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脚手架措施

2022-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空作业脚手架措施

脚手架、模板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 要】本文根据脚手架、模板工程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各种特征,对脚手架、模板工程在安装、使用、拆除等各种操作工序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详尽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预防方法,以达到脚手架与模板在施工中的安全操作的目的。

【关键词】脚手架与模板工程 安全隐患 措施

0前言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给脚手架、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提高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这种发展既大大促使了脚手架、模板工程的施工生产,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由于近几年城市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大量的桥梁和地下工程等建筑的大量建造,使得脚手架和模板工程的应用范围和使用空间逐渐增多。由于很多的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将模板和脚手架工程的安全作用没有放在首位,导致建筑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不仅直接影响了脚手架、模板工程质量,而且也对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脚手架、模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引起了高度重视。文章详细分析几个脚手架、模板工程安全事故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了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保障施工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1事故举例

近几年,脚手架、模板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发生,文章搜集了几例典型的安全重大坍塌事故案例,并进行了详尽分析。

2010 年 1 月 3 日,云南省昆明新机场航站区停车楼以及高架桥工程 A- 3 合同段东引桥第三联模板支架坍塌,造成施工作业人员 7 人死亡、8 人重伤、26 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 616.75 万元。此次事故的原因是由于参与项目建设及管理的相关施工单位,并未按照安全措施进行详尽的安全管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验收人员在发现支架搭设的不规范等安全隐患后,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校正措施进行安全整改,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发生事故直接原因是:架体构造的不合理,安装支架时,违反了安装规范,导致右上角翼板的支架发生局部失稳,并导致了架体的整体失稳进而发生支架的坍塌。

2010 年 1 月 12 日,安徽省芜湖市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配送中心工程,在施工现场,进行浇筑混凝土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施工人员 8 人死亡、7 人受伤。事故原因是:该项目的模板工程,未经专家的详尽论证、在施工的过程中未按方案进行模板安装,建筑施工单位严重违反国家安全法规的相关规定,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脚手架与模板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2.1 施工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脚手架与模板施工的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不高,同时缺乏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其次,由于项目部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安全措施,不能有效地落实到位,直接导致了恶劣的施工环境。

2.2 脚手架与模板材料选取的问题。

脚手架与模板工程施工中,材料主要是胶合板、全钢大模板和钢管,其中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材料是模板支撑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质量要求,需要采用 Φ48×3.5mm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制作脚手架钢管,螺栓拧紧扭力矩达 65N·m时扣件不得发生破坏。但是,广泛存在一些租赁市场的管理混乱,大量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混入到施工工地,加上质量安监部门质量把关不严格,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3 施工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中使用钢管、扣件搭设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模板支架的技术比较成熟,但对于那些空间较高、跨度较大、荷载较重的模板支架体系,研究人员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计算。不少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都比较简单,在施工时,又仅仅是拼接以往的经验来布置支撑系统,极易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失稳现象。通过对事故进行调查发现,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时,实际受力情况与模板支架内力分析并不完全符合,这些在没有经过科学的、合理的计算之前,脚手架与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必然存在着支撑强度不足、系统整体稳定性差等缺点。实际情况的模板支架工程中梁板荷载的分布特点,中间荷载较大、两边的载荷较小。在三个支点的支承反力中,中间的立杆承受全部荷载60%~70%的竖向荷载,而两边立杆只承受着30%~40%。但是在有些工程施工方案设计中,却将竖向荷载进行平均分担,导致了中间立杆荷载强度不能满足设计的安全度要求,是造成支架系统失稳的主要原因。

3 防止脚手架、模板倒塌的技术措施

3.1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合理选用钢管、扣件等材料的质量是努力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施工建设单位必须购买或者租用具备生产厂家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测证明和产品标识的钢管扣件后再按国家安全标准规范进行搭建施工脚手架;其次,在使用钢管和扣件前,应按国家相关安全技术规定,按批次对钢管和扣件进行质量抽样,不合格的钢管、扣件一律不能在施工中违规使用。

3.2 加强施工时的管理

3.2.1提高施工队伍业务水平

首先要提高架子工的专项技能培训,建立其一支专业化的脚手架与模板施工队伍。强化施工时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增强架子工的人身安全意识和自我的保护意识。未经培训合格的架子工的不得上岗作业。同时质监部门要对各专业架子工队伍进行严格的制度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3.2.2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首先,施工单位应当制定详尽的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安全管理体制,施工单位需要编制施工企业内部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到技术交接时必须要以书面文字为依据,两单位的交接手续要完善。其次,积极做好推行建筑工人意外伤害保险的工作,保障在建筑施工中一线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筑工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增强施工企业进行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发生的能力。

3.3 注重模板工程的设计计算

为了更好地保证模板架设的工程质量,要做好模板施工的准备工作,在模板施工前应首先进行详尽的模板工程设计,模板工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的选型、材料的荷载计算、系统的结构设计等,通过详尽的设计,使得模板及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来支撑预期荷载,达到有效控制模板变形量的作用。模板设计包括详细的设计计算书,而且要对模板设计中的细部构造画出大样,注明准确的接头方法。

3.4 加强政府的安全监督力度

3.4.1严格按照安全条件将材料准入施工现场,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严肃查处发生的安全事故,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对隐患、事故多发的企业和施工单位,加大处罚力度。严格按照安全条件将材料准入施工现场,加强对模板与脚手架进行必要的质量验收,要严厉打击生产劣质材料的单位,经过相关必要的质量检测合格后,产品才准许进入施工现场。

3.4.2要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使之参与到专项质量整治当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对已经查处的安全事故,媒体要及时对安全事故进行质量暴光,对钢管、扣件的质量检测结果,要及时公布与众。

4 结 语

模板与脚手架广泛应用在我国各种建筑行业中,首先要从技术、管理和法制层面预防、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认真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法》及《安全生产法》等相关的国家安全规定,加强施工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加强涉及的建设工程中,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和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从多方面、多渠道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到位,保障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JGJ 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2] 郭正兴,李金根.建筑施工.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248~251

[3] 益德清.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与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浙江建筑,2003(5)

作者:孙建银

第2篇:脚手架安装及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脚手架安装及高空作业

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人:

复核:

接收:

为了在施工中贯彻执行“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1、立柱、盖梁等施工高度超过2米时,必须搭设脚手架施工。脚手架安装材料必须用钢管,应用外径48-51毫米、壁厚3-3.5毫米的钢管,长度以4-6.5米和2.1-2.3米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

2、脚手架安装工必须持证上岗,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不得双重作业;

3、脚手架立杆应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或垫木上,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1.5米,钢管立杆、大横杆按头应错开,要用扣件连接拧紧螺柱,不准用铁丝绑扎,立杆接头必须用接头扣件;

4、脚手架必须按照规定设地杆和剪刀撑;

5、扣件应是合格产品,发现有裂纹,滑丝的严禁使用;

6、脚手架高度在10-15m时应设置一组(4~6根)缆风绳,每增高10m应再加设一组,缆风绳与地面角为45°~60°,缆风绳地地锚应设围栏,防止碰撞破坏;

7、脚手板要铺满、绑牢,无探头板,并要牢固地固定在脚手架的支撑上,严禁利用脚手架吊装物体;

8、脚手架顶层操作平台要设置栏杆,外侧并设置安全网,架子上面不得堆放过多材料并要码放整齐,小心掉下伤人;

9、安装好的脚手架必须经安检员验收,填写验收单,挂上验收合格牌,方可投入使用;

10、拆除脚手架时,周围应设置护栏或警戒标志,并应从上而下地拆除,不得上下双层作业,拆除的脚手杆、板应用人工传递或吊机吊送,严禁随意抛掷;

11、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定期或随时体验,发现有不宜登高的病症,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严禁酒后登高作业;

12、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或硬底鞋,所需的材料要事先准备齐全,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下雨时严禁高处作业及重叠作业;

以上操作规程望施工队认真履行执行,对违章操作者经理部将严惩,并追究其责任。

中铁四局娄新三标经理部 二00九年五月二十九日

第3篇:关于做好高空作业及脚手架专项整治措施

关于做好高空作业及脚手架等安全预防

整治措施

司属各项目:

近期在对各项目的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高处作业及脚手架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比重居高且有上升态势,稍有疏忽或失控极容易产生安全事故;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坚决遏制施工隐患的多发态势,确保今年下半年施工安全形势平稳,加强对各种高空作业和脚手架等安全措施的监管和安全隐患排除,更注重施工安全具体措施的建立和落实。

经分公司研究决定对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及脚手架等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进一步加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处作业专项治理措施

(一)、加强落实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及体检工作。

1、对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做好专项高处作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2、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3、作业前应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4、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进行相关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5、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严禁患有高血压、恐高症的人高空作业,严禁酒后高空作业。

(二)、提供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规范各类安全警示标志、防护设施。

1、加强对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检查验收,严防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督促作业人员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2、由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发挥其警示、警告作用。

3、施工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拆除各类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防护装置,对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三)、临边作业

1、对楼层临边、阳台临边、屋面临边应随施工进度及时安装临时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米,应设置立柱,立柱可利用结构物或在板内预埋铁件焊接,并加挂安全立网。

2、井架与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地面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防护棚。

(四)、洞口作业

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但大于2.5㎝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没。盖板应能防止挪动移位。

2、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3、边长为50~150㎝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间距不得大于20㎝。

4、边长在150㎝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5、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时,应加设1.2m高的临时护栏。

6、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m设一道安全网。安装拆卸电梯井内安全平网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配戴安全带。

7、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8、洞口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五)攀登作业

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也不得利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5m为宜。

(六)悬空作业

1、模板支撑和拆卸时的悬空作业

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

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使用马登操作。

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盖没。拆模高处作业时,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2、钢筋绑扎时的悬空作业

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绑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墙和边柱等钢筋时,应搭设操作台架和张挂安全网。悬空大梁钢筋的绑扎,必须在满铺脚手板的支架或操作平台上操作。

绑扎立柱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3m以内的柱钢筋,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整体竖立。绑扎3m以上的柱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3、混凝土浇筑时的悬空作业

浇筑离地2m以上的框架、过梁、雨篷和小平台时,应搭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

特殊情况下如无可靠的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

4、门窗悬空作业

安装门、窗,油漆及安装玻璃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樘子、阳台栏板上操作。门、窗临时固定,封填材料未达到强度,以及电焊时,严禁手拉门、窗进行攀登。

在高处外墙安装门、窗,无外脚手时,应张挂安全网。无安全网时,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其保险钩应挂在操作人员上方的可靠物件上。

进行各项窗口作业时,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室内,不得在窗台站立,必要时应系好安全带进行操作。

(七)、各类固定、移动式操作平台

1、固定式、移动式操作平台应由项目工程师按现行的相应规范进行设计、计算及绘制图纸。

2、应对制作、搭设人员进行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3、操作平台可采用Φ48*3.5㎜钢管、扣件连接,平台搁栅间距不应大于40㎝,台面应铺满5㎝厚木板或竹笆。

4、有登高扶梯。台面四周有1.2米高围护,在0.6米、1.2米处设栏杆二道。

5、固定、移动式操作平台高度达到2米的,底边长度不小于1.5米;平台高度达到3米的,底边长度不小于2米;平台高度达到4米的,底边长度不小于2.5米;平台高度达到5米的,底边长度不小于2.8米。底边以正方形为宜,平台高度不宜大于5米,作业台面不宜大于10平方米,立柱上部宜向内倾斜15度左右。

6、移动平台主轮宜用手推车车轮,用转轮的不小于Φ30㎝为宜。

7、卸料平台不得与脚手架连接,应独立于建筑物拉结牢固。

8、固定、移动卸料平台制作(搭设)完毕后,必须经过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验收牌上营注明容许荷载值,严禁超载。

9、移动平台移动时,平台上面不得乘人,严禁人在平台上攀登平台移动,以免造成平台倾覆。

10、操作平台在移动后,作业前应有木楔将轮子固定。

二、脚手架工程

1、脚手架搭、拆应有施工方案,并履行交底签字手续。

2、搭、拆作业前应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签字手续,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并经过体检合格。

3、高处临边搭、拆时应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并佩戴正确。

4、做好施工层及以下四步一隔离,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

5、按规范做好拉结(水平不大于4.8米,垂直不大于3.6米,采取梅花形拉结),防止脚手架倒塌。

6、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大于15㎝时应作防护措施,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

7、脚手架应设专用通道,严禁作业人员攀爬架体。

8、拆除脚手架前应对脚手架全面检查,在确定无危险因素的情况下,方可开始拆除作业,如有拉结已被拆除的,应先加固,以确保拆除作业安全顺利进行。

9、拆除应按自上而下顺序,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不得上下同时作业。

10、在搭、拆脚手架时,如已拆开扣件,均不得中途停止,对留存的脚手架的端面必须做好封头,防止人员坠落。

11、遇有恶劣气候影响施工安全时(如风力大于6级、大雨、雪、雾天气)不得进行高处脚手架搭、拆作业。

12、搭、拆时应设置警戒区,有专人负责监控并记录。

三、防止触电专项治理措施

1.项目在施工前编制用电方案,包括现场勘探,符合计算,变压器的选择,导线截面的选择,低压电气元件类型、规格的选择,绘制临时用电平面图。方案要经过审批。

2.根据方案购置变压器、五芯电缆、配电箱、开关箱、闸刀开关、熔断器自动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磁力启动器、接触器等。

3.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三级配电二级(或多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在专用保护零线的首端(配电室或总配电箱)、末端及线路中间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接地线采用二根以上导体(角钢、圆钢、钢管),在不同点与接地装置做电气连接。

4.当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间距达不到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增设屏障、遮拦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示标牌。

5.总配电箱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电流小于250mA,动作时间小于0.2s,开关箱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30 mA,动作时间小于0.1s。潮湿场所的漏保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15 mA。

6.根据现场需要采用的移动式配电箱设置在各施工点,随施工层上移,线路的敷设尽量架空、绝缘,手持电动工具以及电焊机电源线最长不超过5m。

7.所有用电设备、配电箱、开关箱的外壳、金属防护罩都采用保护接零。

8.在有高温、导电灰尘和灯具离地高度低于2.4m等场所的照明用电36v电源电压,潮湿场所照明用12v电源电压。

9.配电箱、开关箱设置防雨棚,箱体严密端正,加门锁。 10.电工持证上岗,建立用电档案,逐日作好各项用电记录,严禁非电工检修、操作用电设备和敷设、搭接用电线路。

11.现场一级配电箱未经允许,任何人不能随意开、和闸,二级配 电箱开关操作必须由电工操作,关闸检修时挂“严禁合闸”牌。

2014年7月12日

第4篇:脚手架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绥芬河站货场改造工程

脚手架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绥芬河站货场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脚手架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一、脚手架搭设或拆除人员必须由符合劳动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经考核合格,领取《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专业架子工进行。

二、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操作时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三、大雾及雨、雪天气和6级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脚手架上的高处作业。雨、雪天后作业,必须采取安全防滑措施。

四、脚手架搭设作业时,应按形成基本构架单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步地进行搭设,矩形周边脚手架宜从其中的一个角部开始向两个方向延伸搭设。确保已搭部分稳定。门式脚手架以及其他纵向竖立面刚度较差的脚手架,在连墙点设置层宜加设纵向水平长横杆与连接件联接。

五、搭设作业,应按以下要求作好自我保护和保护好作业现场人员的安全:

(一)在架上作业人员应穿防滑鞋和佩挂好安全带。保证作业的安全,脚下应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并应铺设平稳,且不得有探头板。当暂时无法铺设落脚板时,用于落脚或抓握、把(夹)持的杆件均应为稳定的构架部分,着力点与构架节点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0 8m,垂直距离应不大于1 5m。位于立杆接头之上的自由立杆(尚未与水平杆联接者)不得用作把持杆。

(二)架上作业人员应作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传递。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人身或杆件失衡。对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相互询问并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三)作业人员应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装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伤人。

(四)架设材料要随上随用,以免放置不当时掉落。

(五)每次收工以前,所有上架材料应全部搭设上,不要存留在架子上,而且一定要形成稳定的构架,不能形成稳定构架的部分应采取临时撑拉措施予以加固。

(六)在搭设作业进行中,地面上的配合人员应避开可能落物的区域。

六、架上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作业前应注意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可靠,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效,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二)作业时应注意随时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上规整清洁,不要乱放材料、工具,以免影响作业的安全和发生掉物伤人。

(三)在进行撬、拉、推等操作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站稳脚根,或一手把持在稳固的结构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或把东西甩出。在脚手架上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拆下的模板材料掉落架外。

(四)当架面高度不够、需要垫高时,一定要采用稳定可靠的垫高办法,且垫高不要超过50cm,超过50cm时,应按搭设规定升高铺板层。在升高作业面时,应相应加高防护设施。

(五)在架面上运送材料经过正在作业中的人员时,要及时发出“请注意”、“请让一让”的信号。材料要轻搁稳放,不许采用倾倒、猛磕或其他匆忙卸料方式。

(六)严禁在架面上打嗣戏耍、退着行走和跨坐在外防护横杆上休息。不要在架面上抢行、跑跳,相互避让时应注意身体不要失衡。

七、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悍作业时,要铺铁皮接着火星或移去易燃物,以防火星点着易燃物。并应有防火措施。一旦着火时,及时予以扑灭。

第5篇:脚手架施工安全措施

一、从事架子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凡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安排从事高处作业。

二、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禁止赤脚、空硬底鞋及带钉易滑的鞋从事高处作业;饮酒后禁止高处作业;无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

三、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大雨、大雪、大雾、6级以上大风)禁止人露天高处作业。

四、雨、雪后要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遇有倾斜、下沉、松扣等情况要及时进行修复,上架操作应有防滑措施。

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搭设:保证架子材料合格、结构合理、牢固稳定脚手板要满铺、不得有探头板;各种脚手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验收。

六、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禁止超载禁止在无措施的情况下利用脚手架吊运重物;不得在脚手架底部或近旁挖坑槽,以免影响地基的稳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七、各种非标架子、技术革新的架子及跨度过大或负荷过大的架子,均应经过进行试检后使用。

八、雷雨期间,钢管脚手呆和井字架等独立架子的高度在15M以上的,应装设避雷针,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

九、作业层的外侧面应设两道牢固的防护栏杆,并设18CM高的挡脚板或防护立网,4M以上的房建工程施工还要按照要求设置安全平网。

十、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十一、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十

二、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检查。检查和维护的主要内容: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螺丝是否松动。

4.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 十

二、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设施和专人看守。

十三、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等措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十四、脚手架的拆除

1.在拆除脚手架之前,要在地面周围一定距离的范围内设置警戒标志,并设专人警戒,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2.拆除时应自上而下进行,做到一步一清,不得上下同时作业。

3.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时,先拆除中间扣再拆两端扣,由中间操作人员向下顺杆子。

4.拆下来的杆、板、钢丝绳等材料,不允许向下扔,要进行传递或用绳子吊,做到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的地方存放,带钉的木料要先拔除钉子或打弯。

第6篇: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

一、钢管扣件落地式外脚手架

1、施工方案

(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并参照有关规范和相关要求确定搭设方案,内容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细及大样图。 (2)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和有特殊要求的架体要进行计算。

①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尺寸符合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及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

②当搭设高度在24-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长率加横向剪刀撑,连墙杆的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的脚手架,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③当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给建筑物承担;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荷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

④对脚手架进行的设计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上一级技术部门审批签字。

(3)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因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2、立杆基础

(1)脚手架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

①搭设高度在24m以下时,可素土夯实找平,上面铺5㎝厚木板,长度为2m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时平行于墙面放置。 ②搭设高度在24-50m时,应根据现场地耐力情况设计基础作法或采用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时,可用枕 木支垫,或在地基上加铺20㎝厚道碴,其上铺设混凝土板,再仰铺12-16号槽钢。

③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应进行计算并根据地耐力设计基础作法,或于地面下1m处采用灰土地基或浇注50㎝厚混凝土基础,其上采用枕木支垫。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底座有可锻铸铁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搭设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上,否则将改变垫板受力状态。底座下设置垫板有利于荷截传递,试验表明:标准底座下加设木垫板(板厚5㎝,板长≥200㎝),可将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提高5倍以上.当木板长度大于2跨时,将有助于克服两立杆间的不均匀沉陷.(此要求可执行当地行业管理具体要求)。

(3)当立杆不埋设时,离地面20㎝处,设置纵向横向扫地杆.设置扫地杆的作法与大横杆及小横杆相同,其作用

以固定立杆底部,约束立杆水平移及沉陷,从试验中看,不设置扫地杆的脚手架承载能力也有下降。

(4)脚手架基础地势较低时,应考虑周围设有排水措施,防止积水。

3、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

(1)脚手架高度在7m以下时,可采用设置抛撑方法以保持脚手架的稳定,当搭设高度超过7m不便设置抛撑时,应与建筑物进行连接。即高度4m内水平距离6-7m内设置连墙点进行拉接。

①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不但可以防止因风荷载而发生的向内或向外倾翻事故,同时可以作为架体的中间约束,减小立杆的计算长度,提高承载能力,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②连墙杆的间距,一般应按相关规定设置。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较高需要缩小连墙杆间距时,减少垂直间距比缩小水平间距更为有效,从脚手架荷载试验中看,连墙杆按二步三跨设置比三步二跨设置时,荷载能力提高7%。

③连墙杆应靠近主节点设置,距主节点不应大于300㎜。 (2)连墙杆必须与建筑结构部位连接,以确保承载能力。

①连墙杆位置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并绘制作法详图,不得在作业中随意设置。严禁在脚手架使用期间拆除连墙杆。 ②连墙杆与建筑物连接作法可作成柔性连接或刚性连接。柔性连接可在墙体内预埋ф8钢筋环,用双股8号(ф4)铅丝与架体拉接的同时增加顶撑措施,限制脚手架里外两侧变形。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不准采用柔性连接。

③在搭设脚手架时,连墙杆应与其他杆件同步搭设;在拆除脚手架时,应在其他杆件拆到连墙杆高度时,最后拆除连墙杆。最后一道连墙杆拆除前,应先设置抛撑后,再拆连墙杆,以确保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的稳定性。

4、杆件间距与剪刀撑

(1)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等杆件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和施工方案要求。当遇门口等处需加大间距时,应 按规范规定进行加固。

(2)立杆是脚手架产要受力杆件,间距应均匀设置,不能加大间距,否则降低立杆承载能力;大横杆步距的变化也直接影响脚手架承载能力,当步距由1.2m增加到1.8m时,监界荷载下降27%。

(3)剪刀撑是防止脚手架纵向变形的重要措施,合理设置剪刀撑还可以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能力12%以上。 ①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6m),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

②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剪刀撑间距不大于15m。

③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连续设置。 ④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小横杆进行连接,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

⑤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m,设置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 (4)横向剪刀撑.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或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为增强脚手架横向平面的刚度,可在脚手架拐角处主中间沿纵向每隔6跨,在横向平面内加设斜杆,使之成为"之"字型或"十"字型。遇操作层时可临时拆除,转入其他层时应及时补设。

5、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1)脚手板是施工人员的作业平台,必须按照脚手架的宽度满铺,板与板之间紧靠。采用对接时,接头处下设两根小横杆;采用搭接时,接槎应顺重车前进方向;竹笆脚手板应按主竹筋垂直于大横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角应用ф1.2㎜镀锌钢丝固定在大横杆上。 (2)脚手板可采用竹、木、钢脚手板,其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竹脚手板应采用由毛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竹板必须是穿钉牢固、无残缺竹片的;木脚手板应是5cm厚,非脆性木材(如桦木等)无腐朽、劈裂板;钢脚手板用2mm厚板材冲压制成,如有锈蚀、裂纹者不能使用。

(3)凡脚手板伸出小横杆以外大于20cm和称为探头板。由于目前铺设脚手板大多不与脚手架绑扎牢固,若遇探头板有可能造成坠落事故,为此必须严禁探头板出现。不得出现斜头板现象。当操作层不需沿脚手架长度满铺脚手板时,可在端部采用护栏及立网将作业面限定,把探头板封闭在作业面以外。

(4)脚手架的外侧应按规定设置密目安全网,安全网设置在外排立杆的里面。密目网必须用合乎要求的系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每个环扣间隔)系牢在脚手管上。

(5)遇作业层时,还要在脚手架外侧大横杆与脚手板之间,按临边防护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防止作业人员坠落和脚手板上物料滚落。档脚板不底于18cm。

6、交底与验收

(1)脚手架搭设前,施工负责人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的交底,并有专人指挥。

(2)脚手架搭设完毕,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分段进行逐项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3)检验标准:(应按照相应规范要求进行)JGJ59-99检查标准要求。

①钢管立杆纵距偏差为±50mm。

②钢管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H,且不大于10cm(H为总高度)。 ③扣件紧固力矩为:40-50N²m,不大于65N²m.抽查安装数量的5%,扣件不合格数量不多于抽查数量的10%。

④扣件紧固程度直接影响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试验表明,当扣件螺栓扭力矩为30N²m时,比40N²m时的脚手架承载能力下降20%。 (4)对脚手架检查验收按规范规定进行,凡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进行整改,对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应按实测数据进行记录,并由检测人员签字。

7、小横杆设置

(1)规范规定应该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设置小横杆,小横杆应紧靠立杆用扣件与大横杆扣牢。设置小横杆的作用有三:一是承受脚手板传来的荷载;二是增强脚手架横向平面的刚度;三是约束双排脚手架里外两排立杆的侧向变形,与大横杆组成一个刚性立面,缩小立杆的长细比,提高立杆的承载能力。当遇作业层时,应在两立杆中间再增加一道小横杆,以缩小脚手板的跨度,当作业层转入其他层时,中间处小横架产生变形时,小横杆容易拔出。

8、杆件搭设

(1)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及大横杆的接长应采用对接方法。立杆若采用搭接,当受力时,因扣件的销轴受剪,降低承载能力,试验表明:对接扣件的承载能力比搭接大2倍以上;大横杆采用对接可使用小横杆在同一水平面上,利于脚手架搭设;由于剪刀撑不能受拉,所以其接长时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接头处设置扣件不少于两个。考虑脚手架的各杆件接头处传力性能差,所以接头应交错排列不得设置在一个平面内。

9、架体内封闭

(1)脚手架铺设脚手板一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防护层,当作业层脚手板发生问题而落人落物时,下层有一层起防护作用。当作业层的脚手板下无防护层时,应尽量靠近作业层处挂一层平网作防护层,平网不应离作业层过远,以防止坠落时平网与作业层之间小横杆造成的伤害。

(2)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15cm)已构成落物、落人危险时,应采取全封闭防护措施,不使落物对作业层以下发生伤害。 (3)架体的封闭应严格按行业规定的要求布设做到周密、细致、有效。封闭用安全网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和规定的要求、严禁劣质安全器材进入施工现场。

10、脚手架材质 钢管材质一般应使用Q235-A级(3号钢)钢材,外径48mm(51 mm),壁厚3. 5mm(3.00mm)的焊接钢管,小横杆长度2.1-2.3m为宜,立杆、大横杆的长度4-4.5m为宜(不超过6.5m),其重量控制在每根25kg以内,便于操作。锈蚀、变形超过规定的禁止使用。扣件由可锻铸制成,当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为40-50N²m时,扣件本身所具有的抗滑、抗旋转和抗拔能力均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1)脚手架搭设必须选用同一种材质,当不同材质混搭时,节点的传力不合理。

(2)严格按体质运行管理要求,加强进场安全生产防护材料的验收和试验控制关。杜绝事故险患的源头。

11、通道(斜道)

(1)各类人员上下脚手架必须在专门设置的人行通道(斜道)行走,不准攀爬脚手架,通道可附着在脚手架设置,也可靠近建筑物独立设置。

(2)通道(斜道)构造要求:

①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m,坡度宜用1:3;运料斜道宽度不小于1m,坡度1:6。

②拐弯处应设平台,通道及平台按临边防护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

③脚手板横铺时,横向水平杆中间增设纵向斜杆;脚手板顺铺时,接头采用搭接,下面板压往上面板。 ④通道应设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cm。

12、卸料平台

(1)施工现场所用各种卸料平台,必须单独专门做出设计并绘制施工图纸,或购置专用卸料平台。

(2)扣帽子料平台的施工荷载一般可按砌筑脚手架施工荷载3KN/m2计算,当有特殊要求时,按要求进行设计。卸料平台应制作成定型化、工具化的结构,无论采用钢丝绳吊拉或型钢支承式,都应能简单合理的与建筑结构连接。

(3)卸料平台应自成受力系统,禁止与脚手架连接,防止给脚手架增加不利荷载,影响脚手架的稳定和平台的安全使用。

(4)卸料平台应便于操作,脚手板铺平绑牢,周围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并用密目网封严,平台应在明显处设置标志牌,规定使用要求和限定荷载。

其他:略(建议使用建筑业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进行正规施工方案及计算书的编制)

第7篇:脚手架、保温安全措施

批准:

审定:

审核:

编写:

2017年3月2日

目录

一、通则

二、安全措施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1.1脚手架设计 1.2脚手架搭设 1.3脚手架使用及维护 1.4脚手架拆除

2、外挂架 2.1脚手架设计 2.2脚手架搭设 2.3脚手架使用及维护 2.4脚手架拆除

3、吊篮 3.1吊篮设计 3.2吊篮搭设 3.3吊篮使用及维护 3.4吊篮拆除 3.5保温

一、通则

1、脚手架工程基本上贯穿整个施工全过程。脚手架的架体形式多样化,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因素,现针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外挂架、吊篮等架体形式在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及可能导致的事故进行分析。

2、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 则》(GB5036)考核合格的架子工,施工前应对现场搭设人员进行技 术、安全交底,没有参加交底的人员不得上架作业。

3、对进场的材料、构配件等进行质量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符 合设计要求的材料、构配件。严禁不同材质和不同规格的材料、配件在同一脚手架上混用。严禁使用变形或校正过的材料作为立杆,严禁使用滑丝扣件。

4、脚手板铺设应遵守下列规定:(1)在人员经过的地方脚手板应满铺、铺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2)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3)对头搭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其间距不大于20cm,不得在跨度间搭接;4)在架子的拐弯处,脚手板应交叉搭接;(5)脚手板的铺设应平稳,绑牢或钉牢,脚手板垫木应用木块,并且钉牢。

5、应在脚手架醒目的位置悬挂安全警示牌。

6、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使用双挂钩安全带、安全绳、防坠器双保护,人员移动时保证始终有一个挂钩牢固的挂在悬挂点。

7、手续脚手架搭设过程中严禁交叉作业。

8、脚手架在投入使用前,应由相关人员逐级验收,合格后办理合格

证后方可允许使用。合格证要注明脚手架通过验收的时间、使用期限、一次允许在脚手架上的作业人数、最大承受荷载等。

9、搭设工作开始前,必须办理工作票,工作组所有人员学习工作票安全措施并确认签字,在监护人的带领下进入现场,严禁无票作业。

10、施工人员每次开工前要通知班组监护人到现场监护,监护人不到位时不能开工,严禁无人监护而作业。

11、工作人员进入现场不准乱动施工区域中的设备、阀门及做与施工无关的工作,禁止擅自扩大工作范围。

12、搭设的脚手架高度超过4米时,必须设置一道逐渐上升的安全网,以后每隔4m再设一道固定安全网。

13、涉及区域:锅炉队、电气队、热控队、灰检队、汽机队所属设备检修架子搭设、保温。

二、安全措施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1.1脚手架设计

1.1.1风险产生原因:地基承载力不足、脚手架承载力不足 1.1.2可能导致的事故:脚手架变形或倒塌 1.1.3预防措施:

1.1.3.1对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所在的地面需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如 不满足,需进行加固处理;对搭设在楼面、楼梯步道上的脚手架,应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如不满足,需采用回顶等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1.1.3.2对底部采用钢管悬挑的脚手架,应对悬挑受力钢管进行受力

验算;对底部采用型钢承载的脚手架,应对受力型钢进行受力验算,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1.1.3.3按规范要求对脚手架进行系统的设计计算,保证荷载取值正 确、计算方法正确、计算项目齐全; 1.2脚手架搭设

1.2.1风险产生原因:脚手架构造不满足要求、架子工操作不规范 1.2.2可能导致的事故:脚手架变形或倒塌、人员高空坠落 1.2.3预防措施:

1.2.3.1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 连墙件以上二步;

1.2.3.2脚手架搭设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 1.2.3.3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严禁混合使用;

1.2.3.4开始搭设立柱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 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1.2.3.5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柱、纵向水平 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1.2.3.6封闭式脚手架的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用直角扣 件与内、外角柱固定;

1.2.3.7连墙件应均匀布置,形式宜优先采用花排,也可以并排; 1.2.3.8剪刀撑、横向支撑应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1.2.3.9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1.2.3.10脚手板应铺满、铺稳。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 应

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以防止滑动; 1.3脚手架使用及维护

1.3.1风险产生原因:脚手架使用荷载超设计规定、私自拆除杆件、 定期检查及维护不到位

1.3.2可能导致的事故:脚手架变形或倒塌 1.3.3预防措施:

1.3.3.1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规定,不得超载。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砼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1.3.3.2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 横向扫地杆、连墙件;

1.3.3.3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 全措施;

1.3.3.4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1.4脚手架拆除

1.4.1风险产生原因:脚手架拆除顺序不合理、架子工操作不规范 1.4.2可能导致的事故:脚手架倒塌 1.4.3预防措施:

1.4.3.1拆除前必须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

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制定拆除方案并详细交底;

1.4.3.2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1.4.3.3所有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 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1.4.3.4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 应先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支撑加固;

1.4.3.5各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

2、外挂架 2.1脚手架设计

2.1.1风险产生原因:脚手架悬挂点结构承载力不足、脚手架承载力 不足

2.1.2可能导致的事故:悬挂点结构破坏、脚手架变形或坠落 2.1.3预防措施:

2.1.3.1对脚手架悬挂点的建筑结构进行受力验算,如不满足,应进 行加固处理;

2.1.3.2对挂架进行系统的设计计算,保证荷载取值正确、计算方法 正确、计算项目齐全; 2.2脚手架搭设

2.2.1风险产生原因:脚手架构造不满足要求、架子工操作不规范 2.2.2可能导致的事故:脚手架变形或坠落、人员高空坠落 2.2.3预防措施:

2.2.3.1外挂架必须在悬挂点混凝土强度达到7.5N/mm2后开始搭设。

由同条件试块确定搭设时间。

2.2.3.2脚手架各部位的构造必须满足出厂设计规定;

2.2.3.3外挂架必须2-4个组成一个整体,跨度不允许超过6000mm。 如果两个外挂架组成一个整体,其上作业跨度不允许超过2200mm。

3、吊篮

3.1.1风险产生原因:吊篮所在结构承载力不足、 吊篮承载力不足、吊篮构造不满足设计要求;

3.1.2可能导致的事故:结构破坏、吊篮倾覆、人员高空坠落 3.1.3预防措施:

3.1.3.1对吊篮所在的建筑结构进行受力验算,如不满足,应采取如回顶等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3.1.3.2对吊篮进行系统的设计计算(包括钢丝绳、配重等),保证荷载取值正确、计算方法正确、计算项目齐全;

3.1.3.3吊篮各部件出厂时应经过相关检测,保证受力和构造满足设 计要求; 3.2吊篮搭设

3.2.1风险产生原因:吊篮各部件连接不满足要求、架子工操作不规范

3.2.2可能导致的事故:吊篮倾覆、人员高空坠落 3.2.3预防措施:

3.2.3.1安装支承系统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各处连接件及紧固件 是否牢固。检查悬挑梁的悬挑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配重码放位置

以及配重数量是否符合说明书中要求;

4.2.3.2支承系统安装完毕后,方可安装钢丝绳。安全钢丝绳在外侧、工作钢丝绳在里侧,钢丝绳应固定、卡紧;

3.2.3.3吊篮在现场附近组装完毕,经过检查后运入指定位置,然后 接通电源试车。同时,由上部将工作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分别插入提升结构及安全锁中。工作钢丝绳一定要在提升机运 行中插入; 3.2.3.4新购吊篮总装完毕后,应进行空载试运行6~8h,待一切正 常,即可开始负荷运行。 3.3吊篮使用及维护

3.3.1风险产生原因:吊篮使用荷载超设计规定、定期检查及维护不到位

3.3.2可能导致的事故:吊篮倾覆、人员高空坠落 3.3.3预防措施:

3.3.3.1吊篮上携带的材料和施工机具必须安置妥当,不得使吊篮倾 斜和超载;

3.3.3.2卷扬式提升机的卷筒必须有挡线盘;提升传动机构禁止采用 摩擦装置、离合器和皮带传动,其外露部分必须装机罩或保护装置; 3.3.3.3吊篮一般须配制动器,行程限位和安全锁等,安全锁必须在 有效期内使用;吊篮上须有防倾斜装置,并宜设超载保护装置; 3.3.3.4随时对吊篮钢丝绳的可见部分、与设备连接部位、绳端固定 装置等进行检查;

3.3.3.5发现吊篮工作不正常时,应及时停止作业、检查和消除隐患;

3.4吊篮拆除

3.4.1风险产生原因:吊篮拆除顺序不合理、架子工操作不规范 3.4.2可能导致的事故:吊篮倾覆、人员高空坠落 3.4.3预防措施:

3.4.3.1吊篮的拆除应在吊篮使用完毕下降至地面后进行;

3.4.3.2拆除按专项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严禁抛扔 物料。 3.5保温风险:

3.5.1保温时存在高处坠落、吸入保温材料风险。

3.5.2预防措施;高处作业时使用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抵用,挂在上方牢固的构件上,必要时使用安全绳、差速式安全带、双挂钩安全带。每次工作前,要检查脚手架的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后方可工作。

作业人员学习签名:

上一篇:小学理解词语的阅读下一篇:公司党员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