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课题开题报告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跆拳道课题开题报告(精选10篇)

跆拳道课题开题报告 篇1

本文通过对分布在长沙市内的几家跆拳道俱乐部在经营规模、场地设施、师资力量以及培训内容等方面开展现状展开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长沙市跆拳道俱乐部进一步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借此抛砖引玉,唤起有关部门和广大同仁对跆拳道俱乐部建设和发展的关注和引导,加大对跆拳道这项运动的探讨和研究,从而促进这项运动的推广。(文章由92好论文网整理)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开展跆拳道项目迄今不过十余年,竞技能力却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赛场上的优异成绩刺激了国人学习跆拳道的热情,推动了跆拳道在国内的快速发展[2]。正是由于跆拳道的急速发展,长沙市也应运而生出现了以传授跆拳道技术为主要内容、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传播方式——跆拳道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做为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项运动在长沙市的发展,但是由于其自身发展条件的不成熟和体制法制上的不健全,长沙市跆拳道俱乐部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择分布在长沙市内的15家跆拳道俱乐部做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遍布长沙市各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整理出实用和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为我所用。

2.2.2问卷调查法

为取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本人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发给各俱乐部负责人和教练员以及一部分学员。发放调查问卷共计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212 份,有效回收率为 70.6%,其中发放给负责人调查问卷15份,都有效回收;教练员调查问卷 25份,回收有效问卷 22份,有效回收率88% ;学员发放问卷总数为260 份,有效回收问卷175 份,有效回收率为67.3%。

2.2.3实地访谈法

为保证第一手资料的准确可信,本人实地走访了各家跆拳道俱乐部,与各负责人或教

练员就一些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2.2.4数理统计法

调查问卷回收后,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和统计,得到问卷结果,为进一步分析和最后得出结论做铺垫。

结果与分析

3.1 经营规模

3.1.1场馆面积 据调查:15家俱乐部中间有6 家俱乐部场馆面积在100 m2以内,占调查总数的 40% ;有7 家俱乐部面积在100 m2-150 m2 之间,占调查总数的46.7% ;仅有2 家俱乐部场地面积在150 m2 以上,占调查总数的13.3%。值得一提的是,各俱乐部基本都属于健身连锁经营,除开设有跆拳道项目之外,还开设有瑜珈、舞蹈、健美操等健身项目,在对场地的要求上这些项目有一定的兼容性,所以有一个场地多个项目共同使用的情况。

3.1.2经营对象

表1 俱乐部生源成份组成情况调查表 n=175

生 源 中小学生 大学生 其他

人数 96 71 7

百分比% 54.9% 40.6% 4.5%

从表1 可以看出:各跆拳道俱乐部的主要学习主体是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其中中小学生数量约占调查总数的54.9%,大学生数量约占40.6%,其他生源数量仅为4.5%。跆拳道做为一项刚兴起不久的运动,它的技击和健身价值比较能吸引广大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注意力,而很难引起其他人群学习的兴趣!

3.1.3学员数量

据调查:仅有 5 家俱乐部学员人数恒定在50个左右, 占调查总数的1/3;其他俱乐部学员人数都不固定, 有个别俱乐部甚至于因为招不到足够的学生而无法正常开课,生源数量表现出比较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可见,目前长沙市跆拳道俱乐部的经营场地面积较为狭窄,学员数量较少,学员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为主,尚未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

3.2 场地设施

一个良好的场地设施环境是实施跆拳道俱乐部教学与训练的重要保障,同时又对俱乐部教学与训练的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实地调查的情况看,15 家跆拳道俱乐部中有4家俱乐部场馆设在负一楼,采光和通风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容易让学员在训练时产生一种压抑的感觉;在器材配备上,15家俱乐部训练场地内均铺设有跆拳道练习专用垫、国旗、镜子、护具、脚靶、沙袋以及电视、音响等多媒体设施等基础设施也都有配备。但是,我们所调查的15家俱乐部中仅有4 家器具设备依然较新,其他11 家俱乐部器具设备都已较为陈旧,其中有 3 家俱乐部连最基本的手靶脚靶等训练器具甚至都已破烂却仍在使用而没有得到更换;此外,各跆拳道俱乐部配置的前台、商品销售处、更衣室、物品存放柜、卫生间与洗浴室等设施也太过简单和简陋,根本谈不上对学员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3.3 师资力量

跆拳道俱乐部教练员的配备及储备,是影响俱乐部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也决定着俱乐部的声誉。俱乐部师资力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3.1技术水平

表2 教练员技术水平调查情况 n=25

技术水平无段 黑带1 段 黑带2 段落 黑带3 段 黑带3 段以上

选择人数 9 5 6 3 2

百分比% 36% 20% 24% 12% 8%

跆拳道教练员的技术水平一般从教练员所处的段位和参加比赛获奖情况上可以反映出来。从上表2 中我们可以看出,无段教练员居首位,占总数的36%,黑带 3 段和3 段以上的教练员仅有5 个,加起来才占调查总数的20%,黑带1 段、2 段段教练员总共有1个,分别占 20% 和24% 的比例。这说明现阶段长沙市跆拳道俱乐部真正高水平技术的跆拳道教练员还相当缺乏。另据调查了解,在25个教练员中间从未参加过任何层次比赛的教练员有2 人,最高参加过市级大赛并有获奖的有4 人,最高参加过省级比赛并有获奖的有1 人,最高参加过全国比赛并有获奖的有7 人,最高参加过世界大赛并有获奖的有1 人从上可以看出,从某种程度上讲,俱乐部教练员整体的技术水平还无法与外界高水平教练

跆拳道课题开题报告 篇2

12月16日下午, 澄溪小学在综合电教室召开了2010年国家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子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政府领导管理策略研究》暨市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爱心培养策略的研究》的开放式课题开题报告会。会议特邀县教研室贺恩民、杨正军为开题指导专家, 澄溪镇杨梅镇长、镇妇联、关工委领导、课题负责人、主研教师以及对科研感兴趣的部分教师参加了公开开题报告会。

会上, 澄溪小学2010年立项的两个课题负责人左天玖、周天中分别对各自课题作了开题报告, 从研究背景、意义、研究范围与内容、研究目标、预期效果及研究分工、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方面作了深入地阐述。课题专家组贺恩民、杨正军分别对课题进行论证与指导, 希望各课题组按时按质完成科研任务。左天玖校长在会上作了课题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做到“激励制度”、“参研人数”、“经费投入”这三个“不减少”的表态发言。

这次开题报告会为学校广大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参考、示范和交流的机会, 为学校课题研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起到了较好的促进和督促作用。 (程小翠)

课题开题报告的格式与撰写 篇3

一、课题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方案的联系与区别

对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而言,开题报告是研究者申报的课题被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批准立项后,在课题研究正式实施之前,由课题负责人(主持人)向课题组人员、课题研究指导人员(专家组)或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的关于课题研究的书面论证材料。

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方案一样,都是对一项课题所作的论证及研究工作设想,其内容结构大体相同,但其区别也较为明显。

一方面,课题研究方案论证设计在课题立项之前,是对所选择课题的价值、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的思考和论述,主要是阐明课题研究的必要和可行,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立项”;而课题开题报告论证设计在课题立项之后(如果没有被批准立项,就不存在课题开题),是在选题论证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的依据、价值、内容、方法等进行的更加具体和系统的思考与论述,是对研究过程、研究人员、研究保障等作出的科学规划和全面安排,是为完成研究任务、实现研究目标而进行的总体谋划和文本表述。可以说,开题报告是对课题研究方案的再设计、再修改,其内容相较于研究方案更加完善和充实,其论证和构想更加科学、全面和可行,研究工作安排更具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在课题研究方案论证设计之前,课题研究者要做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诊断,对教育经验的梳理,对学习所得的思考,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等等。而在课题开题报告论证设计之前,课题研究者要做的工作一般包括开展相关调研,对课题组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结构优化,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细化、优化和充实、完善,开展相关培训,等等。应该说,从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到课题开题报告论证,是一个从模糊到具体的过程,是对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么研究相关问题更加明确的过程,是由课题研究的初步设想转化为具体的研究操作的关键步骤。

因此,课题开题报告绝不是课题研究方案甚至是“课题立项申报评审书”相关内容的简单复制。作为课题研究者,既要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又要弄清其在设计目的和要求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思路和目标更加清楚,内容和方法更为适当,研究人员结构更加合理,以便更好地完成预期研究任务,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与结构

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开题报告题目、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课题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课题研究的组织和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等。

开题报告题目常常采用“课题名称+开题报告”的形式表述,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必须与课题管理部门审批的名称(专家评审时会对个别申报的课题名称作必要改动)即《课题立项通知书》列明的名称完全一致,否则会被不予认可。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课题开题报告题目下面须署课题研究单位课题组名称,如“××学校课题组”,一般不署撰写者个人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论证设计的负责。

在开题报告正文之前一般还应有一段序言。序言主要是说明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尽快入题,切忌面面俱到、不着边际。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不仅标志着课题组对所研究课题的理解、论证水平,细节处往往也显示出课题组成员的学术素养,因此,一定要观点鲜明、语言准确、语意清晰、逻辑性强、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历史背景、现实背景),课题研究的依据(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实践依据),课题研究的现状(国内国外、省内省外的研究现状及问题述评),课题研究的目的(解决哪些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课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应用价值),课题研究的意义(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长远意义等)。语言表述要针对问题,适度、准确,既不能空喊口号,也不能漫无边际。

“课题概念的界定”主要是对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有时也包括对其他主要概念的界定。核心概念是关于核心问题的概念,其他主要概念则是相关的对核心概念起限定作用的概念。比如在“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课题中,“学习策略”就是核心概念,应着重对其在该课题中的内涵和外延作出科学界定,同时也应结合课题研究的具体对象和研究操作,对“小学学科”和“实验研究”作简要界定。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对课题研究核心问题的细化表述,可以从不同维度分别列出。比如在“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课题中,可以从学科维度列出“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实验研究” “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实验研究”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实验研究”等内容,也可以从学习过程维度列出“小学学科课前预习策略研究” “小学学科课堂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学科课后复习策略研究”等内容。研究内容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逐一表述,可适当展开,语言应简要、准确。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对课题研究所选用方法的具体表述。适合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较多,如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不同的课题往往会根据研究问题类型的差异,采用一种或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很明显是要采用“实验研究法”,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也有可能用到“观察法”;而“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则需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表述时不能只简单写明某种研究方法,还应适当说明如何运用这一研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计划”主要是从时间维度上将研究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并分别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安排、主要研究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一般来说,可将课题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而“实施阶段”又往往要再分为若干环节。研究者可借鉴类似课题的研究过程,思考、确定自己所承担课题的具体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是对课题研究结果的预期。教育课题研究成果一般有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教育教学专著等表现形式。阶段成果可以同时用多种形式呈现,省级以上课题还会要求在研究过程中至少正式发表一篇相关的学术论文;最终成果则一般要求以研究报告和研究专著的形式呈现,其中研究报告是必须有的成果形式。表述时要注明成果形式、成果名称及完成时间,可采用表格式呈现。

“课题研究的组织和人员分工”是对课题研究团队和任务分担的安排。应写明课题组人员的构成及年龄、学历、职称、研究专长、研究经验等结构特点,并详细说明每个成员承担的工作任务。

“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是对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果所需条件的分析与承诺,主要包括研究基础、研究保障等内容。“研究基础”应写明课题组成员完成的相关研究课题及取得的成果情况,“研究保障”主要写明该课题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设施设备、时间、制度、学习培训、学术交流及经费等条件和保障情况。

开题报告的结尾一般应写几句感谢、希望以及表态性的话语。主要是感谢曾经指导或参加过课题论证而又不在课题组的人员,希望有关方面继续给予帮助,表明研究者的态度,等等,语言要简明、诚恳。

完成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并经课题组反复讨论定稿后,就可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召开课题开题会议,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无不妥,开题工作即告完成,课题研究就将进入具体实施的新阶段。

省级课题开题报告 篇4

课题开题报告

滨州市沾化县富国中学

农村初中合作教学中课程内容选择研究课题组

2010年5月

“农村初中合作教学中课程内容选择研究”

开题报告

沾化县富国第二实验学校刘宝田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农村初中合作教学中课程内容选择研究”课题,被“山东省教学研究室”批准为“2010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pt—20100318。在县教研室以张乃耀主任为首的有关专家的评审和指导下,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合作教学是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主动全面参与为前提,改变传统讲练式教学模式,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乃至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合作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很快就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育改革。”目前,合作学习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的中小学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也十分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尤其是农村中学仍属新生事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对所有教材、所有课程内容一律机械的采取分组讨论等不科学的做法。我们认为能否有效地在我们农村初中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基于以上理论和我校实际,结合当前国内外教育研究成果和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所作的尝试和积累,我们提出了“农村初中合作教学中课程内容选择研究”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意义与目标:

合作教学是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的调控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个人自学”、“生生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仅停留在让学生获得知识上是不够的,必须了解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学好问、归纳总结的意识。教学的本质关键是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小组合作教学远远比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要深刻得多,而且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人际交往等方面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学习环境: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 等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在多边互动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发展自己的个性。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对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探究,努力达成以下目标:

1.教师应切实理解把握合作教学基本理念、策略和规范,正确分析领悟一般班级授课制与合作教学的联系与区别及各自的优劣,从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能恰当地组织和有效地调控;学生能熟练有效、科学规范地进行合作学习,从而使我们农村初中合作教学能科学高效地切实得以展开。

2.课题组各成员对将要实施的课程内容有全面透彻的分析,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索如何进行合作教学中主要国家级课程内容的选择

3.让学生从合作教学过程中体验相互协作、共同学习的乐趣。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逐步养成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动脑、互相帮助、公平竞争的良好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2.课堂观察法:了解学生参与合作教学的发展过程,以便使课题研究更适合教师合作教学的需求。

3.案例研究法:对研究过程出现的得失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吸取教训,对研究过程不断完善。

4.行动研究法:研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状态(好奇、兴趣、惊异、发现、创新)的开发程度,以及因此激发的各种经验、意识、观点、问题、思维以至错误。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

1、校长室牵头,组建课题研究实验推广领导小组,教科研室为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领导部门。

2、以课题组的任课老师为主线,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相关学科教材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梳理,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合合作教学的课程内容,收集文字、图片等素材,撰写优秀教学案例及课题研究论文,观摩优秀示范课,制作相关课件。

四、课题研究步骤及内容

(1)启动阶段:

2010年1月—2010年5月,申报课题,完成课题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组,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把握合作教学的基本规范及其与一般班级授课制的区别与优劣,论证、制定方案,形成研究计划,邀请专家指导。

(2)实施阶段1、2010年5月—2010年9月,课题组成员对将要实施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并能精当地把握,在此基础上,精心选择适合合作教学的课程内容。

2、2010年10月—2011年1月,在课题研究各课程合作教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合合作教学的课程内容,收集文字、图片等素材,邀请专家评估。

3、2011年2月—2011年7月,中期总结,归纳整理优秀教学案例,撰写中期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观摩优秀示范课,制作相关课件。

4、2011年7月—2012年1月,教学实践,记录精选优秀课例,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或参加各类评比。

(3)结题阶段

2012年1月—10月,收集整理优秀教学案例及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结题报告,并提请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验收。

五、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一)前期研究情况:

我校数学组“十五”期间单独立项了一个县级课题“初中数学分层合作教学研究”,语文组单独立项了一个县级课题“中学语文快速作文‘体验生活,创新写作’”和一个滨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其影响研究”。

“初中数学分层合作教学研究”课题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面向全班学生,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忽视同伴相互作用,不利于因材施教的弊端,着眼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了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了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群性的协同发展。通过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分层合作的形式对每层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从而使各层学生不再盲目学习,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便于调动各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因材施教,共同提高的目标。

“体验生活,创新写作”课题的研究立足于作文教学实际,落实新的课改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教师精心设置情景——学生实践探究——学校开放课堂,提供资料——学生反思升华,产生写作欲望——学生作文,课堂互评,共同提高。注重作文的形成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了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的基本框架,建立富有活力的创新作文教学模式,符合新的课改理念,促进了孩子的自主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其影响研究”课题的研究立足于阅读教学实际,对课外阅读作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通过研究分析当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研究制定出开展课外阅读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或相关建议;并不断深入研究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互动模式,探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过程各方面的积极影响,推动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健康开展,切实达到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生课文阅读的要求。

在以上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校师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合作教学和课题研究经验,依据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实施要求,结合我校师生的实际确立了本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成立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姜花昌多年从事教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与同组的教师共同研究过县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业务精湛,积极务实;课题组成员刘宝田、樊丽华、张丽红等都具有本科学历,有很强的研究水平和教学经验,发表论文多篇,本团体通力协作,善于攻关,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热衷于新课程的实施和学校的教育教研,是学校教科研队伍中的坚实基础和中流砥柱。完全有能力高质量的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参加教科研的教师热情高涨,信心十足,先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部分研究人员曾经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已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们定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稳扎稳打,确保该课题的顺利实施。

(2)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A、研究调查数据保障:近年来,随着学校环境不断改善和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学校初中部各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我校图书馆现有各类藏书2万多册,基本能够满足学生查阅资料积极充电的需要。学校现已实施合作教学,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多方面的有效数据。B、研究经费保障:学校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经费,全力支持这个课题,要求我们全力以赴保质保量保时完成此课题。C、研究时间保障:我们的课题准备用2年的时间来完成。

六、课题组成员

课题指导小组成员:张乃耀郭学辉

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姜花昌

副组长:范宜红

成员:刘宝田高树行

课题研究工作小组成员及分工

成员:姜花昌刘宝田高树行樊丽华张丽红隆方彬王玲

姜花昌:课题负责人,对课题研究进行总体把握调控;刘宝田:撰写实施方案,负责教学研究报告的撰写,解决课题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负责农村初中合作教学中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研究;高树行:理论指导,组织协调,资料搜集;樊丽华:负责农村初中合作教学中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研究;张丽红:负责农村初中合作教学中英语课程内容的选择研究;隆芳斌:负责农村初中合作教学中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研究;王玲:负责农村初中合作教学中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研究,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搜集资料、整理材料。

七、预期研究成果

在切实理解并准确把握合作教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对主要国家级课程内容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能精当地把握课程各相关内容是否适合合作教学;确立特色鲜明的合作教学策略,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合作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培养一批教学骨干、教坛明星、教学名师;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收集整理优秀教学案例及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结题报告,并及时提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

总之,该课题的研究,不仅仅要体现课改的需要,同时也要有理论上的火花,方法上的指导。它能正确引导师生的教与学,能为农村中学正确高效地开展合作教学提供参考,要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区域课题开题报告 篇5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开题报告范文

·英语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小课题开题报告 篇6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不写作是教学研究的一个盲点,程序化教学是作文教学的一个误区。文学的丰富多彩、思想深邃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仅有框架、而无内涵,仅重视方法指导,不培养审美情趣,不重视风格形成的教学模式下,会形成学生的作文真实性欠缺、个人特点欠缺、文章格调低俗、内容空泛矫情的应试作文。

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让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阅读指导下、不间断的潜移默化中获得文学艺术的陶养?怎样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去感染和熏陶学生,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动力?怎样把教师的写作实践与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模仿和实践中产生写作的需要?怎样把写作的训练分解为无形的熏陶、潜在的培养,使之最终成为学生自身的技能?

本研究是在考察了国内大量短、平、快的作文模式教学之后,从研究者十几年的写作实践、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思考和认识,将从文学的本体出发、从写作的切身经验出发、从多年的观察和反思出发,从本质上解决学生的读、写结合的问题,文学素养的提升问题,模仿与独创的问题。

英国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怀特海说,文化是人类智慧最优美的形式。在文化的基础上,训练专业能力,才能使人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开发。熏陶式作文教学就建立在提高文化修养的基础上,把教师的阅读与写作经验,融入学生的作文教学,教学相长,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使教学成为艺术的交流,成为心灵的共鸣。怀特海提出,教学的目标指向生活,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引起思索,引发写作冲动,从浅层次的记叙走向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受到教育和启迪。

没有文化积淀,就没有对人生的思考;没有对人生的思考,就没有深刻的立意。写作最终指向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不是个人情感无病呻吟的抒发,写作承担了智慧的传承,精神的疏通,心灵的交流,而非毫无意义的完成任务。真正的写作,是对自身的完善,对自我的探究,在写作中,完成与世界的对话。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是写作的出发点;传播思想,呼吁人道,应是写作的终极目标。这种精神境界的陶冶,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

不写作的教师,是从写作技能训练的层面出发,在反复练习中形成一种能力,而真正的艺术都是建立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并非是精确的表达。写作的教师,明白写作兴趣的激发点来源于何处,通晓创作的心理体验,了解写作的障碍与通过障碍克服困难的方式,真正使学生体会到书面表达的重要性,体会到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懂得对生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重视文化素养的提升,重视自我修养。

我将从最基本的记叙能力出发,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创造写作情境,提取写作素材的能力,与学生同步写作,同步阅读,真正融入到写作教学中,让自己成为活教材,把教学过程变为艺术的交流和探讨。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本课题名称建立在教师习作示范的基础上,立足于文化熏陶,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课题承担人有十几年的写作经验,发表过几万字的文学作品,为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平利县优秀作家,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讲师,2013年省级教学能手,二级心理咨询师。课题意在通过教师的行为示范,让学生初步模仿,通过教师的阅读体验,熏陶感染学生,通过教师对创作心理的实践性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能力,把作文训练融入文化的陶冶中,使学生获得真正有益于人生的写作体验。故名为熏陶式作文教学。

该课题名称对应于快速作文教学,不提倡模式化作文训练,不倡导应试作文,反对机械的积累和练习,意在调动学生内在的创作动机,重视个体差异,培养个人写作风格,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实践能力。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记叙文作文教学,以七年级一个班的作文教学向全校和全县辐射,指导教师为全国中语会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河北作文教学名师许艳春老师。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主要研究问题

1、读写结合的问题。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不足,阅读品味低,对经典作品缺乏鉴赏能力,对优秀的文化传统知之甚少,并且受现代传媒的影响,纸质阅读人群大幅减少,这是学生作文虚假空洞,情感缺乏,价值观模糊的重要原因。

2、模仿与创作的问题。学习首先来自于模仿,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是教师,在教师的写作示范下,学生会自发产生写作兴趣,克服写作障碍。

3、形式与内容的问题。写作有一定的规范,但是纯粹从规范上来要求学生,又会制约创作的艺术性。只有立足于生活实际,对生活有观察,有思考,才能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4、作文的层次练习问题。立足一种文体,练好写作基本功,拓展写作视角,从宽泛的指导变为有效的引导,从模式化的训练变为生活化的习作。

二、解决的方式

1、大作文与小练笔结合。大作文有详细的指导,有分层次的练习,小练笔结合课外补充阅读,随堂完成。

2、记叙文为主的指导练习。记叙文分为人物对话描写,分别练习八个阶段。记叙线索,练习三个阶段。人物描写,练习五个阶段。以读书积淀为前提,激发兴趣为主导,鼓励创作为出发点。

3、长期积累,效果对照。注重课堂积累,课堂教学要体现积累。注重课后背诵,经典诗词要求多背。抽取十名学生作为对照观察组,增加积累量,半学期后考察作文得分。利用早自习,引导阅读课外经典文学作品。

三、阶段目标

1、七年级上学期(9至12月)拓展读书面,读书以散文为主。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积极性,不做高要求,只要求写好片断。完成对话描写的阶段练习,内容初步划分为:对话的修饰性描写、对话的趣味性描写、对话中的场景描写、对话的内容选择、对话的内容穿插、对话的素材提取、对话的立意体现、对话的情节展开。根据教学的实际,可以适当调整。

2、七年级下学期(2至6月)继续拓展读书面,开始读小说。主要练习记叙文的线索,人物描写。学生能够创作短篇小说,练习记叙文的构思,选材,线索练习三个课时,人物描写练习五个课时。

3、成果展示: 学生作品推荐发表,教师论文发表,教师文学作品发表。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包括:

一、结题报告。

三、教师论文十篇以上。

三、教师随笔二十篇以上。

四、教学设计十六个课件。

跆拳道课题开题报告 篇7

2010年1月23日, “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读经典学作文’的研究与实验”在南昌开题, 来自北京、江西、湖北的八十多位专家、研究人员和教师参加了会议, 中央教科所、天津师大和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专家专门来信表示支持与祝贺。

古典诗词是中国民族语文教育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国诗词诵读、创作历史悠久, 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该课题着眼于现代中小学作文教学, 以古典诗词为桥梁, 把语文最基本的读和写两种练习形式结合起来, 以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和作文能力。据课题主持人介绍, 国内学习传统文化的“国学热”是该课题的大背景。全国大面积的经典诵读实验开展几年来, 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开设国学班;从2007年开始, 北京、湖北、湖南三省把改写古典诗词作为高考作文题, 等等,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民族语文教育的特色。一个国家的现代文化与教育得到本国经典的有力支撑,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这个国家的文化和教育才能走向世界, 成为与会者的共识。“‘读经典学作文’的研究与实验”选诗60首, 词60首, 指导学生按照叙事、咏物、写景、抒情、议论、比较六种习作类型, 一边读经典, 一边学作文。课题期盼的愿景是“生动活泼学经典, 持之以恒传国学”。 (舒怀)

跆拳道课题开题报告 篇8

开题会之前,与会专家在玉龙学校校长黄美芳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新生活课程配套特色功能室,现场观摩了学校首届“生活节”系列活动之小学一到三年级的“生活技能大比拼”和四至七年级的“厨王争霸”烹饪大赛。

开题会上,课题总负责人、玉龙学校校长黄美芳代表课题组做开题报告。她详细介绍了玉龙学校新生活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研究指导思想、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员分工、研究阶段、预期成果和研究保障等。接着论证组专家相继发言,就课题的可行性和研究性提出建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志红博士从 “特色主题化,目标行为化,文化物象化,课程结构化,项目个性化,办学合作化”六个方面对学校新生活课程前期研究成果给予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谢绍熺主任从课程的实施方案和课程纲要的编写、校本教材的规范完善和评价体系的信息化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他们一致认为,玉龙学校的新生活课程紧扣时代脉搏,使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自立自强并且心灵丰盈、精神丰厚,课程的设置有梯度、可操作、能落实、易推广。最后,汤贞敏院长对玉龙学校办学理念与课程开发探索给予充分肯定,鼓励玉龙学校新生活课题组继续认真、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研究成效,并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

根深而枝横云天,历久而推陈出新。自2014年9月起,玉龙学校在建校初期就本着“小学做活,中学做实;九年一贯,全人发展”总体办学思路确定了办学理念“生活为源,发展为本”。遵循以人的发展为教育的根本理念,围绕生活离不开的“衣、食、行、情”四个方面,着力进行新生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打造生活教育特色,引导每个孩子学习“七会”:一会收拾整理;二会煮一手好菜;三会烘焙;四会写一手好字;五会一门乐器;六会武术(健美操);七会剪纸。

课题开题报告 篇9

罗庄区第一中学信息技术组

一、课题的提出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现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那么如何在高中阶段运用更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知识技能提高他们知识的获取能力,就是我们高中教师迫在眉睫的一项艰巨任务。

针对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还没有既定的模式,教师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自己设计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探索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生,已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而课程的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研究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内容、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即要关注评价结果,更要关注信息技术术课程的整个教与学的过程。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新课标下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情感教育,都会有很大的意义所在。我校是一个省级示范性高中,搞好这个研究,对推动整个临沂市乃至山东省的信息技术教育,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教学方法的研究

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譬如,“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2、教学途径的研究

(1)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这个原则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每一章完成一个大任务,同一章内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子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子任务组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在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任务的提出、任务确定、任务实现的方法。

(2)实行分组评比教学,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教学时,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优生和差生的组合,这样可以让优生帮助差生。在小组之间开展综合评比活动,对任务完成得又好又快的小组加以褒奖,对任务完成得不太好的小组或个人加以鼓励。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且教师也不用花很多的精力去维护课堂纪律。

(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信息技术教学是落实其基础工具性地位的重要途径,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教学过程,应把计算机作为一“工具”教给学生,鼓励他们运用计算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才能把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落到实处,从而使教、学、用突破以前计算机教学和应用的误区,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3、学法指导的研究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法指导已成为新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变“教会”为“学会”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可从培养学生“五个学会”,(1)学会读书(2)学会思考(3)学会观察(4)学会记忆(5)学会操作激发学生“三种意识”入手。(1)参与意识(2)创新意识(3)竞争意识。

除了上面介绍的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的“学法指导”以外,我们还要注意对掌握好新知识的一些基本环节(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考查等)的指导和对具体活动的方法指导(课外活动指导、竞赛指导等)。

4、教学评价的研究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研究课程评价体系 是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内容、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既要关注评价结果,更要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信息技术评价必须应注重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和信息能力的全面评价。信息技术评价应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意识,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四、本课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教学评价的研究。难点:教学途径的研究。

五、实验原则

1.主动性原则

必须有效地使学生参与到我们的学习当中。2.发展性原则

通过探索,提高学生处理、获取、传输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处理能力,创新思维,团体协作,组织能力。3.渐进性原则

实验过程必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撮而就。4.整体性原则

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技巧)能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融会贯通。信息技术做为一种工具,可以与别的学科进行整合,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1.做好学情调查。进行科学分组管理。2.设计教学途径。

运用分层教学。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个体与群体跟踪相结合。5.调控

在实验班,根据实际情况,在班内小组进行调控,实现以点带面,提高整体成绩。

七、预期目标

通过实验测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八、实验研究的过程

整个实验过程为一年,共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7年10月)

(1)查阅文献资料;(2)对学生情况调查,进行分组。(3)编制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07年10月—2008年10月)

(1)前测

采用问卷调查、对学生学习兴趣,及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测试,用以和后测进行比较。

(2)教学活动(2007年9月—2008年9月)详细内容见“实验研究内容”

(3)后测

在考试后,进行坐谈会、问卷等手段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情况进行调查。

3、总结阶段(2008年11月)

(1)资料整理。(2)撰写论文。(3)申请鉴定。

九、实验组织

1.组织机构:

技术指导:毛洪艳 汲广彪

课题负责人:丁兆伟

课题开题报告 篇10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

从社会层面看,近几年,由于流行文化的冲击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却南辕北辙,没有接受好道德的教化,思想行为出现了严重的扭曲;从家庭层面看,独生子女倍受父母宠爱,甚者出现一家六老围着一小转的局面,家庭教育也迷失了方向,丧失了教育的基本准则。社会以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把道德教化真正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德育如何贴近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如何从生活中寻找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和契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正当人们徘徊在道德迷失的十字路口,传来了呼唤传统文化道德回归的时代最强音。社会上、媒体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关注国学道德精髓。有感于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以及我市“仁爱乳山”特色品牌的构建,我校将“全人的发展”提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并从道德建设入手,令教育回归本真,让教育提升生命。

社会的推促,学校的现状,使我校德育很快找到了切入口,紧随时代的脉搏跳动,把目光锁定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五千年文明上,传统的道德文化,成为了我们化育学生优秀品德的真经,这些宝贵的儒家思想精髓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根基。(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依托校本课程,推动学校德育系统化、序列化。2.结合传统节日,丰富德育教育内涵。3.利用家庭社会资源,构建多元教育主体。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目前国内外一些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有的学校已经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举措,积淀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课题将特别关注这些学校,通过对其实践经验的分析研究,凝练提升其经验并进行推广宣传。

中小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职责和功能。以国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宝贵资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各种思想文化激烈交锋,道德无序,信仰缺失,功利浮躁也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些不良倾向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中小学德育问题日益凸显,学校立德树人的职责和功能无法真正落实。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创新德育内容和形式,教会学生做事做人就成为当前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这是提升德育实效、培养优秀人才的客观要求。

三、研究目标: 1.学生方面:

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认识道德、感悟道德、体会道德,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②在校园中营造浓厚传统节日文化氛围,逐渐浸染学生的灵魂,在 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对学生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③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培育学生优良品格、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真正做到以德树人。

2.教师方面:

①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通过传统文化的培训厚实文化底蕴; ②通过课题的研究,改变教师以往空洞德育、口号德育的局面,使教师找到德育教育的突破口;

③通过德育课程的实施,也促进了德育研究水平的提升,慢慢走向研究型、创新型教师之列。3.家校方面:

①转变家长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教做法上的偏差,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教育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②通过课题的开展,有效推进学校的特色品牌的创立,从而实现家校共赢的和谐温暖局面。

四、研究内容 学生层面:

1.利用小班优势了解班级学生的德育现状;

2.基于现状分析以传统文化为抓手,有效开展针对性德育活动; 教师层面:

1.创新育人活动模式,增强德育实效性

2.选择合适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发出适合的校本课程 家校层面:

1.开设星月讲堂,进行教师、家长两个层面的培训讲座。2.实现育人与求知双赢的工作策略与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研究的教师、家长进行关于传统文化育人方面的调查问卷,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培养目标,调整研究方法,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2、文献研究法。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有关传统文化育人的理论、立德树人方法、家校联动方式等进行分析探讨,构建适合我校的依托传统文化家校联动育人模式。

3、行动研究法。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采用边研究、边总结、边实践、边修正,使整个研究成为研究培训、学习提高相结合的过程。

六、研究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9月)阶段目标:

(1)通过培训活动,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为课题的实施奠定理论基础。

(2)通过研究方案的拟定,开题报告的撰写等,为课题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阶段内容:

(1)组织进行课题开题论证。

(2)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制定研究方案。

(3)组织教师收集、学习、检索前人对同类课题研究现状的信息,进行理论学习。

(4)对教师进行培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5)教师撰写学习体会或心得。阶段成果:

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问卷调查汇总,每位研究人员撰写一篇学习心得或体会或深度学习方面的论文。

阶段负责人:于晓丽杨仲华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0月—5月)阶段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面了解家庭教育的普遍现状与存在问题,寻求家庭德育教育的规律以及问题解决的办法,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指导、引领家庭教育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并借助不同的平台,真正做到提升学生、教师、家长。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行之有效的德育策略。阶段内容: 学生层面:

1.开展经典诵读与考评的有机结合

学校组织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选择经典篇目让学生诵读。通过早、午、晚阅的形式组织学生诵读及”每日一看”。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此项活动的深入情况。另外,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开展“经典伴我成长——古诗文诵读和传统文化讲坛活动”及“感悟《弟子规》”演讲比赛活动。强化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内化。

2.搞好德育实践活动:全面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学校通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民族文化的精髓从陌生到亲近直至溶入到学生的血液中。

教师层面:

1.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组织教师选择整理系统化的与现代德育目标的经典内容,编写成校本教材,在潜移默化中渗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言行育人、课堂育人

让知识传授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挥了“主题班会”和“道德讲堂”的教育功能。

家校层面

1.通过亲子活动及家长开放日,携手家长共育“真善美”之人。2.共评学生德育成长活动:关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提高。3.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使家长意识到自身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主动加入到学生“德育”教育中来。

4、开设星月讲堂,进行教师、家长两个层面的培训。阶段成果: ①完善的评价体系。

②体系严谨、内涵丰富的德育校本课程。③课题研究相关论文,写好实验阶段的研究报告; 阶段负责人:全体课题组成员。第三阶段:总结阶段(6月)阶段目标:

(1)通过资料的整理,形成系统研究成果。(2)通过反思研究历程,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阶段内容:

(1)全面系统地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准备迎接教科室的课题结题、评选。

(2)总结反思研究历程,撰写课题研究报告。阶段成果:

研究报告,教师发表论文,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课堂教学资源、校本课程等。

阶段负责人:于晓丽

七、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2.编写具有可操作性的“立德树人”校本课程体系。3.营造“立德树人”环境。4.教师相关教育论文集。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课题组是一个“素质高、能力强”的科研集体。

课题组成员全为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有的执教过市优质课,有的被评选为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明星等,是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

2.课题组建立定期科研制度。通过定期的点面结合培训、教研反思等活动,使课题研究中的困惑得到及时解决,使课题组成员的科研素质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3.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上一篇:工厂年度总结会议流程下一篇:春节行车安全注意事项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