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2022-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有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财产。其中,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多数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晰。只注重制定严格的单位公用经费的管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健全, 只在会计账面上做出反映, 缺少实物登记账;资产领用没有记录, 手续不完备, 造成固定资产资产管理责任不明晰。

(二) 固定资产财务核算制度不健全。

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资源价值的变化情况无法得以真实地反映。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将全部支出列入当期支出,同时反映其原始价值,不计提折旧。这种规定使得账面上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无法体现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不能真实揭示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无法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客观评价依据。更无法为固定资产的转让或清理提供准确评估信息,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日常控制。

(三)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缺失,大多数单位从购买、报销、使用都是资产使用人一手操办,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具体表现在:验收制度缺失,导致固定资产账面和实际脱节,使用和验收环节存在疏漏;登记制度缺失,造成资产使用状况不明,管理困难。定期盘点不及时,造成账实不符。移交不清, 有些单位在领导变更移交及人员调整调动时对固定资产不按规定进行移交, 固定资产仅有总账而无明细账。

(四)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

按规定国有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但事实上仍有部分单位在处置时未办理报批手续,存在随意出售、转让,随意核销现象。更是有个别行政事业单位擅自报废、违规处置固定资产,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特有的核算要求,使经费一旦成为实物后就游离了监督视线。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仅对其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但并不核算反映政府固定资产方面的信息,其核算的结果只是提供给统计部门作为参考资料。这就意味着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一旦支出后就退出管理视野,为行政事业单位重资金轻财产的现象埋下了隐患。

(二)固定资产清产核资的手续、环节、程序缺乏严密的衔接和管理监督,人为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因为行政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于长期使用后应报废的固定资产,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提出书面申请,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上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出具初审意见后,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能调整账务。但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审批程序往往滞后,造成许多固定资产实际上早已淘汰,但仍在账面上反映,虚增了资产的价值。

(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单位领导管理意识较弱。事实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各方面的有效衔接,不仅要有金额核算,而且要有数量控制,固定资产数量金额核算需要财务、物资、使用部门的通力合作。但由于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重行政,轻管理,内部控制及管理制度松懈,领导管理意识缺乏,做事主观,对财产变动的决策缺乏民主化,未经集体讨论等等,从而导致财会人员一切听从领导,而未根据制度规定履行职责,责任意识下降,再加上许多领导频繁调动人员,认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人员无须专业培训,使得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最起码的专业知识。

三、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抓紧研究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 有些物品界定为固定资产还是界定为消耗用品, 如购买的一些电子产品, 有些单位价值在500元左右, 使用年限也可能长也可能短, 财务人员很难把握和认定是固定资产还是一般消耗物品。财政部门应不断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 重新界定固定资产范围, 细化固定资产明细的固定资产目录。加强各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

(二)通过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等手段, 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

一是强化预算管理约束机制, 使资产配置通过部门预算逐渐趋于合理。行政事业单位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单位部门预算, 审批部门预算时应严格控制购置标准;行政事业单位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和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等, 均应纳入预算管理。二是通过政府采购实行监控审核。监督资产购置需求是否符合履行职能的需要, 采购是否按合法的程序进行, 通过政府采购控制, 将采购计划和预算编制结合起来, 事前加强对固有资产配置计划的管理, 从而避免重复和盲目购置固定资产。

(三)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要把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管理。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必须建立人员素质控制制度, 应对管理人员的选调、培训、考核、奖惩形成制度。管理人员上岗必须接受岗前培训, 并不断更新知识, 以提高业务技能。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必须学会使用操作固定资产管理软件, 具备资产管理等其他方面的知识。

(五)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即固定资产的采购人、出入库、明细账管理应由不同的人来担任。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要依据清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同时,财政部门应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保值增值情况进行检查。

(六)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

建立定期清查制,各行政事业单位至少每年年终要对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对;建立重点抽查制,各单位要对资产使用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抽查核对,做到账、卡、物相符;建立离任核查制,在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使用人员离任时,要组织核查,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直接关系国有资产是否管理规范,是否存在流失的潜在风险等,也直接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各行政事业单位应从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监管入手,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

摘要:本文从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三方面, 对如何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了探讨研究, 以切实加强管理, 完善制度建设, 把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关键词:固定资产,原因

参考文献

[1] 《行政事业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 高级会计实务编委会《高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广西新式民居设计研究——以河池市南丹县民居设计为例下一篇: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