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安全生产责任书

2023-0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银行安全生产责任书

银行破产中的国家责任

作者简介:苏洁澈(1980-),男,浙江瑞安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北京

邮电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2249;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0)摘要:有效的

银行破产制度对于处置金融危机有着重要意义。为了维护金融稳定,大部分

欧洲国家通过立法赋予银行监管机构广泛地处置问题银行的权限。监管机构

行使权力可能损害破产银行相关方(股东、存款人以及债权人)利益。欧盟

法为破产银行相关方追究监管机构的国家责任提供了法律依据。欧洲法院所

确立的国家责任原则同样适用于银行破产领域。这给成员国的监管机构处置

银行破产施加了一定的限制,同时给银行股东提供了直接的保护。对银行破

产中的国家责任问题的处理,涉及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间的平衡和银行破产

中相关方的责任分担。

关键词:银行破产;国家责任;国家援助;直接效果

1-0105-08

2007-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期间,许多国家通过立法赋予银行监管机构更为

宽泛的权限以快速处置问题银行。后危机时代的银行破产法变革也方兴未艾

。当前的国际法规则并未直接约束国家处置问题银行的权限,这使得各国处

置银行破产问题各行其是。国家在对问题银行进行处置时将产生国家责任问

题,欧洲法院所确立的国家责任原则将为银行破产制度的构建提供一种新的

视角。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欧盟制订了一系列银行破产相关的规则

。成员国在处置银行时可能因违背欧盟法而承担国家责任。当前研究银行破

产的学者主要从国内法的角度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银行破产制度,鲜有学者

探讨银行破产中的国家责任问题。本文以欧盟法为例,探讨银行破产中的国

家责任问题,以期对构建有效的银行破产制度有所启发。

一、国家责任的由来:欧盟法与成员国银行破产法律的冲突目前缺乏统一、

刚性的国际法规则约束各国处置银行的措施,这导致了各国银行破产程序和

处置措施的差异。这种差异增加了国际社会采取统一协调的行动来处置问题

银行的难度,也不利于对跨国金融危机的处置。欧盟很早就试图协调各成员

国间的银行破产制度,其通过的《金融机构处置指令》(2001/24/EC)①某

种程度协调了各成员国关于金融机构的授权和处置。然而该指令并不能很好

地解决成员国间因银行破产而引发的利益冲突问题。该指令在起草阶段曾试

图对银行破产中的国家责任予以规定,但由于部分成员国的强烈反对而最终

没有涉及国家责任问题。现存欧盟法以及欧洲法院的判决对于成员国的国内

银行破产制度以及处置问题银行仍然施加了一定的限制。欧盟法对于银行股

东、雇员、存款人、银行债权人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为了确保成员国之间的

公平竞争,其“国家援助”(State Aids)政策也可能限制成员国处置银行

的措施(政府对银行的援助可能违反国家援助政策)。成员国必须为其违背

欧盟法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

(一)成员国对问题银行关联方的权利限制

银行的利益相关方包括银行股东、存款人、银行雇员和“无担保的交易相对

方”(Unsecured Counterparties)。承担银行破产风险的相关方有强烈的

动机影响银行行为。当银行股东承担损失时,股东有足够强的动机阻止银行

的过度风险行为。存款保险制度②和“最后贷款人”改变了利益相关方的行

为模式:受到上述保障的相关方有动机参与更高的风险以获得相对应的高回

报。部分利益相关方(如股东与存款人)并没有承担银行破产的全部风险,

这增加了银行活动的风险。银行高管与股东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参与

银行经营的高管比股东更倾向于追求短期收益而忽略银行的长远发展。基于

上述原因,各国为了限制银行参与过多的风险行为,往往通过规制

(Regulation)对银行相关方施加各种限制。此类限制包括破产程序发起前、

程序中以及程序结束后。如追究破产银行雇员的民事或刑事责任、限制银行

股东权利、赋予个别债权人优先权等。美国历史上曾经背离公司无限责任原

则,要求银行股东承担无限责任③。欧洲国家的银行法也有限制银行相关方

的条款。

公司股东拥有经济权和治理权,经济权包括获得公司收益、分享公司清算时

的剩余价值;治理权主要体现股东影响公司的经济策略,股东有权召集会议

、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和决定公司经营策略[1](p.67)。部分国家的公司法

规定特殊事项必须经过股东大会同意:如改变公司章程、发行股票、降低股

权资本(Reduce Share Capital)、实体财产交易(Decision on a

Substantial Property Transaction)、解散公司[2](p375)。 然而银行

股东的上述权利受到了实质性的限制。倘若银行实施了“不安全或不稳健”

的活动,其股东的治理权则可能被中止[1](p.79)。当银行股东决定可能危及

银行稳定时,监管机构可以直接终止股东的投票权③。 监管机构通常有权为

问题银行任命管理人或接管人,管理人或接管人事实上在无股东大会同意的

基础上取代了银行原有管理层,剥夺了银行股东的治理权③。为了方便银行

的重整或处置,银行管理人(接管人)有权否认银行债权人与银行之间的合

同,这将损害银行债权人利益。英国《2009年银行法》给予相关机构(金融

服务局、英格兰银行和财政部)处置银行的权限④。相关机构处置银行的权

限包括转移银行资产或股权到私人买家、转移到“桥银行”(A Bridge Bank

)和临时国有化⑤。上述措施对于银行股东权益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然而该

法并没有为银行股东提供实质救济。该法也没有对股东大会在处置程序中的

角色进行界定,以及处置程序与股东优先权可能的冲突也没有提供解决方案

。其他欧盟国家如德国也在金融危机时出台了类似的限制银行股东权利的立

法。德国2008年的《金融市场稳定法》授权监管机构限制或禁止银行股东或

高管行使权利、强制国有化和资产转移⑥。

(二)欧盟法对成员国银行破产制度的制约

1.银行破产相关指令与“直接效果”原则。欧盟法的法律渊源包括条约、立

法和欧洲法院根据普通法以及成员国宪法所确立的法律原则,其中最重要的

立法是条例(Regulation)和指令(Directive)⑦[3](p277)。从法律适

用的角度而言,欧盟法的适用与传统国际法的适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便宪

法规定国际法需要经过转化才能直接适用的成员国,规制和条约也无需经过

转化,可以直接适用。由于规制具有直接适用性,因而更适宜于成员国立场

差异不大的领域。由于金融领域的敏感性以及成员国间的分歧,难以制订金

融机构的相应规制。金融领域的规则往往通过指令来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立场

。成员国对于实现指令的目的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指令更适合高度敏感

性的领域,如金融机构破产。欧盟金融领域的指令主要为了协调成员国之间

的监管政策、促进金融业的自由竞争和保护金融消费者。欧盟制订了与银行

破产相关的指令,如《存款担保指令》(94/19/EC)、《银行法指令》

(2006/48/EC)、《公司法指令》(77/91/EC)和《银行破产指令》

(2001/24/EC)。《存款担保指令》要求成员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险基金

为破产银行的存款人提供最低限度的保障⑧。《银行法指令》则要求成员国

的银行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进行审慎监管⑨。《公司法指令》则为公司股东提

供了特别保护,这些条款同样也适用于银行股东。上述指令的部分条款与成

员国处置问题银行的措施有着潜在的冲突,成员国需为其违背指令的行为承

担相应责任。

欧盟条约(欧盟旧条约第249条)并没有规定指令具有在成员国法院直接适用

的法律效力,而欧洲法院却通过判例赋予部分指令条款直接适用的效力(直

接效果原则)。根据这一原则,部分指令的条款无需经过成员国立法机关转

化被成员国法院直接适用。欧洲法院在Van Duyn v.Home Office案中裁决:

具有直接效力的指令条款应当“足够清楚、精确和无条件”(Sufficiently

Clear,Precise and Unconditional)。判断指令是否具有直接效果通常采取

文本解释的方法。如果指令条款“普遍且明确地满足与内容和主体都相关的

特定要求”,就满足“精确无误”的要求。一旦指令条款被认为具有直接效

力,则破产银行相关方可以直接在成员国法院引用指令条款获得救济。此外

,成员国应当对其本国法做出与指令相一致的解释。为了避免成员国通过解

释指令的方式而事实上架空指令目的,欧洲法院通过初步裁决对成员国法院

发挥一定监督的作用。

2.欧盟法对于问题银行相关方的保护。《公司法指令》、《银行法指令》和

《银行破产指令》涉及银行股东和存款人的保护,部分条款具有“直接效果

”。直接效果原则对于银行股东和存款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存款人可以根据

担保指令所确定的最低限额要求成员国给予赔偿,却不能要求成员国赔偿监

管过失所造成的损害。欧洲法院判决曾认为:只有最低保险限额这一条款足

够清晰和确定,除此之外,相关银行法指令并不能给予存款人直接的保护。

而相关指令对于银行股东的保护更为直接,许多指令直接规定了股东的权利

,具有直接效果。

《公司法指令》为股东的治理权和经济利益提供了保护。指令要求某些特定

事项必须经过股东大会决议,并规定了股东的优先认购权、以及经济利益受

影响之股东获得赔偿的权利[1](p.68)。增资或减资、合并、公司回购股份必

须由股东大会决定;只有股东大会有权限制或取消股东的优先认购权。相关

公司法指令条款还确保了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的投票权。由于《公司法指令》

并没有对银行业做特殊的规定,上述公司法指令条款同样适用于银行股东。

如前所述,成员国为了维持其金融稳定,其立法限制了股东大会以及股东在

处置问题银行时的作用。对问题银行进行增资、合并或国有化并不需要经股

东大会同意,股东的优先认购权也难以得到保障,这与《公司法指令》产生

了冲突。Panagis Pafitis案折射了成员国当前银行破产制度与欧盟指令间的

紧张关系。该案中希腊当局根据本国银行法对问题银行进行了干预,却被欧

洲法院判决违反了欧盟法。《希腊银行法》第六条规定:“银行资本稀释或

监管机构认为银行资本不能满足需要时,监管机构将要求银行在60天内增加

资本。”该法第8条第一款同时规定:“如果银行无法或拒绝增加资本,或以

任何方式妨碍监管,或违背了法律规定或监管部门的规章,监管机构可以取

消银行执照(导致银行被清算)或任命临时管理人,临时管理人将行使银行

的所有权利。”1984年,希腊当局为TKE银行任命了临时管理人。管理人根据

本国银行法未经股东大会决议对银行进行了增资,稀释了原银行股东的股权

。银行的原股东指控希腊当局违背了欧洲《公司法指令》,认为《公司法指

令》可以直接在希腊适用。希腊要求欧洲法院裁决相关《公司法指令》是否

适用出于公共利益目的的银行重整程序。欧洲法院认为:《公司法指令》第

25条(增资必须由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和29条(增资应当保障股东的优先购

买权)具有直接效果,并且适用银行重整程序。虽然希腊的银行法相关规定

为了维护金融稳定这一公共利益,希腊当局仍然不能违背《公司法指令》关

于股东大会行使增资权的规定。欧洲法院最终判决希腊违背了《公司法指令

》。欧洲法院的上述判决为银行股东提供了直接保护,并可能使成员国处置

银行的目标落空。

(三)银行处置措施与“国家援助”政策

为了降低银行破产产生负面效应,各国往往通过其他方式如并购、“桥银行

”、政府援助等措施避免银行被清算。2007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期间,成员

国政府纷纷出台拯救银行的措施,这可能与欧盟的竞争政策相冲突。“北岩

银行”案中,英国政府为其提供了“紧急流动性援助”和债务担保[4]

(para.37)。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政府为其他银行提供了类似的债务担保

。欧洲其他国家也采取了英国政府类似的政府援助措施。政府援助可以缓解

银行困境,减少银行破产现象,具有一定的政治合理性。但“国家援助”通

常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延后银行被处置,可能增加银行破产的成本。国家

对银行的援助通常将原本股东应当承担的风险转移给公众。“国家援助”表

现为税收饶让、监管姑息、债务担保、现金支持或以非现金方式③。为了避

免成员国采取的措施扭曲成员国之间的公平竞争,成员国的国家援助,政策

受到欧盟委员会的审查。

委员会第一步确定企业是否得到了成员国的援助,然后决定援助是否违背欧

盟竞争法。个别成员国曾认为银行破产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银行的

援助不应当受到欧盟竞争政策的掣肘。但欧洲法院通过判决确认“国家援助

”条款同样适用银行[5]。欧盟条约第87条第一款规定:“成员国通过国家资

源给予特定企业援助,只要这种援助歪曲了或可能产生歪曲竞争的威胁,或

影响了成员国家之间的贸易,该援助即违背欧洲共同市场的目标。”该条同

时规定了例外情形:成员国可以出于拯救国内受到严重扰乱的经济而实施援

助。委员会通常采用“私人市场经济投资者标准”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国家

援助”的标准。即国家如果作为私人投资者,是否会在同等条件下采取类似

的援助措施。对问题银行的援助通常构成“国家援助”。只有在极端特殊的

情形下才能成功地援引例外条款。欧洲法院认为:只有成员国整体经济的混

乱,而非个别区域或领土内局部地区的经济混乱才适用例外条款此后的案件

中,委员会坚持了严格的解释。先前成功援引例外条款而对银行进行援助的

案例并不多见。鉴于2008年严重的金融危机,欧洲委员会适度地调整了其“

国家援助”政策。委员会于2009年通过了国家援助临时措施[6],该临时措施

将部分国家援助直接归类为“国家援助”的例外情形。委员会“国家援助”

的临时措施实际上认可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国家援助”的例外情形。笔

者认为,这种政策上的调整仅仅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权宜之计。危机过后,

成员国援引“系统性风险”作为“国家援助”例外的成功率将大大降低。只

有委员会认可对问题银行的援助确实是为了避免体系性的危机,才允许此种

援助。否则这种援助将因违背“国家援助”政策而承担国家责任。

欧盟的“国家援助”制度对成员国的银行破产制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成

员国处置问题银行的措施将受到“国家援助”政策的制约。将“援助”作为

处置问题银行常规手段的国家必将面临银行破产制度效率缺失的问题。而过

于严厉的限制援助的政策可能阻碍对问题银行的处置,因而欧盟委员会对成

员国构建有效的银行破产制度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二、 国家责任构成要件

银行股东或者银行相关方认为成员国处置银行的措施违背了相关欧盟法,则

可以通过当地法院或欧洲法院追究成员国的国家责任。成员国法院与欧洲法

院的管辖权划分,以及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对于相关方能否获得救济至关重

要。

(一) 国家责任的初步裁决:成员国提交争议的义务

因银行破产而诉诸欧盟法追究成员国国家责任的案例相对较少。在Three

Rivers D.C v.Bank of England案中,存款人认为英格兰银行(当时银行监

管机构)的监管过失致使其遭受损失。存款人根据欧盟《银行法指令》认为

监管机构违背了法定监管义务,应当承担国家责任。在Peter Paul

v.Germany案中,德国存款人认为德国政府没有履行《存款担保指令》要求其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义务,要求其根据欧盟法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两个案

例中,英国法院和德国法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英国法院认为:双方都

没有要求将本案提交(Reference)欧洲法院进行初步裁决。关于指令是否赋

予原告权利的问题,英国法院享有自由裁量权,法院没有将本案提交欧洲法

院。而德国则将该案提交到欧洲法院,让其进行初步裁决[1]。这一问题涉及

成员国与欧洲法院的管辖权的划分,由于成员国与欧洲法院之间立场的差异

,不同的法院审理国家责任问题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

为了避免成员国法院肆意解释欧盟法从而落空建立欧盟的目的,欧盟条约第

234条对成员国与欧洲法院的管辖权进行了划分。欧盟条约第234条规定了欧

洲法院对条约解释的管辖权,欧洲法院的司法实践确立了指令解释的管辖权

[7]。欧洲法院认为:关于指令是否赋予个体诉权的问题,欧洲法院拥有管辖

权。英国法官没有将这一问题提交欧洲法院违反了欧洲法院所确立的管辖权

原则。

(二)国家责任构成要件

欧洲法院在Francovich案中确立个体可以根据欧盟法要求成员国承担国家责

任,并确立了国家责任构成要件:被侵害的法律赋予个体权利;违背必须足

够严重;国家的违背义务和个体的损害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由于成员国要对

其国家机构行为负责,破产银行相对方可以要求成员国承担赔偿责任[8]

(p.235)。

1.被侵害的法律赋予“个体权利”。欧盟法赋予“个体权利”是成立国家责

任的首要条件[9]。该条件要求指令条款内容指向“可确定的权利”

(Identifiable Rights)。该条件要求对相关指令进行解释,欧洲法院通过

解释维持了指令适用的一致性和权威性。指令内容是否赋予个体权利应进行

个案分析,欧洲法院的相关案例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一项指令越具体、明

确则对建立“个体权利”越有利。一旦指令条款符合直接效果原则,则可以

认定这一条款赋予“个体权利”[10]。当指令条款不具有直接效果时,欧洲

法院将考虑是否指令条款为保护“特定利益”(Certain Interest)而非“

一般利益”(General Interest)。在Brasserie Du Pecheur and Factortame

案中,欧洲法院将法律所要保护的利益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分析规则为了

保护“一般利益”或者保护“特定利益”,指令的前言和目的可能提供重要

的佐证。在其他领域,欧洲法院对“个体权利”的认定采取了一种相对宽松

的标准:指令的前言和目的可以作为赋予“个体权利”的佐证。在多数情形

下,“个体权利”这一要件很少成为建立国家责任的障碍。

鉴于金融领域的敏感性,欧洲法院对赋予“个体权利”这一要件采取了限制

性的解释方法。欧洲法院限制了《银行法指令》前言对建立“个体权利”的

作用。破产银行相对方将不能依据指令的前言和目的建立“个体权利”。在

Peter Paul案中,德国破产银行的存款人起诉银行监管机构,要求监管机构

承担监管过失的损害赔偿。根据德国侵权法,仅当监管机构对存款人负有法

定义务时,则监管机构为其违背法定义务所造成的损失承担侵权责任[11]

(pp.893899)。德国《银行法1984》免除了银行监管机构对于存款人的法定

义务,原告无法根据其本国侵权法获得相应赔偿。原告试图根据相关银行法

指令追究监管机构的国家责任。原告指控,德国监管机构没有监督银行建立

存款保险体系,违背了《欧洲存款担保指令》。原告认为监管机构没有对银

行进行有效监管,从而导致了其损失。德国法院将该争议提交到欧洲法院,

要求法院裁决德国《银行法1984》排除监管机构义务的条款是否违背了欧盟

法。

欧洲法院通过文本分析相关银行法指令和《存款担保指令》,认为尽管前言

规定了保护存款人的目的,《银行法指令》规定了监管机关审慎监管的义务

,相关法律条款并没有明确赋予存款人“个体权利”。欧洲法院认为相关指

令只是协调成员国对金融机构的授权和监管规则,并不能解释成赋予“个体

权利”。法院认为:指令虽然不禁止成员国规定金融监管机构的国家责任,

但追究监管机构的国家责任与指令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相关。“个体权利”

不能根据指令的前言或目的而获得,只有指令的实体内容才能赋予“个体权

利”。因而,存款人不能根据银行法指令或《存款保险指令》(第3条,第6

-8条)要求监管机构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其利益。欧洲法院的这一立场使得

存款人无法根据相关指令追究成员国过失监管的国家责任。但其他破产银行

的相对方仍然可以根据欧盟法的相关指令建立“个体权利”。前文所述,《

公司法指令》的部分条款具有直接效果,银行股东则可根据公司法指令建立

“个体权利”。此外,《银行法指令》赋予了银行股东更为直接和具体的权

利。如成员国在银行授权方面应当相互承认,监管机构对银行进行惩戒时必

须满足《银行法指令》条件和相关程序。如银行符合申请条件,成员国必须

为申请人颁发执照;对问题银行进行重整时,必须遵守《公司法指令》所规

定的股东和高层的权利。即便是成员国出于本国金融稳定考量,事实上也不

能落空《公司法指令》所担保的股东权利。由于股东利益与《银行法指令》

有着更强的相关性,银行股东将满足拥有“个体权利”这一要件。由此可见

,相比存款人而言,银行股东有更多的渠道要求成员国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

2.违背必须足够严重。如果成员国违背欧盟法的程度达到“足够严重”的标

准则应承担国家责任。这一要件在实践中已经成为国家责任的控制机制。该

要件避免了成员国承担过多的国家责任,也可避免欧洲法院过度地干涉成员

国的国内司法。“足够严重”的要求让欧洲法院将其重心放在对欧洲一体化

目标构成重大威胁的行为上,也避免了其被诉讼所淹没。这一要件经历了从

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在Francovich案中,承担国家责任并不要求违反的程度

必须“足够严重”。在Brasserie案中,“足够严重”开始成为国家责任必不

可少的构成要件。“足够严重”这一词语有着浓厚的主观色彩,这给欧洲法

院解释法律时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欧洲法院通过判例逐渐细化了“足够严

重”要件的相关标准。成员国不实施、错误地转化欧盟法以及成员国立法违

背欧盟法的行为构成“足够严重”。成员国所享有的自由裁量权也是判断是

否构成“足够严重”的关键要素[8](p242)。欧洲法院认为:当成员国“明

显和严重地忽视欧共体法对其自由裁量权的限制”理应构成“足够严重”。

法院通常对自由裁量权进行分类:成员国享有有限的自由裁量权、无裁量权

、成员国享有大量的裁量权。涉及前两类事项时,仅违反欧盟法就符合“足

够严重”的标准。当成员国享有大量裁量权时,法院进行个案分析。法院将

“规则的精确性,违法的心理状态(恶意或无意),错误适用法律是否可赦

免,以及欧盟机构对这问题的立场”等一系列因素作为是否构成‘足够严重

’的判断标准。上述标准有时交叉使用以确定是否构成“足够严重”。涉及

金融监管机构的损害赔偿责任,监管机构通常享有大量自由裁量权。即便建

立“个体权利”,仍然可能无法越过“足够严重”这一障碍。

Peter Paul案中,德国对是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没有自由裁量权,德国不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行为构成“足够严重”。存款人同时指控监管当局的监

管不力构成“足够严重”,并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这一指控需要判断成员

国是否没有恰当地实施(Improper Application)欧盟法[9](p.660)。涉及指

令的具体实施问题时,成员国享有宽泛的自由裁量权,这增加了建立“足够

严重”的难度。与其他领域相比,金融监管机构更多地依赖自由裁量权以实

现其监管目标。涉及监管机构与存款人之间的关系时,《银行法指令》并没

有具体的条款限制监管机构的自由裁量权。存款人试图根据《银行法指令》

追究监管过失所造成的损害显然难以越过“严重违反”这一障碍。涉及银行

股东权利时,相关《银行法指令》条款直接限制了监管机构的自由裁量权,

如银行增资应当经股东大会同意。对于类似条款的违反将满足“足够严重”

。即便如此,成员国法院可能考虑相关的所有因素才确定这一要件,成员国

法院仍然有一定的空间来解释这一要件。成员国并不愿意让金融监管机构承

担侵权责任,其对于“足够严重”这一解释可能使监管机构逃避相应责任。

3.国家的违背义务与个体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成员国对其违反欧盟法所

造成的损害承担国家责任,“严重违反”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应当具有直接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与事实行为密切相关,直接因果关系的认定原则上依据

成员国国内法。许多国家的立法并没有直接规定“因果关系”相关条款。法

院在实践中发展了“因果关系”的相关规则,而不同的政策考量导致了成员

国之间“因果关系”规则的差异,这将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英国判例法并

不认可监管过失与存款人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法院认为,破产银行的行为

导致了存款人的损失,监管机构的过失与存款人的损失并不存在直接因果关

系。这种“因果关系”规则下,即便存款人满足“个体权利”和“足够严重

”的要件,也无法要求监管机构根据欧盟法承担国家责任。部分大陆法系国

家的“因果关系”规则与英国有着明显的差异。法、德、荷兰、意大利等国

的司法实践认为监管过失与存款人的损失存在着直接因果关系。上述国家往

往根据具体的案件,来分析监管机构成为是否存款人损失的原因之一。在法

国的El Skikh案中,法院认为监管机构允许问题银行继续吸收存款,这直接

导致了存款人的损失,构成因果关系。在类似的案子中,德国高院认为监管

机构的过失违背了其应当承担的官方义务并导致了个体的经济损失。在金融

领域,因果关系能够起到限制国家责任的作用。监管机构通常不是存款人损

失的直接施害方,存款人自身的行为可能影响责任的分担,如法国已经通过

因果关系,降低了金融监管机构的损害赔偿责任。监管机构行为将直接造成

被监管机构或银行股东的损失,后者也更容易建立直接“因果关系”。成员

国之间关于“因果关系”规则的差异将导致最终结果的差异,这将与建立欧

盟层面协调金融服务的目标相冲突。由于“个体权利”与“足够严重”标准

成为了控制成员国国家责任的机制,欧洲法院对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也相对宽

松。

三、结论

银行破产中的国家责任问题反映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而在欧洲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更折射了欧洲法院与成员国法院,欧盟整体利益

与成员国个体利益的冲突与协调。欧洲法院通过对涉及银行破产的国家责任

问题的审理,避免了成员国采取单方的行为来损害欧盟的共同利益。欧盟委

员会确立的“国家援助”政策限制了成员国对于问题银行所采取的单方行动

,维持了统一的欧洲竞争政策。

2007年金融危机后,许多成员国的银行破产法律将公共利益(金融稳定)作

为银行破产所要实现的首要目标[1](p92)③。这一目标要求相关机构能够

对银行进行快速的处置。增资或合并需要股东大会通过这一硬性要求可能延

缓监管当局处置问题银行。银行股东可能通过诉讼阻止监管当局处置银行,

如在2008年的Fortis银行破产案中,比利时股东就通过诉讼有效地阻止了监

管当局采取进一步措施③。许多学者曾提议对《公司法指令》进行修改以便

相关机构可以不经股东大会同意为银行快速注入资本[1](p92)。银行的再

注资通常将稀释原有股东的股权,这种提议实际上将导致监管利益优先于股

东利益。这样的主张表面上为了便利处置问题银行,而实际上则可能对处置

问题银行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机构投资者通过为银行注入资本或收购其股

权而成为其股东,当国家机构可以不经其同意为银行再注资或国有化时,则

机构投资者难以维护其利益。为了规避风险,机构投资者或私人买家

(Private Buyer)往往不愿意对问题银行进行投资。为了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

,最终国家将不得不为处置银行提供资金,这将使公共资金面临损失的风险

。尽管欧洲目前仍然面临着空前的金融危机,甚至欧元区面临解体的风险。

欧盟仍然没有修改《公司法指令》,银行股东仍然可以依据《公司法指令》

的相关条款来阻止或延缓成员国的监管机构对问题银行所采取的处置措施。

这也使欧洲国家在构建银行破产制度上面临困境:过于严厉的监管可能违反

欧盟法指令中对股东的保护,而不对问题银行进行及时干预可能恶化银行问

题。

有效的银行破产制度要求国家机构能快速、便捷地对问题银行进行处置。一

旦让成员国承担过多因银行破产而引发的国家责任,这将降低监管机构处置

银行危机的能力,最终可能造成全体民众的损失。欧洲法院在实现欧洲共同

市场的目标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其通过判例限制了成员国违背欧盟条约

的行为也协调了成员国之间的立场。涉及银行破产的国家责任问题时,欧洲

法院面临艰难的选择:过多的国家责任可能限制成员国处置银行危机的能力

;反之,成员国违背欧盟法的行为可能得不到相应制裁,这将落空建立欧盟

的目的。总的来看,欧洲法院当前的判例限制了成员国的国家责任。但这并

不意味对监管机构行为背书,欧洲法院努力维持着债权人、银行股东利益和

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

注释:

①Council Directive 2001/24/EC on the Reorganisation and Winding

up of Credit Institutions。

②存款保险制度客观上起到了补贴银行股东的效果,使其能够将资本投入风

险性更高的活动。该制度也使存款人缺乏足够的动机去“挤兑”银行以避免

损失。

③L.L.Broome.Redistributing Bank Insolvency Risks:Challenges to

Limited Liability in the Bank Holding Company Structure26 U.C.Davis

L.Rev.937, 985,1993. E. Gouvin, “Shareholder Enforced Market

Discipline: How Much is Too Much” 16 Ann. Rev. Banking L311,

331.E.H. Hupkes, The Legal Aspects of Bank Insolvenc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estern Europe,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2000), pp445; J.R. Macey, G.P. Miller, “Double Liability

of Bank Shareholders: History and Implications”27 Wake Forest L.

Rev 27, 35,(1992).

④s.1(1)of Banking Act 2009; E. Avgouleas, “Banking Supervision

and the Special Resolution Regime of the Banking Act 2009: the

Unfinished Reform[Z]4 (2) CMLJ 201, 212(2009).

⑤s.1(3)of the Banking Act 2009。

⑥参见《德国银行法》第45条和48条,德国《金融市场稳定基金实施法》。

⑦条约包括建立欧盟的条约,以及欧盟与第三方签订的条约。立法主要包括

条例、指令和决定(Decisions),决定包括框架决定(Framework

Decisions)和决定,决定只对决定所提及的当事方(成员国或个人)适用。

⑧Preamble and Art.7(1) of Directive 94/19/EC.

⑨Art.3,art.68 of Directive 77/80/EC.

Art.288 of the Treaty o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European

Union,O.J.C83/1,2010.

Case 26/62 Van Gend en Loos [1963] ECR 13; Case 41/74 Van Duyn v.

Home Office [1974] ECR 1337; K. Lenaerts, “Of Birds and Hedges:

the Role of Primacy in Invoking Norms of EU Law” (2006) 31(3)

European Law Review 287. J.A. Winter, “Direct Applicability and

Direct Effect: Two Distinct and Different Concepts in Community Law

” (1972) 9 CMLR 425, 427; S. Prechal, “Member State Liability and

Direct Effect: What’s the Difference After All?’ (2006) EBLR, 299

316.

F. Becker,A.Campbell,The Direct Effect of European Directives:

towards the Final Act?(2007) 13 Columbia Journal of European Law

401, 404; C.V. Dam, European Tort Law (Oxford, 2006); S. Prechal,

Does Direct Effect Still Matter(2000) 37 Common Market Law Review

1047, 1048.

Case C222/02, Peter Paul, judgment of 12 Oct. 2004.

Art.25(1),30 and 37 of 77/91/EC.

Art.7 of Third Council Directive 78/855/EC of October 1978 Based on

Article 54(3)(g)of the Treaty Concerning Merger of Public Iimited

Iiability Companies.

Art.19(1)(a) of 77/91/EC.

Art.29(4) of 77/91/EC.

Art.7, 8, 10, 12, 13 of Directive 2007/36/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1July 2007 on the Exercise of

Certain Rights of Shareholders in Iisted Companies.

C441/93, Pafitis and Others v. TKE and Others [1996] ECRI1347

Art 6 of Special Law NO. 1665/1951(Official Journal of the Hellenic

Republic).

银行临时管理人的决定一公布,则银行的所有权利和义务归于临时管理人行

使。临时管理人还将对银行进行管理。参见:Article 1 of Law No

236/1975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Hellenic Republic, EK Edition A

275 of 5 December 1975)。

该案中,银行并没有在60日之内增加资本,监管机构因此对其任命了管理人

(管理人取代了银行原先的权力机构),管理人对银行进行了增资。

Art.87 of EC Treaty.

Art.87 (3)(b) of EC Treaty.

Joined Case T132/96 and T143/96 Freistat Sachsen and Volkswagen

AG v Commission[1999] ECR II3663.

Commission Decision 98/490/EC in Case C 47/96 Crédit Lyonnais (OJ L

221, 8.8.1998, p. 28), point 10.1; Commission Decision 2005/345/EC

in Case C 28/02 Bankgesellschaft Berlin (OJ L 116, 4.5.2005, p. 1),

points 153 et seq.; and Commission Decision 2008/263/EC in Case C

50/06 BAWAG (OJ L 83, 26.3.2008, p. 7), point 166. See Commission

Decision in Case NN 70/07 Northern Rock (OJ C 43, 16.2.2008, p. 1).

临时措施将对银行的次级贷款的担保归类于例外条款的适用范围。上述措施

主要适用于中小银行,委员会仍然对针对大银行的援助进行个案审查。

[2000] 2 W.L.R 15, 83.

Three Rivers D.C v. Bank of England 2 W.L.R.15(2000).

Case C6 and 9/90 Francovich and Bonifaci v.Italy ECR I5357,

para.35, 41; Brasserie du Pecheur S.A. v.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1991).

Case C178/94, Erich Dillenkofer v.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ECR

I4845(1996).

该法规定银行监管机构出于公共利益履行其监管职能,并不对个体负有官方

义务。德国《银行法1984》通过该条款之前,德国的存款人成功地从监管机

构获得赔偿。

德国法院判决监管机构赔偿《存款保险指令》中所规定的最低保险限额

(20000万欧元),但是对于超出保险额度的损失不予赔偿。存款人根据《银

行法指令》和《存款保险指令》要求德国承担国家责任。

Hirst勋爵认为《银行法指令1977》赋予金融机构可执行的权利,当监管机构

取消银行执照时,则金融机构有权根据《银行法指令》第8条来挑战监管机构

决定。参见:Three Rivers District Council and Others v. Governor

and Company of the Bank of England [2003] 2 AC 1, 80, Lord of

Hirst.

Case C150/99 Stockholm Lind?park [2001] ECR I493, para.39;

H.B.Schafer and R.V.Bergh,State Liability for Infringement of the

EC Treaty: Economic Arguments in Support of a Rule of Obvious

Negligence[J]European Law Review,1998,(236) .

Cases C39293, ECR I1631(R.v. HM Treasury, ex parte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P. Craig,Once More unto the Breach: the Community, the State and

Damages Liability 113 Law Quarterly Review(1997) 67, 74; G.

Anagnostaras, “Not as Unproblematic as You might Think: the

Establishment of Causation in Government Liability Actions” 27(6)

European Law Review (2002)663, Page664.

Three Rivers District Council and Others v. Governor and Company of

the Bank of England 2 AC 1; Yuen Kun Yeu v Attorney General of Hong

Kong [1988] A.C. 175 (PC (HK)) [2003].

Cour Administrative d’ Appel de Paris, 30 March 1999, El Skikh,

AJDA.1999.951.

根据法国银行法,监管机构只为其重大过失行为承担侵权责任;德国《1984

年银行法》免除了监管机构对于存款人的法定保护义务。

M. Andenas and D. Fairgrieve, “Misfeasance in Public Office,

Governmental Liability, and European Influences” ICLQ 768. 2002

笔者认为,欧洲法院与成员国法院对这一问题采取不同的立场,银行股东仍

然难以根据《公司法指令》在当地法院挑战监管机构决定。

参考文献:

[1]K.Alexander.Bank Resolution Regimes:Balancing Prudential

Regulation and Shareholder Rights[Z].CS61,2009,(9).

[2]Gower,Davies.Principles of Modern Company Law[J].Oxford, 2008,

(8).

[3]P. Craig and G. Burca, EU Law: Text, Cases and Materials[Z]

Oxford, 2007.

[4]European Union Information and Notices, State Aid C 14/08(ex NN

1/08) Restructuring Aid to Northern Rock Invitation to Submit

Comments Pursuant to Article 88(2) of the EC Treaty[J]Official

Journal,2008,(3).

[5]H. Weenink,P.S. Steinen.State Aid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Z].J.I.B.L.R,2008.

[6]Temporary Community Framework for State Aid Measures to Support

Access to Finance in the Current Financial and Economic[J]. Crisis

Official Journal 2009,(16).

[7]C150/99, Stockholm Lindopart Akiebolag v. Swedish State[Z].

20000926.

[8]C.Hadjiemmanuil, Banking Regulation and the Bank of England

(LLP, 1996).

[9]M.Tison.Do Not Attack the Watchdog! Banking Supervisor’s

Liability after Peter Paul[J]. Common Market Law Review 660,2005,

(42).

[10]T. Tridimas,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mmunity Law: Growing up

and Mellowing Down Common[J].Market Law Review,2001,(38).

[11]B.S. Markesinis. H. Unberath[M]Hart:The German Law of

Torts,2002.[责任编辑:刘琼莲]

作者:苏洁澈

第2篇:银行高管责任审计重点的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银行审计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农业银行在审计业务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不断提升银行内部的审计目标,审核效益显著。为了进一步加强银行内部的控制管理,农业银行强化了内部高管责任审计制度,在本文实践研究中,笔者将对银行业高管责任审计的审计重点进行阐述,以此为完善我国农业银行内部管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业银行 内部管理 高管责任审计

一、前言

2007年1月16日,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确指出了我国各个部门、单位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都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银行都将内部各级管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为一个长效机制长期坚持执行,实施银行内部高管责任审计工作,这对于我国农业银行提升内部监管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银行高管责任审计工作的主要作用

(一)客观评价高管人员的管理水平

通过实施高管责任审计,可以根据审计结果客观评价银行高管人员的管理水平,为领导者选拔和任用干部提供相关依据。

(二)促进银行改进管理并提升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高管责任审计,对银行内部的经营活动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可以发现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引起高管人员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并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促进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银行高管责任审计工作的审计重点

根据指导意见,银行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必须坚决按照“规范管理、健全制度、提高质量、全面推进、突出重点、深化发展”基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积极发现、解决影响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并努力突出银行内部高层管理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特色,为此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点内容:

一是明确审计目标并理清发展思路。在实施银行高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应该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与要求,力求在广度、深度上有所突破,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切实加强相关审计队伍的建设工作。

二是抓住总体趋势并突出审计重点。在审计工作中紧紧围绕“责任落实”、“权力运行”两个重点内容,切实加强内控管理、权力运行以及任期绩效的监管力度,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关注政策执行力、国家经济决策、内部责任审计管理以及其他银行高管责任审计发展动态等等,以此来提升自身责任审计工作的建设性、实用性、适应性。

三是创新审计方法并提升审计效能。通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深入探讨经济责任审计,总结相关先进工作经验及教训,以此完善银行高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运行机制。首先应将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工作紧密相连,同时建立健全相关量化评价指标并形成责任审计管理数据库,实现制度化、常态化、经常化的督查指导工作机制,并且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管理制度,实现审计规范化管理,以此来确保审计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四、银行高管责任审计发展建议

(一)建立健全银行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目前,由于各个地区的银行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无法制定一套广泛适用的标准体系,各个地区的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建立银行高管经营业绩审计评价机制,我们需要遵循“抓住关键,促进优势形成,实施多级评价机制,综合分析多项指标”原则,检查差别性与统一性相结合,做到评价体系的公正性、客观性,这样有利于将银行高管的经营业绩审核实现直观、准确量化考核。

(二)充分运用银行高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对于银行高管责任审计工作而言,充分运用责任审计结果是其工作重要的一环,其不仅关系到银行高管的工作命运问题,更是有效发挥银行高管责任审计职能的有效体现。为此,我们需要着重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开好联席会议,做好互通信息、协调配合工作;二是将审计结果运用于银行高管的监督、管理、任免中;三是将审计结果运用于预防和治理银行高管腐败中。

五、结语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银行高管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从而有利于充分体现银行高管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丰富国有商业银行高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我们从多方面开展高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商业银行“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宗旨和实现价值最大化出发去作审计评价,从而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旭.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问题及建议[J].中国内部审计,2007(3):214.

[2]赵开元编著.中国农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全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7-39.

[3]蒲军宏.国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10:182-183.

作者:邱莉

第3篇:浅析银行卡盗刷纠纷中银行法律责任

摘 要:随着银行卡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银行卡被盗刷冒用的案件频发。本文主要分析了银行卡盗刷冒领的原因,并对在银行与储户都无过错的情形下,他人持伪卡盗刷存款时损失应该由谁承担,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银行卡盗刷 银行 违约 主要责任

一、银行卡介绍及银行卡盗刷冒领原因分析

1.银行卡介绍

银行卡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提款、消费和转账等功能的交易工具。银行卡为人们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银行卡被盗刷冒用的案件频发,其在使用中的风险日益凸显。但盗刷银行卡的规定却面临着法律真空,导致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时适用法律随意,无章可循。

2.银行卡盗刷冒领原因分析

银行卡交易过程中,银行卡取款必备是附有持卡人身份磁条信息的银行卡和正确无误的密码。银行卡被盗刷冒用的原因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原因是因银行过错导致银行卡信息和密码被不法分子截取。如不法分子安装摄像头等设备盗取持卡人信息及密码。另一类是不法分子在ATM机上安装吞卡装置,不法分子截取真卡后而盗取卡内资金。这时因银行没有尽安全保护注意义务,所以它应当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第二类原因是因持卡人自己的过错导致银行卡信息和密码泄露。比如因持卡人自己遗失银行卡和密码或者是持卡人未尽到妥善保管银行卡和密码的义务,持卡人因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第三类原因他人持伪卡在异地冒领,银行卡信息和密码泄露原因无法查明的。对于第三类情况各方责任的分担争议很大。

二、法院对于银行卡盗刷纠纷的判决

对于银行卡被盗刷的案件,各地法院的判决结果大相径庭。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人民法院在他人持伪卡在异地冒领的案件中作出的判决是被告处于存款合同关系中相对较强的地位,在其不能证明储户对其存款被冒领负有较大的过错时,酌情应对损失承担70%的主要责任;而原告则处于存款合同关系中相对弱小的地位,在不能排除其对存款被冒领亦负有一定过错的情形下,酌情应自负30%的次要责任。然而广东高院针对案件情节基本相同的纠纷作出的裁判却是损失由银行与邱女士各负担50%。而成都市中院对同类案件经审理认为银行对此应负全部责任,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银行卡信息和密码泄露的原因无法查明时,责任的认定和承担存在很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银行是否要为第三人(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承担责任?如果银行需要承担责任,那么银行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类纠纷中各方的责任如何进行分配?

三、银行主要责任以及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在银行卡被不法分子利用伪卡进行盗刷,而银行卡信息和密码泄露银行卡的原因无法查明的纠纷中,银行构成违约,需承担主要的责任。银行与持卡储户之间法律关系的认定上,双方存在储蓄合同关系。银行行为构成违约 ,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的依据在于既然银行与持卡人之间成立合同关系,那么根据债的要求,银行有义务向债权人即储户履行给付(合法付款)。因银行与持卡人形成合同关系,违反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合同的行为是违约行为,因此持卡人要求银行承担的应该是违约责任。银行卡盗刷纠纷案件的发生,是因侵权人盗取了款项,使得持卡人账户上资金数额减少,持卡人要求银行支付侵权人未盗取款项前账面上的资金量,银行不予支付而引发的纠纷。银行是否应该支付持卡人的请求,关键在于判断银行向克隆卡持有人的付款行为的效力。不法分子使用克隆卡取款引发的银行与储户之间的纠纷,其实质是银行在对克隆卡持有人付款后,是否仍应对真正的债权人即持卡人承担付款责任的问题,即银行对克隆卡给付是否有效的问题。如果认定银行对债权的准占有人的给付行为是有效的,那么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已消灭, 因此储户只能追究克侵权人的侵权责任或不当得利返还责任;如果银行对债权准占有人的给付行为无效,则银行对持卡人的债务依旧存在,银行必须根据储户的要求支付存款,并由银行追究克隆卡持有人的侵权责任。在交易中,只要受领人自外观上给人以有受领权的表象,且履行人是善意给付,则履行人所为的履行行为有效。银行卡交易的受领权的表象为前文提到的附有持卡人信息的真实银行卡和正确的密码。真实有效的银行卡是银行合法付款时不可或缺的条件和最基础的环节,银行有义务对银行卡的真伪进行辨别。银行作为经营者,从储蓄和信贷活动中获取了巨额利润,应当通过技术投资和硬件改造加强风险防范,确保储户存款的安全,这是银行应付的义务,如果银行没有很好履行这个义务,则构成违约。因为银行将储户的存款放贷获取高额的利差,据此要求银行对银行卡的识别承担较大的义务是是适宜的。银行是卡的发行者,银行掌握了银行卡识别的技术,伪卡的识别义务在银行身上,当银行未能识别出假卡而错误付款,其过错是重大的。因此银行应负主要或全部责任,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银行承担主要责任的意义

笔者认为要求银行负主要或全部责任,对银行卡盗刷风险的降低以及损失的合理分配是十分有利的。如果要求由持卡人承担大部分损失,负担银行卡使用中风险,对个人是非常大的成本负担,对信用卡行业发展也不利。发卡人首先承担责任,银行在经营中会在客户群体中分散已有的损失,最终达到有效降低风险的目的。因此由发卡人承担一定程度的损失,并且在信用卡用户间进行分散,无疑是较好的制度选择。同时法律规定银行承担主要责任亦有利于促使银行不断改进银行卡安全技术。金融机构为预防风险会加大技术投资和重视硬件改造,采取措施防止银行卡制卡和加密技术流失,同时提高自助机具对克隆卡的识别能力,从技术上防止克隆卡盗取资金,并提高ATM机具自身防窃取装置的技术水平。

五、结语

当然我们不能片面要求银行承担责任,为了使银行为追求减轻责任而积极履行相关义务,主动避免储户进一步的损失,当银行积极履行义务时应减轻其责任。面对日益凸显的银行卡纠纷,我们要完善法律的规范,在各方面建立比较成熟完善的制度,切实保护,才能够真正保障银行和储户各方的权益,促进我国信用卡业大规模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新军:《现代社会中的新合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王泽鉴:《债法原理》(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王小强

第4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支行安全保卫工作责任书

(2013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银行监管部门、公安机关、省分行、市分行安全防范有关规定要求,切实做好全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内部治安稳定和资金、财产及职工人身安全,为全行各项金融业务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治安环境。结合全行实际情况,由行长与各部室经理签订本责任书。

一、基本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坚持科学管理、依法指导,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 坚持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群防群治、综合治理。

二、责任范围

(一)各部门经理是本部室的安全保卫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部室安全保卫工作负总责;各部室必须组织所属员工共同参与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安全保卫工作责任落实到所辖部门、网点的各位员工,安全保卫责任书签订率达到100%。

(二)各部室在行领导和上级安全保卫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负责本部室安全保卫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

三、责任目标

(一)认真贯彻落实监管部门、上级行和本行安全防范各项工作要求,切实抓好辖内安全防范工作,全面提升安全防范综合防控能力,确保本部室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各项工作内容和要求贯彻落实到位。

(二)认真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保持案防高压态势,杜绝重大治安案件,严防低端案件,确保本部室不发生抢劫、盗窃、诈骗等刑事治安案件和治安事故,确保本行资金、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

(三)认真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做好火灾预防工作,确保辖内不发生火灾事故。

(四)严格安全经营管理,确保本部室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仿亡事故。

(五)强化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力度,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六)加强安全防范、合观经营教育培训工作,确保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防范能力的提高,不发生违规行为,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四、责任内容

(一)认真贯彻落实银行监管部门、公安机关、上级行有关安全保卫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建立健全和细化完善安全保卫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责任分工;定期分析研究责

任范围内的安全保卫工作情况,结合本部室实际,组织落实安全保卫工作计划和各项措施,把安全保卫工作列入本部室的管理工作目标,与经营发展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同奖惩。

(二)认真落实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保卫责任书。各部室经理要与所属员工签订安全保卫工作责任书,明确各岗位安全保卫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确保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到位。责任书要签订到所辖部门每位位员工,建立安全保卫工作“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横到边、纵到底、分级负责”的责任管理体系,并制定有效的安全保卫工作考核制度,确保完成安全保卫工作目标。

(三)加强对安全保卫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上级行规定要求进一步加强完善安全保卫组织机构体系建设,建立各级治安保卫、义务消防群众组织,广泛开展治安保卫、义务消防活动,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作用,明确兼职 安保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标准要求,加强对其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评,支持安全保卫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职责,为其有效地开展工作创造便利条件,切实增强安全防范能力和安全保卫工作力量。

(四)加强对金库、营业网点、自助机具资金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金库、点钞室。营业网点以及过夜现金管理规定和现金尾箱交接制度,确保资金安全。

(五)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安全保卫工作检查,保证检查频次和检查质量。要认真坚持落实好日常安全检查,并留有相关检查资料记录(包括检查内容评价表,检查工作表等)、检查情况总结报告(包括检查基本情况、好的特点、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要求意见等),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及时组织进行整改,确保整改工作的有效落实。

(六)细化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工作。一是结合营业网点、办公场所环境条件和实际人员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流程;二是严格落实演练频次,营业网点每个月必须组织进行一次应急预案演练,主要包括各种情况下的防抢劫、防盗窃、防诈骗演练和消防演练;三是积极组织开展部室经理制定应急预案、编写演练教案和实施演练的评比竞赛活动,大力推广保定七一路支行演练模式,进一步提升演练技能和效果;四是应急预案演练必须建立完整准确的演练文字记录和影像资料。通过演练,切实增强参演人员的防范技能,熟练掌握处置的方法。

(七)加强安全防范设施达标建设工作。做好安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维护”的原则,严格落实安防设施管理责任制,将安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工

作纳入本部门检查考核范围,确保安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八)加强职工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培训,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培训机制。一是要制定有安全防范教育培训计划方案(包括教育培训的内容、时间、方法、责任人及考核办法);二是要建立健全学习教育记录和影像资料。通过教育培训,切实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知识、遵章守制和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整体素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九)严格执行《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治安灾害事故及各类案件,对重大突发事件须按照监管部门、公安机关、集团公司《邮政金融资金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的时限和程序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并妥善处置,严禁瞒报、迟报、谎报。

(十)加强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工作,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和制度实效。大力推广邢台市分行各级机构安保基础管理和制度建设经验及做法,进一步完善各级安全保卫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各项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各项安全保卫工作台帐登记规定,健全完善各类安保工作档案登记和资料的管理工作。

(十一)对公安、消防、银行监管部门下发的整改通知书,应立即进行整改,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向监管部门及

上级单位报告。

(十二)积级组织开展“平安支行”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安全防范综合能力,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安全保卫方面的工作。

五、责任追究

依据《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案件防控工作的监管意见》、《邮政金融资金安全责任查究规定(试行)》和总行《邮政金融从业人员违规行为处罚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落实责任查究工作。

六、责任期限

本责任书的责任期限为2013年1月 1日起至2013年12月 31日止。在责任内,如遇责任人变动,则以继任者为责任人。原负责人和新负责人的责任划分以离、到任时间为准。

七、其他

本责任书责任书一式二份,签订者各持一份。

二O一三年三月十二日

第5篇:内蒙古银行通辽分行2014年消防安全责任书

内蒙古银行通辽分行

2014年度消防责任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我行实际,按照上级要求,内蒙古银行通辽分行与员工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一、责任内容

1、各支行负责人是所辖网点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消防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指导本单位的消防管理工作。消防工作要纳入日常工作计划中,确定支行内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工作与业务经营相适应。

2、注重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不得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和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定期组织检验,维修消防设施和器材,确保完好有效。

3、建立健全岗位防火安全规章制度,防止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放射性等化学危险物品带入营业场所,要落实各项防火安全措施,营业场所和库房重地应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装备,指定熟悉消防器材性能、掌握防火灭火知识的人员负责管理和维护。

4、为保障营业场所等重要场所的安全,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不得擅自在营业场所及消防通道上,用可燃材料隔离、装饰房间,不得堆放杂物。消防灭火器材应放置在明显、便于使用的地方,并要经常进行检查。要及时发现和堵塞火灾漏洞,消防火灾隐患。

5、发电机房使用汽油,应按照消防安全及操作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不得吸烟、使用明火。

6、积极开展防火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火意识,重视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消防常识的宣传教育,按照各自防火预案积极组织本行职工开展防火、灭火演练。

7、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经常进行防火检查,及时消防火灾隐患。凡下班或节假日前,都要检查工作场所是否有火源,非工作需要的电源是否关闭。安装使用电器设备必须符合消防规定,未经主管部门许可,不能擅自加装和拆卸电源及电器设备。对消防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隐患通知书和提出的整改意见,应积极组织配合尽快消防隐患,预防火灾事故。发现火情应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并及时报告,同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二、附则

1、本责任书执行期限从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

2、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签订责任书双方各保留一份

银行盖章:

签字日期:

支行、员工(签字): 签字日期:

第6篇:农村商业银行安全保卫责任制实施细则

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保卫责任制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安全保卫责任制,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和国务院颁发的《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精神,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安全保卫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打击盗窃、抢劫和诈骗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预防和减少各类刑事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安全保卫工作应当突出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不得以经济财产安全或者其他任何借口忽视人身安全。

第三条 安全保卫工作纳入县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考核,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考核管理办法。

第四条 实施安全保卫责任制的形式

(一)总行与支行、分理处实行安全保卫承包责任制;

(二)支行、分理处与职工个人实行安全保卫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承包责任合同书和消防责任书,层层落实到岗、到人。

第五条 安全承包责任合同书和消防责任书要科学、规范,内容要明晰、准确,切合实际,便于考核。

第六条 安全承包责任合同书和消防责任书每年签订一次,年终考核兑现。

第七条 总行与辖内分支机构签订各项责任书由总行主管领导负责组织,保卫部门具体实施。

第八条 建立健全安全保卫组织机构、配备保卫人员。

(一)总行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研究解决安全保卫工作方面的重大问题。日常工作由保卫部门总经理负责。

(二)健全保卫机构,配备保卫人员。总行设保卫部,配备专职保卫干部二到三人;支行、分理处各营业网点配备兼职安全员一人;

(三)保卫部门要配备必要的安全保卫勘察器材、通信和交通工具,并保证其良好的技术性能。

第二章 职责划分

第九条 总行董事长对辖内支行、分理处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分管领导协助董事长具体抓好安全保卫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部署、检查、总结安全保卫工作;

(二)结合辖内的工作特点,抓好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与防范

技能教育和培训,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

(三)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掌握本单位及所辖机构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违章、违纪、违法苗头,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防范;

(四)制定相应的防范案件措施并组织实施;

(五)严格枪支、弹药的管理,防止涉枪案件、事故的发生;

(六)本单位发生案件应及时报案,组织保护现场,积极提供线索、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七)落实安全防范经费,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第十条 各支行行长、分理处主任对所辖营业网点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全责。其主要职责是:

(一)及时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保卫工作的部署,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教育,组织防暴预案演练,提高职工防范犯罪侵害的能力;

(二)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和当地治安状况建立健全安全防范规章制度,与当地派出所或邻近单位签定治安联防协议书;

(三)建立本单位安全保卫岗位责任制,将本单位的贵重器材、物品、帐款、重要凭证、印章、密押、金库门及保险柜钥匙、机密文件等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人,明确工作范围和工作目标,实行四定(定人、定物、定位、定责)的管理办法,保障本单位

的安全;

(四)随时检查本单位职工在营业、守库、押运期间执行规章制度的有关情况,定期查库;

(五)掌握本单位职工的思想动态,对异常现象,要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并及时向县联社报告;

(六)及时整改检查后发现的问题;

(七)按规定标准搞好安全设施建设。

第十一条 总行保卫部门是本行安全保卫工作管理的职能部门,在本行及上级保卫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接受公安机关的指导、监督,其工作职责是:

(一)定期向本行领导请示、汇报工作,按要求向上级管理部门和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工作,对本行所辖网点安全保卫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指导和监督检查所辖机构营业网点的安全保卫工作;

(三)组织实施上级主管部门、本行和当地公安机关布置的安全保卫工作;监督本行押运公司执行金库守卫和现金押运工作;

(四)维护单位内部的治安秩序,制止发生在本单位的违法行为,对难以制止的违法行为以及发生的治安案件、涉嫌刑事案件应当立即报警,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配合公安机关侦察、处置工作;

(五)负责保卫干部、机构保安人员的管理、培训,督促落

实所辖机构安全防范设施的建设,技防器材养护、维修;

(六)落实安全保卫制度和防范措施,依据有关规定,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处罚及提出行政处分建议;

(七)组织对所辖部门、营业机构的安全保卫责任制考核;

(八)协助人事部门定期对要害岗位人员进行审查,发现不称职人员,及时向领导提出调整建议;

(九)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并根据各个时期的社会治安形势、特点和本行的安全保卫工作实际,经常地向干部职工做好防诈骗、防抢劫、防盗窃和预防治安灾害事故的教育工作,组织各项防暴预案演练,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技能;

(十)按照金融系统《要情快报及重大事故报告制度》的要求,负责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的统计和上报工作,以及保卫档案管理工作;

(十一)负责“五防一保”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日常工作;

(十二)完成单位领导和上级保卫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十二条 兼职安全员职责:

(一)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保卫工作的指示、文件,熟悉有关规章制度,岗位责任,积极协助领导做好本单位安全保卫工作;

(二)对本单位的要害部位和贵重物品,每天进行经常性检查,夜间临睡前检查一遍本单位的安全及人员在岗位等情况,提

醒各责任人履行职责,提高防范意识;

(三)发现隐患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提出建议,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第十三条 总行、支行及分理处在制定规章制度、业务计划、布置工作时,均应在各个环节上提出保障本单位安全运营的措施和责任。

第十四条 各岗位工作人员应对本岗位安全负责。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本岗位工作的安全。

第三章 监督、考评

第十五条 为了保证安全保卫责任制的落实,总行制定安全保卫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组织有关部门对辖内安全保卫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检查和定期考核。

第十六条 检查考核的范围

总行年终对辖内各分支机构进行检查和考核。 第十七条 安全保卫责任制考核的主要内容 (—)安全保卫责任制是否层层落实;

(二)安全保卫组织机构是否建立健全,专兼职保卫人员是否按规定配齐;

(三)单位领导是否重视安全保卫工作,是否将安全保卫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四)安全保卫方面的规章制度、防范措施和各种登记手续

是否建立健全,执行情况如何;

(五) 各项安全防范设施和设备是否达标;

(六)机构无责任性重大刑事案件和特大治安灾害事故;

(七)对职工进行法制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防范技能培训率达到百分之百;内部职工犯罪率不超过万分之三;对九种人的教育率达到百分之百。

第十八条 考核方法:依据责任制规定的期限、内容对单位安全保卫工作情况实行平时检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安全资料的完整性与实地检查验收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准确地评估,年终总评后经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兑现奖惩。

第十九条 在检查考核中,应注意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发现隐患应督促有关机构、人员及时消除。隐患严重的,要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有隐患问题的单位在接到《隐患整改通知书》后,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并将整改情况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确实无力解决或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及时提交书面报告,阐明情况,同时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总行应对所辖机构无力消除的安全隐患要落实专人负责协调解决。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条 经过严格考核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由上级主管单位、部门或本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一)领导重视安全保卫工作,保卫机构、人员、任务落实、

制度严密、措施得力、全年无责任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的;

(二)完成安全保卫责任制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

(三)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或防止治安灾害事故发生,使单位职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的;

(四)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勇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或协助侦破案件有功的;

(五)严格履行职责,在保障经营安全工作中有突出事迹的个人;

(六)其它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的。

第二十一条 对单位和个人的表彰或奖励,由保卫部门提出意见,所在单位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办理。

第二十二条 对违反本细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部门或个人,由上级主管单位、有关部门或本单位根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追究有关领导和个人责任;

(一)发生责任性案件和事故的;

(二)因失职、渎职,导致发生案件和事故的;

(三)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有可能导致案件、事故发生的;

(四)对发生案件及重大事故隐瞒不报;或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包庇、袒护、减轻责任的;

(五)遇有犯罪分子盗窃、抢劫、行凶杀人等犯罪活动和重大灾害事故时,消极逃避的;

(六)对重大隐患,经上级主管单位、有关部门提出限期整

改建议,逾期末达到整改要求而导致问题发生的;

(七)对不安全因素或内部矛盾不及时化解、处理不力,以致发生集体上访、聚众闹事等严重后果、恶劣影响的;

(八)责任制不落实、各项目标任务未完成的;

(九)其它应当给予处罚或追究责任的。

第二十三条 对单位和个人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由保卫部门提出意见、所在单位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处理。

第二十四条 凡未完成安全保卫责任制规定的各项指标,发生责任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权制,责任人取消评选先进、晋职、晋级资格,责任单位取消当年评选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和企业达标、升级资格。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由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制定并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自发文之日起执。

第7篇:银行内部治安保卫目标责任书(模版)

中国XX银行X支行 内部治安保卫目标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及总行有关安全保卫制度的规定,落实内部治安保卫工作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进一步加强我行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维护单位内部的安全稳定和经营管理秩序,确保我行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目标

1、不发生因违规造成的金融诈骗、盗窃、抢劫、涉枪案件。

2、不发生因违规造成的重要票据、凭证、档案、贵重物品丢失

及公私财物被盗案件。

3、营业场所、金库等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防范设施符合有关规定,达标率为100%。

4、不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给我行造成损失的失泄密案件、事件。

5、不发生因违规造成的火灾、交通致人死亡和治安灾害事故。

6、不发生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重大事件。不发生内部人

员违法犯罪案件。

7、不发生内部人员违法犯罪案件。

二、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责任

1、支行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第一责任人,对

本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全面负责。

应将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列入重要

议事日程没,与经营管理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同奖惩。

2、加强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组织。对员工开展

经常性的安全和法制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法制观念和防范技能。

3、支行兼职保卫人员协助本单位第一负责人具体落实治安保卫

责任制,履行工作职能。

4、建立健全落实内部治安保卫制度和治安防范措施。

5、按照规定报告发生在本单位内部案件、事故。

6、加强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防范工作,掌握要害岗位人员工作

和思想情况。

7、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积极化解内部矛盾和消除不安定因素,保障内部安全稳定。

8、自觉接受、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和上级的监督、检查及调查。

三、内部治安保卫实行一票否决制,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全年考核的内容之一。

落实责任制和完成工作目标成绩显著的给予表彰奖励;因违规发生案件、事故,依据规定追究领导和有关人员责任;及时报告案件、事故情况,并积极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和避免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可视情况予以免责或部分免责。

第8篇:ⅩⅩ银行分行代发代扣岗位责任书

一、岗位描述

代发代扣业务包括批量开卡、代发工资和代扣款项。代发代扣业务岗是负责与有代发代扣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和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大专院校学生管理部门同我行签订代发代扣协议,根据代发协议, 通过先进的电脑联网系统,将需要代发或代扣的款项准确无误的采用转账形式批量划入指定账户或从指定的账户批量扣出的处理方式。

二、岗位职责

代发代扣业务岗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ⅩⅩ银行银行分行代发代扣管理办法(恒银西[2013]236号)》、《个人银行账户批量开户业务操作规程》、《个人银行账户批量开户交易操作手册》执行。

代发代扣岗主要负责分行代发单位个人客户在本行的集中开户手续;负责代发业务的单位信息管理工作;负责代发业务的柜面批量代发业务处理;负责代发业务的各项数据的统计及上报工作。

(一)、反洗钱管理方面:

1、认真学习“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

2、认真贯彻“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掌握真实信息,建立客户身份登记制度。

3、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大额支付交易和可疑支付交易进行记录、分析和报告。

按规定报告大额交易,履行向上级行报告人民币和外汇大额支付交易的职责。

5、按规定报告可疑交易,识别和报告人民币和外汇资金交易中有关金额、频率、来源、流向和用途等方面不符合正常特征的可疑情况。发现人民币可疑支付交易的,经办柜员应于当日录入反洗钱系统,对柜面受理业务过程中发现可疑交易采用人工采集方式通过反洗钱监测系统及时上报。

6、保存和提供客户账户资料和交易记录。为司法机关裁判洗钱犯罪提供重要依据,与司法行政机关全面合作,完成反洗钱工作。

7、保守反洗钱工作秘密。银行机构和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反洗钱保密原则,只能将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信息提供给上级行、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等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将反洗钱工作信息泄露给客户和其他人员。

8、坚持对所辖开户客户进行反洗钱客户风险评级工作,且及时根据发现客户情况予以调整级别,便于反洗钱检测数据采集。

(二)、认真做好客户身份识别及联网核查工作

1、依据联网核查业务处理规定要求,对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规定需要核对相关个人出示的居民身份证的,应进行联网核查。

2、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境内外汇账户管理规定》等要求,实行“客户身份登记制度”,核实所有申请本行提供金融服务的客户的身份,核对客户的真实身份信息,不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对客户身份识别资料按照有关规定留存且妥善保管。

(三)、 熟知各类应急预案内容,熟练掌握各类消防器具使用方法,严格执行公安机关、上级行有关安全保卫及消防的规定,敏捷应对突发事件,严防犯罪分子抢劫活动和确保消防工作落到实处。

(四)、按照总行服务暂行管理办法,认真落实执行。 有效落实现场环境管理,提升营业大厅的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提高客户第一印象的感知度。坚持使用服务规范、礼仪、用语,有效落实优质文明服务,提高客户服务过程的满意度。

三、岗位相关业务流程及风险点控制:

(一)、签订或审核协议书,接受委托单位授权。

代发业务必须签订《代发业务协议书》一式四份,填写《代发单位信息登记表》。代发业务协议的签订、变更,须经各部室、支行业务主管岗(含)以上级别人员签订,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可由客户经理完成)。

在我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单位办理代发工资、奖金、福利性收入的代发账户应直接指定为其基本存款账户;未在我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单位委托我行代发工资、奖金、福利性收入,办理代发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费及退保费、一次性转岗补贴、动拆迁费等,应按我行账户管理相关规定确定代发资金转出账。 申请代发业务的单位证明材料包括: 1 单位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

3 单位负责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4 单位出具的对授权办理批量开户、领取凭证及办理后续代发事宜的业务经办人员的授权委托书原件;

5提供由单位授权指定办理批量开户、领取凭证及办理后续代发事宜的经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签订协议中的注意事项:协议内容由代发单位经办人员阅读后填写具体事项,甲方加盖公章及法人私章或签字或授权代表人签章签字。在补充栏须注明客户的付款账号及开户银行。

根据审批通过的《代发单位信息登记表》和单位提供的材料建立委托单位信息,在建立单位信息时,系统中代发业务种类编号对应的代发内容应与《代发业务协议书》中的代发业务类型内容一致。

(二)办理委托单位职工(活期储蓄)集体开户手续。

批量开开卡

1、代发单位只能代理其员工在我行开立个人结算账户的开户,须确保所有员工使用的账户姓名符合人民银行实名制管理办法,并保证提供资料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代发单位需提供以下资料:

a、纸制及电子版人员名单。

b、委托单位提供加盖公章的批量发卡申请表。其中,批量发卡表格中各项要素包括:户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发证机关、地址电话、邮编、单位名称、开卡类型、单位授权信息等。

c、提供开户员工的身份证复印件(第一代身份证可单面复印,第二代身份证件需正反两面复印)后留存。

在批量发卡之前必须通过批量核对身份申请交易进行批量联网核验客户身份证信息。

对于批量开通及时语功能由代发单位提供纸制及电子版资料,纸制名单需加盖单位公章确认。其中,须提供的各项要素包括:户名、卡号、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手机号码。

2、批量发卡

检查代发单位提供的资料符合以上要求后,对于开卡资料进行联网核查及资料核对后,按照代发单位提供的电子版批量开卡申请表进行导盘,然后通过核心系统批量开卡交易进行开卡。

3、向委托单位发放卡

由代发单位财务人员凭有效身份证件或工作证来我行领取批量代发的工资卡,并在签收登记簿做签收纪录。

(三)、代发代扣业务的处理

1、委托代发单位应与受理行约定在代发前将代发资金足额转入《代发业务协议书》中约定的账户,并将根据我行规定格式制作的代发文件(电子)连同与该代发文件(电子)内容一致并加盖委托代发单位公章的代发明细清单(密文代发无需提供)一并交付我行。划入的资金总额应与代发文件(电子)数据一致,若委托代发单位的划账金额与代发文件(电子)数据不符,我行不予受理。预约代发的资金到账时间不得早于代发日30 天。

2、对于未发放成功的款项需进行相应二次发放或余款退回处理有两种方式:1)将代发失败后的资金退还委托代发单位指定的资金清算账户;2)根据委托代发单位出具的加盖单位公章的书面通知做相应处理。

若代发单位提供的代发工资清单、软盘数据有误,应及时通知代发单位重新提供正确的资料或正式的更改通知书。因此对于未发放成功的款项,应重新提供正确的资料或正式的更改通知书,并加盖单位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确认。

如代发单位转入款项剩余要求退回时,须代发单位出具证明,说明该款项的具体入账时间,入账金额,实际发放金额和须退回的款项金额及原因,收款的户名账号及开户银行等要素,加盖单位公章确认,并填制一式四联的特种转账借贷方凭证,加盖单位预留印鉴(包括财务专用章、法人私章)后退回。

(四)、日终对账

每日营业终了,登记代发代扣手工台账,检查核心系统代发代扣账户内发生额和余额,并与当日实际代发工资金额勾对,确保代发代扣账务的准确性。

第9篇:银行保安岗位责任

根据保卫工作责任条例,结合本行保安岗位值勤的具体情况,特制定保安岗位实施细则。

一、保安工作范围:

1、保安的工作区域为:银行办公和营业场所及银行所指定的区域。

2、日常执勤岗位为一楼大堂及

二、三楼办公区。因其他工作需要须服从

银行的调配。

二、上班时间:

日班:7:00——19:00

夜班:19:00——次日7:00

保安分为二组,每班2人,执行日、夜两班制。

三、交接班的事项如下:

1、保安装备、器材是否齐全;

2、技防设施和栅门及其它门、窗、锁等是否完好;

3、是否有治安、火险、水险、台风及其他隐患;

4、夜间电话总机是否通畅;

5、行领导及总务部主管交办的未了事项需要交代;

6、交代上一班所发生的事情及事故案件;

7、交接人员共同检查保安工作区域是否有情况,做好交接班记录并签字以

示明责任;

四、巡查时的注意事项:

1、不论是夜巡还是日巡,都必须按序巡查。

2、巡查中要认真检查是否有治安和火险及其他隐患。

3、巡查各楼层的门、窗及安全通道门是否安全关闭。

4、夜间巡查时要注意检查各楼层电灯、电脑、复印机、碎纸机等设备是否

关闭。

5、夜巡时关闭各楼的热水器、开水机、烘手机的电源,次日则全部打开(节

假日除外)。

6、夜巡时如遇有人加班,应记录其人数、部门、楼层,待巡查完毕后向监 1

控室报告。

五、工作职责:

1、执勤时须着装整洁;佩戴标志;仪表大方,精神振奋;礼貌待人;不

得阅书看报,不得与人嘻笑打闹及聊天,外出办事、用餐、护钞应进行登记。

2、要做到四勤即勤记录、勤询问、勤观察、勤巡逻。严禁值勤时脱离岗

位、漏岗、更不准擅自离开银行,如脱岗、漏岗一经查实将从重处理。

3、外出押钞时,要严格执行有关护钞规定,执勤人员须严格着装并持警

械护送,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各种事故发生。

4、保安人员应服从银行监控员的日常管理,对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管理的

保安员将按照规定给予口头警告、通报批评直至退回保安公司处理。

5、发现治安火险或灾害隐患,须及时消除;一时无法消除的,应及时报

警和报告有关领导,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如遇上火灾应根据《银行消防工作管理规则》维护好秩序做好人员的疏散及灭火工作,并注意相关进出人员的举止及动向。

6、紧急情况时,执勤人员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挺身而出,积极配合

有关部门机智的妥善处理。

7、遇上抢劫或其他恶性案件应立即报警,并按银行《突发事件预案》规

定执行,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冷静沉着、勇敢、灵活、机智处理,以确保银行员工人身及财产的安全。

8、现金出入库时,保安人员应在楼梯口和相关走道处守卫。

9、交接好上一班未了之事项。

10、完成银行和物业公司交给的其它任务。

(一)、日班工作职责:

1、6:30---7:00由晚班和早班各派一人按巡查规定共同巡查并将所有的消防通道门的防盗锁打开并检查消防门锁是否正常。另两人在一楼大堂值勤直到巡查结束。

2、7:00前做好上岗前的准备并有一人在院大门守卫,负责员工上班通道

门的安全,8:55关闭院大门。

3、7:30二人在一楼大堂执勤,领班保安负责安排执勤岗位人员。

4、中午13:00须派一人对全行的消防通道门进行巡查检查消防锁是否安

全正常,消防通道是否保持畅通,并进行登记。

5、执勤时,要严密注视外来人员及周边情况,发现可疑行迹的人,要注

意观察必要时要进行盘问;

6、节假日期间保安的值勤人数为两人,上班时间、工作职责不变,但巡

查时由于节假日期间银行没人上班,所以不必打开各楼层的消防通道门及电器(烘手机、电开水机、热水器)开关。

7、节假日期间保安的值勤位置在大堂的两侧及侧门,对来行的人员应问

明来意并进行登记。

一楼大堂保安岗位职责:

1、人员配置:由两名保安负责一楼大堂的保卫工作。值勤时采取一名保安

坐在保安台对来访人员进行询问如遇引导员正忙时应协助引导员对来访进行登记及电话通报,另一名保安则站在大门左侧警戒。

2、值勤范围:大门口、一楼大堂、一楼ATM机房门。

3、对在门口与银行工作无关的人员和车辆应礼貌地要求其离开,对劝告不理不采的人员可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无法处理的应报告相关领导

4、值勤时保安员应对进入营业大厅的人员要密切注视其动向;客户存、取数额较大款项时,应密切注视,加强巡视,以防不测。对要到二楼以上办事的客户应主动协助引导员通报接洽人。

5、值勤时保安员应提高警惕,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若有其他事因应

得到批准后在有人替换的情况下方可离开岗位。

6、 对在营业大厅闲逛和不是办理业务的人员应对其进行询问,确实与银

行业务无关的人员应劝其离开,对不听劝告者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7、保安员外出吃饭应进行轮换,一次只能外出一人,期间应保持营业厅一

人执勤。

8、在运钞车外出运款或运款回行时应主动为其进行警戒,警戒位置在运钞

车的两侧,不得让其他人员或车辆在运钞车边停留。

(二)、夜班工作职责:

1、18:50前日班与夜班工作交接完毕并做好上岗准备。

每半小时对楼前沿街门窗、ATM室,楼后院子等处不间断巡查。

2、夜间值勤时布防后——次日6:00间可分两班进行值勤,每班一人,

但布防前两人必须在岗在位,必须按规定着装。为节约电源,应关闭多余的灯光。

3、19:00——20:00对保安工作区域按路线图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该

关闭的门、窗、电器等未关闭,则须及时通知监控值班人员,并做好记录,以备检查,巡查时须将五-六层前通道的消防门上的消防锁关闭。如有人加班应待其加班完毕再进行一次巡查。

4、除事先有安排的宾客、会议和因公加班、保洁、维护等公务活动外,

非本行人员不得入行。因特殊原因需入行的本行职工,须进行出入登记。值班人员亦做必要的记录。

5、保安在夜间巡查时应关闭各楼层不必要使用的电灯、电器(烘手机、

电开水机、热水器);隔天7:00将关闭的电器开启。(节假日除外)。

6、20:30以后----次日6:00 每半小时对楼前沿街门窗、ATM室,楼后

院子等处不间断巡查。发现治安或灾害隐患,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如不能排除,则视事态发展,及时向主管以上领导报告争取减少损失。

7、当班人员要提高警惕,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做到不放过任何疑点。

布防前和撤防后须按规定按时巡查。夜班人员上班不得打嗑睡,没班人员不得来行过夜,更不许带外人来行及留宿外人。

8、保安应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每天晚班负责擦拭工作台及保管箱业务

中心的工作台。

9、保安员严禁在银行吸烟、喝酒及做饭。不动与工作无关的东西。

10、节假日期间保安的值勤人数不变、巡查制度不变。

济宁和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上一篇: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下一篇:环境整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