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7年10月18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 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2017年11月9日山西省省委、省政府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意见行动计划》, 将6大领域、74项任务、235条推进举措分解到具体部门, 确保到2030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为更好、更快的完成转型任务, 山西省就必须重视绿色经济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推动绿色产业。

1 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概述

1.1 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最早出现于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1]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的蓝图》一书中, 其中并未诠释绿色经济的本质内涵。因此,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绿色经济的内涵与本质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三个角

综上所述, 本文对绿色经济内涵的理解更倾向于从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结合的角度出发, 肯定其生态经济的属性, 揭示它可持续经济的本质特征。绿色经济在充分考虑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强调生态失衡经济的全面衡量和自然的全面尊重发展, 最终实现资本增值的一种经济形式。

1.2 绿色产业

“绿色产业”概念源于1989年加拿大环境部长提出的“绿色计划”一词, 它强调“绿色”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5]。但迄今为止, 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被大多学者认可的绿色产业概念。如表2所示, 列出不同的学者分别从从不同学术角度对“绿色产业”进行的描述。

据相关研究成果, 绿色产业的主要类型集中在节能产业、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生态保护、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方面。本文就在此分类基础上, 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 探索山西省绿色产业的发展路径。

1.3 绿色经济与绿色产业的关系

随着绿色经济的不断发展, 逐步推动了产业的绿色化。而发展绿色经济, 就必须要有绿色产业来作为支撑。同时, 绿色产业也是绿色经济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 更是其有力支柱。从各国的实践来看, 绿色产业已成为绿色经济的载体, 对其发展具有全面带动作用。

2 山西省绿色产业的现状

随着国家绿色经济的不断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 山西省也形成一定的产业格局。第一产业逐渐形成以养蜂业、红枣产业及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第二产业还是存在偏重于煤化工、钢铁、建材方面的产业发展, 但近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很快;第三产业加快形成以旅游、文化产业和商贸物流为支柱的特色发展格局, 且发展势头良好。

2.1 第一产业

目前, 山西省农业特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成为支柱产业。山西省2007-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呈稳定上升趋势, 其中, 林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最快, 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紧随其后, 牧业与渔业总产值虽略有提高, 但整体增长速度较慢。因此, 牧业与渔业发展条件欠缺, 但随着当地人需求的增加及相关政策的扶持, 牧渔业整体效益也在缓慢提升。

2.2 第二产业

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 也是煤化工、钢铁、建材产业大力发展的省份, 其中采用低碳、节能技术达到低能耗、低污染的企业也归属于绿色产业。在2015年, 山西的焦炭产量占工业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仍很大;钢、生铁、水泥产量共占总产量的1/2, 其中, 天然气的产量比例有所上升。因此, 山西省的工业急需产业升级, 提高煤炭清洁开发利用水平, 打造清洁能源, 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结构。

2.3 第三产业

目前, 山西省的服务业主要以住宿业、餐饮业、金融业和旅游业为主。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自2012年后都呈明显下降趋势。金融业中各类保险保费收入自2007年始一直是明显上升趋势, 是山西省服务业中的主要产业。山西省近年第三产业的发展以金融业为主, 住宿业、餐饮业为辅, 而山西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所以旅游业开发潜力巨大。

3 山西省发展绿色产业现存问题

山西省在众多政策的支持下, 三大产业的绿色化已有所提升, 但仍存在产业层次较低、能源消耗较大等问题。若不加以改善, 势必会影响山西省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

3.1 特色农产品规模未形成

山西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 适宜杂粮、蔬菜、干鲜果、草食畜等作物的生长, 因此也造就了品质优良、绿色健康的优良农产品[9]。但山西的农业发展虽有红枣、核桃等特色产品, 却未形成一定的特色农产品规模。牧渔业由于自然地理条件限制, 不利于大力发展, 可是山西省政府对农业和林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薄弱。

3.2 工业结构不合理

山西省主要工业结构还是以能源原材料生产为主, 其中轻工业的发展明显不足。到2015年时, 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一煤独大”、“头重脚轻”, 从而导致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而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制造业发展水平总体偏低, 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配套产业等现代化的制造业尚未形成规模, 导致实现产业转移和发展新兴产业能力有限。

3.3 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未发掘

山西省拥有富足的旅游资源优势, 以现存18118处古代建筑、120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等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均在全国居首位[10]。所以, 山西省的旅游业具备其独特性和资源区域性, 有很大发展潜力。但近年第三产业的发展却未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 旅游业的增长过于平稳, 收益不明显。在山西最近政策中也体现出对于旅游业的重视, 但力度不够, 不足以促进旅游业成为山西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

4 推动山西进一步发展绿色产业的建议

4.1 重视农业、林业中优势特色主导产品的发展

山西省在发展第一产业时, 应重视农林业中优势特色主导产品的发展, 实行适宜的战略要求。首先应做好布局优化, 大幅度调升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面积。其次,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林下经济、沟域经济等。最后, 着重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形成产业集群, 培育农业发展的新形态。

4.2 调整产业结构, 构建绿色工业

山西省的重要产业是第二产业, 它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山西省的GDP。正因如此, 山西省政府更应加快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改变现有的以煤化工、钢铁、建材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模式, 积极寻求可替代的绿色产业。可优先承接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项目。推动绿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打造绿色工业品牌。

4.3 将旅游业发展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

山西省发展旅游业, 需充分利用旅游强辐射源功能, 从而促进旅游带中游憩业的增长和经济发展, 实现空间地域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 将重点景区与煤矿相连, 促进两大优势资源产业的融合, 致使经济更好发展。而且, 制定严格的景区管理规范, 使得旅游产品更加精致化。努力打造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结束语

绿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探索过程。山西省由于先天发展条件薄弱, 较晚意识到绿色产业重要性, 探索路程注定更加漫长。但只要山西继续坚持现有政策中利于发展绿色产业的举措, 加大实施与监督力度, 并在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 不断改进完善, 使现有政策更利于山西绿色产业的发展, 并使之上升为理论, 成为山西省特有的独创性内容。那么, 山西省必会脱胎换骨, 真正实现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

摘要:绿色经济, 学科属于环境经济学, 但同时具有生态经济属性, 拥有可持续经济的本质特征, 而绿色产业就是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山西完成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论文从绿色经济与绿色产业的概念解析入手, 深入分析山西省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从而发掘其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以期对山西省今后践行绿色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西,绿色经济,绿色产业

参考文献

[1] 大卫·皮尔斯, 阿尼尔·马肯亚.绿色经济的蓝图——绿色世界经济[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 曲格平.中国的环境与发展[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2.

[3] 胡鞍钢.中国:创新绿色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4] 刘国光.对云南创造经济强省的几点思考[A].西部大开发——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C].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1999.

[5] 孙晓霞.绿色产业政策[M].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6.8.

[6] 史瑞建, 杨志刚.发展绿色产业应处理好八种关系[J].陕西综合经济, 2007.03:106-107.

上一篇:试述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下一篇: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