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盐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共8篇)
盐业直接关系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陕西盐业体制改革、保障合格碘盐供应、巩固消除碘缺乏危害成果、加快盐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时期。根据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我省盐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十一五”期间,我省盐业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食盐专营管理体制和管理法规,强化盐政管理,确保合格碘盐供应,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促进了全省盐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实行盐业体制改革,理顺行业管理。2007年,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盐业体制改革的通知》(陕政发[2007]43号)精神,组建了国有独资企业陕西省盐业总公司,整体上划市、县盐业公司,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分级经营、独立核算”,整合全省盐业资源,规范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建立了全省盐业统一大市场,为调整经营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证食盐供应提供了体制保障。2010年,陕西省盐业总公司资产总额达75953万元,上缴税金4086万元。
(二)强化盐政执法能力,维护食盐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盐业管理法规,强化盐政执法能力;依法加大对私盐贩销的打击力度,五年来查获盐业违法案件8011起,净化了盐业市场,规范了盐业经营行为。不断加强碘缺乏危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十一五”期间,近3000万人受到教育,增强了广大群众食盐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
(三)加强食盐质量安全管理,创新碘盐供应模式。制定实施《陕西省盐行业质量检测办法》、《食盐安全责任制》,健全了省市县三级食盐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创建食盐安全示范村活动,建成食盐安全示范村188个,食盐安全村604个。榆林市实行“碘盐配给制”,把合格碘盐供应工作纳入惠民工程。目前,全省碘盐覆盖率从2001年的97.89%上升到2010年的99.79%,碘盐合格率从91%上升到99.19%,合格碘盐食用率从90.4%上升到98.98%,均超过国家规定90%的标准,位居全国前列,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实施盐业经营许可制度,确保食盐市场供应。严格审查经营资格,加强《食盐批发许可证》、《食盐准运证》和《食盐定点生产许可证》的管理。全省认定食盐批发企业108家,食盐零售网点5.8万个,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三级食盐供应网络。同时,建立食盐储备应急管理体系,确定8个省级食盐储备点,落实1.71万吨成品盐储备和0.19万吨货币储备计划,增强了政府对食盐市场的调控能力。“十一五”期间,食盐年销量达24.88万吨,比“十五”期间增长15.56%,完成计划年均105.31%。
(五)规范盐资源管理,服务盐化工产业发展。随着陕北岩盐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省盐务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报请省政府同意并发布了《关于加强盐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陕政办发[2007]99号),有效规范了盐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履行对盐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的职能,先后对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一期8万吨、二期60万吨、榆林华龙盐化科技有限公司60万吨、榆林华瑞盐化有限公司60万吨真空制盐、陕西金田盐化有限公司氯酸钠等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并报请省政府获得批准。通过参股积极参与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真空盐项目建设。
(六)坚持以盐为主多元化发展,不断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为了适应国家盐业体制改革,增强行业自我发展能力,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经营方式,提出并实施“以盐为主、多元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非盐商品经营,扩大市、县公司经营规模。2010年,全省盐业系统多元化经营收入达3.03亿元。
过去五年,我省盐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观念陈旧,缺乏创新动力,市场经营意识不强;冗员过多,效率低,缺乏企业管理、物流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经营单一,县级企业亏损严重,职工收入偏低;盐业企业基础差、底子薄,仓储设施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无力修缮和改造,难以承担食盐存储周转任务。据统计,全省盐业系统仓库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的库房占56.6%。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盐业经济关系国计民生,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发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全省盐行业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突破,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盐品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特别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给我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从岩盐资源看,陕北奥陶纪岩盐资源丰富,北起神木尔林兔陕蒙交界,南到延安,西至靖边,东到佳县,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预测储量约6万亿吨,仅在榆(鱼)米绥盐化工产业园区已探明储量8852亿吨。合理开发利用陕北岩盐资源,大力发展盐和盐化工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盐化工发展趋势看,聚氯乙烯、纯碱、烧碱工业快速增长,对原盐的需求猛增,必将促进陕北岩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陕西盐业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国家盐业体制改革,对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我省盐业来说,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此,准确把握盐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始终把食盐安全和保障合格碘盐供应、巩固消除碘缺乏危害成果放在第一位,既是应对食盐专营体制转轨的需要,更是保持我省盐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只有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实现专营向市场的转变,着力破解经济规模小、经营品种结构单
一、职工收入低的突出问题,陕西盐业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创造参与市场竞争的新优势,实现转型发展的新目标。
三、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转变盐业经济发展方式,以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为宗旨,保证合格碘盐供应和食盐安全,优化盐品结构,发展多元化经营,积极培育盐化工产业集群,着力促进陕西省盐业总公司走市场化、网络化、集团化发展的新路子,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体制。“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食盐专营体制将向市场化转变。盐业发展必须着眼改革大局,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加快向市场化转变步伐,实现成功转型。
——坚持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这是“十二五”时期盐业经济发展的主线。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开发利用岩盐资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一批实现规模生产的特色产品。
——坚持质量第一、保障供应。食盐生产和供应是盐品经营的重点。一要加强市场监管,保证食盐质量安全;二要保证充足的货源和必要的储备,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加强食盐安全体系建设,加大盐政执法力度,严格执行《食盐安全责任制》和《陕西省盐行业质量检测办法》,不断提高合格食盐供应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坚持科技兴盐、人才强企。依靠科技振兴盐业,依靠人才做强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和引进人才,重点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发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产品,积极发展盐化工系列产品,着力提升盐业经济的整体效益。
——坚持以盐为主、多种经营。继续做大食盐产销主业,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依托盐业系统的资源、技术、网络优势,发展多元化经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品门类更加齐全。
(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盐业发展要以持续实现消除碘缺乏危害为宗旨,以加强盐业市场管理、确保食盐安全、建立盐业现代物流体系和盐化工产业集群为目标。
1、继续保持对涉盐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保持食盐市场的良好秩序,碘盐“三率”达到95%以上。继续深入宣传盐业法规和碘缺乏危害防治知识,力争使受教育的人不低于3500万人次,提高广大群众食盐安全和防范碘缺乏危害意识。
2、深化盐业体制改革,组建陕西省盐业集团,建立新型食盐市场供应网络。到2015年,全省盐品年销售总量达到33万吨,其中,多品种盐2万吨。批发企业人均销售盐品300吨。
3、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制盐生产能力。力争“十二五”末,全省制盐能力达到270万吨,盐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8.91亿元。
4、确保主营业务稳定增长,增加非盐产业经营收入,提高盐业企业市场竞争力。2015年,全省盐业系统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其中盐品销售收入12亿元,其他经营收入10亿元;资产总额达到12亿元,净资产5亿元。
5、加快陕北岩盐资源开发,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积极推进盐化工发展。“十二五”期间,协同有关部门制定全省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参股等形式,积极参与开发陕北盐及化工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陕西盐业。
6、加强全员培训,吸纳和引进人才。有组织、有计划的做好人员培训、分流和安置,积极吸引经营管理人才,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十二五”末,全员培训率达到10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达到15%,职工平均收入达到全省社会平均水平。
四、建设盐业现代物流体系,确保合格碘盐供应
(一)建设食盐物流配送中心。实现食盐分装集中化、销售网络化、流通配送化、经营连锁化、管理信息化,形成集盐品和非盐商品生产、分装、仓储、配送、结算、信息处理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
重点建设省级食盐物流中心和食盐储备库项目、市级配送中心项目。省级食盐物流中心,计划投资1.4亿元,总建筑面积1.81万平方米,2012年底投入使用。计划投资5.98亿元新建、扩建省级食盐储备库和在宝鸡、咸阳、渭南等8个市各建一个食盐储备中心库,县级建设中转库,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以省级食盐物流中心为龙头,构建集盐政管理、食盐配送、财务结算为一体的食盐储运配送体系。
(二)构建食盐分销连锁网络。创新服务,减少转批环节,按照经济区划直达配送食盐。重点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省贯通、村户相连、控制终端的食盐分销连锁网络系统。“十二五”期间,投入4.24亿元,建成24个市级连锁店、200个县级连锁店、2000个乡镇级连锁店、5万个村级连锁店;建设统一系统标准、统一编码体系、统一数据接口、统一开发软件、统一计划管理,集成决策支持系统(DS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人力资源管理(HR)和办公自动化(OA)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实现全省食盐销售统一管理、统一配货、统一服务,将合格食盐快捷、安全地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三)大力发展非盐商品经营。依托食盐分销连锁网络的资源优势,开拓经营领域,扩大经营规模,以盐为主,多元化发展,重点增加非盐商品经营,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一是积极开拓多品种盐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重点开发调味盐、营养盐、洗浴盐、洗涤盐四大系列盐产品,力争全省盐系列产品品种增加到20个、规格60个,多品种盐销售额占到盐品总销售额的6%以上。
二是盘活存量资产,增加非盐商品经营。重点选择调味品类、糖酒类、日化类、小百货等与盐品经营相关度较高、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盐品并项流通,增加就业岗位,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盘活现有土地、房屋、仓储等有形资产;积极发展仓储式批零业务,发展第 三方物流,形成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三是扩大包装服务,延伸物流价值链。集中力量办好现有包装公司,采用新型材料、先进技术发展新型包装,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满足社会多样化包装需求,将包装公司发展成为陕西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
四是培育盐湖养殖,开发盐文化旅游资源。以定边“三五九”旅打盐旧址为中心,开发集观光、红色文化教育及娱乐为一体的“盐湖生态旅游业”;以子洲县马蹄沟十里盐湾为基地,开发传统制盐旅游项目。
五、科学开发和利用岩盐资源,合力打造盐化工产业集群
陕北地区岩盐资源富集,盐化工产业初具规模。“十二五”期间,要继续依法加强岩盐资源的统一管理,按照岩盐资源开采科学化、加工利用园区化、生产过程无污染的要求,合理确定采矿井位,认真做好项目审核、审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高附加值、清洁生产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盐化工项目,为发展盐化工产业集群提供全程服务,推动我省盐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食盐储备和市场监管制度,确保食盐安全供应。要继续认真贯彻《食盐专营办法》等盐业法规,加强盐政管理,堵源截流,端窝打点,杜绝假冒伪劣食盐和私盐流入市场。建立健全食盐储备管理体系,切实做好食盐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食盐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保证食盐供应安全。广泛开展盐业法规和碘缺乏危害防治知识宣传活动,积极推广食盐配给和食盐安全示范村的成功经验,确保合格食盐供应,为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盐资源统一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省盐务局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全省盐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强化对盐资源的管理。抓住发展盐化工的历史机遇,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岩盐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积极调整盐业产业结构,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采用兼并、联合、重组、收购等多种形式,扩大现有企业产能,延长产业链,提高岩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三)推进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制盐和盐化工企业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建立研发技术中心,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争取国家、省科技专项计划及科技基金,重点围绕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科技攻关项目,组织科技攻关,解决盐业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探索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岩盐资源的盐化工项目,积极采用卤水直供或液体盐作原料,降低能源消耗。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提高氯化氢气体、废盐水、电石渣等“三废”的综合利用,坚持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盐业项目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
(四)实施品牌战略,开拓系列盐品市场。进一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严把盐品卫生安全关,搞好盐品营销服务。以一流质量和服务,提升“冰凌”品牌形象,提高“冰凌”品牌知名度,争创中国名牌称号。发展多品种营养盐,增加食盐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在确保合格碘盐供应的前提下,增加非盐商品经营的资金投入,发展非盐商品经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五)扩大招商引资,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扩大对内对外和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和落实省财政对省级食盐储备库建设项目、现有仓储设施维修改造项目、盐业物流体系建设项目和盐业体制改革的资金投入。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扩大对制盐和盐化工项目的投入。开展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增加盐业贷款,支持盐业经济发展。
(六)加强人才教育培训,优化人才配置结构。建立人才培养、引进、交流和使用制度,把科技兴盐、人才强企落到实处。大力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借鉴国有企业改革和粮食系统改革的成功经验,争取政府出台盐业体制改革人员分流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减少冗员,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科学合理设置职位,明确职责,实施岗位与人员的分类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拔、考核、培养、引进、配置、激励、监督约束和任职资格认定的管理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专业培训,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制。引进急需的企业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建设一支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复合型盐业人才队伍。创建学习型企业,营造学业务、学管理的氛围,鼓励职工参加国家学历考试和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考试,县级以上公司领导参加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逐步实行持证上岗,以岗定薪,为职工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十一五”发展现状
1. 取得成绩
“十一五”时期, 是江西省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全省信息系统业务拓展、机构健全的重要时期。
一是承担了全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建设任务。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实施、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安全管理”的“五统一”原则, 集中力量建设全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 采用“一网通”方式, 解决全省党政机关联网问题, 不搞网络分散重复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的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横向联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和200多家省直部门, 纵向联结11个设区市、109个县 (市、区、管委会) 党政机关。在统一网络平台上, 省市县三级网络平台分别横向联接本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各直属部门, 并实现省市县三级对口部门纵向联网, 为全省各级党政机关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统一电子政务“信息高速公路”。江西成为全国首个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同时建设、同时提供服务的省份, 顺利完成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江西分中心建设, 成功实现了与国家政务外网的对接。
依托统一网络平台, 江西电子政务应用加速推进, 在创新政府管理, 提高行政效能的作用明显。目前全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已经横向联接234个省直部门和单位, 承载了30多个省直部门纵向业务应用系统, 如:
全省党政机关公文电子传输系统, 提高了党政机关公文传输效率, 确保了政令畅通;
省直党政机关计算机密码通信系统, 大大提高我省党政机关密码电报和机要通信的传输速度, 确保领导决策指挥的时效性;
省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系统, 强化了财政收支管理、规范了资金使用行为;
全省地税管理信息系统, 有效堵塞了税收征管漏洞, 提高了管理效率;
人保、工商、质监、司法、教育、统计、环保、对外合作、地震、信访等部门应用系统均取得良好成效, 极大地提高了政务工作效率和为民服务水平。省政务信息网视频会议系统运行良好, 利用率高, 节省了各级党政部门大量会议时间和会议经费。
二是承担了一批全省跨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和技术支撑任务。省政府决策支持系统、省政府应急指挥系统、省社会信用信息系统、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省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系统、省委“民声通道”信息系统、省委组织部全省高级人才信息库系统、省军区国防动员系统等一批跨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 作为龙头项目, 有力带动了全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三是承担了全省政府门户网站群建设任务。“网上政府”建设日益完善, 全部省直部门、设区市政府以及县 (市、区) 政府均已建立门户网站。对外宣传、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为民服务、公众参与、政民互动已成为江西省政府门户网站群的工作重心。省直部门网上服务事项超过1000多项, 提供可下载表格230多种, 各设区市政府网站网上服务事项平均超过600项, 提供下载表格平均达到400多种。“省长手机”、“政府信箱”顺利开通, 成为公众反映意见、表达诉求、建言献策的有效渠道。
“十一五”时期, 江西省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有序发展和全系统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健全, 为“十二五”时期全省信息系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存在问题
“十一五”时期全省信息系统发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大部分市县信息中心业务快速发展, 已经成为当地信息化的核心与枢纽, 少数市县只承担部分当地信息化业务、主导地位不明显;二是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不够充分, 部分存在“信息孤岛”和“信息割据”现象;三是部分市县信息化技术骨干人才不足, 影响了当地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推进;四是部分市县信息化建设和运维资金不够落实。上述问题, 需要在“十二五”时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认真加以解决。
3. 发展趋势
“十二五”时期, 是国内外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快速发展时期。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感知中国、无线城市将在较大范围推进实施, 社会公众对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需求进一步增强, 各级政府部门将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业务协同、保障信息安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省信息系统要顺应发展趋势, 明确战略定位、加快系统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1.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江西省信息系统发展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 全力做好信息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工作, 坚持全系统“一二三四”的战略定位。即一个宗旨:以服务为宗旨;二个贴近:贴近用户、贴近需求;三大服务:信息网络服务、信息资源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四大任务:全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全省跨部门业务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全省政府门户网站群建设和运行维护、信息资源开发和经济预测分析。立争把全省信息系统建设成为全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的核心和枢纽, 全省电子政务的数据管理中心, 全省电子政务技术支撑的主力军。
2. 发展原则
集中统一。全省信息系统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按照集中统一的方式, 集约化地开展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与运行维护, 以最少的投入争取最好的效果。
整合共享。充分整合、有效利用全省各地各部门信息资源和软硬件设备资源, 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联合协同。全省跨部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 要努力做到联合共建共享, 力求实现联合办公、业务协同和并联审批。
安全高效。全省所有信息化建设项目, 都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措施, 切实保障信息安全;实现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三、系统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 全省信息系统要抓住有利时机, 创新发展思路, 开拓系统工作, 以“七大中心”建设为目标, 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 努力把全省信息系统建设成为:
1. 电子政务网络中心。
全面建成和完善全省“四横一纵”的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 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政务部门纵向全贯通和横向全覆盖, 全面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 为全省各级政务部门提供完备的内网和外网联网服务。
2. 政务数据交换中心。
以全省统一公共数据交换平台为支撑, 建立和健全全省政务数据交换中心, 实现全省政务部门跨地区、跨部门、异构系统和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3. 政务数据中心。
以一批跨部门应用系统和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为支撑, 建设政务数据中心, 按照有限共享、约定交换、分类管理、长效运行的方式, 汇集各地各部门的有关共享信息, 构建以多个共享数据库为支撑的政务数据中心, 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4. 政务数据备份中心。
利用现有的机房场地, 建设集中管理、统一服务、快速恢复的省级政务信息网统一政务数据备份中心, 为省直各部门提供同城异地备份、主机托管和虚拟主机等服务。
5. 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制定全省政务信息网安全管理策略、措施和办法, 管理和监控全省政务信息网信息安全;采用CA认证“一证通”方式, 解决全省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安全认证。
6. 电子政务监察中心。
开发一套统一监察软件, 实现跨部门、跨地域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流程监察;同时, 建设全省统一视频监察系统, 用一个屏幕实现对全省各地、各部门所有办事大厅、办事窗口的实时、动态、全程监察。
7. 技术服务中心。
负责起草全省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地方标准规范, 编写跨部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方案和招标文件, 对各地各部门电子政务项目进行技术认证, 负责跨部门应用系统、共享数据库的运行维护, 做好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的一线技术服务。
四、主要建设任务
“十二五”时期, 全省信息系统要努力发挥系统优势,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抓住主要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建设、运维和技术支撑。
1. 建设全省“政务网乡乡通工程”。
为了进一步完善全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 推进“政务网乡乡通工程”, 将省政务信息网内网和外网向乡镇、街办延伸, 采用“一网通”的方式, 解决全省各级管理部门面向乡镇联网的需要, 构建“四横一纵”的全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 避免基层网络分散重复建设。
2. 建立和完善省政府决策支持综合服务系统。
开发统一软件, 汇集省政府各有关管理部门的经济、社会、民生、信访、应急等动态信息, 为省领导宏观管理、科学决策、应急指挥、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提供综合信息支持服务。
3. 建立和完善全省统一公共数据交换平台。
针对政府各部门采用不同技术建设业务系统, 造成应用系统重复开发、信息资源分散割据以及不同部门中同一指标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建设和完善全省统一公共数据交换平台, 实现跨地区、跨部门、异构系统、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4. 建立和完善全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
按照“统一网络、统一软件、统一监察、统一运维”的“四统一”原则, 依托全省政务信息网, 在全省部署统一的省、市、县三级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软件, 实现行政部门审批事项“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审批、一单式收费”, 实现对行政审批事项的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考核、统计分析等功能。
5. 建立和完善全省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并联审批系统。
建设和完善全省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并联审批系统, 将各地、各部门串联审批方式优化升级为并联审批, 集中开发和部署绿色通道并联审批软件供各地、各部门统一使用, 并实现绿色通道并联审批事项的信息共享、绩效考核、实时监察和统计分析。
6. 建设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
为规范全省工程招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出让等交易行为, 按照“规范交易流程、统一交易软件、集中进场交易、共享评标专家、全程电子监察”的方式, 依托全省政务信息网, 开发集中统一、功能完备、性能先进的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软件, 提供给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专业管理部门使用, 以便提高工作效能, 规范交易行为, 从源头上防止腐败。
7. 建设全省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
在完善我省金保工程一期工程的基础上, 推进全省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 实现“人手一卡、一卡多用、全省通用”的目标, 实现省内“部门职能不变、上下左右兼容、政府补助进卡、全省乡镇通用”, 将全省政府各部门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全部纳入“一卡通”。江西省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以全省金保工程为基础, 以省政务信息网为主干, 以银联卡为标准, 规范有序地推进。
8. 建立和完善全省社会信用信息系统。
按照“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总体要求, 建设以“一套法规、三大系统、一个数据库、一个网站、一个评级系统” (制定一套地方性信用法规规章, 打造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系统, 构建全省信用信息共享数据库, 建设“信用江西”网站, 建立全省社会信用综合评级系统) 为主要内容, 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9. 建设全省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系统。
以省政务信息网为依托, 有效梳理、充分整合各参建单位的自然资源信息, 运用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 以基础测绘成果及基础地理信息产品为基础, 建设全省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系统, 实现与国家级主中心、其它省市分中心以及市县节点的互联互通, 建立各专业管理部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和“一站式”在线信息协同服务机制。建立全省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数据库和公共服务平台。
10. 建设全省电子政务监察平台。
集中统一开发具有实时监察、预警纠错、催办督办、绩效考核、统计分析于一体的电子监察系统软件, 用一套统一监察软件全面解决跨部门、跨地域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流程监察;同时, 建设全省统一视频监察系统, 用一套视频监察系统满足全省各地、各部门所有办事大厅、办事窗口的实时、动态、全程监察的需要。
11. 建立和完善全省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实现突发事件信息采集、风险隐患监测防控、预测预警、智能方案、指挥调度、应急资源信息管理、综合管理和模拟演练等功能, 满足全省应急值守、指挥协调调度、综合研判和突发事件信息交换与共享的需要。
12. 建设全省党委系统业务网。
依托全省政务信息网, 建设全国党委办公厅系统业务网江西节点, 实现省市县三级党委办公厅 (室) 系统业务网的互联互通;开发全省统一的党委办办公业务系统应用软件, 实现全省党委办系统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13. 建设全省宏观经济数据库。
在相关经济管理部门对宏观经济数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制定全省宏观经济数据交换目录, 开发建设全省宏观经济数据库, 建立及时交换、规范运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为省领导及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宏观经济调控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14. 建设省政务信息网统一数据备份中心。
利用现有的机房场地, 建设集中管理、统一服务、快速恢复的省级政务信息网统一数据备份中心, 为省直各部门提供同城异地备份、主机托管和虚拟主机等服务, 有效防范区域性灾难造成的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 避免各部门分散重复建设备份中心, 造成设备、资金的浪费。
15. 建立和完善全省政务信息网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信息安全项目与电子政务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三同步”原则, 综合采取工程措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建立和完善全省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对全省政务信息网内网与外网严格实行物理隔离;对网络和信息系统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立全省以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信任体系, 采用CA证书“一证通”的方式, 解决全省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安全认证问题。
五、对策和措施
1.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完备的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组织体系。
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协调推进、监察部门监督检查、信息中心技术支撑”的电子政务推进机制。全省信息系统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充实业务技术骨干、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 切实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资金落实”。形成省市县三级完备的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组织体系, 为全省电子政务规范有序建设和安全高效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2. 做好电子政务核心业务的技术支撑服务。
起草本地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 起草政务信息网、跨部门应用系统建设和升级改造实施方案与招标文件, 负责重大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维护, 做好电子政务项目的技术认证, 负责政务信息网信息安全管理, 促进全省电子政务规范有序、安全高效推进。
3. 强化电子政务技术培训。
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电子政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系统工作人员特别是业务技术骨干的电子政务网络、政府网站、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建设原则、建设模式、技术路线和技术架构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训, 提升全系统业务技术素质。
4. 推进电子政务管理规章和标准规范建设。
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标准规范, 结合江西实际, 大力开展电子政务的标准化研究, 逐步形成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接轨, 适应全省电子政务发展的网络、系统、接口标准和技术规范。重点建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保障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中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安全管理。规范有序地推进全省电子政务建设。
5. 保障政务信息网安全。
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 实现全省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协调发展。实行信息安全系统与电子政务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三同步”原则, 优化信息安全资源配置, 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推进全省统一的电子认证服务, 采用CA证书“一证通”的方式, 解决全省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安全认证。部署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控系统, 提高对网络违规外联、违规内联、运行故障、病毒入侵、网络攻击的发现和防范能力, 保障全省政务信息网安全。
摘要:通过对“十一五”时期江西省信息系统发展成果的介绍,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阐述了“十二五”时期全省信息系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 提出了加快全省信息系统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建议。
一
过去我们一直在讲。职业教育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方式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同时,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每年以一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在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极大改善。但现在达到的水平如果按人均来看在世界的排名还是比较低的,因此“十二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七大提出要从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两个角度对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十二五”规划也是贯彻十七大的重要举措。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我们参与全球经济竞争,这些大背景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一个大的战略期。具体讲,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要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改善民生,实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这样一个共同的理想,职业教育在其中要发挥重要作用。这些要求我们在未来五年中把职业教育进一步抓好。
从教育自身来讲,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就提出普及高中教育,到十七大提出加快普及,这次《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们认为在当前中国人力资源的结构下,中等职教对普及高中教育有重要作用。高等教育要实现40%这样一个目标,高职也要进一步发展。学习型社会的提出,职教在其中也承担重要责任。所以温家宝总理多次要求在整个教育结构与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无论从经济社会角度还是教育本身角度来看,我们都要加快职教发展。
二
我们在制定规划时,首先要紧扣《纲要》精神:两基本(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做到这一点有20字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总的目标和基本精神对职业教育是适用的,也有具体论述,概括起来就是“一形成,两满足”。即“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方向来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落实《纲要》时要有两个意识作指导:一是发展意识,二是危机意识。发展意识是说我们现在有了好的基础,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发展。所谓危机意识是要站在国际经济竞争的高度来看问题。职业教育不是自己的事,而关涉国家的能力建设。李克强同志在去年就“十二五”规划提了几点要求。第一点是要对重大课题有新的认识,对做“十二五”规划有新的认识。到2020年还有10年,这5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我们职业教育的规划制定也是处在一个特殊时期。第二是要有新的角度。强调了三个问题,一要有国际视野。这对我国职业教育也特别重要。二要强调宏观思考。要有全局观念,这是非常重要的。三要有历史眼光。要做到深度思考,长久谋划。他讲的第三点是要有新思路。第四点规划制定要成为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第五是要形成系统的成果。第六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这些要求对我们做职教规划意义重大。
三
从“十二五”发展的角度看职业教育的目标,有三个方面。从规模角度,《纲要》已经定了一个框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十二五”期间我们中职应该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当然这还需要相关政策去支持。从建立学习型社会角度,《纲要》非常明确今后的培养目标,这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十二五”的目标要参照这样一个描述来设计。从建设角度讲,三年行动计划马上就要印发(按:指《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了10个计划,建设目标应围绕行动计划来推进。同时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还要继续做一些工作,改革目标也已经摆在《纲要》里了。从“十二五”来讲,我们要创新职业学校发展方式,就是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产业结合得更加紧密。第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就是教育和产业、行业开展普遍广泛的对话。第三就是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的体系,到2015年必须使这个体系取得重大的阶段性的成果。第四是实现就业导向的专业课程教育体制。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开发紧紧围绕产业、专业来做。第五要统筹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从全国一盘棋来看,今后统筹区域、统筹城乡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有更大的力度。这也是2009年7月份教育部在重庆举行职业教育城乡统筹论坛的一个初衷。
区域之间要因地制宜地开展职业教育。
1农村职教要大力发展。《纲要》专门用了一段来谈农村职业教育,每县都要建县级职教中心。加大对少数民族、边远山区的支持力度。发展面向农村职教有两大任务:一要农民转产,加大城镇化;另一方面是培养新农民。2015年农村籍学生应享受免费职教以及国家的相关资助。
2东部地区,2015年高中阶段入学率应达到90%:
中部地区职教入学率应略超过普通高中:西部地区。中职招生应与普高大体相当。进一步推进职教集团化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以行业、地区为纽带,东、中、西部应互相支持协调发展。
3加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职教发展。目前在支持疆、藏职业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效果也正在体现。“十二五”规划中除了重点地区外应扩大范围。使职业教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4深入开展职教的综合改革。现在全国有五个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天津、四川、广西、三峡库区、河南。这五个实验区是“十一五”期间部署的。在“十二五”期间实验区的工作要有新的进展。同时应考虑视情况扩大实验区,探寻在新形势下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思路。
四
制定规划时必须将一些制约因素考虑进去:
1制度带来的观念问题。对职教的不重视制约职教发展。这不只是传统的问题,现实中的用人用工制度也是造成这种观念的重要原因。
2职教地位在很多地方得不到落实。尽管现在中央把职业教育提得高,但在很多地方还不能把中央的精神很好落实。
3管理体制问题。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体制不顺对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会有很大制约。
4职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
5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还跟不上,特别是制度方面。
在规划制定中要考虑下列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1首先要进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这是《纲要》首先在体制改革中提出的任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是办学体制问题。再就是职业教育本身的人才培养模式。
2进一步深入职教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机制。创新教学环境,创新教材应用,创新专业设置,创新教学方式,创新队伍建设,创新管理制度。
3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4进一步加强职教基础能力建设。基础能力的提高将有力支持服务经济社会三个能力的提高。
5进一步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教。这是《纲要》的一个基本精神。第十五条指出:“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我们的“十二五”规划应该把它细化变成可操作的东西。
6进一步推进民办职教发展。要完善管理,制定制度、政策来支持保障民办职教健康发展。
7加强职教中外交流合作。这是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也需要进一步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新的思路。
8加强职教科研工作。职业教育科研还是比较薄弱的。我们今天的会议本身就是职业教育科研的重大活动,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把科研高度重视起来。
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翻番,就业持续增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型经济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十二五”时期我省主要发展指标:山西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目标为13%,2015年将达17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2015年达到 364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5年达到50000亿左右;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5年增长 1.1%,2015年将达到93.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目标提高到13%,2015年将达300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2015年达到9000元以上;森林覆盖率5年增长5%,到2015年达到23%。
形成“一核一圈三群”城镇空间布局
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调整和完善空间开发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城市空间、生态空间布局,努力形成区域分工合理、区际良性互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按照“空间集聚、组群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吸引人口、产业向发展条件好的6个盆地相对集中,形成“一核一圈三群”城镇空间布局。“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是全省城镇体系的组织核心,经济转型发展的增长极核。“一圈”即太原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城镇组群的都市圈,包括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5市的30个县、市、区。“三群”即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中部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中部城镇群。
省会到各地级市高速公路3小时通达
着力打造“一轴两纵三辐射,四网五横六枢纽”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构架,实现省会到各地级市高速公路3小时通达、相邻地级市2小时通达、地级市到本行政区各县(市、区)1小时通达和省会到省内主要区域性中心城市航空1小时通达。
公路:到2015年,“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
铁路:建成大西客运专线,规划建设大同至张家口、太原至焦作、忻州至五台山至保定等客运专线。完善晋煤外运通道建设,重点建成中南部铁路通道、准朔铁路、太兴铁路等。航空:完善全省机场布局,将太原机场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区域枢纽机场,完成大同、吕梁、五台山等机场扩建、新建工程,新增平朔机场、平遥通勤机场。
综合运输枢纽:按照“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要求,重点建设6个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和5个省级综合运输枢纽。
鼓励有条件地区发展城际轻轨和地铁等轨道交通,推进供电、给排水、供气、供暖、交通等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到2015年,煤炭产量控制在10亿吨/年以内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煤炭工业:到2015年,煤炭产量控制在10亿吨/年以内,重点培育4个亿吨级、3个 5000万吨级特大型、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焦炭工业:到2015年,全省焦炭总产量动态控制在1.2亿吨/年左右。
冶金工业:到2015年,全省生铁、粗钢产能分别控制在4500万吨、4000万吨,氧化铝、电解铝、金属镁产能分别控制在800万吨、200万吨、180万吨。
电力工业:到2015年,电力装机达到0.8亿千瓦至1亿千瓦。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为重点,推进产业园区化、规模化、生态化,努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我省“7+2”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在国家确定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的基础上,增加煤层气产业和现代煤化工产业。
建设1万个专业村、60个基地县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
抓好大同、晋中、运城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一县一业”基地县和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晋中盆地和晋南盆地五大特色农业板块,到2015年建设10000个专业村、60个基地县。全力抓好新增1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加快实施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和大同盆地100万亩盐碱地改造工程。
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力度
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三个城镇群,构建太原都市圈“一核一区三组群”的城镇空间格局,把太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大都市,增强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力。
加快推进太原榆次同城化,加快太原南部新区和晋中北部新区开发建设,将两市结合部划定为“共建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实现两市道路、轨道交通、供水、供热等设施对接共建,共建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大型综合物流园区。
推进晋北中部城镇群建设,加快晋南中部城镇群建设,促进晋东南中部城镇群建设。
实施“大县城”战略,到2015年,1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县城达到20个,5—10万人口规模的县城达到40个。
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以加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以造林绿化为重点,改善生态空间质量,继续实施国家八大水土保持工程,重点推进省级六大水土保持工程。尽快启动重点水源保护工程。
到2015年,设区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5%,县城燃气普及率达到75%,建制镇燃气普及率达到50%。
“净化山西”要重点开展“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污染减排工程、节能重点工程、蓝天碧水扩容提质工程。
建设健康山西,到2015年,全省群众健康素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处于中部前列。
加强民生建设,积极扩大就业,调整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达到省级统筹;加紧建成和发放“社会保障一卡通”。
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廉租房制度。对中等偏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到2015年,基本解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和农村危房改造问题。充分利用试验区这个大品牌、大载体、大平台,紧扣“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综合配套改革”两个关键,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创新金融体制,加快推进区域金融综合配套改革,着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为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强大金融支撑。
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制定总体方案和专项实施意见,统筹布局一批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市、县,开展先行先试。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积极发展城乡学前教育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市级、县级文化设施工程,实施文化惠民建设工程,重点文化保护工程,如大遗址保护开发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实施“大作品、大集团、大景点、大会展、大服务”战略,重点打造一批反映五台山、云冈石窟等体现山西文化符号和元素的大型旅游演艺项目,重点打造一批反映山西重大历史事件,提升山西文化形象的影视、舞台、美术等作品。
加大整合与重组力度,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与旅游企业集团,通过市场运作,提升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积极发展城乡学前教育,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高等教育要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原则,优化结构,增强实力,加快推进高校新校区建设。
推进教育改革,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培养创新人才,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增强办学活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协调发展。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
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范围
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范围,凡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对民间资本全部放开;重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领域;鼓励和支持煤焦、钢铁等资源型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转产转型,发展新兴产业。
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
“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医院的统一安排协调下制定本规划。
一,科室规模
(1开设病床20张
(2)年门诊量600人次,床位使用率>85%
(3)科室人员7人
(4)业务收入平均递增20%,到“十二五”末达到100万元,其中中医特色技术收入占总收入的75%
(5)医疗质量指标
①入院病人一日确诊率>90%
②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8%
③ 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98%
④床位使用率>85%
⑤医院感染发生率<6%
⑥ 治愈率>98%
⑦甲级病历≥90%,丙级病历0%,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80% ⑧ 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0%
⑨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纠纷≤0.5次∕10万
二任务和措施送出2人到成都肛肠专科医院进修学习新增2名专业医务人员
3新增5台中药熏蒸治疗仪。以及其他先进医疗设备。
4力争完成本科优势病种资料总结,力争形成更有效、简洁、便宜的治疗方法,巩固优势病种的治疗并形成一定规模。5鉴于我科医护人员多为西医专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做好中医诊疗及护理技术培训,力争完全熟练掌握。
6力争完成省级重点专科的建设要求
煤炭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材料
人力资源部
规划发展部战略规划处、平煤股份计财处:
根据《中平能化集团煤炭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提纲及分工情况,我们整理材料如下: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在中央、省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煤炭工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6、煤矿技术面貌。原煤全员效率(人力资源部负责)。
“十一五”以来,集团公司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突出重点,多策并举,努力提高采掘机械化装备水平,减头减面,减人提效,建设安全高效矿井,原煤全员效率由2006年的2.916吨/工提高至2009年的3.9吨/工。
(三)面临的形势
从人力资源需求(人力资源部负责)方面,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分析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人才市场化的背景下,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重要、最宝贵、最关键的战略资源。在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人力资源-1-的竞争实际上是人力资源工作体制、机制的竞争。中平能化集团战略重组后,企业规模空前壮大,经济实力更加雄厚,加快实现千亿目标,挺进世界500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化工集团,需要不断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制定和实施好人才战略,抓紧培养一批懂经济会管理、熟悉世贸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善于资本运作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引进一批在国际、国内领先,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批在煤炭采选业、高新技术制造业、危化产业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只有不断创新人力资源工作的体制和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集聚优秀人才,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市场化的态势中立于不败之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抓住发展机遇,掌握竞争主动权,赢得发展先机。
三、发展方针和发展目标
(二)“十二五”及2020年发展目标
8、职工队伍。职工总数,其中原煤生产人员、选煤生产人员数量;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人力资源部负责)
截止2009年末,集团公司职工总数159397人,其中原煤生产人员45769人,选煤生产人员3181人。2009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9371元/人。根据集团公司发展规划和煤炭产量逐年增加的总体进程,我们会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整顿劳动组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善分配制度,强化激励机制,充分体现人力资源价值。2010年计划职工总数160990人,其中原煤生产人员46226人,选煤生产人员3212人。2010年预计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2520元/人。到201
5年计划职工总数169039人,其中原煤生产人员48537人,选煤生产人员3372人。2015年预计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9528元/人。到2020年计划职工总数177490人,其中原煤生产人员50963人,选煤生产人员3540人。2020年预计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83339元/人。
六、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规划实施的主要保障措施
6、人才保障(人力资源部负责)。
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以实现集团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为核心,以扩大人才增量、盘活人才存量为主线,以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为重点,以改善发展环境,提高人才待遇为保证,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机制;着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坚持“统筹规划、重点培养、分级负责、分类实施”的原则,全面加强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培训,优化人才知识结构,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和措施,超前做好人才储备,保证集团发展对各类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实现集团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建立与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和体制相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倡导“以人为本”,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加大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推行“柔性流动”和“人才共享”模式,通过调入、聘用、兼职、合作、技术入股、技术转让、人才租赁等多种人才引进形式,广泛吸纳行业内外人才智力资源。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五年内引进煤电、煤
焦、煤化、危化等专业方向的大学本科以上层次毕业生1500名以上,其中硕士60名以上,博士10名以上;适量引进一批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科技人才;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多种经营的高层次企业管理者。
2、加强“双定”工作管理,科学制定准入资格。在“双定”工作基础上,健全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灵活的用人用工方式和各级各类人员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退出机制,控制员工总量。
3、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改善集团各级培训基地设施,建设非煤产业培训基地和远程教育网络,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提高职工素质。与高校合作,建设高素质人才培养平台,委托培养800名企业急需的本科层次的技术人员,以中平能化集团职业技术学院为主要基地,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每年培养2000名以上技术工人;实施“313”人才培养工程,使省部级以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达到30人,市、集团公司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达到100人,矿处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达到300人;每年重点培养30名具有两种以上专业知识的能独立解决生产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对科技前沿课题进行研究创新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以及具有较高素质的高层次的管理人才。
4、根据集团发展规划和产业战略结构调整的总体进程,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特别是煤电、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等规划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高层次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及培养优惠政策,对高级人才采取重薪引进,对特殊贡献人员实行重奖,对有前途人员选送培训进修;用一流的人才机制培养一流的人才队伍,确保规划实
施所需的人才智力支持。
5、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机制,促进人才成长;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和职务聘任制,建立风险与利益对等的、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建立人才预警机制。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实行岗位管理,体现因才施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6、完善分配制度,强化激励机制,体现人力资源价值,积极推行“岗位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年薪制”、“协议工资”、“贡献工资”,奖励期权、股权等多元化分配方式,有效激励人才。
1 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五年。全行业继续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式转变、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⑴主要产品产量和效益大幅提高
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建材工业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水泥产量18.8亿吨,平板玻璃产量6.6亿重量箱,建筑陶瓷产量78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1.7亿件,年均分别增长11.9%、10.5%、13.2%和15.7%。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7万亿元,实现利润20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9.5%和42%。
⑵部分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全面掌握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大型浮法玻璃、大型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等先进生产技术,并具备了成套装备的制造能力。12万吨超大型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及全氧燃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水泥的大型原料均化、预分解窑节能煅烧、节能粉磨、自动控制以及工程设计和装备制造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⑶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五年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7.7亿吨,2010年新型干法产能达到12.6亿吨,占总产能比重81%。浮法玻璃比重达到87%,其中优质浮法玻璃比重35%。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55%。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4亿吨、落后平板玻璃产能6000万重量箱。2010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量4.7亿吨,约占全国的25%,前两家产能已超过1亿吨。前10家浮法玻璃生产集中度达到57%。东、中、西部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占比由2005年的54%、25%、21%调整为2010年的41%、29%、30%,一批浮法玻璃和建筑陶瓷生产线在西部地区相继建成。
⑷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0年建材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5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烟气粉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46%和12%。建材工业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超过6亿吨,其中利用煤矸石量占全国50%以上,综合利用粉煤灰量占全国30%以上。700多条水泥生产线配套建成余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4800兆瓦。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及工业废弃物(以下简称协同处置)关键技术已经全面掌握,一批示范工程陆续实施并推广应用。
⑸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2010年建材工业出口总额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同时,依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技术,带动水泥工业大型成套装备批量出口,国内企业广泛参与国际工程服务领域竞争,占有国际水泥工程总承包建设市场40%以上份额。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总体看,建材工业快速发展仍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具体看,行业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总体能耗高、排放多,落后产能规模大,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二是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加工制品业发展缓慢。三是技术创新不足,安全环保节能的绿色建材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滞后。四是企业平均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
2发展环境
⑴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建材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大挑战。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既有投资和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建材工业发展将由“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未来五年,国内投资比重将有所下降,增速也将放缓,但经济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大规模基础建设仍将持续。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水利、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项目实施,为建材工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对建材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品种、质量、性能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广绿色建筑也促使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抗震减灾、防火保温、舒适环保等新的功能,同时在生产和使用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迫使建材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的建材工业面临着进一步降低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削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多重约束,迫切要求建材工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市场化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建材工业核心竞争力。建材工业主要产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总体过剩,未来市场竞争势必日趋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将决定建材企业能否有效应对国际化带来的严竣挑战。
⑵需求预测
随着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建材工业主要产品需求将呈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发展速度渐趋平缓的态势。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建材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联合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力度,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建材工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注:2010年数据为实际产量数;2015年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需求预测数据包括国内市场需求及兼顾国际产业分工可能出口量。
⑵基本原则
坚持结构调整。从严控制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盲目扩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着力开发集安全、环保、节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材料,促进建材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坚持技术进步。加强自主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开发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加快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研发与应用,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
坚持优化布局。统筹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和物流成本等因素,立足区域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大宗产品产能。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促进形成沿江沿河产业带。在循环经济园区和城市周边,配套发展协同处置和消纳固体废弃物项目。
⑶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淘汰落后的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协同处置推广应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提高20%。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防范。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水泥、玻璃行业重点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1~2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4发展重点
⑴优化产业结构
(1) 优化组织结构
注: (1) 水泥基材料及制品比重指用于工厂化生产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的水泥占水泥总产量的比例; (2) 新型墙体材料是指墙体材料中粘土实心砖以外的部分;[]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支持水泥、平板玻璃等规模效益明显的行业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管理、资源、资本、品牌为纽带,加快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和技术改造。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实施横向产业联合和纵向产业重组,通过资源整合、研发设计、精深加工、物流营销和工程服务等,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综合竞争力。
充分发挥新型墙体材料、加工玻璃、陶瓷、非金属矿等行业中小企业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等优势,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引导产业链各类企业加强分工协作,形成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 优化产品结构
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制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重点发展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降噪、防渗漏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加快培育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 优化区域结构
水泥。立足服务区域市场,着眼降低物流成本,统筹资源、能源、环境、交通和市场等因素,优化生产力布局。在石灰石资源丰富地区集中布局熟料生产基地。支持大型熟料生产企业,在有混合材来源的消费集中地合理布局水泥粉磨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线。在大中城市周边,利用已有水泥窑开展协同处置。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超过900千克的省份,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着重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不足900千克的省份,结合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平板玻璃。产能较为集中的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除优质浮法技术外,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重点围绕发展高端品种、提高质量、强化节能减排及深加工等环节,改造和提升现有生产线,鼓励生产加工一体化。支持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有序适度发展平板玻璃。引导玻璃深加工企业集中布局和集聚发展。
建筑陶瓷。东部沿海地区要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引导产业转移,原则上不再新建产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打造知名品牌,支持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发展陶瓷机械装备、物流、商贸会展等配套产业。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地适度承接东部地区陶瓷产业转移,重点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档次及配套能力,培育区域品牌。西部地区可根据市场、资源、能源和环境条件,适度布局生产能力。
新型建筑材料。按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集聚发展的模式,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在部分城镇周边合理布局若干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加工基地,推进部品化。
非金属矿。严格行业准入,加大资源保护。以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矿业经济区为基础,依托优势矿产资源集中地,统筹规划,建设石墨、石材、萤石、耐火粘土、高岭土和膨润土等深加工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
(4) 发展建材服务业
促进建材工业生产制造与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定制加工等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设计咨询服务单位开展工程咨询、试验设计、装备集成、安装调试、运营服务一体化的建材生产工程承包服务,积极开拓国内外业务。发展建筑陶瓷、石材等装饰及装修材料的创意设计和产品设计。推进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石材等大宗材料物流配送网络建设,探索建立建材下乡营销配送体系,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发展面向建材行业的能效评估、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检测认证、科技成果推广等服务,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
⑵推进节能减排
(1) 加大节能降耗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对现有生产线实施节能改造,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建材工业能效水平。
(2) 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执行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坚持减量置换,推进兼并重组,加强技术改造,支持“上大压小”,控制产能扩张,加快淘汰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落后水泥生产线、水泥粉磨站以及落后平板玻璃生产线。2015年末,水泥、平板玻璃等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3) 推进清洁生产
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优化工艺流程,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控制生产全过程污染物的产生、治理和排放。重点推进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源头消减,减轻末端治理压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广高效除尘技术与装备,加强生产过程粉尘排放控制,降低粉尘排放量。推广降噪新技术,降低声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力度,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水污染。
(4) 发展循环经济
充分发挥建材工业无害化最终消纳固体废弃物的优势,建立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以及城市和谐发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推进协同处置示范工程建设。减少资源消耗,鼓励综合利用矿渣、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尾矿等大宗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生产水泥、墙体材料等产品,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发展绿色矿业,强化非金属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⑶加快技术进步
(1) 加强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制约建材工业的窑炉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二氧化碳减排以及低品位原燃料利用等关键技术,大力开发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加工制造核心技术,加快研发促进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
(2) 推进技术改造
支持建材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以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完善、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为重点,大力推进技术改造。
水泥。对新型干法生产线实施以余热发电、协同处置、综合节能、粉磨节电、高效收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减排等为主的技术改造。
平板玻璃。原料优化和标准化控制、配合料高温预分解、全氧燃烧、熔窑余热综合利用、烟气脱硫脱硝、生产线智能化控制等技术改造。
建筑卫生陶瓷。陶瓷砖干法制粉、薄型化、一次烧成,卫生陶瓷高压注浆、真空挤出等技术改造。
墙体材料。以节能型隧道窑逐步替代轮窑、变频电机替代传统电机为主的技术改造。
非金属矿。以超细超纯选矿加工、尾矿综合利用和改性复合深加工为主的技术改造。
(3) 完善标准规范
加快制修订特种玻璃、精深加工玻璃、特种玻纤、水泥基材料及制品、防火保温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特种陶瓷、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等的技术和产品标准,加强与应用标准衔接。制修订建材工业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协同处置、产品质量、包装贮存运输使用、安全卫生防护等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与国际标准对标,提升国内相关标准的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5重点工程
⑴节能减排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建材工业节能减排,到2015年水泥、玻璃、陶瓷、玻璃纤维等主要行业能耗和排放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在大中型建材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升能效水平,最大限度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推广和应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制订主要行业能耗标准,在重点行业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对不达标企业实施节能专项改造。推广高效减排技术与装备,重点推进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源头消减,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⑵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开展协同处置,利用水泥窑帮助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压力,减少土地占用,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最终处置,推动水泥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主要内容:选择若干座大中型城市,依托周边现有水泥生产企业,对水泥熟料生产装置进行适应性改造,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各类废弃物的预处理设施,开展协同处置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争取到2012年,在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周边布局协同处置生产线,到2015年,部分中等城市周边布局协同处置生产线。
⑶产能优化工程
工程目标: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亿吨,淘汰落后平板玻璃产能5000万重量箱。
主要内容: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行业准入条件,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和国家财政支持政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完善落后产能压缩和疏导机制,确保淘汰落后和产能优化工程目标实现。
⑷绿色建筑材料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支撑,适当提高建筑材料耐久性,推动绿色建筑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
主要内容:结合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旧城改造、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防灾减灾及灾后重建等专项工作,以节能门窗、节能墙体、节能屋面系统为重点,生产并推广使用低辐射镀膜中空/真空玻璃制品等建筑节能玻璃、外墙用防火保温材料、阻燃隔热防水材料、轻质节能墙体材料、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等绿色建筑材料及制品,以及新型抗震节能集成房屋。
⑸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培育工程
工程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为牵引,以产业技术进步为支撑,推动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发展。
主要内容:实施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技术产业化及制造规模化。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超薄屏显基板玻璃等特种玻璃,特种玻璃纤维、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等高性能无机纤维,风电叶片、高压容器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氮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石英陶瓷以及陶瓷分离膜等特种陶瓷,人工晶体、超硬材料和特种石墨等其他新材料。
⑹示范基地创建工程
工程目标:创建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为特征的建材领域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主要内容:在具有资源和市场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基础好、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地区,依托龙头企业,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壮大主导产业,完善研发设计、信息网络、污染治理、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链配套体系,创建若干玻璃、陶瓷、新型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等生产精深加工一体化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6保障措施
⑴强化规划指导
本规划由工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要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规划与产业政策、年度计划的衔接,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依据规划和产业政策等核准或备案相关建设项目。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据本规划制订省级建材工业规划,并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果实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按程序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
⑵创新行业管理
建立健全建材工业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强化行业运行监测, 定期发布行业运行信息。加强行业管理, 及时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发展。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信息交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⑶完善产业政策
制修订水泥、玻璃、非金属矿、新型建筑材料等行业产业政策, 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管理办法。研究制订鼓励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精深加工产品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目录。研究制定鼓励协同处置的相关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严格行业准入管理, 推进能效对标和清洁生产审核, 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在项目核准 (备案) 、财税、信贷等方面统筹对本规划提出的发展重点和示范工程的支持。
⑷加强质量管理
推动行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 深入推进水泥、玻璃、防火保温材料等重点建材产品的质量对标和达标工作。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 制修订建材产品标准。结合产品标准、质量管理规程与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 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建设行业诚信体系, 培育知名品牌。
⑸加大资源保护
加强非金属矿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在矿山开采、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护、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产品质量、能源消耗、低品位矿综合利用等方面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萤石、耐火粘土等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 实行生产指令性计划管理, 严格生产总量控制。研究建立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⑹推进国际合作
鼓励进口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严格控制水泥、平板玻璃等初级产品出口, 支持扩大建材工业高附加值产品及装备出口。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 鼓励企业开展海外工程总承包, 开展境外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合作和投资建厂, 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积极搭建海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营销体系和技术输出的专业服务平台。
附件:5个子规划
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1:
1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水泥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⑴产量效益同步增长
2010年全国水泥产量18.8亿吨,是2005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7100亿元,利润总额65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2%和58%。
⑵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为12.6亿吨,是2005年的2.6倍。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占总产能的81%,比2005年提高41个百分点。日产4000吨及以上熟料的产能占57%。五年淘汰落后产能3.4亿吨。2010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中,中部地区占25%,西部地区占56%,中西部布局进一步优化。
⑶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大企业快速成长。2010年熟料产量过千万吨的水泥企业有22家,合计产量5.4亿吨,占水泥熟料总产量的45.8%,其中有2家产量超过1亿吨。前10家企业水泥产量4.7亿吨,占水泥总产量的25.3%,较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
⑷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通过淘汰落后,推广余热发电、节能粉磨、变频调速、水泥助磨剂、废渣综合利用等技术,2010年每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综合能耗降至115千克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12%。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超过4亿吨。55%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建设了余热发电装置。建成一批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各类固体废弃物(以下简称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⑸技术进步加快
大型立磨及其配套减速机、高效篦冷机、窑尾斗提机等关键设备取得重大突破。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与装备、辊压机粉磨系统、变频调速系统、袋式除尘、水泥助磨剂等技术广泛推广应用。协同处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⑹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实现了日产万吨级水泥熟料生产装备国产化。水泥大型装备设计、制造、安装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依托自主开发的成套技术,广泛参与海外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总承包,带动了大型成套水泥装备批量出口。2010年我国水泥工程建设占国际市场40%以上的份额。
但与此同时, 当前我国水泥工业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发展滞后, 产业链短, 附加值低。二是落后产能规模仍然较大,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三是部分地区重复建设, 产能严重过剩。四是产品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管薄弱, 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仍待提高。五是行业管理亟待加强。
备注:[]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2 发展环境
⑴环境分析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水泥工业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是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拉动内需,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高速铁路、轨道交通、水利、农业及农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水泥需求继续增长。二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对水泥、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在质量、品种、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迫切需要水泥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⑵需求预测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国内市场对水泥总量需求将由高速增长逐步转为平稳增长,增速明显趋缓。但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发展加快。预测水泥年均增长3%~4%,2015年国内水泥需求量为22亿吨左右。
3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水泥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产能扩张,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开发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延伸产业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水泥工业转型升级。
⑵基本原则
坚持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水泥工业产能过快增长,把调整水泥工业结构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联合重组,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协同处置,加大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减排力度,实现绿色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开发高效适用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拓展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应用领域,创新水泥行业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实现创新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有序发展。
⑶主要目标
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协同处置取得明显进展,综合利用废弃物总量提高20%,42.5级及以上产品消费比例力争达到50%以上,前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35%以上。
备注:[]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4发展重点
⑴推进绿色发展
(1) 加强资源保护
加强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与保护。鼓励水泥企业拥有自备矿山,稳定矿产资源保障,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低品位矿和尾矿利用水平。实施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
(2) 推进节能减排
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推行清洁生产,降低综合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着力减少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新建生产线必须配套建设效率不低于60%的烟气脱硝装置。严格控制粉尘排放,推广减排降噪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散装水泥使用比例。
(3) 推动延寿减量
加快提升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的综合性能,延长安全使用寿命。鼓励使用高性能、高标号混凝土,减少普通水泥使用量,力争2015年42.5级及以上产品消费比例达到50%以上。逐步增加铝酸盐水泥、低碱水泥、白水泥、抗盐卤水泥、油井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满足重点工程建设的特殊需求。
(4) 发展循环经济
继续推进矿渣、粉煤灰、钢渣、电石渣、煤矸石、脱硫石膏、磷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选择大中型城市周边已有水泥生产线,建设协同处置示范项目,并逐步推广普及和应用。推广应用水泥窑尾气生产轻质碳酸钙、养殖藻类减排二氧化碳并再生能源等技术。
⑵调整优化结构
(1) 延伸产业链
支持优势企业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优化技术、品牌、管理、资源、市场等要素配置,着力做强以水泥熟料为龙头的主业,加快拓展骨料市场,重点发展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统筹发展研发设计、工程服务、商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做大相关多元产业。
(2) 提高产业集中度
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联合重组,大力整合中小水泥企业和水泥粉磨站,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若干家集研发、设计、生产、装备制造、工程服务、物流贸易等于一体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2015年末,力争水泥企业户数比2010年减少三分之一。
(3) 优化区域布局
以满足区域市场需求和抑制产能过剩为目标,严格控制水泥熟料产能增长,统筹资源、能源、环境、交通和市场等要素,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优化生产力布局。在石灰石资源丰富地区集中布局熟料生产基地。支持大型熟料生产企业,在有混合材来源的消费集中地区合理布局水泥粉磨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线。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超过900千克的省份,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着重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不足900千克的省份,结合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⑶推进技术进步
(1) 加快自主创新
围绕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协同处置、绿色发展等行业共性和基础性的重大问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研发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窑炉烟气脱硫脱硝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支持专业科研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行业研究中心,提高水泥工业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推进水泥产品销售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检测、咨询、培训、投融资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构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2) 完善标准规范
以重大工程应用为依托,依据科技创新成果,制修订与水泥质量安全、重大工程用水泥基材料、应对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标准规范。
(3) 推进两化融合
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水泥工业,提高决策水平、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市场反应能力、自动控制水平。制订信息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立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物流系统,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5重点工程
⑴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开展协同处置,利用水泥窑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压力,减少土地占用,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置,加快水泥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主要内容:在若干座大中型城市周边,依托并适应性改造现有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各类废弃物的预处理设施,开展协同处置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
⑵淘汰落后工程
工程目标:完成2.5亿吨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到2015年,基本淘汰落后产能。
主要内容:依据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窑径3米以下的立窑生产线、窑径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的除外)、水泥湿法窑生产线(主要用于处理污泥、电石渣等的除外),以及无稳定熟料来源、单位产品能耗高、主要污染物超标排放的粉磨站。2012年底,东部地区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任务,2015年,中西部地区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任务。
⑶节能减排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节能减排,力争2015年行业平均节能减排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建设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立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升能效水平,最大限度实现能源梯度利用。开展能效对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广余热发电、节能粉磨、变频调速等先进技术,提高综合节能水平。推广高效减排技术与装备,重点推进氮氧化物治理,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要配套建设烟气脱硝装置。对已建成的日产4000吨及以上熟料生产线,应尽快实施烟气脱硝改造。
6保障措施
⑴强化规划指导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遵循本地区功能区划定位,加强与相邻地区及相关规划的衔接,按照本规划要求,制定和调整本地区水泥工业发展规划,并报国家工业主管部门备案。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年度计划,按规划要求审核水泥投资项目,促进本地区水泥工业平稳有序发展。
⑵严格行业准入
严格执行水泥工业产业政策、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及相关政策法规,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新增扩能项目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适度有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
⑶加强质量监管
规范水泥及原辅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监控生产过程质量。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加强生产质量监管,监督执行《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未获得水泥企业化验室合格证的,不得申请办理水泥生产许可证。
⑷加大政策支持
研究制定协同处置项目在布局、准入、土地、财税、信贷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联合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⑸加强行业管理
完善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定期发布行业信息,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信息交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平板玻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2:
1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平板玻璃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在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了向玻璃强国转变的基础。
⑴产量效益显著增长
2010年全国平板玻璃产量6.6亿重量箱,年均增长10.5%。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845亿元,利润总额23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1%和47.2%。
⑵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2010年底,全国浮法玻璃产能达7.6亿重量箱,浮法玻璃比重上升到87%,其中优质浮法产能上升到35%。浮法线平均日熔化量提高到520吨以上。西部地区浮法玻璃产量年均增长25%,2010年西部地区浮法玻璃产量比重上升到11%。2010年前10家企业浮法玻璃产量占全国浮法玻璃产量的57%。五年间累计淘汰落后玻璃产能6000万重量箱。
⑶节能减排成效突出
余热发电、烟气治理、富氧燃烧等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建成近20台套余热发电机组。“十一五”期间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年均降低4.9%,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减少4%。
⑷技术装备加快发展
“中国洛阳浮法”工艺技术及成套装备进一步优化升级,最大日产规模达1000吨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小。0.5毫米厚钠钙硅屏显玻璃稳定生产。光伏玻璃、无碱屏显基板玻璃、离线和在线低辐射镀膜玻璃、高硼硅玻璃等新产品关键技术和装备取得突破。全氧燃烧技术具备工程应用条件。向海外总包出口18套浮法玻璃技术装备。
总体看,平板玻璃工业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普通浮法玻璃、单一功能加工玻璃等普通产品产能过剩,透明导电膜玻璃、超薄屏显基板玻璃等高端产品对外高度依存。二是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深加工不足,2010年平板玻璃精深加工率仅为3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三是部分关键工艺和装备的水平偏低,制约着新品种、新材料开发和质量提升。四是节能减排技术亟待提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压力依然较大。
备注:优质浮法是指技术装备水平高、能稳定生产优等品玻璃;二级及以上产品比例≥70%;[]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2发展环境
⑴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玻璃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城镇化和工业化持续推进,为玻璃工业发展提供了较大市场空间。二是绿色建筑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建筑物功能提升,需要更多高性能玻璃精深加工产品。三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需要玻璃新材料提供重要支撑。四是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增强及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迫使玻璃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⑵需求预测
“十二五”期间,国内市场普通玻璃将从快速增长转为平稳缓长,但对高端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将保持旺盛需求。预测2015年平板玻璃需求约7.5亿重量箱。
注:需求量包括国内需求及可能出口量。
3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玻璃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以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推进玻璃生产和精深加工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平板玻璃工业加快转型升级。
⑵基本原则
坚持总量控制。继续严格控制平板玻璃产能盲目扩张,把调整玻璃工业结构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联合重组,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集中度。
坚持创新发展。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创新管理模式,发展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坚持协调发展。围绕绿色建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需求,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开发安全节能的绿色产品,走绿色低碳、清洁安全发展之路。
⑶主要目标
到2015年,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深加工率和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高端产品自主保障能力增强,全氧燃烧技术推广应用,落后产能基本淘汰,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能耗水平进一步降低。
备注:生产加工一体化率指在深加工的平板玻璃中,由平板玻璃生产企业进行深加工的平板玻璃产量占全部深加工平板玻璃产量的比例;[]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4发展重点
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 优化产品结构
大力发展屏显基板玻璃、光伏光热玻璃及镀膜玻璃、防火基板玻璃、高强基板玻璃、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玻璃制品、低辐射及多功能复合镀膜节能玻璃与制品、飞机与高速列车风挡玻璃、纳米及微晶基板玻璃等高性能新型玻璃产品,发展玻璃精深加工制品,提高高端产品自主保障能力。限制普通平板玻璃产能扩张,淘汰综合能耗高和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加快高端产品发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2) 优化区域布局
统筹环境容量、资源能源、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引导调整玻璃工业产业布局,形成东、中、西部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产能较为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除优质浮法外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重点发展高端品种,围绕提高质量、节能减排及精深加工,改造提升现有生产线,推进生产加工一体化。引导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向资源、能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有序适度转移,引导玻璃深加工企业在消费地周边或平板玻璃生产地集中布局、集聚发展。
(3) 优化组织结构
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资本、资源、品牌等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2015年,前十家企业浮法玻璃生产集中度达到75%,形成2~3家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领军企业。支持中小加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贴近市场、专精特新、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发展面向消费市场的玻璃深加工产品。加快形成平板玻璃集中生产,精深加工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大中小企业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
⑵着力推进技术进步
(1) 加大自主创新
围绕超薄、高强、无碱、高透光率等高性能平板玻璃制备生产关键技术和装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协同研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重点突破超薄玻璃基板成型、低辐射及多功能复合镀膜、导电膜膜系材料及高效成膜、新一代玻璃熔制、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用光电和光热玻璃、高强及防火等高端玻璃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及装备,抢占平板玻璃及精深加工领域的制高点。
(2) 加快技术改造
完善提升“中国洛阳浮法”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以品种质量、节能减排、装备改善、安全生产和两化融合为重点,大力推进现有生产线技术改造和升级。以提高玻璃熔窑能效为核心,鼓励开发窑炉烟气脱硫、脱硝和余热利用一体化技术和成套装备。优化平板玻璃生产线智能化控制水平,提高玻璃加工制品一次性优良品率,推广变频调速、封闭循环水等先进节能装置,降低产品生产能耗。
(3) 完善相关标准
依据科技创新成果,立足工程应用评价,协同推进高端产品标准和应用设计规范体系建设。及时制定新能源、信息技术、建筑节能、交通运输等应用领域玻璃制品新技术、新产品标准和规范。积极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相关工程设计规范制修订。
5重点工程
⑴高端产品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玻璃新材料和新产业发展,占领行业发展制高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建筑发展和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提供材料支撑。
主要内容:依照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依托重大工程,组织技术储备雄厚、创新能力强、发展基础好的企业开展高端产品专项研制生产,推进光伏玻璃、导电膜玻璃、屏显基板玻璃等成套技术装备产业化,增强飞机与高速列车风挡玻璃、建筑用结构功能一体化玻璃制品等高端产品的保障能力。
⑵精深加工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玻璃精深加工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玻璃行业工业增加值率。
主要内容:发展玻璃精深加工,鼓励生产加工一体化。在消费集中地,或平板玻璃生产集中地,有序发展特色鲜明、产业链配套完善的玻璃精深加工产业基地。针对绿色建筑需求,发展节能窗与幕墙等产品。
⑶节能减排工程
工程目标:到2015年,浮法玻璃比重提高到90%以上,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淘汰综合能耗高和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落后产能。
主要内容: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和能效对标,对不达标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推广全氧燃烧、烟气脱硫脱硝、余热发电、变频调速等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节能减排综合水平。实施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建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示范工程。提高玻璃原料尾矿综合利用及矿山合理开发。
6保障措施
⑴强化规划指导
发挥规划指导作用。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要遵循本地区功能区划定位,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制定本地区平板玻璃工业发展规划。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打破市场分割。切实加强项目监管,控制投资强度与节奏,促进本地区平板玻璃工业平稳有序发展。
⑵严格行业准入
贯彻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控制总量盲目扩张,审慎新上扩能项目。支持发展精深加工,鼓励玻璃生产加工一体化,培育打造玻璃生产精深加工基地。调整优化平板玻璃产业结构。
⑶加大政策支持
充分利用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玻璃新材料和高端产品发展。加大政策对玻璃工业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优势骨干企业推进联合重组,实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提高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⑷加强质量监管
切实加强生产过程监管,引导企业强化平板玻璃及原辅料、玻璃精深加工制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过程管理制度,强化全流程质量监控。
⑸改善行业管理
完善运行监测体系,加强运行监测,定期发布行业信息,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加强行业管理,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信息交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3:
1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成为世界建筑卫生陶瓷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产量和效益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建筑陶瓷砖产量达到78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1.7亿件,年均增长分别为13.2%和15.7%。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00亿元,利润23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1%和34.8%。
产业技术得到提升。大型高效节能窑炉、抛光砖和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水型卫生陶瓷生产技术等日趋完善并推广。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品结构由中低档为主向高中低档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形成了三十余个各具特色的陶瓷产区,中西部地区陶瓷生产迅速崛起。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快速成长,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节能取得较大进展。建筑陶瓷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5%,卫生陶瓷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1%。
出口结构有所改善。2010年陶瓷砖出口金额达到38.5亿美元,出口量为8.6亿平方米,年均分别增长26%和15%。卫生陶瓷出口7.8亿美元,年均增长10%。但与此同时,行业发展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产业发展主要依靠规模扩张,企业数量多,生产集中度低。二是同质化严重,自主品牌知名度不高,出口产品多数为贴牌生产。三是能耗高、排放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
2发展环境
⑴环境分析
“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建筑卫生陶瓷提供了稳步增长空间。居民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对建筑陶瓷产品需求拉动较大。经济社会发展对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提出了新要求。节能减排已关系到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生存与发展。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维继。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在国际市场中地位有所提升,但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可能为国际贸易带来新的挑战。
⑵需求预测
预计2015年国内建筑陶瓷砖需求量约90亿平方米,卫生陶瓷需求量约1.6亿件。加上产品出口量,预计到2015年建筑陶瓷砖产量将达到95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2亿件左右。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以技术创新和创意设计为动力,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注重增值服务,着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联盟,加快创新发展,加强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打造创新化、创意化、品牌化、绿色化、信息化陶瓷产业,促进建筑卫生陶瓷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⑵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综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合理布局。统筹兼顾集聚规模与资源、能源、环境和市场的关系,引导产业有序转移,防止过度集中。
⑶主要目标
到2015年,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若干家企业创新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轻量化、薄型化、节水型、功能化的新型产品比重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0%。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7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
4 发展重点
⑴加快结构调整
大力推进陶瓷砖产品薄型化,开发创意设计新品种、以及耐磨、耐污、防滑、保温等多功能型产品。推进卫生陶瓷节水与减量化应用,积极发展节水型洁具,倡导小体量产品。大力发展五金配件、机械装备等配套产品。
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发挥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的比较优势,实施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做优做强。积极推进现有产区升级,扶优汰劣,延伸产业链,差异化发展,形成骨干优势大企业和“专、精、特、优”的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东部沿海地区重在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原则上不再新建产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培育知名品牌,研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发展陶瓷机械装备、物流、商贸会展等配套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部地区依据相关产业政策,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因地制宜地承接东部地区陶瓷产业转移,重点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及产业配套能力,树立区域品牌。西部地区可根据市场、资源、能源和环境条件,适度布局生产能力。
⑵推进节能减排
推广先进、高效的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技术与装备。加强原燃料运输过程中粉尘排放控制。加强能源管理,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提高全行业能效水平。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科学开发陶瓷原料资源,实现规模开采和综合利用,重点产区加快原材料标准化和产业化,保护黑泥等优质资源。推广低品位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鼓励使用低质原料和工业废弃物等生产陶瓷产品。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⑶加快技术进步
鼓励创意设计,加强文化艺术等在陶瓷产品设计中应用,推进以研发和工业设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在陶瓷砖花色图案、卫生陶瓷模具设计开发、应用整体设计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加强技术改造。推广卫生陶瓷高压注浆、低压快排水等节能减排新工艺。加强余热回收利用,对窑炉、喷雾干燥塔等设备进行节能改造。
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行业共性、基础性重大问题,协同研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
5重点工程
⑴新产品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开发创意型、环保型、功能型新产品。
主要内容: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陶瓷薄砖(板),干挂陶瓷板,利用陶瓷废渣生产轻质保温陶瓷砖,节水型卫生陶瓷产品,保温隔热与装饰复合型集成式多功能产品等。发展蓄光蓄热等功能型陶瓷产品。发展空间配套等创意产品。培育大众知名品牌。
⑵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工程
工程目标:在主要陶瓷产区,建立陶瓷原料标准化基地,通过对矿物原料的标准化加工与供应,充分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
主要内容:选择资源条件好的陶瓷产区,建立从矿山开采、原料专业化加工到配送的协作配套体系,采用先进技术装备,配置完善的环保设施进行专业化生产,提升原料品质和资源利用率,减少分散加工造成的粉尘污染。
⑶绿色制造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主要产区综合能耗、污染物减排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以主要陶瓷产区为重点,选择若干家有代表性的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开展节能环保改造,实施能效对标和清洁生产审核,带动产区节能减排水平提升。
6保障措施
⑴改善行业管理
完善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强化新产品创意开发、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研发投入等方面信息监测分析,定期发布行业信息。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⑵推进品牌建设
鼓励企业将品牌建设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品牌宣传与推介,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建立完善企业诚信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品牌质量监督。⑶加大政策支持
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在创意设计、品牌建设、产业转移、节能减排、标准制修订、研发投入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4:
新型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材料,也是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生活品质、保证建筑物功能的重要物质支撑,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绝热材料、建筑防水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四大类基础材料及部品。
1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新型建筑材料保持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技术水平等都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⑴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2010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4700亿块标砖,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4.9%。保温绝热材料产量411.9万吨,年均增长15.1%。建筑防水材料产量10.3亿平方米,年均增长10.7%。石膏板产量20.8亿平方米,年均增长23.1%。
⑵产品结构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建筑板材占墙体材料的比例由4.2%增长到8.2%,年均增长14%。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比例由44%增长到55%,年均增长5%。新型防水材料占建筑防水材料的比例由54%增长到87%,年均增长10%。
⑶产业技术进步加快
纸面石膏板、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产墙体材料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岩(矿)棉、硅酸铝纤维、复合夹芯板等生产设备部分出口。
⑷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0年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2.8亿吨,其中粉煤灰、煤矸石、电厂脱硫石膏利用量稳步增长。五年间墙体材料行业综合能耗年均降低13.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
但是,当前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二是安全环保节能产品开发滞后。三是发展不平衡,城镇地区发展较快,乡村相对缓慢。四是行业管理较弱,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和扰乱市场秩序,社会责任意识仍待提高。
2需求预测
新型建筑材料需求量稳步增长。我国城乡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0~3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约430亿平方米,巨大的新增建设量及既有建筑改造为新型建筑材料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加快提升品质。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环保意识及建筑工业化水平、建筑节能要求等日益提高,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防水、优质、美观等复合功能方向发展,加快升级步伐。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以服务于建筑业和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为中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集安全、环保、节能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材料及部品,加快技术创新,促进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⑵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质量。以保障建筑物安全和品质为行业发展基本宗旨,不断提升新型建筑材料防火、抗震等防灾减灾性能。
坚持节能环保。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期待,适应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节能的新要求,不断提升新型建筑材料节能环保等性能。
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开发安全、环保、节能、经济等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建筑材料。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资源环境、建筑结构、文化风俗、市场需求等因素,积极发展适合区域特点的新型建筑材料及部品。
⑶主要目标
到2015年,高性能防火保温材料、绿色装饰装修材料比例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装备精、产品质量优的领军企业。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20%。
备注:建筑板材主要包括:各类金属夹芯板、幕墙、纸面石膏板、硅酸钙板、其他各类墙体材料板材;[]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4发展重点
⑴加快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集防火、抗震、环保、保温、防水、降噪、装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墙体和屋面系统等材料及部品。着力发展安全环保型防火保温材料、节能环保型门窗和建筑墙体。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墙体,与屋顶绿化相关的屋面材料及部品。
发挥大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兼并重组,加快行业整合,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引导产业链各类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配套发展格局。在城镇周边合理布局新型建筑材料加工基地,支持一批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加大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广力度。
⑵发展循环经济
对现有窑炉生产线实施节能改造,推广余热利用、变频调速及内掺燃料等节能技术。鼓励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矿渣、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建立与相关产业相衔接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利用量。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
⑶加快技术创新
在新产品、专用技术装备、建筑部品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支持节能型隧道窑替代轮窑、变频电机替代传统电机等技术改造,推广窑炉节能、自动切码运系统、挤压成型和液压成型等技术,提高防水卷材生产装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和节能减排水平,改造升级节能门窗制造和配套技术。
制定新型建筑材料新产品标准,研究适合新产品应用的设计规范、施工规程及通用图集,加快与建筑规程规范的衔接。制定新型建筑材料部品目录,构筑标准化、系列化和专业化部品体系。
5 重点工程
⑴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为绿色建筑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材料支撑,推动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
主要内容:结合城镇及新农村建设、安居工程、建筑节能改造等专项工作,发展安全环保型外墙防火保温材料、轻质墙板、硅酸钙板、节能建筑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屋面系统、节能阻燃防水材料等,建设示范工程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材料。
⑵建筑部品基地建设工程
工程目标:为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提供材料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向加工制品业方向发展。
主要内容:选择若干中心城市,按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集聚发展的模式,支持一批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园区, 发展部品化的新型建筑墙体、屋面系统及其它深加工建筑部品, 建设建筑部品生产基地, 推进建筑部品化。
⑶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工程, 修复改善生态环境。
主要内容:在相关产业发展集聚区, 或既有固体废弃物堆存地周边, 遵循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律, 利用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利用的新技术, 逐步增加无害化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品种, 建设示范工程, 推进综合利用产业化。
6 保障措施
⑴加强行业管理
建立健全新型建筑材料行业运行监测系统,安全环保型外墙防火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等主要产品进行跟踪分析, 定期发布行业信息。建立行业准入制度,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⑵加强市场监管
加快新产品标准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严厉查处与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强化市场监督,建立规范、有序、健康的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建筑市场。
⑶加大政策支持
加强部门间协调,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等方面政策支持,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非金属矿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5:
1发展现状
非金属矿工业主要包括非金属矿采选和非金属矿加工制品业等。“十一五”期间, 我国非金属矿工业快速发展, 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⑴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2010年, 全国规模以上非金属矿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60亿元、利润360亿元, 年均分别增长34%和41%。主要非金属矿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⑵部分矿种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2010年底, 非金属矿开采加工企业减少到约9万家。高岭土、膨润土、石墨、萤石等主要矿种加速向优势企业集中,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高岭土、膨润土企业分别达到年产20万吨和30万吨的规模。
⑶技术装备水平提升
采选及深加工关键工艺和设备取得突破, 采矿机械化、大型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以提纯超细、改性复合为代表的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快速发展。石材数控加工中心、红外切机等广泛应用。
⑷进出口结构优化改善
原矿和初级产品出口比例有所下降, 加工制成品比例提高。2010年我国非金属矿业出口额130亿美元, 其中加工制品比例超过50%。普通产品进口增长趋势明显, 2010年石材产品进口额20亿美元, 年均增长15%以上。
⑸产业集聚速度加快
石墨、膨润土、耐火粘土、萤石、菱镁矿等主要产品呈现比较明显的集聚发展态势。石材行业已形成3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 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80%。
当前非金属矿工业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统筹不足, 资源浪费和破坏现象依然严重, 部分关键矿种过度无序开采。二是企业“小而散”, 产业集中度低, 规模效应差。三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低, 深加工及应用技术较弱。四是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 运行监测亟待加强。
2需求预测
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和产品, 同时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的品种、性能、质量和产量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非金属矿工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非金属矿工业发展方式,立足满足国内需求,坚持保护性开采和综合利用,以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非金属矿加工制品业,培育壮大企业规模,促进非金属矿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⑵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性开发。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资源保护政策,合理开发利用非金属矿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坚持突出重点。着重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市场潜力大的重点矿种,扶持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非金属矿工业全面优化升级。
坚持扶优扶强。引导优质要素向专业化、规模化的优势企业和产业基地集聚,促进集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
坚持综合利用。注重低品位、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尾矿等资源梯级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⑶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明显提高,重点矿种加工利用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非金属矿加工制品业加快发展,采选企业数量减少20%,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加工制品占出口比重提高到70%以上,尾矿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
4发展重点
⑴推进结构调整
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推进非金属矿物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高性能非金属矿加工制品,开发专用化、功能化品种。
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优势骨干大型企业集团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整合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尽快做强做大。严格行业准入,淘汰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促进石材产业集聚升级。
优化重点矿种产业布局。以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矿业经济区为基础,优先抓好萤石、耐火粘土、石墨、高纯石英、高岭土、膨润土等重点矿种产业发展。
⑵加快技术进步
研发关键技术。发挥骨干企业带动科技创新的作用。在非金属矿资源地及产业集聚地建立专业化研发中心,着力突破非金属矿物制品关键制备及应用技术,开发适应下游产业需要的精细化产品。加快石材文化创意设计和定制产品研发能力建设。
开发专用装备。加快开发大型、高效、节能且保护非金属矿物结构,满足非金属矿开采和加工特殊要求的专业化设备和成套装备。
完善标准体系。修订完善现有非金属矿产品标准、试验方法、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等相关标准,研究制订新型非金属矿物加工制品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跟踪研究相关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⑶发展循环经济
优化矿山开采。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对矿山开采进行科学设计,优化开采方案,提高资源利用率,科学治理矿区废石、废水、塌陷区,修复损坏严重的矿山生态,新开发项目要同步推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修复。
加强选矿及尾矿治理。采用先进选矿工艺和技术,提高产品纯度和品级,提高选矿回收率。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共伴生矿物的回收利用水平,加大尾矿治理,鼓励从尾矿中分离、回收有效矿物或成份,支持以尾矿为原料的下游产品开发。
推广清洁生产。加强生产全过程管理,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鼓励非金属矿加工基地和产业聚集区发展循环经济或生态工业园区,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与应用开发。
5重点工程
⑴关键技术装备开发工程。
工程目标:掌握核心制备技术,开发专业装备,建设产业化示范生产线。
主要内容:以研发能力强的企业、科研院所为主导,以示范项目为支撑,选择优势非金属矿种,开发深加工及制品关键技术和装备,在重点企业或专业基地建设精细化、高水平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产业化示范生产线。
⑵高端产品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为牵引,加快发展高性能非金属矿制品,培育新的增长点。
主要内容:以大企业为主导,采用产业联盟等形式,鼓励下游产业向非金属矿物领域延伸整合,着重发展石墨负极材料、高效石墨发热板材,石英光纤预制棒、石英坩埚等高端产品。利用高岭土、膨润土等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生产纳米无机胶凝材料和高效农药载体材料等功能矿物材料。加快发展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用高效生态环保材料。
⑶绿色安全示范基地工程。
工程目标:推进尾矿综合利用和绿色产品开发,构建和谐示范区。
主要内容:选择典型矿区或生产基地,推广使用先进技术,优化矿山开采,实施清洁生产,推行清洁生产认证,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应用开发。加强尾矿治理,加大选矿尾矿的综合利用与产业化开发,开发生态环保节能新产品,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节能减排,消除安全隐患,推动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特征的绿色安全示范基地建设。
6 保障措施
⑴加强行业管理。
建立健全非金属矿工业运行监测体系,对石灰石、硅质原料、萤石、耐火粘土、石墨、菱镁矿、高岭土等主要矿种进行跟踪分析,定期发布行业运行信息。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⑵严格行业准入。
大宗产品实施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开发,控制总量扩张,加强环境治理,鼓励高水平规模化开发,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新增产能须在本地区重点矿种发展规划指导下有序发展。制定关键矿种生产行业准入条件,规范行业准入,实行保护性开发生产,鼓励集约化生产,着重发展精深加工。
⑶加强协调和政策支持。
影响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四大因素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中国虽然成功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但也暴露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比如,我国在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后明显暴露出的“三强三弱”特征:即保增长动力强劲,措施得力,调结构力度相对较弱,步履艰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成效明显,内需启动迟缓,消费拉动相对较弱;国有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表现抢眼,民营经济的作用相对较弱,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依然面临困难。“三强三弱”的背后折射出四个问题:一是政府的潜意识中并没有真正摆脱经济增长方式的传统思维:二是救市的重拳并没有促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转向内需驱动型,至少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三是救市的政策在某些方面可能导致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中断;四是救市有可能进一步强化垄断行业的地位,这和前面讲的国有企业在救市中表现抢眼有非常大的关系。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未来我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贯穿于整个十二五全过程,并对未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第一,从根本上改变由改革开放初期被动确立起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以内需经济主导、积极扩大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二,逐步改变由改革开放初期确立起来的低成本出口战略,中国未来必将在世界產业链的高端占领一席之地;第三,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长期制约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战略转型,如何为经济发展方式服务,是我们面临的一篇大文章,
(二)“十二五”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十二五”行政体制改革有可能对电子政务产生重要影响。未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总目标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这是“十二五”期间行政体制改革的大目标,在这个大目标下,未来有可能在五个方面有进一步的深化改革。
第一,调整政府主导经济的管理模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把政府职能的侧重点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第二,进一步调整政府组织结构,以深化大部制改革,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橫向权力结构为重点,理顺关系,优化结构,规范政府行为,克服和抑制部门利益,即”十二五”期间大部制改革要进一步深化。第三,在城乡一体化大战略下,加快省直管县改革步伐。减少行政层级。强县扩权,管理重心下移,为未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体制保障,现在的五级政府。将来可能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变成三级政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变成四级政府。比如:在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变成三级政府,即中央政府、省政府、县市政府。经挤相对落后的地方,可能还是中央政府、省政府、县市政府、乡镇政府四级,第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构公共服务体系。应当加快改革事业单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服务水平,第五,提高政府公信力。在制度建设方面,强化政府自身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为公众的广泛参与提供制度保证。
在“十二五”期间,围绕构建有中国特色行政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个大目标下,中国行政体制有可能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化改革。这些改革,必将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未来网络民主与网络监督发展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未来网络民主和网络监督的快速发展,可能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产生深刻的影响,现在,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4.2亿,网络民主和网络监督的异军突起,使得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网络事件,对政府管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对政府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和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我国的电子政务规划和建设。如何适应网络民主和网络监督发展需要,也是必须认真考量的问题。
(四)技术及其环境发展的影响。
一是三网融合、3G的推广应用以及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对电子政务建设必将产生重要影响;二是信息安全需要特別关注;三是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必须重视:四是电子政务的国产化比例也要重视。
“十二五”时期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在上述背景下,“十二五”电子政务的发展整体趋势,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
第一,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心下移,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和省直管县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如果说,过去二十多年电子政务建设主要在中央部委、省、市政府,那么,在下一步电子政务建设中,县将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重点。县和四万多个乡镇是非常重要的领域,而在这些领域硬件建设投入还不够,尤其是省直管县以后,为电子政务体系构建提出了新的课题。下一阶段,整个电子政务建设重心会下移,即以县为单位,县、乡(镇)、甚至延续到村、社区,这些将可能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
第二,电子政务将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个区域经济内部,横向之间的政府要建立大量的互联、互动联系,以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这方面,长三角、珠三角这两个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在横向政府之间建立一些联系,电子政务在互联互通方面的优势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第三,重点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中央政府和部委主要是制定政策和宏观管理、乡镇政府、县市政府负责给社会提供主要的公共服务。正是因为大量的服务是由基层政府来提供,所以,基层政府在这方面要扮演重要角色,要通过电子政务提供和改进服务。
第四,基层政府应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基于互联网构建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对基层政府来说是一个趋势,就信息安全而言,行政级別越高,对信息安全要求越强;行政级别越低,对信息安全要求相对越低,对大量的基层政府来说,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互联互动方面的要求也很容易实现。
第五,大部制改革的深入,为推进
跨部门协同电子政务,促进信息资源共事提供更大空间。广东顺德在大部门制改革中动作很大,它的改革模式有三个特征:一是党政统合的组织架构:二是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利结构;三是经济高效的党政运作模式。通过实施党政一体化,把原来41个党政部门合并成16个,裁减合并超过三分之二。党委系统设6个部门,政府系统设了10个部门,而党政这6个部门没有一个是独立存在的,都与政府的相应8个部门统合。党委办和政府办为一套人马两个班子;党的纪检和政府的检查和审计是统合的;党的组织人事和政府的人力资源保障是统合的;党的统战部门撤销了,把统战等工作都整合一起建立了党委社会工作部,该部门和政府系统相关的另外一个管理民族事务、宗教事务和外事的局统合;党的政法委和政府的司法局统合等等。这样的大部门制改革将对电子政务已有的系统和将要构建的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全国两千多个县,如果都能按照顺德党政统合的党政组织结构整合的话,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县级政府管理与党政运行机制,这种变革对电子政务系统构建产生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第六,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机制,中国在过去十多年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凡是管理体制比较顺的时候,都是电子政务推进比较快的时候;凡是没有一个好的推进机制和体制的时候,信息化建设就处在低潮,目前,国务院在没有信息办的体制下。如何来弥补和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这是我们都要思考的大文章。比如,北京市成立了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面一半区县都保留了信息办。所以,在特殊的背景下保留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推进机制,保留这样的组织,对推进电子政务发展非常有用、有效的。
第七,加强电子政务的法治环境建设。目前,电子政务的有关法律法规只有《电子签名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開条例》刚刚实施。百姓的满意度不高,还有非常大的一个提升空间,老百姓随时都可以在网上提问题,要求政府公开信息,这对政府提出很大的挑战,电子政务的外部环境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第八,探索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中国特色电子政务建设道路。这是摆在所有电子政务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不能简单照搬外国的模式,要探索在中国这种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体制环境下,如何走出一条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这中间有很多要思考的点,比如,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电子政务的统一规划;共性的东西集中建。统一建;业务的东西分散建,使集中和分散有机结合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统筹规划在整个电子政务体系建设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陕西省盐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推荐阅读:
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11-12
陕西EMS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建议09-24
陕西省高考试卷07-10
陕西省产科质量标准07-16
陕西省保险高管试题07-24
陕西省银行从业考试10-10
陕西省文明工地汇报10-30
陕西省优质结构汇报12-11
陕西省大学生村官07-16
陕西省高校图书馆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