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中国古代戏曲

2022-05-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欣赏中国古代戏曲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推荐作品”的教法初探

摘 要:选修模块的教学一直是高中课改推进核心部分。在本文中,我提出了关于提高学生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能力的一些方法,以期为各位语文教师解决选修课教学中“推荐作品”的教法的困惑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选修模块;编写意图;推荐作品;存在意义;教法初探

一、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推行正确的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根据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选修课教科书。每个单元它都包含四个部分: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此教材编写的目的是为了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完善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提升他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最终完塑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1]。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相配套的,本质上它们都是语文教材。所以教师在学习必修模块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适用于选修模块的[2]。但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的拓展延伸,更侧重于学生鉴赏与阅读能力的提高、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文学修养的完塑。尤其是每单元的“推荐作品”,它是为学生灵活运用鉴赏方法,以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而设计的。

所以,选修模块的教学应更多地让学生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二、理解“推荐作品”的存在意义,提倡多样的鉴赏手段

对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赏析示例”“自主赏析”作品的鉴赏,学生可以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欣赏文本。但对于“推荐作品”,教师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情感、语言特色,进行多层面的理解,理解的答案可以是多种的,不必强求唯一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组织学生对明显的常识性错误辨别清楚即可。以下便是笔者推荐的几种对于“推荐作品”教学的方法:

1.百家争鸣——学生上台讲析,生生对话

课标总目标指出,应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权利,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不同的学生能够施展各自的才华,从而让他们充分体验学习过程,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一剪梅》的教学,笔者先是把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又分为两个小组共同协作。并布置了四项任务:①诵读指导;②明景悟情;③品析字句;④ 比较阅读。实录如下:

第一小组: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一剪梅》flash动画及其插曲,其他同学在音乐中划出节拍、读准字音、读出情感,并根据画面展开想象。

第二小组:收集百家之言,选择描述精准的文字。请其他组员范读想象之作,并找出关键字词,感悟词人心情。

第三小组:这个小组的任务最灵活,只要能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即可,最后组长小结。

第四小组:比较异同,本组的任务是帮助同学们分清李清照早期和晚期的创作风格不同的成因。

在这样的教学中,首先,是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处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其次,要将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愿意去学。

2.奇思妙想——学生尽情想象,还原意境

前苏联作家别林斯基曾说过:“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而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不少可恣意想象的篇目,学生只需根据现有的关键词句,将其连缀成一幅幅图景,并尽情沉醉于所营造的意境中,就能获得审美愉悦。例如,以下文字是其中一个学习小组对《新城道中(其一)》描绘的画面:

窗外的绵绵春雨下个不停,这可如何是好。明天我还有事需要进山,唉,只好冒雨前行啦。一夜过去,怎么雨停了呀,难道东风知道我有进山的打算,特意把阴云吹散了吧。一座座峰峦头上顶着什么啊。原来是一朵朵凝滞不动的云彩,真像一顶帽子啊。不过这太阳也不算晒嘛,不然矮篱后面那些山桃花就不敢出来了。沙溪边上的柳树摆得一扭一扭的枝条,真是蛮好看的。山间的农妇,应该正在烧饭做菜了吧。哞,哞,哞……趁雨过天晴,人们都忙着春耕了。我也想去耕作了。

可见,想象是拓宽学生思维的有效形式。所以课堂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还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敞开心怀写出自己的想法。

3.妙笔生花——学生改写作品,本色创作

新课标关于选修课系列的“教学建议”提出了一些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借鉴,也可以因地制宜,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自己创造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于“诗歌与散文”的课程,除了重点进行阅读鉴赏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外,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尝试进行文学创作。

例如,以下是学生参考网络佳作对《国殇》进行的散文式改写:

远处,硝烟滚滚、战旗倒地。

楚国的将士们啊,握紧你们那双强劲有力的手吧,并紧紧拽住手中的吴戈。须知,即便是坚硬冰冷的犀甲,也遮盖不住我们挺拔的爱国脊梁!车毂交错,刀剑互相拼杀。已经倒地却仍飘扬的战旗啊,已遮蔽了山那边的残阳。可是敌人却如黑云一般汹涌嚣张。战士们仍前仆后继,誓要把那侵我阵地的敌人杀光!怎奈何,敌众我寡。作战的车轮陷入泥中,马儿仰天长啸。鼓声响起,声声击震在我心上。这天昏地暗,神鬼皆怒的情景,我们要将这万千愤慨凝于胸腔,用无限豪情化为一声戛然而止的怒吼。

依稀记得,出征前,娇妻和幼儿挥着小手对我恋恋不舍。仍记得,出征前,佩长剑,挟秦弓,那报国的心啊,至此也永不改变!我们是楚国的将士,大楚的兵士们啊,生是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本阅读的最终目标是“使阅读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生长点、策源地,成为承载学生生命价值提升的有力翅膀”。学生在亲历文本阅读之后,大胆想象,以文字為依托,努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这样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情感,最终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

4.集思广益——学生专项出题,参透文本

文学欣赏类的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给他们体验与感悟的时间与空间,还应通过检测的手段把握学生的理解参透能力,做到诵读评议相结合。笔者以为,让学生参与命题,既能让学生掌握试卷命题的基本形式,又能让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执教的理科3班对第一单元试卷命题的设计手稿(并说明出题意图):

第一题,积累与运用。拼音、词语解释、课文分析。

第二题,阅读鉴赏。作品的意象(境)、内容、情感基调、表现手法、用字效果。

第三题,表达交流。拟定新闻标题、仿写句式、看图(表)答题……

总之,无论必修篇目,还是选修作品,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教师所能做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愉悦的学习方式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享受语文。

参考文献: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王素贞.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第二讲——选修课的开设的思考 [DB/OL].http://images.cersp.com/article/3003/950000/951300/90000348/300/300926/20070818/1383805.html.

作者:陈大琳

第2篇:中国古代戏曲

1. 中国戏曲和西方戏曲有何异同?

中国戏曲艺术,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具有戏剧的共同特征,又因其独特的表现手段和独有的审美特征,从而有别于其他戏剧形式。尤其是戏曲艺术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满着一种“似与不似”的写意性,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属于一种表现性综合艺术,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戏剧艺术中独树一帜。中国戏曲蕴涵有特别的古老东方文化意味。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独有的戏剧形式。它是以唱、念、做、打为中心的综合演唱戏剧形式。“唱”指歌唱,戏曲唱腔一般有固定的曲牌以及板式,象京剧中的导板、慢板、快板等。“念”指说白,说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十分动人。“做”指表演,讲求身段、工架,象整冠、理髯、趟马等都有固定的程式。“打”指武打,有各种套路。总之,中国戏曲文武相杂,有说有唱,载歌载舞,和西方戏剧形成根本区别。

一、表现形态上不同。相对而言,西方戏剧在表演元素上比较单纯,而东方戏剧在表演元素上呈现多元化。因为戏剧艺术最早的形态是歌舞结合,戏剧原本是从祭祀性的舞蹈中产生出来的,但西方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已不再拥有歌舞结合的形态:或者是依靠台词的“话剧”;或者是只歌不舞的“歌剧”;还有专舞不歌的“芭蕾”。歌舞分家成为西方戏剧的某种特征。相比起来,东方戏剧则保留着古老的歌舞结合的传统。东方戏剧的典型代表类型——中国戏曲的各剧种,几乎无一例外包含有唱、念、做、打各要素。如果看过京剧《打渔杀家》、评剧 《花为媒》等剧目,闭上眼睛回味一下,就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特征。其实,从“戏曲”这一名称也可以看出,“戏”指舞蹈与动作,“曲”指歌唱部分。“载歌载舞”成为中国戏剧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同属东方的日本歌舞伎、印度梵剧等也是如此。

二、对于现实的审美把握不同。东方戏剧侧重“写意”,西方戏剧侧重“写实”。“写实”是指在舞台上从表演到布景,都要使看戏的人感觉到如同生活的真实形态,象《雷雨》等经典话剧的布景与音响都逼近生活形态。“写意”是东方文化的特征,它不追求形式的逼真性,而重在表现意境,这是戏曲的绝妙之处,在戏曲舞台上,拿一根马鞭舞动就意味着骑马奔驰;而跑一个圈就算走过了十里八里甚至千里万里;四个龙套就代表千军万马等。似乎有点像人们幼小时骑着竹竿就仿佛在高头大马上一样,是极富想象力的创造。这种不求生活再现,而用高度提炼、夸张、美化来达到神似的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扩展了表现生活的领域,把观众带到五光十色的生活联想之中,让人获得高度的艺术享受。另外一个独特性是戏曲的程式性。所谓程式是指规程法式,就是无论唱、念、做、打都有程式。如何起身、怎样走路,对打有套路,甩袖子有讲究,而旦角的哭、小生的笑、花脸的怒打“哇呀呀”、丑角的念白等待都有讲究。演员正是在程式的规则中发挥各自的功底和才能。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1、以歌舞演故事

一般来说,古代各个民族在前艺术阶段(即原始宗教阶段),各种艺术因素的萌芽是综合在一起的。到艺术阶段,欧洲各艺术种类趋于逐渐分化。譬如在古希腊时代的欧洲戏剧是有歌有舞的,后来经过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人的改革,歌(舞)队渐渐失去作用,成为以对话、动作为手段的单纯戏剧。这种戏剧由诗的对话,演变为现在的完全模仿生活语言的对话,由诗剧转化为话剧。而歌、舞分化出去,以歌剧、舞剧的形式在整个戏剧领域各占一席之地。

中国戏曲的情况就不同了,它始终趋于综合,趋于歌、舞、剧三者的综合。从秦(前221-前206)汉(前206-220)俳优作为中国戏曲早期渊源起,中间经历汉代百戏,唐代(618-907)参军戏,直至宋代(960-1279)南戏、元代(1279-1368 )杂剧,这是一门艺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把五光十色的人间生活都铺展于小小的舞台,也为了使平素过着单调枯燥日子的百姓能在观剧时感受到种种意想不到的精神刺激,它不断地吸收其它姐妹艺术,如诗歌、音乐、舞蹈、绘图、说唱、杂技、武术等诸多营养,逐渐成为一种包容广泛,花样繁多得令人目不暇接的综合性艺术。换句话说,中国戏曲是在文学(民间说唱)、音乐、舞蹈各种艺术成份都充分发展、且又相互兼容的基础上,才形成了以对话、动作为表现特征的戏剧样式。

2、远离生活之法

中国戏曲的对话是音乐性的、动作是舞蹈性的,而歌和舞的本身,就决定了它的外在形式要远离生活、变异生活,使之具有节奏、韵律、整饬、和谐之美。中国戏曲艺术比一般的歌舞还要远离、变异生活。表演者的化妆服饰,动作语言颇有“矫情镇物,装腔作势”之感,而这样做是为了把普通的语言,日常的动作,平淡的感情强化、美化、艺术化。为此,中国的戏剧艺术家长期揣摩说白、咏歌、舞蹈(身段)、武打的表现技巧和功能,呕心沥血,乐此不疲。久而久之,他们创造、总结、积累了一系列具有夸饰性、表现性、规范性和固定性的程序动作。任何一个演员走上中国戏曲舞台,他要表演“笑”的话,就必须按照极具夸张、表现性和且又被规范固定了的“笑”的程序动作去做“笑”的表演。即使在今天,也仍如此。远离生活形态的戏曲,依旧是以生活为艺术源泉的。由于中国戏剧家对生活既勤于观察,又精于提炼,因此能精确又微妙地刻划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做到神形兼备。

脸谱、蟒袍、帽翅、翎子、水袖、长胡子,厚底靴、兰花手以及奇奇怪怪的兵器、道具,也无不是凝固为程式的东西。它们都以动人的装饰美、色彩美、造型美、韵律美,有效地增强了演出的艺术吸引力,赢得中国观众的认可与喜爱。

为什么中国戏曲艺术连一颦一笑都要远离自然形态呢?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很多的。但这门艺术的大众娱乐性、商业性和戏班(剧团)物质经济条件的薄弱,显然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在古代中国,戏曲演出常在广场、寺庙、草台或院坝,而在乡镇农村,又多是剧场与市场的合一。成千上万的观众聚拢,如潮的人声夹着摊肆的嘈杂。处在这样的条件与环境下,艺人们为了不让戏剧淹没在喧嚣之中,不得不苦心孤诣地寻求突出自己存在和影响的有效手段。正是这个顽强地表现自我、扩张自我的出发点,使他们摸索以远离生活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规则:高亢悠扬的唱腔配以敲击有力的锣鼓,镶金绣银的戏衣衬着勾红抹绿的脸谱,火爆激烈的武打,如浪花翻滚的长髯„„。这一法则的实践结果,已不止是造成赏心悦目,勾魂摄魄的审美效应。更为重要的是,舞蹈表演的程式规范化,音乐节奏的板式韵律化,舞台美术、人物化妆造型的图案装饰化,连同剧本文学的诗词格律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戏曲和谐严谨、气韵生动、富于高度美感的文化品格。

3、超脱的时空形态

既然承认戏就是戏,那么中国戏曲舞台上讲究的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逢场做戏”,十分鲜明地标举戏剧的假定性。而这与西方戏剧一贯采用的幻觉性舞台艺术处理原则,非但不同,且完全相反。

在西方人们走进剧场,自大幕拉开的那一刻,戏剧家就要千方百计地运用一切可能的舞台手段,去制造现实生活的幻觉,让观众忘记自己在看戏,而是像身临其境一般沉浸在舞台上创造出来的生活环境与气氛之中。为此,西方的戏剧家将舞台当作相对固定的空间。绘画性和造型性的布景,创造出戏剧需要的规定情景。人物间的一切纠葛都放到这个特定场景中来表现、发展和解决。在同一场景里,情节的延续时间和观众感到的实际演出时间亦大体一致。这就是西方戏剧舞台的时空观,其理论依据是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它的支撑点是要求艺术真实地反映生活。

在中国,戏剧家不依靠舞台技术创造现实生活的幻觉,不问舞台空间的使用是否合乎生活的尺度,也不要求情节时间和演出时间的大体一致。中国戏曲舞台是一个基本不用布景装置的舞台。舞台环境的确立,是以人物的活动为依归。即有人物的活动,才有一定的环境;没有人物的活动,舞台不过是一个抽象的空间。中国戏曲舞台上的时间形态,也不是相对固定。它极超脱、流动,或者说是很“弹性”的。要长就长,要短就短。长与短,完全由内容的需要来决定。

中国戏曲这种极其超脱灵动的时空形态,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其实很简单,是依靠表演艺术创造出舞台上所需的一切。剧本中提示的空间和时间,是随着演员的表演所创造的特定戏剧情景而产生,并取得观众的认可。

中国戏曲的超然时空形态,除了靠虚拟性的表现方法之外,还与连续性的上下场结构形式相关。演员由上场门出,从下场门下,这上下与出入,非同小可,它意味着一个不同于西方戏剧以景分幕的舞台体制。演员的一个上、下场,角色在舞台上的进进出出,实现着戏剧环境的转换并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比如在京剧《杨门女将》里,紧锣密鼓中,扎靠持枪的穆桂英从上场门英气勃发而来,舞台就是校兵场,她这时已是在校场操练兵马,然后再从下场门回到营房。中国戏曲这种上下场形式,结合着演员的唱念做打等技术手段,配以音乐伴奏,有效地表现舞台时间、空间的更替和气氛的变化,使舞台呈现出一幅流动着的画卷。在一场戏里,通过人物的活动,也可以从一个环境迅速而轻松地转入另一个环境。只要人物摇摇马鞭,说句:“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中国观众立即就会明白他走了千里路途,从一个地方来到了另一个地方。

4、虚拟手法

中国戏剧超然灵活的时空形态是依靠表演艺术创造的。那么,这种创造又是由何而来呢?我们说,是由于中国戏曲艺术有着一整套虚拟性的表现方法。这是最核心的成因。

一个戏曲演员在没有任何布景、道具的情况下,凭借着他(她)描摹客观景物形象的细致动作,能使观众了解他(她)扮演的这个角色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如淮剧《太阳花》燕坪报警一折里,运用鹞子翻身程式,使观众了解燕坪为报警的心中紧迫感,以及翻越崇山峻岭的内容,还能使观众了解他(她)真的在干些什么?再如淮剧《柜中缘》中的玉莲在缕线、挽绊、穿针、引线、刺绣,都能通过微妙的虚拟式,让观众一目了然知道她在想什么做什么。

——所以,这种表演的虚拟性,不单单是用自己的动作虚拟某种客观物象,而且还要借这种状物绘景,来表现处在这种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心理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拟方法又起着把写景写情融为一体的积极作用。

中国戏曲的虚拟性给剧作家和演员以极大的艺术表现自由,拓宽了戏剧表现生活的领域。在有限舞台上演员运用高超的演技,可以把观众带入江流险峰,军营山寨,行舟坐轿,登楼探海等多种多样的生活联想中去,在观众的想象中共同完成艺术创造的任务。这恐怕就是何以在一无所有的舞台上,中国戏曲得以再现五彩缤纷的场景和千姿百态的人生的原因了。

需要说明的是,虚拟手法的确使一座死板的舞台变得来去自由,但这种自由决非不受任何制约,它还是有所制约。这就是要受艺术必须真实地反映生活——这个基本规律的制约。因此,舞台的虚拟性必须和表演的真实感结合起来才行。比如:在“趟马”(即一套骑马的虚拟动作)中“马”是虚的,但马鞭是实的。演员扬鞭、打马的动作必须准确且严谨,符合着生活的客观逻辑(如《蓝齐格格》中的趟马)。高度发扬戏剧的假定性,与此同时又极其追求摹拟生活形态的真实性,达到虚拟与实感相结合。尤其是出色的演员在表演中往往能将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流畅自然,让富于生活经验的观众,一看便懂。

西明代末年后,训练男童成为旦角的过程,一直是中国戏曲的大宗。男旦需要从很小就开始训练。相对于自然成长的生理过程,男旦的训练非常艰苦,风险也很高。青春期前,童音清亮,能扮演精致的女性唱腔,以假乱真。一旦十三四岁进入青春期,声腔、喉带开始变厚变宽,发音共鸣腔部位下降,这时的很多旦角“倒嗓子”没有调理好,逐渐不能控制发声部位,声音变得浑厚,就只能沦为次要角色,之前的训练化为乌有。

西方也有类似传统。18世纪以来,西方训练歌剧女高音时,也常在男童中寻找资质可造就的演唱者。但一旦他们到了十三四岁,师傅们要发愁了,训练了几年,眼看着声音越来越难听,如何继续扮演女生呢?他们就把这些男童阉割了,这样一来,声音因为生理上的变化,就维持在原来声腔窄而薄的偏近于女性发声的声音,这是西方音乐史上的惨烈事实。相形之下,中国的男旦如梅兰芳、程砚秋最后都子孙满堂。但是,对这些童伶来说,面临的事业上的考验一样艰难。

这些美声“阉伶”是无性的、第三性的话,中国的男旦却是正常男人,在表演和日常生活中,他们必须不断游移在两种性别之间,舞台上是风华绝代的杨贵妃,实际生活中却是七尺昂扬的须眉汉子。如何悠游在男性与女性、社会与伦理的界限之间?这里产生的矛盾性,是鲁迅关怀的焦点。

2. 中国戏曲的民族性体现在何处?

乐:中国古典戏剧的民族性根源

如果问“乐”是什么?可能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音乐。而实际上,中华古“乐”是包括音乐、舞蹈、杂技等在内的中国古代各类表演技艺的总称。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乐志”,“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而关于中国“乐”文化的理论研究目前却不多见。 本书试图通过古今对比、中外对比的方法,就“乐”与中国古典戏剧的关系问题展开研究,认为定义中国古典戏剧不应当生搬硬套西方戏剧观念。中国古典戏剧是众“乐”汇集的结果,其本身也是一种“乐”,它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的“乐”文化的高级形态。“乐”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民族文化根源。

3. 关于中国戏曲起源的几种说话中你比较赞同哪一说?

1、王国维说:“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曲之意义始全。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2]他确立了戏曲的四大要素:歌、舞、演(即代言体)、故事。关于中国戏曲的起源王国维的观点是:“古之俳优,但以歌舞及戏谑为事。自汉以后,则间演故事;而合歌舞以演一事者,实始于北齐。顾其事至简,与其谓之戏,不若谓之舞之为当也。然后世戏剧之源,实自此始。”[3]王国维认为中国戏曲起源的时间在北齐,而举当时的《兰陵王入阵曲》和《踏摇娘》为代表:“《旧唐书·音乐志》云:代面出于北齐„„为此舞以效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教坊记》云:《踏摇娘》:北齐有人姓苏„„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时人弄之„„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摇。”

2、继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之后,吴梅在《中国戏曲概论》中也论述了中国戏曲的起源问题。吴梅说:“乐府亡而词兴,词亡而曲作,大率假仙佛里巷任侠男女之词,以舒其磊落不平之气„„今日流传之古剧,其最古者出于金元之间,而其结构,合唐代之参军、代面、宋之官剧、大曲而成„„若合诸曲以成全书,备记一人之始末,则诸宫调词,实为元明以来杂剧传奇之鼻祖”[5]因此吴梅认为中国戏曲起源于金元之间的诸宫调词,而谈到具体作品时,他说:“此本为海阳黄嘉惠刻,定为《董西厢》余谓此书体格固属诸宫调,实为北曲之开山”[6]因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即吴梅所认定的中国戏曲的起源之作。

3、“在20世纪的中国戏曲史家中,周贻白是用心最勤的一位”[7]周贻白于1936年出版的《中国戏剧史略》中说:“乐曲,是随歌唱而来。既有歌曲,当然有乐曲。此时的制作,则多属诗歌或典章之类的东西。虽然一样地入乐,其形固无特异之处,而且不叙故事,离开戏剧是很遥远的”[8]乐曲和歌舞虽然在上古祭祀和典章等制度形式中早已结合,但都未与故事性相结合,即“不叙故事”,周贻白特别看重戏曲中的“故事”因素,他把《东海黄公》视为中国戏曲的起源。

4、许地山是公认的戏曲起源“外国输入说”的首倡者。在《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一文中,他认为中国戏曲即隋唐之时由印度传入的梵剧。他从南戏、传奇的各个形式内容方面与印度梵剧相比较,从而得出中国戏曲起源的“外来说”。

5、俞为民的《宋元南戏考论续编》认为“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第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9]而《永乐大典》中所收录的《张协状元》是现存南戏中年代最早的一种并考证《张协状元》产生的年代在北宋末年,因此他认为中国戏曲起源于北宋末年的,《张协状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戏曲作品。

6、另外,关于中国戏曲的起源,有人持“求偶说”,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代戏曲史》中阐明了此观点,而常任侠等人则接受了西方学者的“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认为“戏剧的起源,与武舞关系甚大,是带着战斗的意义与生俱来的。照戏剧两个字的原形上,便可推测出武舞拟兽舞的形式„„角力与战斗,是戏剧起源的原始形式。”[10]许金榜在《中国戏曲文学史》中还提到了中国戏曲起源的不同观点:“明人胡应麟认为中国戏曲起源于春秋时代的俳优,所谓“优孟衣冠”(《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优孟扮为孙叔敖与楚王问答)是中国戏曲的开端”“清代的纳兰性德则认为中国戏曲滥觞于梁代的宫廷歌舞,其《渌水亭杂识记》云:梁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优伶实始于此。”“孙楷第《傀儡戏考原》一书则认为中国戏曲系模仿傀儡戏而来。”[11]

二、评析中国戏曲起源诸说形成的原因

(一)“中国戏曲起源”问题本身思考

1、“中国戏曲起源”这个问题本身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中国”“戏曲”“起源”,而可能产生分歧的就只有“戏曲”和“起源”两部分。所以上述中国戏曲起源诸说出现的原因就在于围绕“戏曲”“起源”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所形成的不同观点。

2、关于戏曲的概念,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也是当今戏曲学界为大部分人所接受的观点,即戏曲包括歌、舞、演、故事四个部分。然而在对戏曲这四个要素的理解上又产生了分歧。对于歌、舞、演的理解大同小异,而对于“故事”的理解却又各自的观点:在《宋元戏曲史》中王国维说:“自汉以后,则间演故事;而合歌舞以演一故事者,实始于北齐。顾其事至简,与其谓之戏,不若谓之舞之为当也。”可见,在对“故事”的理解上,王国维的主观认识与客观表述是又偏差的,由“顾其事至简”我们可知王国维的本意是“故事”当是具有完整故事情节且达到一定长度的。周贻白把《东海黄公》看做中国戏曲的起源之作,他对故事性的理解应当是歌舞戏中具有了故事情节和故事性成分,歌舞和故事已经实现了有机结合。吴梅在《中国戏曲概论》中对中国戏曲起源的论述是曲本位的,而把“演”和“故事”置于次要地位,他所认定的中国戏曲的起源之作《董西厢》其实并非代言体,而仍然是叙事体,对于其“故事”完整性,吴梅的理解应当是比周贻白更进一步但仍不及王国维。

3、对于“起源”的理解,其实““起源”问题是一个具有科学性质的问题,但是,历史的悠远使得历史时间上的最早源头无法找到”“艺术起源问题成了一个解释学哲学的问题。B·克罗齐说:起源往往指艺术事实的本质或性格”[12]由此我们不难把到目前为止的戏曲起源研究分为两大派:一派是把戏曲起源问题分解为戏曲各个要素的起源问题来研究,另一派是按克罗齐所说的把戏曲起源问题看作戏曲的本质的起源来研究,即把戏曲看做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探讨其本质特征所产生的时间。

(二)“戏曲起源”与“戏曲成熟”

之所以产生中国戏曲起源诸说,还由于学者们在“戏曲起源”和“戏曲成熟”问题上的分歧。关于“戏曲起源”,前面已经提及,纵观中国戏曲起源的各种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者其实并未对“戏曲起源”和“戏曲成熟”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是立足于成熟的中国戏曲——元杂剧向前追溯中国戏曲起源的。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13]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戏曲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而为社会关注和认可,并作为一种传统而接受之时,才是它进入文化史视野的开端,我们才能够进而考察这种文化史所认可的艺术形式的源自„„所谓进入文化史视野,还包涵着这样一层意义:戏曲作为文化史意义上的戏曲而形成,也就是戏曲从众多的民间伎艺中脱颖而出的时刻”[14]因此我们可以说,王国维的此种学术研究虽然比较严谨、科学,每一个学术观点都有严格考证,但是这必然难以区分“起源”与“成熟”。因为中国戏曲是孕育于百戏之中的他在《宋元戏曲史·馀论》中说:“由此书所研究者观之,知我国戏剧,汉魏以来,与百戏合,至唐而分为歌舞戏及滑稽戏二种„„于是我国始既有纯粹之戏曲,然其与百戏及滑稽戏之关系,亦非全绝”[15]所以完全有可能在历史上某一时间段内,中国戏曲的各个要素都已具备,即戏曲已经“起源”,但由于它并未“进入文化史视野”即未与百戏、滑稽戏相分离,所以很难追溯。

(三)文献资料及考古对戏曲研究的限制 由于是追溯“起源”,所以我们在现有基础上大胆猜想的同时必须以文献资料或相关的实物资料为根本依据,因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地下实物的发掘对戏曲研究者的研究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例如在论述“戏曲”“真戏剧”时,王国维说:“然宋金演剧之结构,虽略如上,而其本则无一存,故当日已有代言体之戏曲否,已不可知”[16]王国维的“而其本则无一存”被1920年叶恭绰在伦敦购得的中国外流文献《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所推翻,而死于1927年的王国维却未能见到《张协状元》《错立身》《小孙屠》这三种戏文,实为戏曲研究史之一大憾事,否则作于北宋末年的《张协状元》必将先生的戏曲史研究向前推进一大步。作为孕育于百戏环境之中不登大雅的通俗艺术形式,戏曲在元明以前的正史中未能占有一席之地,而其再民间的传播又很难以文本的形式流传后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我们研究古代戏曲的难度。

三、中国戏曲起源之我见 关于“起源”,我觉得有的学者的表述较为科学:“最早体现事物的根本特征的雏形”。[18]因此歌舞说、巫觋说、俳优说等戏曲起源的说法都有其片面性,都只是就戏曲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探索起源并以此作为中国戏曲起源。其实歌舞、巫觋不仅是戏曲要素的起源,“中国古典文艺基本上都起源于原始的歌或舞或歌舞”[19]《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中说“戏剧的本质不在于演故事,而在于虚拟真实”[20]当然这并不等于中国戏曲的起源就可以排除“演故事”这一因素。因为“虚拟真实”是从抽象概念方面来探讨戏曲的本质,而这种抽象的本质恰恰必须通过“演故事”来表现。鉴于戏曲艺术起源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与综合性,我们在追溯戏曲起源时,必须是综合性论证,多角度探索,必须把“戏曲”视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形态。从完整性意义上来看。“合歌舞以演一故事者,始于北齐”,那么中国戏曲起源于北齐,《兰陵王入阵曲》和《踏摇娘》当为戏曲起源的代表性作品。当然,许地山等人的“外国输入说”也并非完全是无稽之谈,“从起源的意义看,我们不能说中国戏曲、元曲出自异域;但是从直接渊源看,我们应该承认中国戏曲、元曲的艺术体制的形成受到异域文化的重要影响”[21]虽然他没有从综合性角度考证中国戏曲的起源,但毕竟是从中外戏剧影响关系的角度解释中国戏曲起源的一种尝试。

总之,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确立了现代戏曲研究的史述范式,他所搜集、整理的文献资料也成为后世学者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中国戏曲起源”这个问题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与哲学性这两重性质,使得至今人们在这个问题上仍然莫衷一是。但正因为存在着这种分歧,所以我们相信,学者们在中国戏曲起源问题上的研究必将全面推进中国现代戏曲学走向未来。

4. 戏剧和戏曲的区别何在?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表演形式,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比较流行的有:越剧、京剧、昆曲、豫剧、湘剧、粤剧„„而戏剧包括: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等等舞台艺术,范围其实比戏曲大一些,而且具有较多的现代艺术气息。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就被称为戏剧。戏剧与戏曲在表现与再现、时空建构、表演方式、戏剧结构等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戏曲重写意,戏剧重写形;(虚拟性与写实性)戏曲抒情性程式化表演与戏剧表演的表演理论、体验理论;戏曲丰富的表现手段与戏剧的时空限制、戏剧性冲突、戏剧动作。

具体讲: (1)话剧注重再现生活,舞台大多是写实和具象的,包括布景、化妆、灯光、效果、道具等都力求真实,创造出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的舞台气氛,在舞台上形象地展现出社会生活环境;戏曲则注重表现生活,戏曲的舞台美术基本上是写意和抽象的,戏曲的布景和道具都很简单,全凭演员的虚拟表演来表现,演员手中的一根马鞭,可以让观众想象到剧中人物正扬鞭策马,疾飞如奔,演员手中的一只船桨,仿佛使观众看到了大江中一叶扁舟正破浪前行。

(2)话剧注重写实,戏曲注重写意。话剧艺术是一种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舞台表演艺术,演员对于角色必须有深切的体验,不管是本色表演还是性格化表演,话剧演员都必须从客观现实生活中找到创造角色的依据、塑造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它是将生活中的动作加以变形和夸张,形成戏曲表演艺术特有的唱、念、做、打的程式和手、眼、身、步的身段来表现。

(3)话剧的戏剧性冲突在特定的场景中表现,而且是用对话来表现行动,戏曲则要凭借剧中人物的唱、念、做、打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内心世界。戏剧动作带有更强的外在实体性,而戏曲在完成内心动作向外部动作转化的过程中,则更多地流连徘徊于内心活动之中,侧重于内在情感的尽情抒发,戏剧冲突多在内心活动中展开,并不过多地强调外在的面对面地进行,很多戏都在内心冲突最激烈的场合、情感抒发最浓烈的地方形成高潮。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戏曲常用一些动物神态丰富人物形象,借助动物形态、神态、取其精神加以提炼并融入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如,采用虎型步,以显示体形的魁梧和性格的勇猛;吸取鼠的动作特点,表现人物动作上的迅速滑脱,性格上的狡黠多疑;取孔雀伫立时的姿态表现旦角的文静庄娴;取蝴蝶展翅形态表现人物体形轻盈飘逸等等。这方面,戏剧则更多地是展示舞台人物形象自身所应具有的美,并用人物在特定场合下所应有的动作来刻画人物,再现人物。

第3篇:中国古代戏曲

古代戏曲在我国文学艺术园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戏曲与诗、词、文、赋等文学体裁不同的是:戏曲既作为阅读的文本存在,包括剧本的情节、结构、关目、宫调、曲牌、文辞、声韵等方面;又有着复杂的艺术形式,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因此,戏曲从萌芽到成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发展的线索不只一条,来源也不只一处,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无不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简言之,它发端于先秦两汉,酝酿于隋唐,形成于宋,繁荣兴盛于元,发展演变于明清。今天,中国戏曲发展为以国剧—一京剧为代表,由众多地方戏曲组成的戏曲大家庭,仍然丰富着人们文化生活,为大家带来无数欢乐。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是从西周末年的俳优滑稽表演到西汉百戏中的角抵戏,再到唐代的参军戏,故事表演日渐丰富,逐渐成为戏剧的主体。另一条是由原始歌舞到隋朝“九部乐”的制定,再到唐代代面、钵头、踏摇娘等歌舞戏的演出,民间歌舞艺术获得极大的发展,为戏曲官调、曲牌、声韵的成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宋代是戏曲发展的关键时期。宋代在参军戏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历代歌舞艺术和民间说话、讲唱、影戏、杂扮等技艺的成就,对滑稽故事表演和歌舞戏两条线索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产生了宋杂剧、金诸宫调、金院本以及戏文等新的文学形式。到了元代,在金院本和宋杂剧的基础上,元杂剧具备了成熟戏曲的诸种因素,形成了前景壮观的发展势头。

元代是我国戏曲繁荣兴盛的时期。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二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由于南戏在元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杂剧一争高下,所以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元杂剧之所以能够以深刻的思想与精湛的艺术取得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地位,产生一批传世不衰的艺术品,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一批杰出的文人以他们的文学生命来参与戏曲的创作,他们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了元杂剧的审美档次,使得元杂剧创作精致化和典范化。

元杂剧有完整的艺术形态,剧本主要由唱曲、宾白和表演三部分组成。在体制上,元杂剧以折为单位,一本通常为四折,个别也有一本五到六折的。此外每本还加有一场或两场戏,称为“楔子”,位置或在折前或在两折之间,用来介绍人物、情节等。每本在结尾时有一对或两对对子,称为“题目正名”。在音乐方面,元杂剧有严格的规定,一折戏只用一套曲子,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子组成,而且同一套曲子的排列顺序也比较固定。元杂剧用北曲演唱,乐器主要使用琵琶等弦乐,风格豪放激越。在角色设置上,元杂剧角色分为三大类:末类、旦类、净类,一本戏中只由一人主唱,由正末演唱的戏称为“末本戏”,由正旦演唱的戏称为“旦本戏”。元杂剧中用“科范”来规定动作表情或指示舞台效果,简称“科”。在元代近百年的时间里,北杂剧创作风靡全国,作家云起,涌现出一批成就卓著的戏剧作家和演员,剧本成千上万,洋洋大观。著名的剧作家有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郑德辉、白朴、马致远等。重要的作品分别有《窦娥冤》(关)、《单刀会》(关)、《望江亭》 (关)、《倩女离魂》(郑)、《梧桐雨》(白)、《汉宫秋》(马)等脍炙人口的佳作。伟大的戏剧家王实甫创作了被称为是“天下夺魁”的《西厢记》,成为元代戏曲最高成就的代表。 明清两代,在通俗白话小说获得长足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 明清传奇也迎来了古代戏曲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戏曲到明清两代分为杂剧和传奇两大类。但明清传奇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宋元南戏一脉相承。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北宋末年流行在江浙一带的民间歌舞小戏,到元末明初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剧本《琵琶记》与《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即所谓荆、刘、拜、杀四大院本。《琵琶记》因其高度的艺术成就被称为“南戏之祖”。奠定了明清传奇的基本格局。明清传奇就是在南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特指用南曲写成的长篇戏曲剧本,它荟萃了南戏和元杂剧的精华,成为明清时期重要的戏剧体裁之一。传奇在明清两代,在内容体制、舞台表演等方面都比南戏有进一步的发展,一直延续到清中叶乾隆年间,传奇被地方戏取代为止。可以说,从明初到清代中叶地方戏的兴起,这一百年就是明清传奇的兴衰史。

传奇和杂剧作为同一戏曲艺术,虽有共同的演出形式和结构方法,但由于二者兴起的地区不同,又各有不同的成长轨迹,在体制、唱腔、演出形式上与杂剧有许多不同之处。体制上,传奇称出不称折.每本戏通常见十出。传奇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万历以后,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出现了称为明代三大传奇的《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和汤显祖的杰作《牡丹亭》,出现了昆山派、临川派和吴山派,著名的有李开先、张凤翼、周朝俊、吕天成、孟称舜、冯梦龙等。到清初更是出现了轰动曲坛的“南洪(升)北孔(尚任)”两位巨星,他们的代表作《长生殿》和《桃花扇》被称为是清代戏曲的“双壁”。然而,在南洪北孔之后,传奇很快走向它生命的终点。明中期由顾坚、魏良辅等艺人对四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的昆山腔做了改革,文人按昆曲填词,昆腔唱遍大江南北,成为明后期以后主要的唱腔。到清乾嘉时期,统治曲坛的昆曲进入宫廷,脱离人民群众,逐渐被弋阳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等地方小戏所取代,这就是所谓的“雅部”与“花部”的对立。现代京剧就是以二黄调为主,吸收了其他地方戏曲声腔而形成的新剧种,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戏曲在成熟过程中固然吸收了正统的诗、词、文以及民间歌舞、说唱技艺的成果,但同为通俗文学的戏曲和小说,二者的血缘关系尤其亲密。小说和戏曲在许多方面是互相借鉴和渗透的。在内容上,唐宋传奇和各种笔记小说,成为古代戏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著名的如明代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有“三梦”是取材于唐人小说:《紫钗记》本自《霍小玉转》,《邯郸记》本自沈即济《枕中记》,《南柯记》本自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反过来,戏曲的故事情节对小说的创作也有影响,如在《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出现之前,在戏曲舞台上就有大量的“三国戏”、“水浒戏”以及“取经戏”上演,它们直接推动了长篇小说的诞生。在艺术形式上,小说和戏曲也都从对方吸取有益的养料完善自己,可说是小说中有戏曲,戏曲中有小说。清代著名戏剧家、文学家李渔把小说看作是无声的戏曲,并将自己的小说集定名为《无声戏》。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4人。在实施新课改中,教师热心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综合实践能力,对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是,部分学生对新教材新教法仍然不能适应。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仍然有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没有进入课改设定的情境,处于无所适从的茫然状态。

二、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本册共有30篇课文,按主题合成七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教改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广泛博览参考资料,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7、作文采用全批、抽批、面批,学生互批等方法,快捷、及时反馈给学生,及时指导、评价、交流,激发写作动力,同时结合每周两篇随笔指导、交流,用最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受感染的学生作品启发,激励学生写作,把作文教学落到实处。

8、指导学生读书和写好读书笔记,每周一节交流随笔和读书笔记课,形成丰富、生动的语文学习过程,避免死读课本和读死书现象。

五、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总课时l1课时:

《背影》3课时,《永久的悔》2课时,《铁骑兵》2课时,《苏珊?安东尼》1课时,口语交际l课时,写作2课时。

第二单元总课时8课时:

《大堰河——我的保姆》2课时,《现代诗两首》2课时,《致空气》l课时,《樵夫,别砍那棵树》l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写作l课时。

第三单元总课时6课时

《日出》3课时《钦差大臣》2课时《放下你的鞭子》l课时

第四单元总课时6课时

《为人民服务》2课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2课时《我有个梦想》l课时《你是你的船长》l课时

第五单元总课时6课时

《南京大屠杀》2课时《寻找时传祥》2课时《阿炳在1950》1课时《滑铁卢之战》1课时

第六单元总课时l5课时

《邹忌讽齐王纳谏》3课时《周亚夫军细柳》3课时《古文二则(孙权劝学、祖逖北伐)》2课时《公输》3课时《诗词五首》4课时

第七单元总课时l5课时

《桃花源记》3课时《岳阳楼记》3课时《醉翁亭记》3课时《湖心亭看雪》2课时《诗词五首》4课时

总之,要对每一位学生做深入了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做学生学习的伙伴,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帮助者。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而且能呼唤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让学生对未来充满热切的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使他们能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

第4篇:中国古代戏曲作业

试论《琵琶记》中蔡伯喈的形象塑造

摘要:《琵琶记》是元代高明所作的一部南戏作品,被称为“南戏之祖”。高明试图将宋代戏曲中蔡伯喈的“负心汉”形象改写为“全忠全孝”的形象,从而起到“子孝共妻贤”的劝化作用。但实际上,高明改写的蔡伯喈并非单纯是“全忠全孝”的人物,他的形象蕴含了更多的深意。因此,对于如何评价《琵琶记》中蔡伯喈的人物形象,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本文从蔡伯喈人物形象的演变出发,深入探究了元代高明笔下的蔡伯喈丰富复杂的悲剧性格及形成其悲剧人生的时代背景,全面的论述了《琵琶记》中蔡伯喈的形象塑造。

关键词:蔡伯喈;形象;矛盾;个人意志;忠与孝

“物理易尽,人情难尽。”这是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说的一句话,作者原本是就当时戏剧题材如何开掘的问题来阐发的,但假若从创造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这句话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揭示了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隐衷。因为,无论怎样的作家都难有十足的把握充分地表现他笔下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灵世界,而读者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也常常不能完全解读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琵琶记》中蔡伯喈的形象塑造就体现了文学创作与接受过程中出现的这种文学现象。元代高明创作的《琵琶记》是代表着南戏最高成就的一部剧目,也是较为复杂的一部古代戏曲作品。长期以来,在对《琵琶记》的人物形象的研究中,蔡伯喈一直是引起争议最多的人物。但争议的引起,从作品本身来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作者高明对原有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创作性的改造。高明创作的《琵琶记》,基本上继承了宋代戏曲《赵贞女》的故事框架,保留了剧本中女主人公赵贞女“有贞有烈”的形象,但对男主人公蔡伯喈的形象却作了全面的改造,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元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蔡伯喈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在宋代戏曲《赵贞女》中,蔡伯喈的形象已经脱离了历史上蔡伯喈的真实形象,成为一个借历史人物演绎现实的非真实人物。在前人对蔡伯喈形象塑造的基础上,元代高明进一步将蔡伯喈的形象演变、发展,使戏曲舞台上的蔡伯喈与历史真实中的蔡伯喈有了天壤之别。

东汉蔡邕,字伯喈,陈留人,是一代才女蔡文姬之父,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为“蔡中郎”。蔡邕本人天性极为孝顺,同时还是大书法家、大文学家。然而,蔡伯喈这个人物被民间熟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部以他为主人公的戏曲——《赵贞女》和《琵琶记》。但这两部戏曲中的蔡伯喈并非是真实生活中的蔡伯喈。

《赵贞女》是一部宋朝戏曲,徐渭在他的《南词叙录》中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2]可见,《赵贞女》是我国最早的南戏代表作之一。《赵贞女》的内容主要是写书生蔡二郎应试,考中状元后,他贪恋功名利禄,抛亲弃妻,另娶牛丞相之女为妻。赵贞女在其父母双亡后上京寻夫,可丈夫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反而放马踩踹赵贞女,致其死亡,蔡二郎的行为触怒天神,最终蔡二郎被暴雷轰死。因此,在《赵贞女》中,蔡伯喈是一个“背亲弃妇”的负心书生,他的行为是对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公然蔑视和挑战,因此他的所作所为使人神共愤,其最终结局正显示了人们对他的批判和谴责。

元代高明的《琵琶记》沿用《赵贞女》的故事,却塑造了一个不同以往的蔡伯喈形象。陈留书生蔡伯喈是个孝子,刚新婚两月,因父母年事已高不便远行,因此不愿应试,但其父不允;中状元后,不愿做官,请求回家养亲,但皇帝不允;当朝牛丞相强行招其为婿,蔡伯喈以回家尽孝为由辞婚,牛丞相不允。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滞留京城。入赘相府后,他在无奈的夹缝中挣扎的生存,一路走来导致一串的不幸,最终落得个“可惜二亲饥寒死,搏换的孩儿名利归”的悲惨结局。此剧中的蔡伯喈与《赵贞女》中的蔡伯喈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从过去的受谴责的“负心书生”变成了受颂扬的“全忠全孝”书生。此剧中蔡伯喈的所作所为皆出于被迫无奈,即从过去的“三不孝”(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变成了“三不从”(为孝辞试父不从、为孝辞官君不从、为孝辞婚相不从)。

事实上,高明在《琵琶记》中塑造“全忠全孝”的蔡伯喈形象是为了实现其在“副末开场”中所说的“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只看子孝与妻贤”的创作目的。然而,剧中的蔡伯喈在依照封建伦理纲常践行忠孝之道时,却遭遇尴尬窘境——父母最终饥寒而死,蔡伯喈欲孝却最终不孝。在剧本中,蔡伯喈这个知识分子的悲剧正是通过高明精心设置的“三辞三不从”关目来体现的,同时也展示了蔡伯喈这个古代知识分子的丰富复杂的性格悲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蔡伯喈的性格中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和个人意志 关于蔡伯喈的形象,谢柏梁先生有过这样一句话,他说:“蔡伯喈本人的全部生活追求其实便是田园牧歌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家庭生存状态。”[4]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蔡伯喈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古代知识分子追求功名仕途的理想是相悖的,但这恰恰是蔡伯喈异于古代士子的地方,也是蔡伯喈自我意识和个人意志得以体现的地方。《琵琶记》中蔡伯喈的“三辞”,即辞试、辞官、辞婚,就是他通过深沉的思考表现出的人生态度,虽然与封建道德相悖逆,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反映了蔡伯喈的自我意识与个人意志。

蔡伯喈博学多才,文采超群,真可谓“论高才绝学,休夸班马。”(第二出)他是一个颇有才能的古代知识分子,在常人看来,他本应该按照封建传统既定的方式走科举荣身之路,然而蔡伯喈对人生却有着异于常人的独到见解。他不像古代士子一样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追求和谐恬静的田园生活,将夫妻团圆、孝敬父母作为自己的生活理想,并将“功名富贵,付之天也”(第二出),他甚至“甘守清贫,力行孝道”,坚持“虽然读万卷书,论功名非吾意儿” (第四出)的人生追求。但蔡伯喈的这种个人意志并未得到社会与周围之人的认可。在封建纲常与其父功名利禄思想的逼迫下,蔡伯喈扭曲了个人意志上京应试。离别家乡时,他担忧八旬的老父母:“只恐锦衣归故里,怕双亲不见儿”,对妻子亦表明心迹:“我何曾想着那功名?欲尽子情,难拒亲命” (第四出),但他除了违背自己的意志似乎并没有别的选择。当考中状元后,他又一直心系家乡,虽然金榜题名,但仍按照自我意志追求着自己的理想生活,并上表辞官。然而,朝廷的不许迫使他锦袍加身。但最具讽刺的是,在他亲身经历了封建官场的生活后,他反而对自己“惟有快活是良谋”“一家安乐值钱多”“真乐在田园,何必区区公与侯” (第二出)这样的人生理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确认。这样,他渴望行孝却不能行孝,身为官宦但并没有尽职,蔡伯喈的最终结局实际上进一步反映了他的个人意志被压抑的忧郁与苦闷。再婚后,蔡伯喈仍然对妻子和父母怀着深挚的感情,他盼望着早日回乡,整日忧心忡忡、闷闷不乐,但是他依然无法按照自我意志行事,第三十回中他的一段唱词正表现了他的内心情感:

我穿的是紫罗兰,倒拘束的我不自在;我穿的是皂朝靴,怎敢胡去踹?你道我有吃的呵,我口里吃几口慌张张要办事的忙茶饭,手里拿着个战兢兢怕犯法的愁酒杯。倒不如严子陵登钓台,怎做得扬子云阁上灾?似我这般样为官呵,只管待漏随朝,可不误了秋月春花也?干碌碌头又早白。

从蔡伯喈的这段自我表白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蔡伯喈的身上显示出了知识分子的个人意志和自我意识,但他的个人意志和自我意识受到了压抑并遭到了毁灭。

由分析可以看出,高明笔下的蔡伯喈较之于古代其他士子增添了新的内涵:他鄙弃功名利禄,向往父母安康、夫妻和乐的平凡生活,但其人生追求与古代士子读书做官的道路发生了悖逆。在蔡伯喈身上,表现出了儒家传统思想的淡化与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滋长,具有独特的意义。同时,蔡伯喈身上也显示出了个人意志遭到压抑和毁灭,这也正是构成他悲剧命运的一大原因。

二、蔡伯喈的性格中显示出古代知识分子的软弱怯懦

纵观剧本,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蔡伯喈是个想要“行孝”的孝子,在“高堂称寿”与“蔡公逼试”中,他就提出“抱经济之奇才,当文明之盛世。幼而学,壮而行,虽望青云之万里;入则孝,出则弟,怎离白发之双亲?倒不如尽菽水之欢,甘齑盐之分。”可是,他在此后并没有遵从他的个人意愿做出选择,也没有表现出维护理想的坚决行动。当父亲逼试时,他并没有决绝的辞试,在犹豫踌躇中踏上了应试的路途;当他高中状元众人都为他庆贺时,他在“丹陛陈情”中悲叹道:“闪杀人一封丹凤诏。”他虽悲叹父母亲人,但他也守着“忠”的伦理规范,没有决然的辞官;在牛丞相逼婚后,他哀吟:“可惜新人笑语喧,不知我旧人哭。”但他畏于朝中权贵,也没有力拒这桩婚事,违心入赘了牛府。

正是这样一个时刻想要行孝的孝子,在封建纲常孝与忠的“规范”下,违心应试,违心做官,违心娶牛氏。他试图反抗这些强加来的外来意志,但都没有成功,究其原因,正在于他软弱怯懦的性格。在他看来,为了尽孝必须听从父亲的意愿,为了尽忠必须服从君王的命令,为了将来能全身而退必须屈从于权贵。但是,笔者认为,如果说“一不从”是他为实现父母“改换门闾”的愿望而没有坚决推辞的话,那么“二不从”“三不从”则鲜明的反映了他性格的软弱性。在辞官辞婚时,他以亲孝为借口,但却没有明确的提出“妻室青春”的有力证据,被君王“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的说辞驳回。在辞官辞婚失败以后,他顺从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委曲求全,但又终日自怨自艾。他有回乡之意,却又隐藏在内心,屡屡不敢提及。在第二十四出中,当他终于无法忍受良心的折磨而与院公吐露心事时,院公说道:“小人每常间见相公忧闷不乐,岂知这般就里。相公何不说与夫人知道?”由此可见,连院公都认为他应该大胆说清事情真相,私下怨叹无益,但是软弱的他却连试着说出来的勇气都没有。在“琴诉荷池”中有这样一段戏:荷池边心念故乡的蔡伯喈为牛小姐弹琴,但琴音却一再的出错,于是,夫妻二人就有了这段意味深长的对白:

贴:相公,你如何恁的会差。莫不是故意卖弄,欺侮奴家。 生:岂有此心,只是这弦不中用。 贴:这弦怎的不中用。

生:俺只弹得旧弦惯,这是新弦,俺弹不惯。 贴:旧弦在哪里? 生:旧弦撇下多时了。 贴:为甚撇了?

生:只为有了这新弦,便撇了那旧弦。 贴:相公何不撇了新弦,用那旧弦?

生:夫人,我心里岂不想那旧弦,只是新弦又撇不下。

这段戏中,软弱与执着、游移与决绝这些充满矛盾的感情被扭合统一到蔡伯喈的内心中,他的软弱怯懦使他犹豫不决,欲说实情却又不敢说出来。这样一个矛盾的个体,甚至在牛小姐的盘问下仍不敢吐露实情,将牛小姐气走:“由你,由你。我若不解劝,你又只管忧闷;待问着你,你又遮瞒我。我也莫奈何。”最终蔡伯喈吐露心事,牛小姐知道实情后要为他争取回乡孝亲的机会,可他竟阻拦牛小姐去禀求父亲:“夫人,非是我声吞气忍,只为你爹行势逼临。怕他知我要归去,将人厮禁,要说又将口噤。我待解朝簪,再图乡任。”“你休说,不济事,干枉了”,他的这种怕得罪权贵宁愿放弃争取的心理更鲜明的表现出了他性格的软弱怯懦。由蔡伯喈的仕途,我们可以看出,蔡伯喈作为一个独立的封建知识分子,又是古代封建知识分子软弱怯懦形象的缩影。

综观《琵琶记》全剧,由于蔡伯喈的软弱妥协,他不能算是个孝子,尽管他努力按照孝道伦理来践行赡养父母的理想,但为了尽“忠”,他放弃了行“孝”,造成了父母双亡的悲剧,事实上没有做到尽孝;又因思家心切,造成了不安心政务,事实上也没有做到尽忠,从而陷入了不忠不孝的尴尬境地。高明没有将蔡伯喈写成完人,塑造的是一个七情六欲和各种弱点皆备的人物,当然蔡伯喈的矛盾也就体现在这里。他想要孝顺父母,但他软弱怯懦的性格弱点阻碍了他愿望的实现,使其自始至终处于矛盾与挣扎当中,不得解脱。尽管他的内心并未负心弃亲,但他的软弱和让步客观上造成了对父母和妻子的遗弃。戏本中“琴诉荷池”“宦邸忧思”“中秋望月”等几出戏就传神的展示了蔡伯喈性格的软弱怯懦和由此造成的自我折磨。

三、由蔡伯喈的性格看蔡伯喈的内心世界

高明笔下的蔡伯喈是一个具有个人意志却又软弱怯懦的知识分子,他的这双重性格必然导致其内心世界的复杂矛盾。从他离家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接下来的人生只能和悲凉苦涩相伴,挥之不去。有句古语道“父母在,不远游”,饱读诗书的蔡伯喈也一心想遵从这一道德规范,然而在家中尚有风烛残年的双亲的情况下,他的被迫应试之举必然导致他内心不安。他时时挂念家乡的父母,在“官媒议婚”中,他道:“虽则任居清要,争奈父母年老,安敢久留?天那!知我的父母安否如何?知我的妻室侍奉如何?好似和针吞却线,刺人肠肚系人心。”由此可见他内心的苦闷与孤苦。

“强官”更使他看清了自己所遵从的伦理道德中“忠”与“孝”的尖锐对立,使他处于“忠”和“孝”不能两全的困境中。他割舍不了对家人的情爱,面对强权势力又不断妥协,内心必然充满矛盾与痛苦。对于古代士子而言,“金榜题名”是人生一大喜事,然而对于蔡伯喈来说“持杯自觉心先痛,纵有香醪欲饮难下我喉咙。”他对父母的处境有着深深的担忧,却又无处诉说,内心的苦痛无法排遣。做官对他来说没有快乐,更多的是愁苦与拘束。然而,当他还在懊悔、怨恨不能回家侍奉父母时,“书馆悲逢”一出中父母双亡的噩耗却已传来,强烈的刺激使得他“脱却巾帽,解却衣袍”,痛下决心回家守孝,然而,父母已故,他的内心除了无尽的自悔自责又能怎样?

对于父母,蔡伯喈只有自悔自责,承受着内心的煎熬,那面对妻子呢?面对妻子他有着深深的愧疚感,承受着良心的谴责。新婚两月的妻子在“南浦嘱别”里曾声声叮嘱“官人此去,千万早早回程”“须是早寄个音信回来”,然而他非但不能早日回乡,而且还与牛氏再婚。再婚虽然不是他的个人意愿,但毕竟与他的软弱性格有关。“洞房花烛”应是人生又一大喜事,但蔡伯喈却是有苦难言。尽管他曾有过片刻的欢喜:“喜书中今日,有女如玉”,但片刻的欢喜之后是漫长的痛苦与压抑:“可惜新人笑语喧,不知我旧人哭”(第十九出)。“书馆悲逢”一出中,当他见到糟糠之妻,闻之父母妻子的悲苦遭遇后,更加重了他的痛苦、自责,使他的良心无时无刻不受到道义的重压和无尽的谴责。

高明让蔡伯喈背负了良心的自责和道义的重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在忠孝的夹缝中痛苦挣扎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内心备受折磨,心里凄凉悲伤并有着无尽的负罪感。在他身上有着磨不掉的创伤,也有着说不出道不尽的痛苦,他只能在深深的自责中发出深沉幽怨的叹息。总之,“《琵琶记》的悲剧性正在于‘三不从’使得蔡伯喈处处陷入违反本性,又无能为力的被动性,从而成为一个事实上的不孝子。”[6]

如果试将《赵贞女》与《琵琶记》来作比较,我们会看到其故事的延袭关系,但其思想主题、故事结局、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又是不同的,同时,我们还不应该忘记这是两个思想主题独立的作品,它们之间的这种差异是有历史的和时代的原因的,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孤立的比较两个作品。当然,对于其中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同样如此。

蔡伯喈的悲剧命运是与古代科举制度紧密相关的。科举制度在魏晋南北朝以来就广泛实施,但各个时代,科举制度实行的情况又各不相同。宋代封建门阀制度及其影响下的社会思想削弱,实行抑武崇文的政策,主要以科举取士。文人不管门第高下,出身如何,只要考试中式,就可以做官。宋代庞大的文官集团、大量的科举名额为读书人做官、“学而优则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许多寒微之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些贫寒的士子骤然发迹,在官场上毫无依靠的势力,为了仕途畅通,他们总试图寻找有权势的靠山;而权贵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也往往要借助联姻来拉拢新进士子,这样再婚弃妻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另一方面,儒学思想在宋代已经取得绝对的统治地位,由此决定的道德伦理观念也较为严格,重婚或抛弃糟糠之妻不仅为封建礼法所不容 ,而且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因此,宋代南戏《赵贞女》中蔡伯喈遭天谴的结局及作品批判负心书生的主题是与此时的社会时代和历史背景相应的。

而元代社会对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地位骤降的时代。元代科举之路不畅,科举制度甚至一度中断,而且科举取士名额极少,多是以吏取士,所以元代知识分子发迹极为困难,仕进之路被堵塞,民间甚至有“九儒十丐”之说,真切的道出了他们的辛酸处境。这样,谴责寒士发迹负心弃亲的故事也就失去了社会的现实意义。事实上,元代戏曲中的书生实际成为被同情的对象。虽然也有文章叙写他们生活的困窘、仕途的不畅,婚恋的不顺,但最终都让他们完满收场。面对这种时代环境,对宋代流传下来的表现书生负心的传统剧目进行改造是必然的了,高明将《赵贞女》对蔡伯喈的谴责改为歌颂,也是必然的趋势。“高明笔下的蔡伯喈既不是‘背亲弃妇’的陈世美,也不是‘坚决辞婚’的王十朋。”[7]他的个人意志和自我意识在封建纲常中被无情的摧毁,他在家庭中,在婚姻、仕途中都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主动权,他想摆脱却无法摆脱他所承受的这一切,他是“一个处于忠孝的夹缝中,无法找到自己价值位置的矛盾形象;一个被外在规范压制,但内心并未死去,情感相当热烈的自我寻找者;一个在‘异我’和‘真我’的撕裂中,企图抗拒沉沦、复归自身的探寻者。”[8]蔡伯喈在情与理的矛盾与挣扎中度过一生,这其中饱含了他对人生的无奈和他内心痛苦与悲哀,也饱含了对以他为代表元代社会知识分子的辛酸不幸处境的揭示。

蔡伯喈是一个天性善良而又熟知礼数的封建士子,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只能放弃自我意识与个人意志而弃“孝”从“忠”。在“忠”“孝”的对立中,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困境,他曾试图反抗,但自觉的意识又不能够唤起他的勇气和力量,让他做出自主的选择,在软弱怯懦而又矛盾苦闷的性格悲剧中,他的内心始终遭受着来自伦常和道德的谴责。诚如黄仕忠先生所说:“就这样,一个努力按照封建伦理行事的孝子,却因伦理纲常的不合理以及伦理纲常自身的矛盾,成为一个可怜可悲的牺牲品。”[9]高明塑造的蔡伯喈的形象,不单单是一个古代士子的人物的形象,而是元代这一特定社会条件下士人阶层苦闷彷徨的思想性格的代表,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 [3] 陆力.试论蔡伯喈的悲剧性格[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63-68. [4] 谢柏梁.世界悲剧文学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5] 高明.琵琶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 孙歌,李逸津等.国外中国古典戏曲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7] 张莉.论苦涩凄凉中徘徊的蔡伯喈[J].文艺研究·时代人物,2008(11):121. [8] 冯文楼.<琵琶记>:悲剧的制造与消解[J].陕西师大学报,1994(3):74. [9] 黄仕忠.<琵琶记>与中国伦理社会[J].文学遗产,1996(3):89-96. [10] 黄仕忠.<赵贞女>与<琵琶记>[J].温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77-80.

第5篇:中国戏曲欣赏论文——经典版

《中国戏曲欣赏》观后感

竟是如此的巨大。

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

个组成部分。已故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在临终时还叮嘱前任总理温家宝,培养人才,不但要重视科技,还要懂得艺术!终于在这学期,我有幸选到了。。。老师的《中国戏曲欣赏》这门课程,让我终于有机会深入了解这门古老的艺术了。白驹过隙,日月穿梭,短短几周浅尝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后,感觉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仍记得对戏曲的印象最初是在儿时启蒙读本的漫画上,现在终于又在大学的课堂上闪现了戏曲的迷人身影。从最初的京剧《三打陶三春》的历史典籍引出有关戏曲来源的讲解,以及唱、念、做、打四种戏曲表演中的艺术手段简介,还有那紧贴教学内容的戏曲视频赏析,可以说这一中国戏曲艺术之旅收获颇多。

《龙女》、《白蛇传》、《追鱼》、《女驸马》、《天仙配》、《五女拜寿》、《牛郎织女》、《三打陶三春》„一幕幕精彩的剧情、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真是一颦、一笑、一嗔、一怒皆成戏。

特别是流行于大江南北的黄梅戏,作为一个安庆人当然感慨良多!说道黄梅戏,我们就先谈谈它的历史吧,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在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 早期的黄梅戏多是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表现当地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故事。先是在安徽怀宁一带出现了专业班社。这里唱黄梅调十分兴盛。从演出一方来说,戏目多、人才多、班社多;从看戏者一方来说,观众多、市场多。于是,一批戏班应运而生。黄梅戏的更大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国家对地方戏曲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加强艺术力量,安徽省陆续选派一些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方面的专门人才参加了黄梅戏的改革工作。新老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黄梅戏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演出的剧目很多,但大都进行了整理、重编。如《打猪草》、《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女驸马》、《牛郎织女》、《刘三姐》等不胜枚举。 其中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拍成了电影,为黄梅戏的广泛流传,为保留黄梅戏艺术家的卓越风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戏曲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喜欢的,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戏曲具有无限魅力,就黄梅戏而言,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其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其实,我一开始也不是很喜欢黄梅戏,感觉是老人喜欢听的东西,哪有流行音乐动听!但是,从小受爷爷奶奶的影响,我对戏曲也有点兴趣了。记得小时候,我经常跟爷爷奶奶到隔壁邻居家里看黄梅戏VCD碟片,因为村子里当时就他们家里有VCD影碟机,平时也有好多人聚在他家看黄梅戏。记得那时我坐在奶奶的怀里,一起看着黄梅戏,那时候看不懂黄梅戏,不明白舞台上的一堆人为什么穿成那个样子,嘴里说着一些我听不懂的话,还总拖那么长的音,真的是不知所云。但随着慢慢长大,我逐渐了解到,黄梅戏是我国戏曲中的瑰宝,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我家在安庆天柱山,小时候,村里几乎没有几个人家里有电视,那时候晚上唯一的娱乐就是到村子里的广场上看黄梅戏,每个人都拿着一个板凳,匆匆忙忙去争个好位置。到我们家乡演出大多是怀宁人,他们一年中要来这演出好几次。想想那时候的晚上是多么的热闹啊!不过,现在,虽然很少再见到他们来演出了,但是,我也常常用电脑听听一些优美的黄梅戏,感觉比起现在的流行音乐,黄梅戏要纯朴多了,更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因为它的故事让人感动,它的唱声更深入人心! 最让我感动当然是感人肺腑的《牛郎织女》了!小时候,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的时候是从我奶奶的口中得知的,那时更是对牛郎织女的故事入迷而好奇!认为在这个世界真的有这么美好的爱情故事吗?更是蒙加了传奇的色彩,那样的神秘如今记忆犹新!没想到在这个时候有幸观赏了这个梦好的时刻!戏中牛郎的憨厚、老实、本分、实在、让人十分的敬佩,他的嫂嫂心肠虽不算坏,不过,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就想将牛郎赶出牛家,并且不分任何财产,不给分文、就连那头老牛也不愿送给牛郎,根本没有考虑牛郎离家后的生活状况会是什么样子,要不是那牛是金牛星的化身,懂的人性故作生气,或许牛郎连牵牛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嫂子对于牛郎来说是多么的可悲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牛郎的亲哥哥,虽说在立场上和态度上是想让牛郎留在家中的,但是,事出有因,又不敢或不予妻子争斗,反映出了男人的弱点,折射出感性与理性的思考抉择!这样的嫂子做事的确有些过分,不过更显现了现实社会人心的状态,自私自利,为追求名利而遗弃自己的亲人朋友。戏中虽短暂的带过,但展露人心,教育甚佳。更让我从中学会了做人的本质和原则。

之后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织女结成夫妻并且孕育两子,对于常人来说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但在他们身上就偏偏成了最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并非来自他们俩而是来自所谓的规矩,人家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但是换句话说有了规矩就能成方圆吗?不一定,牛郎和织女的悲剧就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释,在凡人看来天规是多么的神圣而遥不可及,可是即使是再神圣的东西也无法锁住一个人的心和爱的,或许当神仙都恋爱的时候才能够明白爱是个什么东西,或许那时他们会认为那比天规更加的神圣!

同时剧中最后还是给人们留下了卑微的希望,那就是“鹊桥”王母的法力是多么的巨大,还是无法阻挡两颗火热并深爱的真心,剧情如此的逼真,给人以圆满的结局!或许这只是给人们的一点安慰,总而言之还是圆满的收场,哪怕真是一年就见那一次面,哪怕每次见面就只有那么短短的瞬间,但是真情是永远不会因为距离而消失,反而会因此距离而更加的真实而深刻!我喜欢这样的方式!

而黄梅戏代表作《女驸马》也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该剧讲的是民女冯素贞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的故事。主人公冯素贞和李兆廷在同窗共读时订下了亲事。不久,李家遭到灾难,一贫如洗。一天,李兆廷来冯家借钱,冯素珍的后母嫌贫爱富,竟然逼李兆廷与冯退婚,冯素珍坚贞不屈,深爱着李兆廷。她悄悄地约李兆廷在后花园相会,私赠白银100两,助其进京赶考。不料,冯素珍的后母闻讯赶到,诬陷李兆廷为盗,把他送官查办,并将冯素珍另配他人。冯素珍誓死不从,在危急中逃跑,女扮男装进京寻找哥哥冯少英。她找遍京城,没有找到哥哥的下落。万般无奈之下,参加了会试,岂料一举考中状元,又被召为驸马。洞房花烛夜,冯向公主吐露真相,化险为夷,历经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至此,经过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一个封建时代的女子,能有如此的表现,使我们不禁想到了与之相对的《铡美案》中的陈世美。陈世美高中状元后,在荣华富贵面前抛妻舍子,为世人所不齿,这真是“男女有别”,是否在外界因素的干扰下,在爱情与责任面前,女子表现得比男子更加忠贞、更加坚定呢?陈世美和冯素贞在完全相同的事态发展下,经过抉择,走上不同的道路。陈隐瞒了自己的家世,在事情将要败露时,不惜派人去杀自己的妻儿,逼得秦香莲到包拯那里告状,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而冯素贞洞房花烛夜向公主吐露了实情,感化了公主,最终成功挽救了自己的姻缘,并落得千古美名传。

黄梅戏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想我已经深深的接受它了,它也慢慢的走进我的生活了。

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美学的集成。它是通过声乐、舞蹈、神容、服饰、装饰美来让观众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所以其形式美立足于传神达意。学会感受戏曲之中的美,能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改造社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

在这个文化交流、冲击甚至冲突异常激烈的时代,作为世界最早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中国戏曲,历经岁月的沉淀,古老的戏曲艺术必将会被更多人钟爱和传诵,永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所以,作为21世纪的青年人,应以前人留下的伟大的精神文化而自豪!我们更要发扬它,传承它!

通过这门课的选修我十分感谢老师,从一个个戏曲中我学到了很多,让我感到年轻人其实也是可以喜欢戏曲的,更感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姓名:。。。 学号:。。。 专业:。。。。。。。。

第6篇:中国戏曲欣赏课程观后感

中国戏曲,对于年轻人的我们未必十分关注,但我对中国戏曲还是很关注的,从小受爷爷的影响,我对戏曲也有点兴趣了,在大学,没想到我可以选到这样的课,我根据我的爱好就选了,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我学到很多关于戏曲的知识,我通过查一些资料,自己写了一些对该课程的感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

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然而,戏剧在现在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

通过课程的学习其中黄梅戏让我影响最深。

黄梅戏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系体。

黄梅戏的角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庐剧在最后的几节课中让我影响也很深。

庐剧为安徽省著名地方剧种,它是以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民歌、门歌、花鼓灯等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其创作、演出活动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称“庐剧”,已有近200年历史。 庐剧分东、中、西三路且各具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表演生动活泼,传统剧目分为小戏、折戏、本戏三类近300出,庐剧唱腔分主调、花腔两大类,主调有“二凉”、“寒腔”、“三七”、“正调”、“衰调”、“丑调”等,花腔多为民间小调,有四十多种,庐剧唱腔板式丰富,落板常有帮腔,满台齐唱,称为“吆台”。 建国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创新,音乐由单纯的锣鼓伴奏增加了丝弦伴奏,并吸收了管弦乐器,尝试了电声伴奏。唱腔和表演融歌、舞、说、唱为一炉,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即可表演古装戏,也适合表演现代戏,不少剧目经过整理有的成为保留剧目,有的拍成电影和电视,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庐剧剧种的主要演出团体是合肥市庐剧团,主要演员有凌艳惠、黄冰、张国英、胡拥军、张乘胜、孙小妹等。该剧团成立四十八年来,整理创作和演出现代戏147台,古装戏138台,出版发行了大量的庐剧音、像盒带,代表剧目有《双丝带》、《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秦雪梅》等,《双锁柜》、《情仇》(“半把剪刀”改编)拍摄成电视剧,由中央、上海、安徽电视台对全国播放,《借罗衣》拍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放映。

通过这门课的选修我十分感谢老师,从一个个戏曲中我学到了很多,让我感到年轻人其实也是可以喜欢戏曲的,更感到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从祝福中让我感受很深,每个戏曲都有一种精神在里面,我

的课程虽然结束了,我回继续关注中国的戏曲的。

姓名:胡哨亮

学号:2010013366

专业:土木工程1006班

第7篇:第35讲 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

【课标要求】

1.概括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备考指要】

1.了解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和书画艺术,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2.要正确认识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一定时期的文化成就就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3.绘画艺术和当时社会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例如宋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增加,文化需求扩大,风俗画开始流行;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画家们多画残山剩水寄托抑郁心情。

4.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不同的时代中,各领风骚。要充分认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

考点1 辉煌灿烂的文学

1.从《诗经》道唐诗 (1)《诗经》

①出现时间:_________。

②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____、____、____三部分。 ③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朴实,________强。

④地位:第一部________,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________的基础,被后世奉为_______。

(2)楚辞

①出现时间:________。

②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______》。

③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________风格。

(3)汉赋

①特点: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________的综合文体;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②代表:西汉司马相如的《_______》、《________》,东汉______的《二京赋》。

(4)唐诗

①繁荣原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_______,科举考试以______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②代表:初唐诗人有_____、______等;盛唐诗人有边塞诗人______和_____,山水诗人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__________的创作, 1 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________的“诗史”被誉为“诗圣”;中唐的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_______。

2.宋词和元曲 (1)宋词

①原因:随着________,城市的繁荣,______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②特点: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③代表: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____、______,豪放派的______、______等。

(2)元曲

①兴起: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_______。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②元代,散曲与______一起,合称为元曲。

③特点: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④代表:元曲以______、_______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3.明清小说

(1)小说的发展:

①魏晋南北朝,出现《搜神记》等_________, ②唐朝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 ③宋朝出现供人说话用的______。

(2)明清小说

①原因:一方面______________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手工业、商业繁荣,____________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繁荣提供了丰富素材。

②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③代表: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和讽刺小说《_______》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考点2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

①起源:六千多年前,中国的原始文字被称为“_________”;后来符号化,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子已形成完整体系。

②演变脉络:汉字按照_____、大篆、小篆、_______、______的脉络演变发展。 ③演变趋势:_________。

(2)书法艺术(魏晋以前基本上是_______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______阶段)。 ①楷书:特点──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_____价值;代表──魏晋时期有钟繇和________;唐代有欧阳询、________和柳公权。

②草书: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______价值。代表—— 2 东晋的______、王献之,唐朝的______、怀素等。

③行书: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_____价值,又具有_____价值,雅俗共赏。代表——东晋______、唐朝_______、北宋苏轼、元朝_______、明朝文徵明等。

2.笔墨丹青中国画

(1)远古时代:彩陶画《______》是其中的杰作。 (2)战国:帛画《__________》《人物驭龙图》等,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秦汉:绘画门类丰富。

(4)魏晋: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的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东晋画家________不仅留下了《________》《洛神赋图》等传世佳作,而且提出“_______”的绘画理论。

(5)隋唐:_____、阎立本、吴道子等画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创作出《______》、《步辇图》、《_________》等许多优秀作品。__________的壁画,更是盛极一时。

(6)两宋:_______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________是当时画坛的自大亮点,代表作有北宋画家________的《___________》。 (7)元明清: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它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________。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_______,元代王冕的《_______》、明代徐渭的《________》、清代郑板桥的《________》,都是精品。

3.京剧的出现

(1)中国戏曲出现

①中国戏曲从________发展而来。

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______。 ③________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④明朝时候,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______,流传很广。

(2)京剧的形成

①乾隆末年,安徽的_______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②道光年间,又有湖北_____艺人进京,形成“________”的局面。

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长处,形成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

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______、_______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3)京剧的传播

①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

②________,又逐步走向世界。

(4)其他剧种:清朝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戏曲剧种,如_____、______、川剧、粤剧和______等。

3 【重难突破】

一、文学艺术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文学是特定时代政治、经济及文化本身的特色产物:

1.唐朝诗歌的繁荣,是建立在唐朝开放的社会与繁荣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也促进了诗歌繁荣;

2.词的出现,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文化的繁荣,市民数量扩大而出现;

3.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另一方面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迁移应用】

1.明清时期,我国小说戏剧繁荣兴盛,其所具有的特征是( ) ①小说创作繁荣,戏曲丰富多彩 ②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 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景象

④宣传了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中国绘画的发展特点

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的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不断融入晚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就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向商品发展。到宋代,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迁移应用】 2.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学历史(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美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3.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 )

A.原始岩画 B.中国文人画 C.汉代帛画 D.民间绘画

三、关于京剧的认识和理解

1.艺术成就:

(1)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4 (2)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优秀成果,成为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而代代相传; (3)形成了一大批题材和表现形式多样的优秀剧目,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举目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美好品质。

2.特色:

(1)形成之初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民间地方色彩较弱;

(2)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式化和规范化的程式。

3.启示:

(1)艺术要大胆创新,吸收借鉴,博采众长,才能有生命力,不能固守传统,因循守旧。 (2)开放不仅适用于发展经济,也同样用于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3)民族艺术的创新还要结合实际,扎根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4.应对现代文化挑战的对策: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应当加以珍惜和保护。京剧更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的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并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才能保持持久不衰的生命力。

【迁移应用】

4.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是目前第59届柏林电影节唯一一部入围的中国影片。它真情演绎了国剧大师、绝世名伶梅兰芳的传奇人生。下面有关京剧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5.从元杂剧、昆曲、京剧的兴衰中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不包括( ) A.艺术不能脱离群众

B.艺术应随时代的变化推陈出新

C.艺术门类之间应互相学习、兼收并蓄

D.艺术形式应保持原有的风貌,不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四、古代文学鲜明的时代特色

1.奴隶社会时期的《诗经》,其中一些诗表达了奴隶反抗压迫的强烈要求。 2.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抒发了作者希望楚国改革富强和对遭受排斥的强烈不满。他创造“楚辞”,也成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3.汉赋,是一种新型诗歌体裁,辞藻虽然华丽,但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

4.魏晋南北朝时,士族统治腐朽,陶渊明厌恶官场腐败创作了田园诗,北方的民歌则刚劲质朴。

5.唐朝前期强盛,经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社会**,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分别是这种情况的反映,唐宋散文气势雄伟,与魏晋以来的“靡靡之风”截然不同。

6.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作为短篇小说前身的传奇文学出现。两宋民族关系复杂,陆游的诗,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与这种背景密切相关。

7.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很多著名的小说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败落,鞭挞封建礼教的虚伪、科举制度的腐败,歌颂人民的反抗精神。

5 【迁移应用】

6.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出现的社会条件相同的是( ) A.长安、东京、大都、北京的繁荣 B.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满足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

7.中国古代某小说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揭露和批判,是讽刺小说的名作。这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典例剖析】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剖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自然经济的缓慢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后;西汉时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的限定上。因此A、C、D均不正确。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而市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取决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故答案为B。

2.“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剖析】A项王羲之是魏晋时期的,而杜甫是唐朝人。C项和D项中颜真卿、柳公权是楷书,比较严谨。而诗句中的书法家潇洒不羁,作品酣畅淋漓,“如云烟”,应该选B项书写草书的张旭。

3.下列关于古代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殷商时代的甲骨上已有关于日食的文字记录

B.殷商青铜器有屈原向上苍发出“天问”的图像

C.隋代烧制的陶器上有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诗句 D.宋代的诗文扇上有郑板桥所题“难得糊涂”之语

【剖析】中国最早的日食纪录时出现在殷商甲骨文上,故A正确。屈原生活在殷商之后的战国时期,李白生活的唐代是在隋朝之后,郑板桥是清代人,故B、C、D三项说法错误。

4.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步辇图》(见下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6 ①作品是唐代风俗画

②作者是阎立本

③作品画风奔放、水墨淋漓

④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细致、形象传神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剖析】《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属于人物故事画,故排除①。③施明清时期水墨画的特点。

5.“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剖析】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巩固演练】

1.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 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开封

D.明初的南京 2.《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种创作风格反映了该作品属于( )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3.郭沫若先生为某一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此楹联所透出的历史信息是( ) ①楹联评述的历史名人是辛弃疾

②楹联评述的历史名人是李清照

③高度评价了他(她)是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及其高超的艺术成就 ④楹联高度赞扬了他(她)收复中原,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下列有关隋唐时期绘画方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顾恺之潜心研究绘画理论,提出“以形写神”

B.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C.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D.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

5.下列关于楷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与其它书体相比实用价值很高

B.魏晋的钟繇、王羲之对楷书定型贡献最大

7 C.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天下第一楷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排第二

D.唐代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是其中代表 6.《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上的巅峰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至宝,普通百姓根本就无缘一睹真容,现藏于故宫。该画(部分)见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B.以文人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 C.以风俗画为亮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 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

7.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意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明朝的五彩瓷,图案内容丰富,“画必有意,意必吉祥”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中国书画注重表现精神面貌,力求传神,以形写神

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8.东坡在玉堂,有幕士(相当于谋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永)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八九女孩子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历代词话》卷五《宋二》)苏轼赞成幕士的说法,是因为他( )

A.善于恭维 B.准确理解了两人词的不同风格

C.扬苏贬柳 D.知道两人的词都流传民间

9.某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 B.代表作有《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 C.杜甫赞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这位诗人的诗歌以关注百姓疾苦为世人所称颂

10.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

一、

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

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12.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东京梦华录》载:“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南宋《梦梁录》载:“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陆游在《杂赋》中提到: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二 2007年12月,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打捞出水。考古专家认为,“南海一号”沉船本身就是一个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据考证,我国近海有2000—3000艘沉船,以宋、元朝年代居多。

材料三 北宋之所以选汴京作为都城,主要原因就是依靠汴水运输南方的粮食,当时每年大概要从南方运输粮食600万石左右。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还产生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四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

9 事,莫不有理。为君臣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 (1)根据材料

一、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2)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实质。

(4)文化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请用宋代的史实加以说明。(举两例)

【高考真题】

1.(2010·安徽卷)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2.(2010·重庆卷)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3.(2010·福建卷)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考点1 1.春秋末年 风 雅 颂 现实感强 诗歌总集 现实主义 儒家经典 战国时期 离骚 浪漫主义 半诗半文 子虚赋 上林赋 张衡 社会环境 诗赋 王勃 陈子昂

高适 岑参 孟浩然 王维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讽喻诗

2.商业 市民 柳永 李清照 苏轼 辛弃疾 散曲 元杂剧 关汉卿 马致远 3.志怪小说 话本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资本主义萌芽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考点2

1.图画文字 甲骨文 隶书 楷书 由繁到简 自发 自觉 实用 王羲之 颜真卿 审美 王羲之 张旭 审美 实用 王羲之 颜真卿 赵孟頫

2.鹳鱼石斧图 人物龙凤图 顾恺之 女史箴图 以形写神 展子虔 游春图 送子天王图 敦煌莫高窟 宫廷画院 风俗画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神韵意趣 写意画 墨梅图 牡丹蕉石图 墨兰图

3.原始歌舞 优伶 元杂剧 昆曲 徽剧戏班 汉剧 徽汉合流 程长庚 谭鑫培 民国以来 秦腔 越剧

【迁移应用】

1.D 2.D 3.B 4.C 5.D 6.D 7.C

【巩固演练】

1.D 2.C 3.C 4.A 5.C 6.C 7.C 8.B.9.A 10.D 11.(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12.(1)突破坊、市的界限;打破时间限制;“草市”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海外贸易兴盛。

(2)海上贸易的兴盛

(3)核心思想是“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儒家思想的道德伦理规范。 (4)宋词(风俗画)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文人山水画兴起反映了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理学的兴起,反映了宋代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举出其中的两例)

【高考真题】

1.【解析】B 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排除A,《荈赋》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所以排除C,传说不可以作为史实,排除D。 2.【解析】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3.【解析】D 此题考查古代书法艺术和书法名家。解法一:日本文字主要由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创造的片假名和学问僧空海采用汉字草书创造的平假名构成,材料中点出平假名,故受草书影响,怀素是狂草名家,选D;解法二:根据材料中的平假名字体判断是模仿草书,这是本题考查的主要意图;解法三:排除法,王羲之非唐朝,颜真卿和刘公权擅长楷体,故选D。

上一篇:让人温暖的句子下一篇:历史中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