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人员安全要求(精选8篇)
求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__km。
A.70 B.80 C.100 D.120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事故的级别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且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A.1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3、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重量超过__kg。间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__kg的作业。
A.20;30 B.20;25 C.30;40 D.30;35
4、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最常用的事故分类方法是__。
A.20类
B.按事故原因
C.按事故结果
D.事故等级
5、从业人员__人以上的煤矿、非煤矿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A.300 B.400 C.500 D.600
6、新建的有重大危害性的设施,应在其__提交安全报告。
A.初步设计之后
B.施工之前
C.验收之前
D.投入运转之前
7、发生事故后,作为不同的事故报告主体应当履行各自的报告义务。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__报告。
A.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事故发生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
C.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8、事故调查组由一些人员和有关专家构成,其中不包括__。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公安部门
C.行政监察部门
D.人事部门
9、下列不属于安全预评价结论的内容的是__。
A.简要列出主要风险
B.明确职工应对风险的能力
C.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风险
D.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10、《矿山安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矿山企业工会发现企业行政方面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__。
A.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
B.无权提出解决的建议
C.可以强行提出解决的建议
D.继续工作
11、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试运行,目的是检验体系策划与文件化规定的__、有效性和适宜性。
A.充分性
B.必要性
C.合理性
D.系统性
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A.省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所在地上级人民政府
13、煤矿安全监察的工作方式包括视时监察、__重点监察和一般监察。
A.特殊监察
B.实事监察
C.实时监察
D.特种监察
14、国家标准大部分是__的。
A.强制性
B.选择性
C.具体性
D.抽象性
15、在用电梯安全定期监督检查周期为__。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16、单位体积空气具有的__的机械能所呈现的压力,是风流质点热运动撞压器壁面而呈现的压力,这是矿井风流的静压。
A.对内做功
B.急剧放热
C.对外做功
D.剧烈运动
17、__是负刑事责任的依据。
A.具备犯罪构成的要件
B.具备犯罪构成的证据
C.具备犯罪构成的现场
D.具备犯罪构成的条件
18、为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且能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的安全生产检查方法是()。
A.安全检查表法
B.仪器检查法
C.常规检查
D.专项检查
19、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不包括__。
A.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
B.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C.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述
D.为企业宏观管理提供准确信息
20、在某种合同的情况下,由与用人单位(受审核方)有某种利益关系的相关方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实施的审核,称为__。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以上均不正确
21、某单位采暖锅炉发生爆炸,调查人员经过分析,认为该起事故的发生有如下几个可能,一是炉膛爆炸Xl、二是超压爆炸x2、三是锅炉严重缺水突然加水爆炸X3。该起锅炉爆炸事故的结构函数是__。
A.T=X1.X2.X1 B.T=X1+X2+X3 C.r= X1.X2+X3 D.r= X1+X2.X3
22、为不影响大型国有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当企业风险抵押金累计达到()万元时不再存储。
A.300 B.600 C.800 D.1000
23、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__是企业取得市场主体资质法定凭证,是企业作为法人以自己的资产、行为和名义独立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标志。
A.采矿许可证
B.安全生产许可证
C.煤炭生产许可证
D.营业执照
24、新建、改建、扩建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需要开展的安全评价是__。
A.专项安全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和安全预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孤专项安全评价
D.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
25、根据《国际危规》的要求,危险货物必须按照《国际危规》标准,附带正确耐久的标志。危险货物的标志由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组成,所有标志均须满足经至少__个月的海水浸泡后,既不脱落又清晰可辨的要求。
A.2 B.3 C.4 D.5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有__。
A.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B.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C.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2、综合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是指同时适用于矿山、危险品、建筑业和其他方面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它对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行为都具有__和__作用。
A.借鉴
B.限制
C.指导
D.调整
E.规范
3、煤矿矿长有下列行为的__,要受到煤监局警告。
A.违章指挥工人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B.对工人屡次违章作业熟视无睹、不加制止
C.对重大事故预兆不及时采取措施
D.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指令的 E.未定期评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
4、监督检查的目的是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实现手段有__。
A.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B.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大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C.加强日常工作的监察
D.通过检验发现特种设备在设计、制造等过程中的影响产品安全性能的质量问题
E.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用行政执法的手段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5、事故统计工作一般分为__步骤。
A.资料搜集
B.资料整理
C.综合分析
D.资料汇总
E.统计分析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立法目的是__。
A.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B.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
C.维护公共安全
D.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E.进行火灾事故的预防与预测,提供消防安全管理依据
7、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有______。
A.经验检查法
B.常规检查
C.安全检查表法
D.仪器检查法
E.季节性安全检查
8、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告知从业人员的事项包括__。
A.生产经营计划
B.作业场所危险因素
C.环境保护政策
D.事故应急措施
E.安全防范措施
9、《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__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B.患职业病的
C.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D.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E.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10、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表明有关__。
A.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的事项
B.保障从业人员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C.保障从业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事项 D.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E.保障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获得民事赔偿的事项
11、属于特种设备有电梯、锅炉、压力容器、__等。
A.厂内运输车辆
B.车床
C.起重机械
D.数控机床
E.安全阀
12、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与所识别的风险有关并需采取控制措施的运行与活动,建立和保持计划安排或程序及其规定,提出并实施必要且有效的控制和防范措施,以确保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得以有效、持续地落实,从而实现职业安全健康__的要求。
A.方针
B.目标
C.计划
D.方案
E.遵守法律法规
13、生产经营单位绩效测量和监测程序的目的是__。
A.监测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实现情况
B.实施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
C.能够支持企业的评审活动
D.将绩效测量和监测的结果予以记录
E.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持续改进
14、为了综合反应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提出了适应我国的安全事故指标统计体系,可分为__。
A.综合类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
B.工矿企业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
C.地区安全评价类事故指标伤亡体系
D.行业类统计指标体系
E.劳动用品指标体系
15、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__。
A.冒顶片帮
B.透水
C.触电
D.尘肺病
E.灼烫
16、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根据煤矿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对全国煤矿的__。
A.经常性安全检查
B.定期安全性检查
C.重点安全抽查
D.专项安全检查
E.全面安全检查
17、学习实施《安全生产法》,应当掌握贯穿于全部立法过程和法律条文的指导思想和思路,这就是《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该基本原则包括__。
A.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
B.预防为主的原则
C.权责一致的原则
D.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E.依法从重处罚的原则
18、《安全生产法》规定,关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
A.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B.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C.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
D.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的义务
E.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的义务
19、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的含义是______。
A.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实现本质安全
B.从人、机、物、环境等方面着手,彻底消除事故隐患
C.假定事故必然发生,通过预先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的目的
D.事故后及时处理,并通过PDCA持续改进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E.事故发生后,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20、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__职责。
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C.决定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议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E.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21、在实施安全评价过程中,常用评价单元划分的方法有__。
A.以人员类别为主划分
B.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
C.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
D.以安全生产职能部门为主划分
E.以设备复杂程度为主划分
22、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__。
A.安全生产法制管理
B.行政管理
C.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D.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E.设备设施管理
2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__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矿山单位
B.建筑施工单位 C.危险物品使用单位
D.危险物品经营单位
E.危险物品生产单位
24、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__检测工作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标注。
A.长期检验
B.监督检验
C.定期检验
D.形式试验检验
E.立式试验检验
25、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即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针对这四种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也就是所谓的“3E”原则。“3E”分别是指__。
A.工程技术对策
B.教育对策
C.管理对策
D.实施对策
近些年,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 矿难已成为一个震撼人心的代名词。2011年8~11月仅3个月, 我国发生9起重大煤矿事故, 死亡119人。其中, 瓦斯爆炸事故7起, 死亡94人, 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77.8%和79.0%[1]。矿井下的瓦斯爆炸是由于瓦斯气体在适当的浓度和引火源的作用下, 发生强烈的爆炸, 因此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瓦斯爆炸已经成为我国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煤矿资源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所以煤矿安全生产已成为当前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2]。个体防护装备是保护矿工生命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 市面上的个人防护用品在应用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究其原因值得深思。对此, 煤矿作业人员个体防护装备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 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瓦斯爆炸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3个基本条件, 即: (1) 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 一般为5%~16%。 (2) 混合气体中氧的浓度不低于12%。 (3) 足够能量的点火源[3]。从瓦斯爆炸的3个条件看, 在井下氧的浓度条件总能满足, 而造成另外两个条件存在的原因多种多样, 一般矿井下控制瓦斯爆炸的先决条件是控制瓦斯浓度, 同时尽可能避免任何点火源。
能引起瓦斯爆炸的点火源很多, 主要可分为明火火焰、炽热表面和炽热气体、机械摩擦及撞击火花以及电火花。电火花主要包括电弧放电、电气火花和静电产生的火花。瓦斯爆炸的最小点燃能量是0.28m J[4], 而化纤衣服静电电位为15k V, 其放电的能量可达22.5m J, 大大超过瓦斯爆炸的最小点燃能量, 因此, 鞋靴及服装静电产生的电火花不容忽视。
2 矿井作业的环境条件
矿井作业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照明和噪声等, 这些因素构成了矿井中的小环境, 对人体的感官起到综合的影响作用[5]。井下作业的劳动强度大, 工作空间狭小, 环境条件比较恶劣, 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从而影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如果环境中各项因素的变化超过人体的正常调节限度时, 人体内生理机能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从而影响心理情绪, 造成行为反常和违章作业的发生, 增加作业事故的发生率。
环境专家研究表明, 当工作环境温度在18~21℃时, 事故发生率最小, 提高或降低温度都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频率[6]。环境条件与空气湿度和气流速度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空气潮湿、气流不畅、人体排出汗液及热量的过程受到阻遏时, 就会感到闷热、烦躁不安、体能减退, 极易产生误操作, 特别是当温度在25℃以上时, 湿度越高, 出错率就越大[7]。
一般情况下, 潮湿的深矿井内气温可达30℃以上, 相对湿度可达95%以上, 如通风不良就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不良气候条件。工人们在闷热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许多矿工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头晕、湿疹等现象, 甚至中暑晕倒, 严重威胁着矿工的身体健康, 出勤率、劳动生产率也明显下降[8]。
煤矿作业场所的照明条件比较差, 物体的亮度和对比度对安全性都有一定影响。另外, 井下噪声也会增加人的疲劳程度, 分散注意力, 使人产生单调乏味、暴躁等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 影响工人操作准确性。
3 防静电装备
国家标准GB12158-200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中第6.5条规定了人体静电的防护措施, 其中第6.5.1条规定[9]:当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和l区, 且可燃物的最小点燃能量在0.25m J以下时, 工作人员需穿防静电鞋、防静电服。而甲烷是瓦斯的物质主体, 最小点燃能量是0.0027m J, 远远低于0.25m J, 所以矿井下作业需要着装防静电装备。
3.1 防静电服性能要求
防静电服是复杂工作环境中用于屏蔽的防护服装, 由防静电防尘面料 (俗称导电绸) , 采用专用涤纶长丝与高性能永久性导电纤维经特殊工艺编造而成, 也可以是经处理具有防静电性能的织物, 总之防静电服应具有优良持久的防静电功能, 能有效释放人体静电荷。
标准将防静电服分为A、B级, A级具有更好的防静电性能, 主要应用在静电危害较为严重的行业[10]。军标JXUB4-1996规定最小点火能在0.1m J以下, 就应该穿用A级防静电服, 所以矿井下应该配备A级防静电服。
3.1.1 防静电性
近年来市场上开发的防静电服装面料有很多, 主要是在织物适当的间隔内镶嵌导电金属长丝, 或是在纺纱过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金属短纤维, 利用金属是电的良好导体, 来传导和消除静电。采用纺纱过程中添加金属短纤的方法, 比镶嵌金属长丝织制的防静电织物更容易解决染色不匀的问题, 因此防静电服的色彩就可以多种多样[11]。
防静电工作服要发挥其防静电作用, 就要保证服装表面的清洁。在实际穿用过程中, 服装被反复水洗是不可避免的, 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 其防静电性能会有所下降[12], 所以必须保证反复水洗后服装外观不变形、防静电性能仍然能达到要求, 这是防静电服的一个重要指标。防静电服不仅要具备防静电性能, 还应具备防护服的一般要求, 比如要满足活动功能、安全卫生性能、舒适性及耐久性等。
3.1.2 结构款式设计
从矿工井下各工种在作业时的动作分析结果来看, 工人的动作幅度比较大, 涉及到的身体部位也比较多。服装的肘部、膝部、腰部太硬, 或者是服装的结构不合理、服装的尺寸与穿着者不匹配, 都会造成服装不合体。总之, 煤矿作业人员防护服的设计必须依据人机工程学原理, 满足各种作业的动作需要, 提高服装的动作追踪性和协调性, 避免由于服装的因素造成工人的疲劳。防静电服的上装应为“三紧式”, 下装为直筒裤, 这种款式宽松舒适, 也可有效散热。
由于矿井下的照明环境较差, 色彩对服装的识别性影响很大。根据色彩方面的有关理论可以得出, 当服装的色相、纯度、明度与环境关系对比强烈时, 可识别性就提高, 一旦发生事故, 服装色彩对人员的搜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在黄橙、黄绿、橙色的深色系列中进行选取。考虑到作业人员防护服容易脏的特殊情况, 可以将这些颜色拼接在主要部位, 例如肩部、袖口等部位。另外, 矿难发生后井下会断电, 为了方便救援人员的及时搜救, 建议加用荧光材料。
人体在穿着衣服运动时远没有穿脱衣服时所产生的静电多, 因此, 在煤矿井下最好不要做穿脱衣服的动作[13]。另外, 要求服装上不得使用外露的金属纽扣、拉锁等, 以避免这些金属附件放电产生火花, 引起爆炸。
3.1.3 安全性和耐久性
从保护人体安全的角度出发, 服装设计要尽量避免开口、折叠等结构, 以避免穿着者在工作时被机器、支架和工具等钩住而造成伤害[5]。另外, 服装的耐久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面料的选择必须考虑到服装与物体的频繁摩擦, 所以要保证其耐磨性, 此外, 服装的缝合一定要仔细、紧密, 缝合强度按GB 3923规定进行测定, 其断裂强力不得小于98 N。
随着人们对服装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 防静电服不仅要满足其工作状态下的各种功能性要求, 生理和心理舒适性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3.2 防静电鞋性能要求
为了避免人体静电的危害, 仅解决服装抗静电问题, 而不考虑防静电鞋, 作业区工人则不能构成人体抗静电网, 悲剧仍然无法避免。所以防静电服应与防静电鞋同时使用。
防静电鞋是微电子工业的生产车间和高级试验室为减少或消除静电危害而穿着的一种工作鞋。防静电鞋是根据接地的基本原理设计的, 可以将静电从人体导向大地, 从而消除人体静电。
在鞋类标准方面, 对于防静电等安全防护鞋类来说, 由于其相对统一的性能特点, 很多国家都制定了这鞋类的一系列标准。世界各国, 尤其是发达国家已依据WTO/TBT原则, 陆续制定了安全防护鞋标准, 以限制其他国家鞋类等轻纺产品的进口, 其中涉及产品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成为强制性检验的内容, 例如日本要求防护鞋必须符合JIST 8103《防静电安全鞋》等技术标准要求。
3.2.1 防静电性
人体产生的静电主要被鞋蓄积, 如果鞋底是绝缘的, 则人体就等效于1个孤立带电导体。从这一点来看, 现在国内不少煤矿生产企业的工人在井下作业区穿用绝缘靴是十分不妥的, 因为绝缘靴对人体静电产生阻断作用, 使人体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静电无法释放, 势必严重影响井下安全生产[14]。
基于接地原理, 鞋的防静电性能应从鞋底上获得, 因此对地电阻有特殊要求, 即外底必须按限定的电阻设计。一般情况下, 防静电鞋要求电阻应在100kΩ~100MΩ之间。
穿用过程中, 此类鞋靴的电阻会由于曲折和污染或潮湿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明显变化。在潮湿环境中穿着, 鞋靴将无法体现它预定的功能。所以, 为确保防静电鞋靴在其整个使用期限内能分散静电荷和提供某些防护功能, 有必要对其定期检测, 一般不超过200h应测试1次电阻[15], 如果测试不符合标准, 就不能再继续使用, 需要及时更新。
建议每位矿工应至少发放两双防静电鞋, 一是便于定期统一检测防静电指标和清洁, 二是可使鞋底中的导电涂层有一个恢复阶段。
3.2.2 材料和结构
防静电鞋的帮面材料有PVC革、真皮、帆布、导电绸等。面料应尽可能选用各种天然皮革材料, 因为天然皮革的吸湿性、透气性、透水气性等卫生性能优良, 如果使用其它材料, 要确保鞋面材料受潮后不发硬变形, 且具有耐寒、耐热、抗张强度好、耐磨、耐曲挠、定型后不易变形等性能。
防静电鞋采用静电耗散型PU或PVC材料制作鞋底, 鞋底用防静电、防滑材料, 既可以吸汗防臭, 又可以达到防滑、防静电等功能, 与鞋帮一体成型, 然后进行上线加固。防砸标准GB21148-2007 SB规定, 鞋底任何一处的厚度不得小于6mm, 外底硬度 (邵尔A) 为55~72度。此外, 鞋底的防穿刺性、耐折性、耐腐蚀性都应依据标准。防静电鞋灵巧轻便, 鞋底中层有防静电的EVA内底, 缓解足部压力, 更加柔软舒适, 应注意内底一定要贴合牢固。
防静电鞋一般分为三类, 低帮鞋、中帮鞋、高帮鞋, 如图1所示。煤矿作业人员一般穿用低帮鞋或中帮鞋。前帮的分割一般要靠后, 便于安置鞋包头, 且鞋包头要有一定刚性, 对足部起到保护作用, 但又不能过重, 增加作业人员的负担。
防静电鞋整体应美观大方, 不得有帮面伤残、色泽不一、并线重针、开胶、内包头歪斜等缺陷, 且结实、防滑, 具有优良耐磨性 (比普通鞋底高5倍) 。进行防静电胶底鞋的结构设计和选择用料时, 必须考虑到鞋底部电阻受磨损、污染的影响程度尽可能小。
3.2.3 使用要求
防静电鞋一定要与防静电服配套使用。在使用防静电鞋靴时, 除了普通的短袜外, 鞋靴内底和人脚之间不得有任何绝缘性的物质, 尤其不应穿着绝缘的毛料厚袜或使用绝缘的鞋垫。如果内底和人脚之间有插入物, 则应该检查鞋靴和插入物的电阻。如果鞋靴在使用时被磨损, 或鞋底材料被一些物质污染, 当穿用者进入危险的区域前, 应该检查鞋靴的电阻, 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在存放时也应注意清洁、干燥通风, 避免与油、酸、碱或其它腐蚀性物品接触。
事实上, 防护鞋靴的基本特征指标还包括:鞋靴重量、舒适性、鞋帮的透气性、吸水性、鞋底能量吸收性和防滑性等要求[16]。为了在特定条件下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每一种性能、每个环节均应符合标准化要求, 切实作到特殊设计、规范生产、严格检验, 使产品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防静电鞋的使用, 不仅可以保障生命, 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效率, 因此, 全国煤矿生产企业应统一配置能排放人体静电的防静电靴, 在井下构造一个以个人为单位的强大防静电网, 从而减少或杜绝人体静电火花引发的瓦斯爆炸。另外, 如果在防静电鞋中增加阻燃、防水、防尘、示踪、报警等功能, 就更有经济与实用价值。
4 结语
大量事故统计表明, 96%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原因造成的, 如部分个体防护用品未按标准配备或防护用品配发数量不足等, 只有4%是由于其它原因引起的。对此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都有明确规定, 其中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全民安全意识的提高, 劳动者不仅对防护用品的质量、安全防护性能有基本要求, 还要求其有多功能性。生产环境中存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 不可能做到一种职业危害配备一种防护用品, 这就要求防护用品应尽量集多功能于一体。
我国对矿井下的个体防护装备这一课题研究的程度不够, 因此, 加大个体防护装备的研究力度已刻不容缓。
我国还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个体防护装备上的先进工艺、先进技术, 不断提高个体防护装备科技含量, 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摘要:矿井下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是瓦斯爆炸, 要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 除了要降低瓦斯浓度外, 还要防止任何电火花的产生。井下作业人员的服装和鞋靴都有可能产生静电, 造成重大事故。根据井下作业的环境条件和工作内容, 对个体防护装备中的防静电装备的性能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
摘要:铁路因其经济、快速的特点成为人类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然而近年来铁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主要是对影响司机人员作业安全的因素及其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减少或是避免铁路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人类的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铁路;司机;安全事故
1、影响机车司机作业安全的因素
造成机车事故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从人为原因、设备、环境三方面进行详述。
1.1人为原因
2004年1月13日某矿区铁路在大东章集配站,由于两名当班司机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在机车行进过程中睡着了,结果导致火车追尾事故,造成九节车厢颠覆,一节车厢脱轨,直接经济损失达38.8万元。这起铁路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人的问题造成的。
①安全意识缺乏。机车司机人员安全意识不牢,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造成不顾安全的盲目蛮干。此外,一些单位仅仅把“安全第一”当作安全口号来喊,出了事故处分几个人,打几针“强心剂”就算了事了,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更不会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了。
②职工人员的业务素质比较低。其实铁路运输工作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并非很高,对一般职工的要求也仅限于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目前,我国铁路现有40岁以上的职工中,平均学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文化素质的低下,直接造成了职工整体业务素质较低。
③机车人员在行车中精神状态不佳,身心疲劳。铁路运输工作要求运输职工在工作时间要至始至终保持稳定的注意和高度的警覺,这给造成司机人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司机人员休息不够,或是生理、心理机能下降。此外,长时间的工作,对机车人员的身心机能产生不良影响。司机人员的身心疲劳,造成其职责意识减退,身体机能不适应,对各种信息反应的潜伏期明显延长和操纵动作的准确性下降。
④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每一起安全事故,都是由一系列的违章造成的。纵观近年来铁路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故,绝大部分是人为因素。有些职工思想素质较低在工作中不按标准办事。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没有自觉地、经常性的学习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作业制度,严格执行作业标准。造成日常作业中对规章制度的掌握还不够,还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际作业中,还没有完全达到用规章指挥作业的目的,造成了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加之新设备,新技术大量使用,机车乘务人员对自身要求低,日常学习不积极主动,掌握知识水平差,导致上线后存在安全隐患。
⑤家庭因素。机车乘务员工作性质较一般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上班不规律。由于线路、运量、天气、人员等因素,绝大多数货运机车司机上班无固定时间,导致平时对家庭贡献少,照顾父母时间少,陪伴妻儿时间少,可能带情绪上班,影响正常工作。
1.2 设备原因
运输设备是铁路运营的基础。社会生产力越是发展,越是现代化,技术设备的作用就越大,其技术状态和质量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输生产的能力、效率和安全。维护保养不当或设备陈旧、“超期服役”以及存在故障而未即时修理等是影响机车设备安全的原因。如 8G型电力机车于1988年至1991年间由苏联分批运抵中国。由于我国的机车大修工厂大多不具备对国外进口机车检修的条件,因此8G型机车的大修均由太原机务段负责,同时,设备自然损耗随着运用公里数增加而日益加剧,且原制造厂已不再提供技术支持和生产所需配件,导致进口配件短缺并影响机车的维护和使用。
1.3 环境因素对人员和设备的影响
人和设备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因此环境就会对人和设备产生各种影响。所以说,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就是通过人或设备间接起作用的。如,高温容易使人疲劳和烦躁,嘈杂的噪声使人难以听见异常声响和报警信号。环境对设备的影响:各种运输设备长期暴露在环境中,会受到腐蚀而影响使用寿命,甚至直接遭到破坏,如洪水、泥石流、地震等毁坏线路,大风造成车辆溜逸等等。例如,1994年4月6日5时17分,因大风导致兰新线天山站3道停留的车列溜逸,在天山三个泉区间,与紧急停在K752+475处的243次旅客列车发生正面冲突,还好未出现人员伤亡,但机车严重破损,货车脱轨颠覆14辆,中断行车将近十个小时,造成行车重大事故。
2、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车的安全运行
通过上面的论述,对影响机车乘务员作业安全的因素,有所了解,因此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和铁路管理部门要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1 增强机车乘务员的安全意识
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效益是永远的目的。铁路运输工作要把安全和效率有机的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安全是效益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有了安全才有效益,只讲效率,只顾多载快跑,拼设备,吃老本,甚至吃掉设备的安全系数,迟早会出现安全事故。当然,“安全第一”也并非“唯一”,作为企业,效益才是我们最终所追求的目标,要学会向安全要效益,用常用的眼光来看待安全的重要性,让两者相辅相成,才是运输企业的正确道路。
2.2 端正态度,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端正态度,落实责任制,日常作业讲究的就是一个自觉,自觉遵守两纪,自觉执行作业标准。如果自己不自觉、靠领导盯,有人检查,就多看一眼,没人检查就敷衍应付,那就不是负责的态度。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按规章制度办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减少或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提高机车乘务员的业务素质
指导司机是机务系统最基层的管理干部,是机务系统安全管理的关键,指导司机队伍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机务行车的安全生产,目前,指导司机的业务素质偏低,不利于货车列车的安全运行。因此,指导司机不仅要参加业务培训,更要加强日常学。同时指导司机要做好乘务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带领机车乘务员开展岗位练功,总结推广安全、保养、平稳操纵等典型经验,做到项点明确、讲解准确、指导详细。特别对新职司机、练习人员和薄弱人,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指导计划,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手把手教学,必须达到学懂弄通,真正掌握。
2.4 机车乘务员工作中要精力充沛
司机人员在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精神欠缺,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司机人员在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不该有的安全事故。由于运输工作需要24小时内不停运作,所以司机人员上班前必须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机车乘务员的家属要照顾好日常生活,杜绝带包袱上班。机车人员要坚持安全第一,强调劳逸结合,千万不可因为个人原因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5 保证设备质量和减少环境的影响作用
铁路设备质量的好坏关系着铁路的运行状况,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机车的保养养护,认真检查机车,对小问题,小毛病及时处理,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杜绝“带病”上线。机车检修质量是保证机车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机车检修作业要严把作业质量,及时消除质量瑕疵,确保机车出库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车机乘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由于自身问题,如安全意识淡薄、精神状态不佳等,机器设备的原因和环境因素,导致其作业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给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要根据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从人员、设备和环境三方面采取措施,从而确保机车乘务人员的作业安全。
参考文献:
[1]肖贵平、胡安洲:《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分析初探》,《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第S1期
为了保证带电作业时的人身安全,不论是何种作业方法,在安全技术上都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通过人体的电流必须限制到安全电流lmA或以下。
(2)必须将高压电场限制到人身安全和健康无损害的数值内。
(3)工作人员与带电体间的距离应保证在电力系统中发生各种过电压时,不会发生闪络放电。在进行地电位带电工作时,人身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规定。
(4)对于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带电作业,必须经过现场勘察,编制相应操作工艺方案和严格的操作程序,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5)带电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项培训,持证上岗(带电作业证、安全工作证)。
(6)作业前召开班前会,工作负责人向工作班成员进行“三交待”、“三检查”,对工器具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检测。
(7)严格履行工作许可手续,未经许可工作班成员不得进入施工作业现场。
(8)进入现场,工作班成员应根据作业项目穿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安全帽、屏蔽服、绝缘服、静电服),携带合格的工器具。工作班成员、工作负责人、专职监护人应佩戴标志。
(9)带电作业停用重合闸工作。按规程规定的中性点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单相接地的,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有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需要停用重合闸的作业,必须停用重合闸,并不得强送电。
(10)杆上作业时正确使用安全带,站位准确,按规程要求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11)带电检测绝缘子必须按规程规定进行操作。
(12)杆塔上有人工作,地面人员不得在下方逗留。在人口稠密、交通情况复杂地段作业,应设置围栏和警示,专人看守和监护,上下传递工器具必须使用绝缘绳。
(13)带电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高杆塔上的作业应增设塔上监护人,监护人不得直接操作。
(14)带电作业过程中如设备突然停电,作业人员应视设备仍然带电,工作负责人应尽快与调度取得联系。
(15)带电作业应按规定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特殊情况或恶劣天气下进行事故抢修,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经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
(16)带电作业人员在作业中严禁用酒精、汽油等易燃物品擦拭零部件,防止起火。
(17)进入等电位(悬挂)作业,登高人员必须携带合格的保险绳。
(18)带电作业,攀登软梯时,应设防止高处坠落的保护措施。
(19)在10~35kV电压等级的带电设备上进行作业时,为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必须采取有效的绝缘遮蔽、绝缘隔离措施。夜间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20)在10—220kV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上进行带电短接、引流工作时,必须按相关规定选择设备材料,并按规程操作。
(21)使用绝缘斗臂车作业前,应检查液压各操作部件的完好状况,液压系统的油压是否符合作业规定。更换液压油,必须做电气试验。
(22)绝缘斗臂车操作人员应经专项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按绝缘斗臂车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2、遇有 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3、施工现场周围要设置 ,并 ,严禁非施工人员入内。
4、在高空用气割或电焊切割时,要采取措施,防止火花落下伤人或引起火灾,乙炔发生器不得 。
5、指挥人员使用统一指挥信号,信号要 。起重机驾驶人员听从指挥。不得 。
6、起重机行使或作业时,避开电线,防止意外发生,水平、垂直距离不得小于 。
7、冬季在低于零下 进行露天高处工作,必要时应该在施工地区附近设有取暖的休息所,取暖设备应有专人管理,注意 。
8、登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 、防护手套等 、措施,并按要求正确戴好 、系好 。
9、防止施工场地、运输道路积水和 ,造成安全 ;施工前应 。
10、遇到大雪、冰冻天气作业面上的 、未清扫,严禁进行高空作业。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40分)
1、焊接的`电焊条焊头可以随便乱丢。( )
2、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高空的吊装作业前,必须检查全部机件,并经过空车和重车试运,对于安全抱刹、限位器在施工中必须定期检查以防失灵。 ( )
3、氧气瓶应集中存放,不准吸烟和明火作业,禁止使用无减压阀的氧气瓶。
( )
4、可以在六级风的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 )
5、操作人员在高空作业时,要思想集中,防止发生通行过程中踏上挑头板,被预埋拌倒等事故。 ( )
6、进行高空焊割作业时,应使用安全带,高空作业处的下面,严禁站人或工作,以防物体下落砸伤。( )
7、高空焊接时,避免焊点灼眼、发生下跌事件,故要做好护眼装置。( )
8、设置吊装禁区,禁止与吊装作业无关的人员入内。( )
9、构件安装后,必须检查连接质量。只有连接确实安全可靠,才能松钩。 ( )
10、地面操作人员避免在高空作业面的正下方停留或通过,也不得在起重机的吊杆或正在吊装的构杆下停留或通过。 (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高空作业的注意事项。
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高处作业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有坠落可能的登高架设、拆除、维修、高层建(构)筑物表面清洗等作业。
1、高处作业应办理“高处作业票”。
2、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精神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安全带应系挂在作业上方牢固构件上。
4、高处作业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用材料应堆放平稳。在同一坠落方向上,一般不得进行上下交叉作业,如需进行交叉作业,中间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5、作业前,应仔细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程和标准。
6、夜间高处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7、严禁在恶劣天气(如六级风以上、雷电、暴雨、大雾等)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
8、严禁站内吸烟、喝酒,禁带火种,易燃易爆,有毒,腐蚀品入站。
9、严禁用汽油洗设备衣物工具等。
10、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器材。
11、严禁在加油站使用手机,严禁在爆炸危险区域检修工具。
12、动火作业实行三不动火:没有动火票不动火,动火监护人不在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13、临时用电设施设备和线路应按照供电电压等级和容量正确使用,严格执行电器施工安装规范并确保接地良好。
14、施工人员必须服从库站负责人的安全管理,库站负责人有权制止违章施工行为。
施工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现场培训人: 年 月
1 现状安全风险分析
作为从事特种作业培训工作的机构, 主要是为企业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提升和持证上岗提供支撑保障, 为企业安全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但是, 培训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风险, 对安全技术培训工作造成了隐患[3]。
1.1 学员资格审查不严, 蒙混现象时有发生
国家对特种作业人员从业条件有明确规定, 从工作情况、学历、年龄、身体健康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 有些单位为了应付此项工作, 安排一些资格不符的人员来参加培训, 有些人员文化程度低, 有些人员身体条件不能满足要求。
1.2 课件内容更新速度慢, 授课手段和技能单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分别颁布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2011年) 和TSG Z6001-201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1]。部分老师使用的课件更新速度慢, 内容相对陈旧, 加之授课以理论讲解为主, 组织探讨交流少, 并且现场培训手段少, 重视理论培训、轻视实操培训, 学员学习内容与现场实际差距大, 尤其是复证学员感觉内容一成不变, 失去学习兴趣, 导致培训效果不佳。从另一方面反应出培训机构职责履行不到位。
1.3 考核管理观念转变慢, 组织不严密不规范
传统的考试以纸质试卷为主, 但纸质试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为:题量少、内容覆盖窄、考试千人“一张卷”。考试过程中组织不严格, 对个别人替学替考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甚至有些老师对自身要求不高, 没有很好履行监考职责。如果对考试不规范, 就会发生某些人顺利拿到证后, 出现能力与证件不符的情况, 易发生安全事故, 这样培训考核机构就要承担连带责任, 具体负责人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1.4 现场培训设施缺陷, 存在一定安全伤害风险
目前特种作业培训场地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固定场所;一种是临时租用场所。这些场所可能存在使用年限长、管理维护不到位的情况, 会出现线路老化, 易发生漏电现象;桌椅年久失修, 易造成学员扎伤、摔伤事件;在线考场临时搭接插板不规范, 易导致火灾、触电事故[4];使用模拟教学设备、辅助设备, 如果使用不当, 都会有一定的危害。
1.5 培训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易发生交通和食宿安全
根据以往出现的情况分析, 由于各培训点所处环境不同, 学员素质不同, 加上管理上的疏忽, 某些学员培训期间, 遇到一些事情易冲动, 引起打架斗殴造成伤害;另外学员临时请假外出以及上下课途中安全防范意识淡薄, 过马路打手机, 不走人行道, 易造成被车辆伤害事件发生。
食宿方面:一是某些食物未按照规定制做, 或者卫生条件差, 易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二是住宿环境和个人防范不足, 可能会发生盗窃、抢劫等案件。
1.6 防火防震意识不强, 应急处置困难
由于培训、考试场所属于人员密集型区域, 对于发生突发事件学员如何逃生, 有的老师开班前讲的非常清楚, 有的老师草草了事, 没有把安全逃生路线讲述清楚[5]。由于这些安全意识不强, 将会给应急处置带来极大困难, 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2 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2.1 规范培训和考核
培训过程和内容要符合国家对培训考核的要求, 杜绝假培训、不培训、培训课时不够, 培训标准降低等培训不到位现象, 考试严格执行在线考试, 采用随机抽题方式组卷, 配合监考要严格, 不得发生违纪情况, 规避培训机构自身的安全培训责任风险。
2.2 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首先提升培训教师业务技能, 优化师资队伍[5]。优选一批业务知识过硬, 持证上岗, 具有安全培训资格的教师。授课老师要经常学习, 善于总结, 经常更新课件, 经常与同行沟通交流, 依据国家考核大纲, 提高授课过程中的实战性和实用性。
2.3 重视培训组织和管理
办班负责老师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6]。不得随意上下课, 随意调整课时, 不准离开岗位, 不得进行放羊式教学, 不得让学员进行一些危险性游戏活动, 举办集体活动要落实相应的安全预案, 以防事故发生。每个班必须把交通安全讲到位, 进行集中教育, 做好学员上下课经过危险路段的提醒。
2.4 加强日常安全常识宣贯
对不同饮食环境, 负责人必须要掌握情况, 首先进行饮食卫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的事件, 要清楚如何应对。加强宿舍管理, 严格夜查制度, 做好检查和记录, 并恰当处理各类偶发事件, 开班前通知学员尽量不带贵重物品来参加培训, 培训期间自己的物品保管好, 及时关锁好门窗。
2.5 认真开展安全的自检工作
开班前, 现场负责老师要对培训场所进行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管理、用电安全、住宿安全、门前交通安全等逐项进行检查, 要有针对性的对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必要的解决措施。
2.6 注重总结经验和教训
每期培训班都要对班级安全风险工作进行总结, 积累经验, 找出差距, 不断完善措施, 改进工作方法。
3 结语
举办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班,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 就像从事安全生产工作一样, 得先有风险防控意识, 制定符合现场环境的应急预案, 消除不安全隐患给培训考核工作带来的危害, 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EB/OL]. (2010-05-24) [2016-06-04].http://www.gov.cn/flfg/2010-06/04/content_1620664.htm.
[2]王建国.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3]魏晓彤.企业培训风险的分析与预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23 (1) :105-107.
[4]阳江萍, 何筠.企业员工培训风险及其防范策略分析[J].价值工程, 2005, 24 (11) :16-18.
[5]姚小风.员工培训管理实务手册[M].3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浅谈作业批改的方法及要求
■田曙光
作业是在教学环节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一次小测验,老师通过作业批改,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学生有无进步情况,从而帮助学生纠正其中的错误,弥补他们的知识缺陷,同时能够巩固学过的知识,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认真对待作业的习惯,但是教育局和学校检查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时,只注重作业的次数而忽略它的质量,因此老师们在这种压力下力求多次数,会出现“有时一天布置三四次作业,有时一周里根本没布置作业”的问题,从而失去布置作业对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所以,从领导要带头,全体老师应该改变对待作业的旧观念,努力学习素质教育及新课标对作业提出的要求,从注重次数转换成注重质量,并能够减轻学生和老师的不必要负担。这样我们有了正确的作业观就可以谈起批改和布置作业的方式,下面本人浅谈批改作业的几点方法及要求如下:
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内容的难易程度、作业的类型的不同,还有学生的情况不同,一般可以用以下几个批改方法:
1、课后批改:一般内容比较简单的可以在课后批改。
2、当堂批改:学生把作业当堂完成后,老师给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一般可以用在内容难度比较大的题目。
3、老师面批:这是一种老师在当堂或课外,在学生当面边批改作业边对学生辅导的方式,这种批改方法一般可以用在学生容易失误的题目。
4、学生互批:现在普遍运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此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也要实现这种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增强知识的掌握。但是在学生互批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
1、课后批改时老师应该认真批改,找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和疏忽现象,然后把它标出来,同时写出评语。作业发放时让学生自己研究错误的原因并进行纠正。
2、当堂批改时老师给予适当的提醒,如果在学生当中存在普遍性的错误时,老师在当堂跟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的订正。
3、老师面批时老师必须要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怎么做,而且批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辅导和指点。
4、学生互批时先把学生互相讨论或老师共同解决的方法来找出正确的答案,同时批改的过程要一定的组织性,而且每位学生批改后必须标出问题的对错,写出评语。
总之,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老师不能忽视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作业布置过程中认真研究知识点和应用点,同时作业的次数不能过多;作业及时批改,切勿马虎。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实现作业的时效性。
【高空作业人员安全要求】推荐阅读: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高空作业人员)07-26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措施07-13
高空作业专项安全措施方案09-23
高空作业安全责任承诺书11-13
吊篮高空作业施工方案11-21
施工现场防高空作业坠落应急预案07-20
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教育11-17
013 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06-15
高空施工(安装工程)安全协议书12-15
教案作业检查要求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