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

2023-0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

优化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措施探讨

摘 要:对中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核心素养的评价能够使得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朝着好的方面进行。目前,尽管我国对于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对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关评价体系研究却是比较少见的,这就导致我国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對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渗透时缺少目标性,以及没有过多地去注重学生的反馈,导致这样的培训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所以本文依据我国中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利用对其核心素养渗透实践活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进行分析,完善我国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中教育;评价体系;综合实践活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速度在不断地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性竞争,实则上成为了人才上的竞争,所以教育成为我国复兴的主要途径。为了紧跟时代的发展,我国目前在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近两年来,我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目标,相关工作人员也对其教育途径进行不断的探索。而目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为了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我国教育逐渐开始对学生实行核心素养培养。在学生的日常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思想,是为我国发展提供综合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对高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核心素养培育思想渗透,是我国高中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在核心素养培养渗透进综合实践有关的策略上,我国的研究人员提出了较多的解决方式,但在其评价体系的建立上,仍旧存在较多问题。

一、对高中生综合实践活动建立合理评价体系的意义

对高中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有两个意义,一方面是目前国内外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素养评价的研究较少,导致高中生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后,教师没有对其有一个较合理的评价,影响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更加影响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核心素养培育的渗透。如果能够对高中生综合实践的评价体系进行建立和完善,不仅能够为学生的活动提供目标,还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思路,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将核心素养培养渗透进学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另一方面则是高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多趋向于课堂外进行,但学生在脱离教师的指引后会面临目标无法确立,或者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式去完成目标等问题。而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进行完善,能够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思路,使得学生的活动沿着实践的评价体系进行,从而使得他们的实践行为和结果能够更加符合我国目前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

二、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合理

高中学生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的适当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一些高中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自己本身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制订不够明确,导致了教师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时,不懂得如何去把握度。比如:某学校体育科目中包含健美操,但实际上健美操这门科目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协调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选取标准的健美操片段,但许多教师对一些健美操记忆不够全面,导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后,学生在最后考核自行选取任何片段,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标准的判定,所以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实则上是无效的。

(二)教师自身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反思性

教师的反思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起到了推动教师思维进步的作用,教师通过对自己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中等一系列事物进行反思,就能够不断地对教学方案进行总结,从而达到不断提升自己的目的。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许多教师实际上也是处于探索过程中,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对自身的评价行为进行不断反思。但在通过对一些案例的观察,我们发现,当学生完成一项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后,常常没有对自己做出的评价进行反思。比如:某次综合实践活动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当地的景点去寻找有关红色基因的传承之路,某个小组在实践的过程中,只是对当地的一些红色旅游景点的相关措施进行观察,却没有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这与教师要求的探索关于红色基因的传承之路的目的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在进行汇报的过程中,就只是对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了讲述。学生a的回答是:“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该地区的红色旅游景点实行的是限制人数的方式。”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的实践结果确实有失偏颇,教师在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更多的想到的是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出,希望通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方式,来不断改进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但是教师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后续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也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教师长期对学生进行批判而不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得教师的评价处于一种固性思维当中,不仅会使得学生的活动行为受到约束,还会使得教师的评价体系过于古板,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教师本身的因素

学生虽然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大部分学习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甚至可以说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但从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建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我国的部分教师对于评价体系的建立理论是缺失的。一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教师的心目中没有对评价体系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支撑,就导致教师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也不知道怎么去开展对于学生的评价活动。二是教师本身对评价目标没有全面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不断对学习技能进行积累。综合实践活动重在综合两个字,它尤其需要学生对整个活动环境进行考虑,并且要利用自身所学结合生活实际去对活动的目标进行完成。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因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比较复杂的,它不仅包含了课堂内的教学,还主要倡导学生走出教室,去对室外的事物进行探索,并且要利用好自身条件去对活动的目标进行完成。通过对目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观察,我们发现课程本身就包含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内容,这些内容结合在一起,使得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变得更为复杂。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复杂性使得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时不利于教师有一个较为合适的标准去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尽管在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它的综合性使得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但是由于教师在对学生的操作方面没有更好地指导,往往会使得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无效的,无法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良好培育。而且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自己在整个高中参与的实践活动是各种各样的,无论是主题还是方向,教师如果采用统一且单一的评价方式来对其评价,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磨灭学生为实践活动而做出的努力。

四、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构建的策略

(一)教师要对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进行正确了解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有:1.整体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其实包括了研究性学习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它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技能进行考验,培养学生的手脑合作能力。综合性课程包含的教学内容众多,但从整体上来说,无论是哪方面的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都是要起到更好的作用的。而且它本来倡导的就是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去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切身的体会,以此来激发自己的学习思想,不断地积累学习技能,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多的勇气和信心。2.实践探究性。与其他科目不同,综合性实践活动更多的是考验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同传统授课方式不同,传统授课讲究的是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输出,而综合实践课程讲究的是教师适当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去,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3.合作性。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上,通过自己独立的努力是能够学习到较多的知识的,但是在综合实践课程过程中,学生如果不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是很难将一个目标完成的,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各自发挥自己所擅长的能力去对课程目标进行探索。4.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以及强调开放的世界,让学生去进行探索。不仅如此,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教学资源也是较为开放的,同其他严谨的学科不同,综合性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综合素质,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开放性这个特点是贯穿始终的。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需要明白以上特点。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如果教师自己本身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不够了解,那么又何谈去构建一个标准的评价体系呢?

(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的完成主要是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考验,这尤其需要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去。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去完成自己所设立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这就会使得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态度消极,尽管他们在教师的鞭策下完成了实践任务,但是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没有多大收获的。不仅如此,教师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参与实践活动的態度,所以教师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进行构建时,尤其要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整体上要使用积极的语言,在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时,教师应当采用委婉的语言对学生加以引导,并且在结果的最后,教师也应当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在整个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整体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要对不同的学生情感加以关注。因为某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尽管各自都有擅长的方面,但是有的学生所擅长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并没有使用进去,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这时候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优化实践活动的策略。比如:某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调查该校高二年级对于体育活动的了解程度,学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选取某个班级并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调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需要用到的,除了自己的社交技能以外,还有自己对于问题的认定能力,但有的学生并不擅长社交,所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们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教师在对他们的结果进行评价时,这部分学生是无法达到共情的。这时候就要求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单独引导,指导他们去寻找更好地解决方式,并对他们进行鼓励,使得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构成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多对学生进行指导,且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让学生接受自己的想法或者说能够引导学生去进行自主思考,从而以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开展活动。重视情感体验,不仅仅要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来进行,还要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地去了解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中的实践状况。通过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行为进行观察,教师可以及时地对学生的一些不合理行为或者不正当思想进行纠正,从而使学生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去开展实践活动。

(三)提升制度化水平

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评价虽然整体上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但是教师最终都离不开制度化的规范,而且只有制度化的规范,才能够使得学生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与体系的制度化,能够优化教师对于学生评价的合情性,并且能够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进行塑造,使得他们的核心素养在教师的评价下得到积极塑造。并且制度化会使得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到进一步的规范,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养成规范自己的自觉性与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在其他科目上的学习,这其实也就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制度化提供了一个优化评价的保障机制,这样不仅能够使得教师和学生双方能够产生共情,还会使得综合实践活动更具有效性,提升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水平。所以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的制度化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束语

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培育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拥有一个完备的评价体系是非常合理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更应该对评价环节加以重视。学生的学习如果以兴趣为主,那么会使学生的学习成效得到加大,而构建合适的评价体系会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以更多的学习热情参与到综合实践课程中去,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姣华,佘雅斌.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分散式合作学习模型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5).

[2]张慧.构建以生为本的综合实践活动多元化评价[J].考试周刊,2018(8).

作者简介:李春(1982—),男,汉族,山东临沂人,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中小学一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英语。

作者:李春

第2篇: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遭遇了一些问题:教师不能恰当有效评价学生;缺乏在线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局限性和单一性,等等。其产生的原因有教师本身的因素、课程本身的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为此,需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进行改进。前提是正确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基础是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条件是全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内容;关键是树立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评价原则;途径是恰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评价方式;平台是构筑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问题原因策略

一、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遭遇的问题

1.教师不能恰当有效地评价学生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老师不知道如何评价学生的现象,不知道怎么樣才是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如某学校的音乐老师在音乐课程《茉莉花》教学中,以“国际理解教育”为课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给学生展示了演唱《茉莉花》的张也演唱的版本、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版本等不同版本,希望通过视、听、欣赏、学唱,感受作品风格,掌握音乐演唱技巧,从而感受民族音乐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去领悟国际理解教育,去感受音乐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但是,该音乐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知道怎么去评价学生,怎么样才算达到目标。现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这样的案例不一而足。可见,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仍然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2.教师缺乏对自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和学习指导的反思性评价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课程设计进行反思评价。例如一位教师在上《生活与安全》时,在联系生活、发现问题这个环节,教师放出四幅幻灯图片。第一幅:学生危险的骑车动作。第二幅:学生往楼下仍东西。第三幅:乘汽车时往外伸头。第四幅:横穿马路。这四幅图的问题都属一类,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不安全行为。事实上,关于生活与安全的话题很广泛,教师只是列出了这些类型,没有考虑到其他方面,也没有让学生去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这时教师需要认真去反思自己的课程设计和对学生的指导。

3.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没有达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课程发展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评价需要实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课程发展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需要实现这个目标。但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操作的不当,导致该课程评价没有更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没有实现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也没有更好达到课程的发展。

4.缺乏在线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而且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强调了“信息技术教育”。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忽视将评价与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很少或者没有进行学术网络在线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特别是学生在线同伴评价缺失。

5.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局限性和单一性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操作过程中,因为“在具体操作中,“档案袋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1]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一窝蜂去采用档案袋评价和协商式评价,忽略了其他方式如学生同伴评价、轶事记录评价、认知测验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学校和教师往往出现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即只是把教师和学校领导看作是评价的主体。学校领导和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主体,这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应该肯定的评价主体。但是除了学校领导和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之外,学生家长、学生同伴、学科专家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评价主体。

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师本身的原因

首先,教师缺乏一定的评价理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教师心中没有形成一定的评价理论,没有评价理论作支撑,导致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中一方面没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不知道怎么样去开展学生评价活动,甚至是“一头雾水”。其次,教师没有全面理解评价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2]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探究的体验、学习兴趣的发展等方面的评价,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过程中,一些学校和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终身学习兴趣培养的评价。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目标的导向,导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有实践,没有探究”、“没有问题意识的形成”、“有活动,没有研究”、“学生的主体意识还是跟不上”、“有学生之间的活动相互配合,也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活动配合,但是没有学生的真正合作和学习共同体的形成”等问题。第三,教师没有坚持正确的评价原则。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强调教师需要采取“以过程评价为尺度”,但是过程性评价不等于不要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结果,不等于只是重视“形式”评价,“重过程”不等于“走过场”,忽略对学生内容的评价,不去进行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2.课程本身的因素

首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复杂性。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等四个领域的内容,显得比较复杂,不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操作与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存在复杂性,而且对于如何去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也存在复杂性。因此,课程本身的复杂性导致教师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缺乏更好的评价策略。其次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的缺失。尽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具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评价建议”,但是对于如何去操作却没有进一步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操作方案,因此,教师就不能更进一步进行操作。

3.社会因素

首先是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了解和支持力度不够。毋庸置疑,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仅凭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诸如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学生安全问题等都需要得到家长、社区的合作与支持,都需要各方的配合,特别是家长的配合。当前,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家长对其了解的力度和支持程度不够,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其次是中考和高考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影响。中考和高考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关键。在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选拔和人才评价标准的前提下,中考和高考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导致家长、学生、教师等方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价值观的影响。

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改进策略

1.前提:正确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需要了解其特点。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下列特点:(1)整体综合性。第一,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整体综合课程,包括了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等四个学习与实践领域,这四个领域是整合的。第二,世界是一个整体的世界,“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可见,学生生活的周遭世界也是一个整体。第三,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具有丰富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整体的人。(2)实践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为出发点进行探究,进行实践,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展开形式,在活动中,在探究中,在体验中,在实践动手中完成关于课题的资料的搜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合作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共同探究,交流经验。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合作性。(4)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强调世界是开放的,是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与发现问题的过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学生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挖掘可能发掘的资源,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具有开放性。(5)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中知识的结果、问题的答案与探究的结论往往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不是教师交给学生的结论和标准的答案,尽管可能有时学生的答案是可笑的或者与原有答案是背道而驰的,但这是学生的探究结果,是学生亲历体验出来的结果,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因此,生成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

2.基础: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目前来说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我们还没有去进行教师专业化标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导致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体系的缺失。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生评价体系也比较缺乏,从目前研究者的研究论文来看,包括从事课程研究的专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线教师在内从事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的研究不多见。所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去思考和研究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

3.条件:全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内容

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意目标、动作技能目标。这三个目标的分类与我国提倡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一致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目标,这是评價的条件。(1)认知领域的评价:学生的知识认知方面的评价。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重视对学生具有对问题的认知能力的评价。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评价。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关注对学生的分析、综合思维方面的评价。第四,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关注学生认知判断力培养的评价。(2)情意领域的评价: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情意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关注学习生命的回归,重视学生的生命体验,重视学生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人与社会的动态和谐等方面的评价。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终身学习的兴趣和意识,学习的快乐等方面的评价。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重视学生对自我、对社会、对自然等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的评价。第四,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学术自由、学术道德等方面的评价,还需要关注“注重学生对问题研究的过程以及研究过程的思维训练和方法运用”[3]等方面的评价。(3)动作技能领域的评价: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技能。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关注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习实践中获得个性发展,在探究中体验学生的快乐,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4.关键:树立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评价原则

一要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指出评价需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这里强调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重视学生的问题探究以及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学习实践过程评价,但是我们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也需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习态度的生成等学习结果的评价。二要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就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树立起一种主人翁态度去参与到学习中去,进行自主探究,自我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研究的兴趣。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需要遵循“合作、差异、参与”等原则,让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主体基础上的合作,尊重个性差异。三要坚持教师指导性原则。在综合实践评价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因此,学生思维发展与形成,知识的建构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在评价学生的时候,需要关注对教师的指导的评价。四要坚持发展性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需要坚持发展性的原则,重点应在评价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着重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终身学习兴趣的培养,着重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五要坚持正向评价、积极鼓励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像科学研究人员那样注重研究课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以正面评价、积极鼓励为主。

5.途径:恰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评价方式

一是应用情境式评价。应用情境式评价,主要是指具有相当评价专业素质的教师编制与学习结果应用情境相似的模拟测验情境,让学生表现所知、所能的学习结果。这种评价的特点[4]:强调实际生活的表现;着重较高层次的思考与解决问题技巧;重视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适宜年龄幼小、发展较迟缓的学生;促进学生自我决定与负责;强化沟通与合作学习能力;兼顾评价的结果与过程;着重统整化、多样化的评价;强调专业化、目标化的评价;强调教学与评价的统合。[4]二是档案袋式评价,又称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这种评价的特点是促进评价与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全面深入地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学生发展的证明。三是口头语言式评价。我们知道:学问二字,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是有“学”、也有“问”。问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美国学者Airasian认为,“问问题”具有下列价值和功能:“提高参与感;加深思考过程;增强同伴互动与学习;利于掌握教学进度;提供诊断资料作为教学补救的参考。”[5]可见,通过向学生问问题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具有下列优点:评价学生的概念的完整性;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态度;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师生沟通。四是游戏活动式评价。“游戏不仅仅是幼儿的专利,其具有体验性、主体性和综合性等课程价值,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有着内在的契合。”[6]游戏活动式评价,就是通过游戏活动等活泼生动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将课程中的经验与学生生活经验关联起来,让学生去体验,做到“在做中教”、“做中学”、“在活动中发展”,实现“教学做合一”,那么,在评价这些探究活动、实践活动过程的时候,采用游戏的方式,正是追求人性化、生命化教育理念的一种彰显。五是轶事记录式评价。大家都知道,“轶事”是指那些世人不知道的史事,在这里主要是指除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之外,教师观察学生日常生活表现,详细写下重要而有意义的偶发个人事件和行为的记录。轶事记录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作证资料”。“若能以老师在班级情境的直接观察作为佐证资料,当能提高评量结果的效度。”[7]六是学生同伴式评价(peer assessment,简称PA)。同伴评价,主要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学生对其同伴的一种评价。同伴评价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首先,“同伴评价是一种合作学习。”[7]其次,同伴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同伴评价,作为一个学习工具,评价同伴能为学生形成关于什么能构成高品质的学习提供技巧”[8]。七是协商研讨式评价。主要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展开协商研讨来进行学生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该种评价的优点是:一种民主平等的环境和氛围;促进相互交流与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让教师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

6.平台:构筑社会支持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作支持。首先是家长的支持。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家长了解、支持综合实践活动,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提供一定的支持。其次是进一步改革中小学考试和评价制度。进一步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在中高考中体现出来,正如当前所提出来的“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一样,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与中考和高考关联起来,这样就能进一步促进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遭遇了一些问题。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去构建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全球教育展望,2001(8).

[2] 辛继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目标取向与实施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01(11).

[3]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李坤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之多元评价.教育研究月刊,2008(1).

[5] Airasian,P.W..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New York:Mc Graw- Hall,1996.

[6] 张薇薇.游戏式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研究.2006年第十届全国教学论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C].重庆:西南大学,2006.

[7] Nanine A.E.Van Gennip,et.al(2010).peer assessment as a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ctivity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variables conceptions.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280.

[8] Topping,K.J(1998).Peer assessment between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8,331.

【责任编辑付一静】

作者:王中华

第3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发展实施策略

【摘要】小学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是学生步入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更是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实施的重要性得到增强。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教学的重要课程,其与学校德育活动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巨大的影响。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指出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对新时期的小学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策略

教育应该是幸福的、快乐的、有温度的,更应该是智慧的、灵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家长、学校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方式如果不顺应时代的变革发生变化,其就难以发挥最大功效。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时代,教师要及时了解小学生德育管理的现状,并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相融合的策略进行有效的探究,将德育与养成教育融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品格的形成,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让学生幸福地学习和成长。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开放性很强的特殊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首先,目前很多学校和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价值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模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停留在表面[1]。

其次,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德育教育,很多学校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德育教育体系,大多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学,教学体系陈旧且方法单一。很多教师并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储备,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学生进行单一的授课,并没有真正关注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加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把握不准,与学校德育活动的联系不紧密,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方面缺乏实质性进展,造成大量教学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教学生做人做事的课程,在学校的育人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如何有效处理好相关课程的关系,形成育人的合力,反映了学校对课程本质的认识,以及学校对课程实施的经验和能力。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发展,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精神熏陶,能够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从而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塑造良好的精神品格,实现生命的价值,进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发展的策略

(一)明确学科定位,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的重要性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学劳结合”育人方式的具体诠释。新时期,学校和教师要明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根据定位制订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教育内容,注重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学校和教师要转变原本的教育观念,广泛普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德育教育的知识,对现阶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丰富德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板块,进行多形式、多内涵的教学改革。除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学科教学外,教师还要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的融合[3]。

(二)编写与学校德育活动相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基于教育、基于本土、基于学校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发展中,学校和教师要积极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理念,进行课型研究与课程开发,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教材,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深度融合的、理論与实践并存的课程内容,增强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特色,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要拓展德育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合理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内容,注重学校德育活动内容的丰富,满足学生对学习的多样性需要和差异性需求,增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学校和教师可以立足“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特色,打造“立德树人打造校园智慧德育——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应用”等相关课程,并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以保证课程的落实和开展[4]。

(三)注重实践活动的组织,将德育与活动互相渗透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发展中,教师和学校要注重实践活动的组织,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学生的一日生活教育中,丰富教学内容中的品德教育元素,让德育新风吹进学生心田,同时探索贴近学生生活点滴的德育元素,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打好基础。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组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雷锋好榜样”“分享真快乐”等活动,拓宽学生的品德教育视角,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懂得互相帮助,成为独立自主的孩子;也可以通过社区援助等形式,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中,拓展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服务与奉献精神,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5]。

(四)创新教育途径,探索学校德育活动与学科德育教育链接新模式

新时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发展中,学校要积极探索德育活动与学科德育教育链接的有效模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与时俱进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在实际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相关负责人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树立起新型的、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积极开拓德育途径。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收集更多的适合学生德育教育的素材,在对学生开展线下课程教学和活动教育的同时,通过智慧树、钉钉、腾讯会议等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线上教学,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和教学[6]。

(五)加强学校德育领导工作,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德育宣传中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发展中,学校要注意加强德育教育领导组织工作,完善管理体系,明确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努力方向,完善德育教育管理制度,实施德育教育的有关措施;在领导小组下面要设立相关的德育教育工作小组,由专门的管理人员统一协调负责,落实德育教育的相关工作,确保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准确、有效执行,形成全面的、严格的德育教育管理网络,确保学校德育管理的正常运转。在德育教育的宣传活动中,学校要注意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德育宣传中,对学生进行一致性和连贯性的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校门口的电子滚动屏、校外围墙等醒目位置,以及学校的一些重点部位,设置德育教育宣传栏,在楼道内张贴德育标语等,营造浓郁的德育教育氛围,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教学时时重德育,生活处处皆教育。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发展中,学校和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德育创新,明确学科定位,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的重要性的认识;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注重实践活动的组织,将德育与活动互相渗透;探索德育教育新模式,加强学校德育教育領导工作,为立德树人工程添砖加瓦,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让学生幸福地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郭传菊.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实效性[J].求知导刊,2020(44):89-90.

杨建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撬动学校育人方式改革的支点[J].好家长,2020(85):57-59.

刘昕,年君,张红云.构建德育一体化课程体系 打造五育并举育人新模式:以疫情期间的“少年爱国学院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为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09):24-25.

陈刚.借课程之力 促内涵发展 助共同成长:学校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构建的有效尝试[J].小学教学参考,2020(21):84-86.

徐秋凤.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开发与实施:以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学校为例[J].新智慧,2020(19):10-11.

姚建安.立德立行 知行合一:浅谈养“正”德育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J].新教师,2020(02):14-15.

作者:蔡晓萍

第4篇: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方案

2010--2011

信庄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方案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还是教师专业的提高抑或是课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学校的评价得以实现,因此,建立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当代教育评价的重要方面,它不仅仅是评价学校的优劣,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校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通过评价帮助学校改进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帮助学校探索新课程的实施方法、总结成功的经验;用肯定性评价调动学校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2、自主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是指向学校的评价,只有学校才能最真实地评价其内容、实施过程是否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过程中要重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及对自身的评价。

3、指导性原则

教研管理部门,对学校的评价,要贯彻指导性原则。无论是评价指标的确立还是评价的实施,都要使评价的过程成为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过程。

4、特色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应立足学生兴趣、社区特色和学校传统特色。每个学校的社区环境不同、学校发展目标不同、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也不同,因此,每个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都应有自己的特点,在实施学校评价时就要注意各校的差异性,立足学校鲜明特色的形成。

5、开放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其目标、内容、评价都应随着学生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开放性还表现在:在开展学校评价时要充分给予学校展示交流的机会。通过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形式使每个学校都将自己的经验介绍出来。

(二)评价的内容

1、课程设置

(1)是否按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设置了课程。按照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国家设置的必修课程,小学每周开设2节,中学每周开设3节。 (2)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四个要素之间是否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2、制定方案、计划情况

(1)学校是否制定了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2)是否制定了分年级的计划?

(3)方案、计划的制定是否有明确的教育思想和长远的规划? (4)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措施等方面。

3、组织机构的建立

(1)学校应选派认真负责、富有创造力的中层干部或校级领导主抓综合实践活动课。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小组,吸收有独创精神的教师为小组成员,负责全校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

(3)学校要明确规定所有的教师都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工作。不可借故推卸责任。

(4)学校应聘请各领域学有专长的人士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

4、师资安排

(1)学校应统筹规划,落实指导教师,组建年级指导组。 (2)在校教师均有承担综合实践课程的责任和义务。

(3)跨学科的探究性活动和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应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一名教师为主学科的指导教师,各学科应根据学期初计划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4)积极利用当地社会资源,聘请兼职教师。

5、校本培训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课程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规划设计能力、探究能力、收集、处理、反思信息的能力和问题意识。开展长期的多种形式的系统培训,势在必行。学校是否开展系统的校本培训,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的重要内容。

(1)培训内容:理论培训、技术培训(方案、个案报告的撰写)、研究方法培训。

(2)培训方式: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经验交流、个别指导

6、管理制度的制定情况

学校应充分认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列入教学工作计划,任何班级不得以任何名义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时间。学校还应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开齐、开足、开好这门课程。这些制度包括:师资配备制度、教师工作量制度、教师奖励制度、教师教研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

7、资源开发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高度的依赖性,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就无法开展。因此,能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也是评价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评价可考虑如下几点:

(1)学校校外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地区、社区、家庭课程资源)

(2)学校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校内指导教师资源、校外人才资源) (3)信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

8、课程实施情况

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只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步,能否按照既定的方针贯彻落实才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课程的实施情况可以从学生的表现、家长的反馈、社会的反响等方面来评价。

(三)评价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尚属起步阶段,有待不断完善。根据学校评价原则,可采取如下评价方法:

1、组织学校进行自我表现

经常开展校际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活动,使学校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提高知名度,满足学校自我表现的要求。

2、组织学校进行自我评价

学校自评工作,是由学校建立自评小组,根据评价内容和标准,开展自评活动。

(1)建立学校自评小组。自评小组由学校行政、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2)通过查阅资料、座谈、实地观察、调查问卷等方法,有计划地开展自评工作。

(3)撰写自评报告。其内容及基本要求: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情况,如所开展的活动、学生的发展情况、课程研究的专题及进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家长、社会的反响等;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推进的措施;建议或要求。

3、建立学校管理评价制度。

建立定期对学校进行互评、不定期进行展示性评价、随时进行自评的评价管理制度以及表彰奖励制度,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校领导和教师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四)评价实施建议:

因为我县的综合实践活动刚刚起步,在对学校进行评价时,以自评为主,重点考察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以及课程的实施情况。详见附表四。

县教育局将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工作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评项目,并依据《吴桥县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进行检查与评定。评价结果将作为对各学校全年考评的依据。

各学校每学期要做好对教师实施与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评定,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年终考评的依据。

第5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期末评价总结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总之,应努力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以满足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是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总体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一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期末评价工作,使学校期末评价工作扎实、有效,根据镇教委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期末评价方案》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期末评价方案。期末,我校根据评价方案,对教师、学生进行了严格的评价考核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对指导教师的评价及评价结果的运用

1.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评价记录显示,可以看出各位指导老师均有较高质量的年级学期活动方案、主题活动方案、教师课时备课(教案、指导记录等)、年级评价方案、教师组织评价的材料、学生参与评价的作品、教师对学生评价后的结果分析报告等齐全的评价材料。

2.评价结果的运用

我们将对老师的评价结果纳入期末教师考核中,因此各位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落实地也更加到位。

二、对学生的评价及评价结果的运用

1.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理念:注重评价的整体性、多元性和过程性。

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在实践中主要采用学生自我报告(同学评鉴),行动观察(角色扮演)等定性评价方法,做到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相结合。具体做法: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记录打分;根据评价指标的内容,设计针对性强的实验、习题进行评价;同学的记录力求及时公正;运用评价表考核学生知识技能,分为A、B、C、D四级。最后以手抄报、图画、调查表、表演、剪切报等展现学生一学期的活动成果。

具体评价过程: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本学期完成的一次主题活动对学生综合评价。具体内容有:搜集资料是否丰富、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是否积极主动、课堂交流是否积极参与、交流时是否善于倾听、评价、是否积极合作、成果作品是否优秀等。期末,教师自己组织评价活动。学生评价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一般以A级、B级、C级比例为:3:4:3为宜。一般不出现D级。

2.评价结果的运用

我们将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评价及反馈给学生,并将其纳入学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中,如果该项活动不达标,建议不会被评选为优秀少先队员等。

一学期下来,困难重重,但收获多多,我们相信: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协作和不断探索,问题和困难会得到解决,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共同健康成长!

第6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期末评价总结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总之,应努力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以满足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是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总体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一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期末评价工作,使学校期末评价工作扎实、有效,根据镇教委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期末评价方案》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期末评价方案。期末,我校根据评价方案,对教师、学生进行了严格的评价考核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对指导教师的评价及评价结果的运用

1.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评价记录显示,可以看出各位指导老师均有较高质量的年级学期活动方案、主题活动方案、教师课时备课(教案、指导记录等)、年级评价方案、教师组织评价的材料、学生参与评价的作品、教师对学生评价后的结果分析报告等齐全的评价材料。

2.评价结果的运用

我们将对老师的评价结果纳入期末教师考核中,因此各位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落实地也更加到位。

二、对学生的评价及评价结果的运用

1.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理念:注重评价的整体性、多元性和过程性。

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在实践中主要采用学生自我报告(同学评鉴),行动观察(角色扮演)等定性评价方法,做到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相结合。具体做法: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记录打分;根据评价指标的内容,设计针对性强的实验、习题进行评价;同学的记录力求及时公正;运用评价表考核学生知识技能,分为A、B、C、D四级。最后以手抄报、图画、调查表、表演、剪切报等展现学生一学期的活动成果。

具体评价过程: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本学期完成的一次主题活动对学生综合评价。具体内容有:搜集资料是否丰富、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是否积极主动、课堂交流是否积极参与、交流时是否善于倾听、评价、是否积极合作、成果作品是否优秀等。期末,教师自己组织评价活动。学生评价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一般以A级、B级、C级比例为:3:4:3为宜。一般不出现D级。

2.评价结果的运用

我们将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评价及反馈给学生,并将其纳入学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中,如果该项活动不达标,建议不会被评选为优秀少先队员等。

一学期下来,困难重重,但收获多多,我们相信: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协作和不断探索,问题和困难会得到解决,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共同健康成长!

第7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意见

茨榆山小学 刘丽萍

综合实践活动课属于活动课程范畴,是活动课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深化与发展,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育人价值与功能。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定位,课程的评价与学科课程评价有很大的不同。为了更好地落实活动课程的各项目标,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入手,作了一些尝试。

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由学校、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确定。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上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要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教师要尤其注重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选择课题,寻找适合自己的探究活动方式。有效地将研究性学习、周围环境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体开展。

一、综合实践课的评价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学校根据本校和本地区的特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出本地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

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力求从课程安排组织上落实计划性、体现规范化。但这些统筹规划不能限制其生成性,而应当结合活动的开展,不断地在过程中产生新目标,发现新问题,调整新思路,创造新设计,更好地将活动引向新领域。

二、实践课要注重过程评价。

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小学生获得结果的过程,注重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表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方面的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小学生的依据。

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中,还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教师还应重视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说一说他们的思考过程。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用建立成长记录册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的进步历程,以增强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在成长记录册中收录反映自己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程,阅读科学读物的体会,收集的有关资料等等。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给以恰当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

信。

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化。

生疑是思维的开端,问题是创新之源,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意识的培养一方面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另一方面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矛盾,促使学生产生未知心理需求,为创新作好心理准备,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地研究解决问题。教师对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教材《遇到危险怎么办》时,通过给学生提供生活中常见的危险事例,让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危险的事件,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通过议一议、说一说的方式进行活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用搜集到的图片资料向大家介绍。教师适时地提问:看了这些情况,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然后让学生选择一事例去研究、体验过程。有的学生模拟表演美国“9.11”恐怖事件,各种人的心态表现,大家是如何进行现场自救;有的学生选取发生车祸一例,从车辆行驶开始,司机精力不集

中发生车祸后,事故现场是如何进行现场紧急自救;还有的学生表演了自己在商场与父母走失后,是如何与父母联系上的。学生在活动中还提出了一个个问题“假如发生核泄漏我们怎么办?”“假如父母不在家时,有人敲门我怎么办?”........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问题,教师都给以鼓励。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活动过程,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开放性的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或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 ,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教材《玩叶子》时,设计了贴叶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采集了很多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叶片,准备了胶水、剪刀和16K纸,让学生自己想要贴什么画面,就选什么样的叶片去粘贴自己的作品。学生四人一组合作着,精心地选择、相互配合、认真地完成了一幅幅叶画,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评议,选出“你最喜欢的叶画”,并把学生评议出的作品在黑板上展评,请小作者们自己也来评说一下,“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叶画最美”,再由大家评议出最喜欢的叶画(十幅)在学习园地里展览。在一次次的评议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我们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但是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教师都应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都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过程、注重活动的思想。

第8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目标、依据、方法概述(一)、综合实践活动目标设定

1、能力目标:

①收集处理信息能力 ②社会交往能力

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统整各科知识,增进思考、判断、应用与创造能力。 ⑤管理能力

2、情感目标:

①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②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道德。 ③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 ④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⑤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⑥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⑦初步了解自我,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知识目标:(略)

(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评价的几个维度

1、自主性

2、可行性

3、开放性

4、实践性

5、综合性

(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法

1、评价理念 (1)、整体观 (2)、多元化 (3)、过程性

2、评价方式

3、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 (2)、观察评价 (3)、民主评议 (4)、成果展评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评价策略 (一)、丰富多样的成果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1、充分利用教室,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展示。

2、开展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过程性体验。

3、开展讨论会,引导学生将活动进行拓展。

4、随机展示,满足学生对评价的需要。

(二)、利用活动过程档案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怎样引导学生创造性的使用好活动过程档案袋,通过它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呢?具体做法如下: 1.让学生随意放。

2.指导教师对学生放入的作品提出一定的要求,如感受最深的一次采访,“我的新发现”,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有选择地放入一些作品,引导学生开始审视自己的作品。

3.有展示性的放。

4.成长记录袋中老师设计一些小栏目。如收获园、新发现等,让学生根据小栏目自定目标、自设标准、自选形式、自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独立性。

(三)、设计评价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四)、放手让学生设计自我反思性评价方法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初步成效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全区中小学全面开课

(二)开发了一批课程产品,获得了初步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

1、探讨了融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2、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一般的实施流程。

3、初步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法,设计了一些评价工具,获得了一些评价经验。

(三)促进了学科教学的改革

(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 (五)引起家长、社会的良好反响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反思

(一)综合实践活动如何与学科课程的实践活动进行整合 (二)怎样将信息技术教育有机地整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怎样解决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需求与指导教师精力、专业水平不够的矛盾 (四)如何处理好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展开过程的生成性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开发策略 (专题讲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综合实践活动作了如下阐述:“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其活动的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随意拼凑的若干主题的混合,如何切入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有机整体,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这是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总结老师有关内容开发的经验,将内容开发的具体方法呈现给大家。下面,从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怎样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如何整合四个指定内容领域,如何处理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如何与校本课程整合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发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1、 立足兴趣

2、着眼生活

(二)、充分利用学校传统特色,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1、利用学校传统特色活动

2、充分利用学校及少先队组织团支部的活动。 (三)、立足社区实际,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1、充分挖掘社区课程资源。

2、开展社区活动具体方法 (1)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 (2)学校将社区专业人士请进课堂

(四)以学生为核心,围绕三条线索选择与组织活动内容

二、如何选择确定活动主题

(一)、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选择确定活动主题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与知识、能力基础、确定好主题。

2、通过社会调查,在实践情境中发现问题,确定主题。

3、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提出主题。

4、捕捉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的瞬间,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5、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受到点拨、确定主题。

6、综合、重组、延伸学科知识、确定主题。

(二)、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确定多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三)、分组从不同角度共同探究与实践一个大主题的活动

三、综合实践活动四个指定领域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实践课程,它本身具有综合性,因而,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各个指定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 (一)综合实践活动各内容领域整合的基本方式

1、从课程开发的三个维度出发,全面切入主题,融合四个指定领域。

2、以“一拖三”,融汇贯通。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领域的整合还可以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某一领域为主,构成核心主题,在实施过程中,关照其他领域的要求与活动来设计。

三、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技术校本课程打通进行,并与“绿色证书”教育相结合。

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整合。

新课程实施以来,多门新课程的实验教材皆将实践活动纳入其中。

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

如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进行社会调查,这就将语文学科中“口语交际”运用到活动中。数学中学到一些统计知识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运用。

2、综合实践活动可与其他学科整合进行

第9篇: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体现形式。你所见过的自我评价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1

本学期,四(1)班围绕着主题《我的游戏我做主》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现将本学期开展情况做一总结。

一,主题的生成

调查显示,我国学龄儿童九成以上不爱参加运动。他们不爱玩、不会玩,更谈不上创造性地玩,超重、肥胖、近视等现象屡见不鲜。闲暇时和节假日,他们热衷于看韩剧捧超女,沉溺于上网络打电玩,偏爱于阅读动漫书、口袋书,出现了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和周围同学相处不和谐等不良倾向。传统游戏多为集体活动,运动量大,富有情趣,游戏规则又可潜意识地教育学生如何与伙伴相处。因此,有必要让传统游戏回归儿童生活,从而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矫正学生人际交往的误区,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传统游戏是农村课程资源的一朵奇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视发掘、保护、开发、利用这一乡土资源,必将极大的丰富学校的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密切学校、家庭、社区的关系,协调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二,活动的实施

1,“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要使传统游戏进入学生视野,让他们觉得好玩,就要用心地去挖掘整理带着乡土气息的课程资源。

首先,通过图书、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收集、整理滚铁环、跳皮筋、玩陀螺、丢沙包、跳房子、下对角棋、舞狮子、划龙船、赛龙舟、耍猴拳等已消逝在学生视野的传统游戏。以资料、绘示意图、写读书笔记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采访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传统游戏的种类和玩法。学生自拟采访提纲,写出采访笔记,整理游戏方法,感受社会的发展进步。第三,请相关专家做报告,讲述体育、卫生、健康知识,了解游戏的健康价值;讲述游戏的起源、发展、变化、衰落的历史(如足球起源于宋朝的蹴鞠,武术起源于华佗的五禽戏),通过当小记者采访,写听后感等方式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增进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最后,针对专家报告,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走访,就传统游戏的文化内涵、现代体育的竞技精神、卫生健康知识等进行综合性研究,办奥运知识专刊,开疾病防御主题班会,进一步使游戏进入学生生活。

2,“我的游戏我做主”

要让传统游戏在学生中流行,还要让他们会玩,善于玩。

首先,引导学生对收集的游戏进行统计、整理和分类。如跳类有跳房子、跳皮筋、跳绳。针对学生的体质和兴趣,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保证人人参与。其次,邀请家长和社区人士做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游戏工具的制造方法。至于玩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尝试中摸索,在体验中成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在参与中感受幸福,在合作中学习相处。第三,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一道具制作方法,统一游戏规则,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快乐十分钟”活动,放手让学生玩。全员训练,提高游戏的训练水平。

3,“盛夏的果实”

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玩得有收获,玩出成果,进而爱玩。

首先,举行传统游戏比赛,过传统游戏节。学生自己想点子,自己策划组织,人人参与,改变以往运动会、艺术节只有骨干分子参与的局面,使人人得到展示的舞台,在合作游戏中享受游戏的快乐。其次,将传统游戏带入社区,如春节期间组织舞狮队、高跷队给社区拜年,端午节参与社区划龙舟比赛。学校的游戏节也可以采取亲子游戏的形式进行。第三,举行传统游戏、现代体育知识竞赛,深入探究传统游戏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体育的竞技精神。

4,“希望”

要让传统游戏进入儿童生活,还要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创编、创新游戏,使学生玩出新意,玩出成就感。

学生的创新可以是改变游戏的工具及制造方法(如陀螺由木制变成其他材料制作),也可以是改变游戏的玩法(如踢毽子),或者是将几种游戏结合创编出新游戏(如跳皮筋与歌曲结合),或者是自己创造出独特的游戏种类(如奥运操,看不见的跳绳等)。要让传统游戏散发出时代气息,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此外,也要深入挖掘传统游戏的文化内涵,使棋文化、武术文化、球文化等游戏文化形成独立的综合实践课程。

三,活动反思

1,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善于挖掘、整理“传统游戏”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及课程开发。有了资源意识,漫山遍野都是可用之材,顺手拿来的短棍,石头,都可以成为帮助学生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工具。

2,要大力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使“传统游戏进入儿童生活”的研究系列化,系统化,使校本活动形成特色。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也要把农村中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多采的风俗人情、掌握各种技能的人才等课程资源引入课堂。

3,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广泛邀请家长和社区人士的参与。学校应当冲破封闭的办学模式,增强社区的教育意识,主动争取社区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活力。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2

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生活中发现自我,学习生活就是发现自我寻找快乐的地方,所以我端正学习态度,如饥似渴的允吸着学习的水分,把学习当作我的朋友,同学习作伴不怕艰险,刻苦奋斗,学习就是我一生所需的精神食粮。

本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无论过去是失败还是成功。忘记以前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只需要把经验和教训铭刻于心。要有进步的决心,千万不要骄傲,应该再接再励,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应该振奋精神,争取迎头赶上。

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

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3

在一个秋风习习的早晨,我们学校迎来了同学们期待已久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大家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坐上大巴,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金井石圳华侨中学社会实践基地,在这里,我们将展开五天四夜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几天里,我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体验了失败的伤感。我们既可以像梅花一样,在冷冽的寒风中怒放,也可以像苍松一样在风雨中挺拔!

最令我难忘的,是第三天的活动课,在这天的活动中,我们挑战了“激情节拍”。这个游戏,考的就是同学们的默契度。第一轮,我们男生以十六点四八秒的成绩大胜女生队后,便得意忘形了,结果可想而知:男生队第二、第三轮连连战败,被教官罚三百个深蹲。通过这个游戏,我明白了:一个优良的团队,不仅要有默契、共同承担责任的心,还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好的方法。

我们还玩了“勇敢者之路”。这是由仿真“泸定桥”、“晃桥”、“铁索桥”组成的,我们需要安全地通过,到达终点。教官为我们示范了一下,我们便开始了。我小心翼翼的走在泸定桥的木板上,一步一步地走过了“泸定桥”,过了“泸定桥”,还有个“晃桥”我被教官挑选为“保安”。很快,其他人都走过了,只剩下我们几个“保安”了。我跨上铁盘,可“晃桥”一直晃来晃去的,十分难走。好不容易过了“晃桥”,还有个“铁索桥”,虽然它看起来可怕,但也是一只看起来表面可怕,但实力弱的纸老虎。所以我轻轻松松地走过了“铁索桥”。

成功的道路是艰辛的,坚持、坚持再坚持是成功的方法,你只要用上了这个方法,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4

通过学习和观摩,提升了我们的课程意识,深化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解和价值认同。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有着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规定性的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经验性、实践性课程,是体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课程,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丰富学生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它集中反映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

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

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处理好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密切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

与其他类型的课程一样,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也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但与其他类型课程的目标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的目标,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

(五)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开发及实施应围绕基本内容领域来展开,注重整合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环境教育、反毒品教育等内容,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是学生活动主题,因而具体内容应由学校根据学生需要来确定。

1.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不是教师或课程编制者预先具体设计的,而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的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2.要体现学校和社区的特色。学校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基地。每所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社区背景各异,学校发展的理念和学校传统不尽相同,因地制宜,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学校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内容的基本要求。

3.要从学生生活中提出问题并确定具体活动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不应来源于书本,而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

4.要避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学科化倾向。不要将综合实践活动变成学科拓展活动;不要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在教室“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要课程内容教材化,教师对“预设性教材”的依赖性太强,有许多教师与学生围绕 “资源包”在教室里“讲”或“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让我们共同努力,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新课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课程,成为孩子们发展提高的魅力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5

7月3日的早晨,五年级的同学们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带好所需的物品,整齐的排着队伍站在校门口等待着校长宣布注意事项。这是我们小学第一次出游。等我们明白了注意事项后,就乘着大巴车向丰润泽活动地出发了。

一路上,我们有的在一起谈笑风生,有的在低头看着自己带来的各种书,还有的在欣赏着郊外美丽的风景,心里又欢快又兴奋。经过大约30分钟的路程我们来到了丰润泽的第一个活动地点---突破训练营

我们排好队伍等待着教官的指导。经过一番对话后,教官对我们开始了真正的训练。首先教官整理好我们的队伍,开始训练我们站军姿,刚开始我们一个个斗志昂扬,生龙活虎,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感到越来越累,站的也歪歪扭扭的了。过了一段时间,教官看到我们站的东倒西歪,感觉我们好像不想站了,便让我们开始走正步,可没走几步队伍就一片乱糟糟的,大家一点也不齐心,看到这,教官只好让我们分开四排来走,用比比哪排走得好的方法来激励我们,并且让我们一直不停的走,果然我们的队伍明显比原来好了许多。接着,为了让我们活跃兴趣,按班的顺序依次来进行游戏---真人CS。我们个个都玩得满头大汗,意犹未尽。我心想这个游戏既能训练我们作战,还这么有趣好玩,真是一举两得。时间过得真快,中午到了,各班全体集合,听完教官对我们说的餐馆注意事项,我们开始用餐了,我们各自都小心翼翼,生怕被教官惩罚。下午我们集体去会议室看影片,这部影片记录了祖国的过去和当下,也记录了好多国家互相之间的战争。告诉我们不要忘记过去,奋发图强,为祖国的强大发展付出一份力量。

离开第一个活动地点,我们来到了下一个活动地点---植物园,进了植物园里各种的奇花异草,让我们惊叹不已,解说员为我们一一讲解,让我们增长了不少见识和知识。四点的时候我们欢乐的满载而归。

通过军训,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军人训练的艰辛和他们那种不怕苦的精神。参观植物园让我知道了大自然的神奇,还告诉我们大自然的奥秘需要我们勇敢的去探索。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既增长了知识,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我还希望学校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并参与进来。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6

有幸去乳山畅园小学观摩了威海市综合实践优质课比赛。一共听了六节课,节节都有亮点,让我受益匪浅。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有两节课,一节是石岛实验小学盛艳红老师执教的《创意花盆》一课,一节是高区实验小学李腾老师执教的《神奇的纸飞机》一课。

先说《创意花盆》一课。首先感觉盛老师非常有亲和力,听她上课非常舒服,一看就是很有素质的一位老师。其次,这堂课在选题立意上贴近学生生活,又比较新颖有趣,所用材料垂手可得,制作的作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实用性。学生制作起来既不会太难,又很有成就感。另外,整堂课的设计有如行云流水,环环紧凑,一气呵成。重点通过学生的观察、猜想、尝试等系列探究活动来解决,难点要点通过视频播放进行技术引领,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体验发现、创造、分享的快乐和成功感。教师适时点拨、鼓励、总结,做到指导到位,不越位,不错位。是一堂赏心悦目的课。

再说《神奇的纸飞机》一课。这堂课本身就是一堂非常有趣的课,看了纸飞机飞行的视频,我的好奇心都被勾起来了,更何况是玩心很重的孩子们。课堂上孩子们的眼睛跟随着老师而动,竖起耳朵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认真完成老师布置得每一个任务,生怕自己落下任何一个环节。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表现积极主动又不失秩序。尤其是试飞环节,学生练习,交流,总结,再练习,再交流,在总结。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掌握飞行要领,更行之有效。一堂课,既有科技含量,又有德育渗透,非常好。

听完这六节课,我也有自己的几点看法:

1.每节课学生动手开始制作,也是发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梳理。可以通过作品对比,经验交流,提疑解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交流碰撞总结出好的经验做法,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抓住重点,条理清楚地讲解点拨,突出操作过程,在难点的突破上要有办法。可能是离得远,对于学生活动这一块看得不是太清楚。学生活动和教师指导效果不明显。

2.评价环节,有的课堂没有明确具体的评价要求,学生评价的标准比较单一,教师总结的过程也比较简单,没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我觉得在评价环节,可以抓两头,带中间,以鼓励为主,充分发现优点,优秀作品可让作者谈谈制作经过体会,对动手能力相对差一点的学生作品,要寻找、发现值得肯定的地方,激励自信。对于有创意的作品更要给予赞赏,评价环节也是一个总结经验、提升能力的过程,所以要好好把握。

3.教师好的评价语言对于一堂课非常重要,它可以推动课堂,促进学生,点燃激情,提升能力。上实堂课不像模拟课,评价语言可以事先准备好,背上来就可以了。实堂课虽然也会提前预设学生怎样回答,但毕竟只是老师的思路,学生是活的人,有思想有个性的人,一个问题他们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这样老师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觉得这几节课,老师的评价语言很到位,但没有发掘评价语言的最大潜力,没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产生更大的作用。

4.思考:动手实践操作的课堂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虽说各有千秋,但实践操作课更生动,更吸引人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相对浓厚,但没什么厚度。研究性学习课,有一定的底蕴,相对沉闷一些,学生在没有很好的基础上是非常考验教师能力的。如何进行一个融合,互相取长补短。另外,感觉综合实践课的创新和特色越来越少了。

仅靠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难以学会和巩固一种技能的,必须要在生活中进行不断的实践和训练。在一堂课的基础上,能去探究出更有新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才算是授之以渔。总之,一天的学习对来我来说收获很大。各学科都是相通的,这也让我在对比中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不断改进,逐步完善自己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7

以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些许迷茫,不知该如何选材。但周三听了5节威海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后,让我耳目一新,原来综合实践就在我们身边,它离我们很近,只要我们充分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资源,就能上出一节很棒的实践活动课。

一、用心体会,综合实践活动就在身边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直接体验和真切感受,综合地利用各学科的知识,用综合的办法,通过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视野和方法,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用心体会,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中提出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使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在学生的生活中来,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实,学生就越能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乳山南黄镇中心校刘金花老师执教的《种子粘贴画》,给学生动手指导方法,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在一节课内让学生创作出一幅种子粘贴画,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的兴趣浓厚,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综合实践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活动为主。海埠小学王丽老师执教的《影子的奥秘》这节课,整个课堂体现的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行为:自由结合小组、合作制定计划、主动参与活动、自我总结、自我反思。通过实践,使活动回归生活,使生活更具色彩,使学生人生更灿烂。

三、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基于生活实践的课程。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文化环境都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资源。荣成市俚岛镇中小完小阎少涛老师执教的《奇思妙想生日party》,选材关注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小兰过生日进行策划,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实际中充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关心社会生活,关心他人,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咀嚼着听课笔记上的感悟,享受着市级优质课这顿美餐。今后,我也继续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8

暑假里,我学习了《小学综合实践课堂诊断》,从中收获很大,体会更是颇多,通过学习,我明确了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担任的角色: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着、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价者、研究者和开发者,作为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一、要有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适应的课程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比任何一门课程都更需要教师有相应的课程意识。首先,它要求教师切实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形成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观念是很难落实好这门课程的。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兴趣和爱好。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发展。再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生产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种预设课程,它比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过程,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生成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发展,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资源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那种寄希望于依据某一“教材”来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惯性行为,可能是与新课程有距离的。

第二、要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课程中的地位。

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的地位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合作式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在意大利瑞吉欧幼教模式里被形象地称为“打乒乓”这一“打乒乓的过程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共同研究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师生关系也是如此,既不是学生中心,也不是教师中心,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既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也强调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要提高自身素质,发展自身能力

作为一线教师需要“规划与设计的技能,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我们再聚焦到教师指导所需要的能力,再具体一些,那么以下四种能力是教师做好指导所需要的:1.问题预测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预测,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有效地给予点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入。当然,要做到充分的准确地预测是不可能的,需要教师以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出现问题,在不断的设计、实施、指导过程中提高预测能力。2.观察能力。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这是教师指导有效性的基础。3.对话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蹲下来,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想法,以合作伙伴的身份与其进行交流。切忌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确定或转移话题,切忌变成简单的告诉。4.组织交流的能力。在组织交流讨论时,教师应该创设一种民主的活跃气氛,并注意运用引导性提问,促进学生讨论的深入进行。特别是总结性的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反思自己及小组的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讨论在协商中找到解决办法。

总的来说,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要本着认真的态度,扎实地开展学习研究——总结——实践——再学习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我相信学生的未来不仅仅在家长手中,他更深藏在教师和纷繁复杂的大社会中。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下一篇:银行安全生产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