课题的变化过程:绿色课堂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小学绿色课堂的实践研究→小学主动发展课堂的实践研究→小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让学”: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名称一般包含这样的要素:学段或学校性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如,农村小学新童谣文化实践的研究。

课题名称也可以有变化。如,规范与有效: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实践研究;简中求道:高中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结构化教学:促进初中生化学意义理解的实践研究;农耕方式:追求教育本真的实践研究。

课题名称中一定要包含关键词,即核心概念。没有核心概念的课题,肯定不是好课题。此外,课题题目不等于论文题目。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这就是论文题目,而不是课题名称。

三、如何高质量地填写好申报书

申报书中相对重要的栏目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研究预期成果等。

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核心概念的界定很重要,它影响着课题研究的深度。下面以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自筹课题“‘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实践研究”为例来谈。

在申报书上是这样填写的: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以能为中心

以能为中心,即以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终身发展需要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共同生活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丰富的平台和机会。课题中“教学”,并非专指课堂教学,还包括一切校内外的教学活动。

概念中的“潜能”,即以往遗留、沉淀、储备的能力或能量,人的潜能在激活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显性作用。“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和活动紧密相连,离开了具体活动,能力就无法形成和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还可以不断明晰、丰富核心概念的界定。在研究中,我们觉得申报书中对“能力”的界定并不清晰,没有弄清其本质。通过学习《学校课程能力建设———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文化转型的研究》(杨九俊主编),我们对“能力”的概念界定逐步明晰了:

(1)“能力”是用来描述个体特征的概念。(2)“能力”总是与问题解决、任务完成、活动效果联系在一起的。(3)当我们使用“能力”这个概念的时候,不是泛化的,而是特指的。(4)如果要使个体在多种活动中都表现优异,那么,就要发展他的多种能力。(5)“能力”是一种假定的“结构”,构成这个结构的东西是一些“因素”。所以,如果我们希望提高“能力”,应当有两个方面的作为。第一是改善“因素”,第二是优化调整“因素”之间的“关系”。

因此,“能力”概念总是与特定任务的完成相关,本质上是一种假定的“结构”,但是这种假定结构的构成“因素”却是实存的,“能力”指称相关诸“因素”的特定关系。

2.研究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的阐述要简洁。如,“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是这样阐述的:

研究目标:

努力改变当前“以师为中心”“以知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行为,探寻“以能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及操作策略,深入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当下及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共同生活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研究内容:(1)“以能为中心”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及理论研究。(2)“以能为中心”的各科课堂教学方法、操作策略及评价研究。当前,班级授课制仍然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如何“以能为中心”设计教学预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地实施预案,是本课题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旨在探求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并努力提出可操作的策略。(3)“以能为中心”的各科主题作业实践及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研究。“以能为中心”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且应该在学科课外作业及实践活动中体现。如何改变课外作业以巩固知识为主的现状,具有研究的实际价值。(4)小学各科各学段认知能力培养序列及相应策略研究。

梳理出小学各科各学段能力培养的序列及目标要求,形成相应的培养策略。

研究重点为第2、4两条。

子课题的确定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现状的调查与文献方面的研究。二是操作方法及策略的研究。三是评价的研究。四是案例的研究。

3.预期研究成果

阶段性成果最好以论文的形式出现,一般与子课题联系起来。如,“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阶段研究成果(都是论文)为:(1)“以能为中心”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及理性思考。(2)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策略。(3)“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评价策略。(4)“以能为中心”的作业设计及实践活动实施策略。(5)论“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方法。

最终研究成果为:结题报告;研究论文集;案例集。

4.其他栏目

主持人可以写两个;论文论著要写影响较大的;课题研究核心组成员要按发挥作用的大小排名;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栏目里,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要找出别人已有成果的共性之处,要分析出本课题研究与他们的不同之处,要防止只是文献的堆积而没有自己判断。

作者:沙华中

第4篇:陶研课题中期汇报——《诵读经典 提升学生素质》

诵读中国经典诗文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芜湖县实验学校小学部陶研课题阶段性工作汇报

实验学校 何基凤

安徽省芜湖县实验学校是在2006年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改革的大潮中诞生的。她是原县一中初中部、三中、实验小学、三小四所学校整合成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环境幽雅,布局合理,树木葱茏,假山池沼,雕塑喷泉,交相辉映。合并后的实验学校,更是坚持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谋生存,以特色求发展”道路,校领导非常重视以课题研究来引领学校工作,积极创建书香氛围,让经典滋润孩子们的童年,让阅读伴随师生成长,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

《诵读中国经典著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我校小学部于0

7、4申报的省级陶研课题,本课题的研究步骤共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9—06.12):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探讨“经典诵读”运作模式,拟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2007.2—07.8):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学校组织课题研究专题培训、研讨、实践活动,定期开展课题组成员会议,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方案。

第三阶段(2007.9—08.8):学校组织开展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检查、问卷调查、竞赛展示等活动,进行个案跟踪调查,组织阶段性课题组成员会议,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推动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四阶段(2008.9—09.7):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进行阶段性实验案例调查分析,撰写系列论文。

第五阶段(2009.9—09.12):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编写论文文集,形成实验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立足点是:

1、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创建书香校园,培养学生诵读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我们课题现在正处于第四阶段。通过二年多的实验,我校从环境的营造、教学时间的保障、课程内容的设定,实践活动的组织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列活动,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制度建设

为保证课题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实施组织,由校长为课题负责人,教导主任为组长。制订了“芜湖县实验小学课题研究六项制度”、“芜湖县实验小学课题组长、副组长、执行人员职责及课题管理要求”,每个学期教导处、年级组、班级都要制定了课题实施计划。

同时我们还把课题研究纳入到教师量化考核之中,意在使活动正常开展,全面落实。

二、注重宣传、营造书香氛围

1、加强环境建设,为师生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艺术之环境”的主张,由此可见,他十分重视环境陶冶心情的作用。我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这一本“活书”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的熏陶,让校园这一本蕴藏着无穷魅力的“活书”,在学生诵读过程中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1)学校利用校园内长廊上的宣传窗建立“诵读长廊”,设固定栏目版块,每月一期,每期校刊要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版面设计清新美观,既能使人受益,又能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2)校园广播台设立“我读经典”专栏,由红领巾广播台的学生主持、播音。 每天做广播操前,校园里就响起了清脆而洪亮的声音:“芜湖县实验学校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经典诵读现在开始„„《三字经》、《弟子规》„„,每天二首,千人而诵,笔直的队伍,整齐划一的动作,气势磅礴,音韵铿锵,响彻校园,这成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除此,红领巾广播站还利用每天午间广播时间诵读经典诗文、讲述经典成语故事、趣闻轶事等。让孩子每天走进校园,耳之所闻,皆为书声;目之所及,皆为书影。让经典如春种播撒在孩子的心里,悄无声息中影响他们的习惯,深入他们的思想。

(3)教室内外的文化建设力求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每班都充分利用墙壁、黑板等空间,开辟“古诗角”“经典壁”版块,用诗文、诗画的名言名句装点教室,营造诵读经典的氛围。为减轻学生背古诗的负担,采取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4)发挥社会、家长的作用。2007年10月印发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信的主题是“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2007年和2008年举办了以“家长应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诵读习惯”为主题的家长学校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开发家长的积极因素,提高我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影响面和感染力。

2、提炼诵读内容,为师生提供精神正餐

面对茫茫的书海,如何指导学生读那些对他们有帮助的书,陶行知先生在1932年写了一篇《怎样选书》的文章,给一本书的好坏拟定了三个判断标准:

(一)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干了一个又一个动作的力量;

(二)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了的力量;

(三)我们看这本书有没有追求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根据这三个标准,我们广泛查阅研究,觉得选择教材应该让学生接触最有价值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书,于是我们订购了安徽省教科所编写的《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本,作为我们校本课程,让学生阅读。除此以外,各年级还增加了以下篇目: 【附】: 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前20首;神话故事、

寓言故事10篇;《三字经》前半部内容。 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神话故事、

2 寓言故事10篇;《三字经》 后半部内容。 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弟子规》;

神话故事、寓言故事10篇;

四年级:优秀唐诗、宋词20首;历史典故十则;《论语》;

五年级:优秀唐诗、宋词30首;历史典故十则;《大学》部分篇目; 六年级:优秀唐诗、宋词30首;历史典故十则;《大学》部分篇目

另外,各班还成立了图书角,学校还添置了经典方面的书籍,开放了阅览室,拓展了师生阅读的空间和阅读量。

三、加强学习,转变思想观念

陶行知先生在《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一文中指出“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大阅读教育需要“与书为伴”的教师,教师要率先垂范,始终成为经典诵读的带头人。一是请进来,专家引领,邀请市陶研专家和县有关专家为我们课题作指导,二是走出去,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也是课题逐步成熟的必经阶段。课题实施以来,我们多次派骨干教师去南京合肥、安庆参加《经典与语文(数学)》教学观摩和研讨交流活动,以此来夯实教学的理论水平,提高了教师经典诵读的审美能力。除此,我们还自我加压,不断充电,加强学习。课题组成员的学习至少是每月一次,学习形式主要有:

(1)观念先导——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 (2)课题讲座、培训——引领成长;

(3)“经典诵读教学”专题业务学习(包括名师课堂实录、教学设计、专家访谈); 从实验开始到现在,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进行的培训和学习材料有:《从新课程标准看古诗词教学》讲座、《论语七则》教学设计、施茂枝老师的《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案例分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副主编李亮访谈录《语文教学要以读书为本》、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教学实录、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在香港“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会上的演讲《传统阅读教学的现代启示》,等等。每次学习,我们都强调语文教学要搬掉“问答如山”、“习题如山”两座大山,语文教师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眼睛只盯着一本教科书,要以我校开展的经典诵读实验为载体,注重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另外我们还观看经典教学录像、开展“课题研究”专题讲座等,每学期我们还要求教师必读一本教育专著,必写一篇读书心得,还多次举办青年教师读书演讲和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以此引领教师读书,提高阅读品味。

四、与教学教研相结合,提高学生修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将中华经典诗文融入其中,设计生动的诵读课堂,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而课题研究出发点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学教研质量的提高,不是孤立于教学教研之外的独行者,所以我们将“经典诵读”纳入常规教学中。每周各班一节“经典导读”课,已经排进了课表中;不仅要

3 求老师上,而且要认真备课,并定时检查。每周

二、周四的晨读课定为全校性的“经典晨读”;每学期都组织开展了“诵读经典”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每次专题教研都要求在本组内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执教,然后进行集中研讨。

06—07学年第一学期,我校

五、六年级承担了 “探究古诗词教学”专题教研任务,由张玲丽、张向云、王郧军老师执教;06-07学年第二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又组织开展了“经典古诗”教研活动,陈凤琴、、张玲丽、王郧军老师又分别执教了《渔歌子》、《示儿》、《望庐山瀑布》,湾址片区语文教研组也安排吴朝霞、张伟老师也开设了“田园诗赏析”专题研讨;07-08第一学期湾址片区语文教研组进行了以“送别”为主题的经典诵读专题课教学教研活动,由喻爱民、叶华两位老师分别执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陈凤琴和张海梅两位老师向片区语文老师展示了“经典诗文”专题教学示范观摩课,在课堂上诠释了她们对《游园不值》和《秋思》的理解。在我校“教学能手”课堂教学比赛中,张定兰、陈凤琴两位老师执教的《游子吟》、《长相思》都取得了很优秀的成绩。08-09年第一学期我们还将课题研究活动与素质教育开放周结合在一起,让课题深入到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中,并赢得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而形成家长关心支持课题,主动参与课改的良好局面,真正达到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的大开放的素质教育新格局,崔佳羽、许德鸿两位老师为家长展示了《长相思》、《送元二使安西》经典诵读课,得到一致好评。本学期为了进一步探索古诗词教学,进一步让小学生通过古典诗词的学习,体会经典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并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小学部于4月28-30日开展了青年教师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比赛活动。

比赛中,18名青年教师演绎了不同的古诗词课堂教学风格,他们通过诵、吟、读、品、悟、唱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陶冶情操,领悟诗词的意境美,感悟古诗词的内涵。本次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其中王宗美、王凤英获得了一等奖,陈凤琴、崔佳羽、张玲丽、胡隽获得二等奖,张梅、许德鸿、王晓庆、胡巧云、王郧军、丁子萍获得三等奖。

从我校教师的“经典导读”教学课堂上,我们看到三个特点:(1)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诗词意境,感悟诗情;(2)教学不拘泥于教材,能结合主题引经据典,拓展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积累。(3)注重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如何去读经典,培养了学生自主诵读经典的能力。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教研是平台,课堂是舞台,促使教师们表现教学思想、展示教学才艺、分享教学成果,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了教学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

诗如生命,什么如诗。希望我们的教师以一颗如诗般的心,不仅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一条古诗词教学的成功之路,而且要让我们的孩子们喜欢经典,了解经典的博大精深。

五、与家庭联系,发动、指导家庭、社区参与“诵读经典诗文”活动。

1、引导家庭制定“亲子共读”计划,设计读经记载表,每天抽出10至20分钟,每周双休日抽出一个小时集中家人在一起进行诵读活动,形成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经典的浓厚氛围。

2、开展周末游学,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社会调查,地方人文景观考察,当地诗文搜集活动,活学活用,加深经典诗文理解和感受。

3、每月开展一次形式多样的“家庭读书会”,比如“诵诗会”、“诗文接龙赛”等,让诵经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我校2006年被评为芜湖市示范家长学校,2008年被评为省家长示范学校。

六、精彩纷呈的诵读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陶行知先生曾说:书呆子要动动手,把那呆头呆脑的样子改过来,你们要吃一帖“手化脑”才会好。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一样,都是给人用的。我们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书里有真知识和假知识。读它一辈子不能分辨它的真假;可是用它一下,书的本来面目就显了出来,真的便用得出去,假的便用不出去。为了让学生出学校后是能真正用当其学,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培养。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2、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可以是你问我答,可以是对歌竞赛,也可以是游戏表演。班级与班级之间还开展“诵读古诗擂台赛”活动。

3、开设诗园,提供舞台。为给学生提供用武之地,每个班级都开设“诗园”园地。其内容丰富多彩,不但有古诗文名篇摘录介绍,而且有关古诗文的书画作品、活用古诗文的习作等。

4、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活动,为学生提供版面设计、选材、绘画、书法、编写等各方面能力的锻练机会。08-09第一学期我们开展了”亲子共设计”手抄报比赛活动。

5、我们还将经典诵读于其他学科整合,结合美术、手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文图兼美的节日诗词贺卡、诗文书签。(展示学生书签)

同时让经典诗文融入到学生的规范写字活动中,不仅重视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更重要让学生在写字感受经典语言的魅力,感受汉字独具的形体美和艺术美。本学期我们将举行“书写经典,传承文化”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活动。

6、开展“读书日记”伴成长活动。“写”是读的强化、读的深化,我们一方面引导学生分门别类摘录诗文名篇,做诵读笔记,一方面还指导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习模仿写诗、写读经典心得体会。学生人手一本的读书笔记——《采典集》,由“日积月累”|“我说两句”、“每周一记”、“随心所欲”、“一周阅读大盘点”等形式进行摘录或写体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还把自己的摘录本起上别致的书名,画上漂亮的插图,读书日记成了学生自动吸收和创造的天地,大大激发了学生读诗的积极性,同时也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各班级还经常开展“古诗文优秀摘抄”评比,“优秀日记”评选等。(展示学生作品)

5

7、各班每月一次以“诵读经典”为主题的班队活动,有快板、诵读、讲故事、成语接龙、对对联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情绪盎然。为了展示同学们的诵读成果,学校每学期都安排至少两次“经典诵读在行动”的全校主题队会,向全体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展示,创设了学生展示才艺的机会,让孩子们更多地体验到诵读的快乐。

8、每个学期结束,我们都要对实验学生进行诵读经典诗文的测试和问卷调查。学生对本学期要求诵读的经典诗文都能流利地背诵出来;同时,各实验班教师分析好本班学生测试的情况,对自己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有了明确的方向。

9、体验诵读成果,举办大型的“经典诗文诵读展示活动”。 不管是“六一”儿童节还是庆祝“元旦”活动,各班都要开展以“诵读经典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除此,学校为了展示经典诵读成果,2007年举办了一次“我读经典书画展”,书画展中学生参与面较广,同学们将书法、绘画与经典精心融合,巧妙构思,很多作品创意独特,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思维,展示了他们的才能,促使他们对“经典”的深入理解。 2007年和2008年“六一儿童节”学校举办了以“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大型的联欢会,“六一’联欢会上共展示了十来个“经典”节目,有舞蹈、吟唱、诗词朗诵等,这些节目都是由老师们精心编排、组织排演,每个节目形式不一,内容丰富,构思新颖。同时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诗文香六一”文艺演出活动,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学校开展经典诵读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其中《思乡情》推荐参加2007年芜湖市首届少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节活动,获得了三等奖。

10、组织教师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和教学“研讨,在师生中开展有关的征文比赛,积极引导全体师生为开展好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献计献策,将诵读活动真正落到实处。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与学生同读经典,共同进步。这已成了我们校园经典诵读活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1、开展评选“读书明星”、“书香班级”活动。为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通过班内推荐,评选出读书之星,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宣扬。

12、与“素质教育开放周”紧密结合,在这一个周,不仅将素质教育活动成果向家长展示,而且所有课堂向家长开放,在开放周内,学校安排了“经典诵读”“新型课例”等开放课、主题班会、手工制作、书画剪纸比赛、体育项目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要让各位家长了解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了解孩子发展的心理状况,了解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取得各位家长的支持、配合与信任,让新课改、经典诵读更进一步深入到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中,并赢得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而形成家长关心支持课改,主动参与课改和课题研究的良好局面。真正达到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的大开放的素质教育新格局。

13、将经典诵读与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相结合。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内涵,加快实验学校率先崛起,提升学校办学品味,本学期为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将五月份定为“红五月文化艺术节”,在艺术节活动中,开展“传承文明、诵读经典、书写经典、咏唱经典”等比赛活动,让学生在诵、背、书、唱、画、演中感受体验经典文化的魅力,感悟人生的真谛,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此项活动正在进行)

(二)、经典诵读活动成效明显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近二年来,我校通过开展经典诵读课题研究,使诸

6 多亮点进行科学的融合,引领师生成长,取得了一点成效,有力地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1、学生吟诗写诗的氛围越来越浓。通过近二年多的经典诵读活动,和活动前相比,大多数学生的诵读兴趣明显增强,很多学生以前不读经典或只读老师要求背诵的必备古诗,但现在所有学生的诵读量、背诵的篇目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突破,平均每位学生每周都能背诵一至两篇,而且已经逐步成为学生的习惯。学生诵读经典以来,课外阅读时间多了,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扩大了,高年级学生知识储备量明显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有明显提高。许多同学因诵读诗词,走上了喜爱诗词,创作童诗之路。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兴趣广泛了,知识丰富了,想象力也丰富了,下笔有言、语气流畅,妙用诗文名句,随处可见。我校黄若尧、沈寅在芜湖市2008年中小学生读书演讲比赛中分获

二、三等奖。

2、陶冶了学生的品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学生们通过读经典,慢慢地领悟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提升为内省的能力。在每一节课前的吟诵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自强精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中华志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勤劳品质《“吾上下而求索”的矢志不渝的探索精神„„民族精神的一切一切,在孩子与诗文的对话中融入心灵深入,成为孩子们生命的一部分。孩子们学会了尊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自律、学会了奋斗„„如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和感恩节或是父亲节还是母亲节,孩子们都要为父母做事,再如,在去年四川特大地震面前,孩子学会了伸出友爱之手,纷纷为灾区小朋友捐款,达6万多元,在面对别人有困难面前,孩子学会关心,今年为横岗白血病患者捐款7万6千3 百多元。

3、经典诵读活动也得到了支持,家长们也意识到了经典导读活动对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性,很多家长参与并能配合老师指导、督促学生在家的诵读,促使他们养成每天诵读经典的好习惯。

4、浓浓的书香气息,使教师们不断的成长。2007年,我校陈凤琴老师在动漫教育人才培养计划自主创新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中,所执教的经典古诗词《渔歌子》一课获国家级一等奖。张海梅老师设计的古诗词《咏柳》一课的教学设计在安徽省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评选中获一等奖。邓小莉老师辅导的学生诵读经典节目《思乡情》在2007年芜湖市首届少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节活动中获三等奖。在小学语文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中,陈凤琴老师所撰写的《开放语文课堂,让经典与我们同行》获三等奖。07-08第一学期,在湾址片区语文教师“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中,我校的陈凤琴、张玲丽、许德鸿等老师表现出众,在片区均获得一等奖。被推荐参加芜湖县小学教师“诵读经典”比赛,陈凤琴、张玲丽两位老师又分别获得了第

一、二名的好成绩。在学校“诵读之星”评选和“素质教育展示周”活动中,在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主题队会中,更多教师和学生表现出色,显示出浓浓的“诗情画意漫校园”的氛围。省级教坛新星张海梅和市级教坛星星胡庆龙、张梅、崔佳羽等都是在课题研究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

(三)、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我们的实验还不到一年时间,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更在反思存在的问题:

1、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影响面、感染力不够大,没有充分调动家庭的教育力量,家长的积极因素还没有被开发出来。

2、教师和学生在参与实验中明显有管理层方面的强制性行为,今后应不断增强师生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力求“变外在的压力为内在的动力”,逐步使管理机制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3、学校在“经典导读”工程方面还没形成系统、全面、长远的校园文化创建计划。以活动为载体,带动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待加强。

4、课题研究中,教师需要丰富的资源支持,这些资源包括图书馆等方面的环境组成部分。这些资源从哪儿来?

5、课题的经费问题

(四)改进的设想与展望 设想:

1、在本学期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个案跟踪调查,建立跟踪调查表,深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效;进一步探索诵读经典诗文有效性的策略,推动新课程的改革。

2、加大宣传的力度,发动家庭教育力量,赢得他们对我校经典诵读工作的支持、配合。

3 、以活动为平台,引进竞争机制,组织进行“经典诵读“教学能力评选,向社会、家庭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展望:

1、目前我们的课题研究已经进入中期阶段,教师们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研究,初步积累了一些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方面的经验。下一步,我们课题组将探索课题研究更深层面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实施和延续诵读经典诗文活动,让师生们更广泛地使用经典诗文”。

2、我们迫切希望总课题组今后更多地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方面的专题报告讲座和学习观摩活动,提升教师们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典导读实验是一项长远的工程,是一项不带一丝“功利”性质的实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深入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阐明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出追求真理的人。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不仅铸造了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更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开展经典诵读,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更浓”回首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诵读之路,看到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欣慰,“读千古美文,传经典文化”活动在教育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还将继续深入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校园,我们相信,今天读经典的稚子孩童,明天将是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第5篇:

上一篇:测试题2参考答案下一篇:小学生科技创新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