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erp系统介绍

2023-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印染erp系统介绍

ERP系统在我国印染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生意社3月14日讯

我国印染企业面临着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重要课题,而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除了先进的设备仪器等硬件条件之外,先进的印染企业管理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条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印染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规模化、效益化的发展要求。而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代表了更为先进的方向,其中,典型的ERP系统在许多行业中已经被成熟的应用。特别指出的是,ERP系统在纺织生产和服装生产中也已成功的应用,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印染企业的ERP系统应用是大势所趋。

1.ERP系统在印染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1.1.ERP系统简述

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是面向供需链的集成管理,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软件为载体,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融入先进企业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简要说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并最终实现对企业资源信息的管理。

ERP系统的应用丰富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概念。信息化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分成三个层次[2]:第一层次即ERP管理系统,其作为一个基础平台;第二层次是生产管理系统,生产各环节、各机台都纳入该系统;第三层次是在各生产机台上配置的,用于工艺参数自动测控的数字化设备,确保各工艺参数执行到位。

总的讲来,ERP系统是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的一体化管理的管理系统。ERP系统的核心思想就在于对于供需链的控制。

1.2.印染企业ERP系统中的管理思想

深刻的理解ERP系统内在的管理思想是企业了解ERP,选择ERP,用好ERP的关键。尤其对于具备实施ERP系统条件的印染企业在开发实施ERP系统时,将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管理理念注入ERP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紧密结合了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发出的ERP系统才能更好的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在具体实施时能减少企业调整适应的周期。

在ERP系统的IT外衣下,蕴含着长期积累和吸收的管理思想。[3]ERP系统不是程序开发、数据库链接和硬件网络等IT技术的简单组合,其正真的核心是基于IT技术手段所要实现的是对于企业所有资源的整合与控制。

现代印染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概括起来有四点:一是企业订单呈现小批量、多品种、速交货的趋势,二是企业组织生产所需原材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三是印染加工工艺流程长,工序多且各个环节联系紧密,四是印染企业多为外向型企业,产品质量要求严格,管理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复杂。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印染企业在生产管理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参数,需要频繁的信息交互。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信息交流不畅已经成为阻碍企业提高效益,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由此,企业内部各种信息的快速平稳传递的需求是发展ERP系统用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关键驱动力。

目前企业管理中对于供应链和需求链的管理,许多企业更加倾向于通过管理来实现成本控制,即更为注重供应链的管理,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误区。悉尼工商管理学院的DavidWalters的研究指出,供应链管理与需求链管理之间的联系相当脆弱,尤其是对于需求链的管理实际上对于企业而言更为重要。ERP系统的建立,同时强调了对于供应链和需求链的管理,无疑更能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1.3.ERP系统在印染行业中的应用

当前,ERP系统已经逐渐由大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向中小规模、传统产业转移,印染产业的上游纺织企业及下游服装企业都在ERP系统上有了成功的实践,ERP在印染行业中正处于应用推广阶段。

1.3.1.中、日、韩印染企业管理比较

中日韩三国的印染企业的生产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层次,三国的印染产品也各有特色。目前中国在产能上占据绝对优势,而日韩企业在印染新产品的开发上却更为擅长。尤其要指出的是,日韩的印染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升级,而中国印染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比较分析得出,三者的管理还有深层次的差异。

日本印染企业管理严谨而系统化。以日本PAKARGB印染公司为例,其厂房布局合理,采用自动库房设计既节约了空间又使得产品摆放更为整齐。同时为了有效利用热源,高温高压染色机另外套上保温层,提高保温效果。不仅仅是严谨管理,日本印染企业的系统化管理也十分突出。拥有百年历史的泷定名古屋株式会社在资料保存上也很有特色。该企业的资料的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世界的流行面料(包括当时的中国纺织品样本),虽然时间久远,但资料中的布样摆放依然平整有序。

韩国印染企业信息化管理普及化、实用化。数字化技术是韩国染整业技术领先的关键,韩国的印染企业中有针对化验室、生产车间使用的诸多数字化管理设备,最有特色的是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设备能确保各工艺参数执行到位。正是以上的基础使得韩国印染企业实现了减员增效,同样一个日产10万米的印染厂在中国需要300左右的员工,而在韩国只需要100左右的员工,用人是中国同类企业的1/2~1/3左右。

中国印染企业目前的管理水平与日韩同类企业相比尚有一段距离。客观的说,许多印染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仍不完善,企业依靠国家政策和政府保护的思想浓厚,开发市场的意识薄弱,决策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6]中国的印染企业在企业管理的严谨化、系统化上还不尽如人意,许多企业单纯的以绩效管理作为管理手段往往存在很大的质量控制上的隐患。同样的情况下,韩国印染企业却在管理中推行员工收入与个人产量脱钩,避免因赶任务而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在数字化设备的应用上还达不到普及和实用的程度。

1.3.2.中国印染企业信息化管理分析

目前中国的印染企业已经具备实施ERP系统的基础,实施ERP系统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基础平台的ERP管理系统,国内外基本处于同一技术水平,存在的差距较小。见诸报道[7-8]的深圳中冠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开发的“深中冠ERP系统”和江苏AB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开发的ERP管理系统都体现了中国企业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增长。

与日韩同类企业相比,中国印染企业最大的不足在于管理的第三个层次,即在各生产机台上配置用于工艺参数自动测控的数字化设备数量很少甚至根本没有,由此导致在信息化管理中不能确保各工艺参数执行到位。印染产品生产的重演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保持产品质量稳定的工艺参数有几十个之多,要将这些参数控制在工艺允许的范围之内,单纯的依靠人力是很困难的,这项工作由计算机取而代之是必然的选择。

此外,印染企业信息化管理能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印染企业在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上的某些不足。ERP系统作为信息交互的平台能使整个企业生产管理类似于一个供需链,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如果同时配备数字化的设备更能实现管理者对各类信息和数据参数的实时掌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适应小批量、多品种、速交货的生产方式,为减少用工、降低生产成本起到重要的作用。

2.中国印染企业应用ERP系统的进展与前景

2.1.中国印染企业ERP系统开发的背景

中国的印染企业开发应用ERP系统主要是为了应对由于先进设备的快速增长与信息化严重滞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包括:生产能力快速增长与信息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印染色彩的高要求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的矛盾;先进设备与技术参数的矛盾;印染装备技术快速扩展与管理能力提升缓慢的矛盾。

ERP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正是基于解决以上诸多矛盾的需求,而且ERP系统中各个模块化子系统能针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况解决具体问题。

2.2.印染企业ERP系统发展的各阶段

ERP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由调研开发ERP管理系统到整个系统运行自如,需要经过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阶段、MRP(Materialrequireplanning)阶段、MRPⅡ(Manufactureresourceplanning)阶段、ERP阶段。

MIS阶段,企业需大量的采集原始数据,该阶段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要具备查询和汇总等工作的功能。尽管MIS处于ERP的起始阶段,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程度不高,但该阶段是一切后续发展的重要基础。Rong-RueyDuh等对于台湾一家实施ABC管理系统进行ERP管理的纺织企业的长期观察研究表明,如果缺乏准确的基础数据采集,ERP管理很难发挥实效。

MRP阶段,企业对产品结构进行管理,旨在借助计算机实现对生产、订单、库存的管理,满足企业根据订单展开生产计划的要求。同时还能方便企业掌握物料需求信息和实际库存信息,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目标。

MRPⅡ阶段,在前一个MRP系统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的管理,实现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功能。此外,还要将财务系统纳入该系统,在企业内形成一个闭环管理系统。ERP阶段,该阶段高度整合前面各个阶段的功能,增加了包括财务预测、生产能力、调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功能。ERP系统将企业内封闭的管理系统与外部系统对接,实现对整个供需链的全局控制,成为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平台工具。

目前,具备一定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印染企业多数处于MRP与MRPⅡ阶段,一些规模型企业正处于向ERP系统过渡阶段,少数企业已经实现了ERP系统管理。印染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呈现良好的上升势头,顶级的印染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基于ERP系统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而规模型企业正努力构建ERP系统,现有的MRPⅡ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于此同时一些中小企业也开始选择MRP或者MRPⅡ系统来进行企业管理。整个印染行业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上形成一个金

字塔模型,特别是底层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层次的提高抬升了中国印染行业整体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2.3.印染企业ERP系统的发展前景

ERP系统是企业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所以ERP系统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中一个具有指向意义的发展阶段。当然ERP系统除了主要的构成不变之外,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革。

在2000年,ERP概念提出10年之后,美国研究机构GartnerGroup再一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ERPⅡ。ERPⅡ强调协同商务,在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高级阶段,在同行业范围实现一体化和协同化的运作方式,企业可以提高销售预测和生产计划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收入,增加灵活性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ERPⅡ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

我国印染行业的产业链完整,区域化集中优势明显,使得全行业在未来实施协同商务模式上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此之前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整个印染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要有更大的提升,实现以ERP系统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3.结语

总而言之,ERP管理系统在印染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ERP系统实际上与印染企业的距离并不遥远。它是实现管理者管理思想的重要工具,而非一些人所鼓吹的“万能钥匙”。ERP系统的实施,为企业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个平台,只有赋予了管理者智慧的ERP系统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其整合控制供需链的核心作用。ERP系统能通过规范程式革除印染企业管理中的许多积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ERP系统注定要走下神坛为中国的印染企业所用。

第2篇:ERP软件在中国印染企业的发展

智邦国际ERP系统:http:// ERPERP软件电话:010-82176573

我国印染企业面临着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重要课题.而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除了先进的设备仪器等硬件条件之外先进的印染企业管理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条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印染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规模化、效益化的发展要求。而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代表了更为先进的方向。其中,典型的ERP在许多行业中已经被成熟地应用。特别指出的是,ERP系统在纺织生产和服装生产中也已成功地应用,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印染企业的ERP系统应用是大势所趋。

1 ERP系统在印染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1.1 ERP系统简述

ERP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是面向供需链的集成管理,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软件为载体,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融入先进企业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简要说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并最终实现对企业资源信息的管理。

ERP系统的应用丰富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概念。信息化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ERP管理系统,其作为一个基础平台第二层次是生产管理系统,生产各环节、各机台都纳入该系统;第三层次是在各生产机台上配置的,用于工艺参数自动测控的数字化设备,确保各工艺参数执行到位。

我国印染企业面临着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重要课题.而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除了先进的设备仪器等硬件条件之外先进的印染企业管理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条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印染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规模化、效益化的发展要求。而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代表了更为先进的方向。其中,典型的ERP系统在许多行业中已经被成熟地应用。特别指出的是,ERP系统在纺织生产和服装生产中也已成功地应用,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印染企业的ERP系统应用是大势所趋。

1 ERP系统在印染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1.1 ERP系统简述

ERP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是面向供需链的集成管理,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软件为载体,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融入先进企业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简要说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并最终实现对企业资源信息的管理。

ERP系统的应用丰富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概念。信息化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ERP管理系统,其作为一个基础平台第二层次是生产管理系统,生产各环节、各机台都纳入该系统;第三层次是在各生产机台上配置的,用于工艺参数自动测控的数字化设备,确保各工艺参数执行到位。

总的来讲,ERP系统是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的一体化管理的管理系统。ERP系统的核心思想就在于对供需链的控制。

1.2 印染企业ERP系统中的管理思想

深刻地理解ERP系统内在的管理思想是企业了解ERP、选择ERP、用好ERP的关键。尤其对于具备实施ERP系统条件的印染企业在开发实施ERP系统时,将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管理理念注入ERP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紧密结合了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发出的ERP系统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在具体实施时能减少企业调整适应的周期。

在ERP系统的IT外衣下,蕴含着长期积累和吸收的管理思想。ERP系统不是程序开发、数据库链接和硬件网络等IT技术的简单组合,其真正核心是基于IT技术手段所要实现的对于企业所有资源的整合与控制。

现代印染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概括起来有四点:一是企业订单呈现小批量、多品种、速交货的趋势;二是企业组织生产所需原材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三是印染加工工艺流程长,工序多

且各个环节联系紧密;四是印染企业多为外向型企业,产品质量要求严格,管理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复杂。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印染企业在生产管理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参数,需要频繁地信息交互。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信息交流不畅已经成为阻碍企业提高效益、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

一。由此,企业内部各种信息的快速平稳传递的需求是发展ERP系统用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关键驱动力。

目前企业管理中对于供应链和需求链的管理许多企业更加倾向于通过管理来实现成本控制,即更为注重供应链的管理,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误区。悉尼工商管理学院David Waiters的研究指出,供应链管理与需求链管理之间的联系相当脆弱,尤其是对于需求链的管理实际上对于企业而言更为重要。ERP系统的建立同时强调了对于供应链和需求链的管理无疑更能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1.3 ERP系统在印染行业中的应用

当前,ERP系统已经逐渐由大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向中小规模、传统产业转移,印染产业的上游纺织企业及下游服装企业都在ERP系统上有了成功的实践ERP在印染行业中正处于应用推广阶段。

1.3.1 中、日、韩印染企业管理比较

中、日、韩三国印染企业的生产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层次,三国的印染产品也各有特色。目前中国在产能上占据绝对优势而日韩企业在印染新产品的开发上却更为擅长。尤其要指出的是.日韩的印染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升级,而中国印染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比较分析得出,三者的管理还有深层次的差异。

日本印染企业管理严谨而系统化。以日本PAKA RGB印染公司为例,其厂房布局合理,采用自动库房设计既节约了空间又使得产品摆放更为整齐。同时,为了有效利用热源,高温高压染色机另外套上保温层提高保温效果。不仅仅是严谨管理日本印染企业的系统化管理也十分突出。拥有百年历史的泷定名古屋株式会社在资料保存上也很有特色。该企业的资料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流行面料(包括当时的中国纺织品样本),虽然时间久远,但资料中的布样摆放依然平整有序。韩国印染企业信息化管理普及化、实用化。数字化技术是韩国染整业技术领先的关键,韩国的印染企业中有针对化验室、生产车间使用的诸多数字化管理设备,最有特色的是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设备能确保各工艺参数执行到位。正是以上的基础使得韩国印染企业实现了减员增效,同样一个日产10万米的印染厂在中国需要300左右的员工,而在韩国只需要100左右的员工用工是中国同类企业的1/2-1/3左右。

中国印染企业目前的管理水平与日韩同类企业相比尚有一段距离。客观地说,许多印染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仍不完善,企业依靠国家政策和政府保护的思想浓厚,开发市场的意识薄弱,决策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中国的印染企业在企业管理的严谨化、系统化上还不尽如人意,许多企业单纯地以绩效管理作为管理手段往往存在很大的质量控制上的隐患。同样的情况下,韩国印染企业却在管理中推行员工收入与个人产量脱钩避免因赶任务而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在数字化设备的应用上还达不到普及和实用的程度。

1.3.2 中国印染企业信息化管理分析

目前中国的印染企业已经具备实施ERP系统的基础.实施ERP系统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基础平台的ERP管理系统,国内外基本处于同一技术水平存在的差距较小。见诸报道的深圳中冠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开发的“深中冠ERP系统”和江苏AB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开发的ERP管理系统都体现了中国企业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增长。

与日韩同类企业相比,中国印染企业最大的不足在于管理的第三个层次,即在各生产机台上配置用于工艺参数自动测控的数字化设备数量很少甚至根本没有由此导致在信息化管理中不能确保各工艺参数执行到位。印染产品生产的重演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保持产品质量稳定的工艺参数有几十个之多要将这些参数控制在工艺允许的范围之内,单纯地依靠人力是很困难的,这项工作

由计算机取而代之是必然的选择。

此外,印染企业信息化管理能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印染企业在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上的某些不足。ERP系统作为信息交互的平台能使整个企业生产管理类似于一个供需链,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如果同时配备数字化的设备更能实现管理者对各类信息和数据参数的实时掌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适应小批量、多品种、速交货的生产方式为减少用工、降低生产成本起到重要的作用。2 中国印染企业应用ERP系统的进展与前景

2.1 中国印染企业ERP系统开发的背景

中国的印染企业开发应用ERP系统主要是为了应对由于先进设备的快速增长与信息化严重滞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包括:生产能力快速增长与信息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印染色彩的高要求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的矛盾:先进设备与技术参数的矛盾印染装备技术快速扩展与管理能力提升缓慢的矛盾。

ERP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正是基于解决以上诸多矛盾的需求而且ERP系统中各个模块化子系统能针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况解决具体问题。

2.2 印染企业ERP系统发展的各阶段

ERP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由调研开发ERP管理系统到整个系统运行自如,需要经过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阶段、MRP (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阶段、MRPII(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阶段、ERP阶段。

MIS阶段,企业需大量地采集原始数据该阶段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要具备查询和汇总等工作的功能。尽管MIS处于ERP的起始阶段.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程度不高但该阶段是一切后续发展的重要基础。Rong-Ruey Duh等对于台湾一家实施ABC管理系统进行ERP管理的纺织企业的长期观察研究表明,如果缺乏准确的基础数据采集,ERP管理很难发挥实效。

MRP阶段,企业对产品结构进行管理,旨在借助计算机实现对生产、订单、库存的管理,满足企业根据订单展开生产计划的要求。同时还能方便企业掌握物料需求信息和实际库存信息,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目标。

MRPII阶段,在前一个MRP系统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的管理.实现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功能。此外,还要将财务系统纳入该系统.在企业内形成一个闭环管理系统。

ERP阶段,该阶段高度整合前面各个阶段的功能增加了包括财务预测、生产能力、调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功能。ERP系统将企业内封闭的管理系统与外部系统对接实现对整个供需链的全局控制,成为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平台工具。

目前,具备一定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印染企业多数处于MRP与MRPII阶段,一些规模型企业正处于向ERP系统过渡阶段,少数企业已经实现了ERP系统管理。印染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呈现良好的上升势头,顶级的印染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基于ERP系统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而规模型企业正努力构建ERP系统,现有的MRPII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一些中小企业也开始选择MRP或者MRPII系统来进行企业管理。整个印染行业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上形成一个金字塔模型,特别是底层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层次的提高抬升了中国印染行业整体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2.3 印染企业ERP系统的发展前景

ERP系统是企业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所以ERP系统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中一个具有指向意义的发展阶段。当然,ERP系统除了主要的构成不变之外,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革。

在2000年ERP概念提出10年之后,美国研究机构Gartner Group再一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ERPII。ERPII强调协同商务,在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高级阶段、在同行业范围实现一体化和协同化的运作方式,企业可以提高销售预测和生产计划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收入,

增加灵活性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ERPII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

我国印染行业的产业链完整,区域化集中优势明显使得全行业在未来实施协同商务模式上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此之前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整个印染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要有更大的提升,实现以ERP系统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第3篇:介绍什么是杭州企业ERP系统,杭州企业ERP系统主生产计划,ERP企业管理系统的含义,最有用的ERP企业管理系统

介绍杭州企业ERP系统主生产计划的编制

来自:杭州集控

ERP(企业资源规划)的实施能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业务的精确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交易成本。ERP系统是由计划驱动的,划分ERP系统计划层次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计划管理由宏观到微观、由战略到战术、由粗到细的深化过程。ERP的计划管理分为5个层次,每一个计划层次都有自己的内容和作用,并且为下一层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不可或缺。结合“ERP原理与实践”课程教学的深刻体会,探讨ERP计划层次中主生产计划的重要性和编制方法。

一、ERP计划层次概述

企业的计划层次包括五层,由上而下分别是:企业经营计划、销售与运作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车间作业和采购计划。其中,企业经营计划是企业的战略规划,确定企业(3~7年)的经营目标和策略,由企业的决策层领导制定:销售和运作规划(生产计划大纲)由企业决策层结合诸如市场、财务、等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制定计划期(1~3年)内企业的月产量、资源需求量等;主生产计划仍由企业决策层制定,依据上层计划制定在计划期内(3~18个月)各时间段最终产品数量和交货期的详细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是制定作业及采购计划的依据,用来平衡企业资源需求和可用能力,得到产品零部件和原材料需求数量和日期,明确制造和采购订单下放日期:作业及采购计划用于指导车间排产和采购操作,依据上层计划得到工序排产和采购的详细计划。

二、主生产计划的重要性

主生产计划(MPS)是对每一个具体的产品在每—个具体的时间段的生产计划。是企业销售与运作规划的细化,是进行物料需求计划(Ⅶ心)的基础和前提。制订主生产计划是为了得到一份稳定、均衡的生产计划。早期的物料需求计划系统并没有主生产计划这一层,它直接将客户的需求数据(包括预测或订单)根据物料清单(BOM)进行需求展开计算,得到在数量和时间上与预测和客户订单需求相互匹配的生产和采购计划,这种做法弊端很大,而加上主生产计划这一层次后,通过人工干预,均衡安排,使得在一段时问内主生产计划量和预测及客户订单在总量上相匹配,而不追求在每个具体时刻上均与需求相匹配,从而得到一份稳定、均衡的计划。据此所得到的非独立需求项目的物料需求计划也将是稳定和匀称的。因此,主生产计划在整个计划层次中,位置核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取消。

一方面,主生产计划作为生产部门的工具,指导着生产过程的运行,分析对象是最终产品,在这里它为生产部门指出了“将要生产什么”,即生产最终销售部门进行销售的产品,起着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主生产计划又有着过渡性作用。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和采购作业计划的制定都需要依据主生产计划的数据。

三、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进行主生产计划的编制首先要确定MPS物料,确定MPS物料就是把销售与运作规划中的产品系列进行具体化的最终项目。按照企业自身不同的生产模式确定对应的MPS物料,例如,常见的现货生产MTS型企业MPS物料为独立需求类型物料;订货生产MTO型企业MPS物料也为独立需求类型物料;而订货组装ATO型企业MPS物料为通用件、特征件及可选件。紧接着进行主生产计划初稿的编制,编制主生产计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里面涉及到多个计算,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有6大计算,具体过程如下。

(一)毛需求量:是在任意给定的计划周期内,项目的总需求量

如何把预测量和订单量组合得出毛需求量。这在各个时区的取舍方法是不同的。一般的方法为: 预测时区:毛需求=预测量

计划时区:毛需求=Max(预测量,订单量) 需求时区:毛需求=订单量

因此在进行毛需求量计算时首先要依据已知的时界,对计划展望期划分时区,第一时区、第二时区、第三时区分别为需求时区、计划时区和预测时区。然后再根据公式计算对应时段的毛需求量。

(二)计划接收量:是指正在执行的订单量

在制定MPS计划时,往往把制定计划日期之前已经下达的定单、而在本计划期内完成或到达的数量作为计划接收量处理。在具体的题目中把批量值直接读入到计划接收量中。

(三)净需求:指任意给定的计划周期内,某项目实际需求数量

毛需求指“需要多少?”,而净需求指“还缺多少?”净需求量=本时段毛需求量+安全库存量一(前一时段末的可用库存量+本时段计划接收量) 若计算值≤O,则无净需求;若计算值>0,净需求=计算值。

(四)计划产出量:是为了满足净需求,系统根据设定的批量规则计算得出的供应数量

计划产出量=N×批量

满足条件为:计划产出量≥净需求>(N-1)x批量

说明“什么时问下达计划”。计划投入量的所处时段是在对应的计划产出量的基础上往前推相应的提前期。

一般采用的批量规则是固定批量法和直接批量法。固定批量法(Fixed Quantity)中,如果净需求小于批量,则按批量计算,若挣需求大于批量,则按批量的倍数计算。例如。批量为20,当净需求≤20,计划产出量一律取20:若净需求为35,大于批量,超出部分按批量增量递增,计划产出量取批量的2倍即40:直接批量法(Lot for Lot)则是完全根据实际需求量来确定MPS的计划量,即MPS计划量定义实际需求量。

(五)计划投入量:是系统根据计划产出量、规定的提前期和成品率计算得出的计划投入数量。

说明“什么时间下达计划”。计划投入量的所处时段是在对应的计划产出量的基础上往前推相应的提前期。

(六)预计可用库存量:是从现有库存中,扣除了预留给其他用途的已分配量,可以用于下一时段净需求计算的那部分库存。它同现有量不是同一个概念。

预计可用库存量=(前一时段末的可用库存量+本时段计划接收量+本时段计划产出量)一本时段毛需求量。

在编制主生产计划时,依据计算流程,第一步计算毛需求量,第二步读入计划接收量,第三步计算净需求量,如果净需求为非负数,紧接着计算第四步计划产出量、第五步计划投入量、第六步预计库存量,再开始计算下一时段;如果净需求是负值,则无净需求,直接转到第六步,计算预计库存量,再开始计算下一时段。依次类推,同样的方法计算各时段,直到把最后一个时段算完,关于主生产计划的编制就算结束。

四、结束语

合理的企业计划层次划分是ERP系统稳步实施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ERP实施进程和实施效果。主生产计划作为计划层次的第三层,位置居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上层计划细化的结果,为上层计划的实施打下基础,同时也是下层计划编制的依据,实现了企业计划管理从宏观到微观、从粗到细的过渡,而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是重中之重,没有编制,说该计划何其重要都是空谈。

公司网站:

联系方式:0571-81023266

第4篇:浙江ERP系统与供应链系统集成的研究,浙江ERP系统与供应链系统集成,浙江ERP系统与供应链系统,浙江ERP系统

浙江ERP系统与供应链系统集成的研究 来自:杭州集控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供需链管理。供需链按原文Supply Chain直译是“供应链”,但实质上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含有“供”与“需”两方面的双重含义,“供”与“需”总是相互相存,国外也称Deman/Supply Chain。在市场经济下,供应总是因为有了需求才发生的,没有需求,何谈供应?作为供应系统,通常是指Logisics(后勤体系)的内容,后勤体系是“从采购到销售”,而供需链是“从需求市场到供应市场”。

浙江ERP系统基本内涵是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当前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供应链管理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理解。

1)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它是将企业内部经营的所有业务单元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质量、运输、市场、销售、服务等以及相应的财务活动、人事管理均纳入一条供应链内进行统筹管理。这种供应链管理使得企业各种业务和信息能够实现集成和共享。

2)产业供应链或动态联盟供应链管理。它是将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延伸和发展为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管理的资源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在整个行业中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使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对于大型印刷包装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大,产品种类繁多,供销客户多。因此,可以在市场、加工、包装、制造环节与流通环节之间,建立一个业务相关的动态企业联盟和全球网络供应链管理。

3)全球网络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开放式的全球网络供应链。而大型印刷包装企业在全球网络供应链中,企业的形态和边界将产生根本性改变,整个供应链的协同运作将取代传统的电子订单,供应商与客户间信息交流层次的沟通与协调将采取交互式、透明的方式。

1 浙江ERP系统与供应链关系

浙江ERP系统提供的计划和决策支持功能十分有限,浙江ERP系统所擅长的是管理性的事务处理,如成本核算、订单处理,同时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统计和分析;ERP可以处理客户订单,但对于订单的获利性以及如何最好地向客户交付产品和服务仅提供有限的信息,它所做的主要是事务处理。而供应链计划系统SCPS能够随着发展和变化不断修正和强化计划的内容,直至计划执行的最后时刻。因此SCPS是对ERP的补充,它提供进一步的智能决策支持信息。SCPS覆盖已有的应用系统,如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等,并从中提取信息,加工成整个供应链的知识,使得企业能够评估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事件和客户需求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大型印刷包装企业是一个大型企业,在大型印刷包装企业ERP下的供应链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的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因此,对于大型印刷包装企业ERP中的供应链管理需坚持以下原则:

(1)根据客户所需的服务特性来划分客户群;(2)根据客户需求和企业可获利倩况,设计企业的后勤网络;(3)获取市场的需求信息。销售和营运计划必须监测整个供瘦链,以及时发现需求变化的早期警报,并据此安排和调整计划;(4)与供应商建立双赢的合作策略。迫疰供应商相互压价,固然使企业在价格上收益;但相互协作则可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5)在整个供应链领域建立信息系统。信息系统首先应该处理日常事务和电子商务;然后支持多层次的决策信息,如需求计划和资源规划;最后应该根据大部分来自企业之外的信息进行前瞻性的策略分析;(6)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考核准则,而不仅仅是局部的个别企业的孤立标准,供应链的最终验收标准是客户的满意程度。

2 浙江ERP系统与供应链的集成

大型印刷包装企业中ERP是一个面向供需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管理信息集成。对于大型印刷包装企业ERP主要包括产品的制造、供销、财务功能,在需求端增加了支持物料流通体系的运输管理、在线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售后服务及质量反馈、远程通信、Web/Internet/Intranet Extranet、电子商务(E-commerce、E-business)、电子数据交换(EDI)、工作流(业务流程)动态模型变化与信息处理程序命令的集成、企业资本运行和投资管理、各种法规及标准管理等。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ERP系统得以实现供需链管理的信息集成。

2.1 集成内容

浙江ERP系统和供应链系统共享信息集成的基础数据,供应链系统的采购订单和需求预测作为ERP系统的客户需求,它是指定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而ERP系统根据在近期生产计划和BOM表分解的原材料采购需求的基础上,做调整生成供瘦链系统的确定型供应计划,提供给供应链系统。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ERP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的信息流接口,见图1。

(1)基础数据。供应链系统为ERP系统提供大量的基础数据,包括:项目信息,客户基本信息,供应商基本信息,仓库基本信息等;(2)库存状态。ERP系统中的库存管理子系统为供应链系统提供全面的实时的库存状态信息;(3)客户订单、供应计划及预测。ERP系统是供应链系统的组成单元,可以看作是供应链上的客户或供应商,为供应链系统提供应信息及需求预测信息,同时又从供应链系统那里接受采购订单信息及采购预测信息。

2.2 基于WEB的ERP与SCM集成的实现

为更好地利用ERP、SCM等管理思想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造大型印刷包装企业信息系统。采用了基于web的B/S体系结构的SCM系统,这种结构特别适应于对于要进行网上发布信息、数据处理量不大,信息查询多、地点灵活的广域范围使用的系统及模块,如客户服务管理、物料供应管理等。基于web的B/S体系结的SCM分系统见图2。SCM分系统由计划与决策子系统、供应商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制造商管理子系统、客户服务子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其中:计划与决策子系统由供应商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等组成;过程管理子系统采用工作流机制执行计划与决策系统下达的计划,跟踪、协调、控制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执行过程的信息管理;任务执行子系统由出入库任务执行、运输任务执行及收支付款任务执行组成,完成各类任务的查询、执行及归档工作。

2.3 供应链管理中解决方案 2.3.1 SCM解决方案

供应链管理本身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国外的一些大的软件商提出了很多好的解决方案,例如:以i2公司为代表的几个软件厂商给出了整套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SCM(供应链管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一般都包括了从原料采购到最终产成品的分销的所有相关的流程,包括物流网络设计,采购计划,供应商管理,存货配置,销售与营销区域划分,配送管理,库存管理,车辆计划,生产地点选址设施布置,提前期报单,生产计划,人力计划,需求计划,产量或供应计划等等。供应链具体实施的时候,一定要辅以强大的信息系统的支持,采用i2等公司的整套供应链计划,对大型印刷包装业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它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从零乱到融为一个整体,这样一个质的飞跃。但是这需要企业的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而且它对于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依赖性会很高。

2.3.2 供应链管理中关键部分

供应链的关键部分包括供应链战术计划和运作计划、供应链计划的逻辑关系以及供应链计划方法等。

1)供应键的战术计划有:主需求计划、主生产计划、分销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能力需求计划。供应链的运作计划有:采购计划、车间制造计划和发运计划。

2)供应链计划的逻辑关系。供应链计划根据供应计划订单、货源信息、组织列表和供应进度对多组织进行计划。它通过需求及生产计划、资源战略、物料清单、计划接收量、现有库存、生产和运输提前期等计算物料净需求。计划逻辑是:根据预测和订单生成主需求计划→根据主需求计划生成主生产计划→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现有库存、计划接收量、提前期等生成产品的物料需求计划→根据货源百分比和分销清单分销货源等生成发运目标的百分比→生成多组织的相关需求。

3)供应链计划方法。供应链计划时执行什么样的计划由供应链中的物料定义时的属性决定。传统的物料需求计划方法有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二种属性。供应链计划中物料增加了分销需求计划、主生产计划和分销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分销需求计划三种属性。如果项目的计划方法定义为分销需求计划,则该物料只能进行分销需求计划。如果项目的计划方法定义为主生产计划和分销需求计划,则该物料在进行主计划时可以进行主生产计划和分销需求计划。如果项目的计划方法定义为物料需求计划和分销需求计划,则该物料在进行物料需求计划时可以同时进行物料需求计划和分销需求计划。

2.3.3 供应链计划的实施范例

大型印刷包装公司的供应链计划。图中C1~C4为顾客,D

1、D2为销售商,AF1是总包装厂,PF

1、PF2是零部件制造分厂,V1~V4是原材料供应商。

在这个供应链中,如果在信息集成和共享情况下,可以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计划,如果信息不共享,需要进行分步的供应链计划。

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整体计划,整个计算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处理过程如下: (1)对A1在D

1、D2进行需求数量的计算。根据时间段,按照需求数量=预测数量+实际订单计算生成A1在D

1、D2主需求计划;(2)当A1现有库存量+已发货数量-需求数量小于安全库存则生成计划订货订单,定货数为订单批量;(3)合并A1在D

1、D2计划订单数得A1在AF1主需求计划数量;(4)根据现有库存量计算A1在AF1净需求,即需要生产的数量;(5)按照A物料清单和组织AF、PF、PF中物料的现有库存展开计算各组织物料制造、采购的数量,生成计划订单。订单中含A1物料的零部件的订货数量、开始日期、完成日期。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整体计划具有计划效率高、数据一致性、全局优化和通信错误少等优点。在这个计划中生成供应链的MDS、MPS、MRP、DRP等计划。

3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基于WEB的ERP与SCM的集成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中正在不断地完善,利用了先进的企业理念,尤其是采用基于WEB的C/S与B/S混合结构的多层分布式信息平台,实现了企业管理层与生产底层的知识集成和融合、知识共享和应用、知识进化和增值,达到了供应链计划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统一的目的。实际应用表明,使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集成、交互和共享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杭州集控软件有限公司

第5篇:建立ERP企业管理系统人才培养,杭州企业ERP系统的价值,ERP企业管理系统怎么应用,ERP企业管理系统怎么实施

建立ERP企业管理系统人才培养体系

来自:杭州集控

应用杭州企业ERP系统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企业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需要IT的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人才加以启动、实施和维护。这种人才既要懂IT技术,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两者缺一不可。但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这种复合型人才,是非常困难的。

一、 ERP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讲,ERP实施需要复合型人才。通常看待ERP有三个不同的层次,首先ERP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次,ERP为一种软件,在软件中融人了管理思想和方法;再次,ERP将软件实施为现代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因此ERP人才要具备复合知识,至少要具备管理、计算机和专业知识。

从实际情况看来,很多企业在上ERP项目时。问题就出在实施环节上。突出表现为:ERP人才数量不足。或者ERP人才能力不足。ERP实施需要三个不同层次上的人才:

ERP的高级人才。指企业的CIO(首席信息官)。他的要求非常高,一方面对技术有熟练的掌握。另一方面,还必须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把技术和管理紧密结合,能够把常规的管理技术与自己的公司特点想结合。

ERP实施顾问。要求是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名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从知识层面上讲,必须有财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从经验上看,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实践,了解企业的管理整个过程:从技能上,还要求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而符合这些要求的人才,现在很难找到。

普通的应用人才,必须懂得ERP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操作ERP的相关工具。”2004年8月12日。在大连东北财经大学举办的“用友ERP实验中心交流大会”上。中国软件协会副秘书长许建刚下了如此结论:有50070的ERP的失败案例,是由于缺少ERP的应用人才造成的,由此看来,实施EBP人才的培养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二、ERP人才缺乏,培养缓慢

据估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合格的EIuP实施顾问不超过1000人。在全国的3190多万家企业中,除了300余家上了ERP项目的公司外,剩下的企业有60%以上有意在近三年内实施ERP这就有可能在3年内产生大约300万名ERP实施人才的需求。这个巨大的缺口,将成为国内企业实施ERP的严重障碍。

那么。造成ERP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合理。

从人才来源看,目前国内的ERP人才大多依靠正规院校的学历教育。据统计。当前国内ERP从业人员3/4以上,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计算机专业和软件相关专业。来自于职业技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不足1/4。这成为ERP人才培养缓慢的直接原因。从专业配置看,ERP涉及多学科,它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国内的高校很难找到相关专业,即便是单纯的管理专业或IT专业,又因为教材的老化,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进步和IT技术的发展,学生往往不能学以致用。这成为国内ERP人才结构不合理,应用型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

三、校企共建ERP实验中心,建立ERP人才培养体系

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ERP应用人才的缺乏问题。应该从中央到地方、从院校到企业形成一个ERP人才专业程度较高、由各方面专家、教授组成的ERP人才联动培训网络。利用高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校企共建ERP实验中心,是整个联动培训网络的核心环节。

(1) 校企联合共建ERP实验中心的可行性。

实验中心构建的三大要素是硬件、软件和人员。

首先,高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和投资力度的加强,为实验中心建设提供了硬件基础。近年来,高等教育在立足人才市场,转变办学观念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并逐年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资力度。因此,实验中心就有了赖以存在的硬件基础。

其次,ERP市场的成熟促使应用软件有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国外软件加快本土化进程。国内软件逐渐成熟。各厂商在抓紧瓜分市场外,不乏一些有远见的供应商也瞄上了教育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反过来讲,高等教育对ERP市场也在格外关注,许多院校都审时度势。准备将ERP内容带进课堂。让教育与市场尽快接轨。在志同道和的基础上,合作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

最后,实验中心的市场化运做模式。将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实验中心传统的投资和运作方式所带来的种种消极后果,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实验中心的管理运营。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有利于实验中心长期稳定的发展。

(2)ERP实验中心功能分析

实验中心的培养目标明确为:培养ERP应用人才。作为综合实验基地,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功能设计。其功能特征如下:

第一,多元化的功能。①实验内容的多元化。ERP实验中心提供对企业运做的全部流程进行模拟实践的功能,包容营销、管理、财务、生产等各个方面的实验需求,综合性强;②实验对象的多元化。对内,实验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覆盖较多的学科专业和不同的学历层次,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较高的投资效益。实验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在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实验考核办法等方面,给学生提供较大选择余地。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③社会服务功能的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利用ERP实验中心。举办各种针对岗位的短期培训,无疑会为社会实际工作者提升自身能力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也是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尝试。企业高层主管可以利用实验中心丰富的案例库、强大的专家资源实现管理新跨越。以培养ERP高级人才为主旨的各类培训的兴起,开始解决高等教育与市场的断层问题,其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实践。ERP实验中心可以提供最好的条件。利用实验中心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科研活动。承接企业解决方案研究,能够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资源优势,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④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示范中心和学术交流基地。在高等教育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各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高校教学的基本要求。ERP实验中心凭借其精良的设备、完善的教学课件、精心构思的仿真实验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取得最好的实验效果。为探索现代教育教学方式提供借鉴,同时成为学术交流的基地。

第二。仿真功能设计。实验中心的特色在于搭建了一个仿真企业平台,在走出校门之前。提前完成由学校向社会的过渡。为此,在实验中心的仿真功能设计上,要力求作到三个仿真。①仿真企业环境。对环境的设计和各个实验流程的设计,使实验者有一个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业的实际环境中的感觉。这种环境可使学生自觉调整自身不同于课堂上课的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规划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主动加入群体活动中去完成实验。环境模拟的越真实,实验教学的效果就越高。环境模拟不仅包括一个单位内部的工作环境,还包括企业与外部关联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②模拟职能岗位。模拟实验中,一种设计思路使每个学生以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为牵引,针对一个特定系统的业务,由实验者模拟企业不同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在局域网完备的环境下,可以由不同的学员模拟企业中的不同岗位,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责、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职业角色”的感觉;③仿真企业流程。在仿真企业环境中,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将系统性地经济业务深化理论与实践全面结合,使每个实验者深刻地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体会自己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应完成的工作,体会到企业基于流程的运做模式。

四、结论

我国著名ERP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侯炳辉认为,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巨大瓶颈。如果说国家信息化已经把企业信息化推到了前沿,那么企业信息化又把信息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推到了幕前,解决好人才问题,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共建ERP实验中心,培养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是建立ERP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

公司网站:

联系方式:0571-81023266

上一篇:粮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下一篇: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测试