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2023-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魂、传承之本。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传统节日文化,可谓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生动展示了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这些节日久经沧桑,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延不衰,其传承民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难以替代的。本文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厚重而多彩的文化内涵,一是中国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二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三是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四是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我们要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国传统节日;中华文化;民族精神;文化内涵;文化特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且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久经沧桑,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延不衰,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令华夏子孙世代陶醉和向往,以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陶冶和锤炼着民族的品格和个性,以欢乐祥和的氛围弘扬着民族的美德和精神。其传承民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难以替代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魂、传承之本。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传统节日文化,可谓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生动展示了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①今天,我们要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过节理念,充实和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是厚重而多彩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

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中,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即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是古人依据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的,都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步入农业文明的古国之一。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国之大事在农”的观念,并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认识到:人类要生存、庄稼要收成,就必须观察和掌握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化)、物象(动植物随季节而生的变化)和气象(寒暑雨雪的变化)及其规律,顺应天地运行的节奏和气候变化的秩序,来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其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为了准确地反映四季气温、降水、物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情况,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古人依据太阳在黄道的不同位置,确定出了“二十四节气”。岁时节令一经确立,一些特别的日期就凸显出来,它们作为农耕周期中的关节点,备受先民的重视,每当特定的节气来临之时,都要举行与这个节气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这样,农耕周期便也成了庆典周期。“‘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②

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四时节庆,纷至沓来”。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春节、元宵节、中和节、清明节等节日接踵而至。人们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阖家团聚、拜年庆贺、舞龙观灯,尽情欢庆新春的到来;还要祭奠先祖、尽孝寻根、踏青赏春、娱乐健身,在慎终追远中享受新春的赐福,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农耕播种。炎炎夏日,端午节又如约而至。人们佩艾采药、驱邪避毒,凭吊屈原、裹粽竞渡,斗草送扇、归省探亲,以期安度酷夏、消除邪恶。时至秋季,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纷至沓来。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人们,乞灵巧、放河灯、赏秋月、玩秋菊、登高辞青,以多种方式庆贺丰收、祭奠亡灵、祈福纳祥。严冬降临,瑞雪飘飞,腊八节、小年、除夕是对它最好的迎候。人们忘记了寒冷,扫洒除疫、送灶祭祖、社火游街、欢欢乐乐地团圆守岁,品味着“田增五谷人增岁”的喜悦。四时吉庆的和谐有序、错落有致,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互动。

中国传统节日的设置还体现出了农闲农忙安排有别的特点。从节日在一年四季的分布上看,农闲的冬春两季,安排的节日较多,节庆活动内容丰富,且持续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而农忙的夏秋两季,则安排的节日相对要少,节庆的内容和时间也相对要稍短一些。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个一年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活动内容最丰富的年节,即安排在冬春之际的农闲时节。这样的安排,无疑是农耕社会使然。只有在冬尽春回的农闲之际,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才得以休息娱乐,并有充裕的时间祭神祀祖、阖家团聚。

四季佳节的娱乐庆典和烹饪饮食,也是适时合令、因时而设、应季而生的。如春节的燃放鞭炮、扭秧歌、跑旱船、耍社火、转九曲、逛庙会,确能给寒冬里的人们增添不少激情和欢乐的气氛;清明节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是因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满目葱翠,一派生机,正是人们投身大自然、享受明媚春色的好时光;端午节赛龙舟,恰是江南水乡汛期未到,而气温已高,宜于水中嬉戏的良辰吉时;中秋节家人团聚,祭月、拜月、赏月,时及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清新,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可谓“花好月圆人团聚”的最佳时日;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宴饮,正值晚秋,秋风渐劲,寒意渐浓,霜染枝头,云淡山青,适宜人们登高秋游、活动筋骨、陶冶性情,尽享盎然秋意。此外,烹饪食物的多样性也体现了春夏秋冬、朝夕晦明等不同特点。夏秋之时,正是各种水果成熟的季节,于是此时的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等,人们的餐桌上,蜜桃、苹果、石榴、葡萄等各色水果便成了主角;冬春之际,猪羊壮鸡鸭肥,于是春节、元宵节等节日里,各种丰盛的肉食成了人们的最爱;端午时节,粽叶飘香,自然清香诱人的粽子就成了餐桌上的“当家花旦”;中秋时节,“秋风响,蟹脚痒”,于是螃蟹便成了最受青睐的中秋美食。可见,传统节日的娱乐饮食等诸多节庆民俗,都是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和谐、协调的关系。

“如果说,有些民族的节日体系是以宗教纪念日作为核心的话,那么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和其他某些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特征在于,这些节日是以协调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③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节律和独特的审美心理定势;反映了先秦以来历代人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二、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从远古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是“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岁月的推移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使传统节日不断被多种社会文化因素润泽渗透,有民间传说的嵌入,有宗教活动的影响,有历史人文的大量积淀,有民族智慧、情感、生活习性的融合等,节庆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如介子推居功不受赏的传说之于寒食节,爱国诗人屈原、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的传说之于端午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传说之于七夕节等。又如,源于远古“腊祭”的春节,腊月初八先民用五谷杂粮做腊八粥敬祖祭神,是古代“腊祭”的开始。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大寺庙纪念释迦牟尼成道日做腊八粥与古代“腊祭”的行事相融合,形成了民间食腊八粥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以博大的包容性,不断地融汇、积淀、丰富、发展,使之成为蕴含丰厚、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成为一面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多棱镜”,它能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礼仪、民间信仰、伦理道德、人文诉求、审美情趣、文学艺术、饮食服饰……。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艺术形态是多元多样的。若依据传统节庆的性质和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分为:生产类节日、祭祀类节日、纪念类节日、庆贺类节日、社交娱乐类节日、驱邪祛病类节日等类型。虽然各类节日均是围绕着特有的主题而展开,但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渗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一个节日中常常包含了多种性质的民俗活动。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大多具有了综合性,通常由多个节日主题、多项民俗活动所构成,其丰富的内容也使这些节日承载着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了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1、精神文化层面

中国传统节日浓缩着我国数千年文明进程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风貌,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想情怀,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春节是由原始农业社会庆贺丰收的“腊祭”演变而来的,祭神敬祖,表达对大自然和祖先的感恩之情;辞旧迎新、阖家团圆,这是一年一度的春节的主题。春节的一系列仪式礼仪,不仅使民众的生活绚丽多彩,而且显示了以人为本,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反映出可贵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凸现着团圆、祥和、平安、欢乐的精神追求。清明节,人们通过扫墓祭祖、缅怀英烈先贤,送上一份哀思和敬意,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敬祖报本、热爱亲情和友情的道德情怀,并包孕着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郊游踏青则体现了中国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豁达心态和回归自然、热爱生活,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端午节,人们纪念屈原,体现了传统价值观里对于爱国忧民、清高自守、卓尔不群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悬挂艾叶菖蒲、采药制药,在驱邪避毒中感悟祖先遵从自然令律应对灾疫的生活智慧,传达出民众对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国运昌盛的渴望;龙舟竞渡反映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中秋节,家人团聚,共食月饼,共赏明月,共享天伦,体现出中国人追求家庭团聚、生活祥和、未来美满。

2、行为文化层面

中国传统节日是各种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平台,这个平台荟萃着祭奠、礼仪、表演、技艺、艺术、体育、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就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集大成者。自古祭祀和庆典仪式就十分丰富。就祭祀而言,春节祭祀活动很早就形成了两大祭祀文化传统:一是感念大自然的恩赐而举行的祭祀,如祭祀灶神,是对灶火烧食之功的感念;祭祀土地神,是对大地母亲繁衍万物的回报;祭祀井神、河神,是对生命之水的感恩;对牛、马、鸡等各种家畜的善待和祭祀,则是表达了对帮助人类生存发展的动物们的酬谢,等等。这些祭祀,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与大自然沟通、对话的方式和渠道,是虔诚的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写照。二是敬仰古圣先贤和宗族祖先而举行的祭祀。慎终追远的尊祖情怀是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在春节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隆重地举行祭祖活动,宗族家长们率领着儿孙虔诚祭拜列祖列宗,感念祖先的恩德,祈祷其“在天之灵庇佑儿孙”,并倾诉出儿孙们的承诺和告慰。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永不忘本的传统精神。春节期间的社交娱乐活动更是丰富多样:团聚、守岁、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放鞭炮、拜长辈、访亲友、逛庙会、观花灯、闹元宵等等。人们在释放内心情感、满足心理诉求、体味人间温情、享受年节欢乐中,演绎着、传承着、创造着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并净化和提升着亲情、友情。春节也是民间艺术、技艺的大展演。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年节史中,历代先民发明和创造了数以千计的游戏、艺术、体育的形式和品种,其中既有讲、唱、演,又有游戏、竞技、杂耍等。在春节期间常见的有:社火、戏剧、舞蹈、秧歌、高跷、旱船、舞龙、耍狮、耍猴、杂技、武术、跳绳、打秋千、放焰火、走灯阵、讲故事、说书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容和品位,而且使春节的喜庆氛围高潮迭起,使每个人都能尽享这份愉悦身心的欢乐,并得到精神上极大地放松。恰如有的学者所说:“普天同庆的春节的确是日常平淡生活的一种超越,是中华民族集体的生日,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狂欢节。”④此外,围绕年节文化而产生的那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诗文佳句,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有关年节的歌谣和俗语等,也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族精神。

3、物质文化层面

在传统节日文化系统中,外显的、有形的物质文化也十分丰富,既有四季飘香的节令佳肴,更有纷繁多样的装饰品、吉祥物,还有大自然赐予的植物、花卉等,这些物质载体,通常具有多种功能,不仅能满足佳节中民众的某种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审美需求、点缀需求等,而且以其特有的象征性和富含的文化蕴意,满足人们避瘟驱邪、祈福纳祥、生活圆满、健康平安等各种美好的心理企盼和精神欲求。

传统节日中的许多美食佳肴,都有着一定的象征寓意:除夕子夜与新年交替之时吃饺子,又称“更岁交子”,饺子取“交子”的谐音,有“辞旧迎新”与“喜庆团圆”之意;饺子又形似元宝,故又有“招财进宝”之意。春节吃年糕,由于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多有讲究,炒青菜是家家必备的盘中餐,表示“亲亲热热”;吃豆芽菜,因豆芽形同“如意”,意味着“如意吉祥”;餐桌上必有鱼,但切忌一次吃光,表示“富贵有余”,等等。此外,元宵节吃元宵、汤圆,象征家人团圆,和睦幸福;端午节吃粽子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取“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共享天伦之意;重阳节吃重阳糕,有百事俱高的含义。美味的节庆食品饱含着美好的寓意,体现着华夏子孙朴素且高尚的精神追求。

在传统节庆用品诸如字画饰物、植物花卉中,大多也是物与情脉脉相通,人们以物寄情,巧妙地利用各种物质符号,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复杂的心理情感。如新春佳节,民间有在门窗上贴“福”字的习俗,“福”字含有“幸福”、“福气”、“福运”等寓意,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追求,许多地方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借“福”字倒了的谐音表示“福气到了”的寓意。由桃符发展而来的春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以汉字和中国书法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赞美和祝愿。由门神画演化而来的年画,含有历史故事、神话小说、民间故事、民俗生活等多方面题材,可谓“画中有戏,百看不腻”,在《鲤鱼跳龙门》、《六合同春》、《五福临门》、《五谷丰登》等年画中,蕴涵着对人生的种种美好企望。即使是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花卉,在传统节日特定的情境中,也有着品不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韵味。春节,人们以高洁脱俗的水仙花,象征新一年的福运;以迎风绽放的梅花,象征新春的吉祥,旧时曾有“梅花开五福,竹声报三多”的春联。清明节,人们插柳戴柳;端午节,人们悬挂艾蒿、菖蒲,这些特定的植物成了为民避瘟驱邪、保佑平安的使者。重阳节,纷繁盛开的菊花令人陶醉,并以其傲霜斗寒的品格抒情言志。

三、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

伴随着农业文明产生、演进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同时,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流行和发展中,由于内涵着历代民众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又不断吸收和融入儒、释、道等多种有益的文化元素。所以,在中国传统节庆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华,蕴含着值得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有以下几点:

1、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

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中心,人是主导,人追求与万物的和谐,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之中,人始终是节日的主体。节庆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谐天人关系、展示人的才艺、进行人际交往为主。人们在节日中,或阖家团聚、欢庆交流,或探亲访友、男女相会,或祭祀祖先、追念先贤,或结伴出游、踏青赏月,或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在普天同庆、融融之乐中,追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人最可贵的是生命,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春节,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清明节,踏青赏春、荡秋千放风筝;端午节,龙舟竞渡、户外秋游;重阳节,登高啸咏,骑射竞射,等等。许多节日还有避邪驱瘟、追求健康的内容,如除夕前的除尘送灶,清明节的插柳戴柳,端午节的悬艾蒲、饮雄黄酒,重阳节佩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人们在尽情享受节日的欢娱中,在“平安吉祥”、“健康快乐”的美好祝福中,谱写着一曲曲对生命的颂歌。

2、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历来有着异常浓厚的感情,《礼记》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悌的基本内容则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由此推及到尊老爱幼等。慎终追远的情怀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每逢佳节都要虔诚地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和怀念。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等,都有祭祖的仪式和内容,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节庆活动中还处处体现着对长者的尊敬和对幼儿的宠爱,春节给长者拜年,为长辈们送上可心的礼物,节日宴席上对长者座次的优先考虑,为长辈们敬酒祝福;以祈福求寿为重要内容的重阳节,自1989年便成为国家法定的“老人节”,尊老爱老已成为节日的新主题。孩童幼儿更是节日的宠儿,春节长辈要给“压岁钱”,屠苏酒要从年幼者喝起;端午节要给儿童涂雄黄、佩香囊、带艾虎;中秋节有儿童喜爱的“兔儿爷”、“流星香球”等,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对后代的祝福与期望。

3、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节庆文化中也有突出的显现。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的最佳时机。“元宵节的灯会展示着各种奇思妙想和精湛的手艺。庙会上百戏杂陈、百艺斗胜,使人目不暇接。文人可以联句咏诗,村女也可以当场对歌,刘三姐不输于酸秀才。灯谜竞猜,让人绞尽脑汁。窗花剪纸,生动传神。小女儿斗草,比的是植物知识。秋千起伏,风筝入云,孔明灯升天,荷花灯入水,各有胜场。七夕的乞巧,更是以成为巧手姑娘为美。”⑤这些多姿多彩的节庆民俗事象,充分反映了华夏子孙刚健有为、自尊自强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4、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是个重理智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坚持正义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不少节日是与民族气节和爱国传统相关联的,尤以清明节和端午节为代表。清明节中融入的寒食节,其起源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晋国忠臣介子推。介子推居功不取,隐居绵山,宁被烧死,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民请命,谏言君王自修自省,勤政清明。人们把介子推蒙难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每年此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示纪念。过寒食节的同时,人们也世世代代赞美与弘扬着介子推的刚正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上下求索,为的是精忠报国。他屡遭陷害,含冤而死。民间为了凭吊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节俗。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通过端午节这一载体,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节庆活动中,不断地得以发扬光大。

5、贵和尚美、团结和睦及平安吉祥的心理追求

“和”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团结和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节日的源起便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生活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节日中的各项娱乐活动、人际交往、饮食安排等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家人聚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和”与“合”谐音,而圆圆的饺子皮则象征着团圆。春节里的“拜年”活动,使亲朋邻里之间,消除了隔阂,增进了团结,可谓“一声恭喜,互泯恩仇”。元宵节,全家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又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满的愿望。七夕节,牛郎织女的凄美传说,将中国人天长地久的爱情演绎得如此唯美和浪漫。中秋节,团圆团聚、家国和谐,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憧憬与追求。九九重阳,登高吃糕,寄托着人们健康长寿、实现人生境界步步高的美好愿望。

四、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结着丰富的民族感情,是民众精神情感的重要寄托方式。广大民众有着追求丰收富裕、平安和顺、生活美满、欢乐吉祥、健康长寿等共同的理想和愿望,这些心理诉求,不断通过欢度传统节日的方式,通过节庆的礼仪习俗得以表达和释放。民众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最希望享受到的是和睦亲情的温暖,而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活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最佳时机。节庆活动中蕴含的情感极为丰富,既有对自然万物的感恩,也有对祖先的答谢;既有对先烈圣贤的缅怀,也有对故土家乡的依恋;既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兄妹手足的牵连之情;既有街坊邻里的互助之情,也有朋友同事的友爱之情。通过祭祖、拜年、访亲、联欢等多种节日仪式,传递着这些人间美好的情愫,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着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由于传统节日具有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综合性等特点,又使这种功能不断地得以强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一种全民性强化,是延续民族品性、增强民族认同的链条。传统节日的风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性。这些节日超越了地域、阶级、种族乃至时代的界限,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无不同日而庆,同日而乐。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春节前,中国人返乡的景象如同候鸟回迁,大多数人不论身在何处,都要踏上归乡之路,回家团聚,共度除夕。即使身处海外的华人华侨,每逢传统节日,也都会想到自己是炎黄子孙,在庆贺佳节之时,无限向往祖国。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数千万华人,以及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实业家和留学生,他们落居在哪里就把“过大年”的习俗带到哪里,并在“过大年”时,将思乡、思亲、思归、祈盼团圆之情,以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亲善之情抒发到了极致。在浓郁的传统节庆文化的氛围里,民族认同感自会不期而至、不约而同。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也十分重视,每逢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侨来到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他们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在追忆先祖的仪式中,接受着民族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保持着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心心相印。传统节日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彰显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整个民族在周而复始的中华节庆文化的洗礼中,凝聚和维系着民族情感,锤炼和固化着民族个性,培育和弘扬着民族精神,壮大和张扬着民族形象。

中国传统节日又是维系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精神纽带。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但汉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享有的节日。如满族、朝鲜族、黎族、纳西族、侗族、毛南族、达翰尔族、拉祜族、锡伯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大都与汉族一样,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列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尤其是春节,如今已差不多成为我国各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各少数民族都以自己的庆贺方式欢度传统佳节,这也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各民族人民在共同欢度传统节日中,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巩固了民族的大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传统节日既蕴含着优良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民族精神,也包含着一些应该剔除的封建因素和迷信糟粕。今天,我们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时,应该坚持“扬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国情民意,在继承传统节日文化精髓、保持固有文化底蕴和功能的同时,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活力,将传统节日熔铸得更加生机盎然、灿烂辉煌,成为当代民众由衷喜爱、自觉参与、乐在其中的精神家园。(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央文明办[2005]11号)。

②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293页。

③ 刘魁立《中国节典·序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④ 柯扬《简论春节的内涵与价值》,见陈竞主编《黄河黄土高原年俗文化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

⑤ 徐惟诚《挖掘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人民论坛》,2008年第8期。

[WT4HZ]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WANG Wen-zhang1,2, LI Rong-qi2

[WT5”BX](1.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20;2.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Beijing 100029)

作者:王文章,李荣启

第2篇:徐梓: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进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传统文化的素养

传统文化教育贵在“坚持”

编者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且愈益勃发的力量源泉。国家提出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本期《热点争鸣》特邀多年来一直从事传统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教授与一线教师,聚焦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进行探讨,以期广大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有更为全面与深入的认识,从而在自身的课堂教学中借鉴。

《中国教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理应在各个时期都得到重视,但为什么当前我们要突出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您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徐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社会方面的原因,又有学术方面的原因。作为一名学者,我将政治、社会方面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原因,学术原因归结为内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百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充当了经济落后的“替罪羊”,主流意识形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采取的是鄙薄、仇视和批判的立场。针对这一情况,有人说“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挖出了自己的心,用自己的双手割断了自己的脐带”。从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破四旧”,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做得这样决绝,和自己的传统过不去,和自己的祖宗过不去。我们一直是在激烈地反传统,将我们现在生活的不如意归罪于我们的传统,把我们今人的不作为诿过于我们的祖宗,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出在传统的“根”上,是传统文化造成我们近代的屈辱和现今的种种不如意。然而,20世纪60、70年代,属于汉文化圈的亚洲四小龙兴起,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我国经济大踏步式地高速增长,跃居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这时,我们发现将经济落后归罪于传统文化的外部条件消失了,激烈地反传统实在过于鲁莽,因而很多人开始对传统文化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也就是势所必然。

第二,持续地、极端地、无条件地反传统,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种植下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传统文化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是现代文明的绊脚石。在这样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下,传统文化的价值被完全否定,传统文化的地位被彻底贬斥,传统文化的面貌被全盘抹黑,造成传统文化的花果飘零,后继乏人,以至于受过正规教育的知识分子,无论拥护还是反对国学教育,大都没有多少传统文化的素养可言,很多人甚至连祖国语言也不能有效地使用。现在,我们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出于弥补百年来激烈地反传统所造成的鸿沟和传统文化的断裂。

第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并逐渐深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时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今中国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深层处的变化派生出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一方面,旧有的社会规范对很多人已经失去控制力,但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新的社会规范正在建立,但尚未得到普遍认可。在这种情势下,官民之间、贫富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医患之间的各种社会冲突经常发生,政治上的行贿受贿、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经济上的制假造假、弄虚作假、欺瞒诈骗,道德上的不孝父母、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等社会失范现象频发。要想解决当今社会的乱象,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就有必要为各行各业的人们奠定一个共同的文化基础,确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只有立足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人们才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有共同的愿景和追求。而这个基础中最能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的,还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或者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第四,科技,特别是通信领域科技的迅速进步,使得经济全球化或世界一体化已初现端倪,各个国家的开放、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更成为不可逆转之势。而且,我们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之间并不必然是对立的关系。相反,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世界的一体化,正在于民族的多样化。如果全球化的终极指向是各民族文化的完全一致,那将是可怕的。每一种文化都是在应对自然、社会环境挑战时人类独特性、创造性智慧的体现,都有存在的理由和独特的价值,都应该受到尊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根基和内涵的“文化自尊”,与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其他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尊重”同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遗存,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如果我们只是向外国学习,从国外引进,而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民族文化的贡献,两手空空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是与我们的悠久历史、丰富遗存和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西化,就是美国化,可以不顾历史文化传统,也可以不顾现实环境而推广到全世界的每个角落,是一种其他文明都必须降服的主流文明,中国靠上去、贴近它、融入其中就行了的看法,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独特价值的放弃,更是对这种独特价值内在的普遍性因素和普遍性价值的放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出我们民族对人类文明应该也能够作出贡献的心声。

从学术方面来说,我认为传统文化主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典文本、文化知识和技能技艺。对教育而言,就是要教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内容。那什么样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最有意义、最有价值呢?在我看来,就是各个民族,并且首当其冲的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因为民族文化的经典是那些历史上具有最聪慧的头脑、最伟大心灵的人们的产物,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四书五经》的内容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依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国学经典教育就是最优质、最有价值的教育,是博雅教育,是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不二法门。我在演讲中经常强调这样的一个观点: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使我们的后代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才能使我们的后代走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亲近、认同这个家园,并有能力参与到这个家园的建设过程之中;才能让我们的后代将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植于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中国教师》:在教育领域,您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怎样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

徐梓:无论在大、中、小学,我认为经典诵读就很值得提倡。根据甘阳先生的说法,美国的通识教育有两门核心课程,一是人类文明,二是经典研读。人类文明课程会讲述世界各个民族的历史,而经典研读课程则是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罗蒂等人的一系列经典原著的研读。作为中国人与中国学生,我们有必要学习我们民族的经典,即国学经典。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不但要学习民族文化、国学经典,而且也要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西方文化的经典。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西方的文化也很感兴趣,平时主要读两种书,一种是外国人的著述,一种是古代典籍。

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还可以体现在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对大学的通识教育,有很多人在探索,有多种模式,我赞同甘阳等人的一些说法与做法,如我们不能将通识教育完全变成概论式的(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流于表面。我认为有必要从经典入手,甚至一部经典可以开设成一门课程,能够上一个学期。10多年了,我一直在学校给学生上一门公共选修课——传统蒙学与传统文化,就是将蒙学读物作为一扇了解各个时期文化风貌的窗口,从最初的《史籀篇》、《仓颉篇》,一直讲到后来的《弟子规》、《教儿经》。这样做虽然能让学生了解启蒙教材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了解其各种类型,但还是太散,不聚焦。如果就其中的某一个文本,比如《幼学琼林》,进行专门的讲授,讲授一个学期,传统文化的价值或许会更加凸显。

《中国教师》: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经典诵读”的培训班或“读经”活动,您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您认为这对学校教育工作会产生哪些影响?

徐梓: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的“读经”活动,应该说对当代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功劳和贡献。这项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一直持续到现在,已有20多年。对此,我们要了解它们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家长不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体制内的学校,而是送到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许多家长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当前我们体制内的学校不能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或者说,他们对我们的学校教育很失望。我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传统文化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们的民间力量在努力,是广大的家长们在努力。它表达的是家长们对现行教育改革失望之后的一种无奈之举,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家长们的一种自救与自助。

然而,这些体制外的教育机构,也的确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没有一个整体的擘划,没有科学的设计,易于出现跟风、攀比的情况,学习的计划性和连续性不强,不能循序渐进和按部就班地实施教育活动。另外,还会出现低俗化的情况。一些培训班会迎合社会上一些人的需要或兴趣,以占卜、算命、风水、测字等为主要的培训内容。还有功利化的问题,为了赚钱,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被无限地夸大,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向社会宣示和传播。这不仅会给国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而且还对当前的国学教育造成严重的伤害。

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因为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分量严重不足。所有的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享受更好的、优质的教育,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好的文化营养,但当前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应试教育的机器,而有些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考试的工具,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地学到一些最有价值的东西。面对这种情况,要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满足家长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我认为有必要改变一些现行的做法。比如,一方面,允许那些存在时间长、有影响,主办者又有良好教育理念的私塾、书院存在,使其合法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但与此同时又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见,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堵死自行实施义务教育之路,只不过是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要给予它们一定的自主权,尊重其办学传统,在收费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师聘任等方面,不必与体制内的学校强求一致。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应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设置专门的课程,这也是我一直在提倡和推广的。但直到现在,全国只有山东省将其纳入了必修课程,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教育现在主要还处于校本课程的层次,最多也只是属于地方课程。

《中国教师》:一些学校会将《四书五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带进课堂,您是如何看待“国学经典进课堂”这一现象的,您认为这些活动会给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徐梓:我认为这很有必要,但现行的做法也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我认为问题的焦点不在于经典该不该进课堂,而是什么样的经典、什么时候进入课堂,教的对象和学的主体是谁这样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如何合理地安排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相应内容的问题。这里,我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不主张学习伦理道德色彩过于厚重的内容,如《二十四孝》,二是不赞同孩子们过早地接触一些狭义的儒家经典,如《周易》、《尚书》等。我认为,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学习那些知识性强、具有跨越时代生命力的内容,如《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启蒙读物和唐诗、宋词等。

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组织和设计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是被传统教育证实了的行之有效的一项原则,这一传统甚至比读经的传统还要悠久,因而也被历来的教育家所强调。此外,要遵从古代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注意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学生可以学习《弟子规》、《小儿语》和关于儿童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三年级以后,可以读《三字经》、《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千字文》等。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各个年龄段都要读一定的唐诗、宋词。在初中阶段,学生可以读《四书》,是选读而非全读,到高中阶段,可以选读《五经》。这是我对经典诵读所做的一个基本勾画。或者说,在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内容是蒙书、唐诗、宋词,到了初中可以选读《四书》,到了高中可以选读《五经》。对大学生而言,则是要带有研究性的学习,而且内容更加广泛,除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之外,还要阅读各种史书、诸子百家,著名学者或者著名文学家的文集等。

国学经典进课堂,我认为对学生素质的优化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国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我国传统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所谓的“君子”。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本,大都有厚重的伦理色彩,有很强的道德说教,反复诵读,引归身受,确实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加强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国学经典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和灵活应用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以蒙书为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给人们一种很壮阔的气势,诵读之际,可以培养人们的气势与气韵。《千字文》只有短短的1 000个字,内在结构非常严谨,气势宏大,语言精致。它1 000字不多不少,也不重复,四字一句,押韵便读,不能是文字的简单堆积,而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可以说编《千字文》是“舞霓裳于寸木”,在一寸见方的木头上,跳幅度很大的霓裳羽衣舞;“抽长絮于乱丝”,在一堆纷乱的丝中,将一根丝线抽得很长很长。在这里,我们可以体味到祖国语言的优雅与精致,感受其气势的宏大。再比如,《幼学琼林》中有“畴昔、曩者,俱前日之谓;黎明、昧爽,皆将曙之时”,当我们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就会发现它的价值。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开篇说:“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在读完《幼学琼林》后,我们知道“曩者”就是“前天”的意思,就会对历史文献有一个较好的理解。因此,即便是诵读一些蒙学读物,也可以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祖国语言,感受汉语的气势和气韵,可以自如地驾驭汉语,可以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所以我常说,当我们将高度凝练、爷爷辈的文言文掌握后,浅显通俗、孙子辈的白话文就不在话下。

《中国教师》:您能谈谈当前学校校本教材的建设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情况吗?

徐梓:我主编过一套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学教材,现在有很多的学校将它作为校本课程的教材在使用。但校本教材的开发,如果没有特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的参与,那也不具有校本教材的特质。如果校本教材面向全国,面向所有的学校,就会失去它作为校本教材的意义。校本教材要以学校为本位,由特定的学校自己确定,要有很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现在,我正在和北京海淀区上庄学区的校长和教师合作,共同编写一套《家训与家风》的校本教材。《家训与家风》校本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主要讲家及修身之要,下册主要讲家族与齐家之道,从社会的细胞——家、家族讲起,再讲个人修身,讲治家原则。在设计德目时,既注重传统的美德,也参照西方与现代的道德,并将中国传统的家训和古典文本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有关的知识与诗歌编入这部教材。根据上庄学区的计划,这部《家训与家风》的教材不但学生要读,家长也要读,以形成家校合力。在活动课环节,我们还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传统的家训,针对自家的实情,自己编制家训,让自己和爸爸妈妈共同遵守。此外,还有一些学校在和我联系,希望我协助他们编辑《中华传统美德》之类的校本教材。我举这些例子是要说明,传统文化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中大有用武之地。

《中国教师》:语文教学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渠道,您认为语文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徐梓:在现阶段,语文课确实是体制内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但靠这种渗透的方式,依然达不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主张将中华传统文化单独设科。就当前的情况来说,除了在语文课中加大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外,再就是要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使他们从偏重白话文教学,进而有能力从事文言文教学;从主要讲述表浅的知识,转向知识背后文化意蕴的挖掘。

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高度浓缩、高度凝练、意蕴丰厚的文言文,而进入民国后,我们强调直观教学,在启蒙教育阶段教给学生的主要是“小鸟飞,小狗叫,小儿追,小狗逃”、“大公鸡,喔喔叫,小朋友,起床了”之类的内容,这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相比较,显然人文意蕴淡薄,就像白开水一样,王财贵先生形象地称这样的内容是有知识没文化。我和一位老师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海外听众讲《千字文》,1 000个字,足足讲了40讲,每一讲要近半个小时,这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可以挖掘,才可以讲解这么长的时间。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背诵和记忆,也不能只是解释其表层意思,而是要尽可能地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意蕴。

此外,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孩子兴趣的培养,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对古代的文本产生兴趣,而任何单纯的背诵和机械的记忆都会让他们对这些文本有畏惧感。教师除了适当的讲解之外,还要通过一些别的方式,如与经典文本切近的故事、能够启发学生形象思维的诗歌,增加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认为这是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的内容。

《中国教师》:那么对普通科任教师来说,他们应如何在自己所任科目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徐梓:每个学科、每门课都有它特定的功能,不能将其功能泛化,泛化之后,其自身的功能可能就发挥不了了。在现阶段,在传统文化还没有单独设科之前,在各个学科中加大传统文化的比重,是一种可取的做法。比如说,很多学校会在综合实践课中,带学生去学校周边开展调查,参观名胜古迹或名人故居,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这些古迹的历史,了解名人的成就,这也是传统文化教育比较重要的方面。再比如说,一些体育课,也有诸如踢毽子、放风筝等儿童传统游艺的内容。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渗透或体现传统文化,但要想通过这种偶尔的“体现”、零星的“渗透”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不是说这些课的任课教师做得不好,而是说他们有自己特有的功能,要着力于自己的主要目标,不能也不应该舍本逐末,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本来不属于本课的任务上。

《中国教师》:您对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寄语?

徐梓:我现在从事传统文化教育,一直以实现这样的目标为己任,就是想让人们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传统文化的素养,这可以权作我对《中国教师》读者的寄语吧。

(责任编辑:孙建辉)

作者:孙建辉

第3篇:浅谈中国传统节日音乐与小学音乐教育间的文化内涵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音乐与小学音乐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传承精神、审美意蕴、人本思想、育人目的四个方面深入了解和深刻认识两者之间的文化内涵,为中国传统节日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音乐;小学音乐教育;文化内涵

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音乐与小学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旨在阐明小学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节日音乐二者间的关系,借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引导我们的孩子深刻学习传统节日音乐及文化,拓宽小学音乐教育的新视野,从而实现国学与音乐学的联通,达到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目的。中国传统节日音乐,即表达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国人认同度较高节日的音乐。在华夏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音乐教育还是传统节日音乐及其文化,都是“乐”“礼”同源、古今一揆的。本文主要从传承精神、审美意蕴、人本思想、育人目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传承精神 如出一辙

在中国音乐悠悠历史中,有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是依托传统节日习俗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例如表达中秋佳节的有广东粤音《彩云追月》、民族管弦乐《花好月圆》等民族音乐作品;表达端午节的有广东音乐《赛龙夺锦》、二胡独奏曲《良宵》等。这些色彩斑斓的音乐精品以民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形式呈现,不但烘托了节日气氛,还凝聚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我们无论是百姓集体传唱还是学堂教学这些作品,都在潜移默化的传承着爱国爱家与民族团结的情感。例如欣赏教学民族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这首由聂耳先生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乐曲,以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活泼跳跃的旋律,表现了江南人民在传统节日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和百姓喜悦欢腾的情绪,音乐以鲜明的民族节日色彩,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民俗风景图。聂耳先生以《金蛇狂舞》命名,也寓意着他对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也是我们音乐教育者不可忽视的情感教育关键所在。传统节日音乐及其文化作为一种以儒学思想为导向的文化表现,承载着无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使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民族符号在百姓和艺人的“心口相传”中,以音乐流动传播的形式得以保存至今。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日音乐和小学音乐教育“乐”与“礼”的相得益彰,以及文化传承的古今一揆。

二、审美意蕴 异曲同工

小学音乐教育核心是审美教育,这与中国传统节日音乐中蕴含着对受众的自然统一之美的教育影响是不谋而合、异曲同工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敬神、祭祀等仪式都真实的体现着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上天的崇拜。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中,人们顺应时序,感悟天、地、人合,这何尝不是一种自然统一的美?如《霓裳羽衣曲》就是唐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而作,充满着对天界的神往,也代表着古人审美的价值取向。音乐教育自古与自然万物和谐统一,如古语有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而“起、承、转、合”的音乐结构也与自然动态相呼应。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遵循学生的年龄、天性和审美规律进行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美育教育。如教学人音版二年级上册表达春节的歌曲《过新年》:过新年呀咚咚咚咚锵,喜洋洋呀咚咚咚咚锵,鞭炮声声锣鼓响,咚咚咚咚锵,唱歌跳舞多欢畅,咚咚咚咚锵,幸福的生活甜呀甜又香,咚咚咚咚锵!教师创设情境充分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了解春节的由来和意义,学生在加入小乐器欢快歌唱的同时,培养了民族自豪感,激发了爱国爱家之情,体现顺应和随俗的自然统一的审美情怀。

三、人本思想 互为彼此

中国传统节日音乐文化蕴含了千年的华夏文明和丰富的礼仪形式,其饱含的人文伦理、情感道德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今天我们音乐课堂上教学的由谷建芬老师编曲的古诗《清明》,就是表现“清明时节” 百姓扫墓祭祖、踏青放鸢等民俗活动中,尊老爱幼、崇尚健康及敬畏生命的人本精神。又如新童谣《五月五是端午》:五月五是端午,背上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溪边百草香,最香最香是艾草。。。。。。就是表达“端午节”龙舟竞渡、采药吃粽等活动中百姓勤劳勇敢、忧国爱民、宣扬正义、驱邪辟瘟的人文情怀。“以人为本”是现代小学音乐教育的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音乐作为一门情感的艺术,可以抚慰伤痛、净化心灵。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一首音乐作品的切身体验、参与感知、情感交流等,又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与互助合作的态度。所以说传统节日音乐与音乐教育如一脉相承,互为彼此,都体现着人本思想与人文关怀。

四、育人目的 殊致同歸

小学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节日音乐的融合符合育人目的中的 “美育” 教育,传统节日音乐中优秀的人文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们有着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如端午节广东音乐《赛龙夺锦》、琵琶独奏曲《龙船》,就是以传统习俗龙舟竞渡为背景,对受众进行“团结奋进、积极友善、强健体魄”等正能量的深度传播。又如重阳节倡议学生唱一首《九月九》儿歌送给爷爷奶奶听:“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爸妈夸我好宝宝……”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便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底,达到了育人的目的。音乐是美的象征、爱的化身,无论是传统节日音乐及文化的传承,还是小学音乐教育,都以“真、善、美”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最终感化人们的心灵。

结语:小学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节日音乐同属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活动,在传承精神、人本思想、审美意蕴、育人目的等方面“乐”“ 礼”同源、古今一揆。作为小学一线音乐教师的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和深刻认识两者之间的文化内涵,才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入优秀的传统节日音乐,达到拓宽学生新视野,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目的。最终,为国家下一代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董慧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鲁东大学硕士论文》- 2017-11-01

[2]陈茜苑.让传统节日融入校园文化[J];基础教育参考;2015年18期

[3]周静.李敏,从疏离走向相辅而行——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生命教育资源[J];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08期

[4]曹佩佩.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J];音乐时空;2014年19期

作者:杜群香

第4篇: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报,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传统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生活之间的,是由一系列信仰和习俗形成的,都与祭祀、神话或佛、道信仰有关。节日形式多样,而最主要的有新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此外还有浴佛节、盂兰盆会、七夕等,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的历史文化长卷。

古人谈论节俗,总关乎伦理道德,无不强调其教化方面之重要性,以达弃恶扬善,激浊扬清,如西汉贾山在《至言》中说:“风行俗成,万事之奠定。”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而多彩,本文拟从以下几

1 个方面进行探讨:

传统节日所蕴涵的信仰

中国古人对天有着无限的崇敬,相信人是神造的,文化的起源是仰望上天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上溯到源头多起源于四时易转处的祀典,又关联到天象历法、物候农时。例如《尚书.尧典》记载尧“乃命曦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敬授人时。”

古时人们生产与生活都要顺应天道,人们追逐着日月星辰的轨迹和四季更替,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设置的黄历与自然规律完全协调一致。四时节俗都是以黄历为时间界定,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人生智慧是“天人感应”。传统节日是“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除了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外,更主要的是“天人合德”──即“观天道以应人道”,与天合德,正如《易书》中所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种理念一直影响着历代人们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

节日中,人们希望通过祭拜天地和神明等各种仪典,达到与神明沟通的美好愿望,希望尽人事以法天德,做人要像天那样刚健、胸怀博大;像地那

2 样厚德载物。

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时年头岁末的祭神祭祖活动。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就有新春扫尘,除陈布新,祭拜天地等过年风俗。这一天有“三元”之殊(日之元、月之元和岁之元),人们获得一年丰收的喜悦后,首先要感谢上天的恩赐,准备迎接新春的来临。

新年各种庆祝活动一般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

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历代的天子都会在元日里祭天和祭祖;民间也有着一系列祭祀活动。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也不会忘记有功于人间的诸多神明,以各种不同的祭祀回报他们。古诗中描述了“敬神”礼俗的代代传承和各种庆祝场面。如描写祭灶风俗的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范成大〈祭灶诗〉)。描写扫尘风俗的有:“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蔡云〈吴歈〉),清理环境,更荡涤心灵的灰尘,才能和神明沟通,与天地同在。

描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描写正月初一的庆贺场面和礼仪:“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细致的描述了待第一声鸡啼响起,街上鞭炮齐鸣,新的一年

3 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拜天地、敬神佛,再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然后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相传元宵节起源于道家祭神礼仪,据〈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燃灯庆贺。

秦末时亦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汉明帝时,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令正月十五夜“燃灯敬佛”,以示对神佛的尊敬和虔诚。此后,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道文化的影响扩大而成为历朝历代的一大盛事。

如唐代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写道:“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描绘出元宵灯彩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与星月交相辉映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秋成为节日,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礼记.祭法》中记载:“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夜明,祭月也”,因此被列入祭祀对像。上古时代即有“华夏祭月”,在周代时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等活动。

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祭月拜月渐成规模,各种活动更加丰

4 富多彩,后来这个节日一直盛行。收起回覆八月十五,此时月色皎洁,月像既圆且亮,正如唐代刘禹锡描写的“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其它节日亦是如此,在自然节气重要转换时节,都会有一系列的仪式及人事伦理活动,表达人们敬神祈福等美好愿望。

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恩

华夏礼仪极重祭祀,祭祀最初源于人们对于天地的敬畏、感恩和诚敬。《礼记.祭统》记载:“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传统祭祀文化重视祭祀的教化功能,视其为人伦教化的根本办法,说祭祀是“教之本”、“教之至也”。

可见社会教化随祭祀仪式的完成而完成。这也成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的主要传承形式之一,不仅在于其对经典文明的代代传承;更在于其能够渗透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人们修身正心,走出迷惘困顿。

5

《礼记.郊特性》记载:“万物本乎于天,人本乎于祖,郊之祭也,本反始也。”司马迁也说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古来敬天祭祖实质提示人们:敬天,人之本也,要敬奉上帝,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祭祖,人之源也,要不忘祖先,做人要知本知源,才能生生不息。

祭神、祭祖、拜年是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确证,这些仪式也是文化开端的象征。而年节的本质意义在于开端,因此从除夕开始,也是一种感恩的开始,一种庆祝的开始,感念天地化育,感念风调雨顺。

《礼记.月令》记载,天子在元日要举行祭天大典,还要举行“祈谷于上帝”和农神后稷的活动。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由此建立起人神关系,获得神明的庇护,在神圣的祭祀中使人感受到自我存在与天地的息息相关。

新年祭祖、清明扫墓,都体现着对人伦的重视,体现礼敬祖先,重视孝道,寄托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

《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舜帝在元日到祖庙祭祀祖先。“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在祭奠与追思

6 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 识。《论语.学而》记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讲到祭礼对民风民德的重要影响。

华夏祭礼的要义在于“诚”与“敬”,关键是祭拜的人是否在内心真正具有诚意和敬意。行事之时,要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古代祭祀内容极为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还有先贤名人,包括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曾是祭祀的对像。

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节日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价值,承担着道德教化的任务,其中包含的各种礼仪,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

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涵的道德要求。行事充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命的关怀。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诚、信、礼、义”等价值理念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

强调和合,追求圆满至善,传统节日成为维系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纽带。除夕、新年、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无不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圆、敬老爱幼的美好愿望。

7 按除夕习俗,家人外出,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也要在除夕前兼程返乡,阖家团圆。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漂泊在外、客居他乡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的游子,思亲怀乡,写下了“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平实的诗句,道出了除夕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新年是人们表达心愿的时机,有拜年的习俗。宋代后亦常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承放飞帖,上写“接福”。元宵节人们也是团圆相聚,“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有燃灯、观潮、歌舞等活动。

在“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的中秋节,人们与亲朋好友相聚,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展现出一幅明月升起,光照天涯,反映出人们彼此互相关爱、互相祈福的和谐景象。宋代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写的“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则表达出人们对澄澈、光明之境的追求。

传统节日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感,背后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忠”和“孝”,端午节纪念楚国屈原的忧国忧民,坚守节操。很多的节俗活动,都是倡导惩恶扬善,弘扬正义,其中又常常包含着人们对趋吉避凶、吉祥平安等方面的愿望。

8

传统节日所蕴涵的祈禳意识

祈,求福;禳,除祸,祈禳意即向神祈祷以降福免灾。新年有很多祈福驱邪等节俗活动。如除夕守岁,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新年时拜天地、祭神明,祈祷带来福祉和吉祥。元宵节人们燃放灯火,歌舞笙乐,表达驱邪迎祥、祈许光明之意。

新年时,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古时人们燃放爆竹的目的是驱除邪魔鬼怪,迎神,喜庆等。唐代来鹄在〈早春〉中写道:“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范成大在〈爆竹行〉中描述了除夕夜燃放爆竹时人们的内心祈祷:“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9 新年时,人们还要贴春联、年画、福字等,即将大红春联贴于门的两边,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人们“新年吉庆、驱邪迎祥”。传统春联有:“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等。

年画多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如〈福禄寿三星图〉、〈八仙过海〉、〈岳飞大破金兀术〉,不仅营造喜庆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借助于画中故事,将德行操守、忠孝仁义等一系列伦理道德标准潜移默化的根植人心。

贴“福”字使人感受到“迎春接福”的浓厚气息。祈福盼福,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特别是在遇到危难之时,希望得到神明庇佑,增加福运,化险为夷。但须知做事要符合天道,才能得到神助,古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祸由恶作,福由德生”。

因此幸福与真诚、善良、无私为伍,它总是出现在有德行的人身边,它与虚伪、奸诈、阴险、狠毒水火不容。倡导人要修德向善,才会有福德和福报。

新年还有视天占年的习俗,如唐代在孟浩然〈田家元日〉中写道:“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年候,共说此年丰。”表达了人们祈求丰年的愿望。宋代宋伯仁在〈岁旦〉中写道:“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穣。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描写出在新年欢快的气氛中一种淡泊宁静的愉悦。

10

还有些节日也有辟邪驱瘟的内容,如清明节的插柳戴柳,〈岁时记〉记载:“五代时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认为插柳能顺阳气,迎吉祥,辟邪崇。端午节时值黄历五月,天气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人们在门口悬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等以“祛除”毒气和辟邪驱瘴。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等。唐代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出遥想亲人重阳节登高而“遍插茱萸”之时,一定会记起他这远在异乡的游子,表达了对家乡亲友的思念。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看到,古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以“天”为尊,以其为观察行事的基点。于是,才有了“天人合一”的完整理论出现,有了敬天礼神的一系列仪式。从节日的派定和习俗看,古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

11

第5篇:一、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学认为,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

2,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2,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一部分。

另外,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间文艺,如祭神神词、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祭神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以及搭建神棚、扎纸结彩等民间工艺,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 ①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精神层面

1.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美满:贵和尚美

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如:通过团拜、探亲等仪式活动密切了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赛的开展,释放内心的情感、期望,加强村落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从而使这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节日也调节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节日,一个民族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强大,弘扬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庆祝节日,能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此外,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等,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重阳遍插茱萸,这些驱恶辟邪的习俗也显露出尚美的意愿。②

2.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文明。几乎每个节日都是一个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而逐渐产生的。在节日的选择上体现了人顺应自然的理念,让民众依照自然节奏、适应气候周期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而对节日的庆祝体现了人们祈盼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这一点很好地阐释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另外,在节日中,人们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如:在春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清明踏青娱乐,端午节划船竞赛,中秋节仰望天空中的明月等等。这些节日活动都可以让人们亲近大自然,感觉到“天人合一”的氛围,使人们更加注重自身与大自然的和谐。

3.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贵人伦

“伦理本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比如合家团聚是春节和中秋节最显著的特点。另外,贵人伦还体现在对孝道的重视。每个节日几乎都有对祖先的祭祀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孝思之情。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母等。这些都体现了对长辈的关心和孝道。

还有不可不提的是,中国传统节日还具有协调人际、增强成员凝聚力的道德功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各种礼仪、仪式,这些礼仪、仪式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含的道德要求。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实价值

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公休假进行了较大调整。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大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同时还将春节放假日期提前至除夕。在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日益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之时,国家从制度层面上确立了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的文 化载体。它的重要的现实价值需要我们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挖掘和开发。

(一)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

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多彩的风俗习惯,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铸造“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上,如果能剔除其中的糟粕内容,DE充分挖掘其中的有用成分,就能起到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例如,人们利用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加强。传统有时隐藏在生活的背后、隐藏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人们要选择具体特殊的时间将它呈现出来。通过各种习俗活动,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

(二)要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1.传统节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毋庸置疑,传统文化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淀,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是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情感。

另外,传统节日文化往往与特定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成为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如清明节与爱国忠臣介子推,端午节与爱国诗人屈原等等。通过这些素材,有利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普及、延续和发展,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民族心理认同和自豪感。

2.传统节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时机

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越是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应该是无声无息的,非教条的,潜移默化的。这样更容易让人们接受。所以我们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原则,讲求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如果我们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把思想信息寓于能给青少年带来快乐体验的活动之中,在节日文化中是渗透思想信念教育,就能有效地改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采取空洞的说教而容易引起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局面,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青少年是一个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由于受各种思潮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青少年道德品质退化、理想信念淡化,所以抓住传统节日这一有利时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

3.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亲情伦理教育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家人的相互交流减少,父母与子女间的代沟以及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存在往往导致情感上的隔阂甚至家庭矛盾的出现。也有很多独生子女由于习惯父母的溺爱而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漠视父母的感情付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情伦理,重视家庭关系,传统节日生活中的人伦传统是其中的核心传统。在传统节日中,几乎每个节日都有回归家庭的主题。传统节日为家庭成员提供了周期性团聚和交流情感的的机会,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在节日习俗中得到特别的强调。因此,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让青少年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体验并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十分必要。

4.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和谐人际关系教育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谐融洽的交往氛围有利于青少年提升道德水平,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节日正好提供了各种人际关系显露的平台。以传统节日为依托,通过节日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会关爱他人、了解社会,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可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以我们又可以把传统节日作为青少年构建和谐关系的纽带。 ③

(三)传统节日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节日消费,改善人民生活

现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旅游黄金时间已经形成。其中,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直是节日消费的热点。例如,春节期间,仅北京的地坛庙会就有200多项文化活动,有时每分钟进入庙会旅游参观的人数竟能达到126人,其中不乏外国人。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每年春节就有300万人左右参加庙会活动。东城区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民意调查显示,99.5%的人认为,庙会恢复了文化传统,

活跃了节日气氛,体现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际关系的友好祥和。这是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发展经济,促进节日消费的典型例证。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四)传统节日是民众身心健康的调节器,是民众情感的寄托与释放点

除了以上几个功能,娱乐功能又是传统节日的一大亮点。例如,春节贴春联燃放鞭炮,元宵节赏花灯,清明节踏青,中秋节赏月等等,都使很多人乐在其中。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多数人的身心经常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中。然而,为了赢得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休息和放松身心就成了一件“奢侈品”。而定期的传统节日就成了最合情合理的借口和理由。借助这个机会,人们可以使疲劳的身心得到必要的休息和调整。而且,参与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之中能够得到很多的乐趣和心理上的满足,正好可以为节后的工作养精蓄锐。 此外,传统节日也是民众情感的重要寄托点——它为亲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亲朋好友的礼尚往来、增进亲情、加深友谊提供了机会,为凭吊和怀念逝世的亲人提供了依托。

(五)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

古往今来,传统节日承载了太多的人文内涵特别是情感内涵,人们对它格外珍重,因此很少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去蓄意破坏这个难得的社会和谐;有时,节日甚至还能使战争中的人们暂时乃至长期放下武器,实现和解和和平。每逢春节、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海内外华人华侨、中华儿女,无论是国家首脑还是普通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普天同庆。这些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成为我们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契机。例如,每年的春节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有无数观众守在电视机前欣赏。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也都能通过电波感受到节日气氛。此时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无疑能得到最深刻的强化。每当清明来临,台湾、东南亚和其他地区的炎黄子孙、华人华侨纷纷回祖国大陆省亲,祭祖扫墓,无形之中就增强了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可见,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节日文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结语

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成员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它不仅是我们民族创造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同时它也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虽然从整体上看,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过去,但其中优秀的文化精华部分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依然拥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持、保护与挖掘,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注释:

[1]李欣.传统文化在当下语境传承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报,2007(10).43. [2]黄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

(6)43.[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0. [4]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佘双好、田贵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J].独家策划,2008

(7).6.

第6篇:却话中秋月明时-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却话中秋月明时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规则:

1、通过普通话聊天,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强

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

2、老师将话题中自己所熟悉的部分介绍给大家,大家也将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介绍给老师。这当中可以互相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问。

3、每组中表现最好的学生会有机会获得小礼品,整体表现最好的小组在期末会得到额外的嘉奖。

构想:通过本次聊天,希望同学们不仅可以借此机会多多练习普通话,而且可以多多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了解人们在节日中所寄托的美好感情。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在继承节日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特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节,从而使节日变得更有意义。

过程:

背景音乐:《明月几时有》

一、猜谜引入(互动活动)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打一天体 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

僧敲月下门——打外国地名

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

二、谈话提纲

1.大家喜欢过节吗?为什么?

2.刚刚过去了两个节日,一个是中秋节,一个是国庆节,我想问问大家,这两个节中你比较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4.中秋节有哪些习俗呢?

5.你知道哪些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或传说呢?

6.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

中国的节日:元旦节(公历1月1日)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妇女节(公历3月8日)植树节(公历3月12日)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劳动节(公历5月1日)

青年节(公历5月4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儿童节(公历6月1日)建党节(公历7月1日)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建军节(公历8月1日)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教师节(公历9月10日)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国庆节(公历10月1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外国的节日:情人节(2月14日)愚人节(4月1日)复活节(2011年4月24日)

万圣节(10月31日)感恩节(2010年11月25日)圣诞节(12月25日)

7.你不喜欢什么样的节日?你觉得怎样过这个节日才会有意思些?

8.可以说说为什么会有节日吗?

(为了祭祀、祈福,为了纪念,为了庆祝,为了号召大家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三、小结

无论中外,每一个节日都有它丰富的内涵,传统的节日尤其如此。过节能给我们

带来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希望同学们以后在过节时能够注意到,这样我们所过的每一个节日将变得更加有意义。马上就是重阳节了。希望大家过出这个节日的意义!

四、工作纸说明

1.小组合作完成。

2.体现创意和美好愿望。

3.学期结束时评奖,完成工作纸的速度和质量与本次谈话的整体表现一起,都

将成为评奖的一个重要依据。

“节 日 文 化” 工 作 纸

姓名:__________(编号:)班別: _如果请你们设立一种节日,你们会设立什么节日呢?

第7篇:“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节日”

征文活动

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良好的文化环境,引导全体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节日”征文活动。

一、活动主题: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节日

二、征文内容:围绕“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两大传统节日,以反应柘荣辞旧迎新、亲朋团聚、民俗民风、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着力阐述柘荣传统节日的深远文化内涵,抒发建设文明和谐、美丽幸福柘荣的美好情怀。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节日”征文大赛活动。

1、征文内容要充满节日气息,体现爱党、爱国家、爱家乡情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鼓励创作喜爱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的征文参赛。

2、征文比赛要求题目自拟,紧扣主题,内容积极,体裁不限(记叙、议论、心得、随笔、故事等)。

3、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使用稿纸,要求钢笔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字数600以上。

4、凡已出版或获过奖的作品一律不得上报。征文内容严谨抄袭、下载,如有雷同取消参赛资格。

三、征文评比:设置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优秀奖7名。

楮坪中学 2014年1月13日

第8篇:传统节日中的诗词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在古代是,人们更加注重传统节日与文化。而只有在诗词中,才能体会传统谇真正的韵味。

在农因三百六十五天中,传统节日最集中、最重要的当属正月。而才子佳人们,也十分注重在正月的诗词创作。最简单的一首——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看风送暖入苏。千们万户瞳瞳日,把新桃换旧符。”短短的十十八个字,却写出了春节喜气洋洋的气氛,写出了对未来的憧景,而同样是北宋词坛泰斗欧阳修却在他的《生查子》中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见去年人,泪湿征春袖。这样感物怀人的方式来纪念这个传统节日。

在正月中,春节过后便是元宵节。元宵节的寓意同样也是团圆、喜庆。而元宵节的团圆、喜庆也同样能改变诗人的词风,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上半阙中,词人先用东风夜放花干树,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夜鱼龙舞。这样的句子渲染了元宵节热闹的气氛。而在下半阙中,身为豪放派代表,写出沙场秋点兵,坐镇东南战未休。这样宏大场面的辛弃疾竟也能写出:“众里寻他千百度,葛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细腻的词风。可见中国传统节日与其文化对词人的影响。

元宵节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这一,而另一个当属七夕。七夕这一天,由一个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而引起,而这则更能激了词人,诗人的想象力,从而写出更好的诗词。单是在《古诗十九首》中,便有两首是有关七夕的。第一首《迢迢牵牛里》是就着福州故事本身而写出了。而另一首,则是结合了一个女子的故事,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的,而在这着《行行重行行》中,更是出现了怀人的名句:“胡马倚北风,越朝南枝。说到七夕节的词,最负盛名的一首当属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一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硕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一着情词,但想比其余的情词,秦观的不但不艳,反而是更有深意。尤其是其最后一句,更是为千古佳人所传诵。

第9篇:汉语修辞传统的文化内涵

0966104岳致言

汉语“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 乾 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在这句话里,“修辞”是“修理文教”的意思(唐 孔颖达注:“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与人的修业有关,不是今天“修辞”这个词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修辞”这个词从字面讲,可理解为“修饰言辞”,再广义一点又可理解为“调整言辞”。修辞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 。受汉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汉语修辞中大量用“比”,用得既多且广;汉语修辞以整齐、对称为主,以参差错落为辅;汉语修辞有虚写和实写之分,在语言表达中有意识地运用虚实观点,取得某种效果,这是汉语修辞的又一个特点。汉语修辞古今一贯的主导思想是要为表达内容服务。

汉语的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单音节和双音节为主,而汉语又是非形态语言,没有词形变化的约束。这两个特点,决定汉语修辞具有以下特征:①语言单位组合灵便。

②非常容易组合成音节数目相同而结构上平行的语句,通常称为对偶。并且很容易押韵。大量运用整齐押韵的语言结构是汉语修辞的特色之一。

③汉语里陆续出现并且积累了数量可观的四字成语,这些成语中绝大部分富于显著的修辞效果。

④运用汉字的特点还产生了若干特殊的修辞技法,如回文、顶针、谐音双关等。

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双关、映衬、移就、对偶、排比、错综、仿词。

在此以双关为例说明修辞中的丰富文化内涵。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双关又分为两种:

1、意义双关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谐音双关

【例】“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萨佩尔认为:“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语言也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1如上所述,汉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文化的民族,所以汉语中肯定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心理。而谐音就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遍的语言现象,所以它的形成肯定和民族的文化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含蓄内敛的民族特性

中国文化是一种含蓄而不直露的文化。“含蓄雅洁”向来为中国文化所崇尚,有些不便直说的话语或事物,就会转换表达方式,用一种含蓄、和缓、委婉的形式说出来,而谐音的表达效果就可以化直露为含蓄,避粗俗而成典雅,这就恰好符合了汉民族含蓄内敛的民族文化。如:刘禹锡《竹枝词》中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晴”字面上是“晴天”的“晴”,实际上是“感情”的“情”,写的既含蓄委婉,但又不失巧妙,让人一看便知其深意。还记得纪晓岚临终是对他的儿子说的那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诗句用“莲”的谐音“怜”,“梨”的谐音“离”,很含蓄的表达了对儿子的怜惜以及即将与儿子离别的不舍之情。短短的几个谐音词却将中华民族的含蓄和内敛的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中庸的民族文化传统

谐音这种语言现象,与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中庸之道也是密不可分的。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传统儒家修己治人的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中庸》中有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是人不表露喜怒哀乐等情感时,这样的状态就是“中”,如果表现出来的情绪而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足,这样就达到了"和"的境界,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则是实际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准则,是人人必须遵循的道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说话还是做事都要适度。与人交谈时,我们也要坚持中庸之道,在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的时候还要注意礼貌措辞,使自己保持谦恭的态度,不在别人面前显露出冲动的言行,如果遇到一些很敏感的词汇,就可以用谐音词来代替,这样就能起到委婉隐晦的表达情感的作用,使对方能明白你所表达的意思的同时,也不会显得很直露和偏激,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中庸之道。

(三)趋吉避凶的民族心理

中华民族是一个“治本于农”的民族,所以民族的避凶、趋吉的心理非常浓重。与此同时,汉民族相信语言的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竟以为语言是福祸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源头,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得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庇护和保佑。”2所以人们习惯把语言作为祈祷、求福、表达愿望、和大自然交流感情的工具和联系的桥梁,汉语中人们如此讨厌“乌鸦嘴”(意思就是形容某人的嘴巴特可恶,好事说不灵,坏事一说就灵)一词,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语言的迷信。但是直接表露心中那些美好的愿望,又不是含蓄而内敛的中国文化所提倡

的,而谐音成为了顺应和满足这种心理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人们便很自觉,很乐意的运用谐音来祈求吉祥和躲避由于语音而造成的不吉祥意义的习惯,前文中讲到的传统婚礼、节日上运用谐音,使一些很普通、很平凡的事物涂上喜庆的色彩目的就是含蓄委婉的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祈求吉祥平安;而亲友从来不分吃一个梨,不小心打碎了碗或者杯子,会说一句“碎(岁)碎(岁)平安;送礼的时候,从来不会送伞、钟,对数字8的狂热喜欢和对数字4的极力躲避。这些都是利用谐音来避凶,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也是源于谐音艺术与汉民族传统心理的相连。可见,汉民族的趋吉避凶心理是谐音产生的重要基础。

(四) 和谐对称的审美情趣

谐音和它的本音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固定的关系,这是谐音最大的特点。它们互相对应,互相映衬,互相对称,极其和谐,这就使得一个词语可以同时拥有两种以及多种意义,体现出和谐对称的审美情趣。如,《乐府诗集》之《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这里的“莲子”、“莲心”都是谐音双关,“莲子”谐音“怜子”,意思是爱你,隐喻了爱情的纯洁无暇;而“莲心”谐音“怜心”,意思是爱怜之心,隐喻了怜爱之深,表达了一个女子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深深的思念之情。语言婉转动人,呈现出了成熟的艺术技巧。再如:药品斯达舒胶囊的广告语:“喂(胃),你好吗?”“喂”与“胃”谐音,“喂,你好吗?”是一句普通的问候语,“胃,你好吗?”则是对我们“胃”的一种亲切问候。该广告巧妙地利用谐音,设计了这一独特的广告语,体现该胃药产品对我们“胃”的关怀,两种语境各自言之成理、非常明显,双关意义自然贴切。而上文中提到的纪晓岚的很经典的一副对联“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上联是一位老者为了考纪晓岚而出的,而下联是纪晓岚所对。这是一副语意双关联。“橹速”谐指三国著名文臣鲁肃,“帆快”暗指西汉著名勇士樊哙,一文一武,正巧构成双重含义,表面上是说橹不如帆,暗含的意思是说文不如武。纪晓岚给出的下联是“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笛清”暗指北宋名将狄青,“萧和”暗指西汉宰相萧何,也是一语双关,一文一武,文胜于武,对得天衣无缝。这种对称、和谐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展现的淋漓尽致。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共同的审美意识,这就是美的民族性。汉民族美的追求的审美意识中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对称、均衡与和谐。

(五)认知世界的心理方式

不同民族对世界的认识采用的方式是不同的。谐音现象符合汉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汉民族善于联想,本来用谐音表达的两个词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是汉民族丰富的联想便能很自然的利用“语音”将他们联系起来,而且汉民族

的联想方式都是采用的二元对立的对称联想,如阴阳、东西、祸福、上下等等,这就说明了从远古以来,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中,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养成了整体的观点,常会由此及彼的进行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另外一种或者多种事物。这种认知方式体现在语言中,就是会由语音去探究它的意义,但是由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具有宽泛性、灵活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一个语言可能会有好几个语义,但是人们就不会用很严谨的方法去探究,这就为谐音的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汉语谐音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只有全面了解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即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历史文学传统等,才能深入体会和理解谐音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

上一篇:公司季度经营分析报告下一篇: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